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培养(共12篇)
模式培养 篇1
近年来, 伴随着高职高专院校的全面扩招, 每年毕业的高职高专人数急剧上升,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高职高专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普通高校扩招直接冲击了高职高专生的就业,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问题。按照企业的要求, 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是解决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的一条重要出路。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院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 通过签订委培协议书或以企业正式文件的形式予以落实,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职业院校办学模式。
在现今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 学校和企业定向培养人才, 让人才早日走上市场化的道路, 对于学生、学校、企业无疑是一种多赢之举。
一、“订单式”教育的特点
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 如果用人单位与职业院校能够密切配合, 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和管理所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一) “订单式”培养符合职业教育规律
职业针对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走校企合作之路是最佳选择, 也是确保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订单式”培养恰恰遵循了职业教育的这一规律, 其人才培养目标完全是针对企业的相关岗位制定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企业与学校的密切合作保证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 “订单式”培养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
(二) “订单式”培养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有机会置身于真实的生产活动之中, 并在指定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 使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可以零距离接触;同时真实感受职业活动的氛围, 与指导技术等企业员工的接触, 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浓厚的人文因素。这样学生受教育的氛围是“学校+企业”模式, 这是对学校教育氛围的延伸, 从而使学生受教育的内涵与品质得到扩展, 在理论课上遇到的疑惑也可以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 同工种的学生可以在学习中组成学习小组, 互帮互学, 共同交流,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 “订单式”教育是一种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的育人模式
对于企业来说, 企业参与学校课程设计, 除了能够对学生做好职业技能培训, 还可以使这些学生在学习期间较早地接受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养, 使他们一到企业就能上岗, 很快就能融入企业文化之中, 成为合格员工, 避免了企业到社会上招聘人才的盲目性, 也减少了岗前培训的时间和周期。对于学校来说, 教育目标更加明确, 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培养人才, 从而可以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 减少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既有动脑能力, 又有动手能力的实用人才。
(四) 学生的专业思想稳固, 没有就业找工作带来的干扰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为社会所接受, 学以致用, 为社会创造价值。因此, 在“订单式”教育完成后, 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订单”约定, 安排合格的毕业生到企业工作, 安排学生就业。所以, “录用就业”作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 成为区别于其他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重要特征。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培养模式的比较
(一) 办学的指导思想区别
订单式培养是从职业需求出发的教育体系, 即高职教育以职业为研究对象, 研究每一类职业中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合理配置与应用发展, 按照职业的类别划分不同的专业, 依据每一类职业技术和应用科学的不同种类和特点, 设置专业课程, 培养定向于某一类职业的专业人才。而传统培养模式是从学科出发的教育体系, 以科学中的各门学科为研究对象, 研究各门学科的理论和应用, 推动各门学科的理论创新和应用创新。研究范围不局限于科学的某个层次, 即研究基础科学, 也不排除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根据学科种类划分专业, 设置专业课程, 培养非定向于某类职业, 而是熟练掌握某一门学科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
(二) 培养目标的区别
订单式培养的是技术型、操作型的具有大学文化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上, 不以学科定专业, 而以社会需求定专业。而传统培养模式培养的是研究型、探索型、设计型的人才, 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单一性。几十年来, 所培养的人才多为学者型和理论型, 习惯于学科为本位的“三段式”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的教学模式。体现为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的培养目标一样, 专科层次与本科层次培养目标一样, 其计划基本上按本科计划压缩而成。在教育实践中则体现为对于同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提出统一的培养规格和要求, 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 确立统一的评价标准, 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 造成人才整体结构上“千校一面”, 人才的个性特色上“千人一面”。
(三) 教学过程特征的区别
全部的教育活动及现象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两大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的问题。在本质上看, 订单教育的教学过程是以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传统教育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科专业理论体系为出发点。这里说的是“本质上”, 并不是说传统式专业教育不考虑职业能力, 或订单教育不考虑理论体系。订单式教育要求学习知识必需够用, 注重所学知识的针对性、实用性;传统式教育则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在人才培养途径上, 订单式教育强调岗位能力的培养, 把技能实训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与实践的比例达到1∶1左右;传统式教育虽然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但其教学方式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教学特点上订单式培养以学生为中心, 以技能训练为核心;而传统式培养以教师为中心, 以传授知识为核心。
(四) 办学体制上的区别
订单式教育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强调必须走开放式办学之路, 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社会力量办学等灵活多样的办学体制;学科式教育显著特点是办学体制单一, 投资渠道单一。在师资队伍组合上, 订单式培养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同时要求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必须占有较大的比例, 强调引进有专长的高工、技师充当实训课程的指导老师;学科式师资队伍要求保持学术思想“新”, 学术水平“高”, 保持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与完善。在学生的评价上, 订单式教育更重视社会评价要求, 力求使学生成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顶岗人。由于学科式教育与订单式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 教学对象亦有区别, 学科式培养要求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订单式培养的生源极其复杂, 尤其是近年来, 随着高校的扩招, 学生的整体素质更是参差不齐。
(五) 管理体制的区别
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 高职院校是实行教学、生产、科研三条线并行的组织结构。在这种组织结构中, 教学、生产、科研三条线各自发展, 交叉而不融合, 难以发挥对高职人才能力培养的综合保证作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建立从形式和内容上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顺利实施的管理体制, 这种管理体制首先应在组织结构上将教学、生产、科研融为一体,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实现订单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订单式培养为我国职业教育注入了活力, 为校企合作找到了切合职业教育健康顺利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 是带来了观念的转变。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 都会通过订单式培养在观念上发生一定的转变。订单式培养强化了学校的市场意识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观, 必将更加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时, 订单式培养使企业对职业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信任, 关注职业教育的程度会更高。更重要的是, 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将更具前瞻性和主动性, 带来了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和方式的转变。其次, 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 过去的校企合作大多是表面的、松散的, 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也缺乏约束力, 这种合作达不到实际效果。订单式培养则是企业提出需求, 培养自己的员工, 所以企业非常关注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 与学校合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第三, 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能力。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或档次相对较低, 除了就业大环境的原因外,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是否契合,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就业率。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的, 学生就业有意向协议, 就业比较稳定, 就业率较高。因此, 订单式培养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模式培养 篇2
[1]或手段。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
(1)培养目标和规格;
(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
(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
模式培养 篇3
一、秉持“一个理念”
“一个理念”即教师的教育过程既是指导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二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同时发生、同步发展的。教师不可能用一成不变的东西去教育不同时代的学生,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可回避的。积极、主动、卓有成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对完成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任务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无外乎内外两个因素,强烈的自我发展渴望和创新实践能力是内因,学校的规划、引导、组织及营造的专业发展氛围是不可或缺的外因。基于这一理念,我们一方面提供平台,鼓励教师主动发展;一方面开展活动,助其发展。
二、搭建“两个平台”
“两个平台”即教师论坛、同课异构,在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提升上为教师搭建了平台。
一是开设教师论坛。每学年一届的教师论坛,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于广大教师的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通过教师的教育思想碰撞、教育教学经验整合、教育教学智慧分享,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教师论坛每届一个主题,全体教师共同围绕这些主题展开讨论。论坛一般安排在学年末,学年初便公布论坛主题,请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思考、实践、提炼,并把自己的思考感受撰写成文章上交,遴选发言者时,也会考虑到老、中、青三个不同群体的代表性。
二是开展同课异构。由同一学科的名师和青年教师执教同一课题,以展示不同的理念、设计、实施和效果,让大家在对比中受到启发,从而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同课异构活动每学期每学科组织两次,提前一周确定执教课题、执教人、主评人等,届时同学科全体教师共同观摩。评课是同课异构活动的重要环节,首先,执教人介绍教学设计,反思实施效果,然后主评人全面评课,其他教师补充评课,最后由执教教师将教学设计、学科组评价意见、教后反思的电子文档发往学校专用邮箱保存,作为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材料。
三、启动“三项工程”
一是名师高端发展工程。这是为目前成就较高的教师创建的促进他们继续发展的平台,该T程中的领衔人组建了自己的专业发展共同体(由4-6名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制定发展规划,学校为他们提供保障措施(如建立名师工作室,订阅专业书籍杂志,外出学习参观等),并明确了对他们的考核目标。共同体的专业生活使他们教学相长,领衔人在引领共同体成员发展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二是中青年骨干教师优先发展工程。这是为教龄在6-15年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设计的,这个年龄段的教师相对较多,他们本着自愿发展、优先发展的原则参与到该工程中,该工程中的领衔人也组建了自己的专业发展共同体(由2-4名青年教师组成),设计了发展规划,学校也为他们提供了保障措施,明确了对他们的考核目标。这一群体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接受名师高端发展共同体领衔人的引领,另一方面又带动“1-3-5 工程”中的青年教师,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带动了别人。
三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1-3-5工程。这是为5年教龄以内的教师设计的,要求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三年成熟、五年成为教学骨干。学校分别对入门、成熟、教学骨干制定了目标和考核办法,并定期考核。由于他们既受到名师高端发展工程的引领,又受到中青年骨干教师优先发展工程手把手的指导,青年教师一开始就步人专业发展的正轨,“1-3-5工程”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起到引航作用。
四、开展“四项活动”
一是青年教师教学技能评比。该评比每两年一次,主要针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旨在通过课堂教学比赛,在展示、交流中提升青年教师的各项教学技能。比赛大大激发了青年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缩短了他们的成熟期。
二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该比赛每两年一次,主要针对45岁以下教师,检阅教师的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比赛由说课、课堂教学、课后答辩三部分组成,把理论设计、教学实践和反思提升结合起来,有效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凭借比赛结果向上一级推荐优质课参评人选。
三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每学期一次,引导全体教师围绕学校设计的主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结合具体案例撰写教学反思小论文,择优编辑成《教师教学反思录》,供全体教师参考学习。《教师教学反思录》既是教师教育智慧与心血的结晶,也是进行教师培训研修的鲜活教材。
四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关键性措施,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学校的课题研究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名师设计主持的关于教育思想、教学策略、学习心理等领域的省市级大课题;另一类是普通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发现问题后设计的校级“草根式”小课题。两类课题相互补充,形成了全校的课题研究网络。
五、实现“五个目标”
一是理念先进。全体教师紧随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思想开展学习、教学、反思、研究等活动,在课堂教学比赛、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领域,都能彰显丰厚的理论功底。
二是水平精湛。教师的教学水平领先,凡外出参加比赛的教师,大部分都能在省、市级比赛中获一、二等奖。
三是成果丰富。全校教师撰写和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学校编辑了十几册《教师反思录》,开发了几十门校本课程,在2011年教学成果奖评选和2014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有十几项成果分获国家、省、市奖。
四是模式科学。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分层培养,分类推进,尤其是“三项工程”形成的递进式的教师培养梯队,凭借团队的内驱力和学校的监督评价机制,有效地发挥了该科学模式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是示范辐射。学校现有市级名师工作室7个,正在带领全市四十余名骨干教师从事理论学习、课堂教学改革、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工作,已涌现了大量的成果,名师工作室发挥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模式培养 篇4
一、高职院校“双证型”学生培养模式分析
早在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推动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实行“双证书”制度, 使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且互通, 是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从近年的实践看, 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 必须进行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以就业为导向, 推行“双证书”制度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国家职业标准的内容, 通过职业资格认证管理机构组织的专家认证, 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并减轻其考证负担。因此, “双证型”教学模式首先要求培养“双师型”教师。
二、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意义
“十五”以来, 安徽省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建设职业教育大省的要求, 高职教育教学中暴露出一个突出的问题———师资问题, 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 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一)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强弱,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既能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 提高办学质量;又能带动一批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提高办学实力。
(二)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推进“双证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手段
“双师型”教师具有综合性和职业性的特性, 是沟通社会生产实际与教学改革的桥梁。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利于实现教学、生产、科研的有机结合, 把企业先进管理制度、经验和最新的科学技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 使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的需求。
(三)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适应社会、完善自我、更好履行教学岗位的需要
目前绝大多数专业教师是大学毕业后从普通高校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的, 实践与动手能力、现场教学与指导实训能力、分析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都远远不够。培养“双师型”教师使教师自身成为具有较高教师素质、较强实践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能更好适应社会发展, 满足教学需要。
(四)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发展安徽经济、全面提升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保证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安徽省高等职业学校设置试行办法》中明确要求建校初期每个专业至少配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任教师3人。培养“双师型”教师有利于进行高职新专业建设和改革, 有利于推动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系统建设和改革。
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目前, 人们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主要有:其一, 认为所谓“双师型”教师, 就是具备两种不同系列技术职称的教师;其二, 认为“双师型”教师, 就是“拿起书本能讲理论, 挽起袖子能修车”的教师, 可以描述为:“教师+技工”;其三, 认为有了教师资格证, 再考个职业技能证就成了“双师型”教师, 可以描述为“教师证+技师证”。这些理解都比较片面。只有从高职院校“双证型”学生培养模式出发, 才能全面界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1]。
教育部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指出: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 (或以上) 教师职称, 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 (1) 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 (或以上) 技术职称 (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 ; (2) 近五年有两年以上 (可累计计算) 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 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 近五年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应用技术研究, 成果已被企业使用, 效益良好; (4) 近五年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 使用效果好, 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 基于高职院校“双证型”学生培养模式, “双师型”教师应该理解为:以培养“双证型”学生为目的, 以教育素质和行业素质为基本内涵, 集教师素质和行业素质为一体的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 是以教师职称和行业技术职称为外在特征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双师型”教师即双师素质教师, 双师素质的提法不仅丰富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更重要的是赋予了“双师型”教师新的更具高职师资特征的时代内涵。
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与途径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建设职教大省的重点工程, 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需要教育、劳动、人事、财政和各行业 (协会) 主管部门的相互配合和支持。
(一) 各部门联动积极培育“双师”文化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依靠文化引导, 实现“双师”文化培育先行。“双师”文化培育是各部门联动的结果, 需要各种配套措施的完善,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一, 政府应在舆论上、政策上、经济上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扶持力度, 形成一个尊重“双师型”教师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二, 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健全“双师型”教师管理文化, 形成一个崇尚“双师”的文化氛围, 为“双师”文化发展提供现实土壤;第三, 高职院校的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双师”文化建设中去, 奠定“双师”轴心文化的坚实基础;第四, 高职院校“双师”群体大力弘扬实践文化, 通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做出的与其他类型教师不同的成绩和贡献来谋求社会各界对“双师”群体的认可, 使政府、职业院校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
(二) 高职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双师型”教师培训
高职教师应该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到只有成为“双师型”教师, 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才能使教师个体更加专业化与职业化。因此, 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抓住发展良机, 发挥自身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动性, 提高参与学习和培训的自觉性, 变“要我学习 (培训) ”为“我要学习 (培训) ”, 早日成为“双师型”教师。这样, 教师个体才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例如:将有机会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挂职锻炼及现场考察, 获取实践技能与实践经历、经验, 将有机会成为高水平的专业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将获得更多的主持科研课题的机会与创业的机会等等。
(三) 以校企合作、学研结合为切入点, 成立师资培训基地, 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了适应“双证型”教学对“双师型”教师的需要, 必须实行校企结合, 让教师到实践中锻炼, 安排在编专业课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进行专业实践训练。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结合、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都是校企合作的典范。但在中国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 大部分企业并不欢迎教师到企业内部调研、锻炼。一些企业虽然接收了少数教师到企业内部挂职锻炼, 但是大都建立在个人关系基础上。关键技术、关键岗位和整个生产过程不愿对教师开放, 人为地把教育与生产隔离开来, 使得产教结合不紧[3]。因此, 高职院校应多与企业联合开展项目开发等活动, 一方面, 充分利用产学合作的契机, 直接从生产一线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企事业单位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 从事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将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带给企业, 加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这样的双赢是学校和企业都期盼的[4]。
(四) 成立专家组织, 制定“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
在“双师型”教师管理中, 激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成立一个专家组织, 成员由校领导、职能部分管理者、“双师型”教师骨干、企业专家等组成。专家组织要主动去了解高职教师的需要, 尽可能地提供条件或引导教师的发展方向。对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可进行分层分类和创建素质模型来完成, 将“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与职称、奖金、福利等直接挂钩, 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第一, 在职称评定上, 既要重视教师第一职称及教师系列职称的评定, 又要完善第二职称如“工程师”的评聘, 使得一些已具有“双师型”教师素质和条件的教师成为“双师型”人才[5];第二, 在聘任制度上, 对已经取得相应任职资格证书的教师, 要积极聘任, 以充分调动其工作激情;第三, 在待遇上, 摒弃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 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 形成充分体现并积极鼓励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和创造突出业绩的薪酬体系。
综上所述, 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是以就业为导向, 推行高职院校“双证型”学生培养模式的核心手段, 也是安徽省建设职业教育大省,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 使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相结合的重点工程。
参考文献
[1]朱雪梅“.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难题及对策[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2006, (07) .
[2]刘子真.论“双师”文化的培育[J].现代教育管理, 2009, (08) .
[3]朱江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校企合作[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2006, (10) .
[4]夏世明.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几点思考[J].管理世界, 2009, (03) .
全科医学培养模式 篇5
对于地方医学院来说,应该把握住机会,加快且全面的进行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执业水平, 培养一群具有高素质全科医学知识的人才。
关键词:全科医学;人才培养
1前言
随着我国近年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主题逐渐成为目前我国发展的主旋律,而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更是科学规划社会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
2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现状分析
2.1国外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 全科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1970年初正式被确立,全科医学这门学科被北美的一些临床上的医学专家提出。
最初,全科医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的临床医学学科。
在1968年,医学专家们正式提出了一门具有独立性的学科,它就是家庭医学学科。
之后在加拿大、澳大利亚都陆续开始了与全科医学人才相关的一系列培养项目。
1990年,在我国的台湾和香港也进行了关于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现今,全球已经有许多国家和大部分地区开始了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工作方案的建立以及一些住院医师学习全科医学技能的培训。
2.2国内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 我国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在最开始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独特的中国特色,我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事业从改革开放到可持续发展, 经历了三个阶段,包括建立和弘扬以及发展,随后又经历了改革、调整及复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重要部分。
3全科医生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3.1全科医生质量有限 因为我国对于开展全科医学的教育比较落后,全科师资严重缺乏,培训基地和教材不完善,还有一些培训的工作不合理,规范化的培训宣传和普及很艰难,困难重重[1],社区全科医生本科学历以上的人很少,导致目前我国合格的全科医师寥寥无几。
虽然有一些通过转岗和规范化的培养,培养了一些专业的全科医生,但目前,仍有较大差距,对于社区卫生发展的要求及居民的需求来说,这很难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保健服务[2]。
3.2全科医生培养方式不完善 目前提高全科医生医疗质量的先决条件是继续医学的教育,我国在积极实行的“5+3”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模式只解决了这门学科的入门问题,但目前全科医生只能通过参加专科医生举办的继续教育课程来进行继续学习,继续教育还是严重的缺乏,即使到更好的医院进行进修,也还是专科医生来指导全科医生,这样对于那些全科医生来说就缺乏了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所以,对于提供针对全科医生的培训师资和平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全科医生管理能力和诊疗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4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重要意义
全科医学又叫家庭医学, 是一门新兴医学科学,是医务人员直接进入社会向群众提供医疗协助、预防疾病的发生、保健身体,还有病后康复这一系列的指导与服务。
全科医学人才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领域工作,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5全科医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5.1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 全科医学教育是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必要的途径,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临床、预防、康复和人文等为一体的教育。
近年来,学校大力发展全科医学的教育进程和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情况,积极的组织教师学习和培训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加强对教师积极探索和了解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和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的鼓励。
5.2加强临床实践基地建设, 积极开展社区实践教学 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实践教学环节,医学生即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基础理论和专业的操作技能,还要有熟练清晰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校应该建立有利于医学生的一系列的实践操作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和学校医院的教学资源优势,加强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融合。
5.3培训基层在职医疗卫生人员 当前制约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是高职称的人员较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整体学历不高,专业不突出,年龄结构严重老化,重要的是居民普遍对基础医疗卫生的服务和医学技能不信任和不放心的缘故。
因此,目前十分迫切的问题就是要强化在职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培训,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和诊疗技术[3]。
建立全面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和培训人才的实习医院,为一些比较底层的医院的医生和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提供全科医师骨干培训以及资质认证等,进一步为岗前培训做好准备,推进对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可信度。
6结论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不断推进,在全科医学的发展和研究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学科教育和医院人才培养方面有了充分的提高和显著的成绩。
随着我国提出的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推动和不断完善医疗卫生的服务事业,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谢庆文,唐红梅.在校医学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的现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14(1):10.
[2]林民强,邢聪艳,蔡怡嘉,等.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15(9):2863.
管制员培养模式研究 篇6
世界各国管制部门均高度重视管制员的培养,本文针对管制员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简要说明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对管制员的要求,继而对国内外管制员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并着重对我国管制员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最后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员; 体制; 培养模式
【中国分类法】:F563
1. 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对管制员的要求
1)基本要求
首先管制员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第一” ;然后还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2)理论知识要求
空中交通管理理论、程序和雷达管制原理、管制专业英语、空中领航学、航空气象、飞行原理、航空器性能、飞行组织与实施、通信导航等。
3)工作能力要求
其中工作能力要求又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概念和空间关系的理解能力,敏捷性和条理性,预测和决策能力,协调配合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要求,限于篇幅不赘述。
2. 我国管制员培养模式现状
目前,我国空中交通管制员主要通过三所高等院校培养,即中国民用航空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其中大部分管制员毕业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和中国民航大学,近年来国家空管局经过慎重的考虑,并借鉴发达国家管制员培养的经验,招收“4+1”式的管制员,以加快管制员培养的步伐[1]。
3 我国管制员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1)培养数量与质量难以满足行业需要
2)招生体制不适合培养要求
3)课程培养体系设置不合理
4)培訓资源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5)师资队伍有待快速发展
6)培养内容方面的欠缺
7)专业培训上的不足
4 确定适合国内的培养模式
如上所述,我国空管专业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专业方向不明晰,专业技能训练“一锅煮”等等。以四年制本科专业为例给出一种专业的培养模式。空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具有双重属性,既要符合国家教委对于大学本科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同时也要满足民航总局对于管制员的行业规范(执照标准),使毕业生既获得本科学历又能取得相应的执照和等级[2]。
第一、二学年学习国家教委规范的基础课程;第三学年学习技术基础课程,其中穿插40小时飞行模拟练习器的训练,让学生对飞行操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第四学年上期按执照的等级,分区域和进近两个专业方向由低到高地进行模拟机培训;第四学年下期到今后工作的生产单位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
5.培养模式的改进
5.1 培养模式需求的改进
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各级部门长期以来对管制员的培养予以了重点关注,管制员培养数量和质量短期内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2007年空管一体化改革的完成,我国空管步入了系统化、专业化的发展阶段。
5.2培养人员的选拔
我国管制员的培训周期大都较长,从院校培训到岗位实习再到获得某一岗位的执照资格一般需要3至4年时间,而培养一名优秀的全能管制员则需要5至8年的时间,淘汰率通常为30%,代价极其昂贵,远远超过其他职业的培训费用,甚至比培养一名航线飞行员的费用还高。因此,培养人员的选拔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往招收管制员时,无论是养成生,还是“+1”学员,都无法从认知能力、心理人格和职业动机等方面对其进行客观量化,都是依据考试成绩和主观评价,科学性和合理性值得怀疑。而大多欧美发达国家研究开发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选拔系统和选拔机制,能从各方面对学员做出客观的测评,有着很好的有效度和信度。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和做法,尽快开展初始管制员的选拔以把好管制员入门关,可以提高管制队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并降低淘汰率,节约培训成本[3]。
5.3 培养模式的改进
虽然适合国内的培养模式上文已经提及,但是还是有必要对培养模式做进一步的探讨改进,借鉴欧美民航发达国家的培养模式,其管制员多采用职业教育的模式,培养质量和数量都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并为其他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管制员。所以借鉴其职业化培养的实践,不失为未来解决我国管制员培养各种问题的一种理想方法。
1.省去学历教育的过程,集中有限资源,专注于管制职业技能的培养。2.进行职业化教育,做到了专业分工,民航院校作为管制员职业培训基地,可以扬长避短,又能加快管制人才培养速度,省时、省力、省事。3. 重点放在实际管制技能的强化训练,管制模拟机和实际运行单位学习和训练。4.空管一体化管理后,院校培养和空管局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做到良好衔接,实现从培养到应用的一体化。
增加飞行培训的比重也不失为新培养模式的一种理想途径。照国际惯例,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管制员一般都拥有私人驾照,甚至有的还从事过商业飞行,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空中飞行经历。中国民航要发展成为民航强国,中国空管要实现与国际接轨,飞行培训是极其重要的一步。管制员对飞行常识尤其是特情处置方法的欠缺,特别是没有亲身飞行经历导致在管制指挥中普遍缺乏换位思考意识,所以为机组服务总不能落到实处。通过让管制员接受飞行培训,并通过受训管制员的宣传和身体力行,对提高全行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大有裨益[4]。
结 论
综上所述,借鉴国外先进管制员培养模式,我国应尽早对管制员培养模式进行改进,事实已经证明了管制员职业化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尤其是空管一体化改革为管制员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因此加快管制员职业化培养的脚步是刻不容缓的。本文对管制员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至于怎么样实施管制员新培养模式还有待继续研究,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体制、思想观念、基础建设等方面的问题,目前管制员职业化教育培养模式还难以开展,希望本文能引起有关单位重视,能在不久的将来,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管制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金占涛,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员在职培训研究,武汉大学硕士论文选 2006.6
[2]延斯一弗洛陶,.欧洲航空一体化进程缓慢.国际航空,2001 1
[3]戴永生,飞行培训——中国管制员素质培养的新模式 空中交通管理 2005.7
[4]民用航空安全教育培训教材(1)(2)(3)中国民航总局航空安全办公室
英语人才培养的人文培养模式分析 篇7
关键词:英语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人文性英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一、引言
人文教育则是指通过向学生传授人文学科的知识, 使其提高自身人际交往能力, 认识世界、适应社会。英语按照学理的划分是属于人文学科的,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英语教育中的人文内涵越来越少, 使得英语教育逐渐远离了人文学科。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到 “由于经济社会的冲击, 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在外语教育中正在逐渐消失……这种现象在全国的外语教育中都有所体现”。
二、英语教育的发展及英语专业的人文特性
胡文仲教授 ( 2008) 将我国英语专业的教育划分成两个阶段: ( 1) 二十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英语教育以培养英语基本的听、说、读、写、译为目标; ( 2)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英语教育主要为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
( 一) 第一阶段英语教育特点———重视技能的培养。英语一般被人们视为一种语言工具, 提到英语一般会联系到语言的实用性而非学科性。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课程中, 有百分之八十是体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实用性及工具性。因此, 对于低年级英语人才教育的课程设置核心是语言的基本能力的训练, 注重学生实际应用方面的听说读写的训练。
( 二) 第二阶段英语教育特点———复合型人才培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外企越来越多, 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对外语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阶段中培养的只掌握语言应用而缺乏专业知识和思维锻炼的英语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针对新的局势, 国家对英语教育制定了新的培养计划, 2000 年教育部颁布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 对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界定: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在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等部门从事相应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此为对英语专业培养目标首次将复合型人才作为正式内容进行确认的文件。
三、人文主义教育观与人文性英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中, 人文主义思想具有重要作用。英语专业应该遵循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 突破职业为导向或者基础技能为主的培养模式。按照这个理念, 渭南师范学院在英语专业教育的实践中, 以人文知识教育理念为指导, 从英语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计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 构建了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形式。
( 一) 人文教育观及人文性英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对于高体制化的高等教育来说, 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 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 年, 渭南师范学院遵循人文教育培养理念, 按照 “英语学科特点与人文教育、教室教育融合, 能力、素质和知识协调”的教学思路, 实施了专业课程知识化、知识课程实践化的改革试验, 下面就渭南师范学院针对英语专业的人文性而实施的人文性英语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介绍。
首先, 全面改革了英语人才培养课程的系统, 压缩了诸如听力和口语这类的基础技能课程的比例, 增加了人文性课程。
其次, 根据输出驱动假设的基本理论, 合并了写作与阅读课程。原因是由于这两门课程的重点在于训练语言基础技能, 而缺乏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同时, 通过配置教学资源, 构建了一套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英语授课为主的兼容性的人文性英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 二) 互动体验教学模式。渭南师范学院的人文教育体系中, 在英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际操作中应用了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题的互动体验式教学方式, 与学生形成双向互动, 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动态, 也有助于学生消化和理解知识。这种互动体验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体验和感悟到知识, 在实践中应用加以理解。体验式教学理念的基本模式如下图:
互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边做边学, 将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与潜能激发出来, 使语言的学习过程转变为运用语言的体验过程, 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与人文性英语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四、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英语学习。渭南师范学院的人文性英语人才培养课程教学体系包含了人文教育, 希望将英语教育从传统的技能训练向学科教育转变, 在语言的技能训练中加入了人文专业的课程, 在人文知识的课程中也融入了英语学习的元素, 努力将人文教育与英语语言学习相结合。这种创新不但适应当前对综合性英语人才的需求, 也适应了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许瑾.试论高等学校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12)
[2]刘乃美.外语人文通识教育实施中的焦点问题探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2 (10)
[3]王鲁男, 龙洋.外语院校人文精神复归与通识教育的使命[J].外国语文, 2013 (8)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篇8
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一与知名企业合作, 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学校实现了开门办学, 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和学科前沿, 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企业培养一批热爱企业的精英队伍, 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学生能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 培育团队精神, 增强竞争力, 拓宽了发展空间。二以定向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专业人才, 对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应用型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重新定位, 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三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模式探索应用型专业办学出路问题, 为高等教育院校应用型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经验。四以定向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的毕业生, 有较好的吃苦耐劳精神, 毕业后上岗快, 适应强, 能较好地克服人才频繁跳槽给企业和学校声誉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人才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如今很多企业都认为人才供大于求, 想用人的时候就到招聘会上一抓一大把。同时, 不少用人单位都不愿意对员工, 特别是新来的员工投资培训, 因为新员工的不确定性太大, 很可能长了本事就跳槽。
人才是企业首要和根本的要素。企业用人向来没有一定的模式, 都是根据企业、人员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条件不同, 两个企业用同一种方法用人, 可能有的成功而有的失败。企业的用人既要讲原则性又要讲灵活性。就经营而言, 无论从哪个角度, 人都是第一重要的。企业之间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差距。关于用人, 从来就不存在什么一贯的准则, 但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大都会遵循以下一些共同的原则。一是唯才是举。现代企业经营日益复杂, 对各种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只有用人唯才, 才能维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与人才的亲疏关系不应是用人的标准。二是能力重于学历。能力比学历更重要。现在许多企业招聘大多要求学士、硕士学位。应该说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但是, 看重学历, 并不是看重学历本身, 而是其背后的学识和涵养, 这才是重视学历的初衷。三是注重发挥人才的长处。企业聘请人才是因为他能做什么, 要重视的是员工能出什么成果。优秀的领导者总是以“他能干什么”为出发点, 注重发挥人才的长处, 而不是克服其短处。四是适才原则。把适当的人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是用人的最基本的准则, 适才比优秀的人才更重要。
(二) 校企合作的困境分析
第一, 企业绩效评价标准不利于校企合作。
不少企业家认为, 参与职业教育“无利可图”, 利益驱动不大。首先, 人才培养成本较高, 加之人才流动大, 企业投资职业教育未必使自己获益。其次, 企业用人机制和绩效评价标准更关注当前利益。而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潜在、长远利益, 与企业当前利益不一定相符。
第二, 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20世纪80年代, 我国引入德国“双元制培训”制度, 由于缺乏相同的土壤, 使其在我国实施并不理想, 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的问题日益突显。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体制的交替时期, 这一时期的校企合作教育, 必然是处于行政干预机制和市场利益驱动机制发挥双重作用, 并向以利益驱动机制为主的过渡时期。在现阶段, 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支持;另一方面, 是要更新观念, 重点从市场经济的视角进行研究。
第三, 统一协调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还未形成。
目前, 政府投资兴办的公办职业教育是办学主体, 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占少数。由于没有建立起行业企业、劳动人事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有效参与职业教育实践的运行机制, 也未能建立起跨部门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 职业教育主要还是在教育内部运行, 校企合作实施艰难。为此, 必须转变政府集权的体制, 重构国家、市场和职业教育的关系, 发挥行业企业对职业资格认定考核的积极作用, 实现职业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从管理向经营转变。
三、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具体措施
(一)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构建
1.学校、企业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学校——校企合作的主体。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预测调整、规范专业建设;以岗位技能为核心, 构建职教课程体系;利用企业资源,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并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建设科技研发中心。
企业——校企合作的合作者。企业与学校应成立校企合作董事会, 制订、修改、执行合作教育计划;共建实践基地接受学生实习。
政府——校企合作的管理部门。政府应通过有关立法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干预, 在政策上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学校职业教育过程, 形成互动、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并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受教育者——校企合作的培养对象。受教育者在校企合作中扮演着双重身份:学生与学徒。一方面认真学习理论知识, 培养职业基本素养一方面认真工作, 锻炼职业基本技能。
2.校企联合培养的运行机制
近年来, 我国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形成许多富有实效的合作模式。如专家咨询模式——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 成立由企业专家参与的顾问委员会, 征询有关行业最新发展信息及趋势, 以决定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内容;师资培训模式——让教师进入工作现场相应岗位进行实践性学习培训, 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教学参观模式——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 在工作情境中完成教学实习的有关要求;顶岗实习模式——学生以预分配就业的方式毕业实习;技术服务模式——学校成立教师专家技术工作室, 直接面向社会和企业开展在职人员的培训与生产技术服务。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学校与企业已经开始尝试捆绑式、互惠互赢地深度合作。如“学校办到企业”模式:企业出场地、设备、资金及人力技术资源, 学校按照需求设置专业、组织招生、实施教学管理。该模式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所长, 学校培养的人才根据企业标准“量身定做”, 企业为学生提供明确的职业定位, 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双方自觉捆绑的利益和高度融合, 达到了真正的“双赢”。一些学校还探索“企业办到学校”模式:学校提供场所, 企业出设备、出技术, 将企业的车间办到学校, 生产产品 (或服务项目) 兼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 使学生和教师实践技能得到真正地锻炼与提高, 而部分效益可反哺学校的建设发展。
(二) 具体实施措施
1.企业调研。
在达成合作意向之前, 学校选派相关领导和教师, 深入公司, 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及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要求, 为课程选择和开发提供现实依据;通过教师参加公司的员工培训及上岗实践, 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 为教师的实用性提供参照。
2.签订合作协议。
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中, 要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一般情况下由公司提供训练基地和环境, 学校调整课程体系, 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共享实训基地和人力资源等, 为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双方各派人员成立常设校企合作协调与领导小组等。
3.挑选学生。
采用“公平、公开、公正”和学生自愿的原则, 学生自愿报名, 学院审核, 选拔学生到公司实习, 签订《联合培养定向就业协议书》。
4.组织教学。
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共同组织教学。学校根据公司对管理型员工的素质要求, 调整教学计划, 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的结合。
5.考核上岗。
经过实习后, 公司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和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 确定人员名单, 学生正式成为公司员工。
6.跟踪调查。
学校建立跟踪调查制度, 了解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岗位变化和薪酬状况、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 从而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增强学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校企合作模式是21世纪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教育的必由之路, 但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 实行校企合作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因此要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师资、设备等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合作的途径, 其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 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能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的实用型人才, 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职业术教育 (教科版) , 2004, (28) .
模式培养 篇9
相对于一般的岗位来说,金融领域的客户经理既要求全面了解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相关知识,也要求拥有丰富的金融产品营销经验,具有优良职业操守、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如果说专业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学校校内教学来完成,那么从业经验、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实战才能得到很好的训练,而工学结合可以成为实践性教学相对有效的模式。
一、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基本技能和素质调研结果
经过专业教师对几十家银行、证券和保险及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调研,我们认为高职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应该包括:具备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知各项金融政策;掌握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的操作技能;了解有关证券业务,保险业务和外汇业务的操作流程;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中存在问题的能力;具有较熟练的金融专业文献阅读技能和财经应用文写作技能;具有较熟练的键盘录入技能和点钞技能;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
根据以上调研结论,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实施双证制度为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学生掌握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的操作技能。同时把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实践能力作为关键。增强相关专业课程教师的实践水平,逐步实现教师队伍的一专多能。学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教师积极参考理财规划师、经济师、营销师、证券从业人员资格、期货从业人员资格、银行从业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保险代理人等证书,做到熟悉资格证考试内容,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引,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现已建立起一支具有实践经验及双师资格的教师队伍。学校也不断送现有教师到金融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提高实践水平,并在现有教师实践水平提高的同时,积极引进有金融企业第一线工作经验的高素质专业人员,优化教师队伍。
二、银校结合建设“仿真金融超市”综合实训平台
由于金融行业混业经营方式的发展,要求学生对银行、 证券、保险等金融产品都有所认识,其核心因素在于对收益、 风险、时间等的组合分析。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学生在金融营销岗位还是在客户经理岗位都要求对金融产品非常熟悉。 我校金融管理与实务拟和金融机构联手建设“仿真金融超市”,将真实产品引入教学,在推广金融产品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营销能力,对金融机构和学校带来双赢。“仿真金融超市” 立足于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与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仿真甚或真实项目的形式,将教材、课堂教学内容与金融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操作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仿真金融超市”内容包括观察资本市场运作、金融工具的交易、商业银行业务操作和金融产品营销等。教学组织形式以项目教学为主、利用“仿真金融超市”进行金融市场、金融交易模拟实践。通过互联网链接金融机构网站,了解金融中介业务运作。
“仿真金融超市”还可以依据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业务流程与特点模拟现实金融市场的交易规则,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专业化软件为工具,基于实时金融交易数据系统、计算机模拟及仿真技术的开放性金融实验平台。提供仿真实验操作平台,能滚动显示证券、外汇和期货实时行清, 进行各种数据分析、实时交易与操盘控盘和案例分析等。同时,采用模拟金融交易教学软件,可为学生提供一个演练的机会,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教学主体的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金融人才。
三、组织金融专业技能比赛和社团活动
根据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对专业技能非常重视,高职教育对实践操作能力要尤为重视,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组织相应比赛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学习兴趣。我校组织了商业银行技能大赛、模拟证券投资大赛,拟进行金融产品知识和营销大赛。其间邀请金融行业机构和专家来做评委,并做专业点评,促进银校结合联合培养人才,使金融机构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升。通过组织这样的技能大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得学生感受真实业务操作的氛围。
与此同时,通过金融协会组织一些社团活动,在行业、老师和同学之间架起一座专业交流的桥梁,社团可以采用学生互动的形式,组织一些沙龙活动。可以结合当前经济的热点问题,引导广大学生关注经济时事,培养财经意识。另外可以开展一系列讲座,聘请业界精英和校外专家学者开展各种专题讲座培训,让同学们能在课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同时组织实地考察参观企业,进一步深入社会,加强实践技能;经常进行课外和行业联合的项目活动,让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社会实践。
从总体上看应该按金融行业职业能力设定实训项目,以工作项目为核心,对金融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拓展知识组成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形成课程单元,讲授课程单元应与职业能力相对应,形成了具有工作项目情境的“金融行业实习+ 课堂教学+ 校内模拟实训+ 校外顶岗实习”的融“教学做一体”的项目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模式培养 篇10
大类招生, 就是不按专业或者专业方向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 而按照院系、学科等大类制定计划进行招生的一种招生模式。分流培养, 则是指对大类招生的学生, 经过1—2年的基础课学习, 通过对学科、专业的进一步了解, 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 根据与院系的双向选择原则进行分流培养。
纵观我国各大高校的招生情况, 目前实施大类招生培养的类别又可大致分为三类: (1) 大类招生, 专业培养:是目前各大高校普遍运用和施行的招生办法; (2) 按院系招生:即在同一院系中, 不分专业, 只按院系招生; (3) “基地班”“实验班”形式 (例如我校的孙越崎学院) 。这些实验班不分专业, 实施的是“通识教育”。
2 “大类招生, 分流培养”招生培养模式的优势
(1) 顺应时代背景, 符合社会需求。
21世纪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 而过去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是专才教育, 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窄从而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大类招生, 有效地避免了这一缺陷, 注重学生的学科基础, 为学生的均衡、全面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 避免了学生入学前对专业选择的盲目性, 大大提高了志愿的录取率。
按大类招生, 分流培养, 前两年不分专业, 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地了解自己, 结合社会发展与需求, 从容地选择专业, 使专业与自身的切合度大大提高。
(3) 加宽学生专业基础, 使学生竞争意识增强, 学习动力加大。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既有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综合素质又强的交叉型复合人才。而实行按大类招生、培养, 可以更好地实现宽口径、厚基础, 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特长。
3 “大类招生, 分流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学生填报志愿与高校招生的信息不对称。调查显示, 有接近七成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各大高校实行的招生培养模式不了解, 而对学科的分类、专业的设置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致使许多考生在报考时盲目选择学科大类的方向, 对自身的发展极为不利。
(2) “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淡化了学生的专业意识, 致使专业技能掌握不够熟练。在实际调查访问中, 诸多学生反映专业课学习时间短, 专业课程相比以前大幅度缩减, 导致自身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不佳。要寻找大类招生和专业招生的平衡点, 处理好大类培养与专业特色的关系。
(3) 选择分流方向时, 专业间失衡现象显著。调查中发现, 学生分流时, 考虑的主要因素为社会需求和学科实力, 所占比重分别高达47%和38%, 致使社会需求量较小以及学科实力相对较弱的专业招生困难, 长此以往, 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师资力量的整合、学科的发展都将产生严重的影响。
(4) 一味追求同一招生培养模式, 欠缺对本专业特点的深入考虑。调研结果显示, 几乎所有学院都采用大类的招生模式, 笔者认为不应盲目追求大文、大理或者学科大类的基础统一, 也不能照搬专业合并的模式, 要结合专业自身, 对于我校采矿、安全等特色鲜明的专业, 有着稳定的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 按照专业招生、专业细分的培养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
4 针对上述问题的一些建议
(1) 招生工作方面。
校方应转变观念, 在进行招生工作时要着重介绍现行的招生培养模式, 使学生对学校的实力、专业的设置安排有着清晰的认识, 合理地填报志愿, 更好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于需求量小的专业, 或压缩招生规模, 或隔年招生, 而对需求大的专业, 则在招生计划上适当增加。但与此同时, 要力求使同一大类中专业保持相对平衡, 尽量避免出现过冷专业。
(2) 教学工作方面。
结合大类特色, 有选择地侧重基础或专业, 灵活选择分流时间, 在大类与专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此外, 建立人才需求信息调查和预测工作系统。对各个专业近年的就业信息, 各专业拥有的资源进行统计分析, 并对学生专业分流意向、各专业未来的就业情况及发展态势等进行合理预测, 从而更好地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
(3) 学生管理方面。
现行的管理模式是大类行政班级、宿舍四年不变。致使专业同学沟通较少, 不利于情感的建设和学业的进步。而分流后重组班级和宿舍, 施行新的班级和宿舍制, 更有利于专业分氛围的培养和学习的进步, 从长远看更有利于分流教学的开展。
总之, 大类招生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趋势, 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 是新世纪本科人才的理性选择。对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要抓住本质, 深入分析, 分门别类地进行改革和调试, 学校、教师、学生要达成共识, 为今后的人才培养工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摘要:近年来,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大类招生, 分流培养”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正逐步被各大高校所采用, 按照“宽口径, 厚基础, 强能力, 高素质”培养人才, 力求与社会需求接轨。以学生视角, 拟从该种培养模式的实行情况入手, 阐明其利与弊, 旨在寻找大类和专业的平衡点, 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 探讨如何进一步卓有成效的推行此种模式。
关键词:优势,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R].中发[2004]16号.
模式培养 篇11
新建本科院校,多为在原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或依托某高校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层次的提高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对原有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内涵建设,创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本科人才,是摆在新建本科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和艰巨任务。
一、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1师资规模与在校生规模未能同步协调发展。师资队伍总体规模偏小,生师比偏大,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量较重。
2缺少领军人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大师级人物偏少,尤其中青年教师中一流拨尖人才更少,吸引、汇集和孕育大师的条件不够完善,吸引力不足。
3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偏低,高级职务教师总量偏小,某些重点学科的高级职务教师人数明显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存在结构断层现象。
4自主培养、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尚待完善。与师资引进的力度相比,学校在师资培养方面相对不足,有效支持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教育培养体系还不够系统、完善,渠道不够通畅,途径较窄。
5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到位。师资队伍建设受到体制方面的制约,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滞后,人才的竞争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6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待更新。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比较薄弱,学术氛围不够浓厚,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新建本科院校加强教师培养的重要性
学校拥有人才数量的多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体现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学校发展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大力引进具有教授、副教授职务和博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可以扩大师资规模,优化师资结构,降低生师比例。但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建本科院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上面临着经费少、基础弱、缺乏研究平台和学术团队等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
要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除有计划地补充新教师外,主要还应该依靠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即“立足于培养、着眼于提高、有选择引进”,由引进借鉴为主转向自主创新为主。师资培养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培养普遍缺乏统一、有效的教师培养指导体系和相关的配套机制,培养模式也不能适应教师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因此,通过现有条件,制订教师发展规划,创新管理机制,建立符合本校校情和教师成长规律的分层开发的教师培养体系,探索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构建分层开发的教师培养体系
1擘科带头人的培养。建立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激励机制,以吸引、遴选、培养一批“高层次创造胜人才”为战略重点,培育各学科的领军人物,实施“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本着客观公正、平等竞争、滚动遴选的原则,根据一定的条件进行选拔,设立专项资助培养经费;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培养对象出国访问、深造,提高他们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竞争的能力;改善教学、科研软环境等等。学校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和必要的支撑保障条件。
实行学科带头人学术休假制度,以保证其有较为集中的时间进行学术研究、国内外访问交流,鼓励他们多出高质量的科研或果,促进重大课题的申报和完成。以优势学科建设作为培养领军人才或优秀人才的纽带,使优势学科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人才高地。进一步拓展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适应面,鼓励和支持前瞻性原创性研究和探索,以研究机构为依托,以重大项目、重点岗位为载体,促进特色学科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脱颖而出。
2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本着客观公正、平等竞争、滚动遴选的原则,根据一定的条件对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选拔。设立专项资助培养经费,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搭建平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为中青年骨干教师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多渠道为中青年骨干教师争取海外研修机会,有计划、有组织地选送他们出国培训交流。鼓励和资助中青年骨干教师在职学历学位提升、担任访问学者和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支持和帮助他们申报各类人才计划(项目),并给予人选人员相应的配套经费支持。鼓励和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竞聘上岗,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通过动态滚动培养,发挥“鲶鱼效应”,促进中青年骨干教师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成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今后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奠定基础。
3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学校为新聘用的未系统从事过高校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配备导师,导师一般由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担任。通过随堂听课、指导课件、合作研究等形式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胜任教师岗位。
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表彰在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鼓励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艺术的探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全校树立一批良好的教学楷模。设立青年教师奖教金,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励青年教师投入学校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积极鼓励青年教师申报校内外科研项目,并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型设立资助方案。
四、探索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
1岗前培训新模式。一位好教师的核心是具有合理的教学能力结构,由教学能力、学术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组成,这五种能力缺一不可、相互支撑。为促进青年教师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学校举办“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开发研修班”作为对新进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研修班围绕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设置相关课程,邀请全国模范教师和上海市教学名师传授经验、答疑解惑,通过主题报告、专门讨论、考察学习、交流发言、学习校史等形式,以及开展增强团队凝聚力的主题拓展培训,促进青年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研修班的考核成绩记入教师的个人业务档案,作为职务聘任、晋级评优的依据之一。
2国际化培养模式。学校出台相关政策,按照“按需派遣、择优选派、学用一致、讲求实效”的原则,选派教师到国外著名院校、科研院所担任访问学者,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术视野,提升教
师的国际学术背景和整体水平。积极拓展教师国际化培养的资源和渠道,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扩大选派规模,加大资助力度,提高进修层次,突出培养效益。每年有计划地选派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进修,努力使大部分中青年学术骨干具有国外留学、研究的经历,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改革教师出国进修的资助机制,进修费用由学校、教师个人、国外资助三方按不同比例共同承担,政策向中青年骨干教师倾斜,以进修成效调整学校的分担比例和数额。根据资助经费的不同来源,教师出国进修主要有国家公派项目、省(市)公派项目、学校公派项目和自费留学等类型。根据不同的进修类型,学校给予不同程度的费用支持。
3产学研践习模式。推行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加强应用类学科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创建产学研践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利用政策杠杆鼓励教师在职或利用学术假期去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实际部门工作或实习,提高应用类学科中具有产学研践习经历的教师比例,并逐步将践习经历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理论联系实际和案例教学是我校长期的教学特色。学校和系部积极开拓渠道,形成校系建设的产学研合作平台60余个。教师到政府、事务所、银行等企事业单位进行实际工作锻炼和开展科学研究,把企业发展中的实践经验、操作技术及最新信息运用到教学中,提高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同时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为企业发展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建议,承担相应的研究课题,不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4师德培养模式。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工程,是高校最根本和最基础的建设。构建师德培养的长效机制,把师德教育作为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培训的必修课程和重点学习内容。定期举办师德论坛,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师德建设交流会,树师德、铸师魂,不断促进师德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师德论坛开展师德表彰活动,评选“师德标兵”,对获奖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岗位聘任、年度考核、职务晋升、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同时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引导教师自觉抵制学术腐败。
5有效激励模式。制定各种奖励办法,设置各类综合奖项和专项奖励,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整合各类资源,建立健全优秀人才选拔、储备体系,鼓励探索、创造和冒尖,鼓励一马当先、当领头雁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变人才拥有优势为人才产出优势。
现代编辑培养模式探讨 篇12
一、传统编辑培养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编辑培养模式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为我国的出版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编辑人才。传统的编辑培养模式主要是依托高等院校的培养,从毕业生中尤其是从文科专业的毕业生中选拔进入出版单位,然后在实际的工作环节中来培养基础的编辑技能。在传统的编辑培养模式中,不难看出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是大学,第二个是出版单位。这两个环节基本是分开的,大学负责文化知识的教授,而出版单位则完全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进行编辑技能的培训。在传统的编辑培养模式中,主要是出版单位自身来培养编辑,大学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没有什么作为。同时,编辑培养模式单一,所培养出来的编辑适应面较小,培养的关键环节仅仅依靠出版单位自身,而且培养模式延续时间较长,培养成本也很高。这些都是传统编辑培养模式的弊病。
二、现代编辑培养的主要模式
现在出版市场瞬息万变,出版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出版业中求生存、谋发展,一支优秀的、具有强烈市场意识的编辑队伍是出版企业的发展源泉。因此传统的编辑培养模式亟待更新,需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的现代编辑培养模式。
(一)立足高校培养编辑人才
立足高校培养编辑人才,这是编辑培养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高校作为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的培养地,拥有庞大的资源和各类型的教师,因此在现代编辑的培养中高校的重要作用无法被其他培训机构所替代。现在高校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专业技能培养的比重在高校教学中正在逐渐加强,以往只重视理论而忽视技能培训的现象正在逐步得到改观。尤其是编辑学的学科地位得到了国家的承认,编辑学被列为二级学科,结束了以前只能在传播学和图书馆学下面挂靠专业的尴尬境地,这使得建立现代编辑培养体系有了较为稳固的学术基础。传统编辑知识面要求较为狭窄,只需要拥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编辑知识就基本能够胜任传统的编辑工作。而现代编辑则需要较为宽广的知识面,专业知识不单要过硬而且要广博,既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又要懂得传播出版、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所以这就决定了现代编辑的培养模式不可能是一个单一的、线性的培养模式,而只能是一个复合的、开放的、多目标相结合的培养体系。
高等院校是现代编辑培养模式的基础部分,因此高校要摒弃以前传统的培养模式,从不注重培养编辑技能转变到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技能并重的方向上来。简单地说,首先就是高校在低年级阶段要大力加强文化知识素质的培养,为培养合格的编辑来奠定扎实的文化基础。文化基础决定了编辑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因此不能因为要提高应用技能就削弱理论知识所占的比重。其次,要通过高校学分制改革,在高年级阶段开设一系列的编辑理论课程,课程涉及的范围要尽量广泛,如传统的编辑理论、编辑技能等。还有就是要增加出版印刷技术、文化产业营销等涉及新媒体和文化产业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课程的深度要适中,主要的目的在于学生对具体的编辑事务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强化毕业实习阶段的技能培训,尽量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编辑工作当中去。高等院校要与传媒出版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让学生在这些合作单位顶岗实习,达成双赢。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编辑实务操作中综合运用自己所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而用人单位则能够借此从中挑选满意的人才。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编辑培养体系中,高校所承担的任务较之以前传统模式,责任更为重大,比重也大大加强。高校承担的培养任务分为三个阶段,即文化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实习运用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依次进行,环环相扣,目标明确。
(二)出版单位出版技能的短期强化培训和长期培养相结合
现代编辑培养体系离不开人才使用单位的参与,传媒出版单位是现代编辑培养体系的中心环节。这并不意味着高校在编辑人才培养体系中不重要,而是说传媒出版单位才是真正使用编辑的地方,培养出来的编辑人才是否符合单位和市场的要求,合格的编辑人才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都需要得到传媒出版单位的最终认可。因此,在现代编辑的培养中,要始终指向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和市场的满意度。
传媒出版单位在编辑人才的培养上要采取初期短时的强化培训和以严格的管理制度为依托的长期培养模式相结合的方法。短期强化培训即对刚刚进入出版企业的毕业生进行为期两个月到半年不等的短期编辑知识强化培训,由出版企业的总编、副总编和业务骨干对其进行业务强化培训,业务骨干承担较多的培训课程,总编和副总编则开设一两次讲座,对编辑技能进行强化,着重在编辑实务和技术使用能力上。因为短期培训结束之后,就会马上上岗,开始实际的编辑工作。编辑工作时效性强,业务压力大,要求少犯错,不然出版成本就会大幅增加。因此这一阶段就是要教会怎样进行图书校对、图书选题、策划、组稿等具体的实际工作。计算机使用能力是一个重点,要让其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文本编辑和图像编辑软件。在短期培训中,可以适当安排他们参与到一些具体事务中去,如校对等,当然要安排有经验的老编辑进行指导。长期培养则是出版企业依照企业内部严格的出版管理制度,定期对编辑进行业务指导,即每一个月进行一次业务总结会,结合出版发行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来对编辑进行业务反馈,在日积月累中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同时还要组织编辑参与到市场发行的工作中去,编辑要与市场发行人员一起参与市场调研,摸清市场的需求,使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能够更加紧密地贴近市场,提高编辑人员的市场敏锐度,编出市场认可度高的畅销图书。长期培养中要有意培养骨干编辑,即对那些基础扎实有潜力的编辑有意识地让其参与一些重大选题策划活动,让其在业务骨干的带领下快速成长起来。根据这个原则,要让这些具有潜力的编辑能够较多地参加一些出版发行活动和权威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活动,使其各方面的综合业务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在现代编辑培养体系中,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人这个层面,因此在体系的构建上要充分调动受训者的积极性。从高校层面则是尽量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使得课程深入浅出,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把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密切结合,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出版人才。而从用人的出版企业层面,则要从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上对优秀编辑进行充分的物质奖励,在分配制度上向有贡献的编辑倾斜,做到多劳多得,避免传统事业单位吃大锅饭的弊病,充分调动编辑提高编辑技能和业务水平的积极性,形成一个尊重人才、让人才充分发展的宽松环境。
三、现代编辑培养要尊重市场规律
在现代编辑培养体系的构建中,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要塑造合格的现代编辑,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没有充足的资金,培养合格的编辑只能是一句空谈。从高校的角度,就是要对人才培养提供足够的软硬件支持,即要聘请一批具有丰富编辑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同时要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尤其是在多媒体数字编辑的培养上更要注重硬件设施。同时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机会,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从使用人才的出版企业来看,则需要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对编辑人才培训要有足够的资金预算,在人才培养上要舍得投入资金。市场经济时代,编辑人才的培养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后盾,没有资金来谈构建现代编辑培养体系只能是一句空话。现代编辑培养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因此不能说编辑培养只是在高校和出版企业中进行,其实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也是最好的培训者。合格的现代编辑必须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和精明的经济头脑,投入和产出比也是现代编辑需要注意的方面。在编辑培养中,我们要避免理想主义和技术主义的误区,出版的音像和图书制品,并不是装帧越精美就一定会有良好的市场反应。在编辑培养中一定要注意灌输“合适”原则,即投入与产出比。一个优秀的编辑一定要有成本意识,适应市场的不一定是合格的编辑,但是合格的编辑一定要适应市场的需求。
总之,现代编辑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开放性是现代编辑培养体系的显著特征,市场主导是根本性原则,只有市场才是最后的检验者。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继续深化,我国出版业编辑培养模式也必须按照市场的要求进行变革。首先,立足高校培养编辑人才,这是编辑培养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其次,出版单位出版技能的短期强化培训和长期培养相结合。最后,在现代编辑培养体系的构建中,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要塑造合格的现代编辑,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总之,现代编辑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开放性是现代编辑培养体系的显著特征,市场主导是根本性原则,只有市场才是最后的检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