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的定位(精选12篇)
教学目标的定位 篇1
神话是三年级开始接触的文学体裁,有其特殊的语言文学价值,那么神话教学的目标如何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笔者认为,神话教学目标的设定,既要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出发,又要考虑到神话的本体价值以及不同年段学生阅读的心理。
一、神话教学的共性目标
(一)语文共性教学目标
神话入选语文教材,即是一个阅读的文本。因此,要达成“字词”“句段”“篇章”上的语文共性教学目标,即通过认读、书写等方式掌握生字新词;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悟,达到流利地、有感情地读;梳理脉络,仿照段落进行相关句式的说话练习、小练笔,如“他的……变成了……”(《盘古开天地》)、“没有……只好……”(《女娲补天》)等。
(二)神话本体教学目标
神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有其本身的文学价值和教学价值,从而形成独特的神话本体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阅读感受神话文体,激发阅读兴趣。教材中选编的神话既有创世之初的神人,也有充满英雄气息的勇士;既有悲壮,又有美好;既有顽劣,又有聪慧。神话教学就要带着孩子体会神话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中外神话的兴趣。
2.在神话中滋养想象力。神话是想象的世界,儿童是富有想象力的。教师可以采用“把故事读成连环画”(《盘古开天地》)、“想象普罗米修斯遭受了哪些苦难”(《普罗米修斯》)、“夸父追日还会出现哪些画面”(《夸父追日》)等策略,充分发挥和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跟随着神话一起回归最自由的心灵世界。
3.学习复述,把书上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是一个有趣的学习过程,是积累语言的过程,也是运用语言的体现。
二、神话教学的个性目标
(一)单元目标定位
新课程教材“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如三上的《盘古开天地》处于“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单元,可进一步加深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三下重在引导学生阅读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四下侧重于从神话与故事中体会做事、做人的道理,领略正义和智慧的无穷力量,并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而五下的《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四大名著,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单元主题不同,教学内容应有个性化的目标定位。
(二)文化背景定位
神话孕育了各民族早期文化的特点,折射出的是不同的民族性格特征和文化背景。比如中国的神——盘古、女娲等往往神性十足,是美德和全知全能的化身,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他们的献身精神。而西方的神往往具有人的性情,普罗米修斯就是一个个性鲜明的神,为了人的权益,敢于与宙斯对抗。不同的文化背景创造了不同的神的形象,教师应对此深入了解与解读,更正确地定位具体文本的教学目标。
(三)年级特点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提出了“阶段目标”,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特点。神话主要安排在三、四、五年级教材中。三年级以人类的起源为主,重在了解神话,激发想象,积累词句,学习复述;四年级接触希腊和阿拉伯神话,重在了解不同民族的神话特点,学会“理清文章脉络”(《渔夫的故事》),“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心情”(《普罗米修斯》),“抓住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文成公主进藏》),而《猴王出世》则要体会石猴的性格特点,是中国古典名著的引入。可见,不同年级的神话内容存在差异,只有了解差异,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定位 篇2
有效教学中目标定位培训的心得体会
古往今来,一个人懂得取舍,那么他离成功并不遥远。有效教学目标定位正是将这种做人道理深深融入人文教育当中,有利于学生认清自己的能力,选择最佳的方案,找到人生的目标。
以我带的高一平行班为例,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对所有人提出高要求这是不现实的,仍需观察一段时间后给学生划分学习目标。另外在语文教学中又各有侧重,有效教学目标定位就是以掌握必修课中文言文单元、诗歌单元、散文单元为学习任务,对于海南学生来说,文言功底比较差,这里边文言文学习又是重中之重,首先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基础,其次在练习上选择与课文密切相关或是做了适当延伸的题目。对于有能力且有志于学习语文的学生,应该给予鼓励多看一些经典文学,多写一些文章。最后,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确保每一个学生将自己的目标落实到位。定制目标非常简单,而一个好的习惯养成需要坚持21天,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好学习帮手或是竞争对手,形成一种相互监督的氛围,并将此氛围保持下去,我相信学生能够完成自己学习目标。
高校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探讨 篇3
关键词双语教学 目标定位
一、引言
中国高校的双语教学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少数高校开展,但并未形成体系和规模。直到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期限的临近,教育部在[2010]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求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至此,中国高校的双语教学全面展开。然而,由于教学设备、师资水平、学生能力、课程难易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授课方式、教材组织、作业及考核方法都不尽相同。近年来,许多高校的教师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双语教学,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了思考和探讨。本文以《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为基础,对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进行了探讨。
二、双语教学目标定位的误区
英国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对“双语教学”的解释是:在学校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不同学科内容的教学。可见,与一般的母语教学相比,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需要面对的对象有两个:外语和专业知识。“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外语?”还是“运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学生和教师对双语教学的目标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位。
我院从2005年开始对测控、电信和电子科学三个专业的200多名学生进行了《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双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对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存在两个极端的误区。
误区一:在刚开始接触双语课程时,学生们普遍把双语教学定位为“通过学习专业课可以更好地掌握外语”或者“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可以提高外语词汇和阅读能力”,这种定位把双语教学当成了外语提高课。在这样的目标定位下,学生在看课本时更多关注的是外语的表达和专业词汇的应用,反而忽略了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体会。
误区二:“双语教学是在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的同时,掌握相应的专业外语词汇”。在这种目标定位的指导下,学生们在课下学习专业知识时完全使用中文教材,只把英文原版教材当做专业词汇参考书。
以上两种定位误区都没有正确理解双语教学中的“外语”和“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表面看来,在双语教学中,“外语”是工具,“专业知识”是目标,实际上,二者是融合在一起的。把双语教学中的“语言”和“专业”结合在一起,去挖掘它们背后的文化,才是双语教学更高层次的定位。
三、双语教学是思维方式的教学
美国学者萨丕尔说过:“语言和我们的思路不可分解地交织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一回事。思维只不过是脱去了外衣的语言。”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重要因素。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生活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比如,西方人喜欢采用焦点式思维方式,重视分析原则,强调由一到多的思想。而中国人则往往采用散点式的思维方式,注重整体和谐,强调从多到一得思想。在科技创新方面,西方国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与人们整体的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是分不开的。因此,同样的学科专业,用不同语言编写的教材虽然基本内容、定理、公式都大同小异,但内容的表达方式、材料选取和组织、以及看问题的角度等都不一样,整体读下来会给读者很不一样的感受。这其实是因为在不同的语言中隐含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只看国内教材的学生认为这门课都是理论和公式,感受不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而部分看过A.V.Oppenheim的原版教材《Signals and Systems》的学生则认为这是一门很有意思,很有启发性的课程。很多人在读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时,都会感觉读原著和翻译的文字有着很不一样的感受,其实理工科教材也是一样,阅读文字的过程本质上是与作者交流、感受作者的思维方式和人生理念的过程。
四、结束语
不同的语言中隐含着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外语学习和应用本专业的知识当然是双语教学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去感受自己专业领域内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从而开拓思路、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是双语教学的更高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明.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3,(23):113—117.
[2]闫钧华.“电路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
[3]来红.中国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分析[J.科技信息, 2007,13:149.
[4]晋建秀,陈艳峰.高校双语教学现状与实践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2007,5:288-290.
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定位 篇4
文言文作品,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文言文作品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文言文的实词含义句子翻译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 同时也是教学难点, 所以很多教师以为, 能流畅译通文言文就达到了教学目标。文言文教学字词句固然重要, 但决不是教学目标的全部。文言文教学目标除翻译以外, 还应有写作技巧、思想教育、背诵重点篇目、思维训练等方面。
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文言作品的突出特点是文字简练、表达准确而富有韵味。文言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只一篇《桃花源记》学生就可学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怡然自乐”等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二、写作技巧
语文教材的文言文篇目。文质兼美。通过教学可引导学生学习古人遣词造句的妙法及谋篇布局的技巧, 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旨在抒写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开头先叙事, 接着写景, 抓住“迁客骚人”对春秋晴雨不同景色产生的不同感情来发表议论, 借古仁人之心提出自己的见解。风格独特, 千古传诵。
三、思想教育
教材的文言文作品有积极的思想内容, 或描写山河壮丽, 如《三峡》;或抒写抱负情怀, 如《爱莲说》;或鞭挞黑暗现实, 如《马说》……都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文言文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平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高尚思想, 体会古人的人格魅力, 引导学生辨析古人思想中的糟粕, 提高思辨能力。“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四、背诵重点篇目
熟读背诵是学习古文的传统方法。“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背诵是学生理解文章体会意境, 学习语言的有效方法。让学生背诵重点篇目有利于提高语文素养, 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五、思维训练
文言文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训练专题。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应变力。如《伤仲永》可设计方仲永“泯然众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他在今天又会怎样?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 篇5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教学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以期考试得高分,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和建塑。一提到历史课,学生的印象就是一大堆过去了的人和事,学历史就是要死记硬背,学历史的目的就是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这不仅背离了历史教育的宗旨,影响了学生的历史观,制约了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而且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相违背。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反思历史教学的育人目标,弄清楚中学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然后再从方法上加以改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价值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新时期历史教学的目标也必须以此为基点。笔者认为,历史教学要想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赢得生命,赢得学生、赢得未来,就必须重新定位,高举做人的大旗,在人格教育、公民教育、知识分子教育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从个体发展来讲,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本质所在,而中学时代是一个人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中学历史教育又是塑造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最佳课程。因此中学历史教学的总任务必须限定在“基础教育”的范畴,即增进知识、培养技能、陶冶理想,使人的身心全面而协调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并实现人的全面价值。未来社会是一个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和学习化的社会,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健全的优良人格,即个体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习惯,勇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意志品格和善待他人,团结协作的交往水平等优良的人格特征。这些优秀的品质仅靠应试教育那种灌输和题海战术的机械训练是无法培养出来的。为此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思想,从一点一滴的历史知识中深入挖掘德育因素,并采取各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感悟、实践,才能逐渐养成。在人格养成教育方面,历史学有其独特的优势。学生往往崇拜名人、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历史上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加以熏陶。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就可以发挥其特有而深刻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学习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从而为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打下坚实的思想认知基础。
从社会发展来讲,历史是一门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的普及教育。培养健全的公民,是世界各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历史教学和公民教育密切相关,有了“历史认同”才能产生“民族认同”或“国家认同”,所以中国古代学者有“国可亡、史不可亡”的警语。从国家和民族利益角度讲,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具有全球意识和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应该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而不是把取得好成绩作为第一追求。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和公民意识,有一种理解当今世界价值观和制度的能力,能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正确地看待历史,站在历史的高度认识现实、理解现实、善待人生。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从教育的理想角度讲,应该培养每个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气节、有文化、有修养、有理想、有抱负,把知识作为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途径,而不仅仅是把知识当作实现个人目的的真正知识分子。随着大学教育的逐步普及,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会进入大学深造,承担起改造社会,促进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大业。如果大学生丧失了忧国忧民的意识,丧失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的知识分子气节,那么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将会一片黑暗。如果说,知识分子有区别于芸芸大众之处的话,那就是知识分子对真理(或相对真理)的追求,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和特有的独立思考精神。真正的知识分子首先是高尚的人格,其次是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知识分子最基本的特点是知书达理,最大的优点是忧国忧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宝贵的品质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另外,知识分子的光辉品格还在于坚持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求真态度;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在于“达则兼济天下,独则穷善其身”的豁达;在于“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坚贞;在于“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自由人格;在于经世致用,积极进取的做人原则。可以说在知识分子身上凝聚了人类理想的做人原则。中国要想复兴,就必须培养一大批真正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培养必须从一点一滴的教育入手,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就是由知识分子延续下来的,未来的文明创造也必须由知识分子来承担。在世界多元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快餐化的时代,培养和鼓励学生养成一种潜心治学,独立思考,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的风气和价值取向,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教学目标的定位 篇6
【关键词】中职幼师;英语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050-02
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和指向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英语是中职幼师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从事幼教职业活动需要的技能。然而,就目前中职幼师英语教学来看,却存在“教学大纲不统一、教材使用不统一和教学制度不统一”的“三不”现象,这就导致了当前中职幼师英语教学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职幼师专业的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考察,并就教学目标确立与教学策略的选用进行思考,以期深化中职幼师英语教学的改革,提高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1 中职幼师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考察
“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未来职业世界”是当前职教课改的发展趋向。换句话说,中职幼师英语教学的目标确立必须依据这一主题,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与自身需要来确立。然而,当前幼师专业的英语教学却存在着“目的不明、教法传统”等现象,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能力发展不快。
从中职幼师生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是中考失败者,英语水平较低,甚至个别学生还不知道26个英语字母;从学习过程来看,学校往往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幼师专业的女生还时常参加校内外各种文体演出活动。因此,幼师生的精力主要放在舞蹈、声乐、美术等表演技能的提高上,从而导致对英语学习表现出松懈、厌倦的现象;再加上幼师专业没有统一的英语教材,使用的大多是职业学校通用英语教材,教材内容同幼师专业联系不大,许多学生认为现在的英语学习对以后幼儿英语教学方面用处不大,从而影响了学习的兴趣。
事实上,幼师专业的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大多是从事幼儿教育。随着英语教育的普遍化与低龄化发展,许多幼儿园及家长都迫切希望幼儿教师具有幼儿英语教学的能力。这就是说,幼师英语教学目标的定位,不能以高职类英语升学考试为标准,也不能以四、六级的等级来考核,而是要从学生的现实与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来分析。需求分析一般包括学习者今后使用英语的场合与对象、使用的目的与交际方式、需要达到的语言水平以及自己喜欢的内容等。由此认为,幼师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交际能力和幼儿英语教学的能力。
2 中职幼师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
幼儿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育,旨在培养幼儿英语听说的习性和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英语开口习惯,为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幼儿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发音准确,其次能根据教学内容与场景,富有感情地进行表达与对话,且能编写幼儿日常用语的句型和进行交流的能力。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来看,应把握以下内容。
2.1 知识与能力目标:从幼儿学英语来看,一般是学会听说简单的日常用语、问候语、有关指令性动作的动词以及口头交流的常用词语、简单的英语歌曲与英语故事、情景表演等。因此,中职英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应包括掌握正确的英语字母朗读和书写规范,过好语音语调关,掌握日常词汇的基本用法,学习英语对话并能进行实际应用,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交际能力以及英语儿歌、故事创编能力等。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主要是指英语学习的探究过程及教学的方法。事实上,无论对哪一门学科,学科的探究过程和学习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原理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知识概念体系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认知结构,才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教给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幼儿英语学习的方法与规律。这就要求幼师英语教学中渗透幼儿英语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如幼儿英语的学习特点、记忆特点、兴趣特点,以及英语日常用语的搜集整理等。
2.3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情感,树立学生信心,实现自我形象的重塑,了解中职幼师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使他们能以积极的学习态度,身心愉快地参与英语学习,并能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习,这是幼师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内容。
上述三维目标是一个互相联系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把情感教学有机地融入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并及时给予学法指点,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就能享受学习过程的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学会”转变为“会学”、“会教”,从而为学生的未来职业世界发展奠定基础。
3 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手段与策略
英语是一门科学性、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在的知识结构及严密体系,决定了英语必须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在英语知识链条中,如果不掌握前面知识,就难以接受后面知识。对于初中没打好英语基础的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链已经断裂,中职英语学习的难度超过了他们的接受能力。因此,要想提高中职幼师英语教学效率,就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一套适合幼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同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非常重要;并注意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3.1 倡导任务型教学: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的调整,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近年来的教学中本人尝试运用任务型教学,深感它对三维目标的实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第一,有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语言学习的效果。如在幼师一年级英语教学中,在基础级Unit1关于英语姓名的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内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或朋友。学生在这种完全真实的活动中,既运用了所学语言,又增强了热爱家人和朋友的感情,自然获得较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有助于情感策略的控制,培养自觉性。仍然以上例来看,学生在介绍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获得了成就感,而且不同的学生输出的信息量是不同的,有的同学只简单的说出了相关的人数、姓名、称谓,而有的同学还能说出家人或朋友的年龄、职业甚至工作场所。全体同学在这样的比较中自然地形成对别人的评价和自我评价,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获得学习的自觉性。
第三,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大多数任务活动需要学生小组合作来完成,自然要求小组成员之间合理分工,相互交流、协作。长期坚持,必会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3.2 开展情境教学: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缺乏的是一种交际环境,这便要求教师充分挥自己的才能,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多地使用英语,形成用英语表达的氛围,以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只有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听、说、读、写活动,才能吸引学生。
第一,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环境,可利用实物、简笔画、幻灯等直观教具,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也可在课堂上巧设情景,即把课堂教学设计成一个模拟真实场景的场所,从而使学生知晓英语词汇,短语及句子运用的特定场景,感受语言学习的贴切真实,进而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如在学习问路对话时,可把课桌进行了重新排列,以安排出一些“道路”来,并在课桌上标上邮局、书店、商场、学校等地名,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的城市,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的空间问路及作答。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问路,如Where is the Post Office?Is the hospital far from here?而且还能简单而准确地告诉对方怎么走,如Go ahead. 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rossing. The hospital is on your right..用这种方法组织教学,学生身临其境,不仅能理解话语的含义,还了解了语言的功能,这使学生的语言交往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成为现实。
第二,使用多元化实践活动。教学手段如果只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学生就会感到厌烦。因此,就要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来充分体现教学法的多样性。如教师可设计二人对话、小组讨论、表演、唱歌、游戏等活动形式。有些简单的内容,教师可让学生备课,再让他们自己来讲,老师给予适当的帮助。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学习的质量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计算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在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职高一年级英语Unit8 的教学中,可利用计算机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有关食品、水果及菜肴的图片,并将一段相关的交际对话通过计算机视频展示给学生。学生面对这些形象逼真的图片和真实的语言环境,交际的欲望油然而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喜欢的食品,很自然地用上了本课的重点单词和句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运用是现代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顺利实现三维目标的推进剂。
3.3 开展差异型教学:班级中的学生的英语程度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要求就会有所不同。在备课时,教师应预先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点,并针对每单元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比如:greeting(打招呼),难度较低,可以要求低档学生来做;中档学生则完成asking for directions(问路)和telephone calls(打电话);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能自由流利地编造对话和交谈。同样,在课堂上设置问题时,有意把简单的留给英语基础差一点的学生,把难的留给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并毫不吝啬地用各种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表扬。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回答出问题的满足感和自豪感,从而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对英语课产生兴趣,进而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
总之,幼师英语教学必须从幼师生的学习特点及就业方向服务,不断地完善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到自主学习上来,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从而增强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这是职校幼师专业英语教师的义不容辞工作职责。
参考文献
[1] 王小平、夏惠贤等. “结构——功能”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 包育彬 .中学英语教学策略与艺术[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教学目标的定位 篇7
一、教学目标何以关涉着一节“好课”
何谓教学目标?目前,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可以测度的教学结果[1]。从结果的形态上看,它既是教师对“教”的效果的提前预见,也是对“学”的结果的设想,且这种预设内含有稳定与变化、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从实施过程上看,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系列教学活动的参与方可达成,教学行为的具体描述(包括教学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只是其外化的载体。
可见,教学目标直接关切着教师应当向学生“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何种程度”的问题。这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结果的问题,它还直接关乎着整个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问题。美国学者鲍里奇曾提到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清晰授课,也即告知学生课时目标[2]。换言之,教学目标与有效教学又有何种联系?
1. 教学目标制约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是学习者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后所应达到的教学效果的具体描述。这一描述不是随意化的结果,它是教师在充分分析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认知特点和教学辅助手段之后的一个综合研判。可见,教学目标是融合着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介四个要素构成的教学结构。现实中对教学四个要素的不同组合产生了各异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因其组成要素的结构组合不同会有不同的形态,它是为教学目标而生的一种教学模型,制约着具体的教学策略。诚然,这一教学结构着力解决的是“怎么教”“如何学”和“教到何种程度”的问题。
2.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基本走向
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首先要关照的问题就是教学目标,它决定着教学该向何处去的现实选择,也即教师应当向学生“教什么”的问题。其实,“教什么”是对教学内容的高度精炼概括。“教什么”的问题明晰后,才能围绕“教什么”设计系列教学活动以及活动实施的方式等。所以,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合理。这也迎合了物理学的耗散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初始细小的变化能在以后产生极大的差别,也即由无序达到有序。这也预示貌似平凡的教学目标设计直接决定着整个教学活动的优劣。
3. 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根本依据
一节课是否成功该如何判断?其依据在哪里?当然,课堂教学成功与否有许多判定指标。从微观角度讲,一节课的优劣一般地说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素质等方面考虑[3]。从宏观角度讲,一节课具体成效如何还要回到教学目标中考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课程标准的功能:“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学有效性的意蕴要求教师在教学系统设计中尤为注意教学目标的预设。
现实中又该如何预设教学目标?这既是教学实践问题,也是教学理论问题。教学目标预设涉及到诸多要素,如主体、准则、价值取向、参考依据和表述等。下面仅就教学目标预设的规范及要求进行说明,同时以预设背后的实践形态强调这种预设的实践价值。
二、教学目标预设的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预设要全面
教学目标是一个由若干具体目标组成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目标系统。从纵向层次上看,教学目标包括课堂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学科目标、课程目标以及教育目的。从横向层面上看,教学目标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这里的“全面性”意味着教学目标预设不能有所遗漏。“不能遗漏”是指任一课时教学目标的预设要从其上位目标的一般要求作为思考起点,具体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思考、谋划,深挖一节课可以且有必要呈现的教学目标,也即教学目标预设的最大化原则。诚然,这里的最大化原则不是教师每节课都按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格式机械地陈述、画地为牢,而是把三维教学目标“当作思考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原则,然后根据具体的内容、学生与情境来确定目标的重点”[4]。如此一来,设定的教学目标就是“全面性”的目标,这里的“全面性”是个相对概念,它是针对具体的教学场域而言的全面。
目前,教学目标预设热衷知识与技能目标,淡忘或轻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缺失学生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一问题背后折射的是基于“考试”的课堂教学目标预设思维,是应试教育情结在教学目标设计上的体现。为使教学目标设计得较为“全面”,教师要把三维目标作为思考设定教学目标的原则和方向,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情境合理预设教学目标[5]。教学目标预设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中,尤为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预设思考。下面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经常不被教师重视,从而导致教学目标预设的非全面性。
七年级英语(上册)《This is my sister》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通过单词游戏,能够记住新单词;2.通过听说练习,能够掌握对人物提问和回答的基本句型;3.通过巩固训练,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介绍他人。
从该课的教学目标预设看,它仅预设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缺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本节课是否需要预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呢?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掌握“This is my……”句型,教材也是从家庭成员的介绍入手练习、巩固“This is my……”句型。家庭是一个人重要的社会生活领域,围绕“家庭”设计相关活动能够升华学生对家庭亲情的感悟和珍惜,从而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际教学活动中,该教师在课堂的最好环节播放了央视公益广告Family,宣告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束。教师这一无意之笔恰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环节,但这位教师却没有刻意关注,这也反应了教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预设意识的缺失。
2. 教学目标预设要准确
“准确”讲究的是教学目标预设中内在的逻辑要求和语言规范。具体而言,“逻辑”强调的是教学目标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层级关系,不能相互包含,同一教学目标的预设不能重复。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既有整体意识,又有部分观念。毕竟一节“好课”的实现关乎到教学目标的整体优化,但整体优化的基础是各教学目标的独立实现。因此,教学目标预设时要从逻辑要求和语言规范方面提升准确性。
如在初中八年级英语(上册)《What’s your hobby?》一课中,一教师把该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知识目标】1.能根据音标正确拼读并运用单词表中的单词及短语,如hobby,poem,maybe,collect stamps等。2.能正确地运用不同的方式,如like/enjoy/prefer/be fond of/be interested in+doing结构来表达兴趣爱好。3.能运用本课所学语言,就自己和他人的喜好进行交流。【能力目标】1.能听懂有关喜好的话题,并能听懂朋友的邀请。2.能正确地谈论爱好,根据实际情况拒绝或接受朋友的邀请。3.能正确朗读课本的文本材料,在图片提示下基本读懂谈论爱好的文章。4.能正确地写出自己和他人的兴趣爱好,能根据图片写一个跟爱好相关的小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有益于学习和身体健康的兴趣爱好。
由以上教学设计可以看出,该教学目标预设不清晰。首先,“能运用本课所学语言,就自己和他人的喜好用英语进行交流”是一种能力目标,它不应是知识目标的范畴,不应在知识目标中预设。其次,在能力目标中,目标1和目标2在对象所指上又相互交叉,“能听懂有关喜好的话题”和“能听懂朋友的邀请”本应是不同活动的目的取向,二者在难度上没有差别。相反,“能听懂有关喜好的话题”和“能正确地谈论爱好”、“能听懂朋友的邀请”和“根据实际情况拒绝或接受朋友的邀请”才是目的取向一致基础上的不同能力要求。这是对教学目标间不能相互包含逻辑的违背,否则会影响教学目标达成活动的准确设计。逻辑的同一律要求概念必须保持与自身的同一,不得在不同含义的相同词语之间进行变换,以保证思维的确定性,否则,就会削弱教学目标达成活动预设的针对性,造成教学目标因没有对应的执行活动而虚设、落空。
“语言规范”强调的是教学目标的表述清晰、具体,忌笼统、模糊。以往教学目标设计表述中教师较多地使用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诸如“了解、掌握、理解、应用”等词汇。这些描述心理活动的词语之间界限不易于简单区分,学生更难于明白其具体程度要求。因此,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尽可能地使用行为描述性语言,诸如列出、指明、辨别、背诵等词语。因为只有行为术语才能够清楚、具体地表现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6]。如一教师对高二英语《reading and vocabulary module》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设计为“了解克隆的相关知识,加深对科学发展的认识”,“了解”一词在程度上没有泾渭分明的界定。其实,教学目标的这种模糊性描述,让学生不知道该如何理解。如果该教学目标采用行为描述性语言陈述为“通过自我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反映克隆的段落,并谈谈个人看法”,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就显得直接、明了,学生也易于执行相关教学活动,教学目标也易达成。
3. 教学目标预设要有学生
“有学生”是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活动要最大程度地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目标最终指向的是学生的变化,且这种变化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教学活动的结果,是学生“学会”了的结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学会学习是在学生“内部自我”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内部自我主要是学生所有的个体因素,包含学生的动机、个性因素、情感、经验、信仰以及智力因素[7]。可见,学会学习也是一种能力,它内嵌于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维度,应当成为教学目标设计考虑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学目标中达成目标的活动设计要突出学生关于自我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获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预设和表述时时刻有学生意识,以学生的当下生活关照教学目标预设,让学生成为教学目标实施的主体。
当前,一些教学设计过多地关注教学目标本身,却很少关心“人”,尤其是忽视学生学的任务。其教学目标虽是从三维目标进行设计,但多是从外在于学生内心世界入手,是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关于世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忽视学生内心世界。如在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2What's the matter?》教学目标设计活动中,一教师为达成“can use the new language sentences in daily life”教学目标,设计了几个简单的师生对话后,然后又设计了5个对话练习习题。习题如下所示:
1.—________—I have a headache.
A.What's the matter,Judy?B.Where are you,Judy?C.Who are you?D.What are you doing,Judy?
2.He________stay at home and look after his mother yesterday.
A.needed to B.must C.have to D.has to
……
如果把以上习题设计成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角色扮演医生和病人的任务,以巩固所学的基础语言材料:I have a…You should/shouldn’t…。这种活动设计将学生的体验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语言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相信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与习题联系的方式相比,更能把学生吸引到语言学习的交流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目标与目标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1997(5).
[2]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江玉安.评课的三个基本问题:内容、标准与思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7(3).
[4]崔允漷.目标——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J].人民教育,2004(Z2).
[5]魏宏聚,杨润勇.中小学教学技能研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6]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教学目标的定位 篇8
关键词:目标定位,异域文化,强化训练,小组合作,创设情境
英语是我国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英语而言,它能让儿童提高语言学习能力,拓展思维方式,感受不同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我国在各方面不断与国际接轨,近期教育部发出关于积极推进小学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把小学外语教学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让小学英语教学更具挑战性。
和其他课程一样,英语教学的目标也是培养人的素养,而不是单纯地提升知识能力,而对小学来讲,培养对象是少年儿童,他们正处于特殊的心理和生理时期,不论是学习习惯、人格形成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也正是人才培育的最佳时期,所以小学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定位十分重要,找准了正确的定位,并沿着这个方向开展有效的教学实践,才能与时俱进,满足不断变化的小学英语教学。
一、培养目标定位
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是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一定要科学判断,理论联系实际,并要得到实际效果的检验,我们通过多年英语教学的经验积累,并以心理学为依据,结合教材,总结出能适合现代中国儿童的英语培养目标。
1. 紧抓语言学习特点,培养听、说、看能力
这是语言学习的特点,一定要最终定位到听、说、看。但我们一定要掌握好尺度,这些能力的提高要到什么程度,很显然,对于小学而言,一定是初等的,坚持做到能感受,对方向就行了,也就是说学生能感受到英语的语言环境特点,把握学习的大方向,不一定要达到交流,听懂,相比之下,听比说为先,看要做得更多。
2. 异域文化的熏陶提升素质优化度
我们总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优势,能汲取更多不同地域的文化精华,对个人素养的提高一定是非常有益的。对于中国孩子而言,东西方文化差异比较大,语言环境的巨大反差,却更加为文化的提升腾出了空间。将英语学习完全看成一种语言的学习、一种知识的掌握就大错特错了。
3. 养成习惯,受益拓展至多方面
学习是一种艺术。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受益终生。在英语学习中,有很多学习环节是和其他学科不同的,这正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最好方式。比如,勇于表达,这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而这个能力也是整个人的素养的培育目标。还有,多人参与,交流互动,都会体现在英语教学中,也会对学生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而儿童时期这个能力的形成就更有意义了。
4. 快乐学习,潜移默化形成人生方向
首先,小学英语的培育目标必须是快乐,不然就失去了意义。由于英语学习的途径广泛、个人倾向性强,达到这个目标是很容易的,但不是快乐就失去了控制,就没有了整体目标,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强化人的培育大方向,小中见大。
二、教学实践尝试
教学培养目标是纲领,而教学实践才是具体实施方法。两者有效结合才能产生效率。以下是新形势下针对小学英语的具体教学实践尝试。
1. 激发兴趣,领生入门
常言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领”就是教师的责任,对于英语来讲就更为重要,对儿童来讲,英语是完全陌生的事物,对于家长来讲,缺乏教育经验,但越是陌生的,越容易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兴趣”就是一个好的办法。对初学英语者,这个办法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并且往往效果不错。比如,我们可以在学习初期,脱离教材,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生活用语,回家后向父母展示,一句“go to bed”“I love you”足以让家长欣慰,更让孩子有了成就感。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一首英文歌、记一些外国城市等途径感受英语,让孩子喜欢上英语,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2. 让“说“常驻,强化训练
“说”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儿童学语言就如当初学说话,其实他们的能力是惊人的,因此,强化训练也很必要,所谓强化训练就是指把“说”经常性地挂在嘴边,经常性地留在生活、学习的场所、环节。比如问候语,各种礼节等。当然也要设计一些有特色的活动,比如在课堂上设计一个“课前5分钟问答”:利用5分钟时间,在进入正式课堂教学前,师生有一次简短的问答,随意的、轻松的,但注意,一定不要完全让学生全部用英语,并且教师要把所有的话语翻译好,比较明确地说出来,没必要当场学会,顺其自然,日久天长,就会有效果。
3. 小组合作学习,让“交流”轻松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即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对小学英语来说,小组合作学习要在教师的严格掌控中进行。小组的分类也不是唯一的,大致可以是有两个类别:(1)常规性的,比如,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按全班正常的座次,将邻近的学生编制成学习小组,每组4~6人为准。这种合作学习的形式完全是随意的、空间性的,打消了学生间的等级障碍,可以经常性开展。(2)课后的小组,根据学生的不同,如性格爱好、语言能力、知识广泛度等,小组人数2~4人不等,这样的小组既可学习教材内容,又可拓展学习空间,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
4. 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学习
如今的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到无处不在的地步,网络资源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科学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技术集视、听于一体,还能动手操作,网络资源又为之提供了大量信息:(1)利用常规性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刺激学生感官,达到学习效果。(2)利用课件游戏,在玩中学习。如我们有一款找朋友游戏课件:学生进入课件游戏,一边听音乐一边把单词拖到相应图片上方的托盘上,或看到单词飘过时点击屏幕下方相应的图片。这种游戏达到了将英文单词这一抽象符号与具体的表象之间联系起来的效
小学英语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文/张登秀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同等重要。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思维能力;训练拓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是这样阐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工具”性质的,即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跟读、分角色朗读、抄写词句、背诵课文等常见的教学活动,只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记忆能力,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引导。长此以往,会直接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我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多设计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设置“听力障碍”,训练学生灵活思维
小学英语听力测试一般着重考查学生听后直接获取信息的能力,但这样的练习不利于学生形成听并思考的好习惯。如果在听力训练时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进行思维转换的问题,学生边听边思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听的专注度和思维能力。以下是我设计的听力训练的题目:
例1.(听力原文一)
在以上看似简单的对话及试题中,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思维障碍:学生听到的是“Today is Friday.今天星期五”,而设置的问题是“What day was yesterday?昨天星期几”,因此学生需要稍加思考,进行思维转换才能选出正确答案。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例2.(听力原文二)
在考查数字这一知识点时,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做“加减”的听力题,这样,学生必须认真听完整个对话,会边听、边快速地做记录,还要动一番脑筋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这样,学生才逐渐“会听”,听的习惯得以养成,思维才会更加灵活。
二、进行词汇分类、归纳,训练学生的理解联系能力和发散思维
对词汇进行分类、归纳,能有效训练学生对比、联系、归纳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tiger dog lion sheep pig duck cock giraffe panda...(也可以用
果,从而巩固了单词的词义。(3)更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法,如让学生观看英文短片,通过字幕,在学生能看懂的情况下,重复播放,最后达到基本记住。
5. 创设情境,提升表达能力
语言最终是要表达的,是要进入生活的。因此,一种教学方式就是创设情境法。可以以教材为素材,将学生分成角色,达到听说、图片代替单词)
学生在识别单词的同时,不仅要将“词”与“意”联系起来,而且还需要不断地思考哪些动物不属于农场动物。
第一组为控制性练习,学生在比较、归纳之后很容易选出答案T-shirt,因为T-shirt是单数形式,其余均为复数形式。第二组为非控制性练习,答案可以多样,只要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即可。例如:
上例中,以学习过的词汇为基础,增添了开放性的内容,学生积极思考,对这些词汇进行对比、归类、联系,最后做出判断,学生必须整合所学语言才能做出正确的表达。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词汇句型的对比和归纳,发散思维得到极大的训练,也在思考中激发出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真实交流,提高学生的拓展、应用性思维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无处不在。可以在热身环节,也可以发生在课中、课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学习与现实运用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形成一定的语言技能。
在谈论“昨天做过的事”这个话题时,老师问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在真实的语境中帮助学生把以前所学语言进行综合运用。经常进行这样的对话,学生将不再害怕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开口说英语也不再是难事,学生们将会对“哑巴英语”说Bye-bye了。
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同等重要。英语教师们都意识到了当前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英语教师们应开动脑筋,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在发展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沈峰.Planning for the weekend对话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英语教学设计,2013.
交流一致的效果,也可以单独形成脚本,作为大型活动课,也就是我们说的课本剧。
参考文献
[1]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03.
教学目标的定位 篇9
一、中国高职法律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上世纪90年代以后, 我国在教育行业进行深层的改革, 高职院校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法律教学模式成为各院校的教学重点。
高职法律教学其实是一种具有很高实践性的教学模式, 其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纯知识的传递做出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模棱两可, 不能使学生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 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高职法律教学模式也在与学生互动方面有所创新, 促进了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僵硬的, 旨在完成教学数量, 并不注重于人才的培养, 学生也无法理解课程, 也不会去探索, 所以教学效率很低。
因此, 教学模式应该有一定的转型和发展, 向法律教学递进, 强调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操作能力。克服理论教学不能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的弊端, 使高职院校教育水平向高等院校递进。
二、我国高职法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对于如今高职院校法律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对应着如今社会发展和法律制度的要求背景下, 改革法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法律作为人类社会理性思维的产物是合理的, 法律教育的理性思想是法律教育的目标任务, 而法律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也可以对应到如今高职教育的法律教学模式中。
高职教育的法制教育模式是多样的, 课程教学模式也是多样的。教育部规定, 高等职业法学教育分为实践、司法和技术教育三种模式。而三种模式也包括了不同的内容, 分成了不同方面。高职院校法律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也决定了不同的教育内容。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各方面创新的突出作用, 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更为广泛, 因此只有运用高职法律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并具有法律道德素质的人才。随着当今信息与技术的不断发展, 法律的教学内容也得到了拓展与优化, 法律教学内容也得到了丰富, 法律作为课程也与其他课程紧密连接在一起, 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而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模式的多种弊端也正需要法律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填补这个空缺。
三、高职法律教学模式的目标定位
(一) 技能培养方面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导向一直都是以法律教学为最主要的内容的, 以法律教学模式为目标, 可以更好地培养出具有优秀素质与法律道德兼具的人才。学校开设相关课程, 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了解基本技能的运用, 培养良好的操作技能, 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职毕业生在面试时各种技能的欠缺等。因此, 相关法律教学模式的重点定位应该设置在加强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技能使用, 培养学生的技能培训, 例如在学生写作和辩论等方面。
(二) 就业目标定位
高等职业院校是为学生提供成人成才的一个有效平台, 在这里学生们可以获得再次教学, 其不同于其他高中与大学院校。也正是因为这一特殊性,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就更加需要进行改革创新, 要面向社会, 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目的。如果有些高职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涉及到法律、教师、银行从业人员等方面就需要设立更高的法律教学模式, 进一步深层的提高相关学生在该门课程中的素质, 这是高职法律教学的必要改革方向。因为高职学生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 在就业方面的竞争也会比较大, 相对于大部分本科生来说, 面向社会的就业需求比较小, 就业压力较大。因此需要加强对于高职学生在职业法教育上的强度, 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 学校要设立相关课程, 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 对学生进行有规划的指导培训, 大幅度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四、结束语
积极发展高职业院校的法律教学已经成为当今高职教学内容中的重点议程, 但是如何进行有效的高职法律教育则是因人而异的, 无法进行统一的规划。这就需要需要各院校变革教学方式, 努力改革。唯一不可变的是高职院校的法律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变革高职法律教学的模式对于个人人才的培养和社会需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此, 高职院校更需要重视起目前法律教学的现状, 进行对相关模式的分析, 设立适当的目标定位, 找对方法做出改革。
摘要:在中国高职院校教学的过程中, 长久以来都是以培养人才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然而, 高职院校的法律教学也应该受到重视, 这是与学生自身素质, 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因此, 高职院校更应该确立好适当的教学内容, 按照一定的理论目标严格实行教学。通过教学, 让学生了解社会、社会技能和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职,法律教育,模式创新,目标定位
参考文献
[1]肖敏.高职法律教学模式改革与目标定位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6, 01:237-238.
[2]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3]詹伟.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定位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08.
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篇10
关键词: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人才类型,培养规格
教学型高校是相对研究型高校而言的,把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类别,虽然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和规范,但这种分类方法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已经得到比较普遍的认同。教学型高校的显著特征是以本科教学为工作重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然而在实践中,众多教学型高校由于定位不清,在培养目标上存在同质化、单一性、表述过于笼统等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定位问题的梳理,澄清教学型高校确定其培养目标的依据和表述其培养目标的基本规范,以期促进高等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一、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的同质化
我国很多高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上缺乏清晰界定,在培养规格、层次和类型上区分度不高,缺乏特色。培养的人才在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素质要求上趋向同一,倾向于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培养,培养目标也照搬于研究型大学,致使全国同一专业培养目标基本相同。再看国内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雷同性是一大特点,课程结构体系差别很小,使用的教材也大都是统一的“规划教材”、“优秀教材”,从而忽视了教学型高校应重视的实践性、应用性。
(二)培养目标的单一性
由于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的“同质化”,定位不清,加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雷同,导致人才培养在整体结构上“千校一面”,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应用型高技术人才难以聘到;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又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而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同一种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培养过剩,社会所需的其他类型和层次的人才严重不足,这种单一的精英化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人才多样化需求之间形成结构性矛盾。
(三)目标表述过于笼统
通过考察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院校自评报告发现,教学型高校在培养目标表述上过于笼统、含糊,从字面上很难清晰判断其具体人才培养内涵,如有关培养目标的类型就有宽口径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应用人才、专门人才等诸多概念,或者是千篇一律的“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等,无法体现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培养目标在表述上如此混乱,主要原因是这些高校没有真正认识到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对培养目标缺乏深入研究,不了解培养目标应蕴涵的内容,基本上还是凭经验或者模仿办专业。
二、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拟对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依据及定位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不同类型高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组织修订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整个教育系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类,按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分类(见图1)。
该《标准》按教育体系的“发展阶梯”划分为7个层次,其中第5层次是包含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在内的一个层次。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该《标准》把这第5层次划分为“5A”和“5B”两种类型,“5A”是“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高技术要求的专业课程”;“5B”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与我国高职教育目标基本一致。5A类又分为5A1与5A2;5A1一般是为研究作准备的,5A2一般是从事高科技要求的专业教育。很显然,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高等教育被明确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学术型与职业型。5A类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的,5A1相当于中国的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与硕士生,侧重于基本理论学科,可以为进入第二阶段(博士级)作准备;5A2相当于中国的工、农、医等本科及硕士生,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是为地方和行业培养各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大多到企业等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工作,也有一部分从事研究开发以及技术管理工作。每种类型,各有其培养目标、发展方向,都可以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正如潘懋元先生所说:高校可以分类发展,教育领导部门可以分类指导,从而避免“千校一面”争奔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的独木桥[2]。而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其不同类型的高校培养目标定位非常清晰。如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科罗拉多大学是三所不同层次的工科类大学,都有机械学院,却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造就了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而使各校的毕业生能够较好地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就业趋向(见表1)。
不同类型的大学职能不同决定了其培养目标会有所区别。研究型大学以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为主,以为社会培养大量高层次拔尖创新的理论人才、学术型人才和原创性、基础性科学研究为主要职责;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在大量培养专门应用人才基础上,重视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学型高校则着重承担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致力于社会现实问题和生产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索;高职高专院校则主要承担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教学型高校的目标与使命。在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的理性选择。
(二)市场需求是培养目标定位的客观依据
教育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就是它的外部规律,即教育要满足社会的需求,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自己的合格“产品”,即人才。在市场经济背景中,人才这种“产品”被赋予了商品的属性,对人才“产品”存在客观需求的主体有三个,即国家主体、社会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这三个主体的客观需求及其变化就构成了培养目标的客观依据。因此,培养目标必须依据市场三个主体的实际需求科学、准确定位,并有针对性地不断修正调整。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把高等教育纳入职业化的轨道,可以说是高等教育在大众化时代最深刻的变化,人才结构的变化也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市场的需求已经表明,高层次精英人才和从事尖端研究的学术型人才总是少数,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者则是大量的。社会发展期待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适用型人才,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是毕业生是否具备可雇佣的素质与能力[3]。根据我国市场需求情况、政府政策导向,教学型高校的培养目标战略调整就是要从以往实际存在的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质转变。
(三)学校的现实条件是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
教学型高校选择的定位目标应该是积极的,能确保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与知识储备。同时,要考虑实现定位目标所必备的社会物质条件、高校现有的发展基础及可能的发展环境及保障。学校现实条件是定位的基础,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实力有着很大差别,即使是同一类型的高校,在学科专业、师资力量、设施条件、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也各不相同。高校在定位自身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校情,突出学科专业优势,发挥特色,切忌好高骛远。就目标个性而言,则必须体现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定位和条件,以及本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
三、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
从内涵上讲,培养目标定位包括类型和培养规格,从构成要素上讲,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完整的培养目标表述应该指出学校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以及这种人才应该具有哪些知识、能力或素质。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高校的本质定位,决定高校的质量要求和标准,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最重要依据。
(一)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的人才类型
教学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量大面广、类型多,目前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新建本科院校等都属于这一类型。过去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盲目追求上规模、上层次,试图成为研究型大学,以培养精英人才为办学目标,导致人才培养规格盲目拔高,这种定位是不恰当的。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我们认为,一般教学型高校相当于5A2类型,主要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工作。它可以培养硕土甚至某些学科培养博士生,但以培养本科生为主,虽然也可以进行科学研究,但应以应用研究为主,并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主要为地方和行业培养各行各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专业口径较宽,适应面较广。
(二)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规格
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社会共性应包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人类、国家、社会、环境负责的精神;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世界胸怀和国际社会适应能力;有自我发展和创业、创新的能力;精神健康并有职业道德等。在个性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使学生“会学习”、“会创新”、“会做人”。教学型高校培养的是具有创新潜力的技术和技术开发的应用型人才,体现为以通识为基础的技术应用人才。在知识的构建上,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和科学性,强调以通识为基础的深厚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科学创造能力。在素质和能力培养上,重视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同时要为学生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研究型大学都把人才创新的层次定位在知识的原创性上,地方高校不能与之攀比,应把人才创新的层次定位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的层次上。技术发明的能力重在探索性地完成从科学原理到应用开发的研究过程,技术革新的能力重在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和完善。这正是地方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特色所在。
(三)教学型高校学科专业培养目标
从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看,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研究型大学,其培养目标的服务面向范围主要是国家高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各行业的领军精英。教学型高校多为普通地方高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对象,培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教学型高校应按照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和长远规划,大力设置主要面向区域和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性学科专业,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在突出专业应用性特色的同时,突出应用型人才对综合知识复合能力培养的要求,特别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目标的表述上可以更加清晰、明确,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教学型大学,它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努力培养务实、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电子信息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林伟连, 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质化”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05) .
[2]潘懋元, 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 2003 (03) .
低年级语文教学目标的定位与简化 篇11
一、明确低年级语文教学目标,不为他人做嫁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朗读,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教学方法,要读好词语读通句子,在读顺课文的基础上,读出语感。积累是重要的教学手段,需要背诵的课文还要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而像对言语形式、表达顺序的学习以及词语感情色彩的体会都属于第三学段(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教师如果对学段教学目标把握不准,就会踏进别人的园地。
把握了低年级语文的教学目标,就要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不该讲的一句都不要讲,不能擅自拔高要求,也不能盲目降低要求,学生经过努力还是弄不懂的不要讲,学生已经懂了的也不要讲,否则,既劳而无功,又挤掉了学生对课文本身的诵读、理解、揣摩和语言文字的训练、运用的时间。只有这样进行语文教学,其效率才能提高。
二、简化教学目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小学语文是为孩子的未来打基础的,对孩子基本功的培养,听、说、读、写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绝不能放松,我们在追求课堂生动精彩的同时,更要念好“识、写、读、背、说、作、习”七字经,强调“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应用”四项要求。
⒈剪去“关于语文”的枝,还课文朗读背诵以阳光万点
长久以来,很多低年级语文教师习惯了与学生的看似有用,实则无益的“一问一答”。比如在教学《冰花》一课时,读完了题目,大多数教师都会问:你见到过冰花吗?冰花一般形成在什么时候?冰花什么样子?……如此进行教学,教师不是让学生把功夫下在“语文”上,而是把功夫下在“关于语文”上。学生学习书面语言,其主要途径是范文语言的内化,教学时,教师不让学生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反而让学生在这里搜肠刮肚满脑子空空地去找语言,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呢?首先,思路要严谨,不该问的问题一律不问,而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读书训练这条主线不放,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上下功夫。其次,教师一步步引领学生入境朗读,读出感情,读出趣味,最后,指导他们熟读成诵,内化为他们的语言。
⒉切莫种了百科知识的园,荒了语文的田
在阅读训练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适当的点拨讲解是必要的,但不能离开课文语言,做过多的引申与发挥。如在《北风和小鱼》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孩子冬天河底的水是不结冰的,但如果不加限制,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大谈特谈为什么冬天河底的水不上冻,冬天井水为什么温和等,岂不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科学课?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立足于“语文”,不能放任自流,把课堂当成教师才华的展示台,把语文课上成其它课,从而挤掉了语言训练的时间。
⒊砍掉单一思维训练的枝,还生字描红临帖以时间
教学目标的定位 篇12
(一) 基本目标凸显“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和实验版比较, 有一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那就是在“前言”中, 将课程基本目标由原来的“语文素养”变成“能力+综合素养”。实验版课程标准在规定课程基本目标时这样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修订版课程标准对此修订界说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不言而喻, 以语文素养界说语文课程目标是笼统、模糊甚至空泛的。一直以来, 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它的解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能统一的。有一点是共识, 那就是语文素养一定包含语文能力。但这包含其中, 显然不如直接表述出来那么具体、清晰。修订版课程标准简单明了地直接将课程目标旨归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 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修订, 更贴近学科教学本质与个性地设定课程目标, 有力地导向课程实施中泛语文、非语文和教学低效现状的改变。
(二) 课程理念重视“能力”。
在基本目标设定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 在后面的各板块表述中都十分强调“能力”, 使重视能力培养的思想一以贯之, 通篇统一。
基本理念之第一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就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而论, 首先从语文学习层面依次呈现“激发和培育思想感情”“丰富积累”“培养语感”“掌握方法”“养成习惯”“具有四方面能力”, 最终落脚到“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样的表述不难领会其“能力”旨归。其次从综合素养层面依次呈现“思想道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个性”“健全人格”。这个阐述逻辑与“前言”中“能力+综合素养”的课程基本目标定位是一致的, “能力”置前, 显示为重。
基本理念之第二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一句话揭示了“能力”与“实践”的关系, 明确告诉我们, 语文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的途径是语文实践。“能力”的定位因课程性质的强调得到再一次突出。
(三) 目标与内容强化“能力”。
课程目标与内容这一大板块修订不多, 但是就如“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这一部分, 仅有的几次修订都是为了突出“能力”目标。如第7条, 修改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将“能力”与“方法”紧密相连地陈述, 更合乎逻辑, 更突出“能力”与“方法”的关系。再如第8条由原来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修改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增加了“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及其具体表现为“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的表述, 强调了写作教学发展什么能力。
(四) 教学与评价突出“能力”。
新版课标“实施建议”中增加的很多文字都是为了突出与强调“能力”培养。比如在原则建议第二条中增加强调了“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学会学习”;第三条中增加强调了“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第四条中增加强调了“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实施建议”中的“评价建议”, 或增加或保留原来的表述, 都是非常重视学生能力的评价与考察。如“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方面, (拼音) “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 (识字)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如阅读教学, “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 “精读的评价, 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 “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进而考察其阅读的……能力”。
二、为什么新课标要如此“重”能力
(一) 教学改革大趋势:“能力中心”或“能力为重”。
当今世界教学格局总体来讲呈现为两种基本态势:一是“知识中心”;二是“能力中心”。前者是以知识为中心, 以知识为线索, 以知识为重点展开教学。而后者是以能力为中心, 以能力为线索, 以能力为重点展开教学。多年来, 我国的教学状态包括语文教学, 基本属于前者, 而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中叶就开始变革, 已经转向为后者。“知识中心”的教学带来的弊端与问题早已是罄竹难书, 不必赘述, 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中提出“能力为重”的要求, 指明“知识中心”的教学格局应该扭转为“能力中心”, “能力中心”的教学要弱化与变轻知识的教与学, 教学的展开以能力为目标、线索和重点, 知识的学习只是能力培养的载体, 能力培养成为教学的硬指标 (过去知识学习才是硬指标) 。明确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 我们就不难理解新版课标对基本目标设定的重大修订, 将语文教育定位于凸显能力培养, 绝不是随心而为的。
(二) 客观规律:语文能力在人的综合素养中的重要位置。
教学改革大趋势是转向重能力, 语文教学也要求转向重能力, 是不是一种跟风呢?是不是真符合语文及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呢?
其实这一点, 只要我们认真研读新版课标“前言”第一自然段, 就能明白其中道理。人类存在与发展、文化传承, 就必然存在着人类活动;在人类活动中, “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 就必然存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人在运用语言文字时, 直接表现出来的最基本、最重要、最有用的是什么?当然是能力。为什么不能回答“当然是知识”?简单理解就是知识只是经验的固化, 知识只有被获得者灵活地用起来, 它才有用, 而“灵活地用起来”实际上是能力。为什么也不能回答“当然是语文素养”?“素养”实质上说是德性、修养层面的, 是内涵、内在的表现, 不如“能力”直接面对问题情境“有用”而“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去辨析为什么不能直接回答为“积累”“方法”或“习惯”等, 最终都能理解到只有“能力”才是最基本、最重要、最有用的。
再从语文教学内在规定性来看, 语文教学必然使学习得到的东西是多方面的, 就如课标所列“能力”“方法”“积累”“语感”“习惯”“情感”等, 能同时回答“最基本、最重要、最有用”的, 显然是“能力”。“方法”与“能力”紧密相连, 能不能选择“方法”?不能。因为“能力”是心智性的本领, 是人的素质沉淀, 而“方法”是其情境化、具体化的运用, 是外化的操作, 教方法、用方法, 实质是为了能力培养, 方法被人掌握了才是有用的, 才是能力。所以最终还是“能力”为首选。其他选项都很重要, 但是都不能取代“最基本、最重要、最有用”位置, 略去辨析。
这样理解的意义在于, 凸显“能力”在语文综合素养的“最基本、最重要、最有用”的地位, 也在于指引语文教学最突出的着力方向, 避免实践操作的泛化与无所适从。
(三) 原课标笼统、模糊定位, 将语文教学引入低效误区。
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 (特别是与数学教学比较起来) 一直被斥责为“少慢差费”“耗时低效”, 而且教师教不好语文、学生学语文困难似乎成了一种沉疴顽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肯定跟我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 包括对目标定位的理解不清晰或有偏差有关。
新课程实施后, 实验稿课标在指导着我们的教学实践。一段时间以来, 我们发现语文教学的症结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于是, 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始大力反思, 全面展开了有效教学、有效课堂甚至高效教学、高效课堂的研讨。这其中也包括对语文课程目标定位的反思。实验稿课标将课程目标定位于“语文素养”, 笼统、模糊、复杂, 理解都困难, 何况实际操作并培养学生。包容的因素太多, 那教学实践时从何着力, 基本点、重点何在?广大教师把握不住, 操作困难, 焉能不使教学低效?所以, 虽然语文教学的低效问题不能全归咎于课程标准的导向, 但是课程标准作为学科教学“小宪法”, 是教学的方向与航标, 受指引的实践出了问题, 作为方向引领的“标准”一定是难辞其咎的。
三、在重能力的课标指引下, 语文教学要重练能
新版课标为什么要做出如此强化“能力”的修订?很显然是因为现实的语文教学轻视了能力培养, 把不应该加“重”和做“重”的方面, 给加“重”和做“重”了。课标修订后如此重能力, 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求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课程实施中, 高度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高度重视学生发展中的能力评价。针对语文教学来说, 重视能力培养的操作思维、操作方法和操作习惯, 都与过去的教学区别很大甚至大相径庭的。在知识中心、知识为重的大格局下, 我们的教学操作基本是“教知”状态, 教学主要凭借教师的讲授和提问 (生答) “教知识”“教知道”“教懂得”。而今我们要把教学的“教知”状态改革或扭转为“练能”状态, “教知识”“教知道”“教懂得”这三教是要的, 但要弱化, 而要做强、做重的是练能, 操练语文学科基本技能, 训练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锻炼“规划纲要”强调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三大能力。教学改革的走向是, 整体实现教学的能力中心或能力为重的基本格局, 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力强, 素质高, 发展好。
(一) 重练能的教学要克服三个倾向, 实现三个扭转。
1. 过于重知识学习, 弱技能操练。
过去和现在的语文教学中, 从起点性目标“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来看, 我们偏重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而基本技能听说读写的操练不足。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仍然保留这句话:“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首先要明确, 任何技能的形成都不能缺少训练, 语文从工具性的角度看, 无疑是一种技能, 离开了训练是一定学不好或者学习的效率差的。其次注意“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这“语文基础”不啻基础知识, 更包括基本技能。第三是充分注意“注重”二字, 要注重的是语文基本技能训练, 注重意味着在“语文基础”的双基层面, 基本技能训练是要偏重、加重的。
2. 过于重内容教懂, 弱语言学习、运用与积累。
在语文知识和篇章阅读教学中, 我们一直以来偏重于教懂, 基于语言学习、运用与积累的练能是弱化的, 甚至我们连要强化它的意识都没有。如教一个词“衰老”, 我们一般是问“衰老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是年老而精力、体质衰弱的意思, 或者教师再让个别学生来找找这个词的近义词、反义词之类, 于是大家知道了、懂了, 教学活动就结束了。更多、更灵活、更自主的凭借这个词的练能, 特别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训练的练能, 基本是没有去想的。篇章教学教懂的现象更严重, 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大陆阅读教学的一个定律。近年来, 我们对这个问题已经反思很多了, 阅读教学“教什么”?我们突然明白, 一直以来我们是在教课文、教学生懂得课文内容及思想意义。“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凭借例子进行语言学习、运用与积累, 被我们弱化甚至忘记得干干净净。举一个小细节来说, 教师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一个学生答了写什么, 最多再抽一两个学生答了, 一般教师就满足于此, 这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就终结了。不难发现, 至此全班学生是听懂了, 听懂了课文主要内容了。但是全班学生在这个环节充分练能了吗?每一个学生都操练了抓主要内容的方法, 都会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课文主要写什么了吗?显然没有。长期这样教课文, 是导致阅读教学低效甚至整个语文教学低效的症结所在。
3. 过于重熏陶感染, 弱能力训练。
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教学方式方法上, 包括课堂内的阅读教学和课外的阅读活动, 我们偏重于通过文本内容进行思想教育、道德引领和审美培育, 通过熏陶感染的方式方法, 让学生受到教益与陶冶, 显然这在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增进与提升上是大有裨益的。这样的课在公开课展示甚至一些名师的表演课中, 表现尤为突出。但是这样的课让人感到“是语文非语文”的困惑。它弱化了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和积累, 弱化了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得到充分扎实的能力训练。偏重让学生扎实练能的课, 不一定是教师表演得神采飞扬的, 不一定是课堂高潮迭起的, 不一定是让观众激动不已的, 重要的是看学生在练能上的收益, 通过学生自主练能而得到思想教育、道德引领和审美培育等熏陶感染, 那才是最好的, 那才是有价值的语文课。
(二) 重练能的教学要注意几点。
1.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重练能的教学最终的评判是看学生 (全体学生) 是不是在练能, 练了什么能, 练能到怎样的程度。为了突出学生的练, 教师就不要再霸占有限的教学时空, 在那儿讲呀, 问呀, 忙得不亦乐乎呀, 要努力地让出尽量多的教学时空, 突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让他们在“自己的课堂”里, 扎实地做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积累语言的事, 进行着听说读写思的训练, 教师要最充分地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 突出课程实践性, 充分让学生在活动中练能。
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一改原课标对课程性质表述模糊不清的状况, 清晰呈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掷地有声地揭示语文课程性质就两个:“综合性”和“实践性”。而且秉承上述课程基本目标定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此表述课程性质时, 给“综合性”与“实践性”加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修饰与限制, 凸显出语文课程性质的特定性与个性。为了强化“实践性”定位, 修订版课标还在“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二条中强调,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并在后面的各大板块阐述中多次强化重语文“实践”的思想。这样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质就被着实地突出出来了。
基于如此明确的课程性质定位, 我们在实施语文练能时, 要注重充分让学生在活动中练能, 活动式学习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为此, 无论课堂学习还是课外学习, 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喜闻乐见、妙趣横生、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练能、进步与成长。这也告诫我们, 语文练能的教学, 绝不能重蹈形式训练、机械训练的覆辙, 切不能打着练能的幌子, 将课上成书面练习课, 让学生的课内外作业变成题海战术的训练场。
3. 重视基本功训练, 重视在方法学习和运用中生成能力。
练能的教学不回避训练, 必须重视训练, 但是要训练些什么呢?从语文基本功的角度讲, 传统的表述就是听说读写几个方面。修订版课标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定位上讲, 强调要培养“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四个方面的能力, 也就是从四个方面实施训练。而每一个方面又包含很多具体的训练角度, 这里不赘述。我们要强调的是, 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每一个方面, 都要注意学习方法的学习、掌握和运用, 在这个过程中生成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观点已经没有任何人质疑其真理性, 问题是多年来, 我们在“授人以鱼”上下的工夫大, 弱化“授人以渔”, 甚至根本就没想过如何早日让学生得“渔”而不再要教师“授人以鱼”。如果我们将“授人以鱼”主要转变为“授人以渔”, 让学生在习“渔”、练“渔”的过程中学习, 那实现学生自主练能的理想愿景, 就绝不再是“空想社会主义”。
4. 以能力的习练与提升, 以每一个学生的练能收益, 作为教学成效的标准。
【教学目标的定位】推荐阅读:
教学目标如何准确定位11-03
教学目标的功能定位与精准叙写(阳曲县)09-01
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07-02
目标定位目标检测06-02
“目标检测”——基于目标的教学设计11-14
情境教学的目标10-23
目标教学的实践11-14
确定教学目标的原则06-16
教学改革的目标06-25
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