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培养模式(精选12篇)
系统培养模式 篇1
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阶段, 高校开设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及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以协调发展与提高。为此, 教师们都在不断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 在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弊端的同时, 不断克服困难, 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模式, 实现创新教育的任务。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的新学科, 在系列课程教学中, 以人才需求为本, 教学目标为纲, 从课堂教学与实践体系、创新训练与自主学习等不同角度入手, 探索出一套教学模式。
一、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1. 逐步采用以“探究式”为主的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 改变“满堂灌”式的讲授, 逐步采用以“探究式”为主的课堂教学, 即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加深对知识的体验, 掌握研究科学的探索能力, 形成认识科学的概念和规律, 进而培养学生探索未来世界的积极态度。
在课堂教学中, 由教师设置“问题”情景, 实施以“问题”为纲的课堂教学。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 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 以学生主动学习合作讨论为前提组织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讨论总结,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发现新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要及时给予引导与反馈性的评价。这种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有着本质意义的不同。
这种教学模式, 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改变传统的主与客的地位, 可将学生作为知识创新的主要组成部分, 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活跃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将团队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
综合分析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武汉理工大学所培养的学生, 除了应具备开拓精神、社会责任感、适应能力等之外, 其中“具有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是不容忽视的。也就是说, 能否培养出知识渊博而又有超强的动手能力、有独立的工作能力而又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的新世纪创新型人才, 也是衡量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的标准之一。团队精神是主人翁精神, 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
大学教育阶段是连接学生步入社会的缓冲区和纽带。应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融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为此, 要设计一些由团队才能完成的“大作业”及课程设计, 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变多年来形成的“自我”观念, 使他们认识到,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 要有与人共事、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的团队精神;注重讲奉献;有忠诚、民主及重视集体利益的个人品质才会有创新和发展。
3.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对学生的口才训练实质是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如果思维不敏捷、不清晰、不严密, 语言的表达也不可能流畅、清楚。对学生的口才表达训练,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学院学习欧美有关学校教师的做法, 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不仅仅是书面的, 有相当一部分作业是以报告的形式交卷的。有的题目是由一个人独立完成, 可有4~5分钟长时间的报告, 有的题目由一个小组共同完成, 每一个成员有1分钟左右短时间的报告, 而且时间要求严格, 要求时间长的决不能短, 而要求时间短的也决不能长。这样, 在限定的时间段内, 学生必须将问题的核心很有层次地表达出来, 这样做, 既训练了他们的思维, 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应当看到, 口才交际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已越来越被重视, 是当今社会与人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能力。
4. 科教融合, 将新的科研成果实施于课堂教学中
学院将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前沿知识有机融于课堂教学中, 采用合适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阐述, 层层分析, 抽丝拔茧, 既使学生感兴趣, 又使学生不觉生僻, 使本科生提早接触到科研文化的熏陶, 提高他们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使其掌握科研方法, 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及探索精神。为将来研究生学习或进入社会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科教融合, 学术育人, 既丰富了学生新的知识, 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热潮。
5. 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 选择合适的教育角度
了解教育对象, 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是大学教育的基本原则, 因每个时期的教育群体不尽相同, 因此, 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 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 从适合教育对象的特点入手选择论述角度, 增强教育的生命力。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烈, 知识广博、信息获取快速, 但他们大多是方法简单, 有些极端主义, 忽视实践、具有实用主义倾向。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征, 因势利导, 进行有针对性教学, 以利培养出具有主动性、适应当今经济社会需用的人才。
二、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
1. 实验室实践教学
基础训练遵循实践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 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工程素质,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强化课堂教学知识, 使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由理解到“会”的程度。基础训练的目标是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不要求应用与创新。
学生完成了基础训练后, 对教学内容和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初步掌握了实验方法。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要布置综合性实验, 要求学生在课外开放实验室完成。综合性实验题目覆盖的知识点尽可能多, 同时注重实用性, 引导学生围绕综合设计目标, 锻炼学生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激发他们创造知识的能力。
综合性实验不仅要完成工程目标, 还要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
2. 开展专业训练的实践教学
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 将社会对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进行分类及职责分析, 模拟社会需求项目, 建立模拟专业训练题库,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开放实验室自由组合或独立完成, 训练内容涵盖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等环节, 这样做, 既可使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又可克服学生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病。通过学生的反复自我训练, 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 训练其职业素养及行业兴趣, 为将来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拓展学生的求职空间。
3. 面向企业的实践教学
学生在获得技能训练的背景下, 通过校企结合, 让学生参加面向企业的实践, 参加实际的生产项目或科研课题, 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
目前, 能接纳学生实践的企业较少, 学院将积极与学校及有关企业联系, 争取学校企业共同投资, 在企业或校内建立训练基地, 按对口企业的标准建立训练平台, 创造真实生产环境, 组织技能训练, 更加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 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
三、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
基于网络的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形式, 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指导训练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没有直接的外界压力和要求, 让学生懂得自定目标、自选方法、自我调控、自我评价,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整套教学结构体系。
网络课程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 不但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及开发式学习, 还能扩展他们的感知和空间, 突破时空和教学进度的限制, 为学生兴趣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多维空间,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
为了配合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的自主学习, 课程组已编制了本学科的两门课程网络教学课件。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网络环境自主学习, 实现了从课堂到课外、理论到实践、个人到团队的有机融合, 在教学探索中, 这是一种好的教学模式。
摘要: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在系列课程教学中, 以人才需求为本, 教学目标为纲, 探索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主动式的自主学习方法, 实现了从课堂到课外、理论到实践、个人到团队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创新教育,多元化课堂教学,多层次实践教学,主动式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徐鹏, 周明圣, 蒋平.试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与着力点[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9, (3) .
[2]刘永红.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和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3) .
系统培养模式 篇2
各个高校应该依照当地市场需求进行培养目标的制定,确保人尽其才,保证高校能够和企业实现最佳的衔接。当前时期,社会中可以对复杂数据类型与大量数据的专业型人才,诸如数据架构人才、可视化人才、监管人员以及科研人员等。数据科学家作为大数据的领导人员,多数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数据架构师能够非结构化数据实现有效的处理,并且能够对统计软件能够实现熟练运用;数据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数据生命周期实现数据的分析与管理,同时拥有着极高的专业技能与沟通能力。人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这对信息专业人员而言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所有,高校一定能够要对培养目标加以重新的定位,为学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各级院校以及教育部门要及时对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进行完善,并努力地提高师资力量,确保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7]。
2)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大数据时代既然要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实践能力、综合分析水平、敏捷反应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因此,高校在进行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尽可能和市场需求相符合,灵活的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制定,不但对理论知识方面充分的重视,也要对学生实践能力实现有效的培养,努力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实践机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要重视和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目标。为了能够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高校要和企业实现充分沟通,有学校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项目的开发,并且有企业人员对学生作出相应的指导。通过上面的措施不仅能对学生实践能力实现充分的培养,而且对学生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实现有效的培养。
3)课程体系建设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将管理学、计算机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内容作为主要学科,并对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程序设计、数据挖掘、数据仓库等相关内容作为次级学科[8]。通过全方位的课程设置,才能保证学生在对大数据时代进行新型数据处理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并对智能化决策与数据分析等相关能力进行培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设置一定数量的实践课程,诸如IM应用实践、软件实习以及工程实训等。这样才能培养出综合性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4结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专业,其中包含有大量学科知识,诸如经济学、网络技术、管理学、数理统计学、计算机以及社会学等,而且该专业发展速度非常的快速。随着大数据时代快速的发展,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而言,既有着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采取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在对自身经验不断积累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能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大数据时代。
参考文献:
[1] 陶皖,杨磊.大数据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以信息系统专业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9(28):6340-6342+6347.
[2] 吴青,李婧.分析“大数据”时代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影响[J].电脑知识与技术,,9(28):14-15+21.
[3] 赵彩霞,吴杜,雷国琼.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思考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5(5):34-36.
[4] 查先进,杨海娟.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高校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16,2(2):21-29.
[5] 王宇翔.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6(19):20-21.
[6] 張新香.能力结构模型驱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10余所高校的调研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6(6):6-11.
[7] 钱洁,宋萍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面向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7(7):106-109.
[8] 李海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研究——以德州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J].计算机时代,,9(9):51-54.
系统培养模式 篇3
【关键词】SMT 表面组装技术 培养模式 虚拟仿真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20-02
一、SMT技术的发展和人才需求
SMT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的缩写),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具有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抗震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高频特性好。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材料、能源、设备、人力、时间等优点。
SMT智能表面贴装技术的发展要求从业人员从具有熟练的插件和焊接技能变化为具有一定的编程和设备操作能力,而日益发展的电子产品制造业对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也在迅速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对学生在SMT技术的教育和培养也愈加重要。
二、校内自建SMT实训室的困难与问题
SMT生产线主要设备有:印刷机、贴片机、回流焊、插件、波峰炉、测试包装等,一套基本的生产线根据规模和品牌的不同,大约需要人民币50-100万元,而且SMT生产线精细复杂,对厂房、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都有较高的要求,建成后仅生产线启动就需要30-60分钟,启动后生产规模大,耗材多,学生练习生产出的产品很难出售或二次利用,同时会产生废液、废气等有害物质,生产线设备维护维修费用较高。由于设备价格高昂,学校也很难允许学生动手拆装,学生无法掌握设备内部结构和维护维修方法。因此,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即使购置了SMT生产线,也很难投入生产,SMT课程也沦为了泛泛之谈,难以深入。
三、提出的解决方案
为解决以上问题,现提出一种较为易于实现的培养模式:手工贴片实训室+SMT虚拟平台+校外实训基地三者互辅互助的形式。
1.手工贴片实训室——学习基本理论、了解生产流程、制作设计电路
校内建设手工贴片实训室,实训设备主要包括:
印刷区:手动丝网印刷机、电冰箱(用于贮存焊锡膏、红胶等)
贴片区:多功能贴片机、烙铁、真空吸笔,放大镜台灯、防静电工作台等
回流焊区:回流焊炉
检测区:数字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等
手工贴片实训室主要利用手工贴片设备和工具,进行电路板装配,学习贴片电路的生产流程、工艺要求和检测方法,并可用于学生自己设计电路的装配和检测。
2.SMT虚拟平台——学习SMT设备的操作方法、内部结构、维护维修方法
SMT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是在计算机支持下,以仿真技术建立功能强大的虚拟制造环境。虚拟仿真技术融合了电子制造技术和工艺、实训设备、SMT专业技术资格认证考核等关键技术。软件可以进行SMT关键设备虚拟编程和加工过程可视化仿真,能3D动画模拟SMT关键设备工作全过程,能模拟出PCB板未来组装全过程及PCB设计对电子产品制造的影响,可实现利用电脑软件全模拟仿真,形象直观,身临其境,既能动手设置与编程,又能看到不同参数设置所达到的逼真实际效果。系统通常包含有:
(1)电子产品EDA设计系统
将各类型EDA设计文件提取转换成具有同一格式的PCB中间文件,进行PCB静态3D仿真和组装3D仿真,模拟PCB板的SMT制造过程,3D可视化直观显示EDA设计的PCB板布局和SMT组装生产后PCB情况。从标准库选择元器件。并进行PCB可制造性分析,实时显示和存档电子产品EDA设计的PCB物理参数错误和可装配性错误
(2)SMT生产线工艺设计系统
SMT生产线虚拟制造系统首先读入EDA设计的PCB中间文件,设计SMT生产线工艺流程和选择设备,3D动画显示SMT生产线工艺流程,并且进行SMT工艺品质管理;可进行市场上主流机型SMT关键设备的摸拟编程;按照摸拟编程CAM程序,自动进行SMT关键设备机构工作过程3D模拟仿真,进行可制造性分析,再进行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维修。
(3)SMT设备虚拟制造系统
含括丝印机、点胶机、贴片机、回流炉、波峰焊、插件机、AOI检测等国内SMT主流机型的虚拟制造过程,包括设备编程、调整,操作,保养和常规维护。
(4)电子产品模拟制造系统
以电子产品生产为例,在虚拟SMT生产线(含丝印机、贴片机、回流炉等)中交互式模拟完成产品制造,包括:生产准备、生产操作、生产故障处理和产品质量分析。
利用SMT仿真平台,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学习SMT设备的操作方法、内部结构、维护维修方法,完成真实实训室完成不了的学习内容,是真实实训室的有效补充。
同时仿真平台仅需要计算机即可实现,且计算机除SMT仿真平台外,还可同时用来满足其它课程的学习需要,实现成本低,功能全。
3.校外实习工厂——实地顶岗操作,校企共建,多院校合作
签订或建设校外实习工厂,对企业来说,工厂可以生产自己的产品,承接订单,组织生产,独立核算,产生效益。对学校来说,利用工厂的实际生产过程,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生产环境、一个真实的生产任务、一个真实的管理制度,甚至一个真实的薪资回报,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校外工厂可以与多所院校合作,利用各院校学习进程的不同,安排各院校分批次入厂实习,解决各院校实习需求的同时,满足工厂劳动力和技术服务的不同需求,实现“共赢”。
四、结束语
SMT技术人才的需求强劲,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科学技术,需要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成为合格的从业人员。企业需求良好素质的SMT专业技能人才,而如何为企业提供具有技术竞争力的员工,是高职院校的责任和任务。只有具有了有效、合理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环境,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加优秀、质量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王海峰. SMT教学企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J].价值工程,2012,2.
[2] 肖国玲,蔡建军,罗惠敏.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3] 陈志红,刘素芳.高职电子技能实训引入 SMT 的教学实践研究[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
系统培养模式 篇4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现状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目前的就业现状不是特别乐观, 虽然市场的需求量较大, 但是学生的技能与经验的不扎实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情况。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率不断下滑, 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不强。由于企业对从事信息管理的专业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教师要想提高这个专业学生学习的竞争力, 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就需要不断地接受新的教学理念,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技能与本领, 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意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这门学科的教学中, 只有理论基础, 没有实践经验与技能, 就如纸上谈兵, 没有任何的教学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网络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 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 必须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只有不断的培养学生专业的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本领, 才能够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管理学, 经济学, 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经济学等科目, 这个专业主要是研究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这些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学生在生活中的不断实践。通过结合计算机工具的合理使用, 培养学生开发软件, 制作更实用的信息系统, 便于人们更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一) 模拟演习模式
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演习的培养模式, 使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不断的得到锻炼, 展示提高自己和展现自己的机会。在学习《管理学》这门课程的时候, 首先教师要传授学生们知识的要领, 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进行模拟演习, 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表演, 让学生们演习在饭店、宾馆、旅游等活动中的管理工作。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们演习在饭店中的某一个情景, 要求学生们扮演管理者及顾客, 学生们尽情的展示自己的能力, 用合适的、委婉的方法处理着顾客提出的要求, 找到合适的处理方式, 更好的解决问题, 最后, 教师通过仔细认真的欣赏与观看, 给予学生正确的鼓励与支持。使学生懂得如何进行管理,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教学培养模式, 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现场发挥能力、表演能力, 以及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 任务驱动模式
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培养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尽头, 使学生发挥出自己的专业潜力, 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给予学生适当的任务, 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适当的压力, 将其变成动力, 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的时候, 教师可以在讲授过学习的基础知识的时候, 给学生们设置一些任务, 让学生们自己根据教师的任务, 发挥出自己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师让学生们对书店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置和分析, 学生们需要考虑设置登录的用户名、登录密码以及退出系统, 销售系统、仓库管理系统及查询系统。最后, 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任务成果,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们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与支持, 可以给学生更好的指导意见。通过这样的教学培养模式, 使学生们更好的扬长补短, 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实践方面得到更好的锻炼, 有效提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效果。
(三) 企业实习模式
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过程中, 学校可以联合企业, 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实践。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学校教育教学中常见的、实用的教学模式, 学校为学生联系合适的企业, 给学生们实践锻炼的机会, 使学生们感受企业的环境与实际工作的氛围, 提高学生们的实践经验, 更好的学习实践方法, 提高实践能力。学生们到企业后, 会结合自己的能力, 接受新的工作任务, 学生的学习心情和压力有所变化。例如学生在企业单位或公司接受了工作, 学生首先要对工作的性质进行了解, 在针对工作的内容进行掌握, 他们会发现在企业中遇到的问题与学校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的解决方式有所区别, 并会更好的去和其他人进行沟通和探讨, 更好的进行分析, 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更好的进行学习和操作。通过这样的培养模式, 使学生们更好的认识到企业与学校的不同, 更好的用自己的本领占有一席之地, 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将自己未来生活变得更佳精彩。
四、结语
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中, 通过教师在学生实践方面的培养, 使学生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操作结合在一起, 更好的领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知识的内涵, 更好的用自己的技能本领去解决企业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总而言之, 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出发,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才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结合了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 使学生更好的具有一技之长, 利用自己的特长, 找到一份自己理想的工作, 并在自己的学习领域上打造一片自己的天地。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的进步, 各个企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个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具备信息管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教师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有刚, 胡笑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作文能力培养模式 篇5
作文能力培养模式
作文能力培养模式 谈我的作文教学经验(一) 教小学三、四年级的语文几年来,我一直关注如何让学生走好第一步。看了不少资料,发觉说的都是些很理论性的东西,太抽象,不易吸收和借鉴,有些有用的也很零散,不成系统。思索后决定探究个模式来。现在把我认为自己这几年来比较成功的地方说出来和大家交流、切磋。 我就从础石工程、练笔形式、作文以后三方面来说一说我自命的海哥作文指导模式。 一、础石工程 1、 指导生活 很多书介绍的是指导观察,我之所以改为指导生活是因为我认为指导观察远远不够,还应该指导学生去用耳朵听、用手摸、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老师还应该组织学生活动、指导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生活丰富了,学生才有富足的作文素材,只有师生共同生活多了,老师的指导才更能充分发挥功效。 2、 与听、说、读、写结合 A.所谓与听说训练相结合是我按座位依次每天安排三名同学分别在朝读前、上午第一节前、下午第一节前分别到讲台上讲故事,叙他的所见所闻也可,其他同学在位置上听。其目的功效之类,以及后面所涉及别人常说的人人皆知的,我就不说了。 B.所谓与读写训练相结合,就是在课文中学遣词造句,学结构文章时指给学生在哪种情况下运用。创造课外阅读条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老师要随时突出文章再短也要有明确有中心这一要求,特别是后面的随笔要求更是如此。 C.所谓与写字训练相结合,指的是写字习惯包括字体、姿势都要求规范运用到作文中。 二、练笔形式 1、 流动日记 我这里的流动日记就是类似《小学语文教学》第9期所介绍的《循环日记》和《今日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作文大本营》第9期所介绍的.《宋张演义》。把全班同学分成五大组,一组一个日记本,一个日记本写一个组的故事,老师则分别参与到五个组中去,单周星期一到第一组中与同学们一起创作,星期二到第二组中与同学们一起创作……双周星期一在全班探究第一组故事,星期二在全班探究第二组故事…… 2、 随笔 随笔是防止学生有感无处发的可悲现象而产生的,每人一本,随便什么时候写,随便怎么写,随便写什么,关键是感兴趣的事做了有话想说,蒙了屈有话要说、有爱有恨就要提笔发泄。它弥补了流动日记使学生练习不够的缺陷,它可能一天写几篇,也可能几天写一篇。倘若几天写一篇,说明该学生这一段时间需要老师帮助感悟,帮助查找整理写作素材。所以老师应该经常查看随笔。它还可作单元作文的草稿本。随笔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的文风。 3、 单元作文 &n
[1][2]
系统培养模式 篇6
一、“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背景
1.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的需要
企业冠名班是最有特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形式,是指学校为某个特定企业单独招生、单独建班、对口培养,同时冠以企业名称,邀请企业参加开班仪式,使学生一进入学校就接受企业准员工职业教育,形成了“招生与招工结合、实习与就业同步”的校企合作新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让学校的教学更加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缓解了企业招工难的压力,提高了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的就业有保障,解决了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由于校企双方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持久动力,因此要建立稳定的企业冠名培养模式,政府要出台相关法律和鼓励政策,职业院校也要主动寻找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共同点,并付诸实施,以激活企业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
2.是实现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标准把控的需要
“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企业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标准、途径与质量等要素实现较好的把控。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在上岗前初步具备了顶岗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学生顶岗实习不再是负担,而是有效的劳动生产力;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顶岗中表现出色的学生,降低了招工、用人成本和企业风险;教学计划中嵌入为企业“量身定制”的功能模块,契合了企业岗位要求,使工学结合更加紧密,增强了学生对企业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最终实现订单学生综合素质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奠定了基础。
3.是完善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
2010年1月初,笔者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推广实验全面展开,经过六年多的课改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果。适应不同企业需求,为冠名企业量身定制培训课程迫在眉睫。因此,以课程层面的企业深度参与为特征的“冠名培养”模式是对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重要完善和补充,它与一体化课程一脉相承,相得益彰,如同给一体化课程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二、“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创新
笔者学校的“冠名培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而是几年来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以下特征:一是将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引入教学全过程,校企共同参与实施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二是教学过程中以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为教学实施基础,冠名企业根据自身需要选定已开发好的课程内容,或根据企业的特殊需要,与专业教师按工学结合一体化的理念共同开发新的学习领域;三是实施过程中“共同制定人才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参与冠名管理,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共同提供教学资源,共同组织学生评价”,实现了共赢发展。“冠名培养”使专业定位更加贴近生产一线,更加贴近生产岗位,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培养的人才深受企业的欢迎。
三、“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学校积极开拓就业,寻找企业与学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利益共同点,以激活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内在动力。积极探索“冠名培养”校企合作的机制与模式创新,产教结合,深度合作。在冠名培养过程中,在课程改革、教学实施、师资培养、管理机制、评价方式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和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企业和学生的需求,遵循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由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明确要求,调整学校现行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共同制定课程计划、教学方法、评估手段,出台符合三方(培养方、委托方、受教育者)利益的人才培养计划,并以此作为冠名班课程教学的总体方案。
2.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招生过程
企业确定员工招生方案,在学校招生阶段选拔一个班学生作为签约准员工,并与校方达成培养协议,凡签约准员工没有特殊情况,毕业时企业一律接收。
3.校企双方利用双方的教育资源培养人才
冠名培养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交替进行。这就要求企业不仅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还必须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企业指派技术人员参与冠名班课程教学,缩短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距离,使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相对接,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校企双方互为培训基地。学校利用教育资源,根据企业需要,对其在岗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或取证培训;企业吸收优秀专业学校教师参与企业一线生产和技术研发,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4.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师资团队
依据企业需要,校企共同遴选冠名班的师资队伍。参与冠名班培养的教师,必须有一年以上冠名企业工作经验。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引导专业教师走进企业生产现场顶岗进修,提高生产技能,获取冠名企业一手资料,与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共同制定专业标准、教学计划、开发课程、从事教学,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
5.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
笔者学校特别聘请冠名班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课程改革实践专家,和学校的专业老师共同参与了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把企业的工作任务引入课程中,让企业明了学校的课程来自于企业一线的生产任务,使被冠名企业明晰学校现行的课程结构,为将来冠名班依据企业要求进行知识重构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6.校企双方共做人才培养与储备,实现双赢发展
通过开设企业冠名班,破解了企业的招工困难和人才培养不对路的难题,为学校学生的成才和就业提供了保障,又使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更具有职业性、导向性和针对性,是一项多赢的策略。
7.校企双方教科研合作,促进内涵建设
拓宽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思路,积极承接企业技术课题,企业人员、教师及冠名班学生共同进行技术攻关,提升学生参与企业科研的积极性,为其进入企业后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8.校企双方进行文化层面的融合
将企业文化和理念适时灌输给教师和学生。企业定期对冠名班学生进行企业模块培训,全程参与学生评价,有针对性地灌输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具备满足企业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成果
“冠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是笔者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在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中注入了新的企业元素,是“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
几年来,学校先后与北京安德建奇集团、北京中电凯尔设施管理有限公司、承德颈复康药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盛恒信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有限公司、福田雷萨起重机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联合,开办了以“安德建奇数控班”为代表的26个企业冠名班。实践证明,这种冠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切实可行的,它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冠名班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稳定率为98%。2015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冠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系统培养模式 篇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运而生。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公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目录将原先分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和林业信息管理等5个专业整合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以下称“信管”专业) , 归属于管理门类中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列为二级学科。从学科特点来看, 该学科是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交叉学科。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来看, 各高校的侧重点均不同。例如, 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侧重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又如, 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侧重于情报学和信息学;再如, 中国人民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侧重于经济管理。
尽管各高校的侧重点均不相同, 但都属于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学科课程的整合。目前, 信管专业尚未形成统一的专业人才价值认同, 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也没有统一化。
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专业名称已经由五个专业融合成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但师资队伍和培养模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跟市场需要和专业背景之间尚存在差距, 课程设置上的针对性也较差。
培养目标是靠课程体系的整合与设计作为支撑点的。经调查, 信管专业的课程由不同学科中的课程组成, 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内容方面, 知识面广但课程深度不够, 表现为什么课程都学, 而结果是什么课程都没有学会。二是就业竞争力方面, 学生无一技之长, 专业特色不明显, 表现为经济理论与管理能力上不如经济管理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 计算机实力上不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具体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2.1 就业困难。
在四年的学习中学生大多没有掌握一技之长, 学生普遍觉得自己的竞争力不够强, 未能在某一领域做到精通, 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凸显自己的特点, 其结果为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困难, 就业率低。
2.2 课程针对性较差。
基于适应企业需要, 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采用了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课程设置, 但这些课程并没有被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而是多门不同专业课程的简单堆积, 课程之间的知识缺少融合性。
2.3 教师队伍不合理。
信管专业的老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专业不对口。担任“信息技术”模块课程的老师大多来自计算机专业, 担任“管理知识”模块课程的老师大多来自于经济管理专业, 多数教师缺乏的是讲授多学科知识融合的能力。有些老师更是多年采用同一教材, 教学手段单一, 对新知识没有做到及时的更新, 造成学生未能掌握到最新的知识, 与社会脱节。
2.4 实验和实践环节薄弱。
对于信管专业来说, 实验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有些以工科为主的学校, 学科专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存在重理轻文的思想, 对文科专业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投入不足。实验教学方面普遍存在实验设备配备不足, 无法正常的完成实验项目, 达不到应有的实验教学效果和目的, 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不够。
因此, 如何培养信管专业的学生, 使之能学有所长?能否针对某些学生的特点, 以一些老师的专长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生进行培养?有没有新的培养模式能改善现有的模式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以上这些问题, 应该引起学术界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注和进一步探索, 本文将在第三部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思和研究。通过本项目的研究, 结合河南科技大学信管专业的建设情况,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力求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进而推动信管专业建设的进程, 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为了使学生既具有“通才”的全面性, 又具有“专才”的一技之长, 在培养模式上引入了分支模式培养的理念。为实现分支培养模式的正规化、模式化、深入化, 需在专业中设计一些科学合理的培养方向, 这也是实现分支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在具体培养方向的设计上, 应从两个角度进行考虑:
3.1 设置依据。
如何既考虑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特长, 又符合专业的培养目标?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最终应为社会服务, 因而在设置培养方向时, 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来对学生进行培养, 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的为社会服务。但是, 如果脱离该专业的培养目标, 过分地强调社会取向, 这不仅会造成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五花八门, 甚至不伦不类, 从而给高校教育、招生工作和分配过程带来混乱, 引起不良的社会后果, 而且会重蹈“务实求用”的老路。因此, 在具体实施时, 必须全面考虑, 综合兼顾。向用人单位、该专业的毕业生、该专业的在校生进行调查, 听取他们对设立培养方向的意见和建议。
3.2 设计角度。
可以从技术、功能职能、项目进度、系统平台、开发平台等角度来考虑培养方向的设计。按技术标准可设立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及应用、信息资源管理等分支;按功能职能标准可设立生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分支;按项目进度标准可设立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系统维护和管理等分支;按系统平台标准可设立Windows、Unix等分支;按开发开台可设立Java、.Net等分支。
从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 教育部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给予了明确的规定, 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分解, 以此作为设计培养方向的依据。根据不同的学校, 分支培养模式可以通过课程教学、科研项目、实践环节等多种途径进行具体的实施。
在课程教学方面, 可以通过设计多个方向的选修课来实现分支培养模式。在高年级中将课程进行分类, 由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作为主攻方向, 进行深入学习, 精通该领域的主干课程。在科研项目方面, 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组成项目小组, 完成项目或者撰写论文, 让学生有机会参加项目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 切实掌握“一技之长”。在实践环节, 从课程角度多增加实验课时, 以及与课程配套的课程设计, 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习环节, 最好采用校企联合, 给学生提供更多了解企业、接触社会的机会。在整个实践环节中, 学生参与各项活动过程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了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使自己在毕业后能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通过上述各种不同的途径, 分支教学模式得以发展, 不仅适应了专业自身的建设, 也迎合了社会的需求。
4 总结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完善的研究课题, 本文提出的分支培养模式是一个较新的理念, 可以在今后的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中尝试实施。在不久的将来, 希望通过改革后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能够展现其专业特色, 培养出更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摘要:研究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分析了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引入了“分支培养”的理念, 并对具体的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培养模式,分支培养
参考文献
[1]苏术锋.本科二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与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10 (5) :79-81.
[2]张伟, 李丹, 戚桂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情报科学, 2006, 24 (8) :1263-1268.
系统培养模式 篇8
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明确提出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带动作用大”, 进一步强调加快旅游业的改革发展。这预示着旅游业的发展进入量和质的全面提升阶段, 与此相对应的是对旅游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近年来旅游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 培养出大量的旅游业从业人才。同时出现的现象是旅游专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与旅游业市场需求错位, 旅游专业学生的竞争力未能表现在旅游行业水平的整体提升上。一方面, 旅游企业招聘来的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在工作上行业忠诚度低、行业核心业务能力弱, 不太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期望, 企业需要对这些员工进行在职再培训和教育;另一方面,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旅游企业内工作一段时间后感到不适应, 认为该岗位难以体现自己所学, 难以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 致使旅游企业中的大学生员工流失率较高, 造成旅游教育资源的浪费。
2012年教育部新颁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旅游管理类下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三个专业, 旅游管理类专业与工商管理类被列为平级专业, 这意味着旅游管理类专业将不再受工商管理学科的限制, 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应突出旅游管理专业多学科融合的特色。面对教育部专业目录顶层设计的这一转变, 旅游院校要抓住机遇, 吸收和借鉴国际旅游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模式, 特别是国内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一些成功办学经验, 推动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创新, 适应现代服务业对旅游人才的要求。
二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系统中的相关角色分析
基于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和城市人文历史、学校的学科背景、发展轨迹、专业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差异, 不同高校的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都存在着发展理念上的差异, 但都以符合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律和旅游市场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面向新常态下旅游经济发展的趋势, 顺应行业人才发展趋势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 需要学校、企业、学生、政府行业组织的合作才能真正完成。
1. 高校是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系统中的引领者
高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起点。高校要在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有利于学生就业成长的平衡中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类型, 结合学校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特别是在对同类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优势细分, 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体现在课程体系上, 既要保证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专业特点明显, 又要按照知识能力大纲对课程结构的布局要求, 以学生的职业主体发展为中心, 选择有效的、不可代替的知识内容组成课程, 突出学生的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学生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养成教育。为此高校应该建立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评价机制, 让企业、学生和任课教师按照学校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动态地评价课程的教学内容, 便于及时调整、补充完善和更新, 确保卓越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达到要求, 实现设定的培养目标。
2. 企业是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系统中的检验场
目前企业和高校在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主要表现为为高年级学生提供企业实习机会。而现实情况是学生还无法达到企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 只能充当生产线工人进行重复性的工作, 这些无疑与卓越人才计划中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出发点有偏差。因此, 合作企业要加强与高校在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深度合作, 应该贯穿大学教育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课教学、专业实验、毕业设计等全部阶段, 重点强调学生管理意识的培养及管理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形成。为此目标企业应及时向高校提出自身所需人才类型及要求, 主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开发, 主动为高校提供培养人才所需要的实践基地和实践条件。此外企业可以发挥自身优势, 深度参与到专业课程与专业实验建设中, 辅助高校教师在达到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以使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时已经具备相关的技能和能力, 这样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旅游管理实践训练, 学生便能取得更多收获。
3. 学生的角色转化是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系统中的核心
卓越旅游管理人才不仅要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 还要通晓非专业知识, 不仅要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管理协调能力, 还要有不拘一格的实践创新能力, 因此学生需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提高。学生要转变学习被动接受者的角色,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根据学校老师引导提出的问题和企业导师实践的难题, 主动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 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 通过分析研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建议, 并在与企业实践者讨论的过程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方案与建议。同时可以深入企业参加与课程内容对应的活动, 理论联系现实, 亲身体验用自己的方案解决问题的流程, 完成对某个单元理论点学习成果的综合评价。通过这样一个与行业互动的过程, 不仅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掌握, 认知能力和完成实际项目的能力得到提高, 而且能够提高自身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达到旅游管理卓越人才的素质要求。
4. 政府及行业协会组织是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的保障
在实施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计划过程中, 高校、合作企业、参与学生由于各自不同时期的目标导向有偏差难以契合, 政府及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是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的保障。政府及行业组织可以主导组织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职业准入门槛及利益补偿机制, 协调旅游院校、旅游企业、学生在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义务与权利, 促进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研究、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及毕业论文撰写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通过贷款优惠、税收减免、评定优先等激励机制, 鼓励旅游企业积极参与卓越旅游管理人才的系统培养, 形成旅游院校、旅游企业行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合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政府或行业组织可以组建专门的旅游专业人才交流平台, 发布旅游人才需求、开展旅游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培训旅游师资力量、举办校企对接活动, 为校、企之间建立联系提供必要的信息, 促成高校和企业进行卓越人才项目合作, 监督企业并从政策层面为在该企业参加实践训练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必须的安全保障, 尽量消除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三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构建
1. 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的系统平衡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就是为社会、企事业单位培养合格的可用人才。但现实情况常常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不满意企业提供的薪酬, 旅游企业不满意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 所在地政府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缺少指导, 旅游院校要在这三者中寻求平衡。我院紧密结合不断更新的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发展新要求, 广泛吸收旅游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优秀毕业生参与研究制定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提出要面向社会经济、服务行业发展, 坚持人才培养方案的广适性与经济发展特点的区域性相结合, 在管理专业通用标准的基础上体现出我院学科特色、理念特色和目标特色, 将专业细化为国际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三个方向供学生选择, 提供多样化的课程组合选择、成长路径选择,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突出重点, 形成了“出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得来”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对旅游企业和毕业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 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外语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和提升的一项重要保障, 因此在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中加大旅游英语口语、酒店英语、导游英语和日语等课程的比例, 根据语言类课程的考核需要改革考试方法, 促进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提升, 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可。
2. 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系统平衡
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既需要一定的理论积淀, 又强调实践运用能力, 没有很好的实际操作能力, 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就无从谈起, 也就无法体会服务意识对旅游行业的重要性, 因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系统平衡发展。我院构建“理论—实践—理论”“分层实践, 逐层提升”的循环教学过程, 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和指导旅游企业实践为核心, 设计学校、行业互动的教学方案。第一阶段主要是对通识课的理论学习, 辅以观摩式的实践教学, 如国际酒店餐馆、庐山旅游体验, 为今后的旅游管理学习确立明确的目标和努力方向。第二阶段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如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的理论学习, 辅以一些入门级的实践课程如导游服务、酒店服务, 使本专业的学生提前了解并熟悉旅游酒店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 便于进行企业实习与调研。第三阶段主要进行旅游企业岗位实习, 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第四阶段是专业提升学习, 学生自主选择不同旅游行业进行管理实习。同时, 在每学期的授课中, 加入实践内容, 使理论与实务并举, 强化实践教学, 这样学生缩短了适应社会的时间, 积累了更多的实战经验, 有助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补充培养, 使产学研一体, 达到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学做合一的目的, 这样使其毕业既能就业, 又能很快成长为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
3. 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校内、外师资的系统平衡
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卓越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者, 必须是一支有较高学术水准、较强的事业心、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解决实际问题和研究问题能力的师资队伍, 这就需要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进行系统平衡。我院探索建立高校导师、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大学生的制度, 共建专业, 共同开发课程, 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一方面选派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 去旅游相关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了解方针政策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这些举措的实施有利于教师开阔视野,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深化教学内容, 使教学更具有活力、吸引力及实用性, 提高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高校选聘知名旅游企业导师来学校进行示范讲座, 进行体验式场景教学, 引导大学生将课本上的隐形理论知识转化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难题的显性知识, 增强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应用性, 切实保障大学生在企业从事实践环节的质量。
4. 构建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资源协同系统平台
利益是人才培养协同合作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对资源进行整合有助于推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不同主体的交流互通和协作配合, 从而优化资源的协同效果。我院构建起一个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资源协同系统平台, 与中国酒店业第一招聘品牌最佳东方建立战略联盟, 与庐山旅游集团紧密合作, 对学校来说是有助于了解企业实际需求, 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进人才培养计划, 更新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 并帮助教师提高管理实践能力;对企业来说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高素质劳动者, 旅游管理专业师生参加企业的运行管理和项目研究, 能够提供创新性思维和智力支持, 缩短人才考察培养的时间和成本, 从毕业生中招收到胜任各管理岗位工作的有用人才, 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互惠、共同发展。学生获得的是理论知识的加深理解和掌握应用, 是职业技能、职业技巧、职业素质在内的职业从业能力的提升, 同时还可获得部分劳动报酬和就业积累, 解决经济困难, 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和社会的共赢。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创新高校与行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教改项目, 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也将在此背景之下有较快发展。基于系统资源整合平衡的视角创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把学校教育延伸到社会教育、企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层面, 对于提升旅游学科地位、培育旅游教育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有重要意义。
摘要:“卓越计划”是促进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一项重大举措, 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要适应这一转型。文章提出卓越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系统中高校、企业、学生、政府行业组织的职责, 结合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实践中的系统平衡进行分析探讨, 为“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构建
参考文献
[1]王宝玺.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 2012 (1) :15~19
[2]王贵成、崔迪.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学生的要求[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32) :32~34
[3]陆林、张宏梅、汪婷.基于制度创新的旅游本科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2) :25~27
[4]李先跃.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1 (15) :126~127
系统培养模式 篇9
自1998年教育部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原有的科技信息等5个专业整合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以下简称为信息管理) 一个专业以来[1],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有几百所院校都开设有信息管理专业, 它们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 将该专业设置在不同的院/系, 并在管理型、技术型、复合型3个方向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作了大量的探索, 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
一些学者对信息管理专业的定位、培养、发展[2]作了大量的探讨, 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课程体系[3]、实践教学[4]等方面作了一些研究, 从教学理念[5]、培养方式、能力框架[6]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创新, 但更多偏向于定性的分析与评断, 鲜有通过师生访谈和深度调查得到准确的数据进行分析的。本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能力培养、学生就业、优化改革等几个方面对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描述性分析, 试图探究近几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不景气、学生核心竞争力缺乏等表象的深层原因, 为完善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探索。
2 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调查于2010年5月进行, 对象为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 为了保证被调查个体对我系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科特点等有一个尽可能全面的认识, 我们选择了2006级毕业班学生50人 (其中男生28人, 女生22人) 和2007级大三学生50人 (男女生各25人) 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文献查阅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以问卷调查为主, 分网上问卷和纸质问卷两种形式。网上问卷主要针对2006级在外实习的学生, 纸质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当场填写、当场集中回收的方式, 以保证思考的独立性和调查结果的客观性。个别访谈在调查问卷后进行, 主要是听取被调查对象对有关问题的意见, 并进一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文献查阅贯穿整个调查过程, 从国外10所高校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到国内30所高校该专业的院系设置和培养特点, 从问题的收集到问卷内容的设计, 从分析方法的选择到模型的构建, 通过期刊网、高等教育网等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信管专业培养模式的大量文献。
整个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 且目标群体定位准确, 调查结果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 信管专业培养模式问卷调查的设计研究
本调查问卷围绕信管专业培养模式这一中心点, 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能力培养、学生就业、优化改革5个方面, 针对大三和大四两个年级分别设计了两套问卷, 每套问卷设置了25个问题。运用SPSS及Excel工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合单因素分析方法, 给出分析结果的均值、方差和95%的置信区间, 并进一步得出结论。
3.1 关于培养目标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了解学生对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否清晰以及如何定位。
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信息管理专业目标定位模糊的学生占49%;认为定位明确的学生只占5%;46%的同学认为一般。而结合就业情况, 60%的学生认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复合型”;认为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术型”的分别占19%和16%;有5%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培养的是“管理型”人才。从数据中可以看出, 大部分信管专业学生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
3.2 关于课程设置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调查学生对本专业开设课程的数量、结构、实践教学环节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时间的满意程度。
调查数据表明, 对于本专业开设的课程数量, 超过半数 (53%) 的同学认为不够。其中2006级与2007级同学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在表1中, 将4个选项 (多、足够、少、太少) 的权重分别设为4、3、2、1, 得出相应的均值、方差和95%置信区间[7]。从表1中两个年级的均值和95%置信区间可以看出:2007级同学倾向于本专业开设课程“足够”, 而2006级倾向于“少”。两者的方差0.547、0.565小于所有学生评价的方差0.737, 表明两个年级群体的意见比较集中, 但有显著的差异, 这可能与当时2007级学生大三阶段课程相当多、2006级学生实习、工作经历等多个因素相关。
对于技术类课程开设的数量, 共计65%的同学认为数量少, 其中认为“少”的占52%, 认为“太少”的占13%。对于课程设置结构, 48%的同学认为本专业技术类课程与经济管理类课程设置的比例结构“不合理”;认为“合理”的仅为8.0%;认为“一般”的为44.0%。对于必修、限选与任选课程比例设置, 认为“合理”的仅为7.0%;认为“一般”的为60.0%;认为“不合理”的为33.0%。可以看出, 信管专业的课程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在比较受关注的课程开课时间和顺序方面, 意见比较集中, 71%的学生认为本专业课程开课时间和顺序“不合理”;而认为的“合理”和“一般”的学生只有4%和25%。对于上机实验效果, 认为“不好”的人数占47%;认为“一般”和“好”的比例分别为49%和3%。对于本专业课程的适应性, 43%的学生认为“不能较好适应市场需求”, 只有2%的学生认为“能较好适应市场需求”, 其中06级毕业生占到的比例为0, 半数以上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课程不能较好适应市场需求。
结合上述课程结构分析, 我们不得不承认: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情况不容乐观, 课程开设时间与顺序等学生关注的问题有待优化与改进。
3.3 关于能力培养
这一部分问题的设计围绕课程设计、第二课堂等实践环节进行。
对于“程序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沙盘模拟大赛”等这些本专业开展的第二课堂的调查结果, 两个年级同学的意见比较一致, 11%的学生认为“很好”;14%的学生认为“好”;57%的学生认为“一般”;认为“不好”的占18%。究其原因, 部分同学给出解释为“第二课堂由于资源有限, 覆盖面小, 对小部分同学能力的提高有帮助, 但对大多数同学帮助不大”。对于能力提升环节, 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 课程设计和课外实践对信管专业学生能力的提高最有帮助。对于学生而言, 本专业最重要的三类专业课程依次为:技术类 (60%) 、管理类 (44%) 、经济类 (24%) ;最重要的3项能力分别为:实践能力 (42%) 、学习能力 (22%) 和创新思维能力 (22%) 。对于最重要的专业技能, 不同学生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 按其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系统开发能力、系统分析设计能力、信息资源管理能力、系统管理维护能力等, 如图2所示。
3.4 关于就业
这一部分问题的设计围绕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及其在求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在针对2006级的调查问卷中, 在回答“本专业毕业生最大的劣势”这个问题时, 58%的学生认为是“本专业知识面广但课程深度不够”, 占较大比重;22%的学生认为是毕业生“无一技之长”;12%的人认为“市场不了解本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 36%的学生就业于IT企业, 26%的就业于传统企业。需要指出的是, 大多数就业于IT企业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应该定位于系统开发能力的培养, 而多数就业于传统企业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应该定位于经济管理、信息资源管理能力的培养。究其原因, 主要是就业于IT企业的学生多从事技术工作, 发现自己的技术能力往往难以达到工作要求, 多数需要学习或培训, 在传统企业工作的学生也有类似原因。这从侧面反映出了上面所说的本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广但课程深度不够”的劣势。
在对“今年本专业的就业形势”的选择中, 只有4%的毕业生选择“今年本专业就业形势良好”;52%的毕业生认为今年本专业就业形势不好或非常糟糕。问卷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就业中的形势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的问题, 选项中“缺乏核心竞争力”、“专业定位不准确”、“我校本专业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有差距”占了绝对比重, 其中“缺乏核心竞争力”是不少同学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在问到“大学到目前为止, 你是否考虑过尝试在某一方面着力专攻以掌握一技之长”时, 60%的2007级学生回答“思考过但没有尝试”, 有36%的学生“思考了并在进行”, 只有4%的学生回答没有思考过。由此看来, “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及“无一技长”的劣势并非无法克服, 关键是要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问题, 同时也应考虑授课方式、个人兴趣、专业引导的因素。
3.5 关于优化改革
这部分调查学生对一些改革措施的意见和看法, 收集学生的建议, 为优化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对于“将本专业分为技术和管理两个方向”的提议, 信管专业不少同学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81%的学生认为应该将专业分方向, 但其中认为专业分方向“可行”与“难以实现”的两种意见各接近一半。如果将信息管理专业分为技术和管理两个方向, 56%的2007级学生选择“管理”作为自己的未来职业方向, 34%的学生将“技术”作为职业方向。
本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 所有被调查同学都认为本专业老师应该在专业上引导学生, 88%的学生认为本专业老师应该加强这种引导作用。同时“减少招生规模、优化培养方案、突出特色”的措施得到超过七成学生的肯定与赞同。
1.加强实践环节2.加大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课程比例3.提供更多技术性课程4.减少公共基础课程5.减少技术性课程6.增设当前热门管理类课程
对于本专业优化改革的建议, 其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 意见主要集中在“加强实践环节”、“提供更多技术性课程”、“增设当前热门管理类课程”3项, 几乎所有学生都赞同“加强实践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 57%的学生同时认为既要“加强实践环节”, 也要“提供更多技术性课程”。可以看出, 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希望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与操作经验。
4 结果讨论和建议
4.1 培育以技术导向为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
调查表明, 信管专业的培养模式与该校的学科背景、行业特色及教师的知识结构息息相关。目前信管专业主要呈现工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导向3种培养模式。工商管理模式以清华大学等理工科大学为代表, 这些高校依靠自己强大的理工科基础, 实现技术与经济管理的结合。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以武汉大学等文科或综合类高校为代表, 这些高校有深厚的信息学、情报学的学科背景。相比较而言, 我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 理工结合, 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结合我系教师计算机与IT的学识与学历背景, 技术导向应成为我校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特色。这点可借鉴上海交大等名校的经验, 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窄定位”的原则, 以理工科知识为基础, 以信息科学与经济管理知识为支撑, 以信息技术为导向, 以培养“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为目标。
4.2 期待分方向分模块培养的精细化模式
调查中通过广泛咨询我们发现, 解决“专业特色不突出”、“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分方向培养。具体而言, 可以在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面, 在专业中划“专业”, 即可以按技术标准 (划分为系统分析设计、系统开发与应用、数据库设计与维护、网络及通讯技术、信息资源管理等方向) , 或按项目进度标准 (划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维护和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利用等方向) , 或按其他标准进行划分, 在专业老师的规划引导下, 由学生依个人兴趣选定自己的主攻方向, 深入学习实践, 最后形成专业内分组培养的模式。分方向阶段应以功能和应用为主导, 从理论授课到项目实践, 分组培养, 协同交流。
针对调查中出现的“必修与选修课结构不合理”、“课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可以根据专业方向, 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 如信息系统分析模块、信息系统开发模块、数据库开发与管理模块、网络应用与管理模块、系统架构与集成模块、IT管理模块等6大模块。每一模块又可进一步细分, 如信息系统开发模块可细分为Java模块、.NET模块、PB模块等, 再根据各模块, 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
4.3 构建系统而有序的专业课程体系
调查中出现的“知识面广而深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是课程体系“广而散”, 这一问题要通过课程整合来解决。信息管理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 为达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必须进行课程整合, 这可以分为“学科内整合” (如经济管理类知识的整合或IT类知识的整合) 和“学科外整合” (如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整合) 。专业课的整合要循序渐进, 以知识点为依据, 以点带面, 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如对信息技术这一方向, 可设立如图5所示的课程体系。
4.4 加强专业引导与师生交流
信息管理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很容易引起“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自身定位模糊”这一类问题。作为教师, 应该在学科特点、专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加以引导, 除了在入学之初进行专业介绍之外, 在大学4年的不同阶段, 要有所侧重地加以引导。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本专业, 培养系统思维能力与信息能力, 正确选择自己发展方向, 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另一方面通过师生交流的方式, 便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环节、第二课堂的开展, 进而促进专业的建设与良好发展。在形式上有很多种交流的方式, 如各种有益的主题大赛、教师带领的科研团队、系里组织的各种兴趣小组等都可以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解和热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姜小奇, 徐雨明, 唐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策略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0 (3) :93-95.
[3]魏玲, 张铁柱, 李长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12 (16) :109-111.
[4]钱进, 叶飞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现代情报, 2009, 29 (8) :199-202.
[5]卢志平, 陈朝晖.主动实践理念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现代情报, 2009, 29 (4) :186-190.
[6]于丽娟.基于能力框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5) :360-362.
系统培养模式 篇10
一、基于MES系统采用一体化教学培养人才的意义
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技工人才的培养模式中,都非常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把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与院校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职业模式”的人才培养。我国技工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正是这种培养模式的运用。用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专业人才,就是把基础理论教学与工作实践融为一体,把职业能力与工作岗位直接对接,通过这种“职业模式”式的人才培养方式,使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胜任工作岗位。基于MES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正是运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学校学习中就直接模拟参与MES系统的全流程的学习,有效解决了教师教学与实际脱节、学生能力与岗位需求脱节的问题,实现了学生的院校学习与岗位能力无缝对接,并有效缩短了技工人才的培养周期,对学生、企业、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基于MES系统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突出教学重点内容,掌握MES系统核心要求
MES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s)是工厂企业在生产制造产品的过程中对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高效管理的系统,该系统是面向工厂制造车间,来进行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强大可为工厂企业的生产提供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调度管理、产品制造数据管理、产品质量管理、产品库存管理、生产设备管理、工具工装管理、采购成本管理、项目管理、生产流程控制、各种数据集成分析和分解、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功能,它能为工厂企业创建一个全面、可靠、高效的生产制造和协同管理平台。要让学生掌握和用好MES系统,就要掌握系统的核心要求和关键步骤。也就是要求学生掌握“五个P”:业务流程改造(Process)、业务行为规范(Practice)、信息产品支持(Products)、选择合作伙伴(Partnership)、人力资源和组织(People)。只有掌握了系统的这五个关键要求,才能为工厂企业成功运用MES系统提供保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这几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重点,到工作岗位就能很快胜任工作要求。
(二)加强信息技术学习,熟练掌握运用MES系统
MES系统要成功运用发挥效益,需要做好许多保障工作。例如,系统运用前就要做好对系统数据库的准备和录入许多基础性的数据,进行系统的许多参数设置,测试和协调系统各模块之间的数据处理、信息交换、流程优化等大量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工作。要运用好MES系统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就要熟练掌握和操作使用MES软件。MES软件作为信息化的高科技系统,需要操作使用者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知识才能熟练运用。例如,这些信息化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操作知识、数据库知识、计算机数据通信知识及其他常用软件等知识。而作为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比较欠缺,计算机的深入操作运用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培养,使学生能深入了解和掌握MES系统的操作要求、系统数据格式、数据库维护方法、软件系统故障处理方法,提高学生运用MES系统的长远发展基础。
(三)加强“双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技工院校实施一体化教学培养MES专业人才,教师是关键,进行一体化教学,就需要加强一体化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能够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就需要教师既能讲授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又要成为能够在生产一线进行实装操作实习的“双师型”教师。如果没有“双师型”教师进行教授,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装操作训练就不能有机融合,培养的MES专业人才就不能很快、很好地胜任工作岗位。为此,技工院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强“双师”队伍建设:(1)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举办多种多样的双师培训,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2)请行业专家或企业的师傅到学校给师生进行讲课,指导学生的实习训练,或者到学校兼任实习教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安排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用工厂企业的典型任务来带动教师专业水平和技能素养的提升。可以让青年教师和工厂企业师傅广泛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便企业师傅对青年教师传授经验;(4)把学校的产学研项目或工程与教师培养锻炼结合起来,通过科研应用、课题开发来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水平和能力;(5)通过进行专业技能竞赛、技师职业资格技能认证鉴定考核,提高教师的操作技能水平。
总之,培养MES专业人才,需要学校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摘要:目前,技工院校课程教学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以职业任务为载体,根据职业工作的任务和工作需要来设计并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一体化教学改革,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人才质量。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改革,技工院校,MES系统
参考文献
系统培养模式 篇11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 教学原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特别是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我们亟需培养既懂外语又懂国际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为了适应这一形式的需要,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和高职高专都相继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因为高职教育起步较晚,高职教育的管理被纳入普通高等教育的框架,导致长期以来,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极为相似的局面。从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到评价方式等各方面,都不能彻底摆脱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教材内容陈旧,没有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使高职教育脱离生产实际和就业需要。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不同于高等院校的商务专业,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操作型人才,企业熟练工。
那么,高职商务英语应设置怎样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应定位在那里?教学模式又应如何?
一、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
商務英语离不开商务,离不开经济、贸易、营销、法律、信息沟通等。商务英语是一种特殊英语,是从属于英语的。商务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技能教学。教学内容更倾向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重在培养学习者运用语言的能力。高职商务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学习商务知识和语言技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商务活动的能力。通过对语言基础课、语言技能课的学习,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通过商务知识、商务技能课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商务知识和技能,能听懂外商一般的商务洽谈,能使用英语和外商进行一般的业务洽谈和交流。能读懂外商的信函,业务单证和文件等。能用英文书写一般的商务文书。
二、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
当今商务英语的内涵,已包含了与商务有关的所有领域,不再是局限于“外贸函电”和“外贸英语”的狭窄范围,而发展成为包括国际贸易,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和跨文化交流等在内的完整的商务英语体系。从培养目标上看,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了解外贸函电写作知识和一些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商务交流,处理国际商务中的实际问题。高职商务英语的学生不必搞懂太深的理论知识,但必须能够熟练处理一些商务日常事务。根据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高职教学应突出实训+考证的培养模式。
商务英语专业应调整实训项目,明确实训内容,力求使每一门实训课程都针对某项重要技能进行操练,使实训课程成为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取的巩固和延伸。实训内容不必过深,但力求更广泛,更具体;更贴近企业所需,更贴近工作要求。规范实训要求,对实训课程进行目标定位,强化实训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估。语言功底实训和商务专业实训要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对于高职现状,教育部国家法改委曾特别指出“加大高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和试验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改进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强化与企业、行业的联系,开展“订单式”培养,大力推动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培养模式。”
实训课程与考证结合,让学生在完成学业取得学历的基础上,可根据各人爱好和特长灵活选择“技能证”,考取电子商务、营销、国际贸易等多个证书。
三、商务英语的教学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注重语言的交流,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创造师生互动的仿真情景,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运用语言完成或解决各种现实工作中的任务和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工作能力。采取“通过语言做事”的方法,为学生创造商务交际环境,培养各种必需的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讨论会,模拟谈判、市场报告、产品演示等,给学生实际运用语言和专业内容的机会,增加互动交流,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
2.打好语言功底,注重听说能力
商务英语的基本宗旨是语言能力的训练。它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准确性,而且还要保证它的准确性。商务方面的法律文书合同、单证等语言规范、用词准确,对语言要求非常高。学生一旦平时养成不良的语言习惯,定会给日后的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商务英语是运用英语语言处理各种商务事宜,所以,必须有严格的听说能力训练。多年来,在英语教学中听力一直以来是学生的弱项。利用多媒体、网络,实训周的教学,加强加大听说能力培养。
3.重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商务知识的有机结合
商务英语专业的最大特点是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的密切结合。语言知识,操作语言的技能和广泛的商务知识,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商务知识广泛,包括国际贸易、金融、法律、营销等诸多领域,他是学生的专业,未来的求职方向。语言技能是从事商务活动所必需的技能,表现为洽谈、产品介绍、书写信函等。文化背景、交际策略等在商务英语也必须得到重视。
四、结语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市场需求量很大,高职培养目标应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加大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一定会具有更强的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鲁亚:“商务英语”学科定位于实践教学.民族教育研究,2005
[2]刘云江:入世后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03
系统培养模式 篇12
面对全球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的难题,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积极推行新的教育改革方案,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并通过实施科技移民和绿卡政策,吸引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才和留学生。目前,中国已成为发达国家信息化人才争夺的焦点,即便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基于我国低成本的优秀信息技术人才和巨大的市场两个基本因素,跨国企业仍纷纷扩大在华投资规模,建立和扩大信息技术研发机构,招纳我国的优秀人才,通过实施本地化策略,占领信息化高端市场,通过参股、控股和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向中低端市场渗透,企图主宰我国的信息化进程。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我国信息化人才需求的缺口将越来越大。从根本上说,解决信息化人才短缺的途径在于教育和培训,各高校承担着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具有较强的复合性特点,主要承担着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任务。因此,各高校要用创新的理念改革人才培养的体制和机制,加大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投入,满足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需求。
2. 高校信息管理专业发展与信息化人才培养要求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率先创办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把原来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等专业合并为管理学学科门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以下简称信管专业)。信管专业是集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复合性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培养信息化建设“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经过30年的发展,全国设立信息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40多所,已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专业培养体系。
信息化发展的显著标志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具体来说,就是用信息技术来管理资源、改造生产,将信息技术融入产品,将信息技术融入研究和规划,用信息技术建立新的行业(互联网、软件服务)。社会信息化是信管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以社会信息化需求为驱动力。因此,各高校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要求是:能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特定行业或专业领域从事信息管理工作。
3. 当前高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
国家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对多个信息管理相关专业的合并,目的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各高校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背景、条件,以及地区或行业的需要,提出了自己的培养方案。此外,各高校信管专业产生的背景不同,有的在计算机学院,有的在信息学院,也有在经济管理学院或公共管理学院。一方面,各高校对专业内容、专业范围的理解不一致,另一方面,各高校又要兼顾教育部的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最终导致各高校培养目标模糊,培养方案差异较大,课程体系又多是专业知识“拼盘式”的简单累加,缺乏系统性和关联性。有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很困惑,不清楚信管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在哪里,在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方面比不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掌握管理知识和素质方面又比不上管理专业的学生,超过60%的信管专业毕业生认为没有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3.2 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不合理。
1999年教育部高教司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进行了研究,最后确定了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学基础、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等6门骨干课程[2]。教育部只规定了信管专业的一些核心课程,强调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背景、条件,以及地区或行业的需要设置一些必要的背景基础课和面向急需发展方向的课程,同时鼓励课程设置的规范性应与各高校特色相结合。应该说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是有很大空间的,问题在于多数高校建立的是“拼盘式”的课程体系。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导向的高校是在原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经济学、管理学课程构成,以管理为导向的高校是在原来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增加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系统分析设计等计算机课程构成,管理类的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是两张皮,知识点没有很好的融合,所以导致从管理专业的角度看,学生的管理知识基础不扎实;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看,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欠缺。
3.3 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
受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教育观念影响,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各高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内容仅针对本课程,没有做到课程体系之间的相互衔接。各高校所开设的实验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没有开设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考核的有效方法。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往往是什么都会一点,但又不能在综合实践中灵活应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各高校没有明确的实践训练培养目标,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实践训练缺乏系统性,达不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另外,许多高校一开始对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设计就缺乏科学性,尽管大家都知道信管专业是一个复合性专业,但许多高校信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都是根据相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内容作一定修改和扩展而成,很少根据信管专业的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
3.4 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师资队伍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的质量,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质量学生。目前,各高校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来自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如自动化、应用数学等),他们有着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所缺乏的是系统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思维,在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中不能很好地把信息技术与管理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也有些教师是由管理专业转向信息技术方向发展的,他们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有别于计算机软件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师。例如在讲授《数据库系统》课程时,教师往往只讨论数据库系统的原理、技术实现方法,而没有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考虑数据库系统能运用在哪些管理工作中;在讲授《生产管理》时,教师往往只讨论在手工模式下生产流程控制,而没有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考虑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控制生产流程。目前能够将管理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教给学生如何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信息化实际问题的复合型教师是少之又少。
3.5 学校投入不足,产、学、研建设薄弱。
普通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办学层次和学校的知名度,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总是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一些重点专业,以求形成自身特色和为申硕、申博打基础,而一般非重点专业只能维持正常教学。信管专业是新兴专业,一般都是非重点专业,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投入明显不足。信管专业又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但又不像计算机专业那样被社会和企业所认同,由于没有学校在公关和经费上支持,该专业很难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不能为学生提供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的实习基地。虽然所有的高校都强调加强“产、学、研”建设,但在具体支持措施上又不到位,最后成了一句口号。这样就导致信管专业的“产、学、研”相互脱节,找不到合适的实习基地,使得实践教学能力薄弱。
4. 建立高校信息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4.1 专业定位要更明确,专业特色要更鲜明。
美国、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大学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划分很细致,专业定位很明确,突出了院校自身的优势和专业特色,给学生多元化的选择[3]。纵观我国各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体系,从其培养方向上主要有信息技术导向型、管理导向型、信息资源导向型和公共管理导向型四大类培养目标。普通高校信管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要参照教育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目录的要求,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确立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体系、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使得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目标明确。信管专业所培养的复合型人才的特色和优势在于,既具有计算机专业人才所缺少的管理素质,又具有管理人才所缺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人才。
4.2 课程体系设置要体现学科知识融合的特点。
信管专业学习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加强经济与管理的水平,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信管专业的建设不能由已有的信息技术或管理专业来包含或替代的,也不能是管理和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简单拼凑,它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与课程体系结构。信管专业的知识体系应以经济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学科体系为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来构建。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各高校不仅应要求学生掌握管理、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企业或组织的业务流程及其实质,知道管理流程及管理问题,而且要使学生了解伴随管理流程中的数据流动过程,这样学生才知道如何把管理问题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信息流程。学生不仅必须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包括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网络通信等学科的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而且要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描述和模拟管理过程,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把相应的管理问题转化为信息系统的功能。
4.3 不断完善信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各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有步骤、分阶段地来完成。这些阶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首先是课程实践,它是根据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本课程知识点的实践技能而设置的实践环节,如程序设计类课程的上机实验、ERP系统软件和开发工具的使用等。其次是专业综合实践技能训练,它以课程设计的形式体现,将相关课程实践串联起来,实现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的集成应用,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技能,如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开发实践、信息化调研实践等。再次是毕业实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在职业环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锻炼职业实践技能。最后是毕业设计,各高校可以让学生直接参加实习单位的信息系统研发工作或参加指导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在实战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如企业信息化咨询、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等。
4.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信管专业是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多学科融合的专业,因此,专业教师既要具备较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用多学科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目前复合型师资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各高校首先可以考虑引进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组成学科小组,相互交流学习,做到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其次,各高校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提高教师的信息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外培、企业挂职等途径创造条件让教师在实践中提高科研、教学水平,成为“双师型”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师资队伍转型。最后,各高校可从IT业界聘请高级项目经理和系统分析师兼职上课或开设讲座,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队伍,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可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真正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相适应。
4.5 加强产、学、研合作,争取学校和社会更多资源投入。
信管专业的特点是技术发展变化快、实用性强。专业教师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科研和教学改革方面锐意创新,突出专业特色建设,积极主动争取学校各级部门的全方位支持,积极争取得到企业和社会更多的资源投入。信管专业可以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如专业机房可以提供良好的模拟开发环境;利用专业教师和优秀学生组织的项目团队与IT公司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做企业信息化咨询、网站设计、软件项目外包等方面的工作。这样,一方面,信息专业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能得到锤炼,有利于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赢得企业的信任,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企业和社会的资源投入,外部环境更加宽松,专业发展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5. 结语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实践的过程。因此,普通高校信管专业发展的关键是抓住自身的特点,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找到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信息化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杨小平, 王勇, 徐卫林.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知识体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08, (7) :72-74.
[3]龚花萍, 沈玖玖.中外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比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7, (5) :55-57.
【系统培养模式】推荐阅读:
系统化人才培养07-24
人才培养系统建设方案08-27
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论文07-06
学习系统中创造力培养08-10
模式培养08-01
二元培养模式10-15
培养模式反思06-09
分流培养模式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