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项目培养目标(精选8篇)
中外合作项目培养目标 篇1
浅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以英语课堂教学为例
(徐丽沙 徐方方
河北金融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071051)
摘要:随着我国各高校国际化教育进程的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事业不断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的学生培养既要吸收传统教育模式的精华,又要积极探索符合其发展特点的培养模式。本文将在分析中外合作办学以及跨文化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针对项目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有益探索。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自此中国高等教育正式进入了崭新的国际化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也从此走上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健康发展轨道。合作办学项目下的学生愈来愈多,赴国外留学、进行涉外交往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而在这期间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对方文化背景,能用语言深入、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表达思想,需要项目学生从知识和心理方面做足功课。笔者在高校承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管理以及授课工作已有两年时间,发现项目学生与非项目学生除了在课程设置、培养方向等方面有所不同外,并未表现出过人的知识性和文化性优势,这些学生甚至在达到语言要求、即将赴合作院校学习之时仍会呈现出对外方文化的抵触和茫然。
在培养过程中,大学英语课堂责无旁贷,一方面传授重要的英语语言知识,为学生赴合作院校学习奠定语言基础;另一方面,英语课堂有着更多的机会和优势传递西方文化信息。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就不能只满足于对语法、语音和词汇的教学,而要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高学生对外域文化的适应能力。
二、大学英语课堂存在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纵观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学者张星渝从人才培养角度将其概括为三种主要模式:融合型模式、嫁接型模式和松散型模式。其中融合型模式包括引进对方的教学计划与大纲,聘请外方教师授课,以双语授课等等。然而在这些环节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体现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学内容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涉及“ 母语” 和“目的语” 两种文化背景,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有效的交际,就必须深入学习和理解两种文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高等学校本科用)也规定,英语课堂需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海外学习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考量中外合作办办学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英语教学计划大纲,虽提及“培养跨文化能力”字样,但具体如何操作,并未真正列出。在英语教学的计划与大纲制定中,虽然各别教师会根据教学需要,通过文化知识导入等环节涉及部分文化内容,但范围和水平都很有限。
其次,教材和教学方法方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英语课程的设置更加倾向于出国考试英语内容,选用的教材多为雅思、托福一类的考试辅导用书或真题,教学方法也接近考试辅导、考试技巧介绍、真题操练等。虽然学生有通过语言考试的迫切需求,但这种形式和内容过多或者一成不变的话,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大幅下降。
最后,教师自身跨文化能力方面。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来说,有过相似留学经历或者跨文化适应能力较好的教师对其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但目前的事实是:1.英语教师的外域文化知识多是从书本得到的间接知识,这在知识的准确性及理解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憾;2.相关文化词汇(中国的和外域的)缺乏,致使教师表达受限;3.大部分教师未到国外进行过研修学习,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策略以及应变能力方面不能为学生提供参考价值。
三、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堂跨文化教育策略
不同的跨文化实践告诉我们,积极健康的文化心态观念,有利于跨文化交往。对于即将赴国外进行学习的年轻学生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1.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乐于了解不同文化的异同,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来增加有关知识,形成对异域文化的正确认知;注意情感的转变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逐步学会以宽容、平和、开放、谨慎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化;最后,善于将已获得的知识与情感付诸跨文化交流实践; 2.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中外合作办学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国际化培养的平台,而这个平台必须要有国际化的培养目标与之相对应。因此,高校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逐渐清晰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并多为英语教师提供海外研修机会,切实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
3.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必须要有洞察学生实际需要的能力,并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的学生作为整个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核心,为其呈现出文化、思维、语言、环境等拥有多元化特征的跨文化教育情境中;充分利用目的语国家教师资源,举办相关文化活动,并利用本土教师和外籍教师的互补优势,及时消除师生之间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多研读相关文献,观摩优秀外语教师课堂,并寻求机会将积累的知识付诸跨文化交流实践。
四、小结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各高等院校不断寻求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途径的过程中,提高项目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势在必行。针对合作办学中的跨文化特征,以跨文化教育为主导,不断提升学习者的跨文化素质与能力,助其适应合作办学项目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邓琪、许骏,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育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2.周艳,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英语,2011年第3期.3.蒋亚瑜,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及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4.杨红英,注重中国文化导入与渗透 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5期.
中外合作项目培养目标 篇2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教学目标,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就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开展的合作办学。英语教学在合作项目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英语课程是所有以英语为授课语言的专业课程的先修课。英语成绩是学生进入合作院校专业学分课程学习的先决条件, 也是学生申请前往合作院校所在国家留学深造的语言通行证。因此, 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学生比例、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合作项目的发展密切相关, 而根据合作办学的要求设置科学合理的英语教学目标则是确保英语教学乃至合作办学质量的首要条件。
1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英语能力的要求
就中外合作项目而言, 因为合作院校及专业的不同, 对英语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但通常都把雅思或托福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首要标准。一般来说, 办学质量高、享有较高声誉的院校对语言能力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如剑桥大学对雅思分数的要求是综合成绩不低于7.5分, 各单项成绩不低于7分, 而许多英美院校对英语能力的要求仅为雅思综合成绩6.0分。就专业而言, 根据雅思官方公布的数据, 对语言能力要求高的学术课程包括医学、法律、语言学等, 要求雅思综合7.5或以上成绩;其次为农业、纯粹数学、工艺学等, 要求雅思7.0及以上成绩。如果学生的成绩只有7.0或6.5分而要进入相关课程学习的话, 雅思官方的解释是“或可接受 (Probably acceptable) ”。此外, 雅思官方建议既要考量综合成绩, 也要参照学生的单项分数, 因为单项分数能够体现学生单项能力的强弱。如某门课程涉及大量阅读及写作而讲演相对较少, 虽然学生的听力单项只有5.5-6.0, 但在综合成绩达到7.0的情况下, 也是可以接受的;反之, 如果课程涉及大量听说, 同样的听力成绩显然不能满足课程对语言能力的要求[1]。
我校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三个, 分别是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合作的会计学 (本科) 专业、澳大利亚蓝山国际酒店管理学院的旅游管理 (本科) 专业以及澳大利亚霍姆斯格兰政府理工学院的TAFE会计 (专科) 专业。后者虽为专科, 但学生毕业后也可选择前往澳洲深造完成本科学业。三个项目的学生入学后都要经过一年的英语培训, 从第二学年起进入专业学术课程学习, 国内三年学习完成后达到国外合作院校对专业课和雅思成绩的要求可前往对接学校继续深造, 获得学士学位。就英语课程而言, 合作项目学生要通过两次语言能力考试, 一是在第一学年末进行的、决定学生是否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考试;二是在第三学年参加的、决定学生的留学申请是否被合作院校接受的考试。蓝山和霍姆斯格兰对专业课程学习的英语水平要求是雅思5.5或ISLPR (国际第二语言能力评定考试) 成绩2+ (相当于雅思5.5) , 赫特福德项目暂未提出具体要求;对于留学申请, 澳洲的两所院校要求雅思综合成绩为6.0, 赫特福德则要求6.5分。实际上, 依据雅思官方的标准, 综合成绩为6.0分的学生“需要英语学习 (English study needed) ”, 而无数师生的实践经验表明这样的英语水平确实不能够满足国外学习的需要。因此, 综合雅思官方对测试成绩与学术课程关系的解释以及合作院校对英语的要求, 将雅思综合成绩5.5和6.5分别定为第一学年和第三学年的英语教学目标是科学和实际的设置。
2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目标设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中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鉴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特殊性, 在制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目标时, 不仅要考虑满足项目需求的综合教学目标, 也要涵盖各单项能力, 即语言应用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教学目标。首先是因为合作的外方院校对单项语言能力有要求;其次, 不管是雅思、托福还是其它语言能力测试, 综合成绩的评定都以单项成绩为基础, 如雅思的综合成绩为四个单项分数的平均;另外, 当前英语课程的开设多以单项能力为基础, 如国内最先引进TAFE项目的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英语开设听、说、读、写和语法5门课程, 而有些学校则主要开设听说和读写课程, 因此有必要制定基于课程的各单项语言技能的教学目标。以写作课程为例, 结合教材具体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包括写作技巧、写作语法以及写作任务类型等。
在制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目标时, 还应参照评定语言能力的国际标准。作为一门全球语, 经过多年研究, 国际上已经形成对使用者英语能力进行评价的标准, 当前公认的是由欧洲委员会颁布的《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 (CEFR) 。目前, 雅思等国际标准化考试均与CEFR相匹配, 如雅思综合成绩5.5至6.5分都属于CEFR所定义的B2级别, 即“良好级 (Vantage) ”;甚至, 国内大学英语四、六级考委会也计划制定与CEFR相接轨的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以便更准确地描述受试者的英语能力。作为语言学习、教学和测评的纲领性文件, CEFR对A1至C2三层六级每个级别语言能力进行了综合描述[2];同样, 雅思官方也提供了各分数级别对应能力的整体描述, 以及口语和写作两项能力的评分标准, 如表1所示雅思综合成绩5.0, 6.0和7.0分所对应的英语能力。这些国际标准为英语教学目标的设置提供了基准, 但教学实践者不能把这些标准作为具体教学目标的替代;实际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该是国际标准指导下的涵盖各项语言技能的多元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数据表明, 合作项目学生尤其是专科生, 入学时的英语成绩有较大差距。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要求在安排教学时既要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 也要兼顾学生个体间的水平差异。因此, 各高校的合作项目基本都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 即按照学生的入学英语成绩来安排教学班;同样, 也按照学生的现有水平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所以, 合作项目的英语教学目标就应当是基于学生现状的多层次目标。这个多层次主要体现在相同学制下的不同层次, 比如同样是在第一学年, 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应实现B1和B2两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而基础较弱的学生仅需完成A2和B1两个层次。和前者相比较, 基础较弱的学生要达到外方合作院校的语言标准则必须在英语学习上付出更多的学时。
综上所述,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英语教学目标应该是基于国际标准、基于项目要求、基于课程设置、基于学生现状的多层次目标体系。这一体系具有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科学性, 在制定时依托国际标准对与目标有关的多方面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其次是它的系统性, 既包括整体目标也涵盖各单项技能, 并且具备多个层次;再就是这一体系所具有的实用性, 它符合合作项目对英语的教学要求, 能够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对英语的教学要求;最后是其具有的灵活性, 教学实践者可根据项目、课程、学生对目标体系进行适度调整, 以适应特定项目、特定学生群体的要求。
3 结论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 涉及的国家、高校、专业和学生日益增多。如何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 使之真正成为中外学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平台, 已经成为广大学者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作为所有以英语为授课语言的专业课程的先修课, 英语课程的地位至关重要。对英语教学展开研究, 探讨如何根据项目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并将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不仅有助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合作项目整体质量的提高也将发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www.ielts.org.IELTS Guide for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http://www.ielts.org/PDF/Guide_Edu-%20Inst_Gov_2013.pdf.2013:12-13.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1.
中外合作项目培养目标 篇3
关键词:国际化 中外合作办学 国际通用人才
一、前言
经济全球化发展带动人才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国家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人才之间的竞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人才强国的战略已经成为各国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国际通用人才已经成为人才竞争的核心。
所谓的国际化通用人才,应该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熟悉掌握国际惯例; 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具有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 具有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拥有良好的道德和健全的个性等[1]。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迅猛趋势,培养国际通用的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成了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怎样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国际合作办学目前成为我国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存在的各种问题, 只有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 我国的高校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世界胸怀和眼光、能够走向世界, 并勇于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 使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培养国际通用人才的基地[2]。本研究结合黄淮学院中印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层次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国际通用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基本情况介绍
黄淮学院2005年成立国际学院以来,大胆改革,立足于中外合作办学,致力于国际化通用人才的培养。在“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积极开展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知名高校建立教育合作关系, 从而实现了中外优势互补、文化融合,逐步形成了“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模式。
为培养国际通用软件工程高素质人才,黄淮学院与印度五星级大学、世界知名高校,迈索尔大学,合作开展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的教育合作。通过与迈索尔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本校信息工程专业一线教师和行业企业的专家工程师的多次反复论证,共同确立软件工程国际通用人才的培养规格,详细制定并动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国际交流能力、专业能力和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多方共同培养,学校2005年以来培养毕业生2000多人,其中有500多人出国深造,400多人在国内深造,800多人实现高品质就业,100多人自主创业,涌现出了“苹果皮520”的发明者潘永等一批创业典型。
三、国际化通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在《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等产业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软件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然而我国软件产业在全球软件产业链中基本处于中下游环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软件产业发展的配套环境还需完善;高端复合型的软件人才相对匮乏,且国际竞争力不强;跨国公司对国内软件企业存在竞争压力。软件产业作为知识和智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核心就是人才,软件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软件产业的发展取决于人才的水平[3]。
软件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带来对工程型人才在质量和数量方面更高的要求,因此工程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高等工程教育适应软件产业的改革方向。其核心是要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在全球化时代,无处不在的跨国公司打破国界,在各国挑选优秀人才;人才在全世界人力资源市场的流动则进一步适应了跨国公司向世界扩张和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毫无疑问,工程教育必须进行国际化的改革,才能满足全球化时代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4]。
随着全球软件产业一体化的渗透,教 育 国 际化的深入,黄淮学院国际学院在坚持本土化办学的同时,积极借鉴国际知名院校的办学理念,将国际化作为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之一,按照国际标准办学,培养国际化通用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探索、实践具有国际化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培养面向世界的通用人才的国际化理念,结合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在教育合作,比如联合办学、学者互访、师生互换、合作研究、学术交流、校企合作上开展国际化办学。
(一)确定国际化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
工程人才的培养应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中提出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以《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中对培养本科毕业生十个方面的要求为基础,确定国际通用的本科层次软件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所谓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是指毕业生在能力和素质方面要具备从事工程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了解生产流程并具備一定的经济管理能力,具有获取信息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工程职业道德以及人文科学素养,还应当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能在国际市场环境从事软件产品的生产、营销和服务或者软件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服务。
学院制定了特色鲜明、针对性强、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案、实训方案以及课程引进方案,充分体现出“宽口径、厚基础、强技术、重管理、夯实外语、突出实践”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在人文社科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行业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行业,人才就业也趋于全球化。国际通用的软件工程师的培养需要国际化的课程体系。黄淮学院国际学院以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系统地引进《高级编程》、《通讯与网络》、《项目管理》等10多门国外优质课程,引进课程占总体专业核心课程的30%以上。一年级强化学生的英语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为二年级外教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融入铺垫基础,三年级专业拓展课程的开设凝练了学生的专业方向,四年级采用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实训相结合,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国际化软件工程应用人才。课程体系中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的提升,同时加强学生国际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实行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开设双语课程、专业英语课程和全英外教课程,多角度多层面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国际交往的能力。课程体系紧跟行业要求,与国外院校学分互认,实现与企业岗位以及国外院校深造的无缝对接。
(三)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积极搭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借助学校大力构建合作发展联盟战略机遇,大力推进合作发展联盟建设,与苏州国际科技园、四川华迪公司、苏州服务外包学院等多个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合作,组建合作发展联盟,现已建成省内外实习、实践基地8个,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实习、实践所需。
同时,升级改造实验室和工作室,通过企业带资金项目进校园,以企业为模板营造真实工作环境,组织师生参与项目开发,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实习实训,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工作室实行企业化制度管理,提高了团队运作效率,培养了成员的专业技能,更锻炼了成员的职业素养。学生先后参与了“有线电视管理系统”、“燃气表的数据采集与燃气用户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小区智能车辆管理系统”、“驻马店市驿城区网站建设”等商业项目和公益性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按照 “企业标准进课堂,真实项目促教学”的指导思想,推行“校企双导师”、“项目驱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新模式。教师把真实企业项目并转化为课程开发项目,借鉴市场运作模式和企业管理机制,形成了“教师发包项目——学生承接项目——教师虚拟投资——学生组团开发——教师监督指导——学生完成项目——教师考评验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除了软件工程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之外,我校合作办学软件工程专业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针对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特点,引进欧美大学本科生必修课,大学生学习技能,培养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方式、对学习激励、时间管理、项目管理、计算机网络辅助学习、阅读、听课与笔记、写作与演讲等多系列讲座,加强学生对自我学习的认知,科学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通过班级讲座、小组辅导、一对一面谈等多种方式,学生学习内驱力得到有效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针对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能力的需求,除了开展四年不间断的课堂教学,建立网络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经常举办英语综合能力大赛、英语小品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常年在校的外籍教师有30多位,开办英语角、文化长廊等活动。学生不仅英语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在浓郁的国际化氛围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得到较好的熏陶。
学院注重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不仅锻炼了学生工程管理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课堂教学活动和作业的布置以及课外活动都注重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工作室的负责教师积极带领学生承接真实项目,教研室的老师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专业竞赛。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每项教学课内外活动的精心设计,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五)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国际学院在不仅在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等方面强调国际化通用人才的培养,同时严格教学监控、评估与反馈制度,加强人才培养的规范化、系统化。国际通用的软件工程师培养的关键教师队伍。国际学院具有一批业务能力精湛的双师双语型教师,同时引进国外合作院校的骨干教师进行全英核心课程的授课,引进企业技术骨干和行业专家到我校授课。国际学院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动态化和国际化为国际通用软件工程师的培养提供了强大的后盾与力量。
软件工程专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专业教师必须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拥有学术背景和学术职称,还得熟悉行业、熟悉工程實践。国际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教师80%以上为博士或具有高级职称,50%以上的教师有国际留学背景,能从事双语教学,70%以上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国际学院还在不断进行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争取在2015年以前达到高学历高职称师资比例达到90%以上,海外学习经历的80%以上,100%的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从而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水平。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学校大力引进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高级工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充实现有的师资队伍,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行业理念的培养。引进企业工程师走进课堂,外聘苏州软件园、四川华迪公司企业工程师担任专业课程教师,为国际学院学生讲授实践性强的应用型课程,例如:软件项目实战、主机与存储技术、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等。通过企业课程的引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与企业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了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优势,国际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引进10多名印度迈索尔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的骨干教师,到我校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授课。国际学院还聘用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或台湾地区的专家、教授到我校进行专业课程的授课与开展专业研发等活动,项目学生不仅提高了专业应用能力的国际化水平,同时扩大了国际化视野和提升了国际交往的能力。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国际化的势头也在强力推进,认真研究国际市场的需求,探索国际通用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外合作办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软件人才的培养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国际化人才市场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动的,这也就要求人才培养机构和相关人员不断关注人才需求新动向,培养满足国际化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际通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申渝.加快国际化人才的培养[J]中国人才, 2002.
[2]李灵稚, 胡雪雪.对我国高校培养国际通用人才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
[3]芦苇等.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
中外合作项目培养目标 篇4
共同:
1、立法的目的和遵循的原则相同:均是为了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
2、对中外双方的法律主体的要求相同:外方的主体可以是外国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中方的主体是中国的企业和经济组织。
3、法律适用相同:二者均须适用中国的法律,受中国法律的管辖和保护。
4、设立时均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查批准:申请设立时,均须将中外双方签订的协议、合同、章程等文件报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商务部)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商务厅)和地方政府审查批准。同时,二者在审查批准时报送的文件也基本相同。
5、中外双方的投资方式相同:中外双方的投资或者提供的合作条件均可以是现金、实物、土地使用权、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其他财产权利。
6、验资要求相同:对中外双方的出资或提供的合作条件均要求由中国的注册会计师或有关机构验证并出具验资报告。
7、对投保的要求相同:合资、合作企业的各项保险均应当向中国境内的保险机构投保。
8、对建立工会的要求相同:合资、合作企业均应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9、董事会领导人员分配规则相同: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的的人选由中外双方协商确定或由董事会选举产生,由中外双方中的一方担任董事长的,他方担任副董事长。、对转让股份或投资的的规定相同:中外双方中有一方向第三者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投资的,须经他方同意,并报审批机构批准,向登记管理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一方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投资时,他方有优先购买权。
11、对有关会计制度、外汇管理、税务管理的规定相同:二者均要求合资、合作企业建立符合中国法律的会计管理制度,遵守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依法纳税,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12、合资、合作合同的订立及延期相同:二者均要求依法订立合同,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合同到期后,中外双方需要延长合同期限的,应在距合营、合作期满一百八十天前向审查批准机关提出申请。审查批准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天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13、申请登记的期限相同:合资、合营企业获得批准后,应在接到批准证书之日起三十天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的签发日期为企业的成立日期。
14、对增加、减少注册资本的规定相同:合资、合作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减少,应当由董事会会议一致通过,并报审批机构批准,向登记管理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15、外方最低的投资比例相同:在合资、合作企业中外方的最低投资比例均是25%。
16、解决争议的方式相同:中外双方在履行合资、合作企业合同、章程过程中发生争议的,应当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中外双方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的,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照合资、合作企业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中外合资、合作者没有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中国法院起诉。
区别:
1、设立的法律依据不同:合资企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来设立的;而合作企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来设立的。
2、法定组织形式不相同:合资企业只能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组织形式,属中国法人;而合作企业既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国法人组织形式,又可以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3、申请设立的审批期限不同:合资企业的审批期限是3个月,而合作企业的审批期限则是45天。
4、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合资企业只能采取董事会制,以董事会为最高权力机关,下设总经理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而合作企业的管理方式一般可区分为下列三种:
(1)组成法人,采取董事会制,下设总经理;
(2)不组成法人而采取联合管理制,一般设联合管理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
(3)委托管理制,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成立后,一方即委托另一方管理或双方共同委托第三方进行管理。
5、申请设立时报送文件的主体不同:合资企业申请设立时向审批机关报送文件的的主体是中外双方;而设立合作企业向审查批准机关报送文件的是中国合作者单方。
6、审批机关审批时不予批准的情形不同:
合资企业审批时不予批准的情形为:
(1)有损中国主权的;
(2)违反中国法律的;
(3)不符合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
(4)造成环境污染的;
(5)签订的协议、合同、章程显属不公平,损害合营一方权益的。合作企业审批时不予批准的情形为:
(1)损害国家主权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2)危害国家安全的;
(3)对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
(4)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产业政策的其他情形的。
7、利润分享和分担风险的比例依据不同:在合资企业中中外双方是按照注册资本出资比例来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及亏损的。而在合作企业中利润分享和分担风险的比例是通过合同约定的。
8、董事的任期不同:合资企业的董事任期是4年,而合作企业的董事任期则是不超过3年。
9、需要董事会一致通过才能做出决议的事项不同:
合资企业中需要董事会一致通过的事项有:
(1)合资企业章程的修改;
(2)合资企业的中止、解散;
(3)合资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减少;
(4)合资企业的合并、分立。
合作企业中需要董事会一致通过的事项有:
(1)合作企业章程的修改;
(2)合作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或者减少;
(3)合作企业的解散;
(4)合作企业合并、分立和变更组织形式;
(5)合作企业的资产抵押;
(6)合作企业需要委托第三人经营的。
11、资金回收方式不同:对合资企业而言,它投资本金的回收,必须是在合资期限届满,或者合资解散时,它的期限一般在10年到30年不等。而合作企业则允许外商在合作的期限内,可先行收回投资的本金以减轻投资风险。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作意向书 篇5
合作意向书
中国XX大学是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X国XX大学是---。双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扩大院校国际影响力为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同意进行合作办学,将在师生交流、专业合作、学分互认、教学科研等方面达成如下合作意向:
1.双方均可提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具体方案、项目和活动,双方可以基于共同利益在各个领域和部门开展这些方案、项目和活动。
2.如具体方案、项目和活动确定,双方同意正式承诺签署合作协议,并在具体协议中确定双方的义务和责任。
3.该意向书的有效期为三年,三年后,根据合作的具体情况,双方再确定是否续签意向书。
中国XX大学X国XX大学
签字人:签字人:
职务:职务:
中外劳务合作合同 篇6
来源:作者:
合同范本栏目
中外劳务合作合同
甲方:__________国_________公司
法定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报挂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中国_________________公司
法定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报挂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条根据甲方的愿望,乙方同意派遣中国工程师、技术工人、行政人员(翻译、厨师)到________________国工作。具体人数、工种、工龄和月工资详见本合同附件(略)。该附件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二条乙方人员出入中国国境和过境手续,由乙方负责办理,并负担其费用。乙方人员出入_________国国境的签证和在________国境内所需办理的居留、劳务许可证等手续,由甲方负责办理并负担其费用。
第三条
1.乙方人员在______________国工作期间,由甲方按本合同的规定向乙方人员支付每月的工资。
2.凡工作不满1个月的乙方人员,按下列公式计算:
月工资
不满1个月的工资=———×工作天数(包括周日和官方假日)。
30天
3.上述工资应以乙方人员到达______________国之日起到离开____________国之日止计算。
4.乙方于每月末将乙方人员该月的工资,包括加班费,列具清单提交甲方,甲方于清单开出之日起3天内按清单所列金额的75%以美元支付,并按当天牌价电汇给北京中国银行总行营业部中国_____________公司____________帐户,并按_________国___________银行的规定负担其手续费。同时书面通知中国驻____________国大使馆经济参赞处。5.甲方将乙方人员月工资和加班费的25%以_______国___________货币支付并汇给中国驻_________国大使经济参赞处在_________银行____________帐户。
第四条甲方负责乙方人员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旅费,并负责将此费用汇到上述乙方帐户。乙方人员从______________返回____________,由甲方通过__________航空公司向乙方人员提供机票。甲方负责乙方人员只限往或返单程的行李超重费,其重量为20公斤。
第五条
1.甲方负责乙方人员的住宿费,在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提供从居住地到工地的交通工具,负责国营医院的医疗费。
2.乙方人员的工资和加班费不交所得税。
3.甲方为乙方人员在____________国家保险公司投保生命保险。其保险费每人为(货币及数量)______________。
4.甲方向乙方人员提供工作服和工作所需的工具。
5.甲方提供的住房,包括水、电、空调和必要的家具、床和床上用品。
6.乙方人员的居住面积如下:
(1)组长、工程师、技术员、行政人员为8~10平方米;
(2)其余人员为4~5平方米。
7.甲方向乙方提供厨房所用的炊具和旨在自己用饭所需的餐具。
第六条
1.乙方人员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8小时。
2.根据工程需要,甲方需要乙方人员加班时,加班工资按下列比例计算:
平时加班为日工资的150%。
周假日加班为日工资的200%。
第七条
1.乙方人员享受周日假和_________国官方规定的节假日为17天。
2.乙方人员每年享受带薪休假30天。如乙方不愿享受上述假期或享受部分天数,甲方应向乙方提供报酬,其工资按下列方法计算:
月工资
———×假期工作天数。
30天
第八条
1.根据总利益的要求,甲方有权在任何时间内终止本合同,在这种情况下乙方人员应享受3个月或本合同所余期限的工资,但以最短的时间为准。乙方人员将有权享受回________________的机票。2.在乙方愿望以外的原因而停工,如断电、断水、材料供应不足等,在停工期间甲方照付乙方人员的工资。但根据工作需要,甲方有权使其在其他项目上工作。
第九条在紧急情况下,(乙方在国内其家庭人员死亡)甲方在得到乙方书面通知后,对有事人员给予2个月的紧急事假,并向其支付代替平时总假期的报酬。
眼过2个月的期限没有工资,对此乙方负责其旅费。
紧急事假,超过2个月的时间,乙方应在2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予以替换,并负责替换者的旅费。
第十条
1.乙方人员因工作生病或伤残,甲方在2个月内负责支付在____________国内的医疗费和全部工资。如在2个月内不能痊愈,乙方应负责替换,在此情况下的1个月内甲方负责伤者回__________的旅费和替换者来__________的旅费。同样,甲方将根据__________国通行的规定对伤病者给予补偿的各种措施。
2.在______________期间,乙方人员如发生死亡,甲方应办理一切丧葬或遗体火化以及遗体或骨灰运回____________的一切善后费用。还有行李及遗物运回的费用。
如因工作而死亡,按照____________国保护法的规定向死者家属支付抚恤金。
第十一条
1.乙方人员在____________服务期间,应遵守____________国现行法律和规章制度,要保守机密,不泄密,在其执行任务期间或合同结束以后不作有害甲方利益的事。
乙方人员应尊重__________当地的风俗习惯。
2.甲方应为乙方人员提供工作方便,不干涉其工作时间以外和住地内的社会活动自由,尊重乙方人员的生活习惯以及对推动工作的良好建议。
第十二条
1.服务期为________年,从乙方人员到达________地算起,其间包括乙方人员在____________国内或国外所享受的假期。
2.本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____________年。期满根据甲方要求,经乙方同意可以延长。
3.当本合同延期后,乙方人员在工作____________年后,月工资增长15%。
第十三条
1.乙方人员在工作期间,甲方有权撤换其不称职的任何人员,乙方并在甲方通知后的3个月内予以替换,不给任何费用。
2.在合同期内,乙方人员擅自放弃工作,将不给予机票待遇。但由于执行工作而生病,且有医疗证明者除外。
3.在本合同签字期间或签字后,凡乙方已在______________的人员,不享受从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机票。但甲方按本合同规定在工作结束时,负责其从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___的旅费。4.甲方不允许乙方人员在工作以外的时间干私活或任何方面的自行开业。
第十四条
1.自工作开始,甲方向乙方支付2个月的预付款,并在4个月内偿还。
2.乙方人员抵达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_国现行出差补贴规定适用于乙方人员。
第十五条由于地震、台风、水灾、火灾、战争以及其他不能预见并且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防止或避免的不可抗力事故,致使直接影响合同的履行或者按约定的条件履行时,事故的一方应在15天内电报通知另一方,并提交由当地公证机关出具的有效证明,经双方协商决定后,可以免除或部分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亦可商定补救办法的补充协议,以付诸实施。
第十六条双方应严格遵守本合同的各项条款,任何一方或双方违约都必须承担责任,负责赔偿由此产生的一切经济损失。
第十七条为保证本合同及其附件的履行,双方应相互提供履约合同的银行担保书,或协商约定其他形式的担保。
第十八条除合同中另有规定外或经双方协商同意外,本合同所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任何一方未经另一方的书面同意,不得转让给第三方者。
第十九条双方对合同的内容及其实施负有保密责任。
第二十条双方在发生重大情况变化时,可协商修改、补充及至解除或终止本合同,但不影响当事人对于损失赔偿的请求权和合同关于解决争议条款的效力。
第二十一条凡因执行本合同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应由双方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果不能协商解决时,则在被告国家根据被告国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仲裁费用除非仲裁机构另有裁决,均由败诉一方负担。
第二十二条甲方协助乙方在合同履行地聘请一名当地律师担任乙方的法律顾问,以协助和指导乙方履行合同和解决争议,其费用由甲方负担。
第二十三条本合同的适用法律选择由双方协商同意的第三国家实体法,并参照有关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
本合同用中文和__________文写成,两种文字具有同等效力。合同正本2份,双方各执1份;副本若干份。
本合同于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由甲、乙双方的授权代表在__________国___________市签字。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签字)_____________代表:(签字)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
中外合作项目培养目标 篇7
截止2015 年1 月, 浙江省各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计147 项, 其中专业本科合作项目58 项, 高等专科合作项目51 项。在51 项高等专科项目中仅商科类已超20 项, 如此庞大的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面临着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创新挑战。培养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优良的语言学习和运用能力, 具备跨文化国际贸易专业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下实现专业实践操作和继续学习能力, 这些都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中外合作项目中高职衔接期望达到的目标。中外合作专业的中高职衔接在国内更是属于探索阶段, 为今后从事商务活动的人提供更方便、更广泛的学习选择机会, 打下扎实的后续发展基础。
一、顺应“互联网+ ”贸易行业人才需求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4 年12 月底, 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6.49 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7. 9% , 较2013 年底提升了2. 1 个百分点, 互联网+ 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缩影, 浙江省内的外贸企业首当其冲将面临传统贸易产业与“互联网+ ”连结的改革创新, 人才需求的特点将聚焦于应用型、高素养、继续教育。本项目借助中外合作办学平台, 可实现“职业高中- 高等职业- 继续教育”的分阶段培养目标。即在中职阶段以培养外贸单证员, 高职阶段培养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和掌握涉外商务技能为主要目标, 期间强化语言沟通能力训练, 为出国深造打下基础。
二、课程体系衔接
与中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共同探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共同制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全局观念统筹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由浅入深, 中职课程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 高职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形成在核心职业能力方面横向拓宽课程内容, 外语沟通应用则纵向深化知识结构, 职业能力拓展方面不断拔高专业技能水平的课程体系。
( 一) 核心职业能力的衔接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2014 年人才需求调研显示, 90% 以上的贸易企业需要的有三大岗位: 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回归到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本质, 项目的人才培养主要还得围绕着这三个工作岗位展开, 做为第一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
( 二) 外语沟通能力应用衔接
为适应高职阶段设置的大量引进课程教育 ( 包括高职毕业后赴国外合作院校深造) , 必须设置外语应用能力进阶性学习。第一步, 将初级语言课程放至中职阶段, 完成基础语言认知能力培养。第二步, 高职阶段培养外贸行业英语应用能力。2014 年人才需求调研显示, 企业对英语语言能力的要求听说能力最为看重 ( 59. 2% ) , 6 级以上最佳 ( 32. 1% ) , 4 级以上可接受 ( 35. 5% ) 。语言课程的衔接采用课证融通, 以取得证书视为课程考核通过。第三步, 高职阶段学习中高级语言课程, 为将来出国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三) 职业能力拓展衔接
与外方院校电子商务和商科专业强强联合, 结合商务谈判与沟通、互联网贸易创业、企业金融风险管理三大职业能力拓展方向引进以下外方课程: 商业法律环境、电子商务概论、外贸网络创业、企业财务管理、金融管理、贸易地理与物流、跨文化贸易、商务谈判与礼仪, 课程体系突显学生在信息时代下更应具备的专业技能。
三、专业教学标准衔接
在技能训练方面, 要体现承接与延续的关系, 中职重职业、高职重专业, 中职“做中学”、高职“学中做”, 做好中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的衔接, 学制衔接可使用2. 5 ( 中职教学) + 0. 5 ( 教学实习) + 1. 5 ( 高职学习) + 0. 5 ( 毕业实习) , 既保证无法衔接升学的学生能够掌握就业所必要的实践技能, 也保证升学的学生各个实习环节设计合理, 还为终身学习能力打好基础。此外, 利用中外合作办学平台办学优势, 通过学习评估的学生可以赴外方合作院校继续深造。
四、教学过程与评价的衔接
中外合作项目中高职衔接的选拨从学生的外语能力、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初级语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由中职学校组织平时形成性考核, 由高职院校采取笔试方式开展终结性考核, 平时形成性考核占专业基础理论总成绩的50% 。职阶段的专业核心课程由双方一同拟定期末试卷, 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是否能和高职相关课程顺利衔接。
( 一) 加强交流沟通, 联办教研活动
每学期与中职学校举办课程衔接教研活动, 研讨计划、规划教材、交流心得; 组织所有参与3+ 2 教学的教师进行讨论, 分析学生特点, 选取和现实生活较为贴近的部分, 设计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互动环节。
( 二) 了解学生需求, 改革教学方法
通过班级班会定期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与个人感受, 向任课教师进行反馈, 任课教师展开专题教研活动, 交流经验。鼓励教师教学方式多元化, 设置形式较多的测验环节, 提高学生参与过程评价积极性和对课程的关注。
五、教学团队共建
高职院校、对接的中职学校、国外合作院校和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四方强强联合成立中外合作项目中高职衔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由四方共同组建教学管理小组, 共同研究解决两个阶段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确保中高职衔接工作顺利开展。联合“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委员会”、“中美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公室”, 由中外合作项目联络人落实项目引进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落实外方的教育资源引进、课程资源管理, 落实项目的质量监控。与外方定期开展专业研讨交流、核心课程转让工作, 与外方合作院校积极开展师资互派交流学习。共享双方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 浸入体验式实训系统模拟进行商务谈判、签订合同、订单制单、货物流转、报关报检、收发货等一系列完整的工作内容。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 一) 用创新课堂教学带动语言和专业课程学习
如何整合中职、高职和国外合作院校优质的实训教育资源, 实现创新情景实训模式, 推进“真实项目任务和职场氛围”的课堂创新今后课程教学改革的重心。
( 二) 增强合作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
现有的课程教学资源大多建立在原有的专业核心课程和已引进汉化的合编教材基础之上, 项目仍需要引进大批课程更新, 还需要持续地对引进课程进行一对一的授课培训, 通过一段时间的转让开发达到中方教师亦能胜任的目标。因此, 项目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及时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 三) 职教集团
项目以中高职衔接为切入点, 希望最终能形成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创新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机制为重点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摘要:《国际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将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 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供人才培养支撑。在大数据背景下, 传统的高职中外合作项目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 教育也面临着改革, 如何拓宽升学渠道, 明确培养定位, 构建中职-高职-本科 (国际) 教育立交桥, 并在教学中融入电子商务、数据信息处理等相关技能, 逐步成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中外合作项目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关键。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中外合作项目,国际贸易
参考文献
[1]孙绍年, 张春凤, 左颖.黑龙江省中高职衔接招考方式的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2 (36) .
[2]游美琴.高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改革的困境与对策[J].职教论坛, 2010 (23) .
[3]郑春华.高壮峰.建立中高职衔接学分银行制探析[J].职教论坛, 2013 (03) .
[4]朱雪梅.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7) :24-27.
[5]刘育锋, 周凤华.中高职课程衔接——来自实践的诉求[J].中国职业技术, 2011 (24) :30-34.
[6]黎志键, 韦弘.中高职衔接的政策演变轨迹及其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05) .
中外合作项目培养目标 篇8
【关键词】国际化 本土化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 应用型 创业型 高等职业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除了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人才自身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这一点,既是全球教育发展共识,也是当前我国人才市场现状的迫切需要。大学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还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从我国的劳动市场的需求看,公共机关要减员增效,难以再大量地接收大学毕业生,大企业则因结构调整难以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21世纪越来越需要更多的运作灵活的创新企业和产品,“所以,独立创业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我国传统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过于强调培养学生的技能,强调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对于创业素质的培养强调得不够,这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国际商务应用型和创业型综合人才已迫在眉睫。
一、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
国际商务专业将着力培养面向合资企业、外贸机构、以及外资企业的英语与业务方面的高等应用型和创业型综合性专门人才,以适应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对人才的需要。毕业生应具有较扎实的 金融 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其外语水平要达到或超过一般专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水平。这样,凭借他们所具有的跨学科优势,凭借他们熟练的英语业务操作能力,必将会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1.基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国际化模式为基础,利用加方优质教学资源完善课程体系和优化教学过程设计。我院中加合作办学不是单向的引进,而是坚持以满足服务对象需求为宗旨。我们经过认真分析我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充分借鉴合作办学经验,明确中加合作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经济、贸易、营销、商法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目前全球与专业相关领域操作规程,语言能力和岗位操作技能强,了解国际文化知识和社会公共价值理念,具有多元文化背景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和创业型国际商务人才。充分利用加拿大戴尔特国际商学院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的优势资源。
2.优化课程设计引领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以加拿大戴尔特国际商学院为蓝本,但不是完全照搬,实行的是“语言基础阶段+专业课程阶段”的教学模式,因为它既强调了语言基础的重要性,又可保证专业课的教学质量。设置的专业课程中既有与加方同专业中当今国际上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课程,又有适合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需要,特别是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课程。授课任务由双方共同组成课程组承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借鉴加方先进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代之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我们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积极尝试双语教学和案例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改变传统的考核办法。通过引进加方成熟课程的系列教学资料、先进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过程管理手段,达到完善课程体系和优化教学过程设计目的。
二、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培养创业素质
1.传统化教学理念向国际化教学理念转变。发挥中加联合办学优势,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传统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局限于把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专业型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认为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虽然也强调“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但是这种理解过于局限于职业教育意义上的“高”水平和“高”层次,不过是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的进一步深造和高移,满足于社会分工对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要求。出于这种理解,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往往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达到用人单位要求的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具有外贸函电、合同签订、制作单证、进出口业务往来和商务往来所需的口译和笔译等能力,以及具有人际交往与沟通、协调与共事合作的能力,要求学生走上社会之后能够顺利就业和深造高移。
2.国际商务人才创业素质培养的新理念。所以,“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目标的落脚点在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種对国际商务人才内涵的理解当然是正确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必须从传统的模式中走出来,除了实际的动手、动口和交际能力之外,还须注重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要使他们不但能够为人所用,还能够自己创业,这就要求现在的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必须紧扣他们的专业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发挥其良好的交际能力和商务能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在工作中发现机会,敢于创业,善于创业。要达到这一点,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要培养其创业素质,还必须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是成功创业的关键所在。创业人才在思维特点上表现为不为陈规旧俗所束缚,能随机应变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并能摆脱思维惯性和定势,充分发挥创造性。创造性思维素质是可以在知识的学习和获取过程中得到训练与提高的。外方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对独到的见解应给予鼓励,注重强化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与培养,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从事学习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志趣,激励学生不断求知创新,自我发展和完善。
三、引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外教,创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
我们着力引进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不同国籍的外教(人数近两年保持在6-7名之间),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中外师生交融的国际化人际氛围,努力使学生身处世界多元文化之中。并积极开展主要由不同国籍外教负责的“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原版电影赏析”“英语剧社”和各钟英语技能比赛等活动,良好的语言氛围有利于学生积累与外国人的交往经验,熟悉外国人的思维和处事方式,养成坦诚开放、适应性强和开拓进取的风格。
四、实行柔性晋升制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
加拿大戴尔特国际商学院英语语言教学具有多层次、晋升灵活和注重能力培养为主的特点,我们借鉴这一特点,按照加方提供的国际标准对新生实行入学英语水平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分层次组织教学(也就是分A班和B班的小班教学模式)。这样不仅有利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参加学习,也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避免课堂上因学生水平差异而带来的教学困难,提高了语言课程课堂教学效率。语言阶段每学期学生有多次机会晋升,如果进步快,可以从B班跳级到A班,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使学生提前感受到竞争的压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科学的水平测试和柔性晋升制度成为检测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和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五、强调实践训练、培养创业能力
除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改革国际商务教学的教学理念之外,要把创业教育落到实处,最重要的还是在培养过程之中给学生以真正的实践训练,使学生真正具有创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具有不畏艰难、把握机会的意识,善于组织,敢于创业,能够创业、善于创业。
对于实践能力的强调,这是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并且已经有了许多的研究成果。比如有的研究者就分析了人才市场对于国际商务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以及目前学校的培养模式和人才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结合用人企业的特点,可以总结出大多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要求为“适应时间短,工作效率高,能马上帮助企业与外商洽谈业务、处理商务问题,在英语、商务和电脑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且工薪要求合理。”所以,研究者认为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实践能力上加强,但是这种考虑主要是从就业型人才的角度出发的,当我们强调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加强创业能力、要鼓励国际商务人才自主创业的时候,则需要突出和强调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创业实践能力。
要培养国际化的商务人才的实践创业能力,必须积极借鉴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吸收高职高专培养创业能力的有效经验。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在国际商务课程中开展创业模拟试验,学生轮流担任进出口商、商务代理,公司老板、秘书、部门经理等角色,对不同的角色技术技能实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创业角色意识和操作能力。2.在国际商务人才的培训计划中,增加创业设计内容,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对于专业的了解,自己动手设计创业计划,并且在学生中开展创业設计大赛,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大家参与竞争的热情。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创业设计开展评价,甚至邀请社会上的经验人士来对这些创意进行评估,给予指导,指出这些创业设计的可行性及其操作上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国际商务人才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供客观有效的参照体系。3.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积极有效的创业实习,在社会调查和社会实习中进一步理解行业情况,接触实际经济活动,寻找创业空间,激发创业意向。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在调查和实习的过程中,必须学会把自己的专业和社会现实相结合,即专业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专业和行业发展相结合、专业和创业生长点相结合,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形势和专业特点开展主题鲜明的社会调查活动,进行外经贸行业发展形势与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和创业前景展望的调研,从而在社会中寻找创业意向和创业机会,为自己实现真正的创业活动打下基础、创造条件。与此同时,学校也要为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提供足够的条件,比如利用校友中创业成功者现身说法,用他们的创业业绩和典型事例教育、引导学生。学校还应当广泛组织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或实训,保证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时间、场地、设施、资金,要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实践基地,拓宽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渠道,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创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世界教育信息,World Education Information.2004.11.
[2]强冬梅郎素萍.谈高职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6).
[3]朱继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