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目标培养

2024-06-28

专业目标培养(精选12篇)

专业目标培养 篇1

1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概述

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达到的成就和结果,也是行为的导向。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殊要求,是总的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专业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某一专业的教育过程,使受教育者成为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的人。专业培养目标首先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要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服务。但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更为具体一些,应全面体现在教学计划中。专业的教学计划应反映国家对某一种专门人才要求的基本规格。

在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方案等文件中,将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这一专业培养目标是站在未来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宏观角度来规定的,它适应于所有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的高等学校。而众多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的院校也都只是简单照搬这一培养目标,没有太大的变动。这也是造成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对自己专业定位不清楚,就业方向不明确的重要原因。

2 财务管理专业目标中存在的问题

2.1 目标定位不明确

在教育实践中,很多高校将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且标定位在“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上。可这一定位也是许多专业的目标定位,并没有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如果说有特色的话,也只是在前面加上一系列财经类课程的名称。可难道几门不同的课程就能够培养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吗?当然不是这么简单。目标必须具体,而目前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缺乏具体化,如果目标不具体,就会导致目标的不可执行。

2.2 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

前文中提到过,专业培养目标要与各个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不同类型的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与普通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相比,应用性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注重理论的基础上,更着重于学生实际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其实很多高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就比较模糊,缺乏差异化和创新。这也造成了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实践的脱节。

2.3 教学计划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具体规定了某一专业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年、学期进行划分。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和表述是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的前提。培养目标中的规范与要求是将培养目标转变为课程的必不可少的中介环节。但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其课程设置不是没有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就是专业培养目标没有正确指导确立专业课程体系。

3“SMART”原则在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应用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到底该如何定位,如何表述,这对于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提出的“SMART”原则同样可以应用在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上。

3.1 S(Specific)——明确性

所谓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许多目标最终没有被有效执行就是因为目标不明确,这也是财务管理培养目标的缺陷。对于本科院校而言,财务管理专业首先要培养的是大学本科层次的人才,要求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为区别于其他专业,培养目标中必须体现出与财务管理相关的专业性。S原则要求制定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具体、明确,能让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明白自己可以在这个专业学到什么,以后能做什么,并能让授课教师明白在本专业的授课中如何帮助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3.2 M(Measurable)——衡量性

衡量性就是指目标应该是明确的,而不是模糊的。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如果制定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实现。S原则要求财务管理专业目标设置要明确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M原则要求最后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有没有实现目标等必须有可衡量性。可衡量性可以让学生明白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目标。

3.3 A(Attainable)——可实现性

目标是要可以让执行人实现、达到。目标制定得很美好但却脱离现实,仍然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对于不同院校,招收学生的素质、学历培养层次是不同的,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要“因人而异”,使得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具有可达性。

3.4 R(Relevant)——相关性

目标的相关性是指实现此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关联情况。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但对其他的目标完全不相关,或者相关度很低,那这个目标即使被达到了,意义也不是很大。R原则要求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目标又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不仅如此,还应与当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关,即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考虑地域性。

3.5 T(Time-based)——时限性

目标特性的时限性就是指目标是有时间限制的。根据这一原则,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应包含对教学计划的指导作用。教学计划中明确专业培养年限,合理安排课程在学年、学期的分配,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

总之,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不同院校应结合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出差异化和创造性,不能千篇一律。但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院校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目标的重要性,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要严肃对待。在制定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时,遵循“SMART”原则可以提高目标的可接受性和可执行性。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一般性表述,并指出了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然后分析了财务管理专业目标制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把德鲁克目标管理中的“SMART”原则应用于财务管理专业目标制定中,使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关键词: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SMART原则,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闫永海.加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0.3.

[2]李文静.财务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J].课程教材建设,2009.8.

[3]阎书丽.财务管理本科“目标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0.

[4]荆炜.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8.8.

[5]林志扬.管理学原理[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专业目标培养 篇2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学制

1.专业代码 : 033

2.专业名称: 法律与文秘专业

3.学制:三年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悉我国各种法律知识,熟悉各种法律操作规则和程序, 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从事法律工作的基本经验、技能的复合型高素质法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是学习法律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习法律工作的基本技能,接受从事法律实际应用的基本训练,从而具有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律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法律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具有独立从事法律工作的能力;

3、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以开展法学有关领域的初步探索与研究;

4、了解法学发展的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专业主要课程

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证据学、知识产权法学、中国法制史、法律文书写作、专业英语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法庭实际案例旁听、模拟订立合同、模拟法庭、社会实践、专业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

五、就业方向

医患事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篇3

【关键词】医患事务;专业培养

一、培养医患事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现实呼唤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逐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层层深化,作为患者及其家属身份的公民依法维护自身的健康权、生命权的法律意识都在不断增强,“医乃仁术”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医患双方处于相对严重的不信任危机状态,甚至出现敌对的情况,医疗卫生单位在这种背景下不得不开始借助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医院等卫生单位在医学领域具有绝对的强势地位,但在法学、管理学、伦理学、甚至心理学领域却有所欠缺。而处理当前的医患纠纷事件,及时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协助制定医院的规章制度,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等方面,尤其是国家新颁布的三甲医院评选条件中,医院必须成立医患办公室,这都需要一种具备多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医学院校是培育医疗卫生人才的主要阵地,培养出具备医学、法学、管理学、伦理学,甚至保险学多重知识背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医学院校的重要教育内容,这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复合型医疗人才的前提和基础。

二、医患事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

1.认知能力

医患事务管理专业主要在于为处理医患纠纷提供服务,任职于各大医院的医患办公室。同时能够胜任卫生行政执法部门、医药企业的法律服务部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内设的法制机构、专司社会法律服务的律师等机构。根据相关一线岗位工作的调查分析,该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法学、医学、伦理学、管理学、心理学、甚至保险学等学科的知识。这不但要做到对所涉及学科的知识体系有所了解,而且还要做到把所设计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而不是简单的交叉。

2.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的内涵基本上可概括为九个方面的能力:检索文献收集资料、阅读文献资料、鉴别资料、归纳综述、发现和提出问题、逻辑思维和分析、创新、文字表述和口头表达。 通过对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工作的时候可以发现现有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不完善的地方,能够寻求跨领域手段进行解决,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并与修正。

3.实践创新能力

医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处理医患纠纷和卫生行政执法都是一线的实践性工作,所以医患事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运用所学知识,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修正现有的制度、法律。

4.管理沟通技能

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可以对医务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教会他们如何遵守规章制度,如何拿起正确的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在处理医患纠纷时有能力向医院领导提供及时的专业意见,这对领导的决策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医疗纠纷的特点和成因,最终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处理对策。

5.文书写作技能

任何一个工作岗位的人员都要具备文书写作的技能,因为文书是我们沟通交流、执行政令等的主要方式,而从事医患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更应该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因为医患事务管理工作非常注重证据的收集,诉讼实务的操作。

三、医患事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1.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实际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管理专门人才。坚持德育领先,注重智育提高,促进身心发展。

2.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熟悉掌握我国的刑事、民事、行政、卫生以及诉讼、仲裁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并且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保险知识、计算机技能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卫生、环保、社会保障、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卫生行政部门、司法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和法律服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医学、法学、管理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世或、先德强.论医事法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路[J].世纪桥,2012(5)

[2]罗丽萍、吴雄健.医学院校医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技风,2012(10)

作者简介:

探析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 篇4

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无论是专科、本科还是研究生,都为“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应当说,这一提法在新中国成立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正确的,它符合当时的国家需要,也基本符合当时的人才规格。

首先,当时高等院校经济类学生一般都是按计划统一招收,录取的学生有干部指标,入学后有城市户口并享有公费医疗待遇,毕业后由政府按计划分配到与专业对口的各经济管理部门工作,毕业生工作后都是“管理人才”。以金融学本科专业的毕业生为例,大部分金融学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去向都是专业银行和人民银行,从事的工作都是银行业务的管理。

其次,当时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都按部门、行业划分得很细,学生所学的内容与本专业相关的政策、制度、规定、计划编制与执行、管理方法与措施等密切相关,因此毕业生确实是“专门人才”。但大部分金融学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不是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是各专业银行有关的具体业务,业务知识非常专业、非常窄。

再次,当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处于完全的精英教育阶段,规模很小,毕业生一参加工作就能到重要的岗位上,加上当时国民受教育的程度低,大学专科、本科已经是相当高的层次了,而且改革开放之前没有培养研究生,因此本科毕业生自然就是“高级人才”。所以那时一个合格的高等教育经济类毕业生应该称得上“经济管理高级人才”,而高等教育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经济管理高级专门人才”应该是合适的。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也越来越大。1992年至1997年,全国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3%,在校生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到2008年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达1000多万,其中高等财经类专业在校生百万左右。我国高等教育如此巨大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尤其严峻。就教育的相对层次而言,我国正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国民受教育的程度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高等教育的专科和本科将逐渐成为国民终身教育的一个普通阶段。另外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以加速度发展并越来越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整体化,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也越来越相互渗透和综合,信息爆炸性扩张。在这样的大趋势下,试图以四年左右的本科教育培养出某个金融领域的“专家”,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中肯定是不现实的,只有转变观念,改变和调整我们的培养目标,才能使金融学的高等教育呈现崭新的面貌。

二、国外高等教育经济类专业培养目标的简要分析

国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上由大学自主确定,以体现各校的特色。国外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要通过评估和按专业水平对大学进行排名而加以引导,并不确定全国统一的专业培养目标。但由于学科(专业)本身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因此,同类大学对相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提法上差异并不很大,另一方面,在相同学科(专业)内各大学都根据培养层次(专科、本科、研究生)的高低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

美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了普及化教育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把本科教育放在优先位置上予以加强和提高,文科教育提出从重视培养经院型“百科全书式”的人转变为注重培养富于应变、善于学习和应用的人。经济类专业在本科层次上的培养目标一般是以“适应社会需求、毕业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为宗旨,施教方式注重素质、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学生一般都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

日本高等教育提出要培养面向国际、面向21世纪的“世界通用的日本人”。大学经济学教育传统上以本科教育为主,近年来开始注重研究生教育。其在经济学本科层次上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终身受益的原理性知识和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

澳大利亚经济学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如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和经济学院培养方向十分广泛,涉及会计制度与规范、经济法、经济计量学、经济史、经济学、金融、服务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业关系、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及日本经济等。

尽管国外各国不同高校的金融学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强调奠定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强调将学生本人学识和能力的增强与对经济和社会作贡献的责任相结合,注重本科层次的培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这些直接以“所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上各种组织不同层次的需要”或“能够在争取良好的职位时有足够的竞争力”的培养目标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

三、我国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为了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994年,国家教育部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共同承担了该计划中金融学专业的教改项目,在张亦春教授的主持下,该项目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设计了我国金融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即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熟悉金融相关专业的原理性知识,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金融或其他领域工作的人才。在该培养目标当中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 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该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本科教育应强调素质教育和应用教育。

2. 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该具有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能力。

3. 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还应熟悉与金融学相关的原理性知识,并有较高的外语与计算机操作水平。

4. 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我院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1999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第十六条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科、专业化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两条规定表明本科教育具有明确的专业目的性。金融专业本科生要强化专业基础性教育,应实施通才教育,以实务操作为主。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新疆和我院实际,我们认为我院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设计为: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金融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能胜任金融或其他领域工作的人才。

在该培养目标中我们认为应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 注重素质教育和原理性教育。

2. 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应用能力的培养。国外著名大学的金融学科教育都是按照两种模式发展的:一是特别关注理论问题和宏观问题,旨在培养“研究型、决策性”的高级金融、经济决策研究人才,被称为“经济学院模式”;二是特别关注金融市场上各类金融活动,关注实践问题和微观问题,使得金融学与公司管理相结合,旨在培养“投资型、管理型”的高级金融工程师或投资管理专家,被称为“商学院模式”。我们认为我院要在新疆金融学本科专业办出特色,比较适合选择“商学院模式”。

3. 强化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的操作能力。

4. 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亦春.金融学专业教育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广谦, 张亦春, 姜波克, 陈雨露.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专业目标培养 篇5

3、解决办法:

(1)课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深入浅出,讲解透彻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应用先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把握课程的重点。对难点问题,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入手, 把难点与已经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深入浅出,讲清讲透,最终达到融会贯通,掌握重点,克服难点的目的。

(2)重视实验教学,加深、巩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该课程通过设置“覆岩及地表移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膏体充填材料配比实验”、“开采损害监测实验”等实验项目,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 的理解和应用,对有些重点难点问题也可在实验室通过运用启发式、交流式教学,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使学生得到开采损害与环 境保护的基本训练。

(3)重视网络教学资料建设,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山东科技大学建有校园网,并设有精品课程网站,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资料将全部上传至精品课程网站,以便学 生随时查阅。通过该学习的平台可以及时与学生沟通,在加强学习方法指导的同时,不断提供给学生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自学资料,使同学们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事 半功倍。

(4)重视课后的复习、讨论和答疑

通过课后安排复习作业题,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对公式的熟练应用。讲授完每章后安排一定时间的习题讨论课,培 养和检验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

(5)通过实际案例来阐述课程难点

注重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矿区生态重建理论与模式,通过课外查资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决。通过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的典 型案例使学生认识到树立科学采矿理念,实现矿区安全“绿色”开采、保护矿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1、实践教学思想

实践教学是《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实 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具有极其重要作用。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专业目标培养 篇6

为设计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培养目标,首先应对现行专业培养目标的依据、模式、评价体系等根本性问题进行反思,扬弃按学科体系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路,然后以职业分析为基础,按照职业岗位用人质量标准重新设计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专业培养目标体系。

构建专业培养目标体系的依据

1.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就是把一种岗位工作或复杂工作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即本专业毕业生“职业内的工作”,确定学生职业内的工作职责和每一职责内的任务。工作分析的程序如下:

(1)准确界定应分析的工作范围。所界定的工作范围决定了专业教学计划中业务培养方向和毕业生应从事的主要工作,限定了毕业生择业与就业范围,体现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向性这一特征。如机电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业务目标)为:面向工厂机加车间和机加工中心,从事机电产品的制造、运行、维护、测试、工艺和技术及管理工作的生产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毕业生业务范围有:①金属切削机床(包括数控机床)及其他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②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规程,中等复杂程序的工艺装备的设计;③机械产品制造生产过程的全面质量控制、分析及管理;④一般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及工艺管理。业务范围包含有11个职责。

(2)列出工作中可能包括的全部任务。分别列出每个职责所包含的任务,这些任务是学生毕业后应能够完成的。如上面的11个职责包含有64项任务。

(3)将工作分析结果填入表1中。工作分析表中包含所有的工作职责和每一职责内所有的任务。

2.任务分析。任务分析就是把工作任务分解成各个具有连贯性的步骤或阶段,然后对各个细小的步骤再加以分析,以确定各个步骤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这样有助于了解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职业技能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应用,对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至关重要。任务分析的程序如下:

(1)确定任务分析人员和条件。任务分析人员应由在企业长期从事该项工作任务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在任务分析过程中,他们既有分工,又要相互配合。专业技术人员熟悉完成各项任务的步骤和所需要的技能,以他们为主列出完成每项任务的多个步骤和所需要的技能;专业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以他们为主确定各个步骤所需要的理论知识。

(2)确定每项任务的最终绩效目标。最终绩效目标以任务为中心,关注的是完成任务的最终结果,称为输出模式。所完成的任务可以是一台设备或一件产品,其最终绩效目标为设备或产品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如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机械零件(轴、套、丝杆)的加工等都有若干个技术指标要求。也可以是一项活动,其最终绩效目标应为活动的效果,如农作物的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其效果是促使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

(3)确定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从业者为中心,分析其究竟应掌握那些知识与技能才能保证完成任务,被称为输入模式。虽然现行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有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但并不是依据工作分析和任务分析确定的。 因此,首先列出完成该项任务所有的步骤或全部组成成分,尤其是重要的步骤或成分;然后分析各个步骤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不同的步骤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及多少不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正是在这些步骤上。

(4)确定每项任务的操作频率。根据平时工作的实际情况,按照任务出现次数的多少给出频率等级。等级区分为:①极少; ②偶尔;③每周至每月有; ④每天至每周有; ⑤每天有。

(5)确定每项任务的相对重要性。极少出现的某项任务可能对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按重要性区分等级与按频率区分等级同等重要,也应对其重要性进行相应的评定。评定重要性的等级有:①不太重要;②重要;③极其重要。

(6)评估每项任务的学习难度评估学习难度是工作分析的另一种尺度,它反映的是学生学习所感觉的难度。评定学习难度的等级有:①容易;②不难;③难;④很难。

(7)确定每个步骤或成分的操作频率、重要性和学习难度的方法与等级,与任务分析基本相同。

(8)将每项任务分析结果分别填入表2中,得到64张任务分析表。

任务分析表中包含有具体任务、完成任务的步骤、能力目标(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和最终绩效目标(完成任务应达到的标准)。由于每项任务分析是单独进行的,没有考虑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首先应把所需要知识、技能相同的任务分析表整合,整合后的任务分析表应是典型的、重要的,然后将整合后的任务分析表进行汇总得到“任务分析汇总表”。

任务分析汇总表转化为专业培养目标的原则

1.排序。将任务分析表中的任务、知识和技能分列排序:⑴将任务按由易到难排序,一般情况,任务的难易程度与完成任务时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多少有关,需要的理论知识越多任务也就越难,反之,则较容易。将任务按所需要的理论知识由少到多排序,得到任务序列。⑵理论知识仍按学科体系排序,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顺序。⑶基本职业技能与任务的需要相一致。

2.整体优化。由于排序是分别进行的,所得到的序列是相对独立的,那么就不可避免存在具体任务与相应的理论知识相脱节。为此在构建专业培养目标体系时,要注意任务与理论知识的关系,正确处理和调整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根据任务需要,专业知识能提前的就提前到任务需要之前进行,如果不行,就把任务调整到专业知识教学之后进行,并且职业技能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使专业培养目标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整体优化。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生产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类人才在职业带中的特殊位置决定其不仅要具有实际操作技能,还要掌握“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并能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现场具体技术问题。因此,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应体现从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上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专项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专业培养目标的特性

1.职业性。专业培养目标是依据职业内的工作分析和任务分析来设计的,按照完成任务应达到的标准确定最终绩效目标,根据完成任务的需要确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用人标准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职业方向明确,职业针对性强,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职业岗位要求作为教学目标,学生以职业岗位需要作为学习目标,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职业性。

2.客观性。在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设计之前,首先要进行职业内工作分析和任务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专业培养目标,使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有了科学的依据和客观性。最终绩效目标是根据任务要求事先已明确应达到的标准,这一标准不受教师学生的主观意识的任何影响,具有充分的客观性。

3.可检测性。职业教育强调教学目标的行为化,行为化是教学目标具体化的有效方法。一项完整的行为目标要指明四个要素:⑴对象:谁应达到的目标,即学生;⑵行为:学生作出什么行为才算达到了目标;⑶条件:学生应在什么条件下作出这种行为;⑷程度标准:学生的这种行为应达到怎样的水平。

4.综合性。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完成任务并达到最终绩效目标,需要学生的综合能力。将专业培养目标中增加最终绩效目标,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出具体要求,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综合性。

构建专业培养目标体系

专业培养目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分别为专业培养目标、学期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1.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目标体系中的总目标,它明确了本专业的人才类型、层次及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其他层次的目标都是围绕这一目标确定的。

2.学期目标是专业培养目标在各学期的具体化。在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之间增加学期目标,首先它有连结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的作用,避免它们之间相互脱节,从而有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其次对每学期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选择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再次,由于学校工作是按学期安排的,学期目标使教学安排、检查和评价有了具体的依据,便于教学管理。

3.课程目标分为理论课程目标、实训课程目标和实践教学环节目标。理论课程目标确定了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必需”的范围和“够用”的深度,即确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教学环节目标确定学生应具有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职业技能,即能力结构。实训课程目标是指学生完成任务所达到的最终绩效目标,即训练和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理论知识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它体现了专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专业目标培养 篇7

关键词:典型工作任务,高职教育,化工

近年来,职业教育规模已取得了跨越式的大发展,而围绕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课程体系改革也就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课程体系的设计及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实践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这是目前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程体系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在了解行业发展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于行业的专业培养目标。现结合我国化工类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就化工专业关键培养目标做一个剖析。

1 培养学生能在化学工业中工作的综合素质

这部分目标群主要是强调人才的专业性、专注性,这个目标群的完成能保证优秀的职业教育资源不会被浪费,培养的人才能较准确的应用到国民生产当中去。这也是对应着国家职业教育所追求的服务宗旨。这个目标旨在造就即将作为未来化学化工工作者的学生的以下几项素质:(1)工作中的集体协作精神,也就是团队精神。这属于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社会每个工作者均应具备的基础素质。(2)对待同事的健康、生产安全、产品安全负有责任心。化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材料的供给行业之一,肩负着整个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源头责任,所以产品的安全包括生产安全是必须的。(3)能对数据和观察做出自己的判断,包括变化的趋向、质变点、突变范围等的一个判断。这是生产安全和产品安全给化学工作者提出的一个综合专业素质指标。(4)能将全面质量管理原则应用到生产的各个环节,能注意到细节点、关键点,充分理解工业过程。(5)在各项工作,尤其是关键岗位中能保持高的道德标准。

这项目标群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属性,即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归根结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体现了过程工业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一些综合素养,以保证其能在化学工业中持续性、创造性开展工作。

2 培养学生坚持执行安全、健康和环境标准的意识

化学工业中,经常要处理一些危险性物料和危险性性设备,当处理不当就会对人、设备和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我们知道现代化学工业涉及到石化、轻工、化肥、农药、医药等众多行业,是现代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因此,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范围之广和深度之深都是无法估计的。化学工业工作者必须能理解安全、健康和环境的标准的由来及不遵守他们的后果,必须具备准确坚持执行这些标准的意识和能力。

这项目标群要求学生具有实施以下几项任务的能力。(1)在开始任何工作并负起专责之前,收集并了解有关规程、标准及其他文件作为执行安全、健康和环境的标准。这是一种再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2)参加审计和安全检查,能检查和发现有危险的地方,并向同事提供有关不安全情况的看法。(3)遵守法规性标准,如红色签条加锁规程、安全处理有关化学品以及正确履行受限空间的准入规程等,GMP认证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材料。(4)了解化学品常见类别,并描述主要类别化合物的安全和毒性特征。评估化学品及其加工、贮存和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并做连续的监控和记录保存。(5)描述与被使用的化学品有关的化学反应、反应热及反应速度等,并能推测由此可能引起的危险。(6)识别和正确使用安全消防设备,拥有一定的处理突发事件、救护伤残人员直到医护人员到达现场的能力。

目前,各国都设立专门的部门和机构制定专用于化学工业的“法规”及标准,此外工业集团和公司也分别制定了规程。例如中国国家化学工业部制定了适用于我国目前发展水平的一些基础性标准,国际上包括美国、欧盟更是制定了一些能引领化学工业发展趋势的标准如ROHS、REACH等。认证制度也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展开。

3 培养学生正确对化学物料处理、储存和输送的能力

化学工业首先涉及到的就是对物料的工厂内外的运输、分拣处理和储存,要有效的执行这项任务,化学工作者必须熟悉他们所处理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关的安全使用、储运和处理的法规。

这项目标群可以分解为以下基本任务。(1)从火车、轮船、卡车等运输工具中接收、鉴定识别物料及产品,完成装卸或安排他人装卸任务。(2)安排输送物料至储仓或加工装置,准确标记。(3)能用适宜的方法清洗、整理储罐、储桶、储槽等,并检查此类设备等是否适合使用。(4)安排物料从工艺装置输送到储槽,做好入库记录,准备货运文件及相应数据。(5)按照标准操作和物料安全数据表中涉及的环境、健康和安全指南处理所有物料。(6)对所有事故做出处理如清除洒出物等。

此项任务在学生培养方案中往往体现的不是很明显,然而在实际工作当中,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的才能很好的完成第二大项任务,达到保证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保护环境确的目的。

4 对连续和间歇工艺过程的操作、监管和控制

工艺操作人员负责对工厂内送料、混合、制造和分离化学品的工艺过程进行操作、监管和控制。为了使得工艺过程最大效率的运作,工艺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工艺过程的结构单元、运作方式和工艺过程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以及对工艺过程优化的技术。

本项目标群是化学工艺专业人员的核心任务,也是专业要求的基本任务。该项任务可以分解为以下基本任务。(1)熟悉三项包括普通化学、石油、水和废物处理的工艺过程的运作、差异。能阅读工艺过程的所有工艺流程图、操作文件、清单等。(2)按规程调节控制设备、设定操作参数并识别需要记录和报告的不正常情况。(3)检查设备以保证电力负荷、物理受力和环境变化的安全。(4)按照特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工艺工程的开车。(5)检查阅读和操作各类仪表、仪器,记录必要的有关数据。(6)调整优化工艺参数,判别并校正任何偏差。对工艺工程的警报做出回应。(7)采集适当的试样并选择适当方法监测,做出并呈送分析报告和相关数据。(8)物料、能量及产率计算,制定向不同人员汇报的表格。(9)工艺正常停车、紧急状态工艺停车的操作。(10)工艺管道系统维护。(11)参与制定、修订标准操作规程。(12)能将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到生产环节中。

5 为工艺、设备和仪表进行常规预防性的维护及简单维修

现代化学工艺对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分析对象实施在线控制,这有助于工艺过程的连续、经济、安全、有效的进行。但与此同时,仪表的失灵也将导致整个控制系统失控、设备失效、生产破坏,最后酿成危险事故。因此化学工艺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仪表的工作常识,具有判别不正常的指示和动作的能力。

日常检查和维护对有效操作很重要,也是化工工艺操作人员的一项基本工作。常规预防性的工作能够增强安全并提高操作效率,还可以减少泄露、辐射和非计划性停车。简单维护时,工艺操作人员还需要保证工艺过程的连续性运行。

该项目标群可以分解为以下几项基本任务。(1)查读并遵守与工艺、设备、仪表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2)观察、记录工艺、设备、仪表的关键参数与正常操作的任何偏差,并具有查找原因和解决偏差的基本能力。(3)熟悉工艺过程中的常见反馈回路以及控制器与传感元件之间的关系。(4)为设备做出预防性维护维修计划和规程,履行维护规程。(5)管线包括密封件、阀门及泵的维护、更换。(6)储罐、反应器等的液位核查,预防震动、蒸汽伴管技术的执行。(7)安全控制点、关键控制点的检查及运行情况记录。

6 对工厂物料的分析

化学产品包括进厂原材料和出厂材料如其他商品一样需要经过产品质量的检验,而且其检验往往是一些比较复杂的成分分析甚至是结构分析。物料的分析还是工艺条件优化调整的重要依据,因此化工操作人员应该具备引用标准规程估量产品和工艺质量的基本能力。

该项目标群基本上是要求工艺人员接受采样、制定测量方案、执行规程、选用合适仪器仪表进行理化检测等的培训。可以分解为以下几项子任务。(1)遵守特定的规程从工艺流程线上或各类状态的产品采样以供分析。(2)目测检查试样以保证试样的代表性,并对合格试样进行保存,做好标识送往测试点。(3)准备合适的分析方法、必须的试剂和标准试剂。(4)校准仪器,检视仪器分析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以确保质量控制标准达到适合的精确度等级。(5)按规程进行理化测试、使用计算机处理测试结果,判定结果的合理性后出具分析报告。

课程改革是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因此不同区域的职业院校化工类关键培养目标也可随区域经济的要求有所偏倚。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美)巴灵格(Ballinger,J.T.)著,卓克涛,译.化学操作人员便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培养目标的评析 篇8

关键词:综合经营,金融保险,培养目标

一、教育部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变化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 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一般而言, 培养目标包括培养方向和培养规格两个部分。培养方向是指受教育者经培养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培养规格是指受教育者应达到的水平和程度, 也就是高职教育提供什么样的培养内容和标准。

关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教育部自1999年全国第一次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以来在系列文件中提出了要求 (见表1) 。

高职教育的培养方向从2000年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到2003年、2004年的“高技能人才”, 以及2006年的“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其变化一是将“技术应用型”改换为“技能型”, 二者的差别在于前者强调能够“应用某种技术”, 后者则强调不但“掌握某种技术”, 更应“具备某些能力”。关于具备哪些能力, 人才培养规格的进一步解释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变化之二是将“高等技术”之“高”明确为“高素质”之“高”, 二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既可以理解为该种人才“掌握高级别技术”, 又可以理解为该种人才身份定位为“高级别”, 后者则强调的是该种人才“高素质”。何谓“高素质”?人才培养规格进一步解释为具有“社会适应性”和“终身学习理念”, 能够“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的人才。

不难看出, 目前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意在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企业岗前培训相区别。一般地, 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并不把短期就业能力放在首位;企业岗前培训把短期就业能力放在首位, 强调使受教育者在短期内成为某一特定岗位的初级工, 甚至是熟练工;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既强调学生的短期岗位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还强调具有长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即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能够适应未来岗位的变化。毕业时它可能只能成为某一岗位的初级工, 但是它具有快速成长为熟练工的能力, 并具有从一个岗位向另一个岗位转移的能力, 或者在行业内多次转移基至是跨行业转移的能力。

二、现有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培养目标与教育部的定位比较分析

至2010年, 全国1239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有18所进行金融保险专业招生, 其中河北省6所, 黑龙江省3所, 湖北省2所, 上海、天津等7省市各1所。 (5) 这些院校中, 除襄樊职业技术学院该专业目前停招外, 其他院校均公布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见表2) 。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gkcx.eol.cn/special_school.htmname=22201006_1.

分析各个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 并将它们与教育部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进行比较, 可以发现一些异同。

(一) 各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领域

由于教育部对高职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针对所有专业的, 它难以在培养目标中对学生的就业领域进行界定, 而各高职院校是对具体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定位, 因此, 它必须对该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进行界定, 这是正常合理的。

对于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就业领域的界定, 绝大多数院校将其界定为面向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 只有少数院校或者依据专业方向的限定, 或者因为院校本身的特性, 将就业领域界定为证券投资或保险领域。这说明对于金融保险专业的就业领域各高职院校具有一定共识。

(二) 各高职院校对培养方向的定位与教育部的定位基本一致, 但不完全同步

在17所院校中, 有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保险职业学院等4所院校将培养方向分别定位为“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这与教育部2006年以来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定位基本一致;有12所院校将培养方向定位为“应用型人才”, 这与教育部2000年对培养方向的定位是一致的。只有一所院校将培养方向定位为“高级管理人才”, 显然这与教育部的定位是不一致的。

(三) 绝大多数院校强调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 而非可持续的就业能力

在培养规格上, 17所院校中, 只有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和保险职业学院强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与教育部目前的要求是一致的, 然而, 其他15所院校强调的仍然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或岗位群能力。个中原因, 也许是受招生压力的影响, 各高职院校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就业率, 因此, 培养学生的短期就业能力成为一种较为现实而又无奈的选择。因为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可以让学生很快适应岗位要求, 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 可以使原培养学校拥有较高就业率。至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高职院校面临的就业压力面前, 往往只能成为镜中花, 水中月。

三、现有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培养方向基本符合中国金融保险业发展趋势

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与教育部的定位是否相符只是判断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的一个外在标准, 本质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 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 当时是根据金融功能的划分来组建不同的金融机构, 银行、保险、证券独立地分业经营。然而在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的前提下, 海外金融业已走向综合经营, 多种金融功能融合在同一金融机构当中成为了现实。1999年10月, 日本“大爆炸式”金融改革允许银行可以发行债券及经营股票经纪业务, 保险公司可以兼营银行业务;1999年11月, 原来坚决倡导分业经营的美国取消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新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保险、证券相互渗透;而欧洲原本就有混业经营传统。中国金融业实行的分业经营在国际上显得形单影只。

加入WTO之后, 中国金融体系从机构本位走向市场本位成为必然。2009年1月, 中国平安旗下原深圳平安银行更名为平安银行, 历时三年之后, 首家“保险系银行”最终实现了跨区经营。2009年9月, 交通银行参股保险公司的试点方案获得保监会批准, 成为“首吃螃蟹”的商业银行。而从2000年以来, 全国性金融机构跨业合作更是方兴未艾, 如银行与证券公司签定合作协议, 银行为证券公司提供融资额度、股票质押贷款、资金清算以及证券承销等各类投资银行业务, 而“银证通”、投资连结保险等金融创新品种的推出, 实际上表明分业经营制度已被突破, 综合经营正成中国金融保险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金融保险业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为高职金融保险业的学生一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另一方面又对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培养目标上看, 分业经营背景下, 要求培养的学生掌握银行、证券、保险其中某一行业的知识, 拥有某一岗位的专业技能, 而在综合经营背景下, 要求培养的学生能够为客户提供银行、证券、保险产品的系列服务, 能够在整个金融保险业进行岗位转移。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有初级就业能力, 更具有终身学习和创造能力, 具备社会适应性和终身学习理念, 能够较好地进行团队协作和交流。从这方面看, 高职院校将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界定为为整个金融保险领域服务, 培养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人才, 基本符合中国金融保险业发展趋势。

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将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培养目标的最终定位

通过对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培养目标的评析, 我们也许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将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培养目标的最终定位。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在大学阶段及其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保持自身具有可持续发展态势的能力。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 就它同就业和经济进展的关系而言, 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年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 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愿望。” (6) 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仅仅定位在“胜任某种岗位”、“具备胜任某种岗位的能力”, 显然是不适应这一规则要求的。

如今的世界, 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信息传播瞬间实现, 知识更新飞速进行。大学阶段只能获得需用知识的10%左右, 而其余90%的知识需要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来取得。 (7) 因此任何教育都不可能教给学生终生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高职教育只有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才能实现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才能实现短期就业与长期就业的相结合。放弃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专注于单一岗位技能的培训, 也许会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适应对应岗位的工作, 并使期培养学校得到较高的就业率, 但是如此培养的学生必然会在长期的就业竞争中败下阵来, 从而反过来影响原培养学院的声誉。高职院校要想使自己在市场中获得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首先使自己培养的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这个角度看,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必将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培养目标的最终定位。

参考文献

[1]仲耀黎.“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辩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6) .

[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 (2004)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6) .

[4]梅福林.论知识经济与高校人才培育工作[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6) .

[5]崔德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探究[J].教育与职业, 2009 (5) .

专业目标培养 篇9

1 工学专业硕士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高校多数工学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与学术硕士基本相同, 仍然定位在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上, 偏离了工学专业硕士专业技术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提高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

(2) 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对工学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定位不准确, 部分高校相同学科或方向的工学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课程设置相同, 甚至两类研究生同班上专业课, “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和课程内容也一成不变。也有部分学校只是对工学专业硕士增加了很少学分的实习, 但实验、设计等其他实践类课程几乎没有开设。这样就导致了理论脱离实际,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3) 师资专业技能参差不齐, 工学专业硕士导师缺乏。高校教师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相差悬殊, 有些教师对外服务课题多, 参加过很多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等工作, 有的教师甚至是国家级或市级重大工程的评审专家, 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很高的专业技术技能。但大量年轻教师, 他们刚刚走出校门, 虽然有着博士学历、博士后甚至海归经历, 科研能力强, 也发表了很多SCI论文, 却没接触过实际工程, 根本谈不上工程经验和专业技术技能。因此, 工学专业硕士导师缺乏现象普遍存在。

(4) 考评体系不完善。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对工学专业硕士的考核体系仍然类同于学术硕士, 基本上还是“三步”考评制:第一步是先修满理论课程学分, 一般在30学分左右;第二步是发表1~2篇期刊论文, 对期刊等级的要求不同学校、同一学校不同学院也不一致, 甚至不同导师也有不同的要求。第三步是毕业论文和答辩必须通过专家审核, 特别是要通过专家盲评。第一步主要考核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步和第三步目前主要考察学生的科研能力。第二和第三步中把关的导师和同行专家, 他们还是按工学学术型硕士的科研标准来加以评判, 而对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却无任何规定和标准可循。

2 工学专业硕士教育培养的改进措施

2.1 明确工学专业硕士培养目标

按国家教育部要求, 工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 (或职业) 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胜任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3) 因此, 各高校必须切实提高对工学专业学位教育的认识, 改变同学术型硕士同质化的培养模式。工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 以促进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提高为核心, 以推动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导向, 打造出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视野开阔、具有创新性意识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专业应用型人才。这才是对工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唯一目标和科学定位。

2.2 建立工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工学专业硕士的培养应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 建立和加强专业课程中的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 突出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实践教学是专业技术技能提高的主要手段, 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 加强高层次的实践教学是专业硕士培养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实践教学应从课堂教学、企业实习、科研基地实践等多方面重视和加强。

2.3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 要切实改变重机理分析和公式理论推导等学术型研究生的教学模式, 应采用PPT、录像、电影等多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将多方面的资料、资源和先进的教学设备交互对接。提出工程实际亟待解决的问题, 构建课堂理论教学、仿真实验教学与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课堂案例教学的多层次、丰富的教学模式, 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与操作性。

2.4 增设企业实习学分

企业实习是工学专业硕士培养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 企业实习不应拘泥于形式。实习的企业可根据学生的兴趣自己联系, 也可由导师推荐或进入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的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参加导师承担的企业横向课题, 结合课题进行实习, 或是毕业论文结合企业的工程实际课题展开研究。企业实习应不少于5学分, 时间不少于半年。

2.5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根据工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 需要建立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导师队伍。加强工学专业学位硕士导师队伍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改革工学专业学位硕士导师遴选机制, 鼓励年轻教师进入设计院、工厂、施工企业, 参与企业的实际课题攻关, 提升专业技能和工程素养。 (2) 从设计院、大型工、矿企业引进具有副总工程师以上职称的高水平的人才, 解决理工院校专业硕士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 (3) 在实习企业聘请研究生导师, 采用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 提高全日制工学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质量。

2.6 建立新型的研究生考核机制

(1) 专业课程考核。改变以笔试作为唯一的课程考核的方式, 以课堂讨论、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报告和期末论文或设计和实验成果等多种形式进行课程综合考核, 切实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 企业实习考核。除了提交实习报告和企业实习证明外, 还应增加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具体工作业绩考核。学生应提交参加工程设计、施工或实验的成果。为增强学生对企业实习的重视, 将实习成绩作为学生能否进入毕业论文环节的考核条件, 企业实习不合格者, 不能进入毕业论文工作。 (3) 研究能力考核。改变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能力考核方式, 以学术论文、专利申请、实习企业亟待解决问题分析报告等多种形式加以考核。

2.7 实践性的学位论文选题

工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结合实际工程问题, 避免纯理论性的基础研究课题。课题来源可以是导师的企业横向课题, 最好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完成企业内部立项的研究课。这样的学位论文选题既体现工程实践背景, 又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更具有工程应用和推广价值。学位论文开题必须要有本领域的企业高级工程师和校内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参与, 以确保学位论文研究内容来源于工程实际, 预期论文成果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论文评阅及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应区别于学术型硕士, 成员应由工矿企业的高级工程师2-3名与高校的学术权威共同组成。论文答辩应侧重于学位论文的实践性、应用性特点, 注重论文的技术创新。这样既保障了论文的质量, 又实现了对工学专业硕士的知识应用、创新和实际专业技能的考核, 从而进一步促进工学专业硕士向应用型高层次技术人才方向快速成长。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国家对于实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因此, 必须从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 进一步明确工学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 不断改进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 完善课程设置和考核办法, 加强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建设, 积极探索全日制工学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保障教学质量, 实现工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

摘要:目前, 全日制工学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培养存在同质化问题, 必须通过进一步明确工学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强化实践课程设置和完善考核办法,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 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工学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注释

1刘少华.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培养的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 2011 (4) :59-60.

2王晓琴.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培养的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12.5.

3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10) :1-7.

4朱永梅, 任家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初探[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2.27 (5) :118-123.

5赵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旅游教育管理, 2011 (3) :94.

专业目标培养 篇10

关键词:英语专业,体育,课程,创新

随着体育成为世界各国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与重要载体, 体育英语也凸现出其重要性。为适应社会体育英语人才需求, 我国自2002年以来, 相继有16所体育院校开设了英语专业, 着重培养体育英语人才。英语与体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教师就体育英语专业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开展了大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 凝练获取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 但实际课程设置与教育模式并没有完全摆脱英语语言学科的束缚, 难以实现复合型体育英语人才的教育要求, 存在着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体育英语特色不明显;课时分配侧重听、说、读、写、译的基础训练, 较少加强体育。

英语运用技能的培养;专业选修课方向体现不出体育英语, 且选修课程太少, 大多选修课成了必修课;学生不能对体育运动项目术语进行正确的翻译与分析。追其原因, 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其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难以实现“英语+体育”的教育目标, 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也不是很浓厚, 造成学生身在体育院校, 而对体育不了解, 更不要说将所学的外语知识与技能运用到体育领域内。相关研究证明: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培养计划, 对照外国语大学教学计划, 达不到培养高级英语人才的目标, 对照体育学院教学计划, 又谈不到培养从事体育工作的技能[1]。为此, 本文以培养复合型体育英语人才为教育目标, 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实践运用验证其有效性, 为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思路与帮助。

一、完善建立彰显体育英语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从办学条件、学习环境等方面来看, 体育院校英语专业与单科外语学院以及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相比, 有着无法比拟的略势, 如何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就要找准“英语+体育”的结合点, 也就是基于体育领域外语人才的需求, 培养能够在体育领域各行各业去谋职的语言水平较高的体育英语人才, 说起来容易, 但真正找准这个切入点是很难的。多年来, 以建立英语语言文学和体育学知识相融合的教育模式, 立足将英语专业 (体育方向) 建设成为多个体育英语运动项目, 体育英语人才培养的特色鲜明专业, 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原则, 将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础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并且掌握体育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能在国际体育交流、体育管理、体育服务、体育信息、体育新闻等相关领域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获取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体育院校体育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构想

体育英语专业处于管理科学、体育科学、教育科学与英语科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点上, 专业结构为集管理、体育、教育与英语等为一体的复合性结构, 具有专业的交叉性与边缘性, 英语专业的特色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三个字“复合型”, 具体地表述为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知识的“复合型”能力, 它是外语类专业的共性, 也是外语类专业学生在未来专业发展中的立足之本, 二是专业方向的“复合型”能力, 它是构建和突显我院英语专业特色的关键所在。我们围绕学院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和特色专业建设这个中心工作, 遵循“英语知识在体育领域的实践应用”原则, 设置宽阔的课程平台, 从大的体育学角度将课程设置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 (体育专业课程、英语专业课程) 、体育英语专业必修课程、体育英语专业板块选修课程 (主选与副选) 四大部分。专业必修课程 (即通修课程) 和选修课程, 其中选修课程又分为主专业方向选修与副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建立“复合应用型”体育英语人才的课程体系。使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复合型”, 还要培养学生在体育某一个领域是一专多能的“应用型”。

1. 构建“打通基础、层次分流、重点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

无论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修订, 其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建立。因此, 我们必须着眼于体育领域的外语人才需求, 根据这种需求变化来确定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打破以传统外语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界限, 在立足专业主干课程群的基础上, 增设必要的体育方方面面的相关课程。同时,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和就业方向, 实施层次分流, 因材施教, 培养具有适应传统外语就业岗位以及体育领域的体育外语人才.建立层次明确、彰显特色的选修课程群.专业选修方向与课程的设置要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学生事业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明确各课程群的课程名称和教学基本要求, 同时要突出重点课程。另外, 对课程学时数、开课学期合理分配与设置, 使之相互贯通, 形成互补救教育功效.体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见图1。

(1) 公共必修课程:学院规定的课程, 同时增加足球、篮球、排球、高尔夫球、网球等体育类课程。

(2) 学科基础课程:设置一些英语专业基础课和体育类知识课程, 拓宽学生知识结构, 为进一步学习体育英语技能, 奠定素质基础。

(3) 专业必修课程:设置高级英语、语言学概况、高级翻译等英语语言学课程以及体育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 加之一些英美体育报刊选读、体育英语高级视听、体育解说英语、运动项目英语等体育英语类课程。

(4) 体育英语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设定英语语言文学和实用体育英语两个方向, 让学生通过选修课程群的熏陶, 提高发展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2. 构建立足课堂、内化渗透、技能转化的外语教学模式。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以及学生汲取知识的主阵地。因此, 我们必须要把传授外语知识与技能与体育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突破口是做好教学全过程的整体设计, 构建外语知识传承与体育知识学习相结合, 通识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 外语技能转化为体育领域运用技能的教学模式。这种立足外语专业教育内化渗透培养的教学模式, 不仅包含了外语教学的内容与目标, 同时也突出了体育外语人才的培养, 有利于专业技能向就业技能的转化, 有利于依托专业提升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教育功效。建立与外语教育机构、新闻机构、体育项目中心以及体育产业服务单位的实践联系, 分别发挥其英语专业优势, 形成“学习、实践、服务”一体化专业实习模式, 磨炼实践技能, 提我院外语专业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 取得很大的成绩[3]。

3. 增设体育与职业规划教育课程。

(1) 增设体育学科与运动项目课程。增加体育知识、技能和实用体育英语方面的课程.对于这个问题, 实际操作起来很难, 方方面面的因素与困难, 增加多了, 影响专业课程总学时数, 而且减少一些专业课程学时, 师资又不易协调。为此, 必须找准这个结合点和切入点, 遵循学生身体状况、学院发展特色和体育与体育产业领域的地域人才需求。初步开设高尔夫、网球、体育舞蹈、足、篮、排等项目必修课。主要介绍足球、篮球、排球、高尔夫球、网球、河北民间武术等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规则与裁判法和赛事流程, 能够对项目专业术语进行翻译, 能够进行基本的对话交流, 具备能在该项目领域进行服务交流工作的能力, 课程要求是采用双语教学, 同时与学期开设的运动项目教学相匹配, 要求学生掌握从事赛事服务、经营管理、文献翻译等基本知识与技巧.课程开设要求是第一学年讲解足球英语、篮球英语、排球英语和武术英语。另外, 第一二学年开设高尔夫球英语、网球英语.根据实际需求考虑开设一些必要的体育知识讲座, 包括体育产业学、体育赛事、体育新闻学、体育情报与翻译、体育健身、体育健身方法与指导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同时, 大三时增设高级视听说和体育项目专选与实践, 在学时分配上要考虑学院的特色。 (2) 增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依据外语专业学生的择业取向以及就业的需求, 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类课程, 包括职业规划、就业形势与制度、就业准备、择业技巧与方法、创业指导等课程。

三、实践效果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经过从2010级以来的实践检验, 其效果显著,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体育类特色课程的设置结合了我院专业特色发展, 高尔夫球和网球, 同时, 也结合了体育运动项目市场运做所需要的体育英语人才。

2. 同步教学模式的设置, 学生可以对一些疑难问题, 通过不同课程得以解决。对于体育知识方面的在体育课程中来学习, 关于项目英语方面的问题, 可在项目英语课程中找到答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是教师观念认识、体育项目英语授课技能、教材建设等问题。传统英语教学观念依然影响着教师, 体现在对体育项目英语课上什么?如何上?重点提高学生哪方面英语技能?思路不是太清楚, 而且创新意识差, 依然延续着传统英语教学的思路。大多教师都是单一英语学科毕业的, 没有运动经历, 缺乏对运动项目规律、基础知识和规则的了解与体会, 在内容讲解上缺乏深度, 缺之系统性, 容易形成“东一榔头, 西一棒槌”的情况。教材始终制约与影响体育运动项目英语的因素之一。虽然进行了一定的编写与尝试, 但依然没有经过认定的统一教材。

综上所述, 体育产业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呼唤着体育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 创新性地进行英语专业体育英语方向教育教学改革, 才能使体育院校英语毕业生适应相应的工作岗位。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实用英语理论的价值观念, 深入研究“英语与体育”两大学科相融合教育模式, 为国家培养输送高质量的体育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贻刚.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设置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5) :90-93.

[2]河北体育学院教务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Z].河北体育学院, 2010, (7) .

专业目标培养 篇11

关键词:商务文秘;工作过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00-02

中山地处珠三角中南部,北连广州,毗邻港澳。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周边地区市场经济逐渐成熟,大量合资民营企业不断涌现迅速发展,各类人才需求激增。作为公司制最基本人员的秘书逐渐成为市场需求量最大的职位之一。根据中山服务业“十二五”规划,中山将实施“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服务业。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形势下,秘书需求更加旺盛,要求也越来越高。综观中山周边地区各大中专院校存在培养方向单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培养目标方向与社会需求出现矛盾,课程设置存在盲目混乱随意的情况。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技能不扎实,就业质量不高。笔者通过调研探讨文秘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体系构建。

一、调研基本思路和调研方式

以职业活动和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职业能力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采用文献参考、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电话访谈、当面访谈。针对中山下辖6区18个镇的企事业进行调研,有格兰仕、长虹电器、TCL(空调器)、诺尔达铜管、高泰电器、广兴纺织印染公司、协诚金属制品公司、骏诚人才公司、腾龙塑胶制品公司、国贸酒店、先行广告制品等多家不同规模性质不同行业的企业,分别向企业领导、部门经理、部门秘书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同层次人员发放《秘书应具备的能力调查问卷》、《秘书岗位和工作任务调查问卷》;通过走访调研了解秘书岗位、工作任务、秘书能力素质要求;以《中山国际人才网》、《智海人才网》、《中山人才网》等网站及人才市场招聘信息为文献信息来源,关注市场对秘书职业需求动态,了解市场对秘书工作岗位要求新方向;通过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访谈和发放《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秘书岗位和工作任务调查问卷》,了解秘书岗位组成,工作任务分析描述、课程开设实用情况、秘书能力培养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38张,回收有效问卷289张,电话访谈75人次,面话访谈46次。网络调查30次。网络查询78次。

二、商务文秘专业岗位分析

岗位分析调查是对专业职业类和岗位群的调查,分析职业组成情况和主要职业岗位组成及对岗位知识技能的基本要求。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企业经营组织规模性质不同,就业岗位也不相同。在中山秘书就业岗位主要有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

生产型企业主要为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化学工业、纺织服装、金属制品各类制造业,此类企业部门众多,人员庞大,岗位群体可分为三大类:管理者、行政服务人员、操作工人。秘书属于行政服务人员。这类企业秘书岗位较复杂,主要有前台、办公室文员、人事行政总务后勤部门文员以及分布在生产部、业务部、采购部、技术部、企划部等各部门的行政服务人员及各类助理专员。主要从事辅助性办公室常规工作、行政人事工作、文书文件处理工作及企业日常管理事务。

服务型企业有商贸、旅店饮食、物流仓储、广告媒体、会展服务、旅游咨询等企业。此类企业规模不大,部门较少,人员相对较少。岗位群体包括管理者、业务人员、行政服务人员。岗位主要为前台秘书、部门经理助理、接待客服专员、资料文员等,岗位类别较单一。综上所述秘书岗位主要有文员助理、专员、专业秘书三大类。

三、商务文秘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文秘专业岗位组成及工作任务分析表如下。

四、商务文秘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调整建议

从上面调查结果看:中山大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秘书分工不是太细,往往集秘书工作、行政人事管理、生产后勤质量管理、宣传活动管理、数据统计、法律事务、营销财务多种工作于一身,秘书除了须具备文秘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掌握与秘书工作相关联的知识技能。大型民营企业秘书多数在不同部门从事秘书工作中部分专职工作。由此可见综合秘书和专门秘书是中山民营企业秘书需求的主要类型。针对秘书具备能力调查得出的数据如下。

可以看出秘书岗位对人才能力多元化或多面手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培养目标过于单一,培养方向过窄,大大制约了秘书人才培养。商务文秘专业培养目标可调整为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建设需要,具备良好文秘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好人际交往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书面口头表达能力、办公设备使用能力、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执行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基本技能;能在企事业社会团体从事办公事务、接待、文档资料管理、会议管理、文书撰写、行政人事后勤管理、数据管理、生产质量管理、公关商务宣传活动管理等工作的文员助理、专员秘书等中高级文秘专业技能人才。

五、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新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对课程与工作关联性、实践性课程开设等问题调查,了解到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课过多,过分强调理论课程,不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合理安排;部分专业类课程难度大实用性差,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设计编排不能体现工作过程。课程设置滞后实际需要,和就业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课程设置未结合当地产业背景,企业管理课程及办公软件应用课程过少。建议以工作岗位分类及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将课程设置调整为职业公共能力课程、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特定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

六、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第一,职业公共能力课程设置以够用实用为主。删除文化基础课,开设人际沟通、口语表达、应用文写作、英语口语与函电、职业生涯规划、求职面视指导、团队合作、统计方法等实用性强的课程;也可开设插花、茶艺、品酒、交际舞、音乐欣赏、形体、职业形象设计、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人文素养课程。第二,减少理论性过强过难课程,加强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力度。文档管理、会议事务、商务礼仪、综合事务、接待事务等课程可提取校外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和案例为教学资源素材,以一体化课程形式授课。安排学生参与校内活动组织策划,以礼仪队和学校管理机构为依托,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以技能节专业竞赛促进实践教学开展;也可走出校园定期组织参观,协助企业整理文档或承办企业活动;举办企业专家讲座、邀请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教学,校企合办校中公司等形式活化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学习。第三,强化职业特定能力课程,增加企业管理课程。如生产管理、人事后勤管理、销售管理、客户管理、跟单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客服管理、数据管理、企业活动管理、商务管理课程。第四,适度增加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一是加大与秘书工作相关办公软件课程比重。秘书工作与计算机操作密切相关,适度增加EXCEL在行政人事生产管理中的应用、Office高级应用、Powerpoint文档演示应用、CAD图文管理应用、Photoshop企业宣传应用、网站建设应用、网络办公等计算机软件高级应用课程,同时增加上机课,强化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企业管理软件课程学习。秘书工作涉及各种企业管理软件使用,如OA办公系统、ERP、SAP企业管理软件,这类课程可增进学生对企业运行管理的了解,训练学生使用企业管理软件进行企业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三是适当增加行业背景课程。调查得知80%以上公司都要求秘书最好具有相关行业背景知识,可增加中山当地特色经济和五大支柱行业知识背景课程,当地经济发展概况和当地人文地理等综合性课程四是职业拓展能力包括会计管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企业分析策划宣传营销能力、法律事务处理、电子商务管理等能力。课程设置要有所体现。可开设会计出纳实务、企业法律、企业文化宣传管理、品牌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商务谈判、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等适量选修课程。

参考文献:

[1]杨喜军,刘小年.谈基于就业岗位群和职业岗位群的高职文秘专业岗位能力定位[J].高教论坛,2012,(2)

专业目标培养 篇12

关键词:音乐教育,培养目标,学习目标

一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1. 学习目标不明确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223名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至今, 是否有明确的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学习目标”的调查中, “有目标但不能按时完成”的占48.4%, “没有太明确的目标, 学好一样是一样”的占25.1%, “没有目标的占1.3%”。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培养目标会形成障碍, 两者不能统一, 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会不利。

2. 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你认为现行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是否合理”的调查中, 回答“不太合理, 需改进”的占58.8%, 已超过一半。原因是“专业技能课安排的课时太少, 自主练习技能的时间不够”。

二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学校以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当前, 学校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并具备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 能在社会文艺团体、中小学校及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及管理工作, 以及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文艺工作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希望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学生, 以适应现今快速变化的市场发展。学生如果只专不全会限制未来的发展, 毕业时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为拓展学生的素质和知识面, 学校增开了与专业相关的课程, 如艺术管理、艺术概论、中外文学名著欣赏等。

2. 学生认为既专又全很难做到

学校希望学生能全面发展, 但学生却觉得要做到“既专又全”很难。因为专业技能技巧的训练要花费大量时间, 并且必须持之以恒。而学校开设的课程很多, 课时量又大。学生们光是在主修专业学习上的时间就很紧张, 更别说再加上声乐、舞蹈和其他一两门的器乐练习了。

目前, 学生们对课程设置不满意, 一是认为开设了太多与专业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 如体育课、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 但这些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科目, 无法更改;二是认为专业技能课的课时安排太少, 希望学校增加课时安排。这个问题, 解决上有一定困难。因为每个学校配备的音乐技能教师人数不多, 而技能一般都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一般来讲, 专业技能课是一周一次, 如果让每个学生每周加一节技能课就意味着学校需要引进多一倍的技能教师或在校的技能教师劳动强度加大一倍, 这无论是从薪资待遇还是从劳动强度考虑, 都是不现实的。

三看法与建议

从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学习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有以下建议:

1. 学校可以更多地从心理学角度改进课程设置

音乐课程是音乐教育的核心, 它包括授课内容、课时计划以及各课程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各门音乐课程的安排, 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 (如年龄、专业等) 其心理依据也不同。课程设置是思维模式的体现, 其科学与否, 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接受效果的好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程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设置才能更好地被他们所接受。

2. 在自选课中增加学生感兴趣的课程

据了解, 目前学校开设的自选课程都是提前设置好后再让学生选择的, 而非依据学生的兴趣而做的设置。虽然这样的选修课能够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也可以展现学校的教学特色, 但未必都是学生喜欢的。加上学生认为选修课不是主课以及一些教师上课不用心等情况, 选修课远达不到该有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 对于选修课应该先调查再开设, 并且加入学生们一致认为比较欠缺的专业技能课程。

3. 以“高带低、强带弱”的教学形式增加技能课程

针对学生们认为技能类课程太少的情况, 笔者认为, 可以尝试以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以技能较强的学生带技能较弱的学生这种方式, 这既可以不用增加教师的劳动强度或学校的薪酬负担, 又可以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心理期望, 还可以提升部分学生的教学水平。

建立最优化的课程结构体系, 联系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原有的课程设置基础上, 将有相对联系又有实效的课程内容加以综合。精心选择学生能够受益的知识技能, 加强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优化课程设置, 使学校的教学目标能够和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一致。

音乐教育, 包含着音乐和教育两个方面。有人强调音乐为主体, 学生在音乐中接受教育;有人认为教育是主体, 在教育中掌握音乐。不论如何, 事实上,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二者不是对立的, 而是互补的。二者的全面结合才是音乐教育的全部内涵所在。

参考文献

[1]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1]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上一篇:文本缺失论文下一篇: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