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2024-10-22

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12篇)

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篇1

2007年10月,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17次全国代表大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了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温家宝总理在大连视察时明确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 大力发展新型职业教育, 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专家和学者们针对职业教育严肃提出“抓职教就是谋发展”的最新理念。因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可持续发展观核心强调的是人的发展,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那首先就是产业大军的素质要高出一筹, 也就是说, 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的工业化, 这就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中级专业人才来做支撑。由此可见, 高职教育任重而道远, 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是我们每一个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 要遵循以下几种教育理念。

一、创新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理念

高职教育以学生为主体, 重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岗位拓展能力。因此, 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将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教育为特点的模式, 高职教育必须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等三大高职教育理念, 形成独特的信息社会下的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实践能力强,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二、高职院校创新性人才培养因素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性人才培养具有客观的规律;从高职院校的角色和地位来看, 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这些规律和特征形成于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里, 体现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之中。

(一) 高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论在创造性教育方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从职业教育的角度看, 面对知识的激增, 必须凝练职业教育内容, 建立为就业岗位服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块的结构;为促进知识的形成, 必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行为相结合。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 应该让学生掌握知识研究中的方法和过程, 使学生体验作为提高“岗位能力”的学习;这样, 学习过程就成了在教师指导下的具有严格实践性的创造性活动。从教学管理的角度看,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并将教学活动的组织运行固化在管理制度和体制之中。因此, 抓住服务于就业岗位的专业与专业群、职业技能的模块化教学、实践教学体系、管理制度等四个要素, 是进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

(二) 定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现象上看,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主要以就业为目的。因此, 在高职教育阶段将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并具备职业能力。这一现象具有内在的合理性, 教育以其多元智能的人才观, 确定了具有不同智能类型和不同智能结构的人, 对知识的掌握具有不同的指向性, 高职学生在智能类型上主要倾向于形象思维者, 则可以成长为技术型、技能型、记忆型的专家, 在技术应用和推广方面有其发展和创新的空间。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明确的职业性, 较之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 培养目的前移, 转而从学科型教学到岗位职业性教学, 解决职业性能力中, “是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因而, 人才培养具有强烈的目的性, 是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人才的创新点在于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三) 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师

高职教师要具有“双师素质”, 也就是要培养双师型教师, 推广双师导教。高职院校职业技术课教师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部分来自于校内, 主要从事职业基础课教学, 主要讲授高职教育必备的理论知识, 也就是初步解决“是什么”问题, 这是职业教育高等性问题, 高职学生必备一定理论知识储备, 形成职业能力发展后劲, 即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问题。更主要的职业技能教师是来源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有教师素质的技艺型人才, 他们身处生产实践的第一线, 掌握着一线的需求, 和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具有岗位针对性, 同时也具备岗位需求性, 对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有很大的引导作用, 同时对岗位技术问题的引入、研究和解决, 具有技术创新性, 这对于学生来说, 在学习中解决了生产岗位上实际问题, 有一定行为导向的教学作用。摆脱了传统教学对学生思维束缚。可见双师教学, 关键在于建立双师导教, 让来自一线的教师从事高职教育, 实施校企联动, 产学合作。

(四) 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教育的国际化

为了培养知识、素质、能力更适应于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的专门人才, 高职院校要适时地进行培养目标调整和人才规格定位。面向国际社会, 使专业建设国际化, 专业建设中, 加强同行业、企业乃至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密切联系, 以信息化带动专业建设现代化, 以国际化促进专业建设标准化,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达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高职教育课程国际化要以技术教育为中心, 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 这样才能把国际化教育落到实处。以技术应用课程为主导是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化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也是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化的基础, 要通过信息化技术吸收引进国际先进职业教育课程, 促进教学内容国际化, 引进先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 使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与国际接轨, 做到教学管理国际化,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管理效率。坚持双证书制度, 促进就业, 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化。通过国际化的竞争, 使我国高职教育直接融入国际市场职业教育, 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创新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一) 专业建设要适应市场经济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坚持职业性原则, 应具有职业定向功能、生计主导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专业是社会分工、职业归并和价值认可的产物, 可见专业是社会职业岗位需求发展的产物, 将社会职业衍生的职业群 (岗位群) 向教育职业 (专业) 转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建设, 基于培养目标既要满足社会需求又要满足个人需求。因此, 专业建设是一种市场主宰的需求驱动模式。

专业建设注重打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构建专业大平台, 做到宽专业、窄方向, 以市场需求的就业岗位设置专业群, 实施相近专业的有机耦合, 扩大学生的专业面以适应日趋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需求, 宽厚的专业基础, 使得学生适应性和创造性在就业实践中不断增强。如以营销员、销售员、推销员等经贸类就业岗位, 设置经济贸易类专业群 (含市场营销、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 大平台, 构建相同基础课和职业基础课, 学生根据将来可能的就业岗位, 进行专业职业技能课程学习, 强化职业技能。

(二) 核心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立要从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确定职业素质-确定知识体系-知识领域-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工作过程的课程观, 职业教育的核心课程是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课程, 其围绕典型的职业活动, 按其自然形成的技能序列——工作过程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并针对性地组织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 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获得职业经验的过程, 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在获得核心职业能力过程中取得。模块化的职业核心课程体系, 就是对传统的学科型课程的改造,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整合, 按职业分析、工作分析和任务分析基础上得到技能或能力模块, 在进行教学分析得到教学模块 (教学单元) , 然后将教学模块按一定原则, 主要是按照职业需求的原则与教育规律的原则进行组合和叠加形成课程。

(三)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职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在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 包括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培养过程的创新。从职业技术教育的视角出发, 把学生的创新性教学规划到职业技术的掌握、运用、推广、创新上,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强化学生职业实践教育和工作过程实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增加学生个性发展机遇, 使之自由发展、全面发展, 不断提高学生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摘要:针对“抓职教就是谋发展”的最新职业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任重而道远, 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是我们每一个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教育终身化,教育国际化,教育人文化,教育产业化,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周宇, 王国红, 徐铁峰.地方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1) .

[2]毕雪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J].中国大学教学, 2008, (8) .

[3]陈新民.完善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1) .

[4]曾冬梅, 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略[J].教育与现代化, 2002, (2) .

[5]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而奋斗》报告.

[6]温家宝总理视察时的讲话.

[7]王继平在“国视60分”节目中的发言.

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篇2

目前,我国教育部倡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目标在培养高技术人才,这和以往的提法有所不同。在1999年底,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对培养目标有如下界定:“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此后,人们都认同技术应用性人才是高职的培养目标。那么,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

就人才类型而言,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总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

人才培养目标的变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虽然高职教育从现实来看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这种提法有其合理、适时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把高职仅仅定位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将使得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落空。在一个国家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四类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目前我国仍然是双轨制,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理应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范围,而如果高职只能培养高技能人才,且普通高等院校还不能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话,就造成了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真空。这也是导致目前高职就业两难问题的重要原因。

其次,把高职仅仅定位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会对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产生不利影响。从国际比较的结果来看,许多国家的高职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主,而技能教育主要由中等职业教育和中学后职业教育来完成。所以,国外的相关研究更倾向于用“技术教育”这个术语来讨论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

因此,笔者也更愿意把高职教育称为高等技术教育,而不是高等职业教育。

第三,把高职仅仅定位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会对教育体系的衔接造成困难。从终身教育的理念出发,如果高职培养目标定位于专科层次的技能型人才,那么这些人员要发展应该往哪里去?既然没有直接衔接的技术教育,那么只能向工程教育看齐。在课程上,技能教育和工程教育在专业理论和基础文化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将对他们继续学习与今后职业生涯发展造成极大的障碍。

第四,把高职仅仅定位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容易造成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冲突。把高职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之后,由于中、高职之间同专业培养目标在层次上区别不明显,容易造成中、高职教育之间在专业课程、培养模式方面的雷同,从而使毕业生就业时无法凸显出高职优势,这是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目标定位的不清,也会往下“挤压”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由此,笔者认为,为了避免这些负面影响,把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和各类技术型人才更为合适。

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篇3

关键词:高职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020-01

2010年全国高职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提出了以“四合作”(即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高职发展战略。实践证明,工学结合是“四合作”的基础,是在实践中被证明了的一种有效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

1 工学结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世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中十分突出“工学结合”教育,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形式多种多样,如“工学交替,需求导向型”、“订单式培养”、“带薪顶岗实习”、“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的半工半读”、“培养目标与行业标准融为一体”等,对构建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2007年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2010年启动国家骨干性高职院校建设以来,逐步引进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模式,许多院校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改革模式,如:北京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多类型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广“菜百黄金营销”“7-11店长”“华西证券客户经理”等多类型订单班模式;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元合作,实施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实现毕业证与上岗证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新“一个实体,三个统一,五个融入”为特征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结合产业、专业特点,积极深化“三业互融、行校联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等。

2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1 构建基于校企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

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行政教育部门和行业主办方出台支持政策,学校制订吸引企业共育人才的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动力源。

学校需制订的优惠政策主要有:提高兼职教师课时津贴标准,优先聘用企业一线技术人员;鼓励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定期为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无偿提供学院教学资源为企业服务;优先向合作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等。

2.2 构建基于校企共同管理的运行机制

创新以政府为主导的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协议机制、沟通与反馈机制、监管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确保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管理高效运行。

建立协议机制。通过校企双方间的合作办学协议,与合作的企业签订校企业合作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建立沟通与反馈机制。通过专业理事会、校企合作管理信息平台、师生座谈会等途径,保证工学结合信息在校企双方间的沟通,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开展;校企共同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及时把握学生的实习和就业的思想动态,改进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成效,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建立监管机制。专业理事会及时跟踪有关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对运行资金投入、双师工作站人员工作岗位安排、工学结合质量等重大问题,执行奖罚措施,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互利双赢。校企双方定期对双师工作站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协调工作站运行,促进工作站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专业理事会重点针对工学结合学生的人身安全风险、合作企业运行的市场风险、企业因派遣指导教师带来的生产损失风险、因学生技术不熟练损坏设备或影响生产等风险,建立健全风险预防、评估和处理机制,确保合作企业安全运转。

2.3 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

从组织、制度、经费和人员等方面,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保障机制,保证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组织保障。专业理事会负责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进行指导。企业明确职能机构、专门人员负责校企合作具体事宜。校企双方通过“双师工作站”等平台组建专兼职教学团队,具体实施合作育人工作。

制度保障。政府出台推进校企合作的支持制度,以校企合作育人制度为主体,建立由学院、企业、社会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管理办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校企合作培训制度和合作科技开发制度。

经费和人员保障。双方保证充分的经费和人员投入合作。学院将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计算,保证校企合作经费的足额投入;合作企业保证工学结合学生劳动报酬、办理工伤保险,为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加校企合作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四个合作”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09-20(1).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3]穆晓霞.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9(11).

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篇4

1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1 英国建立完善的技能教育考核模式,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

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制定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建立起NVQ、GNVQ和普通教育三种证书等值、互换机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三条可供选择的通道。将职业资格等级与工作岗位及证书的等级(大学学位)联系起来。这既有利于学生的连续教育,也为学生分阶段继续教育提供了方便,全日制可一直读到研究生毕业,也可选读职业资格课程;可边工作边学习,也可工作一段时间再回来学习,灵活多样多渠道。

英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比较著名的还有BTEC教育模式及其能力考核方式。BTEC是英国首要的职业技术资格方面开发和颁证机构,在英国具有广泛性和权威性。BTEC既代表商业技术教育委员会这一机构,也代表一种职业技术从业资格。BTEC教学模式的知识体系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不要求有针对性很强的教材,而是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锻炼自学能力。同时,突出通用能力培养,把发展通用能力作为培养的一个目标。通用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课业和社会调研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管理、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及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创新等能力。BTEC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其评估目的主要是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能力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

1.2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及其能力考核方式。

德国的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大学教育,大学教育重视理论学习,是学科体系,而职业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最突出的特征。“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由企业和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完成的职业教育,整个教育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双元制培训的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企业中的实践和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

“双元制”职业教育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和经济发展需要多少人,就培训多少人;二是双元制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以技能培训为主,考试也重在技能。为双元制能力本位的实现并为现代化企业培养适应人才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其三,行会在职业教育中起到很大作用。联邦的职业教育法规确定了行会的地位,这是在法律基础上成立的一个机构,所有企业都是相应行会的成员。企业在“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行会中有一个职业教育考试委员会和由企业、雇员、教师代表组成的教育委员会,负责职业考试的相关事宜以及确定企业的培训资格。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职前的职业教育,向即将参加工作的学生传授相应的职业知识、必需的职业技能与相应的经验;二是进修,主要为了适应新技术的变化而进行的短期培训;三是转岗,行业的更新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有产业的从业人员面临新的职业选择,必须通过职业教育以适应新职业需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都围绕职业需要来进行。专业设置由各州根据实际需要,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完成。

双元制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考试和国家考试两类。学院负责的平时考试由任课教师负责,企业负责的平时考试由实训教师负责。国家考试则由州统一组织,由国家委托的机构(如行业协会)负责。为了确保国家考试不受培训机构影响而保证其客观性及独立性,“双元制”职业教育采用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国家考试由与培训无直接关系的行业协会承担,行业协会专门设有考试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雇主联合会、工会及职业学校三方代表所组成,其中,雇主和工会代表人数相同并且至少有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由于考试由行业协会组织实施,而不是根据哪一个培训机构(企业或职业学校)中所传授的具体内容,从而可更客观地评价职业教育的培训质量因此“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结业证书不仅在德国得到认可,而且在欧共体的一些国家也得到承认。

2 国外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借鉴国外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对推动我国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给我们的启示如下:

2.1 注重实践,教学活动从课堂教学为主向以专业实习、现场教学为主转移。

西方发达国家的教学活动不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以专业实习、现场教学为主,更多注重的是实践环节的教学,这是西方高职教育的一大显著特色。发达国家注重实践教学以实验实习为主向顶岗实习为主转移,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企业与学校因此建立了科学的人才培养合作体系;职业教育的能力培养是以社会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以受教育者为中心,所以社会的需要会反馈为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又成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教育究其实质就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教育各环节的实施都紧密围绕着企业的用人需求,增强了社会实用性,节约了教育资源的投入。它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2 建立科学完善的职业资格制度及其技能考核模式。

发达国家的技能考核实现了从考核理论为主的考试考核向考核技能为主的考试考核转移,并以此作为引导和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的手段。我国应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的先进经验,完善现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取消单一的理论考核管理体系,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加强职业资格技能考核,从而充分彰显高职教育技能考核的特色。

2.3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市场进行专业设置。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因为工企业广泛的参与,使其专业设置表现出明显的市场性,充分反映了地方的需要,不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而且注意根据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从而使其专业设置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及时反映人才市场的需求,毕业生得以有很强的竞争力,就业率高于一般大学的毕业生。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目共睹,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亟需大量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同时,高职院校毕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却凸现出来,企业的人才需求也得不到满足,出现招募难、“技能人才荒”的现象。这意味着我国的高职教育体制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应以市场需求为目标,根据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的需要开设相应的专业,同时还应深入地研究未来市场的变化,根据未来人才需求预测适度超前的设置或调整专业,才能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技能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建奇.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石吉勇.高等职业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Z].

[3]魏东新.高等职业院校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Z].

区域经济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论文 篇5

随着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提高,这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宗旨就是提供服务于区域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服务型人才,因此,区域经济中的技术产业结构、行业发展规划等都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依据。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锻炼方面,高职教育都要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建立长效就业机制为主导,实现与区域经济的良好、协调发展。如何在服务区域经济的模式下,改善和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模式,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一、当前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高职教育缺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当前诸多高职院校没有意识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导致高职院校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不高,没有发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不仅使高职院校远离社会发展的轨道,也影响了学生就业的长效就业机制以及社会适应能力。2.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缺乏社会性。(1)目标结构单一化。高职教育的宗旨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然而,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得高职教育的目标结构多元化,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准确的定位,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背离。(2)目标层次下降化。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过于重视学生基础技能的实训,将学生就业的目标层次定格为低层劳动者,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及技能薄弱,无法满足当前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需求。3.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脱节严重。院校专业结构的设置是教育与社会对接的重要接点,而人才培养模式正是两者实现有效对接的保障。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存在盲目性,导致课程设置混乱,不能与区域经济形成有效的对接,无法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另外,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也随着改变,但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新兴专业较少,特色专业建设缓慢,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不能有效地跟随区域经济的发展。4.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随之转变,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人才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目前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素质要求以及技能素养等都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工资低、专业不对口以及频繁跳槽。有调查发现,高职学生月薪为2100元,专业对口率接近60%,跳槽率达到44.1%。这种现象的发生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必然的关联。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完善,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5.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有效对接体制不健全。从高职院校来讲,高职教育自我调整的体制不健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和社会的要求不相符,专业结构设置以及教学形式陈旧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开展。企业和院校合作的长效体制不健全。目前校企合作仅仅局限于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没有在课程结构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方面提供技术和战略方支持。这不仅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有效对接形成了障碍,也不利于院校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对接区域经济的重要性分析

1.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完善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有最直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类型可以很好地反映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及劳动力供应情况。因此,高职院校要考虑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产业结构的需求。在区域经济产业机构的带动下,高职院校不仅调整了课程设置,还加强了专业结构建设,旨在培养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之间的.相互协调,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2.区域经济发展层次确立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人才的培养是社会持续发展的保障,技术型、技能型等各种类型的人才是推动社会和经济朝着多元化发展的前提,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升级和提升竞争力的根本。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层次,决定了人才需求的方向,也确立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通过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有效对接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高职院校打破了传统模式的束缚,以学生长效就业为导向,将社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战略中,建立一个新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人才。3.区域经济改革创新带动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提升。高职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的技术创新型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不仅确立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带动了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高职教育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服务的过程中,会根据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了院校与社会的对接和交流,促进了信息的流动以及未来的预测,实现了人才培养的模式、质量以及结构的调整发展。4.区域经济的开放程度决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就业。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仅决定了人才的质量,也决定了人才的数量。区域经济对人才的接纳能力主要体现在其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方面。高职院校的就业和区域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高职院校根据区域经济结构的差异来决定人才培养的重点,以保证学生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根据区域经济开放程度来规划人才培养的模式。为更好地提升学生就业率,高职院校要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根据经济发展的类型,制订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基于区域经济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1.调研区域经济需求导向,调整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在区域经济的推动以及分散领域人才培养建设的改革下,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的优势,积极主动地承担科学技术产业化的转化角色,重视产业技术升级以及结构改造对高职学生供求的影响。高职教育要树立为不同产业和行业提供对应人才的培养战略,以满足不同产业的需求。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行动导向下,高职院校要理性地确立人才培养的半径,将办学的硬件、软件等资源提升到一定的层次,完善培养体制,与区域经济构建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及时了解其行为动向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开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调研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周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对多家企业的调研和调研数据的分析,制定服务于区域经济的适应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要邀请企业专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论证,并进行最终的调整。另外,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适时调整,做到一年一小调、三年一大调,确保人才培养方案和区域经济形成良好的对接。2.对接区域经济产业调整,重组高职人才培养结构设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结构设置是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与社会对接的重要载体,人才培养结构的设置关系到学生的社会化以及就业问题。因此,高职教育要立足长远,根据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重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结构、专业及体制等。高职院校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的专业布局,打造适应区域经济的特色学科以及建设人才培养专业的长效机制等策略,与区域经济实现零距离对接,有利于增强学生社会就业的适应能力,提升其社会化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在迎合区域经济市场人才需求的同时,还要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根据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渗透和交叉,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朝着职业型和综合型的方向发展。另外,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中,要涉及学科的渗透和交叉,提升学生的周边专业水平和整体人才层次,打造既综合又有较强针对性的通识型人才。根据市场产业结构的人才需求,编制通识型校本教材,针对区域经济的职业岗位要求,将基本的专业和技能融合为新的教材。此外,随着区域经济市场的产业结构越来越细化,某一学科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致,一个大的学科往往会细分为多个方向。对此,高职院校可以将相关的专业进行细分和拆分,在学完专业基础理论后进行分方向培养,打造相同专业的多元化结构的技能人才,实现高职教育整体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通识教育目标。3.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平台,构建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道路。现代学徒制是通过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联合传授,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我国产业结构处于转型期的现实,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既是一种适应人才升级培养的战略,也有利于加快产业调整和社会进步。通过现代学徒制,可以从国际的视角,立足于我国特色,打造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新高度和新起点。现代学徒制模式让高职院校成为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基地,企业成为高职院校的技能培训基地和就业去向。在开展过程中,企业为“订单班”的学生发放工资及奖助学金等,政府为企业进行一定数额的资金补贴。另外,企业定期安排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授课和指导,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由企业的“师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传带”,让学生真正接触到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学习岗位需要掌握的技术能力。在现代学徒制的运行中,首先是“招生即招工”。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按照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让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到合作企业带薪学徒。其次是“上课即上岗”。院校根据学制灵活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学分、企业的用人需求等随时参与到现代学徒制的模式中来,建立教学课堂、实习岗位和合作企业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最后是“毕业即就业”,解决了学生就业难、企业培养人难的问题。综上所述,基于区域经济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也提升了院校的软实力,并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助于实现社会、院校以及学生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丁金昌.基于“三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6).

[2]陈锡宝.探寻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5).

[3]胡世明“.三层对接”探索地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

[4]王一群.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探索[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5]陈韵雯.区域经济发展视野下的杭州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8).

[6]宋锦刚,神红玉.基于区域经济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10).

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篇6

【关键词】幼儿双语 学前教育 英语

一、引言

随着国际一体化的日益发展,英语已经成为未来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不可或缺的交际能力。全社会英语学习的热潮不断升温,并出现了英语学习“低龄化”的趋势。各级各类的幼儿园都开设双语教学,即以汉语和英语作为教学媒介的学前教育。因此培养学前双语师资刻不容缓。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商务英语(幼儿双语)专业,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探索,基本形成了“学前教育+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幼儿园英语师资的调查

幼儿双语师资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和英语专业分析和综合的产物,是对两个专业知识体系的突破,是一种新思维的成果。而目前包头市幼儿园的双语教学正处在起步阶段,双语师资紧缺,且教师的英语教育能力较为欠缺。幼儿园真正需要的是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英语发音标准,同时又熟悉幼儿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能独立承担幼儿园教育工作,具备弹、唱、跳、话、说等多方面的技能。因此既能从事英语教学,又能组织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迫切需要的。

三、“学前教育+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

1.培养目标。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幼儿双语专业旨在培养既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又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多种能力,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双语教育(英语)、艺术教育(弹琴、跳舞、画画、唱歌、动画及玩教具制作)、健康教育、幼教管理能力,善于交往,勇于创新,身心健康的各级各类学前机构的幼儿教师和行政管理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幼儿双语人才培养规格分为三部分:幼儿教育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法规、心理、卫生保健、教育及良好的艺术素养的能力;英语语言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等能力;方法能力,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文字能力、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具体体现为: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获得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级B证书;具备基本的外语交流与应用能力,获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三级B证书;掌握标准普通话,获得普通话二级乙等或以上等级证书。

3.课程设置。根据专业培养特点,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来进行:

建立由公共课和专业课组成的课程体系。公共课由学校统一打包安排,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课由学前、英语、艺术三大模块构成。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打造一批优质的专业核心课。目前,学前心理学、幼儿园各科教学法、幼儿园游戏指导、卫生保健、学前综合英语、形体舞蹈、乐理、手工制作等课程是专业核心课。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除以上专业课程外,针对不同目标,还开设多种多样的实训项目。实训主要项目校内包括:语音训练、书写训练、基础礼仪训练、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能力训练、双语喜剧表演等;校外包括顶岗实习等。

此外,还会邀请幼儿园一线教师定期做讲座。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训项目,学生可以掌握幼儿双语专业所要求的职业能,为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行多元化的考核模式。考核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采用模块式(理论+技能)考核方式。理论模块以闭卷为主,间或采用开卷考试、汇报表演、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形式,学生汇报表演时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对案例分析和调查报告的评价;技能模块以过程式考核为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还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参与面谈、正式作业、项目调查、课程设计、实际创作、实际操作等考核形式考察和评价学生,使得考试模式与行业质量标准接轨。

四、结束语

“学前教育+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制定实施至今,得到了学生、家长及幼儿园的认同。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有些问题值得反思,如:幼儿双语专业将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放在第一位还是将学前教育能力放在第一位;学生的英语水平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规格才满足未来工作需求;在鼓励教师进园锻炼或实施骨干教师轮训时,如何合理、科学的安排好上课与进修的时间,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篇7

作为面向全体财会专业学生的创业入门教育,创业教育应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其培养目标为: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结合学院的行业办学优势与区域优势,培养具有扎实财会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创业精神和创业素养的创业型专业人才,并在此基础上,对具有创业意向且具备一定创业条件和创业基础的学生,重点培养其创业管理实践能力,进行创业孵化,培养自主创业者。创业型专业人才是针对广大学生的大众化培养目标,自主创业者培养目标是以有创业渠道或强烈创业愿望者为培养主体的更高层次的培养目标,两层次目标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及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一、形成创业教育与财会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的实施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首先需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需要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财会专业课程和相关课程中,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整合和优化,使各课程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创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借鉴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并结合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的教育内容与体系,将创业教育分为创业意识、创业心理、认知企业(企业的含义、企业的类型)、发现并分析创业机会(创业机会的内涵与来源、识别创业机会、把握创业机会)、创办企业(市场选择、计算所需资金、筹措创业资金、企业申办基本程序)、经营企业(员工管理、营销管理、供应商的选择、成本管理与控制、财务管理、财务报表、风险管理)、商业计划书的准备(信息与帮助的来源、设计商业计划书、解释商业计划书)、法律与税收(合同订立、税收筹划、纳税申报、税款计算)等八大模块25大元素,并根据创业教育元素与财会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融通性和互补性,将创业教育课程分为3种授课形式(见图1):融入专业课程授课、开设选修课独立授课、开设专题讲座授课。

(一)融入专业课程授课

融入专业课程授课是指在专业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结合各课程的特点,在挖掘本课程应有的创业性教育内容的同时,融入有关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创新的教学内容,在传授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而并不另外开设相关创业教育课程。如,创业教育元素中企业的含义、企业的类型、企业申办基本程序等在经济法课程中体现;成本管理与控制在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课程中体现;税收筹划、纳税申报、税款计算在税收相关课程中体现等,所以对于这些创业教育元素不需要另外开设该类创业课程,而是在传授专业知识时,对这些创业教育元素进行强化,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创业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将书本知识还原现实生活,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增强其切身体会,实现身临其境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加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如在《财务会计》“短期借款核算”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先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熟悉、掌握该部分知识,然后根据实际借款业务处理流程,将学生分为六组,分别扮演借款单位业务经办人、出纳、会计、财务经理、单位负责人以及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对应模拟角色具体操作工作步骤。教师通过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填写借款申请书、借款合同、借款借据、进账单等原始单据、审核盖章、填制记账凭证与登记账簿的过程,不仅加强了财会专业学生借款业务的核算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更掌握了银行借款的操作流程,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如在《财务管理》的“筹资成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编制一份筹资策划书,根据岗位需要将学生分为3组,分别扮演公司的企业负责人、财务经理、会计。企业负责人审核企业筹资策划书中的筹资原则、筹资用途等项目;财务经理负责审核筹资渠道与方式、筹资数量的预测等项目;会计人员运用个别资本成本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结果进行筹资方案可行性的评议。通过这些项目化情境模拟操作,使学生对企业经营所考虑的要素有更生动立体的认知。另外,由于学生尚未接触过实际工作,对于具体的工作情境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财务知识时,尽量做到生动易懂,可将某一工作情境做成Flash动画,演示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该情境的财务知识。

(二)开设选修课独立授课

对于财会专业课程教学中未涉及到的创业教育元素,如:模块四中发现并分析创业机会(创业机会的内涵与来源、识别创业机会、把握创业机会),模块六中的员工管理、营销管理、风险管理,模块七中商业计划书的准备(信息与帮助的来源、设计商业计划书、解释商业计划书)等,可以开设“创业机会分析”、“市场营销”、“商业计划”、“创业风险”、“人力资源管理”等选修课程,与前面的专业必修课程相互配合,使学生从知识准备的角度掌握创办企业的全过程。在教学方法上通常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式教学、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等比较贴近学生认知水平与知识的呈现方式的教学方法。

(三)开设专题讲座授课

对于模块一、模块二,其内容主要是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心理的指导,其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创业者应具备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素质,以激发起创业激情,教师很难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和组织学生专项实训,所以通过开设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来完成。如可以开设创业成败案例分析专题讲座,通过分析创业的成功案例,对学生进行榜样示范教育,以与时俱进的创业理念、丰富生动的实际事例,点燃学生心中的“创业火花”;通过剖析创业失败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所经历的风险和艰辛,懂得如何在经营中规避风险。这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具有直观、快速、深刻的效果;开设“形势与政策”讲座让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重大时事及其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并分析如何根据不同政治经济形势识别、把握创业机会;开设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让学生掌握一定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挫折应对的策略和方式,提高挫折承受力,能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等。

二、设置体现创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效果深化的手段。通过实践教学,力求找到将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创业相结合的方法,积极为学生提供体验创业的平台,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

(一)开展专业调研与市场研究

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不同类型的企业现场观摩学习,参观企业的采购部门、生产车间、销售部门,由企业相关人员介绍该企业采购流程、生产流程、销售流程,各个流程产生的原始凭证以及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参观企业的财务部门,由会计人员介绍本部门的人员分工,每个岗位所涉及的工作内容;翻阅或由企业会计人员展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以及报表,并简单说明这些资料所记载的内容和用途。通过让学生与企业的亲密接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便于学生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可以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市场调查等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市场,了解社会,加强其感性认识,深化其理性认识,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市场开拓的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其更多地了解现实的经济状况、经济环境,从而激发就业、创业灵感,更理性地设定自己的就业去向及创业目标。

(二)开办创业论坛、扶持创业社团

在校园文化中注入学生创业因子对广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高职院校可以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旨在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创业论坛,围绕相关专业,进行学术报告、研讨、辩论、创业交流,搭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活动平台。扶持学生创业社团,在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础上,学院从组织、制度、观念等方面对社团给予必要的引导,控制其负面影响,发挥其积极影响,有意识地把创业教育引入社团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创业意识的增长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开展创业大赛

创业大赛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并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开展调研论证,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具体、完整、深入的商业计划书,并进行展示、讲解、模拟实施。创业大赛具体包括学生组队、选项目、培训、市场调查、完成创业计划书、创业的模拟实施、答辩、评委会的点评等阶段,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是专业学生创业实训的一项有效方式。其中,创业计划书主要内容包括:执行总结、产业背景、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战略与营销策略、经营管理、管理团队、融资与资金运营计划、财务分析与预测、关键风险与问题等。创业大赛不仅能反映出学员对商机的把握和分析能力,还能考查学生对财务知识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进而增长学生的专业、创业知识,提高专业、创业能力。

(四)创建模拟企业

建立校内模拟企业,训练学生的各种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教师应以真实的企业为蓝本设置一个模拟企业的综合情境,开设市场开发部、采购部、销售部、财务部等部门,设置“总经理”、“部门经理”、“财务经理”、“会计”、“出纳”等角色让学生担任。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开办企业、筹集资金、采购材料、组织生产、成本核算、产品销售、利润分配和申报纳税等业务处理。学生在企业商务运作的环境下,按照实际公司的职能开展工作,将学到的职业工作岗位技能应用到公司的具体业务中,深入体会经济业务发生的各个环节及其详细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得以巩固,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不同岗位职责的认识和掌握,加强学生职业经验的训练。模拟公司的建立,突出了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实习提供一个稳定的实习基地。

(五)创建大学生创业园

创建高职大学生创业园,通过整合政府、社会等资源,挖掘自身服务潜力,建立较为完备的创业服务体系,为学生创办企业提供办公场地、物业管理、工商注册、财税、法律咨询、创业资金、人才推荐、市场开发、招商引资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和全真两种途径尝试创业,在模拟环境下进行创业,即由学生申请,学校仿真发给工商、税务执照,按照企业方式运作,在校内开业,学生毕业前将企业转让给新的在校学生继续经营;在全真环境下进行创业,学生必须按照国家工商、税务管理有关规定进行注册登记,学校配备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专门负责指导,所创办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依法纳税,优胜劣汰。通过对创业园的全面运作,使之不但成为学生创业实践的主要场所,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项目孵化器功能,成为催生高职学生创业成果和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摇篮。

此外,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成立创业教育网络服务中心,建立财会专业大学生创业网,为学生创业提供交流心得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三、构建有利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一是评价方式应打破单一的考卷制,注重过程评价,把学生参与创业活动情况作为考核学生成绩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二是对创业学生要淡化科目成绩,突出创业的重要位置,可以设立创业方面的奖项,如创业奖、创业贡献奖等,以提高学生对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可以实行弹性学分制,针对修满规定创业类课程学分的学生可以颁发一个本校创业结业证书,以提高学生对创业类课程的兴趣;四是建立创业跟踪体系,学校要建立在校和离校学生创业信息跟踪系统,收集反馈信息,建立数据库,把未来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

高校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制定、执行具体的培养方案来实现,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评价体系构建等。要达到创新创业教育与财会专业教育较好的融合,必须做到上述人才培养方案方方面面的融合、协调及保障,将创业教育完全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郭广生:《我和创业有个约会: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3]徐小洲、夏晓军:《创业教育:职业院校版》,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篇8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专业性职业人才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 它对于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工作开展意义重大。所谓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就是培养素质本位的, 在专业技术、经营业务、智能操作等领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职业型实用高级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达成其目的的主要途径。总的来说,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是要培养有人文气息、有艺术气息、有通识眼光、有技术应用的人, 不仅让学生学得一技之长, 而且使学生获得更宽广的视野, 更丰富的技术内涵以及更能适应社会变迁的竞争力, 还要学会关心和协调发展的精神, 即培养博雅的素质型高级应用专门人才。那么, 作为高职教育中必修性通识课程的体育课又应如何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呢?下面我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从体育课程设置这一方面谈点粗浅看法。

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目标、课程模式及课程特色

1.1 体育课程设置目标

高等教育是一种理论与实际并重的职业性教育, 它将学生的特长逐步发展为一种职业能力。职业教育的这一特点就决定了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以及课程安排情况。职业教育要求有目标、有步骤、有针对性的选择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因此,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较之普通本科类院校更加具体和明确, 表现在体育课程设置上,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注重对学生体能和耐力方面的训练, 积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忍耐力;二是在开展主要课程的同时, 还开展了一些补充性选修课程, 如保健按摩、健身舞、运动准备动作等, 引导学生掌握体育运动锻炼的方法, 强化运动意识, 养成定期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1.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模式及特色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模式主要以“兴趣为主, 分班授课”的方式开展体育课程教学, 积极发挥学生的运动特长, 以兴趣和特长作为体育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班级, 如篮球、乒乓球、武术、综合、健美操等。体育课程设置按照学生本位的思想, 采用先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训练,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学生的体育课程参与度,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这也是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最主要的特色。

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高职院积极推动体育课程和教学模式改革, 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总体来看,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仍有很大的发展与突破空间。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①在课程设置上, 体育必修课中没有突出项目重点及难点, 没有专门考查学生整体耐力素质及体力水平的体育课程项目;②体育课程选择缺乏针对性, 没有明确的选课原则和方案, 缺乏趣味性和科学性;③课程教材过于陈旧, 没有体现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没有体现出新型体育教学理念;④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没有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特点;⑤硬件设施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投入的资金、器材、场地设施等满足不了学生锻炼需要。

3 高职教育体育新型课程设置思路

3.1 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方向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逐步普及和完善, 高职教育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2002-2008年国务院、教育部等联合下达了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决议, 这直接推动了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围绕这个核心, 各高职院校应积极改进教育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在体育课程设置上, 学校应紧随社会发展方向, 按照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时, 学校要科学选择和整合授课内容, 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 积极寻求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

3.2 以学生为主体, 根据专业设置选择课程内容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 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选择课程内容, 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以适应学生专业培养方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3.2.1 伏案型专业

此类专业在高职院校较为常见, 主要包括文秘、工商管理、会计以及计算机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长期从事室内办公, 长时间坐着办公, 缺乏体育锻炼, 容易出现颈椎疼痛及肩周炎等疾病。因此,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 学校应该有针对性的增加一些健美操、武术及跆拳道等项目, 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 防止关节性疾病的发生。

3.2.2 站立型专业

这类专业长期从事站立形工作, 如护理、旅游管理、数控以机电点等专业。这类专业的学生在工作时, 长期站立, 容易因器官负担过重, 而出现下肢淤血、静脉曲张等疾病。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上, 授课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运动项目防止这类疾病的发生, 如慢跑、骑车、竞走等。

3.2.3 运动型专业

这类专业长期从事运动型工作, 如营销、汽修、农林、园艺等。这些专业的学生从事的职业一般劳动强度较大, 容易加重心肺器官的负担, 引发心血管类疾病。在进行课程设置时, 可以加入一些力量和耐力等方面的锻炼项目,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如长跑、排球。足球等。

3.3 注重培养能力, 塑造高素质复合人才

就体育课程设置而言, 应注重学生在必修课中提高体质和耐力项目上能力的培养, 以增加心血管系统和肺活量的功能, 要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 还需要多方面工作:定期进行卫生保健知识普及教育, 包括体育卫生、心理调节、运动损伤处理、体育活动中的自我保护等,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身体锻炼方法。结合实际专业开发新内容, 如办公类专业、站立类专业、运动类专业等, 可开设体育按摩、气功、自我足疗法和适合大众的体育项目, 并了解一些社会体育第三产业的常识。同时结合学生将来进入厂矿企业的具体情况, 掌握一些社会体育项目和大众体育活动的比赛方法和组织手段, 如拔河、棋类、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 多方面提高学生能力, 也对未来活跃企业体育活动和自觉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打下基础。

4 结论与建议

①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要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要顺应高职院校体育改革的潮流, 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②各高职院校实际情况不同, 因此,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开设、师资、场地、设施等情况, 灵活地设置教学内容。③体育评价要体现对培养体育受好的积极作用。体育评价要做到课内、课外并重, 注重体育过程的评价和健身能力的评价。

摘要: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 承担着科研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重任。其中, 人才培养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就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建设进行研究和分析, 对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体育,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周明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 (3) .

[2]成浩.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3 (04) .

[3]张骏, 李靖.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之思路[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5) .

[4]张杰瑜, 刘荣富, 徐晶晶.高职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价值工程, 2010 (25) .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 篇9

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我国高等院校自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 招生数量逐年递增, 高等教育已由过去的精英式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化教育。本科扩招, 分数线下移, 专科再扩招, 分数线还要继续下移。因此, 高职院校生源素质水平下降是不争的事实。高职入学学生的特点是接受理论知识的能力较弱, 逻辑思维、判断能力较弱。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 要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这一特点, 不要受传统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 理论知识教学重心要下移, 实践动手能力教学重心要上移。广大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 要把握教育对象的特点, 做到因材施教。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定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在制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 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处理好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的关系。首先, 要通过充分的社会调查和专家论证, 对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分析, 提炼出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点、能力要素和职业素质, 也就是专业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然后, 制定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素质教育体系以及创新教育体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特点是“倒推法”, 即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出发, 演绎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直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这一点与本科教育有较大的区别。

三、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20世纪80年代由德国企业界提出的“关键能力”的概念, 给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内涵。如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生存能力、心理能力等都是合格高职人才的关键能力, 它在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中所占的比例已达到70%左右。目前, 国内现代化大企业正在与国际接轨, 追求企业文化, 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较高。所以, 要建立并完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不仅要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纳入该体系之中, 还要把校园文化、企业实践、社会实践等纳入该体系之中, 使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形成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为核心的“全员育人”职业素质教育新体系。

四、加强和改革外语、计算机基础教学

现代化工厂仪器、设备以及加工图纸大多是外文资料说明, 上网查阅的一些最先进技术资料也都是外文。所以, 计算机和外语教学要3年不断线, 并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计算机教学也要从实际应用出发。现代企业基本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多数员工都有自己的办公计算机, 网上查阅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表格处理能力、常用软件应用能力等都是必备的基本能力。高职学生还要根据将来工作的需要, 掌握一种必要的编程语言。这些知识、能力应用性强、针对性强, 所以要强调“学中做, 做中学”。

五、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 更新教学内容。在对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全面和准确分析、论证的基础上, 提炼出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知识和能力, 以此来设置课程或重组课程。基础课要精选学科基础知识, 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对那些完成相同功能的多种分析方法, 只讲生产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如《高等数学》课程, 求解一元函数微积分有很多技巧, 只讲清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会应用并解决后续课程实际问题即可。像曲线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向量代数等内容都可以根据专业的需要进行取舍。即课程的内容选择要根据专业后续课程的需要来进行, 最好结合专业课的应用来讲授。要把联系比较紧密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新的课程体系, 使其具有新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基础课教师最好定期参加专业教研活动, 以便更好地实现“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生产中已淘汰的内容要坚决删除, 追踪新知识、新技术。教材跟不上, 可以以讲义形式弥补, 要求教师上网查阅资料, 进行深度加工处理。如《数字电子技术》课程, 传统的单元电路分析内容意义不大, 如今都是大规模集成芯片, 要讲清原理图, 掌握芯片外特性、外围电路应用等。新的工业标准、测试技术等要融人教学内容中。专业课还要扩大知识面, 不一定深, 但要广, 了解性的内容要多, 可以减少学时, 以选修课、技术讲座的形式出现。这样的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 备课时间长, 讲课时间短。教学周学时最好不要超过22学时 (含选修课) , 课余时间可以留大作业、大项目、创新设计等, 开放实训室, 引导学生进入实训室进行动手操作和实习训练, 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 还可以丰富校园文化。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可以结合学生就业到生产一线去做, 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这样的课题实际, 学生提前进入实际情景, 也便于就业双向选择。在学校作毕业设计的学生也要做出一个小产品, 毕业答辩时, 实物连同论文一起提交, 实物做得不好没关系, 但要讲清制作经过和失败的原因, 重在过程训练。通过实践, 这一做法效果很好, 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

六、重视创新教育

高职教育必须牢牢把握创新的基本原则, 把创新贯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里所说的“创新”是指技术、工艺流程的应用创新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用性创新, 而非理论创新。创新教育要用创新的理论和理念武装、指导学生, 用创新的舆论和氛围引导、熏陶学生, 用创新的精神和实践塑造、锻炼学生, 用创新的成果和作品鼓舞、激励学生。

参考文献

[1]李占军:《“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索》, 执教论坛, 2006 (18) 。

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篇10

一、校园合作培养模式的内涵

校园合作培养模式能够通过幼儿教育机构与高职院校的深度合作, 加强双方联系, 建立起专门的领导和知道机构, 实现对教育资源更加深入的开发和共享, 降低专业教育成本, 进而推动幼教事业发展。幼儿教育机构不仅能够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工作提供更加精准预测, 例如人才需求预测, 市场需求预测等, 还能够直接完成学前教育专业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组织和实施等工作。此外, 通过校园合作模式, 学校可以为学生寻求更加良好的实践场所, 获取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指导。通过开展学期见习工作和毕业生实习工作, 增加幼教机构和高职院校的合作深度。引领学生对教学工作中的以能力为根本, 以道德为指导等标准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学校与幼教机构的合作, 还能够通过开放网络资源和文献资源的形式加以实现, 提升相应资源的共享程度。幼教机构组织重大活动时, 学校可以号召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 促使双方就课题研究和开发方面展开合作。作为校企合作发展的产物, 校园合作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 能够满足教育活动和生产劳动相互结合的客观要求, 使高职教育更好的服务学生和社会发展。

二、校园合作模式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分析

(一) 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向

伴随学前教育的发展, 已经形成完善的, 多方向的教育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教育方案设计时, 要坚持以与课程相关的时间系统为载体, 加强对幼教机构, 社会资源的运用, 以未来学前教育对本专业提出的需求为标准。因此, 对广大高职院校而言, 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 要积极的立足校园合作模式, 以幼儿教育机构对幼儿教育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培养导向, 最终设计出详细的, 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专业。

(二) 以幼教岗位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进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设置时, 如果不能满足社会和幼教岗位对于幼教人才的要求, 会直接导致到学生所学习理论知识与所掌握实际能力与现实脱节, 最终影响学生就业和幼教事业发展, 造成教育资源浪费等后果。

因此, 课程体系建设工作要坚持以岗位为导向, 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教育目的开展。这种教育导向对高职院校与幼教机构的结合程度提出更高要求, 只有加深彼此合作, 才能更好的完成自身课程体系建设, 使学生掌握准确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更高的实践能力, 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素养。

建立更加符合实际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要跳出传统模式禁锢, 对以往体系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 努力探索, 增加对实践技能的重视, 最终培养出具备扎实理论基础, 良好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加快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速度, 更好的推动幼教事业发展。

(三) 依托资源改革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时, 应寻求与幼教机构更深入的合作, 依托幼教机构资源优势, 将幼教工作中的典型事例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相结合, 通过组织学生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学习, 加深学生对岗位需求的认知, 调动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宣讲不同, 新型教学实践一体化方式的开展, 明确了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的一体化进程, 为学生在校学习和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出更加紧密的对接。

(四) 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和幼教机构的合作, 还应当体现在建立起完善的评价体系。该体系能够对学生自身具备的品德, 身体素质, 专业知识掌握, 实际能力等一系列问题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中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评定可以采用幼教行业常用的职业技能鉴定方法进行。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创新能力则需要在学习过程和职业过程中结合相应的方式和环境进行培养。通过高职院校和幼教机构对学生的共同评价, 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社会, 幼教事业对幼教人才的需求, 以此为标准, 学校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加科学和有针对性的培养, 增强学生职业素养, 推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为未来幼教事业输送更多符合要求, 具备良好职业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幼教人才。

三、结语

总之, 基于校园合作模式进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可以更好的实现校园双方资源共享、相互支持、优势互补、互惠互赢的良好开端, 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同时, 也有利于推进不同地区幼儿教师教育的优质、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冉茂乾.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J].科学导报, 2016, (10) :115-117.

[2]杨战礼.高职院校文科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及对策——以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校园 (幼儿园) 合作为例[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4.

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学生的就业越来越艰难,就业难表面看是由于社会竞争激烈所致,实际上反映了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缺陷。创业教育是建立在职业素质基础上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对高职教育的品质提升。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职业院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品质,不仅是培养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职业院校适应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走向新的辉煌的必然需要。因此,实施创业教育对于加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走出就业难的困境,以及推动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业教育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提升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造就业机会”,已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创业教育并不等于创建企业的教育。对此,英国人有着独特的认识,他们认为,创业是指在混乱无序、变化和不确定的环境中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主动地寻求与把握机会,高效地整合与利用资源,明智地决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并创造价值的过程。

创业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开拓精神,以适应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并将创业作为未来职业的一种选择,转变就业观念。一项调查显示,美国表现最优秀的上市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老板有86%接受过创业教育。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1.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

部分地方和高职院校只是把创业教育当成对外宣传学校的一个途径,一种手段,把创业教育当成是高职教育的一种补充,一个附属体,将学生的创业活动制作成板块进行宣传,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2.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缺乏完善的教育体系

部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陈旧、内容简单、方法单一,只是根据自身学校的专业设置开设一些相对应的创业内容,负责创业教育的通常由学校的团委、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负责,通过创业社团、创业竞赛等形式来实现创业教育,没有计划性、系统性,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只是简单的在复制如何经商,与创业教育的目的完全背道而行。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创业所必需的领导力、全球化的眼光、敏锐的市场意识、务实踏实的作风、锲而不舍的精神、组织运作能力和为人处事的技巧,还包括商业谈判技巧、市场评估与预测、启动资金募集方式等,并使学生具备关于金融、财务、人事、市场、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缺乏完整的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要求教育者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求教育者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正确的职业态度。而部分高职院校主讲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多是学校的一些普通教师,甚至有些学校会让德育课的教师来承担这一重任,这些教师有的根本没有创业经历,缺乏创业实战经验,甚至没有在企业的就业经历,只能照本宣科,对学生的创业教育缺乏直接的指导意义,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创业热情。

4.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内容空乏

由于主讲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多是学校的一些普通教师,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内容具有局限性,教师只能在课堂上讲授创业的概念、意义、作用、创业者必备的素质、案例解析等等,无法展开教学,理论指导实践,进行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学生上课后也只能是一个语音复制者。

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时代赋予创业者广阔的开拓空间。政府视创业为中国发展之源、富民之本、和谐之基,出台了许多政策推动创业;社会崇尚创业之风正蔚然兴起,为创业提供良好的舞台;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为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和发展契机。可以说,这是一个需要创业,并造就创业者的时代。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应树立“职业院校毕业生不再是求职者,首先将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观念;应注重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主动精神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生存的信心、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和艰苦创业的恒心。

2.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者的素质并非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没有孩提时代闻听的种种东方传说,马可·波罗很难萌发东方之旅的意识。没有精湛的软件知识与非凡的创业能力,比尔·盖茨不可能在IT行业独领风骚。正因如此,学校必须顺应创业热潮,构建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体系。其中,创业课程学习是提升学生创业素质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应作为一门课程开设,与其它课程一样,从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计划、实践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统一计划,选定教材,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层面的教育中,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中。学校设有配套的创业园地、专有资金支持,使学生学以致用。有计划性的开展各种创业计划竞赛,锻炼学生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为学生创业进行热身。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争取建立多个创业教育实习基地,给予学生更大的创业实践空间。

3.构建完整的师资队伍,丰富创业教育的内容

师资队伍建设是创业教育的关键,是创业教育良好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方面,可以鼓励学校专业课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给教师足够的空间进行实践,用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创业;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与社会、企业相融合。学校聘请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到学校进行授课,讲授其成长及他们的创业经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理想,转变就业观念,学习创业方法,使他们认识到成功人士就在自己身边,成功并不是高不可攀,提高学生的自信。同时,学校可以聘请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的专业人士来校讲解创业常识,如“如何申请营业执照”、“如何申请贷款”等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创业的途径。

四、结语

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开展创业教育要有完善的教育体系以及完整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各种平台,整合各种有利资源,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管理社交及开创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小洲,夏晓军.创业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2]成丙炎,姜燕.创业教育:高职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J].成人教育,2010,(2).

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篇12

一、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职业性, 这一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学生形成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所谓职业核心能力, 是指社会成员从事某一特定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基本能力的综合。而当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仍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些不足在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1. 教学理念以知识本位为主

教学过程中历来存在着以知识本位为核心还是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不同侧重点, 两种不同侧重点差异的核心是教学目标的设置问题。其实, 如果不从实际的教学过程出发, 只是单纯地强调知识本位或是能力本位孰轻孰重, 并不是一种合理的处置方式。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 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应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者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时, 往往只从专业自身的学科逻辑结构出发, 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发展, 在这种以知识本位为主的教学理念的支配下, 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就无从谈起。

2. 教学过程以课堂教学为主

教学理念以知识本位为主, 必然导致教学过程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 这就使学生所学的书本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过程严重脱节。学生可能掌握了某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 但因为缺乏该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 所以很难胜任相应的社会职业。比如, 一些职业院校的师范教育专业中, 学生学习了大量的师范理论课程, 但是因为实际锻炼机会不足, 导致缺乏教学基本功, 连教师的基本素质都不具备, 就很难胜任教师职业。

3. 教学评价以卷面考试为主

教学评价是指依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 对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 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包括教师教的评价和学生学的评价, 其中学生学的评价是基础和根本。只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 才能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学评价的方式很多, 但是不少高职院校把卷面考试当作唯一的考核方式, 以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造成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脱节, 甚至是高分低能。学生虽然在考试中得到了高分, 但是实际的能力水平并不高, 离社会需要差距很大。

4. 教学目的以学历提高为主

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性。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完成者, 高职教育不应该与普通本科院校在学历拔高方面进行竞争, 因为这不是高职教育的优势。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 其最主要的竞争优势在于为学生未来走上社会提供必要的专业准备和心理准备, 更具有社会适应性、职业准备性、就业针对性等。目前有的高职院校只关注学生学历的提高, 这可以说是以己之短与他人之长去竞争, 必然不可能有理想的效果。

5. 教学计划以模仿照搬为主。

高职教育的教学计划有其特殊性, 具体表现为学时少、实践性强, 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经常发现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计划模仿照搬了高等院校相应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 除了在学时方面做出部分变更外, 其余的课程设置未做根本的改动, 这样做虽然也符合专业的学科逻辑起点, 但却忽视了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导致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了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 却没有足够时间进行专业实训, 这也是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缺乏职业核心能力的主要原因。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原则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必须以科学合理的原则作为导向, 如果偏离科学合理的导向, 无异于南辕北辙。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至少应符合下述两个原则。

1. 需求导向的原则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应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 在专业设置方面应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在适应社会方面应具有更高的针对性。我所在的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处于阿克苏地区, 阿克苏地区作为南疆重要工业基地, 近年来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 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深入推进“6122”工程建设,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流的态势越来越明显, 技术岗位不断增加, 对员工技术要求不断提高, 特别是对轻工、石油化工、棉花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深加工、财务会计等高素质高技能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这就要求作为阿克苏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切实承担起为阿克苏地区, 乃至全疆培养各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只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才能保证学生的录取率、报到率和就业率, 才能改变社会长期存在的“毕业即失业”的怪圈, 高职院校才有生存与发展的活力。

2. 工学结合的原则

人才培养问题是高职教育的关键问题, 而工学结合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切入点。只有真正落实工学结合, 切实加强学校与企业、单位的联系, 尽量做到专业与职业的“零距离”, 加强学生的实习和实践环节的培养, 才能实现学校与企业、单位的“无缝对接”。这一原则要求高职院校要坚持开放式办学, 避免孤芳自赏式的闭门造车, 在学校中创造与企业、单位最为相似的环境, 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预见到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知识方面和能力方面的欠缺, 从而保持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 使自身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在企业、单位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正迁移。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点

1. 明确专业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也称之为逻辑始项、逻辑开端, 有时也被称之为逻辑出发点。它是指一门科学或学科结构的起始范畴, 是指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 是使整个逻辑体系得以开展和丰富完成的一个最初的规定 (瞿葆奎、郑金洲:《教育学逻辑起点:昨天的观点与今天的认识》, 《上海教育科研》, 1998年第3期)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 应该是立足于对职业岗位特征、职业核心能力要求、地区人才需求、人才成长规律等综合因素做出精确分析后, 对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所作出的合理设计。简而言之, 就是先明确专业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然后再据此来决定学校做什么。毋庸讳言, 不少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所走的弯路, 往往与人才培养的专业逻辑起点不明确有关。例如, 一些高职院校开设了师范类的初等教育专业, 该专业应该以培养合格的小学各科教师为逻辑起点。但是个别院校开设了大量的专业基础课程, 却忽视或者说削弱了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小学教学以语数外为主干课程, 而高职教育却削减了这些课程的教学时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 可能会掌握较为丰富的教育学理论知识, 却唯独缺少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的必备条件, 成了只会背菜谱而不会炒菜的厨师。

2. 加强专业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教学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的重要措施,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讲, 加强专业课程建设, 必须减少“学术性味道”, 增强“应用性味道”。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 要依据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开设课程, 而不是单纯依据学科逻辑起点开设课程;第二, 进一步明确学科教学中理论课与实践课所占的比重, 避免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点缀的现象;第三, 实践教学的评价方式和考核方式, 依据操作技能标准, 确定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评分依据;第四, 教师队伍构成, 一定要求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人员作为教学人员参与到教学一线中。只有做到这些, 课程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3. 真正落实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 关键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企业参与程度越高, 工学结合程度越高, 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就越高。发达国家在工学结合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合理模式,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始终坚持以企业培训为主、学校教学为辅的原则;美国的“渗透型”模式, 坚持劳动与教学相互渗透、工学交替进行为原则;英国的“三明治”模式, 坚持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与在工厂实习时间各占一半 (即“1+2+1”) ;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更是以企业办学作为重要特点。当前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推行的“双证书”制度, 是一种较好的工学结合模式, 学生在毕业时既可获得毕业证书以证明其学历, 又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以证明其能力。而双证书教育需要的是更高的师资水平, 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学队伍。因此高职院校一方面要“派出去”, 即把自己的教师派到企业当中进修学习, 避免教师远离社会生产, 另一方面要“请进来”, 即邀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入校教学, 这样才能保证真正落实工学结合。否则, 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 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成长发展。

4. 完善实践教学测评体系

高职院校应改变传统的以卷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 完善实践教学测评体系, 对学生的技能形成过程进行动态评价, 由过去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标准的甄别性评价, 转化为促进学生达到标准的发展性评价;由评价学生某一方面的单一性评价, 转化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性评价;由通常在学期期末进行的终结性评价, 转化为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形成性评价。测评的主体过去通常是教师, 现在可以扩大测评主体的范围, 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乃至主持测评过程;测评的场所不限于教室, 车间、农田、医院等均可成为测评场所。应随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 确定对学生测评的内容。

总之,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应该随着社会发展、企业需要而不断更新, 以促进学生就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目标, 走工学结合之路,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上岗能力、岗位发展能力、岗位拓展能力, 精选教学内容, 突出能力发展, 培养社会急需的合格人才。

摘要:高职教育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脱节, 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理念、方式等诸多不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只有明确专业逻辑起点, 加强专业课程建设, 落实工学结合, 完善实践教学测评系统, 才能适应社会需求,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足,原则,要点

参考文献

[1]许言生等.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前提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 .

上一篇:人工智能现状和发展下一篇:女性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