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共11篇)
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篇1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阅读才能达成。明确教学目标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去读去了理解, 要强调读懂了什么?读中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读出文本的情境和内蕴, 读出对文本的理解和独特感悟。那么, 怎样才能在文本阅读中达到教学目标呢?
一、有效地朗读——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1]要做到这些, 必须注重读书。读是根本, 没有读, 就没有感悟和理解, 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偷。”只有“熟读”才会“精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多诵读, 熟读成诵, 笔未着纸, 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 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 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那么, 如何读书呢?
1. 读正确, 读流利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其他的读都是以此为基础。如教学人教版 (下同) 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课文时, 为了让学生感悟蒲公英会变色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 可采用不同形式, 反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先自由地读, 读准确, 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 接着指名比赛读, 最后全体齐读。学生有了读的基础, 再思考“读了这段话, 你发现了这是什么样的蒲公英?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就不难了, 学生很快就会找到答案:有的说很神奇, 有的说很美丽, 有的说很可爱、很有趣……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 答案就又不一样, 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得到体现。
2. 口诵心惟
“口诵心惟”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让学生用心地读, 认真地思考, 唤起他们内部已有的经验, 通过联系上下文, 真正做到读有所感知, 有所理解, 有所感悟, 从而产生新的疑惑。然后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交流, 把语文学深、学广。为了让“口诵心惟”成为学生的读书习惯, 可设计两种训练: (1) 布置课前预习, 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课文, 然后向同学们提出自己不懂的, 或是自己已懂, 但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可以从内容上提, 思想上提, 写作上提, 还可从遣词造句上提, 从标点上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不仅阅读仔细, 而且会思考, 会质疑释疑, 对课文的理解就深了, 阅读也不再肤浅。 (2) 课堂上带着任务读。如教《鸟的天堂》 (四年级上册) , 引导学生感悟榕树的特点。第一步: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请你边读边思考, 用一两个词把它归纳出来。 (庞大、生机勃勃、繁茂、美丽……学生的答案各不一样, 但都是自己潜心阅读后的感受、体验。) 第二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 再读读课文, 并想想, 从哪些词句能体会出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特点的?就这样不离文本, 紧抓读, 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惟, 读出语文味。
3. 有感情读
这是一种美读, 一种升华的读, 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惟, 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会得到升华, 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 读出自己的理解, 读出自己的感悟, 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教《一夜的工作》 (六年级下册) , 可精心设计这样的朗读训练:先请学生带着“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的问题, 引读7~8自然段;再一边自由读一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受”;引导学生揣摩语气和情感后, 再请个别学生朗读;在感悟了作者说的话所包含的感情后, 最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 他们就读得投入、动情。这样的设计还体现了朗读指导的层次性和有效性。
二、有效地感悟——语文课要进行品词赏句
文本的内容和语言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本中那深邃的思想, 精辟的见解, 丰富的情感, 都是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唯有真正体会到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精湛, 体味到它的艺术魅力, 才会触摸到作者思想、情感的深处, 才能跨越时空, 思接千载, 与文本进行着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撞击。语文教学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 忽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 对于文本中那些该抓的词句, 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 还是要反复玩味、细嚼慢品, 咬到文字的深处, 嚼出文字的滋味。要在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人文关照, 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 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 使两者相得益彰。
1. 对比品析
在比较中品词赏句是一个常见的方法, 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句式、语序的比较中, 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 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如教《泊船瓜洲》 (五年级上册) , 在理解诗意后, 引导学生赏析诗句时, 问他们:“这首诗里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句诗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词?”学生说:“到、吹、过、来、刮、入、满……”追问:“诗人为什么不用这些字, 而用‘绿’字呢?”通过比较, 学生很快就能懂得那些词只写出风的动态而已, 没有写出江南的生机和美。而“绿”字不仅写出春风的动态, 还写出了颜色的变化, 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画面, 充满勃勃生机的美, 也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美景的思恋。
2. 联系上下文品析
语文中的字、词、句的情感总是统一在一起的, 不是孤立的。就字说字, 就句论句那是表面的理解, 是很肤浅的。因为语言文字内在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等蕴含于上下文中。因此, 联系上下文是品词赏句的一个好方法。如《“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五年级上册) 中的“一个作家, 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 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 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这句话既写出了母亲爱所产生的效果, 又暗含父爱的重要性, 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父爱和母爱。要让学生理解好, 必须联系上下文。 (1) 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这个句子说说“我”的看法。 (2) 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看法, (3) 联系下文想想“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作者想说明什么?这样一步一步地联系上下文品词赏句, 学生很快就体会到母亲的慈爱和父亲的严爱对于孩子成长同样是重要的。这时, 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不再是浮华、浅薄的了, 这样的语文课就上得有滋有味。
3. 想象中品析
课文本身有一个特点:意象性特别强, 总会留下空间给人以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化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 可以使深奥难懂的内容显得通俗易懂, 令人回味无穷。《鸟的天堂》中的:“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 被我们的掌声一吓, 又飞进了叶丛, 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 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表面上写画眉鸟高兴, 实际上是表达作者喜爱和赞美之情, 他不仅赞这“鸟的天堂”, 还赞当地的农民爱大自然, 赞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作者这种情感, 可以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如果你是会说话的画眉鸟, 你会唱些什么呢?”有些学生说:“会唱这颗美丽、繁茂的榕树是我们生活的天堂。”有的说:“会唱这里的农民好, 爱护我们, 让我们自由快乐地生活。”有的说:“会唱欢迎你们的歌……”
4. 拓宽中品析
课本是教学资源, 课外资料也是教学资源, 学生本身也是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在拓展中, 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帮助学生品词赏句, 给品词赏句更宽广的天空。如教《一夜的工作》, 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体会周总理生活简朴后, 可补充课外阅读课文《周总理的睡衣》和《难忘的晚餐》给学生阅读, 让他们深切体会到周总理艰苦朴素的生活。在引导学生理解“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时问:“‘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是怎样工作?都是批改文件吗?”学生理解后, 再补充周总理患重病后其中一天工作的安排给学生看。让他们更感受到周总理是多么的劳苦, 真正是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他的精神多么伟大, 这时周总理的形象会更加高大起来。
三、有效地提问———语文课要实现思维对接
问题的难易度是衡量提问有效性的首要条件。切合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 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掀起感情波澜,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而不是简单的对话。问题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 能促使学生阅读课文, 思考问题, 非经过阅读思考不能答出, 但通读全文, 整体思考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好地回答。这样的启发提问对学生形成研读文本的习惯、提高分析归纳能力以及领悟文章表达方法等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 并把果子“摘下来”, 也有利于培植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教师所提问题要突出课文重点或教学重点, 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 “牵一发而动全身”, 使问题击中要害。
如教《一夜的工作》, 老师设计了“‘如此而已’是什么意思?你从‘如此而已’中读懂了什么?”的问题, 这不起眼的“如此而已”成了学生感悟的触发点:由“如此而已”想开去, 悟出了“如此而已”背后的丰富蕴意, 也很自然地对整篇课文作了整合思考。
四、有效地迁移——语文课要安排写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2]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 还要凭借文本的内容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语言表达的方法、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等。也就是说, 要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 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1. 模仿写
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每篇文章都是写作的范文, 作者的遣词造句, 构段谋篇的方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都是学生模仿和迁移的对象。例如, 学完《鸟的天堂》, 学生懂得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方法后, 要求学生仿其写法, 写一篇作文《美丽的校园一角》。通过仿写, 学生内化了这些写作方法, 把校园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描写出来, 字里行间流露自己的赞美和依恋。
2. 想象写
文学具有间接性、概括性。有较多的地方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去填补它的空白处, 丰富当时的情景, 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这就是学生最好的练笔之处在想象中写。如:学生通过阅读《一夜的工作》, 仿佛亲眼目睹了周总理简朴的生活和劳苦的工作, 于是让他们写写“有什么想法?”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学生通过写自己心中的话, 还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再如:学习“办公室陈设”内容后, 让学生学习“室外华丽与室内简陋”的对比写法, 进行一处建筑物的片断练笔, 真正落实读中学写, 以写促读, 读写结合。这样, 语言得以运用, 情感得以表达,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语文味就显现出来了。
3. 升华写
一篇文章学到有味儿时, 文章的情感上升为自己的情感时, 自然会产生一种感觉——不写不快。这时就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 表达情感的好时机。如教完《只有一个地球》 (六年级上册) , 可设计三个写作训练: (1) 用“璀璨、刀绞、毁坏、保护”四个词写一段呼吁人们爱护地球的话。 (2) 结合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 以童话形式写一篇题为《地球母亲哭了》的作文或写一篇读后感。 (3) 写两条保护环境的公益宣传语。要求主题突出, 语言精炼。 (参考文献本刊略)
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篇2
在有效的文本阅读中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第二中心小学
陈小梅
明确了教学目标后,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阅读才能有效地达成目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去读,特别强调读懂了什么?读中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读出文本中的情境和内蕴,读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独特感悟。1.有效地提问
问题的难易度是衡量提问有效性的首要条件。切合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感情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问题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能促使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非经过阅读思考不能答出,但通读全文,整体思考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好地回答。这样的启发提问对学生形成研读文本的习惯、提高分析归纳能力以及领悟文章表达方法等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并把果子“摘下来”,也有利于培植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教师所提问题要突出课文重点或教学重点,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使问题击中要害。如《一夜的工作》(人教社六年级下册第13课)一文,老师设计了“‘如此而已’是什么意思?你从‘如此而已’中读懂了什么?”这一问题,这不起眼的“如此而已”成了学生感悟的触发点。学生在由“如此而已”的想开去中,悟出了“如此而已”背后的丰富蕴意,也很自然地对整篇课文作了整合思考。2.有效地“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每个个体运用自我的期待视野同文本撞击的过程。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是进行有效对话教学的基础。教师和文本对话就是要钻研好教材,读出教材中的精妙之处,读出自己的独到发现,想到学生可能会遇到的疑难问题,想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学生与文本对话时,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认真真的把课文读好,还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了自己的感悟和见解,才具备与同学和老师对话的“底气”。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与文本对话架设“桥梁”,学生阅读文本,不仅仅是单方面地接受文本所负载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但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文化的积淀还不足,认识的能力还不强,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障碍,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学生扫清障碍。3.有效地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老师要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把朗读训练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要多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把朗读训练和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可以体会词语句子的准确含义、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篇章布局的逻辑思路、语法修辞的规律特性,以及声调韵律的搭配布置等。朗读时,教师可抓住文本中的经典词句,引导学生细读揣摩、涵咏品味其妙处,“品”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文本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可精心设计这样的朗读训练:先请学生带着“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的问题,引读7—8自然段;再一边自由读一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受”;引导学生揣摩语气和情感后,再请个别学生朗读;在感悟了作者说的话所包含的感情后,最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朗读指导的层次性和有效性。4.有效地感悟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就必须处理好朗读与感悟,做到读悟结合。朗读和品悟就像孪生兄弟密不可分,只有在品悟的基础上才能读出真情实感,才能读出韵味,只有在朗读的基础上才能加深品悟。
文本的内容和文本的语言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本中那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情感,都是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唯有真正体会到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精湛,体味到它的艺术魅力,才会触摸到作者思想、情感的深处,才能跨越时空,思接千栽,与文本进行着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撞击。语文教学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对于文本中那些该抓的词句,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还是要反复玩味、细嚼慢品,咬到文字的深处,嚼出文字的滋味。要在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人文关照,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使两者相得益彰。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抓住室外华丽与室内简陋、工作劳苦与生活简朴、文件多与审稿严、关心同志与工作繁忙的对比,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感悟敬爱的周总理忘我的工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简朴的生活作风,越发感到周总理的伟大,更加崇敬爱戴周总理。这样就把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落到了实处。5.有效地迁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还要凭借文本的内容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语言表达的方法、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等。也就是说,要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学习写作。事实上,我们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让学生能说会写。课文中有许多可提供学生习作的资源(小练笔),通过阅读课文中习作资源的挖掘,让学生模仿迁移,增加写作实践的机会,无疑是一条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如:学生通过阅读《一夜的工作》,仿佛亲眼目睹了周总理简朴的生活和劳苦的工作,于是让他们写写“有什么想法?”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学生通过写自己心中的话,还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再如:学习“办公室陈设”内容后,让学生学习“室外华丽与室内简陋”的对比写法,进行一处建筑物的片断练笔,真正落实读中学写,以写促到读,读写结合。
有效阅读文本 达成教学目标 篇3
一、有效地朗读——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只有“熟读”才会“精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多诵读,熟读成诵,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那么,如何读书呢?
1读正确,读流利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他的读都是以此为基础。如教学人教版(下同)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蒲公英会变色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可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先自由地读,读准确,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接着指名比赛读,最后全体齐读。学生有了读的基础,再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发现了这是什么样的蒲公英?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就不难了,学生很快就会找到答案:有的说很神奇,有的说很美丽,有的说很可爱、很有趣……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答案就又不一样,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得到体现。
2口诵心惟
“口诵心惟”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让学生用心地读,认真地思考,唤起他们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真正做到读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从而产生新的疑惑。然后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交流,把语文学深、学广。为了让“口诵心惟”成为学生的读书习惯,可设计两种训练:①布置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然后向同学们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是自己已懂,但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可以从内容上提,思想上提,写作上提,还可从遣词造句上提,从标点上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阅读仔细,而且会思考,会质疑释疑,对课文的理解就深了,阅读也不再肤浅。②课堂上带着任务读。如教《鸟的天堂》(四年级上册),引导学生感悟榕树的特点。第一步: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请你边读边思考,用一两个词把它归纳出来。(庞大、生机勃勃、繁茂、美丽……学生的答案各不一样。但都是自己潜心阅读后的感受、体验。)第二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再读读课文,并想想,从哪些词句能体会出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特点的?就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惟,读出语文味。
3有感情读
这是一种美读,一种升华的读,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惟,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会得到升华,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教《一夜的工作》(六年级下册),可精心设计这样的朗读训练:先请学生带着“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的问题,引读7~8自然段;再一边自由读一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受”;引导学生揣摩语气和情感后,再请个别学生朗读;在感悟了作者说的话所包含的感情后,最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他们就读得投入、动情。这样的设计还体现了朗读指导的层次性和有效性。
二、有效地感悟——语文课要进行品词赏句
文本的内容和语言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本中那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情感,都是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唯有真正体会到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精湛,体味到它的艺术魅力,才会触摸到作者思想、情感的深处,才能跨越时空,思接千载,与文本进行着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撞击。语文教学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对于文本中那些该抓的词句,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还是要反复玩味、细嚼慢品,咬到文字的深处,嚼出文字的滋味。要在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人文关照,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使两者相得益彰。
1对比品析
在比较中品词赏句是一个常见的方法,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句式、语序的比较中,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如教《泊船瓜洲》(五年级上册),在理解诗意后,引导学生赏析诗句时,问他们:“这首诗里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词?”学生说:“到、吹、过、来、刮、人、满……”追问:“诗人为什么不用这些字,而用‘绿字呢?”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能懂得那些词只写出风的动态而已,没有写出江南的生机和美。而“绿”字不仅写出春风的动态。还写出了颜色的变化,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画面,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也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美景的思恋。
2联系上下文品析
语文中的字、词、句的情感总是统一在一起的,不是孤立的。就字说字,就句论句那是表面的理解,是很肤浅的。因为语言文字内在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等蕴含于上下文中。因此,联系上下文是品词赏句的一个好方法。如《“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五年级上册)中的“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这句话既写出了母亲爱所产生的效果,又暗含父爱的重要性,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父爱和母爱。要让学生理解好,必,须联系上下文。①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这个句子说说“我”的看法。②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看法,③联系下文想想“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作者想说明什么?这样一步一步地联系上下文品词赏句,学生很快就体会到母亲的慈爱和父亲的严爱对于孩子成长同样是重要的。这时,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不再是浮华、浅薄的了,这样的语文课就上得有滋有味。
3想象中品析
课文本身有一个特点:意象性特
别强,总会留下空间给人以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化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可以使深奥难懂的内容显得通俗易懂,令人回味无穷。《鸟的天堂》中的:“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表面上写画眉鸟高兴,实际上是表达作者喜爱和赞美之情,他不仅赞这“鸟的天堂”,还赞当地的农民爱大自然,赞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作者这种情感,可以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如果你是会说话的画眉鸟,你会唱些什么呢?”有些学生说:“会唱这颗美丽、繁茂的榕树是我们生活的天堂。”有的说:“会唱这里的农民好,爱护我们。让我们自由快乐地生活。”有的说:“会唱欢迎你们的歌……”
4拓宽中品析
课本是教学资源,课外资料也是教学资源。学生本身也是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在拓展中。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帮助学生品词赏句,给品词赏句更宽广的天空。如教《一夜的工作》,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体会周总理生活简朴后,可补充课外阅读课文《周总理的睡衣》和《难忘的晚餐》给学生阅读,让他们深切体会到周总理艰苦朴素的生活。在引导学生理解“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时问:“‘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是怎样工作?都是批改文件吗?”学生理解后,再补充周总理患重病后其中一天工作的安排给学生看。让他们更感受到周总理是多么的劳苦,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精神多么伟大,这时周总理的形象会更加高大起来。
三、有效地提问——语文课要实现思维对接
问题的难易度是衡量提问有效性的首要条件。切合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感情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不是简单的对话。问题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能促使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非经过阅读思考不能答出。但通读全文,整体思考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好地回答。这样的启发提问对学生形成研读文本的习惯、提高分析归纳能力以及领悟文章表达方法等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并把果子“摘下来”,也有利于培植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教师所提问题要突出课文重点或教学重点,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使问题击中要害。
如教《一夜的工作》,老师设计了“‘如此而已是什么意思?你从‘如此而已中读懂了什么?”的问题,这不起眼的“如此而已”成了学生感悟的触发点:由“如此而已”想开去,悟出了“如此而已”背后的丰富蕴意,也很自然地对整篇课文作了整合思考。
四、有效地迁移——语文课要安排写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还要凭借文本的内容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语言表达的方法、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等。也就是说,要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1模仿写
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每篇文章都是写作的范文,作者的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方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都是学生模仿和迁移的对象。例如,学完《鸟的天堂》,学生懂得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方法后,要求学生仿其写法,写一篇作文《美丽的校园一角》。通过仿写,学生内化了这些写作方法,把校园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描写出来,字里行间流露自己的赞美和依恋。
2想象写
文学具有间接性、概括性。有较多的地方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去填补它的空白处,丰富当时的情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这就是学生最好的练笔之处在想象中写。如:学生通过阅读《一夜的工作》,仿佛亲眼目睹了周总理简朴的生活和劳苦的工作,于是让他们写写“有什么想法?”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学生通过写自己心中的话,还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再如:学习“办公室陈设”内容后,让学生学习“室外华丽与室内简陋”的对比写法,进行一处建筑物的片断练笔,真正落实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这样,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语文味就显现出来了。
3升华写
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篇4
一、妙用歌曲, 激发英语学习情感
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薄弱, 怎样才能让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呢?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内趋力, 使得学生产生想学、要学的心理欲望, 使得学生产生不断探索学习的动力, 只有这样, 才能让广大的英语教师在有限的英语课堂教学时间内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曲调优美、琅琅上口的富有特色的英语歌曲, 不仅能轻松地营造愉快活泼的英语学习氛围, 同时也轻松地将学生的课间或长时间学习疲劳而分散的注意力通过英语歌曲集中于英语课堂学习中, 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巧妙运用歌曲,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 刺激学生的兴奋区域, 让学生主动投身于英语课堂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5 On the farm这一单元内容时, 笔者就利用Old Macdonald had a farm这首欢快活泼的英语歌曲, 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迅速地转移到英语课堂中来, 同时这首英语歌曲也准确地切中本课的教学主题on the farm, 让学生在课伊始就进入了语言的教学情境中, 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即将学的语言知识。再如在教学新知之后, 教师可以巧妙运用“老谱新曲”这一活动形式, 将所学的新内容填进学生熟悉的曲调中, 既能有效地巩固学生所学的新语言知识, 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笔者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4 Halloween这一单元的句型What do you like?时就巧妙运用两只老虎的曲调来自主编歌, 富有音韵美的师唱生答、小组循环唱答, 一改句型练习的枯燥与乏味, 学生们激情四溢、兴趣高昂, 迸发出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二、妙用歌曲, 夯实英语语言知识
小学生由于思维的特殊性, 英语语言学习活动必须借助直观形象, 丰富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性认识, 才能促进和加深学生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和记忆。而英语歌曲以其独特的音律之美帮助学生丰富其感性认识,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唱唱、听听之中掌握语言知识, 在愉快活泼的吟唱之中夯实语言知识, 同时也使得英语教学变得简单而生动。选择跟教学主题相贴切的英语歌曲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同时也帮助学生再现已学的语言知识, 有意识地进行识记。例如在教学数词时笔者就通过Ten little Indian boys的歌曲, 在不经意间学生通过听辨、模仿等多样的手段就已自主学会了one至ten的英语表达, 然后再通过小组戴上头饰表演唱进行无意识的巩固和复习。巧妙地运用Ten little Indian boys的歌曲, 让one, two, three等英语数词不再是字母组合, 而是变成了生动的音乐符号, 课堂气氛变得活泼生动, 充满热情, 让无生命的语言知识焕发了无穷的活力, 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 勾起学生无穷的探索欲望。又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中,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be+动词ing是教学的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攻克这一难点呢?笔者就巧妙借助英语歌曲Bingo, 将语法知识be+v-ing的语言知识和优美的歌曲旋律相结合, What are you doing?I’m watering the flowers.watering, watering, watering, I’m watering./...学生在融洽而宽松的氛围中反复感知这一语言知识的规律,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区分, 这样的语法教学别具一格, 让学生充分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 感受语言学习的成功, 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三、妙用歌曲, 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分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若能巧妙地结合英语歌曲, 就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学生, 帮助学生形成和有效使用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例如笔者经常在课堂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唱问唱答的形式, 促使学生在听他人演唱时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篇5
一、两句简洁的话总能激发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其作用或激励,或赏识,或尊重,或期待,如:“听了同学们的读书,非常好。我想起古人的话: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动笔墨不读书。拿起笔,不理解的做个记号,打个问号。看谁提的问题大,看谁提的问题响,看谁提的问题多?”类似这样的经典名句,在特级教师的课上是屡见不鲜,不胜枚举的,正因为特级教师们能巧用这些评价语,才有了课堂上的精彩,这些课堂用语才是有效的课堂语言。二. “真实、朴实、扎实”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语文教学精神,我在教育杂志上看到崔峦老师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样一句话。有效的语文课堂是追求简单、快乐和实用。教简单快乐的语文,抓住教学切入点是关键。1.教学目标简明具体。教学首先要确定合适的目标。目标要简明,如果目标过多,面面俱到,反而会心中无目标,一面都不到;目标制订不能空泛,要具体。如教学目标“学习作者是如何写景物的,领会作者在景物描绘中表达的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就比 “学习作者在景物描绘中表达的高尚的精神追求”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有利于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围绕目标达成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有利于教师的自我监控——目的达到了吗?没达到采取什么措施及时调控? 2.教学环节简洁自然。真正的好课主要教学环节往往只有几步,着重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读写说悟,实实在在地体会揣摩语言文字。如我在网络上看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建峰老师执教《钓鱼的启示》,他是这样的,第一个环节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批注”,写下各自的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第二个环节交流“批注”;第三个环节自由选择“自助餐”式作业,可将文中某句话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可摘录文中优美词句,也可小组间开展写字或默写比赛,还可以独立为自己设计一项作业。简洁自然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主动思考,积极感悟。三.钻研文本要深入。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我备课没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当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因此,我们在课前要深入钻研文本,从深度、广度等多方面进行研读,挖掘丰富的内涵,再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才能辅导、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更好的开展个性化阅读。与学生一起探究对话,厚积才能薄发,深入方能浅出。总之,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音坑乡明廉小学
数学教学有效目标达成之我见 篇6
一、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二、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内在的联系。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形成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的过程。学习发生的深层次根源来自主体的认知需要,然而学习的实际发生则常常需要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就是说从根本上缺乏认知内需,学习无法发生;但是没有环境的外在刺激,学习内需也难以自发启动。尤其对于心理不成熟、自我意识和自控学习能力尚待发展的中小学生来说,其学习动机更需要依靠教师去激发和调动。
三、加强体验学习的认识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因此,体验具有以下特点:
(一)体验是对学习个体的重视。包括个体的各种生活经验、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因为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以学生个体经验为基础的,是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更是使学生整个精神世界发生变化的过程。
(二)体验是学习个体在数学活动中的行为、认知与情感的整体参与。数学课堂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看一看、摸一 摸、摆一 摆、拆一 拆、拼一 拼、折一 折、剪一 剪、画一 画等各种形式的感官活动。体验除了感官活动,还需要猜测、类比、分析、验证、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令性的、没有思考空间的各种操作活动并不是体验,它仅仅是模仿性的机械操作而已。
(三)体验中的数学活动包括合作与交流。这是因为数学建构活动有其社会性质,也就是说,“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与分享,才能达到共同建构的目的
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如在球的体积教学中,我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分为三组,要求第一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的半球;第二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10厘米圆锥;第三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10厘米圆柱。每组出一人又组成许多小组,各小组分别将圆锥放入圆柱中,然后用半球装满土倒入圆柱中,学生们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半球的体积等于圆柱与圆锥体积之差。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集公理化思想、转化思想、等积类比思想及割补转换方法之大成,就是这些思想方法灵活运用的完美范例。教学中再次通过展现体积问题解决的思路分析,形成系统的条理的体积公式的推导线索,把这些思想方法明确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才能从中领悟到当初数学家的创造思维进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重视夯实数学双基,微观掌握知识技能
在复习过程中夯实数学基础,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知识体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由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从记忆系统中检索出有关信息,选出最佳组合信息,寻找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六、把握好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篇7
1 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
1.1 学生
首先, 小到学生个人, 大到学生群体, 都会对教学的有效性产生极大影响。
不少高职生从外表上看都是成人了, 但在认识上眼界与格局不高。只捡自认为重要的课就听一下, 还有的人是什么课都不想听。没有好学习习惯, “失败”体验多于“成功”体验。还有些人虽有学习愿望, 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专注效率不高, 学习信心不足。
有时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受学生内心感受、生理、心理的影响, 与一个人的克制力、忍耐力、坚持性、责任感等与控制情绪方面的能力有关,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
群体心理更会影响教学有效性。先可能是小部分人不学习, 周围的人也会跟着受影响。如果不想办法控制, 恐怕坏循环并未因此结束, 进而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情绪, 使得教学效果更差。
1.2 教师
经观察发现, 有效教学者既要精通专业知识, 表达力强, 又要有感染力, 思维逻辑慎密, 教学形式多样。长期思考、钻研的习惯, 能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迸发出灵感, 多样化教学, 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思维, 才能有效的保持教学有效性的鲜活度。
有亲和力, 情商高的教师, 具有人格魅力, 更善于与同学们沟通, 不论是在课上还是课外, 经常带来积极、愉悦的情绪。情绪好, 自然教学效果就好。
因此, 综上所述, 基于教师的层面, 在追求有效性教学中, 不仅取决于老师的智商, 更与情商和“沟通力”有关。课堂信息的有效传达, 更依赖于真切关爱情感、良性、积极情绪的传达。
1.3 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有硬环境与软环境之分。教学设施的完备性, 没有空调, 噪音, 上课时间安排得好不好等, 这都属于教学的硬环境。人在心理和生理上感觉不适时, 是不利于实现有效性教学的。
教学软环境不仅仅在课堂上, 更在课堂之外。好的教学环境能促成有效性教学, 坏的教学环境会直接导致失败的教学结果。教学软环境除了与教师的个人知识有关外, 还与学生心理感受、群体心理密切相关。
教学软环境还与学习风气有关, 学习风气又与社会风气有关。现在的高职生普遍自我意识强, 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由于心智没有完全成熟, 缺乏责任感, 做事不认真, 缺乏诚信意识, 思想认识上缺乏判断力, 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 失去学习的动力。过去, 很多教师可能都会认为, 这一类有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事, 不该是教专业课的老师要管的事。但良好学风的建立, 一定是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多管齐下才能实现。于平凡点滴中, 长期坚持不懈的对群体心理正面引导, 不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群体, 两手都需要。
2 站在教育心理角度分析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2.1 群体心理对个体具有导向作用
群体心理是存在于群体中成员中, 它反映群体中相互关系的共同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个体生活在群体中, 其心理状态和特征、行为方向, 都会受群体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遵从、服从、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以及群体决策等。
班集体规范中存在两类规范, 一类是正式规范, 如学生行为准则, 班规等;另一类是非正式规范, 虽无明文规定, 但它是自然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如舆论、班风、班级传统等。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群体规范, 对营造有效性教学环境有利。
作为专业课的老师, 应该充分认识到班级非正式规范的重要性, 应及时掌握班上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 班级的舆论倾向, 班风等。积极主动的与他们进行沟通, 掌握“核心人物”的思想动向, 建立平等互助、互敬的良好师生关系。应对他们进行正面影响, 进而辐射到群体中的其他成员。
在建立好学风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在班上要树立“学霸”的典型。端正群体对“学霸”的正确认识, 以成为“学霸”为荣, 扭转视学霸为异类的不良倾向。
二是对于班级中出现的好的学风现象, 要及时与群体沟通, 宣传正能量。如拍照发微信圈, 发学生的QQ群, 从心理上暗示正能量。良性信息需要长期持久的逐步渗透。心理暗示作用, 能很好的促进有效性教学。
三是重视正式的、官方的群体正能量带动作用。首先是要有好的学习能力, 然后是具备社会活动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等。连最基本的都没做好, 不是一个合格的班干部, 在评先评优时, 要有倾向性, 应考量全面发展, 综合发展的人才。从舆论方面、意识层面上进行正面引导。
四是用好班会的“阵地”。例如组织学生探讨, 什么是责任, 什么是诚信, 当学习与学校公益性社会工作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等为议题的辩论会, 在辩论中帮助多数人从心理上迈向理性、成熟。
五是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专业社团活动, 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体验职场对个人素质的要求, 端正学习风气。
2.2 学习与认知心理影响学与教的效果
(1) 充分发挥刺激、反应、强化的作用, 提升知识技能的熟练掌握度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联结派的学习理论告诉我们, 学习的过程是S——R的过程, 即:刺激——反应过程。训练得越多, 习惯形成得就越快。除了要强化教授的知识与技能点外, 更需要注重强化树立学习信心的心理暗示。
在培养学习信心方面, 可以小到他们每一次独立完成一个复杂工作任务, 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要有耐心, 经常欣赏、赞许他们。要经常给予表扬、奖励等肯定性的评价, 促进愉快学习情绪的生成。
(2) 采取合适的方法组织教学, 促进有效性教学。
心理学的研究指出:这一过程使课程与学生主体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 建立起内在的联系, 形成新的高阶认知结构。这种内化的知识便于提取与利用, 具有较高的迁移性, 从而在未来解决问题时长久的起作用。
过去我们常采用的是简单课堂灌输式的方法, 强行将学生带入认知活动中。实践证明, 这种方法对于学习基础差, 没有学习自觉性, 理解力具有差异性, 身体状态各不相似的学生群体来说, 属于低效的教学方式。
3 站在心理角度营造利于有效教学的环境
如何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结构、内涵、外延形成深刻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自创的, 基于认知学习心理过程的“四种对话”轮替的教学模式。
第一阶段:预习——“讲义与生的对话”;事前提供教学材料, 以线索、图形、思维导图、简单文字说明等方式制作成讲义, 促成知识的迁移。在抄讲义时, 跟着思路, 进行理解, 形成新认知。一般性的简单问题, 在抄讲义中就可以基本解决, 为后一步的课堂讲解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解惑——“师与生的对话”;前期抄讲义过程中, 已明确疑难点。课上对学生提问, 讲授变得更有针对性。讲授不需要事无巨细, 面面俱到, 只对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阶段:强化认知——“生与生的对话”;小组学习法是推动教学做合一活动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先选拔出理解得快的导生。老师只需先把导生教会, 由导生给自己的小组成员进行讲解。讲解过程本身, 对于导生来说, 是对知识进一点深加工的过程, 他们需要在讲解前对刚学的理论与技能, 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 形成思维地图, 开启严密的逻辑思维, 在讲解中得到认知的升华, 组员与导生同时受益, 强化新旧认知。还可以小组与小组间的对抗, 互相提出自己小组认为最难的问题, 来加深自主学习的过程。
第四阶段:认知升华——“生与己的对话”;如果一个课堂能发展到“生与已的对话”阶段, 可以说有效性达到较高层次。可以要求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案例, 能自我考核, 设计出能反映前期已学过的新旧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案例。其案例的复杂与正确解决程度, 能反映其认知结构已达到层次性。
“四种对话”轮替式的教学, 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职课堂的教学, 在推动“生与己的对话”中, 只有少数学生能参与, 在达成有效性教学的路上还有很多待摸索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
参考文献
[1]余浩.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材开发[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 :21-27.
[2]蔡静.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1) :68-70.
[3]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R].
[4]王光远, 陈汉文, 林志毅.会计教育目标之我见[J].会计研究, 1999 (9) :45-50.
[5]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6) :37-39.
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篇8
一、思想政治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中存在的问题
(一) 陈述笼统空泛。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确定了总目标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分类目标。其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如“热爱中国共产党,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等, 这些目标是整个高中学段的教学目标, 而很多政治课教师将其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课堂教学目标中。显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这种陈述语句都是正确的废话。
(二) 要求强行一致。
很多政治课教师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研究, 在制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时想当然地要求全体学生都达到“具有公民意识”、“具有创新精神”等, 这其实是将目标的主体抽象概括化了, 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内在的、复杂的心理因素, 并不像外显行为那样容易控制和测量, 因而要求全体学生都达到某一相同高度的水平只能是脱离了实际的美好幻想而已。
(三) 设计无法实施。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和归宿, 然而, 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过于笼统, 在课堂实际教学中, 师生无法采取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程序或模式来实现这种“遥不可及”的目标。有些政治教师只是在课堂小结中概括几句鼓舞人心的话而已, 只重视知识的灌输, 这都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导教导学功能流产。
(四) 评价无从下手。
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直接参考依据。但是以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制定和表述过于笼统模糊, 使得评价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怎样才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根本无从考证、无从测量。
既然政治新课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有着必然的联系, 那么, 为了有效落实新课程, 就要进一步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策略。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策略
(一) 设“真实生活”情境, 使课程内容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 科学合理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让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主体置身其中, 为问题的解决设计方案, 寻找有意义的信息, 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与组织, 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最终使学生的品德、知识和智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 搭合作探究“舞台”,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在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学生会遇到许多问题, 有些问题教师根本无法做出准确预测和判断, 这时教师应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 促成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证明自己的想法, 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 运用已学知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 把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三) 挖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求知热情
罗丹有句名言:“美, 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高中政治课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 教师充分挖掘这一情感资源, 能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得真正的知识, 并将知识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中, 从而形成整体的精神建构。
1. 一材多用。
一例到底, 层层展开, /多角度剖析。运用此法, 要求所选用的材料信息量大, 必须能涵盖和对接本节课所有的主要知识点。在使用的时候, 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一一剖析、提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
2. 激活理论。
典型材料以其无与伦比的表现力、影响力和吸引力,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最大限度地印证教学内容, 能以“一以当十”的效能。用鲜活的生活素材来激活书本的理论,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让学生认可、接受所论证的理论观点确保政治课的时代气息, 提高政治课的吸引力。
3. 角色探究。
高中学生大都喜好模仿, 乐于表现。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得到教师、同学的认可, 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通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成功对接, 使书本知识内化为能力;同时学会了关爱生命、关注社会, 提高人文素养。
(四) 扬教师人格魅力, 用真情感染学生
新课程主张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和互动, 通过这种交往使教师对学生起示范作用, 用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去感染学生, 开启学生的心灵, 启迪学生的人生。如果在感情上对真、善、美爱不起来, 对假、恶、丑也恨不起来, 又怎能调动学生的情感, 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作用呢?
总之,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要成功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必须要认清这一维目标的本质与特征, 教学中教师要以情唤情, 精选情境, 注重体验, 才能在“心灵共鸣”过程中, 收获认知上, 方法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丰收。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这不仅需要理论指导, 更需要一线教师不断地课堂实践与反思。
摘要:在高中政治教学新课标中, 用三维目标替代了“识记、理解、运用”的旧体系, 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提升能力目标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为高中政治教学三维目标中的主导目标, 凸现出全新的高中政治课程观。
关键词:高中政治,新课程,教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策略
参考文献
[1]白晋荣、杨翠英, “质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5期
[2]乔建中,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 《教育探索》, 2006年第10期
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篇9
关键词:小学品德,社会课程,有效教学
一、小学品德教育与社会教育课程结合并重
1.小学品德、社会课程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浅析
一直以来, 众多的学生家长甚至相当一部分教师, 过分看重学生的分数, 形成了以分数论英雄的结果。更有甚者误导学生, 让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 就是做好了一切。这样“重成绩, 轻育人”的结果是相当可怕的。长此以往, 会造成学生缺乏爱心、自私自利、缺少社会责任感等严重问题。我国各地方教育部门为了纠正这一错误的导向, 制定各种措施。小学品德教育和社会教育课程的开展, 就是这其中一项举措。经实际调查研究, 有关教育专家提出, 将小学社会教育课程与小学品德教育相结合, 同抓共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小学社会课程与小学品德教育的目标达成的有效教育方法
(1) 榜样分析法
这是社会课程与品德教育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通常会以伟大领袖、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等人物作用榜样, 为学生讲解分析这些人物身上所独具的高尚品德, 及其能具有这样高尚情操的原因。通过对榜样人物的深入分析, 建立起学生的道德观。使学生对英雄人物感学到尊敬崇拜的同时, 也觉得即贴近生活又有可信度。同样, 因为榜样人物往往带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因此可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 表演法
表演法可以将形形色色的榜样人物或故事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学生眼前, 学生在编导演出的同时, 可以身临其境的体验故事中榜样人物心理学活与行为思想。比如, 雷锋帮助盲人过马路的故事。扮演雷锋的学生可以贴身的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而扮演盲人的同学也可以切身的体会到社会弱势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艰难, 由此培养学生的社会爱心并帮助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感。
教育方法的选择是品德教育及社会课程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十分重要教学策略。它直接的影响着其目标能否有效达成。
二、社会课程及品德教育目标达成有效性的调查
1.充分利用生活, 在思考中拓展认知的有效性调查
所谓充分利用生活就是指用贴近学生生活或贴近学生可以接触到的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针对要探讨的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展开一系统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 然后通过结合“你是如何获得成功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和了解“团结的力量”。
品德教育教学中若没有情感教育, 那么只能说这种教学是苍白无力的。学生品德的培养不能只靠说教, 正确的方法是适时的引导。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 (比如故事、角色扮演、多媒体手段等) 让学生自己体验感悟生活, 从中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比如, 在父亲节及母亲节的时候, 布置“帮助父母做一件家务”“帮父母洗一件衣服”的任务, 让学生体会父母的关爱与家庭的温暖, 近而激发学生们的感恩之心。
此外, 现在我们所讲的体验, 大多时候是一种移情理解。这是一个将他人经历慢慢融入到自己心中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让学生触动心灵。在学生们体验与感悟的同时, 教师要看准时机会进行引导和启发。比如在开展“学雷锋, 树新风”的活动中, 通过对残疾人及孤老户的帮助活动, 让学生们更直观的体验到社会弱势群体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他们所承受的痛苦。近而唤起他们的同情心。
经过一系列的教学工作, 不少学生从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开始慢慢改变, 学会了理解父母、关心他人。
2.开展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德行的有效性调查
我们开始社会课程、品德教育, 那么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呢?当然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出高尚的社会道德情操。所以,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就是导行。品德教育一定要与生活相沟通, 引导学生逐渐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其实目前小学的品德教育与社会课程的教材内容的编选都选择了十分贴近生活的题材, 那么老师们就要做到课内重教学, 课外重行动。因此课外实践活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1) 组织学生参加绿色环保活动
让学生们组成小分队, 进入到居民小区、各个公园, 对绿化进行调查, 为路人说明绿化环保的好处、劝导路人爱护花草及树木。划分负责区, 各小分队负责其负责区内树木花草的保护工作, 为树木等挂牌, 编写爱护树木的宣传标语。
(2) 强化学生的安全知识
联系交通、公安等部门指导员来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及人身安全知识的讲解课。当学生遇到危险的时候, 可以在第一时间用正确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人身或财产安全。如果条件允许, 可以让学生配合交警, 在路边体验当一回协勤员, 对不遵守交通安全的人进行劝导并告知其行为的危害性。
(3) 教授学生简单的生活能力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 我国百姓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又因为计划生育法规的实施, 造成了我国多数家庭独生子女的情况的出现, 优越的生活条件再加家中独子独女的情况, 造成了很多娇生惯养孩子的问题的出现, 吃穿等物质条件上, 父母尽最大的可能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 这就造成了孩子普遍对食品或商品的优劣缺乏简单分辨能力的情况。在校很多教师发现, 有很多孩子对食物是否过期、什么样的食物不能再食用等生活常识缺乏基础了解, 那么做为社会课程教育的一项, 应该教授学生简单的识别商品或食真伪、是否过期、变质食物的简单分辨等基本生活能力, 如果有条件的话, 可以拿出具体实物让学生从外观、颜色、气味等方面更进一步了解。
(4) 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伟人、英雄纪念馆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请专业的讲解员为学生讲说伟人英雄们的感人事迹。让学生从参加中将伟人英雄们的形象从想象中通过照片、历史资料、用品用具等实物将其形象更具体化。参加结束之后, 可以以班级为单位, 布置写作观后感、开主题班会交流参观体会, 这样可以将伟人英雄们的高尚品德与良好的行为做为一种导向, 让其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
三、调查结果小结
经过笔者走访调查发现, 以上述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而达成目标的多所学校班主任老师发现, 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案的实施, 发现班上很多学生从一开始的对他人表现冷漠、脾气暴躁、以自我为中心等等行为, 渐渐变得乐于助人、对长辈谦卑有礼并能团结身边的同学、凡事不再只是想到自己的利益, 而很多家长也惊讶的发现, 孩子的生活能力上也有明显的提高, 变得主动理解父母, 会做简单家务。
综上所述, 小学品德教育、社会课程学习的情感目标和知识能力目标的达成对完善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之外的生活能力及生活知识是十分有效和必要的。因此, 校学和家长应引起对其的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吕霞飞.小学品德课堂中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 .
[2]董小疆.注重生活实践, 实现课程目标——小学品德课教学感悟略谈[J].商情 (科学教育家) , 2008, (1) .
[3]王守娥, 张政武.德育工作常抓常新[J].黑河教育, 2005, (4) .
[4]杨今宁.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材的使用[J].河北教育 (教学版) , 2006, (10) .
[5]李金宝.德育生态论——当代德育生态危机与重构[D].吉林大学, 2009.
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篇10
一、课外文体活动校本课程目标的有序设计
课程目标的预设是课程开发的首要工作。只有明确了课程开发的目标,才能使课程的后续开发能有序进行。校本课程目标的预设要从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多样性发展的个性需求,并以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为依托进行有序设计。
1.课外文体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自2004年三校合并成立以来,学校毅然决然确定以“全面发展”为办学特色,并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学校领导层一致认为,作为育人的场所,学校不仅要教孩子知识,还要保护学生的兴趣。从这个角度讲,单靠抓课堂远远不够, 课外文体活动与课堂学习同样不可或缺。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一个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环境和空间,因此,搞好课外文体活动对他们的身心成长尤为重要。
如何抓好课外文体活动,形成学校特色,取得丰硕成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带动学校各项工作高效开展,学校领导班子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达成了共识,把抓课外文体活动作为推动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创办“省内一流的现代化学校”的一个重要举措来实施。利用我校的师资、场地器材、环境一流等有利条件,我们确立了学生在校“每天快乐健身一小时”的课外文体活动主题,制订了“还给学生自己的童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全员参与,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活动目标。
2.课外文体活动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初中学生是人生中最生动的年华,他们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在学习之外他们需要一个能充分放飞心灵和尽情挥洒个性的时空。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肩负着培养人的崇高使命,因此,坚持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有计划、有意识地引导和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以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是学校教育责无旁贷的任务。而课外文体活动正是学校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课外文体活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课外文体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的重要手段,在遵循体艺科技教育规律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蕴涵着品德修养、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社会适应、学会合作等众多教育因素,是学校素质教育创新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课外文体活动校本课程目标的多元设计
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及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课外文体活动校本课程的目标设计也应呈现多元化、分层化的特点。(1)近期目标:①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倡导“创特色教育, 办品牌学校”的办学理念,促进师生身心素质的发展;②推进课外文体活动文化价值的逐渐形成和日臻完善;③发挥该活动在实现创设“舒适的学习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高效的发展环境”的学校发展目标过程中的促进作用;④充分体现活动在促德、健体、益智、 审美等方面的教育功能;⑤逐渐形成课外文体活动校本课程体系, 促进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及家庭的一体化活动进程,激发学生对课外文体活动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⑥探索适合义乌环境,同时具有我校特色的学校课外文体活动多元模式,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和谐发展。(2)远景目标:①不断强化全校师生的课外文体活动意识,突显学校办学特色;②通过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健康发展的水平、团结合作的意识、终身体育的思想和审美能力、自主创新的能力得以全面增强;③将体育与艺术,健身与娱乐, 传统与时尚融汇一体,融合多学科的教学因素,体现多元化的育人功能,呈现多层次的活动形式,将“快乐教育”“养成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有效整合,体现“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④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推动学校的科学管理和教师特长、学校特色逐渐形成。
二、课外文体活动校本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1.精心组织,确保各项活动有序开展
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并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我们把课外文体活动内容设置为“竞赛类、特长类、娱乐类和其他类” 4个大项和篮球、无线电测向、篆刻等44个小项。在具体实施中,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从安全管理、技术指导、场馆设施、评价激励、制度保障及舆论宣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合理的组织分工。
课外文体活动时间长,学生参与多,涉及场馆广,其间如果没有精心的组织和人员的落实,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因此,学校鼓励全体教师的参与,既有助于加强管理和指导,同时教师的亲自参与也是对学生的有力示范。如,班主任负责检查督促和管理本班学生的参与情况,体育、艺术和科技等专任教师系统安排活动的内容体系和评价考核体系,参与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引导有特长的教师或聘任校外人士组织专项活动的开展,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安全管理和学生参与质量效果的评价等,这是开展好课外文体活动的必要保证。
2.加强管理,反馈及时,调整到位
由于课外文体活动项目多,时间长,参与活动的学生多,涉及场地广,出现问题在所难免。为此,必须加强管理,及时反馈,调整到位。如,部分学生无法在课外文体活动前完成作业,从而影响了对活动的正常参与,对此,学校及时做出决定,允许他们带作业到专门阅览室继续完成作业,但老师将对该教室实行“监控”。如果一段时间内,同一班级未完成作业学生人数较多,学校领导将了解任课老师布置的作业量是否过多,防止增加学生负担。又如,有时发现因动作迟缓而迟到的、因没有确定自己的活动项目而到处瞎逛的学生较多。这时,学校会马上作出决定,由政教处对学生活动到位情况给予检查,并与班级三项竞赛挂钩,从而杜绝此类现象的再次出现。
3.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激发师生参与热情
为了激发广大教师与学生参与课外文体活动的积极性,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以保证课外文体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学校在活动管理、评价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在构建课外文体活动评价和考核体系方面,我校提出学生评价看参与态度和活动效果,教师评价看参与情况和协调指导效果,班级评价看学生参与面和班级文体特色的形成,具体要求每天都有纪录,每月总结一次,学生每学期评价一次并记录到成长记录册中,班级考核与文明班级评选挂钩,期末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先进集体”和“课外文体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学生”的评比,有力地促进了“课外文体活动”长效机制的形成。
摘要:“课外文体活动”校本课程的成功开发有赖于课程目标的有序设计和有效达成。课程目标的预设要从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多样性发展的个性需求,并以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为依托进行有序设计。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精心组织,确保各项活动能有序开展;加强管理,反馈及时,调整到位;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激发师生参与热情。
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篇11
语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指导和制约着整个教学活动,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然而现实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学目标的设计常出现一定的随意性和难以操作的缺陷。有的直接照搬照抄教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既缺乏对学生学习实际能力的分析,又没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致使整个教学活动从一开始就注定它是一节低效或无效的语文课。那么如何设置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应该把握教学目标的三大特点: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指向学生,必须具体明确,必须可以达成。
一、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指向学生
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为核心要素所组成的互为依托的双边活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所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这是非常形象而又通俗的提法,由此反映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指向学生。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对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的已有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特长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实施目标的过程与采用的方法具有激励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去设计教学目标,既不拔高要求,也不降低要求,做到既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又能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不断发展新能力,不断丰富情感,不断完善人格。确定了具有发展性的阅读教学目标,再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那么,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最终就会实现。
二、课堂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明确
教学目标是全体学生学习的底线,具有教强的可完成性。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灵魂,是师生间教与学活动的调控器,是教学活动中维系师生互动的纽带和控制中心。制定具体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每位教师在备课时深思熟虑的事情。
“有的放矢”是每一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新课程关注课程目标,更关注教学环节。它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有的程序化、机械化,有的模糊化、混乱化,……教学目标是一个具有形象生动度的问题,一个选择灵活度的问题,一个深刻和广博度的问题,一个明确和严格度的问题。无一而不足,并行才可前进。比如,我们在教案中经常看到这样的课堂目标设计(1、学会生字词。2、正确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重点字词。3、感悟文章内容,领悟生命的哲理!4、学习本文先抑后扬,借物抒怀的写作手法。5、品味本文委婉清新、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
从上面设计的课堂目标来看:第一点,目标设置过于宽泛,学生难以完成。第二点,行为动词如“感悟”、“领悟”等词语意思模糊,学生操作起来难度教大。有的老师甚至将它公式化,“放之四海而皆准”, 换几篇课文,这套标签贴上去依然可行!因此,在实现目标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目标内容应是可操作的,在目标的达成与否,达成到何种程度上又是可检测的,这样的课时目标才是有意义的。首先,目标表述应该是具体明确的目标指向清晰、主次分明、联系紧密。如用词过于抽象概括或中心目标不突出或目标条目过多等等,是不利于操作的。课堂教学时间是个常数,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一两个就可以了。核心的目标完成了,其他目标也会在实现核心目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落实。
三、课堂教学目标必须可以达成
教学目标是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指导依据,为学习者提供科学目标性保障。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通常以教案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案上的目标设定就显得尤其重要。学生学习时首先要看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来进行具体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根据自己学生的能力和学情设定具体可行的目标。它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了解预期的学习结果,明确学习目标,进行清晰的学习活动。
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条理清晰,让学生听得清楚,学得明白。比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我在第二课时重点讲一点,就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我引领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分析它们在句子中的含义。通过反复演练,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
那么重点的问题是教学目标如何有效达成呢?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衡量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看什么
(1)教学环节是否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所采用的哪些教学策略促进了目标的有效达成?有何建议?
(2)能否紧扣教学目标设计训练点与作业?
(3)从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结果来看,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哪些达成度较高?哪些属于失效目标(未达成或达成度不高)?
(4)课堂是否有无效教学环节?是否有精彩生成环节?教师是怎么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
(5)教师是如何处理好统一的目标与学生个体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2、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基本策略
(1)设计有效教学活动。
(2)优化教学方法。
(3)关注目标的生成性。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我们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应围绕着教学目标来制定,而在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实施就是为了完成教学目的的。
3、教学目标如何达成
明确了教学目标后,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阅读才能有效地达成目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去读,特别强调读懂了什么?读中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读出文本中的情境和内蕴,读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独特感悟。
1、有效地提问。
2、有效地“对话”。
3、有效地朗读。
4、有效地感悟。
【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推荐阅读:
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性与达成的有效性10-21
教学任务设计的适切度与课时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关联性的研究07-29
注重目标的达成11-03
有效教学学习目标07-30
从教学目标谈有效教学10-06
幼儿园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与落实09-09
努力达成你的目标09-26
教学目标的定位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