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定位

2024-05-20

培养定位(精选12篇)

培养定位 篇1

最近十年, 国内动漫设计和相关产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热门行业,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很多艺术设计中职、高职和本科以上院校都在招收和培养动漫专业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0年, 有二百多所大中院校开设有动漫专业, 从业人员有六万多人, 企业有六千多家, 企业产值七千多万。而动漫受众有近五亿” (1) 。到2013年, 上述相关数字还会有一定的变化, 主要在从业人员和产值变化, 动漫发展带动了相关周边产业的经济发展, 这有利于专业前行, 而专业的快速发展, 也会出现和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有的高职类动漫设计专业现存实情分析:

1、招收生源情况:从高职类专业开设的动漫设计来分析, 其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从现实情况来看, 面向这个专业招收的生源有信息工程类和艺术类学生两类, 信息工程类院校招收学生的分数比艺术类学生偏高。这两类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烈, 善于表现自我, 培养其潜力巨大。

2、教师队伍情况:从国内现有教师队伍的建构来看, 教师主要由计算机专业教师和美术专业毕业的教师组成, 两类老师在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上存在着一定差异, 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专业团队。现有专业对中后期制作和处理的技术性问题的解决能力较强, 在前期的项目方案的策划和原创的能力一般, 对角色的原画设计以及角色的视觉展现把握方面较弱。

3、专业实训室建设:国内专业实训室建设参差不齐, 设备主要以机房为主, 专业设备相对较少, 一般人认为该专业投资较大, 设备更新快, 招收生源较少, 尤其是该专业在理工类专业群中不占重点, 此外, 专业对外取得的成绩较少, 专业发展引不起学校的重视。

4、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分析:目前高职动漫专业定位不明确, 信息类院校和艺术设计类专业定位基本相同, 与本科院校也大同小异。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 为市场和社会提供什么样的专业人才, 这些人能够在哪些行业和哪些岗位工作, 能够胜任哪些工作, 他们的擅长技能, 他们的发展潜力在哪里。院校规划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这要由市场来决定, 这包含了教师团队建设、专业和专业群建设、日常教学实施, 实训室实施效果, 专业能力监控, 毕业三年后的就业服务监控, 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变化的监控等。

5、专业培养过程分析:要对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进行佐证, 调查培养的案例和数据, 这个阶段在宏观定位和培养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 是可以进行微观的阶段式的量化的, 在专业培养过程中, 针对过程培养出现的问题, 要求证和分析, 一个专业一轮结束后, 学校就要及时在新的专业招生方案中充分地体现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变化差异。正所谓从源头质量和培养效果进行总体把握, 并对三年来培养过程进行监控与实施分析, 只做到上述三点, 这种专业培养才能够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二、专业定位问题的解决分析

高职类动漫专业培养一直存在着压缩饼干式的培养, 专业定位与本科几乎没有区别, 是注重创意还是技能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高职专业课程开设门数较多, 理论比重大, 课程之间横向联接较少, 教师队伍之间对专业的发展研讨较少, 学生课堂约束太多, 教师管理权力有限, 必须打破这种管理模式, 更新观念, 要实现培养目标效果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意才智, 对学生采取放养式学习和作业效果监控变革, 此方式在日、韩、欧美国内发达的设计类院校实行多年, 成效显著。专业定位不清, 导致的第一个结果就是专业课程大而全, 小而全, 本科有的课程高职都有, 因又是三年制, 只能是减少课时数;定位不明确导致的第二个结果就是课程开设的总体规划上没有侧重点, 如果定位目标明确的, 则侧重点就一定清晰, 依据定位进行的过程培养, 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也就一定清晰, 并且应该具有针对性。

目前, 从动漫设计与制作方向可市场细化, 又可以将专业人才确立为:动漫设计项目承接和策划人才、故事原创人才、动画软件开发人才、平面动画制作人才、三维动画制作人才、动画产品设计、游戏开发和动画游戏营销人才, 从这个层面来分析, 能够熟练从事平面动画和三维动画制作, 具有空间想象和原创基础造型能力, 会进行项目策划、项目文案编撰的人员, 是动漫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 这种课程目标就是通过课程与实训, 把学生引进到动漫设计的创意培养和技能训练中, 课程的开设和课时量可以用大一引导, 大二深入, 大三专题, 分三个阶段进行, 随着学生专业的深入, 阶段课程注重实际, 避免了学生不理解和消化不了以及造型训练和创意过程中诸多实际问题, 对能力训练和结合项目训练及时而有效。而产品开发和周边产品的营销可以在辅助课程中得到体现。

根据上述分析, 高职动漫设计的专业定位:培养具有基础动漫造型能力和文案编撰能力, 熟练运用动漫设计的相关软件, 从事动漫项目承接, 项目具体设计, 熟练进行后期制作, 以及项目的客户后期服务的专业人才, 对于动画产品设计、动画游戏开发和相关动画产品营销的工作。改专业提倡注重创意, 又兼顾技能这一个原则, 要跟着市场进行变化, 要不断论证, 追求紧凑、短小和实际, 而避免全面、宽泛、综合。

三、专业培养目标问题的解决分析

依据上述专业定位, 专业人才的培养一般需要构建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师团队, 依据项目明确分工, 进行课程教育及实训跟踪, 课余注重项目实施以及大赛参与的效果实现, 及时提供教师在国内和国际参观、交流、访问、讲学的机会, 开阔团队视野, 教师团队能力建设是专业目标实现的最根本的要务。

2、要拥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实训室, 以满足教学、设计和制作的基本能力。

3、要拥有一个基本满足学生在设计和学习环境下的静态和动态资料室, 这个资料室建设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有学校专人管理。

4、要创建和搜集满足动漫人力资源和企业资源, 扩大和充实市场, 并以市场背景为依托, 不断满足动漫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实施效果。

5、专业发展要积极放手让团队外引内联院校与企业, 逐步拓展学生参与校级、省级、国家和国际级大赛, 并争创好成绩, 以对内充实内涵, 对外扩大影响, 不断提升学校专业办学的知名度。

6、建立形成高年级学生带动底年级学生的横向专业交流和互动机制, 学生组织机构和社团也要为专业服务, 全方位为学生提供设计与展示才华的平台, 从二年级开始放开晚自习, 形成一种学生自我竞争, 自我约束局面。主动走向市场, 形成学习和实践的氛围, 专业学科导师要投入到学生这场课外创意设计之中, 专业系、部要起到专业引导和及时总结交流, 学生获得的成绩与学院的奖励机制直接挂钩, 激励师生专业设计的热情。

7、专业教师与校外共建企业要研讨学生专业培养过程, 并建立起较为实际的课程培养和实训环节, 满足学生三年专业渐进的培养。

8、要不断有意识的形成专业群, 逐步完善, 这对于专业发展将起到横向多元化的支撑。

9、充分提供各种学生学习环境, 打破不必要的教学课堂约束, 变日常过程管理为以项目和课程作业为平台的管理, 变日常教学与实训过程监控为效果监控。注重学生日常辅导与修改过程及作业效果来进行教学评价, 由专业任课老师根据教学计划和专业标准来掌握, 这一变化需要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共同完成, 评价和检查机制也要适应这一改革。

要将校外实训企业和社会专家的建议, 市场对专业人力资源需求变化, 毕业就业跟踪服务, 都纳入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体系, 这个领导机构由学校招生与就业部门和教学学院共同抽人组成, 平时收集信息, 用时共同分享。试想, 我们培养的专业人才, 能够胜任行业和岗位的工作, 毕业生的技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个人价值与事业充分结合, 其发展潜力将逐步得到体现, 这将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因此, 专业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将成为专业发展的立足点和着眼点, 需要不断探讨和变革, 让其更兼具有实操性。从国内现实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高职动漫专业的发展是大有可为的。

参考文献

[1]周兰溪、张堃《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广西轻工业理论探讨期刊;

培养定位 篇2

适度定向 大力培养大学毕业生人才

卡基娃水电站大坝工程项目部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中最为优质的无疑是人才。按照公司人才强企战略和“打造人才的五公司”的目标,在人才“选、配、育、留”四大工作环节上,项目部工作重点是开发和培养人才。我项目部结合实际,对分配的大学生合理定位,适度定向,在培养人才上作了一些探索,收到一定效果。

一、职业规划,初步定位。2009年我部新分配大学毕业生24人,新分学生20人为独生子女。这些学生大多生长在城市和平原,一下子空降到大山深处,感觉可想而知。初到工地,因营地没有建好,只能住在板房和简易的木房中。为稳定他们,我部选派2005年、2006年毕业的两个老大学生带队,一路做思想工作。到西昌后,我部即召开座谈会,介绍工地情况,让他们确定自己职业定位和十年职业规划。以项目部程胜华、陆继明、刘东等以前毕业学生的成长经历,现身说法,只要努力,在五公司一定大有作为。到工地后,再次召开座谈会,解决他们的困难。根据他们的专业和职业规划,按他们的选择进行初步定位,将他们分配到相应的管理部门。

二、自由学习,集中授课。我部施工顺序是先干营地平房、楼房、土石方开挖、洞挖,后干大坝填筑、面板。这种先易后难的工序十分适合初学者,因此我部用3-5个月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学习。不给他们明确师傅,由总工等资深施工技术人员给他们现场讲课,讲方案。由安质部部长在现场给他们将质量控制。如:楼房柱出现麻面后,即将学生带到现场讲解和分析。使他们由理论到实际,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利用晚上时间集中学习《技术条款》和《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每周安排一名资深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对他们进行理论灌输。项目部专题讲座2009年9月开始征集课题,10月开始安排备课。为此,项目部专门购买了投影仪,作为授课使用。

三、导师带徒,双向选择。自由学习后,项目部给他们确定师傅,实施导师带徒。项目部制定了实施细则,对师徒对子每半年考核一次。取消规定的带徒津贴,对优秀师傅实施奖励。对表现差或者不尽心带徒弟的师傅不奖励且取消带徒弟的资格,优秀师傅可以多带徒弟。半年考核时,由项目部班子及部门长组成评议小组,对徒弟进行评议,主要讨论他们是适合做施工、质检、技术或者管理等定位问题,以及他们职业规划发展问题。在第二个带徒期,根据他们对师傅的认同度及对师傅的考核情况,师徒可以双向选择,徒弟可以换师傅,师傅可以换徒弟,实现优势集中。对一期职业定位需要改变的,二期重新选择师傅进行学习。目的是激发师徒的激情和热情,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易使人才快速成长。

四、外派学习,开拓眼界。对集团及公司组织的学习,积极安排他们去参加。对取证学习,积极支持,取到证者报销来回路费,取证 考试时间算作出差。2009年安排了6人参加外派学习,2006年的毕业生均考取二级建造师。不少新分的学生在以前学生带动下,今年准备报考助理安全工程师、质检员及建造师。项目部要继续选择合适时机,选派人员到机关部门和兄弟单位去进行短期学习培训。这样的学习,使他们能开拓眼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尤其是在机关部门里的学习,效果明显。以前派往机关学习吕惠、邓娜、高宇明,现已成为项目部的骨干。在机关学习后,报送报表等与机关对接的工作完成的十分出色。内业资料、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均明显提高。

五、大胆使用,实践成才。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是人才成长不可缺少的环境,为此项目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09年11月,项目部进行了团总支书记的公开竞聘。11名优秀本科生参加了竞聘,竞聘演讲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青年人的才能。有竞聘者害怕有潜规则,当大家公认的第一名陈鹏被当场宣布当选时,掌声经久不息。项目部报告公司团委批复后,即给陈鹏相应的待遇。在元旦晚会及迎新春篮球赛事上,均有他组织,十分成功。今年,项目部拟竞聘选派2名副队长,到队里挂职进行锻炼。对大学生大胆使用,通过加压和实际工作锻炼,让他们成才。

试析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篇3

一、文秘专业办学基本情况

1.招生人数萎缩,不少学校停办。据统计,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开办文秘专业的院校共有57所,其中高职46所,成人专科11所。2006年文秘专业停办的有13所院校,占23%。其中成人专科4所,占7%;高职院9所,占15.8%。到目前为止,高职院实际开办文秘专业的只有37所。据会上23所高职院院文秘专业办学情况统计:现有在校文秘专业学生3336人,其中高职生2821人,占84.5%;中专生515人占16.5%。04级1329人,高职生1019人,中专生310。05级970人,比04级减少27%;高职817人,比04级减少20%;中专生153,比04级减少50%。06级1037人,比04级减少22%,较05年增加6.9%;高职生985人,比04级减少3.3%,较05年增加20.6%;中专生52人,比04级减少83.2%。较05级减少66%。高职院中专生逐年减少是很正常的。高职生05年比04年减少20%,06年比05年虽然增长了20.6%,但比04年仍然减少了3.3%,这似乎不能看着是正常现象了。

2.办学规模小,实训场地不足,实践性教学难以落到实处。从23所高职院三个年级在校学生统计情况看,校平均为145人,其中高职生校平均为122.6人。在校学生人数最多一个学校为420人,分别是04级160人,05级110人,06级160人。在校学生在100人以下的院校有9所。4所学校有20人以下的班级,最小的班级只有15人。校内实训场地一般为:计算机、语音室、现代办公设备。有三所院校建有速录实训机房,另有少数形体房,个别文书档案实训室。绝大部分院校的机房和语音室并非文秘专业专用。由于办学未形成规模,招生人数过少,从办学成本考虑,学院不可能在实训室建设上投入很多。教学设施跟不上,又影响着教学质量和专业形象,直接影响招生。造成恶性循环。

3.专业教师总数不少,双师型教师不足。23所高职院共有文秘专业专业教师159人,师生比为18:1;副高以上的67人,占42、13%,大于优秀等级30%的12个百分点;讲师57人,占35、85%;助教34人,占21、38%。双师型教师71,占44、65%,小于优秀等级70%的25、44个百分点。双师型教师对高职教育来说非常重要,应当作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湖南13所院校文秘专业的停办;高职招生人数从2004年的1019人,到2005年的817人,到2006年的985人;高职文秘专业在校学生校平均为122人,在校学生在100人以下的院校有9所。4所学校有20人以下的班级,最小的班级只有15人。这组数字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整体形势极不相称。其原因何在?不得不引起我们的严重关注。

二、文秘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根据法国职业研究中心统计,全世界目前有1600余种职业,秘书排在第六位。据北京市2002年第一季度公布的统计数字,北京市文秘岗位需求数排在第三位。我们再看看最近几家媒体的分析。2006年6月7日中国服装鞋帽网以《烟台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文秘类供不应求》为题报道了烟台人才招聘需求情况:“上周人才市场供需两旺,营销、服务类人才需求又呈上升趋势。管理类人才需求仍然较大,文秘人才供不应求,文案策划、商务文秘、办公室文员等人才比较抢手,建筑、文教、工业、设计等人才需求有所增加,技工人才需求有所减少。本科以上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工等行业。)

新华网广州11月12日电,《文秘四类人才需求量最大》:“广东省人才服务中心近日公布了今年广东省人才市场供求分析结果:从专业需求情况看,文秘、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技术性强的专业人才需求量最大。文秘专业是今年职位需求上升最大的职位,一季度还未能进入前十位,到9月份却攀升至第二位。”

温州日报报道:“眼下温州职业市场上哪几种人才最紧俏?最近,温州长城人才开发总公司对全市200多家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有12种人才需求量比较紧张,其中排在最前面的分别是管理人员、营销人员、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设计人员、文秘人员5种人才。”

湖南虽然没有哪家机构做这方面的调查分析,但从我们对长沙20家企业的调查,只有一家表示近两年不进文秘人员。我省近两年文秘专业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5%,而且专业对口就业达60%,湖南文秘专业人才显然不是供过于求,市场饱和。湖南文秘专业招生人数简就只能从专业建设本身找原因。

三、高职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工商企业“综合秘书”

我们认为工商企业的综合秘书是:具有办文(撰文、打印、收发、归档)、办会、综合协调、接待公关、现代办公设备操作能力和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的企业管理人员。“具有熟练的办公室工作能力,不需上级敦促即能主动负责、积极进取、干练果断、能在授权范围作正确决定的经理助手。”

20世纪80年代,秘书岗位主要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大中型国有企业中设立。秘书的工作内容是以起草、收发文件,协助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为主。笔是秘书的基本工具,抄抄写写是秘书的的基本职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体制和用人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大批外资企业落户中国,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国有企业的全面改制,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公务员制度的实施,现代办公设备的广泛运用等新形势下,网络信息化,办公无纸化,设备现代化成为现代秘书的主要特征。这一切变化,成为文秘书专业性质变化的催化剂。随着公务员公开招考制度的实施,国有企业的改制,外资企业的引入,民营企业的兴起,如果仍以培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全民企业党务秘书和行政秘书为目标,文秘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就将成为一句空话。据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统计情况显示,文秘专业毕业生到政府机关、全民企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少之又少。就业以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为主。众所周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全民所有制单位,因单位较大,分工较细,除秘书工作岗位外,还设有专职文书、专职档案员、专职打字员、专职机要员,其职责比较单一。而集体所有制、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民办企业,因单位相对较小,“秘书”实际上是“综合秘书”,有人称之为“办公室文员”,他们身兼数职,其职业能力要求更加全面。不仅需要文秘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我们不能把机关的党务秘书和行政秘书与企业的综合秘书完全等同。所以,现阶段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于工商企业的“综合秘书”。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资助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6CZC024。

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篇4

关键词: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人才类型,培养规格

教学型高校是相对研究型高校而言的,把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类别,虽然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和规范,但这种分类方法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已经得到比较普遍的认同。教学型高校的显著特征是以本科教学为工作重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然而在实践中,众多教学型高校由于定位不清,在培养目标上存在同质化、单一性、表述过于笼统等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定位问题的梳理,澄清教学型高校确定其培养目标的依据和表述其培养目标的基本规范,以期促进高等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一、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的同质化

我国很多高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上缺乏清晰界定,在培养规格、层次和类型上区分度不高,缺乏特色。培养的人才在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素质要求上趋向同一,倾向于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培养,培养目标也照搬于研究型大学,致使全国同一专业培养目标基本相同。再看国内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雷同性是一大特点,课程结构体系差别很小,使用的教材也大都是统一的“规划教材”、“优秀教材”,从而忽视了教学型高校应重视的实践性、应用性。

(二)培养目标的单一性

由于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的“同质化”,定位不清,加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雷同,导致人才培养在整体结构上“千校一面”,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应用型高技术人才难以聘到;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又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而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同一种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培养过剩,社会所需的其他类型和层次的人才严重不足,这种单一的精英化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人才多样化需求之间形成结构性矛盾。

(三)目标表述过于笼统

通过考察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院校自评报告发现,教学型高校在培养目标表述上过于笼统、含糊,从字面上很难清晰判断其具体人才培养内涵,如有关培养目标的类型就有宽口径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应用人才、专门人才等诸多概念,或者是千篇一律的“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等,无法体现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培养目标在表述上如此混乱,主要原因是这些高校没有真正认识到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对培养目标缺乏深入研究,不了解培养目标应蕴涵的内容,基本上还是凭经验或者模仿办专业。

二、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拟对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依据及定位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不同类型高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组织修订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整个教育系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类,按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分类(见图1)。

该《标准》按教育体系的“发展阶梯”划分为7个层次,其中第5层次是包含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在内的一个层次。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该《标准》把这第5层次划分为“5A”和“5B”两种类型,“5A”是“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高技术要求的专业课程”;“5B”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与我国高职教育目标基本一致。5A类又分为5A1与5A2;5A1一般是为研究作准备的,5A2一般是从事高科技要求的专业教育。很显然,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高等教育被明确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学术型与职业型。5A类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的,5A1相当于中国的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与硕士生,侧重于基本理论学科,可以为进入第二阶段(博士级)作准备;5A2相当于中国的工、农、医等本科及硕士生,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是为地方和行业培养各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大多到企业等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工作,也有一部分从事研究开发以及技术管理工作。每种类型,各有其培养目标、发展方向,都可以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正如潘懋元先生所说:高校可以分类发展,教育领导部门可以分类指导,从而避免“千校一面”争奔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的独木桥[2]。而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其不同类型的高校培养目标定位非常清晰。如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科罗拉多大学是三所不同层次的工科类大学,都有机械学院,却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造就了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而使各校的毕业生能够较好地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就业趋向(见表1)。

不同类型的大学职能不同决定了其培养目标会有所区别。研究型大学以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为主,以为社会培养大量高层次拔尖创新的理论人才、学术型人才和原创性、基础性科学研究为主要职责;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在大量培养专门应用人才基础上,重视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学型高校则着重承担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致力于社会现实问题和生产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索;高职高专院校则主要承担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教学型高校的目标与使命。在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的理性选择。

(二)市场需求是培养目标定位的客观依据

教育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就是它的外部规律,即教育要满足社会的需求,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自己的合格“产品”,即人才。在市场经济背景中,人才这种“产品”被赋予了商品的属性,对人才“产品”存在客观需求的主体有三个,即国家主体、社会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这三个主体的客观需求及其变化就构成了培养目标的客观依据。因此,培养目标必须依据市场三个主体的实际需求科学、准确定位,并有针对性地不断修正调整。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把高等教育纳入职业化的轨道,可以说是高等教育在大众化时代最深刻的变化,人才结构的变化也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市场的需求已经表明,高层次精英人才和从事尖端研究的学术型人才总是少数,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者则是大量的。社会发展期待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适用型人才,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是毕业生是否具备可雇佣的素质与能力[3]。根据我国市场需求情况、政府政策导向,教学型高校的培养目标战略调整就是要从以往实际存在的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质转变。

(三)学校的现实条件是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

教学型高校选择的定位目标应该是积极的,能确保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与知识储备。同时,要考虑实现定位目标所必备的社会物质条件、高校现有的发展基础及可能的发展环境及保障。学校现实条件是定位的基础,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实力有着很大差别,即使是同一类型的高校,在学科专业、师资力量、设施条件、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也各不相同。高校在定位自身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校情,突出学科专业优势,发挥特色,切忌好高骛远。就目标个性而言,则必须体现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定位和条件,以及本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

三、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

从内涵上讲,培养目标定位包括类型和培养规格,从构成要素上讲,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完整的培养目标表述应该指出学校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以及这种人才应该具有哪些知识、能力或素质。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高校的本质定位,决定高校的质量要求和标准,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最重要依据。

(一)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的人才类型

教学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量大面广、类型多,目前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新建本科院校等都属于这一类型。过去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盲目追求上规模、上层次,试图成为研究型大学,以培养精英人才为办学目标,导致人才培养规格盲目拔高,这种定位是不恰当的。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我们认为,一般教学型高校相当于5A2类型,主要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工作。它可以培养硕土甚至某些学科培养博士生,但以培养本科生为主,虽然也可以进行科学研究,但应以应用研究为主,并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主要为地方和行业培养各行各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专业口径较宽,适应面较广。

(二)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规格

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社会共性应包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人类、国家、社会、环境负责的精神;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世界胸怀和国际社会适应能力;有自我发展和创业、创新的能力;精神健康并有职业道德等。在个性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使学生“会学习”、“会创新”、“会做人”。教学型高校培养的是具有创新潜力的技术和技术开发的应用型人才,体现为以通识为基础的技术应用人才。在知识的构建上,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和科学性,强调以通识为基础的深厚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科学创造能力。在素质和能力培养上,重视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同时要为学生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研究型大学都把人才创新的层次定位在知识的原创性上,地方高校不能与之攀比,应把人才创新的层次定位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的层次上。技术发明的能力重在探索性地完成从科学原理到应用开发的研究过程,技术革新的能力重在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和完善。这正是地方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特色所在。

(三)教学型高校学科专业培养目标

从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看,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研究型大学,其培养目标的服务面向范围主要是国家高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各行业的领军精英。教学型高校多为普通地方高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对象,培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教学型高校应按照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和长远规划,大力设置主要面向区域和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性学科专业,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在突出专业应用性特色的同时,突出应用型人才对综合知识复合能力培养的要求,特别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目标的表述上可以更加清晰、明确,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教学型大学,它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努力培养务实、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电子信息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林伟连, 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质化”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05) .

[2]潘懋元, 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 2003 (03) .

培养定位 篇5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非常重要,品德的教育和学习上的教育尤为重要,当今社会中学生教育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加入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去,尤其是升学教育,在这个社会中很多事情看数据看分数没有人看质量,总是感觉分数上去了,数据上去了升学率就上去了,升学率的问题在教育中被无限地抬高,道德教育却无人问津。在我国教育中我们教育学生的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培养优质人才,德智体美全面性的人才,现代教育把分数看得太重把品德教育放得太低了,我们国家的教育特别重视学习上的知识,而缺乏加强学生的自我能力,在我国教育部的调查中,我国义务教育当前用的是教与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也发现了被动教学缺点。我们把教学建立在了人的客体性、被动性的基础上,但是他们疏忽了人的主动性吸收知识、探讨学习。在教育学生的方面我们真正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好,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感情,实现学生自己长远的发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习上的知识而轻视学生自我能力的教学方式方法已经偏离教育的本质了。对于老师、家长一味地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考试考高分就是学生当前学习的目标,这种方式显然有点偏离教育的轨道,忽视了学生个人本身内在的积极性和自己能力的激发。所以我国教育一定要把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把学习教育放在第二位,提高学生的政治观念和道德情操,让学生学会尊重每一个人,详细来说就是培养学生适应这个社会的观点和道德素养,让学生有一个好的价值观和文明的行为,学校与学校之间差异非常大,有的学校培养方式不一样,比如东北师大、杭州师范高等大学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又以首都师范高等大学、天津师范高等大学为代表的分学科的培养模式,以上海师大、华南师大为代表的中立性模式,已经非常有影响了,并且制约着我国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性培养人才的模式,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非常好,但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异非常大,从而影响到了这个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笔者对江苏省的十几所高等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正在用的培养方案进行了比较,这十几所高等院校既有“211”院校还有一般化的本科高等院校。

包含全国第一个开小学教育专业,也有经验丰富的高等师范大学,也包括办学历史时间不长,依赖于别的院校模仿借鉴的高等院校,这些高等师范大学相互比较的结果让大家都非常的担心害怕,有的甚至夸张地表现出没有目的、随心所欲的特征。对于这个专业的有所认知模糊不清,相对于现当代的小学教师培养方式方法和标准缺乏深层次、体现实践特质研究,对小学教育教学整体现状了解甚少,甚至以局部代替整体,这是许多样本的共性与主体呈现。

上边说的这些认知和行为的不一样,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总结起来主要有4个方面的限制,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性是长期的和动态的。我国的小学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十几年的探索,并不可否认小学教育这个专业,还是一个需要反复总结,一直要去完善的一个学科专业,从小学教育发展的过程来看,这个专业涉及了很多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有宏观、客观、微观,这些要素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系统。

2我国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定位的向度及影响向度

专业的建设也不能一蹴而就,得有一个整体的结构,并且适合长期运作。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专业既不是中等师范相对应的教育那么简单,也不是跟传统的那种本科师范类专业一样,这个专业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专业,跟我国最基础的教育一样,如果底子没打好则无法完成。

到底该如何突出这个专业的特性,形成一个完整的联系体制,但是这个也不是一个短时间就能完成的,这个必须要有经验,实现对历史的继承,这个也更需要一个创新型的想法,实施一系列的改革和新的`尝试,从另一个对比的角度来看,国外几个国家的高等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起步非常的早,他们的培养方式和体制有一些可以去借鉴,也可以去参考但是不能完全照抄。从事实方面来看,中国和西方那些国家的专业性理解肯定是有不同。。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情况,所以也有不同的差别,在体制上和培养的模式上不会完全一样,只有中国的方式才可以表现出来研究这个专业的实践的意义,小学教育属于我国的基础教育,要改革最基本的教育,需要我国这些高等院校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去改革、发展、顺应这个社会,不断完善、发展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本体,发展好这个专业的最基本的特质,自从小学教育吸纳到高等教育这个体制里来之后,我们国家的最基本的教育就在改革,改革的范围和进行的程度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这种改革肯定会有争议,但是对于这个专业的正面影响却不能忽视,在学科建设方面,政府给予资金上的支。

希望把学习的条件提高,还有一个是在非常正规的一个专业的设计团队方面,在量上可以相对满足当前我国教育的需要,在我们国家,小学老师的学历相对于以前已经很高了,在专业、年龄的体制都很合理。在小学教育管理方面,管理体制,政府行为的越位,缺少一步步的转变,在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类的学校,他们办学的重要地位,都是非常突出的,在社会上的监察效果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以上一系列情况,将会导致小学教育这个专业培养的人才,和培养的规格大幅度提升,这种也有局部因素的影响。我们国家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必须要严正以待的大问题,这种不平衡可以分为区域不同、城乡不同、学校不同,这个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为设施、教师队伍和学生的生源条件的差距性,小学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有很多别的原因。

因此导致的结果是,我国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公平公正性将面临非常严峻、长期和多层面的挑战,还有一些地方、学校老师资源,表现出来非常有个性的特点。在坚持培养教师的专业方向,避免向外扩展由一元到多元,坚持培养小学老师,强调这个专业的目的性,反对别的方式和多元的情况,以上这些情况,并不是主观表现出来的,而是根据专业的性质,来培养小学教育专业是本科的层次培养小学老师。我国建立之后,小学老师培养的这份工作都是由师范院校承担,这种培养方式虽然可以缓解小学老师师资力量的问题,但是培养的小学老师水平、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发展的潜力不是很大。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模式的扩大和教育方式方法和构架的调整,让一些高等学校学习别的国家的成功例子,开始让小学教育这个专业提高培养的层次,我们国家的教育是特别重视学习上的知识,而缺乏加强学生的自我能力,在我国教育部的调查中。

我国义务教育当前用的是教与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也发现了被动教学缺点。我们把教学建立在了人的客体性、被动性的基础上,但是他们疏忽了人的主动性吸收知识、探讨学习。在教育学生的方面我们真正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好,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感情,实现学生自己长远的发展。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习上的知识轻学生自我能力这些教学方式方法已经偏离教育的本质了。对于老师、家长一味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考试考高分就是学生当前学习的目标,这种方式显然有点偏离教育的轨道,忽视了学生个人本身内在的积极性和自己能力的激发。在中国学生学习的唯一衡量学习好坏的标准仅仅是看学生考试的分数,但是从来不看学生个人的能力,也不看学生的积极性,只是通过成绩这样的标准很容易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学习的心都受到打击,让学生有一种反正我考不好分数就自暴自弃的学习结果,这样的衡量标准也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到现在为止我国开设小学教育专业,通过上边的情况,我国小学教育这个专业的设置并没有改变小学老师培养这个宗旨,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小学老师的文化水平和层次,顺应教师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智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研究,(5):25-30.

[2]徐文彬,吴永军.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经验得失与未来发展[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2):130-133.

[3]马云鹏,解书,赵冬臣,等.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4):73-78.

[4]李淑芬,刘国权.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10):14-15.

[5]徐文彬,王爱菊.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7(12):75-80.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篇6

1.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重要性

首先,我国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他们对管理、技术类的人才有非常大的需求量,企业需要这一类型的人才来提高自己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一方面,是企业需要财务管理类的人才,一方面,是学习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纷纷改去做会计类的职业。这样的供求不对接,造成了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岗位配制上出现了混乱。这就需要我们对财务专业人才的定位培养,使他们在学习完财务管理专业后,以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职业性与综合性的良好专业能力及素养,来满足市场的需要。

其次,专业建设的核心与终极目标是对人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1]。学生在学校学习完,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那么,社会需要怎样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能开始入手对财务管理的定向培养。根据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职业来看,会计类专业是很多毕业生在毕业之后从事的主要职位。而真正在学校学完财务管理后去从事其相关专业职位如:企业财务管理或者金融管理等职位的学生只占了其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这就说明了在建设财务管理这项专业时,并没有给它找到一个很好的定位,来体现财务管理这门课程区分于其他专业的特色。

1.如何实现对财务管理专业人的才培养定位

了解市场。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上,要明白“培养怎样的人才”这个问题。这首先要了解市场到底需要什么,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定位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整个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无论是作为学习财务管理专业还是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自己能够被市场接受才是他们学成之后的主要目标[2]。如果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获得市场的肯定,被其接受,这个专业的存在就会面临挑战。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因此,实现对财务管理专业人的才培养定位上首先就要切合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先要了解市场的需要以及对财务管理相关职业岗位的任务和具体工作程序作出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去定位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要“培养怎样的人才”的问题。

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合理体系。财务管理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工商管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税法、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统计学、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投资项目评估、市场营销等、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3]。关于这些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考虑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之间的有机结合,课程体系应该要体现出层次并实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组合搭配,实现每个课程的相互串联,相互作用的合理教学体系。

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能够在最后熟练的进行财务管理的实务操作,才是衡量一个学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的最为重要的标准。在财务管理的实际教学中,让学生经常的接触实际业务,明确自己通过学习了财务管理专业,在以后走向相关岗位后要做什么,从而可以更好的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以及学习的方向,有针对性的去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规划,找准自身定位。在增强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上,教师可以给出相关案例,让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了解,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及分析能力,让学生知道学习过财务管理专业的从业人员应在多变复杂的企业内部及外部的市场环境中具有正确的决策能力,准确的定位自己的方向,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的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

对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定位,归根结底就是要紧密围绕学生就业问题,一个企业对学习财务管理学生的认可与接受是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定位培养的主要动力。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管理类学科,它与会计学专业和金融学专业之间常常存在着剪不断的联系,同时它们之间界限的划分也很不明确,再就业上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财务管理学专业无论是在职业的特征还是就业的方向都存在着交叠的地方,由于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定位不明确,造成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具体课程目标不明确,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显得很杂,没有形成体系,导致了财务管理专业在其生存空间上受到排挤。我们要通过对其在市场上的准确定位,找到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向,帮助他们在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在工作中获得企业的认可。本文在此就财务管理作出的相关思考,希望能对学校财务管理在培养人才定位上有所帮助。

培养定位 篇7

一苏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的基本态势

人才培养定位是指人才培养类型、规格及层次上的定位, 体现着办学者的价值追求,是一所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一)苏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态势

第一,彰显时代特征、地域特点、学校特色。苏南高职院校结合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职教育的常态化发展要求,在对企业调研、毕业生调查、行业标准解析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密切结合,深层次合作,厘清各专业用人需求,清晰界定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实践了相应的培养模式。苏南高职院校彰显时代特征、地域特点、学校特色,得到了企业、行业的广泛认可和地方政府的肯定与支持。

第二,具有鲜明的办学理念。苏南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注重职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并重;培养模式注重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着力推行校地合作、校企合作;课程设置注重引入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任务为引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内容注重职业岗位与工作过程需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教学方式注重教学相长、学练结合,强化实践教学;毕业标准注重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的多证书制度;师资培养注重“双师”素质,建设专兼结合、校企混编的“双师”队伍。

(二)苏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

苏南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导模式,校企共订人才培养模式,共编教材,共同开发课程,共享资源,共管教学过程,共同监督教学质量,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办学伊始,苏南高职院校针对国家对校企合作政策法规的不完善、政府对企业行为要求的不规范、企业与院校对合作的动机或愿望的不对等等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提出了各项对策和路径,并逐渐进行调整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决策、行业走向。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提出教师工作室的教师团队是处理和化解校企合作难点的重要因素,通过教师工作室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利于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苏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分析

目前苏南高职院校有多种类型,从学校性质看,有公办、 民办、公有民办等性质;从管理权限看,有省属、市属、县(市) 属等;从发展规格看,有国家示范、省示范和一般高职院校;从办学层次看,以大专为主,有的在试办本科。苏南高职院校的主导模式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各校因地方经济结构模式、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认知状况、学校的历史传承、学校领导层的决策导向不同,其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又有所区别。以区域特征角度分析,苏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及其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第一,外资集聚区域高职院校,具有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特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是由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联合举办的学校。所处的苏州工业园区是外资企业的集中区,企业要求员工必须具有国际竞争意识和竞争力。学校自1997年建校起即确立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工人,为园区外资企业提供员工。学校借鉴新加坡理工学院的办学模式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会由政府、企业、学校组成。美国AMD、芬兰诺基亚、韩国三星、德国博世、荷兰飞利浦等跨国行业巨头占董事企业的80%。企业深度参与了人才培养,有利于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外企为主体的董事会资源,有利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在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确立了系统化的“学院+ 企业”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融合的办学模式、市场化的专业开发模式、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其校企高度融合、 教学工厂、小班化教学、“5S”管理、柔性化教学管理等举措在高职教育界享有良好声誉。

第二,大型民营企业积聚区域高职院校,着力培养“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立足江阴,根植企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班组长”以上潜质的生产、经营、管理者。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明确了“二维互动、双轨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主体参与、情感体验、积极创造”的德育模式。“二维互动”是指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学和谐互动,有机渗透。不仅通过社团活动、民主管理、社会实践等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还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和行业规范在教学与实践中渗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两手抓,两手硬。“双轨并行”指学院和行业、 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校企的深度合作中完成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对专业与行业标准衔接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探索是具有教育教学理论支撑的,具有行业实际论证的较为系统化的设计,是较为全面深入的教学改革实践。学校所培养的“现代班组长型” 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众多的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第三,行业特色显著区域的高职院校,紧密服务地方特色行业。宜兴是国内外著名的陶都,所在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以艺术类专业为主,以陶瓷类专业为特色,着力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把“纳陈吐新、精益求精、锲而不舍、 追求卓越”的精神融入学生培养过程。学院共开设的41个专业中艺术类专业有20个,占了专业总数的50%。

第四,县域高职院校,彰显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办学特色。县域高职院校往往在本县具有独一性,与地方亲缘关系明显,与地方政府、企业具有天然的联系,关系更为密切。地方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企业和学校合作频繁,县域高职院校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位于张家港市的沙洲职业工学院秉承“根植张家港、融合张家港、服务张家港”的办学宗旨,得到了张家港市人民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在政府主导下,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产学结合、工学一体,实施“双元(与行业企业合作)双证(高级职业技能证书与学历证书)四开放(人才培养过程开放,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和技术服务对教师、学生、社会开放,开放建设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开放)”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包括世界500强总裁的沙工毕业生约80%即15000名高密度落户张家港,实现了政行校企多赢。

三苏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的哲学思辩

第一,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无优劣之别、无强弱之分。只存在是否“需要”、是否“适应”的问题。关键是人才培养定位是否恰当,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人才培养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的模式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并进的“新苏南发展模式”的需要。

第二,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共性和个性的结合。虽然高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对政校企合作的研究很多,但政校企合作的模式、运行机制,各地区、各学校有共性也有个性。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永恒主题,只要是职业教育就得校企联动、产学渗透,学校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但校企合作的模式、运行机制,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要受到地方经济结构模式、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认知状况、 学校的历史传承、学校领导层的决策导向等因素的制约。

第三,校企合作是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永恒课题。需要根据政府的新政策、产业结构的新调整、行业的新变化、就业形势的新趋势做更深更多的研究,并且针对性更强。

第四,坚持人才培养模式的恒定性与持久长远性,同时还有微调性,在稳中求变,在变中求稳。

参考文献

[1]杭建伟.苏南县(市)域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与培养模式探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培养定位 篇8

教师角色既代表教师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与身份, 同时也包括含着社会所期望与教师个人表现的行为模式, 它既包括社会、他人对教师的行为期待, 也包括教师对自己应有行为的认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 新课程标准的确立, 无论是从世界发展趋势看, 还是从我国新课程的发展要求来看, 新的时代要求我们的师范教育培养新型的语文教师, 因此就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1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一些语文教师习惯于根据自己的思路, 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设计教学, 是完完全全的课程管理者, 课堂的“霸主”。这样的语文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剥夺了学生学习自主性, 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另外, 教师似乎更青睐于“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教学模式, 教师是知识占有者, 成为知识的“传声筒”。

语文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语文知识, 这种角色本身是不能淘汰的,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与以前不同的是, 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不应以灌输为主, 而应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们老师对学生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给我背!”“给我背”说明老师以领导者的角色出现, 没有以学生为主, 是老师强迫学生背, 学生会对学习有兴趣吗?当然不能。如果这句话能变成“和我一样背”或学生说“我要背”, 也许就能真正解决学生学习为主, 不是以老师教为主。作为引导者,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清闲, 他要积极地观察, 认真的引导, 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的契机, 及时地推波助澜, 正本清源, 激发并保持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作为引导者, 教师并不只是学生学习知识能力的引导者同时也应该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语文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尤其是基于语文学科人文性这一特点。语文教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责任心, 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 应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高度责任感。

2 教师作为真诚的赏识者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优点与亮点。

在以往应试教育教育体制下, 关注的只是学生的考试分数。教师赏识的是那些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 似乎成绩好便一切都好。教师的目光更多地聚焦在那些所谓的“好生”身上, 而忽略了那些发配在偏远角落的所谓“差生”。似乎好生便一切都好, 差生就什么都差。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好生出类拔萃的成绩有时似乎并不能掩盖道德的缺位, 差生一塌糊涂的成绩有时似乎也并不能遮蔽品德的闪光。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以分数论英雄, 因为文化成绩只是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不是唯一的指标。除此之外, 教师不仅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更要赏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3 教师作为现代化信息教育的引领者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极大地扩展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 教师的角色不只是传授书本知识, 而更多的是要引领学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独立处理各种信息, 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因此, 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将成为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一环。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和运用信息技术于语文课堂的能力, 会直接作用于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语文教学中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必须遵循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 使之成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手段。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 不能用单纯的演示代替教师的讲解和启发, 不能只强调容量, 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 使之为学生提供新知, 创设教学情境, 活跃思维, 引导学生对重点、难点做深层次的思考, 从而实现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整合。教师也不应是多媒体的消极执行者, 而应是直接的建构者和参与者。语文教师应当是现代化信息教育的引领者, 要在语文课堂中身体力行教会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收集、鉴别、梳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4 教师作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 对于一个人来说, 学习是生活, 学习是工作, 学习是一种责任, 学习是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不再只是受教育者的任务, 也是教育者的任务。教师以教书育人为指责, 担负着传承文化、培育新生代的历史重任, 理应成为终生学习的先导。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 更是一门艺术。要想把语文教学艺术化, 教师就必须将自己的一桶水变成长流水, 就必须把寂寂无声的死水变成潺潺流淌的活水, 就像是一个随时都有活水流出来的自来水龙头, 不管学生什么时候要用水, 要用多少水, 都可以自如的流出来。而储存活水的途径就是不断学习,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 只有不断学习, 猎取各方面的知识, 让自己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 才能在教学中需要的时候从自己储备的知识仓库中信手拈来。因此, 新型的语文教师必须是博览群书、笔耕不辍的实践者, 要不断加强文学修养, 要经过良好的职前训练、妥善规划的实习以及持续不断的在职进修, 才能日趋成熟。

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培养新型的语文教师, 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的参与教学实践, 调整教学过程中的错误的或失当的角色定位, 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成为学生的赏识者;成为现代化信息教育的引领者;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语文教师在教育舞台上的历史定位将发生质的变迁。分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当如何重新定位, 认为语文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成为学生的赏识者;成为现代化信息教育的引领者;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关键词:语文教师,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7, 1.

[2]傅国亮.走向理想课堂——新课程基本理念与基本问题透析[M].北京:人民教育编辑部, 2005, 10, 10.

[3]教育部.新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

高校院系资料员的定位和培养 篇9

关键词:资料室,资料员,专业信息导航,信息服务

长期以来, 各地高校对于所属院、系、所的资料室设置, 多有一定的随意性, 图书馆界对资料室也是见仁见智。进入21世纪, 在高校连年扩大招生又强调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形势下, 实事求是地探讨高校资料室的定位和资料员的发展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一、专业信息导航服务是高校院系资料室的主要工作任务

院、系、所资料室虽然面积小, 人手少, 但是集采访、分类、编目、典藏、流通、咨询于一身, 还因所在院、系、所的专业设置、学科、课程和科研不同而各具特色, 所以一般来说, 它是对校图书馆的必要补充。资料室和图书馆都是服务性与学术性融为一体的机构。图书馆大而全, 资料室小而专。相对而言, 资料室具有专业文献信息较快、较新、较精、较多的优势, 学术性即专业性是资料室的本质特征, 这也是资料室和图书馆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这也是资料室的定位所在。根据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载体多元化的新情况, 从室藏文献资源和网上信息资源搜集、筛选出符合读者所需部分, 同时引导读者利用这些资源, 为所在院、系、所提供及时的专业文献信息服务, 则是资料室的根本任务。

二、高校院系资料室资料员的发展目标是学科信息专家和学科专家

确定资料员的发展目标, 要从实际出发, 考虑现在和未来, 分步骤进行。所谓发展目标, 就是专业信息导航和咨询专家化, 可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资料员的近期发展目标应是学科信息专家, 远期发展目标则是学科专家 (这种学科专家有别于教师中的学科专家。前者之“专”以“博”见长, 以采集、加工、传播信息为主, 后者之“专”以“深”见长, 以教学为主或者教学、科研并重。前者为后者提供专业信息咨询服务) 。这里所说的学科, 是指资料室所在院、系、所的专业所属学科。学科信息专家和学科专家是同一职务的不同层次, 二者主要是研究、开发能力和服务内容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采集、加工专业文献信息, 在为读者提供一次文献服务的基础上, 还应提供二次文献服务;后者侧重于研究、开发专业文献信息, 为读者提供三次文献服务, 所提供的专业文献信息能体现完整性、前沿性、准确性、权威性。学科信息专家相当于某些图书馆所设的学科馆员, 学科专家则高于学科馆员。对于学科专家, 则还要看他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读者的需求, 能否适当地直接参与所在院、系、所的科研工作。学科专家一方面从事专业文献信息服务 (以此为主) , 另一方面从事所在院、系、所的专业和学科研究 (以此为辅) , 主辅结合, 以服务带动研究, 以研究促进服务, 从而提高服务的质量、效率和研究水平。

三、高校院系资料室资料员的培育方法

1、完善资料员的专业知识结构

但目前从资料员的专业构成来看, 大体上有三种情况: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 学其他专业的, 未曾系统学过上述专业的。虽然前两种情况居多, 但基本上所学的是单一学科, 而且其中不少人接受的是成人高等教育, 存在某些缺失, 所以, 相当数量的资料室至今仍停留在较低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上。而资料室的工作要求资料员应有与之相应的专业知识结构, 即应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所谓综合素质, 包含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等。所谓复合型人才, 是指人的知识结构多元化。资料员主要应由资料室所在院、系、所设置或从事专业的专业人员和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人员担任, 以前者为主, 以后者为辅, 主辅结合, 才能相得益彰。从人员配备来说, 如果资料室编制仅1人, 则自然是前者为佳;如果资料室编制为2人, 则应是前者1人, 后者1人;如果资料室编制为3人, 则应是前者2人, 后者1人;如果资料室编制为4人, 则应是前者3人, 后者1人;如果资料室编制为5人, 则应是前者3人, 后者2人。从工作来分, 则前者侧重于采访, 为读者提供二、三次文献服务, 后者侧重于分类、编目、典藏、流通, 为读者提供一、二次文献服务。二者应当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通力合作。前者还应自学或者进修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 后者还应自学或者进修其所在院、系、所设置或从事的专业, 二者皆应向双学士方向努力, 然后再向硕士、博士方向努力。此外, 对于前者, 还应避免“近亲繁殖”, 不要再从本校毕业生中选留, 而要从外校外地同类专业中引进人才, 以利开阔视野和交流信息。

2、由于资料室的专业性, 在资料员申报图书资料系列职称时, 应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

1982年4月3日, 文化部印发征得国家人事局同意的《关于图书馆专业干部业务职称考核测验的几点说明》中指出“图书馆是综合知识部门, 各种专业人才到图书馆工作, 都不能认为是改行或专业不对口, 这些同志只要从事图书馆业务工作, 即属图书馆专业干部, 均可评定图书馆业务职称。评定时要承认其原有学历, 并充分评价他们原来所从事的专业与图书馆业务实践的结合, 符合什么条件, 就评定什么职称。”资料室工作和图书馆工作属于同类工作, 文献信息的管理和开发是涉及许多方面知识的活动, 这一文件也同样适用于资料室的资料员。

1981年1月30日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国家档案局、国家人事局制定的《图书、档案、资料专业干部业务职称暂行规定》第七条、第八条, 1986年4月2日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转发文化部制定的《图书、资料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 都要求有关人员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或其他学科有研究的, 评职称时允许提交这些论著, 而不限定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论著。1987年6月16日《国家教委所属高等学校实行〈图书、资料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的实施细则 (试行) 》第十条、第十一条, 与上述规定相同。

培养定位 篇10

一、定位理论的基本内容

定位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营销专家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 是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之一。70年代, 在美国随着产品爆炸和信息的过度传播, 产品同质化和市场竞争加剧, 消费者的选择太多而心智又非常有限, 这给企业组织带来了空前的紧张与危机, 因为当组织的成果未被纳入顾客选择从而变得没有意义甚至消失时, 组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动力。在这种竞争加剧的背景下, 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发现, 企业很难仅通过满足客户需求的方式在营销中获得成功, 必须以竞争为导向进行战略定位, 以期在顾客心智中针对竞争对手确定最具优势的位置, 从而使产品 (品牌) 或企业胜出竞争赢得优先选择。定位理论强调, 企业要将有限的资源聚焦于自己最专长的业务领域 (产品品类) 或细分市场, 以获取相对竞争优势。

特劳特还提出了具体运用定位理论的四步工作法:第一步, 分析整个外部环境, 确定“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 竞争对手的价值是什么”?第二步, 避开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势, 或是利用其强势中蕴含的弱点, 确立品牌或企业的优势位置———定位;第三步, 为这一定位寻求一个可靠的证明———检测定位的有效性;第四步, 将这一定位整合进企业内部运营的方方面面, 特别是传播上要有足够多的资源, 以将这一定位植入顾客的心智。

二、定位理论在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的应用

应用定位理论对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 应遵循特劳特提出的四步工作法:

(一) 对组织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

1.市场需求分析

(1) 工商管理类人才呈现出结构性短缺的状况。当前, 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绝对数量大, 但由于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不紧密, 致使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方面存在总量过剩, 另一方面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些朝阳行业、采用新型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的企业又深感合格的管理型人才的短缺。例如, 近年来网络营销人才、物流管理人才、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物业管理人才等都存在明显的短缺状况。

(2) 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从本课题组对80家企业部门以上领导的问卷调查中发现,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认为, 公司选拔基层管理人员的标准主要看重业务能力和个人素质。他们认为基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依次为: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文写作能力、学习能力等;基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依次为: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工作热情、团队合作精神、吃苦精神、心理承受能力、思想道德品质等。当前学生普遍存在专业技能不精、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心理素质薄弱、缺乏吃苦精神等问题。

2.竞争者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较普遍的专业之一, 目前每年培养的学生数量已呈现出供过于求的局面。因此民办高校设立的工商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只有与普通高等院校、其他民办高校以及本校设立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二级专业 (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 形成明显的差异化, 才能在学生和用人单位心目中树立与众不同的形象, 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多样化、多种类型的人才。民办高校与普通高等学校首先可以在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就业地域上形成差异化。目前, 国内重点高校一般侧重于培养学术型、研究型的人才, 学生的就业面向全国市场;一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提出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民办高校由于受生源和市场的制约, 也大多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而且学生就业主要面向本地区市场, 这是否会造成民办高校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之间由于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就业面向类似, 而出现激烈的竞争呢?笔者认为, 民办高校可充分利用自身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 在对本地区市场 (用人单位) 进一步细分的基础上, 选择面向某一朝阳行业 (产业) 或某种类型的企业, 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色, 培养本地区社会发展紧缺的人才, 以形成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化。同一地区的民办高校之间也可依据各自的办学优势, 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 提出各自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如:黑龙江省某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针对近年来连锁经营企业发展迅猛, 连锁经营模式已渗入到零售、餐饮、服装、医药、酒店、教育培训、房产中介、家庭装饰、休闲健身、汽车维修与保养、美容与化妆品等众多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对本地区人才市场需求进行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 设置了连锁经营管理方向, 培养社会紧缺的连锁企业管理人才。毕业生大多就业于大型商业连锁企业总部的业务部门和各门店从事管理工作, 得到了社会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办高校办学的声誉。

3.生源特点分析

目前民办高校的生源是本科第三批次的学生。这种招生机制决定了民办高校的生源可能在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甚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不如“一本”、“二本”统招生, 这就使培养学术型人才失去了生源的基础。那么, 如何将“三本”的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呢?笔者认为, 关键是要根据“三本”学生的具体实际, 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民办高校的生源也有许多共性的优点, 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具象思维能力较强有利于技能培养;二是学生情商较高, 善于人际交往、心理素质较好;三是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 喜欢接受新鲜事物, 创新创业意识较强。这些生源特点, 为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和条件。

(二) 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

基于组织外部环境的分析, 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的办学优势,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根据差异化的原则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笔者认为,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色, 面向某一朝阳行业 (产业) 或某种类型的企业, 培养管理基础理论扎实, 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较强, 具有创新意识和沟通技能, 综合素质高, 能够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三) 检测定位的有效性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根据定位理论确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并非就大功告成。他们还要通过调查了解顾客 (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 是否能正确地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检测定位的有效性。如果顾客的理解与民办高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 说明民办高校应加强对外信息沟通与宣传, 只有当顾客能够正确地识别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专业特色时, 这个定位才能取得成功。

(四) 制定落实定位的措施及策略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要依据已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此外, 高校还要制定沟通策略, 利用各种形式向在校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宣传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效、学生的成功案例、教师的科研成果等信息, 以利于树立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品牌形象。

总之, 应用定位理论可以帮助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准确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在顾客 (学生和用人单位) 心智中针对竞争对手确立最具优势的位置, 从而胜出竞争赢得优先选择。

参考文献

[1]孙超.差异化战略下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

[2]陈水芬.运用定位理论进行专业特色建设-以浙江财经学院工商学院营销专业特色建设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3)

培养定位 篇11

关键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22-02

目前高等院校开设的专业种类虽相对减少,但专业布点与规模在我国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全国范围内出现结构性失业,原因在于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来看呈现严重脱节现象:一边用人单位招聘岗位过剩,一边大学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如何在这种形式下抢占学生市场并培养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对于高校来说迫在眉睫。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为满足当地对应用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逐渐从二级学院蜕变到独立学院再华丽转身为独立建制的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作为一所文化艺术类院校,在当今社会经济形式下,培养出一批兼具一线技术人员技能的应用型学生就必须准确定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对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成为应用型大学来说值得我们深思。

一、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转设之前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现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于2001年成立,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了面向全国招生的大学本科层次的艺术类院校。2014年5月16日教育部(教发函[2014]130号文件)批准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正式转设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赢利性教育机构。由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建校时间不长,并存在组织构成方面历史问题,不管是教学还是理论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改进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

目前我院青年教师居多,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践方面缺少足够的教学与社会实践经验。师资队伍中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占少数,而且教师自身课程进修、实践进修重视不够,投入偏少。

(二)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充分利用学院的教育教学资源,理论型课程多余应用型课程,且以课堂讲授为主,师生舞台实践少,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 三)学院设置的专业在全国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中趋同现象严重,重复性偏高,未能适应当今时代的经济结构。

二、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转设后人才培养模式思路改革

学院根据办学条件、社会经济综合市场的市场需求,培养服务于不同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重新定位办学理念——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适用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此,探索出了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个有效途径。

(一)健全师资队伍建设。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采取开放性办学的手段,整合校内外资源。不断地优化教学平台和师资队伍,通过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1.学院实行《职级制薪酬管理办法(试行)》,对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建立激励教师潜心教学与教师评价体系——坚持以岗定薪、优质优酬的原则,加大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力度;突出薪酬体系的公平性、激励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力求公开透明、简洁易行的考评制度,不断增强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另外,学校设立了教学督导制度,明确了从教授到助教的课时工作量,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质量。

2.学院尝试校企协作,外聘既有教学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业界人才参与教育教学工作,与学院聘任教师共同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

(二)开放性办学,丰富学院的教育教学资源。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依托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采取面向文化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艺术院校的办学定位,推行“大课堂、大舞台,艺术与科技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与产业项目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加强特色和品牌专业的设置,寻求多学科兼容并蓄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创新,推进专业间的相互融合以便加强学科专业的应用性。比如:2010年成立的作为工商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完全面向市场的美创创意设计工作室,把市场的理念和机制引入教学及实践,并从完全市场化的经营中逐渐积累经验,为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更多的探索——进行了在教学与市场之间、实践与产业之间搭起桥梁,为师生的基于教学的设计寻找市场转化的出口,目前承担了四川省当地的一些设计任务,社会反映和市场口碑得到认可。

(三)优化专业设置,并实现校企、校事(事业单位)合作办学。

结合全国结构性失业、人才奇缺的现状,克服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学院必须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要与其他高校实行差异化发展,进行专业设置优化。学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名师工作室,广泛开展校企、校事(事业单位)合作办学,积极参加国内外重要比赛、展览、演出,主动参与灾后文化重建,构建了“三层四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比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电子商务方向,立足于网络时代商业发展的新特征,结合绵阳科技城的区域和政策优势,依托校内丰富的计算机教学资源,与“绵阳文化产业促进会”中的各大企业和校内“微企业创业园”紧密合作,采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引入企业参与教学,与企业和市场需求零距离接触,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实践操作为主线,以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技能传授为基础,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三、小结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瓶颈。因此,学院必然要根据办学条件、社会经济综合市场的市场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赵建红.地方本科院校应用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33期.

[2]王亮申,王品,于京诺,顾九春.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职业2014年29期.

培养定位 篇12

一、“威斯康星思想”与高校社会服务职能

(一)“威斯康星思想”的内涵

“威斯康星思想”源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发展历程与教学实践。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颁布了“莫里尔”法案,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将赠予州政府公共用地,以鼓励各州建立地方性高校。州政府也可以出售联邦所赠土地,并将所获资金用来资助当地高校。受惠于该法案,威斯康星大学虽然在起初建立时规模很小,但是办学过程中却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资助,从而得到可谓滚雪球式的发展。

区域经济的支持深刻影响了威斯康星大学的教育理念,使该校认识到地方性高校只有在服务区域经济的基础上才能走向兴盛。1904年,时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的范海思在其就职演讲中就曾指出“州立大学的生命在于其和州的紧密联系。州需要大学来服务,大学对州负有特殊责任”,[2]这种认知也正是“威斯康星思想”起源和要义。

1912年,威斯康星大学的麦卡锡教授对该校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正式提出了“威斯康星思想”。该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地方性高校必须参与所在区域的具体社会事务,将所在区域作为教师与学生的社会实践场所;第二,高校与区域政府紧密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利关系;第三,坚持“学术自由”,教师有从事教学、科研的自由,学生有自主选课的自由。

在实践途径上,“威斯康星思想”则主要通过知识传播和专家服务的方式来实现,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知识传播的方式,即通过学术讲座、函授、公开课等教学形式为当地居民、企业成员和政府官员提供一般信息服务。专家服务的方式,即威斯康星大学会派出大批高水平教师直接参与到区域政府和企业的工作中,并且提供意见咨询和技术支持等服务。

(二)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

作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里程碑,“威斯康星思想”强调“服务应该成为大学的唯一理想”,知识应该对社会的需求以及人们的愿望产生实际影响。在实际行动中,该校涉及的服务领域从农业领域开始,迅速扩大到法律、经济、卫生等各个社会领域,最终直接推动了高校职能体系的变革。事实上,从现代意义的高校出现并发展至今,高校的职能体系始终在发生着变化,并从“威斯康星思想”开始,正式形成了包括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在内的职能体系。

中世纪高校,古典主义学科呈现大一统的态势,教育教学是高校的唯一职能。19世纪初,以德国柏林大学为代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理念被广泛接受,高校的基本职能中又加入了科学研究的职能。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威斯康星思想”的出现,大学服务社会的理念在各个国家迅速推广,自此社会服务职能成为高等院校的第三大基本职能。值得注意的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依托于教学职能和科研职能,强调大学作为教学和科研组织“直接”为社会做贡献,其服务性质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图1-1)。比如,威斯康星大学利用高校资源为社会提供的信息普及和专家咨询等服务。可以说,三项基本职能已经形成了一种互相依托,密不可分的高校职能体系。

我国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认知出现较晚,普遍认为时间是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且当时的讨论重点还局限于“是否开展高校社会服务”,以及“是否使用有偿服务的形式”。[3]直到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法律的颁布,才明确规定了我国高等院校社会服务的职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特征、形式和实践历程都展开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然而,作为高校社会职能的主要承担者,我国地方性高等院校在转型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尤其在社会服务职能方面表现出了很强的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可以说,地方性高校在实践中并没有达到理论的预期。

二、地方性高等院校转型发展面临的困境

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需要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性高等院校所应发挥的社会服务职能,这也正是“威斯康星思想”的体现。然而,受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学为学理、术为应用”思想的影响,我国高等院校长期以来,习惯性的将基础教育与应用教育分开看待。这导致自近代开始,理论教育与应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分离现象越来越严重。目前,无论是全国性还是地方性高校,都或多或少体现出“重学轻术”,即重“理论”、轻“应用”的特征。[4]并且,地方性院校与全国性高校不同,在教学经费、政策支持,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与后者具有显著差距,大多数地方院校并不具备培养理论创新型人才的硬件基础。

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实际上要求地方高校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向社会输送大批熟悉当地经济、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为此,地方高校必须重新自我定位,认清存在的困难与机遇,寻求适合自身转型的发展道路。我们认为,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地方财经院校在当前阶段至少面临着“办学定位不够清晰”“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学科特色不突出”,以及“服务社会的深度不足”四大困境。

(一)办学定位不够清晰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院校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合并和改革,这次改革后,我国高等院校大致分成了三类:首先是以“985”“211”大学为代表的研究性、综合性的大学;其次是多科类,或以单独一类学科为建设重点的地方性大学(学院);最后是职业技术类学院,即高职高专。我国为数众多的地方类高校属于第二类。合理的办学定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不同类别的高校在办学定位上也应该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研究性、综合性高校在基础知识、专业教育方面的关注程度最高,侧重培养善于顶层设计的理论型人才。这是因为,相比于地方性高校,研究型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后者除了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生源外,还具有教育政策方面,以及教育经费方面的倾斜。教育部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学最重要的教育经费来源就是财政下拨,平均占到经费总额的55%以上,而教育经费中,科研经费的倾斜最为明显。2013年,科研经费最多的重点大学是清华大学,达到27.75亿元,其中70.6%由财政拨付。同时,教育经费的倾斜确实产生了可观的效果,我国高品质的科研成果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出自研究性、综合性大学。地方高校科研经费最多的是西南石油大学,达到4.6亿元,其中仅有26.1%由政府拨付。相比之下,我国其他地方性高校科研经费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大多并不具备培养理论创新型人才的温床。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地方院校枉顾自身实际情况,为提升办学层次不断向大而强的方向迈进,纷纷以综合性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定位,以造就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将学校建设与发展目标定位于追求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综合性大学,失去了原本的办学特色,脱离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导致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和市场需求明显错位。

事实上,地方高校具有自己的比较优势,而且国家在推广大众教育时,设立地方高校的初衷,就是为了使其能够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培养出大批熟悉所在地实际情况、理论扎实、技能过硬、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5]我们必须正视到,不同类型的高校在高等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同的,其培养目标定位也应该有所区别。地方财经类院校肩负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使命的特殊性决定其应该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际,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办学的出发点。

(二)人才培养模式趋同

培养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尽管地方性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一直进行着探索改革,但培养模式趋同的想象依然普遍存在。目前我国地方性院校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仍然较深,过多的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多是沿袭过去的或是照搬其他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对当地实际需要的有效知识考虑不足;在教学方法上,授课方式单一,实验、实训、实习机会缺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标准化生产”轻个性化培养。并且在学生质量评价上,仍以专业课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轻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以及应用创新能力的考察。

安徽财经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积极探索,研发出了一种“全流程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6]当前国家规定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内容,主要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综合教育三大模块组成。所谓“全流程嵌入型”模式,即在充分利用第一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校内资源,以及实习基地等校外资源基础上,将感性体验、模拟实验、实训操作和创新实践等各个阶段的实践内容分步骤“嵌入”三大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中,从而形成一种将理论教学与区域经济实践相联系的教学模式。目前,“全流程嵌入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已经成为安徽省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相对于传统培养模式,“全流程嵌入型”或许更加适合作为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

(三)学科特色不突出

伯顿·克拉克指出,学科包含两层概念:一是专门的知识体系;二是围绕这种“专门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的组织。[7]而高校学科建设,主要指第二层涵义,即高等院校为完成其学科使命,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学科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高校基本工作的重心。《国家中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已指出,各高校要“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多标志性的成果,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来说,学科的建设更是要找准方向,尽可能地联系高校特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需要,突出“地方性”和“应用性”。[8]

然而不难发现,众多地方院校在学科建设问题上习惯于沿袭老牌高校的传统学科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对学科建设的理解上存在误区。一些学校领导认为只要有钱就能建好学科,过分依赖财政拨款或其他收入,忽略了“以学科养学科”的能动关系;其次,过于注重学科建设速度。很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力争向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所以片面强调学科门类的齐全,而忽略了学科建设内在规律,表现出重数量、轻质量的特征;第三,没能正确理解特色学科的内涵。对特色的理解无外乎三句话“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和“人强我新”。地方性本科院校由于占据区域优势,在学科建设上是最有可能达到“人无我有”的高校。可是它们却往往抛弃自己的优势,去追求“人有我强”和“人强我新”;第四,学科组织程度化偏低。学科组织,就是通过共同的学科使命将不同学者联系起来的组织。它与不一般的行政组织不同,可能并没有明确的组织界限,而是一种虚拟的形式存在。[9]也正是因为这种类似于虚拟的存在形式,不少地方高校对于学科组织建设往往不够重视。

(四)服务社会的深度不足

在经济高速发展,市场逐步成熟的背景下,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作为教学和科研组织“直接”为社会做贡献,其服务性质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是以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文化服务等模式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其中,“产学研”结合是高校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渠道。但是,地方性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大多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尚未成熟。尤其是地方性财经院校由于起步较晚,更是如此。

虽然,服务社会已经成为很多地方性院校的共识,但在现实的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困难。普遍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社会服务办公室在地方性高校中很是少见;二是缺少明确的政策导向,目前我国尚未出现明确的、操作性强的相关政策对高校社会服务进行指导;三是缺乏激励机制,我国教师考核制度只限于论文数量、教学效果等,社会服务并不是考核指标。[10]加之有些社会服务具有一定的“有偿性”,不少教师仅仅将参与社会服务当成是增加收入的“副业”;四是高校缺少“以他方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政府、高校、企业三者间联动不够深入,往往只是停留在认识层面,在实践中的开展较为落后,形式也是五花八门,缺少有效的机制。

事实上,提高社会服务质量不仅是高校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职责,同时甚至也可以作为一种“以服务求支持”的手段。众所周知,地方高校办学的首要难题就是办学资金问题,我们不妨借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经验。威斯康星大学的社会服务机制成熟以后,每年通过提供社会服务就能够获得大量的社会捐款。其中,该校的社会服务机构(威斯康星蓝十字和蓝盾协会)改组成盈利性组织以后,向大学提供的捐款就达到了全部社会捐款的一半之多。[11]

三、调整人才培养定位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地方财经类院校属于地方高校的一种,目前有很多已经发展成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具有一定学科特色的地方性大学。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政府和各类企业所需求。按理说,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机制应该相比之下较为成熟。但是,由于地方财经类高校办学普遍时间较短,尤其是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实践过程更是晚于其他理工类、医学类、甚至农学类院校。[12]所以相比于重点大学,这些财经类院校与其他地方院校同样面临着“办学定位不够清晰”“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学科特色不突出”,以及“服务社会的深度不足”等困境。

因而,盲目的模仿研究性、综合性大学不但不能解决转型中的困境,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方财经类高校未来的发展。地方高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寻求真正适合自身的转型发展道路。而转型发展,即要求地方性高校在思想上借鉴“威斯康星思想”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更要求其在实践上扎根区域经济,充分建立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利关系,从而向地方经济输送当地真正需要的人才,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一)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助关系

地方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地方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而地方高校正是承担着为地方输送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增长对人才的需求的任务。由于近年来地方高校实行扩招政策,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已满足了当地对人才增长数量的需要。二是地方高校是地方政府重大决策的智囊团。为提高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往往受邀参与地方政府的决策,为一些重大决策的建言献策。三是地方高校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者。一些地方高等院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等高等教育功能的同时,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解决了企业技术创新等难题,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局面。四是地方高等院校是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大学既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地方高等院校在加强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理应承担起地方文化传承创新、文化辐射引领和文化服务支撑的重要使命。

而区域经济中,政府、企业作为必不可少的两项主体,同样能够对地方高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支持和引导作用。首先是政府方面:第一,政府可以为地方高校提供政策支持,比如直接促成了威斯康星大学崛起的“莫雷尔”法案就是一个政策扶持的例子;第二,政府能够提供资金支持,高校可以向政府提交项目申请从而获得科研资金;第三,政府能够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日本就曾经以《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研究交流促进法》等法律形式,以及建立“高科技市场”等形式促进企业与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这一点是我们值得借鉴的。[13]其次企业方面:第一,为高校提供实训基地,例如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为对外经贸大学提供实训基地,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为中央财经大学提供实训基地等;第二,提供资金支持,这里的资金支持即可以是购买科研产品、向高校按折扣价出售资源,也可以是无偿捐赠;第三,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科研成果最终是为了应用,只有在企业的实践中经过检验,才能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关于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用图3-1表示。

区域经济的发展能为地方高校提供政策扶持、项目申请、经费补给、实训基地、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等一系列支持,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同样需要高校在人才、科技、信息和文化反面的服务。因而,区域经济快速可持续的进步离不开高校,高校的转型发展更是要以区域社会的需求为导向,树立“以地方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也只有扎根区域经济,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才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刚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实行高校扩招时,设立地方高校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够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地方高校培养出区域经济在现实中真正需要的人才。

(二)“应用创新型”人才应作为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

人才培养是一切高校教学活动的中心,也是社会服务职能的基础。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经济出现下行的压力,新的增长动力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大,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尤其是广大的地方经济需要的不再仅仅是劳动力的数量,而是劳动力的素质。201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工作部署指出,未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是调整结构,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根据2015年合肥市重点单位人才需求分析的结果显示,合肥市人才需求总量下降,高级人才需求攀升。这些经济事实向安徽省地方财经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的深度调整要求高校更新人才培养的定位,具有较强“应用性”的人才将是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人力资源。

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也意味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金融业作为联系国民经济的纽带,近年来创新活动不断加快。银行业混业经营、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兴起、人民币国际化等种种趋势,无不要求财经院校培养出能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具有一定“创新性”的金融人才。我国三十多所高等财经院校大部分都是地方财经院校,但是大多仍然沿袭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理念,这不仅导致培养出的金融人才滞销,也不利于地方金融业的发展。因而,地方高校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已经刻不容缓。

上一篇: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下一篇:田径业余训练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