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制”职教模式

2024-10-02

“二元制”职教模式(共5篇)

“二元制”职教模式 篇1

2007年8月, 笔者参加了由教育部和德国国际继续教育与发展协会 (In WEnt) 共同组织的职教师资“赴德奖学金生”项目, 前往德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和深造。在这一年的访学过程中, 对德国教育尤其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起源、发展、实施及考核情况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在此, 结合访问过的德国几所职业学校和某大型公司实践“双元制”的情况, 对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见闻作粗浅介绍, 以飨读者。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概况

(一) “双元制”职业教育要素

德国“双元制”模式下的教育对象被称为“Auszubildende”, 意思是“学徒、受训者”。学徒年龄一般从16~18岁不等, 大部分是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合格学生。德国学生初中毕业后, 大约75%的学生要进入职业学校和企业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 其余25%的学生进入普通教育。德国政府规定, 凡不准备接受高级普通学校教育者, 必须进入职业学校接受3~4年职业和技能培养。德国人所看重的工作资格, 大多数是依靠职业教育来获得的。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形式是:学徒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 在学校接受理论课程教育。“企业”和“学校”即“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内的两“元”, 学徒通常每周在企业进行3~4天的技能培训, 在学校接受1~2天的理论培训, 即按照三分之一时间在学校, 三分之二时间在企业的大致比例来分配。另一种形式是在学校密集地上一周理论课, 再到企业集中实践操作两周, 如此循环往复。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前, 企业与学徒必须签订培训合同, 该合同明确规定了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即企业有义务按照职业技能需要安排培训内容及形式, 学徒有义务接受实践培训。职业培训中期及后期, 由行业协会组建的考试委员会对学徒进行区域内或全国统一考试, 合格者取得岗位资格证书后方可进入该职业领域。毕业后的学徒可以选择效力实习企业、自由选择其他企业或者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

(二)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萌芽于“二战”后德国经济复苏时期, 由最早的“师带徒”形式发展而来。随着德国经济的复苏及其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快速提升, “双元制”职业教育所提倡的“Ausbildung fuer alle” (“全民教育”) 的益处很快得到印证。德国政府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立法及财政支持也使得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享誉世界。“双元制”职业教育因“材”施教、因“事”施教, 在实际操作中其特点十分突出。

1. 立法明确,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德国法制健全, 对各个涉及国计民生的领域都有严格的立法, 对职业教育也不例外。根据联邦《基本法》, 德国联邦政府于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职业培训条例》和《劳动促进法》等更详细的法律条例, 以规范和促进“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顺利施行, 构建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结构体系。2005年4月德国联邦政府通过了关于《职业教育法》的修正案, 把“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 这为“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知识与能力并重, 理论与实践结合

相对于“知识传授”型的“传统教育”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更加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 重视面向具体生产岗位的知识传授与实践操作。通过企业提供规范的实践岗位、经验丰富的培训师傅、完整的培训计划以及具有吸引力的进修和晋升机会, 学徒更能了解生产实践需要的必备技能、需要承担的责任和所要求的专业知识, 从而为职业学校内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起到了很强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职业学校内的理论学习, 即专业课和文化理论课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弥补学生自身专业素质、文化理论的欠缺。这一模式有效地缩短了学徒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经验的时间。

3. 职业分析客观, 考核体系完善

德国以客观的职业分析确定“双元制”的培训职业。职业分析是确认、定义、描述社会职业所含任务及作业项目的科学分析过程, 也是利用行为科学方法掌握相应从业人员的现场行为及其行为方式的素材搜集过程。“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以此作为确定专业设置的基础, 随着行业细分、行业整合、行业交叉和新兴行业的出现, 专业设置也要与动态发展的职业分析相符合。

德国各行业协会在“双元制”模式的实施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德国的《职业教育法》规定每个行业协会都要设立专门的职业教育委员会, 作为专业管理决策机构。各行业协会的职业教育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制定除国家统一规定外的附加规定、认定企业培训资格、职业教育委员会委员的选拔、提供合同条款样本、制定考试规则、接受企业和学徒针对培训提出的咨询、就合同纠纷进行仲裁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实行“宽进严出”原则, 由行业协会组织的考试除了口试、笔试以外, 更强调技能操作考核。只有全部通过这些考试, 学徒才可以拿到各州都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 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

4. 制度体系严谨, 配套服务先进

“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 教学安排严谨规范。企业和职业学校根据分工不同承担相应的职责。在制定教学, 安排计划时, 企业和学校结合互动办学的有利条件, 充分考虑企业中各岗位人员的任职条件和职责要求, 教学当中既有技能传授, 又有提高学徒综合素质的理论培养。

企业培训的严谨体现在:培训统一按照联邦政府颁布的培训法规进行, 涉及各职位的相关培训条例, 如培训内容、培训实践以及考核办法等均有严格的规定。大型工业企业中, 一般为学徒配备专门教学车间和培训室。中小型企业中, 学徒直接在生产车间或对口部门接受培训。

职业学校内承担的理论教学部分也不仅仅是传统的课程讲授, 而是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结合多媒体应用技术 (例如幻灯片、电脑、示教板或模型) , 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对于机械加工等实际操作性强的专业, 学校配备实习车间及相应设备, 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某件作品或掌握某种程序。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实例分析

(一) “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职业学校

2007年12月, 笔者跟随项目组参观了位于莱比锡附近的德雷茨职教中心 (Ber ufliches Schulzentrum Delitzsch) , 现介绍该学校在“双元制”教育模式中的教学方式方法。

1. 行动导向教学法

德雷茨职教中心为电子电气等专业设置了理论课教室、专业模型展览室和实训中心 (或专业实验室) 等,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培训。以电气工程专业为例, 学生在多媒体教室内学习电路理论, 该教室除设置多种多媒体设施外, 还为每位学生配备了一台先进的实验设备, 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小组讨论法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向每位学生发放工作页, 上面详细注明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内容。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 得出实验结果, 从而对教学内容和工作流程有了感性认识, 然后再开始学习专业知识。这种被称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使得技术和专业理论不再抽象, 学生能够在创造和体验中进行思考和分析。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 “行动导向教学法”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它以个人职业行为作为主要教学导向, 使独立行动、实践思维和职业行为成为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来源。其特点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保持教学过程的系统性, 即要求学生立足于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思考和实践;重视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行动过程中总结学习经验和进行创新;重视典型工作场景里的实例。“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实践当中形成了多种教学形式及方法, 较常用的有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法、实验等, 不但形式灵活多样、生动有趣, 也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2. 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

课堂教学中, 德雷茨职教中心的教师经常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技术展示所授内容。特别是机械、电器、建筑等专业领域内, 教学媒体的开发和应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些媒体既包括光盘、磁带、模型等信息载体, 也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信息表现形式。常用的有Power Point、Flash、工作页以及E-learning (电子化的学习) 。

对于在校学习的学生, 教师采用的多媒体方式, 能够直观、生动、有趣、形象地把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对于在企业接受实训的学生, 为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师经常采用E-learning平台与学生开展互动教学。通常情况下一个好的E-learning平台提供的内容有:“引导”部分, 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流程等;“专题内容”部分, 包括知识学习、实际场景、应用模块、案例使用和经验交流等;“测试评价”部分, 既可以提供学习成果的测试题库也有学生对该平台的反馈意见表。E-learning平台要求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提出问题, 教师也要及时予以反馈, 也就是说即使师生不能面对面, 也能进行互动交流, 使参与者能够形成有机的结合体。

(二) “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企业

在德期间, 笔者参观访问了位于马格德堡市的一家集生产与服务于一体的集团公司。在这家公司里, 我们之前谈到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在企业中的执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和体现。

1. 企业概况

该集团公司拥有员工数千人, 其组织结构大致分为:管理部门 (包括人力资源部、市场部、法律/内勤部) ;生产部门 (包括IT服务部、项目发展部、质量管理部、总销售与咨询部) ;服务部门 (包括服务中心、销售部) 。各部门又分别下设若干子部门, 以IT服务部为例, 分为发展部、运营部、服务支持部。公司的人员分工及职务种类比较丰富, 可以为员工提供很好的晋升、发展空间。

2.“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执行情况

“双元制”在该公司统一归口人力资源部执行和管理, 由培训专员协调处理相关事宜。德国的企业必须按照规定设立培训岗位并公布于媒体, 学生需向企业提出申请才有机会获得该岗位, 企业经过对学生的资格审查后把名单提交给职业学校, 双方协商制定教学计划, 并按计划开展教学培训活动。在正式的培训活动开展以前, 学生要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 并按照合同要求履行双方义务和责任。

该公司当时共有8名学徒, 其中一年级生3名, 二年级生4名, 三年级生1名。这些学徒来自德国各地, 培训方式根据所在学校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来自马格德堡市附近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采用每周3天在企业, 2天在学校的方式;来自较远城市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 即2周在企业, 1周在学校。

培训形式上, 这8名学徒被轮流分配到不同的部门接收培训, 一般每个部门培训时间为3个月, 3个月期满即调往其他部门继续学习工作。如此轮岗学习, 学徒能够对公司业务运营有个整体认识和直接参与。如果某部门对某学徒的学习实践情况给予极大认可, 该学徒便很有可能在毕业后直接获得在该部门工作的机会, 这也是激励学徒努力学习的一项有力措施。培训过程中, 人力资源部会定期组织各部门学徒座谈, 座谈内容的重点是关于培训中的心得、看法以及所需的帮助, 每个学徒通常会用幻灯片或示教板一一做展示。

公司培训专员除了组织学徒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及时了解培训动态以外, 还需要经常与工商会 (IH K) 保持联系, 针对培训当中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法、考核内容与标准等进行积极磋商。工商会作为中间组织把企业的要求反馈给职业学校, 职业学校再反馈给教育主管部门, 教育主管部门则通过更新相应课程设置来满足企业需要。工商会除了受政府委托对毕业生进行资格考试外, 也为毕业生或参加工作以后的毕业生举办培训班, 帮助他们取得更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

在这里, 特别要提到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由于近年来企业对有意向与其签订培训合同的学生的要求有所提高, 但选拔学徒时, 经常遇到学徒素质不能满足企业需要或学徒对在企业内从事的培训学习任务概念模糊的现象, 让企业大伤脑筋。鉴于以上原因, 笔者所访问的这家公司与其他几个大型公司联合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组织, 该组织启动了“经验传播项目” (Erfahrungen-Projekt) :学徒与学生相互讨论“培训”话题 (学徒帮助“准学徒”掌握受训方法) 。这个项目从2008年第一季度开始策划, 预定7月中旬前往各职业学校展示和传授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必需或必备的知识技能。该项目所有涉及人员都是来自各公司正在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徒, 他们是学徒中的精英分子。项目的启动、策划、组织、展示和评价全部由学徒自行安排, 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及培训专员只起到协调、监督的作用。“经验传播项目”的设计出发点是认为学徒对“准学徒”的经验传授是最有说服力的, 它能够帮助在校学生提升职业竞争力, 顺利过渡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结语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下, 不管是企业、职业学校还是行业协会, 三者是有机结合、密不可分的, 都为德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 随着国际形势风云变化, 经济危机席卷全球, 原有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如机械化程度提高、失业率上升等问题日益凸显。“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有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趋势, 需要做出积极调整。与此同时, 也给职业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德国的中国职教敲响了警钟, 我们在借鉴“双元制”模式的过程中, 必须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进行深刻地思考。

“二元制”职教模式 篇2

“校企双制”是指依据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规律,依托院校和企业双方资源优势,通过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学院出学位,校企联合招工招生、送岗送学、双制培养,充分发挥学院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建立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新的办学制度。“校企双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招生即招工的全日制双制班,主要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开展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中高等技工教育,学员身份主要是全日制学生;二是招工即招生的在职双制班,主要面向企业在岗职工开展弹性学制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培养中高等技能人才,学员身份主要是企业员工。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校企双制”体制机制建设,通过“校企双制示范园”培养现代制造业高技能人才。

一是聚四方三层搭立体架构——完善“校企双制”运行机构。学院建立了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四方60家代表组成的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现代制造业技能联盟,成立了以院长为主任的校企双制工作领导机构层,下设“校企双制”创建办公室,在教学部层面成立示范园,各专业层面成立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形成“四方三层”校企合作组织架构,明确各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责与功能,搭建起运转高效的三层管理组织架构,实现组织运转的常态化。

二是携知名企业共建示范园——创新“校企双制”办学模式。学院以行业协会为支撑,电汽部和机械工程部分别携手知名企业,校企共同进行机电工控园、精密制造园2个“校企双制”示范园第一阶段建设任务,形成了“校企双制”机电一体化专业实施“双主体育人、十共同管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施“八个共同+产品引领+以赛五促”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是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制度体系——形成“校企双制”长效机制。学院完善和建立“校企双制”制度保障体系:推动省政府政策支持,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以互利共赢为原则,建立互惠互利动力机制;校企双方同时促进,建立科学合理激励机制;以就业信息途径,建立资源共享交流机制;以合作育人为主线,完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建立多方参与评价机制;提升校企合作适应力,建立定期调研与需求分析机制;规范校企双方工作程序,建立了校企双制工作步骤和工作流程。落实合作各方责任,规范操作流程,监督合作办学实施过程,评价合作办学质量,形成长效机制。

在推进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校企双制”是深化学院内涵发展的抓手,能够有力地促进学院的办学理念创新,使学院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综合素质等进行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了学院的专业建设水平、教科研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但从目前来看,“校企双制”组织结构的创新不够,与行业、企业互利共生的体制机制尚未真正形成。这表现在技工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还比较弱,产业及行业、企业与技工教育之间缺乏良性互动、互利共生的体制机制。

“二元制”职教模式 篇3

近些年上市公司舞弊案频繁发生。针对上市公司的舞弊, 目前主要监管手段还是证监会对少数财务舞弊“泄露”的企业进行事后调查和处罚, 缺乏普遍约束力, 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 需要从源头上遏制这种行为。随着中国证券市场走向注册制, 证监会将不再进行实质性审核, 上市公司的质量将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对于投资者的考验将加重。

本文在分析上市公司舞弊根源的基础上提出舞弊防范的二元模式。

二、舞弊成因主要理论

管理者舞弊成因理论主要有四种:冰山理论、舞弊三角理论、Gone理论和舞弊风险因子理论。舞弊风险因子理论把舞弊动机分为个别风险因子和一般风险因子两大类, 并认为道德品质、动机等是因人而异的个别风险因子, 而舞弊机会、发现可能性以及舞弊被发现后舞弊者可能受罚的承担这类一般风险因子则主要与组织管理和控制有关。

当前多数证券市场的监管措施主要针对舞弊机会、发现后的处罚进行设计, 而在动机 (需求) 、道德品质 (贪婪) 、自我合理化等方面考虑不够。

三、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舞弊成因分析

1.避免ST、摘牌相关监管要求

监管政策中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的要被“ST、连续三年亏损的要被 “PT”甚至退市”。许多公司在连续亏损的第二年、第三年往往通过舞弊调节数据避免带帽。

2.经营业绩考核压力、高管个人利益需要

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来说, 经营业绩、绩效考核指标不仅影响到其在董事会、股东面前的形象, 更直接关系到其切身利益。上市公司高管为了满足个人利益需要, 通常会转移、隐瞒本期亏损, 以提高本期财务报告综合表现;还有些操作财务数据, 为配合庄家二级市场操纵股价获利, 比如琼民源和银广夏造假案。

3.为融资需要

现行证券法对新股上市、配股、增发都有盈利等指标要求。即使未来实行注册制了, 经营业绩也对公司融资的股价有着直接影响。在IPO、配股、增发的巨大收益面前, 很多公司不惜铤而走险, 通过伪造财务数据、粉饰报告来谋取融资机会。

4.薪酬激励机制不合理

统计数据显示上市公司董事兼任经理的平均比例为21.82%, 董事会决定经理的薪酬、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经理自己决定自己的薪酬、激励。德勤公司《2014-2015中国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调研报告》中显示, 上市公司监事长年薪平均值远低于财务负责人和总经理, 加上监事的薪酬多数由管理层决定, 这无疑会影响到监事会检查公司管理层舞弊的知情权和动力。

四、上市公司舞弊防范的二元模式

1.完善公司治理

(1) 发挥股东会作用, 降低中小股东的监督成本。上市公司舞弊大多是控股股东、管理层侵占他人利益, 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而中小股东因持股数量少, “用手投票”进行监督的成本远大于其利益。所以大多数的中小股东都不行使其投票权。可通过以下措施解决监督成本与收益的矛盾:一是发展机构投资者, 让中小投资者通过机构投资者如投资基金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 从而摊薄其监督成本。二是通过创新的方式直接降低中小股东的监督成本, 比如采用网络股东大会、电子投票技术等, 提高便利性, 可极大地调动起中小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监督的热情。

(2) 健全董事会制度, 降低大股东和管理层对董事会的掌控度。包括: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席位中的比重, 以解决董事独立性偏低、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成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互补效应, 增强独立董事影响力, 以利于科学合理决策。

(3) 构建监事会为核心的监督体系, 审计委员会向监事会负责:

一是将审计委员会从董事会中独立出来, 交由监事会管理, 以提高其独立性, 形成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相对完整的内部监督体系, 在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形成良好的内部制衡机制。

二是改革审计委托制度, 将目前由管理层委托改为由审计委员会委托, 以提高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有效地避免事务所与管理层串通舞弊, 并加强对更换事务所的限制, 使注册会计师充分发挥外部治理作用。

2.优化激励机制

(1) 为避免兼任董事的管理层自己决定自己薪酬激励和考核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赋予监事会激励董事和管理层的权利, 使监事会的监督权与激励权能有机结合发挥防范舞弊的作用, 薪酬委员会可以设立在监事会之下, 由独立董事和独立监事组成, 负责对董事和管理层的激励政策制定、绩效考评等;或者在董事会决定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时, 作为兼职经营层的董事应采取回避机制。另, 需要由薪酬委员会对监事会也设立激励机制, 并报股东大会决策。

(2) 创新激励模式, 树立共担责任、共享收益的企业文化。对于投资类、项目类公司, 可采取项目跟投模式。实施中长期激励的同时约定对舞弊的处罚, 通过巨额的激励丧失或赔偿约定来提高舞弊者被发现后的违约成本, 从根本上限制管理者的舞弊动机, 使其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

五、结语

只要有信息不对称这一客观事实存在, 就难以完全根除和规避舞弊。我们期望, 随着诸多法律建设、市场制度以及公司治理机制的日趋完善, 可以限制舞弊发生、提高发现舞弊的可能;通过长期激励机制的优化, 可以降低管理层舞弊动机、提高舞弊受罚成本;通过建立共担责任、共享收益的文化, 可以提升管理层道德品质;“堵”、“疏”二元模式相结合, 以图长效防范管理层舞弊的频繁发生, 有利于注册制的顺利推行和证券市场快速健康、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风险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 2012.

“二元制”职教模式 篇4

2013 年11 月15 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 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 从历史的视角切入, 阐述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法规保证、“双元”特征, 梳理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移植发展史, 探究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移植规律, 寻求其对加快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启示,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法规保障、“双元”特征

被誉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典范”的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 起源于原生态的德国手工业培训, 发展于企业学徒制与职业学校培训的互补。

(一) 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法规保障

19 世纪末至21 世纪初期, 德国相继出台的一系列职教法规, 奠定了“双元制”职教模式在德国国民职教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其中, 推动“双元制”职教模式里程碑式发展的职教政策法规大致有:1869 年颁布的 《德国职业规范法》;1897 年修订的 《职业规范法》;1920 年通过的帝国学院会议决定;1938 年纳粹德国出台的相关规定;1953 年制定的德国 《手工业法》;1964 年德国教育委员会使用“双元制”术语的规定;1969 年修订的德国 《职业培训法》;1972 年颁布的德国 《职业教育培训员执业资格管理规定》;2005年德国合并后的《职业教育培训法》和《职业培训救济法》;2009 年德国各州教育部的统一规定。 详见下页表1。

从法规功能的角度分析, 伴随着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缘起和发展而诞生或更替的职教法规, 可以为“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其保障功能主要表现为:一方面, 为职业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法律支撑, 促进了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法治化和规范化。 另一方面, 丰富了德国职业教育法规体系, 推动了德国职业教育顺利实施的法律环境的建设。

(二) 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双元”特征

德国的“双元制”职教模式因具有降低青年人失业率、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保障德国产品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优势等多样化功能而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争先移植的重要对象。 “双元”特征是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有别于英国和澳大利亚“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突出特点, 具体如表2 所示。

从表2 可知, 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中的“双元”, 一元是企业, 另一元是职业学校。 该职教模式把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职教人才培养结合在一起, 学徒工与企业签订《职业教育合同》, 学徒工以“学生”身份在职业学校学习, 以“学徒”身份在企业接受系统的现代职业教育培训。 此外, 区分“双元”的差别, 还可将其他类属作为考究的逻辑出发点, 如法律基础、管理机构、学习场所、学习时间、培训时间、教师资格、教师地位、课程教学、经费投入、经费支出、职教合同、指导原则等。

二、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移植发展史

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移植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 目前, 关于“双元制”职教模式移植历史的划分方式, 德国职教界通常都持一致的看法。 他们普遍认为, 移植“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历史发展,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 世纪70 年代至90 年代、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至21 世纪最初10 年、21 世纪前10 年之后至今。

(一) 第一阶段:整体移植

20 世纪70 年代至90 年代, 德国开始将 “双元制”职教模式向世界其他国家整体输出。 这一阶段, 德国在“‘双元制’最优”移植理念的引领下, 与世界其他国家合作, 整体移植“双元制”职教模式, 开展完全意义上的“双元制”人才培养, 校企深入合作, 产教深度融合, 搭建职教培养平台, 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这说明“双元制”整体移植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按职业教育规律办事、遵循职教人才成长规律的一种有效培养模式。

整体移植“双元制”职教模式, 是指将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职教理念、办学模式、教学形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一整套职教体系, 用“双元制”职教模式合作项目的方式, 整体移植到其他国家, 促进并改造移入国原有落后的职业教育体系, 形成“双元制”职教模式主导的新型移入国职教体系。 菲律宾就是整体移植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典型案例。 为缓解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停滞的双重压力, 菲律宾不断加强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 (GIZ) 的战略合作, 整体移植了德国“双元制”职教合作项目, 最终取得了一定的移植绩效。

移植经验表明, 尽管整体移植行为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但尚未完全实现“双元制”职教合作项目的预期目标。 如尼日利亚整体移植了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 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 但其引入的所有“双元制”职教合作项目最终全都夭折了。针对此状况,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 (GIZ) 委派由职教界权威专家和著名企业高管组成的评估专家小组, 齐聚项目合作基地, 会诊职教合作项目, 并提交了项目元评估报告。 元评估报告指出:“该国项目保障机制缺失是致使“双元制”职教合作项目最终流产的主要因素”。 其中, 保障机制缺失常表现为国内公共资源匮乏、项目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国民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有待提升等。

由此可知, 建立稳定的项目保障机制是确保整体移植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成功的关键。 若要取得整体移植应有的成效, “双元制”职教模式移入国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一要满足国民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 二要完善移植项目实施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要提升国民综合文化素质和能力;四要扩大国际职教交流与合作;五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六要解决青年人的就业问题;七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移植经验;八要评估整体移植项目风险;九要建立项目移植风险预警机制。

(二) 第二阶段:部分移植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至21 世纪前10 年, 德国改变了整体移植策略, 选择了部分移植“双元制”职教模式的输出路径。 “部分移植”的主要特征是将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中的部分元素输出到其他国家。 如部分移植“双元制”职教模式特别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模式、“产学深度融合” 的教学形式、“教育部主导、各部门协同、州政府和行会实施、科研机构支撑”的运行机制等要素。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堪称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部分移植的成功典范。 1985 年, 为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 我国政府与德国政府签订了职教战略合作协议, 合作建立了中德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较为原汁原味地部分移植了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 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宗旨,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和试行应用技术高等教育的龙头校, 而且“双元制”培养模式特别是企校合作办学理念和参照德国行业标准的资格认证等经验得以积淀下来, 成为学院鲜明的特色。

相反, 韩国则是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部分移植的反面教材。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为提升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 韩、德两国合作建立了“双元制”工业大学, 部分移植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 协同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 但由于受到韩国政府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过度主导、社会层级结构矛盾凸出和行会组织社会影响力弱等因素的限制, 韩国政府部分移植的“双元制”职教合作项目均以失败告终。 此外, 职教项目的移植失败还表现在“双元制”项目培训学徒工的工作待遇差、“双元制”职教项目社会认可和支持率低等方面。

综上所述, 影响“双元制”职教模式部分移植成败的关键, 在于“双元制”职教模式移入国能否结合本国独特的移植生态, 营造“双元制”职教模式部分移植的宽松环境, 改造和创新部分移植的“双元制”职教项目, 使部分移植的“双元制”职教项目能够按我所需、为我所用, 为“双元制”职教模式移入国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经济支撑力。

(三) 第三阶段:理念移植

在“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移植过程中, 整体移植或部分移植都因忽视了移入国差异化的职教生态环境, 而难以适应移入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终未实现预期目标而被淘汰。 在此背景下, 21 世纪前10 年之后至今, 德国积极完善“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移植路径, 创新推出了时代特色明显的新型移植路径———“理念移植”。

理念移植, 是指将“双元制”职教理念的核心要素移植到其他国家。 通常, 德国职教界公认的“双元制”职教理念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赢得社会认可;推动职教师资培训和培养建设;深化科学研究、强化职业指导;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密切合作;提高岗位培训质量。 (如图1 所示)

我国的广东省为培育和践行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理念移植提供了鲜活案例。 为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 广东省引进了德国“双元制”职教理念, 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经验, 推动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办学, 携手共建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大学, 将德国职教理念和办学模式移植到广东。

广东省与德国合资筹建的“双元制”职教大学, 以联合培养和培训人才基地为依托, 以校企合作为支撑, 依据企业技术发展需求和职业岗位要求, 采取灵活多样的订单培养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关键能力, 不断调整优化技能人才培训内涵, 勇于开拓合作领域, 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的“职校培训与学生需求结合、企业培训与岗位要求结合、职教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标准结合”的“三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总体而言, 理念移植“双元制”职教模式, 为“双元制”模式移入国的职教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观念或意识层面上的理论支撑。 理念移植“双元制”职教模式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可减少“双元制”职教模式对移入国职教改革的制度阻碍, 扩大“双元制”职教模式移入国职教发展的自主权;二是可提高学习借鉴“双元制”职教模式的效率, 提升移入国培养本土职教人才的质量。 凭借理念移植, “双元制”职教模式移入国能够在“双元制” 职教理念的指引下, 基于本国社会经济发展、法律框架设置和职教经费投入方式等情况, 依法推动本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提升高素质职教专业人才的职业创新能力。

三、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对推动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启示

中德职教合作的实践探索已有30 年的历史, “双元制”职教合作项目不仅是提升我国职教人才培养能力的制度保障, 也是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原动力之一。 审视和反思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移植历史, 吸取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移植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对推动我国现代化职教体系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和认知启示。

(一) 深化职教领域的综合改革, 完善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

现代职教体系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职教国际化的快速发展, 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将推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特别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 试求在新一轮的全球国际竞争浪潮中建立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和科学技术竞争优势。 目前, 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仍存在着职教发展理念相对落后、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不强、企业参与职教发展力度不够、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职教制度发展不健全、职教层次结构不合理、职教国际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 影响了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如何破解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系列发展难题, 是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亟需攻克的重要课题。 从“双元制”移植的角度分析, 尼日利亚等国的移植经验和教训可为推动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提供参照系。 在“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移植中, 尼日利亚移植“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实践表明:健全的职教项目保障机制是确保德国国际合作机构 (GIZ) 与尼日利亚签订的战略合作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制度支撑。 因此, 要解决职教发展难题, 推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必须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 学习和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发展模式, 以制度保障和政策配套为重点, 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

(二) 注重职教发展的生态环境, 推动“双元制”的本土探索

通过移植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 引进其先进的职教理念, 有助于探索如何建立符合我国自身特色的本土化“双元制”职教发展模式, 加快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步伐。 三十多年来, 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在我国广为传播和辐射, 体现了其自身的优势和魅力, 与之相匹配的职教办学模式与教学方式, 既逐渐为我国社会所接受和认同, 也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但必须明确的是, 移植“双元制”职教模式, 必将导致我国职教模式的变革, 并要求营造与“双元制”职教模式相适应的职教生态环境。 通常, 由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保障体制机制、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种种差异和区别, 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很难彻底地适应缘起于德国原生态土壤的“双元制”职教模式, 这就导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在我国很难“生根”, 也使得我国对“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学习借鉴仅停留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 未能略其皮毛而得其精髓, 最终难以培养具有现代职教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且深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基于此, 必须注重“双元制”职教模式移植的环境阻力分析, 强调“双元制”移植的“本土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换言之, 要加强“双元制”本土化的探索, 推动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须着眼于协调好“双元制”与“中国化”的关系, 理性选择“双元制”移植路径, 完善“双元制”本土化的社会支持体系建设。 具体而言, 应按照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 吸引各职教主体积极参与“双元制”的本土化探究, 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职校自主办学的“双元制”本土化运行机制, 激活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 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三) 借鉴 “ 行动导向” 教学理念, 创新职校教学模式

德国职教专家斯蒂芬·海姆和米凯拉·鲍尔认为, 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秘密武器”的“双元制”职教模式, 不仅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典范, 还是值得世界各国学习和借鉴的改革样本。 但由于“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移植演变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的过程, 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整体或部分移植的进程, 我国不能完全机械地照搬、移植德国的“双元制”职教模式, 只能根据我国现实国情和职教发展的实际情况加以借鉴, 特别是对“双元制”职教理念的学习和借鉴。

2010 年以来, 理念移植成为德国向世界各国输出“双元制”职教模式的主要形式。 作为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重要移植路径, “双元制”的理念移植特别强调“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输出, 并注重其在“双元制”职教模式移入国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中的应用和推广。 1999 年, 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颁布的《框架教学计划》标志着“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初步确立。 该理念强调学习领域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 注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的开发, 侧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及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

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相比, 受生源数量、师资力量和实验设备等方面的条件限制,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仍坚持以传统教学理念为主, 还无法全面、系统地培育和践行“行动导向”教学理念, 但可以引进“行动导向”理念, 创新职业教育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依据我国国情和职教实践, 开创性地实现“行动导向”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间的互补, 完善职校传统教学模式, 提升职校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之, 关于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移植可行性问题, 目前德国职教界尚难以达成共识。 部分学者支持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多样化移植, 如德国职教专家托曼和维歇特认为“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及较高青年人失业率等环境因素是推动世界各国加快移植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步伐的重要推手”。 但也有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 如德国学者沙克和托马斯·代辛格认为“德国 ‘双元制 ’ 职教模式既不是英国和欧洲职业教育发展的移植样本, 更不是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移植典范”。 原因在于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移入国的独特政治生态环境、 历史文化传统及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世界各国成功移植该职教模式的关键制约因素。

“二元制”职教模式 篇5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取得的成功举世瞩目, 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各国纷纷借鉴和效仿。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提供了许多可借鉴之处。

一、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涵义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青少年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后, 一边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 一边又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培训者通常在学校里进行1至2天的理论学习, 在企业里进行3至4天的实践培训。培训者在学校学习的同时, 企业对培训者提供职业培训, 使其掌握职业技能, 而不是简单地掌握某种特定的岗位培训。

通过双元培训, 培训通过者可以胜任其职业领域里的所有工作。在企业的训练中不仅能掌握专业知识, 还能锻炼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和知识与技能相结合, 以培养高水平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

二、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

“双元制”教育体系的核心, 一是向青年人提供良好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 使其具有更好的从业前景;二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专门人才, 确保德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

(一) 两种培养方式———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

德国的职业教育, 企业和学校都十分注重在实习培训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上的结合与协调, 使学生能够获得较强的职业能力, 为就业作好充分准备。在“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中, 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不以全面系统为标准,

而是以相关职业的岗位能力需要为依据, 学习和实训的内容与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有较大的吻合度, 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 两条经费渠道———企业与国家

企业的培训费用基本由企业承担, 包括培训费、培训资料费和学生每月补助费等等, 雇员不超过20人的小企业还可得到国家一定的补贴;职业学校里的费用则由国家及州政府共同承担。

(三) 受教育者的双重身份———学生与学徒

培训者初中毕业后需要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 在培训前, 他们需要与企业签定培训合同, 这是“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唯一前提。在企业, 他们是学徒。在学校, 他们是学生, 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继续接受义务教育中最后的三年教育。

(四) 两类教师———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

实训教师是企业的雇员, 有专职的也有兼职的。他们一般是在企业工作2—5年后, 到技术员学校进修并获得证书, 且通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考试, 才有资格担任实训教师。或是经过“双元制”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的各类“专科学校”的毕业生。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 包括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课教师, 都属于国家公务员, 完成4年的大学专业学习并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 然后在接受两年的师范学习并进行一段实习后方可任教。还有一类专业实践课教师, 其任职条件和企业实训教师差不多, 主要任务是教实习课或实验课。

(五) 两类证书———考试证书和毕业证书

位置和火情判断、利用有效的地形地物带领队伍进行紧急避险等内容, 进而达到森林防火高级技术工人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 课程体系构建

1. 以职业能力为目标。

打破了传统课程体系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 容知识、技能、态度为一体, 建立“以强化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模块体系。

2. 以岗位需求为核心。

从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市场经济和企业所需岗位人才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要求的角度出发, 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确定课程模式设计的主体内容和层次定位, 合理设置课程模块。

3. 以实用有效为重点。

把“培养什么样人, 怎样培养人”放在首位, 注重提高职业技能教育质量。坚持本校教师、外聘专家、企业共同开发的原则研发校本教材。在内容上, 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突出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在形式上,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出灵活性、多样性。

四、大兴安岭技工学校森林管护专业建设

的成功实践

(一) 定单培养, 毕业学生“供不应求”

做好、做强、做实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是林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学校一方面紧贴市场需求, 主动与企业对接, 共同研究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 使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达到无缝对接, 使毕业学员受到企业认可。另一方面, 采取成建制招生模式, 学生毕业后可转变为合同制身份, 企业为之交纳五险, 并增加工资待遇,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目前, 已经开设7个办学点, 在读学生达到1150, 每年有500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 就业率达到100%。

(二) 资源共享, 高标准建设实训基地

学校依托企业生产设备作为学员的实训设备, 既节约了购置实训设备的大量资金, 又实现了教学和生产的零距离接触。同时, 采取半工半读、弹性学制、集中授课办学方式, 培训对象既是学生, 又是企业预备制工人, 解决了学员急需培训又不能离开生产岗位的实际困难, 为学员节省了学习费用, 为企业节省了培训资金, 更方便了企业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强化自身新设施、新装备建设, 校企双方合作互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加快了高标准实训基地建设。

(三) 校企合作, 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

学校打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 全方位、全口径、全过程加强校企合作, 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就业安置协议》, 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机制, 学校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 包括学籍管理、专业师资、成绩评定、毕业证书及职业技能证书的发放等;企业负责提供全口径管理, 包括学员的日常管理、实训指导、毕业生安置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顶岗实习、生产实践。森林管护专业这种“打造没有‘围墙’学校”办学模式, 是产学结合办学思想的丰硕成果, 得到了国家劳动部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

实践证明, 森林资源管护专业不仅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也为全国生态安全保障做出了贡献, 更重要的是这个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创立的赋有地域特色的专业为当地技工教育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技工学校)

凡通过相应的职业培训结业考试者, 都可获得由行业协会颁发的证书, 如技术工人证书和商务办事员证书等。培训和毕业证书则是由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颁发的与培训和学习地点有关的学历证书。

可见,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的“双元”在总体的培养目标上合二为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一分为二。因而“双元”之间的协调十分重要。

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招生工作面临困境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出现连续减少的现象。从招生人数来看, 2006年, 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20万人,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550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中的比例仅占40%, 有些地方不足30%。

(二) 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 我国职业学校的普遍状况是, 专业水平低且设置重复, 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有关职业教育投资效益的研究表明, 我国一些地区职业学校分布过密, 管理上条块分割, 导致专业设置重复, 设备利用率低, 专业结构设置十分不合理。

(三) 办学经费紧张

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性与生产实践性为一体的特殊教育, 一方面它必须有普通教育的特性, 另一方面, 它又必须体现职业的特点, 以专业为主, 并建立起与专业相关的大型实验室、生产实习基地, 这就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需的经费比普通中学多得多, 而且, 我国许多中等职业学校是八十年代由条件差的普通中学改办的, 学校硬件欠缺很多。目前多数的中等职业学校仍是单靠政府有限的办学经费在维持, 这就导致了教学设备无力购买, 基地无法开发, 实验无法正常进行, 也就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

(四) 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步较迟, 年青教师多, 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普通高校, 教师缺少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经历, “双师素质型”师资严重欠缺。中职教学淡化理论强调实践, 学校教师往往难于适应中职教学的要求。

(五) 校企合作不紧密

目前, 我国中职的校企合作在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 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功。但是, 校企合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 在校企合作的内涵上仍显肤浅, 其合作方式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流于形式, 在实质上没有较大的突破性进展。很多中职院校如今依然是一种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往往是理论课程的验证和补充, 被视为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 没有确立实践教学的独立作用和地位;另一方面是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不高, 片面追求短期效益。中职院校与企业双方在合作中没有找到恰当的“结合点”和“结合部位”, 双方缺少交流和密切合作。

(六) 职业资格认证不合理

以就业为导向、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的中职教育, 与“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有着天然的、极其紧密的联系。中职院校可以成为实施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重要力量。但是, 中职院校推进职业资格证书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 如:中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缺乏有效衔接, 成为互不相交的“两张皮”;就业准入政策执行不严;职业资格证书泛滥, 市场管理混乱, 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等等。

总之,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促进中职院校健康快速发展, 需要教育系统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从而找到一条适合我国特色的中职发展之路。

四、德国的“双元制”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我们可以借鉴“双元制”模式, 开拓视野, 开展全方位的“双元制”教育尝试,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 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拓展, 不断由物质层面、教学层面的合作向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方面融合的层面发展。

(一) 多渠道招生, 多层次、多形式办学

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试入学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宽进严出制度。初中生或高中生毕业后, 除继续接受普通教育之外, 理论上都应进入职业教育体系, 接受就业前的专门职业培训。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 在依靠应届初中毕业生这一主渠道生源的同时, 应采取多元招生方式拓宽生源。中职学校不仅要面向城市, 也要面向农村;不仅要面向应届毕业生, 也要面向农民和务工人员;不仅要开展学历教育, 也要开展各类技能培训。

(二) 调整专业结构, 灵活选择专业

中职学校应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 加强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建设, 针对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开发需求, 设置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特色专业。加快有关专业的师资培训、课程改革、教材开发, 引进相关的硬件设备。在专业选择方面给学生职业试探的机会, 允许学生入校两年后再选择专业方向, 在此之前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职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课程, 供学生尝试、比较和选择, 允许学生在学习期间变更专业, 建立辅修制度以及毕业生回校返修制。

(三) 加大财政对中职的投入, 扩大经费来源

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对中等职业教育加大经费投入, 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满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需求, 需要多方面筹集社会资金, 以优惠的措施吸引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和企业投资举办职业教育。为形成多元的办学经费来源途径, 职业教育机构可以通过与行业、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以及面向行业、企业、社区培养特色人才等多种模式来获得不同渠道的经费支持。

(四) 提高职教教师素质, 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

职业学校要以发展为重,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加快知识体系的更新, 实行定期学习和实习制度, 大力推广、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 并积极创造条件从企业和相关部门聘请操作能手及专业人员, 增加兼职教师的比例。

(五) 企业与学校紧密结合, 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

职业教育是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共同责任。从企业角度讲, 既是人才的“出口地” (即培养基地) , 又是人才的“进口地” (即就业基地) , 所以人才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企业只有全方位地积极参与人才的整个培养过程, 才能使自身获得源源不断的优质“产品”输出。从政府角度讲, 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锻造每位准备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 为他们提供从事相关岗位工作的机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政府不仅按在校学生规模拨放教育经费, 还应通过各种政策手段鼓励社会各行各业创造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的机会。从行业协会角度讲, 其对本行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体会最深刻、最具体, 是技能需求情况最好的判断者, 根据行业生产、技术发展和技能人才队伍现状, 参与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技能标准与培养方案制订, 并组织相关领域的职业资格考试, 为学生就业提供筹码, 从而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成为“下得去, 用得上”的人才。

(六)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要提高竞争力, 除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外, 关键是要极大的提高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人员素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充分表明了这一点。记得在90年代初欧共体建立统一市场的前夕, 德国就曾响亮提出, 迎接欧洲统一市场提高竞争能力最好的准备就是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确保高水平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由于重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产生高的教学质量, 德国的职教理念名扬世间, 而这一高质量的培养又是以客观、公正、规范的考试、考核体系为保障的。德国学生的最后考试由与培训机构无直接关系的行业协会承担, 考试按照《职业培训条例》的要求严格进行, 确保了考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考试合格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被全国任何企业聘用, 这有利于人才的流动, 显示出考评的时效性。在我国, 最基本的国情是人口多, 劳动力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低, 低素质劳动力比例很大, 就业压力大。在劳动力市场不规范的现实条件下, 会增加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困难。但我们可以从现实国情出发, 借鉴德国的方式, 采取相应的措施, 建立有效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当前,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正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城镇化, 解决“三农”, 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都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有大的发展。中等职业院校要按照面向市场、适应需要、地方为主、企业参与的原则, 进一步深化改革, 取得更大的发展,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摘要:本文通过对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突出特点的分析, 结合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现存的问题, 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 提出了解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困境的方案, 以期加快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双元制,职教模式,中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熙.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览[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0.4.

[2]胡永甫, 等.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探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32-40.

上一篇:职业教育中的素描教学下一篇:10kV配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