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精选12篇)
高职人才培养定位 篇1
成都是全国影响力最大的五个国际会展城市之一 (其他四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大连) , 全国春季糖酒商品交易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国际性展会纷纷落户成都。《成都会展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 成都首次将会展业纳入全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 成都将重点发展会议、展览、节庆三大会展业态, 力争到2015年实现将成都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会展之都”的目标。成都现代会展业的人才培养拥有旺盛的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和难得的产业环境。
而目前无论在全国, 还是成都, 院校会展业都是新兴的专业, 发展时间不过十余年, 人才培养工作基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培养目标、功能、方向等都待进一步研究。但由于会展行业实践性强的性质, 会展人才培养工作并不等同于通常的学历教育, 更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动脑创意能力, 因此探讨会展业人才培养工作实践就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是推动我国会展业人才培养工作在理论层面的探讨。本文将结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讨论会展人才培养体系, 具体的方向系统地探讨会展人才的培养工作。目前国内还很少有学者对我国会展人才培养方向进行过系统的研究, 将有利于深化对我国职业技术院校会展人才培养及其内在规律的探讨, 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该学科发展。
二是在实践层面为成都及其他高职院校会展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将以成都高职院校为例, 构建出适合成都会展业市场发展的、适合成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会展专业, 会展教育的规模日益扩大, 包括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也正在进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项目建设, 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共性的问题, 有利于该校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也为同类型学校会展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会展业人才培养定位内涵
会展人才的培养定位上首先应该有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的人才观。会展实际上首先需要专业策展人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策划某个主题或类别的展览, 其他工作人员负责将策划付诸实践, 具体执行。从专业策展人到具体执行的工作人员, 人数众多, 岗位类别多样。从会展活动内部组织策划、宣传、公关等人员到会展外部餐饮、宾馆接待人员、保安人员, 从会展活动的高级运营管理人员到基层服务人员等, 会展业人才整体上呈现出漩涡状结构层次。从高端的策展人、会展经理人, 到具体负责实施的工作人员, 属于不同的层次, 各有各的要求, 因此会展人才培养方向应区分不同的层次。大体上可分三个层次:核心人才、辅助型人才和支持型人才。
核心人才属于会展高端人才, 专业展会策划人, 对展会进行宏观设计和把握, 要求具备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创新精神, 包括会展创意人才和会展项目管理人才。他们在整个会展活动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 通常具备敏锐的市场眼光、卓越的组织策划能力、精准的营销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同时拥有的社会资源也较多。在接受调查的会展企业中, 约78.5%认为本行业的关键人才是会展策划师或会展项目经理。核心人才的培养周期较长, 通常由普通高校或实力强的职业技术院校完成系统的会展专业教育, 然后在行业经历较长一个时间段的磨爬滚打, 对行业、市场经济状况十分了解。
支持型人才主要是负责组织人员实施核心人才的展会策划方案, 要求能掌握会展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会展实务的实际运作等问题, 是核心人才的“助手”, 主要包括常规经营管理、智能管理等人才, 他们居于会展人才体系的中层, 也是会展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辅助型人才则是具体操作某个任务的人员, 比如搭台、外联、翻译、导游、推介人员等, 其培养工作主要由职业技术院校开设专门的会展专业比如美工、导游、翻译、编辑、会计、营销等实现。这类人才的工作较之核心人才更为具体、专业化分工更细, 因此对其专业化要求程度也更高。
从中可以看出, 会展业所需要的人才众多, 有着不同的层次, 相应在人才培养上有着不同的定位。显然, 无论是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还是学生的求职应聘均无法“大而全”, 只能是在充分考虑到现实和未来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选定某个具体而明确的方向作为工作努力的目标, 这就也是通常所说的明确“定位”。定位明确了, 才有的放矢, 才有努力的方向, 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什么都做, 什么都学, 但什么都做不好, 什么都学不好”的尴尬情形。
从目前看, 我国很多会展专业正是出现了“方向模糊症”。我国大多数学校的会展管理专业是依托旅游、历史、外语、中文、艺术等传统学科而设, 在专业设置、教师定位、课堂教学等方面深受传统学科的影响, 呈现出浓厚的专业背景, 无法体现明确的会展专业发展方向。以至现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 毕业后学以致用的不多。因此, 我国的会展专业首先要进行人才培养工作的明确定位, 要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明确各个学校所培养的会展专业的规格和要求。无论是定位于会展策划、会展运行还是会展设计、会展物流;无论是主要针对展览业或会议业培养专门策展管理人才, 还是培养赛事节庆专门人才;无论是培养核心人才、辅助人才、还是会展支持人才, 都要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正确的定位, 并据此设计合理的课程, 配备优质的师资, 开展有效的教学。因此培养方向的定位是首要的。
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可考虑的因素很多, 比如本校的办学传统、已有的资源、社会需求等。由于职业技术院校以就业为直接的办学宗旨, 为社会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或应用性人才, 因此在专业的设置上需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成都职业技术院校会展专业的设立正是充分考虑到了成都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对会展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培养人才方向定位上需充分考虑到成都会展行业人才需求特点。
二、成都会展业人才需求特点
“十二五”期间, 成都会展业将继续快速发展, 规模将继续扩大。承办上述会展项目需要大量的具有营销、策划和设计能力的会展项目经理国际化高端技能型人才支撑。如果没有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 成都将难以圆满地举办上述会展项目。为更好地了解成都会展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 随机选取了成都52家规模不同的会展公司进行人才需求的调查, 并对成都会展办、成都德纳、新世纪会展城等成都会展行业“领军者”进行了访谈, 调查结果如下:
当前成都办展的主体主要由政府部门、场馆管理公司、会展公司三部分组成, 其中主力队员是成都会展办公室。52家会展公司中, 超过一半的公司由广告公司、文化传媒公司转型而来, 办展人员多是半途转向, 行业积淀较少。那些熟悉会展行业情况、懂得营销策划的专业高端人才十分匮乏。成都会展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成都会展业的迅猛发展, 成都会展人才问题已经成都会展业发展的瓶颈。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从量上看, 人才总体数量不能满足现有的行业需求。与会展业的迅速发展相比, 成都会展专业人才规模增长较慢。成都目前仅有两所学校开设会展专业, 每年的毕业生约200名。而成都每年举办的大型会展达40余场, 每场活动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进行策划、营销, 然而据业内人士统计, 成都会展行业的从业人员不超过1千人, 这1千人中, 以成都市会展管理办公室为主的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约占40%, 成都会展协会的成员单位约占40%。在接受调查的52家专门从事会展的单位中, 对会展人才有着长期稳定需求的有38家, 占73%, 需求一般的仅有2家。在承接会展项目时, 很多会展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手不足情形, 缓解的方式是人员加班加点, 超负荷承担工作量, 或者将项目内容分解开, 再发包给其他公司, 但层层发包容易导致项目质量难以保证, 因此这两种显然都不是解决人才不足问题的长久之计。
二是具有营销、策划和设计能力的会展项目经理国际化高端技能型人才, 即会展核心人才严重匮乏。成都想要建设“会展之都”, 不仅举办的会展数量要多, 更要求展会的规格要高, 国际型项目要多,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高规格的项目落地成都。但由于成都会展业的发展时间较短, 专业度高的策展人、营销人员缺乏, 很多会展从业人员都是从其他广告、设计、媒体等行业转向而来, 专业的会展行业经验不足, 且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从专业学科背景看, 在接受调查的会展机构中, 约46%的从业人员为经济管理专业出身, 25%来自广告专业, 12%来自文学艺术专业, 只有不到5%出自会展专业。此外, 目前成都会展行业专业人才短期行为强, 流动性大, 工作经验在10年以上的资深会展人才极为稀少, 高端人才严重紧缺。
那些从广告行业转型而来的会展公司, 如盛世传扬、骑士会展, 对具有策划和营销能力的职业策展人更是求贤若渴。即使像成都新东方展览公司、成都德纳展览公司、四川风云展览等老牌展会公司也急需专业高端人才, 他们在承接大型项目时, 常需要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临时邀请专业项目经理人“空降”。在调查中, 上述公司在认为自身最紧缺的人才中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会展策划师”。目前蓬勃发展的会展业为会展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公司鱼龙混杂, 大小不一。随着市场的细分和逐步规范, 会展业将经历一个“洗牌”的阶段, 那些有实力、有影响的会展公司将会承接更多高规格的项目, 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而决定会展公司实力的最根本因素即是人才, 这也是众多公司对人才有着长期稳定需求的重要原因。
会展高级运营人才属于行业中层次最高, 专业性最强的人才, 其水平和素质直接决定着会展水平的高低和会展的效果。会展核心人才不足势必会影响到成都争取到更多有影响力、高规格的展会活动。从事会展的机构与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 所需人才只能“因陋就简”, 这也大大影响了办展的质量水平。先后投入20多亿元建设的温江花博中心2005年投入使用, 曾承办了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 然而仅仅生存了2年就被迫挂牌出让, 原因是在花博会后没有好的项目可继续承办使用。而缺乏好项目的根本原因正在于缺乏懂营销、会策划、有创意的人才。因此培养一大批懂创意、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成都会展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成都高职院校会展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
我国会展专业教育的发展相对缓慢。1991年中央美术学院 (现在的清华美术学院) 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展示设计专业, 为中国会展业培养了相当一批展示设计师。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 中国会展教育同国外相比, 晚了近30年。很多学校依托于已有的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旅游管理、英语、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会展专业, 因此各有各自的特色。比如有的突出策划与营销, 有的强调艺术与设计, 还有的是会展物流、会展搭建、会展沟通, 等等。我国会展专业发展的这种特点优点在于能依赖老牌专业的已有资源, 快速地招生教学, 以满足行业需求。缺点在于没有形成正规的专业, 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而建立起来, 缺乏自身的理论建设, 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尚未形成规范, 随意性强。这大大导致了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良荞不齐, 使得会展人才供需矛盾特别明显。一方面行业的发展急需专业的会展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的会展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虽然良好的产业环境为会展学生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但随着展会市场竞争的加剧, 业界对人才的要求会更加严格, 人才的层次性将更为明显。
为保证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学校也需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狠下工夫, 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培养方向。
通常情况下, 本科类院校与职业技术院校在发展定位上各不相同, 前者主要培养高端人才, 后者主要承担操作业务培训工作, 培养具有实操技能的会展实用型、应用型技能人才, 辅助性人才。从这点出发, 目前成都会展业急需的策划、创意、营销复合型人才应主要由本科类院校完成。但目前我国开设会展专业的普通本科类高校相对较少。据统计, 目前开设会展专业的学校构成, 职业技术类学校约占80%, 普通本科高校仅占20%左右, 职业教育占据较大的份额。而绝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主要方向是技能型人才, 对高端人才较少涉及。教育的这种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会展高端人才缺乏的情形。
成都也是如此, 在2012年之前, 四川没有一所普通高校开设会展专业, 直到2012年四川大学在四川博览局的支持下才开设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可以说, 我省高等教育中, 专门培养会展业高端管理人才的学校非常稀少。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虽然是职业院校, 但却是西部率先培养会展人才的学校, 在培养会展人才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与业界也保持了一定的联系。社会需求永远是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动力。市场需求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层次。高职教育既然以就业为导向, 就更加应该尊重“市场需求说了算”, 在技术和经济许可的条件下, 要科学设置培养方向。
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变化来看, 当前,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 由“技术应用型人才”转变为“高端技能型人才”。从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高职是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到2000年, 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此后, 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工作任务。2011年, 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首次提出,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端技能型人才, 发挥引领作用。可见, 职业技术教育并非与“高端人才”绝缘。在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中, 随着教育的大众化以及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职业技术教育终将逐渐转型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而非一般的技工。
考虑到成都会展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以及办学传统, 学校可明确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 即培养适应成都会展业发展趋势的会展项目经理国际化高端技能型人才, 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其他高职院校可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自身办学传统、师资力量等明确自身的培养方向。
高职人才培养定位 篇2
农村城镇化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
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教育的基本依据,也是学校生存、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动因.关于农村城镇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本文着重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观念定位、学生的素质定位及课程的改革定位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 者:张伟贤 作者单位:江苏电大武进学院,213161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10) 分类号:G71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人才培养定位高职人才培养定位 篇3
关键词:会计人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会计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应用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针对不同的层次表现出不同的需求标准,人才的竞争也因此更趋激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术性人才,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改进与强化中,应在系统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与动手能力,以适应生产、管理及服务等第一线的需要,使学生成为能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及动手能力的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联姻”,实行校企合作,打造会计实践教学新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才面向各行各业,实践能力是高职会计人才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重要标志,为了培养会计专业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许多高职院校都建立了会计专业实训室,比如,会计手工实训室,企业经营模拟实训室,企业资源管理实训室,税务筹划和税务代理实训室。实训采用的主要形式是依据会计专业实训书提供的书面资料手工做账或软件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通过实训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对会计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有综合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
目前,我国职校中从事会计教学的大多数青年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社会阅历浅,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再加上一些其他条件的制约,使会计实践性教学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由于会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一些经济学、金融、管理、法律和税收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拥有广博经济背景等基础知识的教师并不多。
(二)教材缺少生动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传统的会计教材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仍旧采用文字描述的方法,阐述不生动。各种业务也只能靠学生通过字面来联想、揣摩和记忆。学生无法感受会计人员的职业氛围与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
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依据教材采用“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在考前背复习资料应付考试。虽然近年多媒体教学方法较为普遍,但其模式实质并没有改变。
(四)实验教学匮乏
传统的会计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课堂实践信息量少。会计教学脱离千差万别的会计实践,学生对企业会计实务如雾里看花,实践动手能力差,参加工作后无法较快适应工作。尽管有会计模拟实训,但这些根本不足以与现实的会计工作接轨,无法做到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二、校企合作下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模式。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真正把职业教育当成“企业眼中的教育”和“企业手中的教育”,既是国际职教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破解在职业教育中突出技能培养目标实现难题的一剂良方,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安排教师进入校外企业顶岗实习,聘请企业能工巧匠充实师资队伍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会计实践教学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较高师德水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掌握较全面的会计理论并具备较高的发现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实践性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为了满足会计学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需要,可以通过安排承担会计课程的教师进企业实习、参与审计工作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实践水平,并采用更科学的方法考核教师的工作业绩,不断地奖励那些在实践教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也可以从企业中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会计师、审计师等能工巧匠到校任教或兼职。
(二)进行会计专业教材配套改革
为了获得最新的会计实训资料,现在的实训教材使用的还是新会计准则公布以前的原始凭证,特别是实训材料采用主要是手工账的单据,事实上现在更多使用的是机制单据,电算化的处理过程,无法达到与企业无缝接轨的目标。教材的编写应根据调研取得的会计业务资料,编写新的校本教材,副主编、参编人员尽量让企业会计人员参与进来,才能达到与行业企业并轨的目的。
(三)组织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事业单位实习
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课堂,会计除了实验室模拟实验外,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学、向社会学。社会实践拓展了第一课堂的功能,是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程序、载体和手段。建立相应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事业单位实习,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而且也为学生的实地参观、专业实习提供了便利条件,给学生以实践锻炼的机会,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教学摸式。
(四)加大投入建立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
模拟实验室是模拟训练专业技能的场所,包括公共基础实验室和专业模拟实训室。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实验实训设施的装备标准与课程设置一样,必须能体现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以职业分析乃至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投资建设实训设施,开设用于实际需要的专业能力训练,例如,单项专业能力训练、综合专业能力训练、项目任务模拟训练等。针对会计专业,应在校内开展的实验内容包括基础会计模拟实验、中级会计模拟实验、成本会计模拟实验、审计实务模拟实验和会计电算化操作实验等。
参考文献:
[1]张墨,林艳,王虹.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
高职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与培养 篇4
1 现代汽车技术对汽车维修人才的要求
1.1 现代汽车新技术的发展
随着社会对汽车节能、环保、安全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人们对乘坐舒适性、操纵性要求的日益提升, 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成为汽车产品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当前世界汽车工业约70%的技术创新来源于电子技术的应用。现代汽车电子集电控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汽车技术于一体, 包括基础技术、电控系统和人-车-路交互系统。
现代汽车维修服务以“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为前提, 高质量、快速修车的维修方式作为服务准则。现代化检测维修仪器设备、维修技术信息和新的维修技术、工艺规范已成为汽车维修的基本要素。可以说, 作为第三产业的汽车维修服务业, 也已迈入高科技领域。
1.2 汽车维修行业人才的要求
科技的快速进步, 现代汽车的技术含量也随之快速提高。因此对人才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现代汽车应用类人才必须以及时型为主。除了需要懂技术、懂经济的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外, 关键需要技术骨干, 要求熟悉现代汽车结构、原理, 掌握计算机应用 (包括硬件、软件) 知识并操作熟练, 对传感技术、液压控制和自动控制技术比较熟悉, 能直接查阅原文维修手册或网络资料, 有一定的维修实践经验, 能熟练掌握和使用现代化检测仪器, 迅速诊断和维修现代汽车各类疑难杂症的机电一体化人才, 即汽车医生。同时也需要有大量实践经验, 并且会利用各种工具设备拆卸更换各零部件, 懂得汽车美容保养方法操作的普通人才, 即汽车护士。
2 我国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1 我国汽车维修人才现状
(1) 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长久以来我国汽车维修人才大多都是师傅带徒弟或者自学模式, 所以汽车维修人员接受正规教育培训的很少。行业内形成的专家群的知识有待更新, 而新的专家群还没有形成技术专家当前处于断档阶段, 可以看出我国汽车维修人才技术差异比较大, 专业素质普遍偏低。 (2) 技能型人才紧缺在一些汽车行业较发达的国家, 汽车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最近十年, 我国汽车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汽车维修行业在凸显其重要性的同时对汽车维修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与人才的巨大需求相对应的却是我国汽车维修人才的严重匮乏。
2.2 我国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 校企信息不对称。我国的汽车企业支持、参与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积极性不高, 大多高等院校培养的的汽车专业毕业生, 虽然有较强的理论知识, 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但由于定位较高, 并不适合汽车维修行业。同时高职类院校在进行专业定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环节上缺乏企业的前沿技术、先进理念、岗位资质要求, 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造成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没有针对性, 使得人才的培养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 维修人员接受的知识、技能严重滞后, 培养的人才素质普遍不高, 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和标准, 同时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竞争很激烈, 因此只有那些真正具备社会所需求的能力的人才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2) 培养的人才实用性不强。汽车维修人员不仅要实际动手能力强, 而且要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才能完成对汽车的维修。因此, 这就要求汽车维修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还要有较高的实践技能。但是目前我国汽车维修人员普遍存在这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造成维修人员缺乏相关的理论背景;二是高职类院校毕业生缺乏实际的操作技能。因此, 学生所学的知识、所训练的技能都跟不上企业的需求。而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毕业于普通高校, 实践能力和现场经验很缺乏, 缺少具有既懂实践操作又懂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汽车维修技能指导。
3 高职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与培养模式分析
3.1 高职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学历的高低, 更多是看社会的需求。人力资源的市场化, 使得社会在教育理念和用人观念上都需要转变, 创造出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从而真正保证人才战略和知识战略的顺利推进, 树立新型的人才观、价值观。高职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应当是以技能型人才和技术管理型人才为目标进行培养。
3.2 高职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模式
人力资源的市场化, 人才竞争的激烈化, 促使高校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进而解决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目前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方向的错位, 用人单位期待与大学生期望的错位, 已经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加强校企合作, 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使学校能够针对性的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1)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中, 加强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把最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技术应用介绍给学生, 启发和培养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在专业课程体系中, 一体化教学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确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还应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也就是要成为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2) 校企订单式联合培养模式欧、美、日等汽车产业发达的国家,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且行之有效的汽车维修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更重要的是能让当代大学生能够与实际接轨, 将知识运用于实践。这种模式针对性较强, 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能够更好的培养实用性人才。
4 结语
我国汽车维修行业人才专业素质总体偏低, 已不能适应汽车行业的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迫切要求改进。在我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 要想提高汽车维修人员在汽车维修行业中的竞争力, 就必须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西方国家职业人才培养模式, 并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 探索新的发展出路, 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汽车新技术的发展和汽车维修行业人才的要求, 根据我国汽车维修人才现状, 找出了我国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汽车维修人才的正确定位应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技术管理型人才为中心, 注重综合思维分析能力的培养, 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 开展校区合作订单式联合培养模式。
关键词:汽车维修,定位,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R].北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007.
高职人才培养定位 篇5
论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定位 作者:田秀萍 崔发周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24期
[摘要]虽然高技能人才主要是在企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但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职业院校既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是企业的合作伙伴,在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职业院校应重点帮助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设计,培养从业者的基本职业能力,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规律的研究。政府部门当前亟须建立统一、完整的职业标准,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设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 职业标准 培训 课程开发 技师考评制度
[作者简介]田秀萍(1957-),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管理;崔发周(1963-),男,河北曲阳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评价、课程开发。(河北唐山063020)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6-0021-03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将经济建设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应该围绕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确定政府、企业和院校三方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划分职能,相互合作,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目前的条件下,职业院校是培养中初级技能人才的主力军,积累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丰富经验,对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相对比较熟悉,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具有必要的基础性作用。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与唐山市技师学院实行一体化管理,为全国农民工示范性培训基地建设单位、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试点院校、承担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下面结合学院的实际谈谈认识。
一、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技能人才主要是在企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通过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岗位培训,以及名师带徒、技术攻关、岗位练兵等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技能人才的成长,使从业者从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但是,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实践表明,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从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方的关系来看,职业院校应在以下三个维度上进行准确定位(如22页图所示)。
(一)学生职业发展的良师益友
职业院校处于企业和学生的中间地位。院校与学生之间没有雇用与被雇佣的关系,是学生职业成长的帮助者、指导者和组织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个性特征,职业院校通过开展科学的培训教育活动,使学生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获取必要的职业知识,掌握娴熟的职业技能,适应职业活动的需要。职业院校的最大优势在于熟悉职业培训与教育规律,能够主导教育培训过程,以科学的培训和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职业院校的价值体现在受培训和教育者职业能力的提高上,而职业能力的提高反映在岗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改善以及薪酬水平提高等方面。
(二)企业科学发展的合作伙伴
企业的宗旨是通过生产社会所需要的产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员工培训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由于科学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企业越来越多地将技术进步和员工素质提高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从社会生产的整个流程来看,职业院校是从企业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培训和教育活动的社会机构,是大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职业院校与生产企业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院校以促进企业发展为目的,协助企业实施相应课程,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人才;企业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并制定出每个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为职工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使职工能够在“做中学”,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对具有一般性、基础性和超前性的学习内容,制定出相应的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与职业院校合作实施有计划地正式培训。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力量
由于职业院校已经从企业分离出来,在职能上具有相对独立性。除了直接为企业发展服务之外,职业院校还可以为社区人员提供就业培训,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培训,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以及职业标准的制定等。职业院校的这些活动是公益性的,并不针对某一企业的特定需要,但对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促进力量。
二、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
(一)帮助职业准备者完成职业生涯设计
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帮助未曾走上职业岗位的青年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设计,根据职业个性特征确定职业方向,最终实现职业理想。目前,许多企业院校以实现毕业生初次就业为重点,只考虑某一企业、某一岗位的特定需要,而忽视职业生涯中的一般需要和长远需要,导致毕业生难以转换职业或者长期从事技术要求低、薪酬待遇低的工作,不能成长为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当前,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应该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实施全面职业指导。职业指导不等同于就业指导,不仅是简单地发布一些需求信息或传授求职技巧,而是以促进从业者终身职业成长为目的教育活动,是职业教育职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指导活动必须作为正式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考核。目前,学院已经将职业指导作为必修课列入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采用专兼结合的方式实施职业指导课程。
2.实施全程职业指导。完整的职业指导过程应该包括入学前、学习中和毕业后几个阶段,是一个前后衔接、不断递进的教育过程。入学前主要通过招生咨询使考生根据职业兴趣和职业个性完成职业选择,为以后的职业发展确定正确的方向。学生入学后除学习必要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外,还要坚定职业理想,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掌握人力资源市场的必要的供求信息。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还应了解他们的岗位适应情况、职业成长的进展并进行追踪指导。学院专门成立了职业指导办公室,负责入学前和毕业后的职业指导工作,并对在校期间学生的职业指导活动实施监控。
3.实施全员职业指导。职业指导是对从业者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不仅仅是少数几个专职教师的任务,更不是专门职业指导机构能够包揽的工作,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全体成员都负有职业指导的责任。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日常的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指导要求,将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指导内容科学地融为一体。通过全员职业指导,使职业指导成为一种随处进行、随时进行的常规教育活动。
(二)培养从业者必要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关键能力
德国“双元制”的实践表明,完全依靠“做中学”存在较大的缺陷,不利于从业者的职业成长,特别是在信息化的条件下,许多传统的操作技能被程序所取代,纯粹的操作技能性工作已经越来越少,从业者必须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教学效率较高,适合于传授通用性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跨职业的通用能力。根据我院的经验,为增强培训效果,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采用工学结合的培训模式。实践证明,如果仅在课堂上单纯地讲理论,然后再去工厂实习,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最好的方式是选择在工作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习惯,锻炼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目前,学院已经在数控技术、物流管理和酒店管理三个专业完成了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正在组织编写配套的校本教材。
2.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由于“双师型”教师培养难度太大,建立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是一种可满足需要的现实选择。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由院校的专任教师和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专任教师侧重于教学组织和理论指导,而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实践指导。这种方式既弥补了专任教师数量的不足,又提高了教学效果。目前,学院数控技术、汽车修理、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兼职教师占到了30%以上,个别专业已达到了50%,在师资方面满足了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要求。
3.建设生产性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必要物质条件。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有一定的职业环境,无论是学习职业知识还是学习职业技能,都需要配备足够的实训设备。学院在特定的条件下,买断、接收了14个中小企业和学校,走了一条“前校后厂、产学一体”的办学之路,对实施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起到了支撑作用。学院最新购买的一处厂房,单体单层面积达到了2万平方米,经改造后成为农民工培训和职业职工培训的主要场所,现已正式投入使用。该基地中既有利用1亿元贷款购置的实训设备,又要引进校外企业投资的生产线,生产满足市场需要的真实产品。这种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实现了培训资源与生产资源的交互利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开展职业培训理论研究,促进职业培训制度的完善
我国的职业培训还处于探索经验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培训模式、课程开发、教学方法特别是实训教学组织等方面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但是,与德国强大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相比较,我国职业培训研究机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职业院校在开展培训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是推动我国培训制度完善的重要力量。当前亟待搞清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培训模式。劳动用工制度决定着企业培训制度,在职工流动性很大的条件下,企业就会缺乏培训的积极性。为了同时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应探索一种统筹使用职工培训经费的制度,即:企业先按照规定比例将职工教育经费和职工技术培训经费上缴政府主管部门,然后根据企业开展职工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进行返还,并给予适当补贴。这种制度既可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又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目前学院正承担着“机电类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模式”的省级立项课题,经过系统研究后将给政府提出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2.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开发模式。开发工学结合的培训课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既需要大量的课程理论,又需要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尽管有CBE、MES等模式可以作为参照,但要在现实条件下取得良好效果还需进行探索。学院在课程开发中采用了“三主体模式”,由课程专家、企业专家和教学专家联合开发工学结合课程。课程专家负责制订开发方案,指导开发过程,评价课程质量;企业专家负责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培训内容确定的主要依据;教学专家负责教学分析,按照教学规律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排序、转化,最后变成可以实施的课程。
3.基于生产过程的技师考评模式。目前的技师考评方式与生产过程是脱离的,影响着考评质量。探索在生产服务过程中进行技能鉴定的工作模式,推行生产现场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业绩评定相结合的技师评价方法,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当务之急是将考核评价的标准、程序和方法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尽可能地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形成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即时考评制度。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职业标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目前的职业标准和职业分类还不全面、不科学,既影响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也影响着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正常进行。最为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缺乏工程类和技术类职业的标准;二是职业标准不能及时更新,使得某些标准不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按照“职业带”理论,工业企业的职业岗位应该包括工程系列、技术系列和技能系列,在我国目前尚无技术师序列的职业标准。随着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我国应该尽快制订出工程、技术、技能等各个序列的职业标准并及时加以更新,扭转目前不同类型职业分头管理、交叉职业无人管理的局面,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培养与使用的统一
目前,中、初级技能人才主要靠职业院校来培养,一些高级技校和技师学院已经培养出具备高级工资格的毕业生,他们是企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也是优秀高技能人才的预备对象。但是,由于培养与使用在规格和数量上的不协调,许多企业不能将职业院校毕业生安排在相应岗位,甚至还要重新培养,这不仅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也使院校的教学工作非常被动。政府应该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正常机制,使企业能够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并对教育效果进行具有权威性的评价,将职业资格认证与教学评价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农民工的身份确定
目前,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工已逐步成为高技能人才的主体,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不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到了社会制度的限制,农民工的职业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就使他们的职业发展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不仅企业不愿意为职工培训承担费用,职工自己也不能为以后的职业发展进行预测。而技术培训都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劳动者与雇佣者双方的短期行为使技术培训需求大为减弱。许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往往是临时对职工进行短期培训,或者直接从社会招聘人才。因此,为了建立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还需要有一系列配套规章、政策的出台,形成我国技能劳动者成长和职业培训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为推动职工培训事业的发展,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在全社会形成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
[EB/OL].http://.cn/policy/txt/2007-04/26/content_9252657_4.htm,2007-04-26.[2]欧阳育良,高志敏,王良健.高技能型人才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6
高职人才培养定位 篇6
【关键词】高职层次 室内设计技术专业 人才 培养 定位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33-03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高速发展扩张的新时期。一方面,国家希望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改变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的现状,另一方面通过扩大职业教育解决社会的就业问题。近年来,社会对装饰装修行业的需求旺盛,室内设计专业在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但纵观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会发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过于模糊,是培养“创意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是着重素质教育还是着重技能教育?明确培养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只有明确定位培养目标才能设计培养模式,进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最终决定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
一、专业定位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合理定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应厘清以下问题:
第一,专业的就业目标市场在哪里?其分析内容包括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地域、行业产业、职业岗位等,并要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带来的变化。
第二,教育层次上的区别在哪里?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中职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主要以学术研究为主,而高职教育的专业主要对应于社会特定的职业岗位群,这是二者最显著的区别;同样,高职与中职教育比较,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序列,培养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上应高于中职生。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编写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简称ISCED),我国目前积极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属于5B类型。5B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习的学生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与资格”。对照这一标准,一线技能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和培养目标,也是本专业满足企业工作岗位要求的教学目标。
第三,知识与技术能力掌握层次上的区别在哪里?中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只需掌握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中从业所需的一技之长,如会操作某种绘图软件;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不仅要能够熟练应用岗位工作技能、技术,还要有能力驾驭工作过程,如具有设计或施工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
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调查研究
(一)展开区域经济、产业行业背景调查。社会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基础,社会需求主要由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与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构成;行业产业与区域经济构成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宏观背景。笔者查找收集了关于广西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文件,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十二五”规划建议稿等,了解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走访广西建筑装饰协会等行业协会,详细了解区内装饰装修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同时走访参观了一些与装饰装修行业密切相关的盛会,以获得建筑与室内设计前沿的相关资讯。
(二)深入企业进行调研,确定岗位群与岗位人才需求。高职院校的专业是以行业企业的岗位群为依托设置的,笔者在2008年至2011年利用暑假调查走访了多家装饰企业以及与装饰装修相关联的企业,进行企业与毕业生状况调查,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及近几年毕业生的相关情况,得到较为翔实的材料。
(三)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分析。装饰装修行业的从业人员可以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三个层次划分。管理人员主要是企业的高层及部门主管,技术人员可归纳为设计部门、施工部门或工地一线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主要是具体实施操作的农民工队组。从所调研企业的业务规格、部门设置、岗位要求来分析,装饰装修行业企业主要人才需求如表1所示。
从以上岗位可看出,目前装饰装修行业企业的中、高级人才与一线技能人才需求两种情况同时并存:一方面不少企业较缺乏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和项目经营管理人才,如能从事大中型设计项目管理,或大中型装饰工程施工管理等;另一方面整个装饰装修行业较缺乏熟练的一线技术人员,如设计员、绘图员以及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五大员等。
行业企业人才匮乏的一个原因是装饰装修从业人员中,企业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大部分都是从土建和其他行业转过来,知识结构素质不符合企业要求,不能适应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的需要。
中高级人才显然不是高职层次培养目标,刚进入行业的应届毕业生难以达到上述要求。目前装饰装修企业大量招聘的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一线技术岗位上,按工作任务可具体分为设计员、绘图员、现场施工员,这三个典型一线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要求高于中职,又低于本科培养层次,比较适合作为高职层次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三、装饰装修行业主要一线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
本课题组在前期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把主要就业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出各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所需的职业能力如下:
(一)绘图员。绘图员的工作主要是3D电脑效果图绘制与装饰施工图设计,见表2。
(二)装饰设计员(或设计师)。设计员的工作主要是各类室内外环境装饰装修的方案设计,根据市场现状,主要分为住宅室内设计和商业(公共)空间设计两块。其设计的主要工作流程见表3。
(三)施工员(或装饰施工员)。设计师的工作主要是装饰装修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在项目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根据装饰装修市场现状,可细分为家装施工和公装施工两方面。其设计的主要工作流程见表4。
四、提出新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一)培养目标。根据以上分析,得出高职层次的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以室内外环境设计为核心能力、以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管理为辅助能力的技能人才。
具体为:培养具备相关文化基础、熟练计算机应用,掌握室内设计基本原理、具备一定创意设计能力,懂得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在设计和施工第一线从事室内设计、装饰装修施工管理、装饰材料与销售等职业岗位群工作,并具备诚信、敬业、沟通、协作等职业素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职业面向。主要面向广西及周边区域的建筑装饰装修与室内设计行业企业,同时装饰装修行业的产业关联度很广,也可面向房地产开发与建筑工程、装饰材料生产与销售等行业。
(三)主要就业岗位与业务规格。就业岗位集中在装饰装修企业的一线技术岗位群上,具体岗位为:室内装饰设计员、绘图员、施工员;亦可在房地产与建筑工程、装饰材料生产与销售等行业岗位工作。
(四)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构成分解。根据上述装饰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课题组把高职层面的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进行分解,详见表5。
(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的要求。通过前期的企业调研与行业协会的走访,笔者发现装饰装修施工企业则较重视施工五大员证书,这反映出建设主管部门加强了行业人员的从业资格管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行业施工管理规范化的逐步加强。与设计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装饰设计师(员)与绘图员证,本专业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制度,因此在校生必须取得上述相关领域的从业资格证书。
五、结论
在明确了专业培养定位以后,必须从专业定位出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设施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到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定位 篇7
一、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一) 办学定位
定位是来自于营销学的术语, 最先由艾·里斯 (Al Ries) 和杰·屈特 (Jack Trout) 于1969年提出的。根据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 (Philip Kotler) 的观点, 定位是对公司的产品进行设计, 从而使其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的行动 (1) , 即企业确定目标群体, 设计产品方案, 根据战略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 在产品以及企业营销中不断融入自身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的过程。
从高校的职能看, 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是指高等学校明确为社会提供劳务的品种、数量和质量, 并做出其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上的战略选择的过程 (2) 。从定位的内容看, 高校定位是高等学校确定自身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服务面向等因素的全过程 (3) 。
(二)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 (4) , 是高校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以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整合学校各类资源, 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具体包括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和教学环境等内容。
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相应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影响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环节、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措施和手段, 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 对高校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职能的履行也有一定的影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为指导, 以学院的资源为基础, 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相吻合, 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
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关系, 办学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办学目标的途径。
(一) 明确办学定位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结构的逐渐调整, 高等教育多样化逐步呈现, 社会公众以及市场对高校的评价逐步形成并随高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改变, 学生对高校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为了保证学校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职能, 高校必须充分、准确地分析和认知自身的优势、劣势、竞争、机遇等因素, 融合各种资源, 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以促进自身的更好发展。
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不仅仅关乎学校自身的发展, 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也都受其影响, 从本质上看, 它是政府、市场、高校三者不断博弈的过程。因此, 高校定位既要依托政府支持, 又需要政府适当放权, 认真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市场竞争, 注重高教多元化发展;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 促进高校理性发展。
只有在办学定位合理、科学、准确, 符合高等学校的办学优势, 契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 高校才能以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服务面向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远景为出发点, 从专业设置和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和科目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组织结构和师资队伍、校园文化和校园风貌等方面着手, 整合各方面资源, 以办学定位为指导, 构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兼顾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办学定位的途径
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工作水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明确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 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人才培养模式代表着特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也从一个侧面体现着高等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因此, 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是一种培养方式, 更是一种办学理念, 它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校的成长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创新。
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内涵丰富, 其本质在于高等学校在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目标。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具有显著的差异, 如四川大学致力于创建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 以“以人为本, 崇尚学术, 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 以“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为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 致力于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平台, 建设四川终身教育体系, 为各类求学者提供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机会等。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 涉及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 是高等学校各项资源有机整合的结果。办学定位包括办学类型、服务面向、人才培养质量等众多内容, 各个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受学校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特色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同时, 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等也直接影响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直接影响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同时, 对办学特色、办学目标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等学校办学定位的重要途径。
三、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
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提高人才培养工作质量, 高等职业院校应以办学定位为基点, 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 加强社会需求调研, 准确定位办学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 其主要特点是在高中文化的基础上, 以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 文化和管理知识为基础着重进行智能性和职业技术训练, 注重学生所掌握职业技术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目的在于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专门人才 (5) 。其中, 智能性强调以一定的文化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知识为基础, 不过分强调学科基础的系统性, 以必需、够用为度;职业技术训练则在关注职业技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同时, 又重视职业技能的适应性和发展性。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技术性、应用性、地方性等特征。职业性是指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都是针对特定的职业和岗位群的, 针对性较强;技术性是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不过分关注学科的基础知识, 强调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应用性是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关注的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及学生所掌握的职业技能和社会需求职业的对应性;地方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 是高职院校办学类型和办学服务面向的一大体现, 即高职教育以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初衷, 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上。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也日益凸显。究其原因, 主要包括三点:第一, 高校毕业生供给的快速增长稀释了需求增长, 从而导致毕业生就业供需比持续下降, 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第二, 结构性矛盾凸显,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的计算结果表明, 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每100个劳动者中, 有14个是因为用人需求不足的原因而不能就业, 另有15个是因为供需匹配上的原因而不能就业;第三,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日益严格, 不但注重学校的品牌, 而且注重专业的实力, 不但注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而且注重动手能力、应变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创新能力等。基于以上因素, 高校在定位办学目标, 尤其是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之前, 应进行充分的社会调研, 了解社会需求, 做到有的放矢。
(二) 多方面着手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应以学校的办学定位为依据, 充分调研社会需求的变化和专业建设的成效, 学习先进经验, 适时调整, 不断创新。
1.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 各因素之间相辅相成, 其中, “人”是三大职能实现的主体。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在整合各项资源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过程, 也是高校履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因此, 高等职业学校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以社会需求为指导, 以就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如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提出了“1+2N”人才培养模式, 即通过三年的学习, 学生在毕业时应取得一个毕业证书、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和多个基本素质合格证书, 强调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
2. 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高等职业学校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 其主要任务是教学,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在明确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 各专业应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科目课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 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理念为指导, 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在学院“1+2N”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 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 构建了“2+1+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即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2张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开设1家淘宝店铺, 服务于1家诚信通会员单位。
3. 以知识应用为目标
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地转移, 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其中, 显性知识是可以外化和准确地表达、传递的知识, 通常以书本、软件等为载体存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 难以用语言准确地进行表述, 以个体的思想为存在的载体。不论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 其价值最终都体现在实际运用中。因此, 高等职业学校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中应以知识的应用为目标。如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行业需求, 在专业人才培养中, 凭借“教师与师傅身份合一”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打造“实训室与车间合一”工学结合的教学场景, 构建“工作项目与教学内容合一”的课程体系, 践行“生产与教学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寓知识于活动, 置知识于经验。
摘要: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关系, 明确办学定位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条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办学定位的基本途径。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提高人才培养工作质量, 高等职业院校应以办学定位为基点, 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社会需求调研, 准确定位办学目标,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以知识应用为目标。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蔡东林:《谈定位》, 载于《煤炭经济研究》, 2003年第1期, 第24页。
[2]叶凡:《地方高校定位研究》,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5年, 第56页。
[3]田伏虎:《关于高等学校定位的若干思考》, 载于《民办教育研究》, 2006年第5期, 第43页。
[4]燕国才:《素质教育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年, 第156-157页。
[5]严智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模式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年, 第19页。
[1]付宪杰.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高职人才培养定位 篇8
(1) 行业的优势和威胁。
财会行业一直是传统行业里的常青树,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 任何单位、团体甚至部门无一不涉及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因此会计是与每一个行业都相联系的职业, 就业范围非常广泛, 包括国家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高等教育及科研机构等单位都需要众多的会计人员。因此, 会计人才需求量大。其二, 会计既是企业的后援支持, 又是公司运营的关键, 在以价值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中, 会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 学习会计专业的越来越多。其三, 会计行业相对特殊, 公司不可能经常更换财会人员, 财会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小, 从事这个职业的风险也较低。其四, 会计工作的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俗话说“越老越吃香”, 吸引了许多追求职业稳定的学生。其五, 会计人员的薪资与学历密切相关, 随着学历的提高, 薪酬也有明显的提高, 且逐渐呈上升趋势。与其他同等行业相比, 薪酬偏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 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会计专业已成为管理学中数一数二的“大专业”。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国开设会计专业的本科院校已有300多所, 属于大会计范畴的财务管理专业200多个, 审计专业数个, 至于高职高专层次的会计专业更是不计其数。形成了“无校不会计”现象。因此, 教育部将其列为控制专业。全国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设置较多, 社会上各种会计培训班的开办使毕业生人数超过社会需求目前会计类毕业生形成了“买方市场”, 就业竞争愈显。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 毕业生的数量增多, 就业压力增大,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招聘单位对会计类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薪酬逐年降低。关于会计类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对于较低层次的会计月薪较低, 导致了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现象的产生。
(2) 未来对会计专业的需求。
“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必然催生对高质量的会计人才的需求。会计已被专家列为21世纪需求量最大的人才之一。21世纪, 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 是高科技大发展和经济管理水平大提高的时代, 这种大环境, 将推动会计发生相应的重大发展。会计将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会计工作将广泛运用电子技术, 电子计算机在各方面的使用,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代替了会计人员的手工劳动, 会计工作将从会计的核算工作转向会计的管理工作。会计管理的任务, 在于通过对经济活动的会计管理, 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营决策和做好财务决策, 编制财务计划并组织财务活动, 控制消耗并监督企业经济行为, 检查财务计划执行情况和遵纪守法情况, 考核经营业绩, 分析执行情况, 挖掘潜力, 提出措施, 以便促进企业、事业等单位提高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未来的会计人员不能只会算账, 而且懂经营、懂管理、熟悉行业知识。
2 上海某高职会计专业的定位
(1) 外部环境分析。
某高职毕业学生主要服务长江三角洲的地域市场。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所明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 长江三角洲将发展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其中, 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定位是首次提出。规划提出到2015年, 服务业比重达到48% (核心区50%) , 到2020年, 服务业比重达到53% (核心区55%) 。意见指出, 文化创意产业、大旅游产业、金融服务业、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信息与软件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这十大服务产业将得到重点的支持和发展。规划对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苏北和浙西南地区的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做了细化。上海的战略定位就是“四个中心”, 这个定位要求结构调整方向是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加快发展金融、航运、信息、创意、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同时加快制造业的升级, 突出发展以创新和研发为主的高端制造业。
(2) 某高职的优势、特色和会计专业定位。
某高职位于上海市, 经过近十年的成长和壮大, 学院拥有经贸管理、卫生护理、工程技术、应用艺术四大专业群体, 开设有国际商务、护理、艺术设计等20多个专业。校内已建有一流的国际商务综合实训、护理、工程技术、应用艺术四大实训基地, 内设30个实训、实验室, 其中信息化护理实训基地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学院被国家商务部、教育部等认定为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培训认证考试中心、全国外贸跟单员培训认证考试中心和全国高职高专商贸类师资培训基地。学院还拥有8个市级职业培训基地, 百余个校外实训与就业基地。已经形成了相应的专业优势。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打造出了广泛的社会平台。
某高职的专业群集中在服务业, 如国际商务、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酒店管理、护理、建筑工程管理等, 这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所明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 (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相符合。根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服务上海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则, 某高职院校拟采取小批量、特色生产、订单式培养的途径, 设置外贸会计、航运会计、酒店会计三个特色班, 实行订单式培养。
3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原则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 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 是师资、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教学条件建设的前提, 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因此, 其质量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需以专业调研为基础, 及时把握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就业需求,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 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使人才培养方案既有高职教育特色又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坚持素质、能力并重的整体设计原则。在坚持理论知识必须够用, 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 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与行业、企业建立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在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多方面, 积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开发和论证, 实现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坚持产学结合培养的原则, 积极推行和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推行“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实行“双证书”制度。
以学生为本, 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现实基础, 在专业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下, 实施“大平台, 多方向”的课程体系, 以满足多专业岗位的需求。设置一定数量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拓展课, 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满足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高创业能力的需求。
摘要:本文根据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结合上海某高职的教学现状和改革发展的目标, 分析科学合理地制定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方法。
高职人才培养定位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定位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指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替代的生命力。”“高职教育以不可替代为支点、以社会发展为主轴, 培养‘不一样’的一线人才。”可以预见,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高职院校在服务我国经济新动能进程中也将发挥巨大作用。据统计, 我国高职院校规模超过了普通高校的50%;其自开办以来, 累积为社会输送了2亿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1]。基于自身鲜明的职业特色, 在服务区域功能定位、服务经济转型、服务三农、经济结构调整形势下, 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同度、社会影响力、生源吸引力将会越来越高, 但其面临的社会评价也会更加多元, 与普遍的社会期待尚有距离,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期待
(一) 当前, 用人单位对会计岗位从业人员普遍感到忧虑的是
1.德育不够
反应在会计岗位上, 会计人员仅仅将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 对企业没有责任感, 随意跳槽, 也缺少对个人的职业规划, 不能全身心融入企业。
2.留不住
当下, 就业与聘用遵循双向选择原则, 本科生、研究生对岗位发展前景、就业环境、薪酬福利等都有较高期待, 一旦希望与现实有差距, 跳槽是早晚的事。
3.技能差
对中小企业来说, 本科生、研究生的实用性存疑, 也“养不起”;农民工没有系统的专业教育, 不敢用;高职会计毕业生恰逢其时, 但会计专业技能以及财务敏感性不足。
(二) 用人单位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期待是
1.德育好
自律、慎独的员工是用人单位的首选。这样的员工守纪律、有责任, 对企业文化有高度归属感、认同感, 并能创造性地构建企业精神, 提升企业价值。企业的竞争终究是企业综合素质的竞争, 包括服务质量、市场份额、社会价值等方面, 都依赖高素质的员工团结一心去打造。
2.出业绩
不是被动的操作工、执行者, 不是流水线上的一个位置, 而是能以自己的会计专业技术能动地、高效地为企业带来利益。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利益创造模式具体到会计人员, 其精确及时的核算以使企业避免各类罚款、罚金, 对税政税则的精确把握以使企业及时享有应该享有的税费待遇等, 就是会计岗位奉献业绩的典型表现。
3.留得住
会计核算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及时性, 会计工作不能中断, 更不能暂停, 因此, 企业期待的会计人才应该留得住, 稳定沉着, 勇于担当, 与企业一起创造未来。
二、高职会计人才的竞争优势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得好, 完全可以满足用人单位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期待, 因为对特定就业群体而言, 高职会计毕业生具有如下竞争优势:
(一) 相对于农民工、中职毕业生, 高职毕业生“姓高”
从企业角度看, 高职会计毕业生具备高素质、高技术、高水平、高层次, 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培养价值;从个人角度看, 他们能迅速适应企业文化, 融入企业环境, 并能创造性地履行职责, 具备个人成功的优势;从工作业绩角度看, 他们受过较为系统的专业教育, 能从事农民工、中职毕业生不能从事、无法完成的工作, 更能出业绩。
(二) 相较于本科、研究生的毕业生, 高职毕业生“姓职”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 高职定位并不“高”, 因此, 高职会计毕业生对就业环境、岗位平台、薪酬福利的认知更加务实, 职业稳定性相对较好, 能够从事本科生、研究生不屑于干的工作, 因此, “留得住”。
(三) 职业教育贯穿始终, 更具“匠心”
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 职业教育是重中之重, 无论课时分配还是课程内容, 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占有50%或以上的比重, 因此, 技能好。如果给予适当的锻炼机会, 高职毕业生就可以独挡一面, 负起企业基层员工及中层管理之责。
正视中小企业用人特征, 正视高职会计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就能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帮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三、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应体现三个对接
自2000年起, 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走过了爆发式发展的阶段, 这种新的教育形式使得我国近1000万个位于农村、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的家庭走出了第一个大学生[2], “低进高出、人尽其用”的招生、培养模式为边缘化青年开辟了新的成长路径, 其成就有目共睹。
同时, 也应当看到, 近四十年来, 我国经济结构、地域发展、产业构成、国民财富分布等已发生巨变, 教育本身也今非昔比, 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同样面临现实与未来对接的问题。对高职会计毕业生, 现实问题是:就业比例高而就业质量不高, 职位、薪酬提升空间不大;对高职文凭, 民间评价、家长认同度都不高, 高中毕业生更愿意读本科。未来问题是:夹在中职与本科之间,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应加强反思, 积极探索, 以求提升自身含金量, 获得民间、家长更多的认同, 让优秀的青年人趋之若鹜。
解决现实与未来问题, 可以从以下三个对接开始:
(一) 人才质量应对接市场需求
没有市场需求, 教育就没有根基, 市场是教育的承受者、检验者、评判者, 是教学内容及教育目标的主导者。当前, 会计不再是简单的核算、监督过去, 也不是简单的编制会计报表。伴随我国营改增、供给侧改革以及资本市场的完善, 市场需要的会计要具备多种迁移能力, 如知识的迁移、技能的迁移, 以及敏锐的洞察能力, 主动、及时地运用最新经济科研成果为企业谋利益。
(二) 教育内容对接就业形势
我国就业形势一直严峻, 会计人才总体过剩与优秀会计一将难求并存。高职应认真研究中职、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的长处和短处, 积极应对夹缝中生存的尴尬现实, 正确评估高职会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教育内容设计上,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 应注重理论内容“宽泛够用”, 注重实训内容“职业实用”。二是职业策划内容, 即针对不同的家庭背景及就业意愿, 引导学生或积极就业, 或自主创业, 或专升本。对有就业意愿的学生, 应在“留得住, 用得上, 出业绩”上下功夫。
(三) 会计素质对接经济发展的需要
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的高职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为中小企业、小型微利企业, 就业行业集中在加工、服务、贸易、电子商务、快递、旅游、餐饮等;从就业地域看, 90%以上分布在省会城市、学校所在城市。随着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产生, 职业教育也应紧跟形势, 会计人才培养应对接经济调整与改革, 体现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职业性, 进而凸显出高职教育的优势[4]。也即: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应各地区经济功能定位、服务多元经济成分的会计人才。
四、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定位的探索
(一) 培养目标定位:桥梁式中间人才
多年以来, 我国会计专业的高职教育没有体现中职、高职、本科培养目标应有的阶梯层次, 丢失了高技术、高素质、职业性特色, 在中职、本科挤压中丧失了应有的优势。实践证明, 高职培养的会计既不是低层次的出纳、记账员, 也不可能是高层次的财务总监、总会计师, 而是会计岗位的桥梁式中间人才。他们应有相对较高的会计理论, 能动地理解、运用财经法规、财税制度, 同时又能独立从事系统的核算、分析、预测等日常工作。
(二) 培养师资定位:双师结构、专兼结合
高职会计老师既是高校教师, 有教学能力;又是会计师, 有会计执业能力;既能讲授会计理论, 又能带领学生做会计模拟实训。这种双师型师资结构完全有异于中职和本科, 彰显了高职“姓高”“姓职”特色。教师可以来源于高校毕业生, 也可以来源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机构。
(三) 培养内容定位:理论够用、理实一体
高职会计专业应该编写、选用独立的教材体系, 该体系包括会计、税务、经济法、财务管理等理论;另外有会计电算化、纳税实务等实训, 着重培养学生能运用、会学习的能力。该体系与中职相比, 专业理论较深, 知识面较宽, 但压缩了公共基础课;与本科相比, 理论较浅较窄, 实训、操作比重大, 突出职业性。
(四) 培养方式定位:政府主导、开放办学
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方式应体现学校教育与工作内容零对接, 其实现途径是政府主导、开放办学:一是办学经费, 高职院校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二是出台财税政策, 鼓励企业为学校提供会计学生实习实训、岗前培训、职业道德、财经法规运用指导平台, 授课者为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财务部经理、主管会计、成本会计、总账会计、出纳等;学校为企业输送高技术会计人才, 同时, 为企业在职会计提供进修机会、管理人员基本财经知识普及教育、职称考试考前辅导, 授课者为高职会计老师。
(五) 培养评估定位:主体多元、指标多元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是否成功, 客观、实用的评价体系非常重要, 该评价体系应有利于人才培养水平提高。我们不妨借鉴多元评价方式, 即由学习评价改为学生进步鉴定、办学质量鉴定、就业质量评价、学生发展评价。高职院校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 最后得出数据, 给出专业评价;也可以由学校自行成立追踪调查部门, 对用人单位、合作企业、毕业生进行调查统计, 还可以征询高级中学、高中生家长对会计专业的评价。评价主体多元, 评价指标多元, 评价方式多元。
当前, 生源竞争激烈, 就业形势严峻, 处于夹缝中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 必须正视这一严酷的生存现实, 只有培养具有鲜明高职特色、实用的、中间桥梁型的人才, 才能在夹缝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杨明芳.职业教育:撑起“半壁江山”[EB/OL].[2012-10-18]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1018/c1026-19299778.html.
[2]高职人才培养年度报告: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喜忧参半[EB/OL].[2013-07-22]http://education.news.cn/2013-07/22/c_125041860.htm
[3]鲁昕.积极探索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模式[EB/OL].[2014-01-13]http://www.jyb.cn/high/gdjyxw/201401/t20140113_566938.html
高职人才培养定位 篇10
一苏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的基本态势
人才培养定位是指人才培养类型、规格及层次上的定位, 体现着办学者的价值追求,是一所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一)苏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态势
第一,彰显时代特征、地域特点、学校特色。苏南高职院校结合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职教育的常态化发展要求,在对企业调研、毕业生调查、行业标准解析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密切结合,深层次合作,厘清各专业用人需求,清晰界定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实践了相应的培养模式。苏南高职院校彰显时代特征、地域特点、学校特色,得到了企业、行业的广泛认可和地方政府的肯定与支持。
第二,具有鲜明的办学理念。苏南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注重职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并重;培养模式注重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着力推行校地合作、校企合作;课程设置注重引入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任务为引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内容注重职业岗位与工作过程需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教学方式注重教学相长、学练结合,强化实践教学;毕业标准注重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的多证书制度;师资培养注重“双师”素质,建设专兼结合、校企混编的“双师”队伍。
(二)苏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
苏南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导模式,校企共订人才培养模式,共编教材,共同开发课程,共享资源,共管教学过程,共同监督教学质量,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办学伊始,苏南高职院校针对国家对校企合作政策法规的不完善、政府对企业行为要求的不规范、企业与院校对合作的动机或愿望的不对等等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提出了各项对策和路径,并逐渐进行调整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决策、行业走向。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提出教师工作室的教师团队是处理和化解校企合作难点的重要因素,通过教师工作室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利于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苏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分析
目前苏南高职院校有多种类型,从学校性质看,有公办、 民办、公有民办等性质;从管理权限看,有省属、市属、县(市) 属等;从发展规格看,有国家示范、省示范和一般高职院校;从办学层次看,以大专为主,有的在试办本科。苏南高职院校的主导模式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各校因地方经济结构模式、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认知状况、学校的历史传承、学校领导层的决策导向不同,其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又有所区别。以区域特征角度分析,苏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及其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第一,外资集聚区域高职院校,具有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特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是由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联合举办的学校。所处的苏州工业园区是外资企业的集中区,企业要求员工必须具有国际竞争意识和竞争力。学校自1997年建校起即确立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工人,为园区外资企业提供员工。学校借鉴新加坡理工学院的办学模式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会由政府、企业、学校组成。美国AMD、芬兰诺基亚、韩国三星、德国博世、荷兰飞利浦等跨国行业巨头占董事企业的80%。企业深度参与了人才培养,有利于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外企为主体的董事会资源,有利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在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确立了系统化的“学院+ 企业”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融合的办学模式、市场化的专业开发模式、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其校企高度融合、 教学工厂、小班化教学、“5S”管理、柔性化教学管理等举措在高职教育界享有良好声誉。
第二,大型民营企业积聚区域高职院校,着力培养“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立足江阴,根植企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班组长”以上潜质的生产、经营、管理者。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明确了“二维互动、双轨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主体参与、情感体验、积极创造”的德育模式。“二维互动”是指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学和谐互动,有机渗透。不仅通过社团活动、民主管理、社会实践等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还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和行业规范在教学与实践中渗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两手抓,两手硬。“双轨并行”指学院和行业、 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校企的深度合作中完成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对专业与行业标准衔接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探索是具有教育教学理论支撑的,具有行业实际论证的较为系统化的设计,是较为全面深入的教学改革实践。学校所培养的“现代班组长型” 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众多的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第三,行业特色显著区域的高职院校,紧密服务地方特色行业。宜兴是国内外著名的陶都,所在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以艺术类专业为主,以陶瓷类专业为特色,着力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把“纳陈吐新、精益求精、锲而不舍、 追求卓越”的精神融入学生培养过程。学院共开设的41个专业中艺术类专业有20个,占了专业总数的50%。
第四,县域高职院校,彰显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办学特色。县域高职院校往往在本县具有独一性,与地方亲缘关系明显,与地方政府、企业具有天然的联系,关系更为密切。地方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企业和学校合作频繁,县域高职院校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位于张家港市的沙洲职业工学院秉承“根植张家港、融合张家港、服务张家港”的办学宗旨,得到了张家港市人民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在政府主导下,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产学结合、工学一体,实施“双元(与行业企业合作)双证(高级职业技能证书与学历证书)四开放(人才培养过程开放,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和技术服务对教师、学生、社会开放,开放建设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开放)”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包括世界500强总裁的沙工毕业生约80%即15000名高密度落户张家港,实现了政行校企多赢。
三苏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的哲学思辩
第一,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无优劣之别、无强弱之分。只存在是否“需要”、是否“适应”的问题。关键是人才培养定位是否恰当,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人才培养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的模式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并进的“新苏南发展模式”的需要。
第二,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共性和个性的结合。虽然高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对政校企合作的研究很多,但政校企合作的模式、运行机制,各地区、各学校有共性也有个性。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永恒主题,只要是职业教育就得校企联动、产学渗透,学校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但校企合作的模式、运行机制,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要受到地方经济结构模式、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认知状况、 学校的历史传承、学校领导层的决策导向等因素的制约。
第三,校企合作是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永恒课题。需要根据政府的新政策、产业结构的新调整、行业的新变化、就业形势的新趋势做更深更多的研究,并且针对性更强。
第四,坚持人才培养模式的恒定性与持久长远性,同时还有微调性,在稳中求变,在变中求稳。
参考文献
[1]杭建伟.苏南县(市)域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与培养模式探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高职人才培养定位 篇11
【关键词】 实践教育 培养目标 目标定位
我国高职高专烹饪专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WTO后,我国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战略性的调整。加快推进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在前期阶段,我国高职高专烹饪专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式更多地表现为外延式地发展,这显然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高职高专烹饪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相协调,人才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人才的结构、规格与市场的脱节;重专业轻技能等。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高职高专烹饪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不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模糊,使得目标体系显得不很清晰。有学者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至今尚未完善,使得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这既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也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负面效应。”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职高专烹饪教育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重新定位并加以思考。2006年,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6] 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產、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它作为纲领性的文件,只是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上指出了总的方向,各高职院校应在总方向下确定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众所周知,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它直接关系着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这一基本问题。目前,我国各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性,为此,有必要重新审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内涵。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宏观层面上,高职院校的规模迅速扩大,结构呈现多样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一变化呼唤着人才培养的科学化、民主化、多样化。在微观层面上,随着办学自主权的逐步下放,怎样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合理配置内部资源,形成什么样的办学特色,最终落脚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即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问题上,人才培养作为高职高专烹饪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整个运行机制的方向与途径问题。
我国高职烹饪教育能够在短期内取得突出成就,是因为它顺应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行各业生产一线迫切要求培养大批与之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以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及时作出高等教育扩招和大力发展高职烹饪教育决策,成了推动高职烹饪教育大发展的前提。我国高职烹饪教育发展历程的跌宕起伏证明,当高等教育尚未进入大众化阶段,当经济发展尚未要求大量培养高技能人才,当学生尚未意识到高职烹饪教育对学会生存的重要作用时,高职烹饪教育很难形成类型特色而持续发展。因此真正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还需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改善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张,更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这是因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价值是实现人人平等和个性潜能的发挥,是为了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成为适应生活要求的人;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获得一种身份,更是为了获得实用的本领;高等教育也不再只是为了培养少数精英而存在,更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人才,既造就英才,也培养一般劳动者。因此,烹饪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承担起了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任务。烹饪教育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特别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对于实用型人才来说,专业特长变得异常重要。一个什么都学、什么都懂一点的毕业生,还不如一个有特长的毕业生找工作来得容易,也更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因此,高职高专烹饪专业培养目标转型后对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本专业培养适应烹饪技术在餐饮业中发展、应用的需要,具有扎实的烹饪基础知识、烹饪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烹饪实际应用能力、能够在餐饮业相关部门从烹饪行业相关应用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烹饪专业高等应用型人才,实现“一张文凭,多种证书,一技之长,一专多能,品学兼优的工作在厨房第一线的厨师队伍”的培养目标。
基本规格:政治思想规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热爱烹饪工作。文化规格,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外文资料,能用外语进行日常的会话;系统掌握烹饪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烹饪硬件管理和常用烹饪应用能力、能够不断适应烹饪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式;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烹饪应用的合法性有明确的判断能力。
身体和心理规格:养成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具有强健的体魄,能够适应计算机网络应用工作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调节与控制能力,对突发事件能处乱不惊,并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知识结构,通用知识,通用知识是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基础和工具,并对今后从事的烹饪应用工作起辅助和支持作用。通用知识包括扎实的文化、社会科学和法律知识,以及烹饪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烹饪生物学、营养学基础、烹饪化学、烹饪美学原理等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从事烹饪专业应用技术工作的根基。专业知识包括烹饪原理学、烹饪原料学、烹调工艺、冷菜工艺、面点工艺、西餐工艺、西点工艺以及各种菜点的制作;综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竞争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素质结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良好的敬业、创新意识;文化素质,具有高级职称、宴会设计、菜点处理等实用性知识,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具有必要的哲学、法律、职业道德等人文社科知识,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业务素质,具有以业务知识为基础,专业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为标志的较高的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具有强壮的体魄、旺盛的精力,掌握基本的擒拿格斗方法,养成科学的强身健体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作者简介:张振霞(1969——)女,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获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现任内蒙古财经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高职高专烹饪专业。
高职人才培养定位 篇12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与困境
作者依照目前市场环境作出了详细的调查工作,并且查阅了相关资料,同时向有关术业专家进行访问,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内容以及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方面的涵盖知识,进行了一系列的收集工作,针对当下财务学习体系当中的学习内容,覆盖范畴,知识点的架构和从业岗位和金融会计专业的两厢交接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两者间是存在交融的,从而也发现,正是由于彼此间相互推导的状况,从而令到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空间受到了极大冲击。
根据非财务和会计专业人士的研究立场而言,其认为这两者间是两位一体的,而且区别不是很大,不过却有着相当大的差异性。不管是从内容还是职责方面来说,学生就业时进行的就业取向通常情况下还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别性的,尽管有着部分关联,但是依据专业文章,理论指标甚至是典型的分析案例来看,其任务规划下的教职人员的工作内容,都与整体上有着些许的分差。教职人员按照规划日程来进行的学习内容,无论是从内涵的角度,还是生存空间的角度来看,专业财务管理都是处于主修会计和金融两大专业来进行的。经受相关的金融与会计专业的内容挤压,令到实际的教学工作环节,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受到限制。之于财务管理专业而言,生存存在的过程是有着一定的困难的,未来更好的克服这些难题,摒弃陈腐的理念指导,转化危机为动力,将财务管理人才培育的体系革新成新的风向标,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率。而本文主要通过上述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目标定位与要求
相对而言,理财专业指导学生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而不是具体到一个专业性的会计职能。进行理财学习,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经济学和管理理论都有着必要的掌握。要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学习的海洋当中,对知识面和接受度上不断拓宽,重视质量,只有当能力,知识,质量三者统一发展时,才能促进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想培养人才,必要时要先了解学员的真实能力,对于实践动手经验,个人操作的水平等都要多加留心,推动整体的学生技能涵养的提升,不光是专业素质的提高,还需要对其在校时的教育授课程度进行管理,高校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和中小学校的教育体制和形式有着重大的差别性,诸如在教育的思路,专业能力的评测,以及能力的要求方面,都各有划分。
不同层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仍有一定的区别,主要强调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本科所需求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一定的从业技能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把重点集中在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上,学生学的更广泛,学生可以掌握更扎实的理论知识,财务管理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三位一体。但不同专业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差异,比如财务管理主要集中于知识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更注重会计技能的培养,金融专业更注重综合业务。不同的企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有所不同。
专业财务管理从课程、核心课程、专业属性、就业方向、技能要求、质量要求、财务会计专业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大方向有联系,但主要来自工作组,岗位责任提取典型的工作任务,关键点和难点知识不同,培养学生强大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强大的技能,培养高质量的高级人才,主要是适合一些研究,高学历,高职业建议,打开一些高技能,专业和强大的实用性,以适应岗位的需求。
三、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目的是完善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中的财务管理专业水平。它是学校师资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综合体现的文化条件。高层次的财务管理专业要求明确和具体的培养目标,项目人才培养科学、合理、人才培养、完善工艺规范、师资队伍素质高、教学条件好、设备先进的教学方法,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良好。要求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是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有良好的教学大纲,有一套先进的教材和一套适用的教学资源;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套规范、严格的考试方法;一套课程特色的现代教学手段。按照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要求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往后的专业培养过程当中,不光要加强整体的术业能力,提升其职能实践性,还需要对其基础理论的架构有一个整体的疏导。专业人才指代的不光是一方面的能力,能够触类旁通,学而致用,将相关的财务知识融会贯通,相互贴合发展的,才是真正的培养成才的证明。
总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人才的需要,特别是高级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和高级人才的会计、财务等方面的不同,责任要求不同,本文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位,指出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完善财务管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需求为准则,为企业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有助于实现中国梦。
四、总结
对于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定位,能够带动我国的未来财政行业发展垫下坚实基础,引领专业技能迈向领先地位。就当下来看,我国目前的培训机制与成熟地区的培训工作来说,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相关人员的术业能力的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定可以带领更多的学员完成学业目的,成功就业。
完善化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流的专业化水平,之于高校教育体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综合型文化教学条件。拥有深层理念的财务专业培训方向,对于科学性的,合理化的,人才培训计划而言,能够很好的为上级教职人员乃至是领导阶层带来充分的教学基础。由此,无论是任何高校,都应当具备一整套有效的教学方法,详细的规范,严谨的考察机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
当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尽管仍然是一个相当艰涩的问题,但是只要每一位步出校园的学生可以具备强大的理论知识,拥有相当的实践参照,在遇到难题时可以发挥自身潜力,借助所学的知识,以及个人见解去推导完成,那么体现其专业素养的定位也将不再是个问题了。
参考文献
[1]朱开悉.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04).
[2]段琳.优化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与思考[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04).
[3]程艳,王晓梅.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高职人才培养定位】推荐阅读:
高职人才模式07-22
高职人才培养策略05-14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06-29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07-03
人才培养下高职教育10-29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09-01
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09-26
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08-07
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