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2024-10-14

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精选8篇)

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篇1

深化新农村建设必须创新体制机制

李吉高

2010年第11期 ——经济建设

近年来,我们以仙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试验区监利片初步实现了“生产条件改善、村镇面貌改观、生活质量提升、经济发展加快”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实践证明,在新的形势下,深化新农村建设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建设来源、发展方式、公共服务、文明提升、设施管养、村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深化和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创新基础建设投入机制。近年来,试验区监利片在创新投入机制上,采取“四轮驱动”:一是政府公共投入。我们以项目为载体,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投入资金达到5.4亿元,开展地方配套和财政奖补资金达到6223万元。二是金融部门支农。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金融部门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近年来金融部门累计发放支农贷款13.7亿元。三是农民自主建设。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作用,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近年来,我们引导农民群众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积极投资投劳,自筹资金达5.05亿元。四是社会资金引导。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发展产业和社会事业,近年来,试验区监利片共吸纳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资金3.18亿元。

——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围绕“生产发展”目标,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将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是以科技化推进现代农业。我们通过狠抓“六个加强”(加强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加强多元化科技推广体系构建、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加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和动植物重大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先进实用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目前,试验区监利片科技进步在农业增产增效中的贡献率达到50%。二是以产业化提升现代农业。在培植生产基地方面,重点发展种植业板块、畜牧业小区、水产业片带、林业基地,目前,试验区监利片已形成60万亩优质稻板块、60万亩水产板块、年出栏生猪过20万头及出笼家禽过500万只的畜禽板块和15万亩林业板块。在培植龙头企业方面,通过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试验区监利片经上级主管部门认定的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6家,其中国家级1家、市级2家、县级3家。在培植农产品加工企业方面,重点支持福娃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目前,试验区监利片规模以上企业达38家,产值达58亿元。三是以合作化带动现代农业。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社、协会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目前,试验区监利片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达到40家,网络农户4000多户。

——创新公益事业服务机制。近年来,我们按照部门职能设置,严格区分和界定政府的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将经营性服务全部推向市场,真正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有效地推进了试验区监利片新农村建设。一是明确主体责任。明确县、乡(镇)两级政府在提供乡镇公益性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确定服务项目、提供经费、拟定标书、组织实施、兑现合同的工作责任。二是严格资格准入。规定从事乡镇公益性服务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其资格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通过公开考试、考核等办法来认定,并发给相应资格证明。三是推行竞争上岗。凡是具备承担乡镇公益性服务资格和能力的公益性组织、事业单位、企业和个人,可以成为乡镇公益性服务主体,参与竞争,最后由政府公开招标,择优选择。四是实行合同管理。乡镇公益性服务项目由发包单位与公开招标确定的服务主体双方签定服务合同,对服务内容、经费标准、时间要求、考核结算、兑现办法等事项进行约定。五是完善考核办法。采取定时考核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完成服务项目的数量、质量和效果进行综合考核,其结果与服务费用兑现挂钩。

——创新民俗民风引导机制。一是通过环境整治引导民风民俗。2008年以来,我们投入7000多万元,在仙洪试验区监利片组织开展了以“五整五建”(路边整治、渠道整修、环境整洁、后院整齐、树木整形和建晒场、建路灯、建垃圾池、建墩台路、建绿化带)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活动,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明显改观。二是通过文明创建升华民风民俗。近年来,我们广泛开展了以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一树”活动和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三是通过开展大众文化活动丰富民风民俗。我们采取“以文补文”、“以商养文”、“以趣兴文”等方式,大力扶持农村文艺社团,组织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四是通过村规民约规范民风民俗。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积极引导、正面教育和道德约束作用,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和管理。

——创新公共设施管护机制。近年来,在推进仙洪试验区监利片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创新公共设施管护机制,建立长效管护办法,加强农村公共设施管护,着力解决好三个方面问题:一是明确管护主体,解决“农村公共设施无人管”的问题。根据基础设施的功能、作用、性质以及服务范围明确管护主体,对于可由农户作为管护主体的,全部明确到农户个人,对于可由集体作为管护主体的,明确落实管护人员。二是健全管护制度,解决“农村公共设施无法管”的问题。我们坚持做到“三管”(管人、管车、管牲畜)、“四护”(护路、护渠、护桥、护坝)、“一查巡”(定期查巡),确保沟渠不堵塞、饮水无问题、路面无坑凹、耕地不侵占、设施不损坏。三是落实管护经费,解决“农村公共设施无钱管”的问题。通过基础设施管护协会会员每年缴纳会费、面向社会各界募捐以及农村“一事一议”的办法,积极筹措基础设施管护经费。

——创新村级规范管理机制。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创新村级规范管理机制,建强村级组织。近年来,试验区监利片在这方面作了有益探索。一是规范“三资”监管。全面推行民主理财制度,认真落实财务“双代管”,严格实行村财“乡管村用”,严格监督资产经营,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二是规范村务公开。围绕群众关注的财务管理、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国家惠农政策落实、救灾救济款物发放、低保对象和标准、宅基地安排、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使用、村干部报酬等方面情况,切实抓好公开。三是规范矛盾调处。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严格实行受理登记制、首问负责制、干部包案制和责任追究制。四是规范干部管理。建立健全村级干部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度。■

(作者系中共监利县委书记)

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篇2

关键词:文化名省,体制创新,机制改革

改革创新是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 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加快文化名省建设步伐, 必须立足青海省情实际,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 建立健全文化名省建设的体制机制。

一、以体制创新为重点, 积极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 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提升产业规模和效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 文化的重要作用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文化能不能繁荣发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体制是否科学、合理。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就是要在科学界定文化单位性质和功能的基础上, 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循序渐进、逐步展开。

(一) 要积极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

合格文化市场主体, 是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的中心环节, 也是衡量改革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要进一步推进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转企改制, 巩固拓展改革成果, 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要创新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和投融资体制,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自我发展, 通过上市、债券、股份制等多种方式面向资本市场融资, 壮大国有文化企业实力。

(二) 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 是改革创新文化体制的主线。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证明,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一般是艺术品和歌舞类产业。从青海的实际出发, 要做大做强昆仑玉产业, 培育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企业集团, 推动企业上市, 实现昆仑玉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扩大产业规模。要加快发展热贡艺术品产业, 找准产业定位, 不断完善热贡艺术品产业发展规划, 形成以唐卡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链条。要发展壮大藏毯、民族服饰、藏绣、盘绣等艺术品相关产业, 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其在上述产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要注意发挥文化产业的关联带动功能, 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服务业和新农村建设相融合, 与大型企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 发挥文化创意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使文化以非物质形态参与到物质财富的创造之中, 提升和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 增强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

二、以机制转换为重点, 积极推进文化事业的改革创新和文化事业管理的改革创新, 切实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建设文化名省的基本任务。文化事业的改革创新和文化事业管理的改革创新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一) 要进一步深化文化行政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 努力形成职责明确、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管理体系。要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衔接, 科学界定现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功能, 合理划分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 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责任, 减少和下放具体审批事项, 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制定规划、强化服务、宏观管理上来。要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的关系, 做到职能分开、机构分设、财务分离, 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 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

(二) 要进一步完善投入、保障机制, 创新运行机制。制定和完善加快全省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制定鼓励发展的土地、税收等相关政策, 创造有利于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政策环境。要把加大投入力度与改进投入方式结合起来, 探索创立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的稳定投融资体制和机制, 确保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年增长。继续改进投入方式, 抓紧制定支持和保障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办法, 采取建立基金、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办法, 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事业效益。完善鼓励企业、个人捐赠公益文化事业的税收减免政策, 吸纳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文化事业。

(三) 要努力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 积极培育资本、人才、技术、品牌、著作权等要素市场, 大力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和物流中心, 继续加强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电影院线建设。大力发展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 建立和完善文化企业信用档案和文化市场信用制度, 引导行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与合作, 把政府推动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 扶持外向型文化企业发展, 大力推动以文化企业为主体的文化“走出去”。

(四) 要积极推进文化事业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文化事业组织要更加自觉地履行服务职能, 坚持以人为本, 彻底改变“官本位”的思想, 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 切实增强服务能力, 在工作作风、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有根本性的改进。要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着力点, 积极推进内部治理、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的改革, 切实增强内在动力和活力, 降低运行成本, 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坚持统筹兼顾, 建立以农牧区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途径。建立以农牧区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中央顺应科学发展新形势、人民群众新期待, 对文化建设作出的重大举措, 是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实现文化均衡发展的重大创举, 是建设文化名省的必然要求。

(一) 要完善投入与财政保障系统。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财政为支撑, 强化农牧区文化建设投入保障, 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 探索财政资金整合使用的有效途径, 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 确保年度投入增幅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改进财政投入方式, 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多种办法, 保障农牧区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牧区的范围,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

(二) 要完善规划与项目运行保障系统。根据农牧区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 动态性地规划富有农村牧区文化需求全面响应能力的项目网络及其农牧区公共文化产品供应方式, 打破目前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中普遍存在的“供而不当”、“供而不求”和“供而不足”的被动局面, 确立起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功能态和效率值。最大限度地变静态服务为动态参与, 在涉及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项目和规范农牧区基层文化机构的运行目标时, 要通过建立更多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农牧区群众文化组织、文艺社团和其他“第三方”服务单位, 充分调动农牧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广泛参加各种自发性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从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层面形成具有地缘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真正使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具有群众文化参与的凝聚力和普惠效果。

建设现代农业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篇3

建设现代农业,既要靠发展,也要靠改革。从发展的角度看,价格和补贴是对农民影响最大的政策,价格对农产品总量供给和农民收入具有直接的拉动效应,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提高政策效应。从改革的角度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帜引领下,破解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把握五个大的方面。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要在稳定家庭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实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的机制。在工业化、城镇化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背景下,进城农民可以保留自己的土地承包权,把经营权流转出去,这有利于推动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受资源条件制约,我国的农地规模经营不可能达到美国那样的水平,但是与日本、韩国相比,从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来看,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总体上看,规模经济有利于降低成本、抵御风险,有利于提高科技应用水平,也有利于商品化和市场化。同时,也要研究如何实现规模的适度,使得土地产出效率可以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从组织属性来讲,把经营主体归纳为四类,其中特别有意义的是家庭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都可以算作家庭经营的范畴,土地合作、股份合作、流通合作、产销合作等各类合作,都可以算作合作经营的范畴,产业化龙头企业包括其它工商资本等属于企业经营的范畴。这些新的经营主体,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商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有效载体,应加以扶持,促使其发展壮大。此外,普通农户仍然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基础,要通过发展社会化服务,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从种到收全过程的专业化服务,以此来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的问题,解决关键农时、关键环节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解决老人农业的问题。

培养新型职业化农民

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是当下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现实情况看,这个问题更多是出现在人多地少的东亚国家,日本是典型代表,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紧随其后。越是人地关系紧张的地区,谁来种地的问题就越突出。为什么?过去,我们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土地要承载大量农业人口,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很缓慢,影响了农民增收。改革开放打开了农业劳动人口的转移通道,在人均农业资源相对不足的地区,外出务工的收入远远高于在本地务农的收入。因此,越是人多地少的地方,农业劳动力转移得越多、谁来种地的问题越突出。现在看,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等劳动力输出大省都面临这一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也就是说,要培养一大批新型的职业化农民。一方面,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提供免费职业化教育、扩大在业培训、提供创业贷款等方式,培养一批有志于从事农业的青年人;另一方面,要通过职业化农民的培养,实现农业由身份向职业的转变,将来的职业化农民,应该是进入有门槛、收入有保障、经营有效益、职业有尊严的群体。

推进农村金融保险制度创新

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金融保险支持。在农村金融方面,国家在货币、财税、补贴、监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农村金融的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但是,政策力度还不够,覆盖面非常有限,对金融信贷部门吸引力还不强。在农业保险方面,目前中央财政提供保费补贴的保险品种只有15个,种植业的包括玉米、水稻、小麦、棉花、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天然橡胶、森林、青稞,畜牧业的包括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藏系羊、牦牛。现代农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高达200多个。我们一些区域性重要品种如陕西的苹果、南方地区的茶叶、大城市的蔬菜生产,都没有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同时,农业保险的保额太低,只能勉强覆盖生产的物化成本,还不足以弥补劳动力成本。下一步,应积极探索农业保险的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丰富保险产品,扩大保险覆盖范围,适当提高保障水平,让农民选择是保成本还是保收益。总之,要有多种选择。

强化试点试验

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篇4

——鹰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鹰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自2009年7月15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按照“政府规范市场、集中加强监管、廉洁高效运行、公开公平竞争”的要求,努力抓好“项目进场、业务监管、服务程序”三个规范,全力打造“交易服务、场地服务、信息服务、监管服务”四个服务平台。截止目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290个,成交金额132707.28万元,节约资金9325.91万元,增收资金29073.73万元。其中建设工程招标项目77个,中标金额54897.18万元,节约资金8389.79万元;组织政府采购项目193个,成交金额6994.05万元,节约资金936.12万元;完成国有企业产权交易5个,成交金额1876.05万元,增收416.73万元;完成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交易项目13个,成交金额64305万元,增收23195万元;完成水利河砂开采权拍卖项目3个,成交金额4635万元,增收3174万元。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尚勇,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汪毓华,分别于今年3月

20日、5月19日莅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视察指导,对交易中心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交易中心的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现将中心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管理体制。搭建了“一委一办一中心”的管理体制。“一委”是指成立了鹰潭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是议事、指导、协调的非常设机构,代表市政府对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综合协调、管理监督、指导,主任由市长担任,副主任由市纪委书记、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担任,市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

“一办”是指鹰潭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其主要是承担公共资源交易管委会的日常工作。

“一中心”即鹰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职能是: 1.为建设工程交易、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交易等公共资源交易提供交易场所、咨询和交易服务。

2.制定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项管理制度,维护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市场秩序。

3.对进场交易的项目实行交易登记制度,接受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报名,协助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对交易各方、中介机构进场交易进行资格审验。

4.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平台,收集、发布公共资源交易公告、公示等信息。

5.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行跟踪服务,对场内发生的违规违法问题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依规依法处理。

6.接受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的委托,负责专家评委数据库的维护、管理、使用工作,收集统计有关资料、数据,提供档案查询服务。

7.负责投标(竞买)保证金的代收代退,按规定收取各类综合服务费。

8.对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业务指导。9.承担市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能。

(二)建设情况。鹰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性交易服务机构,与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主任由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兼任,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一名副主任兼任常务副主任。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内设机构中增设工程信息科、市场管理科、交易监管科3个正科级职能科室,增加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编制6名,专门用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管理人员。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市政府采购中心、市产权交易管理中心、市国土资源交易中心统一进场办公,其人财物归属及工作职能保持不变,交易活动及工作人员纳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管理,实行双重管理。市纪委监察局执法监察室、市重点办、市建设局招标办在交易中心设有驻场监督办公室。

中心办公和交易场所总面积为1200㎡,有开标室3个、封闭式评标室2个、办事大厅1个和侯标室1个,建立了三个系统:现代信息系统、全程监控系统、电子屏蔽系统,配备了大型电子显示屏、投影仪、音频视频系统、视频中控和电子监控系统等电子设备,制作了有8台显示器的电子监控墙,为交易主体、代理机构和监督部门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交易中心的各职能部门办公场所进行了统一布臵,做到了制度及工作流程上墙。各部门计算

机信息网点均实现了局域网连接,实现了资源设备和交易场所共享,提高了工作效能。

贵溪市、余江县均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其业务归口鹰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指导。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由于统一的有形市场涉及知识面广,程序复杂,技术含量高,为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我们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加强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业务知识培训等方法,提高工作人员的岗位技能,实现“一人多岗、一人多能、一人多用”。坚持每周一召开工作例会,总结上周工作,研究部署本周工作。结合中心实际,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内在积极性,增强进取心、荣誉感,提升了服务理念,增强了服务意识,规范了服务行为,营造了争当先进、争创优秀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内部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为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规范有序,我们始终坚持制度为先,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建立健全考勤签到制、挂牌上岗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日常管理制度;建立了信息发布制度、评标专家守则、开标制度、评标制度、拍卖制度、保密制度等交易监管制度;结合惩防体系、廉政阳光工程建设,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工作人员廉政禁令、失职追究制等制度,确保中心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有章可依。今年我们结合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开展了“少问一个人,少进一道门,有事请找我,我为你服务”便民优质服务活动。

(三)完善招投标程序和办事指南。中心通过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制定了项目交易流程图,编印了招标投标工作手册,让每一个项目从招标信息发布到中标结果公示,都有一套严格而规范的程序,增强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使招标投标的各个环节都臵于阳光下,努力做到“过程阳光、细节阳光、全程阳光”,有效地防止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四)积极推行电子化评标。中心先后投入二十多万元,购买了2台数据库服务器、12台笔记本电脑、打印机、UPS不间断电源等设备,用于电子化评标。2009年底,组织了专家评委、投标业主等100多人,进行了专门的电子评标培训。今年6月29日,在我市一工程建设评标中,我们首度尝试电子评标并取得成功。目前,电子评标工作进展顺利。

三、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交易中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实现了“六个统一”:

项目统一进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市区内(含月湖区、鹰潭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岗新区、信江新区)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统一平台,其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应当全部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因条件所限须在场外交易的,应经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同意,报市监察机关备案后,方可另选交易地点。凡未经同意在场外交易的,不论是否存在以权谋私行为,一律按照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党纪政纪责任。

信息统一发布。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的项目交易信息(含招标转让公告、资格预审信息、中标公示信息、成交信息、变更信息和更正公告等交易信息),经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后,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理信息发布手续。由招标人(代理机构)在招投标信息指定媒体上公告,同时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电子显示屏公开发布,实现信息共享,防止私下交易、“暗箱操作”等违规现象。

场地统一安排。进场交易的各类公共资源项目,从项目报名、资格预审、招标答疑、开标评标等全程使用场地,由中心统一安排,确保交易市场的规范有序。

评标统一监控。中心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先后投入40多万元,建立了电子全程监控系统,在开标室、评标室设立了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监控系统实时备份,确保重要数据的保存,为交易主体、代理机构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为监管部门的后续监管提供完整的历史数据。

专家统一抽取。进场交易活动中的各类评审专家的抽取,必须在相关行业监督部门的监督下,统一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专家抽取场所内进行。

保证金统一收退。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设立专门账户,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收取(退还)投标(竞买)保证金。

(二)达到了“三个明显”:

整体服务功能明显提高。通过内强素质抓管理,外树形象促品质,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有显著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市场管理明显加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国土资源交易中心、产权交易管理中心的管理,由分散型转变为集中型,从单一性转变为复合式。

监管力度明显加大。交易中心现在不仅仅是交易服务平台,同时也是监管部门开展有效监督和管理的重要平台。纪检监察机关、行政监督部门、交易中心等有关方面,均通过该平台对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实施监管,有力促进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的进一步规范。

四、几点建议

(一)建立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的统一模式。目前,全省设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大致有4种模式:独立的副县级自收自支单位(南昌),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下属副县级全(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九江、赣州、萍乡、新余),与行政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宜春、鹰潭),直属于市政府全额拨款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副县级事业单位(吉安、抚州)。由于管理模式的不一,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体系,建议建立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的统一模式。

(二)解决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工作经费。从我市来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经费至今未能较好地解决。2010年,市财政预算未安排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任何办公经费,中心自身又无经费来源,目前办公经费尚未落实,水电费都无法缴纳,严重影响到中心的正常运转。为了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能更加高效顺畅地运行,建议明确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经费来源。

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将按照上级的要求,紧紧抓住机遇不放松,从严管理中心和发展中心,把中心打造成服务规范有序、信息高度集成、监管坚强有力的预防腐败阳光平台,为服务我市“四大一新”发展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产业活力 篇5

**镇蔬菜产业示范带地处镇宁自治县**镇西北部,距黄果树瀑布10公里,距离镇宁县城20公里,是**镇重点打造蔬菜产业示范园区。近年来,**镇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县有关要求,以农民增收为立足点,突出我镇蔬菜产业特色,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决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并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继续深化“三权”促“三变”改革,通过产业扶贫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一、立足优势,精准定位产业发展

**镇地处黄果树5A级旅游景区和夜郎洞4A级旅游景区之间,沪昆高速、六镇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耕地多处于山槽之间和河流沿线,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有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小气候。镇党委、政府通过研判,确定把蔬菜和精品水果作为主打产业,并聘请贵州省农科院果树所为我镇编制蔬菜产业和精品水果发展规划,规划在可布河沿岸、夜郎洞公路沿线发展蔬菜种植和精品水果种植,打造集采摘体验、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产业示范带,逐步形成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格局。

二、筑巢引凤,完善生产销售链条

2017年5月至今,**镇政府采用“筑巢引凤”的方式,通过申报产业扶贫、一事一议、土地整治、石漠化治理等项目,建设机耕道53.5公里、整治土地8000余亩、配套配管设施1000亩,修复灌溉排洪沟渠13公里、整治山塘1个,疏通河道3条8公里,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园区建设环境,切实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

两年来,**镇政府已成功引进贵州新润园林有限公司、贵州惠农达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贵州盛泰绿源农业科技发有限公司、镇宁同康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镇宁粤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五家农业发展龙头企业,分别对全镇流转的15000余亩土地进行农业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并利用企业人脉和资源优势,把农产品直销贵阳、重庆、长沙等地农产品交易中心,解决农产品市场销售、价格和生产风险等问题,增强群众种植信心。

三、整镇推进,规模发展农业种植

由镇级平台公司统一流转土地,龙头企业负责经营管理,农户土地入股,村集体组织协调,采取“公司+企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合股联营、合作生产的方式,实施现代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园和蔬菜产业示范带建设,整镇推进蔬菜、精品水果规模化、规范化种植。

四、利益联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镇大力推行“土地统一流转、产业统一规划、生产统一管理、成本统一核算、按股保底分红”的发展模式,与农户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农户以土地入股可获得保底租金,在扣除生产成本后利润按比例分红,同时可以“返租倒包”的形式发展产业,也可在蔬菜产业园区内务工,实现了“生产投入零成本、经营管理零风险、劳动就业零距离”,有效解决了农户就近就业和增收问题。

五、产业转型,打造扁担亮点

一是实现土地资源向市场资本转变。**镇政府平台公司对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集中流转,并与第三方企业合作统一进行经营、管理,为规模化、节约化、集约化、现代化种植提供了用地保障,使**镇以前零星低效益耕作和撂荒的土地,焕发出无限生机。二是加速农业结构深度调整,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镇实施“筑巢引凤”工程,通过在流转的土地上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吸引了一大批龙头企业把社会资本投向农业产业发展,山地高效农业园区及蔬菜产业带的建设,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三是探索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土地统一流转、产业统一规划、生产统一管理、成本统一核算、按股保底分红”的发展模式,示范带动引领当地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整镇推进蔬菜、精品水果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四是实现了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有效破解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通过采取“平台公司+企业+农户”的模式规模化生产后,农民不仅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还在园区学到了现代农业耕种技术,实现了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一方面增加了收益鼓了腰包;另一方面还能照顾家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空巢老人问题、土地闲置问题、脱贫增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政策宣传,转变群众观念。加大对群众的政策宣传力度,在做深做细群众工作、打消群众思想顾虑、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引导群众将土地流转发展产业,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提高群众收入水平。

(二)狠抓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及资源优势,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农业经济资源,加速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调整优化结构,向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方向发展。

(三)依托农业园区建设,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依托我镇资源禀赋,加大力度扶持优质蔬菜、精品水果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为主体,实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建立农产品交易市场,推进**镇农产品精深加工,扩大产业链条。

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篇6

李国祥

2013-04-01 09:16:48来源:《上海证券报》2013年03月14日

中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主导模式仍然是小农户直接面向大市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由集体经济承担的统一经营功能一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口越来越集中到经济发达地区,农产品消费地与产地距离越来越远。分散的小规模农户无法驾驭远离的大市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不仅关乎农民切身利益,也对国民经济的各个环境都有直接影响。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已连续发布了10个中央一号文件。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有其侧重点。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侧重点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如何理解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要解决哪些重大现实问题?怎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农业生产经营新体制机制?笔者谈点粗浅看法。

回答什么是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并不容易。目前理论界对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并没有明晰的一致性界定。但是,从实践需要来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为规范制度和活动空间以及动力机制。

改革后,中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计划经济体制中的集体土地按质量和地理位置等人均分配到每家每户,由农户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在农户基础经营层次上,集体经济组织发挥统一服务功能,如兴修水

利。

实践证明,这种双层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动力机制是农民付出努力与获得收益直接相对应,有助于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产品供应,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在历史上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既然农村中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双层体制曾发挥重要作用,为什么还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了新阶段密切相关。

中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主导模式仍然是小农户直接面向大市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由集体经济承担的统一经营功能一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农产品都经历了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有时农产品价格过高而农户没有农产品可卖,有时农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价格低迷,销售困难。

2008年生猪价格急剧上涨,而很多养猪户没有生猪可供销售。2009年农户养殖的生猪卖不出去,亏损严重。笔者在农村调查中了解到,农民普遍感到现在的农业生产,如同赌博,市场风险很高。为什么会出现农产品生产时多时少和价格忽高忽低的困境?这与现有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中小规模农户盲目生产有关。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口越来越集中到经济发达地区,农产品消费地与产地距离越来越远。分散的小规模农户无法驾驭远离的大市场。当价格高时,可能蜂拥而上扩大生产。当把农产品生产出来时,可能农产品供给严重过剩,价格暴跌,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当农户因亏本而退出生产时,接下来可能面临农产品价格上涨而痛惜没有农产品可供销售。

分散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不仅让农民牢骚满腹,而且也影响到每个消费者。分散小规模农户生产农产品,自己不可能直接将农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只能卖给当地的商贩,商贩从田间地头收购农产品后到产区批发市场销售,然后由分散产区运到集中产区批发市场销售,运销商再集中产区批发市场农产品到主销区批发市场销售,在主销区批发市场批发到农贸市场或者超市,最终才由消费者在居住地市场上购买所需要的农产品。

农产品流通环节多,费用高,必然带来居高不下的农产品消费价格,让消费者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特别地,当某种农产品生产过多,价格预期下跌时,商贩往往会在产区拼命地压低收购价格,减少收购量,导致产区价格低迷和农民销售困难而销区价格可能仍然高企。

按农户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农户生产,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矛盾也越来越突出。2012年,中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达到1.6亿人,他们常年不从事农业生产,但是却拥有承包地,这可能带来农业副业化,甚至土地撂荒,直接影响农村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率提高。

正是分散小规模农户生产无法克服的弊端,中国各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正在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农产品价格整体上已经连续多年上涨,未来还可能上涨。农产品需求增长,价格持续上涨,无疑会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者利润空间扩大预期。这种市场动力机制不仅催生出农村种养大户和农民合作社,而且吸引了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2012年,全国工商企业租种农民土地到达2500万亩。

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已经涌现,实践初步表明这些新型主体有助于克服分散小规模农户的弊端,更加适应国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必然是实行规模经营的,可以大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我国猪肉价格已经明显高于欧美等国家的水平,但是国内一般养猪户仍然盈利水平有限,甚至不盈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原因是一般农户受到规模和技术水平等约束,养猪方式效率不高,劳动生产率偏低、病死猪太多、饲料转化率不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入农业,通过规模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应用先进科技提高产出效率,这样,获利就会大幅度提高。

未来各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必然会发挥出综合效益来。龙头企业实力强,能够加速科技创新,打造品牌,直接面向消费市场,通过与农民合作社签订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再由合作社直接组织农户按照合同生产,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挥示范作用,一般农户专心按标准生产,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提供社会化服务,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让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够分享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果。

现代农业发展已经孕育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未来中国还会因势利导,培育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几年来,中国每年在召开全国农村农业工作会议期间向各地的种粮大户颁发奖状,奖励拖拉机。中国农业补贴新增部分主要向农村新型主体倾斜。国家财政支持的一些农业建设项目,将由合作社组织实施。龙头企业除可以享受到优惠的财税政策外,还可直接参与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毫无疑问,中国农产品广阔市场及其获利空间,加上政策鼓励,必将促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当然,考虑到中国人口多,地域辽阔,农户差异大,出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户权益保护,对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创新空间也需要给予一定的限制。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租用农民承包地,必须以合法和农民自愿有偿为前提。工商企业租用农民承包地,要实行严格准入和监督管理,防止工商企业圈地而不生产农产品,出现非粮化和非农化,破坏农业生产能力。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明确提出了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体系、动力机制和制度约束。这一定会激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更高的消费需求,更快地实现农民增收。

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篇7

一、体制机制的建构与完善

整体来看, 各市县以及样本校为推进课改, 大多进行了内部体制与机制的建设, 比如, 完善和建立规章制度。从材料来看, 各单位组织学习贯彻《海南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通知》,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本并依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规划。比较突出的有屯昌县教育局、定安县教育局、文昌市教育局、昌江黎族自治县教育局、白沙黎族自治县教育局等, 他们围绕课改分别制订、完善了一系列的方案、规划 (计划) 、规程、细则、办法、工作职责、评价标准、管理意见, 发出各式通知, 落实坐班制度, 使得课改有章可依, 有规可循。十分突出的则是保亭, 保亭的建章建制系统、规范。核心是“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九项工程”实施方案的具体规划和精细实施。九项工程为: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工程, 教师专业能力测试工程, 高校课堂基本范式推广工程, 师生行为规范、文明素养建设实施工程, 中小学精细、高效管理工程, 中小学办学特点、亮点建设实施工程, 义务教育学生学业水平监测工程, 中小学、幼儿园职工绩效考核工程, 学校办学水平等级评估工程。方案对九项工程的背景、目标、内容、实施、保障、评核等进行具体规制。九个工程从不同的侧面全面规制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着眼质量的全面提升, 细化操作细节, 量化评分, 既环环相扣, 又构成一个严密的体系, 最后落实到评价。这是一个基本的教育内涵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对于全省课改乃至整体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的意义在于督促其他市县和各实验单位在此基础上创新自己的教育发展方案, 架构好各自的教育发展框架;对于教育行政的意义在于凝结海南教育智慧成为制度财富。只有基本的框架确定后, 教育的发展才有了根基, 教育前进的步伐才能真正稳健并走向持续发展。而苏盛葵局长的教育的发展本质是文化发展的理念即教育的内涵发展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的改良或改革, 是先进文化对陈旧文化或落后文化的冲击或更替, 是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的重构的理念则着眼长远, 将教育发展提升到文化发展的高度, 其基本内涵为:

推进师生行为规范和文明素养建设, 抓职业道德和作风整顿, 培养敬业精神, 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就是培育新的行为文化;

抓文明卫生校园的创建, 就是重构环境文化;

抓校本教研、有效教学, 就是改造教研文化和教学文化;

抓办学特点、亮点建设, 抓精细化管理, 就是扩大特色文化;

大规模地引进智力资源, 彻底打开与省内外的各项交流与对话, 是开启教育的交流文化;

落实各项考核与督查, 实行学校等级化评估, 是真正激活竞争文化。

一切教育的作为都以文化的发展为指向, 教育成为文而化之的力量源泉, 变成人们生活与意识的自觉, 进而全面提升人的素养。

洋浦一小的“创新评价机制促进和谐发展”则在评价机制的建构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构建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工作网络;从家校联动, 进一步拓宽评价渠道;完善体系, 不断丰富师生的评价方式;创新机制, 进一步优化学生的评优过程;凸显主题, 全方位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文化导航, 不断拓宽素养评价途径等多方面构建学生综合素养有效评价机制, 其中展示的理念和做法应该在深入了解后作为具象化的典型经验让其他的学校和单位可以“按图索骥”进行学习后, 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洋浦一小的经验和实践属于海南教育难得并可贵的自我创造。

二、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实践活动课程的积极探索

课改中的着力点集中在课程建设上, 各市县以及样本校除了按国家规定开足开齐课程外, 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实索。保亭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人优我精”为定位, 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走特色化办学之路。目前全县26所学校实施了初步的个性化办学特点建设, 其中以黎苗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学校5所, 分别为保亭思源实验学校的黎苗歌舞的教学、保亭二小竹竿舞校本课程的开发, 新星中学黎族织锦的学编, 三道中学黎族原生态声乐进课堂, 毛岸学校的竹竿舞推广;学农技能培养主题学校2所, 分别是八村学校学农基地的建设与劳动技能的培养和南林中心学校种植技能的培养;校本课程开发主题的学校5所, 分别是保城中心校舞蹈校本课程、新民学校羽毛球校本课程、南茂中学英语口语训练、毛感中心校偏远山区小学的艺术教育以及六弓中学篮球校本课程;德育行为养成主题8所, 分别是加茂中心学校感恩教育, 保亭实验中学“和”“爱”文化创建, 六弓中心校经典诵读伴我成长, 瑞华学校特色主题班会的开展、新政中学、金江学校、什玲学校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南茂中心学校的颂读经典, 陶冶心灵;文化校园创建主题6所, 分别是保亭中学校本研训文化的建设、新政中心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响水中心校文明礼仪教育、三道中心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加茂中学书香校园的营造、慈航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等。保亭系统、方向明确的校本课程开发探索, 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为课改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本土借鉴。

海口市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初步形成了区域内整体推进的格局, 成立了由37名专家组成的“海口市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指导专家组”。海口一中开发了《三国演义中的智慧学》、《话说海口》等19门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走向系列化;海南华侨中学开设有《英语演讲》、《高中数学建模导引》、《弟子规》、《历史人物评价纵横》、《学法指导》、《校史教育》、《田径特长训练》等21个校本课程;海口实验中学出台了《校本课程开发规划方案》, 开发校本课程选题27个, 己开发的校本课程有8个。琼山中学至今已开发的校本课程有20个, 如牛业勋的《赏名联、识名人、览名胜》、陈素梅的《中学生领导力》、吴淑立的《苏东坡与海南》、刘成的《话语交际与文化》、丁春娃的《漫步成语王国》、王贤德的《中学生英文报阅读技巧》、张华的《生活中的物理》、吴运泰的《我家厨房里的化学》等;海口四中开设的校本课程有8个, 如《对联天地》、《校园里的植物》、《青春期健康教育》、《中外社会习俗的差异》、《化学与生活导学》、《变废为宝—发现与利用》等;长流中学开发的《长流人文地理》等课程己初步彰显学校办学的特色化追求;海口二中开发了《插花艺术》等三门课程;海口十四中充分利用本校教育资源, 开发了《李清照诗词》、《海南民间竹竿舞》、《生态农业》、《话题作文写作指导》、《音乐戏剧表演》等13个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初步形成了必修和选修两大系列的校本课程。其中“生存教育“、“大阅读”、“海岛文化”和“人格悦读”为必修校本课程, 服装模特、校园足球、合唱、武术等四十多门校本课程为选修课程, 而学校吸收家长等志愿者免费为学生提供跆拳道、小提琴、葫芦丝等课程, 则创新了校本课程师资力量来源的新途径。海口市英才小学鉴于好习惯对于一个人终生发展的重大影响力, 分别创建了教师、学生、家长十好习惯校本课程。教师十好习惯课程达成“厚德载物、终身乐学、善施教化”的教师习惯目标, 学生十好习惯课程达成“心怀梦想、蒙以养正、自主乐学”学生习惯目标, 家长十好习惯课程达成“家校携手、共担责任、共育英才”的家长习惯目标。学校针对目标, 制定细致的习惯养成措施, 以习惯为抓手, 着眼基本与根本, 可资借鉴。

万宁市思源实验学校完善课程设置体系, 学校构建“艺术课程、运动课程、科学课程、生活课程、经典诵读、特长竞赛”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体系。针对具体的课程, 学校再细化课程设置并明确课时量, 比如艺术课程包含舞蹈、合唱、书法、绘画、鼓号、乐器等6个方面, 每周2课时:运动课程包含篮球、乒乓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田径、竹竿舞、象棋、围棋、健美操、武术、拳击等12各方面, 每周2课时等等, 课时的落实, 保障了课程开设落到实处, 而其具体而微的课程设置导引课改细致深入的发展路向。

其他如洋浦中学的机器人课程、新英湾小学“娃娃乒乓球”精品校本课程、昌江中学等学校开发的《石碌河的整治》、《糖厂废气的利用》、《霸王岭的长臂猿》的学校课程、儋州市那大第一小学的“家长特色课”以及三亚市第九小学依托海洋文化争打造滨海特色学校的课改实验等都不无启示意义。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方面, 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 该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不仅有组织, 有主题, 学校还把3-5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安排到课表里, 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和流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比如主题确定阶段的课堂组织形式、综合实践活动策划阶段的课堂组织形式、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交流阶段的基本形式,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细化各个阶段的课堂组织形式。务实探索的精神与不断深入的实践经验总结, 使得课程设置和活动开展不断走向成熟,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海南华侨中学 (初中部) 则明确提出了“用传统文化 (古诗词) 滋养学生的心灵”的总实验主题, 并分别设立了“开发校本课程”、“课外兴趣小组”、“校广播站”、“心理健康与生活习惯的培养”四大实验项目, 各个项目又分设社团, 均有专人负责, 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

其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比如海南华侨中学的《关于菜市场环境整治的调查研究》, 琼山华侨中学的《海口市环境污染探究》, 海口一中的《中学生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海口十四中的《西秀海滩环境问题调查》、府城中学的《何如看待老人持卡坐车》, 海口二中的《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心理探究》, 灵山中学的《中学生暑假打工利与弊的调查》、昌江中学的《山兰米酒酿造工艺》, 昌江一小的《昌化野生龙血树的调查与研究》、《霸王岭热带生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石碌铁矿探究与调查活动》等课题, 都具有较高的质量和价值。

三、教研教改的创新

课改的推行离不开教研教改的积极创新, 为此各市县以及样本校积极尝试, 不乏亮点。三亚市教育局积极实施以“任务驱动式教研、课题驱动式教研、评价驱动式教研”为核心内容的“磁性教研”, 助推课程改革。

文昌市以文昌中学的“高效课堂”实验、侨中的“活力课堂”实验、迈号中学的“幸福课堂”实验, 打开了该市研究课堂教学有效高效的新局面。

陵水黎族自治县教育与科学技术局则把教师技能的提升落到实处。县教育局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大赛、专业理论读书提升、课件制作大赛等教师技能大比武, 提升课改队伍的专业技能, 助推课改。

白沙黎族自治县教育局的领导随堂听课制度, 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日常教学的认真规范程度, 而“沐浴书香, 飞扬理想”的读书活动则着眼教师潜能的发掘和书香校园的营造, 为课改的深入开展蓄势储能, 为教育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心里文化基础。

乐东黎族自治县教育局在教研工作中“关注乡村小学、关注边远学校、关注薄弱学校、关注薄弱学科、关注课堂教学”, 将教研工作重心下移, 薄弱落后地区课改工作的扎实下沉、自觉践行教育均衡理念的实践, 凸显出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的战略眼光。

除此外, 各样本校也积极投入到创新教育教研的实际行动中来, 海口市第九中学的“三学两评”与“一拖N”合作互助模式研究, 引导全体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品质;而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以“关注学生生命发展为目标”, 努力创设“指导自学—合作交流—师生互动—能力提高”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

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在课改方面抓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学校通过“自培”、“组培”、“校培”等多种方式, 实施扎实有效的校本研训。学校落实各种培训活动的具体要求, 提供切实的学习保障, 督促各个环节活动的实施。比如“自培”活动:开展“教师读书”工程, 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和教育类期刊杂志, 要求每学期提交一篇原创性读书笔记, 学校每学期给每位老师100元购书款, 学校给备课组征订一定数量的期刊杂志供老师阅读。活动要求明确, 保障有力, 助力课改有效开展。

儋州市那大第一小学探索“微型课题研究”, 研究针对教学一线产生的问题, 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展开, 问题重点关注自己的“短板”, 解决了实际中的教学问题, 让教学更有效, 甚至高效。

陵水县中山小学从2006年春季至今, 实践“同上一节课”、“一人同课多轮”和“邀请式听评课”三种课堂教学研讨形式, 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

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中心学校, 实施促进课改的“十一”工程, 即教师每学年上一节公开课, 交一篇得意案例, 交一篇优秀教学反思, 交一篇特色教案, 交一篇说课稿, 交一篇教学论文, 读一本专著, 用完一本听课簿, 写一本教学反思, 每校编印一本研训专辑。“十一”工程的实施大大地提高了课改质量。

琼海市中原镇中心学校顺应网络发展趋势, 将网研工作纳入学校的日程管理, 设立网络教研员的职位, 健全制度, 确保网研的有效开展。学校当前已有98%的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师博客”。博客的建立既记录了教师成长的足迹, 也为学校的有效管理搭建了便捷的平台。

综上外, 还梳理一下一些印象深刻的点:万宁市教育局的“一身”、“二翼”、“三推力”的课改经验务实求真, 没有走过场的感觉;三亚市从去年以来, 教育投入达到3.2亿元, 保障有力;东方和琼海市教育局的优化改革校长选拔机制以及琼海的均衡分班探索显示出民主、平等的管理诉求。儋州市教育局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作和以素质教育为主线, 加大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管理给予弱势群体以人文关怀;海口市“开展课改典型经验征集活动”编辑出版的《探索践行分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海口》一书除了经验分享更有文献资料价值。

创新体制机制 激活农村金融 篇8

一、大力推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

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以增量发展促存量改革,即以推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为突破,带动农业银行、信用社等农村金融存量的改革,是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途径。启动增量改革,引入新的金融组织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不仅能够制造“鲶鱼效应”,对原有农村金融机构形成竞争压力,促进农村竞争性金融市场环境的形成,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而且可以丰富农村金融结构,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总量,有利于多元化、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2006年底,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允许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这四类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得到了初步发展,发挥了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的积极作用。但出于监管方面的考虑,目前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设立的门槛较高、限制的条件较多,如村镇银行必须由商业银行发起、贷款公司只能由银行机构设立,农民资金互助社存贷活动只能在当地会员之间进行、小额贷款公司必须得有地方政府承担风险责任等,使得大量有意愿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或因商业银行缺乏到农村地区设立新机構的积极性,或因地方政府害怕承担风险责任不愿支持,或因当地监管部门担心难以有效监管不敢推动,而徘徊在农村金融市场之外,使得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速度较慢,数量较少,不能形成规模,难以发挥更大作用。对此,一定要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在“低门槛、严监管”原则下,进一步降低门槛,放宽条件,吸引各类资本开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根据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网点分散、管理层次多元、区域发展水平不一的实际,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创新监管手段,实施分类监管,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抓住国家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鼓励河南研究设立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点的新契机,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以推进。成立农村金融创新领导小组,对农村金融创新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进行指导和推动。建立由金融、监管、财政、税务及其他产业政策部门组成的政策协商机制,对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运行中的困难,协商给予监管、补贴、税收等方面政策优惠,切实推进我省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快速稳健发展。

二、鼓励支持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现代金融体系之所以没有有效建立起来,是因为银行与分散的农户一对一的交易存在市场瓶颈,这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在我国小规模家庭经营将长期存在的条件下,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解决农村金融不足的难题,必须要从解决市场瓶颈着手,首先解决“小农户”与“大银行”难以对接的问题,才能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问题。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农户生产与信用合作组织,是链接商业银行和分散农户的纽带和桥梁。大力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将分散、小规模的农村金融需求整合为一定规模的有效需求,能够改善农户面对银行机构市场交易地位低和银行面对分散农户市场交易成本高的问题,实现小农户与大银行的顺利对接。要把支持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河南省农村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推进,研究出台政策,争取财政或中央银行支农贷款向农村资金互助社提供融资支持,鼓励支持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委托农村资金互助社向农户贷款,形成商业银行向合作金融组织批发资金经营,合作金融组织向社区农户和小企业零售服务的新的经营体制和机制,使农村资金互助社成为商业银行回归农村的中介传导组织,从而形成农村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合作性金融组织有机结合、运转规范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

三、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功能

农村经济的低利性,要求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功能不仅不能削弱,更要进一步加强。目前,农业发展银行要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和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按照专业化农业政策银行方向加快改革,全面承担起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长期、微利甚至无收益“三农”项目的政策性信贷支持。除继续承担农副产品的收购贷款及粮油调销、批发贷款外,还应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将农、林、水利基本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教育、文化、科技、物流等方面的项目融资、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项目纳入支持范围,使农业发展银行由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的综合性银行。

四、深化农信社体制机制改革

通过创新体制,盘活农信社这一支农村金融最大的存量。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多次进行恢复“三性”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总的看,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还未到位,管理制度尚不健全,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不良贷款余额大、占比例高、历史包袱重的局面还没有根本上得到改善,改革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必须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的总体要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体制性问题。探索既强化行业管理又符合市场化发展趋势的管理模式,解决省联社职责定位模糊、边界不清的问题;按照市场化、商业化取向,加快推进“社改行”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化解历史包袱;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农信社提高支农水平;建立风险统筹金,增强农信社抵御风险能力,切实使农信社成为适应“三农”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企业。

五、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扶持力度

涉农金融业务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在农村开展金融业务与其商业化运作之间客观上存在矛盾,需要借鉴国际上成功有效的经验和做法,针对农村金融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措施,并将其制度化、长期化。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建立以财政、税收、货币和监管政策为主要内容的长期化、制度化的农村金融支农政策体系,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健全合理的支农贷款项目的财政配套机制、农业贷款的保障机制和农村金融的利益补偿机制,调动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保证农业投资的连续性、有效性,降低投资的风险,吸引金融机构对农业加大投入。一是制定财政扶持政策,以建立农业贷款贴息政策为重点,发挥“财政小补贴撬动信贷大资金”的政策效应。二是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明确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享受免征所得税和减免营业税的优惠政策,减轻农村金融机构负担。三是出台货币支持政策。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实行有差别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增加农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规模,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筹措资金能力,加大对“三农”的贷款投放。

六、加快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

目前,农业政策性保险严重缺乏,农业贷款风险集中在银行金融机构,农村金融组织的资金安全难以切实保障,必须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全国范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网络和农业保险基金,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国外发展农业保险的经验表明,提高投保人的参保率是农业保险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提高参保率的通常做法就是国家给予保费补贴,国外的补贴水平一般达到保费的50%左右。我国农业保险的投保人多是收入较低的农户,承担高额保费有较大困难,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尤其是财政的支持。一是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补贴力度和政策扶持,扩大保险范围和保险对象,提高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二是支持专业性、商业性保险机构的发展,鼓励引导商业性保险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开发适合农村需求的各类保险产品,探索建立多层次、多主体的农业保险网络。三是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有力措施,鼓励各类商业性保险公司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建立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只有建立与农业信贷制度相配套、相适应的农业保险制度,才能有效改善农户信贷融资的条件,提高其信贷市场融资能力,实现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的良好互动,为农村金融组织服务“三农”资金的安全提供保障。

上一篇:碧桂园培训资料下一篇:小学生家庭消防安全教育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