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培养模式论文

2024-07-17

长效培养模式论文(精选7篇)

长效培养模式论文 篇1

“教—研”综合能力是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科研目标, 从事教学科研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 由一般能力 ( 也称“认知能力”) 和特殊能力 ( 也称“专门能力”) 组成。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力量, 其“教—研”综合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发展前景。

一、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 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培养体系更加合理, 培养保障更加完善。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高校青年教师出现了新特点, 原有的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培养体系和内容出现了新问题。

( 一) 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 重科研能力培养轻教学能力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高校可以向国家和地方申请的科研经费逐渐增加。在这种大环境和背景下, 许多大学为了迈向国内一流院校行列, 追求SCI论文和科研项目的数量和排名, 各高校对科研的重视程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甚至盲目。学校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上也偏向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培养经费也主要向学术会议、科研项目申报以及学术团队发展等方面倾斜。教学和科研是大学教育的两项基本任务, 很多高校过分重视科研, 导致科研成绩好的青年教师受到各个部门的重视, 甚至给大多数青年教师一个印象: 只要科研好, 教学差不多就行。对青年教师能力的培养, 从上到下、从个人发展到职业规划都出现了重科研能力培养而轻教学能力的现状。

2. 重学历培养轻实践能力培养

高校为了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科研工作, 希望短期能尽快增加科研业绩, 普遍将青年教师的学历视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考核条件。高学历青年教师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评优评选等考核中都占据优势, 这就使得青年教师和学校都把提升学历作为青年教师培养的第一要务。由于大多数青年教师刚从学校走向讲台, 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 教学水平和效果大打折扣。

3. 重职业培养轻个性化培养

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集中在教学科研等职业发展方面, 很少关注青年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与其个性化发展息息相关,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就目前高校整体发展情况而言, 青年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并没有成为培养活动的关注点, 仍然缺少“以教师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 在青年教师职称评定、学术定位、时间管理、人际沟通和交往等方面没有给予有效的帮助。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综合能力培养体系中, 没有专门针对青年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项目和资金, 这也是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以外的空白地带。青年教师“教—研”能力的培养与其个性化培养并没有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这也违背了高校一直所倡导的“以教师为本”的全面发展理念。

( 二) 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1. 科研在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体系中所占比重偏高

改革开放后, 国家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科学技术可以迅速转化为经济效益, 于是社会对大学的评价标准也随之改变。科研成果成为衡量高校实力的唯一标准, 各高校为了追求知名度, 把有限的经费投向科研建设, 减少教学投入。大学在制定职称晋升、年终考核、优秀评选等各项考核体系时, 都与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挂钩, 而教学只作为“软指标”进行考察。

2. 缺乏健全的培养管理机制

与较为完善的中小学教师培养体系相比, 我国高校教师尤其是针对青年教师的职前和职后培养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大多数高校对青年教师的管理主要以人事管理为主, 对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长远性和系统性。虽然青年教师在入职前都有一定的培训和指导, 但并没有起到具体作用, 尤其是在青年教师“教—研”定位和长远发展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青年教师在入职后, 很多高校都采取了“以老带新”的导师制培养模式, 但由于缺乏日常监督和管理, 效果不明显。

3. 培养经费来源单一

高校教师的培养经费来源相对单一, 主要依靠国家拨款和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投入。社会和民间资本虽然也参与到了高校办学中, 但其发展速度和规模非常缓慢, 远远达不到与发达国家相比的水平。在这种“僧多粥少”的条件下, 高校有限的培养经费难以形成合力, 使得青年教师的培养受到限制,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发达国家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经验借鉴

深入研究发达国家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培养模式及其特点, 可以为解决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研”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参考, 更好地把握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发展的新趋势。

( 一) 发达国家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培养模式

1. 美国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培养

美国高校非常重视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关注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和科研能力提升。纽约大学 ( New York University) 本着“认真、主动”的原则, 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技能培训和学术研讨会议, 使青年教师的“教—研”能力能够得到外部环境的支持。哈佛大学 ( Harvard University) 还积极采取导师制培养模式, 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人聚集到一起, 每周或每月定期开一次教学科研讨论会, 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提升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富曼大学 ( Furman University) 将一对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没有经验的年轻教师编排在一起, 给他们一门课, 相互备课、设计、试听、评价, 青年教师收获的不仅仅是教学技能的提升, 自身的思想也得到了转变。

2. 加拿大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培养

加拿大高校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 一般会采取一定周期的入职教育培训, 目的是让新入职青年教师懂得教育理念、教育法规和相关技能技巧。莫哈克学院 ( Mohawk College) 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相关培训, 使青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遵循一定的章程和模式, 同时又能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在加拿大学术水平不是优秀教师的唯一考核指标, 越来越多的高校同时关注教师的教学和实践能力。麦克马斯特大学 ( McMaster University) 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跟踪考核, 建立了完善的青年教师效果考核体系, 同时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术水平都要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与教师的薪酬和职称晋升挂钩。

3. 英国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培养

英国高校秉持终身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以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 实行教、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 让青年教师主动参与,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教—研”综合能力。在伯明翰大学 (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学校会为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挑选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 对其日常教学科研工作进行辅导和监督。英国政府也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与能力发展, 如2002 年颁发的《英国合格教师专业标准及要求》。

( 二) 发达国家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的启发

1. 完善的教师能力培养体系

青年教师“教—研”能力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有完善的培养计划和培训体系。在英国, 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包括教学素养培训、学科专业培训、教师发展规划培训等内容。培训的渠道也是多样化的, 学校、政府和社会都参与到其中。在英国设有面向全国实施的“教师发展培训会”, 各个地区设有“教师培养联合会”, 各个学校设有“教师发展培训委员会”。

2. 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鼓励更多高校青年教师重视并参与到“教—研”综合能力的提升规划中。美国高校都有自己完善的教学科研评估和考核体系, 结合奖金、休假和职称晋升等方式激励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加拿大政府和高校通过不同方式为青年教师提供各种资金资助, 通过科研经费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3. 强调教师发展与高校发展的联系

青年教师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年教师的“教—研”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高校教育的长远发展。美国高校采用目标管理, 将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与高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教师所在学院或教研室参与到目标计划中, 并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进行跟踪和反馈。

4. 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

发达国家在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得到了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持。英国出台了针对高校教师的教师规范、专业标准和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一方面为青年教师的能力培养提供了法律依据, 另一方面也将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培养工作纳入到法制化体系中。

三、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的长效培养模式

( 一) 组建优秀团队的“传、帮、带”培养模式

在教学上, 由于青年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等方面存在问题, 由学院和教研室成立教学帮扶团队, 对青年教师在备课技巧、授课方法、教学组织和实施等方面给予指导和监管, 通过教学交流、观摩考评等方式跟踪和反馈青年教师的教学情况, 以此形成“传、帮、带”教学能力培养模式, 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科研上, 由于青年教师处于高校教师的底层, 自己申请课题成功的几率较低, 缺乏学术锻炼和科研能力提升的机会。组建学术团队, 让青年教师加入到学术队伍中, 以老带新并形成日常监管机制, 通过“传、帮、带”的科研能力培养模式, 改变青年教师在学术上单打独斗的尴尬局面, 让青年教师在科研项目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融洽的学术氛围中成长, 不断提升科研能力。

( 二) 教研并重的“激励”培养模式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青年教师最基本的两项任务,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教学活动关系到高校教育的立校根本, 青年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不断丰富和提高教学方法和水平。科研活动是高校发展的强大动力, 青年教师通过科研活动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素养, 创新和发展专业理论, 把实践成果应用于社会, 不断提升科研能力。

面对教学和科研两项艰巨任务, 高校要通过合理有效的考评机制平衡两者间的关系。首先, 从考核制度入手, 打破科研垄断的定式, 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师考核体系, 提高青年教师的幸福感。改变以前以教学数量为中心的考核标准, 提高教学质量和评价的考核权重。第二, 将社会评价和专业评价引入到考核体系中, 公平对待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公平对待青年教师的教学成果奖项和科研成果奖项。教学和科研是奠定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础, 任何偏颇都会影响到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的提升。

( 三) 依靠国内外培训机构的“借力”培养模式

以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为目标, 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当前, 高校青年教师国内培养主要集中在教学会议、学术交流、国际检索会议等模式, 国际化培养主要是公派出国访问、公派留学、公派进入流动站等模式。由于这些培养模式时间短、参与人员少, 很难对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提升发生质的变化。国际化培养已经成为高校青年教师“教—研”能力提升的新趋势, 高校在国家现有培养资源条件下, 积极探索新的路径和方式, 采取互派科研团队、互派访问学者、延迟互派时间、申请国家经费、高校自筹经费等方式不断开拓青年教师培养的广度和深度, 使大多数青年教师在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学历层次等方面得到提升, 不断具备国际化教研视野、国际化科研素养和国际化交流能力。

摘要: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力量, 其“教—研”综合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发展前景。针对当前高校出现的重科研能力培养轻教学能力培养、重学历培养轻实践能力培养、重职业培养轻个性化培养等青年教师能力培养现状, 借鉴发达国家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培养的经验, 提出组建优秀团队的“传、帮、带”培养模式、教研并重的“激励”培养模式和依靠国内外培训机构的“借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长效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郭明维.西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2011, (3) .

[2]李玉红, 张艺.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应对科研与教学的双重压力[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10) .

[3]高扩昌, 任桂婷.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1) .

[4]张明, 殷红.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 (23) .

[5]张宁, 郭楠.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教师教育, 2014, (6) .

长效培养模式论文 篇2

一、高职文科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

对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涵义的讨论, 至今没有统一的学术标准。在实践中普遍参考的是2008年4月9日教育部出台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 (教高[2008]号) 中对双师素质教师的界定:“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 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 (1) 具有本专业中级 (或以上) 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 (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 , 并在近五年主持 (或主要参与) 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 使用效果好, 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2) 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 (可累计计算) 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 近五年主持 (或主要参与) 过应用技术研究, 成果已被企业使用, 效益良好。”

从上述的界定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 即既有扎实的本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有相对过硬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高职文科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标准, 应在此一般意义的基础上有所深化、有所补充。因为高职文科专业对应的岗位大都需要学生有宽广的人文知识底蕴和较强的社会交往技能 (如沟通、协调等方面) , 而不仅是单一的专业技能。学生的发展与就业需要, 必然要求双师素质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 还要有广博的人文知识素养;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还要有通用的社会技能, 特别要谙熟在该专业领域从业的社会技能, 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专业社会技能。

二、高职文科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有很多模式, 如名师模式、企业模式、专修模式、自学模式等。如前所述, 由于文科专业双师素质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化知识水平和综合性技能, 因此对文科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也要有别于工科专业。

对于原有的专业教师来说, 不能仅以考取某一“资格证”或去相应行业进行短期实践, 就能认定为双师素质教师, 而应当有计划地长期进行实践, 并将到企业一线的实践锻炼与学校课堂教学交叉进行, 最好能相互交融, 使行业实践锻炼贯穿于高职文科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 形成行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达到既掌握专业技能, 又对所从事的行业背景、行为模式、执业惯例等充分了解, 拥有相应的沟通协调能力, 掌握专业的社会技能。对于从行业企业引进的专职实践实训教师, 也应定期地去行业一线进行“回炉”, 确保其专业技能、实践经验紧跟行业发展。对于从行业企业引进的专兼职教师, 还应对其进行教育学、教学技能的补充及人文知识素养的培养。

在实践中, 对高职文科专业教师短期地进行行业实践比较好实施, 教师单独就可以完成, 比如利用寒暑假去企业见习等。但若要形成行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将行业实践常态化, 则涉及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人事制度、考核激励制度及行业企业的管理制度等, 必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设计规划, 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共赢, 才能长期实施下去。

三、高校社区合作构建高职文科双师素质教师的长效型模式

令人欣慰的是, 在实践中, 广大高职院校已对建立文科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长效型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形成了初步的模式。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自2008年开始探索, 至今提出并实施“学校社区共搭台, 实践服务一体化”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一) 双师素质教师的长效型模式实施的背景

这种实践模式是瞄准了社区这个产业群设立的。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性群众基础机构, 可以说是小社会, 街道办事处作为基层政府组织也可以说是政府的缩影。社区和街道办事处的就业岗位大多是文科性质的、技能型的、直接面对广大群众的, 对学历要求不高, 不需要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 但对人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要求, 文科高职学生恰好契合了社区工作的需要, 所以在社区中存在广阔的就业前景。要想打开社区就业渠道, 为社区工作量身打造专门人才, 高职教师必须要先于学生深入社区, 了解社区各个岗位具体的人才需求。社区作为高职文科的产业群, 很多专业教师都可以在同一社区找到对应的实践岗位。比如, 社会工作类专业教师可以参与社区的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等, 法律类专业教师可以去社区做法律顾问, 文秘类、行政管理类的教师可以去做行政工作, 财会类专业教师可以去做财务管理等。在实践中, 也有一些高职文科教师自发地在社区进行实践, 但以兼职工作为主, 时间上是零散的, 以项目为单位进行, 参与的工作具有局限性, 多集中在法律顾问、会计等专业性突出的工作。

教师自发地去社区实践, 由于其个体性、零散性, 必然导致这种实践的短期化、功利化, 校方难以对其过程进行监控, 难以对其结果进行考核。为克服这一缺陷, 需要改变以往常见的教师零散的、孤立的去社区实践的个体行为, 高职院校要出面与社区联系, 将教师社区实践变为校区合作的形式, 校方搭台, 将需要去实践的教师整合打包, 建立包括监督、评价机制在内的教师社区实践体制, 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是北京市属的一所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以文科类型为主, 自2008年6月起,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办事处合作推动教师进入该社区挂职的实践, 合作进行项目开发, 至今已四年, 并以此带动了学生进社区进行实训。四年间,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派出了社会工作、电子政务、平面设计等专业的十余名教师参与到景山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和街道信息化办公室工作, 在挂职过程中, 所有教师都采取实岗全职的形式, 带着项目或者任务在社区工作, 挂职时间分为三个月一期、半年一期两种。

(二) 双师素质教师的长效型模式的组织架构、过程控制及激励方式

如同校企合作一样, 双方必须达到共赢才有利于长期合作, 在学校、社区的合作之初, 双方必须共同在合作形式、内容、机制、过程的监督控制及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整体化、系统化的设计, 充分考虑到如何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如何将不利因素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建立基于多赢、诚信、融通基础上的合作体制。

1.高校先行, 主动推进合作

在促进高校、社区的合作中, 高校必须先行, 作为校社合作的原动力, 主动推进双方合作。由于社区街道办事处作为基层行政组织, 其主要的任务是区域内的行政管理, 确保社区平安, 本就有一整套的运行体制和机制, 大多数社区的基层组织领导还是以维持稳定为施政要务, 不会主动寻求与高校的合作。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讲, 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则是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 高职院校必须采取主动态势, 积极与社区基层组织沟通, 在具体模式的设计上, 也要尽量为社区实现利益最大化, 争取社区基层组织的合作和支持。

合作双方协商组成统一的组织架构, 全面协调规划项目的实施

在合作之初,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与景山街道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沟通, 共同组成了“教师服务社区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合作的领导决策机构, 充分调动有利资源, 对双方合作模式等进行规划, 及时解决双方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双方共同组成的领导决策机构成为校社合作的推动力量和核心, 正是因为有着强有力的领导推动, 这一项目才能迅速广泛的展开。

在项目的实施中, 双方都组成了专门的工作机构, 负责合作事项的协调落实。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成立了由主管教学的院领导牵头, 教务处主责、相关系部领导参加的工作小组, 教务处统一组织、计划、协调及监督教师挂职项目的运行。相应地, 景山街道办事处成立了由办事处主要领导牵头, 相关科室领导参与的工作机构。双方的工作机构在项目实施中相互对接, 共同规划教师挂职项目并协调落实项目的难点, 使得该项目迅速落实并长期坚持。

3.对教师挂职过程全面规划, 纳入学院的教学计划

根据系统论的原理, 必须将校社合作进行系统规划, 并纳入高校和社区的整体工作中, 方能保持其长效性。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专门制定了《教师挂职锻炼管理办法》, 将整个项目纳入全校教学计划, 教师的挂职成为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 还对教师挂职的条件、挂职期间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待遇、考核等方面也统一进行规定。这样, 教师进社区挂职就不是教师个体的、零散的实践, 不是教师仅凭借自身的爱好进行的, 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 避免了部分教师把教学任务重等作为借口, 对挂职采取消极态度, 也避免了教师以个体为单位进行实践所面临的系列困难, 如学校的教学任务与实践工作任务相冲突, 学校的考核要求与实践工作考核要求不一致等方面的矛盾, 为教师安心在社区实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从组织上、制度上保障了该项目的长期性。

4.采用全过程动态评价和表现型评价的模式进行考核, 促进教师发展

在评价模式的设计上, 该项目注重发展性评价, 主要是基于教师挂职期间实践性知识的现实状态与过去情况进行比较, 从而对挂职教师的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做出综合判断的评价方式。评价模式的设计不在于要评出等级名次, 而在于促进教师自己与自己比, 通过纵向比较分析来明确其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从而能够获得更快、更好的进步。具体方式就是采用全过程动态评价和表现型评价模式: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会同景山街道对教师实践期间的表现进行双监督、双评价, 即日常工作严格按照景山街道的要求并由景山街道进行监督考核, 教师每天要撰写实践日志交由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审查, 实践结束后由景山街道进行教师实践整体考核,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则要求教师撰写实践总结报告, 并通过召开实践报告结集出版、实践演讲报告会、实践经验交流会的形式让全体教师共同见证和检验教师实践成果。

(三) 双师素质教师的长效型模式今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与景山街道的校社合作, 共同培养高职文科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项目已运行3年, 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 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完善。

1.社区对待合作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发挥

在高校、社区合作过程中, 高校始终主动推进, 学校对社区依存度高, 社区的参与仍处于被动地位, 这不利于双方合作的长远发展。社区的态度不积极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自身理念有局限、宏观政策的引导缺失等, 但核心问题是校社合作项目给予的社区利益空间有限。今后, 高职院校应在拓宽双方合作的领域, 加强合作项目对社区建设的实效性方面进一步探索。

2.社区资源及教师挂职锻炼的成果尚未最大化、最优化的利用

社区工作覆盖基层的方方面面, 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有些工作教师可以通过挂职的形式进入, 但有些工作由于场地原因、设备原因不适合采取实岗挂职形式, 可探索采用项目委托等形式。比如,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现阶段尝试的, 由艺术设计系教师带领学生组成团队为景山街道设计logo的项目, 既可以丰富教师的实践, 又带动了学生的实训, 一举两得, 效果很好。下一步, 学院将在景山街道建立学生实训基地, 在组织教师挂职的基础上, 组织各专业学生进行实训, 将校社合作推向深入。

摘要:高职文科专业的双师素质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广博的人文知识素养, 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通用的社会技能。高职文科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要在企业一线实践和学校课堂教学中交叉进行, 并贯穿在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 形成长效机制。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在实践中初步探索出“学校社区共搭台, 实践服务一体化”的模式, 通过对该模式的实施背景、组织架构、过程控制、激励方式及今后进一步发展方向的分析, 探讨培养高职文科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长效型模式。

关键词:长效机制,高职文科专业,双师素质教师,高校社区合作

参考文献

[1]李瑛珊.关于高职文科专业实践教学及其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3) .

[2]周德民, 张益萍.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现状探析[J].企业家天地, 2006 (3) .

[3]柏育红.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双师建设比较研究[J].高职探索, 2008 (4) .

长效培养模式论文 篇3

1 医院高度重视,全院共同行动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医院的方方面面,因此,需举全院之力为临床解决困难,才能有效保障“创优工程”的顺利开展。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刚刚落下帷幕,我院立即行动起来,在全院院周会上传达了此次会议精神,部署“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在全体科主任、职能处室领导及护士长范围内广泛动员,领会卫生部“夯实基础护理工作”的内涵并落到实处。在医院行政办公会上召开专题讨论,人事处、药剂科、保卫处、器材处、财务处及行政处等多个部门出台具体的支持措施,如在缓解临床一线护理人力短缺方面,扩大护士和护理员招聘数量,公开招聘护士骨干,建立机动护理人员库,鼓励护理人员归队,限制护士向非护理岗位流动;在后勤保障方面,为试点病房安装门禁系统,增加保安人员协助病房管理探视和陪伴;为试点病房集中配送药品,减少临床护士到中心药房取药;病房请领物品由院内网上申请,并限时配送到病房,降低病房库存数量,减少管理环节;加强外包公司的管理,对配膳员、保洁员及外勤人员加强监督检查和教育培训,保证患者的饮食供应及病室环境的清洁卫生,保障了患者外出检查的安全。完善支持系统,减少护士非护理时间,切实做到了“将时间还给护士,将护士还给患者”。

2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积极引导,统一思想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思想认识是否到位。由于医学诊疗手段快速发展和临床路径不断推进,住院患者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危重患者多,手术量大,床位周转快,由此带来了护理工作量的大幅度增加,家属和护工承担了患者的部分生活护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后,要求这部分工作重由护理人员承担。在活动的初期阶段,个别护理人员误解为这是“重基础、轻专科”、认为“护理工作失去前景”,甚至产生抵触心理。为此,医院从全院和科室两个层面进行了细致的思想工作。

经过半年的实践,医院与基层护理人员之间通过座谈会、院长信箱等形式建立了有效地沟通方式。定期召开护士长、年轻护士及高学历护士等多层次人员的座谈会,了解护理人员的思想动态和临床一线的实际困难,为临床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在护士长会上多次强调“夯实基础护理工作”护士长必须做好示范带头作用。针对护士们反映的问题,组织分析调研,认真答复,及时解决。

在做好试点病房工作的同时,积极将此项工作向全院推广。召开第一批试点病房工作经验交流会,广泛征求非试点病房护士长意见,及时组织答疑,并编印《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临床护理辅导手册》,帮助护士长解除思想包袱,稳步推进试点工作,目前全院试点病房达到55%。

3 进一步强化护理部的垂直护理管理,明确责、权、利

多年来,护理工作在护理部统一领导下,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建设了一支过硬的护理队伍,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护理部的统一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招聘、奖惩、调配与考核、绩效分配、护理人员职称初聘、护士长及教学老师职务聘任、护理经费预算管理等,在此基础上,医院再次强化了护理部的管理职能,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各项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如补充一线护理人力,完善后勤保障、提高一线护士待遇等均由护理部统一分配、调整及管理,使得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在全院各科室得到均衡开展。

4 落实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科学人力管理

责任包干制护理强调的是对患者实施连续的照顾,即责任护士对其“承包”的患者全面负责,包括生活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健康指导等[1]。病房护士长按照能级对应关系,将病情轻重不同的患者分配给不同能级的护士进行护理,每名责任护士护理一定数量的患者。由于责任护士与患者建立了一一对应的责任关系,护士更加清楚地知晓自己所管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效果及心理状况,主动向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专科护理及健康指导,并向主管医生及时反映患者的状况。患者在住院期间乃至出院后遇到问题,可随时找到责任护士帮助解决。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实现了患者从住院到出院以及出院后全程护理,充分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不仅家属放心,而且病房医生也放心。

为充分发挥各层次护理人员的能力,实施科学地护理人力管理,经实地研究制定了适合我院临床实际的《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指导意见》[2],综合考虑护士的“工作能力”、“业务职称”、“工作年限”和“学历水平”,划分为三层使用(N1~N3),其中以“工作能力”作为分层的首要指标。N1包括护士及低年资护师,主要承担轻患者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一般性专科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工作。N2包括高年资护师、主管护师及低年资专科护士,主要承担重症患者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重症患者评估和健康教育等。N3包括副主任护师、高年资主管护师及高年资专科护士,除了承担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评估和宣教工作外,还承担带教N1和N2护士的任务,指导他们进行危重症、疑难病例的护理。对护士分层管理绝对不是将护士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要积极为护士们搭建发挥潜能的平台,力争做到人尽其才,让他们看到护理职业前景并成为个人成长的动力。

同时,结合临床危重患者多、外地患者多等特点,为缓解临床护士短缺状况,医院出资雇佣护理员,按照每10张病床配备1名护理员的标准,为试点病房配齐护理员,辅助护士完成轻患者简单的生活护理。

在排班模式上,全院范围内推行护理人员弹性排班,即根据工作量并兼顾护士意愿整体动态调整护理人员班次。在治疗、护理高峰时间段增加护士,在晨、晚间增加护理员,协助护士完成患者生活护理。弹性排班与护士分层管理的紧密结合,使人力使用达到最大化。

5 完善护理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建立激励机制

为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落到实处,实施护理质量目标管理,对护理工作质量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动态调整,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危重患者护理和基础护理作为每月质量检查的必查项目,占考核总分值的20%。科护士长参与护理质量检查,加大了临床护理质量检查力度。增加绩效考核加分项,如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达标的科室或在上级部门的质量检查评比中成绩突出的科室,根据具体情况给予10分以内的加分。定期调查患者满意度,对患者提出表扬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护理绩效考核系数从护理人员岗位风险系数、护理工作量、质量检查得分及患者满意度评价等4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真正体现出高责任、高风险、高报酬。

医院不断提高临床一线护士待遇,稳定临床护理队伍。如大幅提高护士夜班费,另外,每年拿出约100万元不同程度地奖励全年夜班数大于80的护士;增加临床一线护士特岗补贴,如试点病房补贴、重症监护病房补贴、化疗病房补贴等;提高护理费提成;奖金和绩效奖向临床一线护士倾斜;实行护理人员带薪休假;增加一线护士外出参观学习机会等,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提高了一线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职业价值感和荣誉感。

6 加强专业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马晓伟副部长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讲到[3]:“强调要加强基础护理,是要以专业能力和专科知识做支撑来从事基础护理,没有基础护理做基石,护士的专业能力和专科知识不可能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更不可能实现对患者的整体护理”,明确指出了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夯实基础护理带动专科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强调在基础护理的过程中,重视与患者的沟通,通过专业知识,观察和掌握患者第一手病情资料,及早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反馈给医生,第一时间进行处置。例如我院某病房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责任护士为术后第一天的一位老年患者做晨间护理时,发现其左右脚的温度不同,于是又进一步询问患者的肢体感觉。护士根据患者的主诉和自己的专科知识,判断该患者有可能发生术后深静脉血栓,之后立即将发现的问题汇报给医生,及时预防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此细微的一件事,反映的却是“硬道理”——基础护理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洗脸泡脚”,而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医疗意义。

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医院通过狠抓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形成了厚积薄发的稳定模式。全院每年组织40余次专业知识讲座,由副教授以上级别的医生或专科护士亲自授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重视“三基”训练,定期组织护士技能训练,每年进行CPR培训及考核。扎实的训练为护理人员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在2008年卫生部举办的全国护士岗位技能竞赛活动中获得金奖。

近年来,我院加大了专科护士培养,目前,全院有专科护士近60人。重症监护、手术室、急诊、肿瘤、糖尿病、血液及腹膜透析等6个专业是中华护理学会和北京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承担了全国专科护士的培养任务;另外每年还选派骨干参加国外、境外的专科护士培训,已经通过认证的有腹透、艾滋病、造口、疼痛、血友病等专科护士,其中血友病专科护士还被选为亚太地区血友病专和专业指导工作。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建立良好的长效制度和运行机制是保障活动顺利开展的根本。通过几个月的探索与总结,我们初步归纳出了务实有效的管理模式,改革之路任重道远,北京协和医院将秉承优良传统,在实践中改进,在摸索中创新,继续把“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向纵深推进。

参考文献

[1]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卫生政务通报,第9期,2010-04-30.

[2]曹晶,谢瑶洁,李玉乐.等.护理管理者对实施护士分层次使用的态度及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08,(8)6:3-5.

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篇4

一、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到来, 大学生党员的数量越来越多, 大学生党员的素质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随着西方不良社会思潮的传播, 大学生党员的功利主义和多元价值取向逐渐明显,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逐渐淡化。所以, 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工作,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远大的理想目标, 对于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来说尤为重要[2]。

(一) 做好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代表着时代的潮流和发展方向, 而大学生党员更是大学生的中坚力量, 是大学生的先锋和楷模, 是党与大学生联系最紧密的纽带和桥梁。因此, 新形势下, 我们一定要做好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 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才能进一步促进高校党的建设, 从而推动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保证新时期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和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3]。

(二) 做好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 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教书育人的内在需要

目前, 学生党员整体队伍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入党动机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二是思想政治觉悟不高, 三是先锋模范作用不够, 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因此, 在新形势下,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培养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加强对在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 才能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适应时代的要求[4]。

(三) 做好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 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需要

高校学生党员是党的新生力量, 他们的先进性能否得到长效发挥, 不仅关系到党的未来, 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只有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 才能有效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 从而把广大学生中更多拥有共产主义理想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优秀分子吸引到党组织中来, 进一步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 做好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学生党员若能以严格的纪律和良好的修养恰当地处理好各种关系, 将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团结发展和改革稳定。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只有他们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才能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保证校园的和谐稳定。我们首先要加强对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 做好入党前的教育培训, 加强入党后的先进性教育, 组织学生党员进行社会实践, 切实提高学生党员的素质, 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做好了, 就能促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顺利进行[3]。

二、当前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现状与成因

(一) 入党动机多元化

网络信息化时代, 由于大量西方思潮和价值观念的不断冲击和社会观念的日益多元化, 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的倾向日趋严重。有的通过入党为将来就业提升竞争力, 有的是为了在政治上镀金, 把入党当作谋取利益的阶梯, 有的是出于从众和虚荣心理, 有的是在父母亲戚朋友的压力下要求入党的。他们在思想上尚未确立党员意识、党性意识和先进意识。部分学生党员功利心强, 入党前后判若两人, 甚至还不如非党员同学的表现好, 严重影响了党员的形象和威信。

(二) 党建工作重组织发展, 轻教育培养

在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重发展, 轻培养”的现象。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是党员发展的原则, 但是我们在培养发展党员时过分注重形式, 如对成绩排名、英语等级、获奖等级、思想汇报数量等都有明确和具体的要求, 政治思想是否成熟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软指标。发展党员是一个动态的培养考察过程, 需要对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入党动机、理论素养、先锋作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量, 而不仅仅是只走程序, 只看硬性的量化指标。

(三) 大学生党员发展重数量轻质量, 重入党前教育, 轻入党后教育

近年来,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成效十分显著。但部分学生党支部把发展党员的数量作为衡量支部工作开展成果的标准, 大力发展学生党员。支部在吸收新党员时, 很难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深层次的了解, 考察发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规范化和连续性, 出现了一些”重发展, 轻培养”、”重数量, 轻质量”、”重学生干部, 轻一般学生”“重入党前教育, 轻入党后教育”等不良现象。这些现象无疑使学生党员的质量大打折扣。

(四) 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高校基于各种现实因素的考虑, 实行定编定岗, 专职党务工作人员相对较少, 高校党务工作者数量与学生党员发展任务之间存在着突出的矛盾, 工作中常常陷于捉襟见肘的窘境。与此同时由于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主要由辅导员和学生党员承担, 而这些人员较为年轻, 思想上和政治上不是特别成熟。辅导员本身承担了大量的琐碎的学生工作事务, 而且缺乏从事学生党务工作的经验, 无论是从理论水平还是个人精力上都无法深入细致地开展党务工作。学生党员还有繁重的学业任务, 更不能像专职党务工作者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培养联系工作去。

(五) 教育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世界的经济、科技、文化都在快速发展, 不断融合甚至出现冲突, 面对新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和国内外形势, 我们高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 在教育的模式、方法、内容等方面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创新不够, 很多还处于传统的教育模式, 不少高校的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着形式主义的问题, 不能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影响了高校党的建设。其主要表现有:传统教育模式多, 创新教育模式少;灌输式教育多, 自我教育少;理论教育多, 实践教育少;通识教育多, 分层教育少[3]。

三、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 加强入党动机教育, 端正入党动机

入党动机是一个人为什么入党的原因, 是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动力, 这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在入党前和入党后都要深思的问题。正确的入党动机是人的思想的根本问题, 是促使其入党的主要原因, 能够从根本上决定每一名党员的素质和行为, 从而关系到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因此, 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党员教育的重要问题。一是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 把好培养关;二是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 把好入口关;三是要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把好教育关[5]。

(二) 加强党建队伍建设, 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学生加强党建队伍的建设, 促进党务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升, 不断完善学生党员教育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要充实党建工作队伍, 提高党务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要制订、完善支部工作中的各种规章制度, 使支部工作的开展有章可依;要不断探索支部工作的新模式、新思路, 如加强入党前后的考评机制和奖惩制度建设, 加强党建研究与实践, 进行“学生支部进社团”“学生支部建在寝室里”的尝试, 进而逐步引导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6]。

(三) 创新教育培养的理念和方式

首先要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理念, 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党员主体性观念;树立全球化、国际化的观念;树立党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其次要创新教育培养的方式, 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空洞的理论说教, 将建构主义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运用到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过程中来, 强化以人为本的主体意识, 加强实践教育和体验式教育,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由外在内化为自身需求。加强入党前后的全过程培养, 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的退出机制, 使党拥有既有数量更有质量的先进队伍。

(四) 加强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网络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模式, 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网络为平台开展理论教育培养工作, 是信息时代开展党建工作的必然选择。通过建立网上党支部, 用正确、先进的思想占领网络阵地, 加强党的政治思想教育主旋律在互联网上的宣传和影响。学生党建网络化, 内容应涵盖党的建设、党员管理、培养教育、专题活动、心理咨询、交流论坛等, 第一时间宣传党的最新路线方针和政策。高校应该利用网络的特点, 把学生党建网络办成沟通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的桥梁与纽带;办成学生党员交流思想、进行自我教育的园地;办成传播信息和知识,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舆论阵地, 从而使网上的党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成为广大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精神家园[6]。

新时期抓好高校学生党员的长效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如何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如何创新党员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 都将使我们整个党员培养体系更加完善, 教育更有成效。我们要不断创新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M].中发[2004]16号.

[2]洪盛志.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探析[J].理论界, 2005, (11) :224-225.

[3]刘磊.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问题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邓兴珍.谈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有效途径[J].时代文学 (下半月) , 2008, (02) :175.

[5]吴丹.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培养再探索[J].湘潮, 2010, (12) :27.

长效培养模式论文 篇5

关键词:中医药,农村适宜技术,技术推广,医院管理

中医是我国的一门国粹, 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千百年来, 中医学造就了诸如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著名医家, 流传下来诸多带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方法, 如针法、灸法、推拿等,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代以来, 由于西医学的崛起和中医传承的自身局限性, 加之近来市场经济的冲击, 使得大量中医诊疗技术无法得到有效推广运用。为此, 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别在“十五”期间设立重大课题, 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总结和推广加以研究[1~3], 2006年该项目已通过验收。如何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继续保持和发扬项目已取得的成果, 并进一步促进中医诊疗技术的推广, 使之更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为此, 我们建立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的长效模式, 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对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就不同诊疗技术在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建立推广示范模型探索,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提高中医药治疗水平, 增强中医药工作者的能力, 提高中医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使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1 中医诊疗技术推广长效模式建立的思路

中医诊疗技术推广长效模式研究是通过调查研究, 分析目前我国中医诊疗技术推广市场的现状, 针对当前诊疗技术推广中所存在的问题, 选择特定的诊疗技术、地区和医疗机构进行推广, 总结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下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的模式, 探索目前医疗市场下符合各方面需求的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的长效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选择典型地区, 对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分析, 了解诊疗技术的应用需求。在对中医诊疗技术进行筛选、分类的基础上, 选择不同的医疗机构, 进行诊疗技术推广示范单位建设, 建立示范研究模型。在此基础上, 进行中医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市场、管理、网络、信息等方面的模式研究, 并进行中医诊疗技术推广机制的探索和研究。虽然本课题没有以往相关研究的参考模式, 整体研究过程需要进行大量实际调查和大规模的分析、筛选, 而且在示范模型的建立中, 会涉及到有关单位的自身建设等问题, 本课题将从中医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教育学等, 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中医技术的推广进行取证分析, 首次建立示范模型, 开展探索推广模式和长效模式的专题研究。

2 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的长效模式的确立与区域医院整体发展的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要想通过对中医诊疗技术的推广而摸索出一条中医诊疗机制的新路, 就必须通过大量的实际调研, 与各地方医院密切合作, 就不同诊疗技术在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建立推广示范模型进行探索, 共同建立一个研究网络;另一方面, 在共建过程中, 由于中医诊疗技术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推广, 也必然会给各基层医院带来新的变化。

2.1 通过诊疗技术引进和应用, 加强医院的专科建设

目前, 许多已通过国家认证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也只是在局部地区或个别医疗单位应用, 尚未得到普及。我中心以各项诊疗技术为基础平台, 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著名老中医专家去各级医院讲学并指导临床, 把各项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推广到各级医院;而各级医院也可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特定的诊疗方法, 因地制宜, 建立专科。如唐山丰润地区中医院根据当地煤矿较多, 许多矿业工人患有肌肉关节等疼痛性疾病的实际情况, 建立了疼痛专科, 与我中心合作, 引进中医诊疗技术,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且收费低廉, 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不仅为人民群众解除了病痛, 而且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各级中医院均设有针灸科室, 而平衡针灸、赵氏雷火灸等诊疗技术也已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鉴定, 并以通告的形式向全国推广。医院可以有选择性地引进技术疗法, 结合原有针灸科室的诊疗技术, 进一步提高专科的诊疗能力, 在促进中医诊疗技术推广、提高中医药诊疗知名度的同时, 还增大了门诊量, 促进了医院的专科发展, 为医院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会促使医院继续增大对特色诊疗技术的投入,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然技术引进只是长效模式的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为技术持有人提供广阔的施展能力的舞台, 从人事制度、奖金分配制度等方面加以扶持,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使专科有一批相对稳定的技术队伍, 以促进医院专科的可持续发展。

2.2 通过诊疗技术的引进, 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

我中心所推广的各项诊疗技术, 均是从事中医事业多年的老专家、名中医的临床经验, 并通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的诊疗技术, 具有相当高的科研技术水平。我国基层医院的整体科研水平不高, 医院为了掌握这些宝贵的临床技术和经验, 必然要组织专门的科研技术人员参加培训, 有些甚至可以直接师从著名专家学者, 如丰润地区中医院的两位医生就直接师从于全国著名老中医路志正教授。通过学习, 他们掌握了实用的中医诊疗技术, 还学习到先进的科研思路和方法, 使个人的理论素养、诊疗水平和科研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回到各基层医院后, 他们就有望成为某专科或某一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从而推动医院整体科研水平的发展。由于医院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较长的时间, 这就更需要我们建立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的长效模式, 在技术推广到医院后, 继续帮助他们开展相关的科研活动, 如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等, 既可进一步推广技术, 又能促进医院科研能力的提升。

2.3 通过长效模式的建立, 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 在广大农村,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对患者多、就医条件差、诊疗水平较差的情况, 许多昂贵的诊疗方法超出了患者的实际承受能力, 而“简、便、验、廉”的中医诊疗技术在基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中医类医院的中医诊疗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因此我们建立中医诊疗技术推广长效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把合适的诊疗技术有的放矢地带到基层单位去。通过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密切合作, 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 建立共同调查研究的渠道, 使先进、合理的诊疗技术与当地医疗现状有效结合,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相信随着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的不断深入, 必将带动专病专科的建立、院内制剂的研发、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等一系列有益于推动医院整体医疗水平长足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 我中心和各级医院进行的共建工作, 不只是为了推广中医诊疗技术, 部分培训班授课老师有自己的诊疗单位, 面对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和西方医学的咄咄逼人, 如何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他们都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因此, 通过培训班的学习, 广大学员带回去的不单是中医诊疗技术, 还有一些全新的管理理念, 这对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及自身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 中医诊疗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 培养了一批技术持有人, 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为医院和科室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医诊疗技术推广长效模式的建立, 从临床应用、科研总结、医院管理等各方面保障了中医诊疗技术的长效发展, 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推广中医诊疗技术, 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还能在和各基层医院合作共建的过程中, 提高医院的科研诊疗水平和管理水平, 进而推动医院的整体建设。

参考文献

[1]刘保延, 谢雁鸣, 荆志伟, 等.中国十省市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27 (9) :789-793.

[2]刘峘, 闫世艳, 张军, 等.农村医生中医适宜诊疗技术筛选指标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 (7) :775-776.

长效培养模式论文 篇6

1 重庆市贫困区县的概况

重庆市是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的直辖市。下辖23个区、11个县、4个自治县, 幅员面积8.24万km2, 户籍总人口3375.20万人, 其中, 农业人口2003.08万人, 非农业人口1372.12万人。贫困人口主要分布于渝东南、渝东北山区和丘陵地带, 集中分布于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

目前, 重庆市有14个国家级贫困区县 (城口县、巫溪县、巫山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州区、万州区、秀山县、黔江县、酉阳县、彭水县、石柱县、武隆县、丰都县) ;还有4个市级贫困区县 (南川区、涪陵区、潼南区、忠县) 。据统计, 重庆市“14+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 现有市级贫困村1919个, 贫困人口165.9万。贫困村产业发展艰难、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商品率低下、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等问题还很突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

针对重庆市贫困区县的实际, 市政府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明确提出“6年目标3年完成1年扫尾2年巩固”工作思路。2017年基本完成所有贫困区县“摘帽”、贫困村“销号”、贫困人口“越线”, 2018年完成扫尾工作, 再经过2年的巩固, 确保2020年重庆市稳定脱贫, 全面高质量地补齐扶贫“短板”。目前, 重庆市上下形成了“市负总责、部门配合、区县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重点发展粮油、蔬菜、柑橘、畜牧、渔业、林果、中药材、花卉、茶叶、蚕桑、烟叶等特色产业, 同时着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功能区。

2 科技创业扶贫的主要模式

自重庆市启动科技创业扶贫工作以来, 结合贫困区县的产业实际和科技需求, 围绕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重庆市 (武陵山片区、秦巴山片区) 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2011—2020年) 》和“五大功能区”建设要求,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2]。以科技创业为主题, 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贫困村整体脱贫为目标, 选派科技特派员进驻贫困地区, 持续开展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和技术帮扶实践, 助推重庆市贫困村农民增收致富。

在扶贫模式探索实践过程中, 各有关区县始终坚持以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为靶向, 以不断提高贫困村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 依靠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创新创业和科技培训, 真正利用独特领先的科技人才和技术手段使贫困地区众多的人迅速创业有成[3]。笔者在深入考察和调研重庆市18个贫困区县扶贫实践的基础上, 初步总结出几种现有的科技创业扶贫模式。

2.1 科技特派员扶贫

2004年, 重庆市正式启动科技特派员工作以来, 千方百计地把集中在城市的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科技资源引入农村一线, 支持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创新创业, 发展农业区域特色主导产业。

主要形式就是从重庆市高校院所站选派科技特派员, 深入重庆市贫困区县, 以富民为本, 扶农、助农、兴农为宗旨, 以提高农村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为目标, 以调整农业结构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为抓手, 实施农业科技项目, 开展农业科技专题培训和现场培训。

目前, 从最初的“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服务行动”, 发展到“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服务行动”。特派员联动市级部门从市科委1家发展到市级12家。特派员类型从单一的“公益型”发展到“公益型、创业型、农村流通型、信息型”。特派员工作方式由最初的讲课培训发展到现在的精准扶贫。

2.2“一帮一”创业扶贫

围绕重庆市委、市政府有关扶贫工作部署, 以扶贫开发为宗旨, 以科技为先导, 以科技特派员为依托, 以返乡农民工创业为主题, 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一帮一”支持创业, 以创业促就业, 创业促脱贫, 探索“科技特派员+创业+扶贫”的扶贫新机制, 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模式。

主要形式为公开征集贫困区县的返乡农民工创业技术需求, 市科委在特派员管理系统中建立愿意在基层开展创业扶贫的科技特派员数据库, 区县科委开展双向选择, 建立“科技特派员+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一帮一”创业扶贫新机制。

重点以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技术需求为导向, 有针对性地遴选、引进一批适合不同类型特点, 投资少、见效快、成熟可靠、操作简单、科技含量高、受益面大的项目。支持返乡农民工依靠自身掌握的技术开展科技创业, 创办、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林业科技型企业等经济实体, 发展“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和订单农业, 深入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开展科技创业,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3“一对一”技术帮扶

按照国家科技部等5部门制定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 重点支持贫困区县的农业科技型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等 (以下简称“需求单位”) 经济实体, 选派“三区”科技人才提供科技支撑, 从而建立“三区”科技人才+需求单位的“一对一”技术帮扶新模式。

主要形式就是根据贫困区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 由需求单位提出科技需求;选派来自重庆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市级农技推广机构等部门, 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形成1名“三区”科技人才和1家需求单位对接, 着力培养贫困区县本土科技人才和农村科技创业人才, 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自2014—2020年, 每年选派约500名“三区”科技人才到重庆市18个贫困区县开展“一对一”技术帮扶, 深入基层提供科技服务、指导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创业, 为贫困区县培养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人员, 加快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到贫困区县的转化推广, 提高贫困区县科技创新创业能力, 为贫困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

2.4“1+1”进村帮扶

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和《重庆市科技特派员进村帮扶计划 (2015—2017年) 实施方案》文件要求, 实施“科技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在重庆市1919个贫困村每村选派2~5名符合需求的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人员和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能人, 指导帮助群众科技致富, 确保科技特派员对重庆市贫困村的“全覆盖”。

主要形式就是从贫困区县对口帮扶部门和乡镇选派得力科技干部1名, 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再向每个贫困村选派1名市级科技特派员, 形成第一书记和特派员的“1+1”进村帮扶新模式。

重点围绕重庆市贫困村产业发展科技需求, 坚持以科技为先导, 以科技特派员为依托, 从单纯的科技服务、科技培训、创业扶贫发展为进村帮扶。同时开展“1+1”科技特派员进村帮扶工作, 帮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农民产业技能培训, 大力促进扶贫产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助推贫困村农户脱贫致富。

2.5 集团式扶贫

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 结合重庆市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市科委会同市级18个帮扶成员单位, 以“贫困村整村脱贫”为重点, 以科技扶贫为特色, 以扶贫济困为主线, 以科技特派员为抓手, 以集成扶贫资源为关键, 依靠科技创新, 集团式扶贫定点帮扶万州。

重庆市科委充分发挥扶贫集团牵头单位作用, 集聚各成员单位的科技资源和要素, 重点帮扶万州区9个贫困村。同时根据各自的职能、职责和资源优势, 分别制订19个帮扶成员单位的扶贫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重点实施了一批工业转型升级科技支撑示范项目, 有力助推万州工业产业创新发展;瞄准贫困镇村科技需求, 推动科技人员进村帮扶行动;建立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众创空间+农业专家大院”科技创业扶贫支撑平台体系;定点实施了一批科技惠民计划项目, 大力开展相应领域先进、适宜技术成果推广应用。

通过集团式扶贫工作实践, 在促进万州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科技人员服务贫困群众、打造科技扶贫支撑平台、发挥科技惠及民生作用等方面探索形成扶贫攻坚有益尝试。

2.6 片区式扶贫

重庆武陵山区 (黔江、酉阳、秀山、彭水、石柱、武隆、丰都) 、秦巴山区 (城口、巫溪、巫山、奉节、云阳、万州、开县、忠县) 分别地处渝东南、渝东北“两翼”地区, 贫困人数约占重庆市八成, 是重庆扶贫对象最多、脱贫难度最大的区域。

为推动两大扶贫片区经济社会发展, 本着“地方为主、自下而上、点面结合、重在创新”的原则, 市科委通过深入秦巴片区、武陵山区调研, 充分了解秦巴片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共性问题和突出矛盾, 准确把握片区扶贫开发的需求和方向, 每年设立科技扶贫专项, 倾斜支持贫困区县, 实施片区式扶贫。

通过开展武陵山区和秦巴山区连片扶贫试点, 扎实做好渝东北山区扶贫开发, 实施好科技扶贫专项, 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 培育壮大扶贫骨干产业, 不断提高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从而加快整村脱贫与连片开发, 努力推进渝东南片区扶贫工作早日脱贫揭帽。

3 科技创业扶贫模式的运行机制

3.1 科技特派员扶贫运行机制

根据农村产业实际和科技需求, 经市科委统一选派科技特派员至基层, 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技术指导、创业、农村流通、专题培训等科技服务。同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领办、创办、协办农村科技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图1) 。

主要通过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一线开展科技示范, 推广具有高收益的新技术、新品种, 把科技、知识、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相结合, 构成以科技为原动力的农业生产、发展体系, 指导、帮助农户增收致富, 培育科技特派员创业链, 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

(1)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质是把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有效导入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这种制度有利于形成农村资源优势向城镇转移的“吸纳”机制和城市科技资源带动农村、反哺农业的“扩散”机制, 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

(2) 科技特派员选派区县开展科技创业扶贫工作, 经过区县科委考核认定优秀市级特派员每年发放5000元工作补贴, 优秀区县级科技特派员每年发放3000元工作补贴。

3.2“一帮一”创业扶贫运行机制

政府依据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与生产技术需求, 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或外商投资兴建, 以企业化的方式运作, 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 以项目为支撑, 建立新技术、新成果、新产业示范园区基地, 为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培训, 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带动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图2) 。

(1) 重庆市启动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帮扶农民工创业扶贫专项, 以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为主线, 通过区县科委推荐受援的农业科技企业或者专业合作社, 政府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 建立贫困区县的“特派员+企业 (专业合作社) ”的“一帮一”创业扶贫模式。

(2) “一帮一”创业扶贫使科技特派员与农户的合作关系更加稳定, 有利于科技特派员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提升农民素质, 提高产值, 帮助农民申报微型企业。

(3) “一帮一”创业扶贫中, 每个返乡农民工科技创业项目无偿资助5万元, 用于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和创业相关工作;每名选派科技特派员资助3万元作为基层帮扶工作服务费。

3.3“一对一”技术帮扶运行机制

自从国家实行“三区”科技人才工作以来, 2014—2020年, 重庆市每年选派科技人员到“三区”开展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 同时每年为“三区”培养本土科技服务人员和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人员 (图3) 。每名“三区”科技人才对口技术帮扶贫困区县1家农业科技企业或者专业合作社。切实解决贫困区县的受援单位技术需求, 提高其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同时, 鼓励市外科技人员到重庆市参加“一对一”技术帮扶。

(1) “三区”科技人才选派期间, 每人每年给予2万元的中央财政专项经费, 作为“三区”科技人才的选派工作经费。

(2) 要求“三区”科技人才自愿为创业人开展相关技术服务, 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 在创业项目实施的关键点或关键环节必须到现场指导, 每年不少于5次、15天。

(3) 通过“三区”科技人才工作与科技创业扶贫工作深度融合, 重点支持农业科技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 通过选派“三区”科技人才, 有针对性的为需求单位开展科技创业扶贫工作, 签订“一对一”技术帮扶协议, 为贫困区县的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3.4“1+1”进村帮扶运行机制

针对重庆市18个贫困区县, 以贫困村为帮扶对象, 开展“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的精准扶贫工作 (图4) 。特派员与每个扶贫的贫困村签订进村帮扶协议, 实现科技特派员对重庆市18个贫困区县所有贫困村的“全覆盖”。

(1) 设立“重庆市科技特派员进村帮扶”主题专项, 支持重庆市18个贫困区县539个扶贫产业明显、技术需求迫切、村级负责人的创新意识强的市级贫困村, 每村安排5万元工作经费, 开展“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的精准扶贫工作。

(2) 每年选派2000名科技特派员到贫困村提供科技服务, 并签订“1+1”进村帮扶协议, 重点支持贫困村主导产业、创业大户和创业示范基地。

(3) 每年为贫困区县各培养100名本土科技服务人员和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人员。

(4) 引进和转化农业新品种、新技术200项, 推广农业实用技术500项, 服务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1000个以上, 培训贫困农民500期, 辐射带动农户10万人以上。

3.5 集团式扶贫模式的运行机制

重庆市科委牵头组织相关市级部门组建科技扶贫集团, 每年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统一要求下, 各部门整合各类资源, 集中定点扶持万州地区 (图5) 。

(1) 多部门联动。扶贫集团由市科委等19个成员单位组成, 其中有7个单位属于科研院校, 属于技术密集型的单位, 人才荟萃。

(2) 科技资源整合。2015年, 市科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 结合重庆市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 充分发挥市科委扶贫集团牵头单位作用, 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和万州区, 依靠科技创新着力推进万州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定点帮扶万州区9个贫困村, 实施扶贫项目120项, 帮扶资金37891万元, 其中, 直接帮扶资金4802万元, 引进项目资金33089万元, 在2014年基础上, 直接帮扶资金增长60%。

3.6 片区式扶贫模式的运行机制

根据区域实际, 重庆市贫困区县主要集中在渝东南片区和渝东北片区, 贫困地区的重点在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的少数民族为主的区县。市科委每年专设少数民族专项和扶贫专项, 开展片区式扶贫工作, 将科技项目和人才等科技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倾斜 (图6) 。

(1) 根据各贫困区县自身特色效益农业产业需求, 整合原有的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秦巴山区扶贫等项目资源, 改变以前散、乱申报方式, 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科技扶贫技术示范项目”。

(2) 倾斜支持。支持新品种引进示范、新技术集成推广及新农机农资推广。给予2个片区的14个贫困区县每年30万元的项目资助, 其中, 对武陵山区中的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同时给予每年40万元的项目资助。

(3) 通过上述项目实施, 引导500名以上特派员参与科技扶贫技术示范, 引进示范新品种100个, 集成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等300项, 实现单位产值至少提高10%, 带动30万人增收。

4 构建“自身造血式”科技创业扶贫长效机制的建议

近年来, 重庆市科技创业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贫困区县相对自然条件较差, 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科技投入不足, 科技发展基础薄弱, 科技推广难度大;农业新技术引进和转化速度慢, 科技成果难以进村入户。

按照重庆市委精准扶贫和脱贫的新要求, 要切实解决这些科技创业扶贫中的问题, 需要依托科技特派员, 探索构建“自身造血式”科技创业扶贫长效机制。为此, 建议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4.1 深入推行特派员制度, 服务农村创新创业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项源于基层探索、群众需要、实践创新的制度。也是进一步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需要。

针对科技创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特派员应当引导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单位整合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 深入贫困乡村, 通过实地指导、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 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 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同时, 根据贫困地区资源优势、技术水平、现实条件, 选择具有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 引入现代技术、管理和人才等要素, 促使其发展壮大, 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

4.2 加快推动科技创业扶贫, 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按照“精准扶贫”的新要求, 瞄准贫困地区存在的科技和人才短板, 创新扶贫理念, 加快科技、人才、管理、信息、资本等现代生产要素注入, 推动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 增强贫困地区创新创业和自我发展能力。

通过开展科技创业扶贫, 结合贫困区县的产业实际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需求, 以现代农业、食品产业、健康产业等为突破口, 支持科技特派员投身优势特色产业创业, 开展农村科技信息服务,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 加快实施良种创新工程,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切实促进贫困地区群众增收致富。

4.3 优先建立利益共同体, 探索引入竞争机制

科技创业扶贫是一项公益性工作, 为发挥科技助推和引领作用。科技特派员要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在科技扶贫项目安排上, 探索引入竞争机制, 向有积极性、有能力、资金使用好、效益发挥好的地方倾斜, 探索形成项目资金竞争分配机制。 (1) 建立项目奖励制度, 对重视科技扶贫项目、措施得力有效的贫困地区给予项目资金奖励。 (2) 将科技项目落实情况作为分配项目资金的主要指标, 让有能力把钱花好的地方和单位首先得到扶持, 以激励其他地方和单位借鉴经验、迎头赶上。

同时, 科技创业扶贫工作需要一批又一批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基层一线, 带动千千万万农民开展创新创业, 真正做到“做给农民看, 领着农民干, 带着农民赚”。制定科技扶贫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时, 建立科技扶贫工作责任制, 明确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 各相关部门和相关负责人为相应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同时, 强化问责, 把科技扶贫成效作为考核相关责任人的一个重要依据。

4.4 切实提升科技支撑水平, 加快成果转化推广

面向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需求, 重点围绕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服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现实需要, 引导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在良种培育、新型肥药、加工贮存、疫病防控、设施农业、农业物联网和装备智能化、土壤改良、旱作节水、节粮减损、食品安全以及农村民生等方面取得一批新型实用技术成果, 形成系列化、标准化的农业技术成果包,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产业化, 为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 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创业辅导、技术帮扶、培训等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创办微型企业就业, 实施整村扶贫推进等, 形成扶贫工作的强大合力。重点支持贫困区县引进、转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成果, 培育壮大扶贫骨干产业, 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 不断提高贫困地区“造血”功能[4]。

4.5 积极营造科技创业环境, 打造农村众创空间

以政府购买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为引导, 实现技术、信息、金融和产业联动发展。同时, 加快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特派员创新创业和科技服务的新常态。

围绕农业产业链服务平台建设, 根据农业关联企业应根据农业产业链的特点, 建立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 以实现企业间信息交流的规范化、常态化, 使各节点企业得到及时、实用的信息资源。

加强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建设, 打造农业农村领域的众创空间“星创天地”, 完善创业服务平台, 降低创业门槛和风险, 为科技特派员和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等开展农村科技创业营造专业化、便捷化的创业环境。

加大科技创业扶贫典型案例宣传报道力度, 让贫困农户看到开展科技创业扶贫带来的重大变化, 更多地知道和了解科技创业扶贫的相关政策, 激发农民创业的积极性, 参与到其中去。同时对贫困农户进行创业辅导, 改变“等、靠、要”的消极思想, 增强其就业和创业能力, 从而提高当地生产力, 才能真正消除返贫诱因, 建立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5]。

5 结语

科技创业扶贫是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国家连片贫困区域扶贫攻坚全面启动, 重庆市科技创业扶贫工作已进入解决相对贫困、破解区域贫困、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新阶段。

面临新形势, 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定位, 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动力, 实施科技扶贫项目、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 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科技素质和就业能力, 增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与此同时, 要真正依靠科技特派员, 重点开展先进技术引进、新品种推广以及新成果的应用, 集聚各类科技创新创业现代生产要素, 深入农村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 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推进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终实现贫困村整村脱贫。

参考文献

[1]张峭, 徐磊.中国科技扶贫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7 (2) :82-86.

[2]郑庆昌, 宋国林, 王东炎.透视“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村科技推广体系转变与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5 (4) :1-9.

[3]佘远美.试论科技创业扶贫的内涵及发展对策[J].老区建设, 2007 (1) :11-13.

[4]许峰.科技特派员扶贫制度研究——以浙江台州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5 (11) :65-66.

长效培养模式论文 篇7

关键词:工科院校,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

科技和教育是这一战略的两大支柱, 前者涉及到知识的创造和应用, 后者涉及到知识的传播与普及。而不论是知识的创造和应用, 还是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都离不开创新和创新人才。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涌现, 是这一战略实现的前提和可能。另一方面, 国家明确提出, 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 这是在总结我国近年来就业工作的实践, 深入认识扩大就业的规律, 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强化知识创新与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敬业、创业的精神。

一、国内外此类人才培养机制比较

国内外近年类似于工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鳞次栉比, 但是真正把工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作为一项长效可行性机制融入实践在市场经济中成功范例少之又少。其中, 各大企业、用人单位、科研机构对于人才培养机制的评价标准又参差不齐。主要培养机制突出体现在课程体制改革、教育培养机制国际化、校企合作培养订单式人才等, 具体如下:

1. 课程体系改革是此类人才培养机制的核心内容

大学生工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 增设创新工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 构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科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的新型教学模式, 并在教学计划和教学改革实践中加以体现。必须使学生对工科创新创业的整个过程有全面的理解, 并基本上掌握工科创新创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课程设置而言, 首先, 高校要找出一条适合本校的模式, 实施和推进工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以工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的为依据, 课程设置突出工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使学生树立工科创新创业意识, 提高工科创新创业能力, 这是工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依据, 而工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又是工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核心, 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模与方向。

2. 教育培养机制国际化

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设计面向全世界此行业的教育框架。扩大双语教学课程比例, 部分课程全英语教学, 本科生开设第二外语 (如西班牙语、法语、日语、德语等) 。引进国际高端智力资源。聘请一流大学知名教授、企业家、专家学者、教育家担任某门课程的“讲座教授”或作为咨询专家参与学生培养和教学管理。引进外语原版教材、国外教学系统软件和课件, 将国际最新理论成果和科研前沿成果引入课堂。

3. 校企合作培养订单式人才

国内多数高校及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合作, 构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实行“订单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在工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 尤其注重与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合作, 使其参与人才培养的整个环节。相对而言, 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人力资源市场中, 能从各大高校能直接培养本企业人力资源供应, 也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下降, 效益提高。同时对相关岗位人才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 进入岗位后的适应能力, 职场生涯的规划期盼度等, 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难以形成长效人才培养机制的原因剖析

首先, 作为工科院校, 本科阶段的教学环节尤为重要, 特别在教学计划中如何很好地结合产学研的成果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点, 国内很多此类院校都没有足够的重视。其次, 相关订单式企业研发过程中与校企合作项目上, 对企业文化认同程度不高, 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在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环节还未实现无缝链接, 还有在校期间对学生的企业文化输出信息量不够。再次, 国内工科院校对于跨文化国际、跨区域交流合作上, 在教学理念的相互契合上, 还存在较多的差异, 导致学生普遍难以及时适应不同的教学理念转换。跟发达国家的高校相比, 我国高等院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念。最后, 目前国内对于创业计划的政策扶持稳定性不够, 尚未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是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的瓶颈。

三、对创新创业型人才长效培养机制的建议

1. 提出深化课程改革, 拓宽学生自主选择性

高校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才培养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所以首先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上, 把激发学生的兴趣、潜能, 作为主导改革理念最重要的因素。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 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应多种多样。其次, 要在课程设置上, 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占比重, 可选选修课专业范围、毕业学分灵活度等方面拓宽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国外许多学校开设了一系列专门训练和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和创造方法的课程, 如学科研究方法论、创造技能、智力与创造力训练等。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 需要增加结合专业实践的课程, 逐步细化课程的针对性。最后应在相应的课程中, 大幅度地增加课堂讨论, 企业案例宣讲的环节, 以此作为促使学生自主思考、课堂反馈、创业项目实际可行性的一大措施。

此外, 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 而且也是创造知识和扩展知识的过程;教学不是单纯技能型活动, 而是师生共同发掘新知、启迪思维, 引领无知求索为目的的探究性活动。国家提出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 首先要落实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 国内工科院校要深入开展教学学术研究, 鼓励教师推进教学创新, 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2. 重在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围绕“培养工程化、应用性强、创新创业型人才”这样一个教学质量目标, 使课程设计始终围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来进行, 用一种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差异和个性, 使各类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 成为具有特色、特长的创造性人才。要重视对教师的激励措施, 为教师发展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大学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 广阔的视野, 更重要的是有一流的教育方法和创新能力, 能够给学生的是潜移默化的感染, 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的灌输。

另一方面, 在教学督导量化指标上, 要把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创业评价指标, 作为一项必要的教学量化标准。

3. 建立拔尖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验点

按照规模小、学科范围广、精英教育的原则, 建立拔尖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验点, 通过相关企业、科研团队的二次选拔认定, 在相应双向选择所选导师的带领下, 采用适合拔尖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兼顾通识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的模式。学校要针对校外实习基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教学大纲, 确定实习内容和方法。一是可以构思一定数量的设计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实习项目来进行实习, 二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专业只是直接参与基地现场生产开发, 最终达到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4. 增强高水平、跨文化国际、区际交流合作能力

在不断深化海外学院建设的基础上, 增强高校在联合培养、海外志愿服务、双联学位、交换生、海外实习、国际会议及合作研究等在内的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此外, 通过与香港、澳门、台湾院校联合办学共同培养等模式, 增强区际学术交流合作。发挥海外孔子学院、合作华文教育项目的特色, 有针对性地提升本校的办学实力, 拓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新的提升点。

另一方面, 要提高海外、域外人才引进的力度, 进一步扩大本校教师的海外研修规模。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送到国外进行研修, 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 提高综合素质, 带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 是提高广大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学校坚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主要领导亲自抓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并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尽力开展教授对接青年教师“一帮一”活动, 要求一位教授至少带领一位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

5. 提升订单式创新人才对企业文化认同度

在课程设置中, 引入相关行业重点协作企业, 知名龙头企业的企业文化介绍。并将相关管理模式借鉴并直接引入学生学习班级管理中。同时, 在订单式企业研发与校企合作项目上, 科研团队带领学生参与也是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认同度的一大措施。教学内容的安排本着从易到难的原则, 将基础性、体验性的实践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 将实操性强的实践教学安排在第二学年以及第三学年。

6. 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建议

目前, 国内关于就业创业的法律法规, 创业项目政策为2008年1月1日施行的《就业促进法》、YBC项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办的SYB项目、团中央和学联组织承办的KAB项目等。就《就业促进法》而言, 在创业立法上属于一般法的地位, 例如:第七条第一款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第二款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简化程序, 提高效率, 为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提供便利。但是, 对于国内创业行业、模式层出不穷的现状, 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予以细化。另一方面, 从总体上来说, 国内对以上创业项目的政策支持已经涵盖了主要的创业方向, 在法律位阶、政策制定中具体申请条件、奖励条件的详细规定等方面,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结语

在工科院校中, 培养创新型、创业型人才需要形成长效机制, 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中, 塑造出具有本行业竞争力的人才。同时, 各地高校需要结合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近年本地区大学生就业行业趋势的导向, 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也只有不断地改革摸索, 才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李伯耿.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打造专业新特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3) .

[2]程鹏.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引发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9) .

[3]杨海燕.“十二五”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中国证券期货, 2011 (3) .

[4]徐文苑.财经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汉文综合版) , 2009 (1) .

[5]程鹏.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引发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09) .

[6]马岚.创新型工科人才的培养[J].当代青年研究, 2010 (11) .

上一篇:内生性下一篇:ERP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