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2024-06-18

工业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分析论文(通用8篇)

工业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篇1

高校土木工程本科学生培养模式论文

摘要:为了优化春季高考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春季、夏季高考对比,分析了生源差异、考试科目差异、实施效果差异,指出了省内外春季高考的发展差异。针对地方高校春季高考土木工程学生的培养,需要解决培养模式定位、专业方向等问题,提出了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强化实践教学,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中职教育过渡到高等教育。

关键词::春季高考;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春季高考是在春季组织的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是高考招生改革的产物[1]。以山东省为例,春季高考是重点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同时也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的统一招生考试;而夏季高考是重点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同时也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统一招生考试[2]。春季高考破解了夏季高考“独木桥”难题,带给考生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3]。自始,全国有北京、上海、安徽、内蒙古、天津、山东、福建等7个省、市、自治区开展过春季高考的试点工作。春季高考自推进以来,出现了大量有别于夏季高考的问题,甚至造成了部分省市的停招,现有经验不能给地方高校培养春季高考本科生足够的帮助,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春季高考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生源复杂春季高考的生源群体复杂。有中等学校毕业生(含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夏季高考落榜生、普通高中毕业生等。如北京、上海、安徽和内蒙古等地春季高考的最初主要是夏季高考的落榜生,后来因为生源不足,才将放宽至应届生。山东省春季高考最初主要面向三校生(职专、中专、技校生),代替了对口高职考试,允许普高学生参与其中,允许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兼报。山东春季高考实际报名的学生,目前还是以中等学校毕业生为主,另外有部分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普高生,也就是参加夏季高考难以保证被本科录取的普高学生。虽然山东春季高考将技能考试列入,但技能考题过于简单,考试难度系数小,普高生通过短期培训也能考出较好成绩[3-4]。总体上来说,春季高考学生语数英等课程成绩比夏季高考学生相对偏低,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二)春夏季高考考试科目不同山东春季高考采取“知识+技能”的考试形式,“知识”部分考4科,为语文、数学、英语及专业知识;“技能”部分考专业基本技能,学生实际操作。夏季高考科目属于“知识”,采用“3+综合”模式,除考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外,还选考理科综合或文科综合。而天津春季高考考试内容为中职学校所学语文、计算机基础、数学、外语四科。与夏季高考“3+综合”的考试模式也有不同。上海的春季高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夏季高考为“3+1”(报考普通高校本科),两者也有所不同。(三)全国未推广,多省市停招国内春季招生改革在天津、北京、安徽、内蒙古等省市有试点,但总体并不成功,并没有在全国推广,相反进行春季高考的改革的很多省份已终止[4]。如北京20始,停止;安徽年始,停止;内蒙古始,停止。还在实行春季高考的上海,招生也在萎缩,从20的1300人,降至的270人。与之相反,山东省的春季高考发展迅速。山东春考本科招生人数为2600人,达到5200人,10460人,778人。20参加山东春季高考的学生为40160人,20为50485人,20为78240人,年达到110885人。从图1可知招生人数和考生人数,逐年递增,发展形势较好。在大学转型的大背景下,自年,山东理工大学、济南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多所传统的一本、二本高校开始招收春季高考本科学生。(四)春季招生本科学生培养经验不足笔者所在学院2014年春季高考招收了3个本科专业,但春季招生计划下达前,在教学管理、培养模式、授课方式等方面都缺乏针对性研究。经调查发现,个别高校对春季招生学生与秋季招生学生采用相同的培养模式,造成春季招生学生不适应,大面积不及格现象频发。本科招生数量较多的山东省,春季招生计划数也仅占到山东高考本科招生计划的1/20,针对春季招生学生培养的研究非常少。(五)国外经验无法借鉴国外的招生制度与国内不同。如美国高校的招生模式,根据高校类型和层次的不同,以高校为主体,在中学和各种考试机构的配合下,实行三种不同的.招生政策,即选拔性招生制度、开放性招生制度和特殊招生制度并存的高校招生模式。英国是高校招生采取证书制国家的典型代表,只要学生通过高中毕业考试(或会考),并获得毕业资格证书,同时也就基本获得了大学学籍登陆权和进入大学学习的资格。法国也没有全国统一的高校入学考试,也是采取高校入学证书制的国家。只要学生通过高中毕业考试,并获得毕业资格证书,同时也就获得了进入大学学习的预备资格[5]。因此,国外没有春季招生这一特殊现象,无法复制国外的培养模式。

二、春季高考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培养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理论基础问题对2014年入学的土木工程(春季招生)40名学生所做的调查发现,90%的学生来自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对学生个人调查及中职学校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调查发现:(1)培养计划不同,开设课程有差异。中职学校开设语文、数学、外语与专业课类课程,偏重于实用。而普高学校开设语文、数学、外语以外,还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课程,偏重于基础。(2)相同的课程执行不同的课程大纲。以数学为例,中职数学较简单,更偏重于专业方向上对数学的要求,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知识。而普高数学是比较全面的,以提高数学素养,满足个性发展为目标。通过表1的课程对比可发现,中职学校数学学习的广度和难度要小于普高学校,中职学生缺乏幂函数、空间向量、导数等知识点的学习。按照山东省春季高考数学大纲,考试内容包括代数、三角函数、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初步五部分。按照山东省夏季高考数学大纲,考试内容包括表1中的数学1至数学5,选修2,及选修4的第5部分,内容深而广。(二)专业主干学科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力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对学生的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要求较高,而中职学生在这些相关课程上的知识储备不足,成为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障碍。调查还发现,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学以春季高考科目为主要内容,技能课学习简单而不系统。(三)专业方向土木工程专业所招收的春季考生来自房屋建筑、交通土建等中职学校,学生培养面向的行业有一定差异,需要在本科培养阶段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四)专业定位职业教育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以培养岗位技术人员为目标,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在应用型与研究型上有不同的侧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强调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更多侧重于扎实的基础科学知识,强调具备科学研究人员的基本素质。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机对接与互动。

三、春季高考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的具体做法

(一)学生培养定位的确定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由以下原因决定:一是生源特点,春季高考学生具有中职教育背景;二是承担培养任务的学校定位,学校为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三是就业去向,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往届毕业生约80%到施工、监理、管理等部门就业。(二)学生培养计划的调整制定了专门针对春季招生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制定依据主要有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制定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7]、专业评估与认证要求、生源学生特点及知识背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与夏季招生的土木工程专业相比,有一定差别。(1)适当增加总学时,由182学时增加到184.5学时。(2)不分专业方向。采用“大土木”的培养标准,以房屋建筑课程体系为主,兼顾道桥核心课程,提供一定的选修课程,增加学生的就业面,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3)补充部分普高知识。在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中,增加中职学生没有学习的,但是专业需要的数学及物理等基础知识。(4)增加实践环节教学比重,由37周调整为48周。(三)教学方法的改进因材施教,推动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学习方法,启动主干课程的教材编写工作。基于渐进式和项目化,研究并确定“做中学”工程案例。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设计,改革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分段式演绎教学法,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归纳教学法,进行教学与工程实践的对接。研究并筛选多个完整的工程案例,分解成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课程设计原始资料。在做每门课程对应的课程设计时,取其中一部分来做,学生做完全部课程设计,即为完成整个项目设计。前序课程的设计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后续课程的设计是前序课程的继续与提高,根据课程关系递进进行。同时,改革考核方式,以项目实施过程考核代替终结性考核。编写《项目化教学案例库》《土木工程材料》等教材,在按照专业核心能力重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建设面向春季招生,与教学方法改革相配套的教材。开发网络教学平台,方便自主性学习与引导性教学,增加师生互动渠道。在校内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了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路基路面工程等课程网站及虚拟实验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形成网上教学、讨论的互动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满足学生选择性学习的要求。(四)反馈机制的建立跟踪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记录发现的问题,作为下一次调整的依据。(1)形成培养计划的调整制度。首先保证培养计划执行的严肃性,严谨随意调整培养计划。同时,考虑到春季招生学生培养经验的缺乏,实行2年小调、4年大调的培养计划修订周期。(2)建立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反馈机制。任课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开展,反馈培养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座谈会的形式征求学生对培养计划的意见与建议,同时邀请相关高校同行专家和用人单位专家论证、评审培养计划,征求制(修)定意见。由教学秘书和系主任负责该项工作的落实。(五)学生管理的调整配备专职辅导员及兼职班级导师,重点帮助学生从中职教育向本科教育过渡,尽快适应新的大学文化。

四、结语

春季招生与夏季招生不仅仅是招生时间不同,更重要的是生源的差异,这需要高校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教学方法。学校在调研的基础上,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定了针对春季招生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与学生管理方法。春季招生学生培养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综合的培养效果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检验。

参考文献:

[1]李木洲.高考录取制度的改革与变迁:成效、难点及趋势[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38-143.

[2]徐丽.春季高考的理性分析[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

[3]杨东.“春季高考”实施六年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34-36.

[4]徐丽.春季高考的理性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0.

[5]殷志.我国高考制度改革趋向及分类招生考试探索[J].大学教育,2015(3):15-16.

[6]陈月娥.中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课程之比较[J].湖南农机,(9):172-173,175.

[7]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工业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篇2

一、石油工程本科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新世纪的新经济发展中, 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 而高科技又以创新为特征, 因此“创新”在当代已经成为了一个民族发展和生存的灵魂, 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来源。石油工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 石油企业对石油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未来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也应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当今社会日新月异, 知识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基础和核心, 提升整体社会竞争力的关键是拥有创新精神和具备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当代社会, 大学处于特殊及重要地位, 大学需要进行创新性教育, 为国家输送培养创新性人才, 整个社会依靠创新性人才进行知识创新促进经济发展。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创造能力人才的使命, 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主战场, 是开展知识创新的阵地。

二、石油工程本科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知识经济已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 现如今国际综合竞争集中体现在创新人才的竞争上, 创新能力决定创新人才。目前,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高等教育都注重加强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我国高校部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欠缺不仅仅只是表现缺乏创新观念、欲望, 还表现在缺乏创新思维能力上, 他们大脑内不具备或者缺乏创新思维, 并且直觉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等其他方面都表现的还不成熟, 上述能力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到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 我校石油工程本科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基地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 陈旧传统的本科生教育教学方式遏制了石油工程主干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陈旧教育偏重于知识传承, 老师将输入式的教学方式摆在了教学的核心位置。很多教师没有任何改进教学方法的举措, 授课方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 他们忽视了课堂上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由此培养出的本科人才大都欠缺创新能力。

2. 学生在校期间表现机会不多,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

部分在校大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较为薄弱, 他们没有很多的机会去表现自己并且缺乏应有的自信, 不能较准确的去理解与适应社会实际需求, 在具体阐述相关问题及讨论时缺乏合理性、条理性。

3. 高校对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体制的制约。

事实上, 目前石油工程主干专业大多学生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工程能力的重要性, 但在大学教育教学时期他们太多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法使得他们的工程能力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大环境里得到锻炼和提高。对于一些实用性强、动手能力强的课程, 由于课程设置问题, 加上缺少相关硬件设施和软件基础等因素, 本科生想提高其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愿望也只能是空想了。

4. 石油工程主干专业本科生缺乏必要的创新观察、思维能力。

学生在观察的整体性、概括性、敏锐性、深刻性等诸多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学生也有创新的宏观想法, 但他们大脑内没有具体的想法去如何进行创新, 他们在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联想思维等很多方面都还不成熟, 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培养和锻炼。此外, 由于高校扩招, 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 与实践相关的教学环节、内容、课时不断被压缩和缩减, 学生的亲自动手机会大大减少, 造成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石油工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实践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西方多年来主要采用的是技能训练的方法, 我国在80年代中期也出现过思维训练之类的做法。在这种做法背后, 隐藏着这样一种假设:创新能力或创造性, 实际上是一种技能, 如同其他一些如游泳、射击技能一样, 可以通过直接训练来获得或提高。我院近年来主动出击, 转变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方式, 采取不同的措施开发、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

1. 转变教育观念, 改革教育模式。

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鉴于此, 培养创新性的本科生需要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教育观, 在创新性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做到“融业务与素质教育为一体, 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 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

现今没有创新能力的人难以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立足。这就要求我们高校教师必须转变传统陈旧的教育观念, 抛弃以教学内容的稳定单一性为出发点, 以知识的记忆、复现为目标的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 抛弃以学生知识掌握的数量和精确性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标准。在传统本科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对教材和课时负责, 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我们应该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自己在教学阶段的重要任务, 在教学中重点的和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把他们培育成适应知识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 知识学习已经作为一种手段,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 而非直接告知结果。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面对的是未知的结果, 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的听众, 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开发和培养。综上所述, 是否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区别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

此外, 还要培养创新型教师。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起主导作用, 他们教育思想是否更新及教育观念是否转变是决定是否能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现代化的大学本科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从理论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创新过程中的参与者、指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对本学科、相关交叉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最近研究进展和成果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并将教师自身掌握的前沿知识和最新进展结合本学科知识与学生相互交流,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进一步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注重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程化、多样化、现场化。

在教学方法上, 变单纯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为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主, 加强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 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电子图书馆、CAI、多媒体等数字化教学条件辅助实践教学, 强化学生的工程技术概念, 是教学更加切近工程实际。

通过金工实习、课程设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小组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节等活动, 使学生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科研创新实践活动, 各类竞赛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潜能, 也能够培养本科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院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基础学科知识竞赛及其他课外科技活动, 并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政策, 对于在本科生科技活动中获奖学生及导师给予表彰奖励。通过切身参与竞赛活动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活动中, 以此来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并且增强学生参与及合作意识。学院根据油田需求先后为大庆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华北油田等单位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石油石化专业人才。

3. 推进制度创新, 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

为保障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 石油工程学院努力营造政策环境, 建立一系列与学院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具有推动作用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制度。

(1) 设立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是石油工程学院为加强培养在校本科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推动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创新竞赛活动, 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以学科建设带动本科教育, 浓厚本科学生学术气氛, 促进学风建设, 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设立的基金。基金旨在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院重点扶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科研、有优势特色的自主创新项目, 并成立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管理委员会作为创新基金的管理机构。

(2) 建立实验室对本科学生开放制度。由实验室提供仪器, 还学生的自由空间、时间, 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实验, 为学生提供自主创新的实验环境和条件。着力改革传统的单一验证性实验, 增设综合性、涉及型实验, 更多的将工程技术、工程概念渗透在实验内容中, 并且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要求独自编制实验方案, 独立完成试验过程, 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技能, 熟练实用相关专业设备及仪器, 且允许学生自拟实验课题, 实验室提供试验条件, 有效地提高了工程与创新能力。

4. 探索机制创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石油工程学院利用学科优势与产业影响, 切实落实学生的校外工程实习条件。目前已与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以及在华外国知名石油企业签约挂牌或接受学生实习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知识后, 到油田科研院所、生产一线进行生产实习, 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 增强对石油生产实际的认识。

学院通过创新基地的建设在教育教学环节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起到了“出思想、出经验、出成果”的作用, 同时带动建立了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5. 初步形成合理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育管理中实施控制的特殊手段, 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我们早已习惯于用成套的内容和单一固定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行为逐渐变的标准化、程式化、单一化, 学生没有独立创新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想要改变这种模式和现状, 高校就有必要偏向创新意识来评价学生, 学生的学习评价应以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 使评价体系体现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导向和过程。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全面性考查, 更要重视其创新能力的考查。一方面是在考试方式上实现多样, 另一方面是实行能力评价, 实现评价科学化, 通过写专题报告、撰写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 从而增强学生成绩评价的全面性。

四、结束语

石油工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特别是急需高级复合型人才。本科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是个系统工程, 具有整体性和全局性, 必须使每一个师生员工把思想统一起来, 对我校石油工程主干专业来说虽然不是一种新思想, 但无疑是一个新课题, 它对宏观的教育体制和微观的教育措施等都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目前来看, 要在石油工程学科建设过程中实现主干专业学生自主创新, 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美]吉尔福特JP.创造性才能[M].施良方, 等,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2][美]吉尔福特JP.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新论[J].唐晓杰, 等, 译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科版) , 1990 (4) :17.

工业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篇3

关键词: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培养模式

中国分类号:G652

作者简介:黄戡(1979 -),男,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就职于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和岩土工程。

作为一项长期而具有意义深远的课题,高校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引起了高校及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构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贯彻执行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人”[3]。

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不是某种单一的实践能力,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多种能力及创新意识的有机结合[4, 5]。其核心在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实践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育和研究能力培养,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更需要学生具备创意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及学院发展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建立创新实践活动工作机制

为保障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建立了以“平台基地搭建为先导,学院投入为保障,政策体现为推力,教师指导为支撑”的创新实践活动工作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

1.搭建平台为先导

创新平台基地以学院结构试验中心为依托:配备了万能试验机、拟动力试验机、精密静态及动态传感器、各种吨位千斤顶、ANSYS CIVIL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桥梁专用分析软件、SAP2000结构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等一系列的软硬件开发环境。每年都有百余名本科及研究生在创新平台实验室进行科研项目开发和比赛训练,创新平台基地试验室成为我院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

2.学院投入为保障

学院逐年加大资金投入来支持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近3年直接用于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经费达10万余元。

3.政策体现为推力

學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院对在创新实践方面取得成绩的学生在保送研究生及学期综合成绩评定时予以加分,并在评优方面优先考虑。

4.教师指导为支撑

学院安排10余名兼职教师来指导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其中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4人。这些业务精湛、经验丰富、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心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取得佳绩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探索和优化平台模式

在实际工作中,初步探索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四自两结合”学生创新实践两种特色模式:

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学生的自身优势、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指导老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以此带动其他同学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四自两结合”的学生创新实践模式

“四自”即学院自行组织结构模型创新设计大赛,学生自发参与结构模型创新设计赛事,教师自觉给予结构模型创新设计指导,学院自愿提供资金配套;“两结合”即“学研产”相结合和课内外相结合。在“四自两结合”的学生创新实践模式下,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蓬勃开展,学生在各级结构模型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奖。

三、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与作用

创新源于实践,贯于实践并终于实践。搭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质,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及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以及主动创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6, 7, 8]。本文立足于学院学科发展现状及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平台的构建。

1.成立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机构

学院专门成立了由学院党政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其他班子成员担任副主任,全体辅导员和创新实践指导教师为成员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组委会。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组委会作为一个常设机构,负责学生课外创新实践的政策落实、规划制定、方案论证和策划协调等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校内外各级各类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为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2.加大对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

学院科协每次举办活动前,都通过各种途径对活动进行宣传,包括电子屏、条幅、海报、校新闻网站通知等。通过宣传为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注重提高学生创新活动的普及程度

为了提高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普及率,每年从全校范围内选出40余名同学进入创新实验室,组成若干课外创新实践小组。成员可以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及指导老师,在指导老师的带动下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4.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与水平

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为每一支参赛队配备一名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二是对参加国家级大赛的参赛队员开展技术培训和进行模拟训练。这种“以赛代练,以练促赛”的模式使学生在学习和比赛中受益匪浅,其理论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四、创新实践活动成果丰硕

近3年来,直接参与校级以上结构模型创新设计竞赛的学生人数达400余人;10余名学生在国家级的“全国结构模型设计”大赛上获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项,校级100余项。

五、工作展望

鉴于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今后工作的重点为树立创新实践品牌和提高创新实践普及率。

1.明确目标

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整体思路,打造创新实践品牌,营造全体师生参与创新实践的良好氛围。

2.加大创新实践的指导力度

增加科技讲坛开讲次数并扩大主讲嘉宾范围。由原来的每两个月举行一次,增多至每月举行一次;争取邀请到其他学院在创新实践方面有经验的师生及毕业校友作为主讲嘉宾。同时,对创新实践指导老师的工作进行予以量化,激发指导老师的动力与活力。

3.扩大科技竞赛的影响力

扩大宣传力度,学院团委宣传部将作为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宣传媒介,对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报道。同时,加大奖励力度,加大对在国内国际获奖同学的学期综合成绩创新实践加分力度和奖励力度,在学校、学院评优活动中,优先考虑创新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志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J].中国电力教育,2013,14.

[2] 李臣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 [J]. 科技创新导报,2012,13.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Z].北京:新华社,1999

[4] 刘三朵.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若干思考 [M]. 当代教育论坛,2003,6 .

[5] 冯林,朱泓等.构筑创新教育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J].化工高等教育,2011,2.

[6] 杨叔子.创新源于实践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8.

[7] 蒋盛益,姜灵敏.大学生创新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21(3)

工业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篇4

一、第四学年教学安排

1.两门必修课程设计安排

 《数据库课程设计》与《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网络安全设计与编程》;  放假前由任课教师讲解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复习相应基础知识,并布置作业,假期完成,开学初交作业。

2.选修课安排

 专业方向课或选修课未达到学分要求的在以下课程中选择:《软件开发案例分析》,《IBM认证》,《Linux》,《中间件技术》,《工作流管理引论》,《基于多核的并行程序设计》;

 保研/考研同学应在以下三门课程中至少选两门:《离散2》,《嵌入式系统结构》,《图像处理数学基础与算法》。

3.毕业设计(论文)

 到企业实习的同学,毕业设计(论文)在企业完成,实行校内/企业双导师制;  在实训基地实习的同学,按照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做预答辩;  其余同学跟随校内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二、培养模式与学习形式分类及相应要求

1.工程型:校外企业实习/校内实训

1)校外企业实习要求:

 修满了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即不欠学分)的同学,可以进行校外实习。 欠4学分及以下且为一门课,又有能够补上的条件,经申请批准可以实习。 欠学分在4学分以上,而所欠学分的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或专业方向课,实习单位又能提供相关课程培训(即提供培训计划、课程名称、学时等),培训的课程经学院审核可以进行学分置换。经学生本人申请学院批准可以实习。

 如果所欠学分超过4学分且有必修课程,不能参加实习,应当补齐所欠学分,学院将尽量提供方便。2)校内实训要求:

 可容纳人数约260人/期;

 内容:模拟企业运行模式与系统开发,嵌入式系统实验(IBM, MS, RS);  学分要求与校外企业实习学分要求相同;

 时间:三个月,可安排两期。实训前要通过实训基地组织的相应培训,该培训可置换部分专业选修课。

2.研究型:保研/考研

 保研的同学,建议提前选择指导教师,进研究室做科研助手,进而完成论文;  保研资格:专业综合排名前15%(具体百分比等学校文件),无不及格重修课程,毕业设计成绩优良。具体要求详见《大学生手册(05年版P40-42页,或07年版P48-49页)》;

 考研的同学,可以通过复习提高基础知识水平,但是从近几年毕业生考研的情况来看,考取的比例很小,考上的也往往是有保研资格的同学。因此,建议同学们慎重选择该类别。

3.学习型:拓宽知识面/外语提高/欠学分

 学院会依据需求开设相应的培训班:如GRE、雅思、口语培训等,为同学提供方便。 为企业需求服务:可以根据企业具体需求开设相应课程,增强专业基础、语言、实践能力。

 留学途径:通过校际或院际交流渠道;可申请的学校主要分布在:日本,英国,德国,爱尔兰和澳大利亚;基本为4+1或4+2模式;详情请咨询学院外办  关于毕业资格:学校统计毕业资格的时间是每年3月份,还有一学期的补课时间;毕业资格审查内容包括培养计划要求的全部教学环节(理论、实践、讲座等)。具体要求详见《大学生手册(07年版P29页)》。

三、培养模式选择:

请每位同学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在三种模式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培养模式,按要求填写好下发的表格,于规定日期前返馈。(研究方向请填写”大型机”、”嵌入式”等研究生的研究方向)。

四、软件学院本科生实习相关规定(见下页)

大工软办字[2006]第23号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本科生

实习管理规定

(试行)

为了规范实习管理、加强学院与企业间的友好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的平台和学习机会,特制定本规定。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使学生对本专业的专业生产和设计、研究课题等建立感性认识。

2.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学习实际的生产技术和企业组织管理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为学生提供项目开发的实践机会,实现岗前培训,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提供毕业生就业的渠道。

二、申报程序 1.学院发布企业实习信息、选拔条件和实习要求等。2.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教务办领取并填写“实习申请表”。3.经学院审批同意后,被批准的学生参加企业的笔试和面试等选拔工作。

4.被企业录用的实习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由学生工作办公室组织学生与企业、学院签订三方实习协议书。

三、实习要求

1.所有参加实习的学生都必须签订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本人的三方实习协议书。

2.实习是教学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在实习期间,除要完成实习计划外,必须在毕业前完成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

3.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提前到公司实习,必须与学院协商,提供实习期间为学生培训的课程清单,经学院确定可以置换部分专业方向选修课的课程;实习培训结束时,向学院提供实习学生的课程成绩单,成绩单必须有培训教师的签字和培训单位盖章。确保学生完成规定的学分,按期毕业。

4.实习过程中,学生应努力学习,由于个人原因不能完成规定的教学环节,即视为没有取得相应的学分,其后果自行负责。

5.实习结束后,学生每人提交一份实习总结报告。实习总结报告内容应包括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资料的综合整理与论述、实习收获及对实习工作建设性意见等。并带回实习单位盖有公章的实习鉴定意见。6.实习期间必须服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领导,遵守实习单位及借宿单位的规章制度。实习中若有不服从领导,违法乱纪、损坏公物、打架闹事者,指导教师可根据所犯错误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影响大小等,予以批评教育或停止其实习。同时向学院汇报,并根据学院有关规定处理。

7.严格执行请假制度。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队或外宿。实习中原则上不准请假,更不得无故不参加实习。如有特殊情况必须请假时,需持有关证明按下列权限办理:(1)三天内由指导教师批准。(2)一周内由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和实习单位领导共同批准。

四、其他

1.学生未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书前,可以参加其他公司的招聘活动,但必须完成实习要求,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2.实习期间,学生要严格遵守三方协议书中规定的内容,对违反协议的学生,视其情节给予相应的处分。

3.本规定由学院教务办负责解释。

附件:1.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学生实习流程图 2.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本科生实习协议书 3.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本科生企业实习申请表

工业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篇5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论文【1】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文章分析了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目标、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体系等方面对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当今时代,国家和社会对于高等教育和专业人才由数量和规模向质量和内涵转变的诉求前所未有地强烈。

如何创新培养模式,向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成为众多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

本文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作一初步探讨。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培养目标定位过高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培养目标是对人才培养的质的规定。

我国大多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定位是: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工商管理类高级应用型人才。

然而,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以及研究生教育的迅猛发展,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流向更多是公司的中层或基层,而非高层部门,再将本科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管理人才,显然定位偏高。

而且,各高校专业培养目标趋同化比较严重,缺少个性和特色,难以有效满足当今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1)课程和课时量偏高

在本科课程和课时的设置上,我国明显高于国外。

部分高校设置了40多门课程,课时则达3500以上,经过近几年的压缩,目前大多高校的课时总量已压缩到2600左右,这主要是通过减少各门课程的课时实现的,课程总量并没有降低多少。

而从国外来看,美国、日本一般设置30门左右的课程、左右的课时,英国、意大利甚至更少。

(2)课程结构不合理

在通识教育的全校公共课模块,“两课”、外语、计算机等必修课程所占学分、课时较多,尤其是外语,甚至还占据了学生四年的大部分课余时间。

因此,事实上留给学生选修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等课程的余地并不大。

另外,专业选修课程模块,是学分制的精髓所在,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须。

但是,很多高校选修课程的设置,是根据教师资源、而非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来确定;部分高校开设的选修课程过少,几乎等同于必修,因为学生不选的话,总学分将不够。

在实践教学模块,实验课程的内容设置多强调验证性和演示性,以便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对应,虽然方便了教学和管理,但是,造成了实验课程之间的分割;在实习方面,同样缺乏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系统设计和统筹规划。

3.教师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

国外的管理专业教授,比较重视从事相关社会经济活动,丰富实战经历,学校也常常聘请实业界人士为学生授课。

我国高校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不足,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教学上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却不管理论是否与实践脱节。

二、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培养目标的定位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呈现出一种趋势,即本科阶段锻造“毛坯”,研究生教育雕琢高级专门人才。

我国高校尤其是众多地方性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该由培养面向行业、部门经济发展的窄专业口径高级人才向培养面向社会各行业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型(通识型)人才转变,而且,应该考虑结合本校具体情况,提出某些个性化的具体要求,以体现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科的人才培养特色。

2.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形成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以及综合课程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

(1)突出通识教育课。

通识课程由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基本工具与技能系列、社会科学与行为学系列、自然科学系列、文化艺术系列等课程构成。

降低必修课比例,增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等选修课程的比例。

(2)强化专业基础课,提供工商管理类本科生所必备的学科专业知识的基本训练。

(3)精选专业方向课。

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很可能造成学生大学四年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因此,应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围绕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

(4)扩展综合课。

借鉴发达国家教育教学的经验,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课程,如拓展课程、融通课程等。

另外,理论课程在授课方式上必须进行改革,改变传统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特点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广泛采用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等方式,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实验教学安排上,应增加有利于相关专业知识融合的综合性实验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并创新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从不同方面多角度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习方面要逐步形成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实习体系。

另外,要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同时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并将最新的业界信息和应用成果纳入课堂教学中。

4.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

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要构建素质拓展体系。

素质拓展活动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社团活动(各种文艺、体育团体和学术团体的活动)、文体活动(文化节、艺术节及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和志愿者活动(青年志愿者展开的各种公益活动)等。

丰富多彩的活动带给学生的是课堂外自我展示的舞台和提高素质的机会,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培养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加社会责任感。

同时要鼓励学生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国家举行的针对大学生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各种竞赛以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如通过参与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综合性竞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模拟沙盘比赛、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等专业比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协作精神等等。

参考文献:

[1] 席酉民.中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之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陈启杰.中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之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朱柏青.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1).

[4] 曹景萍.浅谈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教育探索,,(12).

[5] 史润玲.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4).

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2】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也不断膨胀。

但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一直被社会诟病。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很快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工商管理类专业是招生规模扩张最快的学科之一。

近年来,大量此类专业的毕业生由于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而就业难的问题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暴露了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只有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加快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1 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我国绝大部分本科院校均将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各类单位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这一定位明显偏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越来越大,目前我国本科院校有1000余所(包括独立学院),基本上每所学校都有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每年本科毕业生100多万人,但最终能够走上高层管理岗位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独立学院的毕业生绝大部分都长期在公司中层或基层工作。

不同的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显然不一样,高层管理人才需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储备和较强的决策能力,而中层和基层管理人才更需要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培养目标定位必然影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的选择,这种偏高的定位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对执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而大部分高校不具备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办学实力,结果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管理人才的需要。

1.2 缺乏自然科学素质教育

工业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篇6

一、核电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现状

在核电发展之初的起步阶段,人才的培养主要立足于用人单位的自主培养,与当时的实际需要是相适应的。但随着核电发展的步伐加快,核电建设运行也将朝着规模化、批量化的群堆管理模式和方向发展,以往那种单纯自己培养人才的模式,已远不能适应核电发展的需要,必须对传统的核电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改进,建立健全面向市场的核电人才培养机制。

据建设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一级项目经理仅8万人,占从业总人数的2%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由于对一线工作认识存在误差,高校毕业生大多不愿意从事项目管理的一线工作,造成大量毕业生流失,以致很多项目经理非科班出身。据调查,目前我国核电管理人员来源有三种:一是工程技术人员,二是非专业的具有一定工程经验的管理者,三是既无专业又无学历的人员。这三种人员均存在先天不足,第一种人员缺乏管理知识;第二种人员缺乏工程技术基本知识;第三种人员既缺乏技术又缺乏管理知识,造成现有项目经理素质和管理zk-T-~差不齐,许多项目经理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文化程度偏低。项目经理人职业能力不足必然导致工程预算失控、建设质量不过关等现实问题出现。因此,核电项目管理中迫切需要培养真正懂技术、善管理的项目管理人才。

二、核电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项目管理行业本身发展的要求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最近几年涌现出了一些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但从总体情况看来,还有不少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相对低下。由于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全国性的项目管理研究会也仅仅只是个二级学会。同时,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正式发行的项目管理专业刊物。这表明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和重要性还没有在科技教育界取得共识,也说明了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软硬环境还很落后,这无疑是造成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在国家教育部新修订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还没有列入,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学位教育的环境还相对滞后。目前我国项目管理的短期培训缺乏系统性,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和资质认定工作多偏重于承包商方面,忽视了对业主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质认定。项目管理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远不能适应国内项目管理的飞速发展。这些都是中国目前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项目管理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也是一些企业项目投资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发展速度不陕的关键所在。

2.适应我国核电飞速发展的要求

,我国政府将核电发展的政策从“适度发展”调整到“积极发展”,规划到投运核电装机容量中的比例要占到4%,核电装机规模达到4000万kW,在建规模1800多万kWo核电建设发展规模和建设速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核电项目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也需要相当数量的项目管理人员。核电建设是通过无数个大大小小建设项目的形式完成的,在这些投资少则几百万元,多则几百亿元的项目建设中,每一个项目都涉及立项、投资、进度、质量、风险、招投标、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并且有十分严格的规范和要求。这些建设项目需要大量的项目管理人员。

在核电发展的新形势下,大规模的核电建设需要大规模的高素质核电建设项目管理人才。根据对用人部门及核电发展到20各年度人才需求情况的分析,预测到年需要本科以上人才约13000人,其中到需要6000人左右,从到2020年需要7000人左右。总需求量中本科生约占60%,硕士生约占30%,博士生约占10%。因此,当务之急是大力培养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核工业项目管理人才,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项目管理水平。这既是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战略问题,同时又是现实问题。培养大规模不同层次的项目管理人才是核电建设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它不仅要作为一种国家职业资质标准,而且还要在高校设立项目管理学科点。本文试图从高校教育这一层次来培养核电项目管理人才。

三、核电项目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随着项目管理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到来,未来的核电项目管理人才不仅要懂技术,而且要懂经济、善管理,同时还要精通计算机和外语。未来的核电项目管理人才必定是控制整个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统帅。在目前的国情下,要培养这样的人才的任务只有也只能由高等院校来完成。此外,随着项目管理在各专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形成了许多新的项目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项目管理的科学体系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因此,急需对其进行科学及时的研究、归纳和总结。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各高等院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和环境优势,应该在高等学校建立完整、科学、系统的项目管理学科点、硕士点、博士点,培养社会急需的各层次项目管理人才这对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规范,对促进项目管理研究和学科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各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其人才优势,尽快建立项目管理学科点,为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目前,在我国的高等学校中仅有少数大学将工程管理列为本科专业,很难满足我国日益壮大的核电项目的要求。因此,就需要大力加强项目管理学科的建设,核电项目管理则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个方向。

1.核电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制约,但直接的因素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指导下进行演变。回顾我国近几年来的高等教育思想的演变,主要有三个阶段,分别是素质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理念和创新教育理念。每一次教育理念的大讨论都会引发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核电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或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一般包括人才根本特征、培养方向、培养规格、业务培养要求等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决定因素,即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在核电项目管理方向主要培养适应核电项目管理基层管理岗位要求的能力强、素质高、懂技术、会管理,从事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强调“项目导向”型培养过程

核电项目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应当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实施项目教学法,进行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设计。项目教学法是指形成以产出一件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学习任务,由师生通过实践共同完成。即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起项目工作与完成该项目所需要的知识及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关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以直接体验的形式掌握各项实践活动中的新知识、技能和技巧。在教学中,学生首先对所学专业内容和工作环境等建立感性认识,获得与将来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然后开始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过程始终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核电项目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最后一年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及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综合技能训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在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以及教学做合一、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工学交替等。岗位核心课程要有一半内容在现场或者模拟现场进行教学,现场做什么就教什么,以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3.建主“2+1+1”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始“2+2”大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核电的特点,在核电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中,可以将“2+2”细分为“2+1+1”人才培养模式,即项目管理专业新生入学后,第一、二学年是不分方向,大家一起学习文化基础课程,完成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任务,夯实基础。大三开学后,按照学生自己的愿望,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向进行学习,不同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课程,核电项目管理方向的学生则可以在这一学年学习有关核电管理的知识。到了第四学年则要到实习基地实际参与项目,一个好的管理人才是必须熟悉基层的运作情况的。

4.建立交叉渗透的课程体系

教学的内容和课程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的具体体现,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能力及素质结构。其中各门课程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具有专业性、系统性的特点。高校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研究型人术必须发挥教学内容的整体功能,对各类课程进行科学的组合,调整课程结构的设置,建立交叉渗透的课程体系。根据项目管理的方向特点,专业交叉渗透的课程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协调统一,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相互融合;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

工业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篇7

产学研结合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它是一种通过生产、教学、科研紧密结合,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 其实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 针对用人单位需要制定培养计划;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核心, 利用学校、企业共同的教育资源, 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以及科技开发等有机结合[1]。

2 车辆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2.1 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指在外在制度环境和市场因素影响下, 产学研合作各方以追求共同的潜在利润为基本动力, 为实现利益最大化, 围绕交易费用和争取剩余索取权所进行的一系列合作博弈中形成的激励、约束、监督等原则的作用过程和行为总和[2]。车辆工程专业应合理地运用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 走出产学研结合的特色道路, 必须根据车辆工程专业自身的特点, 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 与各行各业, 各类企业展开平稳合作, 在此同时也要注重保证企业与学校之间长期合作的热情和动力。当然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也要注重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2 保障机制

推进产学研合作有效实施的根本保证就是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包括管理保障、硬件保障、软件保障和体制保障。

2.2.1 管理保障

为使产学研模式得以顺利实施和运作, 建立产学研结合领导小组, 组织管理全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 使得科技与其他合作方面在管理机构上的保证。

2.2.2 硬件保障

为了使产学研模式能够发挥它自身的优势, 就必须在硬件设施方面, 给予保障。对于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讲, 一系列参与实践的所需设备那是必须要供给的。

2.2.3 软件保障

加强产学研基地人才的建设力度, 加强与各类企业的合作, 试图建立与企业交互式渠道, 使师生能够掌握和运用当前行业最新的生产技术。

2.2.4 体制保障

为保证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顺利进行, 必须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高等院校应主动联系有关行业的专家学者, 拓宽与企业合作的渠道, 并出台相关的政策, 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施给予明确的体制保障。

2.3 调控机制

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调控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管理协调机构, 促进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发展。

(2) 制定和实施各类计划, 引导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一体化发展。

(3) 制定法规、政策和制度, 鼓励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特色发展。

2.4 评价机制

建立以学生创新能力为基础的评价体系。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

(1) 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考核中建立评价机制。

(2) 完善科研考核的各项指标, 缩短科研成果的转化时间。

(3) 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挥棒作用。

3 车辆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3.1 建构产学研合作学科专业平台, 营造产学研培养模式专业环境

将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理念和内容融入车辆工程专业建设之中, 通过产学研合作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调整, 适时对教学计划、课程大纲作出修订;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教师队伍进行充实;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以期能够形成了配套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规章制度。

3.2 建构素质拓展与科研讲演平台, 营造产学研合作研究环境

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内在要求是可以建构学生素质拓展和科研讲演平台。通过构建学生素质拓展和科研讲演平台, 营造浓厚的研究环境, 以此来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专业兴趣、学习热情, 增进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劳动意识和事业心。

3.3 建构教育资源供给保障平台, 营造产学研合作开放环境

高校能够汇聚优质办学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的有效途径, 就是能够建够产学研合作培养教育资源供给保障平台。产学研合作教育资源供给平台建设, 是可以促进高校办学由封闭转向开放、由独立转向合作、由、传统人才培养方式转向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

3.4 建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展示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优势

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把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作为基本理念, 把知识与能力并重 (宽基础教育、精专业知识、重研究训练、强实践创新) , 以此落实为人才培养基本方案, 这种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正是可以充分体现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特色。

4 车辆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实践成效

我们与河南隆鑫机车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紧密合作, 在这些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 对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有效地促进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 形成高效、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与体系, 引导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学以致用, 进一步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提高本科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也在不断提升着本科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协调统一。

基于此, 笔者认为: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应立足于产学研优良合作, 同时明确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进一步探索形成以一种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 是在注重产学研合作的同时, 也应注重与教育整体性、系统性相协调。笔者相信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是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现行培养的最佳选择, 也是现行环境下人才培养的最新趋势。

参考文献

[1]郭晓川.合作技术创新:大学与企业合作的理论和过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社, 2001:88.

[2]陈锦昌.工业设计学科产学研合作仁[J].工程图学学报, 2005 (6) :160-163.

[3]潘懋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 2008 (3) .

[4]王维, 等.现代大学制度中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8) .

[5]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年鉴[M].天津《: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编辑部出版, 2009.

工业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篇8

摘要:以齐鲁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出发,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并详细阐述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实施的方案和措施,确保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培养质量

齐鲁理工学院是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立足济南,服务山东,是推进高等教育地方化、大众化的生力军,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是其主要任务。学校能否培养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否合理。然而,受办学理念、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及目标不清晰,课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本文针对齐鲁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2015年,我院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和反复的论证,提出了针对本专业学生的“A级知识教育+A级专业技能教育+A级素质教育”的全新3A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构建起了“整体培养四结合、基础实验五步走、专业实践重能力、知识视野跟前沿”的人才培养思路和以基础实验教学体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教学体系。人才规格定位为:本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为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电子信息领域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分提高为54.5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30.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180,其中通识必修课30学分,通识选修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52.5学分,专业核心课20.5学分,专业方向课12学分,专业内选修课6学分,专业间选修课6学分,拓展教育课27.5学分,基础实践7.5学分,专业实践8学分,综合实践17学分。与之前的培养方案相比,本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特别是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同时,在课程体系中引入了行业最新的动态介绍,不仅可以让教师正确把握教学方向,适时调节教学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专业动态,为就业指明方向。

三.教学模式改革

采用3A人才培养模式,即对学生实施优质的A级知识教育、A级专业技能教育、A级素质教育。将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有机融合起来,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模式。创新学校、行业、社会三方“偶联”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门人才。

四.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本着“引进、培养、共享和借智”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力争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师具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学和科研团队,学院每年邀请知名教授或电子企业专家为我专业教师或学生举办专业讲座,讲授最新的专业动态和行业发展动向。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学院自2014年起,每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本专业教师获得较好的成绩,业务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五.实践教学改革

在课程建设中,要处理好课程实验与专业综合实验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传统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注重课程的基本原理、方法的验证性实验。改革以后,更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起以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强化实验教学,组织教师不断充实实验项目内涵,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设置,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六.产学研促进教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的目标是加强与企业合作,为企业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目前我校该专业与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制定教学、实验、实训、实习计划,校企分段完成任务。积极与政府部门和企业联系,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和技术攻关活动,学校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政策,不断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进一步壮大科研实力,提高科研水平,积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本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吗,立足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体系和运作模式,保持自身特色的情况下,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把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贴近地方、贴近实际、贴近基层,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效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探讨[J].武夷学院学报,2011.2(85-88)

[2]张雪平,周启忠,李庆.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宜宾学院学报,2009,6(112-114)

[3]李学勇,王鑫,谭义红.本科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长沙大学学报,2009,9(109-111)

[4]古天龙,景新幸,郭庆等.本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7-110)

上一篇:茶林学校2009年下学期团队工作总结下一篇:娓娓动听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