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目标谈有效教学

2024-10-06

从教学目标谈有效教学(共12篇)

从教学目标谈有效教学 篇1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是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基本要求在不同学科中的具体体现。同样, 也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应用必须实现的目标。在大量实践案例中, 我们却看到有些教师只重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与实施, 忽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与实施;有些教师不能够准确把握“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指向性, 将“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来设计与实施;有些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能明确描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而是将其混入“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之中。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归根到底在于教师未能深刻理解和把握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核心思想, 只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 未能认识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必须在一定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够实现。

一、把握好三个维度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某教师将语文《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识记背诵文中的妙词佳句;感知文章内容, 把握文章主旨;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描绘、表述等方法赏析妙词佳句, 感知文章内容, 把握文章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秋的独特感悟,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秋之美。

这种分项表述的教学目标, 将三个维度分别列出。但是, 这种分列处理并不表示教学目标是各自独立的, 要分阶段处理, 也不表示教学过程的先后顺序, 而是表示在本堂课的教学中, 应当从这三个维度来考虑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

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指的是同一事物的必不可少且相互交融的三个方面, 是构成一个事物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识与技能”是人发展的基础, 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 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 是实现另两个教学目标的环境、途径和桥梁, 也是实现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 它伴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 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 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课堂教学会回到课改前的状态, 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

在课堂教学中, 无论是教师的教, 还是学生的学, 都必须在一定的教与学的过程中, 利用一定的教法与学法来进行。“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的实现, 渗透在其他两个维度目标的实现过程之中。没有该维度的目标, 我们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就难以落实;没有该维度的目标, 其他两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

二、如何描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在《找规律》的教学中, 北京史家小学的杨扬老师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观察、猜测、实验和推理等活动, 在看一看、找一找、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的过程中, 理解并运用循环排列的规律, 学会找规律的多种方法”。这就很好地体现了在“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中, “过程”讲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方法”讲的是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方法, 而不是寻找具体的计算方法。

山东淄博师专附属小学王姿老师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和知识的双向交流, 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要改变‘师传生授’的传统教学方式, 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参与学习探究, 学会学习, 学得主动, 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自由发展。”因此, 在小学语文《云房子》的教学中, 王老师就根据学生对云朵形状与色彩千变万化的独特体验, 确定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发展性教学目标;又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 设计了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互动性优势, 使整堂课的教学“动起来”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白板之间的交互性的“动”, 不仅诱发和培养了学生读和说的兴趣, 让每一个学生喜欢读和说, 而且在学生反复读和说的基础上, 对学生随时产生新的诱因, 让学生在交互性的“动”的过程中, 逐步视“读”和“说”为一种乐趣和享受, 进而使自己的学习经常处在主动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之中, 教学效果明显。

我们必须十分清楚,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 讲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 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从教育的核心功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看,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指的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因此,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学习主体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法, 设计和描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我们试一试对《舞动的蝴蝶》“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描述做一些修改。

原设计:通过画一只舞动的蝴蝶, 并进行活动,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修改后的设计:1.通过观察图片和拼蝴蝶, 学会抓住物体特征描绘物体的方法。2.通过画一只舞动的蝴蝶, 学会动态物体的绘画和表现方法。

这样修改可以使“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任何一位教师拿到这份教学设计, 都知道应当怎样实施教学, 也可以使所有学生都知道应当学习和掌握什么, 知道应当怎样学习。

三、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促进“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实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 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 融于学科教学过程, 以促进学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实现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达成的主体是学生, 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要将学生的学习参与活动引向深入, 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新技术的作用, 应当尽可能增强课件的交互性。

1. 针对学生的学习特征, 创设有趣的学习活动,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过程中来

某教师在《爬山虎的脚》教学中, 引导学生理解爬山虎为什么能够爬在墙上时, 先提出问题: (1) 读一读, 想一想: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什么样? (2) 画一画它的样子, 想一想:用什么颜色画?怎样画?

教师没有把表现爬山虎脚的图片直接展示给学生看, 而是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书。先读懂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上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和“细丝跟新叶子一样, 也是嫩红的”这些语句,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画爬山虎的脚。画完后, 教师请一名学生到白板前添画爬山虎的脚, 其他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爬山虎的脚到底是什么样子?他画的到底对不对?这时, 教师恰到好处地运用白板的放大镜功能, 把图片上的脚放大。啊, 谜底被揭开了!学生豁然开朗——原来爬山虎的脚是这样的。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画谈谈对课文的理解。这个设计是使学生在读、画、看、想的过程中, 清楚爬山虎为什么能够爬的生理性原因, 进而也了解了在说明文写作中, 应当通过抓住事物特征, 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 才能准确、清楚地描述被说明事物。同时, 也能够逐步将这种写作方法向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过渡, 并很好地达成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2. 引导学生的学习向深度学习方向发展

与那种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 孤立地存储信息的肤浅学习相比, 深度学习强调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批判性地学习。

如果下列活动没有对高级思维的具体指示和要求, 就属于浅层学习。如写一个故事、画一幅图画、搜集有关的资料、写一个调查报告、参加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套用一个公式解一道题目、阅读一篇文章、制作一个表格。转化为深度学习的关键词, 应为“证明……”、“分析……”、“找出……”、“阐明……”、“描述所表达的感受……”。

我记得一位专家在讲中外教育观念的不同时, 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课上, 讲到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对大战结束的影响时, 国内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对二战结束有哪些影响?”这个问题本身没有错, 很直截了当地抓住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美国教师提出的问题却是:“如果你是美国总统, 你将做出怎样的决定?为什么?”他没有直接问投原子弹对结束二战的影响, 而是将学生摆到了当事者、决策者的位置, 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后再得出结论。这就是思维深度问题。我国教师提出的问题, 从书上一翻马上就能找到, 而美国教师提出的问题, 是需要经过积极主动思考才能回答出的。

3. 设计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内容

山东济南市解放路第一小学教师韩颖在四年级英语《Unit2 What time is it?B Let’s learn》的教学中, 设计了6部分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问题, 利用白板的页面插入F l a s h“Ten little candles dance”的歌曲。师生边唱边用手指数数。教师伴着音乐将1~1 0的数字卡片发给不同的1 0个学生, 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是利用白板呈现教学资源时的放大镜、隐形幕布、手写、删除和链接功能, 通过抢答游戏复习学过的知识, 导入新课。第三部分是让几个学生分别在白板上使用拖曳功能, 展示、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学生在边看、边议论、边评价的过程中,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四部分是一个可以控制的挂钟, 师生可以控制时间, 其他学生根据时间的变化, 讲出表示时间的数字。这样, 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他们的生活实际更加贴近, 而且也给更多的学生创造了参与和表现的机会。第五部分是一个学习与复习性游戏。学生在白板上用直线, 将表上的时间与表示在这个时间他们应当做的事情的单词连起来。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连线, 自主地找到每一个时间应对应的事情, 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完整地呈现给学生。第六部分是总结、复习和巩固练习。在这部分课件中, 教师设计了小组竞赛、演奏自编歌曲、盖红章、发红包等活动, 使学生们在整堂课的教学中, 始终笼罩在积极、主动、轻松、欢乐的氛围之中。

从教学目标谈有效教学 篇2

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 何丽丽

【摘要】绘本阅读在近几年受到小学教师们的青睐,逐渐走入课堂教学当中,但在实践中出现过度分析、过于放任、流于表面等问题。根据绘本阅读的四层教学目标,提出了四种教学策略,分别是用心演绎、穿针引线、读练结合和引入主题。只有正确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帮助教师达到绘本阅读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绘本阅读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绘本,是一种由精致生动的图片和简明易懂的文字结合在一起的儿童文学作品。这类图书特别强调视觉传播的效果,非常适合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低年级学生阅读。因此,绘本阅读在近几年受到小学教师们的青睐,逐渐走入课堂教学当中。绘本图文结合的形式,既满足了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也能为其将来的文字阅读打下能力基础。同时,对于教师而言,绘本可以为学生提供语文学习之外的阅读素材,也是很好的阅读启蒙的平台。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不足,绘本阅读的教学常常会走入误区,无法充分发挥出绘本阅读的最大效益。常见的误区包括:

过度分析。因为习惯于分析一篇篇课文内容,语文教师在拿到一本绘本时特别容易“庖丁解牛”,在讲授过程中拼命讲解,唯恐落下某页某点。实际上,绘本最需要的是启发学生自主观察,借助文字理解故事,过度分析就失去了阅读本身的意义。过于放任。与过度分析相对,教师也容易忘记其作为“引路人”的身份。一般来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播放绘本的课件,和学生一起观看。如果只是不停地翻页、浏览,没有设计好教学过程,同样达不到绘本阅读的教学效果。

流于表面。部分教师会采用朗读文字的方式带领学生阅读,或者不断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来推动教学的进行。这样看似符合阅读的过程,但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就容易停留在故事的表面,失去深入理解和思考的机会。

针对以上常见的误区,笔者在绘本阅读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经验的积累和教学的反思。笔者认为,要想上好一堂绘本阅读的课,首先需要明确绘本阅读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际,制定好可行的、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的绘本阅读课,才能在不断的实践和改进中获取更大的教学效果。

跟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一样,绘本阅读的教学目标也需要具体化、层次化。针对绘本适用的年龄层学生,笔者提出如下四个教学目标。这些目标相互联系,层层递进。

1、激发阅读兴趣,完成从图片到文字的阅读过渡。

2、促进认知发展,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联想力等等。

3、培养阅读能力,包括读图能力、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记忆力等等。

4、形成阅读习惯,让绘本阅读不止于课堂。以上四个目标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教育学家蒙特梭利认为,儿童不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他所进行的活动是随心所欲的,没有逻辑性和目的性,成人的责任是辨认儿童自由展现出的状态,发现需求,给予帮助。因此,成人应该先为儿童准备自由的环境,再为儿童准备有结构和秩序的环境。为使教师的教学更好地游走在“自由”与“有序”之间,笔者总结了绘本阅读的几点教学策略。

一、用心演绎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绘本有鲜明的图片,文字也不多,但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还是缺乏立体效果和视听效果,容易失去往下阅读的欲望。另外,在课堂40分钟里,学生的注意力较不稳定,容易分散,很难做到一直跟着老师走。以上学情经常阻碍绘本阅读的教学进展和效果,因此,在教学时,老师扮演的角色就不仅仅是一位老师,还应该是一位演员,在讲故事的时候运用生动的语气和夸张的动作,让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师身上,抓住学生的阅读欲望推动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边讲边演,合理板书,出示教具,即兴互动等等,抓住学生的无意注意,润物细无声。

笔者在上《快乐鸟的许诺》这一绘本课时,就全程充当了一回演员。因为有快乐鸟和大山两种角色,在神态上、动作上和语气上都要随时转换。学生在教师的演绎当中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情感,更有效地理解故事。同时,在教师边演边讲的过程中,适当展示图片的配文,完成学生认字识字的任务,引导其文字阅读的发展。

二、穿针引线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读图的时候,由于不懂得抓住主线,特别容易被无关紧要的画面吸引,而游离于故事之外。比如,明明是一只猪的故事,学生可能就对角落的蜗牛爱不释手。特别是全班学生一起阅读的情况下,每个学生的关注点有所差异,教学就会受到影响。因此,阅读的主线要靠教师来为学生穿起来。在播放图片之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预设,这些预设或者是线索,或者围绕主人公来提问。那么,学生就会期待看到下一张图,并在老师的提示下进行观察,并展开想象,从而学会用集中的思维阅读图片,理解绘本。

笔者在教授《荷花镇的早市》这一本绘本时,就通过穿针引线的方法让学生正确地成为阅读的主体。《荷花镇的早市》是一本描绘乡土民俗风情的绘本,故事性没有一般的绘本强,但其唯美的画风和蕴涵的温情特别打动人,值得给学生一读。在进入阅读之前,我给学生出了一道思考题:每看到一张图,找找阳阳和姑姑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学生根据我提供的线索去观察有特别有目的性,能够快速读取图片的信息,并根据文字完善自己的猜想。在小组合作抢答的机制下,他们高兴致地阅读完绘本,并能够在主线的帮助说出自己简单的“读后感”,是一次较为成功的阅读指导案例。

三、读练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包括读图能力、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记忆力等等,为了更好地巩固与检验教学效果,在学生阅读绘本之后,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常见的绘本练习包括情景表演、续写故事、延伸写作、仿写句子等等。读练结合不仅满足了课堂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的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可以说,没有小练习跟随其后的阅读课是不完整的阅读课。

笔者在这方面有不少教学案例。在《彩虹色的花》这一绘本中,彩虹色的花与不同的动物相遇,都有不同的情景和故事,我选择情景表演的读后练习。学生非常踊跃地参加,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可以不断地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经过两三组学生的表演,他们在脱离图文的情况下把故事讲出来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再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我有友情要出租》一类的绘本,本身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便可设置写一写的练习,让他们通过仿写、续写等形式展开想象,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让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

四、引入主题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要想真正让他们养成从小阅读的好习惯,单靠课堂上的阅读课时远远不够的。课堂只是一个开端,一个契机,一个助推器。学生课后的阅读积累比课堂上的教学重要得多。而学生在课后读什么、怎么读,对于塑造学生的阅读品味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关键。因此,教师在选取绘本教材时,可以往更深层次考虑,先选择主题或系列读物,再进行具体的绘本教学。比如,经典的系列读物有《不一样的卡梅拉》《蹦蹦和跳跳的故事》等等,常见的主题阅读有儿童自我管理的主题、人体器官的主题等等。通过主题式的阅读,学生的阅读周期拉长,教师则要负责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绘本,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工程,绘本阅读则是“地基”。教师作为“工程师”,应该意识到“地基”好坏对学生未来的影响。而正确、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绘本阅读的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谈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篇3

一、教学目标设定明晰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节课都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是有的放矢、具体明确的。这本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做到,正如唐江澎老师所说:有时援弓而射,而“的”呢,渺然在水一方;有时流矢如蝗,却无法万箭穿“的”,徒然亡矢遗簇;有时打一枪换一个目标,东奔西突;至于引挽“雕弓如满月”而“射天狼”者,除了让学生观赏其“神射手”的架势,天晓得射中了哪颗星星。令人焦虑的是,凡此目标设定方面或不明晰、或不集中、或散致乱、或高而落空的现象并不少见。或将育人目标、课程目标当作教学目标,或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当作教学目标,这些因习惯、技术上的原因而导致目标设置不当的现象则更为严重。鉴于此,怎样的目标才算清晰明确呢?如果要为新诗五首设定教学目标,又该如何设置呢?这五首诗歌虽然都是现代诗歌,但各有特色,如果从个性出发设定教学目标,不仅无法在一堂课内完成,而且教学目标分散,不利于目标达成。跳出思维的框式,从宏观上思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诗歌鉴赏的共性出发,唐江澎老师将教学目标设置为“通过分析诗歌意象推知诗歌主旨”,但如果这就是课堂要落实的教学目标,依然显得笼统简单。通过整节课的观摩,不难发现,教者的智慧就在于把方向层面的要求量化、具体化:通过对“珍珠”“泥土”“老马”“人观风景(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这些诗中具体可感的意象的具体分析,体悟诗歌的主旨意思。如此,教学目标就变得更亲近学生,也更有效了。毕竟真正能做到一课一得,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可称之为有效了。

二、课堂问题设置精当

有了明晰具体的教学目标,目标的达成才能成为可能。一堂课能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这条主线生成,问题设置十分关键。

依然以新诗课例为例。整堂课紧凑充实活泼,但仔细想来,教者在课堂的全过程中只设置了三个问题:1.你认为哪首诗是最难懂的?请排个顺序。2.《老马》《泥土》说的是什么?用什么来说的?3.《断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给人什么启示?三个问题语言朴实简单,但指向却非常明确。通过第一个问题,教者大致把握了学生的知识背景、积累、理解等,基本了解了学情。第二、三个问题直指意象分析:珍珠、泥土是客观物象,《断章》中描述的场景也可称为意象,抓住这些意象挖掘下去,自然便可以悟到诗歌的主旨,从而掌握诗歌的分析方法。单单这样看似乎看不出教者问题设计的巧妙,但是如果与下面的问题设置相比,或许就可以分出伯仲了:1.什么是意象?2.下面三首诗歌分别选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什么内容?乍看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思路很清楚直接,但实际上却远离学生的生活与知识经验,因而也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热情,教学目标的达成也会相应的大打折扣。

当一节课的问题,设计得更为精当,而不是毫无思维品质的满堂问时;当一节课的问题设置循序渐进,引领学生走近学习的本质而不是更功利地指向结果时;当一节课的问题设置返璞归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设计时,一系列的问题就会成为一条绳索,教学目标在这一头,学生在那一头。沿着这条绳索,学生自己便可以到达顿悟的彼岸。

除了上述谈到的两点之外,促进教学目标高效达成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教者驾驭课堂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等。这里仅仅重点阐述上述两个方面,希望能为包括笔者在内的年轻教师切实提高课堂有效性提供些许参考。

从教学目标谈有效教学 篇4

一、从器材选用的视角有效整合体育教学目标

从器材运用的视角选择有效整合体育教学目标,关键是要抓住足以构成整堂课教学环节与过程,实现和展开教学主要目标的器材。以这些器材为切口既能较好地整合体育教学目标,又能提炼出优美的教学线条。一般来讲,这种器材的利用率应该是相当高,作为“桥梁”串联起课堂教学;或是在课堂中,足以突出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各种“转换”,变成“不同的器材”,具有一定运用价值与诱人魅力,同时又能直接达成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并能生成一些辅助目标,当然这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带来宽阔的拓展空间。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巧妙地抓住体育课中的器材资源,并贯穿整节课、或整个单元去设计课时计划、单元计划的目标。

(一)案例描述

在“跨越式跳高”一课中,用短竹竿可以贯穿教学环节,同时短竹竿就是有效整合目标的切入点。在准备部分中,用竹竿做“棒操”,可以学跳黎族的“竹竿舞”,还可以练习武术教学内容中的“棍术操”;在基本部分中,用短竹竿进行个人的原地过杆练习,再将短竹竿用周长大一圈的小竹筒连接起来,变成一个长竹竿,小组进行助跑起跳过杆练习,其中两人变成“跳高架”,用手于助跑方向轻轻托住竹竿;在结束部分中,用短竹竿当做“莲湘”进行淮剧的放松,用短竹竿当成“船桨”进行划船放松等等。

(二)目标整合

教学目标中,除了“80%的学生能识记并基本掌握过杆的具体方法和滚动式起跳的动作要领”的主要目标之外,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以有效整合上90%的学生能学会几节简单的轻器械(棒、棍)操,初步了解并识记富有民族特色的“竹竿舞”,以及初步学习几节简单“武术操”,这不会影响到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此外,短竹竿“相连”的过程就是学生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过程,从而能使“在小组团结协作中克服困难、拼搏争先”的情感类目标落到实处。

二、从学习内容的视角有效整合体育教学目标

从学习内容的视角分析,当一个体育教学单元结束后,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其知识与技能并不是学过之后就抛之脑后,必须要不断地复习巩固,此外还要灵活运用到实际的学习与生活中。同时,当初学一个体育教学单元的内容时,可以渗透下一个单元的知识与技能,并以此作为辅助诱导本单元教学的手段与方法。下面以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备课用书《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1]为例,在学完水平一(二年级)《走走跑跑》教学单元时,渗透了后面的《投掷小能手》教学单元;在学到《投掷小能手》教学单元时,复习巩固《走走跑跑》教学单元。

(一)学习《走走跑跑》,渗透《投掷小能手》

1. 目标整合

主要目标是在抛接球、抛跑球以及奔跑游戏等多种活动中,学会多种形式的走跑交替动作和正确的走跑呼吸方法,了解并尝试体验多种姿态的投掷动作。此外的目标有,在发展奔跑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上下肢协调用力的能力,体验到并能简单说出完成各种练习后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感受等。

2. 学练方法

达成目标整合的学练方法是通过抛跑、抛接等游戏,将多种投掷沙包的动作渗透到奔跑教学中。比如2人一组,在各自起跑线后,一人迅速投掷小沙包,另一人快速起动去抓小沙包,看谁能在沙包落地前拿到沙包。

(二)学习《投掷小能手》,复习《走走跑跑》

1. 目标整合

主要目标是初步做出蹬地转体、快速挥臂的侧向投掷动作,在抛球、捡球等多种活动中,提高投掷能力,发展协调及上肢力量等身体素质,并复习巩固站立式起跑的动作。此外的目标有:乐于和同伴积极参与进行各种走、跑与投掷的学练活动,在重复练习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主动与同伴合作完成走、跑、投掷交替练习;能主动关心和帮助同伴,表现出顽强的毅力等。

2. 学练方法

教师可以捡球的环节诱导学生复习并运用已学的站立式起跑的动作,快速起动捡到自己投出去的球,看谁不但投得远,还能快速捡到球。这样可以改变在投掷结束后,学生出发捡球时不能一起出发和出现“同手同脚”等现象。

另外,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那么,运动技能的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主旨所在。《体育心理学》[2]中的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告诉我们:运动技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迁移”。我们需要有效地整合好“正迁移”的运动技能,同时避开具有“负迁移”的运动技能。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学习内容的视角出发,特别关注学生所学的运动技能,有效地整合好体育教学目标。

三、小结

探讨怎样有效整合体育教学目标的空间大、内容多、层次高,而本文仅仅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中选择一线体育教师经常遇到的两个视角进行“基于案例”的谈论。

参考文献

[1]孟文砚.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从教学目标谈有效教学 篇5

学习了远程研修教学目标《美国联邦宪法》(修改前)、《美国联邦宪法》教学目标(修改后)的对比看,(修改前)目标繁琐、头绪多,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修改后)内容较精简,一目了然,真正适合学生的实际,也基于学生的的兴趣需要。通过研修学习,对教学目标的的制定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突然感悟到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原来如此的不切实际,想来不禁汗颜,感慨万千。

在教学中,我一直没有高度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学目标的设计,使教学目标形同虚设,在实际教学中象“没头的苍蝇”,到头来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终。我想关键是没有层次,缺少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行为动词不准确,可操作性、导向性、可测性不强。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和学都没有明确的方向指引,没有可遵循的依据。整个课堂的教和学与目标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从内容到表述也是非常不准确、不明确,没有可操作性和导向性,只是“有”目标而已,而后面的设计已然与之无关了。没有预设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就有可能形成一堆无序活动的简单连接和叠加,容易造成学习内容的杂乱和学习质量的低下。

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通过教学要达到的标准或结果的预期。目标的定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它指明教师期望学生在学习结束之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其次,教学目标是对学生的预期,最后,一节课要达到的标准或结果。

教师们首先要熟悉课程目标,然后在了解板块目标的基础上,知道每一个学期所学习的历史内容及其蕴涵的学科方法与能力,以及可以发展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后,对相关单元进行整合,对各单元的目标重点做出安排,将课程目标和板块目标的要求安排到单元之中,最后转化为课时目标,落实到每节课之中。这种安排,既要考虑到前后目标的延续性,又要考虑到目标的整合性。

通过研修我明白了,过去虽然都讲,但从我的内心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凭经验,现在终于深刻的理解了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学目标应该是对学生学习内容、过程、所要达到程度的描述。

通过研修我体会到教学目标是让我们知道做什么、如何做、做到怎样的程度、能否达到这个程度的规范和要求。通过学习我认为制定教学目标要(1)简洁、明了(2)行为主体是学生(3)体现三维目标要求。另外清晰的教学目标应具备三要素:①说明在学生身上预期的终点行为②完成任务的行为条件③是教师满意的并能表现学生已

经掌握了的成绩。

有效的教学目标仍需要结合学生的差异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将教学内容层次化、具体化,以促进不同智力结构的学生发展。在教学设计中,要全方位地考虑教学目标的地位及其关系。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从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学习基础以及社会要求等各方面考虑;教学目标确定后,要根据教学过程的发展情况以及教学的评价情况及时调整,生成新的教学目标。

浅谈目标教学教育模式的有效性 篇6

关键词:目标教学;教育模式;有效性

一、现行的教学管理方法和目标教学之间存在很多的不适应

1.在教学计划和大纲方面的不适应。目标教学理论说,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帮助就可以使学生达到掌握标准,而我们现行的教学计划无弹性,教学时数不可改变,使得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太多时间实施目标教学中的个别辅导、小团体研讨等教学模式。另外,目标教学理论指出,对于反馈有问题的学生可更换教材,这样的方法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目标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目标是根据学生学习后的变化来制订和改变的,而现有的教学大纲,如果不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不以学生的成长为依据,那么编出来的教学目标只能是以学科性质、深浅程度为依据的。目前,我们使用的是全市或是全省统一的教学大纲,而每个学校的学生情况却有所不同。显然,这样的教学大纲并不符合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现行的各门功课的教学大纲,大部分都是围绕本学科的知识指定的,原来的一些特定的词语“掌握、熟悉、了解”变形为“阐述、描述、说出”,所以我们使用的教学大纲仍然没有脱离传统教学,因此我们的教育模式就不可能抛弃传统模式,只能结合我国教育推行目标教学。

2.在成绩评定方面和试卷分析方面存在的矛盾。目标教学理论指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参加一系列不判分的形成性测验,遇到问题的学生,在接受辅导和帮助后,要参加第二次平行性的形成性测验,所以理论上每个学生都可以达到掌握标准。而现行的教学管理办法却仍然是把所有课程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两种,显然,传统的成绩评定方法和目标教学模式之间生硬结合是不可取的。布鲁姆主张通过以群体教学为主,辅以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使九成以上学生达到掌握标准(A)的优异成绩,显然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学生成绩应该正态分布的要求。这也是传统教学管理方法和目标教学的矛盾所在。

二、怎样在实际的教学中体现出目标教学的有效性

1.核心是教学目标。目标教学强调的就是体系完整、层次分明、操作性强的目标,要求上课时让学生认定目标,以保证有的放矢。这和传统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突出异曲同工,还弥补了传統教学模式的目标体系的不完善。

2.目标教学的原则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传统教学中,主体往往是教师,很多时候学生被当作了知识的“容器”,当成了教育和教师获得成功的载体,导致的结果是高分低能,学生是被动的。目标教学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这一弊端,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基本属性有一个客观积极的评价,另外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注意往往比表扬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和情感,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倾向性和创造性,采用目标教学模式的理念,并且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性。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融入到教学中来,由传统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美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西克森米哈利和麦克马克在《教师的影响》一书里指出:“教师最大的成功在于教师能幽默地以戏剧性效果,精选材料以及精彩的讲课。”这也和布鲁姆的教学三大变量“认知前提、情感特征、教学质量”理论不谋而合。所以,教师要备准内容,精选材料,尽可能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入手,多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尽可能运用热情生动的语言使得学生学习的“情感前提特征”目标教学得以有效体现。

3.目标教学的手段“多评价、快反馈、强矫正”。目标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目标,主体是学生,检测的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达成了教学目标的程度。怎样才能及时矫正补偿以利达标?这离不开“多评价、快反馈、强矫正”,和传统教学中的“查漏补缺”类似。有效地衡量、评价、补救学生的漏洞,可以通过个别了解、抽查笔记、测评等对目标及时反馈矫正,让学生明白自己对在哪里、错在哪里。反馈矫正时要注意方法和态度以及语言的选择,确保学生的自尊心不被伤害,采用当众表扬、个别矫正的方法比较好。这样,结合传统教学方法,融入目标教学的模式,照顾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自信,及时有效地反馈矫正,公正合理地考核,是目标教学融入传统教学的有效手段和措施。

从教学目标谈有效教学 篇7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 人们忽略了这一背景, 把“不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与完整”扩大为对语文知识的忽略。

下面拿具体的案例来分析这个问题。大多数教师在讲《荷塘月色》时, 会把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知识层:品味语言,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能力层:通过感受文章的意境和语言, 学会鉴赏抒情散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悟能力。

从这些目标的设置来看, 执教者是想从新课标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是本文论述的问题, 我们重点分析知识层和能力层。

首先, 这些教学目标没有一个专业性的术语对其所要达到的程度进行合理的细化。“品味语言”以及“鉴赏抒情散文”只是既笼统又玄虚的说法。

其次, 它没有针对性地对《荷塘月色》这一篇散文进行文本上的分析, “品味语言”恐怕是每一篇课文都需要的。

再次, 能力的形成缺少层级性。像“鉴赏抒情散文”恐怕一个学期都难以达到, 这一节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教学目标的笼统玄虚, 还会导致一个更加恶劣的结果———每个老师根据自己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把课上得五花八门。

新加坡国立大学朱纯深博士曾作为读者“体验”过一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不妨转引其中的一小片段:“第三段的话语意义有两层:首先在于它除了过渡的句子之外, 是文中直接宣泄胸臆的惟一成段的文字, 然而更重要的是, 它建立了一个‘反高潮’或‘突降’的模式, 这种模式犹如赋格曲的主题一样, 再接下去的一些段落的关键部分多次地重复和扩展。” (1)

“话语意义”、“反高潮”、“突降”、“赋格曲”等专业性知识术语的出现, 一方面使语文教学目标得以具体而恰当的表述, 这样使教学者明晰地围绕这一目标去组织教学, 而不是根据具体的一篇文章, 每次都需自己去揣摩到底教什么内容。

另一方面, 这些知识性术语的出现, 使学生对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能给以清晰地规范, 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迁移, 而不是仅仅得到“如何品味语言”这些大而空的一团乱糟糟的东西。

再有, 这些知识性术语进入到了具体的文章内部, 而不是仅仅笼统地停留在如语言等文章的外部, 停留在分析“月光如流水般静静地泻在荷叶上”的“泻”字有什么好处等零敲碎打。

最后一点是, 这些知识并没有停留于对文章的静态的分析 (比如引用有什么好处) , 而是把作品看成了一个动态的写作过程。“反高潮”、“突降”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心理变化, 真实地再现了写作过程, 而这些术语把动态的写作过程加以固定化, 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迁移和运用。

从这个教学实例中不难看到, 我们的教学不仅存在语文知识的严重缺失, 而且因此还导致了语文教学目标表达含混且难以实现。

况且, 即使语文知识有着清晰的概念内涵, 我们在传授这些语文知识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甚至本身就是错误的。不妨举下面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1.《项链》:给这篇课文加一个结尾。

2.《孔雀东南飞》:如果你是刘兰芝, 你该怎么办?

3.《罗密欧与朱丽叶》:你同意罗朱双双殉情而死吗?

4.《六国论》:你认为苏洵说的正确吗?

这种所谓的批判性阅读造成的后果有二:

第一, 造成了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而使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 (当然, 笔者并不反对这种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目的的阅读教学) 。

第二, 程序性差, 学生因缺少细致而具体的指导, 很难对自己的目标及思维进程进行监控和反省。这种方法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凭空想象, 甚至因缺乏程序上的指导而近于胡思乱想 (即使是奇思妙想也未必就能培养出创造性的思维) 。

第三, 缺乏梯度性、专业性评价。教师最后的评价只能以“每位学生想的都不错”而结束。

而到底什么是批判性的阅读, 怎样才能培养批判性的阅读能力, 恐怕教师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们不妨看一看国外关于批判性阅读的程序性知识:

1.区别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2.找出错误的比喻, 这种错误是由比较项目之间缺乏可比较性造成的。

3.找出因没有考虑各种可能性而导致的错误的两分法。

4.找出没有充分证据的结论。

5.判断前提的准确性, 如确定是否应做出结论。

6.识别自相矛盾的地方。

7.识别不相干的地方。

8.识别过分的强调事物的共性, 而忽视个性的做法。 (2)

这些关于“批判性阅读”的知识不仅具体、操作性强, 而且是从众多的语言现象里面归纳总结出来的, 它脱离了具体的文本而存在 (不像我们的语文知识对每篇具体的课文有很强的依赖性) , 所以规律性极强, 能够很快地进行迁移。

离开了这种程序性知识的支撑, 无论问题设计得多么精巧 (其实过去我们一直试图在教学设计上找到突破) , 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还是一团糟。

所以语文知识的厘定、规范在当下的语文教学当中应该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我们不能因为新的课程标准有“不苛意追求知识的系统与完整”的描述而放弃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研究。

注释

从教学目标谈有效教学 篇8

一、教学设计要依据目标性

1. 全面理解课程目标,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目标纵向分三个层次:总体目标,统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方向和总要求;具体目标,规定特定课程内容的教学主题和具体要求;主题目标,规定主题内容的特有价值和教学要求。横向分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纵向、横向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

2. 贯彻实施课程目标,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唯有如此,才能克服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增强教学目标达成的整体性和可操作性,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把着力点从传统的知识习得、技能的训练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

二、内容选择要符合科学性

1. 认清内容标准的行为主体。

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采用不同的行为动词规范学习行为的表现,表达了内容标准的过程性和结果性要求,行为主体是学生。新课程标准针对“内容目标”的实施,提供相应的内容和路径,是可选择、供参照的建议,运用主体是教师。

2. 整合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中有些教学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要突破这些难点,科学说明这些难题,教师必须科学驾驭新课程,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整合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在内容设计时要注意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科学地处理好教材与课外材料的关系,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增补或删减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选取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并为学生所熟悉、能理解、可挖掘的学

一是储能电路已储能即Q1的e极有高电位存在;

二是Q1的导通要足够快;

三是电阻R1和R2取值要适当,R1选择不易太小,否则放电会太快,存在电路失效可能;也不要太大,一般选择10K≤R1≤100K,R1一般大于R2,最佳值可在具体应用试验中选取;

最后是Ua选取,最重要的就是Ua在关机时,要消失得足够快。

Ua是直流电源,一般从设备的电源次级整流电路中选取一组,该组电压不宜过高,最好在50V以下,否则可能会造成元件损伤,降低电路可靠性;关于Ua需要在关机时消失足够快,可用示波器观测,把电源次级整流电路中的每一组输出都连接至示波器,在相同参照量的情况下,进行关机操作,对比哪一组下降最快,下降最快的一组也即关机消失最快。

上述电路只是针对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输出控制端(MUTE端)在高电位时停止输出的情形。若是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输出控制端(MUTE端)在低电位时停止输出的情形,上述电路原理同样适用,只是在后端再增加一倒相电路即可,见图4,即可消除设备关机时的噪声。该电路的具体工作过程同前一电路(图3),这里不再赘述。

习材料,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策略要富于灵活性

1. 实施有效教学行为。

应坚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状况出发,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通过创设情境、改善方法,使教材内容为学生理解内化,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建构意义。

2. 高度重视活动教学。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活动教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应多给学生活动的余地,提倡学生交流讨论,提倡学生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从而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应发挥诱导、疏导、引导、指导等“主导”作用,善于评点学生有价值的创新观点和看法,并及时向外扩展、延伸具有科学价值的观点,以取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 采用灵活教学方法。

根据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及教材的呈现方式,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教学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问题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要突出互动性

1. 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的本质特性。

一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归纳、类比、思考、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会多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发展思维能力,进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二要创设充满趣味、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富有

参考文献:

[1]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3-34.

[2]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5-55.

[3]胡斌.元器件及实用电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表演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盐城市文峰中学,江苏盐城

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促进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实现,这一直是所有政治教师所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多年从事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相对来说,初一、初二思想政治课以法律、道德和情感教育为主要内容,理论性较强,许多知识比较抽象,给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实现带来一定的难度。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我常常以学生的表演为切入点,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模拟案例中的角色,发挥学生模仿和表演的才能,以演激趣、以演析案、以演说理、以演激情、以情育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表演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要阐明的观点,学生在课前搜集、选择适当的材料加工处理后,在课堂上由学生合作表演或单独表演3-5分钟,通过表演提出教材要涉及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讨论,通过对具体角色的体验,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促进道德的内化,从而保证了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实现。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表演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变成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也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 生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形式。

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与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学生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生生互动最典型的学习方式是合作学习,其基本流程可归纳为:合作设计—目标呈现—集体讲授—小组合作活动—测验—反馈与补救。学生以成对或成组的方式共同学习、相互帮助。

五、教学空间要具有开放性

1. 开放课程目标,创设学生的发展空间。

一是基础目标,即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双基教学目标;二是弹性目标,即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具有一定难度的目标;三是发展目标,即着眼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德育目标的落实。

2. 开放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它并非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教师要用开放的眼光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处理,做到“依靠教材又不依赖教材,超越教材又不脱离教材”,打通教材与学生生活、社会生产生活等热点、焦点问题的联系,将教学内容从教材扩展到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

3. 开放教学方法,张扬学生的学习个性。

教学既要有预设,更要有动态生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师生的互动都可能生成新的教育教学内容,只有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学生才能获得较为充分的参与机会,体验更能丰富多彩,而那些与它不同的体验恰恰就是学生个性的彰显。教学中,教师通过开放的教学方

在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一定特点和个性的主体,表演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以自己所具有的独特的个性来展示问题。材料的搜集、选择———简单的加工———道具的制作———课堂的表演———最终问题的解决,都在相信学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行完成,学生在成功的体验和同学肯定的基础上增强了自信心,强化了他们的主体意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外在纯理论的道德灌输,由学生自己充当课堂的主角。初中生表现欲、好胜心较强,在课堂上教师给了他们一个自由表现的空间和舞台,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诱惑。在表演中,他们逐渐体会到案例人物的复杂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使他们由“厌学”到“好学”进而“乐学”。例如,在讲“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时,两名学生合作表演,甲到乙商店买鞋并取得质量保证,后来甲所购之鞋发生质量问题,要求乙予以赔偿或退换,可乙方认为这鞋是甲方人为所致,两人由此展开争执。表演中,两名学生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其他同学也纷纷“参战”,在表演中问题出来了:作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到底应如何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在发生经济纠纷时,解决的途径有哪些?假如我是经营者或消费者应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在讨论、争执中,他们较容易地找到了答案。同时,由于这些答案是他们自己在争执、讨论中逐渐明确的,因而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和内化。

法,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活动,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展示个性的选择,也为他们萌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六、教学评价要体现发展性

1. 完善评价的主要内容。

在知识掌握方面既包括课程标准规定的理论观点和原理,又包括应用性知识及其操作规范。在能力发展方面既包括学习能力的评价,又包括实践能力的评价;既注重对理论观点、原理的运用能力的考评,又强调对“动脑”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变化的趋向。只有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才有可能保持教学评价的全面正确性。

2. 明确评价的基本要求。

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思想品德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应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这些要求为教学评价提供了质的规定性,使教学评价有了明确的依据。

3. 采取多种评价方式。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篇9

一、以知识目标为主线

一节课, 应是以教师传播和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为主要目标。所谓知识目标, 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 (教材中的间接知识) 、意会知识 (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 、信息知识 (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教学目标中各项目标的落实, 应本着以知识目标为主线的原则, 从教学过程的以下几个环节强化知识目标: (1) 反复反馈。在前期测评时, 应利用新旧知识的相似性、继承性、扩展性等, 以旧知识为感知材料, 测评内容须是本节课知识目标的切入点, 为完成本节课知识目标做好铺垫; (2) 认标、展标。一般应将知识目标列为首要, 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明白本节课应主要掌握什么知识; (3) 导学达标。此环节是完成知识目标的关键, 教师应该紧紧围绕知识目标, 加以点拨、启发、诱导、释疑; (4) 达标测评。此环节可以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完成程度, 测评内容应能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方式要灵活、多样, 从而使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内化知识。

二、以智能目标为核心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新大纲不仅原则性地规定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智能目标, 而且还具体地明确了发展智力的要求, 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因此, 智能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精华和核心所在, 一般应与知识目标相辅相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以智能目标为核心的原则: (1) 教法的选择。每节课内容有深有浅, 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智能水平, 灵活选择教法, 不论是自学为主、学导为主还是讲练结合, 旨在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2) 提问。课堂提问, 重在启发思维。设计的问题一定要以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智力因素为目的, 提问的方式要恰当、多样, 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3) 练习题的设计。课堂练习是进一步深入知识目标的关键, 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 精选和设计习题, 启迪学生积极思考, 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三、以情感目标为动力

现代教学实践证明, 人的非智力因素, 诸如情感意识、兴趣等, 对教学过程中知识目标和智能目标的完成起着推动和催化作用。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知识对流的过程, 更是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把握这个原则, 并以此为动力, 推动其他目标的顺利完成。 (1) 教学过程中注意师生情感的交流,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从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2) 营造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民主、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良好的教学环境既可以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又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 使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在学习过程中, 一次小小的成功, 一个目标的实现, 会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从而成为学生确立新目标的起点, 产生向新目标努力奋进的动力。

四、恰当运用媒体、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计算机已经入普通百姓家, 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 知识面也越来越广。现实社会是一个网络化时代、信息化社会, 教师可以到网上收集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题材, 来充实、丰富课本内容, 这是活用教材的新路子。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 有其独特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 远与近, 动与静, 快与慢,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知识形成鲜明的表象, 启迪学生的思维, 扩大信息量, 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 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总之, 课堂教学的着眼点, 应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 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只有如此, 我们的课堂才有可能焕发出生命。在目标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能有效、灵活地落实各项目标,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将得以实现。

摘要:目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 是教学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 同时也是教学过程的起始和归宿。目标教学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 把目标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从教学目标谈有效教学 篇10

一、深入钻研教材, 把握不同年段教材的编写意图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 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粗线条的阅读肯定是不行的。”因此, 研读教材不能仅停留在浅层次上, 必须深入钻研, 真正弄清教材的编写意图。“分数的认识”采取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段编排的方法, 不同阶段体现不同的编写意图。

1. 理清教材“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编写意图

三年级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是学生学习分数的开始。这里要弄清“初步认识”的含义, 它主要包括:一是单位“1”只有一个物体组成;二是出现的分数都是真分数且分母比较小 (分母小于10) ;三是只对分数加以描述, 不给分数下定义。由于分数的初步认识, 是从整数到分数进行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 也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 无论是意义, 还是读写方法、计算方法, 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 人教版教材的编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主要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经验出发, 借助操作以直观的方式, 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活动, 逐步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 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 认识分数的含义, 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2. 理清“分数的意义”教材的编写意图

五年级的“分数的意义”, 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 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这里要弄清“理解意义”的含义, 它主要包括:一是要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由具体到抽象, 由个别到一般, 让学生充分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帮助学生获得体验和感悟, 自己构建分数的意义。二是要逐渐脱离操作等直观方式的支持, 更多地从数系发展的角度,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分数的一般意义, 实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 人教版教材的编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首先, 考虑到分数概念比较重要又比较抽象, 因而可通过多个侧面来展现分数的来源, 揭示分数产生的现实背景, 帮助学生形成分数概念, 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其次, 考虑到形象思维对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继续强调化抽象为具体, 重视结合直观, 进行抽象概括。在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比较和综合, 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进而揭示分数一个方面的意义———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三, 考虑到更深刻、更概括地揭示分数的一般含义, 进一步通过实例, 由整数相除的计算, 概括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从而揭示分数另一个方面的意义———表示两个整数相除 (除数不为0) 的商。

二、依据教材与年龄特点, 确定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实施建议”中指出:“为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 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有机结合, 整体实现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 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关系如同长方体长、宽、高三个维度的关系一样, 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 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因此, 应根据不同年段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1.“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分析

由于“分数的初步认识”属于感性认识阶段, 主要通过直观图形, 使学生感性上初步认识分数, 因此不能随意、盲目地拔高教学目标要求, 否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同时, 还要注意三年级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分数较少, 而生活经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很大影响, 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借助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和认识分数。“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 (1) 结合具体情境, 通过直观操作, 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 体会分数来自生产生活的需要, 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兴趣。 (2) 引导学生经历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的过程,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乐于倾听、敢于发言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乐于观察、思考和操作的意识。 (3) 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培养学生乐学的情感。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还可将教学重点确定为:认识几分之一, 初步建立起分数的概念;教学难点确定为:能够借助具体的实例说出分数的意义。

2.“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分析

由于“分数的意义”属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 要逐渐脱离操作等直观方式的支持, 及时抽象, 在抽象的水平上, 帮助学生建构分数概念, 理解分数意义。五年级相对三年级而言, 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 他们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 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 而且五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三年级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制定教学目标。“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可确定为: (1) 结合具体情境, 在操作探究中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建立单位“1”的概念, 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2) 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推理等数学活动, 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 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还可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单位“1”的含义。

三、采取不同策略, 实施不同年段的教学活动

1. 借助直观、操作活动,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1) 教学“几分之一”

《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 主要是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经获得的“每份分得同样多, 叫做平均分”的知识经验, 通过创设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 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认识分数的含义。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剪一剪等动手操作活动, 以及实物的直观演示或课件演示, 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感悟分数的含义。例如, 教学时可提出下面几个问题: (1)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 每份是多少?用一个怎样的数来表示? (2) 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四份, 每份是多少?用一个怎样的数来表示? (3) 把一根棉线平均剪成8段, 每段是多少?用一个怎样的数来表示?首先, 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折一折、剪一剪, 参与实践操作, 体验“平均分”的含义。其次,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每份是多少”是什么意思?怎样用语言表述?这个数该怎样写?再次, 让学生汇报, 并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 突出谁是谁的几分之一。如: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 每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 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写作;把一张正方形

纸平均分成四份, 每份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一, 写作;把一根棉线平均剪成8段, 每段是这根棉线的八分之一, 写作。在写时, 教师要强调说明:2、4、8分别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1表示其中的一份。最后引导小结: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教学时还要让学生明确, 必须把一个东西平均分, 其中的一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可以借助课件利用变式出现不平均分的图形, 如让学生判断涂色部分是不是一个圆的、是不是一个长方形的等。

(2) 教学“几分之几”

教学“几分之几”, 要使学生知道每个分数都是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的。教学时, 也要通过直观教具或图形, 让学生弄清每个分数的具体含义。例如,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 先问1份是多少, 接着出示2份, 说明2个三分之一是三分之二, 写作, 反过来, 里面有2个。可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等分数。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小结:像……这样的数, 都是分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几份, 它的一份或几份, 都可用分数表示;还要教给学生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母、分子的含义;教给学生读写分数的方法:读分数, 要先读分母, 后读分子;写分数, 要先写分数线, 再写分母, 最后写分子;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 还有必要组织一些练习, 如给出一些图, 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或给出几个分数, 让学生用图表示出来等。

2. 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教学“分数的意义”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的教学, 要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通过“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三个层次的探究活动, 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实现理性认识。

(1) 教学“分数的产生”

教学时可以通过测量与分物, 引入分数, 向学生说明在测量或平均分时, 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 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 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并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如用米尺量黑板的长, 量了两次还剩下一段不够1米。再如, 把1个梨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每人只分得1个苹果的一部分。这样就需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出它的一份或几份, 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数———分数。

(2) 教学“分数的意义”

首先, 借助直观, 让学生理解分数用来表示单位“1”的一部分。教学时, 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知一个物体 (如一个圆、一张纸) 、一些物体 (如4个苹果、8块糖) 分别看做一个整体, 再平均分成4份, 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都可用分数来表示。通过学生独立操作, 在分一分、画一画、圈一圈的动手操作活动中自主构建单位“1”的。这样既利用了学生在三年级时学过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已有知识来表示一个物体的, 又在不知不觉中借助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迁移、尝试解决了新知 (一些物体的) , 搭起桥梁和纽带, 教学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在此基础上, 再引导学生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分析和综合, 并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 叫做分数。从而揭示分数一个方面的意义———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其次, 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正确理解单位“1”的含义。单位“1”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 还可以表示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 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如一堆苹果、一个班级、全校学生、一段路程、一项工程等都可看做单位“1”。教学时可结合演示, 帮助学生理解:先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 再把若干个圆片 (如4个、8个、12个) 平均分成4份, 说明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 每份都是整体的, 但每份对应的圆片数量不同。

再次, 要通过实例说明分数单位, 使学生理解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 叫做分数单位。让学生明确分数是由分数单位组成的, 不同分母的分数有着不同的分数单位。如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

最后, 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数轴上认识分数。在教学中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使学生直观了解分数与整数一样, 也是数, 不同的是整数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 而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由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所组成的数, 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3) 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首先,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分数的产生, 不仅是由于测量的需要, 而且是由于整数除法的需要。当整数除法不能整除的时候, 得不到整数的商。有了分数以后, 它们的商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教学时, 可以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来说明除得的结果。如把3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 求每份是多少, 可先引导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 列出算式:3÷4, 然后边演示 (如下图) 边用前面学过的分数的意义进行分析, 于是得到

其次, 结合实例说明分数另一方面的意义。有了分数, 整数除法都可以计算了。教学时可结合实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不但可以看成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 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 还可以看成是把3平均分成4份, 表示这样的1份的数。从而揭示分数另一方面的意义———表示两个整数相除 (除数不为0) 的商。

最后, 对照实例找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对照上面的实例, 找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子相当于被除数, 分母相当于除数, 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用字母表示关系式:帮助学生弄清除法与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是一种数。

从三效维度谈有效教学评价 篇11

关键词三效维度 有效教学 评价标准

通过比较国内外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不难发现,我国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我国许多理论学者注重从学生出发去评价教师的教学,即通过对学生学习程度的关注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符合新课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的,但在实践中,对有效教学的评价还是重点关注教师本身的各种教学行为,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我国学者制定的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往往缺乏具体的指标,不能很好地起到指导教师改进具体教学的作用,不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再次,有效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缺乏实证研究,我国绝大多数研究是对评价标准的理论思考与设计,在真实课堂上进行的观察评价研究非常少,评价标准和指标来源于自上而下的理论推演,没有获得自下而上的实地观察数据的配合与支持,因而缺乏信度和效度。

我们在逻辑理论上对什么是有效教学的认识会直接影响我们对现实中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的认识。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以生为本,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评价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评价理念,树立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去评价教师的教学(即通过对学生学习程度的关注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的理念,并将这种理念细化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去,这样,有效教学才能落到实处。

这种评价理念表现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三效评价标准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有效果

“效果”,在20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按照这种定义,效果应该指某种活动产生的结果或成果,它不涉及活动的过程,考虑的仅仅是过程的结果。

教学效果则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教学结果或教学成果。在此,笔者认为,这里的教学结果或教学成果,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收获。通俗意义上说,就是学生学到了东西。包括具体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等等。福建师范大学课程教学论博士生导师余文森教授则认为,教师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收益,与这里说的学习收获大同小异。

教学是否有效果应该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在此,笔者认为,教学有效果的评判标准应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业成就的变化。具体包括知识的储备、积累、消化、吸收,能力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健康良好人格的发展,审美能力的发展(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如果教师的教学不能让学生在学业成就上有所发展,那么,这样的教学教的东西再多,也是无效的教学。二是学生认知的变化。主要包括记忆能力的提高,学会运用多种记忆方法,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加以运用,想象力的丰富,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意识的提高等等,当然,学生认知变化的核心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让学生用多种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形式与内容、历史与逻辑、归纳与演绎、现象与本质等),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另外,学生的哲学辩证思辨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思考问题,看待事物的视角才会更加全面;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待事物才会有远见;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看待事物才不会孤立,更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有这些,集中到一点,就是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在思辨中成长,是所有教师应该遵循的第一要务,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独立地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三是学生学习态度以及生活态度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对学习具有饱满的热情,不厌学,不逃课。另外,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生活态度是密不可分的,学生的学习态度会影响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生活态度。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表现为对生活的热爱,热爱同学,热爱学习,珍惜光阴,珍爱生命。一般情况下,热爱学习的人,也多多少少会将那股热情劲投射到具体的生活当中去,从而,形成自己热爱生活的风格。

在笔者看来,凡此种种或是学生学业成就的变化,或是学生认知的变化,抑或是学生学习态度及生活态度的变化都应该成为有效教学追求的效果。

二、教学有效益

“效益”,在20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效果和利益。这里的利益,笔者认为指的是结果的价值和作用,即结果的有用性。

按照这种解释,教学效益则指的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活动中,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采用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使学生获得有用的教学效果,并使教学效果符合一定的教学目标,以及人与社会的发展需要。这里的有用的教学效果就是教学效益。

那么教学是否有效益,用什么来评判呢?在此,笔者认为,应该用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教学的有效益。一是学生学会运用学习收获,在应用中检验学习收获的价值。学生的学习收获的核心内容是知识,在学校,教师传授的往往是理论知识,另外,除了课堂学习,在课外,学生学的也是广泛的知识,方式各种各样,包括书本知识,网络知识。他们的综合能力也是由所学的知识转化而来的,比如,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就是以知识背景作为基础的,他们只有吸收广泛的知识,才能在人际交往场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容应答,因此,教学应该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课外时间也应该广泛地吸收课外知识。知识往往是符号的表征,它是静止的,静止的知识无所谓好坏,只有在具体的生活中运用知识,知识的价值才能见分晓。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中指出,知识有巨大的潜在价值,有待我们去挖掘,具体包括知识的育智价值,知识的育德价值,以及知识的育美价值。在此,笔者认为,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组织一系列的讨论,创设一系列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地运用知识,在应用中实现知识的价值,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并学会在学习中发展认知能力,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在学习中发现美,并创造美。二是学生学会学习,让学习收获在学习中增值。学生只有对系统知识加以理解、消化、吸收,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明了自己的创新点在哪里。对知识而言,它的量是无限的,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今天,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就需要学生培养自学的能力,学会学习。在此,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是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就像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一样,交给学生一整套的、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到学有所依,因为他们知道学习什么,怎么学习,人人有知识学,人人有事情做。三是学生学会做人,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学习结果的价值。学生的学习收获反映在教学伦理领域,则体现为学生的人格的变化(多指好的变化),具体表现是:在知识方面,能够做到尊师重道,尊敬师长,认识真理的价值。在生活方面,与老师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见到老师要礼貌地行礼打招呼。

以上,无论是学生学会运用学习收获,在应用中检验学习收获的价值,还是学生学会学习,让学习收获在学习中增值,或是学生学会做人,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学习结果的价值,都应该成为教学有效益的标准。

三、教学有效率

“效率”,在20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工作量。这里,笔者沿用经济学对效率的解释,在经济学中,效率是反映在生产领域中的一个评价指标,它的评价对象主要是生产活动的主体——生产者的生产能力。效率越高,表明生产能力越强。用公式表示即为生产效率=生产收入/生产投入。

按照这种理解,教学效率即为教师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教学任务。具体表现为教师与学生通过教与学的投入(包括时间,精力,体力),使学生获得学业上的成就与收获。这种收获与投入的比例关系,就是教学效率,它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才称得上是有效率的教学呢?它有着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呢?笔者认为:教学有效率的评价标准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投入上的相对比重降低。教师的教学投入包括:教学准备的投入(备课,了解与分析学情),教学实施的投入(提问、讲授、讨论、指导、课堂调控与管理),以及教学评价的投入(考试与考查)等等。学生的学习投入,主要包括课前的自主预习投入,课堂中的有效答问、讨论、听课、做笔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的投入,以及课后的接受辅导的投入。以上基本上构成了教学的投入,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提升的空间,利用一些教学策略,提高某些环节的可操作性,往往会影响整个教学效率的提升。二是学生在单位时间里,使学习收获在相对比重中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收获不能不计教学投入,按照“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教学投入”的公式可知,假设教学投入恒定,学生的学习收获越多,那么教学效率就越高,同理,假定教学投入减少,学生的学习收获增加,那么教学效率就会越高。这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在单位时间内,在相同的教学投入下,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才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在一定的条件下,学生有效学习量是衡量教学有效率的标准。

四、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益,教学有效率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教学有效果侧重点在于教学的结果,没有价值之分,更没有好坏之别;教学有效益侧重的是教学结果的效用,即价值。也就是说,教学的结果是有价值的,符合教学的预期目标,符合人与社会的需要与发展。教学有效率则侧重于时间的范畴,强调在单位时间里,以较少的教学投入取得较多的学习收获。

其次,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益、教学有效率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教学有效果是教学有效益的前提,因为,学生只有首先在学习上获得学习结果,才能在实际的学习与生活中实现学习结果的价值,如果没有学习结果,那么,学习的结果的价值实现也无从谈起。另外,教学有效益则是教学有效率的前提,教学效率中的学习收获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学习收获,有价值的学习收获(如果学生学的知识都是死记硬背的,没有经过知识间的有意义建构,那么,这些知识也不是有意义的学习收获,因为,没有经过理解、内化、吸收的知识,最后也会被遗忘),在此基础之上,才有教学效率可言。无用的、没有意义的学习结果,是没有教学效率可言的。

另外,经济学中对经济的发展是用“多”、“快”、“好”、“省”来评价的,同样,在教学中,也应该用此来评价教学的有效性。“多”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收获多,侧重于强调教学的效果。“好”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收获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这里重在强调教学的效益。“快”和“省”则是从教学的时间与投入状况的角度而言的,指的是教师教得快,教得省力,学生学得快,学得省力,这里强调的则是教学的效率。

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益,教学有效率三者之间是一环连一环的,教学有效果是教学有效益的前提,同时,教学有效益则是教学有效率的前提,三者统一于多、快、好、省的有效教学评价体系之中。

以上,笔者力图从三效的维度,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有效地建构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具体地细化有效教学的三效维度评价指标,从而丰富我国的有效教学理论体系,并为教师改进具体的教学行为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周爱洁.用课堂教学评价促进有效教学.教学与管理,2006(3).

[2] 许华琼.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及实施策略.教学与管理2010(8).

[3] 潘超.有效教学概念重构探析.教学与管理,2011(3).

[4] 赵若英.试析有效教学的内涵与运行机制.教学与管理,2003(2).

[5] 刘立明.再论国外有效教学研究.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5).

[6] 姚利民.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述评.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8).

[7] 林少杰.有效教学的评价理念和策略.教育导刊,2007(3).

[8] Shi-HaoWen,Jing-SongXu,Jan,D.Carline,Fei,Zhong,Yi-Jun,Zhong,Sheng-JuanShen.Effects of a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a case stud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2011(2).

[9] Bussema Evelyn,Nemec Pat.Effective teaching.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2006(29).

从教学目标谈有效教学 篇12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1 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 它包含了中华各个民族文化的精髓, 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茶有健身、治疾的特殊功效, 又可增添情趣陶冶情操。茶文化的传播不仅是物质文明的体现, 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产物。茶文化是饮指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 其中包括两个层面。其一, 精神层面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等。其二, 物质层面包括:茶器具、茶图、茶知识、茶故事、茶艺等等。

1.1 茶文化的核心思想

茶文化主要归于儒家学说, 我国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和谐。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 包涵我国的文化精髓同时, 也吸取着其他文化的优点。因此, 我们说茶文化也在逐步发展创新, 我们将其特点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 使之更好的发展, 实现新的教学目标。茶文化包涵了谦虚礼貌、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等传统美德, 注重实践, 强调道德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精神, 可成为大学生体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1.2 茶文化动静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国传统体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的动静观, 或主动、或主静, 强调动静对立统一。在中国传统哲学动静观的影响下,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形成了多种方式, 其中有动养之法、静养之法和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体育教学模式可以在把握动静的范畴内, 创立了多种多样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从总体内容方式来看, 传统哲学乃至传统文化都以主静为主。在其影响下, 高校体育教学总体上形成了主静的特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 以适应新的时代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当前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体育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将茶文化融入教学发展及体育德行中, 可以打造一种全新的“体育风”。

1.3 茶文化的德育功能

茶文化有着努力向上的习性, 这正符合我们高校体育教学的教育品行。茶的自然品格就是一种灵气, 茶品质纯朴、淡雅。可作为人与人之间, 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松竹梅》画面里有墨梅横斜、松柏苍翠, 画中还有一片茂密的茶园。我国从古代就把松、梅、竹称为岁寒三友, 可这幅图里作者却将茶与松、梅并提, 看来茶的品格与松、梅可以相媲美。古代伟人曾说过“茶之性俭”。提倡人们朴实清廉, 努力向上。茶文化引导学生讲礼仪、尊礼节、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通过茶中蕴涵的思想和道德观, 来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当下提倡的“茶味人生”, 茶味先苦涩而后甘甜。中国茶德所倡导的“廉、美、和、敬”的精神:启示大学生要形成先吃苦、多拼搏, 不要养成“好逸恶劳”的思想。茶文化带给大学生在繁华的世界里, 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去迎接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2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分析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分三部分组成:教学指导理论, 教学过程模式和相应的教学结构模式。目前, 体育教学模式这些字眼非常抢眼。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很多有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战略, 其中好多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 我们对这些模式还缺乏整理和研究, 最新改革将“体育教学模式”定义为体育教学应用一定的理论或教学思想设计、构建教学理论或教学活动模型。

2.1 高校体育教学

我国高校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中, 有俱乐部型、一体化型、并列型和三段型等几种, 这些模式的提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等。主动式教学模式、掌握式教学模式, 是高校在体育教学中研究和创造出的特有模式。另外, 还有发现式教学模式、小集团式教学模式、锻炼式教学模式等。这些特有的模式各有特色。

2.2 体育教学模式的特征

教学模式是沟通教育教学和教学实践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教学模式的构成选择, 可用教科书、课程和规范等方式, 建立一套教学行为的模板或形式。其具有的特征为系统性、中介性、可操作性。人们常常把“模式”理解为一种知识系统, 主要构建理论与实践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目的是促进人文交流。将茶元素文化融入体育教学模式, 是体育教学界中前所未有的新创意结合。茶文化传递人们之间的文化习俗, 成为了人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体育教学模式的推广, 激发了各在校大学生在运动中的“冲”劲, 使人激情澎湃、奋发向前的意念更加坚定, 并出现了“能吃苦、多拼搏”的实践口号。

2.3 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

高校采用“应用为本, 学以致用”的专业概念, 培养创新科技型人才的总体目标和专业特点。这样的改革模式, 给了研究者一定的启发和思考, 为了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 需要大力发展体育教学, 创立新的教学改革模式。教学模式改革主要表现在体育课、课余锻炼、运动会和训练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增强学生体质, 锻炼学生体魄, 加强沟通理解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2.3.1 课程目标

各项课程目标也逐渐向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沟通理解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

2.3.2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实施统一向上的教育方针,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努力实现国家新的“三个自主”教学的精神。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适的人才, 发展国家优秀接班人, 倡导全开发式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基础差异采用分层教学, 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案, 营造出生动活泼、积极向上主动学习氛围, 深化体育课教学改革落实改革发展。体育改革的知道思想可归结为“教育学习, 健康第一”。

3 拓展茶文化思想下高校体育创新改革

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方式。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是让学生尝试多次拼搏的更好发展, 此举更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奋斗。不断创新从而提升学生的价值观与选择观, 变被动为主动, 学会自己创新。

3.1 体育教学理念

当前我国各高校的体育教学理念偏于单一, 这使好多大学生不热爱体育运动。总认为体育运动是枯燥无聊的, 几乎不想走出宿舍迈向操场, 缺乏了基本的锻炼, 降低了学生的出文化外的业余活动水平。所以我们引用茶文化的各项“和谐”思想进行改革创新。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 未来高校体育的整体战略思想应当是:首先以身心和谐为前提, 以终身体育为总体战略目标, 以快乐体育为主体思想进行健康教育。这样就解决了一直以来的思想问题, 激发大学生的运动热情, 使教育理念深入大学生的心里。其次, 我们应该看到现在大多数大学生, 对目前的体育项目持种类不够丰富的态度。要做到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运动热情, 让学生热爱体育运动, 是贯彻终身体育理念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为此, 这一环节所涉及的问题我们可以结合茶文化思路理念去积极引导。在“动”中增添“静”的元素, 将茶文化的儒学思想发扬光大。我们可以想以下方式转变:更新教学理念, 使被动教学转化成主动教学、更新教学模式。发展启发式教学, 由讲授转变为引导与主动实践。

3.2 体育运动训练模式

体育运动训练将从多元化发展, 体育改革空前活跃。个体发展需要看向民族文化方向发展, 互相吸收优点。使体育目标与文化多元化相统一, 促进教学更上一层楼。体育运动与茶文化两者结合,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彰显出人生的智慧与情趣。在室内教学中结合多媒体, 使信息多元化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各项风格, 学生记忆深刻并充满热情。另外, 在室外体育教学应多一份运动的硬件设备, 从而使体育教学水平更加先进, 以便于学生们更好的参加体育锻炼, 找到合适高校学生的体育训练模式。这样一来, 我们的体育教学将空前创新迎来新的“太阳”。

4 结论

人们在热衷于追求体育运动的各种外在属性时, 表现得急功近利心情烦躁, 却忘记了体育的“茶”文化内涵———朴实清廉、努力向上。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增加健康意识, 了解健康文化。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把体育教学的最高目标定义为思想与身体的双修。体育教学与茶文化思想融合, 才能让身体与大脑进步一得到发展和进步, 达到全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使生命走向健康和高尚, 发挥本身的光环。

参考文献

[1]林馥茗.浅谈中国茶文化[J].茶叶科学技术, 2007 (2) :178-179.

[2]伍国强.试论中国古代茶与茶文化的研究[J].农业考古.2011 (2) :778-779

[3]苏叶.中国茶文化中的雅与俗[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 (1) :901-903.

[4]张小敏, 李帅, 张留生, 喻丙梅.福建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参与现状分析[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4) :67-69

[5]焦现伟.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

上一篇:传媒产业下一篇:财务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