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培养模式

2024-09-18

新型培养模式(精选12篇)

新型培养模式 篇1

1.研究掌握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

(1) 创新人才是运用已有的知识, 进行创造性思维, 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这要求创新型人才是具备博、专结合的知识,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 (2) 创新需要战胜社会成见的挑战, 必须经过人的努力并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实现。要求创新型人才有社会责任感和坚强的毅力, 具备承担一定风险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 (3) 创新人才是能将新观念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 表现为灵活、开放、好奇、坚持不懈、想象力丰富、富于冒险的精神。 (4) 创新人才有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 具有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

2.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的, 探索一体化、多层次的教育模式。

根据当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社会人才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从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人文环境三方面制定一体化、多层次的教育模式。采用学分制、多元化考试制度和不拘一格的人才评价标准, 给学生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 把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勇气、解决问题的能力、坚韧不拔的意志、集体协作的精神放在重要位置, 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为基本原则, 制订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专业培养规划, 并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3.创新性教师队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

大学教师只有在不断的研究中才能发现问题, 也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创新教育思想的教师用自身的所感、所悟, 用自身的体验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 让学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避免犯前人同样的错误。同时, 具有创新教育思想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大胆实践, 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研究和实践, 才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 学校培养和造就一批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意识和善于开展创新性教育的学科梯队, 安排学术界知名的教授、专家、学术骨干、一定数量非本校毕业的教师为学生上课, 开阔学生眼界和思路。

4.优化课程结构, 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前提条件。结合学分制, 学校应大范围实行选修课制度,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特长、爱好自由选课。同时, 学校要重视课程建设, 提倡学科交叉、文理渗透, 强化素质教育, 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精品创新课程建设项目。建立课程建设评估机制, 定期进行分析, 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教研室和教师, 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在教学理念上, 教师要变单纯灌输为启发式引导, 注重学习方法与科研方法的传授, 避免以老师为中心的一贯做法。通过加强平时考核以及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核, 把考试渗透到学习中, 引导学生成为“能学”、“想学”、“会学”的创新性人才。

5.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能从学习固定的知识中获得, 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会研究事物, 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 现成的课本知识不应作为教师讲课的最重要内容, 而是应从学生听到、看到的事物、现象, 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 要求学生课外博览群书, 通过找资料, 对问题产生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开展课题研究, 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 并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喜悦, 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也要有意识地在学习中培养兴趣, 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思路, 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6.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舞台。

学习应是主动探求的过程, 学校要把实践性环节教学落实到位, 尤其要加强创新性试验的教学;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实验, 为申报教育部学生创新性试验项目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实验室建设, 确保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要根据培养目标、专业特点, 建立稳定的、合适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基地, 确保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要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 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对钻研科学的兴趣。

7.注重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承受成功和失败的韧性、自我否定与超越自我的勇气以及包容、谦让、合作的德行。是创新性人才必须具备的健康心理素质, 因此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 让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从容面对和解决今后可能发生的事件。

8.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人文氛围。

学校应保护和激励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 利用下拨的经费及时添置先进实验设备, 改善实验条件, 为富有激情、思维活跃的青年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术条件,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以学生宿舍为基地, 创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新型培养模式 篇2

培养环境设计人才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即综合素质较高、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管理技能水平较高且科学理论较丰富的人才。不仅要帮助专业人才夯实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对其实践动手能力进行强化,促使其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国高校在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方面,必须对课程结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体系等进行合理有效地创新与发展。环境设计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教育者要立足于市场需求,结合高校与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环境设计人才的社会实用性。

1创新型人才的主体特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创新型人才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大,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各行各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及挑战。要想促使创新型人才效能得以充分体现,首要条件是明确认知其主体特质。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一定创新能力以及精神的人,具体表现为拥有冒险精神、想象力较丰富、注意力集中程度较高、坚持不懈以及精力充沛等。创新型人才的特质有五个方面:一是求知欲以及好奇心较强;二是自我探索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较强;三是具有扎实且广泛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水平较高;四是在道德方面具有良好的修养,且具有合作精神,可以与他人和平共处;五是身心健康、体格硬朗,可以执行条件较为艰苦的任务。在实际生活或是工作中,影响创新型人才能效全面发挥的因素有很多,最为显著的是主体特质。人力资源是创新型人才的聚集点,人力资源具有依附性、能动性、时代及区域性、时效性、增值性以及替补性特征。首先,在依附性方面,人才资源的存在形式需要依附于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与劳动者之间存在不可分割性;其次,在能动性方面,具有主观能动性、感情以及思想的人,是人力资源的主要载体,相较于自然界的其它生物而言,可以有目的的实施各项活动;再次,在时代及区域性方面,普遍而言,人力资源具有时代特征与区域特性,即生活地区、时代存在差异的人,在很多方面都不同。例如,习惯、意识、素质以及文化等;第四,在时效性方面,时间会对人力资源的有效性以及保值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不等同于物质资本;然后,在增值性方面,人力资源的存量直接受到人力投资的影响,即人力投资越多,人力资源的存量越大,继而提升其他要素的生产效益,最终推动整体效益;最后,在替补性方面,如果人力资源具有较好的素质,可以对其他资本进行充分利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其他资本不足之处实施有效的弥补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创新人才的科研力度不断加大。无论是社会实践,还是科学理论,均体现出了人力资源的特点。例如,不可计量性、不可质押性、不可逆性、隐蔽性以及私有性等。除此之外,最明显的体现便是能动性,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要促使人才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提高专业人才的自由性。

新型培养模式 篇3

我校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探索实施考试方法的变革,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的过程,引发了我们深刻的思考,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试模式应如何适应专业教学的特点?我校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多种考试方法的尝试与试验,基本形成了形式多样、各有侧重、开闭结合、全面评价的考核评价体系。新型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改变了我校教与学的评价方式,也加快了学校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进程。

1. 以成功为目标的分层考试

我们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文化基础较差,他们的学习经历中“考试”就是“失败”的代名词。由于屡遭失败的打击,他们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要使这些学生接受学校的教育,使他们的文化素养在原基础上得到提高,就必须让他们在考试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唤起学习的积极性。根据这种指导思想,我们设计出分层考试的方案,如在计算机专业的FLASH动画制作等课程的考试中,一份试卷包含高、中、低三个层次的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选做不同层面的试题,检验自己学习的结果,测试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的程度,找回自信,体验成功。

2. 以过程为特征的模块考试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状态又会影响学习结果。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有些知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不易理解,学习难度较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用传统的考试方法测试学生的学习结果,必然出现大批的不及格。分析出导致整体考试成绩低下的主要原因后,我们制定了模块考试的方案,即在部分难度过大,内容过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等主干专业课程考试中,将学习内容整合成不同模块,按模块分别进行考试,并将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列入该模块的学习成绩。各模块成绩的累加就是学生该课程的学习成绩。模块化考试包括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又给了学生一个根据学习过程评价结果,调整自身学习状况的机会,扭转了部分课程考试造成大批“失败者”的现象,让学生步步登高,较好的解决了专业基础课难学的问题。另外,模块化考试形式易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尤其是对那些存在明显不足的学生有着特殊的作用。教师通过考试有意去发现这些学生相对比较擅长的能力,指导其扬长避短,把学生擅长的能力发展成特长。这种考试形式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考试的模块,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展现自我的机会。

3. 强调动手能力的实操考试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以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得以在人才市场站稳了脚跟。为了保持职业学校的特色,使学生重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我校将技能测试列入学期考试的重点范围。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技能的课程,如计算机硬件维修,增加实操模块考试。在这类考试过程中,既有学生操作的测试,又有教师设置故障的排除,或应对教师提出的技术问题的口试。

4. 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考试

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当今职业学校的主要职能,实现与企业“零距离”,获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根据企业的要求,将各专业应具备的实践技能分成主要技能和辅助技能两类。对于主要技能,参考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标准,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其考核与证书考试接轨,直接取得社会认可的资格或技能证书。目前,我们已经开发的职业资格课程有服装订制工、汽车维修工、PHOTOSHOP平面设计员、机械CAD、服装CAD操作员等主干取证课程,同时还开设网页设计师、程序员等任选取证课程。对有余力的学生,鼓励其完成辅助技能的学习,并取得相关证书,达到一专多能。

5. 以能力为本位的课业考核

职业学校是大部分学生结束集中学习阶段,進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学生要在这里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完成这个转化仅靠学习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是不够的,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以适应今后在社会上的发展。对于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评价,传统的考试无法进行,为此我们借鉴英国BTEC教育的课业评价考核方式。在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能力培养要求,布置学习课程之后应完成的课业任务,如能独立或两、三人合作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教师根据学生承担的任务和完成情况,对其做出评价,作为学生课程学习的成绩。

6. 评价学习行为的综合考评

针对“新生中占40%的人学习准备充分不足”的问题,我们改革了所有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采取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参与活动的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学习提高的幅度等因素,列入课程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范畴,使考试由原来的只考核学习效果扩展到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综合考评。将学生的德育要求与课程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

综合考评方式不仅仅是进行了考核内容的改变,更主要的是采用了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方式,把评价主体由教师一个方面增加到了同学及学生本人三个方面;把考试的内涵由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拓展到学生个体学习和表现的纵向对比。这种考核方式一方面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另一方面,学生由原先在评价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有利于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建立自我调控的意识,逐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以达到不断提高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能力的目的。

进行考试改革试验之后,我校的考试已不只是学习终极评价手段,它已成为全面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学生多元化的学习和教师教学方法的开发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还具有了诊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功效。

构建新型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4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1 新型工业化的涵义和特征

1.1 新型工业化的涵义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而言的。所谓的传统工业化, 一是指发达国家的对外扩张和掠夺, 二是指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 或者说是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从总体上看, 我国工业化发展尚处于中期阶段。我们不能再继续走前阶段的道路而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路子。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新”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互动的工业化;二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三是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的工业化;四是充分考虑就业的工业化[1]。

1.2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1)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 (2)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促进科技成果更好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 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要强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降低资源消耗, 减少环境污染, 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从而大大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 (4) 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 是中国的国情。在工业化进程中, 要努力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 妥善处理好提高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为把人口资源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提供动力支持。

2 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新要求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技术含量, 以提升附加值, 提高效益 (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此, 必须大力开展创新活动, 提高科技含量, 其关键在于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性思维, 能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且能够创造性地开拓工作新局面的人才。那么, 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应该有哪些新要求呢?

2.1 具有较丰富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 即有良好的“大文化”素质;

2.2 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相关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应用型创新人才要注重“知行统一、崇尚实践”, 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2.3 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意识, 能够直接参与企业一线技术创新并能较好的解决所面临的工程技术难题。即在具体操作中, 要把所学到的知识积极地运用到实践中去, 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重中之重, 健康的身心素质是必要前提, 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强大保障, 这些是应用型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

应用型创新人才除具备上述必要知识、能力、素质外, 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法律等多学科知识, 以便能够较好的处理技术活动中所涉及到的问题。

3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培养人才时,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有机地融合, 激发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能力。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 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可概括为“一个核心、二个体系、三个保障、四大支撑”。

3.1 一个核心

一个核心是指坚持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 以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高校要时刻铭记“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从教育者角度看, 要贯彻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受教育者而论, 应着重培养其应用创新能力。基于此, 教育者只有转变观念, 更新思想,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 才不至于偏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轨道。产学合作, 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

3.2 二个体系

二个体系是指课程体系和工程实践体系。

(1) 改革课程体系结构, 提高培养人才的教育质量。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观念指导下课程的结构形式, 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及其管理等一整套环节。对服务面较宽、体现学科基础的专业用平台结构组织, 以保障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 体现“厚基础”;对服务面较窄的专业用模块结构组织, 以适应人性化的个性发展要求, 培养多规格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2) 加强工程实践环节,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工程实践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实践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坚持“知行统一”、“学以致用”的原则,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3.3 三个保障

坚持“师资队伍、创新大学文化、高水平基地”三个保障。

(1) 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2]” (梅贻奇, 1931) , 这句名言值得我们深刻领悟, 没有一流的教师就没有一流的高校, 可见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之重要。 (2) 创新大学文化, 这里主要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人文是科学之本。教育者要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对受教育者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文底蕴的积淀。在教学过程中, 要关注受教育者全面、和谐的发展;在生活上, 要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 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有利于提高人的创造力。 (3) 建设高水平基地, 现在所有大学都实行了学院制。学校和学院还是管理层次。基层学术组织 (研究所、实验室等) 是教师和研究生们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基地。在一所大学内, 发展常常是不平衡的。在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 不仅完成了大量的高水平科技成果, 拔尖优秀人才也大量涌现。这说明建设高水平教学科研基地是重要保障。

3.4 四大支撑

(1) 改造传统专业, 加强高新技术和交叉学科建设。为了使传统专业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 我们不失时机地对其改造和升级尤为必要。比如, 传统的工程制图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时, 把它升级成计算机工程制图后, 就能较好地满足社会需要。这说明高新技术的加盟和交叉学科的建设, 将会大大加强其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力度。 (2) 探索教育管理制度创新, 落实各项具体措施。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是高校管理制度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涉及多种因素, 最基本的是教育管理者的创新素质和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3]。须知, 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 更加有利于教育教学资源合理配置, 有利于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有利于形成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基于此, 笔者认为, 提高教育管理者的创新素质和营造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尤为重要。这样, 创新人才培养的各项具体措施就能更加有效地得以落实。 (3) 关注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健全创新人才评估机制。开展创新人才评估工作, 可以采取学院自评、高校测评和社会 (企业) 评估等形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生为本, 需要综合性地、多样化地和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 (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创造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 真正评出特色、评出水平, 不搞“形式工程”, 以期提出下一步整改意见或建设性建议, 并对问题之处组织复查工作。由高校评估专家组成评估团进行测评, 校领导应尽量避免直接参与。 (4) 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 根据需要可设置适当的创新学分, 对已经做出贡献的创新人才要予以奖励, 对正在努力做出贡献的也需要给予适当的鼓励, 以利于创新型人才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4]。要注意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适当的物质奖励是必要的, 但精神上的激励也许比物质上的奖励更有效, 因为它更能满足驱动人们创新的心理需要[5]。此外, 根据管理理念, 竞争与合作均不可或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激励机制的建立应该考虑进一步走向市场化, 即所谓的“激励市场化”。

4结论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于某一领域, 可能会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但往往表现为发展后劲不足。从长远看, 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在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 学校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更要注重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二者精神的弘扬。中国有句成语叫“厚积薄发”, “厚积”方能“薄发”, 这绝不是无稽之谈。因此,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任重而道远。

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努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构建和完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为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2007.

[2]黄延度等.梅贻琦教育论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10.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Z].2002.

[4]潘懋元等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宁波模式博士论文篇[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新型培养模式 篇5

数字媒体艺术是顺应数字信息社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兴应用型学科,它借助于数字科技的发展成果和全面支持表现出独有的特征。根据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特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应该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为重点,制定课程建设的规划思路,通过修订教学计划,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形成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案。

一、创新型数媒艺术A才的素质要求分析

数字媒体是一个新兴的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产业。它涉及到许多相关的传播媒体,数字影视、特效;多媒体网页设计、电脑游戏与电脑动画;卡通漫画、数字插图与数字艺术设计;数字音频、虚拟仿真等等也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字媒体艺术源于文化、艺术和技术的交叉、融合,在这一科学技术与艺术创意高度结合的学科,知识的更换速度对媒体创作人员和教学人员的考验是严酷的,创作者随时可能因技术的更新而落后。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它向我们提出了媒体艺术创作和发展教育的新使命。因为面临的将是全新的学科,无法照搬与沿袭传统的艺术样式。数字技术在设计过程中留给创作者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也受到技术标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何表述数字时代全新的艺术语汇,很多是未知的空间。数字媒体人才是复合型人才,除了要求从业者有熟练的操作技巧之外,更要求从业者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和独特的个人创意。这就需要数字媒体人才具有“多才多艺”的才能。它对原先媒体的承传性造成该专业对美学素养的需求,它作为高科技的时代产物从各个方面与艺术的结合更加密切。

技术教育应与文化、艺术融合。正如厉无畏先生在其著作《创意产业导论》所说:“在获得知识和操作技能基础上突破前人模式的独创思维和创造能力,是创意人才必备的首要素质”。创新型数媒艺术人才要求数字制作相关人员既要具有人文艺术修养。又要能够运用最新的数字制作技术手段。因此,真正具有人文艺术修养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数字制作技术的数字制作、创新、创意人才能够成为符合这个行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数字变革时代的媒体艺术创作涉及到的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它要求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全新的认知与判断方式,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较高的技术素质,也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更需要掌握综合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创新的才能。也就是说能将自身的创新素质合理地与其专业领域相结合。

在这一领域里,专业的技术操作需要协调与沟通,团队精神非常重要。现在重要的创新活动已经很少靠个人单打独斗,在国内外很多高校都非常关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更多的是跨学科“集群”式的创新,没有团队精神,协同攻关,集思广益,就很难产生很大的创新成果。个人只有融人到集体之中,才会有个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创造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没有人才。个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人是有思维、感情、个性和丰富思想的。传统的大学教学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使学生形成千篇一律的思维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的全过程,一切要以学生为出发点,一切以学生为归宿点,一切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目标。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怀疑批判,探索创新。尊重和保护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思维,把学生的头脑作为开发的对象,而不是作为灌输的对象来进行教育培养。鼓励学生敢于向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传统的思维方式挑战。只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创新素质才能逐步形成。另外,这一领域的人才培养需要的不是单一的教学,而是创新的复合型教育。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拥有艺术创意和审美能力,又能掌握新媒体技术的高级复合人才。

二、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理念分析

教育理念决定教育模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教育行政的领导。”可见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在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说理念是人才培养的灵魂。

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理念首先它应该体现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就是要塑造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与独立自主人格三者的统一,其本质和根本目的是实现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需要的有创造力专业人才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素质教育理念

高等院校更应该强调素质教育,很多高校教育在方法上重灌输而轻启发、重复制而轻创新,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压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所谓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理念的革命,而且是教育内容、方法和思路的变革。

高等教育学校是正规的学历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它与社会机构的各种相关专业培训相比。人才培养的周期要长很多,整体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3个月培养一个数字媒体制作精英,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些办学机构面对毫无专业基础的学员,在极短时间内恶补各类专业软件技巧,很难达到高端人才培养的真正效果,其对口就业率往往不到10%。”另外“社会人员太复杂,层次参差不一,大学生素质就高一些”。

所以。一定要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把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本体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素质教育向着更加高度综合化和专业化发展。开放性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时空的开放性,注重激活学生的心灵,开发人的心智,发展人的个性。21世纪并不意味着掌握了知识和信息就一定具有了竞争力,还必须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因此,要转变单纯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中心的继承型教育观念,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求实创新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变化令人目不暇接,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使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提高。

社会实践表明,独立人格的养成,正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方面。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把“每一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个性化教育理念

个性是创造的基础,个性化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个别差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教学或教育的过程,从而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教育模式,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教育更多地强调统一,个性发展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在教育机制上缺乏合理完善的个性培养运作模式,影响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创新精神的培养、以至于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的实践方向探索招生中生源素质结构的思考

招生的生源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改变中国高校招生管理体制和教育模式,将目标锁定在具有创新和潜力的人身上。改变不适时宜的传统分数录取制,按人才培养的专业学科发展目标要求吸收人才,培养人才。将考试分数与人的整体素质相结合,对学生的脑力和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潜在的智力发展进行综合评判,招进人才。以创新为先导,发展多元化办学模式,把我们的教育理论转化为能动的实践。

在高等教育界要推动学科交叉,打破技术科学与艺术科学之间存在的种种壁垒,联合培养相关人才。目前,我国数字媒体教育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相关潜质人才的短缺。这是由基础教育开始的文理分又、艺术学习与文化科目学习分叉造成的。这种分叉导致学习艺术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不开阔普遍存在着文化知识短腿的毛病这一问题需通过加强通才教育来解决;二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简化,这是由高等教育中技术科学与艺术科学问学科壁垒森严等造成的。在这种学科分立的情况下艺术类的学生只会学习如何更好地使表现形式好看,而忽略这种形式表现所需要的技术是否可行成本是否过高,是否会带来安全性问题;技术类的学生则追求技术的先进,而不管这种技术是否能与艺术很好地结合,会不会因技术手段的限制而带来美学意义上的不足。所以,确定招收的生源结构是数字媒体创新型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一环。以实践为核心的专业课程项目组合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以应用性为主,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以真实课题来强化教学过程之实践性内涵。可以采取项目化课堂作业方式推进教学,强调以“探究”为特征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同时,积级倡导“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学生要研究一个具有多种解决方法,开放性的项目或问题。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与专业实践相关的学习任务来提高他们的能力。

策略之一:拓展课堂教学内容项目化的作业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但同时体现其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而布作业不必拘泥于教材。打破教材的单元安排及学科的界线。同时,拓展的程度要控制好,要让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

策略之二:化繁、杂项目成多个子项目,大型项目难以完成,需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我们可以把大的项目分成好几个关联的子项目在课外完成,然后到课内展示、讨论。注重专业能力提升的“创作型”课程体系

注重能力”是创新型数媒艺术人才培养的重点。在培养目标上,必须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尤其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在一些数媒艺术专业主干课程结束后。(如3D、AE、PREMIERE等)设定一些综合制作类与联合作业类课程。完成特定主题的影视作品。主题包括MV作品、影视广告和艺术短片等,要求每个学生分组完成影片制作中的各门类的工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和发展愿景在创作小组内选择更具体的专业方向,这样一方面满足高年级团队创作成员专业侧重点需要,另一方面提高自身创作综合素质。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特点,这或许是他的专业某个方向的切人点。作品完成后在课堂上演示,教师进行点评。每个学生都必须独立完成从剧本到拍摄和剪辑的所有制作过程。打造与行业接轨的教学环境

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实行多区域实习,与基地签订协议。配备工作能力较强的指导教师通过产业基地内企业群安排实习生,分配实习任务,布置实习内容,为满足专业教学实习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实践教学质量。鼓励参赛为主的创作团队

激发学生的原创能力,以大量的影视类作品比赛为鼓励学生创作的机制,培养学生独立创新能力和制片能力,将大学四年中学习的理论课程运用到有时间压力的创作进程中,也增加与社会的接触面,提高了个人交际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

四、结语

新型培养模式 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物流装备与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近年来,广东省高职物流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根据2007年招生目录专业设置,将近有40所高职院校开设有物流管理专业,专业方向集中在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国际物流、报关与货代等细分领域。这些高职院校累计培养物流专业人才近万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东物流专业人才比较紧缺的现状。然而,在物流专业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广东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存在着与社会需求和发展相脱节现象。物流专业化、精细化程度越来越突出,对物流人才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更新,而广东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并没有跟上这种发展趋势,人才培养仍然按照“宽进宽出”模式,培养的学生似乎无所不能,但根据智联招聘网的物流有效职位需求统计结果显示,企业对综合性的物流专业人才需求日益萎缩,对物流细分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却在不断增长。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高职院校的重视,防止出现物流就业难问题。

进入21世纪,广东省明确提出将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物流装备作为现代物流技术载体,将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因此,物流装备制造业发展正在得到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物流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的物流装备技术人才,广东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操作型物流专业人才的主力军,尚未有院校设置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专业方向,这将会影响到广东省打造制造业强省的宏伟目标。因此,如何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开展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职业教育,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培养物流细分领域专业人才已成为广东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二、广东物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1.物流装备制造业是广东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支持保障

目前,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现代物流业一般具有三大体系:一是比较完善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装备体系,包括网络化的交通线路、现代化的运输工具、仓储、装卸、搬运及包装、流通加工的设备;二是拥有计算机系统技术和通讯技术有机结合而构成的高效的物流信息体系;三是比较发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组成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其中的物流装备体系,主要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硬件设备和工具。物流装备制造业即是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先进技术装备和设备的先导性行业,是为物流生产提供劳动手段要素的行业,是对传统机械制造业的改造和创新,是当前新兴的装备制造业之一,已经成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基础。在全世界范围内,物流业发达的国家和城市都拥有发达的物流装备制造业,如日本和韩国。广东省十分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多次出台相关政策与文件,鼓励与支持物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提升做大做强。技术创新与管理提升必然需要物流装备制造业的支持保障。

2.物流装备制造业是广东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及机遇

进入21世纪,广东物流业面临着重要的产业优化与升级问题。从市场需求来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然拉动物流技术装备市场的需求。据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以叉车为主的激动工业车辆的市场需求增长一直保持在40%左右;轻小型搬运车辆的产量增长保持在50%~60%左右;各行业投资建设的自动化立体仓库越来越多;托盘等单元化产品的需求量增长至少在30%以上;货架市场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货物运输车辆市场进入超常规发展阶段;无人搬运车、自动货柜、机器人等现代化物流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快速增长。此外,近两年以条码、RFID、GPS/GIS产品为主的自动跟踪识别技术在物流业也得到广泛应用。从运作效率来看,传统物流方式将受到跨国企业挑战,这将导致广东大量工商企业物流设施和设备更新换代。于2006年对外开放的物流市场将随着企业的激烈竞争和效率提升发生深刻的变化,物流装备制造业也将迎来全面升级的良好机遇。

三、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专业方向设置可行性分析

广东省物流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必然需求跨越机械学科与物流管理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在一些航海、交通运输类院校由于其自身特色和资源优势,相继开设了一些与物流行业相关的装备工程专业(或专业方向),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广东航海高等专科学校的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有些院校在设备管理专业基础上,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下开设物流设备与管理方向,等等。上述学校开设的专业(或方向)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定位于培养掌握港口机械、设备设计和开发以及管理的中高端方向,其定位面涵盖机械专业方向内容较多。目前,在广东省尚未有本科高校开设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专业方向,高职类院校由于基础设施、师资条件等资源约束的限制,对新型物流装备技术人才的培养更是缺乏详细的可行性论证。

1.社会需求分析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数据显示,广东省物流装备制造及其相关企业近千家。由于广东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物流装备市场空间较大,物流装备企业发展规模处于急速扩张阶段。据有关资料分析,预计在今后10年物流装备人才需求速度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但具有机械与管理知识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较小,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2.基础条件分析

广东有些高职院校理工科实力雄厚,行业特色明显,在师资力量、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动产学合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都已初步具备开设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方向的基础条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较早,物流管理教研室教学科研骨干曾在多家国有企业担任过技术管理骨干和业务中坚,并承担过国家物流行业标准制订工作。75%教学骨干老师具有工科背景,可从事物流装备领域的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2004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东莞市威特隆仓储设备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广东轻院威特隆物流设备研究所。研究所主要职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物流仓储货架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威特隆物流设备研究所的成立为开设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专业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积极的探索。

3.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分析

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不仅涉及到工学的许多学科方向,如机械、电子、材料、交通运输等,也涉及到管理、经济等学科方向,因此,它是一个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的学科。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使学生初步掌握物流装备工程的开发、管理和应用能力,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成为具有跨越工科、管理、经济学科的,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四、新型物流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1.“双循环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一些物流装备制造企业的网络调查和市场调研,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资源条件,根据职业岗位技能要求,通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的创新,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与企业共同构建实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学校(理论)—工厂(实践)—学校(理论)—工厂(实践)”“双循环交替”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见图1所示。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和企业顶岗实践的无缝衔接与有机融合,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构建学生企业顶岗实践或实习实训评价与考核制度,通过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和问题反馈,不断完善补充双循环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内涵。

图1 “双循环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双导师培养模式做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衔接配套和顺利实施。“请进来”是指引进、聘请具有丰富生产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来学校进行物流专题讲座、专业教学,通过师徒传帮带,培养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走出去”是指选拔教学骨干勤下企业,到企业实践锻炼,通过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工学结合的双循环交替,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层层递进,职业素质全面提升,在生产中逐步实现学生向生产者的转变。这种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工学结合为手段、双循环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带来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的全面改革,从而促进专业建设的全面提高。

2.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

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专业方向性质为工管并重,以工为主,以管为辅。因此,专业课程体系应主要涵盖物流装备机械、物流管理等领域。选修课程可以参照物流管理课程体系开发一些关联紧密的课程进行设置,以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表1 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专业方向课程体系

3.实训及实习基地建设

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是一个技术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方向。为了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从事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领域必须的知识,具备从事物流工作所应有的能力,试验实训及实习基地的构建是关键环节。

(1)以项目为导向组织校内生产实训。一方面通过购买教学模拟软件(如AUTOCAD软件、仓储管理软件等)使学生熟悉物流机械设计、物流管理专业技能知识;另一方面,以工程项目为导向与其它相关专业联合组织生产性实训,这种模式不但具有实用性和实践性,而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如针对某仓储建设项目为依据,生产实训流程见图2所示。

图2 以仓储建设项目为导向的生产实训流程

(2)以工学结合为纽带建设校外参观实习、产学研基地。双循环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学校能否与企业紧密合作。通过产学研的合作,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管理与运行机制,通过学校教育教学和企业顶岗实践的工学结合,大力推行定向或订单式培养。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与物流协会、劳动保障部门、物流企业四方合作联合成立物流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中心。按照“提供优质服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利益共享、成本分担”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各司其职,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将职业资格证书引入实践教学,按照市场需求和职业技能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社会服务工作。如物流装备操作证书(如叉车证)市场需求量大,但这方面提供培训与鉴定服务的院校或培训机构较少,甚至有些机构根本是滥竽充数,学员质量不能保证。根据企业调研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一些物流企业非常欢迎能在一线操作的技能型物流专业学生,因此,让学生在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的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培养中具备职业技能,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率。

五、结束语

发展现代物流需要物流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与推动。面对物流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广东现代物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这种挑战主要就是物流细分领域的专业人才缺乏。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广东高职院校应针对物流市场中出现的新型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实践,以期为我国高职物流教育提供示范性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朱洪前等:物流工程课程体系探讨[J].物流科技.第29卷(125)

[2]王健: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6(2)

[3]王应红:物流装备业走向繁荣[J].市场周刊.2006(9)

新型培养模式 篇7

通过抓质量工程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展,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目前冶金工程专业已经建设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河北省优秀重点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现代冶金技术实验室已建设成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时为河北省和唐山市重点实验室。冶金传输原理和炼钢学两门课程为河北省精品课程。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优化课程体系,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

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应用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了解现代冶金和材料学科发展,掌握现代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从事冶金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管理及经营、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热爱钢铁行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冶金工业是典型的流程制造业,其现代发展不再仅仅满足于解决某一工序节点上的技术或工艺问题,而需要站在整个“大冶金”工业链流程的工程科学高度,为此增加了一系列材料成型、金属材料、冶金能源、耐火材料等方面的课程,并在实习环节将实习厂由原钢厂、铁厂、烧结厂拓展到钢铁生产全流程工业链厂,从而保证将专业教育延伸到钢铁工业主体产业链。

构建“4个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方向选修平台。各类课程共计208.5学分。

通识教育平台(必修、46.5学分,22.3%):马克思主义纲要,基础,原理,概论;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军事训练。

公共基础平台(必修、59.5学分、28.5%):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电工电子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工程力学,物理化学等。

学科基础平台(必修、13.5学分、6.5%):冶金原理,冶金传输原理,金属学及热处理。

专业方向选修平台:(89学分、42.7%,);由专业限选课(68学分,32.6%)和任选课(21学分,10.1%)组成。专业限选课设钢铁冶金方向和有色冶金方向两个方向课,限选一个方向。

钢铁冶金方向的专业限选课:钢铁冶金学,钢铁冶金设计原理,有色冶金概论,炉外精炼,凝固理论,非高炉炼铁,专业英语,冶金实验研究方法,专业实验,专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设计。

有色冶金方向的专业限选课:轻金属冶金学,重金属冶金学,化工过程与设备,电化学,钢铁冶金学,冶金实验研究方法,专业实验,专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设计。

任选课由公共任选课(15学分、7.2%)和专业任选课(6学分,2.9%)组成。

全校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生至少选学15学分,具体要求为:VB程序设计4学分或者C++程序设计4学分必选一门,Auto CAD基础2学分;文学类课程2学分;经济管理类课程1.5学分。其它任意类课程至少选修5.5学分。

专业任选课:冶金反应工程学,近终型连铸,高炉喷煤,洁净钢与品种钢冶炼,冶金辅助材料,耐火材料概论,冶金环境保护,冶金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文献检索,金属压力加工概论,冶金能源,冶金流程工程学,冶金史,金属材料概论,共计15.5学分,从中任选6学分。

2 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鉴于国内钢铁企业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和设备装备的差异性,为使学生通过实习了解主体工艺设备、掌握工艺方法,近几年在唐山钢铁公司、唐山国丰钢铁公司、石家庄钢铁公司等省内稳定的实习基地基础上,又积极开拓了宝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等大型钢铁公司为专业实习基地。与唐山钢铁公司、邯郸钢铁公司建立了校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在冶金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设置三次专业实习(共10周),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15周,实践性教学总计76学分,占总学分的36%。近几年,为了进一步提高实习效果,教学采用立体设计方案:安排实习周每周第一天在校进行课堂教学,利用所购买的《钢铁生产概论》、《宝钢生产技术》等多媒体教材和录像,通过课堂讲解与多媒体生产工艺设备观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实习、课堂讲解、多媒体演示与生产厂技术人员的生产实践讲座相结合,保证了实习效果。

近年来,加强了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保证原每班两名教师的基础上,安排本专业研二研究生协助指导,有效加强了实习管理工作。

为客观评价实习效果和评定学生成绩,实习成绩采用平时表现、实习报告、闭卷考试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效抑制了过去主要依据实习报告评定成绩时,部分学生抄袭实习报告的现象。

3 教学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到各个教学环节与过程之中。在各个课程教学环节,注重以钢铁产业的历史进程观,研讨进程中重大工艺技术创新背景及其历史贡献,了解未来发展的前沿课题与现存问题,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知识基础上的方法论教育,代替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方法;以人文、科技、社会实践和专业教育,代替狭义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人格;以实践教育为中心,加强工具教育、论文写作与表述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技能与动手能力。

为此,在注重教学体系与内容的相对系统性的基础上,加强了开放性建设;在相对共性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差异性教育建设;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学生主体建设。在培养方案层面,构建了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课外创新、社会实践、讲座与论坛、设计(论文)与专题等相对独立又立体交叉衔接的、逐步完善的教学体系。在注重工程素养与工程能力培养的传统上,加强了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以听课制、督导制切实改变教师授课方法与组织方式,考查目标由知识学习变为知识基础上的方法培养;授课方式由教师主体传授式变为引导式为主的启发式、研讨式、研究式、案例式;授课内容由照搬教材变为以教材为基本知识点的开放式。

(2)开设部分前沿性、综合性专业课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近几年分别增设了非高炉炼铁、高炉喷煤、近终形连铸、品种钢与纯净钢冶炼等课程。

(3)利用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条件,为学生自主课外创新科技活动和实验提供指导教师和必要的条件支持。

(4)鼓励学生自大三始进入教师科研团队工作,并由教师提供工作补贴。通过实际科研课题锻炼、培养创新能力与工程能力。

(5)在专业课程设计保证工程设计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进行毕业设计或科研论文工作,锻炼学生实际工作经验。毕业设计真题真做的比例不断提高,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学生毕业论文题目是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如邯钢板坯中心偏析的成因、唐钢结晶器优化研究、钢水覆盖剂的研究等,通过真题真作使学生受到从选题、开题到撰写论文的科研训练,并累计取得近3000万元的经济效益,有的研究结果与教师联名发表论文。

(6)强化工具类课程教学。除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外,开设文献检索、科技写作、专业外语(三个学期连续开设)课程,并在毕业设计(论文)中明确要求翻译与课题相关的1~2篇外文文献。Visual BASIC、Auto CAD纳入学生必选课程等。使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为此,唐山电视台热点透视节目做了专访报道,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7)为学生开设系列专题讲座涉及专业前沿、工艺技术研究、创新人格品质等。

4 综合性、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实验教学是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环节,自2004年来,充分利用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河北省重点实验室的资源条件与开放管理的运行条件,全新构造了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与研究性实验以及学生自主命题科技创新实验等多层次实验教学与实验研究体系。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将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纳入实验教学计划与实验课程,将研究性实验与学生自主命题科技创新实验纳入学生科技创新学分。未纳入实验课程之中的实验由团队指定指导教师。完成的主要课题包括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国家重点推广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学生完成的自主命题科技创新实验有推渣机的设计、教室自动红外光控照明灯、超高导热纳米材料研制等。

5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冶金传输原理、钢铁冶金学、炼钢设计原理、炼铁设计原理、炉外精炼等全部主要课程自主开发了适于课程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或网络教学与学习系统,所开发课件大多在教育部、学校组织的课件大赛中获奖。配备有本专业现场生产工艺录像与东北大学工艺教学多媒体动画课件。课程组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性质自主确定授课方式,可于课堂上实现传统板书、多媒体教学、工艺录像三者间的任意切换,并与现场观模与实习教学相结合,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课堂教学方面,近些年加大了融能力培养于课堂讲授之中方面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力度,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例如,采用典型钢种冶金案例教学的品种钢与纯净钢冶炼课程、根据不同煤种,研究配煤、制煤、喷煤工艺、喷吹量与喷煤极限案例教学的高炉喷煤课程等。这些课程结合冶金案例,采用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提高了在特定冶金条件下,利用专业知识分析工艺过程、确定工艺方案与工艺参数的基本能力。再如,非高炉炼铁、近终形连铸、生态冶金等冶金前沿课程使学生掌握了前沿设备、工艺现状与研发历程、动态;近代冶金技术史教学使学生了解冶金技术发展、冶金设备与工艺改进的历史进程,掌握各历史阶段主要设备工艺的产生背景、研发过程、工艺特点、优势与局限,为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奠定了基础。

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到各个教学环节与过程之中。在各个课程教学环节,注重以钢铁产业的历史进程观,研讨进程中重大工艺技术创新背景及其历史贡献,了解未来发展的前沿课题与现存问题,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知识基础上的方法论教育,代替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方法;以人文、科技、社会实践和专业拓展教育,代替狭义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人格;以实践教育为中心,加强工具教育、论文写作与表述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技能与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中,必修课以应用为主线学习专业必需的知识和技术;精简课时,给应用型人才留出时间,去选修专业提高课程,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设立问题,给创新性人才留出空间,去通过参加教师科研以及学习新技术前沿选修课进行研究和探索。在选修课安排上,提高选修课比例,发挥科研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开设了一系列新技术前沿选修课,满足不同兴趣和爱好的学习需要,起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教学方式的组织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转变;在教学方法上从单向知识传授为主,向师生互动、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通过实验(实践)研究探索的方式转变。必修课采用讲授型、实践型为主的教学方法,选修课设立创新性讨论课堂,采用研讨型和自主学习型为主的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改革,冶金工程专业的学生质量大为提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我院毕业生在河北省钢铁企业多为企业技术和管理骨干。据粗略统计,六大国有钢铁企业中层干部中大约60~70%是由我院培养的毕业生,他们为我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振兴我省钢铁工业,提升我省钢铁产品的档次,提高我省钢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发挥着重大作用。

摘要:以质量工程建设、促进学科发展为目标,本文总结了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冶金工程专业改革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的主要工作。

创新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8

关键词:物流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1 前言

我国高校物流类专业本科教育发展迅速,至2009年全国已有近350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或在交通运输等专业中设物流方向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人才。但面对不断变化的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物流教育反映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脱节、课程设置不科学、专业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等都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解决物流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不够。

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积极的改革措施,建立以培养创新性物流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使学生获得培养创新能力所必需的理论基础和知识结构;

(2)通过各种实习、试验及其他校企结合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全面了解物流行业、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和运作模式及他们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通过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使学生了解物流科技和物流管理的进展,以及物流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

(4)通过参加各种大学生专业竞赛和其他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具有分析企业实际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从以上四个方面全面构建创新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2 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将物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所需要的各种科学知识如何体现在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中,是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该专业的理论课、实践课等的课程设置结合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要求进行了探讨。

2.1 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具有战略规划、供应链规划、物流网络规划、投资与项目管理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二类是与物流环节(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物流加工、物流信息)有关的运输管理、仓储管理、信息技术、车辆工程、运输规划、质量控制、物流设备等知识结构的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管理人才。我国各类与物流有关的管理部门和工商企业对前者非常需要,同时,对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管理人才也有较大的需求,这从我校近几年物流专业方向的毕业生绝大多数的就业去向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不管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人才都必须具有优化物流系统,分析解决物流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培养创新性物流人才的目标是:具有工科背景,能熟练运用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理论、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独立从事物流工程项目规划、实施、管理或企业物流系统的设计、规划、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应能运用工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方法和工具,根据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对复杂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

2.2 创新性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构建创新性物流人才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的快速崛起,物流理论和物流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已不能适应该形势,急需新的物流理念和先进的物流管理和运作模式来不断提升我国物流业的水准。

由此,社会各行各业对前述两类物流人才都希望具有相应的创新能力。因此高等学校就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

我们培养的物流人才要具有创新能力,构建教学体系时主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培养的人才要能够利用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的新理论、新理念,创造物流管理的新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于应用。或是通过解决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总结出物流管理的新模式和新理念并加于推广。

二是我们培养的人在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物流加工、物流信息等物流环节的具体操作中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最优规划、控制和管理。

根据以上思路和培养目标,构建了教学体系的框架,如图1所示。

3 创新性物流人才的培养途径与实践

3.1 课程体系建设

3.1.1 创新能力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创新型物流人才要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我们认为Dischinger et al.(2006)的观点具有说服力:现代物流专业人才应拥有职能技能、技术技能、领导技能、全球管理技能、经验与信用。其中在职能、技术、管理方面创新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是我们物流高等教育应该提供和培养的。而领导技能、经验与信用也应是我们在教书育人和能力培养方面足够重视的。

3.1.2 两条主线的课程构架

基于我们对培养创新性物流人才的认识,要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必需的知识结构来设置课程。它们是:

基础课:除思想政治方面的公共课外,还有外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制图、工程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专业基础课:运输组织学、运筹学、管理学、技术经济学、供应链管理、系统工程、电工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汽车构造等。

专业课: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生产运作管理、物流企业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机械技术、物流仓储技术等。

该课程设置的特点为:除开设现代物流理论及技术课程外,在开设课程的选择上设置了两条主线:一是管理学、运筹学、组织学、技术经济学、物流企业管理等管理类的系统课程;二是机械工程、汽车、电工、计算机应用等工程技术类的系统课程。以使学生具备创新所需要的知识背景。

3.2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分析、优化并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是进行技术技能和经验训练的重要方法。实践环节应体现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专业的过程。

3.2.1 基础性实践教学

该阶段主要任务是物流认识实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物流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通过参观了解物流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及部分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物流等的运作模式来达到这一目的。

3.2.2 专业实践教学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一些实验课程、专业课程的实习和生产实习,我们专门设置了物流工程实验技术课程(一)、(二),包含了物流仓储、运输管理、物流设备、物流信息等实验内容。专业课实习主要是如物流运输设备的拆装实习等。生产实习主要是到一些企业,让学生直接参加到企业的作业岗位,了解、掌握运输、装卸、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的运作、组织和管理。一方面可将此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延伸,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课程打下一个基础。

3.2.3 综合实践教学

该阶段主要任务是综合专业技术训练,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流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是角色虚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在该阶段我们加入了很多探索性的内容。一般要求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总体解决方案并能实施。在该阶段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组织能力。

3.3 其他实践活动

3.3.1 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开辟第二课堂

除利用各种实习机会组织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接触企业之外,还可以利用假期等业余时间要求学生参与各种调研活动。如组织学生到各大型超市、快递公司进行调查、参与工作,了解这些企业的运行、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有效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为他们将来进入企业后能创造性地解决物流管理中问题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是简单让学生到有关企业走马观花般的参观一下,而是在参观前后,请企业的主管负责人或技术人员给学生讲课,方法是将企业技术人员请到学校或是将学生带到企业。即所谓的走出去请进来。如武钢热轧的生产物流、武钢内部的运输状况、武汉神光为神龙汽车所做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美的武汉公司的生产和仓储布局等,相关企业的主管负责人或技术人员对他们的运作、管理和生产控制都作了专题报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3.2 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武汉科技大学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从组队、选题到填写申报书、项目具体调研,专业课教师都给予悉心指导。

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先在校内组织全部学生参加竞赛,每个参赛队伍都配备指导教师,完成设计、规划、管理方案。在此基础上选拔参加全国比赛的参赛队伍。

为此我们将各种科技创新活动贯穿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并在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为科技创新活动服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授课水平、个人修养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决定着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让专业教师不断进行物流系统理论的学习和进修,同时充分发挥各自具备的各种知识背景的特长,还特别要求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这样可以提高物流教师的整体水平,为创新性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具有系统的物流专业知识,又具有工程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背景的教师队伍在全面执行培养方案,并全面参与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很好地利用学科交叉特点更能培养出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性物流人才是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一个长期的教育方面的系统工程。通过几年来在我校实施上述物流专业方向的教学体系,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均有较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邵正宇等.物流专业方向办学模式的研究[M].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347-350

[2]曹彩杰.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课程体系建设[J].物流教学,142-143.

[3]张敏.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多因素契合策略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2008,(4).

[4]袁伯友.我国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储运,2008,(1):105-106.

[5]孙海涛.我国中高级物流经理技能需求现状分析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5):127-128.

预防医学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篇9

1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1.1教学模式陈旧自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基本沿袭前苏联预防医学教学模式进行,专业设置细,学科分类多。至90年代末期,中国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国情和其他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对高等教育的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和数量压缩,与公共卫生教育有关的专业仅保留了预防医学专业[1]。此种教学模式几十年来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疾病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对预防医学专业教育和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行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更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2教学方式单一落后目前预防医学教育方式采用的主要是注入式教学法,即“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法。教师采取灌输式授课方式,学生被动听课记笔记,没有思考和表达自己思想的时间和空间,考试也主要是考笔记上的内容。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对知识的记忆储存,而不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重记忆而轻创新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预防医学教育的全面发展,无法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

1.3课程设置不合理中国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大多数是学制为5年的培养体制,主干学科有基础医学 、 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其中前三年半主要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包括临床实习),后一年半主要学习预防医学专业课程 [2]。 与其他医学类专业相比,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和教学时数较多,且多数为必修课程 。 过多和重复的课程,使学生身心压力过大,疲于应对考试 。 这样的课程设置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内容非常不利 。

1.4实践教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脱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同时还要有深入现场调研、开展疾病控制和人群预防保健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能,尤其在紧急状态下,面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具有临危不乱地及时处理能力。目前, 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一些医学院校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治疗、轻预防”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较少培养学生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时安排上,专业技能课程只占极低的比例甚至没有开设此类课程,学生缺少亲临现场进行实际锻炼的机会。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课程,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1确立新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新的形势下,预防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应当从知识型教育向综合素质型教育转变。培养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广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科学态度、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胜任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管理与公共卫生工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2.2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在教学方法上, 尝试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中。例如:采用PBL、TBL、双语、情景教学法、案例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等方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往传统教学组织形式,逐步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在课程设置上,力求重视基础、创新思维、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和适当淡化专业,强调培养复合型“通才”。在课程内容上,力求人文知识与医学知识有机结合,并充分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形式与特色上重视减负、突出实践和课程设置的内在联系富于逻辑性,且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2.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综合实力中国预防医学专业现行实践教学主要有临床实习、现场实习及毕业论文三个环节。临床实习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基础环节,是开展预防工作的有力铺垫,将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考核并入临床专业考核制度,强化对临床知识的掌握十分必要。现场实习是实现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现场实习,可使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初步了解工作环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现场实习一般在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以及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进行。 通过实习单位提供岗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现场调查、 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快速融入到工作环境中。毕业论文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努力做到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与研究生课题相结合和与实习单位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三个结合,使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从文献检索、撰写开题报告、 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分析到论文撰写整个科研过程。 加强临床实习、现场实习和毕业论文的三个实践教学环节有利衔接,理论联系实际,对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数量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其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在会计人才供给方面,从数量上看,我国各大高校所提供的毕业生的数量是足够的,但从质量上看,现有会计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较弱,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当前,以记账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传统会计人才己经相对过剩,而市场所需要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却相当缺乏。“复合创新型人才”一方面需要具有广泛的会计理论和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而另一方面在知识结构和学科能力上又各有侧重。这意味着高校会计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巨大挑战。为此,如何针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培养更具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新型会计人才己成为我国各大高校会计学专业所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现有培养模式的缺陷

在我国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考评体系方面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培养目标过于短视。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将会计人才定位于以记账为主的“专才型”人才。在这种定位下,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就成为了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这种目标将会诱导学生以通过期末考试并最终顺利毕业为学习目标。而相应的教学课程在设置上就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尤其是现有环境下所必须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种目标定位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许考试成绩很好,但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时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缺乏应对经济环境变化的能力。(2)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从教学内容看,我国高校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还是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专才型”人才,教学内容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进行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理论课程体系,另一类是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实践课程体系。但无论哪类课程,都仍未摆脱传统知识体系的制约,教学框架被局限在一个较狭窄的领域内,限制了学生知识面与视野的拓展。其次,部分专业课程缺乏前瞻性和实用性的内容,甚至存在当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发生变化后所采用的教科书却未及时更新的现象,这就会导致学生毕业后发现所学知识与实务工作脱节。此外,在实践操作方面,虽然很多高校设置了相关课程,但课程内容往往只是对实务的简单模拟,且在授课过程中只是简单介绍各操作步骤,而并未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何要这样操作,以及如果具体情况发生变化后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不仅会导致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视野狭窄,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也有所欠缺。(3)教学模式单调呆板。目前,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教师单方面灌输专业知识而学生被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对于学生来说,记忆教师所灌输的内容成为主要学习目标,而对知识的进一步思考与探索却往往会被忽视。由于会计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的教学方式又较单一,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的会计专业都顺应教育部要求实施课程改革,增加了实验教学或实务模拟等课程,但从总体上看,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方法仍显单调、呆板,很少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讨论法等启发式教学方法。由于受到本科生专业水平与会计专业特点的限制,大部分会计专业本科教学所采用的案例就是简化的会计业务题,仅要求做出相应业务的分录或者进行简单的计算,而很少对相关业务的合理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多种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这种简化的案例由于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缺乏讨论与拓展空间,因此难以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兴趣。(4)考评体系落后。由于目前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被定位在学习与掌握专业知识,所以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考核仍然使用期末笔试的成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虽然最终的总评成绩会纳入平时作业、小组讨论等的评分,但在总评成绩中占的比重较小。这种考评体系往往会诱导学生甚至是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精力花在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而非运用与思考上,从而忽视了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三、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

目前,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会计行业也在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往往需要会计人员不但具有深厚的会计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还能根据行业需求不断自我更新现有知识并将新知识与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能适应社会及行业发展的变化,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本行业及相关领域。在此环境下,对会计人才培养的模式应该从“知识传授型”转为“能力培养型”。

1.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在新经济环境中,我国高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定位目标应当充分考虑经济环境和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随着经济环境和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端会计人才将会成为市场的主要需求对象。因此,必须创新高校的教育模式,加大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当前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这是因为:首先,会计是为经济服务的,会计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调整,即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并记忆了大量会计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方法,但随着会计准则的调整,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工作中的需要,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根据新环境、新业务来选择、寻找、并自学新知识的能力;其次,由于现实中的业务情况千变万化,而准则难以详细地全面覆盖各种具体业务情况,因此会计人员需要具有能扩展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只有当会计人员具备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才能不断地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更新,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

2.充实培养内容。首先,应该对会计专业毕业生面向的用人单位开展深入调查,分析各类用人单位中各岗位类型的主要工作职责与任务,分析完成各项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根据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创新和转变教学模式。其次,根据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调整现有的人才培养计划,充实人才培养内容。第三,根据调整后的培养计划,汇总出会计工作中典型的工作任务,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工作过程为框架,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材。第四,及时对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在教学中及时根据经济业务的变化引入新知识,在讲解会计操作时,应结合新的业务进行介绍并增加一些新的经济情况,使教学内容更适应时代的发展,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创新教学模式。由于会计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了适应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应该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应该将以理论灌输为核心的传统会计人才教学模式改为以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与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此外,当学生己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后,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导向,以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案例分析以及实务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这将有助于学生自学、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教师为主体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充分应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思考与探索去获取新知识并与原有知识体系相融合,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促进个性健康发展。此外,高校应通过建设会计模拟实验室模拟各种真实会计业务,还可以建立校外的会计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有机会了解接触真实的会计业务,这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其对会计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

4.改良考评体系。首先,改变现有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考评体系,增加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重。传统的考评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考前临时突击背书,而考试后忘得一干二净,这种考评模式下,学生不注重平时课后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在下一堂课讲授新知识时无法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掌握。如果能增加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会促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平时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其次,可以采用除传统笔试以外多种不同的期末考试形式,例如大型的案例讨论与分析、课程论文等形式,这有助于促使学生改变传统模式下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加强从实务角度对知识进行理解与运用。

四、结语

新经济环境下,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在对会计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培养理念,创新和优化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理论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尤其应注重加强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会计人才对知识的自我更新与创新能力,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为用人单位提供能适应当前激烈市场竞争环境的高素质创新型会计人才。

摘要:文章阐述了目前会计人才的供需现状,指出了目前的会计人才尽管数量众多但而质量上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分析了传统培养模式的缺陷,并给出了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途径。

关键词: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于忠臣.导师制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15-16.

[2]姜涛.会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实现路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4,(2):358-359.

[3]杜静.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探究[J].商贸人才,2015,(11):185-187.

新型培养模式 篇11

创新型人才內涵和特征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可以从内在标准和外在标准两个方面综合衡量。内在标准是创新型人才个体内在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外在标准是衡量创新型人才的显性尺度,表现为一定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

一般认为,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特征:专博结合的知识基础;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特征的智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以及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和富于冒险精神等。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系统分析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受到诸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通过系统分析,创新型人才受到培养模式、管理机制、培养环境和自我激励等影响,如图1。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系统,影响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其中,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又受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条件、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管理机制、人才的自我激励等影响。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高校应努力构建特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实践机会,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将品德与知识挂钩、课内与课外衔接、学习与应用结合、知识和能力统一,做到学生与教师互助、教学与考核互促、学习与思考互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广泛接触不同的事物,学会观察与分析,促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1、以学生为中心的弹性学分制。启发、探究式教学和“宽进严出”的教育特色,从宽基础、重能力出发培养人才,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崇尚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注重启发、诱导式教学,尊重学生的观点和见解。强化实践能力,实行弹性学分制,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2、多种模式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积极采用现代先进教学手段和信息网络技术,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充分运用多媒体、实践教学等方法,增加直观性和趣味性,充实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按“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的原则设计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实行以能力为主导的考核方式,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科研、思维、分析、创新等能力的综合培养。

3、产学研广泛结合,拓宽外部联系。创新型人才容易在频繁交流中大量产生,高校应创造机会,加强师生、系所、校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使教学科研复合型人才与市场结合,促进学生与外部科技、知识、信息的广泛联系,使知识在思考中不断运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4、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制度创新。营造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习。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应不断创新教育管理制度,注重学生差异性和个性自由,因人施教。推行导师制能从品德、能力、思想和知识等方面引导学生,高校应积极研究导师制实施的条件、内容、程序、组织制度和管理方式。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管理保障机制

高校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通过制度保障推动创新教育。从选拔、培养、考评、保障等多层次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管理保障机制。

1、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保证。大师是大学的支柱,更是大学的灵魂。“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大学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聘请名师,加强中青年教师培训,健全导师制,对内部教师晋升和职称评定公开化、透明化,完善教师的聘任和晋升制度。优秀教师不光有渊博的知识,广阔的视野,更需要有一流的教育方法,能够循循善诱,寓教于乐,给学生的是潜移默化的感染,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的灌输。

2、人才录取标准和考核改革。改革学生录取和考核过程中只看分数的单一标准。考试分数仅是知识的一种反映,无法衡量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高校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或潜在创新能力的考核,对招生、培养和考核等环节综合改革,完善人才选拔制度,使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

3、培养理念创新与培养环境创造。宽基础与重能力培养,要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人格,放宽转专业的限制,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允许部分学生根据专长、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和专业方向,实现专业弹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教师不应再是传统的“教书匠”,而应该成为卓越的“艺术家”。高校需要突破体制制约,以人为本,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水平的教学,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与互动。

4、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识和环境。创新精神是人追求文明进步的探索本性,也是知识社会对人的素质发展的内在要求。研究表明,任何一个有智力的人都有创造力,但并非任何一个有智力的人都能发挥出创造力,也就是说创造力犹如人的智力中的宝藏,需要开采和挖掘。创新型人才成长需要有鼓励、包容、宽松的环境和创新文化,只有创新的文化土壤才能培养出创新的人才,学校是文化创新的前沿。学生创造力的发挥需要教师们训练和培养,通过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氛围,塑造创新环境。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重要的场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探索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必须积极主动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使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

(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

新型培养模式 篇12

聚焦成才热点, 思考成才模式;

阐释成才含义, 探讨成才规律;

剖解成才案例, 反思成才误区;

研究成才路径, 透析成才要素。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石家庄经济学院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开展各种创业教育,努力培育创新应用型人才,提升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大大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率。2008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石家庄经济学院地学实验教学中心,根据多年教育工作经验凝练出了素质教育下的“5E+3C”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遵循素质教育的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意志、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身心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交流与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精神,面向所有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一、“5E”的内涵

“5E”,是指应该着力对学生开展五个方面的培养:

Eng ine:内在驱动力。内在驱动力包括理想、品德、社会或家庭责任感、成功的欲望、兴趣爱好等。地学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对学生开放地球科学博物馆、开放实验室、邀请知名学者或成功企业家讲座进行专业教育和成功学教育,通过野外实习学习艰苦创业的地质精神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的成功欲望,培养他们的社会和家庭责任感,使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学会做人、做事、治学、追求事业。

Es s e ntia l: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任何专业都必须以基础知识和理论为前提。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实践环节就没有根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主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来完成,同时实验教学环节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实验教学中心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学生进入开放的实验课程之前,要求他们在实验教学网络上进行一定的理论基础测试,通过者允许进入,否则会被要求补学有关理论基础。

Exe rc is e:实训、训练和操作,即基本技能。初级的实训,即基本型实验,是对于各项实验条件各种仪器的利用操作。综合设计型的实训更加重要,学生必须学会面对较为复杂的特定问题,懂得选择相应的实验项目,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选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自主开展实验工作。地学实验教学中心注重科学合理地安排基本型实验和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使学生具备过硬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创新型实验。

Exp lora tion:探索、探讨、研究,即探索精神。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必须注重探索精神的培养。对所面对问题的好奇、怀疑、追索、求解,以科学的态度、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创新的实验思路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就有可能引发新的发现、新的“教育论谈”专栏宗旨

发明和创造。探索精神的培养,包括探索的兴趣、勇气、思维、方法的综合培养。地学实验教学中心鼓励学生开展研究创新型实验,尽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Ente rp ris e:创业、事业规划及实施,即创业素质。这里的创业是指广义上的创业,不仅包括学生自己创办全新的企业,还可以建立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事业,或者为国家的地质矿产及其相关行业建功立业。石家庄经济学院的创业教育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业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技巧。地学实验教学中心一方面积极参与和配合学校的创业教育,另一方面积极有效地为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提供实验平台,通过立项等各种方式为他们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二、“3C”的内涵

“3C”,指应该为学生提供三个方面的教学资源:

Cond ition:条件,即良好的教学条件,尤其是实验教学条件。地学实验中心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引进先进的、配置合理的、数量充足的仪器设备,并对这些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不断完善实验室的环境和安全保护条件;地学实验教学中心还以各种途径、各种形式聘请高水平的教师、专家和知名学者成为中心的专职、兼职或客座教师,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师资条件。

Cha nc e:机会,即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尤其是实验教学条件的机会。能够利用实验教学条件有效地进行内在驱动力、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探索精神和创业素质的培养,就是机会。地学实验中心尽量增加计划内实验教学的课程及学时数,同时还努力做好实验教学平台的开放,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机会。

Cond uc t:引导,即科学、合理、高效的引导。成功地进行“5E”的培养,有效的引导是关键。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就是高水平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引导。做好引导工作,一方面是做好师资的配备,另一方面是做好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同时做好实验教学活动的合理组织和到位的引领、指导,以及相关环节的有效管理。

三、“5E”与“3C”的关系

“5E+3C”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中,“5E”的培养环节主体是学生,“3C”的提供主体是学校,包括我们实验教学中心在内的教学部门和教师,“5E”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的目标,“3C”的提供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两者良性互动,协调一致,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就能取得越来越好的成效。

上一篇:配电载波下一篇:大气压强的实验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