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培养模式

2024-10-27

分类培养模式(精选12篇)

分类培养模式 篇1

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危机之后, 就业市场开始回暖, 社会关注的焦点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转移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高低, 更加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关于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论述中指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自2007年以来, 山东工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开展3+1人才培养试点, 积极开展了以提高毕业生就业力为导向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 人才市场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抱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一方面是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 出现这种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出现了偏差。在《200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报告中指出, 要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政府必须把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导向从提高“就业率”转向提升“就业力”, 建立以培养大学生就业力为核心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从根本上解决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 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分类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按照高校和企业联合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直接型和嵌入型两类, 两类模式都能实现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目的, 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力达到企业的要求标准。

1、直接型。

直接型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和企业对大学生的培养在时间上是顺序的, 在内容上是平行的、互不干扰的。在这个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中, 学生在高校完成学历教育, 在企业完成技能教育, 合二为一, 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力达到企业要求的目的。从目前发展来看, 直接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成熟, 代表形式主要有服务外包和岗前培养。

2、嵌入型。

嵌入型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和企业对学生的培养在时间上是平行的, 在内容上是互动的, 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在这类人才培养模式中, 高校和企业把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采用嵌入的形式实现他们的有机结合, 让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技能培养, 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力达到企业要求的目的。各高校目前开展的嵌入式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工作, 就是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三、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分类比较

直接型和嵌入型这两类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的不同类型, 虽然都可以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力达到企业要求的目的, 但是他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培养结果是有差异的, 对学校和企业的合作程度和付出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1、直接型和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培养结果的差异性分析。由于直接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采用高校和企业分别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培养的方式展开的, 高校和企业分别按照自己的培养模式或技能需求对大学生展开人才培养, 高校更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企业更注重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虽然在直接型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达到了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要求, 但是对高校毕业生而言, 理论知识和技能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模块, 没有实现理论和技能的有机统一。要解决这个问题, 达到理论联系技能、理论指导技能和理论创新技能的要求, 还需要毕业生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

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克服了上述问题。在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中, 高校和企业对学生的培养在时间上是平行的, 在内容上是互动的, 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渗透着理论联系技能、理论指导技能和理论创新技能的理念, 在保持理论知识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同时, 嵌入了技能训练, 实现了理论和技能的有机统一。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直接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都能够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力中关于获得工作能力的部分, 但是对于就业力中关于保有工作、做好工作的能力部分, 从理论上看, 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比直接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好一些。

2、直接型和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和企业要求的差异性分析。在直接型人才培养模式中, 高校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熟悉的人才模式开展人才培养, 而企业需要做的是, 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追加自己需要的技能培训即可。所以, 直接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和企业的改革要求相对比较低, 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层次也比较浅, 或许因为这个原因, 目前直接型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发展得比较成熟, 也比较繁荣, 出现了大批服务外包公司。

相对于直接型人才培养模式, 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和企业的要求要高的多, 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也深入的多。在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中, 要求高校和企业一起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 在坚持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学习成长规律的基础上, 建立健全新的教育教学计划, 实现在保持专业理论知识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完成技能教育的目标, 这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探索,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还处在探索实践期。

四、3+1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3+1教育教学改革是山东工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开展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与成功实践。山东工商学院自2007年开始3+1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至今已经历时4年多的时间, 对于直接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1、直接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自2007年开始,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作为山东工商学院3+1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试点单位, 与东方电子海颐软件联合开展了校企联合培训, 所有参加培训的学生正常地参加学院的课程学习, 在第七学期参加海颐软件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 第八学期在公司参加顶岗实习, 提升专业技能。截止到目前, 培训的效果良好, 有大约20%的同学被海颐软件公司录取, 没有被录取的同学也因为培训经历都找到了对口的工作。

除了和烟台东方电子海颐软件公司合作以外, 学院还和社会上的一些服务外包公司合作, 学生可以在第七学期参加服务外包公司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 参加培训的学生在取得相应的证书之后也能顺利地找到工作。

2、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在3+1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与北大青鸟合作, 积极探索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先后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修订实践;“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实践;根据企业的工作环境打造学生实验室, 实现校内实习基地与企业工作环境的接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 建立健全了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把理论教育和技能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

五、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经验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应该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合作原则, 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力为合作目标, 以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方向, 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基本途径, 以学校和企业深入、持续合作为保障, 坚持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统一,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实现帮助高校毕业生拥有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和做好工作三位一体的就业能力培养目标。

1、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 既不同于传统高等教育的专业培养模式, 也不同于企业单纯的技能培训模式。要求高校和企业密切合作, 在专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基础上,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建立一个能够实现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有机统一的教育教学计划, 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为确保新的教育教学计划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学院通过课程置换和课程嵌入的方法, 在保留了专业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 安排了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课程。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学生, 首先培养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是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 “双师型”教师有利于在实践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 有利于创造性地指导学生课外实践,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师职业习惯。为了培养出自己的“双师型”教师, 学院把自己的教师送到企业参加培训和实践, 并且获得了他们的认证资格, 同时为他们的学习和培训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和保障措施, 制定出了相应的考核奖励制度, 切实调动起了专业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和转型的积极性。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实践教学环节, 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建立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主要包括修订教学计划, 重视实践环节, 建设专用实验室, 提供硬件条件, 以案例的形式组织理论教学,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以项目的形式组织上机实践环节, 通过指导学习课、阶段项目课、项目实战课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以毕业设计代替毕业论文, 加强实践训练, 同时加强职业导向训练, 提高职业素养。

4、加强学风建设。

人才培养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上, 加强学风建设是保障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工作, 也是基础性工作。自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危机之后, 就业就成了大学生关注的焦点, 形成了类似“能力至上, 知识无用论”这样的观点。在开展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 出现了部分学生重技能、轻知识的学习现象, 凡是有利于就业的课程就好好学, 对就业没有直接推动作用的课程就应付, 甚至干脆放弃。在他们眼中, 高校变成了职业养成所,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保障。但是, 应该明确的是, 高校不是职业养成所。推动学风建设, 保障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质量, 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与就业的关系, 坚持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并重, 把自己培养成知识面宽广、动手能力强、素质全面、善于创新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雪峰, 毛宏斌.双师型教师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作用及培养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 2005.6.

[2]刘爱林.“双师型”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地位[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4.

[3]何万国, 何华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6.

[4]王英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Vol.11.3.

[5]倪潇潇.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 2011.5.

分类培养模式 篇2

一项全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程也将在西北师大实施,该校将按照“学术性”和“应用型”的分类培养研究生。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企业和事业单位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根据这一实际,西北师大各学院将根据学科性质、学科建设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状况等选择不同的.培养模式:进入学校科研创新基地和创新团队的文理基础学科,按学术性方向培养;专业性、应用性专业进入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每位学生从入校前研究生招生复试开始,就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要对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的培养方向进行选择,学校将根据分类培养的原则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在研究生培养中期,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基础课程等内容再次选择,学校将进一步按学生申报要求和实际情况采取分类指导。

分类培养模式 篇3

对高等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校教学工作宏观管理和指导,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统一思想,全面做好科学定位,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确保办学质量健康稳定发展,这势必成为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的新课题。 一、深入考究教学人才培养方案 做为新建本科院校,要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多样化人才视为己任,坚持学校可持续稳定发展,注重因材施教,坚定育人为本,构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立校。要革新大类招生教育机制,认真梳理并完善“宽专业,多方向,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接地气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高效推进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考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在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前提,注重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充分考量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更要突出专业优势和特色,以社会经济发展为观测点,认真收集社会供需要求并持续关注学生渴求专业知识和技能,启用灵活的专业学习和适时调整机制,有力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将社会急需的最新理念、成果与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内容,达到更新教学内容的目的。以信息与控制工程系为例,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自动化和通信工程专业取消传统的手绘制图的课程,改用广泛应用的AutoCAD和天正软件绘制工程图纸;同时,广泛征集企事业单位用人评价反馈信息,悉心调研并合理开设在信息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类似嵌入式系统等课程,引领学生掌握专业领域前言知识,以此满足社会对相关人才的刚性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删减了引论类课程的理论学时,充分接轨互联网+,重点引入先进科学技能,着力完善实践环节的教学安排,为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的平台,特色展现新建本科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融合。 二、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大力倡导创新创业 做为新建本科院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及《辽宁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相关文件精神,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思路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开放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平台,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相关课程,激发学生创业潜能,正确宣讲大学生创新创业思路,弘扬校园文化特色,营造良好沟通氛围,帮扶大学生提升创业技能,拓展创新服务意识,从而推进大学生创业成果的有效转化,以各项大赛为契机检验教学成果,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学校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在当今“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形式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就业与创业指导处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引领作用,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提升学校人才品牌效应,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 三、坚持改革创新、健全教学管理体系 在新建本科院校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大背景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教学改革成效,更新教育理念,塑造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继续调整完善各个专业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体现专业特色。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创建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的机制,提供实验室开放环境,指导学生参与创新科研训练,吸引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通过科研训练,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可以通过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达到创新实践的目的。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等相关行业优秀人士,融入校园文化,开展学术讲座,担任实践环节指导教师;逐步健全教学各个环节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逐层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深化教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升教学管理规格和要求,积极探索符合学院实际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加大学生学习选择权。以系部教学为重心,增强系部教学管理的力度和责任,根据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作者单位: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分类培养模式 篇4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从字面意义上来讲, “产教融合”是“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其基本特征大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产”“教”为共同主体。

产业和教育业共同作为主体来发展, “产教融合”是产业和院校两个主体的相互作用与联系。

2.“产教融合”具有交错特征。

所谓融合正是教育界与产业 (行业) 的相互融通。

3. 互惠互利是“产教融合”的重要特征。

产 (行业、企业) 和教 (学校) 根据各自的利益需求, 双方互利互补, 各取所需, 协同发展。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而行业、企业主要是利用高校的科研团队来研发新的产品及高素质人才的输入实现对接。

4. 持续创新是“产教融合”的主要特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行业 (企业) 不断改革与创新, 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样的,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行业企业给予更高层次的实践平台, 因此在合作理念、合作方式、合作内容上都必须持续创新、与时俱进。

5.“产教融合”要求在理论上予以创新。

“产教融合”不仅是形式上的合作, 更重要的是能够形成系统的理论成果, 加以提炼, 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和推广性。

二、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意义及形式

1. 地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迫切要求“产教融合”。

近年来, 宁波产业转型升级取得诸多成效, 抓产业、调结构, 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02.5亿元, 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品质化得到新提升。但由于传统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时, 科技、人才支撑略显薄弱, 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影响宁波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短板。现行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已不适应部分行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因此“产教融合”是破解难题的有效途径。

2. 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研究“产教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以往针对“产教融合”的研究成果, 大多以企业为主体重点研究, 而忽视了另外一个主体。以学校的人才培养为主体研究“产教融合”问题, 不仅可以从理论上去指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在深化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积极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体制机制改革, 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 增强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同时可以探寻基于协同创新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共同体的体制机制改革范式, 为各职业院校提供一种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模式, 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3. 基于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合”的表现形式。

“产教融合”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产学研联盟、校企合作学院、产学研合作研究中心、校内外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等平台。“产教融合”合作平台, 对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教育开放等方面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牵引作用。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人才培养分类培养的实施途径

1. 基于“产教融合”开展分类培养的指导思想。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 同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也提出“树立人人成才观念,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 尊重个人选择, 鼓励个性发展, 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因此学生的培养必须因材施教、因专业施教、因行业社会发展施教。

2. 基于“产教融合”开展分类培养的目标。

根据学生发展和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明确各专业 (群) “产教融合”的分类培养类型。在高职院校面向一线, 培养素质高、知识实、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基本培养目标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职业取向、生涯规划、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发展需求及行业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等综合因素, 可以将分类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高素质的技能型、技术型、国际化型等多种类型的应用型人才。

3.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分类培养的实施途径。

第一, 构建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为实现分类培养目标, 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在专业经过多次调研和论证, 形成“通识教育平台、专业群平台、岗位群平台、工作岗位方向模块课程、分类培养衔接模块课程和通识选修课体系, 根据分类培养目标, 实施相应的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课程体系”。

第二, 对接工作岗位方向课程实施分类培养。在课程体系构建实施过程中, 尤其要注重工作岗位方向的课程设置, 特别是行业衔接模块课程的设置。重点包括:工作岗位方向模块课程分类设置。每个专业根据企业对应岗位设置不同的工作方向, 学生按照自己未来就业面向和喜欢的岗位方向选择不同模块课程, 每个模块因就业面向不同, 所设置的核心课程有所不同。行业衔接模块课程分类设置。在完成工作岗位方向课程的基础上, 进行提升课程的选择, 根据学生就业意向, 结合该行业、企业工作特点及要求, 有针对性的设置提升课程, 此类课程可以开设在企业、工厂、车间等一线或者请经验丰富的行业、企业人员授课, 做到产学无缝对接。

四、基于“产教融合”的分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分类培养、分层教学不仅是对高职院校提出的要求, 同时也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共同话题, 分类培养中的制度问题、分层教学中的师资互聘、学分互认、资源共享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 “产教融合”不仅要解决好谁和谁融合的问题, 还要解决好怎么融合、融合什么、如何避免和解决融合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国家立法规、行业订标准、企业定规章、学校订制度等多方面协同解决。

参考文献

[1]杨善江.产教融合: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 2014 (33) :8-10.

营销模式的分类 篇5

1、体验式营销

从宏观上看,体验式经济的到来是因为社会高度富裕、文明、发达而产生的。对于那些刚刚满足温饱或者勉强达到小康的人们来说,“体验”只是一种奢侈。其次,从微观上看,体验营销的兴起是由于企业对产品及服务在质量、功能上已作的相当出色,以至于顾客对特色和利益已经淡化,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特色和利益”,即“体验”。

体验营销是要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等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此种思考方式突破传统上“理性消费者”的假设,认为消费者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才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

当咖啡被当成“货物”贩卖时,一磅可卖三百元;当咖啡被包装为“商品”时,一杯就可以卖一、二十块钱;当其加入了“服务”,在咖啡店中出售,一杯最少要几十块至一百块;但如能让咖啡成为一种香醇与美好的“体验”,一杯就可以卖到上百块甚至是好几百块钱。增加产品的“体验”含量,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我们一般将体验分为五种类型,但在实际情况下企业很少进行单一体验的营销活动,一般是几种体验的结合使用,将其称之为体验杂型。进一步来说,如果企业为顾客提供的体验是涉及所有的五类体验,就会被称为全面体验。一般的来讲,体验可分为被分为两类:一种是消费者在其心理和生理上独自的体验,即个人体验,例如:感官、情感、思考;另一种是必须有相关群体的互动才会产生的体验,即共享体验,例如:行动、关联。

通常,企业的营销人员为了达到体验式营销目标,需要一些工具所用来创造体验,我们将这些工具称之为体验媒介。作为体验式营销执行工具的体验媒介包括:沟通、视觉与口头的识别、产品呈现、共同建立品牌、空间环境、电子媒体与网站、人员。

另外,五种体验模块在使用上有其自然的顺序: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感官”引起人们的注意;“情感”使的体验变的个性化;“思考”加强对体验的认知;“行动”唤起对体验的投入;“关联”使得体验在更广泛的背景下产生意义。目前很多企业在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色、功能上搞得一团糟,这样不仅不会给顾客带来全新的体验,反而会带来负面的体验,导致消费者的憎恨、讨厌。传统的营销理念,企业强调“产品”,但是合乎品质要求的产品,消费者不一定满意。现代的营销理念强调客户“服务”,然而即使有了满意的服务,顾客也不一定忠诚。未来的营销趋势将崇尚“体验”,企业只有为客户造就“难忘的体验”,才会赢得用户的忠诚,维持企业长远发展。国内一些非常优秀的企业可以直接转入体验式营销,大多数企业还需要对传统的特色与利益营销进行补课。

2、一对一营销

一对一营销主要属于整合营销模式。

目前大多数商家都是一窝蜂地追求表面上的“一对一”,教会一个销售人员做到热心周到是一回事,至于真正掌握如何识别、跟踪并与一个个的客户打交道,进而做到产品或服务的“量体裁衣”,那实在是另外一码事儿。

“一对一营销”的核心思想是:以“顾客份额”为中心,与顾客互动对话以及“定制化”。

企业应该从关注市场占有率到关注个体顾客的“顾客份额”上来,关注本企业产品在顾客所拥有的所有该产品中的份额,并努力提升对这个份额的占有。了解“顾客份额”的目的是用来对顾客进行区分,“顾客份额”又可称为钱夹份额。我们可以以顾客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采购计划与现有钱夹份额为二维标准,进行分类,把顾客归属到“需去争取的”、“需进行培养的”和“需进行维系的”三个不同的阶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营销活动并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产品及服务。

企业应该“与顾客互动对话”,企业应当对顾客个体及其消费习惯和行为都要了解,这种了解是通过双向的交流与沟通来实现的。

企业要“定制化”。企业要想实施“定制化”不需要对现有的产品与生产模式作很大的改动。可以采取的方式有:捆绑销售、在一定范围内可变的配置、个性化的包装、提供灵活的送货以及个性化的售后服务、支付方式等。

目前有许多公司可能急于从“一对一”的学习关系中获取丰厚的利润而忘了关系必须有双方参加这一基本常识,从观念上将“一对一营销”视同为直接邮购或电视直销的等价物,从而使“一对一”成了“单行道”。“一对一营销”的实施是建立在定制的利润高于定制的成本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企业的营销部门、研究与开发部门、制造部门、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通力合作。营销部门要确定满足顾客需要所要达到的定制程度;研究与开发部门要对产品进行最有效的重新设计;制造与采购部门必须保证原材料的有效供应和生产的顺利进行;财务部门要及时提供生产成本状况与财务分析。

3、全球地方化营销 属于市场营销模式。

全球化营销是指在全球采用统一的标准化营销策略,应用前提是各国市场的相似性,具有规模经济性等优点。地方化营销则是指针对各个地方市场的不同需求度身定制相适应的营销策略,在各市场存在较大差异的前提下使用,优点是营销效果好,但成本昂贵。

企业在营销实践中发现将以上两者结合起来的全球地方化营销模式则能综合两者的优点,它是一种“全球化思考、地方化行动”的战略。

要想获得全球地方化营销的成功,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仔细研究各个市场,找出不同市场的共性与差别。但在不同国家实施时作适当的调整,从而满足各个市场的不同要求以占领更多的市场。

在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后,宝马把顾客要求分为三大类:

1对每个国家的细分市场中的所有驾车人都同等重要的特性,即全欧洲通行的要求;

2对某个国家的所有驾车人都同等重要的标准,这样就形成了国别差异; 3对所有国家中某些驾车人同等重要的特性,由此构成了不同的目标群体。接下去,宝马针对以上三个分类分别采用:提供统一的欧洲式样、量国裁衣和因人着色三种不同的策略,大大提高了宝马品牌在欧洲市场上的竞争力。后来,宝马公司又将全球地方化营销模式运用到了北美市场和日本市场,也同样获得了巨大成功。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也大大推进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一体化与多元化决定了全球地方化营销战略的生逢其时。特别是在地域广阔、人口和民族众多、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全球地方化营销有进一步演变为全国地方化营销的趋势。

4、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企业营销活动的核心是建立并发展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

作为企业来说,要满足顾客的需要是生存的第一条件,但是企业还要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变化,要作到领先竞争对手一步。在和竞争对手的较量中企业要考虑自己的成本情况,要作到适度领先。

企业要不断研究顾客的感受和行为模式,企业的高层、中层要“体验顾客的经历”,要认识到是以下几个因素影响顾客的行为:员工的态度、企业的特殊事件、顾客的超值期待、顾客的情绪和反应。其中顾客的期待和情绪反映是外部因素,员工的态度和特殊事件是企业的内部因素,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影响外部因素,但是只有致力于改善内部因素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企业要有完善的制度和流程,要有培训良好的员工,要充分调动和满足顾客的期待,要正确回应顾客的情绪和反应。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制度化地培养顾客的忠诚。具体的做法是:利用非正式的场合、利用秘密顾客、安置代表为顾客工作。

作为管理者要拿出来一点时间注意倾听顾客的真实需求。在员工中要发展出来一种非正式的倾听文化,并有相关制度保证,而且建立了正式的顾客抱怨回应制度。要作到这一点要遵循几个步骤:首先要向员工解释走出去和顾客沟通,倾听顾客的重要性,其次是让员工看到你每天和顾客进行的至少一次沟通,第三要鼓励员工走出办公室,尽可能定期去拜访顾客。第四要做一点因为倾听而改变的事情,使倾听变得有意义。所有的一切做下来就成为了一个倾听的循环:管理人员决定倾听到发现倾听的办法,到倾听的行为,到依据倾听到的信息做改变,到检查结果,最后回到决定倾听。企业在倾听循环中不断了解顾客,不断进步。

5、连锁

说到连锁经营,企业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自己的门店进行复制扩张,把自己企业的成功经验发扬光大。核心因素是具有完全的克隆功能,连锁经营在经营过程中当然是需要进行企业模式的复制,进而完成企业的连锁化发展。

然而,企业应当如何去复制自己的企业模式,复制企业的那些管理特点和模式,然后将他运用于新的门店中去呢?

在使用这个工具的时候,企业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就是要有摸清自己的家底,了解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现状,扬长避短进行发展;其次就是要将企业的成功经验或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归结出来,进行进一步的提炼,制定出自己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流程,以便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扩张;然后,企业在进行连锁扩张的时候要了解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照搬。

6、品牌营销

世界著名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就品牌曾作过这样的解释:“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信息不对称理论为我们拓展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无处不在,就像身边的各种名牌商品,对名牌的推崇也在印证这一理论:一般来说,在任何类型市场中,消费者在对产品信息的占有上较生产者都为弱势;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交易中弱势的一方因为信息的不完整而对交易缺乏信心,对于交易来说,这个成本是高昂的,解决方法就是品牌。

当一个产业正经历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产业增长方式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这种变革过程中,品牌作为一种重要力量,对市场对诀的输赢作用巨大。一个有影响的品牌可以征服消费者,取得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这种现象已在家电、服装等领域中充分表现出来,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也离不开这一品牌制胜的市场竞争规律。品牌竞争就是以品牌形象和价值为核心的竞争,是一种新的竞争态势。如何树立品牌呢? 第一步:卓越的品质支持。此必须以质量为根本树立形象。这里所指的质量,是一个综合性品质的概念,包括工程质量、文化质量,还有物业管理质量等。第二步:分析行业环境,寻找区隔概念。你得从市场上的竞争者开始,弄清他们在消费者心中的大概位置,以及他们的优势和弱点。你要寻找一个概念,使自己与竞争者区别开来。

第三步:整合、持续的传播与应用。企业要靠传播才能将品牌植入消费者心智,并在应用中建立自己。企业要在每一方面的传播活动中,都尽力体现出品牌的概念。

7、深度营销

深度营销,就是以企业和顾客之间的深度沟通、认同为目标,从关心人的显性需求转向关心人的隐性需求的一种新型的、互动的、更加人性化的营销新模式、新观念。它要求让顾客参与企业的营销管理,给顾客提供无限的关怀,与顾客建立长期的合作性伙伴关系,通过大量的人性化的沟通工作,使自己的产品品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保持顾客长久的品牌忠诚。它强调将人文关怀的色彩体现到从产品设计到产品销售的整个过程之中,乃至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深度营销的核心,就是要抓住深字做文章。企业导入深度营销模式的一般流程是: 选择容量大或发展潜力大,我方有相对优势的、适合精耕细作的目标市场; 深入调查,建立区域市场数据库,通过市场分析找到开发的重点和突破口,制定有效策略及完善的实施计划。

强化区域营销管理平台,实现营销前、后台的整体协同,一体化响应市场的运作机制,提高响应市场的速度和能力。

选择和确定核心客户,开发和建立覆盖区域零售终端网络,构建区域市场营销价值链。

集中营销资源,提供综合服务和指导,不断深化关系和加大影响力,获得营销价值链的主导地位。

作为营销链的管理者,引领渠道成员加强协同,提升整体争夺市场的能力,冲击区域市场的NO.1。

在取得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及时组织滚动复制式的推广。企业在导入和实施深度营销管理模式应注意到:

1要集中营销资源于竞争的关键环节,利用杠杆效应,整合流通领域的市场资源。2营销领域的变革,需要企业整体的系统协同,要注意改革的艺术“在变革中保持秩序,在秩序中保持变革”,因势利导,循序渐进。

3企业高层理念认同、思想统一,采用自上而下、全员参与的变革方式,保证强大的组织力和执行力。

4营销的艺术性决定了模式有效是基于队伍能力的,要着重客户顾问队伍的建设。我国市场范围广阔、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差异性大等特点将在长时期存在,所以深度营销模式还会是国内市场的主导模式。

8、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具有的优势:①投资最少、见效最快、效果最好,可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②使商家降低销售成本、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利润的需求,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大大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交通成本等。③网络时代消费者的个性独立,而互联网的低成本互动性,则使得消费者和商家一对一的亲密沟通成为现实。④网络营销能使消费者拥有比传统营销更大的选择自由。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快速寻找满足品。

9、兴奋点营销

众所周知,企业的产品是否能够博得消费者的钟爱,就取决于你是否对消费者进行了过细的分析和研究,你对他们了解多少,他们对某种商品做出购买决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揭开谜团的关键在于你必须有效的运用“恰当并且出人意料”的利益定位的方法,在消费者的脑海中寻找他们对于你的产品的期望益处的核心要点在哪里。以及如何通过定位策略在消费者的脑海中建立具有差异化的品牌印象。

数据库结构使我们能够获得这样的工具:

利用明星、金牛、狗类、鸿雁矩阵图,按照购买量和购买频率把顾客分作了四种类型,寻找四类顾客购买动力的共同特性有那些。

通过第一矩阵归纳出功能与面子的共性之后,即进入工具的第二阶段:第一意念。操作方法是,邀请以上金牛、明星和鸿雁三类顾客代表参加测定,把他们分成至少两组进行。把品牌产品线得系列产品摆放在室内进行模拟购物,比赛的内容是将欲购买此产品时大脑里冒出的第一念头(动机)写在纸上,看谁在最快的时间里完成,优胜者将获得这些产品。以此获得几类顾客在购买时得原动力数据。并把这些数据写成“兴奋点写真”。

竞品检视测定:检视竞品得兴奋点诉求策略,在竞品强销或促销期间,在试点区域针对竞品顾客和自身已有顾客发布兴奋点诉求,观察竞品顾客得反应度以及是否具有转化倾向,观察自身已有顾客的支持率和是否被竞品转化的倾向,修正兴奋点诉求。明测写真:根据第一意念“兴奋点写真”制作出终端明测广告(POP);发布在试点区域。观察广告发布后,顾客的欢迎度和购买量与购买频率得变化。写出“市场明测兴奋点写真”提交企业的跨职能小组备案。

确定兴奋点:提交企业最高决策部门,而后抄送生产、企划、市场、销售、公关各部门依据策略完善利益支撑点。

千万不要轻视这些看似简单得要命的概念,这可能就是许多能够成为世界超级大公司的秘诀之一。

10、直销

“直销模式”实质上就是通过简化、消灭中间商,来降低产品的流通成本并满足顾客利益最大化需求。在非直销模式中,有两支销售队伍,即制造商到经销商,再由经销商到顾客。

在国内,直销是这样定义的:制造商在向公众进行一定诉求的基础上,直接与目标客户沟通,以达到实践消费的营销活动。直销有3方面的要素: 公众消费意识的支持; 一对一关系的建立与形成; 现场展示与焦点促销。

由于直销直接面对客户,减少了仓储面积并杜绝了呆帐,没有经销商和相应的库存带来的额外成本,因而可以保障公司及客户利益,加快成长步伐。

公司要进行直销,首先必须透彻研究顾客需求,而不是竞争对手,通过细分市场和提供异质化产品来切入市场。其次要增加直销的触角,与顾客保持互动,如网上直销,电子商务,DIY定单接纳,电话直销等。再次要有科学管理直销团队的方法,确保销售团队高效运转。例如安利公司的店铺+销售代表式直销和“按单生产”的戴尔(Dell)式直销,这是目前最为成功的两大直销方法。安利式直销核心要素在于提高顾客和职员满意度,戴尔式则必须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来满足顾客需求的异质性。

无论安利模式还是戴尔模式,合理的利用广告途径增加与顾客的沟通是很有必要的,而所谓的直销省略宣传费用而使顾客需求成本降低,是短视和错误的。没有与顾客的有效沟通是很难研发出有需求潜质的产品的,更别说提升顾客满意和公司业绩了。直销将沿着减少流通环节提供满意产品的主旨,通过DIY接受定单,采用OEM虚拟经营,贯彻6Σ原则,采用CtoP(公司对个人)或PtoP(个人对个人)的服务模式不断丰富直销的内涵。在充分了解国家法规、市场特性的情况下采用合理的直销方法,不纯粹模式化,将为直销企业永续经营保驾护航。

11、数据库营销

企业通过单纯大众化营销及品牌营销走向市场的宏观运作时代即将结束,数据库营销作为一种个性化的营销手段在企业获取、保留与发展客户的各个阶段都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企业能力与有力工具。

数据库营销的核心要素是对客户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找出目标沟通,消费与服务对象,有的放矢地进行营销与客户关怀活动,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与客户占有率,增加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取得企业与客户的双赢局面。实施数据库营销时,企业需要在总体战略与服务理念、人员组织配置与素质和信息技术系统几个方面协同配合。开展数据库营销的基本战略包括: 开发出企业与客户接触沟通的主要方式; 建立一个完整的客户服务体系;

识别哪些是优质客户,花精力去建立其忠诚度; 计算客户终身价值以决定营销活动的经济学; 分析找出客户特征群貌,并用之来复制优质客户;

不断测试检验,让每一次营销战役成为企业增强对客户了解的机会; 改变企业的认知、人员角色与绩效系统使之适应企业与客户关系的新架构; 组建能有效管理数据库的专业团队,不断充实、升级营销数据库。

可以预见,数据库营销将与1对1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融为一体,它所代表的量化、个性化、数码化、有的放矢地接触与服务客户的思想将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共识与客户互动的前提.企业对具有这方面能力的营销与管理人员的需求势必急速增加。

12、文化营销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企之无文,行而不久。意即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缺少文化营销是难以取得长足发展的。文化营销强调企业的理念、宗旨、目标、价值观、职员行为规范、经营管理制度、企业环境、组织力量、品牌个性等文化元素,其核心是理解人、尊重人、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关注人的社会性。那么,什么是文化营销呢?

文化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和组织结构。作为营销学里的文化营销指的是企业(或组织)以文化为主体进行营销的行为方式。

在文化营销观念下,企业的营销活动一般为奉行以下几项原则: 给予产品、企业、品牌以丰富的个性化的文化内涵。强调企业中的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而非产品与市场。努力从文化的角度、人的地位来考虑和检验公司的经营方针。那么,在实施文化营销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1人性化。即符合、满足人的精神需求。2个性化。即要有企业自己的声音。

3社会性。即充分挖掘社会文化资源并回归社会。4生动性。即营销技术要灵活、创新、形象、易传播。

5公益性。即营销活动必须对社会公众有益。将文化有机融进营销,就像将钻石镶进白金戒指,形成1+1>2的社会价值。其构思运作步骤一般是: 总览文化态势; 观察文化变化; 捕捉文化观念; 创造文化趋势; 扩展文化外延; 形成文化创意。

国际营销大师说:世界在消费麦当劳,其实是在消费美国快餐文化。而作为优秀品牌,其在推广产品的同时,实质是在推广一种生活方式,推广一种文化。

13、概念营销 

不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试图塑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卖点,达到产品畅销品牌增值的效果。企业的品牌定位、背景、产品、技术及成分、功效、营销支持、服务品质、团队力量等均可以作为概念实施的支撑点。概念的塑造一要新颖二要典型三要通俗,通过新颖的产品概念与大众的护肤潮流、审美观念的结合,从而易于识记,节省广告费用,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

14、差异化营销 

过度生产导致产品同质化,小品牌跟风现象异常严重,同等规格的广告支持、促销推广难以提高产品瞩目率,生命周期短。

一是深入了解自己产品特性、流通渠道、功效技术、推广资源等信息,二是了解同行业同类产品在运作、卖点、促销等方面的情况。三是集中优势资源,避开主流方式,以独辟蹊径的方式制造产品概念或者销售通路,制造战以奇胜的效果。

15、事件营销 

软性炒作与借势发挥已成为推广的又一途径被广泛认可,品牌传播需求多元化。关注公众话题与新闻事件,整合资源快速反应寻求借“事”造“势”。挑选的事件必须具备轰动性,才有可能获得媒体争相报道引起注意;其核心的技巧是抓住事件本质,做前人未做说别人未说,这样来打破人们记忆密集,借势炒作,在公众关心的话题中“插播”自己品牌的信息,促成记忆。

16、服务营销 

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移,竞争几乎白热化,要求企业必须提供产品之外的优质服务来赢得市场的持续认可,获得相应的生存空间。

尽量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提供专业咨询、心里满足、购买方便、使用指导、使用价值跟踪等营销行为的准终结环节,增加商品的使用价值。保证服务深度在技术创新、新品开发、销售通路、价格策略、促销手段等方面完美锲合,增强产品附加值,以满意和双赢为最高境界。

17、组合营销 

单一的营销模式不能带来更高的利润空间,市场刺激也明显乏力,而且有随时淘汰的可能性,于是期待强劲的营销组合来成为新的利益增长点。

在熟练运用不同环节的单一模式之后,各取所长,追求1+1>2的效果。一般可以是多种文化、多种管理方法、多种经营模式共同结合,互补协调,各取所长来达到最佳组合营销的效果。例如在系列的市场行为中,教育营销与情感营销的组合合,概念营销与服务营销的组合,事件营销与公关营销的组合,都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销售效果。

18、教育营销 

品牌众多,产品概念与服务力度彰显品牌日渐困难,以教育的形式强化对渠道的控制,刺激消费。

以营销、技术专家、讲师、专家组成讲师队伍,通过演示会、产品发布会等形式,培育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激发加盟商的经销欲望。一是针对终端消费者,以教育作为促销的手段,完成产品推销的目的。二是针对经销商,以传授营销经验作为内容,将传统的招商会演变为学习会、洗脑会,提升渠道的管理、经销水准,达到刺激销售的效果。

19、情感营销 

品牌多产品多,广告建立的“知名度”与顾客选择的“指名度”严重失衡,情感营销旨在感情维系,树立消费忠诚。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学说出发,注重情感沟通,心灵的共鸣会消除客商的对抗心理。推销感情,关键是把握好开场白技巧,如果过渡较平衡,推销工作将会在无声无息中完成。顾客在自然接受产品和服务中,细节的塑造会强化品牌形象与消费者感情的互动。20、会务营销 

见效短平快,一次成功的操作可以支撑中小企业的短期运作,是行业圈地运动的微缩版。

把服务理念的贯穿于售前、售中、售后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完整可行的时间安排开展会务,包括广告宣传、客户邀约、会址联系、人员培训、餐饮住宿等不同环节的完美配合,巩固客情关系、招商、推广和培训等工作,在封闭式的和谐环境中造出振奋的气氛,并迅速完成招商与市场培育。

21、公关营销 

广告的传播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美誉度的需求,以公关手段来提升品牌形象是企业寻求形象突围的利器。

高职英语分类教学模式探究 篇6

【关键词】高职英语 分类教学 个性化培养

分类教学起源于 1868 年由美国教育家哈利斯(Harris,W.T.)在圣路易州创立的“活动分团制”,又称“弹性进度制”(Flexible System),随着分类教学的展开,语言分类教学的理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他指出,教师如果创造合适的条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分类教学对高职英语教学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能否促进高职英语教学呢?高职院校具体又如何实施分类教学呢?本文拟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究分类教学的实质,研究分类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寻找出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要实行分类教学

目前我国高职招生形式多样化,既有单独招生,又有通过普通高考招生;生源也比较复杂,既有普通高中的考生,又有职业高中的考生。单独招生考试由高职院校自己组织,自己出题,难度很小。普通高中的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而职业高中的考生参加专门的对口招生考试,不仅考基础课程,还考专业课。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差异很大。要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实施分类教学。

二、提高教学与学习效果,有必要实施分类教学

1.合班授课的客观事实需要实施分类教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英语素养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多为合班授课,面对英语基础差异巨大的学生,老师纵使有千般本领,也难以面面俱到,学生们也难以积极参与进来,使得相关教学法不能在大班的课堂上有效实施,教师的优势得不到发挥。只有降低同一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将他们分到基础相对接近的班级,针对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需要实施分类教学。课堂中,教师虽然起主导作用,但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目前的现状是:单招生,普高生,职高生合班授课,不同的生源英语基础不同,接受能力必然也不同。如果老师讲授同样的内容,必然引起很多学生的不满,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我们学院做了一个调查,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对目前的英语教学模式不满意,主要是在教学进度、难易程度方面观点不一。单招生和对口生感觉难度大听不懂,课堂内容消化不了,导致他们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有一部分基础好的普高生又觉得太简单,没有挑战性,感觉“吃不饱”,也提不起学习兴趣。调查时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都建议实施分类教学,基础差的和基础相对较好的分开上课,因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分类教学。给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条件并给予正确引导,充分挖掘其学习潜能,促使其英语学习向良性方向发展,也有利于保证常规教学的顺利实施。

三、因材施教需要分类教学

因材施教的理念自古有之,但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上课,是没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学生英语底子不同,对英语知识的接受能力就不同。基础好的同学希望能学到更深更透的知识,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而基础差的同学则需要从最基本的知识学起。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习惯也不一样。基础好的同学一般都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较强。对这部分学生,课堂上就应该以讲授教学法为主,再辅以讨论等其它教学方法。基础差的同学学习习惯也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这些学生,就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上述情况,只有将英语基础有很大差异的同学分开上课,实施分类教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当前就业形势要求分类教学

高校扩招导致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为了增强自己在就业时的竞争力,有的同学想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四六级考试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已属不易,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难度可想而知。他们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英语学习上,甚至还牺牲了专业课的学习时间;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满足专科学历,想继续深造,用更高的学历来谋得更理想的工作。这就要参加专接本考试,而英语往往成为同学们深造路上的拦路虎,好多同学因为专接本考试中英语不及格而名落孙山。为了考上理想的学校,实现继续深造的梦想,这部分同学也格外关注自己的英语学习;想直接就业的同学,就要加强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所学英语应与自己日后所从事的工作紧密关联,听力口语及应用写作等必然成为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所学才会成为所用,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不同的学生订立的目标不同,对英语课堂内容的要求也必然不同。如果不进行分类教学,给他们讲授同样的内容,势必会影响他们的进步,也不利于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英语分类教学已经引起了教师和领导的重视,但是由于我们对分类教学的实质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将主要解决英语分类教学的有效实施问题。

1.解决如何进行科学分类的问题

(1)解决什么时候分类的问题。本人认为最佳的分类时间在学生入学半年之后,由于学生刚入学时大多数处于适应阶段,缺乏对自己毕业后去向的考虑,因此,不宜马上实施分类的英语课程教学。经过一学期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学生基本对自己的未来有了较清晰的规划,在具体分类时,需充分掌握每位学生的今后发展目标和现有英语水平,结合学生的主观意愿及英语基础,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和分班。

(2)解决都分为哪些类别的问题。英语分类教学的目的就是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就是要为所有同学服好务。因此在划分类别时一定要考虑到所有同学的实际情况。根据在学院所做的调查结果,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建议分为四六级班、专接本班和直接就业班。四六级班和专接本班重点讲授和四六级考试、专接本考试密切相关的知识,帮助同学们顺利通过这两种考试。而直接就业班则重点讲授和今后工作密切相关的英语知识,侧重同学们听说等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

2.解决各个类别学生的师资问题。由于学生的英语培养目标不同,授课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合理安排师资,擅长哪部分内容的老师就去教那个类别的学生。尤其是针对直接就业型的学生,不仅要求老师加强对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还应掌握学生所学专业的专业英语并将它传授给学生,学生学到的专业英语会应用于今后的工作中,也会大大加强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的讲课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具体需求,或者说没有能力紧贴学生的发展目标来开展教学,那么高职英语的分类教学就毫无意义。

3.落实科学的考核方式。学生类别不同,考核的方式及内容也不能相同。考核测评方式要由传统的单一的书面考试向多样化测评转变。考核测评内容也要发生转变,不能单纯的考核英语语言知识,还要考核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只有科学的考核,才能检验我们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分类培养模式 篇7

一、构建两类培养模式的基础———科学定位教育目标

合理构建研究生培养模式, 必须要有科学的研究生教育目标来指导整个思路和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不断推进, 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 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与时俱进地正确定位教育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目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并存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 开展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必须正确认识这两类学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以不同重心的教育目标来引导实际培养工作。两类学位的人才培养都依托于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 具有相同的学科教育基础, 但是教育目标存在差异。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应注重理论教育和理论的原创性研究, 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学术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满足社会对基础研究人才的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注重应用和实践教育, 旨在为实践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专门人才, 满足社会对职业专业人才的需要。

我们认为, 高校应在科学定位两种类型研究生不同教育目标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本校优势资源, 从课程设置、培养环节、导师指导、论文要求等方面构建两类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二、构建两类培养模式的运行体系———体现各环节要素的不同特性

(一) 分类设置以“科学研究”为导向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需要侧重于学科知识理论的教学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开发, 同时需要注重课程知识的宽广性。在课程体系设置中, 倡导具有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学科以一级学科为层面进行课程框架构建, 课程基本类型为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学位课程 (其中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方向课程) 、全校性选修课程, 由这三类课程构成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公共学位课程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外语课构成。专业学位课程中的公共基础课程是指在一级学科下各二级学科开设一致的基础理论课程, 做到集中学科的优质资源, 使公共基础课程教授本学科领域较全面、系统及综合的知识。专业学位课程中的方向课程是指在开设公共基础理论课同时, 根据一级学科下各二级学科的培养要求区别, 按二级学科类别设置一些主要的专业方向课程。全校性选修课程是指选修课程实现全校范围内互选。对于目前仍为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就以二级学科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 专业学位课程中不区分公共基础课程和方向课程。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科学研究为导向进行构建, 不同类别课程按一定比例和学科知识的完整性与发展性组成课程体系。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强调人才职业素养的提高, 因此课程体系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设置。其课程体系设置既从研究生教育的一般规律来考虑, 又充分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 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有机结合, 突出实践性与职业性。按照这一指导思想, 同时根据全国各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意见, 根据相应的职业需要分模块的方式设置课程。一般可分为基础理论课、技术类或实践类课、选修课等模块。基础理论课的开设侧重于对某一职业领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更新, 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水平。技术或实践类课的开设是要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技能,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修课程的开设是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拓宽知识面, 增强创新能力。这些课程模块设置并不要求完全体现某一学科知识的纵深发展, 而是可以根据某一职业领域的需要, 将若干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组合在一起, 并密切结合专业实践训练。

(二) 分类搭建“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的培养平台

在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 需要注重理论水平、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整个培养环节的设计应以“学术研究”为导向, 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与条件。“学术研究”平台的搭建一般以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活动为载体, 要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按要求开展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活动。学术研讨活动可由各学科指导委员会或导师负责定期组织。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广泛阅读学术文献资料, 以此为基础提炼有关观点和问题, 在相同学科研究生范围内以读书报告会形式进行陈述与探讨;相关参会老师给予指点与评价, 从而激发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的积极性, 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学术报告活动是指各学院或学科指导委员会经常性组织专家学术报告会或者安排研究生参加校际学术交流活动, 为研究生追踪学术前沿、汲取学术新思路和新观点创造有利条件。同时, 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应将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活动列入研究生的学分修习范围, 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开展有充分时间和质量保证的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生源主要是应届本科毕业生, 通常缺乏实践经验。对此, 高校可搭建“专业实践”平台, 以确保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条件与质量:一是学校或学院联系有关单位, 合作建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 专业学位教育要贯彻学校负责、企业参与的培养方式。二是学院利用自身学科优势, 依托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科研平台, 并结合导师的企业合作项目工作需要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三是学院充分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自身所承担的企业合作项目的资源优势, 安排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与此同时, 高校应允许专业学位研究生结合自身学位论文工作需要, 在取得本人导师和学院同意的前提下, 自行联系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活动。此外, 高校应要求进行专业实践活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必须制定专业实践活动计划、撰写专业实践活动报告和填写专业实践活动考核表, 并且在专业实践活动结束时以各专业或领域为单位组织专业实践活动汇报会, 在会上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成绩集体做出评定, 从而切实做好专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三) 分类采取注重“学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提高的导师指导方式

针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强调深厚理论知识教学和科学创新研究训练的要求, 高校要采取注重研究生“学术水平”提高的导师指导方式。首先侧重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的标准组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 着重选拔具有较高教学和学术水平的教师担任导师, 注重考查是否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适合于作为研究生科研课题的在研项目, 以及近三年的科研工作成就。在此基础上, 采取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 即充分发挥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以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为单位形成一个合理的导师梯队, 加强各研究方向之间的交流与互补。这一集体培养承载于研究生的整体培养过程, 从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预答辩、毕业答辩到经常性的学术活动, 切实做到以学科专业为单位开展相关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实现不同研究方向之间学术上的互相交流和互相促进, 以及发挥集体指导的共同把关作用, 从而有利于研究生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解决、知识更新和学术创新能力提高。

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 既需要有较高学术水平导师的指导, 以提高其理论知识层次, 又更要注重要有明显职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导师的指导, 以切实提高“职业素养”。因此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应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 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论文工作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同时高校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中, 应更侧重于考查教师与专业学位相关的实践和研究经验, 与企业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经历, 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另外, 高校应吸收校外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外指导教师, 请他们承担相应的教学和指导工作, 将经验理论化、系统化地传授给专业学位研究生, 提高研究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熊玲、李忠, 2011) 。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契合点是结合具体实践项目和过程开展指导工作, 使学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际运作之间实现有机结合。通过实行双导师制, 校企导师合作指导研究生, 能够把学校的优势和企业的优势紧密结合起来, 更有利于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四) 分类应用突出“科研成果”和“实践成果”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

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科学研究方向的人才, 作为其研究成果总结的学位论文应该是创造性的科研成果, 具有理论性与原创性.对此, 高校应有系统性的学术型学位论文评价标准。选题方面要求在掌握国内外动态以及本学科领域前沿知识基础上, 选择具有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的课题。学位论文撰写内容方面侧重评阅论文中对文献资料、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情况, 反映出科研方法和能力以及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同时从考查学术型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价值的角度, 高校应要求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以学位论文或其组成部分为内容, 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并对发表学术论文的期刊范围作出明确规定, 从而形成一种外在客观的学术型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评价机制。

专业学位论文区别于学术型学位论文, 主要从事于应用性研究, 侧重实践探索的创新, 其创新性更多地体现在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知识、理论和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 或提出具有创新理念的思路和方法, 或形成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的设计、工艺和技术等, 充分展现出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高校应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点, 提出专业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选题方面要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参与的专业实践紧密相关, 所选取的研究课题应来源于实践环节所获得的有关成果, 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实际价值。学位论文内容要求立足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比如: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艺术硕士学位论文内容要与专业实践及毕业设计紧密结合, 体现对设计作品的创作思考和理论阐释等。对不同内容和形式论文应提出相应的撰写基本要求。同时, 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 可不作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而是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际, 要求提供能表明学位申请人具有一定本职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的材料, 并对提供材料范畴作出相应规定。总体上来说, 专业学位论文的评价思路是体现对理论知识的运用, 突出论文中总结的实践成果所反映的解决问题的价值。

三、采取多种措施完善两类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根据上述思路, 浙江理工大学探索构建了两类学位互有区别的培养模式, 取得了实际进展。但还应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完善这两类培养模式。

(一) 做好两类师资的协调与培训

高校教师多具有较深厚的学术水平, 具有企业生产实际经验背景的教师相对较少, 必然有不少教师一时难以适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同时校外导师资源目前还存在不稳定和不充分的现象。这不利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指导工作的开展。因此高校在继续重视教师科研和学术水平提高的同时, 还需要注重创造有关教师的实践应用研究机会, 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师资队伍培训, 并且积极引入企业资深专家进行课程教学。另外, 要开拓更多的专业实践基地, 发掘更多企业高水平专家资源作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校外导师。

(二) 研究两类教学方法的区别与应用

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应有区别地进行研究。目前在研究生教学中比较多地沿用传授学科知识的模式, 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以应用为导向, 因此需注重研究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以职业为导向, 重视能力提高的教学方法。这其中需要高校给有关教师创造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 同时多汲取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经验, 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与创新。

(三) 完善两类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高校有一套相对成熟的质量评价体系, 但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 尚未完全建立质量评价体系。目前高校已认识到两类人才需要应用不同的质量评价体系, 并在加以研究。我们认为, 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有必要考虑引入企业等校外评价主体, 从而形成更契合于应用型人才的质量评价机制。

摘要: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目标, 分别是培养学术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基于不同的目标, 高校要着眼于从课程体系、培养环节、导师指导、学位论文评价等环节要素的不同特性来构建两类培养模式, 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予以完善。

关键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学位,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http://www.91student.com/News?param=byshow&ariticid=70666.

分类培养模式 篇8

关键词:应用型,分类培养,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正面临着转型期的考验,转型院校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与同类院校、职业院校面临激烈的竞争。如何完成转变,顺利度过转型期,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国家“地方性、应用型”发展目标的指引下,我校提出“基于分类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即以分类培养为背景,将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分成技术型、工程型、研究性人才,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之中,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上注重实践能力,重视知识的应用性、实用性, 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从多方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因此,以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实施对象,明确了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近期求就业、远期求发展”为目的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才培养定位于输送生产第一线、实践能力强的技术型人才;具有开发、 设计能力,能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的工程型人才。

二、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我校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尤其对实践教学体系做了大胆改革和创新,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构建适合地方经济的专业课程体系。结合东北地区经济和建筑类院校特点,制定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人文社科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环节五部分。

课程体系在基础培养方面体现厚、实,专业培养方面体现宽、新,即培养科学基础厚,专业口径宽,应用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以整体优化为主,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主要特点是突出智能建筑技术特色,重视在课程设置中注意课程的整体性和合理性,开设了建筑通信工程、土木工程概论、建筑设备自动化等反映本专业的特色课程,同时加大了专业实践环节的学时,增加了智能建筑实习和智能建筑技术综合课程设计、 CAD集中周等实践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智能建筑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体系注重强电与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 电气工程与控制工程结合、电气自动化与智能建筑技术结合,充分体现注重基础知识、加强实践环节、重视专业特点、突出智能建筑特色、反映时代发展需求的特点。

2.健全实践教学体制。在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方案中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将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为: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认识实习、CAD集中周、专业实践、毕业设计、专业实训、 实践教学活动等。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将各实践环节有机结合,形成系统、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在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的课程内容上从整体上考虑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使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层次分明、特色鲜明。

实验教学以“实验+工程训练”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素质为目标,建立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型、教学模式。根据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自主研学的现代教学模式确定模块功能,根据模块功能确定实验项目。根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引进具有建筑智能化工程应用背景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更新实验内容。将实验分成:基础理论验证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开放研究实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课程实习和课程设计,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点,设置建筑供配电及照明课程实习、课程设计;智能建筑技术课程实习和课程设计,课程实习和设计与理论课内容紧密结合,突出专业特点,课程设计内容体现先进性、综合性、实践性。在智能建筑课程设计中,通过智能建筑工程实例设计,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建筑供配电》课程为例。该课程中期配有实验,采用天煌厂家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试验台,针对继电保护等内容进行不少于16学时的实验课程。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继电保护等工作原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结束后配有实习,让学生亲自给配电柜安装和接线,使学生直观了解供配电的原理和组成。实习结束后配有课程设计,利用实际工程项目,在条件图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民用住宅的照明、插座、供配电设计和防雷设计等内容,每人一题,真题真做,以答辩的形式结束验收。

充分利用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专业实训达到创新培养的目的。通过不同的渠道设立多种的学生自主实验项目和研究项目,创造学生自主实验、个性化学习的实验环境,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将科研成果和科研经验引入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实验项目在科研中的应用背景,引导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3.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深化考核方式改革。改变以往课堂上老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工程应用类课程为例,课堂上除了讲述、多媒体展示等方法外,还可以给学生布置大作业,针对教学内容中某一重点内容让学生主动查阅资料,独立制作幻灯片,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展开深入讨论。这样既能锻炼学生查阅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改革原有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注重过程考核,鼓励教师通过开放式作业、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过程考核,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对学生实行分阶段教学效果评估,每学期通过几个阶段进行评估,形式不拘泥于笔试,可以是PPT报告、大作业(小论文或小设计) 或口试。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着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围绕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应用型地方高校应打破传统的师资体系,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双师型” 的实践教师队伍,以完成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知识传授和应用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更要开发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只有教师队伍强大了,才能无限大开发学生潜力。

5.积极开发校内外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是实现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对建筑类高校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来说,应根据学校和专业特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实践形式,引导学生由参观、调查、访问为主转向参加项目申请过程、设计实际工程项目、参与工程验收、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服务、产品开发、推广等形式,逐步使实践活动走向专业化,为广大学生创建知识创新的平台。

根据建筑类学校特点,我校建立了校内变电所和开闭所为实践教学基地,与辽宁省建筑设计院、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鹏博士网络公司等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个。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之中,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学生参加工作后的岗位适应期。

参考文献

[1]张耀武.对于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01).

[2]常玲,郭莉莉,单超颖.应用型高校转型期实践教学改革研究[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C].2014.

分类培养模式 篇9

软件工程专业具有实践性强, 技术知识更新快, 与社会需求接轨紧密等特点, 当前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而大多数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由于缺少实践的磨炼和检验, 并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哪些更有用, 也难以理解理论的实际意义, 因而很难进一步把握知识, 从而失去了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就业信心和兴趣。这不仅造成了知识资源的浪费, 也延长了人才培养的过程。如果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未能及时跟进, 必然会导致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 要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力强、素质高的软件工程人才, 就应当转变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思想, 全面考虑软件工程教育的功能构成, 加强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的比重,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高质量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二、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第三条提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也是我院软件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专业建设以培养就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 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和系统性, 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的创新教学模式, 加强“教、学、做”一体化, 主动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要求, 努力实现教育与产业深度对接, 完善人才全面、系统的培养体系, 开启学生继续学习的通道。在我院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 做到整体与特色兼顾, 即做好“一点一面”的工作。“面”指做好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向专业要质量;“点”指突出专业优势特色, 向特色要质量。特色专业是形成学校特色的基本要素之一, 各专业必须办出特色、优化结构、注重创新才能提高就业率, 从而吸引生源, 避免与其他学校的“同质化”竞争。必须走以突出特色、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 要考虑两个主要因素:立足校情———学校有什么?特点是什么?面向社会———社会缺什么?社会要什么?我校是少数民族院校, 少数民族学生较多,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照搬某些理论或模式, 不一定适合我校学生的情况, 可能会多走弯路。因此, 我院在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 依据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针对我校的特点, 借鉴某些经验和理论, 进行改革和创新, 探索人才分类培养模式, 制定“3+1”教学计划, 调整课程结构, 优化的课程内容, 以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在企业“真刀真枪”地实习, 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三、人才分类培养及“3+1”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 人才分类培养及“3+1”教学模式五要素。

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围绕着人才分类培养及“3+1”教学模式五要素展开, 即理论依据及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及模式框架、实现条件、操作程序、教学评价。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 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不同的教育观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人才分类培养及“3+1”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模式的框架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 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 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 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正是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的这种极强的内在统一性, 决定了不同教学模式的个性。人才分类培养及“3+1”教学模式框架如图1所示。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 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分类培养及“3+1”教学模式中, 大学前三年为通用培养阶段, 主要在学校集中学习软件工程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课程。课程教学过程中, 要求教师在保证打实理论基础的同时, 注重从课程实验、综合技能实践、专业实训、各类实习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并且聘请企业工程师开设实践选修课和就业指导课程, 使学校的课程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在大四这一年针对学生的入学基础、学习能力、就业方向的不同, 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参加考研、考公务员或其他原因不在企业就业的学生称为“A类学生”, 预备在企业就业或创业的学生称为“B、C类学生”。对于“A类学生”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方式, 该类学生可以参加校内实习项目, 以获取实践学分, 并且可以选修学院开设的针对考研的选修课程;对于“B、C类学生”实行加强、提升企业就业能力的教学模式, 参加企业实训, 并在企业顶岗实习, 毕业后可实现与企业的无缝衔接。实现条件是指能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 如教学师资、实验环境、教学手段等。在师资队伍方面, 我院的软件工程专业形成完整的梯队和合理的教师结构, 软件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其基本理论和方法需要一定的从业经验, 所以中青年教师常常具备这方面的优势, 而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工具往往是年轻人的强项, 因此相关课程的教学都由有项目经历的年轻教师担任, 并且坚持专职和企业兼职相结合, 保证知识的更新与时俱进。目前软件工程专业拥有专任教师8人, 其中具有丰富软件工程经历的教师6人, 有3位获博士学位, 其余为硕士学历;在实践条件方面, 我院目前已建立了软件工程实验室, 拥有270余台计算机及服务器, 购买了IBM Rational ROSE、Power Designer、Visual Studio.Net、Project、JBuilder、Oracle等工程化的软件开发工具, 总投资284万元。今后还要逐步进行专业实验室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在实习基地方面, 学校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现已建有近10个校内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包括了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加拿大达内西安培训中心、用友银川分公司、宁夏电通公司、西部CA公司等, 现有实习基地的数量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教学评价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由于不同教学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的不同, 使用的程序和条件不同, 当然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大都采用了多种形式结合的考核方式, 强调“做中学、做中教、做中考”, 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2. 理论教学改革。

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如果教师的知识不快速更新, 就会使学生学的内容和现实应用脱节, 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 就会使教与学陷入效率低下的境地。因此, 在理论教学方面, 很多专业课更新很快, 包括软件版本的提高、新知识的补充等。软件工程专业课程都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做到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课堂上, 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 采用项目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作为学生的行动向导, 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情境学习等方式。教师提问、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保证教学内容和质量。充分发挥企业兼职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互动的参与度。软件开发课程中, 教师们总结出“读、改、仿、写”的教学方法,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课程实验。包括课内实验和课程独立实验。在该实践环节要求教师以项目为驱动设计实验内容, 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学以致用。第二个阶段:专业实训1。该实训安排在第五学期期末, 历时4周, 是多门课程的综合专业实训, 如《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网络程序设计》等, 由校内老师指导完成。该实训以实际或模拟的软件项目为驱动, 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第三阶段:专业实训2。该实训与校外企业合作, 由企业完成对学生的实训。安排在第六学期期末、暑假和第七学期期初, “A类学生”历时8周, “B、C类学生”历时16周。该实训环节旨在增强学生的企业就业能力, 力争缩小学生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第四个阶段:毕业实习。“A类学生”参加学院教师的科研或教研项目, 在校内完成;“B、C类学生”学生进入IT企业 (学生自己联系, 或学院联系) 实习, 在校外完成。该实习的时间安排是第七学期, 历时至少4周。第五个阶段: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 “A类学生”可以在校内参加学院老师的毕业设计项目, “B、C类学生”可以结合前一学期的毕业实习内容, 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 实现毕业后就能就业。

4. 教学评价改革。

教学评价 (考核) 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考核有诊断、检验、激励三大功能, 虽然考试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但如何有效的组织与实施考核,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率。软件工程专业的多数专业课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采用专业知识考核与能力测试相结合, 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结合课程特色, 选用笔试、机试、项目考核、以证代考、能力测试等多种考评方式, 降低笔试所占比例, 提高过程性考核的比例。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等方面, 注意对职业能力的考核和综合素质的评价, 除了教师评分以外, 还引入项目小组评分、实习企业评分等多元化地考核评价机制。多样的考核方式避免了学生“一卷定终生”的情况, 而且在上课之前就向学生宣布考核方式, 使学生学习之初就建立学习目标。

四、实践效果、不足与改进措施

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中的教学成果已在我院2008级、2009级、2010级本科生中得到了显现, 从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 学生对培养模式的改革比较认可, 认为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培养是很有必要的;从参加试点班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 学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因此本项目对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应用价值。

当然, 在教改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如“专业实训2”的时间设置不太合理, 根据教师和学生反馈意见还要逐步做出调整。我院实验室建设的条件日趋完善, 学生实训正在逐步由校外向校内过渡。我院已经和相关软件企业合作, 开设由企业工程师主讲的专业选修课, 如《JAVA开发实战》、《软件项目实战》等, 并且引进了多名双师型教师, 正在完善我院的项目实训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昌凡.教育质量评估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讨[J].湖南工业大学, 2013, (8) .

[2]周英, 等.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9.

分类培养模式 篇10

一、“1、一、0”分类培养模式解析

“1、一、0”分类培养模式牢固树立“面对有差异的学生, 实施有差异的教育, 实现有差异的发展”的差异教育思想。为最广大的学生提供最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时间, 最大限度地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为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1、一、0”分类培养模式培育地方高师体育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具体内容如下:

“1”:指对学生“纵向发展”的教育教学, 意即深入发掘学生潜能, 发展学生继续深造的优势, 纵向培养使其成为研究型、科研型体育人才考取研究生。

“—”:指对学生“横向发展”的教育教学, 意即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特长, 拓宽知识视野和各方面能力, 横向培养使其获得双专业、多职业资格证书。

“0”:指“内涵充实”的教育教学, 对部分成绩低的学生加强基本功训练与基本技能教育, 使其圆满完成学业, 学有一计之长。

二、“1、一、0”分类培养模式实践

为了验证培养模式在地方高师体育人才培养中的实际效果, 笔者进行了实践研究工作。分别在2008级、2009级和2010级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中选取了试验对象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自身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工作。现已进入总结阶段, 试验效果显著。

首先针对“1”采取了纵向发展的教学, 挖掘学生的潜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如采取科研项目的形式在2008级体育教育专业、2009级社会体育专业和2009级体育教育专业选取了一部分学生, 进行申报校级创新实验项目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践研究工作。2008级的创新项目现已结项, 2009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已接近尾声。通过为期二年的项目研究工作, 使得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大幅提升, 学生的创业能力得以提高。对学生的就业、创业和考取研究生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目前我院学生的考研率大幅提升, 从四年前的15%上升到2012年的55%, 报考录取率达80%以上。学生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省、校级科研立项10项。

其次针对“一”采取了横向发展的教学, 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特长, 拓宽知识视野和各方面能力, 借2010年黑龙江省实施“国培计划-师范生顶岗实习置换教师培训”之力。通过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置换顶岗实习工作, 使得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理论知识应用于体育教学实际中去, 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支教检验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对部分学生横向培养, 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业务知识课程培训, 使之获得双专业、多职业资格证书, 为其今后就业夯实基础。顶岗实习工作学生目前已应聘到我省多家高校从事体育教育工作, 用人单位反响良好;通过多方面的培养, 学生拓宽了知识面, 现每年均有5人之多考取了特岗教师;公务员应聘考试也打破了零的突破, 这也证明了实施多从此培养对体育人才的效果所在。

再次针对“0”采取了“内涵充实”的教学, 对部分成绩低的学生加强基本功训练与基本技能教育, 使其圆满完成学业, 学有一计之长。目前教师、教练员针对这部分学生采取了补课、组织比赛等方式提升他们的技术能力。

三、“1、一、0”分类培养模式现存问题及对策

目前培养模式已实践研究近四年, 在过去的四年里通过分类的人才培养,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但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改进, 诸如, 学生分层次的标准是什么?分层次培养的效果如何评价?成功培养模式如何大规模推广等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也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学生分层次的标准:通过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习,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学习的基础、兴趣爱好, 本着一起为了学生的原则, 形成教育教学意识。对学生进行公平、公正、客观和结合学生实际、个人意愿进行调研、摸底和评测, 慎重进行分组, 对培养方向进行定位。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会随着自身的发展而变化, 为此学生的分组分层次培养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要对分层次的现状进行及时调整, 分类和定位, 以利于学生的不断发展。

分层次培养效果的评价:通过几年的时实践培养, 我们并不能以简单的几名学生科研能力提高了, 考研的人数增多了, 几名学生找到了好工作, 几名学生创业了等来评价教育培养的成功。要客观实际地对培养效果做出评价, 如大多数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升了, 大部分同学就业了, 全部同学顺利毕业。最终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了, 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来全面评价实施效果。需要制定评价量表, 验证后加以实施。

对于现存的问题最难的, 莫过于成功培养模式的推广。前期的研究成果已在兄弟院校进行了实施, 效果反响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如培养模式不一定适合于所有高校的实际等。针对事实存在的问题还需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使得成功的经验能够得以应用推广。

总之, 通过为期四年的实践研究, 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希望成功的经验能够为地方高师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 存在的问题这也使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栾振昌.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研究——以黑龙江省城乡中小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 2012, (3)

[2]陈永军.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10)

[3]周海云, 李艳, 许风莲.体育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 2008, (6)

[4]范世晔, 于静.我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浅析 篇11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类教学;模式探析

中学阶段的学生处在学习紧张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地通过体育课进行身体的放松和体能的培训成为当下教育部门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引入分类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体能素质,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交际能力。

一、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城市中学进行走访调查,与现阶段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情况相结合,将其现状总结为以下几点:

1、中学体育教学的课程安排情况。本文通过一系列的走访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导致整个中学阶段体育课时非常少甚至有的中学在课程表上安排了体育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被其他科目所占用,学生长时间无法进行户外体育活动,身体得不到很好的锻炼。除此之外,大多数安排体育课程的学校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大班教学的模式,男女混合教学,无法有效地针对不同学生差异化的身体素质进行教学内容的制定,最终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良。

2、中学领导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中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大,高考压力如影随形,很多中学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对学生的文化课高度重视,忽视了体育课程等其他艺术科目,教师和学生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备战高考之中,忽视了体育课程在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传统、单一。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一也是现阶段我国在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大多数学校在其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过于流于形式,没有切实地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发展需要方面去进行考量,多数采用自由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

二、中学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概述

1、中学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定义。所谓的中学体育分类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制定的差别性的教学模式,通过这一模式能够彻底摒弃传统的大班教学的弊端,充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他们的体育学习热情。

2、中学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意义。中学阶段繁重的课业负担和来自老师、家长的压力给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甚至有很多学生不堪重负进而患上心理疾病,对其未来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体育课程作为放松学生身心、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对于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合作意识都有很好的帮助。中学体育分类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健康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中学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

通过对现阶段中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分类教学的概念进行分析,将其模式的应用建议总结为以下几点:

1、在教学内容中应用分类教学。传统的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进而模仿的形式,教学内容过于死板、陈旧,现代化的分类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了这种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教学观念,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例如,在北师大版“运动中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内部的交流合作制作教学PPT,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讲解,通过一系列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刻记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在教学形式中应用分类教学。传统的中学体育课程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無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化的分类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不同成员的分组教学,提升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技精神,帮助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3、在课程安排中应用分类教学。中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大,体育课程作为放松身心的项目应该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现阶段中学文化课程安排相对紧张,在很多情况下无法有效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安排,在课程安排中应用分类教学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高一阶段文化课程相对较为宽松的情况下,将体育课程作为公共课程;高二、高三阶段文化课程相对紧张,可以将体育课程划分为不同项目供学生选择,豐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本文针对当下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类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若干意见,希望能对未来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肖健欢.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方案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2).

[2] 公彦国,杨焕峰.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

[3] 肖健欢.推进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实践的途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

分类培养模式 篇12

一、目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课程理论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更新,目前,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大多数的课程理论陈旧,部分课程没有做到与学科发展同步甚至没有前瞻性,有些课程本科硕士理论深度一样,这造成学生上课纯粹是为了凑够学分,没有充分调动起研究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

2.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实践没有有机结合。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硕士研究生都是采取先上课进行理论学习后开展试验予以实践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对于知识的灌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仅仅是把知识实现了灌输,却没有达到其在理论实践融会贯通的作用。而对于专硕来说这种情况更为明显,课程设置与专硕个人的实践培养相脱离,不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目的,最后还是学习归学习,实践归实践,缺乏专业技能方面的指导和培训。

3.专硕与学硕的培养模式相似。由于人数少,专硕的培养模式照搬学硕的培养模式,呈现一个培养模式生产多种类型的研究生产品。例如专硕的“双导师制”执行力较差,实现双导师的专硕研究生屈指可数。有些导师因为科研的需要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不愿意将专硕交给校外导师予以培养。或因校企联合培养平台尚未建立,专硕只能在校内按照学硕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

4.思想观念存在偏差,认识不全面。不少学生、管理人员、硕士生导师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偏差,认为专硕其实是降低培养标准,影响质量;专硕的含金量不如学硕,但高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硕的出现其实是为了扩大研究生数量等错误认识。教育观念上,创新教育的思想尚未贯穿培养的过程。而从研究生自身来说,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没有培养出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

5.专硕实践基地不足。专硕培养原则上应不少于12个月的校外实践。但目前为止,校企联合实践基地无论是数目上还是规模上都难以满足专硕培养的需求。大多数专硕都在从事导师的课题研究,和学硕研究的模式一样侧重于基础研究,与实际联系不紧。

6.面向专硕培养的师资队伍有待加强。培养、建设一批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导师队伍是专硕研究生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前提。但是很多专硕研究生导师都来自于学校科研岗位,缺乏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训练;从专硕导师的遴选来看,遴选的标准主要还是侧重于导师的科研能力,而缺乏考量导师与行业生产方面的接触度。另一方面,虽然专硕实行了“双导师制”,但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从社会、行业引进的导师总体处于挂名形式,没有对研究生进行实质性的指导。

二、地方农业院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科学内涵

1.转变人才培养思想观。现在的研究生教育不再是注重数量而是以内涵式质量为主,这要求高校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思想观,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加强高校自身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2.重视培养环节建设。

(1)在提高生源质量和招生结构调整方面,地方农业院校应利用学科优势开展招生宣传,及时调整学硕生与专硕研究生招生比例,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学校应把好生源关,积极吸引优秀生源,特别是有天赋的优秀学生。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设置专业,合理制定人才培养规模。

(2)在课程教学建设方面,建设一批富有创新与实践相适应的特色研究生课程。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努力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对已经评选为精品课程的课程还应动态评估,使课程内容呈现出动态性,使学生能及时掌握最新的知识与学科前沿动态,不断更新研究生知识结构,从而为后期的科研或应用做好充分的理论基础。

(3)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及时对导师队伍进行评估,提高导师科研水平,通过老带新,不断提高青年指导教师的科研水平。鼓励青年导师积极申请科研项目,限制没有科研项目的导师招生,对于科研项目多的导师可以适当多招生。

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的构建

1.以质量求发展,不断探索分类培养模式构建以精英教育为目标或以实践为特色的分类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从课程设置上,学硕的课程设置应为学硕以后的科研或进一步深造博士学位做准备。课程内容要有前沿性,多开设涉及科研的选修课,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课程实验来不断提高动手能力,为学位论文的开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所以,学硕在选择自己的培养计划时要清楚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课程。

专硕的课程设置要符合当前该领域的需求,课程内容以职业发展为中心。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来制定培养计划,加强现代科技知识的掌握,提供所学新知识及时应用的机会,提高其实践技能。也可以聘请各行业第一线中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专硕研究生进行授课,尽可能的实现理论实际化。但不管研究生课程体系如何建立,研究生课程的设立都必须做到课程理论与领域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强联合打造研究生的教学团队。在分类培养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加强教改,加强教学队伍的建设,积极建立双导师制,发挥校外导师或专业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同行之间的教师与校外导师或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的实现会为研究生的培养带来极大的好处。不同教学风格、不同教学理念、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碰撞擦出的火花必然能使研究生的思维得以拓展,眼界得以拓宽。

3.实施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应突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探索在专业学位中实施案例教学,增加专业学位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比重,建设教学案例库,突出专业学位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应用性。

4.引入职业资格制度,培养专业学位硕士。职业资格认证是从事该行业工作的基本门槛,专业学位职业化不失为专硕培养一个很好的思路。地方农业院校可以综合研究、多方位多层次的实行专硕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相结合,从而形成互相促进、良性发展的关系。

例如园艺师、监理工程师、建筑工程师、公共营养师等等都可以和本校的相关专业专硕培养相关联。可以利用资格考试中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来进行专硕培养,并同时获得相应的学分。

通过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与专硕培养相对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职业认证制度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环节

(一)积极争取省研究生创新项目资助

通过不断争取山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资助指标,鼓励研究生在导师课题下的创新研究。通过在全省范围内研究生创新项目的评选,激励研究生更加深入的钻研科研,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二)积极努力推进实践基地建设

让企业真正参与到专硕的培养上来,使企业从联合培养中获得人才和技术、科研成果。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的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实践基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人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得到更好地提高。学生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定好位、定准位。这些都取决于高校如何规划、如何实现、如何建设实践基地的行动上来。

(三)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体系相关机制的建立

1. 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学位论文体系。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却日趋下滑,论文缺乏原创性、创新性,因内外审评阅不过或答辩不过以致延期毕业者有之;因论文抄袭被发现取消学位或延期毕业者有之;因选题不科学或不专注科研心存侥幸到最后无法毕业者有之。

所以,地方农业院校必须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学位论文体系。学硕应在导师的指导下以鼓励原创性为目的来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而专业硕士可以在双导师的指导下,选题更加面向市场,而且紧紧围绕企业问题进行科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科研成果才更有应用价值。

地方农业院校学位论文评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提交论文内外审前先由导师把关,同意后提交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对论文进行学术不端检测;检测未通过者进行二次修改,修改后继续进行学术不端检测,仍未通过者延期半年毕业;检测通过者,由管理部门确定送审院校并寄送论文进行盲审。盲审的论文应不透漏导师、研究生个人信息,也应严格保密送审院校信息,以免造成对论文评阅的干扰。

2. 实行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

改革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体系相关培养机制,应实行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明确导师的责任和权利以及义务。导师不仅要对研究生的学业、学术负责,也要对研究生的日常生活负责;导师为研究生提供助理研究或助教的岗位,并给与相应的报酬;导师划拨一定的科研经费资助研究生进行科研和日常生活。

3. 建立奖励机制,最大程度的鼓励学生。

地方农业院校可加大推免生和第一志愿生的奖励,对于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学生或初试成绩较高的学生,成功调剂到本校的“211”和“985”院校的考生可给与一次性奖励或减免学费等优惠政策。建立健全“三助”(助教、助研、助管)体系,积极筹措资金,将“三助”落实下去。

五、以管理为手段培养研究生人文精神

要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养,多开展学术讲座,潜移默化的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与职业道德建设融合起来,培养学生过程严谨兢兢业业的学术作风、不墨守陈规敢于求变的创新意识。

六、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地方农业院校必须认清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转变思想观念,突破长期以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形成的习惯模式的束缚。地方农业院校要抓住时代发展机遇,着力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将创新理念始终贯穿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动适应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不断修订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不断探索和建立地方农业院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

分类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地方农业院校主动适应社会进步的必经过程,是高等教育反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我们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问题,而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可以很好地修正传统培养模式的偏差,使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办出研究生分类培养的特色,树立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教育品牌。

参考文献

[1]张治国,张鹏,刘英等.产学研相结合的材料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4

[2]王振喜“.三跨”培养模式下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3(8)

[3]李琳琳.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研究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4)

上一篇:建筑环境美学下一篇:登记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