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共8篇)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篇1
摘 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推动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创新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其核心主旨在于强化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实际工程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
关键词:教育管理论文发表,发表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投稿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推动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创新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其核心主旨在于强化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实际工程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的优秀工程师,以满足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工程型人才的需求。
一、建筑学专业学生培养的特殊性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许多高校开展了“3+1”“3+1+2”“4+2”等创新培养机制研究。在这些培养机制中,各类工程专业都增加了工程实践能力与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环节,如校企联合培养、创新计划等,借以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现有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强化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最终造就具备健全人格、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实践与创新能力突出的新型工程人才。
建筑学作为中国国内为数不多的5年制本科专业,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5年的专业培养中加入半年设计院工程实践环节、每年均安排一定学时的实践、聘用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授课等,这些实践能力培养措施较其他工程类专业提早近20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基于卓越工程师创新培养要求的大环境,建筑学仍然有必要对其专业培养模式进行反思,以满足建筑类工程人才需求。
二、建筑学专业的创新型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
目前,中国工科专业多以4年为主,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建筑学专业尽管也属于工科,但由于其专业培养模式的特殊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将学制由4年改为5年,同时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简称“住建部”)专业评估委员会评估的建筑院校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而未通过专业评估的建筑院校则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此外,住建部评估委员会对于硕士阶段达到建筑学培养目标的建筑院校还批准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总体而言,不同的学制、不同的培养标准反映在建筑学中,就可分为工学学士、建筑学学士以及建筑学硕士等三个培养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建筑学人才培养可以采用“4+X”模式。对于学习有一定困难,或者家庭有一定工程背景(如施工、建材等)的学生,可允许此部分学生采用“4+0”的模式,按照4年制培养模式,授予工科学士学位,使其尽早投入相关工程领域参与实践工作。而对于通过5年学习(即“4+1”)的大部分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则可授予5年制建筑学学士学位,此类学生的最初工作岗位往往以建筑设计为主。此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少数学生,还可以对其进行专业提升,即采用本硕连读的模式,根据其学分修习的进度,最终决定采用“4+2”或“4+2.5”或“4+3”模式,使其既能提高专业水平,又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按照一般模式,建筑学硕士读完需8年时间,而采用此模式则可缩短1年~1.5年时间)。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率先采用了此模式。这对国内同类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2.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是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大亮点。传统教学一般以专业大类课、核心课及选修课三个层次为主,尽管通过选修课或通识课可以开阔学生的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其眼界始终局限于专业设计或社会生活的某一部分,对于设计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加入双语系列课程,聘请国内或国外专家学者采用双语教学,借鉴、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设计资源,提高设计课程的国际通用程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开展与国外高校联合教学模式,如邀请国内外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为期一月或数月的交流、学习和实践,对同一课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与设计,提高专业水平,促进校际交流与协作,为学生打开设计新视野。目前,此模式在国内知名建筑院校中已普遍采用。如东南大学与ETH联合教学已持续了数年,中国矿业大学与德国波恩大学也对此模式进行了多次尝试。
此外,定期聘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工程项目专题讲座,介绍大型工程项目的构思、设计、组织与施工经验,这也是进行国际化联合培养的一种简便模式。
3.“双导师”的实践教学模式
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既是工程教育理论上的学者,也应是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专家。然而,国内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因此,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高校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校内教授工作室和校外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导师”教育模式。
建筑学专业培养中,前3年往往偏重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课程设计从单一空间向复杂、综合性空间转变,进入高年级后则会结合真实课题进行设计。
高年级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对学生设计水平与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目前,国内部分建筑类高校大多采用“教授工作室”模式,该模式不仅使教授可以利用其丰富的工程经验指导学生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还可以吸纳年轻教师融入教授工作室,担当助手,在工程实践中吸收经验,提高个人能力与设计水平。
强化校企联盟,建立校企合作工程实践基地或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合理的实习培养方案,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或工程师作为“校外导师”,对学生校外实习进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学生带着经验和疑问回到学校,学习目的性更明确、学习热情更高、创造欲望更强。
此外,高校和企业还可以不断深化合作,构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的工程人才培养平台。企业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和先进的设计理念恰好与高校形成互补,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为企业输送大量社会紧缺的设计人才,两者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工作,较好地实现了校企共赢。
三、构建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建筑学教学体系
当前许多工程学科的教学体系仍然脱离不了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模式,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大背景要求高校在教学课程的体系与教学内容上,必须大力进行改革,推行符合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型与研究型模式,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训练和提高。目前,建筑类高校正大力提倡构建“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实践性教学
在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中,教学仍然是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成为“演员”,而教学的场地和环境可以根据讲授的内容进行调整,突出“实践性”特点。以建筑制图为例,以往仅在课堂内讲授书本中的制图要领、原则与方法,学生只需学会求解,但当遇到实际课题时,则会碰到很多不解之处。在实践性教学理念下,将部分建筑制图课堂转到室外,对校园内部的小型建筑进行实地讲解,并要求学生对其进行现场测绘,完成现场考察之后再回到教室,制作相应比例的建筑模型,通过对实体建筑模型的切割与分析,最终完成图纸绘制。通过亲身实地感受、了解现场,以及分析、切割实体模型,学生不仅对基本制图原理的认识有所加深,而且还大大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践性教学中,通过“课堂原理——实践认知——动手操作——原理加强”这一教学过程,使原本仅停留在课堂、书本上的原理,变成了一个个实际存在的鲜活案例,学生对原理的认识也呈现出质的飞跃。
2.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工程类人才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式获取性学习,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主要负责讲解设计原理及其重要知识点与研究方法,设立合适的研究专题,分析研究方法的合理切入点,同时安排合理的研究进度、计划以及最终的研究成果要求。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应组成研究小组,选择教师所提供的某一个或几个专题进行研究,在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应用和更新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能力,在团队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提高素养。
对于建筑学专业研究性学习,应以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为主。学生应以课程设计的某个专题为核心,参与项目的策划、设计及运行,同时运用已具备的专业知识,选择合理的方案和设计手段,最终拿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教师所提供的设计课题应为真实课题,学生在研究中也应从课题的社会性、整体性及实践性等多方面考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最终设计才更具可操作性,更易与社会接轨。
3.创新性设计
工程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仅局限在数字计算、设计模仿与形式堆砌上,而要在各个方面对工程设计有所创新,建筑学人才培养尤其要关注设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中国建筑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国外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其建筑设计创新教育的印记。巴黎的“鲍扎”教育转变了人们的艺术观念,此后的美国学院派、德国包豪斯等建筑教育则超越了之前的工程教育理念,强调建筑设计与社会环境、技术等的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多元化建筑设计的教育思想。而日本则通过在建筑空间、形态、思想与技术方面的创新,形成了一种体现本土思想、别具一格的日本现代建筑风格,这一思维的创新性设计也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四、结束语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建筑学由于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可以采用多种培养模式,尤其以“4+X”、国际化联合教学及校内外双导师制度为代表,同时应在建筑院校中强化“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培养实践性好、研究性优、创新性强的新时代卓越工程设计师。
应该说,高校中的工程教育没有实际项目中所限定的各类条件,因此也就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与创新性。而高校的建筑教育与时代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发挥主流和先锋作用,同时,学校的教育往往对社会的流行趋势起到一种主导作用,并能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高校的工程教育在创新性设计教育中,不能仅仅强调表层的适应社会的创新,而要挖掘学生的深层创造潜力,不断完善、丰富、充实和发展高校工程教育的设计创新,使得创新性设计教育不断突破,开创新的创新格局。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篇2
一、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人类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活动以及感受成就等通过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这些图画在记录的过程中, 基于图画自身的局限性及复杂性, 无法满足人们的表达需求。随着文字的发明创造, 人们的思想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得到清楚的表达, 由此可见, 在人类创造文字初期, 图画不仅为艺术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还伴随其贯穿了人类文明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艺术设计在发展的过程中, 应追溯到19世纪的现代印刷技术。现代印刷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推动了平面设计, 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设计要求, 推动了艺术设计的发展。到了20世纪, 计算机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手段, 数字艺术设计就是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的, 利用计算机等数字技术和设计有效结合, 成为了一种崭新的设计手段。
二、数字艺术及其人才内涵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应运而上的数字艺术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联姻, 它体现了科技文化与审美文化的互动和交融, 也是科学技术向艺术渗透的一种具体体现。数字艺术与现阶段数字手段和科技产品应用是分不开的。数字作品呈现出新型的艺术形式, 比如:网络游戏、网络媒体艺术、数字动画、数字影视特效、互动艺术以及数字音乐等, 均是数字产品的展现形式。而完美的数字艺术, 不仅仅是技术范畴更是涉及到艺术范畴, 整个数字艺术中, 囊括了艺术、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 以电脑科技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艺术, 是人类理性思维和艺术灵感高度融合的一种全新的综合艺术形式。与传统的艺术设计不同的是, 数字艺术设计融合了多媒体计算机中的多种优势, 在制作以及设计上都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在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数字艺术人才应清楚的掌握数字艺术的特点及本质。与传统的美术专业人才相比, 数字艺术设计人才除了具备相应的审美观点外, 还需要掌握计算机的操作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满足数字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要求。此外, 教师在培养数字艺术人才的过程中, 除了注重专业知识培养外, 还应注重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以及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的数字艺术设计教育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相对于西方而言还处于初级阶段, 数字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有些脱节, 不能为现代产业提供有效服务。纵观国内数字艺术人才市场, 两级分化现象相当突出, 表现为艺术设计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分化以及研究人员与制作人员的分化, 原创性复合人才十分稀缺, 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严重阻碍了数字艺术产业的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不仅关系着整个人才的培养, 同时还关系着社会的进步及发展。但基于我国传统的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的现状, 针对数字艺术人才的培养现状, 具体分析如下:
(一) 在新专业的教学内容设置上盲目地做加法。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 对许多高校而言, 数字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的专业, 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数教师无法对其进行明确的教育定位, 由此导致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专业内容上一如既往的 “做加法”。在多媒体艺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将理科知识与艺术类课程全部叠加在一起,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无法形成统一的整体, 无法灵活的贯通运用, 一些学校甚至没有明确的培养方向。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影响学生学习的同时, 还直接影响着我国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二) 刻意夸大软件应用。
把软件操作技法当作专门的课程来设置, 至少从专业教学体系来说不合适, 随着绘画软件的日益简单化、智能化及人性化, 艺术创作渐渐变成了一种依赖技术与工具的手工制作样式。传统艺术理论及艺术规律已渐渐被忽略。但仅靠软件和工具是不能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的, 要想在数字艺术的殿堂中任意遨游, 使创作发挥到极致, 只有认真研究传统艺术理论, 广泛汲取中外经典艺术养料, 将传统艺术实践经验与当代先锋技术应用有机结合。只有这样, 才能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三) 教学主要目的是掌握实用技术。
在传统的艺术教学过程中, 主要是以学生的手工绘画为主,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在当前数字艺术设计的过程中, 传统的手工绘制已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在数字技术条件下, 教学已经由传统的手工转变为电脑设计教学, 教学重心也由传统的“觉悟”转变为“创意设计”。在这个被称为“数字化生存“的新时代, 科学技术的力量已经将前辈艺术家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变为了现实。数字技术早已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四) 闭门造车的教育形式与实践相脱节。
按照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过于重视技术和理论的培养, 很少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学校中仅有的社会实践也是仅仅到相关的企业公司考察参观, 这种情况的后果使得很多学生往往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长期处在封闭的环境中, 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
四、数字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对策
随着数字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 数字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在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除了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外, 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 结合着时代发展背景, 有针对性的进行创新。在满足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需要的同时, 还能推动社会的发展。针对数字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具体分析如下:
(一) 创新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中, 主要以教师的指导及学生自身对艺术的领悟为主,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创作能力。因而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 数字时代的到来, 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使封闭式的教育模式转向开放式, 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运用。基于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由此就需要在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教师能够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 创新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应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 能够灵活运用教师传授的知识, 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只有这样, 才能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 推动数字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
(二) 完善课程设置。
完善数字艺术课程设置, 首先要做到定位准确。在课程定位之前, 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 不同院校应制定相应的教学及培养方案。而对于教师也应该有相应的系统培养, 教师并非只是单纯的传授课本上的知识, 而是具有与时俱进的能力, 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物化知识,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力争培养出知识与能力并重的优秀学生。在这种意义上,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就应该敏锐的观察和把握数字艺术的现状和走向, 并立足于丰富多样的实践, 及时总结其艺术生产的经验, 归纳其艺术发展规律, 设置出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只有这样, 才能改变苍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局面, 建设崭新的数字艺术教学体系。
(三) 鼓励创新。
各行各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同时也是民族前进的根本所在。在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教师除了注重学生的知识培养外, 还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勇于突破、积极创新。教师在鼓励学生创新的过程中, 首先, 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针对一些大家的作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结合着自己的看法、观点设计出自己的作品。其次, 一切创新都来源于生活, 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以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仔细观察周边的一事一物、一草一木, 为自己的设计创作提供灵感。
(四) 结合数字传媒。
与传统艺术设计不同的是, 数字艺术设计基于自身的特殊性, 凭借数字科技及网络媒体的优势, 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具备一定的交互性、虚拟性以及传播性。这些性质导致了作品与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转化, 最终出现了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及经验。数字技术引入艺术创作, 大大提升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力, 同时也大大拓宽了人们对艺术本质的思维。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数字艺术设计专业是为创意型产业提供人才的源泉, 而创意型产业对提升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又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 随着数字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 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 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数字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由此就需要高校的负责人能够结合着社会发展趋势, 针对数字艺术人才培养, 构建出完整的、系统的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数字艺术设计人才, 才能更好更快的推动高校的发展。
摘要: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字艺术在艺术的本质特征, 功能与价值、起源与发展、创作与风格、作品门类的本体构成等问题逐渐呈现出不同于传统艺术的诸多特征, 这使得相关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面临着再构建的问题, 本文基于数字传媒背景, 对数字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做了初步的探索, 以期实现数字传媒背景下艺术教育的突破与创新。
关键词:数字传媒,数字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参考文献
[1].吴倍贝.新媒体数字艺术对设计教育的冲击——改变招生模式完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立体化进程[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07
[2].廖祥忠.数字艺术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3].李尊雨.浅谈国内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未来[J].艺术科技, 2006
构建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篇3
摘要:适应数字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高校纷纷建立数字媒体专业。目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本文从构建数字媒体专业课程体系、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等角度,探索构建行之有效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
关键词: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产学研;工作室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媒体传播的重要形式。以数字媒体为主要支撑的娱乐业,其产值已超过传统的影视业。我国已将发展数字媒体产业列入国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字媒体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用人市场需求量很大。目前国内具有数字媒体专业的院校大多是依托原有的学科优势进行构建,如何促进技术和艺术的交叉与融合,具有广阔的探讨和发展空间。数字媒体专业涉及面宽泛,使得刚毕业的学生的能力展现无法与工作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国内各高校纷纷建立相关的学科和专业,然而该专业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尚处在探索之中,需要课程设置更具有针对性、学生应加强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努力提高艺术和技术的融合度。探索行之有效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是当务之急。
1构建数字媒体专业课程体系
(1)以分类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以黑龙江工程学院为例,其数字媒体专业设数字影视制作、网络媒体艺术两个专业方向,1~4学期进行大基础教育;第5学期开始分专业方向培养,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和自身特点选择学习的专业方向。
(2)以实践为核心进行专业课程项目组合。以真实课题强化实践教学过程。采取项目化课堂作业,倡导“以项目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拓展课堂教学内容项目化的作业与课堂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同时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作业不必拘泥于教材;化繁、杂项目为多个子项目,并在课外完成、课内展示和讨论。
(3)注重专业能力提升,构建“创作型”课程体系。专业主干课程学习结束后,设定综合制作类与联合作业类课程,完成特定主题的影视作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发展方向在创作小组内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作品完成后在课堂上演示,教师进行点评。每个学生都必须独立完成从剧本到拍摄、剪辑的所有制作过程,从而提高自身创作的综合素质。
(4)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按企业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将行业发展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四新(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新内容)、四实(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教学理念。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整合和优化专业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实训为主,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
(5)工作室模式与课程体系有效结合。学生通过1~2年的基础平台训练后,根据自身条件及社会需求,选择进入专业工作室。工作室以课题为中心展开专业教学,学生在进入工作室之前接受的课程应该与工作室方向合理衔接,形成渐进式的课程组合、能完成一个项目方向的知识构架。
2构建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以往的产学研模式在高校的实践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趋向于理论研究和框架设计,缺少实际项目的实战训练。因此,改革产学研校企合作机制,学校和企业必须根据市场变化、企业及学生的需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共同制订一个符合学校、企业和学生利益的人才培养计划。引入企业技术力量联合培养人才,打造以真实项目实训为主的平台,成为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任务。
(1)构建工程训练平台,探索“产学研合作、相互推动”的创新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以实训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区为平台,进行嵌入式教育,即顶岗实训,由企业提供岗位,学生利用实践教学周集中顶岗工作;项目实训,在学校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训。以实际项目任务为教学驱动,融合企业的基础资源与高校的教学、管理资源,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进程,构建数字媒体专业的基础理论教学体系、项目案例教学体系和实训项目综合实践体系,优化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学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2)科学设计工程训练方案,培养创新型人才。以订单式培养为合作机制,以项目实训为驱动,以项目实践为主要方式,以项目管理、团队合作为培养目标,形成区别于其他形式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校企双方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基础上,由于就业导向明确,企业深度介入,能极大地调动学校、企业和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
3构建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机制改革最有效的办法是构建和完善专业教学工作室运行机制。工作室教学运行机制是将传统以班为单位、统筹安排的封闭式教学机制,转换为以工作室为基础、学生可自主选择发展方向的、灵活的教学运行机制,工作室有明确的专攻方向和风格特点,任课教师对工作室负责,学生可自主选择进入工作室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有专攻,又有利于实验设备的充分利用,教师责任心增强,学生学习气氛好。
(1)工作室的作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有利于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为基础设置课程;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教师个人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教师提供塑造自我的环境,使学术科研价值得以升华。
(2)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1)教学过程开放式。工作室面对学生开放,由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将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变为面向符合现代实用技术的市场发展需要的开放式教学。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分析、归纳掌握知识;2)学习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打破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之间的界限,以工作任务为纽带,将这两类知识整合到统一的课程中;3)注重产学发展与企业合作。工作室建立起教学与市场的桥梁,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纽带,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促进高校与地方经济合作。另外学生可通过参与项目的勤工俭学,起到助学的效果。学生在完成工作室项目时,通过市场调研、组织素材、与企业交流等直接参与生产实践活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面对企业和市场,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在校期间更加明确学习目的,毕业时能够很快地融入企业,从而缩短了职业适应期,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4)学研赛互动。学生在工作室学习、研究、创作,不断提高创新意识,通过科技创新作品参赛、获奖,取得名次,激励更多学生的自主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5)注重培养团队合作和实践经验。a.工作室模式促使课程设置更加具有针对性。工作室通过与社会的对接,必然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方向,从而引导形成的科研专题,会对专业课程设置起到导向作用,并产生长远的影响;b.工作室模式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感兴趣的团队,接触完整的项目流程。单独完成相关的课程作业,锻炼了个体思维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讨论、分工协作等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协作、课程展示、专业展示、师生交流、作业演示、点评互评等,学生很快就能完成从被动、不动到主动、互动的转型,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均得到提高;c.工作室模式促进艺术和技术的高度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知识、素质、能力一体化,学、练、训、创相结合。例如,黑龙江工程学院的数字媒体工作室,实行科技型勤工助学制和项目负责制,工作室负责教师和学生组成各类课题小组,与企业开展合作,对外承接课题研究、项目研发,直接承担企业的生产订单。引入公司的管理机制,实行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管理公司化,教师就是项目经理,学生就是员工,学生在工作中面对企业和市场,在实践中培养专业技能和才干。学生在工作室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进行学、练、训等职业技能训练,同时提升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艺术创意及作品的开发能力。通过“做项目”获得工程组织与管理、脚本编写、素材收集、人员协调、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经济核算等知识,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形成了鲜明的学、练、训、创的专业教学特色。
4结束语
构建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于不断变化的市场人才需求,以产学研相结合为龙头,走校企联合之路,使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探索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形成学、练、训、创的专业教学特色。同时,将技术与艺术充分融合,以培养动手能力为基点,强化实践教学,突出专业特色,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静.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美与时代,2009(11):125126.
[2] 李自力,李逸.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与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8):126128.
[3] 王妍,易龙.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就业互动机制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7):100103.
[4] 王谨.论数字媒体设计工作室建设模式的探讨[J].艺术与设计,2009(11):187189.
[5] 王犹建.产学研合作构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美术大观,2010(5):158159.
[6] 叶福军,潘瑞芳,张帆.复合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新闻界,2009(4):126128.
[7] 马兆峰.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新闻界,2010(3):166168.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篇4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保持持续发展的状态,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我国旅游产业与国外接轨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全球旅游资源不断优化整合的今天,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旅游市场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所以,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是势在必行。
引言
在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专业设置不合理,缺乏专业特色,重理论知识传输,轻就业技能培训等。所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该建立在旅游行业特点、市场状态和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能力培养为导向,结合校内专业知识学习和校外实习培训等方式,增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着专业教学内容和培训体系的方向,可以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打好基础。旅游行业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专业,而旅游管理专业又具有明确的专业指向性,所以多学科理论知识交叉培养和强化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从专业内容上看,旅游管理专业是以管理学为基础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又涉及到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几个方面,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知识涉猎。从岗位职责要求上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必须熟悉基层岗位的工作内容,而且要具备业务操作和管理的能力,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
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旅游行业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旅游行业逐渐渡过了低层次、高增速的阶段,已经进入重质量、高效益的换挡期,低技能人才和单一技能人才逐渐被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所替代,高校應试教育人才逐渐被实践型人才所替代。为适应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必须能对旅游行业的`性质、特点和规律有科学、系统的认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并且有效解决问题,能够独立组织旅游项目的开发,在旅游管理中实现实干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结合。所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要拓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又要提高专业人才的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能够适应未来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需要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根据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和培训单位自身的特点,为人才培养提供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训需求。结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搭建旅游实践的平台,真正活化理论知识,让其能够学以致用。
(一)教学导
对比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的经验,针对我国旅游行业的市场特点,可以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形成以教育引导为基础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通过该专业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对相关学科的拓展,建立起广泛的专业口径,提高人才培训的效果。在教学引导中,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文学、计算机、英语等内容,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旅游学、心理学等内容,其目的是学生让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可以分为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通过多层次的教学方法来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技能要求,特别是强调旅游管理专业对于人才的规范性要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阶段实践
旅游管理专业对于从业者的实践经验要求非常高,既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又要学会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所以,实践是从事旅游管理行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专业技能和从业经验,促进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还能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理论来指导实际操作能力,并在实际工作经验中检验所学理论知识是否合理。另外,学生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人际交往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比如学会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掌握工作、生活和学习之间的协调,认清自身在行业中的定位等。
(三)强化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德育教育应该由传统的封闭式校内教育转变为开放式的社会和职业素养教育,这一要求的转变意味着德育教学方向的改变。所以,高校在制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就要强化德育方面的教育,除了要开设思想政治方面的课程外,还应该开设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来完善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品德,增进学生心理状态的稳定性。高校要克服重专业知识传授、轻德育教育的思想观念,必须把握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想脉搏,把学生个人成才需求和市场岗位要求相结合,并且把德育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的整理规划中,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具体体现,真正实现教好书、育好人的要求。
(四)加强校企合作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篇5
构建教学型大学的国际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市场对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我国现有的国际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则难以适应这种需要.本文将结合新形势下市场对国际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从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构建教学型大学的国际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作 者:王刚贞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蚌埠,233041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教学型大学 国际金融人才 培养模式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篇6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人才供需与旅游业的需求脱节。当下,我国旅游业方面的人才供需现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典型特征:一个方面的特征是由于我国旅游行业不断的在发展和进步,要求学校相关专业能够提供较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需要创新性的人才;另一个方面的特征是在我国的旅游产业配合旅游教育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常规的专业人才在供求和培养方面已经很好的满足了旅游市场的需求,并且步入了饱和状态。在这样的趋势下,也有一定的缺陷逐渐显露出来,即旅游领域高层次方面的管理人才出现了短缺和创新能力不强的情况。
根据我国现阶段旅游业人才供需的现状来看,造成以上状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高职院校在旅游教育方面仍然沿用传统的培养模式。传统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普遍创新性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专业技能水平也偏低,与当代旅游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极为不符,导致了其与市场的需求脱节的问题发生。
2.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具体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更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旅游管理这个专业由于自身实践性比较强,因此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摆脱不了理论性和学科性教育方面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在培养旅游人才的定位上,定位方式虽然大而全式,对学生多渠道的就业极为有利,但是这样的培养模式,反而使学生缺少了能适应具体的岗位和旅游业特点的实践能力,导致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低,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等。
3.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目前,各个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在设置课程方面,大多只重视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的设置方面,高职的旅游专业普遍缺乏教育的经验,其在教育过程中,几乎是采用本科的旅游专业课程设置来进行教学的。因此,在沿用本科的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后,高职的旅游专业课程的设置逐渐偏离自身的轨道,且在课程的设置上没有达到专业化和模块化,致使理论课课程量远远多于实践操作的课程量,导致课程设置和旅游岗位需求严重的脱节,培养出来的人才普遍眼高手低,很难与旅游行业对相关岗位提出的要求相适应。
4.师资队伍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在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任职的大多数教师都是属于一毕业就到学校工作,虽然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功底,但是普遍缺乏与旅游行业相关的一些实践经验。同时,新任职的教师在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具备方面不够过硬,与旅游业缺乏联系和沟通,任职教师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将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很好的融会贯通起来。
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不仅对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极为不利,在一定的程度上束缚了对旅游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达不到最初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也随之减弱,严重制约了旅游专业教学质量在全方面的提高。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确定人才培养的途径。高职院校应确定旅游人才培养的途径,确保人才供需与旅游业的需求相符合。高职院校在对旅游人才进行培养时,无论校内实训条件有多优秀,学校都应积极主动的与旅游企业展开合作,充分的依靠相关的旅游企业,让学生在良好的实习的平台上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一个实践平台。
在旅游企业中,不仅有相应的设备和设施,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极为有利,还给予了学生在校内无法感受到的较为真实职场的环境。就当下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其正处于人力资源匮乏的低潮期,再加上旅游业人才的流动性相对其他行业较大,因此增强了其与学校合作来培养旅游人才的积极性,为学校提供了较为便捷、高效的人才培养的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应与旅游企业积极展开校企合作,改变对旅游人才的培养模式,并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旅游行业的需求想符合,进而为培养创新性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展开教育教学最基本的依据之一,我国的教育部在制定相关教育计划时,提出了高职院校应大力发展其的职业教育,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而培养出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技能型的人才即操作型、技艺型人才,是在工作现场或生产一线为社会直接谋取益处的工作者,技能型的人才应熟练掌握实际操作的技能和专业的理论知识。
高职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并根据旅游业的需求,将基本技能能力的培养转换为综合职业的.能力及全方面素质的培养。同时,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还应从多方面出发,要求学生在能够达到整体素质方面较高、知识结构方面较全、事业综合的技能较强、视野较宽阔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等,将学生培养成技能型的专业人才。
3.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由于旅游业涉及的范围较广,嚢括了旅行社、饭店、风景区和会展等,所以专业课程的设置对于旅游专业来说,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区域的经济情况、当地的社会发展的情况及学生就业的方向来设置专业的课程内容。
因此,高职院校教学的应改善教学方法,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杜绝一个旅游管理的专业既有旅行社的管理课程、饭店管理的课程,也有景区管理的课程和会展管理的课程等情况的发生。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展开针对性教学,确保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在就业中,能够全方面的掌握业务知识,并有效的履行岗位的职责。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和发展专业性较强的创新型的教学团队,具体做法应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学校可以从外界环境引入高水平的、专业性较强的教学人才,借助这些专业力量来加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创新的教学队伍的建设。此外,学校也可以聘请在旅游业领域有权威地位或较高知名度的教授,通过专业培训、知识讲座等方式来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旅游专业的教授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技术支持,也为学校构建旅游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创造机会来增加部分新教师的专业教学知识和教学经验,让他们能够基于良好的专业基础上,开阔旅游专业的教学视野。学校可以鼓励新教师与学生一同去参加实习活动,或者创造机会让新教师去旅游企业展开挂职工作,也可以让新教师参加关于旅游方面的一些学术会议及实践培训的活动等。这些方法能够使新教师在良好的专业基础上,积累了关于旅游行业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教学_水平,确保师资队伍的强大。
三、结语
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篇7
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
1.目标适应原则。
我们在构建某种人才培养模式时一定要考虑人才培养目标, 要让该模式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王启龙、徐涵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因此,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适应培养目标的要求, 要遵循目标适应性原则。
2.系统稳定原则。
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是遵循一定规律按照既定的机制运行的, 是一个相对封闭而稳定的系统。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社会化了的模型, 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人才质量标准、教育保障条件、教育教学方法策略和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等诸方面的内容, 形成了系统稳定的程式和风格, 具有明显的范型性, 不能过于机动, 更不可随心所欲地随意变化。因此,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要遵循系统稳定性原则。
3.灵活应变原则。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既要解决人才培养的共性问题, 也不能忽视个性问题的解决。不同专业的人才有着不一样的素质和能力, 不同的岗位要求的职业素养也不尽相同, 所以说不同专业和岗位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某些环节和方法的不同。因此, 既要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稳定性, 也不能被其束缚住手脚。着眼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1] 框架内, 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 构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满足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4.持续发展原则。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 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与时俱进, 才能使人才培养模式不致于僵化, 及时吸收最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 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 构建以“素能本位”为指导的商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 以“内外结合”为手段优化商科人才培养的过程模式, 以“理实一体”作为教师“教”的理念和策略, 以“学训合一”作为学生“学”的理念和方式的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凸显商科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
1.素能本位:理清商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南
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 就会设计出什么样的教育教学体系,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高职教育的理念是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第一要义应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服务;就业导向就应导向学生未来的职业实践, 从某种意义说是职业导向和生活导向, 为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和生活做准备。
既然是发展职业能力为未来做准备, 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时就应该考虑商科专业学生将来所从事职业的要求。未来职业对商科类学生的要求是什么呢?一般而言, 商科对应于服务业, 工科对应于制造业。以商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知识和技术为支撑, 以服务为主要产品, 其产品的特殊性 (服务产品的无形性、服务测评的复杂性) 决定了现代服务业人才应具有特殊的素质和能力。这些特殊的素质和能力是什么呢?商科专业人才主要是面对社会各种复杂的人, 与工科专业人才的技能外在表现差异较大, 商科专业人才的技能更多是通过综合素质和能力来表现的。具体讲应该包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娴熟的人际关系能力、高超的概念技能、积极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素质等。在商科内部不同专业之间的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方向也有所不同, 如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注重外向公关型的特征, 会计专业人才注重理性核算管理型的特征;为生产性服务的专业人才培养注重服务技术的能力, 而不是注重设计制造能力。所以, 商科人才培养应以能力发展和素质养成为根本, 注重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表现出商科人才培养的个性。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此为指南理清商贸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必然选择。
2.内外结合:优化商科人才培养过程
高职教育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形式, 必须以现实社会活动为基础。“内外结合”即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计划内与计划外结合, 就是将现实生活和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充分挖掘社会生活的教学价值和教学意义,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的过程。社会适应性除了技术技能之外主要依靠学生的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支撑。当前高职工科专业教育存在着重视技术 (知识) 传授与学习而轻视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的倾向, 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提高。为避免出现类似的失衡情况, 应在商科专业教育中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 以提高人才综合素质。这些教育目标的实现绝不能仅仅依靠课堂内、学校内和计划内的教育, 必须坚持商科人才培养过程走“内外结合”之路。这也符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商科学生认知事物、分析并形成概念、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可以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和传授就能解决, 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必须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活动之中随着学生的参与、体会、感悟而萌生发展并逐渐变得深刻, 遂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课内和校内的教学资源毕竟是十分有限的, 不足以满足商科学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意创新能力的需要, 所以必须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发课外和校外的课程资源, 弥补课内和校内的不足。再者对学生来说, 按计划容易陷入僵化, 必须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的素质。“内外结合”的培养过程将高职商科专业教学引入丰富的社会生活, 导向千变万化的职业环境,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属于自己的心灵之旅并磨练自己安身立命之术, 能使商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不再单调和片面。
3.理实一体:教师“教”的理念和策略
首先是教学的逻辑转向, 由知识逻辑转向工作导向。教师按照知识的逻辑性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遵照逻辑序列教学生分析、计算、推演和论证。事实上, “要有效地培养职业能力, 理想的方式是把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对应起来, 从工作结构中获得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只有深刻地理解了工作逻辑, 才可能真正把握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2] 。强调理实一体就是要在教学上不再遵循知识的逻辑, 而是遵循工作的逻辑。其次是理实一体符合人本理念。素能本位必然要求高职商科专业教育教学遵循高职教育规律, 从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能的要求出发, 以学生为本,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 顺应学生的“内在自然”, 引导学生增进对生活的理解和省察, 启发他们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自我确认。第三是教师在教学时应以实际应用为着眼点, 将理论知识的传授融入到学生的技能实践活动中。教师在活动中教, 学生在活动中学。这里的活动不同于工科的“做”。工科是做有形的产品, 商科的活动是创意、创新的设计、组织、协调等活动。教师在这些活动中教会学生运用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磨练技能, 提升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要以活动项目为教学载体,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既要便于教学, 又不能在知识的传授上打折扣;既要考虑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 又要符合商科专业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第四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按岗位和具体工作任务为基础进行整合和序化, 由此也促进教学设计由静态的、封闭的“教程设计”转向动态的、开放的“学程设计”, 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因此, 以理实一体作为教师“教”的理念, 能引导教师更好地确定课程目标、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方法, 保证商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
4.学训合一:学生“学”的理念和方式
首先, 现代学习理论告诉我们, 学生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已有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基础之上, 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技能的运用过程, 获得从感性到理性的体验过程, 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 从而收获学习的成就感, 激发自我的学习兴趣。其次, 学生生活在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真实世界, 这在客观上决定了学习结果要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应用, 只有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才能真正理解和体验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才能对生活充满无限的憧憬和期盼。可见,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实践训练。高职商科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 通过观察、实践、练习、反思和分享, 获得对经营管理实例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 学习过程强调参与性和实践性, 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 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养成实践技能。第三, 只有学习和实训紧密结合, 才能体验“再创造”, 形成素能。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融入到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之中, 从而形成职业能力, 养成职业素质。
三、结语
“素能本位、内外结合、理实一体、学训合一”的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特点。该模式提出既培养综合素质又发展职业能力的目标定位, 符合目标适应性原则。在此目标的统领下, 设计“内外结合”的人才培养的过程模型, 以此理清高职商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总纲和主线, 符合系统稳定性原则。同时在“内外结合”的框架下, 商科各专业结合人才培养特点和实际, 整体优化各教育要素的结构和运行机制, 构建适合本专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符合动态变革性原则。在培养目标的要求下, 将稳定性与变革性有机结合, 既强调“理实一体”的教学策略, 又重视学生“学训合一”的学法指导, 培养了可持续发展的人, 又使模式本身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应该具有可行性。当然, 该模式还要在后续的实践研究中接受检验并修正和完善。
摘要:以目标适应、系统稳定、灵活应变、持续发展等原则为指导, 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 紧紧围绕商科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素能本位、内外结合、理实一体、学训合一”的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注重培养过程优化, 强调教法与学法的科学性, 能够为社会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商科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素能本位,内外结合,理实一体,学训合一
参考文献
[1]周大农, 戚亚光.主导模式与特征模式相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高效模式[J].江苏高教, 2006, (3) .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篇8
【关键词】“文化型”导游;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文化型”导游产生的背景
1.1文化旅游的兴盛
“文化型”导游是当前旅游业发展到文化旅游时期,导游业也随之进入成熟阶段的产物和标志。文化旅游时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有所提升,不仅要满足物质上的需求和享受,更注重追求知识和信息,得到文化和精神的享受。导游是旅游文化的传播者,导游的文化素养高低决定其导游活动中的文化品味,优秀的导游往往能通过揭示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使游客在文化中产生共鸣,精神上得到享受。
1.2信息社会的到来
信息社会的到来也为“文化型”导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20世纪末,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高科技通信手段的运用使文化本身发生了剧变。信息社会对导游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丰富的文化知识,还应当具备一定的高科技信息知识,能够将互联网上关于景点“原生态”信息深化、整理、归纳,使之变成富有活力的艺术语言,使游客通过导游的讲解,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它的本质。
1.3“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同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文化型”导游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政策的支持。“十七届六中全会”会议主要议程是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这无疑是举起了文化兴党的旗帜,也必将掀起新世纪的新文化运动热潮。这也必将对“文化型”导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契机。
2.“文化型”导游的定义及特点
2.1“文化型”导游的定义
“文化型”导游是指以传播本国、本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为宗旨,以旅游者游览的景点、景物以及涉及到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为依托,以友好、平等、灵活的方式挖掘、介绍其文化内涵,使旅游者产生文化共鸣,达到主客双方文化交流、文化共享、文化体验效果的文化传播型导游人员。[1]
2.2“文化型”导游的素质要求
“文化型”导游应具备3个层面的文化素养:一是要有较强的文化意识,树立起讲解服务与生活服务并重的服务观念。二是要有较深厚的旅游文化基础知识。三是要有较好的文化服务技能技巧,并能贯穿于导游服务的全过程。
2.3“文化型”导游的特点
2.3.1讲解的知识性
这是“文化型”导游与一般导游的最大区别。“文化型”导游要把景点和景物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传递给旅游者,激发他们体验新的感受,获得新的认识,在审美主体的游客与审美客体景物之间产生新的联系,进而享受文化的神奇和博大,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2.3.2讲解的针对性
这是“文化型”导游要达到传播文化良好效果的关键。“文化型”导游在进行服务时,面对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文化素质的游客,要采用灵活的方式,要有针对性地讲解。
2.3.3讲解的依托性
“文化型”导游讲解不能凭空进行,一定要以景点景物与社会文化现象为依托展开。在讲解时,就要从这些景点、景物的文化现象谈起,要借题发挥,以景说文,以景抒情,向旅游者展示這些物质依托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2.3.4平等的交流性
这是“文化型”导游最有代表性的特点。游客的求知与导游的介绍,都有同一个目的,即互相学习,共同借鉴。游客与导游以各自的文化素养与相关的知识,参与到一个共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在交流中产生,体验在交流中升华,共享在交流中实现。
2.3.5服务的高素质性
“文化型”导游在为游客提供服务时,要拥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及较高的道德素养等综合素质,并拥有较好的文化服务技能。
3.“文化型”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1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文化旅游的兴盛、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都对新时期的导游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需要“文化型”导游,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在导游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要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紧扣市场需求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努力培养及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质及职业技能,培养高素质的“文化型”导游,为学生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2优化课程结构
目前,旅游管理类课程在设置上过于偏重管理类、经济类的理论化知识,轻视人文和通识类课程知识,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比较窄、综合素质偏低。因此,如何应对市场需求,培养出高素质的“文化型”导游,及时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是关键。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注重知识的整合与人格的塑造,同时也要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要给日益专门化的专业教育以必要的知识准备与补充,使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为一体,让学生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型”专业人才。
3.3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仍然沿用以传统的讲述法为主的陈旧教学模式,学生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些抽象而空洞的理论知识。实际上,无论是导游业务知识还是相关的旅游文化知识,情景性、直观性都是很强的,单一的讲授法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因此,需要针对课程的性质,综合采用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行动导向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潜在智慧,强化学生对导游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与应变能力,同时使一些抽象的概念例证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掌握理性知识创造条件。
3.4实践教学方面
从国际旅游教育发展来看,鲜明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是旅游教育的一大特色,导游工作更是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但目前普遍存在着理论课时偏多,实践教学课时较少的现象,导致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很难迅速适应市场需求,更谈不上娴熟的文化服务技巧的运用。因此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作用。总体来讲,实践教学方面主要由校外实习与校内实训两大部分构成。为保证实习效果,还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实习管理规章制度,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校内的实训可利用多媒体教室、模拟导游实验室进行,校外的实习应与旅行社和部分旅游景点合作,建立广泛的实习、实训基地。
当然,“文化型”导游的素质是不可能仅仅依靠高等院校的学校教育来完成,导游素质的养成更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的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但学校教育是学生素质培养的必要基础,因此,高等旅游院校应通过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市场培养出优秀的“文化型”导游人才。
【参考文献】
[1]邓志刚.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打造文化型导游[J].职业与教育.2009,8.
[2]何丽芳.浅谈“文化型”导游及其风格的形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9).
[3]潘利.刍议许昌“三国曹魏旅游”与“文化型导游”[J].焦作大学学报.2011,4(2).
[4]唐婧,张治春.文化型导游与高职高专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湖南省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3.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推荐阅读: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分析论文10-12
企业人才体系构建10-22
构建“人才储备库”09-01
司法局人才队伍构建汇报材料11-09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人才事业05-18
浅析人才“蓄水池”储备系统的构建与应用07-21
学生管理模式构建论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