培养模式反思(精选12篇)
培养模式反思 篇1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反思则为自我教育开启了第一道门户。如果学生学会了反思,就会以特定的眼光给自己在学习群体中的位置定位,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成长就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达:学生的成长=自主+反思。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很有必要整合多方力量,共同培养反思型学生,通过构建反思性课堂,播撒反思种子,创建反思档案,促进反思生成,营造反思氛围,养成反思习惯,开展反思性主题活动,提供展示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一)构建反思性课堂,播撒反思种子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播种思想的田园,更是培养反思型学生的主阵地。课堂中,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每一次作业、每一个活动,都透露着学生个体的学习风格与个性特征。把“反思型学生”培养的要求落实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反思行为寻常化,就是给“反思型学生”提供了适宜的气温与土壤,有利于学生反思意识的生根发芽。
培养反思型学生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为温故导新、探索交流、反思运用、感悟拓展等四大环节。
1.温故导新。
学习新知之前,指导学生学会结合每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回顾、反思,收集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如与新知关联的旧知识有哪些,学习新知还要用到哪些方面的知识等。通过知识间的纵向对比,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知识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比较与反思的意识。
2.探索交流。
一节课中,最重要之处就体现在对新知的探索与交流这一环节上,这也是培养反思型学生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探索过程是学生个体不断地对知识、方法与自我认识进行自我协商、对比与反思的过程,交流的过程则是学生群体之间互相协商、对比与反思的过程。通过这样不断的协商、对比与反思,冲动型学生往往会慢慢沉淀、锐变,最终迈向反思型学生的群体;而原本偏向于反思型的学生,也更容易在这样的学习与培养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好的方法,并且更善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3.反思运用。
新课之后的小结,是学生反复比较与提炼的成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新知识进行了及时梳理与归纳,之后的知识巩固与强化更促使学生在练习中养成及时反思、善于运用的良好习惯。
4.感悟拓展。
课的最后,往往是学生思维与情感达到高潮的时候,给学生留一个舞台,让学生畅所欲言,反思本课收获,发表学习感想,进行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往往会带给学生一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气,这也是培养学生反思意识与习惯的最好契机。
(二)创建反思档案,促进反思生成
如果说课堂是播撒思想的土壤,那么档案就是智慧凝结的温床。创建反思档案,让反思智慧跳跃在字里行间,然后再通过沟通对话,敞开心扉,让个性化反思智慧飞扬于群体之间,那就变成了“展一人心路历程于群体,集多人智慧于一人”了。反思档案的方式有撰写成长足迹、抒写成长故事、撰写反思日(周)记、自警日(周)记、值日(周)总结、制作学习小报等。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一天(周)之后,稍事驻足,与家人、老师、朋友一起歇歇脚、聊聊天,读读以前的作文、听听过去的朗读、看看以前的作业、比比过去的自己,回顾走过历程,盘点收获的果实;跟家长、老师、同学掏掏心窝,敞开心扉说一说、写一写,“晒晒”自己在学习、做事、生活等多方面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以及学习中的收获与感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惬意的满足。在这过程中,学生对走过的道路、收获的果实、错失的时机等进行一次全面的审视、检查与整理,学生自然学会了反省自我,领悟了学习与交往的真谛,从而促进了反思型学生的生成。
(三)营造反思氛围,养成反思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小小自我警示卡”,使学生学会自省;通过建立“会诊卡”,使学生学会自“治”;通过制订“日程表”,使学生学会自“理”;通过训练学生冥想,让学生浮躁的心沉静;通过训练整理贴身物品,教会孩子有条理。还可以训练学生以自律克制废话,以自信克服胆怯,以交流治疗封闭……总之,通过各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反省,使之在认识水平、意志品质、个性心理、生活体验等方面发现改变,变主观臆断为客观待人处事,变自我中心、受不得委屈为能替他人着想、考虑别人感受,变自私狭隘为宽容关爱,变软弱为坚强,变痛苦中萎靡不振为逆境中奋发向上,变抱怨不满为知足常乐,最终使学生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四)开展反思性主题活动,提供展示平台
在教育教学中,开展学生名言征集活动,能引导学生反思生活真谛,使生活智慧自然凝结其中;开展班徽征集活动,能引导学生反思班级特色,培养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组织学生制订班级公约,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与团队的优点与不足,增强规则意识;组织“成长”征文比赛,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成长历程,体会父母老师对自己的爱,让学生放飞梦想,大胆翱翔;组织问卷调查,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发现自身成功之处,也勇于刷新自我;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能引导学生反思个群关系,培养关爱之心,形成诚信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开展各种感恩活动,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获得的爱,从而懂得感激与关爱、尊重与体贴;开展经典诵读展演活动,能引导学生反思祖国文字的纯粹,品味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华;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则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促进了孩子健康的生活。正像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我们要带领孩子走进自然,探究自然的奥秘;走向社会,体验角色的责任;融入生活,领略生活的真谛;参与劳动,感受劳动的艰辛……
反思性课堂唤醒了学生的反思意识,反思档案承载了反思形式与方法,反思氛围孕育了反思习惯,而丰富多彩的反思性主题活动则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让孩子多一些成长空间,多一些体验,多一些自我挑战,多一些主动发展,让孩子在反思中成长,使会反思的学生增添一份自信、一份风采。
培养模式反思 篇2
2012年3月17、18日,延安职院附中校长张怀志来富县就课改新论做了报告和课堂实录。主要就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及我市课改名校宜川中学课改模式和课改后的成效,做了一堂生动的讲座。使我对新的课改模式感触很深,这种课改模式是对我教育教学方法的一次洗礼。
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和宜川中学的课改模式,提倡的 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要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样的一个目标,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是小组学习完成,此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识,使学生很容易接受,教师侧重引导和鼓励,从学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能积极主动的讨论、自学、交流展示,对学习效果的检验,教师非常注重中下生和后进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提问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对中等生或后进生都能回答的问题,从不重复讲解,相信学生。教师的教学用语也很讲究角色定位,与课堂气氛的民主和谐,如:“你们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谁来补充?谁来帮帮他”这些教学语言无不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检查完自学效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并进行及时训练,教师从不直接给出答案,有质疑的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结果,然后教师再给予肯定。另外检测过关是此种教学模式的又一大亮点,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提高了教学质量。
对此次课改新论学习中最深的几点感触:一是以学生自学为前提,然后及时的训练所学新知识,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引导和讲解的教学方法;二是课堂上要尽可能让中等生,后进生把容易错的问题展现出来共同讨论解决。体现了面向全体理念;三是处理问题简捷,不拖泥带水,问题过渡快,这要求学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紧跟教师的指导主动学习;四是教师相信学生自学的能力,敢于放手,对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不重复讲解以免打击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教师的备课要非常认真,不仅是体现在学案上,而且还要体现在课本的标识上。要对课堂有预见性预案,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五是运用“引导讲授”还是“先学后教”那不是绝对的,而是灵活多变的,大多数时间这两种方法是以第二种方法为主而第一种方法穿插运用;六是注重良好行为学习习惯的培养;七是分小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团结、班级的凝聚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提倡的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要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老师有时放不开,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是因为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许多教师只所以喜欢满堂灌,是惟恐讲不细,学生听不明白。考试不及格,传统的观点总认为教师讲得少,就是教师不负责,希望老师多讲。这些不是方法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信不过。思想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进行到底。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新的课改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
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后进生问题是个普遍性的老大难问题,新课改基本不存在后进生问题。他将学生按AA BB CC分成小组,这样就会事优等生有发展的空间二后进生能在优等生的帮助下解决难度系数大的问题,并发展成中等生和优等生。这是因为: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后进生。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好学生教后进学生的过程。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后进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好学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后进生光靠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后进生力量就大了。三是后进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别人在有限的时间看完了例题能做练习题,自己不会做也丢人,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在实施前我们应该真正的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讨论,能够把这种教学模式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针对我校学生的底子薄,自学能力差,接受式学习已成主要学习方式的特点,要是完全按照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式、方法,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我们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应该在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指引下,开展具有我校特点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其次,我认为在学习引用此种课改模式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采用此种大容量、快节奏教学方法学习课堂上学生易懂,而课后遗忘也较快,这是因为人的遗忘规律与学习容量成正比的关系。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复习,温故知新,可以适当的布置精简的课外作业,加大月测的力度,以促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长效记忆。
2、我们忙于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却淡化了优秀生的培养。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课内外让优秀的学生与后进生结对互助,我们不需要考虑会耽误优秀生的学习时间,相反优秀生对后进生讲解问题时所讲知识需要整合一遍,还要考虑怎样讲别人才能听懂,这无形是提高了优秀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另外不管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要尽量分层次布置,以便照顾优秀生和后进生。对于补充的作业教师一定要批改。这样优秀生的培养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3、宜川中学的课改不仅注重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而且还非常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养成教育。我们在引用这种教学模式时缩手缩脚,一味的追求完成知识目标,该拓开讲的不敢讲,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而不敢教育,生怕课堂上教学时间不够,课堂教学显得苍白无力,从而淡化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以学生自学为主,个别教师认为学生对问题理解、分析的思维方式往往比较单一,是找课本、资料上读,寻找原因是我们没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相互交流、讨论,以得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少,教师设计的问题过多,没做到少而精,没能抓住重点。在数学问题的训练上可采取选择性的练习,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问题。
钢琴教育中的反思型教师培养模式 篇3
一确立反思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钢琴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教师专业的发展曾经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这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教育改革的结果在很多学者看来是被专业发展直接影响的。如果教师都有一流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也同样会提高,同样有利于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学生的教学需要教师的专业水平,只有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
钢琴教育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教学结构没有其他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上更多的是看重知识的学习、练习,对于其他类型的知识来说是比较忽略的。所以教师的专业结构比例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钢琴教学的主要结构有最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钢琴教师所具备的大众文化知识、教育方面的教育学知识、学科知识和教学实践知识四种。它体现教师的知识面或知识的宽度;学科知识是指钢琴教师所教学科方面的知识体系,包括学科概念、体系、结构以及它们的源流和未来走向;.教育学知识是指钢琴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以及教育法方面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钢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操作性的情境知识。这四个方面的知识相互影响和交融。增设钢琴教育类课程是更好的学习这四个方面的知识的重要途径。
钢琴艺术是一种高尚的艺术。人类的音乐创造性在这种艺术上得到了充分体现,音乐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音响色彩是丰富多彩的。人类的音乐思维发展的要比声乐艺术迅速得多。人类在音乐演唱上还有到达不了的音域,但是钢琴艺术的出现却打破了这种局限性,带来的音响效果同样是人类不能够达到的。音乐是使世界有了“多种颜色”的工具,但是因为教师在资质和所用的设备上有所缺乏,所以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是不被认可的。钢琴艺术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国外,青少年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钢琴,是一种很普遍的事情。国外的音乐教育体系,如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日本的铃木音乐教学法等都是以钢琴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国内的社会钢琴教学也蓬勃发展起来了,也意味着专业音乐教育中钢琴教学正向正规化、多样化、综合性发展。因此增设钢琴教育类课程,是培养反思型人才的关键之举。
二以反思为原则培养反思型钢琴人才,形成钢琴教师的特点
钢琴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在国民音乐教育中,在专业音乐教育中也是极其重要的。教学中有统一的活动体系并有着千丝万缕且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就是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的教与学。教师组织学生的教学活动对教师教学是有着直接影响的。弄清楚教师在钢琴教学中的地位和职责,是提高钢琴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钢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合理系统的组织,是实施反思性教学的第一步。钢琴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漫长的、多方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蕴含着广义的教育工作。钢琴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几年,教师本人在做人和治学方面的表现常常不知不觉地影响学生的成长。
1钢琴教师的学习是从内部开始的学习
大多数人认为,外在的知识可以通过成人学习这一方式记忆在自己的大脑之中。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知识质量直接影响着自己的知识储存质量。这是人们忽视了成人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由学习者控制的涉及学习者全身心,包括智力、情感、心理等方方面面的一个综合过程,这一过程应是学习者满足自己需要、达成自己学习目的的过程。教师要从学习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就要充分的应用学习的交互作用。成人学习的基本动力其实是成人自己的学习经验,当他把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与他所处的学习环境交互作用的时候,这种交互作用的质量,往往影响到成人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质量。
因此,可以说一种内部的过程推动着钢琴教师学习的过程,这一事实对教师的学习来说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教师要充分地把自己卷入到学习的过程之中,寻求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能技巧,只有这样,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在自己的学习中,要形成进行自我诊断的学习意识,在不断的学习中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参与学习过程的设计活动、评价活动,形成对自己进行正确评判的良好尺度。
2钢琴教师的学习是自我导向式的学习
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是具有独立性和反复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有两方面的表现:其一,教师的心里是否成熟。教师因为是成年人,所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总是希望自己可以单独的完成工作,同时来得到大家对自己的尊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当出现事情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的时候,就会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其次,作为一名钢琴教师需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由于教师具备了独立自主和自我概念,又表现出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一旦形成了人格的独立性,教师往往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常常从内部环境、从自己出发,对外在的环境变化做出自己的评判。
可以看出,尊重教师的这种自我导向式的学习特征,在钢琴教师的学习以及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十分适用的。钢琴教师在自身的学习和工作中,发展并提升自己以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最坚实的基础在于获得一种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是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途径。钢琴教师无论是脱产进修还是业余进修与学习,有许多的途径进行学习与提高,但想要切实的完善自身的修养与素质,最根本的途径就是不断地学习,可以通过向书本、同行以及实践学习来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向书本学习———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完善钢琴教师的修养和素质的书籍、资料越来越丰富,通过各类书籍、资料的阅读和研究可以学到最需要、最系统、最全面的知识;向同行学习———包括向前辈与同辈学习,甚至向晚辈学习。不难看出,钢琴教师在学习上这种导向学习方式是非常适合的。教师需要自身具有一种自我检讨、反思的一种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发展自己。但是想要提高自己好的方法就是学习,不论是通过进修还是其他的方式。同时来达到一种自我完善的目的。学习资料的丰富包括书籍、资料的研读可以得到三最即“最需要、最系统、最全面”的三最知识。教师还应该不耻下问,通过前辈、同辈和晚辈学习。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积累的经验是前辈们所带来的非常丰富和宝贵的财富。要使自己更加完善,可以从同辈甚至晚辈的身上找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弥补自己的短处与不足。这些学习的方法可以通过个别授课或随堂听课以及观摩交流来进行学习。为了达到更全面而有效地提高效果,钢琴教师不仅要把钢琴教师中的同行作为学习的对象,还可以把其他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甚至非音乐学科的教育工作者作为学习的对象,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向实践学习———不断学习新的观念、拓展思维、改进方法是获取新的养料,得到新的体会的有效途径。开办个人的演奏会,进行教学的实践活动,观摩各类音乐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都是向实践学习的有益方式。
三重视教育实习质量,针对教师实践特征开展反思型教学实践
一名合格并且优秀的钢琴教师自身需要具备的东西有很多。学习到的知识也需要教师能够去灵活的运用。少了其中一方面都不可能成为优秀的音乐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教育工作上的能力就需要教师的水平要很高。这样在音乐教学上,教师就能够更好地去教学,同时能够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能力方面也可以得到更好地提升。这些过程对于实习生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实习生来讲,在中学的教学经历是以后从事音乐教育方面工作的基石。除此之外,保证实习的质量,去实验园地实习也是非常关键的。实习生的中学教育实习经历,为能够顺利地在毕业后从事音乐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高师院校检验办学方向与质量、加强教学方法与管理的依据和情况,都可在实习生的教育实习过程中得到真实的反馈。从事音乐教育的实验园地是实习生实习所在的学校,这也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要力求选择对音乐教育实习较理解、较重视、设备较完善的学校和事业心较强、业务水平较高的指导教师。实习生在实习学校既是学生又是教师。在该校的领导、教师和职工面前,他是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该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工作,虚心听从指导,主动、积极地完成交给的各项任务,在该校的中学生面前,他是教师,必须处处为人师表,时时关心爱护学生,耐心细致地教书育人,大胆、严格地进行实习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恩大,辛克泰.素质教育的学习与实践[M].明天出版社,1997:59.
[2]白益民.教师的自我更新:背景、机制与建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
[3]陈向阳.浅谈反思型教学的环节、变量与功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5]张武升.关于教学模式的探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6]李秉德.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83.
[7]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2.
钢琴教育中的反思型教师培养模式 篇4
一确立反思型人才培养目标, 提高钢琴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教师专业的发展曾经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这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教育改革的结果在很多学者看来是被专业发展直接影响的。如果教师都有一流的教学水平, 教学质量也同样会提高, 同样有利于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学生的教学需要教师的专业水平, 只有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
钢琴教育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 教学结构没有其他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上更多的是看重知识的学习、练习, 对于其他类型的知识来说是比较忽略的。所以教师的专业结构比例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钢琴教学的主要结构有最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钢琴教师所具备的大众文化知识、教育方面的教育学知识、学科知识和教学实践知识四种。它体现教师的知识面或知识的宽度;学科知识是指钢琴教师所教学科方面的知识体系, 包括学科概念、体系、结构以及它们的源流和未来走向;.教育学知识是指钢琴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以及教育法方面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钢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操作性的情境知识。这四个方面的知识相互影响和交融。增设钢琴教育类课程是更好的学习这四个方面的知识的重要途径。
钢琴艺术是一种高尚的艺术。人类的音乐创造性在这种艺术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音乐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 音响色彩是丰富多彩的。人类的音乐思维发展的要比声乐艺术迅速得多。人类在音乐演唱上还有到达不了的音域, 但是钢琴艺术的出现却打破了这种局限性, 带来的音响效果同样是人类不能够达到的。音乐是使世界有了“多种颜色”的工具, 但是因为教师在资质和所用的设备上有所缺乏, 所以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是不被认可的。钢琴艺术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国外, 青少年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钢琴, 是一种很普遍的事情。国外的音乐教育体系, 如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日本的铃木音乐教学法等都是以钢琴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国内的社会钢琴教学也蓬勃发展起来了, 也意味着专业音乐教育中钢琴教学正向正规化、多样化、综合性发展。因此增设钢琴教育类课程, 是培养反思型人才的关键之举。
二以反思为原则培养反思型钢琴人才, 形成钢琴教师的特点
钢琴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不仅在国民音乐教育中, 在专业音乐教育中也是极其重要的。教学中有统一的活动体系并有着千丝万缕且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就是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的教与学。教师组织学生的教学活动对教师教学是有着直接影响的。弄清楚教师在钢琴教学中的地位和职责, 是提高钢琴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钢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合理系统的组织, 是实施反思性教学的第一步。钢琴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漫长的、多方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蕴含着广义的教育工作。钢琴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少则两三年, 多则十几年, 教师本人在做人和治学方面的表现常常不知不觉地影响学生的成长。
1钢琴教师的学习是从内部开始的学习
大多数人认为, 外在的知识可以通过成人学习这一方式记忆在自己的大脑之中。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知识质量直接影响着自己的知识储存质量。这是人们忽视了成人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由学习者控制的涉及学习者全身心, 包括智力、情感、心理等方方面面的一个综合过程, 这一过程应是学习者满足自己需要、达成自己学习目的的过程。教师要从学习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就要充分的应用学习的交互作用。成人学习的基本动力其实是成人自己的学习经验, 当他把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与他所处的学习环境交互作用的时候, 这种交互作用的质量, 往往影响到成人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质量。
因此, 可以说一种内部的过程推动着钢琴教师学习的过程, 这一事实对教师的学习来说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教师要充分地把自己卷入到学习的过程之中, 寻求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能技巧, 只有这样, 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 教师在自己的学习中, 要形成进行自我诊断的学习意识, 在不断的学习中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参与学习过程的设计活动、评价活动, 形成对自己进行正确评判的良好尺度。
2钢琴教师的学习是自我导向式的学习
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是具有独立性和反复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有两方面的表现:其一, 教师的心里是否成熟。教师因为是成年人, 所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 总是希望自己可以单独的完成工作, 同时来得到大家对自己的尊重,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 当出现事情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的时候, 就会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其次, 作为一名钢琴教师需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由于教师具备了独立自主和自我概念, 又表现出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 一旦形成了人格的独立性, 教师往往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常常从内部环境、从自己出发, 对外在的环境变化做出自己的评判。
可以看出, 尊重教师的这种自我导向式的学习特征, 在钢琴教师的学习以及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十分适用的。钢琴教师在自身的学习和工作中, 发展并提升自己以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最坚实的基础在于获得一种自我反思的能力, 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 是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途径。钢琴教师无论是脱产进修还是业余进修与学习, 有许多的途径进行学习与提高, 但想要切实的完善自身的修养与素质, 最根本的途径就是不断地学习, 可以通过向书本、同行以及实践学习来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向书本学习———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有助于完善钢琴教师的修养和素质的书籍、资料越来越丰富, 通过各类书籍、资料的阅读和研究可以学到最需要、最系统、最全面的知识;向同行学习———包括向前辈与同辈学习, 甚至向晚辈学习。不难看出, 钢琴教师在学习上这种导向学习方式是非常适合的。教师需要自身具有一种自我检讨、反思的一种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发展自己。但是想要提高自己好的方法就是学习, 不论是通过进修还是其他的方式。同时来达到一种自我完善的目的。学习资料的丰富包括书籍、资料的研读可以得到三最即“最需要、最系统、最全面”的三最知识。教师还应该不耻下问, 通过前辈、同辈和晚辈学习。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积累的经验是前辈们所带来的非常丰富和宝贵的财富。要使自己更加完善, 可以从同辈甚至晚辈的身上找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 从而弥补自己的短处与不足。这些学习的方法可以通过个别授课或随堂听课以及观摩交流来进行学习。为了达到更全面而有效地提高效果, 钢琴教师不仅要把钢琴教师中的同行作为学习的对象, 还可以把其他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甚至非音乐学科的教育工作者作为学习的对象, 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向实践学习———不断学习新的观念、拓展思维、改进方法是获取新的养料, 得到新的体会的有效途径。开办个人的演奏会, 进行教学的实践活动, 观摩各类音乐会, 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 都是向实践学习的有益方式。
三重视教育实习质量, 针对教师实践特征开展反思型教学实践
一名合格并且优秀的钢琴教师自身需要具备的东西有很多。学习到的知识也需要教师能够去灵活的运用。少了其中一方面都不可能成为优秀的音乐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教育工作上的能力就需要教师的水平要很高。这样在音乐教学上, 教师就能够更好地去教学, 同时能够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 能力方面也可以得到更好地提升。这些过程对于实习生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实习生来讲, 在中学的教学经历是以后从事音乐教育方面工作的基石。除此之外, 保证实习的质量, 去实验园地实习也是非常关键的。实习生的中学教育实习经历, 为能够顺利地在毕业后从事音乐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 高师院校检验办学方向与质量、加强教学方法与管理的依据和情况, 都可在实习生的教育实习过程中得到真实的反馈。从事音乐教育的实验园地是实习生实习所在的学校, 这也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 要力求选择对音乐教育实习较理解、较重视、设备较完善的学校和事业心较强、业务水平较高的指导教师。实习生在实习学校既是学生又是教师。在该校的领导、教师和职工面前, 他是学生, 必须严格遵守该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工作, 虚心听从指导, 主动、积极地完成交给的各项任务, 在该校的中学生面前, 他是教师, 必须处处为人师表, 时时关心爱护学生, 耐心细致地教书育人, 大胆、严格地进行实习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恩大, 辛克泰.素质教育的学习与实践[M].明天出版社, 1997:59.
[2]白益民.教师的自我更新:背景、机制与建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2 (4) .
[3]陈向阳.浅谈反思型教学的环节、变量与功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5]张武升.关于教学模式的探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6]李秉德.教学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183.
[7]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32.
《燕子》模式课教学反思 篇5
由于本课是开学第一天的第一课,所以安排的第一课时内容较少,学习目标为:认识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课文。教学环节主要为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交流检测,巩固生字。
延续上学期的教研和模式研讨内容,本节课模式运用的重点依然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中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此环节中提出要求:1.小组合作读准字音、字词,把句子读通顺;2.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教学反思《《燕子》模式课教学反思》。虽然课堂上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但效果并未达到最佳,一是由于开学初,学生还未能较好的投入到学习氛围中,二是上学期虽然也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但并未领悟到它的真正意义,三是作为老师,讲得太多,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自主探究,这些原因都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部分同学不能积极参与合作讨论,在他人回答问题时,不注意倾听,思想不集中,这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还有待加强培养和提高。
在初读探讨了课文的整体内容后,就是对课文内容的梳理,通过“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这个问题来解决,但时间未把控好,有些赶。
在最后的自测环节,让学生写了几个生字,并同桌互批,找出错别字的时候,我应该由学生自主去纠错,去识记,而不是直接将错误告诉他们。
培养模式反思 篇6
【关键词】中高职 人才培养 一体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11-0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国民经济总产值也在持续上升,伴随而来的是企业发展对于人才的极度需求。“五年一贯制”是指以五年为教学培养周期,前三年学习中职课程,后两年学习高职课程,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为目标,是中高等职业院校改革的重要形式之一。“五年一贯制”的教育培养模式,是以企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岗位优势为资源导向,密切结合就业趋势,从而建立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我院作为柳州唯一面向初中招生的高职院校,2013年开始招收“五年一贯制”中高职学生,通过探索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技能基础,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平滑过度的方式实现中高职人才的衔接,使学生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五年一贯制”中高职人才一体化培养的实践分析
(一)持续推进中高职招生体制革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招生体制改革中,开展了以“技能高考”为考试模式的招生体制,并在实际的技能考试中,以学生技能水平为重点。成批技能水平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能大的考生,以“技能高考”的形式考入本专业。促使本专业学生的总体素质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本校生源的总体水平,对本校招生体制革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本专业组织了调研小组,对中职学校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进行走访调查,以及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分析研究,选择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相关专业开展招生工作。考试形式和内容要本着“适合”和“发展”的原则,在内容上要与中职考试内容相贴近,同时也有所提升和发展。为避免在内容设置上“一意孤行”,需要与中职建立联系,组织座谈会,共同探讨考试内容的设置。同时,考试设备和环境也要与中职院校相贴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技能考核离不开互联网计算机。因此,在考核前要先带领中职教师与考生参观本院的考试设备,避免学生因对环境和操作设备的不熟悉而影响考试正常发挥。
(二)开展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创新试点工作
伴随教育体制的改革,本专业开展了“3+2”试点工作,与中职学校联合办学,学生需要在中职接受三年的中职教育,待结业后,对通过技能和专业考核的学生进行筛选,考试合格的学生方可进入本专业接受两年的高等职业教育,待学业完成后,颁发国家认可的高等职业毕业证书。
(三)实现中、高职教育教学的科学融合
中职与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有所相同,也有所不同。从内容上看,中职的理论基础环节的教学与部分高职教学相互重叠。在课程设置上,中职更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而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将中高职院校教学以最为科学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将内容的重叠简洁化、职业能力贯穿化、专业知识系统化、培养目标统一化,从而实现中高职教学的有效衔接,避免教学的断裂和脱节现象发生。此外,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动向,以企业需要为导向,校企联合,并引进先进的中高职结合办学经验,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制定符合本专业发展的中高职教学准則,并在实践中勇于尝试。
(四)对接企业需求,联合办学
根据本专业特点,联合各大企事业单位在本专业中开展联合办学试点,从而组建国家、学校、企业联合办学的多元化教学团队。在教学的实践中,能达到教学理念、人才输出、技能培训、专业考核、员工上岗、生产实践、科技研发为一体的联合办学体系,以此体系辅助教学的展开,达到企业技能与院校专业的结合统一。
(五)在课程设置上结合企业需求
课程设置上要更具时代发展前瞻性,把握洞察市场敏锐性特点,与时代发展相接轨,与企业发展相融合。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定期组织以“优秀企业家”“专业领域行家”为主题的讲座,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在专业的理论讲解和技能培养中融入企业实操的课程,根据企业动态变化,适当调节课程内容,让教学内容更具时效性。这种课程设置比较灵活,能更好地实现教学计划,并使教学的内容和专业特点有效发挥。
二、“五年一贯制”中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关于该培养模式的法规还不健全
当前,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还没有关于“五年一贯制”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相关规定,仅依靠出台多年的《职业教育法》的成文规定,来指导“五年一贯制”教学显然不合时宜。对于国家扶持、企业参与、中高职并进的联合办学,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尚未建立专门的人才一体化培养的相关机制、机构,在教学实际的环节,对于教学的步骤、流程还没有明确的规范。在教学环境的规范中,没有制度的约束,导致教学环境参差不齐,影响教学的开展。同时,联合办学缺少交流平台,国家、学校、企业在社会发展中所处地位不同,信息的流动仅靠到学校座谈、走访的方式远远不够,信息渠道的狭窄,会导致教学信息资源的闭塞,丧失时效性,应积极建立联合办学的媒介平台,并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为学校办学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二)人才一体化教学模式尚未完善
人才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离不开国家、学校、企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当前“五年一贯制”教学模式的开展与实施,指导和促进教学发展的作用并不明显,“五年一贯制”教学的实际作用难以发挥。学校和企业联合仅依靠浅层的活动实践,难以发挥其真正价值。此外国家相关规定的不健全,对于联合办学中责任、义务、权利的划分不明确,分工混乱,定位缺失,致使在教学实践中资源利用不合理,甚至产生纠纷和矛盾。“双赢”的局面难以形成,致使教学陷入僵局。
三、“五年一贯制”中高职人才一体化培养实现的途径分析
(一)实现主体结构双向性
人才培养一体化,主要是指学校和企业这两大主体机构达到有机统一的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实际效果上,它能实现制度的融合、组织的融合、实践的融合、发展的融合,从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利益出发,达到两者之间的“双赢”。
过去的职业院校专业的办学宗旨,仅仅以学校作为教学主体,受到国家教育监管制度的管辖制约,其他领域无法参与学校教学,导致所培养的人才在与社会接轨时明显脱节,“闭门造车”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五年一贯制”的人才一体化培养方式,无论是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实践上都要以学校与企业联合的方式,避免教学与实践的背离,实现“校企”联合办学的教学革新,从根本上实现人才发展“量的提升”“质的飞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始终以企业的发展需求趋势作为教学指向,将企业的文化、理念、价值观渗透在教学理念中,将企业的技能需求、生产方式渗透在教学方式中,从而达到让学生在校内了解企业发展动态的目的,进而在未来的社会实践环节中将所学技能与企业生产更好地融合,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能得到显著提高。
(二)在课程设置上突出灵活性
人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程环节的设置要更为灵活,教学的方式方法也要多体现多样化的特点,尤其是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是一个时刻变化的复杂计划体系。在保持以提升学生综合竞争能力为教学核心的基础上,在课程的设置上需要与时俱进,迎合社会和企业发展所需,以市场的实时变化为导向,在过去的单一教学模式基础之上,与企业有机结合,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体系。五年一贯制学生在完成前两学年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习不愿升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者,可进入企业完成半年的顶岗实习,成績合格者,颁发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文凭。表1是“五年一贯制”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
(三)实现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人才一体化教学的开展,是以企业的参与为依托的,离开企业的“一体化”,教学是无法“生产”的。企业在参与教学的实践中,会将企业的文化带入到校园,而这种企业文化带有明显的社会性,这也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最为本质的区别。企业文化走入校园的过程,无可避免会与校园文化产生碰撞。校园文化存有明显的单纯性,这种单纯是国家教育关怀所独有的精神内涵,而企业文化更强调以物质需求和企业价值观作为文化精神的内涵。在人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要将二者有效统一,从而实现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召军.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的实践与反思——以江苏省职业教育“五年一贯制”为例[J].职教论坛,2014(11)
【基金项目】广西区教改课题“面向能力培养的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2014JGB388);广西区教改课题“五年一贯制高职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2013JGA412)
【作者简介】封 旭(1973— ),男,广西容县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应用,网络工程教育。
培养模式反思 篇7
一、“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反思
(一) 形成“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条件
在法制社会创建初期, 法律规范尚不完善, 法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刚刚起步, 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1.我国早期法学教育是在旧的法律制度体系不复存在, 新的法律制度体系尚未建构, 法律规范极不完善的背景下展开的。法学教育不以现行的法律规范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是充斥着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建构主义理论在法学理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学者认为法律理论的建构是法律规范建构的前提, 而法律规范的建构是构建理想生活模式的基础, 当法律理论与现实生活发生矛盾冲突时, 不是需要反思、修正理论, 而是应当改造现实, 让现实能够在现有理论体系下得到解释。
法学理论的优势地位使得法学教育者和研究者将大量的精力放在抽象思辨以及对现有规范体系的批判反思上, 至于现实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 理论是否能够真正解决现实问题并非其关注的重心。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相信, 变动的是法律规范和现实生活, 不变的是法学理论。因而法学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导向。
2.比较法的研究方法以及大量法律原理、规范的引入为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条件。我国法治现代化转型具有西方国家无法体验的复杂性。如何解决法治现代化转型的复杂性和迫切性与法律原理、规范奇缺之间的矛盾冲突?法律学人在比较法的研究方法中寻找到出路, 通过大量移植国外的法律理论和规范增强法学理论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力。
这一思路和方法对我国法律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法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 也存在诸多“没有批判对象的批判”, “时空错乱”等问题。“中国问题”的特定场景被剥离, 抽象成一个不同法学理论和规范试验的场所。域外法学理论和规范成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 当下我国的现实问题是什么, 我国对此是否有法律规范, 是否存在民间法或乡规民约等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阐述移植的法学理论和规范, 而这恰恰是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偏好的。
3.早期抽象思维的学术研究路径为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条件。现实生活中缺乏法学研究者所需要的本土资源、因社会变革导致的法学学术研究的断裂、法律规范的缺失等等因素迫使早期的学术研究除了向域外法寻求理论依据和支持外, 还将视野扩展到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 试图通过借鉴这些领域的方法和原理解决法学领域存在的困惑和难题。
这一视野的拓展具有历史进步性, 至今仍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 也正是人文社会科学中抽象理论研究成果的重视和强调, 导致法学研究蜕变成学术人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书斋式”研究, 足不出户、闭门造车成为法学研究者的基本生活模式。而这些研究者又作为法学教育者或明示或潜移默化地将自己的研究方法、学术偏好传递给受教育者, 使得对抽象理论的重视和对实务工作的轻视得以强化。
4.轻视法律职业者的社会环境为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条件。首先, 司法缺乏必要的权威性、审判结果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得判例法的思维方式以及案例教学难于开展。值得信赖的并不是案例教学中传递的审判结果, 而是深蕴于法律规范、社会生活背后的法学理论。在这种情形下, 判例法的思维根本没有存在的可能性, 案例教学也只是可有可无的工具, 充其量起到说明法学理论的作用。
其次, 社会对法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专业性职业技能的忽视或否定为教学活动中强调法学理论轻视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提供了依据。早期司法实践活动中, 从事司法审判的法官往往不具有专业性知识, 也不需要具有独有的职业技能, 只需要具有沟通、协调能力和服从命令的意识就足够了。而律师能否胜诉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必要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 其社会交往能力在其职业生涯中的作用远胜于其在职业技能方面的能力。法官、律师在社会生活中较低的社会认同感以及对该现状的不满情绪使得法学理论备受推崇。理论教学承载了传递正义、舒缓社会情绪的作用, 而职业技能训练一方面缺乏充分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有可能使得法律沦为手段、工具、术, 而需要时时保持警惕。
(二) 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在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中, 法学与哲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类似, 具有浓郁的学院派风格, 偏好智识上的完美自足, 强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辨能力, 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构建系统的理论框架并为未来学术发展培养“书斋式”研究人才。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具体而言:
1.从传授知识的主体的角度而言, 理论教学往往由具有学院派传统的教师完成。由于精力上的有限、实务的繁琐、智识上的偏好等等原因, 他们往往擅长在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中寻求理论依据和支持, 追求学理上的理论自足, 而轻视或者忽视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书斋式”的研究方式盛行, 而参与社会实践大多被认为是浪费时间或不务正业。教师的研究路径和知识体系决定了其教学活动必然以传统法学理论为核心, 而缺乏现实针对性。
2.从传授知识的方式和内容的角度而言, 以理论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存在教学方法单一、以法学理论知识作为唯一内容的缺陷。在抽象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处于信息高度不对称的状态,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比较困难, “满堂灌”、“一言堂”成为必然的、普遍存在的现象, 不注重学习者法律思维的训练, 更不用说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必然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也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从接受知识的对象的角度而言, 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受体往往缺乏怀疑精神和批判、反思的能力。学生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基本上是处于被动地位的接受者, 在教与学的关系中, 教处于绝对主导的位置。检验法学理论是否是真理的标准不是实践, 即能否有效解决现实问题, 而是能否在更为抽象的理论体系中寻求到依据, 因而, 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权威, 从而保证教学效果。本身就缺乏怀疑精神的学生在权威的高压下自然而然地会养成一种惯于“人云亦云”的学习态度。在继受法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可能丧失了理论批判的能力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反思
(一) “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兴起与发展
1.法律制度体系建构日趋完善
法律制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为“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兴起提供了条件。以规范分析为中心的法学教育和研究成为可能。伴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进程不断加快, 我国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如何理解适用法律规范、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效果如何、现行法律规范与域外法以及民间法的关系如何等等问题成为法律学人关注的重心。“以法条为中心”的规范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理论教学的思路, 部分实现了从法学理论到法律规范的转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视野不再仅仅局限于域外的法学原理和规范, 而是聚焦于我国现有法律规范体系的建构、实效、缺陷与完善等问题, 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2.法学理论研究逐渐成熟
法学理论的逐步成熟为“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兴起提供了条件。首先, 法学理论研究逐步摆脱了作为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附庸的地位, 不再是将这些学科中的概念、原理简单套用于法学领域, 而是借鉴其研究方法解决法学领域中存在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并且强调学科之间的互动关系。法学理论和实践需要以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抽象理论作为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依据的单向度思维方式得以改变。价值分析、经济分析、社会调查等只是解决法学领域中存在的问题的手段和方法。法律学科的独立和成熟细化了学科之间的分工, 使得从事法学研究和法律职业的门槛提高。此时, 法学教育者必须将教学重心放在增强法科学生的专业性, 突出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上, 这就为“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产生提供了契机。因为职业化教育正是法学与其他学科最显著的区别, 而这又恰恰满足了人才市场的需要。
其次, 多元化法学理论研究方法和思潮引入为突破象牙塔的封闭性提供了条件。传统的法学理论研究侧重于价值分析, 在抽象思辨中寻求法律的正义。但是, 依靠这种单一的价值分析研究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往往不足以作为论证、说理的依据或因流于形式、过于空洞而遭到质疑。用规范分析、经济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法学领域存在的问题, 在理论研究的层面改变了法学研究纯粹务虚, 轻视现实生活的状况。而社会调查方法的引入, 对“活法”的重视, 则使得法学研究无法维持“书斋式”研究的方式。法学研究方法和思潮的多元化同时也起到了权利启蒙、思想解放的作用。对权威个人以及抽象理论顶礼膜拜的时代宣告结束, 人们开始质疑、反思、批判曾经被认为具有天然合理性的理论知识。受教育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他们有独立的思维, 充满怀疑精神, 不再满足于理论上的逻辑自足, 而需要在现实生活中验证抽象理论的正确性。
3.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压力导致的实用主义倾向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接受的精英教育, 而转变成为司空见惯的大众化教育。这一转变对整个社会既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挑战。精英教育时代不存在或不明显的就业问题, 在大众化教育时代却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大学生不再神秘, 进入人才市场成为用人单位选择的对象, 并面临“皇帝的女儿也愁嫁”的困惑。在日益强调社会分工细化和职业技能的背景下, 强调抽象思辨、精英话语、与实践脱节的理论教学模式对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所提供的帮助有限, 开始遭到质疑和否定。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实用主义滋生提供了土壤。概念的提出、理论体系建构等是否真正有其存在必要性和价值成为法律学人不得不重新思考的问题。法学教育被认为应当以市场为导向, 即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学校就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人才, 其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都应当随之发生转变。这种观点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倍受关注。[1]在金融危机引发的就业市场需求减少的情况下, 以市场为导向的实用主义提供了比以抽象理论、人文素养培养为中心的理想主义提供了明显具有优势的解决就业问题的路径。各种类型的法学高等院校都开始提出案例教学、职业技能培养、实务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和理念。
(二) “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法学教育精神家园的失落
从古至今法学都承载着人们对正义等价值理念的追求。古罗马法学家认为, 法学是一门善和公正的艺术。时至今日, 法律学人虽对何为正义、如何实现正义、如何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平衡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 但是, 对于正义等价值理念的诉求却从来没有放弃过。法学教育作为传承法学的重要途径, 其间向受教育者传授的应当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法律”, 还应当包括深蕴于法律制度体系内的精神。[2]教育者在对法律规范体系的形式理性进行讲授时, 揭示其内在的实质理性, 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等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 实用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将法律职业者抽象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 将法律的抽象价值诉求视为无谓的伪命题。在实用主义者的眼中, 应当关注的不是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树立公平、正义等理念, 而是其是否具有适应未来人才市场需要所必须的职业技能。法学教育成为满足市场需要, 培养“法律术士”的生产线, 被打上物化的烙印。
伴随法学教育精神家园的失落, 法学教育的人才目标从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走向实务型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在课程和专业设置上, 偏好于实用, 英语、经济法、国际商法等偏向实务的课程受到重视, 而作为基础的法制史、宪法等受到冷落。即便是在经济法、国际商法等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必须强调如何解决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理论被认为脱离现实而束之高阁。案例教学、诊所式教学蔚然成风, 被认为是让学生真正理解法律的必要途径。
2.高等教育功能退化
现代社会, 高等教育具有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当前社会需要为目的和归属, 偏重于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 而教学、科研则成为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工具和手段。浓厚的实用性色彩淡化了高等教育在传承文化、理论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使得高等教育功能严重退化。
(1) 知识和文化传承功能的退化
在市场导向的驱使下, 教学关注的重心是训练学生未来可能有用的职业技能。以法律条文为中心, 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皈依的教学方式, 如以司法考试为导向的教学、诊所式教学、模拟法庭等实务教学, 满足了这一需要, 得到普遍认可。但是, 与此同时, 忽视理论法学的弊端也日益明显。法学教育过于偏重对职业技能的培训, 传授的知识局限于实用性的法律规范, 对于法律背后蕴含的价值理念、正当性理由、法律文化、历史演变等深层次的知识持漠视的态度。法学高等教育所应当具有的传承法律文化, 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价值观、职业道德素养的功能退化。
(2) 科学研究功能的退化
在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中, 法学研究倾向于两种类型:一是侧重对策性研究, 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寻求解决的途径。这种科学研究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强的优点, 但是, 也存在缺乏对制度整体性关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此外, 对策性研究往往受到现行制度和政策的影响, 缺乏批判、怀疑的精神, 创新的范围有限。另外一种类型是脱离教学的科学研究, 这在法学研究基础较好的院校现象比较普遍。法学研究具有浓厚的理论性、学术化特色, 但是, 研究与教学并无任何关联。研究需要并非来源于教学, 研究结论也无法运用于教学过程, 教学与科研纯粹脱节。这就模糊了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关系, 并没有达到教学与科研之间良性互动的预期效果。
(3) 服务社会功能的退化
服务社会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关注的问题。但是, 不能将法学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简单地认为是能够化解矛盾纠纷、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供给能够在毕业时顺利就业的人。[3]社会需要是多层次的, 满足当下政府部门或企业需要提供法律人才只是其中一种, 服务社会不能视野过于狭窄。
三、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我国法治现代化转型的不同历史阶段, 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应运而生的, 各有利弊。肯定或否定其中之一, 同时将另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置于对立面并非科学的态度。[4]我们应当综合考察当下的社会环境, 将法学教育的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单纯强调理论教学难于应对当前法学教育所面临的就业难、学生厌学、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应当增设实务课程,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规范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为将来的法律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 也不能过于夸大市场导向的作用, 不能一味迎合市场低层次的需要, 忽视对法律人才正义感、职业道德修养、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 根据不同院校的特色设置差异型人才培养模式
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与其所在院校的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的完备程度以及学校的整体氛围等密切相关。不同院校不应当倾向于统一化的标准模式, 而应当有各自的特色。对于那些学术气氛浓厚、基础较好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言, 应当以培养理论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法学教育应当偏重于抽象理论知识的传授, 为进一步深造或未来从事高端法律服务工作提供基础。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等, 法学学科发展比较全面, 基础比较雄厚, 法学毕业生大多有选择继续深造的机会, 因而, 应当承担起传承法律文化、创新法学理论的重任。法学教育中应当适当偏重于理论教学, 培养具有理论创新精神的高端人才。
对于法学理论研究、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或法学学科发展不均衡的高等院校, 如对外经贸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而言, 则应当充分利用所在学校的优势, 发展相关法学学科, 突出自身特色。对外经贸大学在国际商法领域, 中央民族大学在民族法领域一枝独秀, 带动周边学科发展的成功范例, 表明追求“大而全”的学科建设并非明智的选择,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特色法学教育才能在当前激烈的法学教育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同时,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特色, 毕业生就业问题有一定优势。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财经类院校的法学教育倘若不与学校的特色相结合, 不寻求法学教育的独特之处, 必然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培养法律职业专才和以企业为平台的应用性复合法律服务人才, 是此类院校应有的方向。根据不同院校的特色设置差异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多元化社会需要环境下, 应对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的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田宏伟.诊所式法律教育:法学实践课改革新尝试[J].教育探索, 2007, (1) :122.
[2]徐中起.关于法学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中国法学, 1996, (3) :58.
[3]苏力.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挑战和机遇[J].法学, 2006, (2) :8-9.
培养模式反思 篇8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反思
自1998年起, 我国根据不同培养目标将侧重于临床实践技能培养的研究生单独分列出临床专业学位培养新模式[1], 以与主要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学位研究生相区别。通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 作者在对第三军医大学及兄弟院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分析后, 就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办法总结起来供大家一起分享和参考。
1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不“专业”
我国医学院校目前很大程度上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科学学位方式培养, 在培养阶段绝大部分时间及精力用在了基础课题研究及SCI文章的发表而忽视甚至缺失了临床实践技能的培训[2], 甚至有的研究生直至毕业也没有在临床实际工作的经历。
培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后能够在临床一线工作中独挡一面, 解决临床面临的实际问题, 其实质就是培养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临床医师。然而缺乏了临床实践技能的培训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往往在工作岗位上, 面临工作能力不如同年资医师, 甚至不如低年资医师的尴尬局面。不时有研究生接收单位抱怨, 心血管内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居然连心包穿刺、临时心脏起搏器安置等较为基础的操作都不能独立完成。那么这样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就是失败的, 也是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的, 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毕业生被用人单位直接拒收, 影响了他们及时地就业。
导致此情况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 不合理的临床评价体系对导师的影响。目前不少医院 (特别是综合性的教学医院、大医院) 对临床医师的考核机制极为不合理, 评价体系重科研轻临床, 科研好什么都好, 临床水平再高科研不好也不行, 唯大课题和高影响因子的SCI文章马首是瞻。用这种考核纯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来考核以临床工作为主的医师显然有失公允, 然而它是实际存在的现实, 改变不了环境就必须要适应环境。因此, 研究生导师除了完成繁重的临床诊治工作外, 还要把精力放到科研上, 而一系列的基础研究课题又要由研究生来完成, 无论从客观或主观方面来说这势必导致研究生导师首先不愿意招收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 即使招到该类研究生也不愿意实打实的作为临床专业研究生来培养, 而更愿意把他们作为科学型研究生来培养, 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快速地出高分值SCI文章、快速地出成果。因应导师的需求, 有的学生甚至整个研究生期间一直在做基础实验, 临床实践也就只能走马观花匆匆应付了事, 造成了学生被动地放弃临床实践技能的培训。 (2) 不合理的临床评价体系也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认知。与临床SCI文章相比, 基础研究SCI文章更容易出结果、影响因子更高, 这使得一些专业学位研究生改弦易辙, 成天盯着Nature、Science等高分值SCI期刊, 也乐于将研究方向放在基础研究上, 主观上放弃了临床实践技能的培训。 (3) 专业学位临床技能的培训、考核要求不高、把关不严。在客观上助长了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侥幸心理, 就是临床轮转不一定要严格执行、考核终归要让自己通过 (对此诸多学校、医院、科室及导师也是默认的) , 可放心在基础课题研究和SCI文章发表上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考核前针对考核的技能来个突击培训过关即可, 从而不安心在临床历练。
2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科研能力的不足
与前面所提到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不“专业”的问题相反, 在认识上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仅简单的认定为培养一个会看病的内科医生, 一个会手术的外科医生, 而忽视了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这样所培养的研究生, 就如同一个人光有健硕的体格, 而缺乏机智的头脑一样, 使得学生毕业后在临床工作中缺乏归纳、创新能力。
导致这样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 学生自身的惰性。临床科研不同于临床的一般性工作, 它是一个探索性工作, 从最开始科研方向的选择就需要大量的阅读文献, 再到课题实施阶段收集临床病例资料也需要大量的甚至是繁琐的工作, 最后到总结分析资料撰写论文阶段更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有些学生面对困难, 想到平时临床工作就很繁忙, 自己毕业后能够看病就行, 何必劳神费力搞临床科研, 有时间多休息一会儿, 就主动地放弃了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 (2) 学生认识的误区。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面对的是一线临床工作, 认为对于临床知识的积累和临床技能的锻炼才是最重要的, 临床科研被充其量当个“副业”来干。“态度决定一切”, 有这样的临床科研的态度, 那么有了临床科研能力差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3) 导师对学生的“放纵”, 缺乏应有的责任心。部分导师忙于自己的课题和临床工作, 疏于对自己学生的管理, 学生的临床课题开题、实施均是任由学生自由发挥, 最后只要学生能够完成毕业论文撰写, 通过答辩就算是万事大吉了, 这让学生缺乏在临床研究能力方面必要的指导, 导致学生毕业后临床科研能力差。
3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医德医风的缺失
在临床专业教学中, 往往忽略了对医德医风的教育, 这让部分学生在面对病人时, 没有把落脚点放在“人”上, 而是盯在“病”上。举个例子, 有位学生在面对一位因血压高来就诊的病人时, 因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因素, 安排了不少的检查, 但他又没有做好解释工作, 抛给病人一句话“要想治病, 这些检查必须做”, 缺少换位思考, 缺少与病人的有效沟通, 这让病人投诉说是乱开检查单。在心血管疾病方面, 很多病人不光有心脏病而且有“心”病, 这就更强调要从病人心理出发, 做好心理抚慰。在培养临床研究生过程中, 也发现极少数研究生只是盯在临床试验上, 没有考虑患者身体状况及意愿, 而单方面的实施试验, 这也是极端违背医德医风的行为。
下面结合作者所在院校及科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些做法, 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来规避这些误区。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要“专业”。要在学术界真正地给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准确的定位,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一代名医, 考核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能片面追求SCI文章, 而是要主要看重其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这首先就要求医学院校学位委员会在制定毕业考核时针对专业学位论文要求就不能和科学学位的学生划等号, 专业学位学生论文内容要紧密与临床实际工作相联系, 或者是基础与临床 (应更偏重临床) 相结合的方向。论文能够被SCI杂志收录当然好, 但不能把SCI文章作为毕业论文的硬指标, 只要有一定的创新性, 能够解决一定的临床实际问题, 哪怕是一个优秀的个案分析、在国内期刊上发表也是应该得到认同。这样在制度上免除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担忧, 让他们能够安心于临床工作及科研。
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 为了尽最大可能将学生的临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 即使在第一学期学习基础及公共科目时, 也可以将这些课程放在下午或者是周末进行课堂教学, 将上午查房时间及更多的临床工作时间留给学生。在后一阶段课题研究方向选择上, 严格要求其与临床实际工作相结合, 避免将过多时间留在实验室。
在临床教学方面, 采用了导师和临床带教教师双重负责制。导师由于时间、精力的限制不可能在临床面面俱到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导师在临床教学方面的责任更多是予以大方向的一个把控, 对学生临床实践总的一个规划, 在教学查房中给予专业方面新进展、新技术的教学。临床带教教师则担负起对学生临床三基的培训, 临床具体工作及医德医风的指导。在临床带教教师的选择上, 选择临床业务能力强、医德医风过硬的主治医师来担任, 对于他们的带教工作纳入其全年工作的绩效评定与进职评优挂钩, 这样也激励和督促临床带教教师把学生带好。
坚持轮转制度, 即在本学科、本科室的临床实践安排一年的时间, 其他相关二级学科每个科室安排2-3个月的临床实践时间。这样有利于学生拓宽临床思维, 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
临床技能考核上, 采用了横断面考核和结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横断面考核, 就是在每年的年中及年末各进行一次临床技能考核, 考核由我院教务科统一组织, 由我院2-3名相关二级学科教授担任考官, 考核形式采用学生对真实患者入院后诊疗流程的全方位考核, 着重强调对临床思维的考核。结业考核除本院教授外, 同时聘请外院相关二级学科教授担任主考官, 考核形式仍采用学生对真实患者入院后的诊疗流程的全方位考核, 诊疗操作在模拟人身上进行。两者分别占30%和70%的权重。强调考核时严格要求, 避免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发生[3,4]。
在临床科研方面, 贯彻了每周一次的读书会, 要求学生通过对国内外文献中与临床相关的指南、大型临床试验、临床meta荟萃分析、典型个案的报道的研读后, 提出自己对文献的认识、文献对临床科研工作的启发以及联系自己临床实践中的体会。通过这样, 让学生开拓视野, 激发自己的创新性, 从中发现临床研究的新方向, 提出并完善自己研究的方案,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进行临床科研, 同时避免临床与科研脱节。
通过以上的措施, 临床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科研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达到了培养临床研究生的初衷。但是, 临床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起步晚, 实际上近年才得到逐步重视, “路漫漫其修远兮”, 要全面实现规范化的临床研究生培养模式仍然任重道远, 仍需要教育机构共同不断完善培养的方式和方法, 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的、符合临床实际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织云, 乔志芳, 段丽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1 (10) :21-23.
[2]侯晓彤.科研与临床能力并重——加强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心得[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增刊) , 2009:411-412.
[3]刘艳阳, 杨淑华, 赵栓枝, 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策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5) :122-123.
培养模式反思 篇9
1 见习教学现状
1.1 对象
我校2012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全体学生,共两个班,每班约50人。
1.2 地点、时间和方式
我校医学影像教研室与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分别签定了集中见习教学一周的协议,两班分别到两家医院放射科进行见习。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在入校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和第二学年第一学期集中进行两次见习,安排在学期的第8周,时间为一周,学生停课集中到医院进行见习。
1.3 项目
将每班学生分成5组,每组约10人,每组每天固定在一个项目检查室见习,之后按照表1顺序轮流见习。
1.4 管理
教师于见习第一天将学生带到医院放射科,将学生交给放射科见习带教教师,之后不再进行相应的协助管理。
2 反思
2.1 时间安排不当,集中方式不妥
见习时,由于部分内容还没有开始讲授,导致学生对某些影像技能不了解,只能看到表象,没有形成清晰的理论—技能体系,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更谈不上提高技能。学生对没有学习过的内容只是看热闹,甚至会影响医院医务人员工作。这种集中见习形式,缺乏针对性,教学效果不理想。采取集中见习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和医院没有开展真正的校院结合培养模式。
2.2 见习项目不完整
通常所说的医学影像技术包括X线影像(X线普通摄影、CR、DR、钼靶摄影、造影、透视、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即CT等),MRI,核医学影像(γ相机、SPECT、PET),超声影像,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等。仅仅两次见习不能使学生全面把握医学影像技术的内涵,学生只见习了X线影像(包括CR、DR、CT、造影及透视等)和MRI,见习项目不完整。这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技能,难以践行“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
2.3 见习教学管理不完善
由于缺乏学校—医院的深度合作,学校教师不便于在医院对见习学生进行相应管理。见习期间,一个班仅由一位医院带教教师进行管理,由于带教教师与学生不熟悉,且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带教只是兼任,因此,只能进行简单粗略的管理,再加上中职生自觉性、自律性较差,自然就达不到学校要求的见习效果。这也反映出校院结合培养模式还没有实现深度融合。
2.4 见习教学缺乏考核评价体系
见习结束,我校并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考评,只是让学生写一篇见习感想。医院放射科也没有对每名学生给出相应的评价,导致见习教学流于形式,难以达成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与医院没有建立完善的见习教学制度,没有把握校院结合培养模式的精髓。
3 优化措施
学校应与医院签定建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见习教学基地的协议,为实行校院结合培养模式提供有力保证,使见习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3.1 调整见习时间与方式
新生入校后,学校安排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到医院进行1~2天的见习,让新生了解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干什么的,将来可以从事哪些岗位工作,使新生对专业有一个总体认识,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
开始学习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后(如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教师每讲完一部分内容,就带学生到医院进行相应内容的见习。这种分散的见习教学方式具有针对性,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其技能水平,见习效果较好。分散式见习教学可使学生与医院科室工作人员(即带教教师)交流增多,有助于学生尽早融入医院工作环境中,强化专业认同感、使命感,巩固专业思想,为将来进入医院实习、工作,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打下坚实的基础[2]。
在我校2012级影像技术专业两个班第二次见习教学结束时,笔者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分散式见习教学方式,主要原因是针对性强,有利于提高技能水平(见表2、3)。所以,应调整见习时间,按照教学计划具体安排,即教师讲完某一部分,立即进行相应教学内容的见习教学,时间为4学时或8学时。
3.2 拓展见习项目
以“宽口径”思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以“重实用”原则,紧密联系工作岗位实际需求,对见习教学项目进行完善。具体包括X线影像(X线普通摄影、CR、DR、钼靶摄影、造影、透视、CT等),MRI,超声影像,核医学影像,放射治疗,介入放射治疗。医院大量的影像设备为学生提供了操作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责任感,实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人才培养目标。
3.3 完善见习管理制度
在课程见习教学期间,该课程理论课教师应到医院与带教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以学校教师管理为主,带教教师主要负责项目协调、设备、医院规定等方面的管理。
3.4 建立见习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为达到预期见习教学效果,应建立考核评价制度,促使学生提升技能。考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我校相关课程授课教师在学生见习期间进行技能考核,另一部分由带教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技能考核。有了考核评价体系学生的见习效果才能得到保证,学校才能了解见习教学效果。
4 小结
校院结合培养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实践教学占较大比重的医学类中职学校而言,仅靠自身条件和能力无法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全方位的实践教学,这就需要校院合作,共同培养出适应医疗单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在校院结合培养模式下,我校通过优化影像技术专业见习教学,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既促进了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学校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雪平,黄德财.院校结合模式成效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3):27-28.
培养模式反思 篇10
一、乌尔姆模式
在现代艺术设计史上, 德意志民族不仅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摇篮——包豪斯, 还在20世纪50年代培育了设计史上的另一朵奇葩——乌尔姆造型学院。同短暂的包豪斯一样, 作为“新包豪斯”的乌尔姆学院也只有15年的历史, 但这短暂的历史, 却以对包豪斯的继承与批判为特色, 为艺术人才的培养贡献出了新的智慧和力量, 是艺术设计学科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乌尔姆培养模式尝试“在理论与实践之间, 在科学研究与造型行为之间寻求新平衡”, 学生培养中设计教学的一些学科在合乎其实用工具性的基础上被重新加以认识, 设计师的自我意识同样被重新定义, 实践教学的观念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变, 形成了所谓的“乌尔姆模式”。
二、乌尔姆人才培养探索
如果说包豪斯的教育培养思想是人才设计灵魂的话, 那么乌尔姆的人才设计实践却是活生生的现实体现。乌尔姆人才培养是一种现代性的、开放式的教育, 它为现代设计教育建立了一个坐标。从设计艺术人才培养发展史的角度探索德国乌尔姆学院15年的设计教育实践, 乌尔姆精神和独特贡献有以下几点:
(1) 在培养思想方面, 乌尔姆人才培养确立以理性和社会性优先为原则, 倡导的功能主义比包豪斯更具理性色彩。乌尔姆在教育模式中奉行的功能主张, 将“最低消耗、最高成效”的要求贯彻于人才培养中, 形成了一种高度纯朴的纯粹主义美学风格。乌尔姆鼓励不同学术思想的碰撞、交流, 校刊《乌尔姆》杂志共出刊24期, 几乎所有的文章都真实记录了不同思想的成果。
(2) 在实践教学方面, 乌尔姆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可用之才。乌尔姆提出“不是一种表现, 而是一种服务”, 通过培养确定这种服务意识, 使学生, 即未来的设计师明确自己业务水平的有限, 必须要具备一种谦逊合作的素质和团队精神。在乌尔姆模式中二年级学生开始分专业学习, 四年级学生要广泛地参与社会企业的设计项目, 在老师的指导下, 形成小组团队式的“工作班子”, 去解决完成不同的设计项目, 体验实践性学习模式。
(5) 在对外延展方面, 乌尔姆艺术学院通过与德国最大的家用电器企业布劳恩的长期合作, 产生所谓的乌尔姆——布劳恩人才培养实用一体化体系。这种有的放矢的校企联合的人才委培模式和思想以及对设计思维和程序的认可正是发源于乌尔姆的设计教育实践, 对现在我国高校开展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有积极的借鉴的作用。
三、我国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现状
近20年来,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作为一门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的学科, 已从单一的装饰美化领域跨入到多学科综合领域。在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 其人才培养无论是在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上, 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艺术人才的培养教育不再是单纯传授一般意义上的“设计”本体范围内的知识和技能, 而已成为参与建设和构成整个公共社会生活形态的创造性工作。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领域中教育方向不明确, 对专业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不同性质或层次没有拉开距离, 教学大纲没有专门界定, 互相模仿, 培养目标不明确, 培养的人才显示出通才教育不足、专业性又不强的特点。具体表现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往往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尤其是缺乏与工学、建筑学、传播学、经济学, 以及市场营销学等学科间的交叉学习, 大多只注重艺术设计的形式表现而忽视了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社会实践, 缺乏系统的艺术设计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研活动的实践。艺术设计教育模仿苏联式痕迹明显, 没有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
面对这种教育转变的新形势, 而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如何给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是摆在我国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重要问题。
四、关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考
高等设计院校人才培养应在借鉴国外优秀模式的基础上提升教学质量、优化设计理念, 对学生加以培养、训练, 以适应对学生的实践创造力、就业能力和创业实力的培养。
(1) 学习模块的自主选择
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 学生在低年级学习美术与艺术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 进行通识教育, 拓宽基础;在二年级自主选择设计模块, 有平面、环艺、鞋样、服装设计等;在高年级将传统的以班为单位的统筹安排的封闭式教学机制转换为以工作室为基础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发展方向的、灵活的教育运行机制。各工作室有明确的专业专攻方向和风格特点, 任课教师对工作室负责, 学生可以自主地、有选择地进入工作室进行学习, 这样有利于人性化模式的发展,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达到“术业有专攻”的培养目的。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 我国许多高等学校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专职教师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 担任繁重教学工作, 没有时间参加长期或短期业务培训, 由此造成教师知识老化, 缺少实践经验, 教学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 无法满足培养市场型设计人才的要求。为了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派教师到企业实践, 主动接受企业的培训, 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二是聘请企业的设计师作为学校兼职教师, 向学生传授最新设计理念:三是在同意接纳校“设计工作室”设在其内部的前提下, 鼓励教师自办设计公司, 既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 又可以服务于社会。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面对近年来人才招聘时提出工作经验优先的原则, 吸收乌尔姆实践模式, 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 更注重实践能力。切实按照专业特点和高等教育规律, 培养市场型艺术设计人才, 抓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载体, 以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去取代相应的工作经历, 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欢迎的毕业生。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可安排艺术采风、企业见习、暑期实践, 主要是让学生接触社会和企业, 初步了解专业、了解企业、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安排工作室团队协作, 市场调研, 车间实训及创业活动, 让学生接触了解市场,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边学边实践,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实践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已学过的知识, 将理论课内容进一步延伸, 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作风,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培养市场型设计人才。
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将是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团队精神好, 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们要通过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在借鉴乌尔姆等优良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一条发挥师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教学良性互动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新途径, 从而培养出真正的有用之才, 以满足新时期社会的需求和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
摘要:人才培养是教育部深化教学改革, 以教育人才化带动国家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它将引导广大高等院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改善、加强高校人才化条件建设。利用现代教育模式将德国乌尔姆教育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继承与吸收, 有助于加强本专业的建设, 有助于推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改。
关键词:乌尔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反思
参考文献
[1]袁熙旸编著.新现代主义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恒大模式值得足协反思 篇11
@李承鹏(作家):恭贺恒大夺冠。足球就这么简单,只要你按规律办事,以市场原则而非政府指令为准绳,以球员为核心价值而非领导一拍脑门的冲动,以球迷利益而非书记们打造城市名片为最终追求,尊重专业和潮流,终会得到善果和荣耀。历经争论,这个行业在职业化、商业化得到某种澄清。这才是真爱国。足球如此,一切如此。
@朱广沪(前中国男足国家队主教练):首先恒大夺冠,可以提升中国足球对外形象,提振中国足球士气,因为恒大对外是中国广州恒大队。恒大亚冠登顶,可以让世界、让亚洲重新审视中国足球。恒大的管理离国际化比较近,国际化进度比较快,这种模式对中国其他俱乐部的管理,当然也包括中国足协,应该是一种促进。
@蔡奇(原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广州恒大主场1比1战平首尔FC,最终登顶亚洲之巅。这是中国足球历史性的一天!举国为此而欢呼!这大大增强了国人对中国足球的信心,也势必影响更多孩子喜欢上足球,这是真正意义所在。至于恒大崛起能否称之为一种模式?还未必。恒大能否带动中国足球改革,才是必须思考的深刻问题。
@金岩石(独立经济学家):恒大夺得亚洲冠军!证明了体制改革的红利,为三中全会的改革助威!有人说,恒大的成功是许家印用钱砸出来的,我想说的是,为什么王健林的钱却砸出了中国足球的耻辱! 有人说是用人得当,特别是用了教练里皮,那为什么教练卡马乔不行呢? 这是一个鲜活的案例,证明了团队成功的三要素缺一不可:金钱,人才,制度。
@钟成玉(广播电视台记者):恒大足球已冠绝亚洲,可是中国足球队却要为争夺亚洲杯出线权与积贫积弱的印尼队进行肉搏。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几十年办不好的事,一个企业却能用三四年就办好了。可见,中国复杂古怪的体育体制和足协腐败的官员,对足球造成的伤害。
@马德兴(《体坛周报》副总编辑):里皮千万别去国家队,在目前中国足协管理机制、管理体系的情况下,去就是“死”!除非从总局到足协确保里皮能够有在恒大执教那样的环境和氛围,尤其是管理权限。
@常政(易学研究者):国人非常善于纸上谈兵。恒大模式说白了就是欧洲模式,哪个足球豪门不是用金钱堆砌起来的?切尔西、皇马、巴萨、米兰,怎么一到中国足球身上“会花钱”就成了一种“原罪”。中国足球的崛起需要一种刺激,足协不靠谱、信仰不靠谱,那让恒大在“钱地里”撒点野又如何?
培养模式反思 篇12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下的自学能力培养
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而言, 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有效的教学引入开始。笔者根据个人教学经验, 在每堂课结束时, 都提出下一堂课的自学目标或者提出具有思考意义的问题, 让学生确定其预习方向。在这个过程中, 尊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的问题应是开放性的, 如在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 笔者向学生提问的是:自己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政治生活气息。开放性的提问也就预示着不需要统一性的答案, 只是提供一个思路, 让学生去思考自己生活中的现象。“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在长期固定的教学模式下, 对于知识已经处于一种被动接收的状态, 特别是对于思想政治这门学科, 学生的目的就是把考试的相关内容记忆下来, 然后应付考试。反而对于思想政治这门学科其理论内涵不作深思, 而笔者这样的提问就是让学生开拓思路, 把课本与生活联系起来。
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而言, 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不单指其阅读理解能力, 而是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思考与解读能力。正如上例, 当学生开始思考政治气息这一词汇时, 其自身的主观性会结合其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而自学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让学生先思考, 不论学生思考的结果如何, 在思考的过程中, 学生已经对这一知识点进行了预习。接下来, 在课堂上教师的点拨与学生自身思考所得出的结论自然会有所不同。在这个过程中, 经过对比与思考的知识比直接全盘接受不作思考的知识理解与记忆会更牢固。即教师应通过有效的启发与诱导提供一个思维方向, 让学生独立自学后, 再来听教师的讲解。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小组间的合作讨论, 以表达个人观点为前提, 对于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解读。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以学生为本, 进行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 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 让学生保持质疑的态度, 保持探究的心态去学习。如在此课中, 学生对于政治生活的理解程度就有所不同, 有些学生认为自己作为公民的选举权有时并没有得到体现, 而有的学生则认为, 自由的表达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大局为重, 少数服从多数。在这样开放性的讨论过程中, “真理不辨不明”, 教师可以借此对基本的概念与定义进行再次强调, 并适时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 让学生在充分表达个人意见的同时, 得出理性结论, 进而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 从内心深处认同并实践课本所要求的思想与行动。而体现在高中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 就是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 自主学习能力的进步。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下的反思能力培养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下, 反思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对于课文的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笔者立足于教学实际, 一方面以问题为中心, 提出探究性问题。通过营造教学情境, 利用相关的实验、图表与阅读资料等来引导学生思考身边与现实中发生的真实案例, 提出相关问题, 在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 得以深入思考, 进而分析与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知识并不是以一种“填鸭式”的方法塞进了学生的脑子里, 让学生去死记硬背相关的知识点与定义。而是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 去做资料搜集, 去调查与了解真相, 自己得出结论。这样的过程里, 学生会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学习新的知识, 而在对新的知识进行思考的过程里, 对学生原来的思想观念势必会产生一种冲突。如在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这一课中, 学生对于政府的职能、政府的责任开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明白不同政府部门的分工与责任。笔者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在上课前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了解, 明白学生哪部分知识点最弱, 在进行课堂讲解时有所侧重地进行授课, 有力地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 如学生对于当下政府“三公”经费问题的思考等等。其次为了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反思能力, 一方面笔者坚持学生完成课内的练习, 对其中基本概念与定理掌握清楚;另一方面, 教师也应以学生的反馈为依据, 不断调整教学模式与方法, 加强自身对于课堂的驾驭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反思的深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研究时, 应重视对于学生自学能力与反思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里得到独立思维能力的提高, 主动去寻找答案, 对于课本上理论知识的定义与相关内容深入理解, 并化为自身的行动。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一方面应全面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应用有效的话题引导来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性。另一方面应做好对于课堂的掌握, 让学习的重心保持在对于教学目标的核心解读中, 让讨论与反思有所侧重, 让自学与思考有所目的, 最终达到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综合性人才目标。
参考文献
[1]卓桂兰.高中政治教学中优化课堂提问的实践与研究[J].教学实践, 2012, (01) .
[2]王晓燕.王宝刚.如何实施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策略探讨及实践[J].教育教学, 2013,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