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化工专业培养目标及发展方向

2024-09-12

医药化工专业培养目标及发展方向(精选10篇)

医药化工专业培养目标及发展方向 篇1

医药化工专业培养目标及发展方向1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何?制药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分析。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医药 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随着人类文明的日趋发达,人们对自身身心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药 物品种、质量、数量等方面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制药设备行业报告显示近二十年来制药产业在需求的驱 动下迅猛发展。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之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从事一切与药物有关的工作:例如 研发人员——在药厂、大学、研究所的研究部门,从事药物研发工作;生产、技术人员----在药厂,从事药品生产、技术工作;质检化验人员——在药厂、食品厂、药检所,从事食品药品质检化验工作;管理人员----在药厂,从事药物的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营销人员----在药厂、医药营销公司,从事药品营销、内勤等工作;药剂师——在医院药剂科,从事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工作;在药店、医药营销公司,从事药品使用 指导咨询等工作;药检人员——在药检所从事药物的质量鉴定和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公司职员——在医药贸易公司或制药企业从事药品流通及国内外贸易。根据医药工业发展的要求和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 够从事药品生产、新药研制及企业管理等工作。近年来,制药行业作为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朝阳产业发展迅猛,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因 此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相当惊人。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一些与制药工程专业类似的专业,例如抗菌素专业和微生物药学专业,许多院 校选择了与此更相近的制药工程专业。另外一个专业---精细化工专业,有不少院校的精细化工专业都把化 学药物的合成制备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尽管按照新的招生目录,精细化工专业应以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的名义招生,但是仍有相当数量的精细化工专业看准了制药工程方向,改建成了制药工程专业。

医药化工专业培养目标及发展方向 篇2

关键词:典型工作任务,高职教育,化工

近年来,职业教育规模已取得了跨越式的大发展,而围绕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课程体系改革也就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课程体系的设计及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实践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这是目前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程体系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在了解行业发展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于行业的专业培养目标。现结合我国化工类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就化工专业关键培养目标做一个剖析。

1 培养学生能在化学工业中工作的综合素质

这部分目标群主要是强调人才的专业性、专注性,这个目标群的完成能保证优秀的职业教育资源不会被浪费,培养的人才能较准确的应用到国民生产当中去。这也是对应着国家职业教育所追求的服务宗旨。这个目标旨在造就即将作为未来化学化工工作者的学生的以下几项素质:(1)工作中的集体协作精神,也就是团队精神。这属于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社会每个工作者均应具备的基础素质。(2)对待同事的健康、生产安全、产品安全负有责任心。化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材料的供给行业之一,肩负着整个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源头责任,所以产品的安全包括生产安全是必须的。(3)能对数据和观察做出自己的判断,包括变化的趋向、质变点、突变范围等的一个判断。这是生产安全和产品安全给化学工作者提出的一个综合专业素质指标。(4)能将全面质量管理原则应用到生产的各个环节,能注意到细节点、关键点,充分理解工业过程。(5)在各项工作,尤其是关键岗位中能保持高的道德标准。

这项目标群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属性,即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归根结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体现了过程工业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一些综合素养,以保证其能在化学工业中持续性、创造性开展工作。

2 培养学生坚持执行安全、健康和环境标准的意识

化学工业中,经常要处理一些危险性物料和危险性性设备,当处理不当就会对人、设备和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我们知道现代化学工业涉及到石化、轻工、化肥、农药、医药等众多行业,是现代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因此,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范围之广和深度之深都是无法估计的。化学工业工作者必须能理解安全、健康和环境的标准的由来及不遵守他们的后果,必须具备准确坚持执行这些标准的意识和能力。

这项目标群要求学生具有实施以下几项任务的能力。(1)在开始任何工作并负起专责之前,收集并了解有关规程、标准及其他文件作为执行安全、健康和环境的标准。这是一种再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2)参加审计和安全检查,能检查和发现有危险的地方,并向同事提供有关不安全情况的看法。(3)遵守法规性标准,如红色签条加锁规程、安全处理有关化学品以及正确履行受限空间的准入规程等,GMP认证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材料。(4)了解化学品常见类别,并描述主要类别化合物的安全和毒性特征。评估化学品及其加工、贮存和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并做连续的监控和记录保存。(5)描述与被使用的化学品有关的化学反应、反应热及反应速度等,并能推测由此可能引起的危险。(6)识别和正确使用安全消防设备,拥有一定的处理突发事件、救护伤残人员直到医护人员到达现场的能力。

目前,各国都设立专门的部门和机构制定专用于化学工业的“法规”及标准,此外工业集团和公司也分别制定了规程。例如中国国家化学工业部制定了适用于我国目前发展水平的一些基础性标准,国际上包括美国、欧盟更是制定了一些能引领化学工业发展趋势的标准如ROHS、REACH等。认证制度也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展开。

3 培养学生正确对化学物料处理、储存和输送的能力

化学工业首先涉及到的就是对物料的工厂内外的运输、分拣处理和储存,要有效的执行这项任务,化学工作者必须熟悉他们所处理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关的安全使用、储运和处理的法规。

这项目标群可以分解为以下基本任务。(1)从火车、轮船、卡车等运输工具中接收、鉴定识别物料及产品,完成装卸或安排他人装卸任务。(2)安排输送物料至储仓或加工装置,准确标记。(3)能用适宜的方法清洗、整理储罐、储桶、储槽等,并检查此类设备等是否适合使用。(4)安排物料从工艺装置输送到储槽,做好入库记录,准备货运文件及相应数据。(5)按照标准操作和物料安全数据表中涉及的环境、健康和安全指南处理所有物料。(6)对所有事故做出处理如清除洒出物等。

此项任务在学生培养方案中往往体现的不是很明显,然而在实际工作当中,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的才能很好的完成第二大项任务,达到保证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保护环境确的目的。

4 对连续和间歇工艺过程的操作、监管和控制

工艺操作人员负责对工厂内送料、混合、制造和分离化学品的工艺过程进行操作、监管和控制。为了使得工艺过程最大效率的运作,工艺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工艺过程的结构单元、运作方式和工艺过程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以及对工艺过程优化的技术。

本项目标群是化学工艺专业人员的核心任务,也是专业要求的基本任务。该项任务可以分解为以下基本任务。(1)熟悉三项包括普通化学、石油、水和废物处理的工艺过程的运作、差异。能阅读工艺过程的所有工艺流程图、操作文件、清单等。(2)按规程调节控制设备、设定操作参数并识别需要记录和报告的不正常情况。(3)检查设备以保证电力负荷、物理受力和环境变化的安全。(4)按照特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工艺工程的开车。(5)检查阅读和操作各类仪表、仪器,记录必要的有关数据。(6)调整优化工艺参数,判别并校正任何偏差。对工艺工程的警报做出回应。(7)采集适当的试样并选择适当方法监测,做出并呈送分析报告和相关数据。(8)物料、能量及产率计算,制定向不同人员汇报的表格。(9)工艺正常停车、紧急状态工艺停车的操作。(10)工艺管道系统维护。(11)参与制定、修订标准操作规程。(12)能将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到生产环节中。

5 为工艺、设备和仪表进行常规预防性的维护及简单维修

现代化学工艺对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分析对象实施在线控制,这有助于工艺过程的连续、经济、安全、有效的进行。但与此同时,仪表的失灵也将导致整个控制系统失控、设备失效、生产破坏,最后酿成危险事故。因此化学工艺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仪表的工作常识,具有判别不正常的指示和动作的能力。

日常检查和维护对有效操作很重要,也是化工工艺操作人员的一项基本工作。常规预防性的工作能够增强安全并提高操作效率,还可以减少泄露、辐射和非计划性停车。简单维护时,工艺操作人员还需要保证工艺过程的连续性运行。

该项目标群可以分解为以下几项基本任务。(1)查读并遵守与工艺、设备、仪表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2)观察、记录工艺、设备、仪表的关键参数与正常操作的任何偏差,并具有查找原因和解决偏差的基本能力。(3)熟悉工艺过程中的常见反馈回路以及控制器与传感元件之间的关系。(4)为设备做出预防性维护维修计划和规程,履行维护规程。(5)管线包括密封件、阀门及泵的维护、更换。(6)储罐、反应器等的液位核查,预防震动、蒸汽伴管技术的执行。(7)安全控制点、关键控制点的检查及运行情况记录。

6 对工厂物料的分析

化学产品包括进厂原材料和出厂材料如其他商品一样需要经过产品质量的检验,而且其检验往往是一些比较复杂的成分分析甚至是结构分析。物料的分析还是工艺条件优化调整的重要依据,因此化工操作人员应该具备引用标准规程估量产品和工艺质量的基本能力。

该项目标群基本上是要求工艺人员接受采样、制定测量方案、执行规程、选用合适仪器仪表进行理化检测等的培训。可以分解为以下几项子任务。(1)遵守特定的规程从工艺流程线上或各类状态的产品采样以供分析。(2)目测检查试样以保证试样的代表性,并对合格试样进行保存,做好标识送往测试点。(3)准备合适的分析方法、必须的试剂和标准试剂。(4)校准仪器,检视仪器分析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以确保质量控制标准达到适合的精确度等级。(5)按规程进行理化测试、使用计算机处理测试结果,判定结果的合理性后出具分析报告。

课程改革是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因此不同区域的职业院校化工类关键培养目标也可随区域经济的要求有所偏倚。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美)巴灵格(Ballinger,J.T.)著,卓克涛,译.化学操作人员便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医药化工专业培养目标及发展方向 篇3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方式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法律人才、医务人才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被并列为三大热门人才。而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社工专业学生与社会的要求存在差异。毕业生与社工实务部门(用人单位)反映最强烈的是工作能力不足。究其原因,是高校社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因此,基础性的人才工程是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是撬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阿基米德支点。培养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涉及培养目标和实现方式。培养目标是导向,实现方式是手段,培养目标决定了实现方式。所以,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必须同时考虑,缺一不可。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储备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要打好知识基础,其第一要务是掌握专业知识。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可以分成内部和外部两个部分:所谓内部的知识,就是由若干专业课程所承载的知识;所谓外部的知识,主要是指与社会工作相关联的其他领域的知识,如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和法学等方面的知识。现行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共同模式,是侧重于传授专业内部的知识,强调专业的理论知识,要求本科生主要学习社会工作课程,这当然是必须的。然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仅仅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内部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专业的内部知识虽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但社会工作专业体系对应的社会现象却不是独立的、更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社会现象密不可分的,毫无疑问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毛泽东同志曾说:“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也是这样,以专业学习为主,兼学其他学科。即不但要学社会工作,也要学文学、史学、法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还要了解自然科学。因此,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要培养优秀的本科生,除了提供足够的专业内部知识,还应当提供足够的专业外部知识。目前要特别强调的是,只有加大专业外部知识的供给力度,才能更好地造就在专业知识上内外兼备的本科生。

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学习实践统一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绝大多数都将从事社会工作实务,必须强调知行合一:既具备与社会工作专业有关的理论知识,也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中国文化传统一贯强调知行合一,认为仅仅是知道某个道理而不能付诸行动,并不是真正的知,“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最好的诠释。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也指出,不仅要“解释世界”,而且还要“改造世界”。所以,一个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既要掌握各种理论知识,更要拥有实践能力。当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改造世界”的行动能力主要是与社会工作实务相关的能力,如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特别是把事情办好、办妥、办成的能力。

当前,一些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虽然初步掌握了一些概念、特征、构成要素,但实践能力不够。不能周到地谋划,不能事先预计事态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就叫“知而不行”,出现跛足现象。因此,应当明确社工实务部门(民政部门、社工专业机构等)在社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社工专业人才培养共同体,实现实务部门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全领域覆盖、全过程参与和全方位的提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社工专业人才。

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德智关系协调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应当德智兼备。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智,是指具备社会工作专业方面的才智、才华、智慧、智识;德是指具备正义感、责任感和道德感、伦理观念、担当精神等。

“德”可以解释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人格素养,“智”可以解释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素养。一个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从事其工作时,他的才智和专业知识应当不低于服务对象,否则,怎么能够让人信服他的工作?因此,在实务中,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要能够表现出不低于普通人的知识、智慧和修养。另一方面,如果仅仅具备“智”,而没有正义感、责任感、道德感和伦理修养,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同理,如果仅仅具备“德”,而智慧不够,也不大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既要给本科学生以智识的指引,更要给他们的心灵灌注正义感、担当精神。也就是说,要从专业素养与伦理修养两个相互依赖的维度,造就德智齐备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务实独立相济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社会工作是面向现实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交流合作是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在很多情况下,仅仅依靠个人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须强调相互合作。要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独立立场。虽然事有常理,但对其的解读需要个体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独立思考与判断,所以,社会工作专业一方面教育要培养学生立足现实、关注现实、服务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立场,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的批判性思维。独立和批判才能带来思考和研究,才能不断创新开拓。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实现方式,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只有根据现有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环境, 坚持内外兼备、知行合一、德智双修、合独并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滕飞. 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J]. 高教研究,2014(5),219.

[2] 高云飞.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特有属性解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4),33-35.

精细化工专业就业前景及发展趋势 篇4

1.精细化工行业的现状:经我们的调查,当今世界,化工产品精细化率已替代乙烯产量成为各国化工发展的标志,精细化工是当代高科技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都正在对化学工业进行战略转移,大力加快精细化工的发展;精细化工要成为化工行业的经济增长点;精细化工是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当今世界化学工业激烈竞争的焦点。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不断加大研制开发力度发展精细化工,为了尽快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化学工业将精细化工作为重点,正积极开拓精细化工新领域,这就加大了化工行业对精化人才的需求。精细化工是效益良好的朝阳工业,化学工业将精细化工作为重点,国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发展潜力很大,对专业人才的数量将不断增加。日化行业按目前从业情况来看,销售额1亿元配置人员120人,其中,产品开发人员占3%——5%,工艺操作人员占15%左右。单以化妆品生产计算,其销售额预计将从2000年的30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00亿元,将净增500亿元,那么约需增加专业人员1.1——1.2万人,而原来从业的技术人才已不能满足精细化学品生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及我国将迎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无论从行业发展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级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量将是相当大的。

2.就业岗位: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就业范围非常广泛,面向医药行业、日用化学品、食品行业及与化工行业相关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操作、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由于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投资少、成本小,毕业生可自主创业。

3.就业去向及工资待遇: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面向外资企业、全国各大、中型国有和民营化工企业,工资待遇好,月薪多在2000元左右。

总的来说,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通过四年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具有精细化工行业生产运行、生产管理及产品开发的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本专业培养从事化学工业生产工艺、技术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熟练掌握化工工艺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分析和正确选择工艺流程及生产设备、工艺操作条件、生产控制指标、操作要点等,能运用工具书进行化工工艺计算,能在化工生产一线从事生产操作与管理等。

我们要好好规划自己的路,不要跟着感觉走!根据个人的理想决策安排,绝大部分人并不指望成为什么院士或教授,而是希望活得滋润一些,爽一些。那么,就需要慎重安排自己的轨迹。从哪个行业入手,逐渐对该行业深入了解,不要频繁跳槽,特别是不要为了一点工资而转移阵地,从长远看,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当你对一个行业有那么几年的体会,以后钱根本不是问题。频繁地动荡不是上策,最后你对哪个行业都没有摸透,永远是新手!要学会善于推销自己!不仅要能干,还要能说,能写,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推销自己,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很必要!

要创造条件让别人了解自己,不然老板怎么知道你能干?外面的投资人怎么相信你?提早把自己推销出去,机会自然会来找你!搞个个人主页是个好注意!特别是培养自己在行业的名气,有了名气,高薪机会自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有合作的机会。该出手时便出手!永远不可能有100%把握!条件差不多就要大胆去干,去闯出自己的事业,不要犹豫,不要彷徨,干了不一定成功,但至少为下一次冲击积累了经验,不干永远没出息,而且要干成必然要经历失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一、世界精细化工总体发展态势

综观近20多年来世界化工发展历程,各国、尤其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及其著名的跨国化工公司,都十分重视发展精细化工,把精细化工作为调整化工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世界精细化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进入21世纪,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产业集群化,工艺清洁化、节能化,产品多样化、专用化、高性能化。

1、精细化学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精细化率不断提高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基于世界高度发达的石油化工向深加工发展和高新技术的蓬勃兴起,世界精细化工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整个化学工业的发展。近几年,全世界化工产品年总销售额约为1.5万亿美元,其中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约为38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在5~6%,高于化学工业2~3个百分点。预计至2010年,全球精细化学品市场仍将以6%的年均速度增长。2008年,世界精细化学品市场规模将达到4500亿美元。目前,世界精细化学品品种已超过10万种。精细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化学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其精细化工也最为发达,代表了当今世界精细化工的发展水平。目前,这些国家的精细化率已达到60~70%。近几年,美国精细化学品年销售额约为125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欧洲约为1000亿美元,日本约为600亿美元,名列第三。三者合计约占世界总销售额的75%以上。

2、加强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精细化工产品结构

加强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精细化工产品结构,重点开发高性能化、专用化、绿色化产品,已成为当前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今后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方向。

以精细化工发达的日本为例,技术创新对精细化学品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10年中,日本合成染料和传统精细化学品市场缩减了一半,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开发功能性、绿色化等高端精细化学品,从而大大提升了精细化工的产业能级和经济效益。例如,重点开发用于半导体和平板显示器等电子领域的功能性精细化学品,使日本在信息记录和显示材料等高端产品领域建立了主导地位。在催化剂方面,随着环保法规日趋严格,为适应无硫汽油等环境友好燃料的需要,日本积极开发新型环保型催化剂。目前超深脱硫催化剂等高性能催化剂在日本催化剂工业中已占有相当高的份额,脱硫能力从低于50μg/g提高至低于10μg/g,由此也促进了催化剂工业的整体发展。2004年日本用于深度脱硫等加氢工艺的炼油催化剂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近60%,销售额增长了43%。与此同时,用于石油化学品和汽车尾气净化的催化剂销售额也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已占催化剂市场半壁江山。日本催化剂生产和销售去年分别增长了7%和5%,打破了近六年来的记录。

3、联合兼并重组,增强核心竞争力

许多知名的公司通过兼并、收购或重组,调整经营结构,退出没有竞争力的行业,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加大对有竞争力行业的投入,重点发展具有优势的精细化学品,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例如,2005年7月,世界著名橡胶助剂生产商——美国康普顿公司(Crompton)花20亿美元收购了大湖化学公司后成立名为“科聚亚”公司(Chemturags),成为继鲁姆哈斯和安格公司后的美国第三大精细化工公司和全球最大的塑料添加剂生产商。新公司的产品包括了塑料添加剂、石化添加剂、阻燃剂、有机金属、聚氨酯、泳池及温泉维护产品及农业化学品,在高价值产品的市场上具有领导地位,其精细化工的年销售额可达到37亿美元。

又如,德固赛和美国塞拉尼斯各出资50%合并羰基合成产品,在欧洲建立丙烯—羰基合成产品生产基地。合并后,羰基合成醇年产量将达到80万吨——占欧洲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德固萨公司以6.7亿美元价格将其食品添加剂业务出售给嘉吉公司(Cargill)。从而使嘉吉公司成为食品添加剂行业的领先者,能向全球的食品及饮料公司提供各种专用添加剂。再如,总部位于荷兰海尔伦的皇家帝斯曼公司(DSM),2003年2月以19.5亿欧元的代价,收购了罗氏全球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和精细化工业务,成为世界维生素之王。2004年全球销售额80亿欧元(约为100亿美元)。

二、我国精细化工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十多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精细化工的发展,把精细化工、特别是新领域精细化工作为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和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多项国

家计划中,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支持。目前,精细化工业已成为我国化学工业中一个重要的独立分支和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我国近期出台的《“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纲要》又将精细化工列为“十一五”期间优先发展的六大领域之一,并将功能涂料及水性涂料,染料新品种及其产业化技术,重要化工中间体绿色合成技术及新品种,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油田化学品,功能型食品添加剂,高性能环保型阻燃剂,表面活性剂,高性能橡塑助剂等列为“十一五”精细化工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重点。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的蓬勃发展和化学工业由粗放型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精细化工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能级将得到显著提高,成为世界精细化学品生产和消费大国。

1、精细化工取得长足进步,部分产品居世界领先地位我国精细化工的快速发展,不仅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部分精细化工产品,还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的加工地与出口地,精细化工产品已被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民日常生活中。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精细化工门类已达25个,品种达3万多种,已建成精细化工技术开发中心10个,精细化学品生产能力近1350万吨/年,年总产量近970万吨,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2004年,我国精细化工率已上升到45%。

近年来,我国的染料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2004年,染料产量达到了59.83万吨,约占世界染料产量的60%。目前已能生产的品种超过1200个,其中常年生产的品种约700个。我国不仅是世界第一染料生产大国,而且是世界第一染料出口大国,染料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染料贸易量的25%,已成为世界染料生产、贸易的中心,在世界染料市场占有显著地位,2004年出口量达到22.66万吨。涂料产量2004年达到298万吨,比2000年净增104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涂料生产国。农药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柠檬酸的年出口量已接近40万吨,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维生素C的出口量已突破5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0%以上。

2、建设精细化工园区,推进产业集聚

近几年,许多省市都把建设精细化工园区,作为调整地方化工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发展新材料产业、推进集聚的重要举措。据报道,目前全国已建和在建的精细化工园区至少有15个。

例如,浙江上虞精细化工园区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自1999年1月正式启动以来,共引进来自10个国家、地区和10个省市的项目80多个,资金逾25亿元。到2004年9月已经有140余家精细化工企业入驻,其中年销售收入在5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有53家,并形成了以染料(颜料)、生物医药及中间体和专用化学品为主要门类的精细化工产业。2003年上虞精细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19.5亿元、利税22.6亿元,出口创汇1.75亿元。基地提出了6年后培育20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技工贸收入300亿元的目标。该园区已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上虞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

又如,中国精细化工(常州)开发园区,已形成精细化工为特色,通达上下游多个领域的化工生产和仓储基地。到2003年9月,已累计投资近200亿元,有72家化工企业落户,其中有世界500强中的美国亚什兰化学公司、日本普利司通轮胎公司和韩国现代公司等知名企业。

3、跨国公司加速来华投资,有力推动精细化工发展

跨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快速发展,以及我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对精细化学品和特种化学品强大市场需求,吸引了诸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纷纷来我国投资精细化工行业,投资领域涉及精细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催化剂、油品添加剂、塑料和橡胶助剂、纺织/皮革化学品、电子化学品、涂料和胶粘剂、发泡剂和制冷剂替代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以及医药等,从而有力地推动我国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

例如,世界著名的精细化学品生产商、德国第3大化学品公司德固赛公司看好中国专用化学品市场,1998年以来,德固萨公司已在我国南京、广州、上海、青岛、天津和北京等11个地区建有18家生产厂,2004年实现营业额达到3亿欧元。为了扩大中国市场,并成为中国特种化工领域的领跑者,德古萨去年在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为中国乃至亚洲市场研发专用产品。

又如,世界10大涂料公司已全部进入我国,迄今为止独资和合资建筑涂料厂约16家,生产规模都在2~5万吨/年。

建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篇5

培养目标:培养建筑施工与管理、质量控制和材料检验的技术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房屋

建筑学。

就业岗位:施工单位、监理部门、实验室等。

室内装潢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室内装潢设计、装修设计、平面设计、效果图后期处理、室内装修工程技

术指导等的技术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素描、色彩、构成艺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AutoCAD辅助制图、3DMAX

三维建模、Photoshop、美术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

探析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 篇6

摘 要:本文在对我国过去高等教育经济类专业培养目标已有提法的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外高等教育经济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我国金融教改项目和我院实际,提出了我院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 国外高等教育经济类专业培养目标 确定

一、对我国高等教育经济类专业培养目标已有提法的分析

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无论是专科、本科还是研究生,都为“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应当说,这一提法在新中国成立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正确的,它符合当时的国家需要,也基本符合当时的人才规格。

首先,当时高等院校经济类学生一般都是按计划统一招收,录取的学生有干部指标,入学后有城市户口并享有公费医疗待遇,毕业后由政府按计划分配到与专业对口的各经济管理部门工作,毕业生工作后都是“管理人才”。以金融学本科专业的毕业生为例,大部分金融学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去向都是专业银行和人民银行,从事的工作都是银行业务的管理。

其次,当时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都按部门、行业划分得很细,学生所学的内容与本专业相关的政策、制度、规定、计划编制与执行、管理方法与措施等密切相关,因此毕业生确实是“专门人才”。但大部分金融学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不是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是各专业银行有关的具体业务,业务知识非常专业、非常窄。

再次,当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处于完全的精英教育阶段,规模很小,毕业生一参加工作就能到重要的岗位上,加上当时国民受教育的程度低,大学专科、本科已经是相当高的层次了,而且改革开放之前没有培养研究生,因此本科毕业生自然就是“高级人才”。所以那时一个合格的高等教育经济类毕业生应该称得上“经济管理高级人才”,而高等教育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经济管理高级专门人才”应该是合适的。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也越来越大。1992年至,全国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3%,在校生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到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达1000多万,其中高等财经类专业在校生百万左右。我国高等教育如此巨大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尤其严峻。就教育的相对层次而言,我国正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国民受教育的程度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高等教育的专科和本科将逐渐成为国民终身教育的一个普通阶段。另外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以加速度发展并越来越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整体化,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也越来越相互渗透和综合,信息爆炸性扩张。在这样的大趋势下,试图以四年左右的本科教育培养出某个金融领域的“专家”,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中肯定是不现实的,只有转变观念,改变和调整我们的培养目标,才能使金融学的`高等教育呈现崭新的面貌。

二、国外高等教育经济类专业培养目标的简要分析

国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上由大学自主确定,以体现各校的特色。国外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要通过评估和按专业水平对大学进行排名而加以引导,并不确定全国统一的专业培养目标。但由于学科(专业)本身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因此,同类大学对相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提法上差异并不很大,另一方面,在相同学科(专业)内各大学都根据培养层次(专科、本科、研究生)的高低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

美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了普及化教育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把本科教育放在优先位置上予以加强和提高,文科教育提出从重视培养经院型“百科全书式”的人转变为注重培养富于应变、善于学习和应用的人。经济类专业在本科层次上的培养目标一般是以“适应社会需求、毕业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为宗旨,施教方式注重素质、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学生一般都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

日本高等教育提出要培养面向国际、面向21世纪的“世界通用的日本人”。大学经济学教育传统上以本科教育为主,近年来开始注重研究生教育。其在经济学本科层次上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终身受益的原理性知识和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

澳大利亚经济学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如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和经济学院培养方向十分广泛,涉及会计制度与规范、经济法、经济计量学、经济史、经济学、金融、服务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业关系、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及日本经济等。

尽管国外各国不同高校的金融学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强调奠定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强调将学生本人学识和能力的增强与对经济和社会作贡献的责任相结合,注重本科层次的培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这些直接以“所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上各种组织不同层次的需要”或“能够在争取良好的职位时有足够的竞争力”的培养目标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

三、我国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为了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994年,国家教育部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共同承担了该计划中金融学专业的教改项目,在张亦春教授的主持下,该项目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设计了我国金融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即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熟悉金融相关专业的原理性知识,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金融或其他领域工作的人才。在该培养目标当中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该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本科教育应强调素质教育和应用教育。

2.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该具有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能力。

3.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还应熟悉与金融学相关的原理性知识,并有较高的外语与计算机操作水平。

4.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我院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第十六条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科、专业化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两条规定表明本科教育具有明确的专业目的性。金融专业本科生要强化专业基础性教育,应实施通才教育,以实务操作为主。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新疆和我院实际,我们认为我院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设计为: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金融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能胜任金融或其他领域工作的人才。

在该培养目标中我们认为应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注重素质教育和原理性教育。

2.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应用能力的培养。国外著名大学的金融学科教育都是按照两种模式发展的:一是特别关注理论问题和宏观问题,旨在培养“研究型、决策性”的高级金融、经济决策研究人才,被称为“经济学院模式”;二是特别关注金融市场上各类金融活动,关注实践问题和微观问题,使得金融学与公司管理相结合,旨在培养“投资型、管理型”的高级金融工程师或投资管理专家,被称为“商学院模式”。我们认为我院要在新疆金融学本科专业办出特色,比较适合选择“商学院模式”。

3.强化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的操作能力。

4.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亦春.金融学专业教育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广谦,张亦春,姜波克,陈雨露.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医药化工专业培养目标及发展方向 篇7

关键词:逆向物流系统;多主体;协同;发展目标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人们对各种产品的需求和消费大幅度的增加了,社会生产也大量增加。同时,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1],大量处于衰退期的产品不可避免的面临淘汰。这时也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或返回物品,特别是在大型化工企业中[2],回流的产品数量是非常惊人的。在这些回流的产品中,很多零件是可以重复利用的,有些回流产品经过稍微的加工可以变废为宝,但是不少物品只是通过简单的掩埋或焚烧之后就被排放到环境中,不但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因而,对废弃或回返物品的合理利用和处置,能够节约资源,改善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对于大型化工企业[3],迫于国家环境法律法规压力和自身竞争力的考虑,加快新产品的上市速度,占据市场先机,那么就不可避免的面对淘汰产品的回流库存问题,而为了增强客户服务满意度,采取允许消费者无条件退货,这样也导致大量的退货库存问题。同时也由于大型化工企业[3]一般处于供应链的主导地位,必须对如何构建逆向物流系统策略加以研究。基于此研究逆向物流系统中各系统主体的协同机制也是一个紧迫的研究问题。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逆向物流是一个由众多子系统、主体、要素等组成的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其系统内各子系统、主体需通过相互协同,才能实现逆向物流系统整体效益。因此,协同是逆向物流发展的重要方式和趋势,从逆向物流整体性考虑和统筹逆向物流系统协同发展,健全逆向物流系统协同互动机制,构建逆向物流系统协同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对大型化工企业逆向物流系统各主体进行有效的激励,就必须明确该系统的主体,如果主体尚未明确,就难以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大型化工企业产品逆向物流的责任究竟由谁来承担,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管理。各国对于大型化工企业逆向物流系统的责任主体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规定,根据各国的实践,大型化工企业逆向物流的责任主体主要由生产企业、销售企业、进口企业、消费者及政府等组成。

一、大型企业产品逆向物流系统构成各主体

大型化工企业逆向物流主体如何确定,对于如何构建化工产品逆向物流系统至关重要。我国应实施生产企业、进口企业、销售企业、政府及消费者共同责任制,因此,大型化工企业逆向物流系统主体包括以下几方:

(一)大型化工企业。基本上所有实施化工产品逆向物流的国家都实施生产者责任制。生产者责任制要求生产企业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承担环境责任,完成废弃产品的回收、处置等一系列工作。由于生产企业在设计的时候采用什么原材料、什么产品配方,将直接决定将来产品废弃时是否有利于回收处理、材料是否会对环境产生危害。故产品如有污染,源头应该是在生产企业那里,因此,生产企业应承担主要责任。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使用,而且可激励生产者减少原材料特别是有害物质的使用,使用更多易于循环利用的材料。

(二)销售企业。随着化工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企业的利润日趋降低。如果现在又要化工生产企业完全承担逆向物流的费用,确实有压力。销售企业既然是受益者,就应该有所分担。因此,销售企业作为化工产品产业链的受益者,应当承担部分责任。

(三)消费者。企业生产出来化工产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化工产品如果不经过消费一般不会直接抛弃,因此,消费者也应负担一部分责任。

(四)政府。由于企业和消费者不会主动去回收,政府在对大型企业逆向物流系统初期建立时的激励、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二、大型化工企业逆向物流系统协同的层次

根据大型化工企业产品逆向物流系统主体分析,可以将逆向物流系统协同划分为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两大层面。进而根据主体层级关系,可再将大型企业逆向物流系统内部协同化分为决策层面协同、管理层面协同和操作层面协同三个层次。大型企业逆向物流协同效应正是通过不同层面的协同运作表现出来。其中,低层次协同是高层次协同的基础,高层次协同是低层次协同的保障。

大型化工企业逆向物流系统外部层面协同是大型化工企业逆向物流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主体之间的协同,包括大型化工企业逆向物流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协同,与区域社会系统协同,与区域环境系统协同。大型化工企业外部层面协同表现在系统主体与外部主体存在物质、信息、资金、能源等各种形式的交互,关系到物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

大型化工企业逆向物流系统决策层面协同是指区域内政府部门、行业、龙头物流企业等规划、决策主体在物流系统整体规划、物流发展政策、物流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协同。决策层面的协同体现出一种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协同理念,关系到企业内部逆向物流系统发展的方向和方式。

大型化工企業逆向物流系统管理层面协同是指同区域内政府部门、中介企业、物流供给企业、物流需求企业等主体在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组织网络、物流信息网络之间的协同。这些协同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是物流系统协同运作的保障平台。

大型化工企业逆向物流系统操作层面协同是指各主体在物资流通各个业务功能环节的协同,包括物流设施之间协同、物流设备协同、物流作业方式协同、物流技术协同、物流流程协同等内容,是物流系统协同运作的基础。高效地实现共同的目标,必须采取一致的行动,包括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行为决策等各方而的协同。

三、大型化工企业逆向物流系统多主体协同效应及目标

大型化工企业逆向物流系统内主体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等方式相互作用,使整个系统所产生整体效应就可以理解为协同效应,该效应是系统微观主体层次是不可能具备的。根据大型化工企业逆向物流系统主体在不同层面协同效果来看,大型化工企业逆向物流系统协同效应可分为外部层面协同效应和内部层面协同效应。外部层面协同效应是指逆向物流系统内部主体与外部环境主体协同所产生出来效应,其主要表现为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这也是大型化工企业逆向物流系统辐射效应的体现。

大型化工企业逆向物流系统内部决策层面协同、管理层面协同和操作层面协同的效应主要表现为一种内部层面协同效应,它是基于物流系统内部主体之间,在物流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基础之上,所产生的专业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知识创新效应以及技术扩散效应等的综合体现。

大型化工企业逆向物流主体协同目标系统协同发展是一种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既关注系统内部协同发展,也关注系统与外部的协同发展;既关注经济效益发展,也注重社会效益实现;既关注当前发展,也关注长久持续发展。从系统全面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可以将物流系统多主体协同目标分解为三大指标,即:发展效益性、发展协同性、发展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陈爽,刘晓峰.政府推动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委托-代理问题[J].商业经济,2008(08):31-34

[2]董景峰,王刚,吕民,高国安.产品回流多级逆向物流网络优化设计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01):33-37

[3]周垂日,梁樑,许传永,查勇.逆向物流研究的新进展:文献综述[J].科研管理,2007(05):123-132

医药化工专业培养目标及发展方向 篇8

在2008年5月份的调查中,我们调查的对象涉及了工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业等行业,其性质主要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在调查中我们设计了有关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内容,通过调查,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我们的培养目标,现将主要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哪些能力更重要”的调查中认为财务软件应用能力、税务业务处理能力、会计手工核算处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100%,其次是社会协调能力和审计能力。

2、、“公司以往招聘的条件是什么”的调查中选经验和上岗证的为100%。

3、“高职应届毕业生欠缺的能力主要是什么的”调查中选税务业务处理能力和会计手工核算能力的为100%,其次是财务管理能力。

4、“您所在单位的会计岗位有哪些”的调查中企业的会计岗位有出纳、会计核算(包括主要包括成本会计、往来会计)、会计主管、预算会计、税务会计、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审计和财务咨询、仓库管理等,其中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专业岗位主要有出纳、会计核算(包括主要包括成本会计、往来会计)、会计主管、税务会计,这将是我们高职类学生主要的岗位。

5、“每种岗位所需的能力是什么”的调查中我们将涉及到的主要岗位能力总结如下:

(1)出纳岗位:掌握出纳工作守则的基本要求和日常业务核算、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开具各类发票、正确处理各类货币资金的日常业务和准确登记账簿的能力。

(2)一般会计核算岗位,具体包括流动资金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存货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往来结算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员、总账报表核算岗位: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掌握固定资产、存货、工资、往来款项、成本费用及利润的核算,具备识别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期末对账、会计报表编制的能力;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以及总账、固定资产、工资、应收和应付款项等模块的基本操作方法。具备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能力、成本管理的能力。具备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建立账务应用环境和选择与运用财务专用模块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

(3)税务岗位:掌握办理税务登记事务的基础知识,以及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计算方法和纳税申报程序;具备领购和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纳税申报等能力。

当然,在实际企业中,适合高职类学生的会计岗位(群)还可能包括预算会计、审计助理、财务咨询等,这些能力要求在会计岗位(群)分析中有说明。

6、、“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哪些素质更重要”的调查中选专业知识消化吸收学习能力、责任心、职业道德和忠诚度的有100%、其次是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心里调适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公关能力等。

7、“公司以往招聘的条件”调查中都选择了工作经验和上岗证。

二、调查的结论以及对我系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启示

1.强劲的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会计专业人员需求,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增长周期,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8%以上。湖南经济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近几年的每年经济增长率都在13%左右。长沙市近五年来,年均增长达到15.7%,目前,湖南省的民营经济、个体经济发展相当迅猛,在整个湖南省的经济总量中占较大比重,这些民营企业、个私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都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毕业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毕业生去向以民营企业、个体企业为主,从会计专业几届毕业生的去向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绝大部分毕业生的去向是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所以会计教学要针对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特点来进行,如把小企业会计制度选为重点教学内容,对企业会计制度则有所取舍。

2.企业更注重实务操作能力,特别是税务、手工和电算的实务操作,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时候要加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操作,以往我们很注重这点,但只强调了学生的核算能力,对于税务处理能力需要加强,特别是对学生报税能力的培养,同时电算业务处理的能力也需要加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因为我们教学的财务软件是用友,换成其他软件,有些学生在实习时回来就反映要一段时间才能上手,所以要加强财务软件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我们调查的结果中,已经实现电算的主要是中大型企业,小型企业还没全部实现,但在电脑普及的信息社会里,全部实现电算会计是一个发展趋势。

3、会计证是个从业资格证,要上岗必须要取得这个证件,在企业与学校的供需见面会上,我们发现企业对拥有多种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非常感兴趣。高职学生在理论水平比不上本科学生,因而,要有立足之地,必须体现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证书是最好的说明,如会计证、助理会计师证、办税员证、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等。所以在课程模式设计时我们应该增加职业资格认证的课程,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新的准则实施后,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更是加强,所以老师在授课时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3.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工作不仅仅只是核算,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高会计信息后,能对企业起到管理,提高经济效应的作用,所以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现在更趋向于具有财务管理能力的人,从我们的个别走访和调查中得知现在市场尽管有很多的会计人员,但真正起到管理好企业财务的人较少,所以这个岗位的空间更大,尽管高职类的学生达到较好的财务管理能力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为了适用市场需求,所以如果能加强对学生财务管理知识的培养,那么必定会受到市场的青睐。

4、从我们的就业信息中得知而且现在很多会计专业毕业生出去后并不完全从事单一的会计工作,有的还要兼做秘书工作、收发工作、日常管理工作、销售工作等,所以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会计人员受到企业主的格外欢迎,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要着力加强学生全面综合素质能力的养。

4.企业要求会计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般企业都要求会计专业毕业生能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往往把会计人员视为企业的“内部人员”,考察的周期比较长,对到企业实习的学生往往并不安排重要的岗位。在与企业主的多次交谈中我们发现他们非常希望毕业生能认同企业的文化和发展前景,能和企业共生共荣,毕竟要培养一名合乎企业主意愿的会计人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毕业生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志大才疏,不能安心工作,跳槽情况比较严重,有些毕业生心理素质差,经不起批评和挫折,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为此,在学校教育里,我们必须认识到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 篇9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提升,对教师的理论素养、个人素质及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观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觉得自己先要成为一名主动学习者,做学习型的教师,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符合高品位要求的教育者,我针对自己的特点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如下:

一、自我分析

1、成长的历程和现在所处的阶段

我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十二年,热爱教师职业,认真踏实工作,善于引导学生,积极辅导学困生,循循善诱,热情、主动。认真钻研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方法,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不同的发展。能注意感受教育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发展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我始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努力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

2、专业知识方面的分析

自工作以来,我大部分时间从事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在不断的学习和努力中,积累了一些教学上的经验,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不断从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网络、报刊、杂志、书籍中汲取营养。在从教的日日夜夜里,我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自己播种的理想的种子在学生身上开花结果。

3、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能力方面的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能不断的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学习科学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备课时,不仅能备教材而且备学生,且能注意课堂的生成,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4、职业道德及个性特征的分析;

能积极参与政治理论学习,使自己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爱岗敬业,依法执教,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以身作则。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中,能坚持正面教育,与学生交流沟通,用爱心去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个人优势和不足。

我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科研意识也有所增强,科研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工作负责的人,平时无论做任何事都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但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我很重视课堂教学实践,却相对忽视了教师自身学科专业知识的发展。首先,我感到在学习上对自己有所放松,以工作代替了学习,导致自己迷失了发展方向。同时,学习上的欠缺,也造成了理论功底不扎实,缺乏理论积淀,使自己的学科专业能力大多停留在实践层面,无法提升到理论层面上。现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人才竞争尤为突出, 不求自我发展停滞不前的教师将会自动被淘汰。现制定我个人发展规划,以作鞭策。

二、个人专业发展目标

1、总目标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推动下,摆在我面前的是要重新塑造自己,将自己融入到教育改革领域中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住平时的点滴时间读书,进行长期的有效的学习,增强理论底蕴,做个学习型教师。用心思考,凡事多思多想,反思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得失,找出成长的方向,做个反思型教师。专心写作,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实践,做个科研型教师。全心教育,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在创新中构建良好的教学策略,在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做个专家型教师。在实践中进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方法。

2、具体目标

①师德目标

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坚定献身教育的信念,修身养性。力求做到师德高尚、教学民主、师生平等、学生喜欢。我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架起通向前程的桥梁,使他们能成功地扬帆远航。尽量多地用正面教育,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真挚的博爱以及对学生高瞻远瞩的责任感影响教育学生,使之形成高尚的品德。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勤于育人的高素质的人民教师。

②学习和其他方面的目标

博览群书。广泛研读优秀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理论,熟悉本学段、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理论,并能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研究中去。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心得,养成勤写勤练的习惯,随时把自己的教学点滴用教育叙事等形式记录下来。时刻注意学习。确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③教育科研方面的目标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下,我将养成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和能力,促使自己较快地成长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反思型教师。从而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超越的动力。

积极参与学校倡导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课题研究,做研究型教师,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④教学方面的目标

A积极探究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规律,让有效课堂的喜悦之花,绽放在每个孩子的脸上。力求教学特色鲜明,强化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轻松地在亲身实验中领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B常跟学科组教师进行教学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从而更有效的把握课堂。善于捕捉课堂中学生的变化,同时不断激励学生的自信。C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的流畅,同时利用网络资源,达到信息的处理和优化。D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⑤致力于教学改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互助、竞争学习。合作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进一步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和碰撞中,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既锻炼了能力,又学到了知识和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自觉性得到了提高。

⑥落实新课程理念,实施素质教育。能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成为能力提升和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三、具体措施

1、自身素质的改进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还要具备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善于发现和探究,拓宽视野,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素质,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让自己有个崭新的腾越。

2、客观条件的改善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已逐渐的由当初一名年轻气盛、积极性极高的青年教师转为已有一定教学经验、斗志减弱的中年教师,在承担公开课教学等方面已不如年青教师,且有一定的惰性。今后要尽量克服这种惰性,积极参与公开课的教学活动。

3、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1)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建立专业责任感。

(2)积极参加在职学习与培训,积极参与校本教研与培训。珍惜每一次向别人学习的机会,多交流、多讨论,多听课,吸取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我要利用培训、听课的机会,努力向专家、名师、优秀教师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手段有更大的发展和成功。(3)进行教育研究。首先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现象的反思,发现问题和新现象的意义,不断改进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使研究成为专业生活方式;其次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运用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综合地创造性地形成解决新问题方案的能力。

(4)进行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做一名“善于反思,勤于积累”的老师。反思是自我提高的阶梯,好好想想,看哪里做的不对,这样会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也会让自己观察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观念会有深层的认识。另外,反思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因而把写教学反思当成一种习惯,可以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医药化工专业培养目标及发展方向 篇10

关键词:高职会计;培养目标;培养方式

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逐渐发生了改变,而且随着要求的改变导致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也不能有很好的统一和认识。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关键就是社会对人才的选择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而我国如今的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无论模式还是目标都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在之后的研究探索过程中应该尽快将高职会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进行统一。例如我国在目前的状况下,许多院校不能很好的确立高职的培养目标,而是与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混淆,不能很好的将差别区别出来,这样就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且有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目标确定时,会将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相对较低,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职人才培养的层面,对我国人才市场是不利的冲击,而且不能很好的体现出高职教育应有的专业特色。由此可以看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必须准确的与本科中职等院校相互区分开,找到目标的差异所在,而且明确我国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要求,这样才能更好的确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搭配合适的培养模式来实现以上目标。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一)高职与中职、本科的区别。高职院校从定位来看本就是与中职和本科院校有很大的区别的,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育中,有其特殊的专业素质培养模式和会计专业能力培养方式,而且在对师资力量进行整合时也与中职和本科院校有很大差异。所以在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时,首先要找准差异,在差异中寻找正确的目标基础。

(1)素质教育的差别。首先从本科院校的教育来说,会计专业在本科院校中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科的理论性内容的掌握,在实现基础会计理论知识的教育后,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延伸知识和专业能力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会计学科的研究型人才和企业中承担会计专业技术工作的高级专业理论性人才,对于整个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说,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比较高级的会计师。在本科院校中,院校所要求的教育程度和目标不同,则办学的开放程度也就与高职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而且本科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相对国际化程度更高,学生在学习实践之后更多的面对大的经济体和经济区域,这就需要更强的适应性和理论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则是不同的。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的培养过程中更注重应用型的人才培养,讲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讲授时所强调的专业理论更注重针对性和实践性,而且相对于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来说,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层次要比本科院校稍浅一些,而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是为了就业,面向的经济体和区域也是就近选择。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育内容覆盖的层面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主要是为了培育适合社会发展满足社会要求的中级会计师。由此可见,不同类型的院校对人才培养的模式是不同的,人文素质要区别开,科学素质要从实际要求出发进行区分,高职低于本科,中职又低于高职。

(2)业务能力上的差异。本科院校在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延伸发展,相对较为开放的办学模式为学生的横向和纵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本科院校在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时主要培养学生在本专业的能力创新和创造思维,让学生在接受会计专业的素质教育时有更好的业务解决能力,在就业时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从本质上拓宽学生的职业生存范围。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中关于业务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基层的实践操作性,在培养学生时首先要依靠基础的会计理论培养学生在会计方面的基本技能,之后还会进行一定的延伸,让学生在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算账记账技术之后,学习审计与财务分析等。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的业务能力培养时也会相对的提高学生的决策判断能力,让学生在毕业后更适合小经济范围的就业。

(3)师资力量上的差别。高职院校在教师构成上与本科、中专都有区别,由于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设置在高职院校中有所不同,那么高职院校需要的讲师也是与其他类型的院校不同的。本科院校在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时,不仅要注意提升学生在会计专业的能力,还应该注意讲师所拥有的专业技能和知识领域,让讲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存在,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学科建设,在会计专业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让学生更多的拓展空间。而高职院校更强调的是对会计专业的基础技能培养,所以高职院校需要的教师更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能力,这样不同的师资力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

(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应该符合国家要求。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严格符合国家的要求,正确区分本科中职与高职的差别,找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如果高职院校不能很好的理解国家的教育要求,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出现问题,那么所培育出来的人才就不会被社会所认可,而且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就没有办法实现。我国教育部对于高职教育的规划是非常细致明确的,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所以教育部在对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规划时都会按照我国自身需求去拟定方案,让高职教育的目标实现,人才培养更适合社会生产,服从我国管理,有较强的服务建设理念,在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上有优良的表现和成绩。而且我国教育部在对高职院校规划时,明确指出会计专业的人才应该有鲜明的高职特点,所培养的人才有更高的职业性质和实践性质,这也就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特色,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培育出中级的理论性人才,高级的技术实践型人才。高职所培养的学生重在实践技能的掌握,而且在拥有实践技能的同时还有可延伸的理论性知识,这样就有比较强的实践性和发展性,让高职学生有更稳定的生存空间。

(三)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该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在我国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下,高职人才就业不仅仅要看基础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受教育程度,还要综合人才的各方面素质。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实践能力的人才,还需要可以带动企业发展创新的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时要摸清楚人才市场的需求,让学生在接受会计专业的教育之后有更好的职业生存能力。

二、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的培养模式的实现

(一)正确理解培养目标,挖掘根本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的目标由前文可以看出根本性质所在,而人才培养的模式是需要人才培养的目标来决定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在我国目前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可以观察到,中小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拥有基础会计技能的人才,还需要拥有扎实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工作态度,对会计专业的职业技能有非常好的掌握,这就体现出中小型企业对于用人要求绝对不低于大型企业。那么由此就需要高职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偏向于实际会计知识和理论,让学生在接受培养的同时不仅仅有基础的技能掌握。而且从我国的用人单位选择以及就业情况来看,人才的单一发展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社会,所以不妨改变高职现有的教育模式和体系,在对学生进行会计专业教育时建立与专业课有关的选修内容,比如“财经法律”和“统计管理学”等,让学生可以从会计专业内容延伸发展,有更多的提升空间。而且在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安排中应该注意课程体系的实际效果,建立起理论与实践配合的专业体系,让高职特色从课程内容和课程安排中体现出来,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发展空间。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对学生的拓展能力培养,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科技不断普及,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有必要了解网络科技,并且拥有一定的网络技术,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发展前景。

(二)正确的培养途径是实现目标的根本。(1)建设校内的实践基地。高职院校应该按照会计专业的实践理论和基础技能建立一个实践基地,比如会计电算的实验室、综合类型的模拟实验室等,在实践基地里尽可能的配备适合学生发育的教学设备和软件体系,让学生在校内有良好的训练模式,在完成专业学习的同时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2)建立校外的实践基地。高职院校不仅要在校内有对应的实践基地,还应该在校外与其他中小企业协商沟通为学生建立校外的实践基地,学生有专业的学习与技巧能力上的训练,再通过现实中的实践加强,就可以很好的挖掘自身潜能,更符合社会要求。

(三)建立与培养目标符合的师资团体。 在高职会计专业

的师资团体中,一定要注重改革的关键所在,成功的因素有很大一部分受限于师资力量,没有优良的师资团体就不可能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育体系,所以在教师的选择上应该追求符合高职会计专业标准并且有一定拓展延伸能力。在对教师进行选择时应该首先强调其基础技能的实践经验和水平,进而对其理论知识的拓展能力进行观察,如果符合我国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要求,那么就可以很好的组建高职会计专业师资团体了。

三、总结

在研究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方式的问题时,一定要对高职院校的本质和特点进行針对性了解,对市场需求和国家要求有明确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的找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从而搭配适合的培养方式,让高职院校的发展脚步加快,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能力和就业空间,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周强,张小红.略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2)

[2] 李炜炜.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

上一篇:廉政警示教育体会下一篇:书记在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第四次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