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治理

2024-08-02

长效治理(精选10篇)

长效治理 篇1

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也是超前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 山东省莱州市紧紧围绕“查改控隐患、防堵减事故”目标, 把隐患排查治理贯穿安全生产工作始终, 作为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主抓手、主载体、主动力, 健全完善机制, 强化工作措施, 落实工作责任, 坚持不懈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状况, 提升事故预防能力, 全市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8年实现“双下降”, 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稳定。

强化监督检查 坚持从严排查隐患

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预防理念, 针对各个时期、各个行业特点, 持续深入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全市全面排查

采取“企业自查自纠、镇街全面排查、部门执法巡查”相结合的方式,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 对各行业领域进行拉网式检查, 做到横到边、纵到底, 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实现了隐患排查全覆盖。针对工矿商贸行业企业特点, 重点开展了以“查制度执行、查现场管理、查事故隐患、查责任落实、查教育培训、查职业卫生、查应急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七查”活动, 督促指导企业加强安全管理, 及时治理纠正各类违规违章行为。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 逐级建立并落实从市级分管领导到监管部门和镇街分管领导、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 并建立完善了隐患排查治理基础档案, 确保了排查不走过场、治理不搞形式。

专家诊断检查

充分发挥专家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中的重要作用, 依托辖区大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特有的人才和技术优势, 抽调优秀专业技术人员, 成立了矿山、危险化学品和工商贸3个专家组, 集中开展专家查隐患活动。对重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诊断式”检查, 对安全隐患进行专家“会诊”, 帮助指导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提高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专业化水平。

重点时期巡查

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职责, 将全市所有行业领域分类划分, 组成了25个安全生产专业领导小组, 将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明确到了分管市级领导、责任部门和配合参与单位。每逢“两节两会”、夏季汛期、“十一”国庆等安全生产的敏感期、关键期, 组织各专业领导小组, 由市级领导带队, 对监管职责范围内的行业领域进行专业检查,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各种场所、各个部位、各个环节进行反复排查, 对发现的隐患能整改的, 坚持当场整改、当天整改。整改难度较大的, 全部登记建档、限期整改, 并做到责任单位、责任人员、整改时限、整改资金、应急救援和监控措施“六落实”。

强化治理措施 坚持从快整改隐患

隐患是滋生事故的土壤和温床, 隐患不除, 事故难绝。为切实抓好重点隐患的治理、监控和整改, 莱州市建立健全了“四个机制”, 强力推进各类隐患整改工作, 确保了隐患按期整改到位。

责任落实机制

定期调度分析、整理汇总全市各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情况, 对确定的较大隐患进行梳理分类。对每处隐患所涉及的责任单位、工作任务、整改时限及分管市级领导逐一进行细化分解。采取召开会议、印发文件等形式提出整改要求, 把隐患整改责任落实到了每名分管市级领导和每个具体单位。对可能造成伤亡大、损失大、社会影响大的重大事故隐患, 提交市政府挂牌督办, 并由市长签发《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指令书》, 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实践证明, 这一做法措施硬、力度大、效果好。近年来, 利用这一手段, 莱州市先后对非法尾矿库排放点、危化品加工企业安全条件不达标、海上非法采运砂石、油气输送管道非法占压等一批重点隐患进行了挂牌治理, 均取得良好成效。

资金投入机制

充分发挥全市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引导作用, 带动镇街政府和有关部门、企业加大对重点隐患治理的资金投入, 为隐患治理工作提供了充足资金保障。近年来, 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 300万元, 先后扶持治理了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渔业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和危及公共安全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的隐患治理项目, 彻底治理了一批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 有效杜绝了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动态管理机制

加强隐患整改期间的动态监控, 组织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 不间断地对隐患部位进行监督检查, 分析隐患危害, 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和监控措施。同时, 加强隐患整改情况跟踪调度, 定期在全市通报隐患整改进展情况, 加快了隐患整改进度, 确保了隐患整改效果。

验收销号机制

对重点隐患建立“一患一档”台账, 包括隐患整改表、监督检查记录、隐患图片资料、整改方案、相关会议记录、督查记录、验收合格意见等资料, 对每处隐患整改过程进行全面记录。整改一处, 验收一处, 销号一处, 实行“排查、整改、验收、销号”规范化管理。近年来, 莱州市整改消除了一大批隐患, 及时堵塞了漏洞, 其中整改消除重点隐患176处, 有效杜绝了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强化制度保障 坚持从实防控隐患

建章立制堵隐患

在全市规范建立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安全生产专家组工作制度、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制度等规章制度, 促进了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确保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同时, 强化源头监管, 严格执行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产业政策, 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建设项目审批管理, 认真落实“三同时”制度, 从源头上杜绝了安全隐患。

重点监控查隐患

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制度, 完善了25处重大危险源管理库, 建立了市镇村企四级监控网络, 做到了分级管理、措施到位。对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海上运输、渔业生产、消防、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特种设备、液化气和钢瓶、农机、石材加工和废旧塑料加工等15个行业领域实行重点监控, 持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坚持重点时期派驻安全督导员制度, 强化了重点部位管控力度。为及时查改隐患, 加大宣传力度, 畅通12350举报电话, 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监控, 累计查处群众举报120多起, 有效提升了隐患治理效率。

严格考核除隐患

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 并加大考核权重和考核力度。对存在隐患排查治理不落实、重大隐患不上报、以及上级督办隐患久拖未改等问题的单位, 在年终考核时予以加重扣分;对因隐患排查治理不深入、不彻底, 引发安全事故的, 依法依规从严追究责任。

长效治理 篇2

为继续坚决遏制商业贿赂滋生蔓延,进一步规范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行为,预防各种不正当交易行为的产生,推动“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法制观念,使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认清商业贿赂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进一步提升医院形象,创建群众满意放心医院,特制订“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措施。

一、以提高人员素质为目标,构建防控商业贿赂思想道德机制防控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教育是基础,而抵制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起决定因素的是人员素质。以党员“争先创优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作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自身意识上、行为上对医药领域商业贿赂产生抵制和“反腐蚀”的作用。

1、建立新参加工作人员上岗前职业道德培训制度。将有关法律法规内容和职业道德内容列入新参加工作人员上岗前培训计划内容,主题突出,专题明确,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进行比较系统培训,增强新参加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

2、建立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利用近年来发生在卫生系统的商业贿赂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将受贿、索贿案情进行通报,以案说法,以案释疑,以案促廉,做到警钟长鸣。通过观摩警示片、写学习心得等形式,触动其心灵,树立正确价值观。积极

开展“维护医学圣洁,弘扬廉洁医风” 廉政文化建设主题活动,使医务工作人员思想上产生触动。

二、以重点管理为目标,构建防控商业贿赂管理机制

防控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制度是保障。结合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和“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从规范内部入手,加强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堵塞漏洞,做到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管事,用制度防范商业贿赂的发生。针对重点人员、重点岗位和重点领域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1、建立健全药物使用动态监控制度和超常预警、公示、通报制。每月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对本院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对违规行为提出处罚意见。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我院药品合理使用水平。药品使用动态监控结果按月汇总分析,并按季上报药事管理委员会。

2、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完善落实各项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切实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建立医患双向承诺制度和大额医疗费用开支征求患者意见制度。

3、规范执行行政事业财物会计制度。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监管,凡正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折扣、让利、优惠等,都纳入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杜绝账外账和“小金库”,杜绝科室收入与个人奖金直接挂钩等行为。

4、落实医德考评机制。认真落实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索要收受“红包”、“回扣”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对收受“红包”、馈赠、回扣、提成以及乱收费、私设“小金库”、药品招标等方面列入医德考核积分管理。

三、以预防为目标,构建防控商业贿赂预防机制

1、完善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制度和医疗服务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医疗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药品及医用耗材价格、医疗服务流程等。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的人事、财务、采购等事项的民主监督制度,坚决打压和消除滋生药品器械回扣的空间,努力遏止医疗卫生行业的商业贿赂行为。

2、实行医药购销活动警示制度。对医药销售状况有嫌疑的药品予以警示、对进购状况有嫌疑的药品予以警示、对“大处方”予以警示。

3、建立医生用药评价制和超常规预警机制。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推行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对药品、医用器材采购、使用情况进行监控管理。推行大处方医生诫勉谈话和大用量药品淘汰制度。

4、建立重要岗位人员准入与轮岗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医院对重点科室、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实行领导告诫谈话签字制度,并实行廉洁行医承诺。对药库采购人员实行轮岗制度。

四、以落实制度为目标,构建防控商业贿赂监督机制

防控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监督是关键。医院加强对医院各科室和医务人员的监管,形成防控商业贿赂的监督制约机制。

1、建立廉洁自律承诺和反腐纠风责任分工制度。进一步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责任分工,医院、科室、个人实行层层廉洁行医承诺。

2、畅通举报商业贿赂渠道。拓宽信访举报渠道,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鼓励职工群众举报。组织专门力量收集、分析商业贿赂案件线索,加大查处力度。

3、突出重点,建立落实行风督查通报制度。以总务基建、药品耗材使用量大以及重点财物管理方面等部门为重点,每季进行一次针对性的行风工作督查,了解防范措施和制度的落实情况、重点岗位人员的思想动态以及有无违规的情况等,在检查中发现的不足和漏洞及时进行整改,并将督查的情况进行汇总和通报,使防范商业贿赂的工作落于实处。

长效治理 篇3

摘 要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小金库”的治理工作和宣传工作,但“小金库”的现象还是时有出现,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高速公路建设公司的单位及个人身上。本文围绕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榆靖分公司日常工作情况与“小金库”特点、表现形式,研究我公司建立“小金库”治理的长效机制的方法。

关键词 小金库 治理 高速公路

一、公路交通建设公司“小金库”的来源、特点及去向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简单地说,“小金库”就是将公有资金资产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转变为个人私有资金资产的违法所得。从会计角度来说,“小金库”是帐外帐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严重违反国家《会计法》和有关制度的行为。

(一)“小金库”的来源

“小金库”的来源很多,高速公路工作中工作人员虽只有对经费一定额度的使用权,没有费用收取的权利,但实际操作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收取资金的情况。高速公路工作中的“小金库”的主要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管辖范围内施工的工程项目施工队等租用辖区内房屋设备、搭接辖区水电所付的租金;

2.对路段或相关单位提供的劳务及服务所得收入;

3.在辖区内施工或有施工车辆进出的工程单位为所造成的废物及垃圾所付的清理费用;

4.公司投资所得的利润及回报;

5.日常违规收费及罚款产生的“小金库”;

6.各部门出售日常废品产生的收入。

(二)“小金库”的主要去向

通过形形色色的途径产生的“小金库”主要有以下几个去向:

1.私吞。有些单位或个人在内部或外部财务监督不健全的情况下钻空子,漏帐不报,或以假发票、白条报销的方式私吞“小金库”资金;

2.私分。将“小金库”资金以隐蔽的方式瓜分;

3.购买如手机、电脑之类的物品;

4.个人或团体挥霍。一般是共同设立“小金库”的人将所得资金大笔挥霍与吃喝玩乐上,享受豪华服务;

5.送礼。“送礼”在国内外早已是一种多发有敏感的行为,在舆论压力和内部压力下,堂而皇之地用公共资产送礼多有不便,一些单位和个人开始用“小金库”的资金来贿赂领导、或为领导付大帐小账,以此与领导攀关系。

6.“发放福利、补贴”。以关怀职工工作与生活为由,将“小金库”资金发放给职工干部。

(三)“小金库”的特点

交通建设单位“小金库”具有隐蔽、涉及范围广、资金来源繁杂、资金数额巨大等特点。另外设立“小金库”的手段日渐趋多、不断出现新招数,而且其来源不仅仅涉及资金,还涉及各种交通单位的有价证券和资产。

二、我公司建立治理“小金库”工作长效机制

根据“小金库”的来源、去向和特点,结合我公司(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榆靖分公司)“以通行费征收为主线,以道路养护为中心,以路政管理为重点,以安全保畅为目标”的运营管理思想和工作内容,探讨如何建立适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的合理科学的长效机制来治理“小金库”现象。

我公司(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榆靖分公司)成立于2006年,内设办公室、人力资源科、计划财务科、工程养护科、收费管理科、纪检监察室、工会等7个职能科室和1个路政大队;下辖红碱淖、榆林和横山3个管理所,陕蒙界、红碱淖、小壕兔、孟家湾、王则湾、榆林、西左界、横山和黄嵩界9个收费站,中营盘和横山2个服务区。公司建立治理“小金库”工作的长效机制的途径有以下几点:

(一)提升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

有些工作人员没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对国家相关财务法规制度不了解或无视其约束力,我行我素,非法挖取公司财产和资产,危害公司利益和国家利益。公司应长期开展围绕社会主意经济体制建设和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灌输正确的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价值观,及时纠正内部人员的错误思想,将出现思想和观念偏差的人员拉到正确的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干预,使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其强烈的责任心和自我约束能力。

(二)提升公司财务部门组织管理水平及财务人员专业素养

一些财务人员在实际核查过程中存在专业化、公平性不强,不适应国家财务新体制和新规则的现象,同时财务部门的组织管理体制和水平暴露出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组织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三)提升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与法律意识,为公司树立标杆

“小金库”治理工作的开展应是领导以身作则,带头配合财务部门的核查、加强日常工作中的财务意识和法律意识,对于公司暴露出的违法、虚假现象应给予重视,协同相关单位和部门对其严肃处理。

(四)完善公司内部审查、监督制度,加强和规范对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

我公司在内部核查和管理制度上还有一些不规范之处,这是很多公司和单位普遍存在的。应动员公司上下,对公司内部不合理、不合法、不规范的体制进行科学、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整改,并且相关部门应认真、规范地执行公司新制度。

(五)加强公司内外合审

在公司内部推行更健全、更有效地核查之外,公司还应加强外部的公正审查、以及外部审查与公司内部的相互配合,从而使两种审查方式相互促进、相互监督。

(六)制定健全、集中化的控制流程与控制措施

鉴于公司职能部门较多、对新旧制度和审查过程等把控难度大,公司应进一步加强集中化的控制流程与控制措施,加强公司对工作、审查等整体环节的集中把控,随时了解审查和财务动态,及时调整管理方式,使公司相关制度和工作得到有力执行。

参考文献:

[1]牵梅.交通非税票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交通财会.2012(2):75-77.

[2]王兰兰.浅谈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目标及方法.管理科学文摘.2008(3):55-56.

[3]郑浩勇.从内部控制的角度谈“小金库”的防范与治理.交通财会.2012(1):77-80.

长效治理 篇4

1 违法建设的本质特征

1.1 违法建设的概念

国家立法层面并无“违法建设”的专属概念和相关定义,反而是行政管理中的常用概念,是对应违反规划行政许可规定,导致空间结构改变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修建的行为,即违反《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等规定,在城乡规划区范围内,未经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或违反建设审批规定的建设项目和建设行为,分为程序违法和实体违法。

1.2 违法建设的特征

违法建设具有三大特征:一是超现实的实用性。违法建设一般具有自用、租用和拆迁改造背景下的获益工具三种主要用途,因此对待违法建设则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和态度——理论的取缔和实践的容忍;二是违法建设行为相对人与受侵害主体叠置。违法建设行为相对人是短期经济效益的获得者,也是长期的公共利益的被侵害者,其收益来自于城市居民的税收,并构成非公平的利益分配格局;三是违法建设行为相对人与治理主体叠置。由于违法建设的治理主体是政府,经济人的特征和任期制、考核制的政府行政行为的制度基础,使其行为选择往往呈现矛盾和焦灼状态,迫于现实压力一般采取“饮鸠止渴”的方式获得经济获益,在治理违法建设行政成本极高的情况下,转嫁、后移给下级政府和后任政府,体现政策多变,侧重短期的阶段特征。

1.3 违法建设的危害

和所有部门法相比,城乡规划违法建设是可能从其违法行为中获利最多、覆盖面最广、涉及面最大的类型。违法建设侵害国家利益、城市利益和公共利益,对城市人口、资源、环境持续造成巨大压力,阻碍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威胁社会正常运行秩序,严重危害社会公平正义,既使城市千疮百孔,杂乱无章,城市更新改造面临高成本、高投入、高风险境地,也使违法建设个人付出了后代非可持续发展代价。由于违法建设对远期的社会环境效益受损和区域发展机会丧失等非显性伤害,对人或物的直接现实侵害相比并不显见,因此侵犯的公共利益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很难界定,这也是法理研究需要突破的核心内容。

2 违法建设的治理困境

2.1 违法建设治理面临难以破解的现实困境

违法建设治理一直是城市管理最重要的难题之一,当前违法建设的治理难度较以往更为艰难,主要面临以下现实困境:一是拆除违法建设阻力大。由于历史原因,违法建设点多、面广,获益主体众多,治理过程中极易形成广泛性对抗;二是整治违法建设成本高。拆除违法建设工作目前由政府主导,非获益区域不仅拆迁补偿费用由政府支付,涉及的社会民生保障问题也由政府买单,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巨大;三是根治违法建设涉及广。违法建设是巨大的社会问题,一方面获取巨额利益是主要动机,另一方面违法建设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解决了低收入群体进城的住房和居住问题,由此造成了违法建设屡禁不止的现实;四是拆除违法建设社会压力大。我国大量违法案件属于程序违法和实体违法兼具,按照法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但长期形成的违法建设民间容忍惯性和部分相关案件审理的非客观舆论引导,使得处理和拆迁违法建设面临极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2.2 违法建设治理面临难以根治的制度钳制

古今中外城市均有治理的传统,但当前城市违法建设治理加剧的的重要原因是面临制度钳制:

一是综合治理体系不健全,过度依赖行政管理运营,缺乏规范的法律体系制度和灵活的市场经济制度参与,存在治理机构不合法、治理过程不合规和治理人员不合章的行政困境,导致行政治理的运动式和人制化,难以应对违法建设的长期性与根植性。在“民不举管不究”的法律语境下,违法建设治理处于极易反弹、屡禁不止和法不责众的困局。

二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政府监督缺乏有效力度。部分城市充分意识到违法建设的巨大危害,治理处于高压管控态势,但新生违法建设仍时有发生,有些违法建设并没有及时被制止和拆除,一方面反映出基层组织在落实决策上态度不够坚决,另一方面反映各级政府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乡和村在利益分配中话语权较少,当利益矛盾不能妥善得到处理时,往往转而从出租土地中获取利益。面对这种情况,单纯地进行问责难以被基层组织所接受,在情理上不能服众的处理结果使得监督机制的效力大打折扣。

三是行政制度设计不健全,基层治理缺乏主动担当。近些年一些地方政府开张了治理违法建设的专项行动,基层执法基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但基层治理效果差异显著。分析其中得原因发现,既有执法人员执行力的差别问题,也有基层执法人员考核问责制度的差异。执法过程中发生的所有问题全部由执法人员承担责任,即以个人的无限责任来维护公共利益,这种制度设计不能充分调动基层执法人员的担当意识,使执法工作缺乏主动性。

四是违法经济基础未根治,社会违法动力长期存在。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和产业链条,决定产业链不断裂的关键因素是成本控制,即同一产业链中下级产业的成本一定要大大低于上一级产业的成本。土地是城市中各类产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合法供应市场的大都是经过土地一级开发再入市交易的国有土地,所有产业的高土地成本没有形成级差,下游产业失去了合法生存的空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产业必然要寻找成本低廉的土地,这是农村集体土地上违法建设常发的根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人口,违法建设的租住市场、小产权房的交易市场来自于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和中低收入群体,低房租、低房价的主动选择与违法建设的数量获益不谋而合,导致社会违法动力长期存在。

五是拆迁改造模式不科学,治理结果违反城市规划。大多数城市违法建设高发区域位于城乡结合部,拆迁改造集中的地区多采用就地平衡的模式,即“拆建比”控制,虽然具体数值形象、概括出改造模式的经济效益,但基础是以房地产开发获得拆迁启动资金,带来的结果是绿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的后果,既违反了城市规划,又随着改造成本的增加加大持续改造阻力。

3 违法建设的治理理念

3.1 违法建设治理意识的提升

与治理违法建设具有类似性质,涉及重大国家公共利益的相关制度包括计划生育制度、殡葬制度和禁毒制度(以下简称三项政策)。经过比较可以发现以下区别:一是三项政策均较早受到国家重视,计划生育政策上升为国策,殡葬政策、禁毒政策均受国家立法支持,而治理违法建设尚未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地方政府面临极大的治理困境;二是三项政策均有明确的常设治理机构和人员制度保障,治理路径采用行政、法律、经济三管齐下,相比较而言,由于殡葬的特殊性,经济手段调控相对较弱;三是三项政策处罚措施都极为严厉,而违法建设的治理与其完全不同,尚需大量的政府投入作为补偿;四是三项政策已经形成广泛的社会基础,而违法建设治理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政策对比的目的在于违法建设治理应充分借鉴三项政策的国家重视、法律保障、制度保障、重视处罚等方面的经验,同时三项政策形成之初同样面临困境,需要一定时期的强制性约束形成社会共识,因此违法建设治理需要的是国家和各级政府下定决心,持之以恒,更重要的是对违法建设治理的认识高度的提升(见表1)。

违法建设的治理基础是违法建设的认定,并不是简单的是与非的判断,而是从是否符合城市和区域发展、保护需求、利用角度的公平、公正裁决程序的建立和分区分类治理模式的形成:一是可整体保留补办手续(小产权房、区域性市场、仓库、无污染产业建筑等);二是补充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可暂时使用、远期拆除改造的出租房区域;三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对城市景观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必须拆除建筑和区域。根据历史管理失误和发展必然所导致的违法建设产生的两种原因可能要有两种态度:认账和容忍;对待未来的违法建设只能有一种态度:零容忍。

3.2 违法建设治理理念的变革

违法建设类型多样涉及面广,在治理途径上需要复杂的制度设计和渐进式的改革落实,因此需要切实转变违法建设的治理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化。疏堵结合,将治理违法建设同实现科学发展、维护安全稳定、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不断研究与违法建设拆除相关的其他治理渠道,将违法建设与流动人口、环境保护、产业升级、旧城保护、民生改善等具体工作相挂钩,从城市管理的高度构建系统化模式;二是运动治理向常态治理转化。将拆除违法建设作为各级政府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融入到各项日常工作中,使专项行动逐步转变为常态化工作,从而建立起治理违法建设的长效机制;三是对事治理向对人治理转化。加大对违法建设行为相对人的惩戒力度,加强法律角度的违法危害认定,为刑事处罚和经济处罚奠定法律依据;四是行政治理向综合治理转化。总结研究违法建设数量、性质、成因与城市发展建设之间的定量定性关系,通过市场调节、社会保障、舆论监督、司法约束等综合手段控制违建行为,而非单纯的拆除或“拆”+“改”,实现行政治理手段的全面突破。

4 违法建设的治理机制

4.1 完善政府治理机制

为实现城市建设管理的长治久安,理念必须转化为制度。构建违法建设的长效治理机制应从完善政府治理机制入手,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各级政府充分重视,根本治理违法建设。违法建设治理难度大、期限长,必须全社会共同治理。共治的前提是广泛的社会共识,因此首要的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违法建设的危害,形成坚定的国家彻底根治违法建设理念,并确保违法建设治理政策的长期性、连贯性和有效性,将拆违纳入政府考核绩效。

二是违法建设治理立法,保障城市依法行政。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是治城之重器,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出台《违法建设禁止法》,并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先行加强行政立法,具有立法权的各省市政府应率先出台地方违法建设禁止条例。《禁止条例》应明确违法建设法律责任,界定从重处罚的犯罪情节,立法严厉,缩短由滥到治的过渡时期,并有计划消化和处理存量违法建设。

三是设立专门治理机构,保证常态管理基础。借鉴我国三项政策,设立专管禁违的专门机构,明确“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强化堵源截流禁违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全面规范禁违业务工作、构建完整的禁违工作体系,将执法人员的无限责任转化为有限责任,保障其个人基本利益,遏制其滥用权力,并将违法建设治理成效纳入政府考核指标。

四是改革完善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检查效率。贝卡利亚在其传世之作《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指出:“惩罚犯罪的刑罚越是迅速和及时,就越是公正和有益”。根据违法建设的特点建立迅速和及时的执法程序,确定刑罚的坚定性,坚持违法建设既得利益的丧失原则,提高执法效率。

五是加强禁违宣传教育,实施制止奖励机制。预防犯罪的最可靠但也是最艰难的手段和措施是完善教育,加强宣传,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采取各种形式开展禁违宣传教育,普及规划建设知识,增强公民的禁违意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城乡规划建设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违宣传教育。通过新闻、出版、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教育,形成社会共治共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本单位禁违宣传和管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及禁违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禁违宣传教育,落实禁违防范措施。

4.2 制定创新疏导策略

违法建设的发生原因复杂,必须从根源解决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

一是建立良性利益分配机制。针对各级政府,建立起市、区、乡、村四级的良性利益协调分配机制,摒弃只堵不疏的老路,采取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办法,促进监督制约机制真正发挥作用,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是改进相关配套制度。改进城乡规划审批、管理、监督机制,改善行政效能,明确规定哪些改造属于不需申请的,提供居民正常改造建设申请的具体路径。反思与违法建设动因相关的产权制度和经济政策,将治理违法建设同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相结合,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单一土地储备的供应土地方式,扎实制定拆迁安置政策、补偿政策,确保政策连贯延续性,减少违法建设行为发生的制度空间。

三是制定智慧人本改造方案。政府治理近期应先侧重城乡接合部外围违法建设量较少的区域,并建立严格的约束机制。针对已有大量违法建设区域,近期通过《出租屋法(条例)》的实施解决基本安全和公共服务问题,远期趋于衰落状况出现后再行治理,降低治理难度。利用补偿村民住房和村集体的面积规划外来常住人口可支付的小面积健康住房,促进本地人收入增加。农村集体土地上结合城镇化和新农村改造,根据不同情况制定政策,逐步引导农村宅基地上的建设行为,拆除现有违法建设,消除建筑和消防安全隐患。国有土地上通过棚户区改造与拆除违法建设相结合,解决居民合理诉求。

4.3 全面实施严堵方法

为逐渐消化存量、严控新增违法建设,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分类治违措施,解决存量违法建设。首先加强网格化管理的日常巡查报告,建立拆除违法建设的专业队伍,职能固定在治违拆违,技术水平专业,做到新生违法建设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拆除。其次通过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鼓励乡镇成片拆除低端的集体产业违法建设,建设符合城市功能定位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产业,引导走新型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最后,强化行业监管和社会舆论监督。城镇居住区应充分发挥社区管理、物业管理和居民的监督监管作用,建立社区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对发生违法建设的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公司采取警告、罚款,严重者甚至通过建委资质审查取消执业资格的处罚,建立社会管理志愿者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

二是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夯实源头防治依据。对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形成覆盖城乡房地一体的不动产登记体系,保持调查成果的现势性,为治理违法建设提供基础信息支撑。

三是建立对人处罚制度,形成共识共治氛围。将违法建设信息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建立政府强拆的费用追偿机制,让违法责任人付出高昂的经济成本和长远的信用损失。增加罚款额度,推动刑事处罚立法,出台《违法建设处罚办法》和适用代履行、立即代履行拆除违法建设的程序性规定,以及利用征信系统追缴代履行费用的告知指导意见,对严重的违法行为进行界定并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增大违法成本,提高法律的震慑力度。

四是确定关键时间节点,建立配套约束制度。各城市应依据地方实际确定违法建设的时间节点,即某些时间节点范围之内的违法建设是政府可以承认并根据拆除进度完全补偿或部分补偿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清零时间。对新生违法建设实施“零增长”,需健全举报和反馈制度,落实属地责任制,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执法机制,确保无缝执法。

参考文献

[1]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医药购销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篇5

玉山县妇幼保健院

我院在专项治理工作中,积极建立健全防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管理机制,在财务、设备、基建、药剂等方面的重点环节修订下发相关制度37项。

在财务、经济管理方面,采取“大财务”管理模式,实行12个“统一”,即统一财务人员管理、统一银行账户管理、统一收费票据管理、统一财务收支管理、统一货币资金管理、统一会计核算管理、统一实物资产管理、统一经济合同管理、统一收费价格管理、统一采购价控管理、统一内部审核管理、统一绩效分配管理,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职能。实行绩效分配管理模式,取消开单提成,药品收入不计入科室,控制单病人医疗费用增长,控制药品收入比例,严格考核床位周转、平均住院日等医疗效率指标,严格考核医疗质量与行风缺陷等措施。为杜绝付款环节的不规范行为,该院还采取款项集中支付管理,保证不压款,不拖延。

在设备物资管理方面,各临床科室根据业务工作及学科发展需要,向医院上报年度设备计划,医院办公会集体研究制定年度设备采购计划,保证设备购置计划合理。采购设备时,建立设备论证、招标采购、合同管理制度,纪监审计部门/职代会代表全程参与,以此来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严格监督管理。为规范高值医用耗材的管理,我院清理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品种,对每类高值消耗材料原则上只保留一家厂商产品。招标遴选高值消耗材料,设立手术室、麻醉

科材料分库房,将高值材料纳入统一管理,由医院设备物资部专业库管人员管理,直接服务到每个手术台次,严格登记每台手术的材料使用,并考核用量。对设备设施及物资的使用,各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接受厂商赠送的设备和各类医用材料,不得擅自接受厂商设备和医用材料的试用,对于未经医院许可直接向科室投放、试用设备及医用材料的厂商,不购买其设备和医用材料。实行设备论证考察管理,禁止厂商直接邀请部门、科室或个人外出考察设备设施,禁止部门、科室、个人直接接受厂家邀请外出参加设备考察活动,相关工作只能以设备厂商来院作设备展示的方式进行,如确需外出考察设备配置及使用情况,必须报请医院,由医院根据需求组织专门论证工作组,在纪监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外调考察。

在基本建设管理方面,各科室根据医、教、研业务与学科发展需求,提出业务空间需求(面积、功能、基础设施),医院办公会集体研究、讨论、审核、制定基建规划,并向职代会通报。同时,基建工作要按照“总体规划、立项论证、勘察、设计、工程报建、施工及监理招标、施工管理、竣工验收、交互使用、竣工结算、移交档案、退还保证金”的工作程序进行。

在药品管理方面,我院加强品种管理,减少同类药品,药品采购根据药品出库量、库存量、库存高低限设置计算药品计划采购量;药品采购严格执行江西省药品挂网价格政策。药品付款也每月定时根据药品入库时间、出库量等条件,经药品会计报财务部审核后付款,加强药品使用和费用增长的管理。

长效治理 篇6

公路超限超载对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 危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我国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进行治理, 但是治理还处于集中治理阶段, 对维护我国的交通运输安全和交通运输秩序不利, 对推进我国社会和谐建设的进程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 本文将进行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治理要及时、适时地转入长效治理阶段的探讨, 以解决该项长期的复杂的难题。

1 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危害与原因

近年来, 在国家的大力治理下, 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是其危害性仍然存在。一般而言, 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具有随意性、广泛性、投机性、复杂性的特征, 在治理的过程中难度较大并且容易出现反弹的态势。该类现象的发生主要受到运输主体、成本及利润、市场监管机制、法律体系、道路规章制度、车辆改造及设计、公路收费模式及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现象的发生造成了公路基础设施的破坏、缩短了公路路面的寿命、破坏了交通运输市场秩序的规范化需求、引发了各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引起了运输价格波动促使市场竞争的恶性循环、影响了公路的正常使用效率、形成环境污染、降低人们大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等类型的危害, 影响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顺利推进。因此, 及时进行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治理是我国公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 对推进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存在问题

我国的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泛滥的现象已经逐步好转, 在进行治理的过程需要经历集中治理和长效治理两个阶段。目前, 我国虽然治理成效明显, 但是还处于以集中处理为主的初步阶段, 在转入长效治理阶段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 治理成本高、效益低、进展缓慢, 治理进程有待于一进步提高。我国平均年花费二十到三十亿元来进行该项治理活动, 但是以山西省为例, 治理后运输中恢复至正常吨位的车辆仍旧不到10%, 由于国家相关政策对相关车型的定位不明确, 给治理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致使成效较低。尤其是我国的很多县乡道路, 由于这类地区较为偏远, 很多地方没有监测站点, 无照运输的车辆存在一定的数目致使交通运输环境混乱, 致使超限超载运输现象猖獗, 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其次, 在治理的行政管理过程中, 领导不重视, 执法人员执法不严等现象频出。地方治理部门的领导不重视该项工作和对该现象的认识不到位, 在制定治理的科学决策时容易出现不结合实际的情况, 甚至出现该项治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 致使各部门的治理不主动积极, 责任落实不到位, 影响了治理进程的推进。在执法过程中相关执法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采取粗暴的执法方式激化了执法部门和交通运输人员的矛盾。部分执法人员法律意识不高, 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不严、徇私舞弊、漏检等行为频出, 给运输超限超载人员可乘之机, 助长了该现象的气焰。再次, 在治理中所采取的检测设备不完善, 硬件和技术不过关, 影响了治理工作的实效。很多的地方为了保证交通运输的速率采取了车辆自动识别系统进行检测, 但是由于技术水平不成熟、动态磅准确率偏差大等问题的存在, 在检测治理的过程中识别率不高, 治理不彻底。甚至部分公司利用高科技进行了车辆的改造, “千斤”、“气囊”等设施来优化了原来的车辆结构, 以便于逃避超载超限检测, 影响了正常的运输秩序。同时超检测站车道不足、设备落后等现象突出, 与现代公路运输的要求相差较远, 然而流动检测因为执法不规范造成公信度低, 造成了该现象治理不彻底的弊端。

3 建议与对策

3.1 完善治理工作制机制, 明确责任

在进行治超的过程中要建立起各部门配合协作机制, 明确公安、工商、交通、安监、法制、纠风等部门的责任, 并鼓励各部门将责任落实至个人, 制定明确的责任细则, 促进各部门协作联动机制的顺利开展。为了满足治理覆盖面广的要求, 要制定优化布控机制, 扩大检测治理的范围, 增加流动监测车辆, 加大执法的力度, 尤其要加大盲区盲点、农村公路的巡查力度, 对于严重的路段设点布控, 保证治理的质量。在治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源头监管长效机制的制定, 明确各责任主体的责任, 选派专门的人员进行治理和监管, 从源头上避免该现象的发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治超稽查和责任倒查机制、舆论监督机制、执法管理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超信息联网管理机制, 搭建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平台, 对于违法车辆及时曝光, 并及时进行各省、市、区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 通过各地方的协同建立反馈机制, 保证治超工作的综合化处理。对于较难处理的地段和问题, 政府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保证治理过程中各项经费的供给充足, 避免半途而废和不了了之的治理行为。

3.2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追究发货人连带责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要保证治超过程中有法可依, 必须要完善治超及运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运输人员和发货人员的权限和责任, 明确对于超限超载车辆的车主、驾驶人员及发货人员的连带责任的处罚条列。在法律法规的建设中, 还应当明确超载超限车辆的监测不仅限于发挥源头的检测, 在运输过程中的检测也应该根据相关规定实行连带责任, 对于执法人员执法不严、漏检、徇私舞弊的行为按情节严重处于一定的处罚。该种方式不仅保证了源头治理工作的质量, 而且可以做到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 有助于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 保证该项治理长效机制的顺利推行。

3.3 完善监测网络, 强化科技手段

公路运输由于运输线线路长、运输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 超限超载现象难以避免, 为了保证运输车辆的全程标准运输, 需要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 对于各高速、农村公路及干支线设置全面的监测网络覆盖点, 通过信息网络的建立以解决县乡公路无人监测的弊端。在治理的过程中, 高科技手段和新技术的采用是保证治理效果的基础, 可通过为所有车辆配备电子营运证来进行车辆信息的管理和检测, 并根据实际情况征收合理的车辆通行费并及时了解车辆通行状况。而在执法人员少的地段设置动态轴重检测装置, 对车辆的载重等进行动态监测, 建立超限信息平台, 以便于将检测数据及时上传网络, 方便执法人员的执法, 并鼓励社会人员通过该平台进行超限超载车辆的监督举报, 避免出现检测治理盲点。在现代化监测网络的构建中, 还需要规范该项治理工作的队伍建设, 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执法人员进行监督, 对于执法不严、违规执法的人员及时清理, 对于规范化执法、尽职尽责、作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构建一个作风硬、素质高的治理团队。在建设过程中, 相关部门应通过培训等手段来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科技技术、职业道德等综合素养, 保证执法的公平公正。

摘要:本文从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原因出发, 发现目前还存在治理成本高而效益低、检测设备不完善、律法不健全且执法人员执法不严等问题。针对交通运输的实际状况, 提出了完善治理工作制机制、追究发货人连带责任、完善信息化监测网络等措施, 促进该项治理及时、适时地转入长效治理阶段。

关键词:超限超载运输,长效治理,建议

参考文献

[1]史鸿远.公路超载超限运输的危害与治理对策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8) .

[2]姜晴.货运超载成因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31) .

长效治理 篇7

一、公路超限载运输的危害

(一) 损坏公路工程的路面、路基结构, 降低使用年限

在使用年限内, 公路工程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将长期处于迭变状态, 逐渐降低路面结构强度, 加大路表弯沉量。当荷载比路面承载能力大时, 将出现路面结构破损等现象, 一般而言就是坑槽、车辙、拥包、龟裂等, 尤其是在行驶过程中超载超限车辆突然出现紧急制动, 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在允许范围外产生路面变形和位移等问题, 同时因为超载超限车辆具有相应的方向, 部分路段长期受到高负荷碾压, 长此以往导致此路段出现严重破损现象。

(二) 容易出现堵塞交通的现象, 造交通事故

2012年, 全国因超速行驶、超员、超限超载导致的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数的14.4%, 是肇事致人死亡人数最多的交通违法行为。如2014年1月14日上午9时许在京港澳高速河南信阳路段947公里处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 在绵延将近6公里的路段内有多处发生车辆连环碰撞, 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现场惨不忍睹。据交警现场透露, 伤亡人数达到一百人以上。

(三) 不利于交通运输市场的有序性, 极易出现市场混乱等现象

在我国运输市场中公路运输作用较为显著, 运输市场的主要构成因素包括:运力、运量及运价。超限超载等情况的出现在增加运力的同时, 将大大降低运价, 进而降低国民经济收入。为确保自身利益, 运输人员往往会选用超限超载运输的方式, 这种方式的大量出现将极大增加公路承受的荷载, 进而严重损坏公路内部与外部结构, 在损坏公路的同时, 也会出现市场竞争不公平的现象, 进而导致市场乱象, 为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公路超限载运输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一) 运输经济人对利益最大化的盲目追求

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个体自私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运输经济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为追求运输利润最大化, 在收入增加和成本减少的共同作用下, 就会铤而走险选择超限超载行驶。于运输户而言, 运输收入与运输成本之间的差价就是其主要利益的来源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油价上涨、费率上调等都增加了运输成本, 但运价却没有过多地提升, 这种情况下运输户所能获取的利润就逐渐缩小, 进行超限超载运输成为了实现其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随着计重收费措施的实行, 对大吨小标等现象进行了有效遏制, 并对车辆超限超载等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并直接影响到了车辆结构调整与运价回升。但现阶段我国公路运输收费制度还不完善, 计重收费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 更无法从根本上对超限超载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特别是在短途运输低附加值原材料时, 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二) 运输市场的供过于求

20世纪90年代,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 其产业形式也开始转变, 如第三产业为主体的劳动服务市场和生产、消费资料市场一起完成了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变。作为劳动服务市场的重要分行业, 公路交通运输市场出现了运量需求远远低于运力供给的问题。同时因为公路运输市场准入标准低、成本少等特点, 导致其服务质量远远低于其他运输方式, 导致其竞争优势都集中到价格方面。为获得货源, 运输企业往往选用降低价格, 进而出现运输价格低于运输成本的现象。为增加自身利润, 运输户就必须选用超限超载的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 这种情况的长期出现, 加剧了运输过剩的矛盾, 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

(三) 公路破坏成本承担主体单一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超限超载运输产生的影响同工业生产中废气对环境的影响的类似, 是经济学外部负效应的重要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经济活动超限超载运输对外部产生的影响将导致第三方效用的降低或增加成本。在公路设施损害中超限超载运输并没有对自身造成直接损害, 即使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政策, 但普遍存在超限超载车辆多, 处罚车辆少的现象, 这些处罚费用根本无法承担公路维护的费用, 进而增加了公路工程维护的成本。

三、经济管理杠杆治理公路超限超载问题的策略

(一) 健全公路收费制度, 降低各种违规违法现象的出现

为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公路运输收费制度的管理力度, 确保收费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 这对公路运输环境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建立完善的公路收费制度, 提高管理水平, 才能避免超限超载运输现象的产生。首先在公路交通运输中必须加大计重收费的推行力度。必须对计重收费费率的科学有效性进行全面提升, 对运输车辆收费价格进一步减少, 增加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的成本, 将超限超载运输的经济利润从根本上消除。其次对货车通行费率进行一定程度地合理调整。撤销二级公路收费站, 将运输运营成本有效降低, 实现运输市场秩序的有序性及降低运输户的运输成本, 利用经济杠杆调节市场、并通过政策引导, 降低超载超限运输发生的机率。以此达到运输成本降低、运力结构优化及规范运输市场的作用。

(二) 利用经济杠杆作用, 实施计重收费制度

以此对公路交通超载超限运输问题进行有效调节, 提高运输市场的公平公正性, 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公路运输计量收费的实行, 必须遵循货车实际吨量计重收费。为进一步完善治超工作长效联动机制, 建立治超信息共享平台, 加强区域、部门协作配合, 强化车辆超限超载追踪监管, 实现共同监管、有效治理,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等八个单位联合印发了《河南省货运车辆超限超载信息抄告处理办法 (试行) 》。指出, 对于超限超载达到20% (含) 以上, 使用无牌、套牌、假冒军警、非法生产改装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等情况, 要将其车辆基本情况、驾驶员信息、货物装载地等信息及时抄告相关部门, 由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依法予以查处。对于违法超限超载行为情节严重的单位和个人, 要将其列入“黑名单”, 一年内不得享受国家“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 从严控制超限运输证件的申请,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可拒绝其驶入高速公路等。

河南省高速公路对载货类汽车按车货总质量计重收费如下所示, 三轮货车2吨;低速货车4.5吨;二轴货车17吨;三轴货车25吨 (由二轴汽车和一轴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为27吨) ;四轴货车35吨 (空气悬架、轴距≥1800mm为37吨) ;五轴货车43吨;六轴及六轴以上货车49吨。计重收费实施后, 超限超载现象得到了有效降低。

(三) 加大市场宏观调控力度

健全运输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提高公路交通运输准入标准, 取消恶意超限超载运输企业的运输资格, 建立有序的运输市场竞争环境。改革运输机制结构,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 大力开发高效低能耗车辆, 有效调整车型结构及提升技术水平, 推动货运市场从价格竞争转变为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实行集约化经营模式, 加大政策调控力度, 将货运主体小、散、乱、多的问题进行有效改善, 对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大企业、大集团进行大力扶持, 提高公路运输竞争力, 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超载超限运输将严重损坏公路结构、堵塞交通、扰乱运输市场秩序, 甚至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作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经济手段, 在公路运输中充分发挥经济管理杠杆作用, 可以有效治理公路超限超载问题, 提高公路运输竞争力, 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摘要:经济杠杆作为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经济手段, 在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 将其广泛应用到公路交通超载超限运输治理中, 可以起到运输成本降低、运力结构优化及规范运输市场的作用。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应健全公路收费制度, 降低各种违规违法现象的出现;利用经济杠杆作用, 实施计重收费制度;加大市场宏观调控力度。

关键词:经济杠杆,超载超限,公路交通,运输,危害,治理

参考文献

[1]陈刚, 金通.“公路超载”问题的本质及其制度因素分析[J].当代财经, 2005 (3) .

[2]唐于林, 姚新胜.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系统结构模型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6 (6) .

[3]王文龙, 路成章, 李亚茹, 张红卫.对治超长效机制中基本经济措施的建议[J].公路交通科技, 2007 (6) .

[4]张晶, 李佑钢, 杨建国, 林报嘉, 孙久虎.治理车辆双超智能管理信息平台的研究及实现[J].公路交通科技, 2007 (6) .

[5]丁青, 丁光明, 王宁贵.计重收费费率制定方法研究[A].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C], 2005.

长效治理 篇8

一、“小金库”的概念及资金来源

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指出, 此次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对“小金库”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即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 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 (含有价证劵) 及其形成的资产。

“小金库”资金 (资产) 来源众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小金库”资金来源是以各种名义挪用、转移国家预算内、预算外收入;截留销售收入、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和其他收入;高价倒卖、非法牟取价差收入;一些经济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侵占、截留罚没收入。主要包括: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 (资产) 有偿使用收入、资产处置收入、资产出租收入等。

“小金库”资金不包括党委、团委、工会会费, 稿费提成和职工互助金等项目。

二、“小金库”形成的主要原因

“小金库”问题主要是个别部门、单位对执行财政政策法规的观念淡漠, 无视政府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政策规定, 存在侥幸心理。产生“小金库”实质上是一种领导行为, 部门、单位的主要领导不同意、不默许, “小金库”就滋生不了, 或很难产生。“小金库”形成、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 思想认识偏差

一是少数部门、单位领导、财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认为“小金库”只是一般违规, 只要不是直接贪污、受贿、挪用公款, 就不碍大事。二是有的领导干部认为, “小金库”的存在, 是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普遍存在, 是正常现象, 无须大惊小怪, 还有的认为, 要处理好单位的对外关系, 就得有一部分“活钱”, “小金库”的存在在所难免。三是还有少数领导干部认为, 本部门、单位的一些收入, 怎么支出都是内部的事情, 应由部门、单位自己作主。这些认识上的偏差, 导致了设立小金库“越轨”行为的产生。

(二) 经济利益驱动

一是一些部门、单位领导为了小团体和个人利益, 违反政府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政策规定, 隐瞒收入、账外设账。二是一些部门、单位领导热衷于搞吃请、拉关系, 而请客送礼等支出, 合法大账上不好明目张胆地支, 于是从设立的“小金库”中动脑筋、想办法。三是近年来个别部门、单位由于受利益的趋动和诱惑, “小金库”的存在和发展也就有了“后劲”。除了财政正常工资补助外, 都竞相给干部职工发一些福利, 干部职工皆大欢喜, 这些开支自然要落到“小金库”。

(三) 个人私欲贪婪

一是极少数部门、单位的领导、财务人员拜金主义思想严重, 把“小金库”作为个人谋取私利的途径, 导致小团体的“小金库”经久不衰。二是正常的工资福利等收入不能满足个人的消费需求, 一些领导干部放纵私欲, 把“小金库”作为个人敛财谋私的“黑洞”, 想方设法在私设的“小金库”里做文章。

(四) 惩处不到位

对于部门、单位的“小金库”问题, 一些管理部门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纵容、默认财务人员搞“小金库”;一些地方的执法执纪部门存在着“重清理”、“轻惩处”现象;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出于对干部的“保护”, 对有“小金库”的部门、单位领导或相关责任人存在“重处罚单位”、“轻处理个人”的现象, 对违法乱纪行为责任追究不力, 这些都纵容了“小金库”的滋生和蔓延。

三、“小金库”存在的危害

一是损害了党和政府的整体形象。“小金库”虽“小”, 但危害极大, 公款沦为“私房钱”, 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一些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私设“小金库”并大肆挥霍资金, 在群众中造成恶劣的影响, 容易造成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对领导的种种猜测、议论, 不仅污染社会风气, 而且严重破坏了经济秩序, 严重损害干群关系, 损害了党和政府的整体形象。二是“小金库”是滋生腐败的土壤。由于“小金库”资金深藏不露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使用起来方便, 不受监督和制约, 因此有些人便用它大搞不正之风, 有的用它行贿, 将公家的钱转换成联络感情、拢络人心、捞取“政治前途”的筹码;有的用它大吃大喝、请客送礼、游山玩水;有的将“小金库”资金花光分光, 装进少数人腰包, 据为已有, 中饱私囊, 使“小金库”成为个人以权谋私的钱袋, 从而滋生腐败甚至犯罪行为。

四、积极探索建立“小金库”专项治理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 中央虽三令五申, 依然未能彻底阻止“小金库”的扩张和蔓延, 因此需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办法, 积极探索建立“小金库”专项治理的长效机制。

(一) 加强政治教育, 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要加强对部门、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对“小金库”危害的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认识“小金库”治理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重大意义, 特别是部门、单位的“一把手”要在思想上认清“小金库”的严重危害性, 始终把治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二是要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职工, 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教育, 牢固树立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思想, 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努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三是要加强对部门、单位财政财务管理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明确单位的非税收入是政府收入、是财政收入。四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中央、省、市财政法规政策, 进一步加强财政财务收支管理, 规范政府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行为, 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自己不搞“小金库”, 而且要管好自己的下属也不能搞“小金库”。

(二) 狠抓制度落实, 监督关口前移

一是要不断完善财政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实行国库集中管理, 统一收入支付制度, 由财政部门对资金实行统一征收, 统一支付, 统一核算, 统一管理;二是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严格管理, 完善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制度, 全面实行政府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防止预算外资金收支的随意性;三是不断完善财务制度, 加强财务票据的统一管理制度, 堵塞漏洞, 杜绝假发票、白条入账, 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四是要完善票据分离制度, 收款单位开票, 委托银行收款, 相互监督。五是要完善银行单一账户制度, 不允许单位多头开户, 以便资金监督。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制度, 从源头上切断“小金库”的资金来源, 防范“小金库”的发生。

(三) 加大财政审计监督力度, 完善监督机制

要加大对部门、单位“小金库”的监督力度, 必须完善监督机制。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部门、单位收支活动的财政、审计监督, 杜绝和减少私设“小金库”的可能性。二是要对部门、单位执行政府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的情况, 进行经常检查;对长期违反规定的部门、单位, 财政部门可扣拨或停拨相关部门、单位的经费。三是对部门、单位各种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对违规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部门、单位, 依据政策规定及时进行纠正, 严肃处理。四是要加强部门内部审计和单位控制力度, 在源头上斩断“小金库”的资金来源;明确部门、单位财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 管钱、管物、管账人员进行相互制约, 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定期对资金进行清查盘点。五是广泛宣传, 依靠全社会和人民群众监督。要通过新闻媒体将部门、单位存在的“小金库”行为, 及时进行曝光, 并向社会公布, 始终让“小金库”置于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四) 继续做好对“小金库”问题的举报受理和奖励

各级纪检、监察、财政、审计部门要做好“小金库”举报的受理工作, 要在相关部门长期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建立举报登记和查处督办制度, 指定专人负责, 做到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着落。要认真执行信访工作保密制度, 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 依纪依法惩处。要及时对举报者实行奖励。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 具体按照中共中央纪委、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关于印发《“小金库”治理工作举报奖励办法》 (财监[2009]26号文件) 予以及时兑现。若举报属实, 根据查出并已入库的税款或收缴财政的“小金库”资金数额, 给予3—5%的奖励, 奖金最高限额为10万元。

(五) 加大案件查处, 严肃责任追究

加大对部门、单位“小金库”案件的查处, 严肃对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一是纪检、监察机关和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形成工作合力, 加大对各部门、单位财务收支情况的检查督促力度。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部门和单位要重点检查。二是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地清理“小金库”专项督察活动, 形成多渠道的监督网络, 对发现有“小金库”的单位严肃处理, 对查出的典型案件予以曝光, 以起到强有力的震慑作用。三是财政、审计等部门对财政财务、审计经济检查中发现的“小金库”问题, 在严肃进行查处的同时, 要将情况向纪检、监察部门及时进行情况通报。三是对私设“小金库”的部门、单位和个人, 不论涉及到哪个单位、哪个人, 都要做到“三个一律”:一律追究责任, 一律没收追缴, 一律公开曝光。视其违纪情节, 纪检、监察部门要依法依纪给单位的责任人和当事人给予必要的党政纪处分, 构成犯罪的, 移交司法机关,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 推进“三个”公开, 构建“阳光工程”

要积极探索推进“三个”公开, 增强健全经济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一是对部门、单位的政务、重大决策、资金管理要实行“三个”公开, 倡导经济运行“阳光”操作, 增强积极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杜绝“小金库”的产生。二是对单位、部门的主要领导和责任人签订承诺书, 严格实行私设“小金库”行为的一票否决制, 有效制止私设“小金库”行为的发生。三是建议国家将各级政府“小金库”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设立为常设行政管理机构, 有效地开展并搞好日常的“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长效治理 篇9

二矿区是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力矿山, 随着产量的不断攀升, 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 安全管理的压力愈来愈大, 而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矿山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如何做好矿山的安全管理工作, 实现长周期安全生产成为二矿区当前安全生产中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长期实践证明, 建立隐患治理的长效机制是保证二矿区长周期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之一。

2 前期安全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作业环境的特殊性, 前期二矿区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普遍存在着安全隐患治理不够彻底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随着生产任务的不断提高, 一些基层管理人员未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稳定、发展的关系, 三违现象仍然时有存在。

2.2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能适应工艺技术改进和革新, 部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已经不适应现状要求。

2.3 以劳务民工为主体的工程分包、大包的劳动生产组织形式

的出现, 存在着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很低, 安全意识塑培手段缺乏, 人员安全技能匮乏, 缺少自我防护能力等困难和挑战。

2.4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隐患整改落实率低。

出现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安全管理工作薄弱, 安全管理方法上重处罚、轻教育和塑培, 注重短期效果, 不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要真正搞好安全工作, 应重点建立和完善安全隐患治理的长效机制, 引入卓越绩效考核模式, 使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在隐患随时得到有效处理的基础上。

3 如何认识隐患治理长效机制

安全隐患既有人的不安全行为, 又有物的不安全状态, 还有管理上的缺陷, 系统安全的理论观点认为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 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的因素, 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因此, 安全隐患的是伴随着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的, 必须充分认识排查隐患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使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 就必须建立形成一种完善的治理与考核机制, 并在实践中长期坚持运用。

4 建立隐患治理长效机制的办法

4.1 坚持“三个结合”, 建立事故隐患治理排查发现机制

一是安全工作要和日常生产经营工作相结合, 明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在部署安排生产经营任务的同时部署、检查、落实安全工作, 实现事故隐患治理常态化管理。二是和矿山综合安全生产检查及专项整治活动相结合, 形成矿级领导安全巡查、安全环保部门专项督查、基层单位自主排查事故隐患的立体工作制度, 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三是和职工的广泛监督相结合通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学习, 让广大职工明白自己在安全生产领域所具有的监督权、拒绝权、举报权, 在基层单位绩效管理中要设立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办法, 将隐患治理工作置于“职工群众雪亮的眼睛”之下, 充分调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积极性, 形成全员参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良好氛围。

4.2 强化“三项措施”, 建立事故隐患治理工作落实机制

一是现场交办, 对排查发现的一般性事故隐患, 能现场整改的要当场责令整改, 对暂时难以整改或停止使用的设施、设备, 应当加强维护、保养和监控, 防止事故发生。二是专项交办, 对涉及班组职能交叉的事故隐患治理, 可指定责任人进行整治, 防止相互扯皮。三是挂牌督办, 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工区一把手挂牌督办机制, 明确督办要求, 落实督办措施, 完善督办程序, 确保督办效果。

4.3 发挥“三个作用”, 建立事故隐患督促检查机制

一是基层单位要配合安全环保部门做好安全综合监督作用, 基层单位要依法对辖区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组织好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 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 要立即上报安全环保部门, 并配合有关部门抓紧整改。二是要建立、完善和落实对重点部位、重点设施安全隐患经常性的检查治理和整改考核措施, 例如像井口乘罐、卷扬、电梯等提升运输系统的主要机电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保护措施是否完善等建立严格的点检制度, 并抓好落实工作。三是要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作用。基层单位行政主管要肩负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 “抓住不落实的事, 查处不落实的人”;党支部要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到对有关领导的实绩考核, 严格实施“一票否决”;工会要从维护职工安全生产合法权益入手履行好监督权, 切实做好三违现象的治理。四是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引导作用, 将事故隐患治理的目标任务、方法措施、时限要求等通过排班会、安全会等形式向职工说明, 增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透明度, 增强职工的知情权。

4.4 完善“三项制度”, 建立事故隐患治理工作激励机制

一是完善规章制度, 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体, 研究制定、改进完善符合工作实际的, 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 程序简明的制度化体系, 进一步强化制度的约束力量。二是制定考核办法, 成立考核机构, 严格考核程序, 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考核原则, 做到考人与考事有机统一, 两者相互促进, 形成透明度高、实际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机制。三是完善奖惩措施, 加大经济处罚力度, 将考核督查结果与年终评先树优和职位升迁等挂钩, 严格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吃大锅饭”的现象, 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 促进各项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5 结束语

二矿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以打造本质安全化矿山为目标, 成功构建了以卓越绩效导入为核心的事故隐患排查长效机制, 不断夯实基层安全管理基础。随着隐患治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有效地控制了事故的发生, 稳定了职工队伍, 树立了矿山形象, 促进了矿山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采矿设计手册》编委会.采矿设计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2.[1]《采矿设计手册》编委会.采矿设计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2.

[2]王启明.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问题及对策[J].金属矿山, 2005.[2]王启明.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问题及对策[J].金属矿山, 2005.

[3]周利华.浅谈现代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J].中国矿业, 2001.[3]周利华.浅谈现代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J].中国矿业, 2001.

[4]邓云峰, 吕文生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2006.[4]邓云峰, 吕文生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2006.

长效治理 篇10

1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卫生面临的问题

1.1 农民生活方面

与城市相比,农村人口密集度相对较低。因此,农民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及代谢物通常没有作为环境污染的因素考虑,但长期积累对环境产生的压力日益凸显出来。据调查,不少农村仍沿用传统烧秸秆、木炭的做饭方式,生活垃圾乱堆乱倒,直接暴露于环境之中,或随意丢入池塘、湖泊,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呼吸道感染,而且也造成了对土壤及水源的二次污染,特别是不少村民一直饮用未经处理的井水、江河水等,直接带来了健康隐患。非但如此,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家禽、家畜基本处于散养与混养状态,容易滋生病菌、蚊虫,传播疾病。农村使用的厕所也沿用原始型的厕所。在农村,人、禽、畜粪便几乎都没有做无害化处理,而直接作为农作物的肥料,造成寄生虫病、肠道等传染病流行。

1.2 农业生产方面

由于没有相应处理方式,农业生产造成的越来越多地膜覆盖产生非可降解的“白色”垃圾污染严重,这些“白色”垃圾携带的大量有毒物质渗入泥土,并通过雨水冲刷不断扩散,对居民的粮食生产及饮用水带来不利影响。据科学研究显示,塑料大棚1亩残膜可达100公斤,而残膜要100年至200年的停留才能在自然界里完全降解,从农膜中分解出的有害物质不仅使农作物减产,还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1]。随着科技发展,大量农药、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我国的耕地不到7%,化肥使用量的比重超过了世界化肥使用总量的30%[2]。化肥长期使用已经造成土壤板结,土质恶化;大量农药频繁使用,不仅污染土壤与水体,而且增加了农药残留,通过食物链严重危害人体。

1.3 农村管理方面

从比较经济学来看,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两者之间必须要做博弈分析的话,地方政府会选择发展经济,因为保护环境投入产生的效益是较长远的,亦或是不明显的,也无法以量化的形式作为绩效考核。因此,导致基层行政部门对卫生的投入意识不强,管理经费缺乏,监管机制不到位。我国一般农村没有专业的清运队伍,没有大型的垃圾收集及转运设施,以及污水处理工程等,环境卫生治理滞后。虽然爱国卫生活动和卫生保健活动每年都在农村开展,但都流于形式。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如果经费、机构、人员得不到有效解决与供给,农村环境卫生将会进一步恶化,甚至会积重难返。

1.4 农民习惯方面

多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居民受传统陋习及落后观念影响,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吐乱丢等不文明现象习以为常。不仅危及农民的身心健康,而且不利于整个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美丽乡村建设。即使许多乡村开展了文明村庄、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但都是做表面文章,敷衍了事,而且评选内容及标准多年不变,评选活动缺乏规范操作与民主程序,评选结果也没有与相应的投入及奖惩挂钩,最终造成此项活动的影响力与实效性不强。由于农民长期形成的卫生习惯,对村中的脏、乱、差现象长期视而不见,甚至与环保执法部门、人员发生冲突,抵制对环境卫生的约束。广大农村居民对环境卫生整治缺乏足够认识与参与热情,直接源于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

2 生态视角下农村环境卫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政府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从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收益看,政府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资金一般应投向城市、经济发达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却相对投入不足,所以呈现出“两高两低”的局面,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得不到长期而又稳定的经费支持。据调查,目前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所需经费主要通过项目经费或者“上面给一点、自己筹一点、下面收一点、企业捐一点”的方式解决,长期保障困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所需工作经费大、运行成本高。单就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而言,现采用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每个乡镇每年为此支付的费用高达几十万元,大部分无法长期承担,造成有的乡镇整治工作欠账严重[3]。出于经费不足,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度缺乏,没有专业的清洁人员,没有专用的垃圾清运车,没有统一的垃圾处理厂和污水终端处理设备。这无疑会加剧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2.2 环保观念淡薄,生态意识有待提高

培养环保观念,提高生态意识,宣传教育是必要的,但关键还在于村民及领导干部自身意识的转变。从上文农民的生活习惯看,农民普遍生态意识不强,更谈不上对环境的保护与整治,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健康文明的养成。环境卫生属于准公共物品,靠市场机制无法实现有效配置,这就需要政府给予支持与关注。但目前农村干部普遍关注不够,环保观念淡薄,相对于环境保护来说,他们更注重经济发展,而没有看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现行的考核制度又没有把环境保护、农民身心健康与农村干部的政绩挂钩,这便造成对环境卫生疏于管理、应付了事,往往是为检查考核而开展突击整治,从而最终引致对环境卫生治理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农民健康知识贫乏,自身防护不强,村干部环保与生态意识缺失,将使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任重道远。

2.3 部门监管缺位,法律保障不完善

到目前为止,我国地方乡镇大多数没有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和专职人员,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几乎无法真正得到落实。现有农村乡镇环境管理机构体系设置过于混乱,将生态环境管理分割为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等多个部门,这样造成了权利相互叠加,职权界限不够明确,最后相关政策与措施不能及时贯彻与执行。在加上县级环保部门较少在其所辖村镇设立派出机构,从而导致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的监管真空。另外,我国农村环境需要监管的对象复杂,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共存,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交织,使农村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一般来说,环境监管需要法律做支撑,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要是针对城市提出来的,还未能覆盖农村环境问题的全部,即使应用于农村环卫监管依据,但又缺乏针对性。

2.4 环保缺乏长远规划,统一管理体制尚未建立

从调查结果看,当前多数农村环境保护没有可依据的长远规划。农村发展规划可执行的国家条例仅有20世纪90年代颁布的《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条例》,其内容条款早已落后于时代发展;在技术支撑方面,目前尚未形成专门针对村庄整治的规划标准和准则,也没有村庄用地规划指南和技术标准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缺乏针对农村自建村庄模式以及低投入特点的设计指南[1]。不但如此,农村针对当前环境保护的统一管理体制也尚未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收运、畜禽污染治理等长效管理制度,以及落实制度所实行的环境监测、经费筹措、技术培训、考核奖惩标准管理机制都未能有效运行。农村环保没有一个总体规划进行全面统筹,没有一个现行体制进行制衡与约束,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很难做到有序开展与协调推进。

3 生态视角下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的长效治理

3.1 加大政府对农村环境卫生的投入力度

资金问题与基本环保设施供给是制约我国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主要瓶颈,它关系到整个农村环境卫生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治理。因环境卫生本身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加大政府投入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再生污染的影响主体。因此,应该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上级政府在做预算时,要建立专项资金的保障机制,做到专款专用,并且对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要采取分别的筹资方式。投资金重点应取向农村水源地保护、污水终端处理设备、农厕改造与禽兽粪便管理、秸秆利用与土壤改良、生活垃圾处理与掩埋等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要保障相关部门对农村环境改造的技术支撑,在现有科技资源整合和利用基础上,尽快培养农村环境卫生科技服务人员,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环保科技体系。农村环境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彻底解决农村环境卫生的各项问题。

3.2 强化干部与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改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政府投入是一方面,关键还在于干部、群众真正能树立起生态文明意识。要使各级领导干部明确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与建设美丽新农村的关系,整洁环境对村容村貌及农村百姓身心健康的影响。本文建议把环境质量作为基层主要领导,特别是环保干部年终政绩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使生态文明意识真正在广大基层干部队伍中树立起来。不仅如此,还要通过媒体、网络、宣传栏及各种文艺下乡活动大力向人民群众宣传和普及环保知识,邀请环保专家下乡通过课堂提供垃圾分类与处理方式、饮用水保护以及土壤植被保护等方面的教育,同时还要对农民传授节能环保技术,号召农民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相结合的农业发展之路。打破传统生活与生产方式,改变生产和生活陋习,树立“环境靠大家,幸福你我他”的信念,让生态文明观念深入到每家每户,营造和谐共融的生态环境氛围[2]。只有这样,才能动员全体居民一起参与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队伍中来。

3.3 建立完善的环境评价与法律监管体系

建立完善的环境评价与法律监管体系是促使各项环保政策得以落实,资金得到有效使用的根本保障。科学合理的环境评价体系应包括: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强度、秸秆综合利用率、农用薄膜回收率、退化土地利用率、污水及废弃物处理率、禽兽粪便处理率、农业工业产值、环保技术贡献率等。根据完整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有效的环境建设评价体系又为相关部门的环境监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环保、安检、工商等相关监管部门以此为指标体系,通过明察暗访、重点巡查和现场办公等方式深入农村基层,全面指导与督促环境整治工作,要把责任分解到具体部门与个人。对于违反规定的相关部门及个人,依据相关法规与地方管理规定给予相应惩处。我国已有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主要是针对城市提出来的,目前急需制定一部针对农村的《环境保护法》,结合不同区域的地方性法规,形成完整法律体系,不断提高环保人员的法律意识,做到严格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我国的农村环境卫生治理走上正规化与法制化的轨道。

3.4 打造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长远规划

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秉承“以人为本、服务百姓”为宗旨,建立一个“成本低、收益高、覆盖大”的规划,全面有序地推进环境卫生建设,既要注重眼前,同时又要适应长远发展需要,分类指导,逐步实施,以打造美丽乡村与生态农业为驱动,长远规划,整体布局[4]。以农民为主体,建立镇、村、组三级联动机制,形成农村环境治理的合力。同时,还要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协调好经济、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制定农村环境卫生治理长远规划时,要立足区域、产业、环境等资源优势,把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与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结合起来,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努力实现资源整合的最佳化、环境保护的最优化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合理而又有效的环境卫生治理长远规划实施,不仅能够为农村招商引资提供较好的环境空间,而且还能为农村生产力发展创造不竭的动力。

3.5 整合现有基层环境卫生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现有基层环境卫生管理机构比较混乱,主体不明确,权利交叠现象严重,有的地方甚至还处于管理的空白状态。鉴于此,建议县级领导机构专门由一名副县长主管,下设爱卫办,由爱卫办专门成立一个单独机构负责全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各乡镇要建立“环卫管理所”或“环卫站”,负责协调辖区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各个部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从上至下的环卫管理系统[4]。另外,借鉴其他地区的有效做法,实现“门前三包制度”,即村委会(社区)和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让农户自觉搞好自家室内外卫生,管护好门前的树木、花草和自觉遵守门前不乱扔乱倒的习惯;责任包干制度,即村(居)主要干部包组,并有专人来抓全村的环境卫生工作,党员、组长包户,负责巡查、督促落实抓好各家各户环境卫生工作[5]。年终时,可对管理较好的村户及个人进行表彰,实行奖优罚劣。

总之,农村环境卫生的有效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造福农村百姓的千秋伟业。因此,无论是基层干部,还是广大农民群众都应提高重视程度,为建设一个美丽家园贡献自我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小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初探[J].市场论坛,2013(10):4.

[2]樊冰,毛萍.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3(10):70-71.

[3]陈卫波,郝文格.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7):93.

[4]饶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思考[J].学习月刊,2009(7):69.

上一篇:高中篮球教学现状下一篇:社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