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管理体制

2024-07-15

二元管理体制(通用12篇)

二元管理体制 篇1

二元母猪是生产三元商品猪的基础, 其繁殖力受品种、遗传、环境、饲养、配种和疾病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其年产活仔数的多少, 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现就二元母猪在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技术要点报告如下。

1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1.1 日粮合理、饲喂定量

1.1.1 后备母猪必须喂全价饲料

后备母猪的日粮配制应符合其日粮标准:CP15~17%:能量12MJ/kg, Ca 0.6%, P 0.5%, 赖氨酸0.8%,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冷热应激时加倍) 供应, 有条件时可补充一些干净、新鲜的青绿饲料。不能饲喂肉猪料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 , 否则母猪可能体重达到120kg以上, 却迟迟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不能喂霉变饲料, 霉变饲料会损坏母猪生殖系统, 影响发情或不发情。

1.1.2 合理定量饲喂

后备前期90kg (6月龄) 以前, 自由采食2.5kg/天, 后期90kg至配种, 日餐两顿或2.0kg/天, 视季节或体况适当增减, 否则影响发情配种。

1.2 猪舍的环境控制

1.2.1 温度

后备母猪及妊娠前适宜温度13~19℃, 最低10℃, 最高27℃, 过低影响饲料效率和生长发育, 肢蹄问题增多, 过高发育迟缓, 或发情不明显, 冷热应激都可导致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升温措施有:暖气、暖墙、热风炉等。降温措施有:风扇、负压通风、水帘等。

1.2.2 湿度

后备母猪, 湿度60-80%, 最低40%, 最高85%。高温高湿会诱发疾病, 如肺炎、腹泻等。低温高湿, 肢蹄问题多, 发育不良, 低温低湿, 皮肤干裂, 病原易侵入。

1.2.3 通风

适度通风, 可减少舍内病原, 增加氧气, 低温强风, 引起冷应激造成感冒, 腹泻。

1.2.4 光照

阳光适度, 太阳光50%为可见光, 50%中大部分为红外线, 含少量紫外线, 人工光约70%为红外线, 25%为可见光, 没有紫外线, 紫外线可促进Ca、P吸收, 提高猪免疫力, 杀灭病原体等。适宜天气可做户外运动。

1.2.5 减少有害气体浓度

NH3、H2S、CO、CO2, 有害气体浓度高可引起猪结膜炎、气管炎、肺炎, CO浓度高还会造成组织缺氧, 甚至死亡。

1.2.6 控制燥声、尘埃及微生物

可定期放悦耳音乐, 有利于母猪性能发挥。

1.2.7 搞好圈舍内外环境卫生

每天坚持打扫, 保持舍内地面清洁, 不积水、不积粪, 防止配种前猪发生子宫炎。

1.3 控制密度

后备母猪视栏舍大小, 可以5~8头一栏, 配种前一个月单栏饲养。

1.4 减少应激

尽量减少运输、并栏、驱赶、免疫、惊吓、冷热等应激。为防止应激发生, 前后三天饮水中添加少量的抗生素、维生素C或柠檬酸。

1.5 搞好免疫保健

生物安全管制, 人员、车辆和野生动物管制, 消毒, 灭源等。人员进出要洗澡、更衣、换鞋;大门口、生产区门口要有消毒池、消毒盆;圈舍内外定期消毒, 每周1~3次;定期灭鼠、蚊蝇控制。

饲料饮水脉冲式投药, 控制细菌病和继发感染, 5天/月用药, 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阿莫西林、支原净、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泰乐菌素等抗生素。

根据本场情况制定合理免疫程序。后备母猪可在开始配种前7~5月免疫乙脑、细小、萎鼻、口蹄疫、猪瘟, 每周一种, 每种1次或2次, 配种前驱虫一次。

2 搞好查情配种

2.1 最适配种年龄

7~8月龄左右, 体重110~130kg, 第2、3情期:体重够最早于7月龄开始配种, 过早配种会影响母猪发育, 每胎产仔数会受到影响。过迟配种往往导致过肥, 配种困难, 因为输卵管、卵巢全被脂肪包围导致萎缩。

2.2 母猪发情鉴定

2.2.1 发情前期

站立不安、不稳定;爬跨其它母猪;外阴红肿, 分泌少量粘液。

2.2.2 发情期 (最佳配种期)

稳定站立反应:母猪欲望急切, 压背时不动并会立耳、翘尾, 并接受交配姿势;外阴微皱, 呈粉红色, 粘液稍粘稠, 可拉丝, 有时发异常叫声, 食欲减退。

2.2.3 发情后期

外阴红肿消褪, 呈紫色, 压背不稳定;粘液凝固或无粘液排出, 子宫闭锁。

2.2.4 配种方式

发情期配种, 最明显特点, 压背不动, 一般2次配种, 下午配一次, 第2天上午配一次或上午配一次下午再配一次, 时间间隔18~24小时为宜, 重复输精可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

3 做好配种记录

母猪配种避开近亲交配;

做好配种记录日期、人员, 推测预产期 (114天) 有时115天;

配种后3周内减料 (1.8kg/次) 。

4 母猪繁殖障碍处理

后备母猪280日龄以上, 没有发情配种要查明原因, 进行处理。过肥:要限料, 并适当运动, 移栏, 甚至并栏, 并补充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或青饲料;子宫炎:发现流脓 (特别注意发情期流脓) , 要及时治疗, 流脓母猪本期不配种;繁殖周期紊乱, 造成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不规律可用公猪刺激, 同时激素治疗PMSG (750~1500IU) 72小时后HCG (500~1000I-U) , 母猪多在HCG注射40小时发情;对卵管坏死, 顽固性流脓, 先天性卵巢缺陷应尽快淘汰。

5 妊娠母猪管理

妊娠母猪管理要做到18~25天查返情;30~70天超声波测量仪查孕;90天以上看腹部大小;母猪产仔前30天、20天分别进行伪狂犬和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防疫。

6 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

初乳, 一般仔猪出生后2小时内吃上初乳, 前3天保证小猪吃足初乳。

母猪食量最大化, 逐渐增大, 3天后正常。

适宜温度:母猪18~22℃;仔猪刚出生, 一般32℃左右。

及时免疫, 仔猪20日龄猪蓝耳病活疫苗、27日龄猪瘟免疫。

补铁。仔猪出生三天后, 体内储存和乳中的铁元素不能满足生长需要, 因此, 三日龄内应肌注牲血素, 每头1ml, 10日龄再注射一次。

防止仔猪腹泻。仔猪腹泻主要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 因此猪舍内环境要保持温暖、干燥、卫生、通风, 怀孕母猪产前四十天和十五天注射大肠杆菌苗。仔猪1日龄口服庆大霉素。

适时补料。仔猪7日龄进行诱食、补料。

二元管理体制 篇2

道义逻辑是逻辑学研究的新领域,二元道义系统的提出时间更短,因此,国内的逻辑研究者对之较为陌生.为此,本文首先对二元道义系统产生的`一些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接着对主要的道义系统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指出其优缺点.最后,对现存的二元道义系统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

作 者:陈锐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新闻系,重庆,400031刊 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年,卷(期):24(2)分类号:B815.9关键词:道义逻辑 道义逻辑标准系统 二元道义系统 道义悖论 齐硕姆悖论

厉以宁: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篇3

国企改革的关键就是实行股份制,这项改革我们已经推行多年,相比之下,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我们一拖再拖,30年没有动。

中国从宋朝以后就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但不是城乡二元体制。我们现在必须改革的城乡二元体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是我们计划经济的产物。从那时候起,户口就分为两种:一种是城市户口,一种是农村户口。从那时起,农民就降为二等公民,就不能跟城里人一样平等享受义务教育和医疗保障,连农民进城找工作都被称为“农民工”,身上证件少一个就被遣送回乡。但而城里人能够自由向农村流动,从来不会被农村人遣返回城。

但改革的星星之火恰恰源于那些处于二等公民地位的农民,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土地承包制是中国改革史上公认的标志性事件,曾使整个中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

但此后中国改革的重点就转向城市,开始抓国有企业改革,搞承包制和股份制,成效显著。但今天我们回首发现,只改革国有企业相当于我们对计划经济的两大制度只动摇一个,曾经处于改革起点上的城乡二元体制被长期搁置,至今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农民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农村经济活力没有得到释放,城乡贫富差距产生的整体性贫富分化成为我们今天重大的社会问题。

因此,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我们当前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刻不容缓。

谈到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普遍的观点是要解决户口问题,但我认为户口并不是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重点,把两种户口制度合并成为一种户口制度不难,难的是让农民充分享受到改革的成果,更难的是让他们成为进一步改革动力和源泉。

我们今天的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50年前就提过,提法并不新鲜,但内涵和基础完全不同。过去的新农村建设是计划经济的帮衬,而今天的新农村建设是要把农村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来。

既然户口不是改掉城乡二元体制的突破点,那突破点是什么?我认为,关键就是土地问题。旧的城乡二元体制通过土地承包制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只有解决土地流动问题,但是以中国目前的国情,尤其是在城市化程度远远不够的情况下,农村家庭联产土地承包制还不能一下子取消,统分结合的基本经营制度也不宜大变,那重点就应该放在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上,使农民承包的土地转包、出租、入股,甚至可以存入信用社。存到信用社,等同于定期存款,每年年底就有利息,并且自动转账转到存款折上,这就类似于土地银行。

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既有利于农业规模经营,也便于为农民进城解决后顾之忧。

土地使用权流转,还可以解决农民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和保障问题。农民有宅基地,宅基地上有房子,只有合理流转,才能让进城的农民有本钱。比如,通过置换,可以把农民的宅基地和房子交给政府,换成城市一套商品房和城市户口,再换上城市低保,这就让农民直接获得市民的基本待遇,就可以放心进城。

另一种市场化的办法是土地抵押,这也是西欧19世纪末20世纪初采取的城市化方法。允许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包括宅基地和宅基地上的房子抵押,使进城农民获得经济利益和融入城市的时间,大大加快城市化进程,迅速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

土地使用权流转不仅可以让农民进城,还可以让留在农村的农民通过农村保险、抵押来致富,降低经营风险,发展农村经济。

此外,为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在农村迅速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保障制度。从这几年的发展情况看,政府财政收入比GDP要快,拿出一大部分来建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教育不平等非常必要。

LY二元怀孕母猪饲养管理 篇4

(1)受孕后3d。这是受精卵细胞开始高速分化时期,高能量饲料的供应将增加受精卵的死亡数。

(2)附植前后(12~21d)这一时期如出现高营养或高温天气或者强烈应激因素的出现,也会增加受精卵的死亡。

(3)孕后70~90d,乳腺细胞大量增生时期,该阶段高能量的饲料会影响乳腺细胞发育。

(4)孕后100d以上,如果营养供应不足,则会造成胎儿生长发育不良,母猪产仔无力,出现大批死胎,这一阶段应供给高能量蛋白饲料,以促成仔猪的尽快发育。

2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特点

(1)含有充足的亚油酸是提高仔猪初生重和初生活力的重要因素,妊娠母猪饲料中应含有2.5%以上的亚油酸,而植物油是含亚油酸丰富的原料,植物油以大豆为最理想。

(2)妊娠母猪饲料不需要过高的能量和蛋白质,妊娠期间母猪的食欲和消化吸收能力非常强,而增加初生仔猪体重主要集中在妊娠后期很短时间内,前中期过多增加营养只会导致母猪过肥,反而对胎儿不利,所以妊娠期间必须限制饲喂。

(3)妊娠期间需要大量粗纤维。此时的粗纤维不起营养作用,而是起饱腹作用增加能量;如果粗纤维含量少,喂量就会少,长时间的饥饿将导致母猪便秘,特别是妊娠后期便秘将影响胎儿的发育,增加死胎和难产以及产后无乳症等。另外,大量的粗纤维还可以增加胃肠容积,增加母猪消化能力,为产仔后备提高采食量,增加泌乳量创造条件。

(4)怀孕70日龄左右是乳腺开始发育时期,这时如果高能量供应饲料,会出现脂肪颗粒填充乳腺现象,抑制乳腺泡的发育,影响产后泌乳性能,所以这个阶段不能饲喂过多高能量饲料。

3妊娠母猪饲养方案

(1)受孕后7d,饲喂妊娠母猪料1.5~1.9kg。

(2)怀孕8~21d,饲喂妊娠母猪料2.0~2.2kg。

(3)怀孕22~80d,饲喂妊娠母猪料2.3~2.5kg。

(4)怀孕81~100d,饲喂哺乳母猪料2.6~3.4kg。

(5)怀孕101~110d,饲喂哺乳母猪料3.5~4kg,添加适当抗生素,防止仔猪产后黄白痢的发生。

(6)怀孕111d至分娩,饲喂哺乳母猪料1.5~3kg。

4妊娠母猪饲养方式及改进

现在妊娠母猪饲养方式:定位栏饲养和小群圈饲养,两种饲养方式各有优缺点。

4.1定位栏饲养

(1)优点:能根据猪的体况、阶段性地供给日粮,能有效地保证胎儿发育,又能尽可能地节省饲料,降低成本。

(2)缺点:由于缺乏运动,死胎出现的比例大,难产率高,乳房炎发病率增加等。

4.2小群圈养

(1)优点:由于便于活动,死胎率比例降低,难产率低,仔猪成活率高,健壮。

(2)缺点:由于拥挤、争食、发情爬跨等,易出现后期母猪流产率增加,母猪与地面粪便接触机会多,发病率相对高。

4.3改进方式

(1)后期定位栏饲养,前中期小群圈养。

(2)后期定位栏只对体况过肥或过瘦的猪采用,其它仍按小群圈养方式,可节省部分定位栏的建造费用。

(3)妊娠全期采用隔天饲喂方式,将2d的饲料一次性添加给母猪,让其自由采食,直到吃完为止,这一方法经试验是可行的,生产效果与定位栏相近。

(4)增加饲料中非营养物质如粗纤维含量。这一方法不足之处是,增加饲养成本的同时,并不能解决母猪肥胖,因部分猪的采食量会逐渐增加。

5妊娠期间卫生

(1)每天清扫粪便并清洗地面,保持圈舍清洁卫生。

(2)每周消毒1次,消毒药物交叉使用。

以上各饲养方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摘要:在养猪生产实践过程中,要想生产出优质的DLY三元商品仔猪,除了选择好LY二元母猪、杜洛克公猪和加强DLY三元商品仔猪的饲养管理等环节外,还要重点加强LY二元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笔者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指导,认为LY二元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要达到三个指标:一是生产出个体大,健壮,数量多的仔猪;二是乳腺发育正常,哺乳期产奶多;三是尽可能地节省饲料,降低初生仔猪生产成本。笔者就如何加强LY二元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谈了经验和感受。

城乡二元结构 篇5

摘 要:城市是一定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快城镇化进程,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文章从分析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城市建设存在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思路与方法。确定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明确城市发展方向、目标与措施,对城市特色进行准确定位扩大城市规模,调整功能分区,建设新区,打造建筑特色建设绿色城市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城镇化 城市特色 城市定位 经营城市 绿色城市

城市的涵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一定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地域空间的集聚性。现代城市集聚了人口,集聚了科学和文化,集聚了社会活动。加快城镇化进程特别是加快以中心城市建设为主的城市建设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城乡一体休的必要保证。承德市是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国44个重点风景区之一,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避暑山庄、外八庙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丰厚独特的历史文化与风景名胜资源,使得承德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开发与文化研究价值,也使城市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

一、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市行政区划分的不尽合理是首要因素。由于城市区划不尽合理,城市规模过小,对经济拉动不强,造成城市功能不全、经济辐射不够,纵观承德经济发展的历史,之所以经济欠发达,原因很多,其中城市区划不合理、功能不全、规模过小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因为城市区划不合理,限制了城市外延的发展,阻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致使一些中小城市不应有的城市病过早在承德出现,并且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

2、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引导作用不强。突出表现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缺乏统一性、计划性,城市建设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很多县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确定,不是根据市总体规划,而是凭小区域利益、部门利益和长官意识,造成城市建设出现短期行为,甚至存在改变城市建设用地性质的情况。

3、建筑设计思想不活跃,城市建筑形式呆板、色彩不鲜明、风格不突出,缺乏生机和活力。从全市建筑总的格局看,仍没有摆脱直线加方块的模式。

二、城市建设发展方向、目标与措施

(一)对城市特色准确定位

1、城市的个性是一个城市独具的魅力所在,是城市的标志和城市的名片,每一座城市都应有自己的特色。从承德城市形成的历史看,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就是城市之魂,是城市之核心。因此,城市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山庄外庙,烘托山庄、外庙,一切影响、破坏山庄、外庙,影院景观的建设活动都必须停止。城市的各类

建筑,应以突出山庄外庙,为出发点,与山庄外庙,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丰富和弘扬山庄外庙的内涵。

2、加快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就必须明确城市建设方向和目标,对城市进行准确定位。根据承德城市的自然、地理状况,结合中央、省对承德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对城市定位为:建设以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为核心的山水园林城市。城市性质定位突出以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为核心,是承德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决定的,城市建设一定要紧紧围绕保护、突出、烘托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而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城市的魂。

3、承德的城市结构为带状分散组团式的布局,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确定以后,在城市建设中,要突出城市的特点,从城市的总体空间布局,到局部地段建筑的群体设计和重要建设的单体设计,不但要科学合理,而且要注意艺术水平,深入了解城市自然景观资源,详细研究城市历史风貌,突出体现承德特有的清代历史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多民族文化、塞外风光等特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心构思城市建设,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

(二)打造承德建筑特色,为后人留下城市建设可循之则

城市建设总体思路和城市建设的目标确定之后,要坚持数年、数代、逐步形成承德的建筑风格与特色。相关专业部门要认真研究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现状,地域特点、历史沿革,城市个性。城市设计要以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为核心,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国际著名旅游城市以及京津后花园为目标,以清代历史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多民族文化、塞外风光为主基调,充分体现清王朝陪都、清代全国第二政治中心的特点。表现历史与现实相融合、古典风格与时代风貌、人文和自然相统一的特征。应确定承德各类建筑的主色调,逐步形成独特的城市建设风格。

(三)大打生态牌,建设绿色城市

在全国众多的城市之中,承德是以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而闻名国内外。避暑山庄独特的造园艺术,市域内众多的生态旅游资源,为我们建设绿色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城市绿化建设投入少、见效快,是建设生态型城市的一条有效径。目前,我市在绿化建设上,存在很大差距,市区除山庄绿化外,城市绿地较少。空出规划的“龙头”作用,采取多层次、多品种、多形式布局,以城市公共绿地为重点,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为依托,以街头绿化为点缀,坚持绿化与美化同步,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全方位提高城市绿化的水平与档次。

三、采取经营城市的原则,拓宽城建融资渠道

积极探索“经营城市”的新路子。在职市经济条件下,城市本身不仅具有价值,而且经营得好还可以增值。我们应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观念,深化改革,走“经营城市”新路子。这既是解决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有效措施,更是不断推动城市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的重要途径。一是政府要对拟开发建设的土地一级市场实行垄断经营。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一方面有利于城市规划有效实施,另

一方面也能筹集一笔巨大的建设资金,为城市发展备足后劲。二是政府要统一经营城市地下公用设施,从根本上避免目前普遍存在的因多头建设多头建设多头经营而出现的“开膛破肚”现象。三是利用市场机制开展资本经营。比如运用好市场经营权、城市公共广告空间使用权、城市各种设施及地名冠名权。主要应用的方式方法:

(一)采取与国际接轨的方式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建设最大的制约因素仍然是资金。要将城市新增资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归集分类,逐步开放市场,积极采用国际上通用的BTO(建设、交还、经营)、BOT(建设、经营、交还)、BOO(建设、经营、享有)方式动作。

BTO,项目由私营公司投资建设,并根据合同,在建成后交给政府。政府再把设施出租给私营公司经营。私营公司通过使用费回收投资。BOT,项目由私营公司投资建设,并根据合同,在建成后的一定年限内享有使用权,通过使用费回收投资。期限一到,则把所有权交还政府。BOO,项目由经营公司投资建设,并根据合同,在建成后的一定年限享有所有权和使用权。这样做,私营公司乐于长线投资和追加投资。

(二)坚持公平竞争

城市公用事业建设不走市场化的路子,其结果只能是企业亏损,财政不堪重负,公用事业发展进入死胡同。要按照“行业管、社会办”的原则,建立公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经营许可制度,在管住管网和线路的前提下,即目前除供水、排水、供热、燃气的管网等大型项目必须由国家控股外,其余城市市政公用行业项目,都允许或者鼓励社会资本和私营企业投资,使各种经济万分和经济组织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参与竞争。

(三)盘活基础设施存量

就城市建设而言,盘活存量就是围绕产业化经营,盘活城市实物资产,使城市基础设施资本由实物形态转化为价值形态,把“死钱”变成“活钱”,实现以资产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一是将项目的特许权出让和转让。二是对附属在基础设施上的廷伸性资源的经营。三是积极推进城市基础有偿使用和有偿服务。

(四)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二元管理体制 篇6

厉以宁表示,1958年户口制度一分为二,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就定了,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城乡二元体制。这种情况城乡的人口流动受到极大的限制,因为户口是两种户口。城乡二元体制应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和建立市场经济是不容的,要建立市场经济我们就要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城镇化主要的目的是城乡一体化,包含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或者是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作为一个必经的阶段。

文字实录:

厉以宁: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释放更多的制度红利”。第一个问题城镇化。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城镇化,但城镇化重要的问题不是单纯的一项建设,而是一场改革。为什么?因为中国的经济有它的特殊性,我们知道我们经常采用这个词叫做“二元结构”或者城乡二元结构。这个用法是不妥当的,因为二元结构从古就有,但是中国是城乡二元体制或者说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制度化了。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比如说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山东人移民到东北去,无论从水路从陆路到了东北就是自由的天地了,山东的农民到东北可以做任何事情,山东的城里人到了东北去以后,他可以在农村买地、租地,可以搞农业,可以建房子。农村住久愿意进城就进城。所以生产要素人这个环节是自由流动的,所以当时没有城乡二元体制,只有城乡二元结构。什么时候开始有城乡二元体制呢?1958年户口制度一分为二,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就定了,这种情况使城乡的人口流动受到极大的限制,因为户口是两种户口。城乡二元体制应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和建立市场经济是不容的,要建立市场经济我们就要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城镇化主要的目的是城乡一体化,包含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或者是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作为一个必经的阶段。

厉以宁:城乡二元体制有什么阻碍?从城镇化本身来说,城镇化可以扩大投资和扩大消费,这都是大家都知道的。最要紧的是破除城乡不同的待遇、不同的权利,让城乡都能够处在一个权力平等的地位。这是最重要的制度红利,要释放出来。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表现在民间包括农村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没法儿调动起来,两种户口把它限制住了。所以这个叫改革,这个改革的过程就是个释放制度红利的过程。

厉以宁:怎么改法?户口的一元化是中国的国情,中国户口的一元化双轨制、大城市走计分制的道路,其他的地方包括小城镇在内,走分区推进的办法。上海市是计分制的试点,为什么上海有计分制是因为上海跟其他的地方不一样,上海是制造业很发达的城市,近30年来上海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海的骨干工人、技工、板组长、车间主任已经不是上海人的子弟了,近30年以来是变成了农民工了。这些农民工进上海的时候是20岁,现在四五十岁了。这么多年来,他们成为了上海各大制造业工厂的技术骨干、管理骨干这样的人。但他们的家属融不进上海的城市社会,他们的孩子不能在公立学校念书。这种情况下,他们心里是不安的。江苏的南部、浙江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制造业的建设,要走新的制造业道路,他们技术工人不足、骨干不足到上海来挖,这种情况下,上海的老工人或者是中年以上的都对他们许诺了,许诺他们到我们这里来给你解决城市户口问题,于是就想去了,有的也去了果然解决了。这就给上海一个问题,如果再不留住骨干的农民工,上海的社会将成为空架子。怎么办?研究来研究去最后搞出一个计分制教育区,你的学历、经历、做过的贡献、有没有发明创造还有其他一些奖励都折成分数,够了一定的标准现在就改,够了改为上海城市户口。即使现在还不够,你有了做工作的余地了,找他们谈话,差不多了,你再等一会,如果是年限到了有发明和奖励可以加分。所以计分制对大城市来说是必要的。

厉以宁:那小城镇怎么办呢?因为中国有中国的特点,中国的最大特点就是说地少人多。中国现在的城镇居民,包括没有城市户口的,包括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村户口的大概占了一半多一点。我们学美国学不像了,美国90%几的城镇化率。但西欧是差不多的,如果中国15亿人口有12亿住城里,意味着有6亿多的城镇人口再增加5亿多人,这怎么得了?5亿多人进了现在的城市,土地够吗?淡水供应够吗?就业问题怎么解决?城里就拥挤不堪了。中国必须走中国国情的城镇化。

厉以宁:中国的城镇化等于老城区加新城区加新社区,多一个新社区。老城区就是现在已经有的城市要经过改造,棚户区拆迁、工厂污染的搬走,改造成适合人居住的居民区、商务区、服务区、文化区这样就可以了。新城区就是新建的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实验区、物流园区等等。那就是新城区也要有居民,不是到晚上灯就黑了,民营企业要进去,小微企业要发展,到了夜里12点都是热闹的,又解决了就业问题,又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有人气了。没有这些就没有人气,没有人气晚上灯都是关的,一片黑是“鬼城”。但中国的特色在第三点,就是新社区,现在农村中已经建立了新农村了,这些新农村怎么搞?主要是在这里建了一些居民楼,不够的,第一园林化,第二走绿色经济道路,第三公共服务到位,第四社会保障城乡趋于同样的标准。

厉以宁:这样的话,新农村就改为新社区了。新社区就是中国式的城镇化的,它们就是未来的新的小城镇。这样的话我们就看得很清楚了,中国这些地方不能采取计分制,它们居民户口的一元化是分区推进,这个区成熟了全盘改,那个区成熟了全盘改。这样,中国城镇化的红利就大大地激发出来了。这是一个方面的。

厉以宁: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方面主要是两个重大的突破,一个是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过去只提到市场调节是基础性调节,现在是起决定性的作用,一切按市场规则、市场竞争、市场价格来定,这三点减少了政府的干预也就减少了贪污腐败的根源。这是有好处的,效率也提高了。另一个重要的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我们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的实现形式。国有企业应该门户开放、领域准入,允许更多的民间子资本进入,并改为混合所有制。民营企业要鼓励它们去参股国有企业,甚至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这样的话,也是一种变革。第三个方式就是有条件的陆续要建立或者是发展成为职工持股制度,这就走向了混合所有制经济。所有这些都是创造制度红利的地方,改革的红利、制度的红利将通过混合所有制的建立,使包括国企、民企在内的企业都走向了混合所有制,也包括了职工的持股制度。只有职工持股了企业,才能变革,这个跟中国的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两个层次的改革,作为高层次的是资本配置体制的改革。这方面有个重要的问题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让每种资本能充分发挥它的效率。生产效率跟资源配置效率相比,长期以来人们惯用的是生产效率,投入产出关系。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界逐渐重视了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是什么意思?假定投入是既定的,A配方是配置资源有N的效率,B配方资源有N+1的效率,这样的话资源有更加多的配置,资本市场就重要了,产权交易平台就重要了,兼并重组就重要了。这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有启发的。国资委管资本不要管企业。

厉以宁:国有企业怎么改革?人家都已经是股份制企业了,人家都已经是上市公司了,国有企业有自己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完善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聘请董事总经理你管它干什么?你不是把法人治理结构置于一边了吗?不摆脱行政干预,你就管资本的进进出出就可以了。短期的部门、新兴的产业需要加强投资,国有资本可以进入。如果产能过剩了,如果是效益不好,国有资本可以撤出来,这样国有资本就用活了,把国有资本用到最有用的地方去,企业都是独立经营主体。说一个例子,《水浒传》林冲发配到沧州,路上经过了柴进的庄上,柴进就留他住下了,庄下有一个教头洪教头瞧不起他,柴进说人家是豹子头林冲,洪教头说他有本事敢跟我比吗?林冲不愿意比,林冲越不愿意比洪教头就越趾高气扬。柴进都看不下去了,说他刚来你就跟他比,林冲打了一两个回合说我不打了认输了,林冲说我还带着枷锁,于是请两个押解的人把枷解开了,结果林冲几棍子就把他打翻到地,结果洪教头羞愧地走了。现在国有企业是带枷锁的,有枷锁怎么施展武艺呢?国有企业要按法人治理结构来治理,走独立市场主体的道路,这就行了,这就是释放了更多的制度红利。

厉以宁: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的制度红利是很大的,需要进一步来讲。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样是释放制度红利的,而且很多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发展方式,建立新的发展方式。这个制度红利其他国家也有,但有一个制度红利应该是像我们正在做的,最大的制度红利,不是城镇化的红利,不是建立混合所有制的红利,也不是发展方式转变的红利,这个红利别的国家都会有,但对我们来说最大的制度红利是社会和谐红利。社会和谐红利就是社会一定要建成一个和谐的社会,让大家在这样一个气氛下每人都有自己的积极性,每人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个是不一样的。积累才有和谐。发展经济学,整个来说归结为四句话:

第一,就业是靠就业扩大的。

第二,富裕是靠富裕带动的。

第三,繁荣是靠繁荣支撑的。

第四,和谐是靠和谐积累的。

要有一个慢慢的积累过程。只有社会和谐红利被释放出来,我们国家才能不仅成为工业大国、工业强国、创新大国,而且也成为一个社会和谐的范例。

责任编辑/施葛

二元管理体制 篇7

1 现实背景:城乡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

我国城乡社区建设发展较快, 取得了很多成绩, 但由于起步较晚, 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是城乡社区建设发展的不平衡。

1.1 城乡社区民主发展不平衡

民主自治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城乡社区是基层民主自治的主要组织形式。农村社区村民自治是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制度。近年来, 农村社区在直接选举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由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处于初级阶段, 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尚未普及;一些地方选举流于形式, 压制、阻挠村民自由民主选举的事件屡屡发生;有些地方村民自治组织本身也名存实亡。城市社区发展起步较早, 其组织体制、治理模式的发展相对较完善, 居民的政治参与度较高, 在社区定位、组织结构、职权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都作了个体规定, 在指导思想上基本上都遵循有利于社区建设、有利于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则。

1.2 城乡社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虽然农村居民的收入不断得到提高, 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不断扩大。从1990年至2010年,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824元扩大到13190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20扩大到3.23,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及城市居民的一半 (如图1所示) 。城市社区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已经卓有成效, 在加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 推进社区自治、推进城市现代化,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而我国多数农村贫穷落后, 经济欠发达、村民收入水平低、生活服务设施落后、社会保障匮乏, 农村社区建设任务更艰巨。

注:资料来源于1991~2011《中国统计年鉴》。

1.3 城乡社区文化发展不平衡

农村落后的根源是思想观念和文化的落后, 这种落后不仅仅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别导致的, 还与农村社区居民与城市社区居民享受的不平等的文化信息资源有关。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文化产品的供给远远滞后于城市, 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十分匮乏, 看电视、打麻将、打扑克成为农村居民主要的休闲方式。文化事业资金投入长期向城市倾斜, 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 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文化发展人才在城乡分布极不均衡。这种文化发展的差异使得城乡社区发展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1.4 城乡社区社会发展不平衡

城乡社区在社会发展中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 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日益弱化。农村社区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城市社区。在农村虽然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 但与城市社会保障相比, 农村社会保障层次较低、范围较窄、社会化程度不高, 对农村社区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1.5 城乡社区生态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由于工业生产较集中, 污染较严重, 城市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农村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城市的一些污染企业被关停搬迁, 一些企业把农村当作“避难所”, 把污染项目转移到农村, 致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城区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也被大量运往郊外农村填埋或堆放, 成为城市的“垃圾处理站”, 造成农村社区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2 原因解析: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我国城乡社区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体系。我国长期执行“城市偏向”的城乡发展战略, 直接导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这个二元制度体系, 使公共资源、教育福利向城市倾斜, 农民被排除在这个利益网络之外。只有改革城乡二元体制, 才能真正使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在20世纪50年代, 中国推行优先发展工业战略, 在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的新中国, 要快速实现工业积累和社会稳定, 就需要将更多的资源由农业转移到工业, 采取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 对农产品实行指定性定价和指令性征购, 农民被迫低价出售农产品, 高价购买工业品, 以农业补贴工业。除此之外, 为了长期维持这种扭曲的产品价格体系, 阻止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还制定了严格的户籍制度管理,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和人民公社化制度, 人为限制了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自由转移。为了缓解城乡就业压力, 政府还开展针对原籍为农村的职工返乡运动和针对有城市户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 形成了农村资源的浪费和低效。中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和严格的户籍制度安排奠定了我国城乡社区发展不平衡性的基础, 国家通过牺牲农村、限制农民流动为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 推动了城市的工业化, 使城市成为一个人口集中, 科教文卫发达的社区;而广大农村则仍长期停留在传统的、封闭的落后状态, 加剧了中国社会的二元经济现象, 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条件等差距逐步拉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城乡二元体制的极端形式———人民公社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城乡关系由过去完全由政府指令性控制开始转向通过市场来调节, 但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并未消失, 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改变。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巡后,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释放, 涌到城市以“农民工”的身份在城市务工, 以长期低薪的价格推动了中国的外贸发展以及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革以来农村实行的村民制也没有改变城乡二元化的组织与管理体制, 事实上继续延续这一体制。在城乡基层, 城市实行街道、居委会及社区体制, 乡村则实行乡镇与村委会及村民小组体制, 城乡之间在户籍、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等方面的二元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存在, 农民及农村发展、农民工在城市务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等仍受到诸多政策上的歧视和制度上的束缚。而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由于劳动力短缺, 出现了农村“空心化”的现象, 在家进行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社区建设进展缓慢。

3 对策建议:推进城乡社区一体化建设

3.1 拆除城乡户籍藩篱, 实现城乡社区人口管理一体化

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也是最大的制度障碍。其作为阻止从农村迈向城市的最强有力的闸门, 硬性限制了农民向城市流动, 限制了资源的合理流动, 使各种生产要素难以实现最佳配置, 加深了城乡鸿沟, 延缓了城镇化进程。我国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户籍制度改革, 减少城乡间的户籍差异, 增加同质程度, 促进全体公民发展机会的平等化, 农民和市民可以在同一个制度平台上凭能力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 这会对城镇化的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按照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 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人口管理方式以户籍管理为主向以人口管理为主过渡, 最终以人口管理代替户籍管理。完善对户籍管理的立法, 加强依法行政和规范执法。打破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在政策上、制度上的界限, 以劳动力素质作为就业的主要标准,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 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逐步放开城镇落户条件, 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落户, 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

3.2 建立全覆盖社会保障制度, 推进城乡社区保障机制一体化

推进城乡社区一体化, 社会保障制度应从城市拓展到农村, 从工业拓展到农业, 最终实现城乡统一, 这是一种必然趋势。要改变“土地就是农民保障”的片面认识, 改革原来主要涉及国有单位的福利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尤其是农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逐步建立农民与市民、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平等一致的、覆盖全社会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为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编织一张社会安全网。当前, 应对各种所有制企业中的不同身份的员工, 建立同等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要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城市向农村延伸, 还要建立农村大病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另外, 也要考虑到, 由于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应该允许各地存在一些差异, 切忌保险水平和筹资标准“一刀切”。

3.3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 要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要强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先进文化和公共服务的优势对农村的辐射作用, 推动城市社会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部门向农村延伸服务。建立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大致均等化的长效机制,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用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三农”, 统筹安排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一体化建设。通过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确保城乡要素流动渠道畅通。加快通乡公路改造, 提高道路等级, 实现城区至各乡镇干线公路交通圈;切实抓好村级道路硬化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 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 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行城乡供水、供气、供电、排污、防洪减灾、通讯、垃圾清理等公用设施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服务设施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资源共享、分布分级实施的要求进行, 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3.4 改革政府职能, 促进城乡社区管理一体化

实行社区管理体制, 是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创新与变革的有益探索与尝试。国家城乡发展战略从“城乡分割”到“城乡一体”、从“城乡隔绝”到“城乡融合”、从“城乡二元发展”到“统筹城乡发展”, 这不仅表明我国乡村建设和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 也表明未来农村发展将建立在全新的体制基础之上。未来的乡村将是城乡一体、自由流动、社会融合的和谐社会。村民自治体制及乡村整个组织与管理体制应从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中走出来, 从城乡分离到城乡一体转变, 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城乡协同发展要求政府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要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 以直接管理为主要职能的县、乡行政管理机构, 转变政府职能, 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的核心是解决长期存在的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城乡分割问题, 协调管理部门对城乡经济实行一体化的间接管理。农业部门应从过去单一管生产环节转到统一管理, 协调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县、乡政府则应集中主要精力为不同所有制、不同经济形式的企业提供服务, 并进行宏观的管理。城乡一体化关系到整个城乡经济结构布局。因此, 它对决策者的素质和水平, 一般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的决策者, 不仅要有管理工业或农业, 城市或乡村的能力而且更应具备对整个区域经济的总体管理的能力和对所管辖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掌握。

3.5 坚持新型农村城镇化改革, 缩小城乡社区差异, 推进城乡社区一体化

农村发展的方向是城镇化, 城镇化是解决二元体制的根本途径。长期的二元体制使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 只有实现农村的城镇化, 才能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 最终实现城乡社区的一体化。第一, 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的结合部, 推进城乡社区一体化的切入点, “新型农村社区”可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等向农村延伸, 又可使农民离土不离乡, 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居民, 缓解城市发展压力。第二,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我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解放农业劳动力, 减少农耕用地, 增加农民收入, 进而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第三, 提供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农村村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变进程, 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迫切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扶持举措,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社区的一体化建设。

总之, 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 实现城乡社区协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也不可能单靠任何一个部门的力量来实施, 因此, 要强化统筹协调, 形成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同时由于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各异, 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同步实现, 其总体要求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不能超越和违背城乡社区发展的客观规律。

摘要: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造成城乡社区在民主发展、经济水平、文化观念、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差异较大, 城乡社区建设发展的不平衡使城乡差距扩大、城乡矛盾突出, 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可以通过拆除城乡户籍藩篱, 建立全覆盖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政府职能等方式, 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坚持农村城镇化改革, 最终实现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

关键词:城乡社区,一体化,二元体制,农村城镇化

参考文献

[1]李德, 李丰春.对当前我国城乡社区建设问题的反思与探索[J].桂海论坛, 2009, (3) .

[2]李学斌.城乡社区建设的比较[J].中国民政, 2008, (5) .

[3]厉以宁.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4]厉以宁.走向城乡一体化:建国60年城乡体制的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1) .

[5]万以宁.论城乡一体化[J].中国流通经济, 2010, (11) .

[6]袁政.中国城乡一体化评析及公共政策探讨[J].经济地理, 2004, (5) .

二元管理体制 篇8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何从农村率先启动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是采取激进式,而是采取渐进式。渐进式改革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不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前提下,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当农村改革获得初步成效,再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为什么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要选择农村作为突破口呢?许多人都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的:(1)农业已经成为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农民为国家工业化(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特点)承担着繁重的资本原始积累任务,致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最薄弱的部门,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2)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生活资料的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由解决温饱问题引起的。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即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生产粮食的农民还解决不了自己的温饱,城市居民的生活也相当清苦。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种局面如果不尽快加以改变,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得不到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发挥不出来。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加快我国农业的发展,改革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旧体制。(3)当时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如果不能稳定,整个社会就不可能稳定;农民如果不能摆脱贫困,整个国家也不可能摆脱贫困。这些看法都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但是,笔者个人认为,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须要深入分析的重要原因,这就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与之相辅相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我国的农村是受压抑最严重的地方,也可以说是付出代价最大、作出牺牲最大、发展程度最低的地方。选择这一领域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其改革阻力或改革成本最小,这就有利于迅速打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局面。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它把城市与农村分解为两大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的社区。相对于农村来说,城市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受益者。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控制和干预是相当严格的,实行的是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制度,以及对农产品实行带有强制性的统购统销,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自主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无权决定卖给谁,卖多少钱。从这方面看,农村集体所有制与国家所有制或全民所有制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如果说还有一个重要差别的话,这就是国家严格控制和支配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但却不对其生产经营后果负任何责任,而国家支配和控制全民所有制经济组织的同时,却要以其财政担保职工的就业、工资和劳保福利。与其相联系,如果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自上而下地强制推动,那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则更多地表现为自下而上地自发冲击。回顾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在其起步阶段,往往具有超前性质,即农民群众自发构造的新制度安排,在某个特定阶段,超越于政府设置的制度供给范围。正如邓小平曾经指出的,包产到户是农民自己发明的。

我国政府对农民群众自发要求实行包产到户,曾经经历了从“不许搞”到“多数地方不要搞”再到“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的新发展”的演变过程。这就是一项大政策从酝酿到提出再到初步成熟的演变轨迹。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从农村首先突破并迅速打开局面,不完全取决于政府的意志与行为,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农民群众的改革积极性所引发和促成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表明,改革要能顺利进行,就必须正确处理与妥善调节社会成员的改革需求与新经济体制的制度供给之间的关系,使广大群众逐步形成一种改革预期,即新的经济体制的构建,将会给自己带来不断增进的物质利益,只有这样,新的经济体制的制度供给才不会过剩,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案才能付诸实施。这是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能够迅速打开局面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原因所在。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项改革是在相对封闭的农村社区范围内进行,没有触及到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没有改变传统的城乡利益结构,因而没有遇到很大的阻力,近乎帕累托改进。

二、我国农村改革为何没有能够缩小城乡差别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改革开始的。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通过废除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把生产经营自主权还给农民,实现权、责、利高度统一,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解放了被束缚的生产力。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变革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家庭承包经营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有着还原农业家庭经营的最优的经营特征与适应农业产业的本质内在规定。无论何种模式的制度创新设计,农业的直接生产过程最适宜家庭经营的制度安排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应当说,家庭承包经营所形成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以及避免外部性损失,堪称为农业经营中有着最大制度绩效的好形式。而其在运行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某种制度缺陷,应当更多地归结于制度外的经济变量约束。就其内在本质而言,家庭承包经营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其表现出来的制度绩效是难以估量的。作为一种制度载体,你可以改变家庭经营规模,调整家庭经营的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却不可改变家庭经营的内在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以及无需外部监督。这是在我国多次农地制度变革中不断得到证实的。马克思曾经指出:“只有在劳动者是自己使用的劳动条件的自由私有者,农民是自己耕种的土地的自由私有者,手工业者是自己运用自如的工具的自由私有者的地方,它才得到充分发展,才显示出它的全部力量,才获得适当的典型的形式。”也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何以特别强调要坚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以家庭为载体的土地承包关系的根本原因所在。1978年至1984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并以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内容,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收入也因此得到了迅速的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达15.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2.8:1缩小至1984年的1.8:1。但是,198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转向城市,此后,障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与突破。再加上国家财政体制与政策始终是向城市倾斜的,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还从1984年的1.8:1扩大到2007年的3.3:1。

家庭承包经营作为一项制度创新,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它不可能永远地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的全部问题。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把农户塑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随之而来的必然要求是,应把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放在如何为农民进入市场铺平道路上。市场经济是以市场的信号(价格、利润等)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其前提条件是各种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市场经济的社会是一个流动性的社会,要求人、财、物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只有形成了充分流动的条件,生产要素才有可能达到优化配置的目标。因此,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同样需要相关配套的制度变迁,尤其是那些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格格不入的制度安排,更需要相应地调整与改革。否则,制度和结构的不协调,必然带来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确立,户籍成为界定个人身份的重要符号,分为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形成了,城乡也就被割裂开来。从那个时候起,城市和农村被人为分割为彼此隔绝的封闭性的单位,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极其严格的限制。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广大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被禁锢在农村里,市民与农民的权利和义务不平等,农民要承担比市民多得多的义务,享受比市民少得多的权利,机会也是很不平等的,对农民作了很多的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民是属于“二等公民”。我国农村家庭承包制的实行,固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它只否定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一个重要支柱,即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而没有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继续存在的事实。直至今日,虽然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受到一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农民可以进城务工,可以把家属带到城镇居住,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农民的“二等公民”身份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市场经济需要形成一个自由平等的竞争环境才能正常地运行。但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则把人和劳动力按血缘和地域来界定身份,并将他们隔离开来,赋予不同户籍身份的人不同的等级价值,使入与人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在劳动力市场上,每个人都应该有同等的选择职业的机会,并且应该有同工同酬的权利,即机会平等,权利平等,地位平等,待遇平等,不受家庭出身等条件的影响。客观地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还没有完全形成上述环境条件。这具体表现在,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即“农民工”群体。所谓“农民工”,说白了,就是在城镇打工而农民身份仍然没有改变的工人。之所以会形成这一悖论,是渊源于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在我国特定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民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概念,而且是代表着一种身份。虽然目前我国进城的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城镇全民和集体企业的职工人数,但从身份意义上仍然是属于农民。许多农民工虽然在城市打工好多年,但却始终处于城市的边缘群体,没有被融入城市社会。他们与原城市职工相比,付出同等劳动得不到同等报酬,甚至是付出倍加的劳动,也得不到同样的报酬。由于拥有城市户籍职工的利益是刚性的,其工资水平是呈上升的趋势,同时由于进城农民工的供给大多超过需求,导致农民工的工资被压得很低,更谈不上能够享受原城市职工的各种社会保障福利待遇。据有关专家测算,城市职工与农民工两者的劳动报酬和社会福利待遇的差别达五倍至六倍。所以,凡是农民工输出最多的省份,如四川、安徽、河南、贵州等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都是比较低的;反之,凡是农民工没有输出的省份,或农民工净流入的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都比较高。人们把农民工输出较多省份的农村作这样描述:“农村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劳力老龄化”。其代价是相当大的。

土地问题的核心是一个土地级差收益归谁所有,由谁支配的问题。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给地方政府热衷于城市化建设提供了便利。即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能直接进入土地一级市场,当农民的农用土地变成城市建设用地时,土地性质就会由原来的集体所有变成国家所有,由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也就是说,原来的农民失去了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国家和地方政府变成了非农建设用地的所有者。而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对失地农民和集体的补偿,是根据土地作为农业用地的产值或价值补偿的。这意味着政府给农民的征地补偿时,只承认农民把土地作为农用地时的价值,而土地作为非农用地即城市建设用地所带来的巨额级差土地收入与农民无关。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土地由原来的农业用地变成了工业建设用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秘密就是土地价值几十倍、几百倍地增值。地方政府因此成为土地级差收入的合法所有者。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2005年为5505亿元,2006年为7000多亿元,2007年为9100亿元。我国农民已经为国家工业化城市化付出很大的代价,如果工业化城市化的实惠始终主要由城市居民享有,农村人口群体(包括进城农民工)只能享受工业化城市化成果的边缘部分,这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显然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美国著名农村经济研究专家D·盖尔·约翰逊教授曾经强调指出:“在我整个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试图说明一点:农民的福利不仅取决于他们拥有多少资源(包括人力的、物质的和金融的),还取决于要素市场运作状况(包括劳动、土地和资本市场)”。“确保农民充分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改善要素市场的运作。这一点在中国尤其重要,因为每一种主要生产要素的市场(劳动、土地和资本或信贷)在中国都依然受到很大的约束、存在很多缺陷。中国未来要素市场表现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生产绩效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这就深刻地揭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没有缩小反而呈扩大趋势的根本原因。换一种说法,要使广大农民群众富裕起来,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革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公平、公正的权利,实现从身份制向契约制转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消除之日,就是城乡居民共同富裕之时。

三、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滞后的困扰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客观上必然延缓我国城市化进程。2006年,我国城市化率为44.9%,远远低于与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大体相当的国家55%的平均水平。不仅如此,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制约,我国的城市化率也是有水分的,即城市化水平是虚高的。虽然有很多人被统计在城市人口中,但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政府对进城农民工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供给严重短缺,这些人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城市社会生活中去,没有完全享受现代城市的文明成果。严格地说,这些人是属于并没有被城市化了的人口。这就存在着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即近10多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1995年按居住地统计的城市化率是29%,2007年达到44.9%,13年提高了15.9个百分点;如果按户籍的统计口径,1995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是23.6%,2007年是28.6%,13年仅提高5个百分点。与其相联系,我国土地城市化速度则大大超过人口城市化速度。1996年至2005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2万平方公里增加到3.25万平方公里,年均增长5.4%,明显高于同期城市人口年均增长4.4%的速度。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土地城市化速度越快,城市建设规模越扩大,“以地生财”的机会越多;而人口城市化,意味着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增加。所以,各地政府都热衷于城市的外延型扩张,低价征地,高价转让。我国城市化演变到今天,客观上要求改变以往那种以土地城市化为中心,只允许农民进城就业不允许农民在城市落户的城市化模式,着力使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相协调。从理论上说,农村人口城市化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是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但是在当前,一般农村社区的农民都不愿意被“城市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着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农村人口一旦被“城市化”了,就要交出在农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又不能平等地享受城市居民的各种社会福利保障。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城市通行的是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新进城落户的农民面对的是转型时期的不安全,包括经济不安全和社会不安全。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无论是大中城市或者是小城市都普遍面对着数量不等的难以改造的“城中村”问题。应当说,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形成“城中村”的重要因素。“城中村”的集体土地与城市建成区的国有土地的制度性差异,形成了包括“城中村”在内的城市内部二元结构体制。城市建设需要“城中村”的土地,必须经过上级政府部门的严格审批,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地方政府就选择绕开村落这样一种规划思路,使“城中村”因此逐渐形成。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宅基地政策是形成“城中村”的重要制度条件。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和宅基地政策,把村民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居于土地利益的共同体,难以被分化瓦解。同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中村”土地迅速增值,外来人口急剧增加,使得私房出租成为一个回报丰厚的产业。这是“城中村”得以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城中村”改造面临的阻力,来自“城中村”居民已经形成的既得利益,很难从改造中得到相应的补偿。“城中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是外来流动人口的集散地。农村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到城市,对廉租房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城中村”居民便突破我国现行政策界限,在宅基地、留置地上进行商品房开发,这就形成了不被我国现行制度政策认可的“小产权房”。我国城市的高房价造就了“小产权房”的巨大市场需求。对于“城中村”居民来说,在宅基地、留置地上建房子,造价成本很低,出租价格也很低,从而成了流动人口选择栖息之所的首选目标。有人把“城中村”形象地描述为:“城中有村,村里有城,村外现代化,村里脏乱差”。它是我国城市化绕不过的一道坎。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都必然经历一个产业结构与城乡结构转换的过程,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经历着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程。而且,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以及农民向市民的转化是同步的。然而,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则要经历农民转化为农民工,以及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两个过程。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所面临的难题,主要不是农民转化为农民工(目前我国已有近2亿人从农民转化为农民工),而是如何把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由于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转移到城市的那一部分农民工又不可能享受原有城市居民同等社会福利待遇;因为受我国政府目前财力的限制,政府很难把对原有城市居民承担的义务,扩大到所有进城农民工的身上,这就必然提高农民工在城市安家落户的成本。实践经验表明,我国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不仅仅是一种行政管理方法问题,在这种户籍制度的背后,还包含着两种不同身份,享受两种不同社会福利,要彻底剥离附着在城乡户籍制度上的种种差别待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农民工作为一种身份差别,将在我国存在相当长的时期。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人口总体素质较差,受教育的程度较低,这部分人口大规模转入城市,只能集结在低层次的行业中,形成过度的竞争。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低素质劳动力就业领域越来越窄,如此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转移到城市,如果没有获得相应的就业岗位,就会潜伏着不稳定的因素。作为进城农民工集散地的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正面临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相当一部分企业面临转型升级乃至被淘汰的考验,农民工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②许经勇:《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③D·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8月。

二元管理体制 篇9

按照1998年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 社团是指公民自愿组成, 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 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一般将社会团体简称为社团。这一定义既将社团与国家权力机关相区别, 强调自愿成立而非强制性;又强调社团与公司的盈利性质不同, 社团是为了实现会员共同意愿而组成的组织, 并不一定追求盈利。社团管理体制是政府对社团加强监督管理的最重要的制度工具,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社团在政府严格控制下的有序发展, 从而既发挥社团的积极功能又能确保社会政治稳定。

按照我国现行法规, 政府对社会团体的管理体制可以概括为12字方针:“归口登记、双重管理、分级负责”。现行管理模式从社团的成立和日常运行两个方面入手, 对社会组织进行重点管理。

(一) 社团的审查成立

具体到社团的成立, 目前世界上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备案登记制, 另一种是审查登记制。两种登记制度都要求社团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件, 后者更强调相关政府部门对申请登记的社团进行审查, 符合政府需要的社团将被允许登记并取得合法活动的资格, 而不符合政府需要的社团则不能赋予其合法活动的资格。而我国目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都将继续采取审查登记制。

审查登记制度, 即所谓的“归口登记”, 即除法律法规规定免于登记的某些社团类型之外, 1998年以后, 所有社会团体都由民政部门统一登记, 其他部门登记的则不能视为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范围内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部门, 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或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机构, 是相关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内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这强调了在社团成立阶段, 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业务主管单位负责社会团体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 而业务主管单位决定社团是否有资格在民政部统一登记成立。可以看出, 社团成立与否更多地取决于政府意志。

(二) 社团的日常管理

社团日常运行服从于“双重管理”, 即, 管理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对社团进行监督检查, 业务主管单位协助管理部门履行职责并指导社团开展活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通过强制性方式要求每个社团必须挂靠到一个行政单位, 这样无疑会使得行政权力渗透到社团组织中, 一方面很可能使社团成为政府的利益附庸与权力傀儡;另一方面过强的依赖性也很可能使得社团无法忠实于自身的宗旨与目标, 难以满足社团成员的需求, 甚至导致我国社会力量薄弱的现状进一步恶化。

另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团管理方式则是“分级负责”制度, 是指依社会团体的规模, 全国性社会团体由国务院的登记管理机关及相应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监督, 地方性社会团体由地方各级登记机关及相应的业务单位负责管理监督。社团的活动被严格地限制在以地域为体现的各级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 从而便利和加强了政府对社团乃至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却大大降低了社团的活力和发展壮大、交流合作的可能, 限制了社会力量的联系、发展与壮大。

二、小议现行社团登记管理体制的弊端

出于维稳促发的目的, 政府必然强调其对社团的合理利用、有效监控;而社团为了满足成员需要、实现成员权利, 也必然坚持要求有关社团的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以社团健康快速发展为目的, 给予社团足够的空间和自主。政府与社团二元主体对于社团审查成立与管理有着不同的出发点与目的、要求, 因而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便会出现意见分歧, 而这势必导致矛盾和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一) 就政府主体而言

就政府主体而言, 制定社团审查登记和管理的相关政策,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政府更好地利用社团、控制社团, 从而助力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然而, 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 突出存在着以下问题, 严重影响了上述目标的实现:

一是过于控制社团的数量。政府为了实现和保障对社会力量的有效控制, 一方面, 在有些地方进行“总量控制”, 实行计划指标制, 限定本级社团与下级社团的规模与数量。另一方面, 越是重要领域和全国性质的社团, 越是完全排除竞争而只允许唯一一个社团的合法存在。

无论是对社团的数量控制, 还是对某些全国性社团的排他性保护, 实质上都是人为地制造某一或某些社团在一定领域的垄断。垄断有助于政府实现控制社会力量、保证社会稳定的目的;但行政控制使社团成为政府的下属机构, 空有社团之名而无社会力量之实, 无法发挥调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 政府支持下的社团垄断损害公民结社权、违背市场经济下社团自主发展的原则, 不利于社团在竞争合作中优胜劣汰、壮大进步, 也无法满足公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要。

政府控制社团数量的初衷是监督社会力量、保障社会稳定;但这样的社团无法满足民众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 甚至会加剧民众与政府的矛盾。长此以往则既无法促发, 也不能维稳。

二是双重管理体制“缺位”与“越位”并存。双重管理体制下的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机关互相推诿, 存在“缺位”现象。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 业务主管单位具有5项职责, 登记管理机关具有3项职责, 但实际上业务主管单位偏重申报活动而疏于日常管理与监督, 有的甚至放弃管理。登记管理机关也嫌人手紧经费少而无暇顾及社团的具体活动。业务主管单位与登记管理单位互相“踢皮球”, 既不能有效引导约束社团力量, 也不为社团发展提供支持与指导。另一方面, 无论是登记管理单位还是业务主管单位, 都存在明显的“越位”现象。社团从其成立宗旨来看, 应该是自愿组织起来开展活动的。但在实际过程中, 政府部门往往按照行政管理方式组织安排社团的各项活动。尽管这种处理方式会使社团在经费与办公场所上带来一些便利, 但政府的“越位”也会使社团失去自主性, 成为业务主管部门的附属机构, 乃至成为政府部门延伸利益的工具。

政府的“缺位”和“越位”说到底是一种“趋利避责”的表现, 如不加以限制, “双重管理”变成“踢皮球”和“抢山头”, 就更加违背政策制定的初衷。

(二) 就社团主体而言

就社团主体而言, 突出存在社团组织的行政化倾向严重这一问题。当前相当数量的社团是政府机关领导授意成立、由机关领导兼任社团主要职务的;即便是民间自发成立的社团, 也往往会请党政领导兼任社团会长、理事长等职务, 以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庇护。这些导致了社团组织结构与行政管理纠缠不清, 社团管理的工作方法有着深入骨髓的行政化烙印。大多数社团的组织模式都没有采用扁平化结构, 而是沿用政府机关的科层制结构, 科层制“分科管理, 分层负责”的特点使社团活力不足而结构僵死, 创造性和实务性被制度化所抹杀。

在这样的情况下, 社团组织成了行政部门的低劣仿品, 社团不是躬身实干、谋求改变, 而是报告会议、文件讲话, 社团内部组织结构官僚化, 社团工作人员官员化, 社团本应发挥的作用便大大萎缩。

摘要:首先明确当前我国的社团管理体制, 在此基础上, 从政府和社团的二元主体视角出发, 探讨现行社团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社团,二元主体,弊端

参考文献

[1]范履冰, 刘长春.制度变迁视角下的社团管理体制创新[J].学术界, 2007 (5) .

[2]徐家良.中国社团管理:制度安排、职能协调与影响力[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2 (1) .

[3]朱世海.社团管理体制创新与公法应对[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0 (5) .

二元管理体制 篇10

20 世纪60 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突起使得教育的经济价值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在全球化进程中, 人力资本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最引人注目的源泉。我国由于综合国力的逐渐提升, 加上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 所以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变得空前高涨。教育作为获得人才积累的主要途径, 对我国来说意义重大。但基于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极其有限的现状, 义务教育经费分布是否科学, 怎样改善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布局, 使已有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己成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2 公共财政、公共教育财政与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

2. 1 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 ( Public Finance) , 指国家或者政府将一些社会资源收集起来, 为市场上的公共场所提供物品或者是服务, 以适应社会的公共场所的要求的分配活动以及经济行为。公共财政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模式①。

2. 2 公共教育财政

公共财政的下位概念是公共教育财政, 它将国民收入进行重新分配, 把其中一部分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公共教育财政经济学和财政学的概念和方法较好的结合了起来, 对教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进行探讨, 主要研究如何筹集教育经费, 如何分配教育经费, 以及将教育经费如何运用等问题, 把政策的实际运用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是教育经济学的一个分支②。

2. 3 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

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是指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和分类标准来划分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范围。本文将义务教育支出结构划分为三类, 分别为:

义务教育支出的区域结构。按照义务教育经费在地区间分配的不同来划分, 如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支出。

城乡 “二元”结构是义务教育支出的一种常见的形式。依据义务教育经费在城市和农村分配的不同来划分。

义务教育支出的内部用途结构。根据义务教育支出使用结构的差异化进行划分, 可以分为教育事业费、科研经费、基建经费和其他经费, 而教育事业费占全部经费的90% 以上。

3 义务教育支出城乡 “二元” 结构的现状分析

受我国特有经济政策、政治制度、财政体制以及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影响, 国家投入财政教育的资金规模还不够, 并且城乡支出结构出现失衡, 现对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义务教育城乡支出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找出失衡原因。

3. 1 回归模型分析

影响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的主要因素有经济水平、国家制度以及政策导向等, 本文将上述有影响因素定量化, 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各影响因素与义务教育经费差距之间的关系。

以城乡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比来代表义务教育支出城乡 “二元”结构存在的差异, 采用2002 - 2014 年的相关数据, 建立双对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具体方程如下:

运用Eviews软件对2002 - 2014 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 回归结果如下:

从回归结果可知, 调整后的R2为0. 954245, 可决系数高, 方程拟合效果较好, 在置信度为95% 水平之下, 能通过F检验, F检验值为63. 57, 方程总体具有显著性, 回归方程不存在自相关问题。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首先, 城乡收入之X1的系数为- 0. 14, 说明城乡收入比与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城乡之比成反比例关系, 即随着城乡收入比的增加, 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城乡之比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于城乡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差距的影响不大, 主要原因在于近些年国家更注重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其次, X2系数为负, 政府对于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会降低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城乡之比, 这一关系符合当前经济意义和预期。

再次, X3系数为负, 说明提高财政分权度, 会缩小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城乡差距。这个结论符合经济意义, 因为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与地方政府支出, 财政分权度越高, 地方财政自主权就越大, 能汇集的财力就充裕, 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有利于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

最后, 城市化率的系数为负值, 即随着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 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城乡差距在逐渐缩小。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时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也随之增多, 包括义务教育支出, 公共教育供给体制得到逐步完善。

3. 2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义务教育支出结构失衡的原因

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 笔者对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义务教育城乡支出结构失衡的原因进行了总结,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不完善的财政分权体制、 “以地方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以及不完善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体系。对于义务教育的领导机构、规划实施以及落实责任主体等管理体制机构, 在新 《义务教育法》中有明文的规定。在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下, 地方政府成为财政性义务教育支出的承担主体, 担负着对几乎全部义务教育支付费用。地方政府的教育事权和财权存在明显的偏差, 受地方财政压力影响, 稳定的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常常得不到有效落实。

4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义务教育支出结构优化的思考

4. 1 财权与教育支出事权相匹配的政府分担机制

自1994 年分税制改革开始,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划分构成了我国当前的政府体系, 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出现 “财权上收中央, 而事权下放地方”的格局, 最终导致义务教育事权全部由地方政府承担, 显然这与国家分税制改革的目标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 对于义务教育支出而言, 应该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

处于公共财政体制之下, 税收征管权就成为政府部门发挥公共权利的重要实现途径。这里提及到的公共财政就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 其是以教育财政的身份出现, 属于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必须用公共教育财政投入作支撑。政府应充分利用公共权力, 对教育财政给予大力供给, 逐步加大对公共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政府公共权力的实施必须要有法律力量作为坚强是后盾, 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 强化立法, 使得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以法制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把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范围在义务教育法中具体明确。在政府部门间的教育资金支付转移, 以及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应当承担义务教育支出主要责任份额, 均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化。

4. 2 完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义务教育阶段是我国教育的初级阶段, 其需要消耗很多的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 乃至是财力资源。但由于各级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不一样的问题, 使得义务教育资源获取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可以使得政府之间的教育财政能力相对均衡的, 有效当前解决我国各级政府义务教育公共资源分配的问题。此外, 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作为政府解决区域教育发展差异性的重要手段, 其可以在原来利益格局之下, 实现地区教育差异不断拉大局面的缓解和控制。也就是说, 要想促进教育朝着公平的方向发展, 就需要高度重视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合理化发展, 是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和基础, 因此,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设计应当遵循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从本质上来讲前,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过程就是义务教育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其意味着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方向, 代表着需要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做到效率和公平的均衡化处理。处于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阶段,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 并且保证教育转移支付能够及时达到, 不至于给予实际的支付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在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过程中, 树立公平理念, 就是要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在城市和农村之间, 在经济和社会之间, 在人口和环境之间做好权衡, 依照自身的实际情况, 实现合理的安排和统筹。从细节角度来看, 关注义务教育财政扶持工作的开展, 有利于我国城乡差异的缩小, 有利于区域义务教育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 有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 3 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义务教育质量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方向和具体贯彻落实程度的影响, 在有限的财政教育支出规模总量下, 在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契机下, 使得义务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不断提升。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

首先, 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师管理体制中, 打破 “终身制” 和“铁饭碗”的教师职业格局, 秉持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 处理好教育人才和教育资源之间的关系, 保证两者处于良性循环的系统中去, 进而实现义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精简冗杂机构、进行人员分流, 建立起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职能相似的部门可以联合办公, 既可以提高办事效率, 又可以节约成本, 逐步实现教师管理体制的透明化和规范化。

其次, 实现学校布局的合理调整和改善。尤其在最近几年时间内, 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存在以下的特点: 学校规模比较小, 并且处于分散的状态, 重复建设的问题依然存在, 教育交通不便等。随着我国公共设施供给制度的不断建立, 教育资源和交通也在不断完善, 各个地区交通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这给予义务教育的布局调整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由此使得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使各地区、各级次的学校布局合理,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得以改善。

摘要:财政教育支出不但给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而且为教育公平的有效实现给予了保证。由于受到财政、社会发展水平、政治以及经济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加上用于财政教育方面的金额非常有限, 导致我国财政教育的城乡支出结构极其失衡, 主要体现在已有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公平性、不平衡性以及不合理性等, 这即不利于教育水平的提升和教育环境的优化, 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 基于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极其有限的现状, 义务教育经费分布是否科学, 怎样改善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布局, 使已有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良好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财政支出,教育结构,义务教育

参考文献

[1][美]哈维·S·罗森/著赵志耘/译.财政学 (第6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徐冉.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D].硕士论文, 山东大学财政学, 2009 (4) :5.

[3]王善迈, 曹夕多.重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 (4)

[4]王蓉.加大教育财政投入需完善相关体制与机制[J].人民教育, 2008 (9) .

[5]刘泽云.西方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 2003 (19) .

城乡二元结构浅析 篇11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农业

[作者简介]董文明(1980-),男,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部,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姚燕青(1978-),男,河北尚义人,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部老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

新中国已经走过60年的历程,这60年是中国摆脱沉沦走向振兴的60年,是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逐步实现现代化的60年。60年中我国经济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城乡二元结构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这一结构的实质是什么,它在我国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后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一结构,可以说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未来改革中面对的切实问题。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质

城乡二元结构的三层含义:其一,城乡二元的存在,即城市和乡村两个具有不同的经济活动和聚居方式的存在;其二,城乡二元体制,即在城市和乡村实行不同的政策和制度,或对城市市民与乡村农民实行两种有差异的政策和制度;其三,城乡发展水平的差异,比如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高等,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收入低等。

从上述三层含义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还是居住地的不同都是城乡二元结构的表象,它的实质在于城乡所实行的两种不同政策和制度。这种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在改革开放前可以说是刚性的,是历史的产物;改革开放后随着户籍制度的松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口流动频繁,所以刚性的东西逐渐被软性的东西替代,即收入和消费水平。但无论哪种从根源来看还在于城乡实行的两种不同制度。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城乡二元结构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它与我国的封建制度、地理环境、交通、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密切联系。在此本文仅就建国后的历史状况、制度变化谈一下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历史清楚的告诉我们新中国是在千疮百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时我们几乎一无所有:没有现代工业,没有资本条件。只有人多,但人多并不等于人力资本高,甚至不等于人的身体健康。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如何发展经济,当时党和国家从全局考虑同时借鉴前苏联和东欧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认为在经济建设中必须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二是处理好农业与工业的关系。从农业与工业的关系看,新中国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很难在短期内为农业提供支持,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不仅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捷径,而且是前苏联与东欧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重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劳动投入,这些资金不可能像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实行对外侵略来实现,因此只能在国内由农业来解决。而投入到重工业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所有非农业的劳动,也需要依靠农业生产的粮食来养活。由此对一个人口基数大,生产力落后,尤其是农业生产力落后的中国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面对这种压力和挑战,中共中央为稳定社会、保障我国工业化发展需要,采取人为手段在1951年公布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有关户籍管理的法规。1957年政府实行控制户口迁移的政策。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第10条第2款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做出约束性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这一规定标志着中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的形成。1953年10月16日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实行粮油计划供应制度。这一制度原则上规定国家只负责城市非农业户口的粮油供应,不负责农业户口的粮油供应。这项制度基本上排除了农村人口在城市取得口粮的可能性。同时在50年代形成的城市社会福利制度还保证了城市人口享有名目繁多的补贴,而农民则没有这方面的优惠政策。

这样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逐步形成了以户籍制度为中心,其它相关制度相结合的一整套制度体系,也就逐步形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

三、城乡二元结构的利弊

城乡二元结构是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我们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结构,其结果也正是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看法。

(一)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国二元结构是历史原因形成的,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是,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二元结构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严重阻碍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表现为:

第一,影响了农民的自我实现。二元结构使农民的社会政治地位被人为弱化,不能享有正常的国民待遇。首先带来的是农村居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城市。教育不公、城乡失衡,国家教育投入明显地重城市,轻农村。最好的设施、师资和管理等公共教育资源流向城市。而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校舍简陋,师资匮乏。其次是延续50多年的现行户籍制度,剥夺了农民居住和迁徙自由权,固化了城乡差别。还有收容遣送制度剥夺了农民的人身自由权,就业制度使农民难以在党政机关求职等等。这一系列城乡有别的制度安排,限制了农民作为共和国公民的宪法权利。同时建国后我国为发展工业实行了“挖农补工”政策,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吸取农民千辛万苦创造的财富,来满足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从1953年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到1985年取消粮食统购,农民对工业化的贡献大约是6000-8000亿元。此外,国家还通过税费从苦不堪言的农民身上收取超过其自身承受能力的巨额资金。

第二,影响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率很低,甚至低于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若没有城乡二元结构,中国的城市化率会远高于现在。中国大部分农民进城了,中国的“三农”问题也就解决了。

第三,影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并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的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或障碍,不仅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而且乡镇企业的产业升级和资产重组以及物流业的发展都会因城乡分割、工农分割现象的继续存在而受到制约。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产品市场难以扩张,农业生产难以持续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到严重影响;二元结构还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农村消费品市场与城市消费品的等级也在不断拉大:城镇市场已趋于饱和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受农民收入下降的影响,无法向缺乏有效需求的农村市场转移,使农村的相当一部分潜在需求无法转为现实需求。农村需求结构得不到提升,必然影响与需求有关的供给结构,从而影响与供给有关的产业结构发展。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功绩。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为实现赶超现代化形成的,它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有很大的合理性。正是这一结构,为我国完成内向型积累的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为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成为全球赢家提供了可能。

第一,城乡二元结构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最原始的资本积累。逐渐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完全分开了城市和乡村,也使农村无代价的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原料和资金。建国初期,我国粮食制度、户籍制度、分配制度的形成使城市所需的农副产品及城市工业所需的粮食原料都由农村提供,同时城市工业以轻工产品与农民进行不平等交换,其中存在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成为发展中国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原始资本。有人估算这个剪刀差总共有6000到8000亿元。由于当时工业水平有限,我国外贸的主要来源也是农副产品的出口。

第二,城乡二元结构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储备了大量人力资源。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文明发达而著称的国家,农业人口在我国占绝大多数。这些农民可以说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人力资源。改革开放前的30年城市发展所需的劳动力缺口正是由农民实现的,改革开放后30年这些农民又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的动力之一。何新早就说过,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

第三,城乡二元结构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新中国建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其迅速,社会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但在这60年中我国始终保持着变而不乱的状态,原因何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能不说是城乡二元结构在起作用。这一结构使我国有一个稳定的农村和庞大而稳定的农民群体。在现实中农民家庭一般有务工收入和务农收入两种,其中务农收入可以简单维持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务工收入则成了家庭储蓄。这样,一个农民家庭不仅能在农村中过上体面的生活,还可以完成自身的再生产。当经济发展形势大好时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当经济下滑时他们能回到家乡进行短暂的休息,过田园生活,因为他们手中还有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这就是农村、农民稳定的原因所在,同样这些也为我国在国际经济危机中争取了更多回旋的时间和空间。

四、结束语

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后发国家在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安排下形成的。它有其必然性、合理性,它在一定条件下帮助我国奠定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赢得了一席之地。同时它也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社会不满和强烈反对。改革开放的30年也已经过去,古人云:“人生三十而立”,一项事业也应当是三十而立,是到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刻了。

[参考文献]

[1]潘维.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M].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2009.

[2]陆学艺.伟大的历程—改革开放30年[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3]何新.关于地租、土地私有化及“三农”问题[J].三农中国,2003.

[4]刘德文.浅议城乡二元结构之弊[EB/OL].http//blog.sina.com.cn

二元管理体制 篇12

1期刊利用的结构层次

来图书馆利用期刊的读者,从需求结构和层次来看, 可归纳为一般需求和专业需求两大类型。两大类型又分别可细分为几个层次: 一般需求主要包括时政资讯、时尚热点、文化修养、休闲娱乐等方面; 专业需求主要包括专业信息、学术学位论文、财经数据等方面。从结构层次的特征来看,一般需求是求新求快,专业需求是求准求全。需求决定供给,期刊的出版形态和读者利用特点,必然派生出图书馆的相应策略和对策。对于一般需求的求新求快, 应对的节点是如何让期刊尽量缩短整理过程尽快让期刊上架与读者见面,对于专业需求应对的节点是怎样保证期刊的信息资料全面有效地得到利用。可是,图书馆传统的期刊管理模式,概括起来是松散、低效、随意,在正确处理现刊和过刊的关系上,存在着局限和矛盾。如何提高图书馆期刊的管理水平,以最佳的管理模式满足读者对期刊的利用,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2传统期刊管理模式的局限

图书馆传统的期刊管理,大都是通过待现期期刊累计到一定周期和册数时,再将期刊装订成册外借流通的模式来管理的。这种管理虽然是根据期刊的出版特征来管理的,但有一个最大局限就是利用的时间差。众所周知,期刊都是按一定的出版周期连续地按期出版的。最快的旬刊10天为一周期,一年36期,累积到3期为一本来装订成册,从下架到送装订、分编加工再到上架供读者利用流通,中位时间差在35 ~ 40天。这还是假定在及时下架装订的前提下的时间差。如果像很多图书馆现在通行的年初下架一次,今年装订去年的到齐期刊的常规模式,真正装订成册可以外借流通的合订本期刊,时间差至少在一年了。也就是说,按现在图书馆传统的期刊管理模式,一种出版周期最短的旬刊,最快也要在35 ~ 40天后才能让读者外借流通。如果是月刊,双月刊或季刊,那这个时间差就更长了。这对于求新求快的读者需求来说,是存在着结构性的不足和明显缺陷的。与此同时,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现期期刊在装订成册之前,一般是只能在馆阅览,而不能外借流通的,期刊的读者充分利用效益和期刊本身的时效性价值都会大打折扣和削弱。现期期刊不能外借,期刊不能得到自由便携地充分利用,是传统管理模式落后的结果。

与一般需求不同的专业需求,其核心需求是信息的准与全。

专业期刊刊载的知识含量专深的新知识新信息,一方面本身是要在专业领域承上启下,经过反复研究、探索才能孕育出来,另一方面其专业信息知识的难度深度,读者需要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并且在捕捉到某个知识节点时,往往还要触类旁通,参照参考,旁征博引。所以,专业期刊的时效性相对来说肯定会长一些。在专深领域的期刊,其知识价值,时效性可以延长到10 ~ 20年。专业期刊的参考性质和利用专业期刊读者的参考性质,决定了图书馆专业期刊利用要在保证准与全上多下功夫。

3期刊二元化管理模式的优越性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读者利用期刊的需求,湖南图书馆在总结归纳以往期刊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二元化的期刊管理模式,突破性地提升了期刊管理水平和读者利用的效率,让纸质期刊这一图书馆的重要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3. 1期刊二元化管理模式

期刊的二元化管理模式,就是将图书馆订购的所有期刊,以开架借阅和闭架阅览的形式,分别按流通本期刊和保存本期刊两条线来集中管理的二元化管理模式。换句话说,就是将本馆期刊分为现刊和过刊两大体系来优化管理。具体的管理方法是: ①把定位为本馆开架借阅的所有品种的期刊,每到馆一期新刊( 含复本) ,就立马以最简化的分编流程,及时按期( 册) 分配入藏条码号录入In- terlib ( 第三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即到即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每一期开架借阅品种的新刊,及时上架,开架借阅,供读者单册流通利用。②被归纳为本馆保存本品种的所有期刊,就先按每种期刊的出版时间顺序,分别按卷期编号集中排架供闭架阅览: 2年后再整合下架送装订成每册3cm厚的合订保存本过刊,而后按册分配条码正式纳入馆藏录入Interlib系统,最后将分编好的保存本过刊下库,下库后先按类、后按刊名、再按年、卷、期排架,每一种过刊自然逐年累积在同一架位,供参考性读者闭架利用。

3. 2期刊二元化管理模式的依据

二元化模式管理期刊,实际上是基于读者的需求而生的。读者需要什么,我们就尽量满足什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藏为人用。以用为先,藏为辅,后台管理为前台服务的理念来开展期刊管理工作。这么管理的依据,其根基就是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突破传统,适应当代。

如前所述,图书馆读者利用期刊,主要分为一般需求和专业需求两大类型。为适应一般需求,即到即编,单册处理,及时上架流通的管理模式,就是依据读者对一般期刊的求新求快需要而突破性地以每期新刊为单位来实现期刊的价值利用。而针对专业需求,保证文献的传承性和完整性就成为是否能够满足读者专业领域的参考性需求的重要依据,是期刊价值的整体利用的基础。

3. 3期刊二元化管理模式的优势

相对传统的图书馆期刊管理,二元化管理模式在期刊及时和充分利用方面做到了统筹兼顾,优势互补,达到了比较好的流通效果。其优势主要体现如下:

( 1) 开架期刊的即到即编,单册流通,使期刊的时效性得到极致的发挥,期刊及时上架流通的效率大幅提高,为读者最快提供最新期刊开创了一个大平台,适应了信息时代人们快节奏地获取知识信息的需要。期刊利用的频率、效率较传统的期刊管理模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按湖南图书馆目前这一块的分编流程走,一本新的到馆期刊,最快可以当天上架流通外借,与读者见面。

( 2) 保存本期刊下架装订成册之前,将各期到馆期刊按每种期刊年卷期的顺序,集中排放在一定架位,提供2年的闭架阅览服务和过渡性阶梯管理,在保障期刊的传承和完整的同时,也能够及时为来馆读者利用专业期刊和过刊的整体价值利用,提供了灵活有效的利用平台,弥补避免了传统期刊管理模式的过刊下架装订至上架流通的时间差过长的结构性缺陷和弊端。

( 3) 二元化期刊管理模式下,图书馆的期刊工作有了品质的提升,实现了现期期刊的快速流通和保存本合订期刊完整利用的优势互补,突破了传统期刊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利用时间差过长的局限。适应了信息时代人们快节奏获取知识信息的需求。与此同时,分编加工过程的优化, 工作效率也得以大幅提高,是目前较为科学合理的图书馆期刊工作管理模式。

上一篇:苏北农村食品安全下一篇:二硫化钼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