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模式初探(共12篇)
培养模式初探 篇1
进入21世纪, 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淘汰了大批传统产业的劳动者。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操作能力高下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条件。这催生了对高职教育办学思想的重新认识,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发展高职教育的办学思想成为共识。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的多样化, 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99年底, 教育部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 对培养目标作出如下界定:“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教育只有重视学生的“潜质”, 注重能力的全面培养, 才能使学生凭借已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去扩展知识,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基础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已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按照教育部[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 从全局角度分析
实践证明, 劳动者素质和创新能力不高, 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既需要大批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工作的人才, 也需要大批在生产一线从事制造、施工等技术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否则, 即使有一流的产品设计, 最好的研究成果, 也很难制造出一流的产品。高等职业教育正是为满足这种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其培养目标是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
(二) 从学生角度分析
高职高专学生实际情况基本呈现起点低、基础薄、学习动力不足、自控能力较差和自信心不强等特点。这种情况下, “教”与“学”的方法和内容照搬本科模式能否可行?答案是否定的,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其知识理论以“适度够用”为原则, 不求大而全, 但求精而够用;不追求学科系统性, 但追求应用系统性;注重能完成某类别技术技能任务的“工程技术能力”, 包括学习新工艺、新技术的能力和职业素质。
(三) 从企业角度分析
企业欢迎具备一定理论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例如, 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在导游一线从事导游、旅游咨询和服务、旅行社运营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一) 以服务为宗旨
高职教育必须主动服务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实践能力强,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其人才培养过程以及培养的高职人才规格都应体现出以服务为宗旨的基本特征。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与服务对象全程合作, 了解需求, 通过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做好服务。在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设置上, 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及时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向, 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 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同时学校自身也可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
(二) 以市场为导向
高职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其人才培养模式必然要突出市场导向性, 这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 要以过硬的人才质量与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体现自身价值, 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社会对某一类人才的需求会因时、因地而变化, 与一定的市场、职业、技术等条件有紧密的联系, 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 高职教育必须面向市场, 增强市场意识, 与人才市场保持有机联系, 建立市场信息反馈与调控机制。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 细致调研, 科学预测, 适时、超前地开办有发展潜力的专业, 调整不符合市场需求与社会需要的专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才是最好的, 因此, 高职院校必须运用灵活的办学机制, 面向市场开设专业, 注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 克服人才培养方面的盲目性和盲从性。
(三) 以能力为主线
高职教育应将一般素质与职业岗位结合起来, 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必须构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的要求安排教育过程, 恰当选择教育内容、途径与方法, 所有教育活动都应体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目标。
(四) 以“双师型”教师为支撑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双师型”教师作为支撑, 没有“双师型”教师队伍, 就不可能完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 这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在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要定期到企业进行学习与培训, 以增强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 要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上有丰富实践管理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在教师中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改进理论教学, 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实践教学,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素质的养成。
(五) 以产学研结合为根本途径
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程合作, 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 确定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 按照这样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开发课程,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开展产学研结合, 重视实践教学, 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 也是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开展校企合作与产教结合, 一方面高校可以为企业培养所需的毕业生, 为企业提供服务, 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 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向学校提出人才培养的要求, 为学校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保障。产学研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与执著追求的创新意识,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 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很快。目前, 中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而也成为就业市场, 特别是高职就业市场的重要需求方。
因此, 我国的高职教育应该将自己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大学, 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肯定与为高精尖企业、大企业服务的大学不一样。大企业的分工往往很严密细致、专业性很强, 而中小企业的分工有很大的灵活性, 常常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要从事经营、管理、技术、生产、售后服务等很多方面的工作, 从技术角度来说, 往往涉及一个产品的开发、制造、操作、调试、维修等不同环节中的多个专业, 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还必须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从发展的角度来说, 高职生进民营中小企业不见得是坏事。因为, 只有在这些地方, 才能有机会摸爬滚打, 学到办企业的全面知识, 很快就能崭露头角;而在一个大机构中, 也许一辈子只能充当一颗螺丝钉。
面对中小企业的专业设置, 横向上, 要拓宽专业途径, 淡化专业界限, 按大类专业招生;纵向上, 要延伸专业内涵, 改革传统专业, 扩大专业服务范围。专业方向应更加灵活, 要根据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高职人才的层次和知识技能结构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产品分工较细、“工种”分配明确的地区, 可以设计精通一业的“单柱型”专业;在分工不细、生产门类齐全的地区, 则设计多方向并进的“多柱型”专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快、学生就业方向变化大的地区, 可以设计一业为主、多项兼顾的“倒T字形”专业或“阶梯型”专业。
在课程设置上, 课程目标应该由针对职业岗位扩展到适应职业生涯。现在社会职业岗位体系已逐渐成为一个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动态大系统, 职业岗位的消失和产生交替重复。就职业岗位的内涵来说, 由于技术的高速发展也经常处于变动之中, 因而, 职业岗位已只能适合于作为岗位培训的目标, 而不太可能成为高职教育的稳固基础。同时, 还必须看到, 在现代社会中, 由于社会就业人员的利益导向和价值走势, 其就业经常变更。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社会人员的这种就业需求也必然对高职教育的目标和内涵产生影响。高职教育目标的针对性过强, 就不能满足“社会人”的流动需求。课程设置不能仅局限于职业入门的具体技能, 而要关注到行业或职业的各个方面, 并考虑到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高职人才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 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因此, 高职教育具有其特殊性。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有异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如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潜毅, 孙中义.中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6) .
[2]鲍宗豪.科学借鉴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促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J].教学与教材研究, 1999 (4) .
[3]夏昌祥.以企业需求为动力探索“双定生”培养模式.中国高等教育, 2006 (7) .
培养模式初探 篇2
1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基地
要想实现“做中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要的前提就是有做的项目,项目从哪里来,要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项目拿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学习技能,才能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哪里有真实的项目呢?无疑,企业中有真实的项目,所以首先要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形成“校内模拟项目实践”,其次再逐步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形成“企业一线项目实践”。“校内仿真项目实践”是指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开发的项目经过改编处理,形成模拟项目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来,使学生掌握公司项目开发流程和职业资格标准,进而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通过项目的开发形成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企业一线项目实践”指将具有模拟项目经验的学生带到企业进行真实项目的开发,这就需要学校老师与公司人员的共同努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公司实际项目开发中来,让学生将学到的技能应用到其中。从实践中学到技术,又将技术应用与实践。这样实践教学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掌握了工作应具备的技能,更能促进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赢。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学生在校的第四学期,将公司的人员引进到我们的学校,他们带来了模拟项无线互联科技WirelessInternetTechnology目,进我们的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在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软件开发能力之后,第五学期,把学生带到公司进行真实项目的开发,通过这两个教学实践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
2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
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做中学”,不但要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到企业定岗实习,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同时也要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激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必须依托校企合作优势,走出去,到校企合作单位去挂职锻炼,学习企业最先进的技术,掌握企业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对一线技术人员综合能力的要求,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能力,才能制定出适合企业需要的教学内容,运用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边做边学,学的东西毕业就有用,就实用。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在实际的过程中我们也是这样的做的,在引进公司人员对我们的学生进行校内模拟项目实践过程中,我们给外聘教师当助教,既指导了学生,又学到了技术。实现教师、学生双丰收。在假期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关系到企业进行锻炼学习。其次,要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要不断加强教师的学术水平,参与校企合作教材的编写,使教学内容更适合我们的学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使用我们的校企合作教材,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项目案例,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
3创新考核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模式初探 篇3
关键词: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实践能力;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6-0088-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专业化[1]。相对于学术型硕士而言,专业硕士是培养理论基础扎实、能够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2]。虽然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处于同一个培养层次,但在培养目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一般来说,学术型硕士偏重理论和研究,侧重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而专业硕士重视实践及应用,侧重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3]。
食品工程硕士是培养从事食品加工与保藏、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检测与分析、食品分离与重组、食品化学及应用、果蔬加工、粮油加工、畜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食品机械与包装、功能性食品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理论与实践为基础,探讨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进行食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1 国内相关院校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调研情况
首先调查了国内食品工程专业领域内,在研究生培养模式环节,尤其是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成绩突出的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课程设置、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实习环节、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等情况。经调研发现:江南大学拥有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多个国家级及部省级科研平台,在全日制食品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环节中突出应用,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关研究领域结合食品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实行校内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拥有良好的实践条件。中国农业大学在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审方面着重审核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华中农业大学在研究生培养环节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明确规定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鼓励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到企业实习。济南大学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与学位论文相结合方式,应用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采取“双导师制”,并与生产企业挂钩,促进教学、科研与生产三者的密切结合。
2 沈阳农业大学在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实践环节的优势及不足
对照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的具体情况,结合目前社会对该专业研究生的实际需求,找出本校在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环节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2.1 优势
1) 沈阳农业大学是一所地方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其食品学院从2001年开始招收在职食品工程专业硕士,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食品工程专业硕士。
2)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研究方向齐全,包括果蔬精深加工、动物性食品加工新技术、粮油深加工与转化、农产品贮藏加工工程等。食品学院设有农业部东北野生猕猴桃资源异位保存圃、农业部果蔬贮藏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食品安全决策咨询中心、辽宁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辽宁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食品科学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实验条件及设备完善。
3) 建立长期稳定的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10余家。食品学院先后与沈阳辉山乳业集团、沈阳康福食品有限公司、沈阳新大地农业有限公司、浙江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江苏依云贝尔饮料股份有限公司、盘锦市盘山酒业有限公司、沈阳耘垦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和教学基地共建协议,加强了研究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学科发展。
4) 师资力量雄厚。食品学院现有专兼职教授15人,副教授13人,食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5名。指导教师普遍具有博士学位,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75%以上的指导教师有国外留学经历。
5)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非常重视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食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研究生在学期间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6个月;论文选题应结合食品企业的生产实际,解决食品加工及贮藏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食品企业的技术水平。
2.2 不足
1) 教育理念存在偏差。长期以来,高校研究生教育普遍重视学术研究而轻视实用技术,受该理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专业硕士比学术型硕士更容易考、专业硕士学习时间短(学制2 a)或没有被学术型硕士入取等原因而就读专业硕士的。虽然全日制专业硕士同时拥有学历和学位证书,但与学术型硕士相比实际地位不高,社会认可度仍有待提高。
2) 定位不够清晰,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硕士相似。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学术型硕士以培养教学和科研型人才为主,学生毕业后主要到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研究性工作;而专业硕士是要培养具有职业背景、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企业发展[4]。调查中发现仍存在个别导师将专业硕士当作学术型硕士培养的情况,结果导致少数专业硕士成为学术型硕士教育的“压缩版”。
3) 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实习环节落实不到位的现象。通过了解国内高校食品工程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发现本校相关课程设置上部分存在不够合理的现象,个别课程只是削减了一些学术性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增加了一些形式上的实践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培养环节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没有很好地针对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学生研究方向的特点,距离全面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化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nlc202309090941
在实习环节,虽然本校在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也将“双导师制”引入到培养环节中,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但在办学中仍然感到企业对产学研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承担不够。一是目前对专业硕士的指导仍以校内导师为主,企业及校外导师并未真正参与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培养计划没有反映企业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二是校外导师的指导不够深入,仅停留在实践环节的指导上,在前期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后期毕业考核方面的参与明显不足。
4) 校内导师队伍偏向学术性。许多专业硕士的校内导师是学术型指导教师,或同时招收学术型和专业硕士,他们虽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但相当一部分人因缺乏行业工作经历,在指导专业硕士职业提升的实践环节感到力不从心,造成专业硕士培养中学术型与实践型导师失衡。
5) 专业硕士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专业硕士在选题和课题完成过程中,由于受到导师研究方向或实践条件的限制,课题不能够紧密联系生产实际;部分研究生虽然也有校外指导教师,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校外导师未尽到义务,甚至存在个别校外导师只挂名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专业硕士毕业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不强的现象。
3 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针对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调整意见,通过改革形成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体系。具体实施方案及效果如下。
3.1 增设部分实践性较强的理论及实验课
根据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结合专业与学院特色,以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面向食品生产、服务食品生产第一线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宗旨,设置适用于食品工程专业领域和研究方面的课程[5]。在原有理论课程基础上,增设实践性较强的部分课程,如食品分离技术、现代仪器分析、食品物性学、新产品研发等课程,同时开设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食品工程技术综合实验等课程。在授课教师的配备上,根据课程设置选择具有实际生产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改革后的课程体系经过1 a的试用,教学效果显著,极大地增强了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及实践能力。
3.2 增设学术报告培养环节
增设学术报告为食品工程专业的必修环节,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听取5次以上校内外组织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报告,并撰写3 000字以上的报告。学院在邀请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作报告的同时,还注重邀请在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和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专题报告。通过学术报告环节的培养,促进了研究生对本专业知识及在实际中应用的深入了解,拓宽其知识面,为其今后从事食品工程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全面落实“双导师制”
导师在研究生学习期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的水平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6]。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中,导师的作用体现得更加明显,专业硕士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熟练的实践技能,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在其培养中各自发挥着不可相互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环节仅采取“双导师制”是不够的,还需要将其落到实处。改革后的具体做法是:校内导师负责理论学习,校外导师负责实践,校内校外导师各司其职,共同把关培养专业硕士,并贯穿专业硕士培养的始终。经过1 a的改革,“双导师制”在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效果显著。
3.4 改革研究生培养环节中的管理及考核方式
食品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与学术型硕士不同,应突出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7]。首先,在研究生入学前的面试中增加了实践操作考核环节,在专业课的笔试环节侧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确保入学的研究生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其次,研究生入学后在校学习期间,侧重考核各门课程中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在中期考核过程中对论文选题方面严把质量关,在实验期间要求导师定期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和检查。最后,采取毕业论文与实践成绩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将研究生撰写的实践总结报告纳入食品工程专业硕士的评价体系,同时邀请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评价,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表现及学习、科研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3.5 严格执行论文盲审制度
建议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同学术型硕士培养一样严格执行论文盲审制度,且学位论文至少由2位专家评阅。具体做法是:首先进行专业硕士毕业论文预答辩,通过预答辩的论文进行盲审,盲审合格后再进行学位论文正式答辩。答辩委员会通常由5名以上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1名为来自企业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食品专家。
3.6 通过引进及培养的方式提升校内导师的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校内导师的理论水平及科研素质,食品学院从2010年开始先后派出10余名中青年导师到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深造。2015年学院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从省内外高校引进具有教授职称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3名,并从国内知名高校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教师3名。同时,结合辽宁省科技厅三区科技人才工程需要,安排10余名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导师到相关食品企业从事科技服务工作,帮助企业研发新产品,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培训职工和培养科技人才。在服务企业的同时,加深了研究生导师对企业的了解,同时提升其科研水平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妹裙.基于产学研联合培养的专业硕士育人机制研究——以广西大学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14.
[2] 张兴平,孙恒,曹荣,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6):64.
[3] 张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理论分析与探索[J].江苏高教,2014(6):107-109.
[4] 王辉,王云峰.以就业能力为目标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49(12):47-48.
[5] 申辉,张清安,张晓莉.提高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模式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5(23):371-372.
[6] 陈祎鸿.论导师下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2):24-26.
[7] 谢蕴江,刘雁红,任海霞.关于食品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4(1):63-66.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emand for talented person of the socie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versified and specialized. The paper did the investigation for the training target and mode of master in food engineering major, on the basis of i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step in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raised the reform direction and measures for the training mod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creasing of the practical ability for those masters in food engineering major.
Key words: food engineering; specialized master; training mode; practical ability; reform
大类培养模式下班级管理初探 篇4
关键词:大类培养,班级管理,改革
当今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 一切因循守旧的思想、制度、规则都将受到时代的淘洗。中国的高等教育同样处于变革的洪流中, 是顺应时代变革重生, 还是违背潮流保守不前, 是时代给高等教育的重大考验。
进行大类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教育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变革, 实现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人才职能所进行的重大尝试。淮海工学院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 为推动完全学分制改革, 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夯实专业基础,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从2012年起我校开始实施以“大类培养”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该试点实施以来, 实现了学生自主选择专业, 自己规划自己学业生涯的权利,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改革的特点在于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类培养方案的实施同样离不开相关配套制度的跟进。适应大类培养模式改革, 构筑崭新的班级管理模式, 是进一步推动大类培养实施方案, 实现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迫切需求之一。
班级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的基本组织形式, 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 班级组织形式关系到班级的凝聚力以及学风、班风建设的成败。传统的高校班级组织形式基本是按照专业命名并以不同的入学年份区分如电子121、电气121等, 在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下, 学生班级比较固定, 人员不随便流动, 这有利于培养专业认同感、班级凝聚力, 依托年级+专业班级建立的一整套学生干部体系、班级规约、班级党支部都也能对班级成员实现有效的管理。但在大类培养模式下, 由于每个学生随时可能离开本班级进入他所喜欢的专业, 以年级+专业命名的固定班级对每个人而言只是一个暂时的班级, 一旦自己选择了其他专业就会重新编入其他班级, 班级确定的学生干部, 由于专业变动也会引起转出班级组织人员空缺, 转入班级组织人员过剩的情况;依托班级建立的班级党支部, 也会因人员流动产生流动党员的管理问题。由此可见, 在大类培养模式下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班级组织形式势必导致学生在专业认同感和凝聚力上产生弱化效果, 并且因专业调整导致的班级干部的流动性, 班级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的流动性都会对原有的班级的各项功能产生影响。
根据淮海工学院大类培养的有关规定并且总结大类培养方案实施以来班级管理的有关经验和不足, 特对大类培养模式下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以下初步设想。
一、大类培养模式下的班级名称设置
大类培养的重点在于满足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利, 学生能否对大类内各专业进行全面了解将成为学生自由选择专业的关键。由于大类培养的第一二学年所开设的课程基本是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程, 很少涉及专业主干课程, 这样导致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不是很深入, 在进行转专业调整的时候, 会盲目跟风或者考虑不周最后反复调整的现象。这样不仅给学生学习带来不利因素也对教学管理带来沉重负担。为了让学生对大类内各专业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一般在新生入学开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专业介绍, 这可以让学生在入学就对大类培养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进行初步了解, 但学生由于刚刚入学, 没有从高中时代学校规定我学什么课程我就学什么课程, 考什么重点学什么的学习方式中转变过来, 很难真正了解大类培养的真正意义和各专业的培养特点。其实在大学中对学生影响最直接的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同辈群体, 低年级学生一般倾向于向高年级的学长咨询有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如何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更好的交流, 这是我们在班级设置上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 如果在班级设置上取消原有的年级+专业的设置方式, 代之直接以专业命名班级, 让同专业的各个年级学生同属一个班级, 这样可以打破因年级造成的上下年级之间的隔离, 比如学院直接设定电气1班、电气2班、电子1班、电子2班等, 每个班级都由人数不等的四个年级构成。这样使得班级建制由横向设置变为纵向设置, 便于上下年级之间交流学习, 通过与高年级之间的交流学生也能真正了解本专业, 才能感受自己是否适合本专业, 大类内转专业才能真正发挥对学生双向选择作用。
二、大类培养模式下的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干部有时候不只是一个职位, 他们有时候是班级的象征, 学生承认本班级的班长和其他班干部的合理性等于承认班级存在的合理性, 这会增加他们对班级管理和班级规章的服从和遵守程度, 所以班委会组成人员特别是重要班干部不应该经常变动, 即使变动也应该有班级成员民主选出。由于实行大类培养会导致学生班级人员流动, 传统班级设置的班委会因人员转入和转出会导致班级组织人员过剩和稀缺的情况, 班委会经常性的调整也会导致班级组织功能弱化、班级人员不服从管理等情况。因此, 适应大类培养改革, 有必要在班级管理上探索一种班委成员相对固定, 班干部号召力较强的班级组织体系。
大学生对于学校里面的榜样有着天生的崇敬, 这是因为大学生处在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 他们对于如何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比较迷茫, 而向老师、向优秀的学生学习是他们成长的重要途径。让一些高年级的学习、实践能力比较突出的学长担任班级委员会的成员, 一方面可以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健康成才, 另一方面可以发挥优秀学生的号召力,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适应以专业命名的班级模式, 班委会成员应该选择大类专业调整以后的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班级干部, 这样不仅保证了班委会的相对稳定性也可以发挥优秀学生对班级的管理的优势。在班干部的具体生成上, 应该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 以保证班级干部的合规性和正当性。低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进入班委会的资格, 但可以担任助理职位, 以得到提前锻炼, 也为后期选拔班干部培养后续力量。
大学生班级党团支部是加强班级成员思想政治教育、塑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以及锻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也是连接学生和老师、学校的重要纽带。充分发挥班级党团支部的作用, 对于老师和学校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了解学生成长的各种需求以提供各种人性化的服务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班级党团支部还可以发挥自身的教育意义,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达到思想教育、舆论引导、丰富实践等多种作用。
传统班级都有自己的团支部和党支部, 但随着大类调整的进行, 原有的班级党团支部成员也会因人员变动导致组织人手不齐, 例如团支书或者组织宣传委员转到其他专业了, 党支部因人数转出不适合继续保留党支部了。这样就会导致班级正常的团日活动或者志愿服务活动不能及时有效的开展, 班级因成立党支部的人数不足也会导致班级党支部不得不撤销的情况。为了充分发挥班级党团支部的各种功能, 适应大专业班级建设, 应该让班级中高年级学习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班级团支书和党支部书记, 以保持组织的相对稳定性, 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同时创造机会让低年级学生参与到团支部和党支部担任助手。
没有绝对正确的教学改革, 只有动态正确的教学改革, 在大类培养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变革中, 我们只有不断总结经验, 推陈出新, 才能真正创造出适合大类培养模式的班级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郑玲玲.大类培养下高校“魅力班级”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华章, 2012 (12) .
培养模式初探 篇5
独立学院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之初探
把握独立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征,构建具有职业技能教育鲜明特征,体现能力本位和创新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合格加特长的应用复合型创新人才.中国成长型大学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本文从新机制的运作、新模式的探索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思考,旨在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辈出
作 者:李菲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湖北・武汉,430200刊 名:科教导刊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年,卷(期):“”(34)分类号:G64关键词:创新人才 机制 模式 思考
培养模式初探 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 有文化高素质 技术过硬 实践 “现代学徒制” “二元制”
玉石雕刻作为传统工艺,有着“世守勿替”的传承原则。这让手手相传的“学徒制”成了培养石雕传人的主要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和产业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学徒制”显现出了许多不足。如何培养现代玉石行业适用人才,成了关系着这一古老行业兴衰的头等大事。
一、玉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当今工艺美术行情表现是受宏观经济因素制约,包括玉石在内的国内艺术品收藏市场整体景气度也持续下滑,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余卫平曾用“没米过年”来形容一部分中低端市场的恐慌情绪。玉石行情从2006年开始起步,至2012年基本是上涨,经营获利者居多。但2012年之后行情分化严重,尤其去年开始市场个别品种比如高浮雕类的藏品甚至无人问津,市场格局也发生重大转变,玉石由过去的礼品市场向收藏市场转型,企业家、收藏家的个人收藏成长迅速,市场整体面临整合、分化、淘汰的趋势。
由于企业家、收藏家个人收藏整体素质的提高,把玉石由过去的礼品转型艺术品,更加重视作品的内涵及文化含量。作为资深寿山石收藏爱好者,艺术评论家何光锐也从亲历者的角度对行业现状进行梳理:“目前业界面临两方面考验:一是礼品市场需求萎缩,尤其‘雅贿造成的虚假繁荣一去不返;二是中国经济调整周期内,投资需求会一直受到制约。因此如何培养真需求,是市场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也要求我们这些寿山石雕刻行业的教育者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更加重视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及技艺的提高 。
二、突出教育的服務功能,培养有文化高素质雕刻人才
高水准的艺术表现力是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是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为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在教学中,重视中外美术史、寿山石雕刻作品欣赏、雕刻设计、雕刻创意等课程。在实践创作中要求学生做到内容上表现上的正面性、抽象性和象征性的完美统一,作品与环境的协调等。让学生深刻领会玉石雕刻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它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并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寿山石雕塑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色泽的制约。玉石作为中国传统体系艺术,是以取巧为特色的独立的艺术,取巧以及材料、色泽等方面的艺术处理更加讲究。尤其近期玉石雕塑艺术,则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吸收当今世上雕塑创意长处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有所创新,要求就更高了,要求教育者以新的姿态适应国家经济新常态。
三、依靠企业,强调实践,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技术过硬的雕刻人才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飞认为:“越是遇到不景气,从艺者越要打好基本功,高水准的艺术表现力才是行业的核心价值。”
众所周知,企业要求员工有过硬的技术,这样企业才能生存。而他们也都明白“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每个人都要不断充实自己”这样的道理。让学生重视学习,接轨企业,才能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足以获得工作中需要的一切。
学校聘请大师林飞、潘惊石、何马、邱瑞坤为教师等到学校讲课,把学校模拟成工厂企业,重点在于实践教学,把传统技艺传承给学生,让民间工艺师走进校园,意在使更多人了解精美的传统技艺,并将其传承甚至作为创业资本。
四、当前职业雕刻人才培养模式,在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基础上,进入“二元制”培养模式的新阶段
随着企业、行业对雕刻行业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汲取德国“现代学徒制”的基础上实施“二元制”重要性,必要对传统“学徒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促进学徒制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转变,把“二元制”融入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形成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将人的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1、学生到企业为徒,更好接受实践培训。 “二元制”培养模式的学生,由职业学校的“单独培养”转变为“校企联合培养”,而且所学专业技术都是企业当前急需的。接受“二元制”培养的学生,他们既是学校学生又是工厂学徒,既接受老师的理论教学又接受师傅的经验传授,并能目睹工人劳动状况及劳动强度,更好的向员工转化。试点“二元制”培养后,培养的学生,在企业实实在在学技术和企业员工共同劳动,共同吃苦,由学生向工人转化,以后能够直接上岗就业,更好的接轨社会。
2、企业员工到学校学习,提高文化素质及理论水平。福州寿山石鉴定中心主任李霖华认为:“多数雕刻师素质不够,靠传承,创作不出好作品、急需既有强硬技术又有知识素养人才接轨社会。”过去雕刻界的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是师从师傅,很少受过正规中等教育,文化素质较低,适应不了当今社会高品质需求,尤其对历史题材及内涵作品无法领会真谛,急需提高素质教育。因而由企业根据需要提出订单,然后职业学校从企业员工中招录“学生”进行培养,企业和学校共同从事教学和管理,学生要接受学校教师和企业老师傅的考核,提高文化素质及专业理论水平。
3、“二元制”出台,结构性调整培养模式,玉石雕刻专业积极推进中职院校分类考试,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逐步建立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的制度。突出理论培训、要打好基本功, 有一定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 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不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必须赋予现代学徒制新的内涵,核心思想是回归教育本质,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兼顾社会需求和人的自我发展的需求,这是中职教育的内在价值所在。
卓越教师校园先期培养模式初探 篇7
一、学科专业技能与教师专业技能的“叠加”培养模式
教师是专门从事人才培养活动的专业人员, 教师的成长需要在教师专业标准指导下经历一个系统的专业化学习和培训过程。近年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全面推广, 必然会对中小学教师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事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卓越教师不仅要掌握牢固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 而且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水平, 这是一个师范生转化为卓越教师的必要前提。教师专业技能包括教育理念与专业品质、教育专业知识素养、教育实践能力以及教师人文素养等。师范院校应根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 将师范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新理念, 新知识, 新技能”教师素养, 掌握“会备课, 会上课, 会当班主任, 会研究学生和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师专业技能。
为了保证学生专业技能和教师技能同步提高, 建议师范院校可以考虑通过成立“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 然后将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和普及。“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应当对各专业的师范生进行跨学院技能联合培养的“叠加”教学模式, 也即, 由学生所在二级学院组织开展专业技能训练活动, 由门的“教师教育学院”组织教育教学理论拓展课程的学习和研讨, 以及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和考察活动。经过这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 既能以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较好地胜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又能以较强的管理能力胜任辅导员、班主任等管理工作。
二、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相互渗透的“嵌入式”培养模式
卓越教师的培养不仅需要设计特定的课程体系, 提供最优质的师资力量, 开展研究式、讨论式、启发式、团队式等各种教学活动, 为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基本功、语言表达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提供全面训练, 而且要应鼓励师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需要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 力求走出一条个性化的职业成长道路。所以, 卓越教师的培养仅仅依靠校内的教育和学习是不够的, 还必须走出校门, 在校外参与各种教师教育考察与实践活动。师范院校应构建起“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使学生在实践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从而由对教育教学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对教育教学的理性理解, 使学生既具有一般师范生都应具备的基本教学技能, 又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综合能力, 科研意识与创新精神。
在卓越教师培养方案上, 必须注意大学生校内学习、研讨和校外教育教学实践的方式, 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 在时间、空间安排上也是相互交叉进行的。在具体操作层面, 建议对各专业学生分别在所属二级学院修习专业课程, 在此基础上, 再叠加学习五大课程模块:教育理论拓展模块;公共教学技能模块;教育研究模块;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模块;公共英语技能模块。同时, 通过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引领学生的职业精神, 帮助师范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制订长远的职业成长计划, 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 努力将崇高的职业精神转变为阶段性、具体性的奋斗目标。值得肯定的是, 一些师范院校在提高“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采取了多种形式与当地优秀中小学校合作, 强化实践技能的训练。例如, 盐城师范学院要求“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学生利用暑假开展“四百”教育活动:一百名卓越班学员, 访问一百名优秀教师, 形成一百篇调研报告, 到一百个师范专业班级与同学分享调研成果。[1]经过这种校内培养和校外实践相互渗透的“嵌入式”培养模式, 对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 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入职快、潜力大、绩效高”的教育教学和教学科研骨干型教师意义重大。
三、大学教授与中学特级教师共同负责指导的“双导师”培养模式
卓越教师首先应是有自己独特特点的教师, 而不是所谓的“大一统”的传统优秀教师。因为, 培养中小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本身应具有“个性化”, 然后才能让其自觉地在教学中实行“个性化”的教育。这就给师范院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改变传统的、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 改群体性管理为个体化管理, 提供个性化教育。目前, 由于实行“导师制”是实施个性化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模式, 决定了卓越教师的培养需要配备本领域专家教授及中学特级教师为其导师, 实行“双导师”共同指导的精英教育培养模式。
“双导师制”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一般“校内导师”由校内师德与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 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提升学生发展空间, 以师德教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风, 引导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争取优异的学习成绩, 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校内导师”还应就本专业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以及本专业发展方向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校外导师”从来自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本校实习基地的教改专家、特级教师、教学名师以及优秀校友中聘任, 主要在学生见习、实习等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指导学生, 侧重于一对一的传、帮、带, 带领学生亲身走进中小学课堂和第二课堂, 感受在新课改要求下新的理念与风采, 形成优秀的教学技能、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双导师”的共同努力下, 将师范生培养成为具有远大的人生理想、浓厚的人文底蕴、牢固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实践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六具有”卓越人才。
四、校校联合培养卓越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了“协同创新”的理念。开展协同创新, 既是当代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 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从国内外实践看, 协同创新多为组织 (企业) 内部形成的知识 (思想、专业技能、技术) 分享机制, 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 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 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2]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协同创新, 有利于构建一个相对独立、集人才培养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有利于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与体制, 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 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这既是师范院校“深化教育改革试验田、扩大开放桥头堡”的必然选择, 也是真正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因此师范院校应当与中小学建立密切的伙伴合作关系, 创建一种临床教学模式, 使师范生能够自主实践, 实现知能转化, 提高职业实践技能, 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区域特征、学校特点的“卓越教师”, 同时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 最终形成“共享共赢, 校际合作”的“协同创新”教师教育的新模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在本地区或跨地区进行教学实习、顶岗锻炼、“支教”等活动对深化校校联合培养卓越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意义重大, 效果良好。盐城师范学院在这个方面为全国树立了一个较好的典型, 该校在新疆哈密等地区设立了若干实习基地, 目前已输送200多名优秀学生到新疆实习支教, 同时在本地启动了苏北农村顶岗实习方案, 发展了紧密型的实习基地15个, 为教师教育提供“临床性”的实践训练, 以提高学生教学专业化水平, 锤炼学生的教师职业精神。目前, 以“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同学为重要参与力量的“新疆实习支教”已经在全省、全国造成了重大影响。2009年10月15日《教育部简报》以《盐城师范学院积极开展师范生赴新疆实习支教工作》为题, 对盐城师范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精神, 主动支持新疆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也对“实习支教”培养卓越教师的做法给予了多次肯定性报道。
总之, 大学校园对卓越教师的先期培养要注重强化“临床型模式”训练, 确立“仿真实习”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 以有效提升强化师范生实践能力和培养其创新能力的理念为重点, 积极推行校内学习和校外实习相结合, 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配合, 专业技能和师范生技能叠加培养的双轨培养机制, 开展“百生访百师、百文进百班”、“新疆实习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 定期开展师范生专业技能汇报演出等活动, 为培养出具有远大的人生理想, 牢固的专业知识, 扎实的实践能力, 掌握现代教育思想, 能够创新性地开展人才培养活动的未来卓越教师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摘要:卓越教师培养的目标在于造就和锤炼教育教学理念新、创新实践能力强、综合潜能素质高的师资队伍, 只有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采用学科专业技能与教师专业技能的“叠加”培养模式, 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相互渗透的“嵌入式”培养模式, 大学教授与中学特级教师共同负责指导的“双导师”培养模式, 以及校校联合培养卓越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卓越教师校园先期培养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关键词: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郑晋鸣, 季成林.师德建设从板书抓起[N].光明日报, 2011-09-07 (6) .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篇8
关键词:高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适应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国家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计划中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积极做出新的调整, 并承担起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重任。
一、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始于1995年高等教育模式改革之初, 这个时期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远没有今天这样重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以前没有明确的研究问题, 今天成为了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从初步工业化过渡到初步现代化的工业水平, 这个时期经济社会的进步取决于大多数技术工人的素质和经验, 取决于全社会人们的普遍技能和观念,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这个时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 国家高度重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并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高到国家战略的角度去思考, 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去高职院校视察, 并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方面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国家先后出台了很多指导性文件, 用以加快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速度。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也是一个随着时代不断变迁的过程。如何培养出时代急需的人才关键看培养模式是否适应了时代发展, 是否适应了当前教育面临的情况, 这些具有变量的现实情况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更多不可预知的挑战。例如:针对计算机教育,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提高学生计算机业务能力的方法, 在这些方法基础之上, 一些高职院校总结和升华出了针对计算机教育的培养模式, 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以及计算机业务模式的变化, 高职院校发明的计算机培养模式不能适应新时期计算机领域对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就应该及时做出新的调整, 在调整中重新探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思考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是整体与个体的关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全局就是肩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培养能够艰苦奋斗、扎实肯干的中坚力量。全局意识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始终站在党和国家的高度考虑民族的未来。同时,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必须要服从高等教育的改革目标, 以高等教育的改革全局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部就是要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 不同行业的属性, 不同技术工种的特点构建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特色, 高职院校要设立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针对珠三角地区来料加工特点,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侧重实践能力, 有的高职院校创立了“干中学模式”, 让走出校门的学生能够直接上岗就业。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即培养目标、业务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特征或主要特点。培养目标就要培养出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 并始终把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落脚点。基层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线, 他们创造着这个社会绝大部分财富, 是我国劳动力大军的中坚力量;创新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要有创新意识, 要在本职工作中去探索、去创造;应用型指的是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深入实际, 这些学生将来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线技术工人, 是我国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的价值创造者, 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浇筑着中国速度;高级专门人才是指高职院校培养的不是复合型人才, 不是什么都懂, 什么都能干的通才, 专门是指高职院校根据学生选择为其提供系统性的专业性很强的培训,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在专业领域实现自身的价值。总之,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为出发点的。
业务规格是指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过程中依照专业设定的教育方式, 我国当前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学历教育, 通常情况是我们所指的大专, 高职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在校学习, 基本都是全日制的学生, 他们通过三年或更长时间来完成专业领域内的学习, 最后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另外一种是非学历教育,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非学历教育是种普遍的、开放式的教育模式, 非学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业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一般通过阶段性学习之后, 颁发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这两种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做了明确的规格区分。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并不能完全概括高职院校培养出来学生的业务规格, 高职院校在业务规格还要有自己的设定标准, 确保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够符合社会要求。
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高等教育模式研究的重要课题, 教育改革开始之后,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开始加快, 更多具有地方特色, 学校特点的培养模式浮出水面, 这些培养模式虽然存在差异性, 但是都具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政治特色。高职教育从职能上属于政治论, 而且现在的高职等教育的职能之一, 就是要服务社会, 服务国家和民族。从政治论的角度看, 中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必将站在教育服务社会的角度去谈, 那么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众多模式也就不难看出其真正的历史使命了。
学生过于钻研某项机器, 阻碍了学生毕业后重新选择职业。与之相似的另外一种模式叫“零距离模式”, “零距离模式”是一种互动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与用工单位建立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把学生送到用工单位, 在用工单位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 反过来, 用工单位根据学生在单位的实践表现, 决定是否留住该学生。这种双向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既解决了高职院校建立实践基地的能力问题和学生毕业找工作的难题, 又简化了用工单位招聘工人的复杂程序。但是这种“零距离模式”也存在就业面窄、选择性少的问题。
“能力为本模式”顾名思义, 就是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高职人才的第一要务。“能力为本模式”是一项复杂的培养模式。其内容不尽相同, 有的偏重实践, 有的偏重理论, 有的两者均衡。“能力为本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比较认同的模式之一。另外,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高职院校没有必要过于追求模式建设, 只要“适合”没有模式, 也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远远没有结束, 其丰富的内涵和实践必将激发更多的学者从事该项研究, 以帮助高职院校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和创新, 使得高职院校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成绩斐然、效果显著。高职院校要时刻紧记, 高职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要把培养人才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培养模式初探 篇9
一、“读写课程”是什么
“读写课程”, 严格遵循赵镜中先生倡导的“统整教学”, 将语文课程基准点定位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学生有权力、有机会参与课程的建构。在活动中, 学生有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有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内容来学习;有权决定用何种语文形式来呈现自己的观点。将语文教材进行重组, 力争打通学生的“阅读”与“习作”、“课内”与“课外”之间的屏障。
二、“读写课程”的学习习惯养成体系
在我的读写课程中, 阅读习惯是一种能力!
我所要培养的读书习惯也是与常态的阅读习惯不同, 我要培养班级孩子的读书习惯是:“学习”的习惯、倾听与专注的习惯、提问的习惯、讨论与分享的习惯。其中在班级低段起步阶段作为养成重点的是“学习”的习惯。
“读写课程”的“学习”定义来自于日本学者佐藤学。此“学习”非我们现在常态认知的学习, 这也是之所以加引号的缘故。“读写课程”中所谓“学习”就是同教科书的相遇与对话, 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这就是所谓的“学习的三位一体论”。而目前孩子的阅读现状是只用“书籍”和“老师”阅读, 在其他同学汇报交流时张望着分享交流的同学, 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所得形成文字, 似乎还在“做观众”, “看热闹”。这时候, 作为清醒的班级读书引领人, 我需要:
1.阅读现场的强化。要强化孩子的“阅读”和“学习”习惯, 改变孩子已经成为定式的习惯, 就必须改变孩子在讨论交流后的汇报方式。我们传统的方式希望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 而在我们的“书香班级”中为了强化孩子“向同伴学习”的意识, 则改变了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汇报的汇报焦点。于是我写了以下心得:
说实话, 目前这样的小组交流模式虽然可以避免不少孩子无所事事, 或者交流不倾听的问题, 但仍然有孩子会游离于整个氛围之外, 所以, 我将读书后的汇报内容调整为:“我从×××同学那儿学到了×××”, 从而使整个汇报交流更踏实、实用。后来孩子们的汇报也体现了这一点。第二节课的汇报开始后, 给所有的孩子一个要求:我从汇报的同学那里又学到了什么?没有想到的是, 后面汇报的同学都将前面汇报的同学的内容纳入到自己汇报的内容中, 这让我很感欣慰, 因为孩子们终于明白了“阅读”的定义, 也明确了学习无处不在, 学习是可以不断变化的。
“我从×××同学那儿学到了×××”———只是教师将孩子们讨论交流后讨论的焦点做了一个转换, 深层次的是我们关注孩子“阅读讨论的过程”还是“阅读讨论的结果”。
2.日常行为的约束———“读书日志”的引领人。上面的读书意识的培养、交流焦点等“强化”措施是三年级上学期所采用的方式, 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 班级的“读写课程”开始使用“学习日志”。这个“学习日志”其实就是“学习的三位一体论”延伸出来的。
孩子们都需要根据课程完成一张表格, 回家后, 要梳理“我的想法”。为了方便记录, 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 我印制了“读写课程”专用“学习日志”。
使用“学习日志”来强化“读写”习惯的养成, 在初期, 孩子们其实是不适应的。一者, 某节课一则简单的记录是可以的, 如果每节课都要记录, “坚持”首先是个难题;二者, 孩子们只会关注上课的内容, 往往会忽略“我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三者, 孩子们还是不太适应“向同伴学习”, 往往纪录的还是课文或者老师的话。所以在三年级下学期使用这种方式的时候, 困惑纠结以及不适感, 困扰着我和孩子们。
三、“读写课程”的阅读素养体系
传统的常态教学方式是学习完毕一个单元的几篇文章后, 再让学生动手来写与这个单元有关系的习作。这是比较典型的“先阅读后写作”或者说“写作是阅读的迁移和运用”。这样的好处是条块清晰, “积累”与“运用”的过程明了。但也会认为地将“阅读”和“写作”两个可以并行融合的过程分割开来, 最终使阅读与写作完全脱节。
在我的“读写课程”的教学现场中, 我是这样设置的:每次专题学习之前, 或者说是某个专题学习的第一步是让孩子针对这个专题先自行习作, 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一篇与这个专题有关的文章。我称之为学生的“原始习作”。我力求从学生的“已知经验”出发, 结合教材范例、课外文本课堂化, 从而将教材重组, 与专题结合。
比如五年级下册, 是这样重组的:
第一组“我的调查报告”, 使用教材篇目:《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利用信息, 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的发现》。
第二组“聚焦景物”, 使用教材篇目:《草原》《丝绸之路》《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威尼斯的小艇》《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
第三组“聚焦人物”, 使用教材篇目:《任务描写一组》《刷子李》《金钱的魔力》《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杨氏之子》《晏子使楚》《半截蜡烛》。
第四组“我的诗歌”, 使用教材篇目;《古诗词三首》《儿童诗两首》。
第五组“那些让人感动的事”, 使用教材篇目:《再见了, 亲人》《金色的鱼钩》《桥》《梦想的力量》。
以上只是对于教材的重组, 在实际的教学中, 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补充相关的文本和整本书。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二组“聚焦景物”统整计划是这样的:
1.专题进行前, 安排一次观察学校附近的景物, 自由观察, 自由习作。
2.安排学习《草原》、《玉苍散记》 (补充材料) 、《拉萨古城》 (教材补充材料) , 了解观察的顺序, 重点引导“图像化”, 让孩子明确几位作者头脑中对于几处景物的图像组合。
3.对比自己的习作, 分析自己习作中叙述的顺序、有几幅关于景物的画面。第二次有目的地再次观察景物, 形成第二次习作。
4.同学交流互改, 修正补充, 形成第三次习作。
5.深化“图像化”:孩子们去寻找自己去过的某处景点或者某个地方照片四五张。按照一定的顺序, 叙述自己去某处景点游览或者某个地方的经历。
6.学习《白杨》《丝绸之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威尼斯的小艇》《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 从图像化的角度去解析作者的观察与写作角度。
7.用自己的习作与课文相互比较, 寻找“图像”之间的连接点, 自我修正, 形成第二次习作。
8.与同学交流互改, 修正补充, 形成第三次“习作”。
“读写班级”的课程的就是这样, 希望打通“阅读”与“写作”, 打通“课内”与“课外”, 打通教材与生活之间的屏障, 构建孩子的“读写能力”。
“读写班级”从诞生那天, 我平静的教学生活就被打破:寒暑假要做好“统整计划”和“工作纸”;要阅读众多的童书, 以便接入到课程体系中;要用各种方法、各种途径了解孩子的需求;每天在教学之余, 整理教学反思和课堂上拍的照片……似乎一下子多了很多事情。有时候忙得连孩子都照顾不了。但是, 这几年, 我始终处在幸福之中, 因为兑现了我对自己的承诺:“作为一名老师,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最大的幸福, 就是培养出一批既会读书又会写作的孩子。陪伴他们静静成长。”
当代城市雕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篇10
一、注重城市雕塑设计理念的培养,突破城市雕塑的架上性
城市雕塑由刘开渠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是一个中国特有的、约定俗成的概念,雕塑的建造地点仅限于城市,特别强调雕塑跟着城市走,题材与城市贴近,城雕与城市环境相协调,起到装饰、美化城市的作用,是一座城市标志,代表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反映城市的精神气质。2002年以来,全国各大艺术院校及大部分综合类大学中相继设置雕塑专业,但实际现状是,国内高校所设置的城市雕塑艺术教学基本都停留在架上雕塑和纯艺术创作型人才培养层面,真正以城市公共艺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学校寥寥无几。学术梯队不健全,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严重不足,其结果是,如今国内艺术工作者多把主要精力放在架上雕塑创作上,学生也以架上雕塑为培养方向,缺乏理论层面的研究和总结,使得城市雕塑的文化艺术内涵不高,难出精品。学校开设的课程与当下社会需求脱节。故应借助学校的专业平台,结合其他相关学科优势,打破原有的纯架上雕塑学科的课程结构,根据城市雕塑艺术性和技术性相统一的学科特色,汲取其他相关学科的建设成果,制定专门的教学大纲,拓展人才教育领域,深化城市雕塑艺术教育机制改革,通过实践,使城市雕塑艺术课程体系日趋合理。
二、城市雕塑艺术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
城市雕塑建设涉及建筑、规划、园林、艺术、社会、文化等众多领域,具有艺术性和公共性的双重特征,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因此要培养出一流的、适应时代需求的城市雕塑设计人才,就应打破原有的专业学科设置。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林蕙青谈高校学科专业调整时曾指出:“新兴、交叉、综合性学科专业发展尚缺乏力度。有利于这些学科专业生长的制度和机制尚未形成,所以专业壁垒、学科壁垒森严,高校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还不能及时反映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紧贴市场、适应需求的一批专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目前,市场中急需两类人才:少量精英型,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后劲的人才;大量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要关注城市雕塑专业设计的时代特征,结合现代城市环境设施、景观规划、立体空间,形成新的内容载体。要加强城市雕塑设计的环境美学、社会学、心理学、材料学、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综合相关学科知识,实现城市雕塑设计、理论鉴赏、实践、创意一体化。要充分运用启发式、参与式、交叉式、互动式、协作式以及开放式的专业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城市雕塑设计人才,以适应新时代城市雕塑设计艺术发展的需要。城市雕塑创作人员要涉足多个行业,知识积累得越多,创作的城市雕塑就越有内涵。因此,城市雕塑专业要最大限度地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对从业者进行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针对城市雕塑艺术人才培养方向,要制定一套合理的学科建设方针,培养出具备城市雕塑艺术设计和技术加工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达到艺术性与工程性、科学性的完美结合。
三、城市雕塑艺术人才培养的综合性
在工科院校,尤其是以建筑学、城市规划、材料学、环境学等为交叉学科的城市雕塑专业人才的培养,显然不同于纯架上雕塑与纯艺术创作人才的培养,其间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注重对城市雕塑的创意、设计、科学技术运用以及施工工艺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当今城市经济与城市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城市雕塑由雕塑艺术和其他学科交叉、综合而成,城市雕塑人才包括设计、制作、管理人员等几个方面。城市雕塑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的学科门类非常多,要解决好城市雕塑艺术的建设问题,首先要加强城市雕塑人才队伍的培养。
由F对城市雕塑艺术加工过程中的工程性与科学性认识不足,导致许多城市雕塑在加工过程中质量失控,使城市雕塑与艺术设计、环境规划、工程制作等脱节,城市雕塑制作加工的质量就大打折扣。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城市雕塑艺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类人才应既懂设计又懂施工,才能保证城市雕塑艺术的建设质量和艺术水平。在旧的培养模式下,创作手法与创作风格单,这样的人才培养显然不能适应当今城市发展的长期目标,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
四、建立城市雕塑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整体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城市雕塑艺术的学科体系已相对完善,城市雕塑艺术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较为合理,实现了城市雕塑艺术发展规模和人才培养的协调发展。而我国城市雕塑艺术人才教育正处于初级阶段,城市雕塑艺术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远远跟不上城市雕塑艺术发展的步伐,因此,建设城市雕塑艺术人才培养的合理模式已迫在眉睫。
雕塑最早介入环境艺术是作为浮雕依附于建筑物,这在中国古代早已存在。城市公共空间雕塑作为城市公共艺术,其创作从根本上是一种社会行为,其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不断满足都市人的文化、心理与情感需要。另外,城市雕塑设计人才的培养也必须与当代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应尽可能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把训练从业者的创新思维、发展其综合设计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作为城市雕塑设计的核心,为培养设计者的创新精神奠定良好基础,全面体现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目前,城市雕塑艺术专业的教育理念需要更新,应对人才培养方向、教育队伍、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实践与改革,推动城市雕塑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发展。
五、结束语
培养模式初探 篇11
关键词:技能人才;员工培训;人才培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石化企业来说,技能型人才是企业的重要生产力,在新时期提高技能操作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石化管道储运企业而言,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对于安全的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很可能造成安全威胁甚至安全事故。尤其是针对目前我国石化管道储运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近几年油气管道安全保障技术虽不断在完善,但相关的技术水平还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因此,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提高技能型职工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对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从而保障企业各项工作可以安全高效的开展。下面就主要对石化管道技能人才培训与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明确技能人才培训和培养目标
高效的人才培训和培养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导,因此企业培训部门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技能员工的实际水平制定科学的人才培训和培养的目标。比如对于新员工而言,在进行技能培训时就需要强化对石化管道储运的各工种基础知识的学习,帮助职工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和具体的工作内容。[1]还要针对不同技能岗位职工的工作需求制定系统的培训课程,明确侧重点。在开展员工培训时要加大对新职工的指导,技能水平较高的老员工要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帮助新职工熟悉岗位工作内容,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方向,熟练操作技能和工作流程,从而提高员工自身工作的规范性,使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也得到有效的提升。比如著名的微软企业在开展员工技能培训时就一直实行内部"终身师傅制",即新员工一进门就会有一个师傅来带,同时新员工还可以享受三个月的集中培训,这对石化管道储运企业同样适用,有助于企业培养出一批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二、完善技能人才培训和培养制度
对于石化管道储运企业来说,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较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来提升人才培训和培养的整体效果非常关键。首先,企业要建立人才培训和培养长效机制,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以及技能员工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根据职工的具体工作岗位和实际工作能力帮助他们制定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其次,企业要根据不同岗位人才的学习需求和具体的培训内容,科学地选择培训方式,比如采取基础知识集体培训、个别员工技能指导、一专多能培训、远程培训、岗位练兵培训等方法,在培训内容方面重点抓住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等技能要求较高的内容;还可以组织员工进行岗位交流。对于有能力的员工可以申请岗位互换,在不同的岗位实践工作当中掌握多种技术工艺,实现综合技能的继承,真正使一专多能得到强化,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化工作要求的复合技能型人才,优化企业人才队伍结构。
三、加大人才培训和考评工作队伍建设
企业要想切实发挥人才培训和培养工作的实效性,一个最为关键的基础就是要有一支专业的人才培训和考评工作队伍,并且把开发石化管道技能人才作为企业人才战略实施的重要任务,完善相关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首先,企业要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考评工作部门,并配备专业的人员开展人才技能培训工作;其次,企业可以选聘一些外部专业水平较高的石化管道技能专家对企业职工进行培训,也可以在组织企业内部签订“师带徒合同”,让那些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带领新员工开展技能培训工作,从而建立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培训考评工作队伍。同时还要完善相关考评制度建设,对员工参加培训的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并将考评结果恰当的应用到员工激励当中去,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技能型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四、完善技能人才培训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提高石化管道企业员工技能培训效果,企业必须完善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提高人才培训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培训课程体系中不断引入成熟的培训项目,丰富人才培训课程的内容[2]。首先,在培训方法的选择上更切合实际,比如对于石化管道技能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企业应当根据各个不同的岗位技术种类,根据员工的具体需要和工作实际,进行不同技能性质、不同技术的培训,可以举办多个脱产学习培训班;对于技能培训,企业还可以采取和高校联盟的方式进行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可以通过实证分析与案例教学的形式展开。其次,在培训课程的安排上,对于基层技术人员可以采取不定期培训,帮助其及时更新和优化知识技能结构;对于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可以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使其能够对企业一段时期内的整体发展概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辅助企业领导作出科学决策。
五、小结
综上所述,石化管道储运企业在进行技能人才培训和培养模式构建时,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以及员工的学习需求科学地制定人才培训、培养的目标和计划,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同时还要加大人才培训和考评工作队伍建设,完善技能人才培训和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丁明洁.成品油管道技能人才培训与培养模式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2014,07:112-113.
[2]祖钦先.中原油田拔尖技能人才管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
培养模式初探 篇12
1 目前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校和海南省各外贸公司、外企、国际航运公司、商业银行国际结算部、保险公司国际业务部等各类主要涉外机构缺乏沟通, 不太了解目前外贸人才的实际需求状况。缺乏校企合作, 校外实训基地几乎没有, 缺乏海南外贸企业知名人士和进出口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
国际贸易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随着我国加入WTO, 在货物贸易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 服务贸易在我国的影响与日俱增, 但发展服务贸易我们并不具备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长期以来,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局限于“货物贸易”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与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人才需求紧迫性要求极不适应, 而海南要建设成为一流的国际旅游岛, 更需要大量精通国际服务贸易的人才。
因此, 为了使我校培养的外贸人才更符合社会的需要, 实现培养模式与市场的对接,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
对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手段、运行机制和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评价和创新。主要包括五方面:
2.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规划与改革
2.1.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研究
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积极吸纳校外实训基地或企业知名人士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力争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的有效联动上形成亮点、创建特色。
2.1.2 重构能力———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
由能力与课程体系、教育活动作业体系、教育保障体系三部分构成。特别要研究国际服务贸易。
2.1.3 设计实施性教学计划
2.1.4 重构教育活动作业体系
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实施全过程教育, 从制订教学计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毕业指导、就业后辅导各个环节都由双方协同完成。
2.1.5 加强教育保障体系
包括人力资源 (团队建设) 、后勤保障、基础管理三个方面的保障。
2.2 管理和评估———质量控制体系规划与改革
2.2.1 教学组织与管理
在能力模块课程体系内, 依据“理实一体教学、校内任务仿真设计式教学、校外实操实习教学”指导思想, 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小组式教学组织模式。
具体由主讲教师划分任务模块, 设计课程实施方案, 运用“资讯、决策、设计、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骤组织教学。教学地点包括教室、图书馆IC、实习实验室、业务现场等。
校内任务仿真实习项目模拟方式在校内实习实验室、图书馆IC等地点完成。
校外实操实习通过在相关机构实践, 完成实际项目组织教学。
2.2.2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 形成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 以任务设计式方式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分阶段、单元进行考核评价。
2) 诊断性评价: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 并制订修正方案。
3) 总结性评价:在学习 (阶段单元) 结束后, 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2.2.3 考核方法
加强考核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课程的特点, 改革考核方式、方法, 做到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 形成各具特色的考核体系。
2.2.4 成果质量:以能否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
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合标性、适用性等指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吸纳社会及用人单位参与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构建校内考核、社会反馈及用人单位共同参与评价的有效机制。
2.3 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2.3.1 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教学组织模式
建立全过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信息共享空间。
2.3.2 教学方式:运用谈话式、讲授式、实践活动式等教学方式。
2.3.3 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
参观法、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发现式、实习作业法、设计法、研究法、现场示范教学、模拟教学法等。
2.3.4 专业实践课教学方法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1) 进一步争取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学院的支持, 建立共同参与的机制。选准专业项目, 按照学校出场地、企业出设备的模式, 建设既与学校教学组织相协调, 又与企业生产研发相配套;既能供学院专业教学需要, 又能满足企业服务社会需要的合作机制建设, 最终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目的。
2) 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际, 以专业或专业群为组织单元, 以实用操作技能为载体, 开展专业技能训练与比赛活动, 力争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上形成特色。
3) 开展任务式、模拟实习式、现场运作等教学方法。
2.3.5 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讨论法等。
2.4 运行机制与保障
2.4.1 组织机构
1) 教学组织机构
2)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 专家咨询委员会
2.4.2 教学组织与管理运行机制
1) 教学管理制度
2)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4.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1) 组建专家委员会
2) 校企双方相互兼职
3) 聘请企业有关专家为特聘教授
2.4.4 建立全过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信息共享空间。
2.5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园文化建设
2.5.1 加强学生素质拓展的体系研究, 构建新的第二课堂活动载体
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研究, 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竞赛, 创建以专业为背景的报刊橱窗文化、楼道文化和寝室文化特色, 培育学生独立的创新意识和组织策划能力, 让学生在紧张的课程中感受到轻松的专业文化熏陶。
研究和创新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并作为学生的素质拓展体系, 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记入学生的必修学分。
2.5.2发挥专业优势, 创立专业实践平台
在举办“校园文化节”活动的基础上, 不断总结经验, 丰富活动内容, 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从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视角, 结合调查研究, 对专业教学、运行机制和校园文化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评价和创新。重构能力———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 由专业能力-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公共课程两部分组成, 特别要研究国际服务贸易。在设计实施性教学计划、重构教育活动作业体系上, 从制订教学计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毕业指导、就业后辅导各个环节都由学校和外贸企业等涉外单位双方协同完成, 从而达到改革目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吸纳海南外经贸相关主管部门及外贸企业等涉外单位参与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构建校内考核、社会反馈及相关单位共同参与评价的有效机制。
重视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研究, 创建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背景的报刊橱窗文化、楼道文化和寝室文化特色, 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竞赛, 培育学生独立的创新意识和组织策划能力, 让学生在紧张的课程中感受到轻松的专业文化熏陶。作为学生的素质拓展体系, 创立专业实践平台。
摘要:基于国际服务贸易迅猛发展和海南省大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 针对海口经济学院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并根据调查中师生反映的意见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实现培养模式与市场的对接。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服务贸易,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涛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J].大学教育科学, 2008 (5) .
【培养模式初探】推荐阅读: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07-23
药学毕业生实习培养模式初探论文08-19
地方农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07-26
模式培养08-01
二元培养模式10-15
系统培养模式05-30
培养模式反思06-09
分流培养模式06-24
培养模式思考07-05
文科培养模式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