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培养方案

2024-08-18

专业培养方案(共12篇)

专业培养方案 篇1

摘要:合理、完善的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是先进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具有“宽、专、交”知识结构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本文从符合度、社会需求度和合理性等几个方面, 分析了浙江大学信息工程 (光电) 专业2009-2012级学生的培养方案。并就专业课程设置与Arizona大学和R ochester大学相关本科专业的课程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培养方案,符合度,社会需求度,合理性

一、引言

本科教学是大学的立校之本,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创建符合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需要合理、完善和先进的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支撑。为全面落实浙江大学“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全面启动并实施了2009-2012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光电信息工程学系历时半年,经过修订、讨论、修改、征求意见、完善和论证等一系列工作,完成了信息工程(光电)专业“09-12”培养方案的制订。本文从符合度、社会需求度和合理性几个方面对该培养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二、符合度分析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首先要与研究型大学的培养定位和与学校大类培养的总体方案相适应[1]。浙大的人才培养定位是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因此要实施通识课程、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精品化战略。通识课程着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提供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的教育,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大类课程着重建立宽厚的学科知识基础,奠定学生学科专业发展基石;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是专业培养方案要适应专业培养目标。信息工程(光电)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经过多学科知识的通识教育、工科类平台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数理基础、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知识扎实并具备创新实践能力,在光电信息工程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要求课程体系的宽、专、交和课程内容的精、深、通。通识课程的修读要求有利于学生形成多学科均衡的知识结构,体现课程体系的“交”;大类课程的数理基础课程,以及工程数学、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工程制图等课程,旨在使学生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以及良好的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体现了课程体系的“宽”;信息类、光电类专业必修、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能够使学生具备光电信息技术、光学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现了课程体系的“专”。通过梳理确定了面向全体光电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21门,以及两个模块“光电系统及工程”、“光通信及集成光电子技术”的模块必修课各4门;此外光学工程学科众多教授和老师根据各自的研究领域,开设了基础类和技术类两大类别的17门专业选修课,可以大大加强学生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较大比例的实践教学环节,在16门专业必修课中,带实践环节的课程有13~14门,占到了81%~88%。其中暑期的专业实习环节3门,9个学分,根据专业模块,学生修读6个学分,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其间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讲课、做专业报告)、校内实习基地实践和参观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动手的锻炼机会。实践教学环节在注重培养方案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的同时,关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国际化,新增了全英语教学课程“先进光子技术导论”,引进国外同类课程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增进国际交流的能力;另有四门双语教学课程。同时为更好地培养高层次人才,使本科教学努力接轨研究生教育,将研究生课程“光电显示原理”、“现代成像系统”向本科学生开放,学生在本科期间可以选读研究生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切实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三、社会需求度分析

专业课程体系符合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符合教育部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性专业规范”要求。依据2008年《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指导性专业规范”要求[2],制订的培养方案符合该规范专业知识体系(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要求,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29~30)的要求,创新训练体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的要求,以及“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参考体系”的具体要求。开展和加强工程教育是提高本科学生工程素质的有效手段,因此本科培养方案同时要符合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组织制定的“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认证要求[3]。对照该认证标准“课程设置”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方面,我们培养方案中相关课程和环节的设置均超过标准中规定的要求。为调查和了解企业对本科教学及开发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设计了信息工程(光电)“09-12培养方案”调查表,在光电行业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展开调查,被调查单位均认为方案中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比较合理,对学校的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光电设计大赛过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表示认同。同时希望重视本科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并就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如何进行校企合作等提出了一些建议。如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举办学科领域行业发展以及工程需求方面的讲座等。

四、合理性分析

对于培养方案的合理性,与处于世界一流地位的A rizona大学[4]和R ochester大学[5]的光学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比较。三个学校通识课、大类课和专业课的学分比较如图1所示,由于思政课程的学分,所以浙大通识课程的比例最高;大类课程比例较低,但学分量与两所大学较一致;专业课程学分也是最高,因为浙大设置的工程应用型课程比较多。各校专业课程中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比较如图2所示,浙大的实验实践类课程比国外大学要高得多,这符合我国高校工科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是为社会提供工程应用型人才。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是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的核心和支柱,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获取合理优质“宽专交”知识结构的基本保证。因此要求专业培养方案从符合度、社会需求度和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审核,并强调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同类专业比较,关注社会对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中以生为本、求真务实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浙江大学关于制订2009-2012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的意见[G].浙江:浙江大学教务处, 2008, 12.

[2]“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 (2008修改稿) [G].2008.2.

[3]教育部“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电气信息类 (2009.4) G].2009.4.

[4]Arizona大学.Arizona大学光学科学与工程学科[EB/O L].2009-10-19].http://www.optics.arizona.edu/.

[5]Rochester大学.R ochester大学光学科学与工程学科[EB/O L].2009-10-19].http://www.optics.rochester.edu/.

专业培养方案 篇2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

53+2学分(1)思想政治类

14+2学分

3001010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01010102 中国近代史纲要

30010101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0010101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30010101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3(1)一 2 一 3 一 3 二 2(2)二

秋冬 春夏 春夏 秋冬 春夏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 培养目标

注重科学基础与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掌握现代食品科学基础理论和食品工程技术知识,具备科学研究与技术管理能力,能在食品生产、流通与行业监管领域从事规划管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安全与品质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

* 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食品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生产技术管理能力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食品相关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2.掌握食品工程单元和生产设备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具有生产流水线和食品生产设备运用能力和研究、设计、改进的初步能力:

3.掌握食品生产技术、质量分析和安全性控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设计和运用生产技术和工艺的能力,以及食品分析检验和先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能力; 4.具有食品生产过程技术经济分析和生产组织管理能力;

5.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食品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初步能力。

* 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工学

(2)学科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核心课程

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分析、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控制、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物性学

* 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食品安全导论

食品科学导论 研究型课程:食品营养与分析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 讨论型课程:食品高新技术

计划学制 3~6年

最低毕业学分 17

2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3001010106 贵州省情 T300120101 形势与政策

(2)军事体育类

9学分 3302110001 军事理论及军事训练 3002010301 体育1 3002010302 体育2 3002010303 体育3 3002010304 体育4

(3)外语类

14学分 0502010201 大学英语1 0502010202 大学英语2 0502010203 大学英语3 0502010204 大学英语4

学生也可选择修读相应的大学日语课程。(4)计算机类

3学分 TC80610901 大学计算机基础

(5)通识拓展课程

最低选修13学分 1)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最低选修3学分)T050120501 大学语文 T030101160 知识产权实务 T030101162 案例与法 T300120103 大学心理健康 T050120518 现代礼仪

2)自然科学课程(最低选修2学分)0704010602 食品安全导论 0704010604 食品科学导论 0704010601 药学概论 T070410600 生命科学导论

3)工程技术课程(最低选修6学分)T080120810 运筹学与系统工程 一 +2

2(1)一 1 一 2 一 2 二 2 二

3(1)一 4(1)一 4(1)二 3(1)二

3(1.5)一

一 2 二 2 二 1 一 2 三

二 2 二 2 二 2 二

秋冬 春夏

秋冬 秋冬 春夏 秋冬 春夏

秋冬 春夏 秋冬 春夏

秋冬

春夏 秋冬 秋冬 秋冬 春夏

秋冬 秋冬 秋冬 秋冬

春夏 0803100052 机械制图(非机类2)T0806312DX 信息安全概论 T080320801 先进制造导论

T080420805 自动化概论

4)艺术体育课程(最低选修2学分)T0504209ab 中国美术作品鉴赏 T300220902 健康体育与养身保健 T0504312ea 音乐名作选讲

2、学科大类课程

40学分(1)必修课程

25学分 0701010607 高等数学4-1 0701010608 高等数学4-2 0701010617 大学物理2 0701020602 大学物理实验2 0811010401 大学化学2-1 0811010402 大学化学2-2 0811010403 大化实验2-1 0811010404 大化实验2-2 0704031142 生物化学 0704031161 胶体化学

(2)选修课程

最低选修15学分 0704031242 免疫学 0704031251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 0704031262 仪器分析 0704031211 生物统计 0704031221 市场营销 0704031231 科技写作 0704031271 专业外语 0704031281 毒理学

3、专业课程

65学分(1)必修课程

35学分 0704041382 食品工程原理 0704041312 食品微生物学 0704041362 食品营养学* 0704041352 食品分析 0704041322 食品化学* 0704041514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 0704041525 食品加工企业管理

2.5(0.5)二

春夏 四 秋冬 2 四 秋冬 2 三 秋冬三 春夏 2 二 秋冬 2 三 春夏

2.5 一 秋冬 2.5 一 春夏 3 二 秋冬 1.5(1.5)二

秋冬 3.5 一 秋冬 3 一 春夏 2 一 秋冬 1 一 春夏 4 二 秋冬 2 二 春夏三 秋冬 3 三 秋冬 2 三 春夏 2(2)四 秋冬 2 二 春夏 2 四 秋冬 2 三 春夏 3(1)三 春夏

三 秋冬 4(1.5)二 春夏 2.5 三 秋冬 2 二 春夏 3(1)二 春夏 2 三 春夏 2 四

秋冬

0704041574 食品包装学 2 四 秋冬 0704041455 食品工厂设计 2(0.5)三 春夏 0704041545 食品风味学* 2 三 春夏 704041445 园产品加工学 3 三 春夏 0704041425 畜产品加工学* 3.5 四 秋冬 704041435 果蔬贮藏运销学 3 三 秋冬(2)选修课程

最低选修10学分

0704041415 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 2 四 秋冬 0704041515 功能食品* 2 四 秋冬 0704041564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的计算机应用 2 四 秋冬

食品质量认证 2 四 秋冬 0704041595 饮料工艺学* 2 四 秋冬 07040415a4 粮油加工学* 2 三 春夏 0704041392 食品生物技术 2 三 春夏 704041454 食品感官评定 2(1)三 秋冬(3)实践教学环节 12学分

07040413a2 食品营养与分析实验 3(3)三 秋冬 0704041465 食品工艺学实验1(贮藏)1.5(1.5)三 秋冬 0704041475 食品工艺学实验2(畜产)2.5(2.5)四 春夏 0704041485 食品工艺学实验3(园加与发酵)2(2)四 秋冬 0704051623 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参观实习3(3)四 全年(4)毕业论文(设计)

8学分

0704051663 毕业论文 8(8)四 春夏

4、个性课程

10学分

A、建议在本专业方面继续发展或准备从事食品科学工作的同学在以下选修课程中选修 0704041424 食品安全控制 3 四 秋冬 0704041535 食品卫生学* 2 四 秋冬 0704041555 食品添加剂 2 三 春夏 0704041565 食品物性学 2 四 秋冬 0704041575 食品高新技术 2 四 秋冬 0704041585 焙烤食品工艺学 2 三 春夏 0704041544 淀粉化学与工艺学 2 三 春夏 0704041584 畜禽解剖学 2 三 春夏 0704041594 水产品加工 2 三 春夏 07040415d4 普通话考级指导 1 三 春夏 B、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修其它专业大类课程、专业课程以及个性课程。

5、第二课堂

+4学分

0704051633 食品安全师岗位培训;HACCP、ISO、QS、GMP等管4(4)四 秋冬

理体系内审员培训;食品检验员培训

0704051643 参加学校社会实践活动;3.15食品质量安全宣传 0704051673 竞赛、比赛活动

0704051653 SRT科研创新活动;导师制科研实践(学院SRT)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析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

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与清华大学营建系合作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时称“造园”专业,开创了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的先河。近年来,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的缺失对我国风景园林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日渐显现。2006 年 4 月,教育部公布了《2005年度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结果的通知》“,风景园林”专业作为北京林业大学的新增专业首批获准招生,学制 4 年,授予工科学位。这意味着停止了 9 年的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招生工作再次开展,由此,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又进入了一个全面恢复和全新发展的局面。

一、职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园林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见表1)包括2种工程技术岗位,即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和园林绿化工程技术人员岗位,以及6种职业工种,即花卉园艺工、草坪建植工、插花员、盆景工、假山工、园林植物保护工等。可见,高职园林专业是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专业。

因此,高职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施工、植物栽培与管理、园林绿地管理等专业技能的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模式选择

实施“注重基础,工程结合、培养能力、拓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执行“通识教育 + 学科基础教育 + 专业教育 + 第二课堂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按“先大类培养、再专业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方式,实行以学生“有范围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和自主选择课程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学分制,努力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尽可能满足各类学生的求知和成才需要。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成人成才,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知识体系建设

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科涉及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综合性、实践性强,知识面广,具有相当的综合性和边缘性。正因为该专业内容十分繁杂,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多样化和完备化。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专业知识体系的四大平台:

3.1 生态类知识平台

以植物学基础、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栽植与养护管理、城市生态绿地规划、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风景园林生态工程等课程为代表;

3.2 艺术类知识平台

以素描、色彩、钢笔画与速写、国画、书法、园林美与园林艺术、风景摄影、盆景与插花艺术等课程为代表;

3.3 工学类知识平台

以建筑与园林制图、风景园林设计初步、测量学与 3S 技术、建筑构造与材料、建筑力学与结构、风景旅游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工程设计、建筑设计原理、古建筑设计原理、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为代表;

3.4 人文类知识平台

以中外建筑与园林史、中外风景园林思潮、环境心理学、建筑与园林法规、园林文学等课程为代表。

3.5 绿化工程方面

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应包括:(1)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技能;(2)园林树木的栽培与养护技能;(3)园林植物和花卉的繁育、栽培、种植施工等技能;(4)草坪的栽培管理与养护技能;(5)园林苗圃的建造和开发技能。

3.6 建筑艺术方面

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应包括:(1)园林建筑制图的技能;(2)园林建筑艺术设计的技能;(3)假山、喷泉、水池、风景墙、盆景和塑石等园林小品的设计与施工技能;(4)园林艺术品的设计与制作技能;(5)园林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管理技能。

四、“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根据高职园林专业各个教学模块的要求及教学进程,学校应与不同的园林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各年级实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园林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可以提高技能,增长见识。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经常参与园林企业的实际运作,既可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又可以把课堂搬到园林企业、园林施工现场开展实地教学,从而优化了教学内容。同时,“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也有助于拉近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促进学校利用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从而形成园林企业、学生和学校“三赢”的局面。

五、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将大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人类在新世纪中,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同时也向往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此,人类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必然日益增强。这就要求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的学术造诣和水平更上一层楼,促使社会对风景园林行业和专门人才的需求量迅猛增长。在这样大好形势下,风景园林专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生存挑战。因此,对于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工作者来说,一定要深化风景园林学科的改革,促进教育符合时代潮流。我们要提倡加强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和实践的联系,倡导风景园林专业“跨专业、跨领域”的通才教育,强化学生“批判性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走向“跨学科、多层次”的风景园林学教学模式,为市场经济培养出大批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温德华,范伶俐.林业行业技能型人才基本素质和能力体系的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2008(1):124—125.

专业培养方案 篇4

一、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

(一) 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1.适应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2.适应中国加入WTO、参与经济和金融国际竞争的需要;

3.注重能力的培养, 强调理论基础扎实, 能具体操作、会经营管理、具有协作、创新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4.优化以“订单培养”为主要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新路径。

5.确立“做学生欢迎之师、创社会满意专业、育时代有用之才”的价值理念, 按照“立足大金融, 面向大市场”的办学思路, 大力弘扬“尚德、精业、爱生”的教风和“诚信、明理、笃行”的学风;努力探索“教学与实践零距离, 教师与学生零间隙, 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和质量管理。

(二) 本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具备大专水平的文化素质, 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需要, 掌握现代财务信息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 满足社会对高层次、高素质、现代化、信息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适应各行业财务信息管理需要的第一线高级技术性应用人才。能胜任各单位财务信息处理工作;各金融机构各种票据、资金结算工作;各大商场、超市的会计工作;各企业仓库保管工作;面向社会从事记账代理、税务代理等咨询工作岗位。具有财务信息管理、商务谈判、计算机基本操作和英语基本应用能力。

二、专业特色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核心、素质作保证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完善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为实现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靠保证。

(一) 培养方向分析

1.成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指导委员会、积极开展专业建设工作

聘请各大商业银行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咨询指导工作, 成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指导委员会, 并定期召开专业教学计划修订研讨会, 适时进行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 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2.加强校企合作, “请进来、走出去”

专业发展要依托金融行业、依靠金融企业, 注重与各金融机构及金融企业特别是商业银行的联系与合作:一是聘请其高层管理者或业务能手为兼职教师, 定期为师生开展学术报告或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二是根据金融机构及企业业务发展需要, 制定培训方案及培训意向书, 提供培训场地、委派教师对其职工进行培训;三是与其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 定期组织专业教师与学生深入业务部门进行实践实习。

(二) 竞争环境分析

竞争环境分析主要是指竞争者分析。对于我院金融专业来讲, 竞争环境分析就是对开办金融学专业的其他高校的分析。金融专业的竞争环境概括来讲有以下几个特点:

1.竞争激烈。目前开办金融学专业的院校较多, 已经出现毕业生就业困难, 因此, 金融专业已被列为教育部控制布点专业。

2.竞争者在师资、办学经验和学科建设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3.竞争者一般在金融专业下设银行、投资经济、保险、理财等方向, 但特色不明显, 实践环节重视不够。

4.由于宏观金融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下降, 以及公司企业对金融理财人才的大量需求, 一些院校开始注意在金融专业下设公司金融方向, 以培养面向公司企业的微观金融理财人才。所以, 高职应用金融与实务专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专业,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市场需求

(一) 行业背景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 经济活。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将金融工作置于战略性全局性的高度, 明确提出要把金融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好, 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大大促进了经济金融的“互利双赢、共兴共荣”, 金融在湖南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随着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 在外资银行大批涌入中国的同时, 金融业的竞争已变得越来越激烈。金融业新增单位竞相涌现。

(二) 人才需求旺

我省除了国有商业银行外, 还相继成立了大大小小的数家股份制的商业银行。这些银行的成立, 给我省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但同时也给我省金融市场增加了新的风险。特别是在目前全世界面临严重的金融危机, 并且波及到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形势下, 迫切需要一大批具备各方面综合素质的金融人才。

(三) 结构明显“偏”

大部分企业的人才结构呈现“偏态”特征, 即企业对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永远小于对操作型人才的需求, 而这一特征在金融企业的岗位设置层次中表现得更为突出:首先, 从当前金融企业各岗位从业人员占比情况来看, 由于金融企业多采用“总行 (公司) ——分行 (公司) ——支行 (公司) ——营业性机构 (或代理机构) ”的机构层级设置方式, 支行 (公司) 以上层级的机构主要履行管理、研究、和产品开发等职能, 由于机构数量较少, 设置较少的管理及研发型岗位。而基层经营机构 (或代理机构) 作为业务终端, 数量众多并直接接触客户, 设置大量“客户服务型”和“业务操作型”岗位。

四、课程设计

(一) 设置原则

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技能原则。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应对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进行量化, 具体找出特定岗位群的通用技能点。再进一步考虑形成这些技能的知识是什么, 提供这些知识的课程是什么, 这样才能最终确定应该设置什么课程。

理论课程设置的原则——必需原则。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以金融一线职业岗位群通用技能人才的培养为目标, 而技能的形成是一种内化的过程, 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也需要在实践中对理论进行感悟。因此, 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忽视理论的作用, 理论学习是必需的, 对专业技能形成必需的理论课的设置理所应当。

课程结构设计的原则——模块化原则。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可以按照职业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模块, 也可以按照职业能力的构成设计模块, 还可以按照职业工作岗位设计模块, 同一模块的课程可安排在一起, 一个学期完成一个或两个模块的教学, 做到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工作实际一致。但无论采用哪种模块形式, 都必须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 专业核心课程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主要讲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基本概述、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银行业务管理的原则与规定、各种具体贷款形式及管理和贷款的风险管理和评估等内容, 使学生具备从事银行业务管理的基础。

2.财务管理

它是研究企业在一定的理财环境下, 如何正确地进行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管理决策以及财务分析等实务工作, 并处理好各方面的财务关系, 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的一门应用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了解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并能将其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 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效地处理和解决各种财务管理分析、决策等问题。

3.国际金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 并能把这些知识与国际贸易结合起来, 以适应国际贸易工作的要求。

4.银行保险

本课程主要讲授银行保险基础知识和相关基础理论, 使学生系统银行保险基本理论, 基本内容、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 为从事银保合作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教学实践

学院在课程建设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的综合资源, 紧紧围绕专业核心技能的形成,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培养基本人文素质和基本能力的优质课程, 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针对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岗位特定能力, 同时, 建设与核心技能训练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库, 包括学习资源、实训项目、培训项目、习题库、行业产业标准等内容, 为拓展学生能力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

1.一体化课程教学

所谓一体化课程是指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的课程。这类课程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作引领, 以移植的岗位工作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以模拟岗位操作过程组织教学过程, 以实训室作为教学场地, 教学练相结合, 是仿真的实践教学。通过这一步模拟的训练, 学生能够具备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能力, 但此时学生尚未从事过真实的业务。

2.情境教学

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设置, 目的是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形成较强的职业工作能力, 能迅速融入日后的工作并做出业绩。要做到这一点,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要让学生及早地熟悉职业工作, 了解职业工作的规则、程序、规格要求等。在学生不能利用在校期间进入金融机构顶岗实习的情况下, 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应当在实践教学中尽可能地模拟职业工作任务, 按照真实的职场工作程序、操作制度、质量要求进行组织实施, 坚持实践教学在实训方式上以情境教学为主。

3.实习教学

顶岗实习是最后的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到企业顶岗, 教学活动以学生所在岗位的工作任务作引领, 以所在岗位业务工作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以工作场所作为教学场所, 是在真实的岗位作为准员工进行真实的工作。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 使学生具备独立履行岗位职责并走向正式就业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 我们着眼学生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不要受已有知识的束缚, 要敢于突破已有的“知识圈”, 敢于创造性地实践。教师应该从企业培训中积累经验, 加强案例引导、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从实习实训方案制定、实训操作、案例分析、解决实训中的问题, 直至实训报告的完成各环节,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毕业后进行创造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时期的金融管理实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按照时代要求, 以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毕业生为主要目标。目前的中国经济正行驶在快车道上迅猛前进, 高级金融性人才不足, 高职院校应该在此大好形势下, 培养出优质的金融与实务人才, 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以实现毕业生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的价值最大化。

摘要: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应从金融机构管理岗位下移到基层金融机构一线岗位, 构建基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的职业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岗位特定能力、拓展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要求, 设计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从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 专业特色, 市场需求, 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孙云志, 何玉宏.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09) .

[2]吴勇军, 周文娟.抓好校企合作的关键节点[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02) .

[3]张丽芳.高职经管类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02) .

翻译专业培养方案 篇5

本方向的学生经过四年本科阶段的学习,应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深厚的中西文化修养,熟悉中、英语言差别,熟练掌握口、笔译翻译技巧与策略,同时第二外语达到初、中级水平,从而能够胜任比较专业的英语口、笔译及初级水平的第二外语翻译工作。本方向同时注重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因此该方向的毕业生也可进入政府、企事业单位及跨国公司等不同部门从事广义的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工作。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1、学生具有外语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语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

2、在基础阶段(1、2年级)应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制的《高等学

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为基准,使学生在英语语音、基础语法及听说能力上具备良好的素养,在第二学年能够在自愿基础上参加并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组织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3、在基础阶段,以语言技能课为主,同时指导学生按一定比例选修全校性的公选课、素质教育选

修课,以增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4、在高级阶段(3、4年级),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制的《高等

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在学生通过基础阶段的训练已经掌握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语言规律和文化知识的传授。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包括连传技巧、同传培训,专题口译和笔译等。

5、鼓励处于高级阶段的学生在第四学年中自愿参加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

语组组织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6、在高级阶段还要指导学生上好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英语文字处理实习课及多媒体教学课,使学

生在从事企、事业单位和涉外单位的翻译、高校教学及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时,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7、作为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学生,原则上要以学院所提供的一门小语种作为第二外国语。

三、授予学位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程内总学时

五、专业核心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泛读、英语写作、英语听说、连续传译、笔译、高级阅读、毕业论文写作、第二外语。

六、专业特色课程

口译系列课程(专题口译、国际会议同传、FGD同传)、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语言对比、计算机辅助翻译。

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一)

专业培养方案 篇6

关键词:农业;信息技术;教育;大专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7-112-2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渗入,农业信息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受到农业类院校的广泛重视。农业类院校在探索培养适合农业信息技术产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有不同的尝试。本文以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教学案例为例,探究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为寻找更为合理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式提供参考。

1 培养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必要性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力水平与我国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而传统农业费时费力,传统生产方式急需得到改善。电子信息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几乎渗透至各行各业。信息技术主要是指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总称,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科学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一改传统农业费时费力且生产效率低下等缺点,让农业生产变的更加高效。如根据专家的经验知识,开发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对一线农业生产提供施肥决策、农药使用指导等帮助,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

农业信息技术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的收集、存贮、传递、处理、分析和利用的技术[1]。农业信息多种多样,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气候、水分、养分等等信息都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影响农作物的交易价值。而这些农作物生长条件,农作物的产量品质指标,农产品的交易价格等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合理分配至关重要。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快速提取有效信息,指导决策。

信息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信息化的发展水平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农业信息技术专业在今年蓬勃发展,各大农业类高校纷纷开设农业信息技术专业。目的就是培养农业信息技术人才,推动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是较早开设农业信息技术系的高职院校。在2012年开始农业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第一年招收本专业20人,第二年32人,第三年的70人,到第四年的110人。人数在逐年递增,社会对农业信息技术的关注度显著提高。

表1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信息技术人才

专业录取人数

[项目\&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人数\&20\&32\&70\&110\&]

2 现行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以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信息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为例。农业信息技术专业意在培养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备农学、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安全检测等基本知识。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素养,具备农学、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安全检测等基本知识,掌握农业信息管理、农业应用系统开发和农业生产过程监控等基本技能,能把信息技术熟练运用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过程,能在农业管理、农业生产、农产品营销及农业信息服务等行业中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使用与维护等工作,适应农业信息化技术相关岗位需要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2]。

由表2可以看出,农业信息技术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需要考取的技能证书均为计算机方向的证书,而涉农的证书基本没有。

农业信息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为《农学概论》、《农作物生产技术》、《农产品安全监测》、《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网页制作》、《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自动识别技术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农业数据库应用》、《农贸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农业自动化控制》等。专业拓展课程为《农业气象》、《田间试验统计》、《农业遥感技术》、《现代物流技术》、《农产品市场营销》、《电气控制与PLC》、《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新技术专题讲座》等。涉农课程所占的比重较轻。在农业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上面的侧重点偏重信息技术。

3 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式的不足及解决建议

3.1 农业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专业比例不均衡

农业信息技术专业的开课学院目前有两种。第一种情况是由农学院开设,特点是农学专业的教师多,农学类课程较为有经验。缺点是计算机类课程开设不足,导致学生农学知识丰富,但软件开发等能力欠缺。第二种情况是由计算机学院开设农业信息技术专业,优点是计算机专业教师比重大,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经验丰富,而缺点同样明显,农学类课程比重低,不系统。

鉴于以上的论述,本人认为农业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培养方案应该由农学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共同制定,培养的教师团队农学与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比例应该均衡。农学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做到并重,让学生在两个方面均达到一定的能力水平。

3.2 农业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学方向没有针对具体的岗位需求

大专类院校的农业信息技术专业在最近几年比较热门,有不少学院都顺应市场的需求开始设立农业信息技术专业,为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助力。但是,农业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并没有很好的就业竞争力。纠其原因,我个人认为是农业信息技术专业在教学上并没有针对岗位需要的具体技能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专科类学校本身的目标就是培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根本。但是目前农业信息技术岗位不明确。具体技能模糊。

鉴于以上的论述,本人认为农业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培养方案应该针对具体岗位设定相关课程。了解本专业主要就业方向,针对岗位进行教学。

参 考 文 献

[1] 孙世民,周衍平,景奉水,等.试论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4):211-214.

高职模具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篇7

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 并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技术工作的技能。对于模具专业的学生来讲, 应该是培养出既深入掌握模具设计理论和模具制造工艺等理论性知识, 同时具备从事典型模具设计, 制造, 装配等实际应用能力, 这样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专业能力取决于学校课程的设置合理与否。模具专业的课程设置合理, 内容贴近实际需要, 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能力。

1 模具专业学生的能力范围

模具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有哪些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模具专业教学的实践以及和一些同行的交流, 概括起来, 关键是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1.1 模具制图的能力现今模具专业机械制图课程仍采用机械

类专业通用教材, 这对于学生打好制图基础是有益的。然而学生在读模具图时仍会遇到很大困难, 甚至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 归根到底就在于制图课程上所涉及的内容属于机械类专业通用知识, 而模具制图有着自身独特的复杂性。

1.2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的熟悉也就是常规机械加工手段的

运用, 包括车、铣、刨、磨等加工工艺及技能的培养。这些能力为从事机械制造奠定技能基础, 也为机械产品设计提供丰富的实践认知。而目前有些高职院校仍停留在普通高校金工实习的认识上, 相关实训组织流于形式, 课时又少, 以至于学生泛泛而过。

1.3 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这是整个模具专业的核心能力。目前

很多学校在这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以建设,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 部分院校由于不能认清模具教学的特殊规律, 以至于抓不住重点, 事倍功半。有些高职院校仍习惯按照普通高校本科课程的思维, 片面强调设计能力, 理论教学上大而全, 脱离实际。也有片面强调数控技术教学, 以为模具专业就是数控机床加工, 还有有片面强调某些软件的教学, 将某些CAD/CAM软件的地位和作用过于夸大, 以至于有些学生误以为只要学好这些软件就能进行模具设计和制造。

实践证明, 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的各方面是一体的, 在教学中是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

1.4 模具装配与调整基础知识这一能力是对模具结构原理的

深入认识,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全面检验模具设计、制造工艺环节的得失。为今后从事设计、制造工作提供可行性分析的经验。

2 专业能力的培养思路

2.1 加强模具制图、识图能力具体可在制图教学结束后联系模具图形实例, 安排模具测绘实训作为机械制图的后续课程。

在教学设计上, 以一副典型注塑模具为例, 安排相应的拆卸、测绘、装配技能实训课题。实训中可先行安排多媒体教学, 让学生观看该模具的装配视频文件, 学生对照实物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并在教师指导下确定拆卸顺序。拆卸时将动定模分开各自拆卸, 拆卸下来的零件按顺序放好, 并尽快清洗上油。大致的步骤可这样进行: (1) 拆卸前, 应测量总体尺寸, 画出模具的总体结构草图。 (2) 拆卸后对照实际零部件, 按实测所得画出个零部件的结构草图。 (3) 对实测数据分别圆整, 按照圆整后的尺寸绘制各零部件的结构图, 根据装配基准, 确定标注方式。 (4) 按所测尺寸完成拆卸模具的装配图。 (5) 将所拆零件依次复原, 其顺序可参照拆卸的反顺序。复原时对照所绘制的装配图进行, 以便发现装配图的不足之处。

有条件的可在这一环节安排用相应的软件绘制所测图样。学生经过这样的实训对模具的基本结构、制图表达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有利于后续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2.2 机械加工理论与实训的一体化教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

的课程应紧扣机械加工实训, 二者融为一体, 使学生用所学工艺知识指导实训, 并在实训操作中加深对机械制造工艺的理解。

机械加工成型工艺的方法比较多, 关键是选好典型的课题和确定相应的加工手段, 尽量体现常见机床的使用。在实训中我们选择了V型块的加工这样一个典型课题, 涉及的操作有粗刨, 平面的粗铣和精铣, 平面磨削, 直槽卧铣, 铣V形槽和燕尾槽等技能, 对涉及的刀具、夹具、量具、机床调整在理论教学中予以同步讲授, 学生学完这一课题后, 事实上已经成功的跨入机床加工的入门阶段, 可以在后续作业中安排提高的课题, 以加强其能力。

2.3 模具设计、制造一体化教学在这一教学环节上, 应使学生

在初步掌握模具设计及制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进行某些典型冲压、注塑模具的设计, 从模仿实例设计到关键工艺零件的自主创新设计, 逐步加深对设计知识的熟悉, 并运用模具制造工艺手段加以实现, 在此过程中熟悉各种工艺的特点。

以注塑模具设计为例, 首先应对拟设计的塑件进行设计, 可用三维软件予以造型, 讨论其结构合理性。进入模具设计阶段后, 首先确定成型零件即型芯和型腔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了解相应成型树脂的性质, 核算注塑机的能力, 确定模具的制造方案。

进入模具结构设计环节后, 分别进行模具各结构单元设计, 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浇注系统、脱模机构、冷却系统等机构的熟悉。这一过程在相应CAD/CAM软件的支撑下效果更好。

设计完毕后, 就可以输出工程图, 并且对需要加工的零件作制造工艺性分析, 对其中的型芯, 型腔等需用数控加工的零件做后置处理。

加工中注意发现零件的工艺性合理与否, 加以记录, 便于反馈到设计环节。

2.4 模具装配与调整将前述学生自行设计、制造的模具进行装

配, 调整, 并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试模、修正, 通过对模具试模调整结果的分析, 总结得失, 有利于形成贴近实际的模具设计思路和模具制造工艺方案的设计能力。

装配实训前将已经加工的定模及型腔精修, 然后将型芯与固定板组装, 注意保证与固定板安装的形位公差, 然后开始装配导向机构各零部件, 保证其运动精度, 其次完成浇口套以及推出机构的安装, 在此基础上完成动定模的其余装配及总装。

以上完成后有条件的应该安排试模调试环节。可在实训基地技术人员指导下将模具与注射机进行安装连接, 进行合模与开模距离调整, 闭模松紧调整, 顶出距离调整等调整工作, 然后进行试模, 分析产生的问题, 尤其注意与模具设计制造有关的问题, 将总结出的经验反馈到相应的前面环节中去。

模具技术是不断发展创新的应用技术, 因此上述教学环节应着力体现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引导学生关注高新制造技术在模具上的应用,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

3 毕业学生的跟踪反馈

学生专业能力究竟如何, 要看其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情况。在这一方面, 我校坚持经常与毕业的学生及用人单位及时沟通, 了解学生所学内容与生产一线的吻合情况, 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尤其是针对模具企业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 我们在教学中及时增加模具专业教学内容中机械加工、数控技术、CAD/CAM软件应用等方面的比重, 更新实训课题, 与生产一线紧密衔接。这些都有力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得到各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许。

参考文献

[1]成型模具设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冲压模具设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如何培养法律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 篇8

笔者认为, 培养法律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 应该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注重传播法律精神

1.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法律的公平、正义精神在现代社会主要表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中国, 传播这种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法律专业的学生只有具有了这种精神, 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我们的国家也才能在法治国家建设方面取得进步。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建设可以通过加快立法进程在短时间内完成, 但一个国家民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却需要很长时间。众所周知, 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往往是由民众的法律意识决定的, 而不是法律制度。向法律专业学生传播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 就是要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并通过他们向一般民众传播这种精神, 从而提高国民整体的法律意识水平。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法律制度的规定时要深入分析, 讲清楚法律规定背后蕴涵的法律精神, 不能只对法律规定作简单的介绍, 因为学生理解法律规定比记住法律规定本身更重要。

2. 注意传播现代法治意识

现代法治国家的主要标志就是普通民众是国家的主人, 民众通过共同制定法律的形式来治理国家, 国家以工作人员负责把体现民众意志的法律付诸实施。所以, 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关键是制定出体现民众意志的法律, 并使制定的法律真正得以实施。基于此, 教师在授课时就要将现代法治意识贯穿于整个法律制度的讲解过程中, 并以现代法治意识作为理解和讲授法律规定的基础, 而不是以专制等意识作为理解法律规定的根基。例如, 要向学生讲解“法律没有规定的事项对于民众即是自由、对于国家机关即是禁止”等法治精神。

3. 注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现代法律既然是人们共同制定的、为保护人们的共同利益而设立的行为规范, 就应该得到人们的遵守。规则意识是现代人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学习和研究人们行为规范的法律专业学生, 更应该具备规则意识。另外,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除了理论上的讲解, 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例如, 教师要告诉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规则和标准, 并询问学生对此标准和规则是否有意见, 在大多数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就应该严格按照这个标准和规则执行。身教胜于言传, 教师要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

二、引导学生明白法律的局限性

1. 使学生了解法律的界限

刚接触法律的人往往认为法律能解决所有社会矛盾。实际上, 法律有自身的局限性, 对一些社会问题是无能为力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很多事情法律无法规范。法律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中的一种, 除此之外还有纪律、道德、教规、思想教育等社会调整方法。法律通常只能有效地控制公开的、外显的社会行为, 而很难控制个人隐秘的行为, 更无法控制人们的思想。那些试图控制人们私生活和思想的法律, 如控制人们婚外性行为的法律或者强制人们信仰某一思想的法律, 从来就没有取得过真正的成功。

(2) 法律规范本身有很多疏漏。世界上从来不存在没有任何疏漏的法律, 这就使得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社会关系没有被规范, 而法律也无法对其进行调整。

(3) 社会不断发展。法律是相对稳定的、静止的, 社会生活却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法律规定落后于社会生活的情况经常出现, 因此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是暂时无法运用法律来调整的。

讲解清楚法律的界限, 就能避免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进行无谓的尝试。

2. 使学生了解现实因素的限制

不可否认, 近年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 但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进入法治社会。

(1) 由于一些法律规定脱离社会现实, 因此, 在基层按照法律规定对一些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未必比按照习惯调整更有效、更公平。如果强行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调整, 就只会引起新的社会矛盾, 并从根本上违背法律的公平、正义精神。

(2) 权大于法的现象仍然存在。很多时候, 法律只能在权力挤占下的有限空间运行, 而这种现象只能慢慢改变。

使学生明白中国的法治现实, 能防止学生在进入社会被撞得头破血流后产生严重的挫折感, 从而使法律专业毕业生能够为此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 为我国进行法治建设积蓄能量。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批判性思维是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界、心理学界和哲学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20世纪70年代, 随着批判性思维运动在美国的兴起, 批判性思维课程率先在美国继而在世界范围内进入大学课堂。进入21世纪以来, 批判性思维教育更是得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他们主张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并列为思维的两大基本技能。

法律人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 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际上, 批判性思维就是法律人的主要思维形式, 法律人需要借助概念、法律规定和事实证据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 处理复杂的事务, 并且发现推理中的漏洞, 批判性思维恰恰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很多时候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明确告诉学生, 课本和教师的讲解都可能有错误, 并培养学生发现课本和教师讲解错误的能力。教师还要多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课堂上, 学生犯错误时, 教师要以说理式批评教育为主, 允许学生辩解。总之, 教师要在每节课的教学中, 注意培养学生将来做法律人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运用“法言法语”的能力和“入乡随俗”的能力

所谓“法言法语”, 就是交流时使用法律上的概念和术语。法律上的概念和术语往往有自己准确、固定的含义, 这样交流起来能够避免歧义, 使得用语准确、逻辑严密。法律专业的学生通过对法律概念的理解、掌握和对法律的学习、训练, 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法律上的概念和术语进行交流。一个法律人“法言法语”水平的高低, 常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所受到的法律专业训练水平的高低。法律专业的学生在同法律学者、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人交流时, 要提倡使用“法言法语”, 就是所谓面对“内行”不要说“外行话”, 否则, 交流起来就会出现用语不准、歧义、逻辑不严密等问题。因此, 法律专业学生应该刻苦学习法律知识, 努力提高自己的“法言法语”水平, 以使自己毕业后能够直接与其他法律人交流, 顺利地处理法律事务。此外, 教师在课堂上也要用“法言法语”授课, 以培养学生运用“法言法语”的习惯。

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 教师还要使法律专业学生学会“入乡随俗”。一些法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到基层工作, 处理法律事务时常常面对一些普通民众, 这就需要他们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法律术语。因此,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所学的法律知识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鼓励学生到基层工作, 以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海洋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调整与探索 篇9

一、存在主要问题

1. 课程设置。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海洋学院成立于2004年12月, 迄今为止9年了。这9年中海洋学院的本科教学在摸索中前进, 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善, 先后经历了3次大的改革。但是课程设置主要问题表现为: (1) 2004—2006年, 课程设置与学分存在矛盾, 学院开设的部分课程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导致无法正常开设;有些选修课与本专业相关性太差。 (2) 2007年, 我院培养方案做了较大的调整。随着2003级, 即第一届从地质学院海洋中心分离出来的本科生的毕业, 又暴露出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弊端, 即海洋生物方向专业没有跟地质大学的地质特色密切结合, 课程设置零散而无重点。学生专业优势不突出, 用人单位产生很多疑惑而不利于学生顺利就业。 (3) 2008年, 增加能结合生物与地质环境, 突出地质特色的专业课, 如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矿物与岩石、海底构造地质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微体古生物课程。这次调整是海洋学院一次比较重要的调整, 深得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是在实施过程中, 经过多次学生座谈、教学研讨及用人单位信息反馈, 现行的培养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2. 课程衔接。

现行的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 课程内容重复及课程衔接的问题有所显现。内容重复主要表现同一方向, 专业主干课的课程与院定选修课的课程有部分内容重复, 选修课中两门课程会有部分重复, 同一位教师上的同一类课程会有部分讲课内容重复。如, 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开设了某一门课程, 在院定选修课中又有一门类似的。以海洋油气方向为例, 专业主干课程中有海洋油气地质学, 院定选修课中又有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同一位老师既讲全球海上油气区地质, 又讲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会有部分内容重复。同时由于海洋科学专业包含方向较多, 多年来学院根据国内所需并结合学院实际师资力量一直在对学科方向进行调整, 导致课程设置、结构、内容等方面随意性较强。具体表现为课程内容含括面广、深度不够、专业课程主线不清、课程体系较散、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科方向等。

3. 实践教学的问题。

由于经费不足、学院底子薄、海洋科学专业特殊性等方面的原因, 实践教学中最突出问题是缺乏固定的实习基地和实习的连续性, 具有“游击”式的实习方式。2005—2007年, 我院实行一年级北戴河生产实习、二年级本科日照海洋科学综合教学实习, 实习经费严重不足, 每年东拼西凑。之后日照实习基地与我校的合作关系结束, 我院的综合教学实习基地成了新问题。2008—2010年, 考虑到海洋科学专业必须涉海, 同时经费严重不足等原因, 将一、二年级实习合二为一在北戴河进行, 并将实习时间延长至5周。即便如此, 由于北戴河实习基底每年承担的实习任务较重, 5周的实习时间也不可能完全保障, 从实习效果上看也不明显, 三年级生产实习也存在一些问题。生产实习关系着学生的毕业论文, 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科研或其他工作中的第一步, 但是原方案执行过程中有些不尽如人意。或是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连接不够紧密, 或是实验条件有限, 学生的实习效果为此大打折扣。

二、新教学培养方案调整情况及形成

1. 根据学校新的总课时安排, 调整专业基础课门数和教学内容。

根据学校新的培养方案制订要求, 课程分为“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实践必修课和校内公选课”的分段组合方式, 并进行了课程整合与优化, 所选的课程互相衔接、循序渐进;分清主次, 强化专业基础课、明确专业主干课, 扩大校内公选课程的选择范围;明确各门课程和各环节的内容、范围, 注意相互间的联系和衔接, 避免重叠和断层。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设置, 以海洋地质学、海洋化学、海洋地球物理探测为基本, 新培养方案的专业基础课增加了《地球科学概论B》, 并且把三门原来分给一个方向上的课程提前到专业基础课里, 即《海洋生物学》、《古生物学与地史学》、《矿物与岩石》。以突出我们的专业特色, 强调以地球科学为坚实基础, 通过对海洋的结构构造、物质组成、包容水-岩、海-气和海-陆交互作用等方面的系统学习, 认识海洋的构造演化、海洋物质的分布及交换规律和海水的运动过程, 服务于海洋资源和环境保护。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增强适应性、强调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思路, 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 遵循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的原则, 为学生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和发展方向。

2. 调整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 并确定主干课程负责人。

新的培养方案中, 海洋科学专业的两个方向确定不变, 保持海洋油气与海洋地质与环境两个方向, 专业主干课程进行了部分调整。学时由各320增加各480;原方案中海洋油气方向的主干课《沉积岩与沉积相》打通到两个方向共同上。在增加专业基础课环节中地学和岩石学课程的基础上, 使学生的地学专业基础更厚实。每一门主干课程, 落实了课程负责人和主讲合讲教师, 保证每一门课程都有两三位教师共同负责, 逐渐建立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小团体, 以保证本门课程的内容、教学效果以及保证在按照培养方案的时间内可以顺利开出。

3. 调整实践教学体系、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和目标。

新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 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践, 在重视基础理论课教学的同时,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日常教学中注意合理安排实验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重视和加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把学生获取知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暑期实习我们保留了大一的北戴河生产实习, 同时增加涉海内容的比例;大二的地质实习, 我们首次加入了周口店地质教学实习, 并将实习放在了《地球科学概论B》和《矿物与岩石》课程结束之后。理论知识结合周口店大跨度的地质年代和丰富的地质地貌必将使我院本科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大三的生产实习也做了相应要求, 要求必须与知道教师的科研项目, 及相关生产或科研单位密切联系, 注意教学与科研、生产的结合, 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参与科技活动, 接受初步的科研方法训练。

三、新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特色

在新的培养方案框架下, 对两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做了深入的讨论, 细致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相互衔接以及实验课时的安排, 结合主干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逐渐形成了海洋科学专业的特色。

1. 依托学校传统优势, 强化“海洋科学”专业地学基础。

海洋科学由于具有涉及面广、方向多等特点, 早期培养方案 (包括2004、2007年的培养方案) 基于这些特点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设计了相应课程。但从授课效果和教学体系上看, 明显存在一些不足, 如课程内容含括面广, 但深度不够;课程缺乏体系、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科方向等。导致这些不足的出现主要在于学院在课程设置之前尽管对海洋科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学科的方向凝练不够, 或者目标方向一直较为模糊。基于上述原因, 根据国内外海洋科学发展趋势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 决定依托我校在地球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和雄厚基础, 加强我院“海洋科学”学科中的地学知识的培养, 沿袭并深化“海洋地质与环境”和“海洋油气资源”两个专业方向的构成。结合专业方向分别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深入剖析, 首先打通一部分课程, 如将原来只在海洋油气资源方向讲授的《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放到专业基础课中, 将原来只在海洋地质与环境方向讲授的《矿物与岩石》作为两个方向共同的基础课程等。其次删减一部分与其他课程有重合或专业基础性不强的课程, 如《海洋资源》、《综合地质学》等, 同时根据专业需要将《海洋生物学》的课时进行了适当减少, 由原来的80学时减为64学时。此外, 根据方向需要新设置一部分课程, 如《地史与古生物学》、海洋油气资源方向的《油层物理基础》等。

2. 紧密围绕学科方向, 加强课程衔接, 制订并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和内容。

随着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是人才加工的“工厂”, 学生是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我院对本科生培养的基本原则为:人才培养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向综合性发展;学科的发展走向前缘性;注重“实践性”人才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中, 充分做到: (1) 注重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前沿性。根据课程体系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编写配套教材, 要根据海洋科学发展特点、国家关注重点、同类大学及院校专业特色、我院发展方向以及学院自身情况等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内容。开设基础地学综合性课程, 如《海洋科学概论》、《海洋地质学》、《地球科学概论 (B) 》等, 旨在加强学生的基础地质、海洋地质的综合培养和素质教育。同时在课程体系中也要设置反映学科发展和交叉边缘的课程, 如《海洋微体古生物学》、《海洋地质微生物学》、《海洋生态学》。使专业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教学与生产实习结合起来, 加强课程的现代科技内容建设, 如针对海洋油气资源研究的前沿热点, 学院提出了深水油气勘探的学科发展方向, 结合深水油气勘探的特点和难点, 学院重点加强了地球物理探测以及相应技术方法课程的设置。 (2) 注重课程体系的层次性、衔接性。在多种形式的讨论中, 对早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课程衔接、重复等现象予以深入分析, 提出了课程必须注重层次性、课程之间相互衔接等关键问题。以海洋地质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等为主干学科, 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增强适应性、强调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思路, 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 遵循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的原则, 为学生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和发展方向。因此进一步进行课程整合与优化, 使得所选课程互相衔接、循序渐进;分清主次, 强化专业基础课、明确专业主干课, 扩大校内公选课程的选择范围;明确各门课程和各环节的内容、范围, 注意相互间的联系和衔接, 避免重叠和断层。根据上述要求和原则, 首先明确每们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 并分别编写课程的教学大纲;然后及时组织学院内外专家、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专业主干课教师, 对每一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审核, 确定主要的知识点, 同时根据整个教学体系的设定, 考虑课程之间的承接及衔接关系进行各个专业课程的内容和课时量进行适当调整。对于新开课程我们采取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 根据教师的专业特色和学院学科发展的需要, 积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调研, 重点分析该课程在国内外高校授课现状、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与学院学科发展的紧密程度以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在此基础上, 组织老师编写相应的教学大纲, 并进行全院范围内的讨论、修改和最终成型。 (3) 注重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强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注意到理论联系实践, 在重视基础理论课教学的同时,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意教学与科研、生产的结合, 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参与科技活动, 接受初步的科研方法训练;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确定合理的知识结构,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重视和加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把学生获取知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必须要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做到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生产实践三段教学环节紧密结合[1]。对课堂教学和实验型教学要求具有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同时加强相互之间的衔接, 形成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基础性实践教学, 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在实践教学中的比重, 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及智力的开发。教师将产、学、研合作项目中积累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知识融入教学中, 科研实践中掌握的高新技术知识、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发展动态贯穿在教学中。培养方案的修改和重新制订是实现我校海洋科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基础, 但同时也是学院长期发展的第一步。如何巩固教改成果、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有效实施、力争使得我院本科教学在学校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亟须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 课程教学既是决定我院海洋科学人才培养中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最基本标志, 又是学院科研、师资和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加强课程建设、突破名师精品是重中之重。把优质课改为内涵更为丰富的精品课程建设, 有些课程如《海洋地质学》在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准, 具备冲击精品教材或名师的条件, 同时这些课程又将起到示范和牵动作用, 以此推动学院其他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同时注意教材建设, 明确提出建设基本原则是:重在质量, 选用编写并举, 突出特色, 重点支持。加强教材质量和实用性的监督, 学院每学期利用初期、期中进行教学检查、领导干部听课、督导团听课等方式, 进行教材到位、使用的信息反馈, 到期末进行评价的措施, 确保教材使用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重在教育观念的转换, 改变思维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注重实施创新教育。要从片面要求学生学好对口专业的知识转变到素质教育价值观;由强调统一、刚性的教学模式转向更加重视学生差异和个性特点;由奉行“专业中心论”, 转向让学生自己根据需要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 逐步转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主动学习[2]。因此学院当前教学重点工作将根据现有师资力量情况, 提出实施教师培训的“三项工程”, 即:青年教师培训工程、以老带新的素质提高工程和名师示范工程等。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将对深化教学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宏涛, 曹丽颖, 吴锡冬.关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8 (3) :48-50.

[2]霍朋.利用优势资源、深化高校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 2010, (18) .

专业培养方案 篇10

专业定位与设置分析

专业设置背景 (1) 通信行业、产业不断发展和升级, 特别是3G、LTE、三网融合等技术的发展, 带动了市场对通信工程建设类人才的大量需求; (2) 通信工程建设类 (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调测、维护、工程监理及管理) 工作岗位实践技能要求较高,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与之相符; (3) 当前此类代维、施工就业企业较多, 岗位需求量较大。

专业特征分析 (1) 本专业方向就业岗位层次更适合高职院校学生, 但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实践技能要求也较高, 职业岗位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例如, 可以由简单的勘测员、线路及室分设计员、设计工程师成长为设计经理, 由普通的施工人员、工程督导、工程经理成长为项目经理。 (2) 毕业生就业企业多数为通信代维、施工类企业, 学生就业多数定位于设备安装、调测, 线路施工、维护等岗位, 部分学生从事通信工程设计类工作。 (3) 通信技术更新较快, 因此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并加以运用的能力。

职业岗位群分析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通信工程勘察设计、通信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监理及管理三大类职业岗位群, 毕业后可以担任查勘员、设计员、工程制图员、设备安装工程师、线路维护工程师、调测工程师、工程督导、监理员及工程项目经理等。其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以及所需职业资格认证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通信行业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能吃苦耐劳、诚信求实、爱岗敬业、团结协作, 具有通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调测、维护、监理及管理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毕业后能从事通信设备安装调测、通信线路施工及维护、基站勘察设计、线路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及项目管理等工作。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以“四个嵌入”的基本理念为指导, 适时融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内容和企业主流技术, 构建并实施反映通信行业职业岗位需求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首先, 以学院“四个嵌入”基本理念为指导, 把握好专业课程建设总体方向。“四个嵌入”的具体内涵即“将职业培训体系嵌入学历教育体系, 将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嵌入专业课程, 将行业标准嵌入教学大纲, 将企业文化嵌入校内环境”。基于与中兴通讯、讯方通信、江苏邮电建工、广州龙腾中望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经验, 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开设《通信行业职业规划》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专业范畴、就业方向、岗位技能要求以及作为一名合格的通信工程师应有的职业素质, 毕业前一学期邀请企业人员来校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断提升合作层次, 将中兴通讯的电信工程施工工程师认证、中望CAD工程师认证、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师认证、深圳讯方通信无线基站建设维护认证等内容和要求嵌入专业课程中, 学生学习完成相关课程之后可直接参加认证考试。将企业对人才的技能、素质要求嵌入教学大纲中。通过教师在企业的培训将企业文化纳入课堂教学环境中。其次, 注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果的转化, 充分发挥好大赛对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及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在2009、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通信项目竞赛中, 我院代表队均获得团体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本专业经过这两届通信技能大赛的经验积累, 已将与本专业相关的技能大赛项目内容融入课程建设和设置中, 开发了本专业的《通信工程制图》技术基础课程和《通信工程概预算》、《通信管线工程设计》、《移动基站勘察设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4门工作任务课程, 并增设了《FTTX接入施工实训》整周实训课程和《无线网络规划优化》、《三网融合技术与应用》2门专业拓展课程, 这些课程的内容、技能要求、项目化实施及考核方法均来源于大赛。大赛也带动了本专业实验实训平台的建设, 建成了WCDMA无线基站、3G仿真实训、通信工程制图实训、通信工程概预算实训、通信工程施工及EPON技术实训等平台。总之, 技能大赛引领了人才培养的方向, 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 基于校企合作平台, 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 构建了反映实际工作岗位技能要求的课程体系。即由“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分析论证→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归并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确定典型学习任务”六大步骤工作过程分析及转换, 最终形成了本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学习领域课程的构建校企深度融合, 整合资源, 企业全程参与本专业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等环节, 实现学校学生培养与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依据本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 将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转换成两大学习领域, 从中提炼了21个典型学习任务, 归纳形成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具体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专业课程体系组成及内容本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课程、技术基础课程、工作任务课程、拓展课程 (专业拓展和人文拓展) 、整周实践课程五大模块构成, 同时,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了职场体验环节。技术基础课程、工作任务课程的学时分配如表3所示。

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从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规律及要求出发, 深化校企合作, 基于通信工程设计与施工专业的实际工作岗位技能要求, 探索和实践了以“工学交替, 校企融合, 订单培养, 大赛引领”为主要特征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校企深度融合是创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是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 改革教学模式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条件。因此, 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原有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必须改革, 才能适应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同时, 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企业在课程开发、教学实施、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等环节中的作用, 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我院通信工程设计与施工 (监理)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思路及内涵,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准确定位, 直接影响着学生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 本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 经过多次企业调研, 进行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分析, 在校企专家论证通过后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制定专业课程标准, 创新教学模式, 最终组织实施教学,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小军, 张善智, 崔景茂.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7 (1) .

[2]万红.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9) .

[3]刘光灿, 张刚林, 黄飞江.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 2009 (2) .

[4]方黛春.高职“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8.

[5]袁红萍.可持续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8) .

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篇11

关键词 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112-0204-01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担负着不断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和领导者以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重任。如何设计、实现与我国经济和新世纪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1 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1)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目前,社会需要大量工作在基层和生产一线的管理者、操作者,高职教育应面向基层、面向生产一线,培养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首先应把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提升到:“知识、能力、素质型”的高度,使学生的总体品质为“会学习”、“会创新”、“会做人”。为此,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既要考虑学生在校期间应获得的知识结构与框架,又要考虑学生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既要考虑第一课堂的人才培养,又要考虑第二课堂的补充作用。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社会需要大量具有计算机安装、调试、维护和保养技能的技术人才,更需要电子产品的设计、调试和维护人才。即便不是做设计、开发工作,而是做计算机产品开发,也需要懂得计算机技术的销售人员,才能方便计算机产品的经营和售后服务。可见,具有计算机专门知识且具备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不仅需求量大,而且知识结构也因行业需要不同而要求不同。因此,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必须紧密结合基层和生产第一线需求,在对人才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2)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体系及课程设置。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它不是通过简单地增开或删减课程门数、调整学时等对开设课程进行低层次重复调整,而是应以科学的态度,明确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深入钻研课程之间深层次关联,通过进行课程整合来解决高职课程改革的实质性问题。我们建设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主要遵循了以下四个规则。①课程设置模块化。②课程建设精品化。③教学资源共享化。④课程考核标准化。

针对高职生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发展后劲较弱的特点,我系制定了“‘2+1’模块化”教学计划。计算机专业发展极其迅速,高职生学时有限,又要加强实践,因而不能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以进行笼统的基础性教育,而是要将计算机学科分为更细的专业(如:应用技术、网络管理、软件技术、硬件技术、动漫设计、图形图像处理等),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动手能力。因此,在“‘2+1’模块化”教学计划中,我系5个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管理系统和动漫设计)一年级所开课程基本一致,除了公共基础课外,基本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C 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以期让学生在计算机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基础。而到了二年级则在各专业中再细分出不同的发展方向(例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又分为硬件、软件和图形图像处理三个方向,而软件专业则分为数据库和软件开发两个方向),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学习程度,选择开设其中一个方向的专业课程,以期学生在某个方向上能有专长。此外,在选修课中,还开设了沟通与团队合作技巧、心理素质讲座、应用文写作等课程。

2 计算机专业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1)加强实验和实训基础的建设和产、学、研相结合。高职教育要真正体现特色,必须加强校内外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验实习,不能是理论验证性的,必须有与生产或工作一线先进程度相当的实践训练环境,建设计算机模拟实验室,使学生能反复进行操作训练,以掌握实际技能。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另外,还要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注意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解决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教师、学生走出去,将企业请进来,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将教学、科研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带动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完善。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进行企业计算机的情况调查,了解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到企业进行调查与实践,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习时能顶岗从事实际技术工作和实际生产活动,以更快适应工作要求。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学用结合、自主创新原则,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设置课程的体系,就一定能够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2)改善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学质量观,建立适应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指标体系。配合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还应注意改变以往“传授知识”型的质量观,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导向评价要素指标,把学生培养成自主学习者。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各类高等院校,很少有人直接从企业一线进入高职院校, 这直接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师缺乏与专业相关的技能,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要解决这个问题,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在上岗前接受相关专业技能的专门培训,以便适应教学需要,高职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严格强调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教师既当合格的文化课讲师又能当合格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指导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专门人,另外高职院校还应加强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岗位资格培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岗位资格证书考试,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核心技能。

3)加强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联系。高职院校最主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便是实习,去工厂、 企业等实体动手操作,并在实际训练中反思自己的所学,这样相互促进,才会形成真才实学,否则便是纸上谈兵, 许多高职院校现在都推行一边教学,一边实习操作的教学方法,像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该院学制为三年,第三学年时大部分学生到企业去一边实习,一边做工,据报道苏州工业园区的外企普遍对这些动手能力强并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年轻技工予以高度评价,只有从学校和企业两方面下手,双管齐下,学生在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企业和职业学校分别成为学生的培训和学习场所,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有用之才,才能更好地服务社。

可见,高职学科专业的调整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我们不可能给出一个确定的高职学科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而是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地调整高职学科专业、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并用社会来检验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但无论如何变化,都要以社会需求为根本,以经济发展为依据,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所需人才。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模式研究”(编号:XJK03AZC008)

参考文献

[1]曹春益.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相关课程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8,22.

专业培养方案 篇12

关键词:项目驱动模块课程,实践能力培养,翻转课堂,专业认知度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举世瞩目, 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德国教育学者提出学生职业能力可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 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 德国的职业教育理念被广泛认可。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是, 能够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 熟练地运用专业技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思路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把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改革课程体系, 将专业学科竞赛项目和行业资格证书融入教学内容, 开发一系列“教、学、做”一体项目驱动、反转课堂的课程体系, 全面提高和改善专业建设。通过专业建设分析学生如何提高专业能力。

一、开发“教、学、做”一体的项目驱动模块课程体系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结合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 开发融“教、学、做”为一体的项目导向课程。开发项目课程应基于某个工作过程, 课程内容不是按学科体系逐步讲解, 而是围绕着典型的工作任务展开, 注重学生理论与实际知识相结合。以《电子产品制作工艺模块》模块课程为例, 该课程是“教、学、做”一体项目驱动式课程, 其中包含五个项目:常用电源的设计制作、震动报警器的设计制作、立体声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制作、贴片收音器的设计制作和LED电子显示屏的设计制作。该课程整合了《电子产品质量管理与工艺》、《smt技术》、《电子线路板设计》三门理论课程, 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如果在课堂讲解这三门课, 学生体会不到课程实际的作用, 只能听教师讲电子产品质量如何测试, 有几种工艺, 没有动手操作, 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即使能够在计算机上设计电路板, 也没有真正用在实际电路中,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采用项目驱动教学, 实训室模拟工厂生产线, 让学生制作真实的电子产品。在制作产品过程中,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相互研讨、教师指导等方式主动学习理论知识, 自己设计的电路板可以应用在实际的电路上, 学生有成就感,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

二、采用“一主线、三递进”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本专业采用以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主线, 三层次递进实训课程为主体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采用基础实训课程、专项实训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三层递进式实践教学。基础实训课程有《电工基本技能训练》、《电子基本技能训练》;专项实训课程有FPGA训练、单片机训练和DSP与嵌入式训练;综合实训课程是学生毕业综合实训。

基本实训课程包括仪器仪表使用、元器件的测试和简单的电路制作。本课程通过反复的元器件参数测试和电路制作, 让学生熟练掌握仪表的使用, 焊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基本实训使学生夯实基础, 提高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的基本实践专业技能。专项实训课程是支撑电子专业三门核心课设定的实训课程, 实训课程在理论课程讲授完成以后开设, 学生通过软件编程与外部电子电路制作, 加深了对理论课的理解, 使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综合实训课程是为期6周的学生毕业综合设计。每位专任教师指导4-6位学生, 学生可以自己选定项目, 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拟定项目, 独立制作完成。我院电子专业毕业设计要求制作出完整的电子产品, 撰写论文, 制作PPT。制作的电子产品不允许使用套件, 要有一定的创意, 独立完成答辩工作。高职学生毕业综合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制作的电子产品虽然简单, 并且绝大多数同学是借鉴互联网上的电路图制作的, 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 学生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例如:很多学生制作接近式温度计, 学生会在网上查阅大量相关资料, 如何编程, 如何选取传感器, 在探索中前进, 在失败中成长。

三、开发微课, 采用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方法

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低, 常规的课堂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 随着网络的普及, 微课教学逐步成为新的教学手段。微课是指教师录制一段视频, 时间为10分钟左右, 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精彩讲解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到电脑或手机上, 实现了移动学习, 轻轻松松地在玩中学习知识。教师还可以上传FLASH动画、学习资料和行业企业新知识新技术,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学习, 课堂上的时间是由学生之间相互协作, 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

90后学生的个性很强, 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学生被束缚在狭小的教师里, 只听教师讲授, 根本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授课效果不理想。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营造了一个主动学习的学习环境, 学生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学习。学生自己调节学习节奏, 重点难点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课件和相关资料, 遇到困惑的问题先做记录, 在课上和同学教师共同探究。这种颠覆性的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 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相互促进、共同学习。同时, 在翻转课堂中, 教师的角色有所转变, 由传统的讲授者变为了指导者, 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四、提升学生对电子专业认知度, 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 提高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是沉淀多年的专业, 要让学生在入学初期就全面了解本专业。首先, 让学生知道电子行业发展和就业情况。学生只有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 才能对本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 让学生熟悉本专业所学的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有整体的认识, 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3年学习计划。最后, 通过国家、省学科大赛和学院内部竞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近年来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科竞赛有:电子设计竞赛、电子产品设计制作大赛。我院鼓励学生全员参加学科竞赛, 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和兴趣, 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 提高专业能力。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最好的方法是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上一篇:认知过程分析下一篇:统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