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目标定位

2024-07-26

工作目标定位(通用12篇)

工作目标定位 篇1

1服务方向的政治定位

深入开展档案工作, 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大胆地进行档案工作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既要积极又要慎重, 要以邓小平同志指示的“三个有利于”为前提, 无条件地执行党关于档案开放、开发、公布与利用的方针、政策、法规, 坚持以社会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原则, 实现档案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统一, 确保党和国家秘密的安全, 维护安定团结, 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使档案工作的服务职能有一个正确的政治定位。

2服务形式的精品定位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突出地表现在档案利用工作这个环节上。提供档案的服务形式包括档案的检索及开发编研档案信息等。服务形式的精品定位就是使档案检索及传递的档案信息最有效、最具特色。

档案部门应转变观念在服务形式上树立“精品”意识。不要再编制不科学、利用率小的手工检索工具, 应编制一些必要的、方便利用的手工检索工具, 并作为向机检过渡的基础工具, 检索形式要在计算机检索上多做文章, 不断研究探索计算机检索的有效途径。开发编制标准统一、利用者易操作、高质量、全方位的计算机检索途径。逐步取代手工检索, 为利用网络技术提供档案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在信息开发及编研工作上要根据利用规律及社会各项工作发展的趋势、目标, 提前作出预测, 有目的地进行选题, 突出重点, 使开发的信息及编研的成果具有特色, 积极利用现代化的开发编研手段, 加快开发编研的进度, 缩短开发编研的时间, 多出“精品”。通过最快捷的检索途径把最优秀、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利用者, 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3服务人员的素质定位

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决定因素, 档案工作服务质量的好坏服务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在档案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过程中, 人员素质内涵不断丰富。人员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时代意识。

3.1政治素质

档案人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讲政治”去做做到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加强政治纪律, 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要在涉及档案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恪守档案工作纪律, 贯彻执行《档案法》, 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 热爱档案事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甘当无名英雄, 更新观念, 开拓进取。

3.2业务素质

档案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相应的专业知识。即不仅学习掌握档案学理论知识, 还要熟悉与档案工作相关的文化、理论与科学技术, 比如文史知识、社会学、情报学、统计学、心理学、传播学及现代化设备的操作技术, 特别是从事信息开发和编研工作的人员必须以“博才”或“通才”取胜。档案人员不但要有继承传统档案工作理论的观念, 还要有研究探索档案工作发展中出现新情况的意识, 利用先进技术解决新问题丰富和发展档案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3.3时代意识

3.3.1信息意识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 档案人员应增强对其信息性的认识程度, 提高辩别水平和处理能力, 增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意识, 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档案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

3.3.2市场意识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档案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档案人员应开发档案信息, 并主动与市场经济接轨, 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去, 为其服务树立起强烈的市场意识。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竞争机制, 档案人员使档案信息进入市场, 首先要有质量意识、效益意识, 要根据信息市场的需求优化服务措施, 提高服务质量, 开发含金量高的档案信息, 并及时把能产生极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档案信息推向信息市场, 使档案信息在市场环境的作用下找准位置发挥其作用。

3.3.3现代化意识市场经济的建立形成了一套激烈竞争的机制, 追求信息的快速传递, 发挥时效是信息价值竞争的重要措施。实现这一目的的条件就是档案人员要有积极采用现代化手段开展档案服务工作的意识, 大胆地进行设备更新, 努力学习现代化设备的实践技术, 比如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影视制作技术等, 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 跟上时代节拍。

3.3.4法纪意识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是我国档案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档案人员在履行档案工作的服务职能中要有强烈的依法办事的意识, 遵守档案利用工作纪律, 按照党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档案的开发、开放、公布与利用, 正当地参与市场竞争, 正确处理大局利益和自身利益的关系, 防止出现片面追求轰动效应, 违反档案利用工作纪律的情况发生。

工作目标定位 篇2

三级甲等医院经济管理办公室工作目标设计与职能定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王晓鹏

三级甲等医院经济管理办公室工作目标设计与职能定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王晓鹏1历史回顾.1.1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阶段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医院体制完全是计划经济的国有单一产权制度;医院发生的所有经济收支均由政府管理,医院自身缺乏加强经济管理的动力。但那时人民的医药费用由国家统一负担,政府希望减少日益增加的医药费用开支,因而鼓励医院开展有关降低医药费用的管理办法的研究。那时的医院经济管理办公室逐渐从财务部门分离出来,独立承担起疾病种类的费用核算工作。哈医大一院经济管理办公室曾经在1984年前后创造了经济技术责任制,主要目标就是让患者少花钱看好病,降低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这个办法当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得到政府的好评。经济技术责任制也在我国医院里首开了经济核算管理的先河。1.2科室业务收支核算阶段从上世纪80年中后期,受企业承包经营和改制的影响,医院也开始注意科室和整体的经济效益,经济管理办公室把作为医院经营细胞的科室首先进行了经济效益考核,即开展科室业务收支核算。这个阶段比较重视科室的成本核算,有的医院采用科室成本法将与医疗工作直接相关的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业务费、折旧费、病人欠费及纠纷赔偿等费用计入科室的成本,还有的医院采用全部成本法将管理费用、贷款利息等费用也计入科室的成本,作为控制医院内部科室成本的手段。我们认为科室成本法有利于科室接受和控制成本的积极性,也利于医院节约管理费用开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对科室业务收支核算也促使经济管理办公室加强了收入的管理,更加注重挖掘收入的增长点和收入稽核等方面工作。科室收支核算与职工的奖金发放挂起钩来,并作为奖金发放的基础和依据。1.3绩效考核与浮动薪酬管理阶段进入2l世纪以来医院的管理更加注重科学化,对经济管理办公室所承担管理工作的内涵和方法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医院是一个以提供医疗服务为主的单位,选用单一的经济指标考核临床科室或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益,有时会出现判断上的偏颇。因此经济管理办公室需要引入绩效考核的概念,即要对医院内部科室进行涵盖医疗效率指标和经济收支指标在内的综合评价,同时辅之目标管理,对超过拟订目标的科室给予重奖。浮动薪酬与奖金的区别在于,浮动薪酬是将职工工资提留一部分与绩效考核挂钩,而奖金一般指职工工资以外的奖励收入,这里的浮动薪酬概念包括了浮动工资和奖金两部分。绩效考核与浮动薪酬管理体现了医院人力资本结构的特点,提高了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目前哈医大一院经济管理办公室拟采用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来完成上述工作。1.4资源配置的分析论证阶段经济工作的任务和动力源于资源的有限供给和日益增长的需求的矛盾,医院也面临着同样的课题。经济管理办公室应承担起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分析论证工作,目前我国三级甲等医院已经从外部和内部开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尝试,有实力的医院运用资本运营的方式,在医院外部形成了医疗集团化运营模式,实现了资本的快速扩张;医院内部规模扩展、设备添置、人力资源投入等新增资源和现有资源整合,成为提高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工作的主要目标。医院的筹资和对外经济合作也382是经济管理办公室合理调配资源,进行产权结构调整的重要工作事项。1.5医疗市场的预测管理阶段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相关医疗服务市场领域开放程度的加大,外国资本注入国内医疗机构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加剧了医疗行业的竞争程度。作为迎接市场经济挑战的国内三级甲等医院,谁先做好准备,谁就会抢得先机、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目前国内大多数三级甲等医院将医疗市场的预测及营销管理工作,委派给更熟悉市场分析、营销知识的经济管理办公室。对医疗市场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从而找出适合医院自身特点发展方向,提高驾驭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其工作本身将有力地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1.6医院战略管理阶段。这将是医院管理的最高层次工作,从目前的医院管理实践看,医院必须设立一个部门来进行战略研究。因为经济管理办公室直接隶属于院长领导,便于了解和执行医院最高管理层的决策,同时该办公室的人员知识结构、学科专业特长更接近职业经理人的思考和判断,所以经济管理办公室比较合适承办此项工作。“如果把医院的发展比做投篮,那么战略就是篮框,只有瞄准篮框,得分才有可能”。医院战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经济管理办公室不仅要在战略目标指导下工作,而且还要善于引导医院的其他管理部门和科室共同完成既定的总体战略。2目标设计上述简要介绍了三级甲等医院经济管理办公室的发展历史,当前有些三甲医院的经济管理办公室已经从事了其中的部分工作,也有将来拟要承接的工作,但从中我们总结得出这样的结论,三级甲等医院经济管理办公室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院长决策支持、调剂资源合理配置、绩效考核与浮动薪酬管理、医药收入管理和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其它辅助目标。院长决策支持目标包括了战略管理和医疗市场预测两项工作,首先医院的战略是“院长们的决策”,它一方面体现出战略是由最高管理层制定的,同时它也强调战略决策应得到医护人员的参与和

定位.目标.规划.行动 篇3

【关键词】职业生涯 ;设计;核心概念

一、职业生涯设计内涵的界定

《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就业同样如此。但实际上,当站在就业的十字路口时,很多大学生茫然无措,无所适从。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其在大学期间缺乏对未来生活和职业目标的设计与准备,或者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设计与准备。

职业生涯设计,是大学生就业最先行、最基础的一项准备工作,也是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的关键一环。要科学设计职业生涯,首先要厘清职业生涯的含义。在20世纪70年代,职业生涯专指个人生活中和工作相关的各个方面。随后,又有很多新的意义被纳入到“职业生涯”的概念中,其中甚至包含了生活中关于个人、集体以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著名学者廖泉文认为,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从事职业的全部历程。这整个历程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连续的,它包含一个人所有的工作、职业、职位的外在变更和对工作的态度、体验的内在变更。也有学者认为,职业生涯就是个人在人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和角色,它们和个人的职业发展过程相联系,是个人接受培训教育以及职业发展所形成的结果。美国学者罗斯韦尔和斯莱德将职业生涯界定为:人的一生中与工作相关的活动,是行为、态度、价值观、愿望的有机整体。

笔者认为,职业生涯是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体。一方面,职业生涯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人一生中所占据的一连串不同职位而构成的一个连续的过程;另一方面,职业生涯是一个结果,它是指一个人遵循一定的路径,去实现所选定的职业目标。

所谓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是指大学生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的需要,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做的方向性的预案。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古罗马哲学家赛内卡也曾经说过:如果你不知道要驶向哪个港口,就没有任何风向适合你。职业生涯设计,需要大学生指针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规划,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换句话说,职业生涯设计要求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的事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核心概念为:定位、目标、规划、行动。

二、优势定位:职业生涯设计的战略

职业定位是职业生涯设计战略层面的问题。何谓职业定位?笔者理解:就是做本色演员——“做回我自己”。被称为“成功第一定律”的“优势理论”告诉我们:在职业生涯设计时,首先要识别和接受自身的先天优势:天赋和性格;然后再配以必要的后天优势:知识和技能;在能够发挥先天优势的岗位上勤劳工作,并持之以恒,就有望成功。中国人常说:一个人放对了地方就是人才,放错了地方就变成蠢才。美籍华人杨振宁曾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这是对优势理论的生动阐述。

比尔·盖茨的成功就是遵循了职业生涯设计中性格优先,兼顾后天的原则。 比尔·盖茨小学时期就对电脑着了迷,13岁就自修电脑程序设计。这是他在电脑领域的天赋,1973年,比尔盖茨以全国资优的学生身份同时被普林斯敦、耶鲁和哈佛大学录取。他选择了哈佛。这一时期,盖茨的兴趣朝多方面发展,他一直被“这一生到底要干什么”困扰着。因为“每件事看起来都那么吸引人,一旦你挑选一种,就必须舍弃其他种种。”于是,他开始思考。 最终,盖茨舍弃了与他性格不相适合的律师、哲学家,选择了从小就着迷且自身具备必须的知识和技能的计算机行业,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科学家。陈景润可谓数学天才,但在日常生活中却经常闹出笑话,显得很笨拙,如果他走得不是数学这条路,充其量不过是平凡人。人有十个手指,每个手指都有其特殊功能,如果互相换一下操作就会不灵。因此,在职业生涯中找准了自己位置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三、明确目标:职业生涯设计的前提

有人认为,有没有目标,还不是照样学习、吃饭、工作、睡觉,目标没有什么作用。表面上看来,人有没有目标都要学习、吃饭、工作、睡觉。但是,有没有目标,学得不一样,饭吃得不一样,工作得也不一样。心理学家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公式:动力=目标价值×期望概率。伟大的人生源于伟大的目标,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一如“皮格马利翁效应” 给人的启示一样,目标催人奋进。

哈佛大学曾经对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的收入变化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明确的目标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必不可少。83%的人对职业发展没有设定过目标,他们的收入最低;14%的人有清晰的职业目标,但没有书面记录下来,他们的工资是前者的3倍;3%的人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并书面记录下来,他们的工资平均是第一类人的10倍。从离开校园到职场人生,10年也许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十年过去同窗好友再一次相聚时,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是:昔日朝夕相处、平起平坐的同学,有了明显的社会价值等级,其中当然有机遇等成分,但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却是个人的目标在起作用。

大学生入学后学习开始滑坡、动力不足,归根到底是目标不明确。如果大学生真正知道什么对他们极为重要,并且把她牢记在心上,限定日期,明确方法,定时检查进度,若有必要及时修正方向,那么,他们的生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好比出门旅行,首先确定目的地,设计好最佳路线一样,胸有成竹,玩有收获。

四、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设计的核心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包括:自我评估、外部环境分析、目标确立、策略实施、反馈修正等五个环节。所谓自我评估,对于大学生来说,主要是认识兴趣、学识、技能、情商等与大学生本人相关的所有因素的基础上客观评价自己,自我评估的结果可以通过自我剖析、职业测试以及角色建议等方法获得。所谓外部环境分析,对大学生而言,主要是分析学校、市场与用人单位等因素,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所谓目标确立,就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所谓策略实施,就是将行动计划分长期和短期两部分组成,长期计划的实现有众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大学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地设定新的可操作的短期目标。所谓反馈修正,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进行评估与修正。对大学生来说,反馈修正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方向的重新选择;各阶段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等。

以本科四年制的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方案为例:

作为处于职业探索期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其阶段目标为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实施方案如下:首先要克服“回归心理”,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其次,要开始接触职业和职业生涯的概念,特别要重点了解自己未来所希望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设计。

作为处于职业定向期的大学二年级学生,阶段目标为初步确定毕业方向以及相应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实施方案如下:全面认识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考虑未来的毕业方向(深造或就业);通过参加各项活动培养和锻炼自己的领导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尝试通过兼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英语口语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围绕目标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

作为处于求职准备期的大学三年级学生,其阶段目标为掌握求职技能,为择业做好准备,实施方案如下: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进行与目标职业有关的相关考证工作。学习掌握简历制作、求职面试等技巧,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各种渠道,积极主动参加暑期实践实习;如果决定考研,也要做好复习准备;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多参与留学系列活动,准备TOEFL、GRE的应试,注意留学考试资讯,向相关教育部门索取简章参考。

作为处于求职冲刺期的大学四年级学生,其阶段目标为成功就业,实施方案如下: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查漏补缺;然后,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重视实习机会,通过实习从宏观上了解单位的工作方式、运转模式、工作流程,从微观上明确个人在岗位上的职责要求及规范,为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当然,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还必须有意识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诚信意识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毕竟职业可以不断变换,而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某高校对80多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个人品德、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软实力”已经成为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素质,而计算机、外语、专业知识等传统指标已经退居其次。

五、有效行动: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保障

职业生涯规划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行动。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因为只有付诸行动,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1.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

行动是习惯,拖沓也是习惯。这种习惯与能力无关。有些人能力很强,但就是因为有拖沓的习惯,使自己一事无成,职业生涯规划不能实现。所以,这个习惯必须引起重视。如果大学生有这个毛病,就应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用好习惯取代拖沓的习惯。

2.今日事今日毕

职业生涯目标有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短期目标又分年目标、月目标、周目标和日目标。日目标的完成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年目标,年目标影响短期目标,以此类推,最后影响到长期目标。所以,当日的事情能否完成,并非小事。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生涯目标,就必须从当日做起,当日的事情当日完成,不为自己找借口。

3.克服困难、持之以恒

要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只有立即行动还不够,还要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因为,前进的道路并非平坦大道,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果没有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生涯目标是实现不了的。居里夫人的成功,除了她的天才之外,就在于她的恒心。如果没有这一点,那么从数吨废渣中提取0.12克氯化镭简直是难以想象的!诺贝尔为了发明无烟炸药,自己被炸伤,他的弟弟和四个助手被炸死等等。如果他们没有坚定的毅力,没有克服困难的精神,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他们的事业是不会成功的。科学家的成功启示我们,要实现生涯目标,干成一番事业,就得经得起挫折,不能半途而废。持之以恒,坚持行动,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成功至关重要。

4.瞄准目标、有效行动

所谓有效的行动,就是行动要始终围绕着目标而进行。好像射箭一样,无论从哪个方向射,无论怎么射,都要对准靶心,这样才使自己的行动成为有效的行动。要做到这一点,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集中力量向目标发起进攻;二是排除无益于目标的活动和干扰;三是注意行动不要偏离目标轨道;四是不受他人的影响。

5.灵活机动、迂回前进

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靠苦干、实干;另一方面也需要灵活机动,迂回前进。所谓灵活机动,就是要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当情况发生变化,第一方案受阻时,就按第二方案行动。环境在变,行动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就能避免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使规划落空。在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同时,还要学会迂回前进,用睿智、毅力和素质缔造生涯道路上的奇迹。

参考文献

[1]徐子良.当代大学生创业就业理论与实践[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8.

[2]周宏岩,苏文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

[3]王宝生,赵居礼.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0.

[4]宁亮.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5]胡建宏,刘雪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中国宇航出版社,2007,2.

[6]肖建中.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

工作目标定位 篇4

由以上阐述可知, 本文所提到的目标管理便是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管理。随着非公企业逐渐进入到资本结构提升阶段, 关于增强员工岗位意识的要求已成为提升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一环。实践表明, 将思想政治工作引入到员工生产和培训之中, 将能增添他们在岗位意识领域的自我强化效果。

鉴于以上所述, 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本文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考察对象。

一、非公企业目标管理的内涵界定

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非公企业, 广泛存在于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之中。其在经营发展目标的内涵界定上, 不仅存在着强烈的逐利性要求, 也同时面临着社会公众对它的外部性要求。具体而言, 目标管理的内涵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经济目标

传统视角下的经济目标可概括为:利润最大化。但在股份有限公司的产权制度下, 则可具体化为股东利益最大化。而该目标可借助全员生产率、投入—产出关系等经济学指标体现出来。

(1) 全员生产率。全员生产率作为企业的生产效率指标, 将为企业建立起单位产品的成本优势。那么如何提升全员生产率呢。在组织资源范畴来回答这个问题, 仍然在于激发出“人”这个要素的主观能动性。即, 使得员工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并能减少在工作中所出现的操作失误。

(2) 投入—产出。追求“产出/投入”最大化, 仍然是制药企业的内生驱动力。若要实现上述比值的最大化要求, 不仅须提升全员劳动率, 还应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领域下工夫。显而易见, 这仍与“人”这要素有关。

2、社会目标

随着近30年非公企业的大力发展, 其已形成了多元目标下的经营局面。社会目标的形成, 实则体现了企业在经营发展中正外部性的释放路径。以制药企业为例, 其不仅存在着获取利润的经济目标, 还存在着不断向社会提供“价格适中”新产品的社会目标。不难理解, 这一目标直接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由此可见, 惟有在增强企业员工公民意识的基础上, 才能充分发挥出他们面对上述问题的聪明才智。

二、目标管理下的功能定位

从以上阐述中不难感知到, 无论经济目标还是社会目标的达成, 都需要依托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而若要使人力资源能最大化的释放出能量, 不仅需要物质激励, 还需要精神领域的人格塑造。关于后者, 历来被非公企业所忽略。遵循上文逻辑, 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定位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经济目标管理下的功能定位

全员生产率和“产出/投入”比值的提升, 都依赖于员工具备良好的岗位素质。其中, 思想政治工作所关注的岗位意识要件, 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员工岗位技能的发挥。解析制药企业的岗位意识, 它可以细分为:团队意识、进取意识等两个方面。为此, 功能定位可分别做以下认识。

(1) 团队意识方面。通过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模式, 借助拓展运动、仪式性活动等平台, 将能增强员工之间的感情交流。这样一来, 将在克服企业内部非正式组织干扰的同时, 建立起员工们的团队意识。

(2) 进取意识方面。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树立起员工的进去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将思想政治工作从空洞的说教形式, 转变为传帮带、树立榜样等实际行动, 将能在企业思想文化的衬托下建立起员工的进取意识。

2、社会目标管理下的功能定位

根据对社会目标的界定可知:提升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 则是该环节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具体而言, 针对研发人员、管理人员所要求的创新精神更为重要。实践表明,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降低制药成本的关键, 也是向社会提供新产品的内在动因。为此, 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创新文化相融合, 将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上述人员。

三、实践模式构建

结合以上所述, 并依托非公企业目前所开展的党建工作, 实践模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构建。

1、经济目标管理下的实践模式

(1) 围绕研发生产的实践模式。传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中, 对楷模的树立不能丢掉。特别是青年员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通过引入企业研发生产领域的楷模榜样, 将给予他们内心深处强烈的震撼。最终, 起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工作态度和岗位意识。这里笔者强调:应通过党建工作促进企业传帮带机制的形成。即, 以生产岗位上的党员员工为先锋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伴以企业传帮带制度的建立, 又必将通过党员员工的言传身教不断感染青年员工。最终, 促进员工形成良好的岗位意识。

(2) 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实践模式。企业党组织应协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推动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建设。并在这种氛围下, 参与组织“岗位能手大比武”活动, 通过引入生动活泼的岗位竞赛来加强业务交流, 并促进各岗位员工自我提升意识的形成。与此同时, 党组织应充分挖掘企业工会联系员工的职能, 通过举行户外拓展运动、仪式性活动等来强化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

2、社会目标管理下的实践模式

(1) 形成专业人员创新意识的实践模式。若要形成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 首先就需要将他们从实验室、控制室中“解放”出来。随着我国医药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民众中去, 通过看、问、听、记等形式, 切实了解百姓对于医药制品的要求。这样一来, 才能为创新建立起强大的实践基础。同时, 也能提升企业的社会声誉度。

(2) 团结企业广大员工的实践模式。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需要从意识形态上引导广大员工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还应切实关心员工的实际困难。为此, 应建立“党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即, 建立党员员工与非党员员工在工作上的联系制度, 党员员工通过日常接触来感知联系对象, 在工作中的困难以及生活中的困境;并及时向党组织汇报, 以便构建帮扶计划。同时, 对于维护员工合理的利益诉求也应成为企业党建工作的对象。从而, 增强企业广大员工的凝聚力。

综上所述, 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小结

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非公企业, 其在经营发展目标的内涵界定上, 不仅存在着强烈的逐利性要求, 也同时面临着社会公众对它的外部性要求。在实践模式上, 不仅须依托非公企业目前所开展的党建工作, 还应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形式。

摘要:围绕着非公企业经营发展目标所实施的思想政治工作, 将能在与员工自身利益相融合的背景下, 实现该项工作的环境适应性。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非公企业, 其在经营发展目标的内涵界定上, 不仅存在着强烈的逐利性要求, 也同时面临着社会公众对它的外部性要求。在实践模式上, 不仅须依托非公企业目前所开展的党建工作, 还应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形式。

关键词: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制药

参考文献

[1]杜宝青.民营企业党建工作问题分析[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1 (1) .

[2]李海涛.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1) .

瞄准目标定位 篇5

——心得交流材料

余新生

金秋九月,我们又走进了新的学期。开学伊始,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树立教师队伍追赶超越意识,9月8日下午,我校召开了“强化师德素养,助力追赶超越”师德教育活动。通过学校组织强化师德素养,助力追赶超越教育的学习活动,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教师在新时期的素质要求。

一、敬岗爱业,要热爱教育事业。

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自己应该系统地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作为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商品定位:满足目标顾客需求 篇6

商品定位要通过对门店商圈内目标顾客的消费习惯、购药水平等因素分析来设定。

商品分类:坚持“三个有利于”

商品分类,是连锁门店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分类得当,有利于对销售进行管理控制。否则容易弄得一团糟。因此,在做商品分类时,应多方面慎重考虑,要同时从经营者及顾客两方面进行考虑。

根据经营目标和管理目的的不同,连锁药店可从多个角度对商品进行分类,但应以其中的一种作为主分类法。按药品分类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按用途,药店可分为处方药区、非处方药区、非药品区、中药饮片区、医疗器械区等;按商品储存条件,可分为常温、阴凉、冷藏等类别;按消费方式,可分为目标品类、常规品类、季节品类、冷背品类、便利品类等;按商品的销售贡献率,可分为A类商品(销售额占70%左右)、B类商品(销售额占20%左右)、C类商品(销售额占10%左右)等;还可以划分主力商品、辅助商品、畅销商品、一般销售商品等。在零售连锁药店,一般将商品按功能划分为七大类:处方药、非处方药、中药饮片、保健食品、美容护理品、家庭健康用品、便利品。其中又分为44个中类和183个小类。

商品分类是商品定位展开的最基本的工作,在进行商品分类时,要针对所有的商品,配合销售计划、门店设计及商品陈列的重点展开。商品分类要充分考虑不同门店的商圈个性及当地的消费特点,力求做到兼顾不同顾客、充分满足顾客需求,以扩大销售份额。商品分类应该体现连锁药店的商品经营策略,具体应坚持“三个有利于”:有利于门店商品组合配置与陈列,有利于消费者选购,有利于商品管理及信息自动化管理。同时还要考虑延续性、前瞻性和相对稳定性。

商品组合:以提升销售业绩为前提

目前连锁药店大都实行大、中、小分类法,从有实际销售的小类商品开始分起,将一个个小类商品串联起来,然后进行有效的商品组合。合理、恰当的商品组合,对药店销售业绩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药店要处理好单品、商品系列和商品群三者的关系。

单品就是指包含特定属性的商品种类。具体而言,单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宽度(商品的种类数)、深度(一种商品的不同型号、规格、等级等)。商品的宽度愈宽,其综合性程度就越高;商品的深度愈深,其专业化程度和商品之间的关联性也就愈强。连锁药店商品组合的宽度和深度都必须适度,必须根据各门店的特性和所处商圈的条件等综合来加以确定。

商品系列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有的商品系列,是由于其中的商品均能满足顾客某种同类需求而组成的,如替代性商品;有的是其中的商品必须配套在一起使用或售给同类顾客才能正常使用,如互补性商品;有的可能同属一定价格范围内,此时的商品系列,又由若干个目录上的具体品名和型号的产品项目组成。

商品群是连锁药店商品竞争的基本战略单位,是指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组合成有创意主题的商品集合。如按消费的季节性组合,按节假日的消费习惯组合,按消费的便利性组合,按商品的用途组合等。商品群的推出,可以打破原来的商品分类法,将使商品的组合功能更为有效,从而较好地促进销售。

餐饮连锁店成功选址奥秘

连锁酒店大王希尔顿提出的选址秘诀早已成为酒店经营成功的首要因素,餐饮服务业的连锁经营也是如此。连锁店所处的商圈和位置直接决定了其营业收入的高低,而且也影响到单店的市场地位、品牌的形象及其经营活动的开展。

1998年,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塔可钟三个著名品牌的餐饮系统从百事公司分离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时,世界上最大的餐饮连锁集团——百胜(全球)餐饮集团便正式成立了。如今,百胜(全球)餐饮集团在全球拥有3万多家连锁分店,50多万名雇员,营业额达到200多亿美元,跻身世界企业五百强之列。而作为百胜子品牌之一的肯德基,自1987年在北京开设第一家餐厅以来,已在中国开有1500多家连锁分店。20年来,肯德基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已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快餐品牌。

是什么原因使得肯德基餐厅能在中国开一家火一家呢?我认为,肯德基能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开花、结果,靠的不仅仅是它带来的“洋文化”,也不仅是它的标准化,而是它的一套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其中,作为肯德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的,是它选址的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毫无疑问,肯德基对餐厅的选址是非常重视的,而且是非常专业的。“地点,地点,还是地点”这一使连锁店经营成功的首要因素,肯德基深信不疑。

众所周知,开设一家连锁店首先遭遇到的课题,就是选点,即选择合适的开店位置。目前,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中,房地产的价位一直在直线攀升,而具有开店潜力的商业门面,已日趋稀少。因此,房产价值、租金、涨幅比例、租期年限……等等,都影响着经营者在扩张和投资策略中的开发定位,更与店铺的营业额的预估和软硬件投资的成本风险密切相关。所以,开店中选址策略的正确与否,将左右连锁店60%以上的经营命运。

成功的选址,对于一家连锁店经营的成败,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对连锁店的持续营运。因此,选择开店地点是开店成功的首要工作。那么,选择成功开店地点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公司应有专门的市场开发部门并拥有优秀的选址决策小组和专业的选址人员。选址人员要能凭其专业知识,根据自身品牌的市场定位选择商圈,评估每个地点的经济效益,而这些评估的过程都应有准则可循。

其次,要详细进行市场调查和相关资料、信息的收集。包括人口、经济水平、消费能力、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消费者收入水平、商圈的研究和划分及未来发展机会及成长空间。

再次,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的商圈进行评估。建立一套选址评估逻辑将有助于选址人员以合理而系统的方式,累积和分析市场重要资讯,它是选址思考模式中极重要的一环。

最后,选择集客点并评估地点。包括进行竞争对手分析、人流量测试、营业额预估及对等店分析、店址的可见度和方便性的考虑等;并要在对该地点的房产租赁市场价格、面积划分、适合餐厅营运的工程和物业配套条件及产权属性等基础上,进行财务分析,考虑中长期的稳定收入,建立投资回报模型,这样才能较好地控制风险,达到投资收益的目的。在得到最佳的位置分析和合理的选择后,确定该位置是否有能力开设餐厅。

具体的,肯德基是如何运作的呢?我们来看一下肯德基的选址步骤:

第一步,拟定商圈策略计划:肯德基进入的新市场,一定是被列入公司市场发展规划中的目标市场。因此,开发人员要对该市场作三年期的开发计划,并对预定开设的市场区域及发展地点,做详细的评估,同时还要完成下列工作:

1、确定该市场属地区性开发还是单店开发,以便完成该市场或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开店布局。

如肯德基公司已确定将开发南京市场,以南京市的城市人口规模600万计算,假设20万人口可以开一家分店,则南京市在未来将可规划30家分店,并要作出大致的布局规划;

2、对目标市场的开店规模和投资作出规划和预估。

如肯德基公司计划在第一年开出3家分店,则发展部人员要根据市场的分析预估出这三家店的规模和投资总额,以便于公司提前作好资金的规划和调度。

第二步,划分商圈: 对肯德基品牌而言,目标消费者和餐厅所在的商圈特性已相当清晰。选址人员也具丰富的商圈划分经验。因此,一旦进入新市场,选址人员将通过获得的各种文字/地图/经济和消费数据等资料进行分析并划分商圈,确定肯德基分店的设点商圈。 一般来说,从连锁店扩张管理上的方便来看,商圈可划分为:一级商圈、二级商圈和三级商圈。

第一商圈,在最容易吸引消费者的顾客活动区域,原则上是在顾客步行五分种以内的范围。此商圈的消费力约占该店营业额的60-70%。肯德基餐厅的选址大多是在第一商圈内

第二商圈,与第一商圈相比,属于较不容易吸引消费者的活动范围,此商圈的消费力约占该店营业额的20-30%。

第三商圈,最难吸引消费者的区域,此商圈的消费力约占该店营业额的5-8%。

第三步:商圈的选择及评估:在商圈划定后,发展部人员开始规划将在哪些商圈内开店,主要选址目标是哪些。在选择商圈的标准上,既考虑到肯德基自身的市场(包括目标消费者/价格等)定位,更要考虑该商圈的稳定度和成熟度。餐饮品牌的市场定位不同,锁定的顾客群也不一样,商圈的选择也就不同。例如,必胜客和肯德基的市场定位不同,目标顾客群却是两个“相交”的圆,即顾客喜欢肯德基也可能喜欢必胜客,有的顾客可能从来不去必胜客却是肯德基的常客,或相反。但必胜客的商圈却与肯德基相同,如在南京新街口,肯德基与必胜客的店址相邻并分占了上下楼层。

[案例]1993年,南京肯德基的第二家分店店址在南京的山西路商业圈的少儿活动中心确定,该位置紧挨着那时属国内最有名的山西路步行街,这是一个仅次于南京新街口商业中心的、较成熟的一级商圈。选址人员按照标准的商圈和地点评估流程对该地点作了科学而专业的评估后,确定该地点的选择是令人满意的。餐厅一开业即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并迅速带动了这一商圈的更加兴旺。以至于在当时的南京商界曾经流传这样一种"傍大款"的说法:"选址跟着肯德基走,生意一定红火!

由此可以看出,肯德基的选址理念是:努力争取在成熟的商圈和最集客的地方开店,即使其租金很贵!

第四步:店址选择和相关要素评估

选择店址就是要确定该商圈内最主要的集客点,因此,集客点的选择也影响到商圈的选择。因为一个商圈有没有主要集客点是这个商圈成熟度的重要标志。在一个成熟的商圈或有发展潜力的商圈内的店址是否有很大的集客点,肯德基通过候选店址门前的人流量统计即可作出评估。

由上可知,选择的地点恰当与否不但关系到连锁店的成败,而且关系到品牌和连锁体系的成败。可以说,肯德基选址的成功在于其有独特的选址理念,科学性及专业执行力。因此,连锁企业在选址过程中,应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步,根据自身品牌的市场定位和直营店确定适合开店的商圈和位置条件,并将其过程知识化。

第二步,在确定进入的市场后,选址人员应根据选址战略的三大因素(消费者条件、交通条件及集客条件)和选址的流程来选择和评估商圈;

第三步,对候选的地点和房屋的相关要素作仔细的评估。

最后,在候选的店址中,尽可能选出两个地点,在对其优点和弱点进行比较后,选择更符合自身开店标准的地点,就是该店地点的最佳选址。

神话教学目标的定位 篇7

一、神话教学的共性目标

(一)语文共性教学目标

神话入选语文教材,即是一个阅读的文本。因此,要达成“字词”“句段”“篇章”上的语文共性教学目标,即通过认读、书写等方式掌握生字新词;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悟,达到流利地、有感情地读;梳理脉络,仿照段落进行相关句式的说话练习、小练笔,如“他的……变成了……”(《盘古开天地》)、“没有……只好……”(《女娲补天》)等。

(二)神话本体教学目标

神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有其本身的文学价值和教学价值,从而形成独特的神话本体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阅读感受神话文体,激发阅读兴趣。教材中选编的神话既有创世之初的神人,也有充满英雄气息的勇士;既有悲壮,又有美好;既有顽劣,又有聪慧。神话教学就要带着孩子体会神话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中外神话的兴趣。

2.在神话中滋养想象力。神话是想象的世界,儿童是富有想象力的。教师可以采用“把故事读成连环画”(《盘古开天地》)、“想象普罗米修斯遭受了哪些苦难”(《普罗米修斯》)、“夸父追日还会出现哪些画面”(《夸父追日》)等策略,充分发挥和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跟随着神话一起回归最自由的心灵世界。

3.学习复述,把书上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是一个有趣的学习过程,是积累语言的过程,也是运用语言的体现。

二、神话教学的个性目标

(一)单元目标定位

新课程教材“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如三上的《盘古开天地》处于“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单元,可进一步加深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三下重在引导学生阅读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四下侧重于从神话与故事中体会做事、做人的道理,领略正义和智慧的无穷力量,并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而五下的《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四大名著,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单元主题不同,教学内容应有个性化的目标定位。

(二)文化背景定位

神话孕育了各民族早期文化的特点,折射出的是不同的民族性格特征和文化背景。比如中国的神——盘古、女娲等往往神性十足,是美德和全知全能的化身,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他们的献身精神。而西方的神往往具有人的性情,普罗米修斯就是一个个性鲜明的神,为了人的权益,敢于与宙斯对抗。不同的文化背景创造了不同的神的形象,教师应对此深入了解与解读,更正确地定位具体文本的教学目标。

(三)年级特点定位

中职会计教育目标定位 篇8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的目标定位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至今, 我国中职会计教育目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即是20世纪70年代末, 我国中职会计教育目标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为社会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中等财务会计人才;时至今日, 发展到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这一目标定位的确立, 也决定了现代中职教育的走向, 为社会培养中等技能会计人才, 主要是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的职业化人才。

二、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

(一) 编写适合中职教育的教材与教学大纲

根据会计行业标准, 适时调整会计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 会计专业基本形成了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教材要突出专业特色与时代特色, 特别是经济改革大潮中, 财税制度经常出现大动作, 我们使用的教材也要紧跟时代脚步, 不能落伍。在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 要积极展开社会调查, 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尤其是用人单位的意见建议。这样, 才能从实际出发, 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 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

(二) 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融合又突出专业特点。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考试, 取得从业资格证书, 为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取得第一张通行证。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并合理进行课程设置。中职会计教学沿用的教材理论多、内容抽象, 逻辑性强, 学生一般只可以通过字面来揣摩。比如在学习长期投资等会计账务处理内容时, 由于账务处理过程牵涉内容过多, 总分类账下又细分明细账, 学生学习时经常水过鸭背, 没有真正弄清知识点的含义, 更没有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又比如学生在教材中可以学到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四种方法, 学生也懂得用折旧方法计算固定资产应提的折旧额, 但是只是停留在计算层次, 而对折旧方法在实际应用却掌握甚少。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时, 积极性不高。所以在设置课程时, 要注意精简内容, 理清关系, 删除空洞, 使课程具有时代性, 并以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考试的课程为依据, 确保专业课程的系统性、科学性, 同时也重视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 做到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

(三) “学为主体”教学观念的转型

创新教学内容、方法,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树立教学创新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的计划、新的大纲、新的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结合新的教学理念, 进行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进行教学活动时, 注意学生的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使得“学为主体”教学观念的转型。注重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发挥, 使学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终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重视教学条件, 加强师资建设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虽然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但一味灌输会计理论, 不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生很难短期内学有所成, 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强化学生的实习实训是必须的, 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的动手操作能力。中专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比较有限, 毕业前花部分时间到企业去顶岗实习不太现实。会计教学, 特别是实训教学, 要达到预期效果, 那就是安排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负责实训工作, 手把手地去教, 这样的话学生的基础才够扎实, 带出来的学生才会更融入社会, 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另外, 聘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会计师到学校来做报告和讲座, 把企业里实际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和教师, 另外还可聘请了一定数量的校外高级会计师来校兼职, 承担一些课程的讲授任务。学校还要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组织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调研、学习, 提高教师综合实践能力。这样, 可以建立以产促教、以教兴产、产教结合的模式。

(五)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做好专业实习

中专学校应当积极联系相关企业, 建立固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这样, 一可以解决学生实习实训的问题, 二是能够帮助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双赢”。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实习小组定期到企业的财务会计及其他业务部门实习, 聘请企业会计人员讲解企业里的各项会计核算业务。让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接触企业的实际业务, 同时配合实验室里的模拟数据学习, 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

(六) 重视学生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的教育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这也是中职会计教育, 开展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面向社会, 学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固然重要, 但同时也要遵纪守法, 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所以中职会计教育要重视学生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的教育, 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成为一名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专业专业型人才。

三、结论

随着经营理念的更新, 会计教育观念也在一起革新, 所以需要正确定位中职会计教育的目标, 建立良性的教学模式, 以突破原有教学局限, 改善中职会计教育教学效果, 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职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旦旦.服务市场导向明案例教学能力强.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J].2012.

[2]杨章兰.论中职会计教育中的能力培养问题.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9.

[3]邓亚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博硕论文[J].2009.

[4]从会计教育层次和职业价值观探索中职会计教育新思路.互联网数据.2014.

准确定位目标打造高效课堂 篇9

一、更新教学理念,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理念在改变, 教学目标也在改变, 教学的模式自然也在改变。从重知识讲授的传统教学到重技能素质的现代教学理念;从灌输式的传授到启发引导式再到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从重知识的积累到技能的培养等, 在这个变革中摸索前进的语文教师似乎也有些迷茫。怎样才能既扣住新《课标》, 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又能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更新教学理念,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一个要点是面向全体, 落实到人人;一个要点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显出来。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时代的产物。在语文教育改革中,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基本理念: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 提出“双基”;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 提出“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九十年代以后, 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 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 语文教育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 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 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 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教改的宗旨在于追求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即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培养学生的技能, 让学生全面发展。教改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 教会学生做人。这是一个很实在的任务, 更新教学理念,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把知识技能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智、运用策略, 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和高效性。

有效教学的认定标准是化虚幻为本真, 讲究一个“实 ”字。因此, 教学中要始终本着教育宗旨, 一招一式都应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 围绕学生之本, 准确定位三维目标, 力争课堂教学的实效

好课应该符合学情、以学生为本,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使教学落到实处。而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 既要看《课程标准》的要求, 也要根据教材的内容, 还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一堂课之中, 不一定要三维目标面面俱到。有些内容更适合于训练学生的能力与方法, 有些内容也许更适合于情感目标的达成。在语文教学中, 要倡导探究性的学习, 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实现由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转变,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激活封存的记忆, 唤醒沉睡的潜能, 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出路。然而, 语文教师们在定位三维目标的过程中也显见出各种弊端, 值得我们深思。

1.评价课堂效果首先应关注三维目标是否达成, 而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对三维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导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了折扣。教师对三维目标的定位往往尽信教学参考, 或者现成的教案, 不完全符合学生的实际。只图完成教学任务, 贪多求全、面面俱到, 不能优化设计教学环节。课堂气氛要么沉寂, 学生参与不够, 要么力求新奇, 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 其实并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没有完全调动学生的思维。因而, 实现教学实效、高效的途径之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考虑文本特点, 大胆取舍, 准确定位三维目标。教师应当重视学生主体, 重视课前预设, 更要重视学生的课堂生成问题。备好教材、备好学生, 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重视对课本资源的开发利用, 正确处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生活, 生活处处即语文。实现人课合一是语文课的最高境界, 也是语文课人文性的体现。虽然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重要的落点, 也不能忽视工具性, 但在平时的教学中, 部分教师为了实现情感教育, 对文本内容做粗浅处理, 在拓展环节抛开文本, 在人文性上大做文章, 认为这是对主题的升华, 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其实, 语文学习就是要在品语言的基础上去领悟文道, 领悟字里行间所蕴藏的丰富感情, 感悟文章深邃的思想和哲理, 用优美的语言去感化学生, 用文章细腻的感情去感染学生, 以教师睿智的语言去启迪学生, 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不一定在拓展中大肆渲染,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过多用音响等多媒体手段去吸引学生, 反而会扼杀学生对语言的解读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因此, 追求课堂的有效、高效, 必须以学生为本, 准确定位三维目标, 合理地实施三维目标。

三、重视基础知识, 准确定位训练目标, 实现基础和能力双赢

目前的语文常规教学中, 令人担忧的现象有: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基础教学没有得到重视, 学生的学习习惯差, 自主学习意识缺失等, 这些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教师在课后巩固环节中大多盲目地采取题海战术, 语文训练也不例外。

其实,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应根据《课标》的要求, 认真研读考试大纲, 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目标。特别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方法技能, 因为题海训练并不适合语文。

服装品牌目标市场定位分析 篇10

服装品牌形象是服装是一类存在特别个性的品牌资本。即消费者透过对商品消费, 从而逐步发展到品牌认知、品牌体验, 最后树立品牌认同的过程。最直接的服装品牌形象树立是透过商业广告、橱窗陈列等模式产生的最初感官感受, 进而生产兴趣及对品牌的初步认识, 接着再透过消费感受对服装品牌形象展开深度认识。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消费倾向不断变化发展, 对文化消费与精神消费的需求量逐步增加。一个品牌要想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品牌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 满足目标顾客的精神消费需求, 准确判断消费者的心理感知倾向十分重要。

对消费者心理感知的因素, 可通过年龄段展开区分, 具体又可分作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消费者是服装品牌形象策划的核心和基础, 而将消费者划分的重要依据是消费者的年龄。消费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存在不同生活阅历和消费能力。同时, 消费者在不同的年龄, 对服装形象的感知力也有所不同。因此, 服装品牌形象的设计规划应遵循其中的基本原则:按照消费者不同年龄需求和偏好来构建品牌。在企业品牌的塑造中, 品牌形象的创设要与能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 透过对目标消费者进行品牌设计, 达到了让消费者和品牌情感沟通的目的。其作为消费者和品牌的情感纽带, 巩固消费者的品牌情感。

品牌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企业传达理念的一种极具表现力的文化。品牌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文化是品牌的内在价值。品牌与文化缺一不可, 一方面品牌由文化支撑, 用以表达品牌的丰富内涵, 另一方面文化以品牌作为其表达方式, 通过品牌的外在形象更好的传达文化的内在价值。品牌是外在物质和文化精神的完美结合, 文化是品牌的生命。“当你找不到合适的服装时, 就穿chanel套装”, 这句到目前为止仍十分有影响力的广告语足以表现chanel品牌的魔力, 从服装到饰品配件, 包括香水、化妆品等, chanel品牌成功的塑造了表现女性高贵、优雅的品牌形象, 即达到了品牌文化渗透的目的。

品牌文化的建立并非随随便便, 而属于整体的宏观概念, 服装品牌文化不仅可以代表企业所传达的理念和价值, 还将有助于有效提升品牌辩识度。从而达到影响服装风格和形象的目的, 且还将影响其提供予消费者的相关服务, 最后令品牌产品与竞争者的产品区分开来。要成功的塑造服装品牌文化, 建立强势的服装品牌, 不仅要了解市场需求、考虑市场的影响力, 还要从研究服装的特点等方面入手, 创造品牌文化的厚重底蕴。且以具文化内涵的服装品牌对消费者产生影响, 只有如此, 才将有效保障品牌的生命力。

服装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属于不同的两个概念, 但二者又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品牌文化较为客观, 是在品牌创立时, 创立者对品牌本身所赋予的文化, 品牌形象则是品牌文化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品牌以文化为支撑, 文化是品牌的内在支柱, 若不存在品牌文化, 则消费者不会产生品牌形象。由此可见, 品牌文化是品牌形象的基础。由于消费者认知差异的存在, 造成消费者期望的品牌形象并非该服装品牌文化的客观和全面的反映, 一些时候, 会对品牌文化造成不良的影响, 严重时, 还将扭曲品牌文化, 使认知差距存在于服装品牌形象与品牌文化中, 品牌文化是品牌形象的本质。

二、服装品牌目标市场定位

服装品牌目标市场是指服装品牌所确定的目标顾客及潜在顾客所在的顾客群, 是品牌价值的最终实现形式。对于目标市场的定位问题, 决定品牌由设计、生产一直到销售等最后的方向。而其中, 目标市场定位属于服装品牌定位的重中之重。要使服装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必须以目标市场的需求为中心, 让渡更多的顾客剩余, 保留老顾客并吸引新顾客。一个品牌不可能满足所有消费层的全部偏好, 因此, 各品牌均要求根据品牌设定展开市场细分, 从不同的细分市场内挑选最合适的目标市场, 据此拟定品牌战略, 进而推动自身服装品牌提供更佳的目标市场服务。服装品牌的定位离不开文化的影响, 因此, 深入了解各地区传统文化与生活习俗, 有助于按照不同地区的文化展开相关设计, 进而令时尚文化与当地的审美习惯充分结合。

基于全球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民族、宗教和地域特征, 同时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 这些不同观点令消费者对服务品牌有着不同选择倾向。

伴随时代的发展, 潮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当前, 针对服装品牌的目标市场定位, 已发展到研究目标市扬的划分和选择目标市场的方法。准确的目标市场的划分, 使品牌策划更为有效。目前, 服装品牌的竞争日益激烈, 激烈的竞争导致其目标消费市场划分更为精细, 致使各品牌之间的差异性降低。因此, 一个品牌成功的关键在于理解和把握消费者偏好。不过, 在服装品牌均纷纷选择透过科学的市场细分标准展开细分时, 其实就服装品牌而言, 几乎就没有什么优势。所以, 当一个服装品牌在进行市场定位的时候, 最需要考虑的是日益更新的消费者的需求, 因为新颖的、能满足需求的服装不存在市场饱和的问题, 加之市场细分仅为其中之一。

因此, 服装品牌满足日益更新的消费者的需求才是重中之重, 要满足消费者需求, 首先要了解消费者需求, 就要对消费者更新的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与深入的研究, 可以说, 市场调研是服装品牌的一个永久性的研究方向。

三、服装品牌策划与目标市场定位

品牌策划的具体步骤整体上可分作四步:第一步, 展开市场细分, 同时确定其目标市场。其次, 在确定目标市场后应该明确服装品牌的独特竞争优势, 最终明确品牌定位。以上这四个步骤, 每个都与“目标市场的定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品牌策划与目标市场定位相结合就是为了对目标消费者展开更为精准的定位。服装企业展开的成功品牌战略的基础在于:为品牌赋予强烈的品牌个性和广阔的潜在市场。此外, 要求这个定位能根据目标市场, 展开品牌定位。

也要在定位中采用与竞争对手不一样的角度, 突破红海思维, 否则就很难在服装行业内迸发出闪亮的火花, 当然也就很难吸引目标消费者的注意力。服装品牌如果没有精准且独特的目标市场定位, 其结果就是被其它服装品牌一步步取代, 成为这些品牌的代替品, 流失掉大部分忠实顾客而无法吸引新顾客,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那就是该企业市场所占比重越来越低, 最终只得黯然退市。

展开目标市场精准定位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首先, 要求对市场展开初步的划分, 细分市场过程中, 便可以发现可用作突破的目标市场。并针对可突破目标市场进行深入调研, 详细研究其他品牌定位, 并找出该品牌和其它同类产品之间的异同点, 详细对比分析其优、劣势, 目的在于有效突破当前的品牌定位, 进而确定品牌目标市场定位及发展优势, 赢得目标市场的认可。

建立与顾客沟通的渠道, 改善与顾客的沟通是目标市场的定位重要目的, 与顾客进行零距离的对话, 可以增加顾客体验的满意度, 提高顾客的忠诚度。目标市场定位是服装品牌策划的基础, 市场定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赢取品牌战略的胜利, 进而有效地扩大销售, 获得更高利润。

能否成功建立服装品牌形象, 表现在消费者消费该品牌产品时, 所获得的满足感与快乐感, 不少服装品牌便通过该文化价值来获得目标市场消费群的认可, 并带给目标顾客愉悦的用户体验。此外, 品牌名称也极为重要, 其名称作为一项有形品牌策略。顾客群体需要通过其所传递的信息了解并认识品牌产品。基于这个原因, 品牌策略从品牌名称上也得以体现。同时, 对于服装品牌或者说所有品牌来说, 一定要慎重选取促销手段, 我们在百货商店里常见的折扣销售和低价促销等方式便会对品牌形象造成不良的影响。价格的随意变化及过低的价格会令品牌价值降低, 就像将品牌踩在脚下一般。但凡用心的商家, 都不会进行大规模的降价销售, 因为这样做除了可以带来短期的销售增长, 几乎没有任何好处。处于品牌形象建立中的企业, 可能无法建立高端品牌的形象, 处于中高端的品牌很有可能使之与低端品牌混为一谈, 对企业品牌形象的打造极为不利。但是, 事情可能往往没有那么绝对, 降价也有可能引发一场市场革命, 在市场动荡中品牌得以重新整合发展, 市场份额、市场地位也会随之改变。品牌的知名度和消费者的关注度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提升。

所以, 促销手段的选择一定要与企业发展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相适应, 尽量避免盲目跟风, 只有能于迅速变化的市场内找准方向, 牢牢把握市场机遇, 从容不迫地应战, 才将有效发挥销的作用, 创造良好的促销形象, 获得更高的利润。

成功的促销一定是在战略层面上有目的的科学运作, 是对特定目标市场的推广。企业应该认真分析品牌针对的特定的目标市场, 实行不同的品牌战略。能否正确合理的运用品牌战略, 是达到品牌定位与策略一致目的的前提与基础。其会引发消费者关注和购买欲望。不过运用不当的时候, 也会对企业品牌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 促销方式的运用极为重要。

立足语用意识 精准目标定位 篇11

一、立足“本体性”目标,不走偏

语用意识关照下的语文课堂,强调对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达成和实现。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出现“非语文”的因素,这是我们对语文本体性教学认识不清造成的。尽管目前在语用意识大力增强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已经有所改善,但我们同时也看到:要真正从源头上改变这一现状依然显得举步维艰。教师对语用意识的把握,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

例如一位教师拟定《姥姥的剪纸》(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其中一条是:“研读课文,体会技艺之精,感受祖孙深情。”这一目标表述,初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细细思考之下,就会发现“体会技艺之精,感受祖孙深情”指向于“人文情怀”,非语文的本体性目标。而这不应该成为语文课“研读”的终极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自然而然渗透的,绝对不可喧宾夺主。然而,像这样颠倒乾坤的目标制定,在我们一线教学中比比皆是。

同样是这一课,吴忠豪教授帮这位教师修改此环节的教学目标为“读姥姥技艺之‘神’,学习品读的方法”。修改之后,教学的目标定位就变成了“学习品读的方法”,这是语文课“语用”意识起主导作用的必然产物。在这样的教学目标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才会沿着传授“方法”这条轨道前进,才不会在错综复杂的目标中迷失语文的本性。

二、踩实“技能性”目标,不虚化

当下语文课堂中教学任务虚化的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这样的课堂很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学操作的设置虚化,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教学路径,没有明确、可检测的反馈标准,教学目标只是教学内容的简单罗列。

如一位教师执教《新型玻璃》(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次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这一教学目标涉及字词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思维和写话,考虑到了大致的训练方向,几乎是当前比较普遍的模式。这样的设计有问题吗?有。以“语用”意识为镜子,我们可以看到,“了解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并非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我们学习的不是它的特点和作用,而是“用简练的语言说明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另外,“尝试将自己想发明的一种玻璃写出来”,这样的表述也不确切,它仅仅罗列了学习的结果,却缺失具体的学习指导。

经过试教,果然发生了问题。学生对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表述得很啰唆,尤其是“变色玻璃”和“吸热玻璃”更甚。“写一种玻璃”更是脱离了课文的范例,很少能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经过讨论,教师将教学目标作了如下调整:

此教学目标在教学技能上有了扎实的突破。首先,教师的字词教学有重点,有分层,有方法,学生对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不是停留在“了解”的层面,而是落实到“用简洁概括的语言进行梳理”,尤其将重点落实到了“变色玻璃”和“吸热玻璃”这两个难点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对“写一种玻璃”作出了更为细致的目标定位,“用上文中所出现的说明方法”“用第一人称”等都是可检测的目标。只有在清晰的技能性目标引领下,教学才能脚踏实地,步步为营,使语言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三、突出“年段性”目标,不错位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求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师须思考:根据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现有的水平,这篇课文最有价值的语言特点是什么?本课教学要达成怎样的言语训练?这是教学目标设计中极为关键的一环,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明晰化与情境化。这考验着教师的取舍能力,教师必须基于学生的年段规律作出准确的判断。

如《香港,璀璨的明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这篇课文,可以教学生如何运用词语,也可以教学生认识文章的段落结构,还可以教学生如何用先总后分的方法写作文。执教教师认为文章的“总分总”结构和“总分”段式很有教学价值,就把重点目标定在这个点上。

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年段特点和学习起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止步于“认识”结构,“了解”段式,无法深入展开。让学生写“外滩”,学生会写总起句,如“外滩真是个热闹繁华的地方”。可惜缺少语言材料,缺少词汇的积累,无法展开具体描述,语言干巴巴的,整堂课沉闷缺乏生机。这是教师教学目标设定忽略学生年段特点而造成的必然结果。

经过团队讨论,我们认为这篇课文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大量使用四字词语。如课文第2自然段,说香港是一个“万国市场”。课文运用“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和“物美价廉”来表现“万国市场”。再如第3自然段说香港是一个“美食天堂”,“一应俱全”“大饱口福”等词语都能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想象。诸如此类的四字词语,在全文中如颗颗珍珠,闪耀着熠熠光辉。可以说,四字词语的使用是本文语言的一大亮点,这是很好的教学资源,仅仅让学生读一遍就匆匆进入所谓“重点目标”学习段式,有急功近利之嫌。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和运用四字词语”比前者更为重要。因此,调整教学目标如下:

根据这一目标的调整,语文课堂教学始终围绕四字词语进行语言训练与实践,如教学第2自然段,围绕“香港的市场是一个万国市场”,选用“应有尽有”“物美价廉”等词语说话;教学第3至第5自然段,围绕“香港是一个旅游胜地”,选用文中的四字词语说话;最后运用课文的四字词语介绍上海的南京路和外滩。学生对这些词语经历了认识、理解、运用的过程,收效明显。更可喜的是,在“介绍上海南京路或外滩”这一环节,尽管没有段式的要求,学生竟然也能极好地使用“总分”段式来组织语言且表达流畅。

总之,在语用意识的关照下,语文教学课时目标的制定,应立足于本体性内容,夯实技能性方法,突出年段性特点。唯有这样,教学目标方能不在教学实践中踩空,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与功能。

学习目标定位:翻转课堂的关键 篇12

放眼我们国内的课堂教学改革, 洋思的“先学后教”、东庐的“讲学稿”、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如皋的“活动单导学”、昌乐二中的“271模式”等, 其实都有翻转课堂的影子。虽然每一所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都有着自己的一些独特的理念和操作方法, 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 那就是翻转了“教”与“学”的关系。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解读翻转课堂, 无疑它踏在了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上。

在此基础上, 我们要追问的是, 当课堂教学翻转成了“学”在先“教”在后的关系后, 要让课堂教学改革走上期望的有效状态, 其关键问题是什么?答案是学习目标的定位。

作为翻转课堂中最典型的“利用微课课前自学+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辅导”模式, 凸显出了微课的独特作用。就像翻转课堂一样, 微课也是一个当下的热词。那么, 微课这种独特的学习资源在开发中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是什么?答案必然也是学习目标的定位。

微课满足了学习者的哪些需求

所谓微课, 就是有明确学习目标定位、有相对完整学习过程设计、有多样化呈现方式的短时视频课。由于微课能够满足学习者的下列需求, 使得学习者更有兴趣运用微课开展学习活动。

1. 对教师“在现场”的心理需求

如果把教师理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资源,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教学现场”是最大、最不可替代的一种资源。教师把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能力、情感都通过自己的解读转化为最适宜学习者学习的材料。教师这种具有能动性的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珍贵的。微课里的教师延续了学习者对教师“在现场”的这种心理需求, 而且在丰富的微课库支持下, 不同个性、风格的教师让学习者对教师有了选择。

2. 对学习时空自由选择的权利

微课即选即用的特点, 让学习者从完全的集体授课的环境中释放出来。有了为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主动规划学习过程的可能, 学习者就从“被学”变成了主动调用学习资源的主体。这种选择从本质上来说使得“差异化学习”成为可能:学习者无论在课中还是课外, 都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成效决定选择什么学科的微课、什么时间利用微课。一些被碎片化的时间、空间都可以成为学习的良机, 选择带来学习时空的翻转。

另外, 过程性评价是伴随着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有援支撑。当学习者的集体学习成效达到了一个设定的水平 (达成率) 时, 下一步的学习行为才能展开。那么, 那些需要得到帮助才能跟上伙伴们的“落伍者”怎么办?微课就有了用武之地。

微课的开发始于学习目标定位

具备上述特点的微课要想实现预设中的效果, 在开发过程中, 目标定位应成为核心, 过程相对完整只是基本要求, 视频表现只是形式。

微课, 作为一种特殊的课, 开发之初就要从制定学习目标开始。学习目标的设计, 可以借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对“知识与技能”维度, 则借鉴“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认知领域”分册, 同时需要解读教材和课标。这样制定的学习目标, 实际上就是把知识进行了“格式化”的定位:每一节微课的目标制定不求全而求专, 每一条目标的制定都要从“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个方面考虑。如“学生能利用加速度公式准确计算出加速度的值、判断出方向”, 就将以上四个方面都包含其中了。这样的目标是非常明确、具有操作性的, 能够据此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微课中预设的学习目标。

基于这样的开发理念, 我将高中物理的全部知识点进行梳理, 制定出了每一个知识点的分层次的学习目标, 以整体性的目标引导课程的高效实施, 再从这些学习目标中遴选出需要微课辅助的那一部分进行微课开发, 并撰写该微课的解读性文案, 配以有针对性的达成训练落实学习目标, 所以我开发的辅助型微课, 是由“微课视频+微课文案+达成训练”三个部分组成的。

适用于物理微课的“情景化”目标表达方式

教育目标的制定非常强调目标的层次性, 有的时候这是不易做到的。通过实践, 我采用的“情景化”目标表达方式, 收到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其实质就是, 将要达成的某一层次教学目标用具体的物理情景呈现。这种情景往往具有单一的目标承载功能, 学生在完成这一情景的过程中可以表现出思维的轨迹。具体来讲, 情景的呈现方式有以下几种。

1. 与教材内容紧密配合的自编情景

教师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达成目标的分解, 把在微课中要预设的授课素材, 编制成表述严密的具体情景, 成为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研读单元”, 其要求是:情景简单, 落实一个具体目标层次。

比如说关于质点的定义, 可以增加如下一个解读性情景“据报道, ‘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舱长7.4m, 直径2.8m, 用长58m、重达480t的‘长征2号’火箭发射。升空后, 显示在指挥部荧光屏上的仅是一个小小的光点。科学家研究它在空中的位置、离开地面的高度、飞行的速度、运动轨道等问题时, 需要考虑它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吗?”围绕这个情景展开的微课, 实际上就是对“质点”这一概念情景式的目标定位。

2. 训练型情景

就是通过编制一道训练题, 让学生在尝试完成的过程中暴露存在的问题, 题目以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配对题等为主, 教材中配套的练习题也是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

比如, 在关于质点的分析活动中增设如下一个训练情景:撑杆跳高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项目, 一般来说, 可以把撑杆跳运动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过横杆。在下列几种情况下, 运动员能否被看作质点, 从中体会质点模型的建立过程。

(1) 教练员针对训练录像纠正运动员的错误时, 能否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2) 分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时, 能否将其看成质点?

(3) 测量其所跳高度 (判断其是否打破纪录) 时, 能否将其看成质点?

微课制作时就将这一训练中的三个问题进行剖析, 最后总结出在一般情景中判断某一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方法。

3. 概念规律的变式注解

有时候要把教材的内容转换为一种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注解式的诠释, 使得教材内容层次更分明、要求更明确。一般来讲, 就是将概念、规律进行基于“关键词”的解读, 引导学生养成对概念、规律进行深度剖析的习惯;有时候是对一类典型问题的总结, 这时所要达到的目标层次往往比较高, 语言的描述比较烦琐, 可以采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表达。比如, 在学习了“力的分解”之后, 关于求解“力的分解”中的三种典型问题需要进行一次概括, 我就在一个微课中分步绘制了如下的题型导图。

可见, 微课可以在解读“学习目标”的过程中, 结合情景让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是否达到了目标设定的层次有更具象化的认识。

上一篇:会计文化功能下一篇:同义词教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