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培养模式(精选8篇)
二元培养模式 篇1
一、问题缘起
我国会计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设立的普通类型的硕士学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已由先前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向大众化教育,各高校会计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这归因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端应用型会计研究生的迫切需求。
传统的会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学术研究,但实践表明这些研究生的毕业去向绝大部分是去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实务工作。学术研究导向的培养目标跟应用实务的就业去向形成了矛盾,其结果是培养的会计研究生既不能满足科学研究所必要的研究能力,又不能满足实务界对应用型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因此很多高校将原本的学术研究导向培养目标改成学术研究和应用实务双重导向,并按统一模式进行培养。
针对这种现状,为加快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步伐,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4 年批准了21 家研究生培养单位为首批试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又称专业型会计研究生),面向社会具有本科学历的且具有一定年限实践经验的会计从业人员,招收在职MPAcc,从而将会计研究生划分为传统的学术型和新兴的专业型两类,形成二元培养模式。
2008 年金融危机时,高校会计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空前增大,为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满足应届本科生提高学历和专业水准、增强就业竞争力的要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9年3月批准MPAcc试点单位招收全日制会计硕士。财政部制定实施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 ~ 2020 年)》,强调以培养高端会计人才为突破口,其主要政策措施就包括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建设工程,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加大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以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为导向,促进会计学研究生教育逐步向以应用型专业学位教育为主转变;稳步扩大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规模,促进会计专业学位系列加快发展,实现会计专业学位教育与会计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双向挂钩”,进一步强化高层次会计教育的实务导向。
201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MPAcc培养单位由之前的25家增加到105家,实现了大规模扩容,迎来了专业型会计研究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传统的会计研究生被称为学术型研究生,其招生规模不断压缩,培养方案也在不断调整。MPAcc教育如何在培养目标、能力框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以实现培养高端会计人才的目标,显得尤为迫切。
在会计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学者们的讨论并未形成系统性成果,尤其缺乏将学术型和专业型会计研究生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成果。当前形势下,学术型和专业型会计研究生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症结是什么?如何改进二元培养模式存在的难题?具体的改进方案是什么?这都是本文力求回答的重大现实难题。
二、会计研究生二元培养模式的问题症结
1. 本文以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研。我们选取了50 名大中型企业的财务总监(财务经理),分别对学术型和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能力框架(技术能力、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和实践经验)进行了评价。
调研发现:1对于技术能力(知识结构)而言,学术型非满意率达44%,专业型非满意率为46%,表明当前学术型和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基本接近,两者差异并不明显,二元培养模式过程中课程设置方面与传统模式存在同一性。二元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突出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是一个重大缺陷。2就职业技能而言,学术型非满意率为40%,专业型非满意率为38%,稍低于学术型。这表明在职业技能方面,二元培养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3就职业价值观而言,非满意率中学术型占6%,专业型占4%,表明我国会计研究生职业价值观很不错,体现了当前高校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这个优势要继续保留。4就实践经验而言,非满意率中学术型占60%,专业型占48%。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在实践经验方面远不如专业型研究生,这可能是由其培养目标不同所导致;二是不管学术型还是专业型,实践经验方面的培养还需大力推进。
2. 我们还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调研了部分国内会计名校的任课教师。这些任课教师均既从事学术型会计研究生教学,也从事专业型会计研究生教学。这也表明了当前各培养单位的一种现状,对大部分培养单位而言,二元培养模式的师资基本上是一套人马。本次调研内容是开放式调研,因为这样可以跳出问卷调查的设定缺陷。访谈的内容是:请分别针对学术型和专业型会计研究生提出当前培养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经归纳总结,被访谈对象认为,当前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按人数支持高低排序有:
(1)培养目标欠明确。学术型会计研究生须减少招生比例,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学术研究,以为博士阶段培养优质生源。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未转变传统会计研究生的培养观念。
(2)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应强化研究方法类课程,例如计量经济学、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统计软件应用、经典文献阅读与学术讨论等方面的课程。而当前课程体系中研究方法类课程较少,相反实务类课程则偏多,这不利于学生研究能力的提升。
(3)师资配备与激励问题。对于学术型会计研究生而言,师资配备应以教学科研型教师中科研能力强和研究成果丰硕的教师作为备选师资。但当前这类师资一方面较为稀缺,另一方面也缺乏激励措施。比如,计量经济学任课教师只讲计量经济学理论,统计软件教师一般只讲该软件如何运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则教学生实证研究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和可供选择的方法,并没有从会计研究的角度让这些课程相互关联。但是,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的完成,则需要经历选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数据搜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稳健性测试和结果解释等多个环节,且一环扣一环,是一个连续的综合体。而课程设置则人为将其割裂开来,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复合型师资,即懂计量经济学、统计软件、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和具体数据处理技巧的教师非常稀缺。这导致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学习这些课程后,无法融会贯通,不会写学术论文。对于文献研读和学术讨论课程,任课教师要投入很大精力阅读英文文献并与学生进行讨论,但在教学成果考核方面却与普通老师一样,这降低了任课教师投入的积极性。
(4)学生素质和社会风气问题。目前,有许多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心态浮躁,难以静心思考学术问题,以到企事业单位就业为目的将时间投放在考证和实习上。因为当前学术型研究生绝大部分还是选择去实务部门,而不是科研院所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归根结底还是培养目标存在问题所导致的。
3. 此次访谈我们也针对专业型会计研究生同时进行,其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按被访谈支持人数高低排序有:
(1)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尽管专业型会计硕士培养目标定位于“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会计人才是清晰明确的。但其培养过程中的课程体系基本上与学术型会计研究生课程相重合,理论导向较强,而实务导向的课程相对较少,难以实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能力框架。
(2)师资配备与激励问题。目前大部分培养单位规定给专业型会计研究生授课的教师须具有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资格。这使得很多实务经验丰富的讲师(或助理教授)却不能走进MPAcc课堂。一般而言,在985 高校、211高校中,当前职称晋升条件越来越高,年轻教师若能上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身就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这类教师一般选择教学科研型教师岗位,其考核的主要指标是科研而不是教学。而实务经验较为丰富、教学水平高的讲师往往因为科研能力较差,其主要精力投放在教学上和校外兼职上,而对于科研的投入较少。这类教师深知实务中高端会计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应具备哪些能力。这类教师是MPAcc最适宜的师资来源,却因规章制度被排除在授课教师之外,这不禁让我们心寒。一位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侧重科研一般会轻视教学;重视教学一般会忽略科研。如何激励实务经验丰富、重视教学的老师,这是高水平大学的领导须深思的重大难题。
(3)学生素质和社会风气问题。专业型会计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因招生规模较大、初试全国联考、复试专业考试难度有限等影响,导致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专业素质普遍低于学术型。课堂教学发现,大约有三分之一比例的专业型会计研究生是跨专业考入的,这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调动这部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导致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授课的难易程度。若增加难度,对综合性较强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式讲解与讨论,这部分学生反映难度太高,难以接受;若降低难度,简化综合性,本科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则反映过于简单。另外,被访者反映,部分学生逃课到校外实习,也体现了专业型会计研究生心态浮躁的现象。当然这种现象与其面临的就业形势和世俗的社会风气有关。
(4)课外实习的组织问题。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求以真实企业为对象展开研究,研究其财会方面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深入参与企业财会管理过程中,去寻找问题,并运用所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大部分高校并没有统一组织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实习工作,而是将这个任务推给了导师。负责任的导师会切实组织学生实习,但不负责任的导师将实习交由学生自己负责。这样实践课程很可能被大打折扣,无形中降低了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我们还通过电话访谈形式调研了五所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湖南大学)的部分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和专业型会计研究生。归纳学生反映普遍存在的问题,按人数高低排序,对于学术型会计研究生而言,问题在于:1课程设置方面,研究方法类课程太少,难以为真正的学术研究提供坚实基础。2师资方面缺乏文献研读类和复合型会计师资。大部分高校学术型研究生没有英文经典文献研读与讨论课程,这是缺乏相应的师资所致。学习完计量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之后,感觉是两张皮,仍然不知经典学术论文的结果具体是如何做出来的,缺乏完整呈现学术论文写作过程的复合型师资。
对专业型会计研究生而言,问题在于:1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课程基本照搬学术型会计研究生课程,实务类课程较少;2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传统的满堂灌方式;3大多受访者认为,学校并未统一组织实习,实践课程有点走过场;4未区分全日制与在职学生的差异,而按统一的模式培养。
三、会计研究生二元培养模式的改进方案
1. 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培养模式改进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就是学术研究,将学术型研究生班建成博士预科班形式。学术型会计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应强化研究方法类课程,重视经典文献的研读和讨论,着重立足学术论文写作环节进行一体化式培养。配备科研能力强的师资进行讲授,培养既懂计量经济学理论,又懂软件操作、数据处理,具备深厚经济管理知识和扎实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师资,真正使学生对学术研究产生浓厚兴趣。根据课堂教学投入工作量,在基本课时的基础上吸纳学生意见,合理确定课时系数,激励任课教师从事文献研讨、研究方法和学术讨论,从而为教师和学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也便于教师与学生开展合作研究,切实提高学术型会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2. 专业型会计研究生培养模式改进方案。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实务。借鉴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理事会(IAESB)关于高端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技术能力、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和实践经验四个维度来设置课程体系。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课程应主要为实务类课程,可以参考职业会计师资格考试来设置相关课程。如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高级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英国特许会计师(ACCA)考试,财务分析师考试(CFA)和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等。因为这些资格考试涉及的课程都是实务中常用到的财会类核心课程。同时,为了使得专业型会计研究生未来成为经营管理者,我们可以将MBA课程体系中与企业经营流程相关的课程纳入到选修课范畴。此外,建议教师配备应由实务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非研究型教师来担任,破除MPAcc任课教师必须是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的不合理规定或潜规则。建议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教学为主,传统讲授为辅,增加讨论课时。
此外,应区分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两种类型。对于全日制学生而言,其实践经验匮乏,案例教学主要是模拟现实情境由任课教师来推动,并融会贯通相关领域知识进行引导。而对于在职研究生而言,其实践经验丰富,这样任课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先简要讲解理论知识,再演示典型案例,最后要求学生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课程的内容自制案例,并在课堂上陈述,供全班学生讨论,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建议增加专业型研究生实践课程的时间,并由学校统一组织实习。各培养单位要有意识地与大中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机构达成联合培养MPAcc的协议。可采取的方式有: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聘请实习基地财务负责人担任校外合作导师,学生免费在实习单位实习,这对于学校和企业双方而言都是双赢。对于学校而言,该方式可以达到培养人才和拓展就业渠道的目的;而对于实习单位而言,该方式可以获得学生免费的实习劳务并提升企业品牌声誉,还能为企业从实习生中选拔优秀人才。
摘要:我国会计研究生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形成了二元培养模式。本文通过调研财务总监、任课教师和会计研究生,发现二元培养模式的问题症结在于培养目标含糊、课程设置欠科学、师资配备与激励失当、混淆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差异以及实践教学形同虚设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学术型和专业型两个维度提出了会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会计研究生,学术型,专业型,问题症结,改进方案
基于二元演化模式的流域水文模型 篇2
关键字:流域;二元演化模式;水文模型
一、流域的产、汇流过程
由降雨到径流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为了便于分析通常将其分解为产流和汇流两个过程。
雨水降落到地面,一部分损失掉,剩下能形成地面、地下径流的那部分称为净雨,把降雨扣除损失成为净雨的过程称作产流过程。
净雨沿坡地从地面和地下汇入河网,然后沿着河网汇合到流域出口断面,这一完整的过程称为流域汇流过程。
二、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
流域作为一个系统,其水文过程受到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就流域的产、汇流过程来说,影响其发生和演变的流域水文特征有:
(1)降雨特性:降雨作为流域水文系统的输入,影响其特性的有: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流域的水文过程。
(2)蒸散发特性:蒸散发在流域水量平衡中是很重要的一个项目,影响其特性的有:气候、日照等。
(3)下垫面特性通常包括: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地形、地貌、土壤含水量等,其特性影响着流域产流、汇流、蒸散发等。
(4)汇流特性:汇流通常包括:坡地汇流、河网汇流、人类取用水过程等,其特性影响着流域的蓄水能力、出口断面的流量等。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每一种流域水文特性都同时受到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首先,流域的降雨特性和蒸发特性是一个自然过程,或者说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过程影响。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使气温升高和大气环流发生变化,当地的气候发生了缓慢的改变,气候的改变导致了流域降水和蒸发特性也产生了相应变化,还有人类活动对流域下垫面情况的改变也会间接地影响流域的降雨和蒸发特性。
其次,流域的下垫面特性最初形成过程只是一个自然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随着人类出现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越来越大,人类活动对流域下垫面的影响越来越大。比如,人们通过种植各种作物改变了流域下垫面的植被类型,通过平整土地改变了流域下垫面的坡度,等等。人类活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流域的下垫面特性。
最后,流域天然循环由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四水”之间相互转化,并在转化过程中滋养了天然生态系统。水资源开发利用改变了江河湖泊关系,改变了地下水的赋存环境,也改变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转化路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在没有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下,流域水文过程是一个具有趋势性、周期性、随机性特征的过程。
(2)对于不同的流域水文特性,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上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3)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流域产、汇流过程的影响是复合的。
三、基于二元演化模式的流域水文模型
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越来越大。要想更清楚地研究流域的水文过程,必须分别研究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然后再把它们结合起来共同考虑。所谓二元演化模式的本质就是分别考虑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流域水文过程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基于二元演化模式的流域水文模型,它将全面考虑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
自然过程对流域水文的影响主要是对流域降雨蒸发特性的改变。一般情况下,流域水文模型把降雨蒸发资料作为模型的输入,因此,自然过程对流域水文的影响只要考虑比较降雨蒸发资料,更重要的是考虑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流域下垫面和汇流特性的影响。本文认为考虑人类活动对文过程的影响,应该从这样两个方面人手:只有清楚地考虑了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才能建立更能反映流域的真实水文过程的流域水文模型。
2、传统流域水文模型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考虑的不足。
对天然状态下的流域水文,古代先哲早已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传统的流域水文模型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自然过程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或者说天然状态下的流域水文过程。传统的水文模型对人类活动的考虑方法是:通过水量还原,把人类用水还原到天然过程中,从而扣除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使整个流域水文过程单纯在天然状态下进行。其实,单纯的水量还原没有完全扣除人类活动的影响。
降雨蒸发特性作为传统流域水文模型的原始资料输入,都包括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但是,做为影响流域水文过程的关键因素——流域下垫面,传统的水文模型并没有清楚地考虑。
传统的水文模型都采用了这样一个假说:流域的下垫面情况是相对稳定不变的。由于下垫面的情况的相对稳定(即流域的下垫面参数是相对稳定的)也就是说流域水文响应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就有了降雨径流关系图等经验图表的出现和应用。传统的水文模型都是根据这个假定利用实测的降雨径流资料来反求流域的下垫面参数。然后,再利用这些下垫面参数来模拟流域的水文过程。当然这种假设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流域,其下垫面情况在相当一段时间跨度范围内变化较小,可以近似认为流域的下垫面情况是相对稳定不变的。然而,很多事实已经证明流域的下垫面情况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变化。流域的降雨径流关系也是变化的。因而流域的降雨径流相关图也就很难应用了。同样传统的流域水文模型遇到了困难。
传统的水文模型对下垫面的考虑只是利用一些集总性的参数加以概化处理。而不能反映分区内各种下垫面类型的下垫面情况。
3、基于二元演化模式的流域水文人类活动影响的考虑。
针对传统流域水文模型在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的不足和问题,本文为力求通过前面提出的基于二元演化模式的流域水文模型解决这些问题。
a考虑人类活动对流域下垫面特性的影响时,认为对于某种特定下垫面的水文响应是永远固定的。而流域下垫面特性的变化只是各种下垫面组合的变化,因此,只要知道各种下垫面的水文响应,就可以知道整个流域水文响应。
b考虑人类活动对流域特性的影响,牵扯到两方面的问题:(1)流域下垫面特性的变化对流域汇流特性的影响,如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导致水流速度的变化,地形的改变导致水流坡降的变化等。(2)人类用水过程的变化对流域汇流特性的影响。这方面的计算可以用水量还原的方法来实现,或者根据二元演化模式的理论来计算。
四、结论
二元培养模式 篇3
国内手机用户量的急速发展, 为3G移动网络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 同时也使3G人才需求量急剧攀升。根据世资讯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表明:预计目前国内3G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人以上, 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更为奇缺。
但是, 同其他的普通高校一样, 我国的民办院校也普遍采用“一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校教育为中心, 采用固定的人才培养方案, 固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固定的理论和实践专业技能的培养方法和考核标准, 强调“厚基础, 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具有的优点是:所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扎实, 专业知识层面宽, 面向工程领域的专业技能的“再塑性”强, 是一种适合于“通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然而, 这种“一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明显不足之处:忽视了企业对所需人才的特定专业技能要求, 所培养的学生面向工程领域时对特定岗位的专业技能要求的适应能力明显不足。企业对所需人才需要通过“再塑”, 经过特定的专业技能培训, 才能满足企业对岗位的专业技能要求。从而使人才培养的周期增长, 重复教育还会使人才培养的成本增高。由此可以看到, 这种“一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出现了较宽的“断裂带”, 尤为突出的是:使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面向企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时的“动态跟踪”能力大大削弱, 是一种不能很好满足企业对紧缺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 其他的专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办高校尤其是民办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因此, 民办院校要培养的是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又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 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是我们民办高校的首要任务。
二、“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是指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教育方式。校企联合通常作为开展继续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它既能充分有效地利用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 又能为企业做好职工的继续教育工作, 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校企联合办学对于企业和高校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企业来说, 实现校企联合开展办学, 不仅能够提高企业职工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 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 而且通过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 可以节约企业的培训成本, 提高培训质量;对于高校来说, 可以通过面向企业来探索教育的其他途径和模式, 获得第一手的资料, 同时也解决了办学经费不足和实习实验基地缺乏等问题。
国外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成功运用校企联合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 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出现了多种典型模式;在我国, 高等学校方面, 在开展继续教育中往往偏重于各层次的学历教育, 而与企业一起联合办学, 举办有针对性的各种短期技能培训却较少, 因此, 其没能合理配置和使用好自身的教育资源。我国部分院校的成人教育采用了校企联合办学的形式。
三、“二元化”紧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民办高校的定位就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培养适合于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需要研究和探索高等院校可采用的能够很好满足企业对紧缺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方法, 打破传统的“一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提出适合于紧缺人才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鉴于校企联合办学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我们借鉴这一模式, 提出了“二元化”紧缺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提出的“二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的是校企联合专业共建, 校企人才培养资源优势共享互补,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可根据企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情况, 采取在人才培养的全程实施校企联合专业共建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并由校企联合专业共建双方分别发挥各自不同的人才培养资源优势, 分别交替实施不同的教学环节, 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融合。这种“定制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可以相对长远地满足企业对紧缺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可采用“半定制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它是根据企业对紧缺人才需求的专业技能要求, 选择若干相关专业, 在由高等院校完成主体性的“通才”教育的基础上, 在人才培养的后程阶段, 融入企业对所需紧缺人才的特定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 实施“再塑”的辅助性的“专才”教育, 快速提升所培养人才对岗位的专业技能要求的适应能力, 是一种在短期内可及时满足企业对紧缺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结语
“定制式”和“半定制式”的“二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可以有效地缩小和消除存在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对紧缺人才需求之间的“大断裂带”, 实现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紧缺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是一种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对紧缺人才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当然, “二元化”紧缺人才培养模式尚存在着一系列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二元化”紧缺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的可行方法是很必要的。
摘要:从民办高校提出新的紧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现实意义入手, 结合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提出了适用于民办高校的“二元化”紧缺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民办高校,二元化,紧缺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二元培养模式 篇4
一、党报二元价值取向分裂与话语模式呆板
长期以来, “新闻”与“宣传”是新闻理论界常引发讨论的两个基本概念, 由此派生的二元价值争议让主流媒体常感困惑。从学理上分析,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真实、新鲜、时效是其最基本特征, 可以说“新闻”是一种“大众传播”。而“宣传”是阐述政党、集团、群体、个人的某种主张、思想、观点, 从而争取达到控制、影响最广泛受众的一种社会活动, 其最终目的是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可以说“宣传”是一种“组织传播”。
由于很难把“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很好地协调起来, 结果导致部分党报价值取向的分裂与话语模式的呆板。要闻版等头几版的内容以宣传为指向, 注重权威性、指导性和严肃性, 主要是传统时政方面的硬新闻, 以及新闻价值不高的会议新闻、各级领导人的活动以及各类典型人物宣传报道等。宣传的基本手法就是典型宣传, 有学者把这种宣传模式概括为“P-F-E”模式。P: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Policies) ;F:具体的、典型的新闻事实 (Facts) ;E:按照政策对新闻事实的解读 (Explanations) 。
这种传播的话语模式比较封闭, 重要时政新闻的透明度不高, 经常演变为政策的机械图解和单向的传声筒;对现实问题重视不够, 很少触及社会的矛盾焦点, 没有发挥本该有的舆论监督功能;以自上而下的单向政治灌输为主, 充满政治说教, 缺乏与受众的双向交流与沟通。这样的传播方式使多数受众都觉得难以接近。
二、党报既要参与二元价值构建又要进行话语优化
党报在“新闻”与“宣传”上的博奕, 由来已久。从重“宣传”到抓“新闻”, 几乎我国所有党报都走过这样一条道路。在这条道路上, 一些特定时期“宣传”占了上风, 而另一些特定时期, “新闻”又成为党报改革与突破的手段和方法。而在更多时候, “新闻”和“宣传”大都通过相同的手段将内容“传”给受众和宣传对象, 二者具有广泛的联系和工作交叉。在这种联系与交叉中, 党报既要参与二元价值构建又要进行自身的话语优化。
《瞭望》杂志2003年第52期曾发表《党政官员, 你会“说话”吗?》一文, 批评一些报刊被其所属的党政官员当做自己的“说话自留地”, 上面官话、套话、废话疯长。文中引用一位领导同志的看法说:“你想告诉大家的, 已经反复说了许多遍;大家想知道的, 你一句也没说”。
就受从来讲, 他们认为阅读报纸的第一目的并不是受教育, 他们大都反对报纸的面孔化, 尤其不喜欢会议报道、政务活动、工作动态大量充斥版面。文章所提供的信息量大不大, 新闻性强不强, 知识性、娱乐性、消遣性好不好, 是受众衡量报纸的基本标准。因而, 可读、可看, 便成为读者对报纸的第一需求。
报纸管理部门与受众对报纸“口味”要求上的不一致, 要求党报在二元价值构建的取舍上, 做到“两全”:一方面, 作为新闻纸, 党报采编者要考虑报纸的新闻性, 要在内容可读可看、语境轻松活泼上下功夫;另一方面, 作为党委机关报, 更要考虑宣传性, 坦然面对, 开动脑筋, 优化话语, 寻求结合。
三、党报话语优化在于受众对知情权和表达权的满足
“新闻”与“宣传”是两个不可混淆的概念, 在党报的具体操作层面上, 话语模式在“灌输”与“传播”上有着明显区别。“灌输”更强调“告知”———要你知道, 传播更强调“欲知”———我要知道, 是知情权和表达权的满足。大量的报道与受众不大相干, 都是“告知”性的传达, 并非“欲知”性的传播———这其实是更为危险的一种“失语”。受众接触媒体, 总是为了获得新鲜信息, 传播就一定要“有料”并且“解渴”, 否则就不容易获得市场、主导舆论。
《南方日报》在不断深化新闻改革的过程中, 提出“党报也要打市场”的观点。《哈尔滨日报》执新闻改革之牛耳, 近年来苦心经营《社会时空》、《焦点》、《新生活商刊》等专版, 努力构建上下关注的“舆论链”, 既满足了“欲知”的需求, 又传达了“告知”的要求。说到底, 党报的话语权, 在二元价值的权衡中, 主要来自于受众对知情权和表达权的满足, 满足得越充分就越有话语权。这个话语权, 归结起来, 就在于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与道义, 发挥特有的传播功能, 为社会提供正确有效的舆论引导、新鲜及时的新闻报道、丰富多样的信息服务、健康优秀的文化传承。
要使党报的话语权在二元价值构建中合理的利用和进一步的开发, 使其真正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还要强化内生社会资本的建设。内生社会资本就是依靠党报内在的知识与读者或其他社会主体建立的良好的互动网络以及稳定的互利机制。基本的对策是改变党报单向传播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 树立受众本位观念,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针, 与读者建立平等的双向交流机制。在此原则指导下, 提高内容生产能力, 改进报道模式, 强化信息的处理与转化能力, 充分保障读者的知情权;以深邃的洞察力, 提供相对独立的权威观点,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成为读者的观念向导, 在市场的竞争中树立党报的权威性和提高党报的公信度。■
二元培养模式 篇5
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技术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体生物特征具有终身不变性和唯一性,利用生物特征(如人脸,虹膜,指纹,掌纹)来识别个体比传统身份认证方式更加可靠,安全,方便。掌纹识别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兴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对于虹膜、指纹、人脸识别技术而言,具有采集设备简单、可靠性高、抗干扰性强、计算速度快、保护个人隐私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2]。
掌纹识别主要包括两个关键环节:特征提取和分类器构建[3],其中掌纹特征的提取是直接关系到识别性能好坏的关键。当前,掌纹识别算法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基于线性结构特征的识别算法,基于子空间的识别算法,基于统计特征的识别算法以及其他识别算法。其中Han提出的采用Sobel算子和形态运算提取特征的方法是线性结构特征识别法的代表,但这类方法抗噪性差,不具有旋转不变性,且计算量较大;基于子空间识别算法的主要思想是把高维矩阵以投影方式投影到低维空间,并在低维空间提取图像特征,应用较广的是主成份分析(PCA)法[4],该方法能很好地减少数据冗余,加快运算速度,同时具有一定的抗噪性,但存在容易破坏原始数据的相关性、难以统计图像纹理特性等缺点;基于统计特征的识别算法大都先将图像经过变换处理,如小波变换,再统计整幅图像的各种不变矩特征,一般而言,该类方法抗干扰性较差,且受噪声或遮挡影响严重[5]。
针对当前掌纹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同时受基于稀疏表示理论的人脸识别算法的启发[6],本文将稀疏表示理论引入掌纹识别。首先利用均匀局部二元模式(ULBP)提取掌纹图像特征,使得所提取的特征向量不仅具有旋转不变性和抗噪性,能更好地代表掌纹图像的生物学特性,而且有效地降低了特征维数。然后将各掌纹图像的特征展为列向量,建立冗余字典(训练样本库),并对训练样本库和测试样本分别通过特征空间映射,再将测试样本在字典上进行稀疏表示,来获取稀疏表示系数,通过比较不同类别的残差实现掌纹图像分类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抗干扰能力加强,且运算速度快,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1 采用均匀局部二元模式(ULBP)的掌纹图像特征提取
OJALA T等人最早提出了局部二元模式[7](Local Binary Patterns, LBP)用于描述图像纹理,该方法主要通过比较邻域中每个像素与中心像素的关系,以二进制形式来描述图像纹理。在LBP的各种改进算法中,显现出了良好的旋转不变性、抗干扰特性以及时间复杂度低等优点。
最初的LBP算子如图1所示,在一幅图像任意的3?3邻域中,比较周围8个像素与中心像素值的关系,若不小于中心点像素则取1,否则取0,再对8个像素进行二值化处理后,按顺时针排列成8位二进制数,最终转换成的十进制数则表示该中心点的LBP编码值。
由上可知,LBP编码本质上是在3×3邻域内以中心像素值为阈值进行二值化处理,并进行加权求和,可用式(1)、(2)描述,其中fc表示中心像素值,fi表示邻域像素值。
LBP算子对于图像灰度变化不敏感,这在掌纹识别上具有极大优势,可以有效避免掌纹图像因为采集亮度变化而导致的识别误差,但基本LBP算子只限于3×3窗口,无法满足不同尺度的纹理特征。在OJALAT等人的后续研究中,改进了基本LBP算子,采用半径为R(R>1)的圆形来替代方型窗口实现纹理特征提取,在此方案下,一个LBP算子可产生2P种二进制模式,其中P为采样点数。一般来说,当R=2时,常选8个采样点,可产生28=256种二进制模式,而当R=3时,则往往选16个采样点,对应有216种二进制模式,如图2所示;对于非网格点上的灰度值,可采用双线性插值得到。由上可知,二进制模式随着采样点数的增加而急剧增多,这会导致图像特征维数过大,因此本文采用一种改进的“均匀局部二元模式”(Uniform Local Binary Patterns,ULBP)来解决该问题。
研究表明,在实际图像处理中,大多数LBP模式最多只包含两次从1到0或从0到1的跳变。图2(a)R=2,P=8的圆形LBP为例:将形如00000000、01111111、00111110等跳变不超过2的情况称之为均匀模式,反之,形如00010011、01010101、10010011等跳变超过2次的情况称为“非均匀模式”。ULBP算子只处理均匀模式,因此二进制模式的种类会大大减少,可由原先的2P种二进制模式减少到P(P-1)+2种,且能保持大部分的图像信息。如上所述,二进制模式的数量可以从256种减少到58种,且研究发现,最终转换成十进制数后的值大部分在这58种值中,如果将其他取值的二进制模式另归为一类,就可将二进制模式由256种缩小到59种,记为AULBP82,一幅图片通过均匀局部二元模式处理可生成一幅与原图大小相当的码图, 再统计该码图59种二进制模式值的直方图,则可将任意图片的特征维数缩减为59维。
本文通过实验发现,针对掌纹识别问题,若对整幅图像进行均匀局部二元模式处理得到直方图特征,识别率较低,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先对图像进行分块,对各块分别用均匀局部二元模式生成码图后提取直方图特征,再将各分块的直方图特征做池化处理,即将属于同一模式的频数相加,排为一列作为该掌纹图像的特征向量。
2 掌纹图像的稀疏表示及其分类
2.1 掌纹图像的稀疏表示
随着压缩感知技术的发展[8,9],图像的稀疏表示理论逐渐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稀疏表示理论认为如果有一个列向量y∈RM ,并且存在着一种字典Φ∈RM×N(M<
式中{αi}iN∈1为信号y的稀疏表示系数,它只含有有限个非零值。
假设输入大小为w×h的L个人的掌纹图像共计m幅,其中每个人有s幅图像(记为n1,n2,···,ns)。先对各幅图像进行d×d大小的分块处理,统计各块的AULBP82直方图特征,作为该掌纹图像的特征。Yl ,ni 表示第l个人第n i幅图像特征堆叠成的列向量,则整个掌纹图像样本库可表示为Y∈RK?m ,K=59,且:
将Y看成可稀疏表示相关向量的过完备字典,若待识别掌纹图像的AULBP82直方图特征为y∈R K,则由信号稀疏表示理论可知:
式中ai,t表示稀疏系数,t=1,...,ns,若测试图像y属于第i个人的掌纹图像,则y可表示为
理想情况下,表示系数x仅在待测图片所属类上的系数非零,可见x是一个稀疏向量,即:
式(6)系数的求解问题,是一个凸优化问题,按压缩感知理论,可转化为求解L1最小化问题:
式(7)为约束最优化问题,也可转为无约束凸优化问题解决:
式中? 为非负常数,本文采用梯度投影稀疏重建算法[10](Gradient Projection for Sparse Reconstration,GPSR)获取稀疏系数。
2.2 掌纹图像的稀疏分类
掌纹采集过程中,易受外界光照,噪声影响,普通的识别算法往往不具有噪声鲁棒性,影响识别效果。为提高识别精度,本文采用稀疏分类算法,将训练样本张成一个冗余空间,通过求解测试样本在训练样本集上的稀疏表示系数,实现掌纹图像的识别。一般如果测试掌纹图像属于训练样本集上某一类别,则理想情况下其系数将集中于某一主体,其它部分大都为0,然而在实际情况下,由于存在噪声等原因,在其它类别上也会存在较多非0的系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时降低测试集与训练集维数,本文先产生一个随机矩阵R∈Rq×K(q
同样,对测试掌纹特征作相同处理,在等式(5)两边同乘R可得:
一般稀疏分类算法,先求取稀疏系数,再根据每一类掌纹图像的残差最小值确定测试图像的所属类别,如下式所示:
其中:δi(·)表示提取稀疏表示系数x中与第i类的所有训练图片对应的系数,而其余的系数均赋为0,使式(11)最小差值ri( y)所属的类别即是最终的识别结果。
但在实际识别过程中,由于训练集很大,而且有些掌纹图像可能与训练集中多个类别很接近,加上噪声干扰、平移等因素,仅依靠单个残差数据会出现误判,因此本文采用多次迭代处理对传统稀疏分类算法做了改进。由于每次迭代时产生的随机矩阵R并不固定,即在每次迭代时,进行了不同的特征空间映射,这样就可获取不同的残差值ri,然后统计重构数据属于相同类别时残差平均的最小值,确定分类结果。由于多次随机映射可确保数据稳定性,因此该方法可有效避免单一残差最小化处理所带来的误判现象。
式中:l为迭代次数,rij 表示第j次迭代时属于i类测试样本的残差。当计算得到的平均残差值在第i类中最小,则认为y属于第i类测试样本,记为I(y),如下式所示:
综上所述,本文所提出的掌纹识别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tep 1:输入m幅样本掌纹图像,对每幅图像选取ROI区域,然后进行分块处理,对各块通过均匀局部二元模式生成相应码图,并统计码图59种二进制模式的直方图,作为该幅图像特征。所得每幅图像的特征向量依类别排成矩阵,组成训练样本库Y∈RK×m ;对测试图像也以相同方式提取特征向量y∈R K;
Step 2:对测试样本及训练样本库中所有的训练样本均进行规范化处理,以提高后续计算精度和效率;
Step 3:开始迭代,j=1,2,…, l ;
Step 4:生成第j次迭代的随机矩阵Rj∈Rq×K(q
Step 5:利用梯度投影算法,根据式(8)求解第j次迭代的稀疏系数;
Step 6:计算第j次迭代各类掌纹图像的残差值:
Step 7:返回Step3继续迭代,直至j= l结束;
Step 8:统计测试图像在各类掌纹图像上残差数据的均值:
Step 9:根据式(13),寻求平均残差值最小时所属的类别即为最终的识别结果。
3 实验结果
本文选取香港理工大学的MSpalmprints掌纹数据库进行实验,数据库中每人均有12幅掌纹图像,原始图像大小为352×288,由于掌纹数据采集时存在偏移,实验选取了图像中大小为200×200的感兴趣区域。图3(a)为其中一幅原始掌纹图像,图3(b)为所提取的感兴趣区域。实验中,首先通过均匀局部二元模式提取图像特征,分别建立训练样本库和测试样本库,采用上述改进的稀疏分类器进行识别。实验基于Window XP(Intel(R) Pentium CPU G2030 @3.0 GHz,2 G内存),在Matlab 7.0环境下进行。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若对整幅掌纹图像采用均匀局部二元模式提取特征,实验结果不佳,因此我们对图像进行了分块处理,为研究不同的分块大小对掌纹识别算法的影响,我们选取了10×10,20×20和40×40共三种不同的分块方案,同时分别选取数据库中包含24人和50人的掌纹图像,每人10幅(5幅作为训练图像,另5幅作为测试图像)进行对比试验,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若以20×20大小对掌纹图像分块,掌纹图像可分为不重叠的100块,通过对各块ULBP处理,相应的特征维数为100×59。由实验结果可知,对于本文所提出的掌纹识别算法,20×20分块处理方式更有利于提取掌纹图像的纹理特性,提高识别率,同时运算效率也更高。
为验证本文算法对于图像旋转及噪声干扰的鲁棒性,分别与经典的基于PCA及2D-PCA的稀疏表示掌纹识别算法进行对比[11]。实验针对包含24人掌纹图像的数据集进行,首先对测试图像分别作2°,5°,8°旋转,以测试不同方法的旋转鲁棒性,然后对测试图像加入噪声密度分别为0.03,0.06和0.08的椒盐噪声,测试不同方法的抗噪性能,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本文提出的掌纹识别算法在对抗图像旋转与噪声干扰方面比传统的PCA和2DPCA算法具有优势,能够克服传统掌纹识别方法易受噪声干扰,且旋转鲁棒性差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掌纹识别算法的有效性,我们针对包含24人和50人掌纹的数据集,分别统计了PCA、2D-PCA及本文算法的总体识别率,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本文方法的识别率较传统的PCA和2D-PCA稀疏分类识别方法有明显提高;对于24人的掌纹库,识别率分别提高了3.34%和2.5%,而对于50人的掌纹库,识别率分别提高了8.8%和6.8%,具有稳健性。这主要因为不论PCA还是2D-PCA都是一种主成份分析方法,只有在最小均方差意义下才能在降维的同时尽可能保存原始数据的信息,而图像降维虽然消除了特征之间的噪声和冗余,但最终也会导致在图像识别过程中缺乏纹理特征;而本文所采用的均匀局部二元模式在降维的同时能提取掌纹图像的纹理特征,且具有很好的旋转鲁棒性和抗噪声特性。在稀疏分类算法上,本文方法也做了改进,传统稀疏分类方法仅仅依靠单个残差数据最小化来判断,本文则通过迭代处理,计算测试样本在训练样本集上残差数据的统计平均值,实现分类识别,这就可以有效降低误判的可能性,同时可以避免噪声等因素的干扰。
4 结 论
针对当前掌纹识别面临鲁棒性差,识别率低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掌纹识别方法。通过采用均匀局部二元模式提取特征,很好地解决了掌纹图像受噪声、旋转或光照影响而导致的识别率低下问题,同时通过直方图统计降低了特征的维度,而且稀疏分类算法的改进也进一步提高了掌纹图像的识别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识别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基于PCA和2D-PCA的稀疏分类方法,且具有稳健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摘要:针对传统掌纹识别方法易受噪声干扰,且旋转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均匀局部二元模式(Uniform Local Binary Patterns,ULBP)及稀疏表示的掌纹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善于表达图像纹理特征,且具有良好旋转不变性和抗干扰性的ULBP提取掌纹图像特征;同时考虑到直接对整幅图像进行ULBP处理会丢失局部纹理,采用先对各图像进行分块,再对各块分别进行ULBP处理的特征提取方案。在分类算法的设计上,本文利用掌纹图像库中训练样本的ULBP特征构造过完备字典,通过求解l1范数意义下的最优化问题实现测试样本的稀疏分解,并提出一种基于统计残差平均的稀疏表示分类方法,实现了测试掌纹图像的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旋转及噪声鲁棒性,而且总体识别率明显优于基于PCA及2DPCA的传统稀疏表示分类方法,对于包含5 000031 0人的掌纹数据库,识别率分别提高了8.8%和6.8%。
二元培养模式 篇6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二元经济结构”是用来描述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城市和农村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即乡村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和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经济,商品性生产与自给性生产并存的一种社会经济结构状态。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产生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如果不能很好地实现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化,将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长期的“重城市、轻农村”国家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以赶超式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模式,脱离了传统乡村的发展现实。政府采用行政手段,以“剪刀差”的形式将大量的农村资源抽取到城市,确保城市工业化的稳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使农业的发展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我国的严重缺乏资金和外汇储备,为了实现一定的原始资本积累,政府部门推行了粮食统购统销,以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的方式,获取工业化所需的原始资金积累。此外,我国的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城乡划分为两个相互隔离的部分,两部分居民不能享受同等经济和社会待遇。如此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社会政策并没有跟上经济政策,使得各种社会问题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相应的解决,反而使得有些矛盾进一步加剧。
(二)市场经济的力量加剧了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提高后,人们会将一小部分的资金用于购买农产品,而将更多的资金用于购买其他商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相对而言,这些消费品主要出自于工业部门,而大量的现代工业部门集中在城镇,且其行业利润率长期高于农业部门,这也导致农村收入水平增长远低于城市。改革开放后,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不断加强,然而城镇居民的大部分支出集中在汽车、电器、旅游、住房等,这些消费项目与农村或农民却没有太大关系,使得城市居民的收入很难回流到农村。这种只取不予的单向流动,进一步恶化了二元结构的矛盾。
二、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及其危害
(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特征
一般地,发展经济学家将二元经济定义为包括农村的传统经济和城市的现代经济两部门的整体经济结构,但是我国的经济结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和转型二元经济两方面,其基本的现状特征有以下几点:
1. 城乡工业化的二元结构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推行的计划经济制度是以城市工业为主导的,这就形成了城乡径渭分明的城乡二元化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后,城乡隔离制度有所松动,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形成乡镇工业、城市工业并存的二元工业化格局。随着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工业化在加速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这种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城市工业大多以国有企业为主,对新型工业化形成了制约,城乡之间产业结构趋同化及产品的同质性,导致了资源不能优化配置,形成了城乡之间的无序竞争。
2. 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的二元结构
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劳动力市场表现出了典型的“二元四级”特征,整个劳动力市场可分为二元,即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而每一元又分为两层,城市劳动力市场分为正规部门(一级市场)和非正规部门(二级市场),其中非正规部门是指被现代工业部门认为是无利可图的市场空缺,其运作形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易变性,可以提供许多就业部门;农村劳动力市场分为传统部门的劳动力市场(四级市场)和非农产业部门(三级市场)的劳动力市场。在这四级劳动力市场中,二级市场充当了一级市场的蓄水池,吸纳了从一级市场上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淘汰下来的劳动力,同时也吸纳了由四级市场进人城市的农民工,减少了对一级市场的压力。作为三级市场不仅吸纳了四级市场中的过剩劳动力,而且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化,加快了农业的工业化进程。
3. 城乡市场体系的二元结构
从全国的统一市场结构来看,主要包括城市和农村市场两个板块,由于经济结构的二元性,使得城乡市场的分割和城乡市场体系不对称。在农村市场体系中,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和金融市场都不健全,不能与城市市场形成对接;在城市市场体系中,具有较为完善的生活资料市场、文化与服务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商品交换发达,经济主体具有独立的物质利益关系,这也导致了城市和农村经济转型的任务不相同。
4. 区域经济的二元经济结构
所谓区域经济的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同时并存着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的二元性。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二元性日益扩大。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基本完成经济体制转型,并开始向高级化阶段迈进,进入全面的扩张时期;而中西部地区尚未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正处于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发育迟缓。这些市场化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和资源财富的差异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
(二)二元经济结构的危害性影响
1. 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我国长期的城乡分隔政策拉大了贫富差距,对农村的投资比重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使得城市和农村日益分化,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此外,城市享有高工资、高福利,尤其是某些国家垄断行业更为明显,增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相对地削弱了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影响了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
2. 不利于社会稳定
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影响,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民收入低下,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运作,同时国家在农业的基础设施投入上较少,促使农民选择小规模的经营方式,无法引进新技术、改良新品种、开拓新市场。入世以来,我国农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城乡差距的悬殊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是产生诸多社会矛盾的根源,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定团,不利于社会稳定。
三、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其模式
(一)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加快城市户口管理,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
尽管户籍制度在上世纪50年代保障社会的安定、防止农村劳动力流失等方面起到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户籍制度管理在活跃的市场体制中显得僵化,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需求,抑制了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此外,这种管理体制使得大多数进城农民没有安身之地,不能安居乐业,同时还时常引发歧视、排挤农民等社会问题。因此,应尽快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消除这一道人为的障碍,最大限度地取消对农民进城的不合理限制,逐步恢复城乡居民的自由迁徙和职业的双向选择权利。
(二)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繁荣农村经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农经济结构与现代化农业的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首先,应对农村土地进行彻底的改革,让农村土地恢复活力,农民对土地投入产生热情;再次,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使农业投入水平能满足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产品结构多元化,全面提升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搭建农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加快发展农产品批发组织,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线管理,增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第四,坚持科技兴农,发展农村实用技术,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武装农业和非农产业,逐步实现集约化经营;第五,促进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更新农民观念,逐步改变农村社会封闭落后的面貌,全面推进农村社会的现代化。
(三)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要协调城乡经济关系,应该加强城乡之间合作和商品交换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协作,完善城乡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大市场。重点加强农村市场体系的培育,加快农村技术市场、土地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为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市场环境,降低市场进入门槛,促进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的对接,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育的基础条件。要加大投资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小城镇作为协调城乡关系的联结点,提高小城镇的积聚效应和经济功能。同时,应该制定一整套的城乡结合点发展制度规范,优先发展与农村工业发展有较大关系的产业,推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小城镇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朱丽燕.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与协调发展[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1(2):33-36
[2]任保平.论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5):3-9
[3]李守远.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6
[4]王香兰.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负面影响的对策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6):101
二元培养模式 篇7
1 审计学“二元结构”教学模式的特色
本文所构建的审计学“二元结构”教学模式是指课堂讲授中嵌入模拟操作教学, 即将审计实务操作引入课堂讲授过程, 理论教学与实务操作二元融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审计教学存在的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而流于形式等问题的尝试性改进。审计学“二元结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成绩考核三个主要构面加以设计, 旨在实现审计学教学过程中“二元结构”的最优契合。首先, 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先讲基础理论, 理论讲授期间教师穿插立体式案例;而后让学生针对案例进行讨论, 老师点评并对理论进行小结;随后进行基础理论的单项模拟实训, 并再小结;待学生把该理论理解和掌握后进入下一理论, 依次循环。其次, 理论课堂授课中间或完成后进行审计软件操作或实验室综合审计高仿真模拟实践, 以综合考察学生对审计学理论体系的理解, 以及对审计实务工作的掌握, 再总结。最后, 根据审计学“二元结构”教学的特点, 设计匹配的成绩考核体系, 并以此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 构建审计学理论教学与模拟操作两种教学模式相对接、相融合的审计学“二元结构”教学模式 (如图1) 。“二元结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实现审计理论与实践良好的契合, 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从而提高审计学教学效果。
2 审计学“二元结构”模式的教学内容构面设计
传统的审计学教学内容设计基本以审计准则条文、审计程序和审计内容等理论知识讲授为主, 部分也会开设实践教学, 但并未将两者有效融合为一体, 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最终, 学生无论是对审计学理论还是审计学基本实践技能都没有做到有效的掌握。
审计学“二元结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构面的设计, 以其实现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反过来要佐证理论, 通过相互渗透加深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对实践技能的掌握。首先, 要将审计学实践教学体系加以设计, 寻求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二元结构的最优契合。审计学实践教学要注重审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的运用, 将审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融入实践教学, 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次, 注重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实际审计工作既要求对审计的基本程序、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的驾驭, 亦需要掌握会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等各门学科的知识以及国家的法规、制度 (陈波, 2009) 。学生尚无审计工作经验, 为接轨工作环境的培养目标, 故“二元结构”模式下的审计教学内容必须对学生实用, 并迎合学生求真务实的心理, 以高仿真模拟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兴趣。
3 审计学“二元结构”模式的教学方式构面设计
3.1 案例式教学
审计学“二元结构”中的案例式教学强调学生案例分析与教师总结分析的紧凑性、连续性和互动性。首先, 由授课教师做案例背景介绍, 将学生由理论引入实践操作环节, 启发学生充分思考。其次, 将学生分组, 教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审计学理论对案例分析和推理, 提出自己的观点, 并进行分组讨论。再次,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加以总结, 指出每个小组分析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并指出不足所在, 以帮助学生日后提升;另外, 教师要针对讨论中学生遇到的难点问题和疑虑问题进行分析, 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最后, 教师将案例的分析总结联系理论知识讲授, 由此做到实践巩固理论, 使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刘世全, 2013) 。
3.2 课堂边讲边练
审计学“二元结构”教学模式提出课堂边讲边练避免传统模式时理论讲授全部完毕后进行综合实训的弊端。传统模式下, 学生可能将课堂理论讲授中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的疑惑已经淡忘, 从而理论讲授与实践脱节。而本文提出的课堂边讲边练旨在针对审计学课堂教学中的理论讲授同步进行单项模拟实训, 即边理论讲授, 边进行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等审计程序的模拟实训。以此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并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将抽象的审计课堂讲授变得清晰灵动。最大限度的消除理论讲授过程中学生对理论的疑惑与实际操作的隔阂。
3.3 实习软件的应用
审计学“二元结构”教学模式引入审计实习软件是对课堂理论讲授和单项实训的有效补充及延伸。课堂理论讲授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可以操作审计实习软件给学生直观展示;也可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和授课进度让学生在课堂操作软件;还可以建立审计实习软件平台, 使学生课后在寝室或图书馆等登陆平台进行操作演练 (软件练习部分附有主要提示) , 将课堂延伸到课下。上述三种方式结合运用, 学生有针对性的与老师讨论加深理解。循环往复, 加深学生对审计理论的理解, 提升审计操作的技能, 进而提高学生对审计学的学习主动性以及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实验室高仿真综合模拟实训
实验室高仿真综合模拟实训是审计学“二元结构”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 通过为学生创设审计业务情景, 增进学生对枯燥难懂审计内容的理解掌握 (郑新源, 2010) 。该实训环节必须以前期开设会计课程及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为基础, 针对理论知识和审计工作的全流程进行综合系统模拟训练;同时巩固和系统掌握学生课堂上各个单项模拟实训中的实践技能。该实训系统设计过程基本包括模拟审计机构的架构, 审计工作的全流程模拟资料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等。在实训中保证学生熟悉审计全流程的基本程序, 接触审计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完整的基本资料, 做到学校教学与实际工作接轨。
4 审计学“二元结构”模式的成绩考核构面设计
审计学“二元结构”教学的成绩考核体系及督促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也检验教师教学成果, 其具体设计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侧重和教师的教学评价, 因此, 审计学“二元结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考核以学生职业生涯考量为基础, 理论检验和实践检验相结合, 采用多渠道考核方式 (王海荣和杨晓明, 2012) 。
审计学“二元结构”教学模式采用“3+1”成绩考核体系, 即平时成绩考核、实训成绩考核和期末成绩考核三项成绩相结合, 以此为基础酌情考虑学生参加审计类国家认证相关资格考试情况予以加分 (总分不超过100分) 。首先, 平时成绩的考核最为细致繁琐, 同时也是最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的考核形式, 成绩比例可占总评成绩的30%, 其具体内容和成绩比例可设为“预习、读书笔记 (10%) +作业评分 (5%) +课堂表现 (5%) +小组讨论及上台试讲 (5%) +案例分析总结 (5%) ”。其次, 实训成绩考核主要考核审计课堂的边讲边练实训、审计平台的操作和高仿真综合模拟实训三个环节, 选取学生实训的日常表现、结果和体会 (实训报告及答辩) 来衡量, 其成绩比例占总评成绩的30%。最后, 期末成绩考核衡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以笔试考试进行, 但试题中应以情境选择题、分析题和案例题为主, 减少识记的内容, 体现对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量, 成绩比例占总评成绩的40%。由该教学模式实施的实践证明, 将学生平时表现、实践教学表现与考核成绩挂钩, 能大大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训的参与热情和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波.审计学教学模式创新探索[J].财会通讯 (综合) , 2009 (11) :155-157.
[2]何玉润, 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会计研究, 2013 (4) :26-31;95.
二元培养模式 篇8
1期刊利用的结构层次
来图书馆利用期刊的读者,从需求结构和层次来看, 可归纳为一般需求和专业需求两大类型。两大类型又分别可细分为几个层次: 一般需求主要包括时政资讯、时尚热点、文化修养、休闲娱乐等方面; 专业需求主要包括专业信息、学术学位论文、财经数据等方面。从结构层次的特征来看,一般需求是求新求快,专业需求是求准求全。需求决定供给,期刊的出版形态和读者利用特点,必然派生出图书馆的相应策略和对策。对于一般需求的求新求快, 应对的节点是如何让期刊尽量缩短整理过程尽快让期刊上架与读者见面,对于专业需求应对的节点是怎样保证期刊的信息资料全面有效地得到利用。可是,图书馆传统的期刊管理模式,概括起来是松散、低效、随意,在正确处理现刊和过刊的关系上,存在着局限和矛盾。如何提高图书馆期刊的管理水平,以最佳的管理模式满足读者对期刊的利用,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2传统期刊管理模式的局限
图书馆传统的期刊管理,大都是通过待现期期刊累计到一定周期和册数时,再将期刊装订成册外借流通的模式来管理的。这种管理虽然是根据期刊的出版特征来管理的,但有一个最大局限就是利用的时间差。众所周知,期刊都是按一定的出版周期连续地按期出版的。最快的旬刊10天为一周期,一年36期,累积到3期为一本来装订成册,从下架到送装订、分编加工再到上架供读者利用流通,中位时间差在35 ~ 40天。这还是假定在及时下架装订的前提下的时间差。如果像很多图书馆现在通行的年初下架一次,今年装订去年的到齐期刊的常规模式,真正装订成册可以外借流通的合订本期刊,时间差至少在一年了。也就是说,按现在图书馆传统的期刊管理模式,一种出版周期最短的旬刊,最快也要在35 ~ 40天后才能让读者外借流通。如果是月刊,双月刊或季刊,那这个时间差就更长了。这对于求新求快的读者需求来说,是存在着结构性的不足和明显缺陷的。与此同时,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现期期刊在装订成册之前,一般是只能在馆阅览,而不能外借流通的,期刊的读者充分利用效益和期刊本身的时效性价值都会大打折扣和削弱。现期期刊不能外借,期刊不能得到自由便携地充分利用,是传统管理模式落后的结果。
与一般需求不同的专业需求,其核心需求是信息的准与全。
专业期刊刊载的知识含量专深的新知识新信息,一方面本身是要在专业领域承上启下,经过反复研究、探索才能孕育出来,另一方面其专业信息知识的难度深度,读者需要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并且在捕捉到某个知识节点时,往往还要触类旁通,参照参考,旁征博引。所以,专业期刊的时效性相对来说肯定会长一些。在专深领域的期刊,其知识价值,时效性可以延长到10 ~ 20年。专业期刊的参考性质和利用专业期刊读者的参考性质,决定了图书馆专业期刊利用要在保证准与全上多下功夫。
3期刊二元化管理模式的优越性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读者利用期刊的需求,湖南图书馆在总结归纳以往期刊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二元化的期刊管理模式,突破性地提升了期刊管理水平和读者利用的效率,让纸质期刊这一图书馆的重要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3. 1期刊二元化管理模式
期刊的二元化管理模式,就是将图书馆订购的所有期刊,以开架借阅和闭架阅览的形式,分别按流通本期刊和保存本期刊两条线来集中管理的二元化管理模式。换句话说,就是将本馆期刊分为现刊和过刊两大体系来优化管理。具体的管理方法是: ①把定位为本馆开架借阅的所有品种的期刊,每到馆一期新刊( 含复本) ,就立马以最简化的分编流程,及时按期( 册) 分配入藏条码号录入In- terlib ( 第三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即到即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每一期开架借阅品种的新刊,及时上架,开架借阅,供读者单册流通利用。②被归纳为本馆保存本品种的所有期刊,就先按每种期刊的出版时间顺序,分别按卷期编号集中排架供闭架阅览: 2年后再整合下架送装订成每册3cm厚的合订保存本过刊,而后按册分配条码正式纳入馆藏录入Interlib系统,最后将分编好的保存本过刊下库,下库后先按类、后按刊名、再按年、卷、期排架,每一种过刊自然逐年累积在同一架位,供参考性读者闭架利用。
3. 2期刊二元化管理模式的依据
二元化模式管理期刊,实际上是基于读者的需求而生的。读者需要什么,我们就尽量满足什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藏为人用。以用为先,藏为辅,后台管理为前台服务的理念来开展期刊管理工作。这么管理的依据,其根基就是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突破传统,适应当代。
如前所述,图书馆读者利用期刊,主要分为一般需求和专业需求两大类型。为适应一般需求,即到即编,单册处理,及时上架流通的管理模式,就是依据读者对一般期刊的求新求快需要而突破性地以每期新刊为单位来实现期刊的价值利用。而针对专业需求,保证文献的传承性和完整性就成为是否能够满足读者专业领域的参考性需求的重要依据,是期刊价值的整体利用的基础。
3. 3期刊二元化管理模式的优势
相对传统的图书馆期刊管理,二元化管理模式在期刊及时和充分利用方面做到了统筹兼顾,优势互补,达到了比较好的流通效果。其优势主要体现如下:
( 1) 开架期刊的即到即编,单册流通,使期刊的时效性得到极致的发挥,期刊及时上架流通的效率大幅提高,为读者最快提供最新期刊开创了一个大平台,适应了信息时代人们快节奏地获取知识信息的需要。期刊利用的频率、效率较传统的期刊管理模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按湖南图书馆目前这一块的分编流程走,一本新的到馆期刊,最快可以当天上架流通外借,与读者见面。
( 2) 保存本期刊下架装订成册之前,将各期到馆期刊按每种期刊年卷期的顺序,集中排放在一定架位,提供2年的闭架阅览服务和过渡性阶梯管理,在保障期刊的传承和完整的同时,也能够及时为来馆读者利用专业期刊和过刊的整体价值利用,提供了灵活有效的利用平台,弥补避免了传统期刊管理模式的过刊下架装订至上架流通的时间差过长的结构性缺陷和弊端。
( 3) 二元化期刊管理模式下,图书馆的期刊工作有了品质的提升,实现了现期期刊的快速流通和保存本合订期刊完整利用的优势互补,突破了传统期刊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利用时间差过长的局限。适应了信息时代人们快节奏获取知识信息的需求。与此同时,分编加工过程的优化, 工作效率也得以大幅提高,是目前较为科学合理的图书馆期刊工作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