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与定位

2024-09-12

培养目标与定位(共12篇)

培养目标与定位 篇1

1 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发展过程和主要问题

我国体育专业目录中,运动训练专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专业方向。该专业的成立要追溯到1988年,当时该专业被国家教育部门正式列入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的专业目录当中,伴随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一些师范学校、体育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也相继成功申报为运动训练专业的办学单位,进而提供给了体育生和运动员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从而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然而,运动训练专业发展的迅猛之势,使得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的社会需求愈发凶猛,而体育人才就业上的竞争也愈发强烈,当下的运动训练专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时期。因此,为了适应这种社会需求,运动训练专业应该对其培养目标进行适当调整,从而促进我国体育学科的发展。

当下,我国具备运动训练专业的高校在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等方面存在较大的认知差异,所以在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的表现不尽相同。这些细微差异的出现引发了很多混乱现象,绝大部分的高校在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方面没有体现出与其他体育专业有所区别的提点,并出现了十分普及的专业交叉现象,从而使得该专业培养目标的树立被混乱模糊,这样一来,专业性的培养时间就会出现无所适从的局面。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横向比较,就其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发展规律,探究新时期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发展规律,并对新时期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战略性的思考和相关政策。

2 影响高校训练专业培养目标树立的原因

作为专业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专业教育的核心问题,培养目标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引导作用。笔者在对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横向比较得知,当下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存在方向模糊、定位狭窄和界限不明等问题。然而,某一专业只有在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确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就目前状况而言,影响运动训练专业定位培养目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就业需求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限制了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同时也决定了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复合发展;(2)社会市场对于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质量限制了该专业设置的能力结构和知识教授结构,同时也对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广度和深度造成影响;(3)高等教育改革体制和政策的引导和运动训练项目区域特征,也会使得高校对于运动训练培养目标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4)各个校方对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的要求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因而在生源的质量方面就有明显的差距出现,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可教授性都决定了校方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度和层次。

通常来说,高校在自我定位方面都会以自身的教学资源为基础,而每一所高校的发展都要对自身的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办学价值和办学理想作出有效规划,这一标准即为学校的自我定位。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则是对本校自身地位的重要评价指标。

3 我国高校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现状

高校人才培养类型随着运动训练专业的不断发展而增多,运动员、训练员是该专业最初的培养方向,而现如今又加入了社会指导员、体育记者和体育经纪人几项专业。较高层次的发展方向是当下各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这一举措使得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更为系统化、专业化。对我国一些开设运动训练专业的高校培养目标做出了分析,经过详细的对照比较得出了一些结论。

当下我国高校的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方面呈现出三个层次:(1)面向培养体育教师或教练员的单一目标培养;(2)面向培养体育专门人才或体育复合型人才的多项目标培养;(3)面向培养体育高级专门人才的专项目标培养。在这三个培养层次中,单纯的就概念来看,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培养目标较为广泛,像体育专门人才和体育复合人才的多目标培养模式注重培养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的专项人才。第三层次的目标培养对人才的要求标准更高,其定位与国家对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标准基础相同。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当中,运动训练专业是核心专业,该专业的定位为培养高级体育人才,因此在专业规模方面不能再进行拓展,要突出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高要求标准。

4 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措施

4.1 与时俱进的培养目标

传统的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较为单一,多元化的发展才是现代体育发展的最终趋势。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有了较大提升,对于健康理念的认知越发普及,一些新型的体育锻炼设施也深入到了民众生活当中,因此,社会对于体育教练员、指导员、保健员以及体育经纪人、营销员的需求急剧增加,单一的传统培养目标太过于落后,不能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所以,高校的运动训练专业在培养目标的设置方面应该紧跟时代需求,树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使该专业在社会的竞争力有所凸显,进而让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力更强。

4.2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规格

所谓人才培养的规格是指同一专业在社会职业中的规格差异,而我国人口数量的猛增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使得人才竞争越发激烈,因此在人才规格方面的标准也有所提升。而高校生源的扩招和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人才培养的要求、层次和范围都有进一步的提升,专业教育的培养中心应该向研究教育发展。

4.3 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

要想实现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首先要使得相关的体育课程设置更为科学合理。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设计,在课程设立方面也应该有所突出,保证课程设置能够为培养目标而服务。除此以外,专业课程的设置还要结合生源的基本特点,运动学校、体育俱乐部以及体工队是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员的主要出处,所以他们的专业技能较高而文化知识水平较低。面对这样的生源,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意理论知识的加强,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增进其社会竞争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改革要与当下的体育教育改革情况相结合,社会对专业运动训练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相关就业市场实时状况发展趋势和学校师资力量的匹配都是影响该专业培养目标的中心因素。从实际出发的培养目标制定和与时俱进的培养方法是该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改革的关键所在,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改革会有更为辉煌的未来。

培养目标与定位 篇2

广告学是一门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其课程体系整合了传播学、营销学、艺术设计学等相关学科。也正因如此,虽然开设此专业的院校办学背景和学科优势不同,但其教学架构都基本是传播学、营销学、艺术设计学三位一体,各占一定课程比例。其培养目标也几乎都是广告运作的“全面手”,侧重于广告行业中的高层次领导者、管理者的定位。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师张树庭广告教育调查数据报告(毕业生卷)中广告学专业毕业生的数据反馈显示,设计课与美术课是毕业生认为获益最多的课程,在所有类别课程中分别排序为第一位和第六位。但即使如此,还有专家认为要学广告设计就应去艺术学院,忽视艺术设计类课程在广告学专业中的作用。同时,由于广告学专业中的艺术设计类课程是完全沿袭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也使得此类课程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该专业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等存在偏差而引起的。自1983年厦门大学开办中国内地第一个广告学专业以来,对该专业究竟归属于新闻传播学范畴、经济学范畴还是艺术设计学范畴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也因此影响了该专业的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及教学侧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对专业中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讨论就无从谈起。

一、明确广告学专业学科定位及培养目标本科高等教育旨在培养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各专业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应和社会需求接轨。那么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广告人才呢?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像广告这种涵盖了传播媒体、营销公关、消费心理、设计艺术等相关学科的复合型行业,它内部的各部门虽相互联系但分工亦是很明确的,一般来说,广告公司除了人事、市场、行政等基础部门外,划分为三大核心部门:媒介部、创意策略部和设计制作部。与各类高校竞相开设广告学专业的繁荣景象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真正在广告业界工作的广告学专业科班生却并不是很多,而传媒、中文、美术设计等专业的学生更受广告公司欢迎,此三类专业的人才亦多为广告公司三大核心部门的基本组成力量。即便有一些广告学专业的科班生进入广告公司,也很难胜任公司的具体工作,甚至被认为不是适用对路的人才,似乎什么都懂但都流于表面,纸上谈兵。这与广告学专业的定位不清、目标不明有直接关系。

在日本,广告是热门职业,社会上对广告感兴趣的人很多,但日本的高等教育中却没有设置广告学科。对广告人才的培养是通过社会来完成的,主要依靠各类广告公司、协会主办的课程培训以及入社之后各类相关的职业培训和进修。这类培训和进修都需耗费主办公司或协会大量的金钱与精力,对于中国的国情而言这种形式的专业培养不可能像日本一样要求企业来承担。但其课程培训中对学生能力的考核、课程的教学模式等值得我们高校参考,以便调整出更合理及适合社会需求的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例如,全球著名广告公司日本电通公司专门针对大学生开办的广告课堂“电通创意塾”,该课堂每年招收约30名大学三年级学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培训。从其名称不难看出“创意”是该课堂的主要授课内容,目标是培养广告策划、文案和设计人才。招生工作非常有趣,首先报名者需根据公司公布的主题进行照片拍摄并提交相关作品,如的考题是以“不可思议”为主题,要求拍摄6张照片,需为照片添加说明文字并为这组照片起名。评判的标准则是视觉上有意思、吸引人。然后进入笔试阶段,所有考题都是启发式和思考式的,没有标准答案。比如曾有这样的题目:“请在下面三个哑铃上再画上些东西,使哑铃看起来更轻或更重一些”;“一个路口经常发生卡车撞伤小学生的事件,自从一个牌子出现后,就再没有发生车祸,你觉得牌子上写了什么文字呢?(要写出三个不同的牌子文字)”,最后进行面试,考察学生的个性、毅力及反应能力。

电通创意塾的入学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艺术气质、语言表达和视觉表现能力,这也符合我们国家广告学专业所对口的创意策划、设计制作等就业方向的能力培养要求。因此,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就不应再走以往“全方面发展”的老路,而应从“创意”角度出发,找出自身的优势,培养高水平广告传播理论知识、深厚艺术文化内涵及较强应用技能的某方向专才,这个某方向即体现在策划和设计两个方向。两者都是在强调传播营销知识及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更细化地对学生进行专项实践能力的训练,前者更注重创新思维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锻炼;而后者则更强调视觉表达和设计能力的提高。可以说,这样的培养目标是从“理论全技艺专”的方向出发,不忽视素质文化教育的同时更突出培养学生的执行力。明确了此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后,广告学专业中各学科尤其是设计艺术学的课程分配和教学架构才有了依据和方向。

二、广告学专业中艺术设计类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

由于艺术类生源及就业的优势,以往虽然开设广告学专业的院系所属不同,但在招生中都倾向于打擦边球招收艺术考生。随着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即专业类代码不是0504的相关专业)按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招生的进行,限制性清理审核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广告学专业的生源结构将发生变化,恢复到文理兼收的状态。

从专业发展来看,势必要求专业中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从新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及新的学生结构出发进行合理化的调整。尤其针对招收非艺术类的学生而言,专业中艺术设计类的相关课程该如何发展和改革?笔者认为应走“三分”的道路一一即分阶段、分方向、分层次。

1.分阶段

分阶段是指在专业教育中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素养。广告学是一门复合学科,广告行业从业者的工作也往往是一个复合工程。根据行业工作性质,需要广告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设计素养,尤其是艺术鉴赏和评判能力。现在很多高校广告学专业中充斥着大量的某某学、某某原理课程,内容重复只强调理论的堆积和填充。广告学是辐射式的信息类学科,而不是纵深式的文献性学科。需见多识广、拓展视野、提升境界,但不是在狭窄的范围内钻牛角尖,修养的提高和内涵的丰富更不能靠死记硬背来积累和转化。

艺术设计修养包括对一般艺术理论及艺术史的初步了解,也包括对各艺术门类和体裁的艺术特征、美学特性和艺术语言的熟悉和了解。要想达到非艺术类学生的培养目标,提高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设计修养是第一步。艺术修养提高和文化内涵的丰富应该分阶段逐步进行,例如在课程设置中按学年逐步教授中外艺术史、美学、设计流派与风格、中外广告设计比较、传统文化与民间工艺、中外设计大师及广告作品赏析类的课程。除此之外,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分阶段进行艺术实践、论文写作及开展设定主题的实践课题以促进理论的吸收,主题可以为“剪纸艺术与广告设计”、“各大品牌化妆品海报广告设计风格比较”、“建筑设计流派对广告设计的影响”等。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的培养不在一朝一夕,但在学校教育阶段普及基本的艺术知识,培养学生对艺术领域探求的兴趣,尤其对广告学专业而言应是必须的。

2.分方向

分方向是指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而设定不同的艺术设计类课程结构。现在许多高校均开设广告学专业,甚至在某些大学中还存在三足鼎立的.现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和艺术学院均各自开设广告学专业。培养的学生也因此而变得全而不专,无法和广告公司所需的人才对接。针对笔者提出的广告学专业的策划和设计两个方向,艺术设计类课程结构也应有不同。策划方向的目标不是培养专门的广告设计人才,但策划创意亦需靠设计执行来完成,对于艺术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可以避免其在今后的工作中闭门造车,让学生熟悉广告运作中的设计制作环节,消除学生对广告设计制作这一环节的陌生感。因此,对于此方向艺术设计类课程的设置可偏重于理解和体验,可以取消或减少造型基础类的艺术课程,对于广告设计类的课程也应偏重于创意与文案方向的教学,广告设计的软件及和培养创意思维相关的例如图形创意等设计课程可安排为选修让学生自主选择。而广告学专业的设计方向则应展开全方位的艺术设计类课程――从造型基础、设计基础到各类别的广告设计及印刷工艺等课程,但在教学中不能走美术设计教育的套路,应注意与广告传播与营销理论的结合,这样才能和美术设计人才相区分。

3.分层次

分层次则是指在教学之初不分专业方向,参考艺术院校进入三年级学习前分方向的模式,前两学年统一教授广告传播及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及创新思维的能力。在分方向时采取能力测试和学生自主双重选择方式。这样可以避免部分非艺术生因设计能力有限而产生自卑感或排斥艺术设计类的课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再进行专业方向的培养,可以事半功倍。

试析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篇3

一、文秘专业办学基本情况

1.招生人数萎缩,不少学校停办。据统计,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开办文秘专业的院校共有57所,其中高职46所,成人专科11所。2006年文秘专业停办的有13所院校,占23%。其中成人专科4所,占7%;高职院9所,占15.8%。到目前为止,高职院实际开办文秘专业的只有37所。据会上23所高职院院文秘专业办学情况统计:现有在校文秘专业学生3336人,其中高职生2821人,占84.5%;中专生515人占16.5%。04级1329人,高职生1019人,中专生310。05级970人,比04级减少27%;高职817人,比04级减少20%;中专生153,比04级减少50%。06级1037人,比04级减少22%,较05年增加6.9%;高职生985人,比04级减少3.3%,较05年增加20.6%;中专生52人,比04级减少83.2%。较05级减少66%。高职院中专生逐年减少是很正常的。高职生05年比04年减少20%,06年比05年虽然增长了20.6%,但比04年仍然减少了3.3%,这似乎不能看着是正常现象了。

2.办学规模小,实训场地不足,实践性教学难以落到实处。从23所高职院三个年级在校学生统计情况看,校平均为145人,其中高职生校平均为122.6人。在校学生人数最多一个学校为420人,分别是04级160人,05级110人,06级160人。在校学生在100人以下的院校有9所。4所学校有20人以下的班级,最小的班级只有15人。校内实训场地一般为:计算机、语音室、现代办公设备。有三所院校建有速录实训机房,另有少数形体房,个别文书档案实训室。绝大部分院校的机房和语音室并非文秘专业专用。由于办学未形成规模,招生人数过少,从办学成本考虑,学院不可能在实训室建设上投入很多。教学设施跟不上,又影响着教学质量和专业形象,直接影响招生。造成恶性循环。

3.专业教师总数不少,双师型教师不足。23所高职院共有文秘专业专业教师159人,师生比为18:1;副高以上的67人,占42、13%,大于优秀等级30%的12个百分点;讲师57人,占35、85%;助教34人,占21、38%。双师型教师71,占44、65%,小于优秀等级70%的25、44个百分点。双师型教师对高职教育来说非常重要,应当作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湖南13所院校文秘专业的停办;高职招生人数从2004年的1019人,到2005年的817人,到2006年的985人;高职文秘专业在校学生校平均为122人,在校学生在100人以下的院校有9所。4所学校有20人以下的班级,最小的班级只有15人。这组数字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整体形势极不相称。其原因何在?不得不引起我们的严重关注。

二、文秘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根据法国职业研究中心统计,全世界目前有1600余种职业,秘书排在第六位。据北京市2002年第一季度公布的统计数字,北京市文秘岗位需求数排在第三位。我们再看看最近几家媒体的分析。2006年6月7日中国服装鞋帽网以《烟台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文秘类供不应求》为题报道了烟台人才招聘需求情况:“上周人才市场供需两旺,营销、服务类人才需求又呈上升趋势。管理类人才需求仍然较大,文秘人才供不应求,文案策划、商务文秘、办公室文员等人才比较抢手,建筑、文教、工业、设计等人才需求有所增加,技工人才需求有所减少。本科以上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工等行业。)

新华网广州11月12日电,《文秘四类人才需求量最大》:“广东省人才服务中心近日公布了今年广东省人才市场供求分析结果:从专业需求情况看,文秘、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技术性强的专业人才需求量最大。文秘专业是今年职位需求上升最大的职位,一季度还未能进入前十位,到9月份却攀升至第二位。”

温州日报报道:“眼下温州职业市场上哪几种人才最紧俏?最近,温州长城人才开发总公司对全市200多家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有12种人才需求量比较紧张,其中排在最前面的分别是管理人员、营销人员、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设计人员、文秘人员5种人才。”

湖南虽然没有哪家机构做这方面的调查分析,但从我们对长沙20家企业的调查,只有一家表示近两年不进文秘人员。我省近两年文秘专业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5%,而且专业对口就业达60%,湖南文秘专业人才显然不是供过于求,市场饱和。湖南文秘专业招生人数简就只能从专业建设本身找原因。

三、高职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工商企业“综合秘书”

我们认为工商企业的综合秘书是:具有办文(撰文、打印、收发、归档)、办会、综合协调、接待公关、现代办公设备操作能力和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的企业管理人员。“具有熟练的办公室工作能力,不需上级敦促即能主动负责、积极进取、干练果断、能在授权范围作正确决定的经理助手。”

20世纪80年代,秘书岗位主要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大中型国有企业中设立。秘书的工作内容是以起草、收发文件,协助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为主。笔是秘书的基本工具,抄抄写写是秘书的的基本职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体制和用人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大批外资企业落户中国,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国有企业的全面改制,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公务员制度的实施,现代办公设备的广泛运用等新形势下,网络信息化,办公无纸化,设备现代化成为现代秘书的主要特征。这一切变化,成为文秘书专业性质变化的催化剂。随着公务员公开招考制度的实施,国有企业的改制,外资企业的引入,民营企业的兴起,如果仍以培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全民企业党务秘书和行政秘书为目标,文秘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就将成为一句空话。据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统计情况显示,文秘专业毕业生到政府机关、全民企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少之又少。就业以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为主。众所周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全民所有制单位,因单位较大,分工较细,除秘书工作岗位外,还设有专职文书、专职档案员、专职打字员、专职机要员,其职责比较单一。而集体所有制、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民办企业,因单位相对较小,“秘书”实际上是“综合秘书”,有人称之为“办公室文员”,他们身兼数职,其职业能力要求更加全面。不仅需要文秘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我们不能把机关的党务秘书和行政秘书与企业的综合秘书完全等同。所以,现阶段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于工商企业的“综合秘书”。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资助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6CZC024。

培养目标与定位 篇4

以上种种说法从不同侧面描绘了高职的某些特点, 但并非其本质特征。决定教育类型、层次的是对应培养人才的类型和层次.当然这是就培养目标而言的, 并不意味此类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只能从事此类工作, 因此把握高职的本质特征应从研究培养目标人手。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各行各业基层直接参与组织、实施、保障生产 (流通或服务等) , 为社会直接提供物质产品或各种服务并“承担具有高度技术性和负责性工作” (引自《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的技术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此目标描述了人才类型的特征 (说明它与另一类高等教育的区别) 以及人才层次的特征 (说明它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 。这类人员所承担任务的特点是主要从事与科学原理、概念的应用及实际操作有关, 又较为复杂、较为负责的技术性工作, 其工作场所多数在现场, 因此其态度、知识、技能等构成往往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在高等教育共同的基本思想政治品德教

育的基础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充分重视职业态度的逐步养成。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不仅要为用人单位提供合格的技术人才, 而且要“培养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今价值体系多元化的形势下, 鉴于青少年的实际思想道德状况, 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更要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落实国家对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基本要求。但高职学生要通过他所从事的职业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他的思想政治品德应具体体现在他的职业态度中。职业态度的外延比职业道德更广, 它不限于工作态度, 总体上包括怎么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具体表现在对人 (集体、他人、自己) 、事 (工作、学习等) 、物 (产品、设备) 等的态度。职业态度与职业工作的特点密切相关, 由于高职所培养的人才需在现场与各种人、事、物打交道, 并通过此与自然、社会发生密切的关系, 因此其职业态度就更为重要, 范围也比较广泛 (如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等) ;由于高职所培养的人才要承担技术较为复杂、责任心强的工作, 对其职业态度的要求也更高, 不仅是“顺从”, 且力争达到“认同”以至“内化”, 使之处于自律状态。职业态度的培养需通过认知教学、情感陶冶和行为训练, 因此既要开设必要的教养课程,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又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 并通过全部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加强行为训练及考评反馈, 逐步构成职业所要求的意识、心理素质与基本行为规范。

2 具备必要的科学、文化基础, 掌握主干技术, 侧重实际应用。

高职所培养的人才其主要任务是运用有关的科学原理、技术去处理在组织、实施、保障生产过程 (或流通、服务) 中所遇到的各种较为复杂的技术性问题。因此, 一方面要充分重视职业领域所要求的主干技术 (可能有若干项) 和与之有关学科的学习.使之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文化素养, 扎实地掌握所从事的职业领域的主干技术, 能充分理解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地在工作中综合应用。不能简单地认为高职的特点就只是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另一方面, 要重新认识高职理论教学的功能。主干技术及有关学科的学习不能停留在以认识世界为主要目的, 过分强调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 而应强调主要以应用为目的, 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科学原理及技术去分析、判断、解决现场的各种技术问题。要提倡实、学融合, 开发把理论、技术、技能、系统地融合在一起的课程。使理论教学、实验、实训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3 与形成职业能力相关的知识面要宽, 侧重综合运用。

由于现场要处理的人、事、物往往需要应用多种学科知识, 因此在加强主干技术及与之有关科学学习的同时还要使学生具有较宽的相关知识面。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相关技术, 如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 除了要较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的主干技术外, 还需要对应用的对象有所了解;又如广告、装潢公司的美工人员不仅要具有美工专业能力, 还要会电脑绘图, 懂得策划、营销等。二是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技术学科与人文学科的适当交叉。工科学生要学一点必要的经济、法律、社会、管理的有关知识;文科类学生也要学一点必要的相关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要求应是宽而浅, 侧重于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应用。不能需要一部分有关知识就学一门完整的学科, 且各自自成系统, 那样主次不分, 学习内容过于庞杂, 达不到预期效果。适宜的方法是开设一些学时少的小课 (或讲座) 及将几部分相关知识整合起来的综合课, 并加强综合应用的训练。相关知识的学习虽学时不多、深度较浅, 但在基本素质的培养及职业能力的形成中必不可少, 这方面往往容易被忽视。

4 具备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

由于这类人员在现场工作, 或是指导人们的合作与协助, 因此, 必须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包括口头和书面) :必须善于与人沟通, 既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又要学会如何使人们理解、接受自己的正确意见;必须善于与人合作共事, 懂得关心、尊重、爱护别人, 学会和各种年龄、思想的人群相处, 取得别人的理解和协助。要真正做好基层的技术工作 (或提供服务等) , 其重要性不亚于技术本身, 高职教育对此要予以充分重视。通过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社会工作等多种渠道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品德和能力。

5 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

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实务知识属经验知识, 包括“事实” (知道物体、事物的性质及其名称、符号等) 和“程序” (知道在特定的情境中做什么, 按怎样的步骤去做) 。一个特定课题的知识往往是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的相结合, 二者的关系是非层级性和非排他性的。由于高职所培养的人才往往和实际操作过程相联系, 因此在充分重视必要的基础理论与主干技术学科学习的同时, 也要对实务知识的学习予以应有的重视。技能是人们运用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顺利地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它不光指动手技能, 也包括智力技能, 如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处理矛盾、协调关系、运算、写作等等。在具体工作实践中, 人们所需运用的技能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 不可偏废、分割, 按照高职的培养目标, 培养高职学生应以智力技能、概念技能为主, 同时兼备必要的动作技能、专业技能。由于这些学生在现场工作, 往往需要自己动手或指导别人操作, 不具备必要的动作技能, 是难以胜任工作的;由于他们不是操作工人而是较高层次的技术人员, 解决技术问题或管理问题主要依靠智力技能, 即使是智能型的操作人员, 他们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现场操作, 主要也依靠智力技能, 因此笼统地说高职的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不够贴切的。职业能力的形成有五个要素———态度、知识、技能、历练 (经历和训练) 、即时反馈。前三者是形成能力的基础, 还需要通过反复训练, 不断实践和即时反馈、不断纠正才能使之内化、形成能力。作为形成能力基础的三要素中, 态度是最根本的, 知识是最基础的, 但不是唯一的, 光有知识可能只会说, 不会做, 知识必须加上技能才能共同构成形成能力的基础, 因此, 高职必须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职业技能的形成不仅通过实践训练培养, 而且是所有课程的共同任务。

摘要:论述了高职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模式的特征。

培养目标与定位 篇5

一、原护理专业的药物学、药理学学科定位存在问题

1.脱离护理岗位技能。在原有的药理学和药物学的学科定位指导下,护理学生要通过学习药物学或者药理学来掌握药物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护生没有明确的目的,盲目地对药物学知识进行学习,认为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学生无法将临床护理工作与理论知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2.限制了护理专业教材知识结构的优化。过去使用的《药理学》《药物学》等专业教材,始终遵循的是“药物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用法和制剂”等相关的知识结构,不管是临床专业学生还是护理专业学生都按照这样的方法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会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分主次讲解,但是依然无法令学生掌握重点。进入到21世纪之后,护理专业《药物学》教材即便与别的专业的教材有所区别,但是内部的知识结构仍然无明显改变。

培养目标与定位 篇6

关键词:法律职业技能;法律教育改革;目标与模式;法律训练制度

中图分类号:D90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25702

1关于法律教育目标的不同观点

法律教育的目标定位决定法律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是法律教育的首要问题。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主要从两个侧面展开:(1)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定位上,法律教育是学术理论性的法律教育(academic legal education)还是从业性的法律培训(vocational legal training);(2)在法律教育的性质上,是旨在提高学生素质的通识教育还是旨在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所关注的焦点都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此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

①贺卫方认为,法学(本科)教育“应当是让学生获得从事多种法律职业都必须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法官、律师、法学家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学本科法律教育的定位只能是职业教育。” 

②苏力认为,“一般来说,法学本科教育的方向是为改革中的和改革后的中国培养带有现代意识的、具有一定学术背景的合格律师,同时注意为法律高级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

③罗国民、王学沛认为,“目前我国法律教育是按素质教育或通才教育设计的”, 但“应该是通才与专才的结合。” 

前两种观点都是对法律教育定位所作的规范性价值判断,但结论显然并不完全一致。虽然都肯定了法律教育的职业教育性质,但苏力强调要兼顾学术理论性教育。第三种观点实际上是对我国目前法律教育定位的客观描述,带有典型的实证性。三种观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法律教育目标的关键问题

对法律教育改革的目标定位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法律教育是学术理论性教育还是从业性职业培训;法律教育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

2.1关于法律教育是学术理论性教育还是从业性职业培训

什么是学术理论性教育和从业性职业培训?概括地说,当人们说法律教育是学术理论性教育的时候,指的是法律教育以学术为导向,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方式、教学目的等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当人们说法律教育是从业性职业培训的时候,指的是法律教育以从业实践为导向,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方式、教学目的等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从表面上看,我国现行本科法律教育是一种学术理论性教育。大学法律本科学生在毕业前的最后环节,就是必须完成一篇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论文,只有论文成绩合格,才能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毕业论文似乎是四年本科法律学习的最终检验。但是应当看到,我国大学本科法律教育对象大多是高中毕业生,他们进入大学后的头两年,主要学习英语、政治、计算机等课程,要到大学二年级以后才能开始专业课程学习,还要除去至少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用于专业学习的时间大打折扣。由于是在入学前完全没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基础,所以,所谓的专业学习主要是学习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学基础理论。学制为四年的大学本科法律教育,所能做的基本上是为法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本的知识背景,还很难谈得上是“学术的”还是“职业的”。因此,从现实的角度,我国目前的法律教育不存在学术性的和职业性的区分。

那么,法律教育应是学术性的还是职业性的呢?显然,我们已是在价值取向的层面上讨论这个问题。既然法律教育必须服务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培养,那么,法律教育当然应包含职业教育的成份,应为培养对象日后从事法律职业奠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这种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就是贺卫方所说的“从事多种法律职业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苏力所谓“带有现代意识的、具有一定学术背景的合格律师”所应具备的能力。那么,这些能力中是否包括学术的能力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正如苏力教授肯定大学本科法律教育应具备更多的学术性,贺卫方所强调的能力中实际上也包括学术能力,因为,他所指的多种法律职业包括法学家。从这个意义上,两位学者的观点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不同。真正的差别也许是,苏力认为现在的法律教育对学术性重视不够,而贺卫方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恢复法律教育在于培养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本质。

基于目前现状,我国法律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学术能力上都有很大欠缺。法律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宜作学术性的或职业性的划分,应定位于学术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服务于培养法律职业共同体这一终极目标。换言之,法律教育应兼顾学术性和职业性的双重需要。

“无论法学院……如何演变,通过不断地冲淡学术内容,是不可能保持其优秀素质的。” 法律职业共同体所需要的能力不仅有学术的和职业的,而且还必须包括多种综合能力。1996年英国大法官法律教育的行为顾问委员会(The Lord Chancellor's Advisory Committee on Legal Education and Conduct)关于法律教育和培训的报告提出,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应具备更灵活、更广泛的知识面和能力,高等法律教育应从着重培养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转向培养更全面的能力,基于此,法律教育应使受教育者达到综合全面的学术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intellectual integrity and independence of mind )、掌握核心知识(core knowledge)和背景知识(contextual knowledge)、培养法律价值观(legal values )和职业技能(professional skills )的目标。 

2.2关于法律教育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

这个问题受两个因素的影响:(1)教育对象。教育对象的年龄、阅历、学历,对法律教育的定位有很大影响。在美国,进入法学院学习的学生必须已取得理学或文学学位,是正在为进入法律职业行业而努力的年龄较大的“本科后”学生。因此,美国的法律教育是专业教育。相反,如果学生年龄偏小、阅历浅、学历低,那么法律教育很难定位为专业教育。具有大陆法系传统的国家,如德国、日本,进入法学院学习的是高中毕业生,他们年龄偏小、不够成熟、阅历不深、学历不高,法律教育基本上是以培养素质的通识教育。(2)法律教育体系。法律教育的起点不同导致整个法律教育体系的不同。美国式的法律教育起点高,是大学本科后职业教育,所以J.D.教育是法律教育的核心,获得J.D.学位的人,通过各州举行的律师资格考试,就可成为开业律师。德国和日本的法律教育起点较低,主要是一种素质教育。为了弥补大学法律教育在职业教育上的不足,在他们的法律教育体系中设置了旨在培养职业能力的法律训练或法律研修期(legal training),即取得大学法律本科学位并通过了淘汰式的国家司法考试者,必须参加两年左右的司法训练,才能进入法律职业。这种法律教育体系的特点是,在法律教育中把法律素质与职业教育分开。

我国具有与大陆法系相近的法律传统,法律教育对象也与德国和日本相似,因此,目前我国的法律教育可以认为是一种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我们需要理顺法律教育制度和司法研修制度,将法律教育归还给大学,将司法研修还给实务部门”。 法律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广泛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法律训练旨在培养和锻炼法律职业能力。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使进入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人既有宽广的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可以使本科毕业后的法律学生实现顺利分流,只有有志于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才需要参加司法考试并接受法律训练,从而减少人才浪费和法律教育资源浪费。

3以法律教育目标为依据设计法律教育模式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法律教育模式有四种。(1)以美国为代表的法律博士(Juris Doctor)教育模式:四年本科非法律教育+三年法学院法律职业教育;(2)以英国和香港为代表的法律深造文凭(The Postgratuate Certificate in Laws)教育模式:三年法律本科教育+一年法律职业深造教育+一年或两年学徒式实习;(3)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法律训练(Legal Training)教育模式:四年法律本科教育+淘汰式的司法资格考试+两年司法训练所教育;其四,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双学位复合法学课程(The Combined Law Program)教育模式:五年双学士学位教育+六个月至两年不等的法律实践培训。

上述四种不同的法律教育模式,都把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训当作培养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必经程序。美国模式把法律教育完全当作职业教育,英国模式则保留了传统的学徒式职业训练方式,德国和日本模式则把司法训练交给司法部门统一进行,澳大利亚模式则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以上模式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且行之有效的,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那么应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法律训练制度呢?改革应以哪种模式为原型呢?根据前文所述法律教育目标,(1)就当前以法律本科为主的法律教育体制下,应以德国和日本模式为原型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法律训练制度,即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者要进入法律职业行业,无论律师还是法官、检察官,都应参加由司法部会同全国律师协会、法院和检察院系统组织的,管理和要求严格的统一法律职业训练,训练时间应不少于一年,最好是一年半至两年。只有法律训练考核合格者才能成为开业律师或初任法官、检察官。(2)从长远看,中国大陆法律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从当前的以法律本科为主转向以法律硕士(JM)为主。JM是大学本科后教育,招生对象主要是非法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和已参加工作的非应届法律本科毕业生。本科后教育意味着学生的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可以更好地领悟作为实践型和社会性学问的法律学,从而改善法律教育的效果。从长远看,法律教育模式将由目前的以法律本科为主转向以JM为主。随着JM法律硕士成为法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法律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和效果都将有根本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贺卫方.中国法律教育观察[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苏力.法学本科教育的研究与思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3]罗国民,王学沛.法学专业人才的素质构成与课程设置[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4]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培养目标与定位 篇7

21世纪高职院校肩负着艺术设计实用人才培养的使命。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定位, 必须以专业设置的职业性、课程设置的实践性、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区别于普通艺术院校。只有准确定位, 高职院校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

进入21世纪,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 全国高职院校已达千余所, 在校生人数与普通本科生基本持平, 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近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 国际贸易额的不断增加, 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住环境条件的改善, 审美需求的日益提升, 再加上国家对设计艺术的重视, 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 引发了职业院校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兴趣, 使其呈现出“一夜春风花满枝”的发展势态。据有关资料统计, 现98%以上的高职院校均开设有相关的艺术类设计专业。艺术设计近年成了热门专业。然而, 围绕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专业构建、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等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有待探讨。笔者就高职院校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定位, 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构建要突出高职教育特点

高职院校作为专科层次学历教育, 学生必须掌握相应学历层次要求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高职的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必须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近年我国的设计艺术专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各高职院校竞相构建, 学生的在校人数和毕业人数不断增长, 甚至出现了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被迫转行现象。基于这种状况, 有人认为现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已经太多了, 甚至到了饱和的程度。但实际上, 目前我国的设计水平与日本、西欧发达国家相比, 可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条件的提高, 社会上还急需各类不同的设计人才[1]。据有关资料统计, 目前仅广告行业就有60多万从业人员, 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及多媒体艺术制作等从业人员需求量可能在百万以上。目前社会上缺少的设计类人才可归纳为两大类:一是普通的商业设计职员;二是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素养的高级设计人才。现阶段社会对于第一类艺术人才的需求可以说是非常广泛, 这类人才主要是面向基层, 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条件把培养目标的重点放在这一类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上。高职院校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 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及其一体化建设;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 争取企事业单位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体现企事业单位的岗位要求, 确定合适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而我国高职院校现在在艺术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大都设置“装潢艺术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动漫设计”等课程, 普遍存在盲目追求热门赶时尚的现象, 有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缺乏对社会、市场、行业的深入调查及论证, 更没有结合本地区的发展潜力、人才需求来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学生就业区域如何, 学生就业岗位在哪儿, 既定市场需要什么类型的学生等等, 这些应该在办学之初就有定位。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导致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 课程内容体系大同小异, 所实施的教育内容与专业实际脱节, 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 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和转行现象。

对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定位, 一定要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实际, 从市场需求出发, 注意办学体制的地方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育过程的实践性、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以区别于普通高等艺术院校。坚定不移地锁定这一培养目标, 不仅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指导高职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高职艺术人才的培养, 只有首先准确定位, 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课程内容设置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比例, 突出专业技能的实用性

高职院校在日趋激烈的办学竞争中, 对专业的开发与建设日趋重要, 品牌意识已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办学的新观念。我国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外贸易的加大, 对于艺术设计, 尤其是实用艺术设计产生了深刻影响。计算机技术给作品的设计及作品信息的传播都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一些社会发展急需的新生专业不断涌现, 如“数字网络艺术设计”、“计算机设计与应用”、“多媒体艺术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等艺术专业被广泛设置。

艺术设计是一门审美与应用交叉型的学科, 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既是高等教育, 也是就业教育、岗位素质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应是适应于生产设计服务、管理中用得上,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而不是艺术家、设计师等研究型人才。

在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和实用人才培养方面, 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 也可借鉴些国外的设计教育经验, 如被誉为“现代设计摇篮”的包豪斯所提出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和“工厂学徒制”实践工作训练。包豪斯不断完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的德国“双元制”的教育模式, 即“企业十学校”, 其中60%-70%的学习安排在企业、公司、生产岗位上, 30%-40%在学校进行。这种教育模式是教育针对性、实践性在教育中的体现, 它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的教育方式。其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基础, 课程设置以职业活动为核心, 考核以职业资格为标准。它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受教育者的职业定位、技能实践为中心的原则。

因此, 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应具有必备的本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和系统的专业技能学习, 重点培养能掌握一定的设计、制作工艺能力, 能够胜任工艺、装潢设计与制作、广告策划、工艺品生产管理、业务协调等方面的实用型岗位人才, 并使人才具备熟悉艺术设计、计算机软件技术性处理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同时在实用性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方面要充分体现知识技能的实用性;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应用性研究, 做到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度, 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以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据日本《设计与艺术新闻》的调查, 当今市场需要的设计人才的素质能力比例是“设计开发和策划能力占30%, 设计造型能力占35%, 综合思考能力占20%, 组织协调能力占12%, 软件操作能力占5%”。可见设计艺术人才培养应以应用能力为主[2]。但我国近年新兴的高职院校设计艺术专业教学大多为课堂讲授与技能训练教学;在艺术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动漫艺术设计等专业课程设置上多为“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图形设计”、“装饰画”、“三大构成”、“photoshop”、“3Dmax”等电脑软件课程, 对设计意识和设计制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

艺术教育是高成本教育, 包括不同类别的设计实验室、设计设备、实践材料等, 都需要必要的经费。许多高职院校受办学条件限制, 没有设计实践工作室和社会实习基地, 教师教学只好照本宣科, 反复强调图形、色彩、字体、版式等要素的唯美表现和技巧运用, 教学形式单一, 缺乏生动的实例教学和技能实践性训练条件。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大多仅有一个画室、几件写生器物, 办学条件十分简陋, 有的“教学实践”、“校外实习”甚至流于形式, 学生实习就是毕业, 采取甩包袱的态度。笔者认为: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而这类人才除了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外, 实际的设计技能和现场的实践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应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 强化岗位的知识学习和运用, 加强实践技能为主的教学环节, 加大实践教育比例;教师要开展实践性教学, 加强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 挖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强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使学校的教学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加强产学合作, 建立学校与企业、公司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在教学管理中, 除加强校内实训课外, 还必须结合专业特点, 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如与广告设计公司、装潢设计公司、陶艺厂、工艺美术厂等建立长期的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关系。这种教学实践基地的建立, 一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不同于校园环境的实践教学场地;二是提供专业技能与社会实际设计的应用场所;三是通过实习熟悉市场运作规律, 为学生就业、创业奠定基础。因此构建校外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对于强化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应注重“双师型”

教师是学校人才培养、知识传播的主体, 是学校的第一主力军[3]。美国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科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 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 教师一定要出色。”构建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 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片面追求规模的扩大, 忽视了内涵的发展。无论从办学条件还是师资力量上都难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较高质量, 导致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无法充分体现。与此同时, 艺术设计专业近年的过热, 使得高职艺术类的师生比例失衡, 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为解决燃眉之急, 多数学校大批招聘近两年毕业的艺术院校学生补充师资。据有关资料统计, 现高职艺术院校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占85%, 师资结构不合理, 导致教育整体质量不高。有些院校为解决师资紧缺, 从社会招聘兼职教师来补缺, 由于招聘的师资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 教学方法培训多仓足应酬, 敬业精神缺乏, 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影响了教学质量, 学生意见很多。另外, 高职院校许多艺术设计专业教师, 无论是刚从院校毕业分配的青年教师, 还是从教多年的教师, 他们虽具有扎实的造型功底和良好的审美品位, 但多毕业于师范类艺术院校, 在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知识讲授, 不注重艺术设计实践、实用技能训练, 在教与学、理论与实践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因此, 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当今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 又能从事指导学生设计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在学校他们是教育者, 面对社会他们是参与市场竞争的设计师、工程师, 既要体现“学高为师”, 又要体现“技高为师”。一所高职院校如果没有一批教育理论先进、学术功底深厚、教学技艺高超、实践能力强、不断追求创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形成办学特色就十分困难。因此, 构建一支符合新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需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是适应不断深化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需要, 也是实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迅速发展中, 要想解决“双师型”师资问题, 首先, 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积极采取措施, 要尽快从原来的学历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转变, 在制度上引导教师努力研究教学, 调整知识结构,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自觉探索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其次是对新教师上岗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教师培训和相应的实践锻炼, 对聘请来的兼职实训教师也要进行相应的教育理论、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 以促进高职艺术设计教师队伍专业技能的全面提高;第三是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在取得教师技术职务资格的同时, 积极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和专业技能鉴定, 对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双师型”教师给予奖励, 在评先、晋职、高学历进修中给予其优先权, 激发教师自我培训、自我提高的积极性;第四是拓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 结合院校学科专业实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积极引进具有精湛技术, 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企业、公司、社会英才做兼职教师, 可有效调整师资结构和改变“双师型”师资不足现状;第五是加强教研活动, 高职院校教研活动的重点, 要放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探索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上, 要突出技能实践的研究, 积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遵照“接受引进、按需培养、注重实践、训以致用”的原则, 逐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1世纪将是一个艺术设计的时代,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担负着培养专业设计人才的重要使命。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服务于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中, 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技能为平台, 以能力为本位。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理论和从事职业岗位活动的知识技能。因而,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定位, 要充分体现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技能建基地、对准产业搞科研、对准教学抓师资、对准就业铺通道, 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模式, 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教学质量与教育效率的提高, 区别于普通院校人才培养。坚定不移锁定这一目标, 不仅是高职教育自我发展的需要, 而且是更新教育观念, 指导高职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高职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只有准确定位, 才能达到期望的目标。

注释

1[1]王朝庄.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应解决的五个基本问题.教育与职业, 2005 (35)

2[2]朱和平、粟冬江.高职院校设计艺术人才培养探索[J].艺术教育, 2006

培养目标与定位 篇8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实现全民终身教育的要求。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实施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衔接, 实现综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积极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规格,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衔接。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 这已是职教界的共识, 我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中高职课程衔接不畅,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没有分层, 出现文化基础课程脱节、专业课程重复学习、专业技能课程倒挂现象。因此合理定位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是保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顺利、有效衔接的前提。

二、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现状调研与分析

通过调研分析湖南建筑职教集团下的多所中高职院校, 可见湖南省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中职学校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或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为高职学院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对口专业, 两者间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相同, 没有层级差别;二是两者间的就业岗位重合面过大, 且不满足市场需求。例如,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建筑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核心岗位是建筑企业的施工员, 并以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监理员等为就业岗位群, 后续提升岗位为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等。长沙建筑工程学校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基层, 面向建筑行业一线, 培养适应项目实施阶段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的职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的适应建筑工程施工岗位群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面向的岗位群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制图员、工程测量员 (中级测量工) 、监理员、材料试验员, 要求本专业毕业生掌握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 并具有初步经验, 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由于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就业岗位重合面大, 导致当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教育出现许多问题。首先,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高职学院相近, 就业岗位严重重合, 使中职生在就业上失去竞争优势;其次, 因我国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 大部分中职生难以达到预期要求, 教学效果差;最后, 相近的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没有体现中高职是同一类型的不同层级教育, 不能满足建筑企业对各层级人才的需求, 并使中高职课程无法有效、顺利衔接。

三、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

2014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发布2014年工作要点, 制定推动BIM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和勘察设计专有技术指导意见。2014年3月, 由国内13家设计院、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2014年5月, 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挂出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公告:“现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 编号为GB/T50378-2014, 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同时废止。”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主要指标中, 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将由2012年的2%增加到2020年的50%。建筑工业化、低碳建造、3D打印建筑技术、BIM技术、物联网管理系统已成为当前建筑业的热点, 建筑业已进入转型升级、智慧建造时代。

因此, 随着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缺口进一步加大;但我国现有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一线操作人员主要是农民工。由于技术工人的技术等级低下, 使得一线操作工人的动手能力减弱, 难以保证工程质量的提高。而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多有从业时间较长、传统施工经验丰富但综合素质不高, 创新能力差的特点, 无法满足新时期建筑企业的需求。

通过实地调研湖南省多家建筑企业, 以及与建筑一线项目负责人进行交流, 得出以下结论: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归纳为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两个方面。企业对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主要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能吃苦、工作主动易沟通、团队合作能力强。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按岗位分为两大类, 一是对应用型的技能型人才 (如对各工作技术工人、施工班组负责人等) 的要求是: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 并有学习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机械的能力和适当的创新能力, 能组织和管理班组进某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二是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如对施工员) 的要求为:具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 如, 熟悉国家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熟练识读和绘制施工图、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工作等, 具有编写施工方案、施工计划等能力, 能组织完成建筑工程施工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四、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

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人才教育属于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 应明确划分两者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目标。中职教育主要培养具有基层技术和建筑施工基本操作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而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具有建筑技术综合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施工管理能力等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并在职业能力和专业结构上较技能型人才有进一步的扩展和提升。

(一) 中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

中职教育不再是终结教育, 因此为满足建筑业对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 满足中职毕业的就业和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 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必须适当调整我国中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中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应是面向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及市政工程公司等单位, 适应施工一线需要, 能读图、有技能、能组织与管理班组施工的钢筋工、架子工、电工、管道工、测量员、绘图员、实验员等工种的技术工人和施工班组负责人, 并具有职业发展能力。相应的职业操作证和上岗证有:架子工操作证、焊工操作证等, 以及CAD绘图员证、测量员证。后续提升岗位为施工员、安全员等八大员。由于中职学生缺乏普高阶段的文化知识学习, 必将影响中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 因此中职阶段的教育不能片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施工操作岗位技能, 还应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 加强学生在数学、阅读和写作等基本技能方面的学习, 以便为中职后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接受继续教育和适用岗位变化的能力。

(二)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

建筑业已进入转型升级、智慧建造时代, 高职生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没有相应的技术技能背景和所需的技术水平是无法适应建筑业发展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将贯穿人的一生, 高职生接受职业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现行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中增加对人才可持续学习发展能力的培养是必须的。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为面向建筑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单位, 培养适应施工一线需要,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掌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 如, 读图、绘图、测量、工种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技术、管理能力, 如, 编制施工方案和计划、施工管理和验收以及BIM技术应用等新技术应用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诚信品质、团队精神和创新素质, 能从事建筑行业生产一线技术、管理岗位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适应社会的发展, 建筑工程技术高职生不仅要能吃苦耐劳, 还应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不仅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还应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的学习能力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应为能施工、懂设计、会预算、善管理、爱岗敬业、严谨求实的施工员、监理员等, 具备以施工员为核心的建筑行业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管理岗位群要求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并为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等后续提升岗位奠定良好基础。高职生毕业时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 还应取得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材料员、资料员、监理员、劳务员、标准员职业岗位资格证书之一, 并取得测量技能操作证、CAD技能认证证书或BIM-ATC认证证书。

五、结语

中职和高职院校是培养不同层次、不同规格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 中高职衔接已成为当前我国从中职到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实施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两者进行叠加。只有合理定位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 研究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机制, 设计衔接顺畅的课程体系, 才能促进相关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提升各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为建筑业转型升级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摘要:针对中高职教育层次的区别, 探讨了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两方面问题, 得到了从中职到高职教育实施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两者进行叠加的结论, 提出了满足当前建筑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谷云香.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 2014 (12) .

[2]朱建华.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建筑施工技术专业为例[J].读与写杂志, 2014 (11) .

培养目标与定位 篇9

在教育部2012年10月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旅游管理专业由原来工商管理门类下辖的一个二级专业升级为管理学科下与工商管理门类并列的一个独立门类,现行的旅游管理门类下辖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四个二级专业,其中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为特批设置专业。这一变化使得旅游管理的学科专业地位得到极大提升,是我国旅游产业稳步迈向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必然结果。新的时期和新的形势对我国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创新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而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和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恰恰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础。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研究对象特指高校本科层次旅游管理类的专业人才培养,仅涉及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三个行业特色鲜明的二级专业。

二、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1、体制障碍导致选才标准缺失。旅游行业的特殊性给其从业人员提出了基本的身体素质标准,然而在现行的招生体制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对人才的这类特殊要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给学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带来不少困难。绝大多数高校的本科旅游管理类专业在招生过程中都没有面试环节,即使极少数高校安排了面试,但迫于招生压力及招录政策规定必须按高分到低分录取的现实,面试也就成了走过场,这就致使一些身高、面貌、体态等不符合旅游类专业要求的学生也被录取进来,为其今后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埋下隐患。因而在招生阶段对高校旅游管理类生源的自然条件有所选择是对学生负责的重要体现。

2、缺乏认同导致人才严重流失。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教授在2014年10月举办的第二届旅游教育与培训国际论坛上指出:“认同与热爱是旅游人才培养的核心导向。”诚然,缺乏对旅游行业的认同感已经成为现时广大旅游管理类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共性,受传统思想和社会偏见的影响,他们认为服务性行业“层次低”,不屑于从事旅游行业尤其是一线工作,扭曲的专业心态造成其毕业生的大量流失。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上海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第一年的流失率高达50%,其后两年中,流失率甚至攀升至80%。五年后,只有少数几个人依旧坚守在旅游企业。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端正学生的职业思想,树立学生的职业抱负成为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

3、目标失当导致市场供需错位。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是介于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之间的核心层次,专科教育专精于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较强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研究生教育侧重于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较强研发能力的研究型人才,而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这一实际问题给很多旅游高等院校造成困扰,模糊而失当的人才培养目标加上一味追求规模扩张必然带来市场供需错位的结果。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据三星级宾馆抽样统计,员工中75%左右为中专学历、20%左右为专科学历,本科学历所占比例仅为5%左右。而现状是我国许多地区出现本科生与专科生在校人数上的“倒挂”现象,这也预示着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在人才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局面难以避免。

三、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强调在管理学科平台上实现素质、能力、品德、知识等要素的有机结合。按照旅游管理门类的专业细分,其人才培养应主要面向旅行社业、酒店业和会展业,同时兼顾相关行业和社会公共领域的用人需求,以培养行业精英为己任。关于精英人才的内涵,学术界呈现出百家争鸣、聚讼纷纭的局面,笔者比较认同的观点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精英应该有着远大的社会理想,有着肯关注社会基层和从社会基层做起的人生规划,渴求在各自领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彰显出自身更大的人生价值。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可以表述为: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旅游专业认同感和远大的职业抱负,掌握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具备人文与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岗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简而言之,培养专心服务于旅游企业的中高级职业经理人,成为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应当承载的社会责任。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我们提出将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旅游企业的中高级职业经理人,但并不意味着将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直接送上旅游企业的管理岗位,旅游产业涉及的相关行业都是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它要求管理者必须熟悉基层的业务工作,甚至需要从最基层的岗位干起。

四、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五维构建

1、坚持“素能结合”的理念。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基本特点和修养,它构成了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选才标准,主要包括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两个方面。自然素质与生俱来,具有一定的先赋性,如较好的体格特征、外向型的性格特征等;社会素质则是在后天的生长环境中习得或形成的,如良好的文化修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等。能力是指能够完成某种活动或某项事业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和行为特征,它为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规格要求,包括良好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等诸多方面。“素能结合”的导向有助于在选才、育才、成才的全过程严格控制人才培养质量。

2、坚持“德艺共育”的理念。所谓“德艺共育”是指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要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基本原则,这里的“德”是一个泛化的概念,涵盖社会层面和职业层面的双重内涵。就社会层面来说,“德”的内涵包括坚定的政治立场、觉悟和信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较强的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等;就职业层面来说,“德”的内涵则包括热爱旅游事业,对旅游职业高度的认同感,远大的职业抱负和为旅游事业执着奋斗的信念,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情感和强烈的职业忠诚度等。“德艺共育”的理念体现出现代人才教育思想的核心。

3、坚持“学思相成”的理念。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采取单向灌输式的知识传播方法,致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显得比较被动,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很好地调动,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应该是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学思相成”的理念指引下,讲授式教学的比重会降低,而且在讲授方式上更加注重“论而有道”,不仅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相对而言,案例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甚至辩论式教学的比重则会有所增加,旨在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

4、坚持“知行合一”的理念。“知行合一”的理念强调理论联系实践,要求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在教学流程设计中兼顾课堂上的课程教学环节与课外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由于课堂上的课程教学主要为学生提供以书面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帮助其建立具有一定基础性和专业性的知识背景,在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往往显得力所不逮。而加强实训实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上述这些实践性教学环节又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如课外活动包括以体现群体合作为目的的社团活动、以体现社会责任为目的的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包括以了解社会现实为目的的社会调查、以积累工作经验为目的的企业实习等。

培养目标与定位 篇10

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是基于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产生的, 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 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理论内涵包括:语域分析register analysis) 、目标环境分析 (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 、语篇分析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 、技能与策略 (skills and strategy analysis) 和以学习为中 (learning2centered ap2p roach) 五个方面, 不仅探讨语言的表层形式, 而且关注语言使用中的思维过程, 尤其是聚焦于如何高效地将语言运用和语言学习结合起来。在Hutchinson and Waters的语言教学树形图上专门用途英语的地位是等同于普通英语 (General English) 。

在国外, ESP的研究和教学已经很成熟, 而近年来国内各形式的ESP教学却方兴未艾未见硕果。除了普通的英语课程外, 世界各国还会的广泛开设ESP课程。在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的各类教学机构, 如高等院校、学院、语言学校等都广泛开设。这其中语言学校的ESP课程显得更为广泛丰富。大学里不仅开设ESP课程, 并且还注重从语言学和英语教学的角度对ESP进行理论研究, 并有相应的TEMP课程与学位。在英国, City University o London建立了语言学习中心, 颇像我国一般高校里的大学外语教学部门。这中心提供与Business、Engineering等相关的课程。课程种类非常丰富。各国对ESP的分类存在差异。各国都认同是与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相对的课。ESP课程的丰富与大量开设推动了关于ESP本体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研究表明, 国外大学对ESP本体与教学的研究在理论水平上不断提高教学实践上趋向正规化和系统化。其中, 多个国家都曾对教学有过规模不等的实证性研究。

我国的英语教学一直以来是EAP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教学。“大一统”的教学思想强调集体意识, 利于教学管理与评估, 却限制了个人的主体意识和意志的自由。国内对ESP本体研究较多, 对国外此理论的引进和介绍国外成果上的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 ESP理论研究成果与运用成功案例, 有待于吸收转化, 与国内各院校英语教学实际相结合。

二、ESP视野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专门用途英语 (ESP) 的一个重要功能分支, 商务英语是指商务领域各成员在从事商务活动时所使用的英语语言变体的总称, 它只是运用在商务环境中。由于如今经济全球化, 商务活动已拓展到贸易、金融、保险、工商管理等一系列新的领域, 因而商务英语专业也应拓展成涉及商务领域由多种教学过程或培养模式完成的一个专业门类体系, 即在商务环境中应用的以英语为载体, 内容涉及经贸、管理的一门特种交际性专业。实用性是商务英语最大的特点。同时, 具有高专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教学体系, 是高专教育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商务活动的能力。如何培养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与外语兼备的复合型实用人才, 得到市场的认可与社会尊重, 成为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关键。

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 并且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又是跨学科的专业, 所以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明确的, 应合理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规格, 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等等, 以体现高职教育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课程设置才能够活化培养目标。

通过与企业行业对接, 根据企业行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调查表明,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或领域主要是面向基层商务管理、涉外经营等方面的翻译、进出口业务、国际商务管理、市场营销、办公文秘、商务洽谈等岗位。

因此,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具体化为: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系统掌握国际商务一线行业相应岗位必备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的从事国际商务业务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翻译能力、国际市场营销能力等等职业技能,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具有良好的国际经贸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素养, 能从事涉外文员、商务助理、外贸从业人员等相关工作, 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基本的商务与管理知识, 较强的英语语言与交际能力, 商务运作能力是关键, 而现代办公设备的操作技能和文秘商务能力是必须的。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 首先应重视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其次要注重商务操作能力。包括国际贸易操作能力, 市场营销和策划能力, 法律适用能力, 涉外法律应用能力、商务管理能力和业务结算能力。商务运作能力虽不是最主要的能力, 但根据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岗位群及跟踪调查, 也是商务英语人才工作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三、ESP视野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思考

根据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须将英语通用能力 (common skills of English) 和岗位英语应用能力 (core skills of occupation) 相结合。在基于工作过程的包括通用涉外交际、通用商务交际、外贸实务交际为内容的项目群进一步开展教学与改革。

1. 以教学现状为突破口, 明确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社会需求推动下, 已在各地高职院校广泛开设, 但目前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包括教学目标、师资、教材、教学质量、教学手段等借鉴国内外经验, 有的“水土不符”, 有的“千篇一律”, 教学模式、专业教学质量不高, 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缺乏特色, 雷同大, 未形成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2. 以ESP视野为出发点, 重视学科间的渗透。复合型人才成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常态模式。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有效培养, 需要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交叉, 确立“英语+专业”的全英双专业教学模式, 以ESP视野为出发点, 科学安排学时学分, 在教材应用和教师选择上注重融合, 选用兼容性和适用性教材,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建构自主学习的全程ESP教学体系。

3. 以社会需求的变化发展为推动力, 高职商务英语教育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教材建设, 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商务英语教育政策评价和发展规划的要求, 商务英语教育应该有其独立的学科地位, 同时在培养过程中注重连续性和衔接性, 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商务英语实际应用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反映人才需求的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人才的商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知识和理解的应用, 业务技能和跨文化商务沟通技巧必须根据不同细分市场确定商务英语才培养规模和需求。

4. 以项目为抓手, 在教学活动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体系分别分为课校实训、堂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等。不断深入开展实践性教学的研究和改革, 建立科学、系统、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 使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应用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践相结合,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在课程中增加实训实习的比例, 突出语言应用和应用英语处理各种商务及外贸业务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5. 以考核能力为指导思想, 改革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从以前的单一笔试改成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的形式。不仅应该重视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 更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增加实际运用能力测试, 考试内容的重点以近年来商业案例分析, 外贸英语函电写作, 翻译为主要的内容。通过增加实践课考试, 制定实践能力测试等级标准, 将实践能力等级考试和学生获得国家单项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

总之, 经济全球化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在独立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上与时俱进, 充分体现市场的导向性和需求量, 制定具有成本效益的商务英语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同时, 赋予了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具有广泛性、现代性、实践性的特点。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出发点, 建立一个以专业知识为基础, 素质教育为主线,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改进教学模式, 课程建设, 队伍建设, 人才培训, 信息反馈制度建设, 大胆创新, 与时俱进, 改革与实践。坚持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指导;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企业、公司了解雇主岗位需求的毕业生, 并进行持续的后续调查, 了解学生和企业的培训计划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 使改革更具针对性,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计划调整, 整合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合格的实用型英语人才, 切实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促进快速和谐发展业务高职高专英语专业。

参考文献

[1]徐平, 袁晓红.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5) :1311

[2]李细平.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与创新[J].经济师, 2007 (11) :135-136.

[3]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教育与职业, 2007 (4) :30-32.

[4]丛丽君.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与应用性人才培养[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8) :50-53.

[5]王音.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工学“四结合全程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1) :21-22.

培养目标与定位 篇11

关键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层次;定位

袁贵仁部长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以部长的身份提出了明确的看法:职业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类型”。这对于近年来学界纷争已久的“类型说”与“层次说”给出了一个明确回答。事实上,早在1996年我国《职业教育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第二章第十三条就已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袁部长的结论和《职业教育法》的规定,都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提供了一种划分的原则性方法和思路,但对职业学校教育层次区分的实质并没有作具体的说明。这种空缺在主观上给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留下了灵活自主发展的空间,但同时也给职业教育研究者和各级职业院校带来了较多的疑惑:到底应该如何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实质性的划分?

大多数的专家都基本认同这一观点:在同一种教育类型的框架下,职业教育的层次之分,其核心的差别应该是培养目标差别。最近几年的学术研讨中,主流观点是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型人才”,而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技能型人才”。关于这种目标定位,讨论争议颇多,现结合比较普遍的观点,从生产目的或工作活动过程、技术活动要素结构与技术知识门类三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基于生产目的或工作活动过程的划分

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从生产目的或工作活动过程出发来划分。社会生产的目的和过程总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发现客观规律,二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各种直接利益。在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各种利益的过程中存在着三个转化:一是科学原理向工程设计的转化;二是工程设计向实际生产和工艺的转化;三是生产工艺向产品形态的转化。因此从这一角度可将人才划分为四类,即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其中后两类的培养由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来承担。

在这种观点下,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分在于:前者的任务是实现工程设计向实际生产工艺转化。即将各种设计、规划、决策变为最终产品或社会运行的具体流程;后者的任务是实现生产工艺向产品形态转化、流程设计向具体操作转化。这种区分在理论上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但与当前人才在劳动过程中分工与定位的现状存在事实上的距离,从而导致这种划分的现实意义的消失,这也是当前很多人对于职业教育层次问题认识迷惘的主要原因。这一事实说明,这种分类至少在划分的标准或维度上存有缺陷。

二、基于技术活动要素结构的划分

笔者认为,从技术活动的要素结构入手,也许是辅助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途径。人类的技术活动,至少可以分出三个维度的要素,即操作形态、知识形态与实物形态,其起点都是最基础的技能。沿操作形态不断发展的阶段分别有:技巧、工艺与工程设计;沿知识形态不断发展的阶段有:经验知识、技术规范与技术理论:沿实物形态不断发展的阶段有:工具、机器设备与机器体系。

作为技术活动主体的技术人才,其知识与能力结构应该是围绕技术活动要素结构而产生的,根据这一判断,可以推断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应该在操作形态、知识形态和实物形态三个维度进行划分。

由于一切的技术活动要素结构都是围绕最基础的“技能”展开的,所以,从“技能”这一原点出发向外拓展,可以构成三个层次的图形(见图1),其逻辑是从内到外代表着技术能力在三个维度不断发展。在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基础上,将内圈的“经验知识、技巧、工具”三个要素相结合,即可构成“技能型人才”的技能目标结构:中圈“技术规范、工艺、机器设备”三个要素相结合,即可构成“技术型人才”技术目标结构;而外圈的“技术理论、工程设计、机器体系”三个要素的结合,自然就形成了当前呼声很高的“技术本科”人才的技术目标结构。

当然,这种区分只是一种分类的角度与方法,三者的区别并没有一个质的界限,这也正好印证了三者在“职业教育”本质上并无显著的界限。

三、基于技术知识门类的划分

人类对技术的理解是多样的,技术被理解为物质手段、意志(指技术对人的需求的满足方面)、过程或活动、知识等。但究其本质而言,西蒙的判断比较有代表性:技术不是物体,而是知识,是记载在亿万书籍和储藏在数十亿人头脑中的知识,当然在重要程度上,是凝结在形形色色物质产品中的知识。检阅技术史、技术哲学、技术批判、技术伦理学等资料,基本上都能辅证这个观点。事实上,无论是技术的物质因素还是非物质因素,其任何一个方面都离不开技术知识。

由于设计和制造技术产品的知识在技术知识中处于核心地位,再加上它的复杂性,应按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分门别类的设计、制造技术产品的知识统一划分为:基础性技术知识、复合性技术缸识、系统性技术知识(见表1)。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将“使用的知识+基础性技术知识”作为初等职业教育或初级培训学习者技术知识结构,将“使用的知识+复合性技术知识”作为“技能型人才,,的技术知识结构,将“使用的知识+系统性技术知识+应用科学知识”作为“技术型人才”的技术知识结构,将“使用的知识+系统性技术知识+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技术外围知识”作为“技术本科”人才知识结构,这种培养目标从知识结构上进行层次的区分,其清晰度要比第一种生产目的和劳动过程的分类要高,同时又能兼顾解决职业教育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衔接问题。

但是,这种分法亦有其明显的知识倾向性问题,可能在“能力本位”作为当前国内职业教育主要取向的情况下,以“知识”层次而不是以“能力”层次进行划分,会被看成是一种缺陷。

当然,这种以技术知识门类进行划分的方法,也无法涵盖“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非制造类专业,但作为服务类等非制造类的专业同样可以采取这种知识目标门类划分的方法进行,因为在职业劳动知识这一本质上,其方法与体系是一致的。

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篇12

关键词: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人才类型,培养规格

教学型高校是相对研究型高校而言的,把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类别,虽然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和规范,但这种分类方法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已经得到比较普遍的认同。教学型高校的显著特征是以本科教学为工作重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然而在实践中,众多教学型高校由于定位不清,在培养目标上存在同质化、单一性、表述过于笼统等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定位问题的梳理,澄清教学型高校确定其培养目标的依据和表述其培养目标的基本规范,以期促进高等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一、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的同质化

我国很多高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上缺乏清晰界定,在培养规格、层次和类型上区分度不高,缺乏特色。培养的人才在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素质要求上趋向同一,倾向于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培养,培养目标也照搬于研究型大学,致使全国同一专业培养目标基本相同。再看国内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雷同性是一大特点,课程结构体系差别很小,使用的教材也大都是统一的“规划教材”、“优秀教材”,从而忽视了教学型高校应重视的实践性、应用性。

(二)培养目标的单一性

由于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的“同质化”,定位不清,加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雷同,导致人才培养在整体结构上“千校一面”,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应用型高技术人才难以聘到;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又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而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同一种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培养过剩,社会所需的其他类型和层次的人才严重不足,这种单一的精英化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人才多样化需求之间形成结构性矛盾。

(三)目标表述过于笼统

通过考察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院校自评报告发现,教学型高校在培养目标表述上过于笼统、含糊,从字面上很难清晰判断其具体人才培养内涵,如有关培养目标的类型就有宽口径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应用人才、专门人才等诸多概念,或者是千篇一律的“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等,无法体现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培养目标在表述上如此混乱,主要原因是这些高校没有真正认识到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对培养目标缺乏深入研究,不了解培养目标应蕴涵的内容,基本上还是凭经验或者模仿办专业。

二、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拟对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依据及定位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不同类型高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组织修订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整个教育系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类,按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分类(见图1)。

该《标准》按教育体系的“发展阶梯”划分为7个层次,其中第5层次是包含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在内的一个层次。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该《标准》把这第5层次划分为“5A”和“5B”两种类型,“5A”是“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高技术要求的专业课程”;“5B”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与我国高职教育目标基本一致。5A类又分为5A1与5A2;5A1一般是为研究作准备的,5A2一般是从事高科技要求的专业教育。很显然,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高等教育被明确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学术型与职业型。5A类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的,5A1相当于中国的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与硕士生,侧重于基本理论学科,可以为进入第二阶段(博士级)作准备;5A2相当于中国的工、农、医等本科及硕士生,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是为地方和行业培养各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大多到企业等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工作,也有一部分从事研究开发以及技术管理工作。每种类型,各有其培养目标、发展方向,都可以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正如潘懋元先生所说:高校可以分类发展,教育领导部门可以分类指导,从而避免“千校一面”争奔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的独木桥[2]。而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其不同类型的高校培养目标定位非常清晰。如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科罗拉多大学是三所不同层次的工科类大学,都有机械学院,却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造就了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而使各校的毕业生能够较好地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就业趋向(见表1)。

不同类型的大学职能不同决定了其培养目标会有所区别。研究型大学以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为主,以为社会培养大量高层次拔尖创新的理论人才、学术型人才和原创性、基础性科学研究为主要职责;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在大量培养专门应用人才基础上,重视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学型高校则着重承担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致力于社会现实问题和生产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索;高职高专院校则主要承担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教学型高校的目标与使命。在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的理性选择。

(二)市场需求是培养目标定位的客观依据

教育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就是它的外部规律,即教育要满足社会的需求,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自己的合格“产品”,即人才。在市场经济背景中,人才这种“产品”被赋予了商品的属性,对人才“产品”存在客观需求的主体有三个,即国家主体、社会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这三个主体的客观需求及其变化就构成了培养目标的客观依据。因此,培养目标必须依据市场三个主体的实际需求科学、准确定位,并有针对性地不断修正调整。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把高等教育纳入职业化的轨道,可以说是高等教育在大众化时代最深刻的变化,人才结构的变化也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市场的需求已经表明,高层次精英人才和从事尖端研究的学术型人才总是少数,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者则是大量的。社会发展期待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适用型人才,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是毕业生是否具备可雇佣的素质与能力[3]。根据我国市场需求情况、政府政策导向,教学型高校的培养目标战略调整就是要从以往实际存在的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质转变。

(三)学校的现实条件是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

教学型高校选择的定位目标应该是积极的,能确保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与知识储备。同时,要考虑实现定位目标所必备的社会物质条件、高校现有的发展基础及可能的发展环境及保障。学校现实条件是定位的基础,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实力有着很大差别,即使是同一类型的高校,在学科专业、师资力量、设施条件、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也各不相同。高校在定位自身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校情,突出学科专业优势,发挥特色,切忌好高骛远。就目标个性而言,则必须体现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定位和条件,以及本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

三、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

从内涵上讲,培养目标定位包括类型和培养规格,从构成要素上讲,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完整的培养目标表述应该指出学校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以及这种人才应该具有哪些知识、能力或素质。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高校的本质定位,决定高校的质量要求和标准,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最重要依据。

(一)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的人才类型

教学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量大面广、类型多,目前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新建本科院校等都属于这一类型。过去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盲目追求上规模、上层次,试图成为研究型大学,以培养精英人才为办学目标,导致人才培养规格盲目拔高,这种定位是不恰当的。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我们认为,一般教学型高校相当于5A2类型,主要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工作。它可以培养硕土甚至某些学科培养博士生,但以培养本科生为主,虽然也可以进行科学研究,但应以应用研究为主,并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主要为地方和行业培养各行各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专业口径较宽,适应面较广。

(二)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规格

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社会共性应包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人类、国家、社会、环境负责的精神;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世界胸怀和国际社会适应能力;有自我发展和创业、创新的能力;精神健康并有职业道德等。在个性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使学生“会学习”、“会创新”、“会做人”。教学型高校培养的是具有创新潜力的技术和技术开发的应用型人才,体现为以通识为基础的技术应用人才。在知识的构建上,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和科学性,强调以通识为基础的深厚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科学创造能力。在素质和能力培养上,重视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同时要为学生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研究型大学都把人才创新的层次定位在知识的原创性上,地方高校不能与之攀比,应把人才创新的层次定位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的层次上。技术发明的能力重在探索性地完成从科学原理到应用开发的研究过程,技术革新的能力重在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和完善。这正是地方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特色所在。

(三)教学型高校学科专业培养目标

从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看,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研究型大学,其培养目标的服务面向范围主要是国家高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各行业的领军精英。教学型高校多为普通地方高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对象,培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教学型高校应按照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和长远规划,大力设置主要面向区域和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性学科专业,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在突出专业应用性特色的同时,突出应用型人才对综合知识复合能力培养的要求,特别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目标的表述上可以更加清晰、明确,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教学型大学,它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努力培养务实、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电子信息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林伟连, 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质化”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05) .

[2]潘懋元, 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 2003 (03) .

上一篇:总经理薪酬下一篇:婚礼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