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体制创新(精选12篇)
行政体制创新 篇1
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让高校教育进一步开放,从而促进了传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向现代化管理方式的转型。传统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暴露出诸多弊端,不利于校园秩序的稳固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高校行政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体系,只有采用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来全方位提升各部门的积极性和热情,才能不断整合学校资源,促使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
1 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1.1 促进高校管理与社会发展的融合
随着高等教育的开放性不断加强,高校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提升空间。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来说,能够直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升人才的竞争优势,更好地提升学生未来发展潜能。从长远来看,在未来的几年中,高校将面临生源短缺、招生竞争加剧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不断促进高校管理与社会发展的整合。总而言之,高校作为与社会化发展直接对接的窗口,必须不断实现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改革,为学生发展铸就蓝图。
1.2 保证高校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纪律是成功的保证,对于高校教学来说,要想从根本上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就必须积极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为正常的教学活动提供环境支撑。面对越来越开放的高校校园,各类思潮和文化形态涌入学生的视野和大脑,导致他们出现思想异化、行为失控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不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通过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来对教学行为进行有效控制,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2 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建设中现存的问题
2.1 行政权力泛化,挤占学术权力
行政权力的泛化降低了行政管理质量,导致学术权力被大大缩减,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行政权力的泛化让很多教师的业务诉求、合理意见等无法得到有效地解决和采纳,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管理的有效性。高校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必须以学术研究、专业教育为主,而行政权力的泛滥存在致使学术权力没有决定权,不利于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在根本上阻碍了学术的创新与发展。
2.2 服务职能缺失,管理效率较低
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建设中服务职能缺失,管理效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行政管理质量和效果。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是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灵魂所在,作为重要的育人场所,一切教育管理活动都应该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不断解决师生的教学需求,从根本上提升高校的教育效果。然而在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机构结构过于庞大、管理方式手段单一、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层出不穷,不利于高校行政管理质量提升。
2.3 过程控制严格,降低教师动力
高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强化教学质量、提升教师能力和创新素质应该成为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实现必要的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与改革对于教学质量提升有重要影响作用,但目前很多高校对此进行了过于规范化的管理,导致具体约束规制和评价体系过于繁杂,缺乏教师活动空间。高校管理体系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涉及教学、科研、育人、社会服务等方方面面,并且对于每一个工作细节也进行严格地约束和管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他们主观动力的提升,容易造成急功近利短时效应的出现,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2.4 行政管理市场化程度不高
高校行政教育管理市场化程度不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多元化时代的到来,让高校教育更加自由化、开放化,这种教学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与社会市场化发展的对接。然而,高校的形成管理体制创新却没能反映市场化需求,导致与市场化发展断层。特别是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后勤服务越来越成为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方面,但由于高校行政管理市场化程度不高,阻断了与市场化发展的联系,从而让学校的后勤服务依旧处于一种较为落后的状态,体现出较强的封闭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行政管理秩序,不利于从根本上提升高校的教育水平,阻碍了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和进步。
3 促进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措施
3.1 完善二级院系管理工作机制,提升管理主动性
完善高校二级院系管理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管理者的主动性,有效促进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发展。具体到实践中,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和实践。第一,要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有效均衡高校工作的重心,不断规范和健全二级学院内部管理制度,推进民主决策制度的建立,对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等的问题进行明确考虑和思考;充分重视学术研讨工作的开展,创新学术管理体系,有效进行专业建设、教学科研活动创新,这对于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第二,下放财务管理权,对于党和国家的各项财经政策、法规制度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严格审核年度经费等问题,形成相对来说较为规范化的审计制度,同时还要根据学校的教学情况来编制学院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和业务经费支出预算方案等。总而言之,要想从根本上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实践,就必须不断完善二级学院管理机制。
3.2 营造人性、和谐的高校行政管理环境
营造人性、和谐的高校行政管理环境,保证行政管理制度的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从根本上来说,高校是人才汇集的重要场所,要想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就必须以提升师生的主观动力为核心依据和工作前提,这主要取决于两个重要方面。第一,高校教育组织应该体现独立化的特点,高校教育的自由性和开放性,要求教师工作环境、组织氛围都具有一定的自由性,这个过程主要依赖教师的自我约束作用来实现。第二,高校的教育必然要体现创新的特质,大学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充满挑战和创新的,在教学的时候,他们的灵感、思想、思维得到了有效激发,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必须将以人为本的观念落实到高校行政管理中去,保证管理秩序的人性化和自由化,有效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动力,这对于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3 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市场化发展和进步
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市场化发展和进步,应该成为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主要依据和重要方向。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结合时代化发展要求来对后勤保障体系进行必要创新,能够有效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效果,从而不断为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铺就道路。善于打破目前高校管理中的落后性和封闭性,鼓励相关的社会企业竞争,拓宽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只有巧妙地结合社会力量和资金来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服务,才能不断规范高校管理质量,这对于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创新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总之,对于高校来说,时刻促进合作经营、多元投资模式的形成,不仅能优化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同时还能加快高校后勤企业化进程,促进高校与社会市场的有机融合,为高校各项秩序的有效建立打下坚实基础。
3.4 实现对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的监督与考核
实现对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的监督与考核,对于不断促进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对于高校行政体系管理来说,应积极推行两级管理,保证高校管理权限下移,同时更要对二级院系的绩效进行严格而明确的考核,保证制度和体系的完整性。首先,在进行考核的时候,应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和考核方式的多元化,从二级院系工作的完成情况、工作细致与否、工作质量等方面来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通过科学化的方式来对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考核。其次,对于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监督与考核来说,应保证监督方式的灵活性,只要二级院系的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就不应该过分干涉他们的工作方式,而是要给予工作人员足够的空间和机会来进行调整,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第三,对于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监督与考核来说,应该给二级学院放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允许其权力过分夸大,而是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组织,发挥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约束作用,调动二级院系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从而稳定高校工作秩序,为学生未来成长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 结语
高校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在根本上决定了高校教学管理秩序的稳定与否,培育了教学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从客观上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有效促进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实践,不断完善二级院系管理工作机制,提升管理者的主动性;营造人性化、和谐化的高校行政管理环境、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市场化发展和进步;实现对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的监督与考核,从这些角度来对高校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创新,保证整个管理制度和体系的完整性,不断促进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为学生的健康和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行政体制创新 篇2
作者:朱光磊 宋林霖 《光明日报》(2015年08月19日 02版)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过推介天津海关对监管方式的创新,推动建立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通知》强调,这不仅主要适用于市场监管领域,而且将在各部门的检查工作中广泛运用,逐步推广。这一监管机制的重要创新,可以较好地解决监管人员与监管对象比例不平衡,监管中权力寻租,自由裁量权过大,以罚代管、推诿不管的不良习惯和作风,实质上是以机制创新推动体制变革,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向“宽进”与“严管”并重的方向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在“宽进”与“严管”、体制改革与机制调整的结合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近年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体可以看作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宽进”,核心内容是审批项目的减、并、合、放、转,目标是削减政府部门“管得太多、管得太细”的审批权。第二阶段是“严管”,通过一系列的机制设计与落实,让政府部门学会管、习惯管,学会用加强政府规制而不是强迫命令式的管,最终实现依法监管,管严适度。随着向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的方向发展,简政放权改革也就逐渐进入了“深水区”,改革的难度会更大,触及的利益主体会更多。监管方式的变革,会重塑行政文化,重构政府职责。因此,也就自然承载着推进政 1 府职能转变的重任,成了推动由“全能型政府”向有限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关键环节。
放到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中看,这一持续推进的过程还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性变化,这就是在不断转变政府职能的大背景下,由体制改革单边推进向体制改革与机制调整双向推进的方向转化。这一点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当下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次《通知》推动的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改革更多地带有体制机制综合调整的含义和特征。
体制改革是重要的,但并不是万能的,很多重要的体制改革最后还是要通过政府自身建设的完善来实现,要通过体制改革应与机制调整的平衡推进来实现,需要在体制改革和改革对象的自身建设、自我完善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平衡中来实现。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坚定地抓体制改革;另一方面也要把机制建设放到突出的地位上来,强化“机制意识”。随机抽查,不涉及体制和机构问题,但是有效地调整工作机制,形式上是“抽查”,实质上是“普查”,巧妙地运用了“偶然之中有必然”的规律,是一项可复制的科学的机制设计。这是最近一个阶段,针对个别问题“一层层开会、一层层布置、一层层落空”现象的有力回应。这是更加注重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自身建设的产物,更接地气,更现实可操作,更具有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的特点。
二、在随机监管与结果公示相结合中推进透明政府建设
随机监管并不是随意监管,是在“偶然”中找“必然”。为此,《通知》中明确了几个基本但却十分重要的程序:
首先,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清单作为一种制度性授权机制,它要求对事务的办理流程、相关的法律依据、需要提交的证据材料、岗位的权责范围以及奖惩措施作出非常具体的规定,监管人员执法既不能越界,又可在权力范围内创新,规避了长期以来的“无限责任”与“任性权力”的问题,可以充分调动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和应对环境变化的灵敏度。
第二,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通过摇号等非指定方式公开选择。这意味着被检查对象与检查人员的“互盲”,最大限度剔除制度中的人情因素,让企业克服侥幸心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减少收受贿赂的机会。同时,对于两类名录库都要及时更新,动态调整,这样才能保证抽查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合理确定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次。不论是随机抽查还是常规检查,目的都是要用较低的行政成本达到高效监管的目的,让违法违规的企业越来越少,全面维护市场秩序。但是随机抽查如果抽样不合理,或缺乏代表性,抽查结果往往不能发现问题,甚至以偏概全,作出错误的情况判断。所以,应按照企业优、良、中、差的不同层次确定抽查对象的合理样本,避免重复检查和过度执法。
监管程序的重新设计,推进了透明政府建设,提高了行政效能。一方面,可以较好地解决监管者“乱作为”的问题。可以使监管者、被监管者、监管规则、监管范围、监管内容、监管标准等要素全部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运用现场监管者与监管对象之间的灵活匹配,消除了可能出现“潜规则”的灰色地带,防止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推卸责任等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较好地解决监管者“不作为”的问题。由于执法困难,部分基层政府存在着行政机关人员逃离执法岗位、执法人员不愿办案执法、机关人员不愿下乡检查,监管程序的随机透明,提升了权力行使的公信力,减少了公众对政策的误解,在处罚企业违规行为时,避免不必要的摩擦,降低了监管难度,使执法更为顺畅。
三、在联合监管与行政服务结合中,推进整体政府建设
我国正处于法制建设的初期阶段,有些地方公民守法意识淡薄,存在大量违法现象,管理工作难度大,仅依靠一个职能部门来管理,孤掌难鸣,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通知》提出,探索开展联合抽查,对同一市场主体的多个检查事项,应一次查完,提高执法效能,降低企业成本。联合监管规模大、声势大,具有高效率、低风险的特点,易形成强大的高压态势,给执法对象以巨大威慑力。更为重要的是,一些政府部门的职能碎片化问题比较明显,“条块之间”的职能协调矛盾凸显,联合监管可以发挥各部门优势加大整治力度,政府为了完成共同的监管目标而实行的跨部门协作,从而使某一政策领域的不同利益主体团结协作,为公众提供无缝隙的而非互相分离的服务,有利于形成强化管理、依法行政的共识,协力整治重点难点问题。
四、在信用监管与数据共享结合中推进有限政府建设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通知》提出推进随机抽查与社会信用体系相衔接,强调利用企业信用信息与抽查机制衔接,政府通过抽查的结果调整企业信用信息,而企业的信用信息库可以作为是否抽查和抽查频率的依据。企业信用体系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信用法律法规体系、信用服务机构、信用监管体系、失信惩戒机制以及信用文化教育体系等。其作用是通过信用信息的公开、传播与共享、失信联动惩戒,形成立体、全方位的监管体系,营造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诚信市场环境,通过企业自律,行业自律,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降低行政成本,推进有限政府建设。
目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至中段,部分地方政府苦于由“重审批”转至“重监管”没有应对的良策,一些媒体和公众也担忧放松前置准入条件,会否出现监管真空。此刻及时发布《通知》,为宏观体制变革和机制调整,给出微观策略层面的指引,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样才会实实在在的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当然,随机抽查监管机制的提出,仅仅是建立高效监管体制的起点和一个方面,真正将各部门各行业事中事后的监管落到实处,是一项庞大的政府职能转变与工作流程再造工程,需要完善配套的法律制度、公务员行政能力的匹配与提升、地方各级政府的主动创新与积极作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政府监管体系任重而道远。
行政体制创新 篇3
关键词:行政监督;体制再造;体制创新
一、当前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基本状况
1.党委监督和政府监督职权不明确
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中,行使行政监督权的行政监察部门属于政府系统,并且实行领导体制的双轨制,即党委和人大的双重领导,特别是党委书记往往兼任人大常委会主任,其结果是党委的职权与人大的职权不明确。这在实践中导致了两个突出的问题:第一,以党代政现象严重,由于党委包揽几乎一切事务,党的纪律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行政监察职能,这直接导致党组织的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很难得到查处和纠正;第二,行使监督权的部门受同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在诸多为题上需要由党委和政府的批准或同意,这使得监督部门的监督行为缺乏权威性和客观性。
2.司法监督受到现行体制制约
司法监督是由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为过程中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按照我国宪法规定,行政权、检察权、司法权是相互独立且平等的,但是目前,检察权和司法权的地位并没有实质上的体现。即便在西方一些所谓“三权分立”的国家,政府的行政权力也往往凌驾于检察权和司法权之上。如果考虑我国的财政制度和人事制度,这种问题则尤为突出。我国地方司法部门的经费主要来自地方政府,人事任免也有地方党委和政府决定。这种人事制度和财政制度使得本应独立行使的检察权和审判权在很大程度上收到政府部门的影响。
3.行政监督的法律体系尚未健全
近些年,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推进,一系列促进廉政建设、反对职权滥用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在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权力制约的法制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由这些法律法规构成的行政监督体系尚未构建完成,现有法律法规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泛,有些方面重复规定,有些方面依然空白,贯彻实施也不够彻底。这就使得行政监督体系存在漏洞,无法及时查出并纠正权力腐败等问题。因而,从整体上看,行政监督法律体系尚未健全,无法满足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再造与创新
1.明确党委和政府的监督职权,强化行政监督权
党委的监督强调在法律、体制和制度等大政方针方面的领导作用,并不是事事都要由党委直接处理。这种监督由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具体实施,其监督的作用应当主要体现在管好党纪、党风,特别是约束和监督党员干部的纪律作风,确保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得到切实贯彻执行。在政府监督方面则要强调行政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具体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构建行政监察部门的直线领导体制,行政监察部门在业务上受上级行政监察部门的直接指导,在人事任免上采取有上级行政监察部门提名,同级党组织和政府通过,然后由上级行政监察部门任命的方式来确定;二是建立中央财政对地方行政监察部门的支持体系,由人民代表大会设立独立预算审批机构,地方行政监察部门申报,经由人大审批通过后下拨地方。
2.确保司法监督的独立,严防司法腐败
司法系统在行政部门的监督应当具有独立性,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党组织与行政机关的党组织相互分离的做法,即在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建立独立的党组织来领导检查、诉讼、审判等司法程序的执行。需要强调的是,即便是司法系统独立的党组织也不必事必躬亲,而只需要在大政方针上进行领导。同时,还需要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在司法监督过程中的作用,即人大必须对司法部门行使监督权的过程进行监督,这是防止司法腐败的重要举措。具体做法可以由人大派出监察人员,直接对重大复杂、影响巨大的行政案件进行监督,严厉杜绝徇私枉法现象和其他不法行为的发生。
3.建立健全行政监督法律体系
在行政监督法律体系的建设方面,必须尽快制定一系列专门性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对行政监督主体的权责、义务、监督范围、监督对象、监督手段和方式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于已有的行政监督法律、法规,必须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根本,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并且切实能够发挥作用。
4.扩展行政监督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行政腐败的直接受害者是公众,公众有权利也有义务参与到行政监督的过程中来。但是,目前我国公民监督的渠道还十分有限,公民参与行政监督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和限制。因此,必须保障和巩固原有的公民监督的渠道,同时还要积极拓展新的公民参与机制,并加强公民监督的力度。我国现有公民监督体制中,信访制度和舆论监督是两种重要的监督方式。长期以来,信访制度被证明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公民直接参与的行政监督制度,但是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才能使之更好的发挥作用。而舆论监督则是通过大众传媒对行政系统进行的监督,是公众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需要进一步规范舆论市场,在加强对新闻媒体监管的同时,切实保障新闻自由,使新闻媒体能够依法独立的报道客观事实。此外,推进政务公开、建设电子政务工程等,也是推动公民参与行政监督的有效手段。(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参考文献:
[1] 洪波:《行政执法监督: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行政与法》2002年第10期)
[2] 王守宽、金红磊:《完善行政执法监督的探讨》,《行政论坛》2002年第5期
[3] 王勇飞主编:中国行政监督机制[M].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
[4] 丁建军主编:行政监督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篇4
一、农业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建国初期至今, 我国的农业行政管理体系经历了数次改革, 不断转变职能、完善结构, 总体上保证了党和国家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但与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 目前我国农业管理体制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1. 农业部门权责不一, 调控手段不足, 制约了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长期以来, 我国处在短缺经济状态, 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始终是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然而, 我国农业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却滞后于农业政策目标的转变。突出表现在:农业行政体制的管理范围和手段仍局限于生产领域, 对农业生产以外的政策目标, 缺乏必要的调控手段。在生产能力建设方面, 仍习惯于上项目、搞基地, 用投资手段来支持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和结构调整, 对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农业结构的优化, 缺乏必要的价格指导和市场调节手段。这种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无论是调整农业政策、实行支持保护, 还是执行减让承诺、参与国际竞争, 都要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有与之相适应的职能和手段。
2. 管理机构的同构设置, 束缚了特色产业的发展
农业是一个高度依赖自然条件和环境资源的产业, 只有因地制宜, 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十分有必要按农业资源的禀赋特征, 逐步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带。但是, 从省到市、县的地方农业行政管理机构, 设置上基本与中央一致, 职能高度同构。这种情况, 既不利于地方主导产业的形成, 也不利于地方专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客观上也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不利于农业区划特别是特色产业带的形成。
3. 中介组织发育滞后, 影响了市场主体作用的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 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然而, 千家万户的小农分散经营面对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挑战, 暴露出规模小、效率低、竞争力弱的严重缺陷。同时, 政府对农民的技术、信息和市场服务也难以到位。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 主要是连结农户和市场的中介组织发育滞后, 使得农业的市场主体缺位。这种局面既不利于形成国内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大市场, 也不利于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
二、农业管理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
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逐步深入, 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也应随之发生变化。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对农业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创新, 做到农业行政事务有的放矢, 以适应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改革完善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系, 要在转变传统观念、建立健全法制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管理技术的创新。
1. 农业行政管理理念的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我国农业部门首要做的就是管理理念的创新。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身来讲, 政府行政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就会表现为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塑造服务型农业行政理念是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系创新与发展的要求与必然趋势。其次, 面对市场经济中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要求农业行政部门不断更新观念, 迅速面对现实, 积极寻找解决问题与矛盾的方法与途径。更应树立开放理念, 将所掌握的公共信息向广大农民开放, 全面推行“阳光政务”。
2. 农业行政管理体系的创新
在农业行政管理理念创新的同时, 更应注重管理体系的创新。在职能的优化上, 应根据农业发展的需求重新定位, 准确界定管理部门的职权与职责。应着力于建立、完善和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的市场:一是建立健全市场管理制度和市场管理组织机构, 完善市场服务职能, 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 营造和维护公平与法治统一的良好的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二是改进宏观经济调控职能, 自觉运用财税、货币、产业政策以及通过价格、利率、汇率和税率等经济杠杆来调控农村经济运行。三是培育和健全各类社会中介组织, 并充分发挥其服务作用。如建立各种行业协会,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竟争力。四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意识, 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领域和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作用, 如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 增加农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总之, 要促进政府农业行政职能由全能向有限, 由管制向服务, 由划浆到掌舵的转变, 促进部分农业行政职能的市场化和社会化。
从组织结构上来说, 农业内部各产业, 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农业生产的投入与扶持、农业科技的开发与推厂、农产品的加工与运销、食品的安全与国内低频市场的开发等,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目前, 我国农产品产业链人为割裂, 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严重脱节, 管理职能分散的体制安排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我国应该借鉴它们的经验和教训, 进一步改革完善我国政府的农业管理体制, 尽快将各部门涉农机构撤消或合并, 对现有的涉及农业管理有关部委的机构设置进行调整, 农业管理职能进行重新组合, 组建新的综合统一的农业部门, 确保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产、农产品营销和农村发展等整个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和协调。
3. 实现管理技术创新, 构建农业“电子政府”
提高行政效率是当前农业行政管理中的一个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 除了加快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外, 提高农业行政的信息化程度是一个关键。但农业网站不多, 而且信息量少, 更新速度慢。因此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系的创新还应该包括农业行政手段的创新, 主要指农业行政的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当前, 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 提高农业政务信息化程度, 从而能更及时、准确、有效的实现为农业服务的目的。
要加快农业电子政务的发展, 首先就要消除人们认识上的误区.电子政务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或政府上网, 而是要打破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 实现整个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 并在网上实现与公民的互动, 提供全方位的网络服务。二是要建立完备的农业宏观决策信息咨询系统及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农业生产信息、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法律法规信息等对于广大农户和决策者都十分重要, 及时、准确、可靠、全面的信息是搞好农业管理的必要条件。因此, 必须建立完备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为农业宏观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第三, 就是要建立与网民的互动反应机制。可以在网上设立专门的论坛进行农业问题的讨论;对重大农业问题的决策可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搜集群众意见;设立网上咨询信箱, 并对网民的邮件设专人及时回复。
行政体制创新 篇5
【摘
要】: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要保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就必须改革现行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着力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的一体化发展,以党的建设一体化带动其他方面建设的一体化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有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作保障。目前,xx乡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遭遇瓶颈,调查探讨如何改革和完善安陵镇农村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以突破这些瓶颈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新农村
农村行政管理
创新
调查
目 录
摘要……………………………………………………………………....1 引言…………………………………………………………………........3
一、xx乡农村行政管理现实困境……………………………………3
(一)、如何面对新农村建设……………………………………………3
(二)、行政管理遇到的困境 …………………………………………..4
(三)、财政体制如何改变 ……………………………………………..4
(四)、科学的考核机制…………………………………………………5
二、xx乡农村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5
三、xx乡农村行政管理的出路………………………………………5
(一)、转变职能…………………………………………………………5
(二)、科学规划…………………………………………………………6
(三)、完善体制…………………………………………………………6
(四)、建立考核 ………………………………………………………..7
四、结语…………………………………………………………………7 参考文献…………………………………………………………………8
【引 言】:乡镇基层政府要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职能转变与行政体制改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乡农村行政机关也而进行了多次的机构体制改革,目前我乡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总体上与当前农村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基本相适应,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运作困境,须引起各方关注,并研究对策予以解决。【正 文】:
一、xx乡行政管理现实困境
(一)、如何面对新农村建设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工作非常重视,建立了一套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尤其在创新土地利用政策、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农村集体经济、推行农村经营性资产股份制,以及在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当然,由于自然基础、经济实力及区位条件的不同,各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进展也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建设现代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契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我党以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要推行这一系列好的政策举措,如何实施,如何落实的问题就显得较为重要。最大问题是土地配置与管理问题,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应因时因地制宜,要考虑区位条件、突出区域特色。首先,用地政策和制度有长效机制,农村用地盘活与配置也应该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来,不能像过去那样,城市大规模扩展占用耕地,但不给农村预留必要的建设用地。农村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用地需求:其一,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过去欠账太多,这一状况必然要改变;其二,公共服务、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其三,解决目前农村生产发展的依托问题。目前解决农村生产发展的依托问题,即农村税费改革后村镇集体财政来源是一个突出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是否能得到稳定投资。农村的臭水臭沟谁来管?越强调科学发展观,越要强调政府的作用。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用地的总指标就这么大,无用指标占了,可用指标就少了。要加强各项建设用地适宜性的基础评价与研究,以指导项目建设报批的规范化和合理化。现在所进行的区域统筹、城乡统筹,就可以达到控制用地总量和优化用地结构的目标。
(二)、行政管理遇到的困境
政府普遍缺乏预算意识,很多乡镇的预算形同虚设,同时政府运作的成本意识浅薄,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尤其在管理效率和效益上考虑较少。再者,不少乡镇不仅多个部门和领导有财政审批权,而且有滥购、滥补、滥奖的现象。加上有的乡镇干部在追求个人利益过程中行为失范,势必增大政府的管理成本,挤占乡镇财政的公共支出。在地方财政构成中,省、市财政所占比重较大,基层财政所占比重较小。地方的财政能力减弱,但地方承担的各种管理事务、公共服务并没有相应减少,许多本来应该由中央、省、市承担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都由基层政府承担,而乡镇一级在财政分成方面又处于最不利地位,难免造成乡镇财政困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能适应乡镇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虽然xx现在基本上实现了条条道路通村的目标。但政府部门对道路的维护和养护不到位使得一些道路出现了坑坑洼洼,长久没有人处理。除此之外,乡镇的电线也得不到很好的维护和修理,在农村只要一打雷或下大雨,必然就会停电。乡镇的饮用水也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有些地方水污染严重,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农村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农业技术支持服务和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不足,推广体系不够完善,严重制约着推广力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借机构改革将推广服务部门推向市场,甚至撤销推广服务部门,造成人员离岗或流失;另一方面,基层推广队伍中整体知识水平低,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较差,影响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转化,无法适应当前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需要。公共卫生事业停滞不前。乡镇基本医疗条件严重落后,机构凋零,设备陈旧,卫技人员短缺而且素质偏差,服务水平低下,乡、村两级卫生保健网几乎处于瓦解状态,公共卫生和各项预防保健工作难以落实。特别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群体,虽然现在都有农村医疗保险,但家里有大病的,往往能拖则拖着,不能及时的就医。因为过高的医疗费用,远远超出了他们的经济承受力,不少农民“因病致贫,因 病返贫”已成为突出的问题。
(三)财政体制如何改变 乡镇的财政体制是政府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央财权大幅提高,地方财权大幅下降,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不对等。在地方财政构成中,省、市财政所占比重较大,基层财政所占比重较小。尽管我县的县乡(镇)财政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系改革,逐步缓解了县乡财政运行中的压力,但由于财政上的权责利益不一致,财权集中在县级,事权集中在乡镇,财权制约事权,使镇财政处于难运行境地。再者现行的县乡(镇)财政收支方式是收入上缴和支出下拨,收入上缴,即乡镇的税收全部上缴国库;支出下拨,即由县财政根据财力和人员经费核定支出基数按月向乡镇下拨。实际上县级核定的支出基数与乡镇的实际需求之间普遍存在较大缺口,处于行政体系末端的乡镇政府税源难以自控和保证,而乡镇机关人员又在不断的增加,带来工资费用急增,造成各级财政支出不断扩大和乡镇债务负担日益沉重。乡镇财政保运转支出压力过大,入不敷出,担负不起保运转促发展的重任。财政运行举步维艰,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公共服务根本无钱落实。
(四)、科学的考核机制
行政监督考核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压力和动力机制,是权力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督促政府减少行政失误,确保政府管理畅达、高效运行,也可以监督政府工作人员工作是否有成效。目前我国农村乡镇政权建设中,对政府执政能力和政府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大多缺少有效的行政监督系统,监督体系又缺乏有力的监督主体。我镇行政机构也存在这个问题。政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指令和任务,但贯彻执行的情况如何,缺少合理的监督体系。公务员的管理也缺乏明确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激励机制。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公仆必须接受主人的监督,但由于目前我镇管理体制中缺乏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使主人对公仆的监督难以落到实处。
二、xx村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行政管理观念有待改变。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为了适应以市场取向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仍然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培植资源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改革进展缓慢,尤其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些行政管理观念尚未摈弃,诸如直接干预、微观管理、人治管理等,在部分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相反,许多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观念,如民主参与的管理、法治化管理、自治管理等,又尚未建立起来。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将难以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竞争。因为在市场经济要求下,首先约束的是政府行为,要求政府必须遵守市场法则,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经济运行规则,尽快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观念,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清除旧的管理体制、观念和垄断利益。我们要尽快摈弃那些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被实践证明已经是过时了的行政管理理念,形成新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理念。行政管理方式有待改进。市场经济要求在一切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坚持以法律手段为主,尤其是在对外活动中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与国际接轨。为此,必须尽快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中国在加入WTO的谈判中,承诺按照,规则办事,即应该按照被时间和实践检验了的、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接受和公认的、迄今为止仍被视为公正和节约成本的国际规则办事,再也不能片面强调所谓的“中国国情”“中国特色”。过去,我们虽然也宣称要按国际规则办事,但往往是中国化的“国际惯例”,如我国目前虽然也实行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这样一些国际惯例,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不尽如人意。在我国,相当一部分行政程序缺乏民主性和参与性,没有说明理由、听证程序,甚至于当事人没有申诉权。市场经济需要我们按照行政管理程序办事,提高办事的效率,真正做到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这对我国现行的行政程序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按照法治化的要求构建完备、透明、适应国际规则的行政程序体系。行政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行政管理水平在很多方面还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提出的要求。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公务员队伍的素质还不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也比较低,开放市场后,国外企业进来了,要求与国内企业平等竞争,从而需要政府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尤其是对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公务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各级政府的决策水平和行政领导的决策能力,这也是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所以说,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行政管理水平。
三、xx村行政管理的出路
(一)、转变职能
要解决目前乡镇存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新一轮乡镇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创建服务型政府,这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而前提就是转变理念,否则,政府的服务就不能落到实处。
xx乡转变职能的基本取向是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综合改革新形势,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转变行政管理机制和工作运行体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制型政府。一是向引导服务型转变。农村税改后,乡镇工作的重点应该转移到抓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抓服务方便人民群众、抓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上,过去那种指令性、强制性行政管理模式必须转向引导型、示范型、协调型的服务工作模式,乡镇干部的工作也要由“要”字型转向“帮”字型和“带”字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把服务作为贯穿农村工作的主线,在服务中体现行政管理;坚持把示范带动作为乡镇工作的有效抓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引导型服务。二是向效能机构转变。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精干、综合、务实地设置机构,不搞上下对口,大乡镇可设置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社会发展办公室、便民服务室、财政所。辖区人口少、幅员面积小的乡镇或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相对单一的乡镇只综合设置工作岗位,不设内设机构;彻底整合事业站所,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事业机构原则上可设置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站(可与乡镇卫生院整合或在卫生院挂牌)、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等。根据乡镇经济发展情况、区位条件、产业布局等实际情况,条块结合,可增设1—2个事业机构或设置片区站所。三是向技术服务型干部转变。免征农业税后,乡镇工作主要职能就是服务。加快乡镇职能转变,核心就是要加快乡镇干部转型。通过培训学习,变农业型干部为经济型干部,变管理型干部为服务型干部。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不断提高乡镇干部的服务本领和服务质量,根据农民群众各方面的服务要求,完善乡镇服务体系,落实干部服务责任,把服务工作具体化和制度化,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四是向依法行政转变。随着农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政策透明度的提高,依法行政已经成为乡镇职能转变的关键。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各项农村政策法规要求,进一步规范乡镇行政行为,规避行政随意性,减少行政干预性,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制度,提高乡镇干部的法律观念和政策水平,自觉做到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充分尊重群众的自主权,更多地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教育和引导的手段推动农村工作,努力建设法制型政府。
(二)、科学规划
对乡镇政府在体制内进行改革,科学界定职能。机构是职能的载体,推进机构改革,必须使乡镇机构根据服务型乡镇政府职能的需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对下放的派驻机构和属干政府序列的机构采取县乡改革联动的方式,理顺县与乡镇、乡镇与站所、乡镇与县级职能部门的关系,实行分化重组,使乡镇组织机构更加合理、科学、高效。另外,根据“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应在扩大乡镇人事管理权上着力,在人事权上尊重乡镇党委、政府的意见,为乡镇的集中统一管理提供人力保障。这些都是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的关键所在。
(三)、完善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政府建立公共财政制度。1.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中央与地方在财政财权与事权上的划分。对乡镇财政必要开支要列入预算,把乡镇财政纳入国家总预算中,对原由“乡统筹”安排的属于中央事权范围项目(如农村教育、计划生育、民兵训练、社会抚恤、乡村道路等)列入预算,资金不足应由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来解决。属于村集体提留应予以保留,与政府行政经费分开。放弃过去形成的农村公共事业靠农民自行解决的思维定势。2.明确划分乡镇级政府的支出范围,健全乡镇一级预算制度,实行全部财政性收支纳入预算统一管理,以达到全面规范农村公共分配关系的目的。3.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合二为一。预算外资金的取得,存在许多不合理因素,为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打开了方便之门。并且,预算外资金挤占了预算内资金,造成预算内资金不足。因此,有必要把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合二为一,控制资金来源与使用,严肃财经纪律。另外,乡镇级政府普遍存在人员膨胀现象。因此,要精简机构、减人、减事,减少财政供养人数,减轻政府负担,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支出效率。总之,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必须完善农村财政分配体制,加大对乡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理顺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明晰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农村和农民利益,解决地方财政困难,从而对农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四)建立考核
1.精简督查考核内容。本着抓重点、抓关键的原则确定考核内容,力求少而精。要对督查考核的所有内容项目和指标,分门别类进行认真梳理,形成由“类别+具体项目”形成的“树形”督查考核内容结构体系。督查考核的具体项目要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重点,保留重要的大项目,剔除无关紧要的小项目。在考核指标的设计上,应贴近基层工作实际,减少计划色彩和“摊派”,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定性定量,使基层在落实工作时,对纳入考核的目标任务一目了然。实行督查考核内容项目指标准入制度,要求新增加的督查考核内容和指标设定。2.要整合督查考核力量。督查考核不能各行其是,要统筹考虑,有计划进行,并注意调控督查的频率和节奏。县区的督查考核应由督查室统一组织调度安排,人员可从各相关部门单位抽调,组成团队。要加强对督查考核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从源头上提高督查考核过程的公正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3.要改进督查考核手段。更多地注重平时督查考核,尽量减少或避免年终扎堆到基层督查考核的现象。督查时少一些形式、教条,少看表面,多重实效。每次督查考核前应围绕督查考核要了解或解决的问题,在充分商量的基础上,拿出督查考核方案,尽量减少在基层督查考核中的随意性或拖拉性。督查考核时,除了听汇报、看资料,更要多深入工作一线,到工作点上看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要多听听群众的呼声和反映,多渠道、多形式了解真实情况,尽量把工作考实、考准、考真,提高督查考核工作的质量。要客观公正地当面对工作作出评判,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期限。督查考核除了直接组织人员实地查看了解外,还应善于借助其他途径或手段了解掌握要督查核实对象的实际情况。如对某些列入督查考核的重点工作建立专门的信息库,平时注意加强相关信息的收集和评估,改变单纯靠督查考核部门自己上门督查考核的状况。
四、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参考文献】:
[1]韩云平.对我国农村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J].行政论坛,2007(3),89-91.[2]李述章.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创新[J].农业,2004,71 [3]王澜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六次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中国行政管理》 [J].2009年第10期
中国环保行政体制结构初探 篇6
通讯作者: 夏光,博士,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与政策。
基金项目: 中央编制研究会2010年重点课题“中国地方环保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战略研究”。
摘要 环保行政体制结构是环保行政组织系统的基本框架,是实现环保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方式。我国长期以来的环保行政体制改革较为关注机构地位提升与管理职能强化,环保行政体制的结构较少得到关注。对环保行政体制结构的分析揭示了在机构地位提升与管理职能得到强化的前提下我国环保行政管理依然面临执法监督难、部门协调难等问难题的深层体制原因。本文首先根据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提出我国环保行政体制的矩阵结构模式,这一矩阵结构在纵向上存在双权威系统,横向上协调关系较为薄弱,从而造成環保监管权威弱化。其次,基于对我国地方环保行政体制改革效果的调查,指出我国环保行政体制结构出的了若干变化。最后,结合我国“十二五”时期落实国家环保意志的基本要求,提出改善我国环保行政体制结构的若干政策建议,即在基层改善体制结构中的双权威系统,并以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创新为大部门体制改革突破点,探索环境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的优化途径。
关键词 体制结构;矩阵结构;垂直管理;大部门体制
中图分类号 X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1-0084-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1.014
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经历了“十一五”时期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环保行政管理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已经成为制约环境行政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于2010年针对我国地方环保干部的问卷调查显示,受访人员在对环保部门监管影响最大的因素认识上,将行政体制因素排在第一位。本研究从组织结构视角探究我国环保行政管理实践中环保执法难、部门协调难的深层体制原因,并主要在环保行政组织系统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与工作座谈,发现我国环保行政体制结构在地方出现了若干变化,最后提出完善我国环保行政体制结构的若干建议,希望为未来的环保行政体制改革提供参考范畴。
1 环保行政体制的基本结构
本文对环保行政体制的界定参考了目前较为广泛接受的“环境管理体制[1]”的概念,认为环保行政体制是指国家环保行政主管机构的设置、管理权限的分配、职责范围的划分及其机构运行和协调的机制。其核心是环保行政主管机构的设置、职责划分及其机构运行和协调的机制。环保行政体制的结构是指,为了实现环保行政体制的整体功能和目标,体制的各部分建立和保持的一种整体性的正式关系,它是以环保行政机构为核心的环境管理体制各部分的构成方式。
结构是行政组织系统的基本框架[2],其最基本的问题是,公共服务是如何组织起来执行它所赋予的任务的[3]。我们可以把结构看作是一个组织内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它决定了组织的任务如何分配、沟通机制与交往模式。正如斯科特与戴维斯指出的,从根本的意义上说,组织结构是一种手段、一个工具[4],它具有独立于特定个体参与者的属性,特定的目标与职能在不同的结构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运行效果。
从体制结构的角度看,我国的环保行政体制结构表现为“纵向分级,横向分散”,即在纵向权责关系上呈现分级结构,地方政府对地方环境质量负责;上下级环保部门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上级环保部门对下级环保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在横向职能设置上呈现分散结构。环境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此外,2001年建立了全国环保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主要任务是研究协调国家环境方针政策,协调部际重大环境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矩阵组织[5]”(如下图1所示)。
2 环保行政体制结构特点与主要问题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存在于复杂环境中的许多组织发展出矩阵式结构,主要在于解决组织的交叉责任问题。矩阵式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实现横向协调的有力模式。优点是,在组织的任务纷繁复杂而且相互依赖时,能够进行有效协调,其最大缺点在于,双重职权容易引起冲突[6]。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建立的环保行政体制结构图是以环保行政主管机构为核心的,因此将各级政府与环保行政主管机构的关系用箭头直接连接来表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与各级政府的关系是要通过环保行政主管机构为媒介。
21 “双权威系统”弱化环保监管权威
组织机构图中,权威关系用箭头表示。其权威关系的基本特点是,部门内部的上下级关系、地方政府与环保之间的权威关系较为清晰,管理依据明确,因此,用实线表示。矩阵组织的一个特点就是,存在着双权威系统。环保行政体制结构中的双权威系统表现为:
其一,在纵向结构上,上级环保部门对下级环保部门的业务指导。依照《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6条,地方环保部门依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受上级政府主管部门业务指导。中央环保部门还通过环保专项资金的形式对地方环保事业开支给予补助,具体内容涉及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重点流域蓝藻及水污染治理项目、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和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项目等。
其二,在横向结构上,同级人民政府对同级环保部门的人事管理与财务经费管理。首先,人事管理实行以地方党委为主的领导干部双重管理体制。根据《关于调整环境保护部门干部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组通字[1999]35号),人事管理以地方党委管理为主,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党组(党委)要按照有关规定和干部管理权限积极配合,协助地方党委做好下级环境保护部门干部管理工作。其次,财政经费管理——地方环保部门经费来源列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主要由地方政府财政给予保障。
体制结构中存在双权威系统,当二者发出的指示或命令不一致时,环保执法监督特别是基层环保执法工作会产生模糊、冲突和混乱。地方政府环境行为的利益博弈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受自身利益影响,往往表现出重经济不重环保的消极一面,与中央政府的环境行为产生偏差,从源头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7-8],特别是以GDP增长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对地方政府行为发挥着显著引导作用[9]。在省市县一级的环保机构中,受地方行政机构左右,执法难的情形比比皆是[10],很多与地方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环保事权,比如环评审批、企业排污监测等,在履行过程中阻力重重。以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为例,在很多地方建设项目审批时,环保部门欠缺话语权,环评审批沦为其他经济职能部门审批的附庸,不能真正起到环境准入的作用[11]。
地方经济增长的特殊利益在压倒了环境保护利益后,与环保分级管理体制相结合,通过对地方环保部门人、财、物的控制权,对环保执法监督发挥潜在而有力的影响,形成牢固的政策执行阻滞机制,从而弱化了环保监管权威。
22 组织结构复杂横向协调无力
上述组织结构图中,职能部门间的协调关系用横线表示,由于环境管理各职能部门间的协调关系模糊而薄弱,因此图示用虚线表示。环保行政管理具有系统性,环境问题涉及众多部门、行业、领域,其组织结构具有复杂性,客观上需要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机制。
我国的环保行政体制结构具有复杂性。矩阵结构中的横向、纵向和地域分工表明了组织结构所需的宽度、高度和广度。就其横向结构看,环境行政管理职能的分工部门多达15个以上,全国环保部际联席会议的参加部门多达25个。就其纵向结构看,组织的行政层级包括中央、省、市、区县共4级,在设置乡镇环保机构的地方,其行政层级达到5级。就其地域分工看,全国31个省级环保部门都是政府组成部门。组织的分工程度越高,组织越复杂。纳尔逊和奎克指出,随着组织复杂性的增加,对分工部分的联系和协调机制的需要也相应增加。如果没有这些机制,部门或组织的不同部分就无法纵观全局,组织就有陷入混乱的危险[12]。
由组织结构图可以看出,全国环保部际联席会议在组织结构中处于整个组织系统的高层领导地位,它要同时控制两条权力线,还要平衡协调多个职能部门的环境管理职能。但是全国环保部际联席会议的办事机构设在环保部门,其机构地位与性质决定了其协调能力薄弱。其次,环保部门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根据法律规定是统一监管与分工协助的关系,主要采取联合发文、联合执法监查、成立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等方式实现。我国环境管理部门间协作的基本特点是,以科层组织形式对部门与地方政府施加压力进行协调[13]。这些协调方式对于上级组织或领导高度依赖,在开展协作时需要上级组织推动,遇到冲突时需要领导机关协调裁决,其协调方式易于变动、缺乏规范,效果并不理想。
就矩阵结构的横向与纵向关系看,由于横向协调关系的模糊,环保部门的横向协调无力,但是其纵向关系相对较为明确,这就导致各职能部门较多依赖于其部门本身的纵向结构履行其分工协作职责,较少依赖于横向的部门间协调进行分工协作。这就必然产生政出多门的环境管理难题,出现多头执法、政出多门的现象,各部门各自为政[14],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环保统一监管的力度。
3 我国环保行政体制结构出现的若干变化
从体制运行结构看,环保行政体制机构监管权威在环境管理过程中被体制结构分散,不能充分发挥应有效果。如何改善体制结构,破除基层执法难与部门协调难的管理难题,就成为我国环保行政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于2010年采取多种方式对地方环保行政体制改革的效果进行调查,一是采取座谈会形式,召开全国范围内的环保机构改革座谈会,参会单位主要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环保厅(局)。二是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对象主要是实行改革试点的地方环保部门以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三是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调查对象主要为地方环保局长。调研发现,我国环保行政体制的结构在基层出现了若干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地方的环保垂直管理改革与大部门体制改革中。
31 基层分级、整体垂直的纵向结构初步呈现
基层分级、整体垂直的纵向结构是指在市级以下(区县级)环保部门实行垂直管理改革,将原来归于地方政府的人、财管理权改归由市级环保部门掌管,改革后,市级环保部门掌管区县级环保部门的人员编制、财务经费管理权,以此增强区县级环保部门独立性,应对目前面临的基层环保执法不力的困境。本研究对地方环保干部的问卷调查显示,769%的受访干部认为有必要实行垂直管理改革,多数环保干部认为实行垂直管理体制是解决目前环保执法难的最有效办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已有约200个基层环保机构实行了垂直管理改革,改革的行政层级局限于市级以下环保部门,运行效果较为良好。本文认为,这些改革经验初步呈现出“基层(市县级)垂直管理,整体分级管理”的行政体制结构。
但是,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垂直管理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人财物管理权从地方的剥离,这些要素如何从地方剥离,剥离之后如何重新构建基层环保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在改革实践中表现的较为随意,缺乏规范性。比如,环保干部双重管理的现行规定与垂直管理改革中干部管理权上收的关系应如何处理;在目前分级管理、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中央与地方的环保行政管理的财权、环保专项资金的分配等如何划分等。另外,地方政府环保工作积极性降低也是改革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的区政府对环保工作有松一口气的现象;有的区县政府支持环保工作的力度明显减弱,区县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协调有关部门的配合能力削弱。
32 职能组织方式的横向优化面临瓶颈性障碍
环境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的变革涉及复杂的部门利益调整,针对环境管理职能交叉重复、沟通协调难等问题进行的体制创新与探索一般表现为大部门体制的创新。目前的地方大部门体制改革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广东顺德、深圳、辽宁、重庆等地都进行了环保大部门体制改革探索。
从改革路径看,地方环保大部门体制改革一般是增量改革,通过较为强大的行政力量进行干预,短时期内将原有的职能相近的多个部门合并重构,整合成为一个新的更大的机构。改革所涉及的职能部门主要包括,环保部门、建设部门、水利部门、交通部门、国土部门等。调查问卷显示,地方环保干部将生态建设与水资源管理列为大部门体制中应当与环保整合的优先领域。改革机构的性质表现多样,既有议事协调机构,也有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等。有的地方通过改革设立了最高议事协调机构,比如,重庆市环境保护委员会。有的地方通过改革设立的是决策机构,比如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有的地方成立的是以执行职能为主机构,比如辽河保护区管理局。
改革对于重大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一定区域流域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防治等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改革效果并不显著。比如,有的地方进行大部门体制改革后,部门首长的主要精力放在经济与发展等重点工作上,其环保力量反而受到削弱。一些改革止步于简單的部门或职能合并,内部各职能融合程度还不高。
我国地方大部门体制改革目前还有待深入发展,面临瓶颈性障碍。大部门体制是由核心化的行政决策中枢及其办事机构、综合化的政府组成部门、专门化的执行机构三个要素形成的政府组织架构[15]。目前的绝大多数的改革措施基本上没有涉及决策、执行与监督的权力关系的构建,改革效果存在较大局限,环保大部门体制改革如果不进行决策、执行权力关系的重构,改革难以进一步深入发展。
4 完善我国环保行政体制结构的若干建议
41 调整体制结构,增强环保监管权威
“十二五”规划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加大污染物总量控制力度和范围,并将GDP增速下调为7%,但许多地方仍提出GDP五年翻番的目标,地方经济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同时,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确保国家的环境保护意志[16]在地方得到有效落实,这是当前环保行政管理面临的突出现实问题。“十二五”时期的环保行政管理需要更加强化基层环保监管力度,一方面,提升基层环保执法独立性,剥除地方意志的干预,以应对地方经济增长带来的环保压力;另一方面,需要考虑现实国情,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整合和优化,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建立责任明确、组织结构优化的环保行政体制。
42 在基层(区县)改善纵向结构中的双权威系统
通过在基层实行垂直管理改革改善体制纵向结构中的双权威系统,从而加强基层环保执法力度,破解当前基层环境执法面临的执法困境,有利于更为有效的落实国家环保意志,保障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421 基层垂直管理,整体分级管理
基层垂直管理是指在市以下(区县级)环保部门进行垂直管理改革在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环保事权,基层环保部门主要行使环保职能的执行权的基础上,通过对人事管理、财政经费、业务监督指导等体制要素的重新配置,将人员编制、干部管理、财物经费归于上级环保部门管理,环保执法监管的权威在基层单独归于市级环保部门。整体分级是指,在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环保事权,市级以上环保部门主要行使决策、监督权以及重大环境工作事项的执行权的基础上,市级以上环保部门仍实行分级管理,省、市级环保部门,既是同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接受地方政府领导,同时接受上级环保部门在业务上的管理与指导,同级人民政府主管环保部门的人事任免、财政经费、物资供应等,上级环保部门则主要负责指导其工作业务方面的事权。
地方环保部门只有与其他政府部门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整理环境问题,因此,地方政府在促进多部门进行环保合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垂直管理改革的行政层级应当局限在一定范围内。从实践看,将垂直管理改革的行政层级局限在区县级环保部门,既可以有效提升基层环保执法独立性,也可以将改革带来的不利因素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422 研究制定中央与地方环保事权划分框架
开展市级以下环保垂直管理改革,旨在改善矩阵结构中的双权威系统,遏制地方政府对环保执法监督的干预。地方干预主要体现在哪些行政职能中,这些受干预的行政职能主要集中在哪个行政层级,如何确定垂直管理改革的行政层级与人财物管理权的重新分配等,这些都取决于中央与地方环保事权的明确划分,它是决定垂直管理改革的行政层级、决定与其环保事权相对应的人权、财权划分的基本前提。
目前我国对省以下各级政府的环保事权划分尚未有明确界定[17]。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发1993第85号)对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划分做了具体规定,并未对省以下各级政府的事权做出明确界定。进行垂直管理改革,需要制定较为详细的中央与地方的环保事权划分框架,特别是要明确省以下各级环保机构的事权划分,市级以下环保部门主要行使执行权,实行垂直管理,确保环保执法效率;市级以上环保部门主要行使决策、监督权以及重大事项的执行权,确保地方环保行政管理事务在决策、监督与重大事项的执行上仍然与地方各级政府密切相关。
423 完善政绩考核体系,破解执行阻滞机制
基层垂直整体分级的体制结构下,基层地方政府与环保部门相对独立,二者之间的关系从以前的主要依托于人财物控制关系转变为主要依托于环保法规定的地方政府对地方环境质量负责的环保目标责任制关系。为了避免改革后地方政府的环保工作积极性降低,应当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强化环保目标责任制关系,以约束地方政府的环保责任。
环保目标责任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减排考核、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责任考核等。进行垂直管理改革后,应当进一步完善环保目标责任制,并着重突出环保考核对于地方政府行为的引导功能,削弱地方经济增长压力对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干扰。“十二五”规划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提出GDP不再是国家衡量地方发展的唯一重要指标,强调要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在差别化的评级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的特殊利益存在与中央政府的共同利益趋同的空间,应当抓住这一难得历史机遇,进一步完善现有政绩考核体系,着重突出环保考核对政府行为的引导功能。使分级管理体制缺乏地方政府特殊利益驱动,政策阻滞机制难以形成。
43 以省级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创新为大部门体制改革的突破点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意见》提出“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十二五”规划提出:“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坚定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 大部门体制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问题,就环保行政体制看,环境行政管理是较为典型的公共事务管理,存在较为突出的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现象,应当积极探索大部门体制改革的适用性、可行性。
431 以省级机构为核心,以执行职能为突破点
从国际经验来看,各国、各地区大部门体制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间存在很大差异,没有一个可以照搬的模式[18]。就目前的改革试点经验看,探索大部门体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难点问题是,如何围绕政府目标,在科学划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前提下实现决策部门、执行部门、监督部门的跨部门合作与协同。目前我国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监督职能不分现象突出[19],大部门体制具有决策、执行、监督的跨部门合作与协同特性,改革无论是从哪一个层面起步,如果要进一步深化,都必然要涉及到其他层面的改革,涉及国家与地方改革的联动。
首先,大部门体制改革可以以省级机构为改革核心。在条件较为成熟的省级地方政府层面实行环境行政管理的大部门制改革试点,选取省内流域进行水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第二,以执行职能为改革突破点。省级层面的大部门制改革试点宜采取综合归并管理职能的方式,主要进行执行职能的调整和重构。执行职能的有效运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发地产生对决策机构的改革需求。这样,在理想条件下,改革可以继续深入推动。第三,向上推动建立综合决策或部门协调机制。根据大部门体制具有决策、执行、监督的跨部门合作与协同特性,推动建立起规范化的部门间协调机制或综合决策机制。第四,向下推动建立基层执行机构,检验改革效果。以省级改革试点为基础力量,向下延伸,在市、县级地方政府层面建立起下级機构。通过市级、县级等行政管理职能的实际履行情况检验体制改革措施的效果与利弊。
432 建立制度协调机制,强化部门协作
环境行政管理是公共事务管理,需要部门或地方政府之间基于共同的环保目标进行协作,部门或地方政府之间基于特定的环境保护目标而进行的协作所采用的具体形式就是协调机制。制度协调是指相关部门或地区依照法律规定或协议约定自主启动协作行为,自主掌握协作进程。近年来,部门间的制度协调机制开始零星出现,它主要通过有关协议约定或规划来完成部门间、地区间的环保协作。比如,比如,2004年7月,《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协议》获得通过,2008年5月,国务院批复《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0年3月,环保部与海洋局签署《关于建立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沟通合作工作机制的框架协议》等。在建立制度协调机制的同时,要建立目标导向的协作机制,进行部门协作的流程再造,以提高职能部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为核心,规范和改进部门间关系。
(编辑:刘呈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树义.俄罗斯生态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23.[Wang Shuyi. Russian Ecological Law[M]. Wuhan: Wuhan University Press,2001:223.]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的创新 篇7
一、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起步较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还不是很完善,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还不是很高,还需要借鉴很多先进的经验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的问题所在。
(一)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全面
财务管理体制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应归咎于财务管理体制的缺失,一个好的企业单位是在需要严格的财务管理体制的约束下产生的,而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没有真正的领会到财务管理体制的内涵,对财务管理体制的认识不够深刻,这样就造成了财务管理体制的不全面。财务管理体制的不全面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专项资金管理的问题上会加大政府的财政负担,削弱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还会造成社会主义分配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导致贫富差距的产生,造成社会分配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对我国未来的财政事业发展面临很大的威胁。
(二)账目管理不清晰
账目管理不清晰也是我国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财务管理不清晰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方面体现在财务管理人员的问题上,没有牢牢的把握账目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没有清晰的认识,对于每个细节的把握都不够全面,以致于最后造成账目的混乱,对于财政管理所需要的数据造成了误差。而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行政事业单位上,没有对财务管理的工作进行落实性的安排和管理,在财务管理中所出现的账目问题没有及时的处理,例如财政管理的手段过于单一,没有指定明确的计划和方案对财政进行管理,造成了财政数据的混乱,影响财政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三)监督机制的缺失
财务管理主要是一项掌管财政大权的经济管理工作,所以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有必要的对财务管理建立一个监督机制,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努力建设一个公平公正的财政管理部门。传统的财政管理部门独立性较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缺少相互制约的作用,财政把握和发展方向都很难得到及时的改正和发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行政事业单位将财政大权的工作全部交由财政管理部门安排管理,对于其财政管理的手段是否得当没有足够的确定性,在重大事项的解决问题中没有绝对的科学性,这就造成了财政管理的混乱。
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及时发现我国财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只有认识到哪方面的缺失,才能不断的改正问题和加强管理,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二、财政管理手段的创新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更新财务管理观念
在完善管理制度的方面,我国行政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不断更新财务管理的观念,及时的解决财务管理事件中出现的问题,重视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在做好基础财务的基础上,加强规范资金收入的各项管理,严格的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做好数据的记录和保存工作,以保证财政管理的科学性。对于各项工作提出明确的规定,规范财务管理的活动,避免因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造成资金流失、社会分配不均匀现象的再次发生。行政事业单位只有不断更新财政管理的观念,才能有效的创新财政管理的手段。
(二)提高财务专员的专业素养
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工作,有必要加强对财政专员的管理,严格规范化的管理,对财政管理的发展有着促进性作用。在财政专员的专业技能上,要采用高水平高素养的入职规定,在招聘财务管理人员时,必须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除了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之外还要具备财务专员的职业专业素养精神,定期为财政专员做一个培训管理课程,避免财务人员对企业的账目管理出错,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求和手段进行整体的灌输。全面提高财务专员的整体素质,是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三)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发生的腐败现象具有根本性的作用,监督机制起着制约性的作用,所以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部门要有明确的部门管理规定,对管理部门产生权威性的制约作用,对于违规的人员实行监督惩治办法,从而加强财政人员的法律意识,形成一套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监督机制的实行,是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切实落实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行政企业事业单位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为了使财政手段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本文通过以上内容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从政事业单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财政手段的创新对策,希望能够促进我国财政手段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推进我国行政单位财政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学果.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控制的问题及对策[D].武汉科技大学,2013
行政体制创新 篇8
我国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虽然经过了几代人艰苦不懈的建设、改革和创新, 取得了一些成果, 并且在改革开放中为中国的经济腾飞、文化繁荣、社会稳定和生态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行政管理体制本身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深刻的影响着我国政府职能的发挥和转型, 限制了政府建设的活力和动力, 党和国家要在系统分析党情、国情、民情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和创新, 解决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1. 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 人浮于事, 占用较大的财政资源
国家的改革事业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是在政府的工作和建设中依然存在缺陷, 行政管理机构的规模越来越大, 改革后的反弹现象很明显。机构和人员的超额设置必然造成行政人员队伍的臃肿和无力。此外大量超额的行政人员的存在也给国家财政造成很大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 财政收入的相当一部分成为了“吃饭财政”, 在政府财政预算中必然会加大这一部分的份额, 相应的在其他方面就要缩小财政投入份额。政府不得不减少在发展社会事业、公共事业等方面的财政投入, 以保证政府财政能够支撑自身的运转, 这样就造成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文明建设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2. 政府行政权力的分配和行使不科学, 分权不明, 职责不清
首先, 在行政权力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党委的领导意志往往会外化为政府的行政思路, 党可能在工作中包办或代替政府实行某些政策和行为, 党政不分会导致领带班子之间的权责混乱, 不利于政府的治理和自身建设。其次, 各级政府部门在一些的权力和责任划分上并不明确, 存在权力越位或者缺失的问题。由于上下级政府之间、部门与下属部门之间在管理区域和管理内容上是重叠的, 随着行政内容本身重要性的不同, 许多属于下级政府部门管理范围内的事情往往被上级部门越俎代庖, 上级领导部门夺取下级部门的管理权力但是却在行政责任上百般推卸, 造成下级政府部门无权作为、无力作为导致无心作为, 不利于政府职能的实现。
3. 政府职能距离服务型的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 政府转型阻力大, 动力不足
虽然经过了多年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国家也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下了大力气, 但目前我国的政府职能仍然存在着转变不到位的情况。第一, 政府角色与市场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关系没有分清楚。从科学的角度来说,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应该发挥的基础性作用,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中建立必要的政府监督是很有必要的, 可以通过政府的调控监督作用来弥补单纯的市场配置带来的经济风险, 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但是当前存在主要问题是政府没有对自己在经济中角色有一个理性的定位, 政府权力过度介入经济领域, 过度的干预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这样就限制了企业的自主发展活力, 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动力,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和市场原则无法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 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也是徒有其表。第二, 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分水岭并不明确。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职能划分模糊, 很多情况下社会公众不清楚为他们提供某些公共服务的是政府还是事业单位, 即便是高校的毕业生在走进社会之后也对此二者的划分并不清楚。这种现象很值得政府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深思。
4. 政府机构在具体的行政管理中依法行政的观念薄弱
最近几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依法治国战略也在不断推进,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战略在政府工作方面的要求。但是, 我国行政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观念仍然比较薄弱, 这种法制意识的缺失必然会对市场经济和民主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只有做到依法行政, 才能保证提高行政效率, 真正做到为人民办事, 对人民负责,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1. 加快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的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就要推进政府的不断改革, 必然要求行政部门做出合理的调整, 以适应逐渐深化的政府改革。
2. 加快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 我国积极致力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在行政能力和行政水平上都有了很好的表现, 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有利的改善。因此, 必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 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以政府的努力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3. 加快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迫切要求
我国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是分不开的,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会给国家的改革事业提供制度保障, 更能使国家不断适应改革的节奏和国际社会变化的形势。此外, 行政体制改革还会对改革本身产生影响, 作为国家改革事业的一部分, 行政体制的创新会为消减国家改革战略在实施上的阻力和压力。因此在新时期党和国家要继续深化改革,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高峰, 就要重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三、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我国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证明, 在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的选择中, 国家的进步需要稳定的环境, 而彻底的大规模的激进式改革会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对人民和国家造成巨大的伤害, 因此党和政府在统筹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时选择渐进的形式。
四、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路径及其实施
1. 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政治决策, 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要坚持渐进式的路径
这一战略选择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第一, 取决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 国家的建设存在很多问题,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发展不平衡, 城乡二元结构依旧存在。第二, 改革开放事业的循序渐进决定了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也具有渐进性。经济体制改革是基础, 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是对瞬时万变的经济体制进行的积极配合。改革要从小处着手, 由试点不断推向更大范围, 行政体制创新也要从小处积累经验, 进而推向全国。
2. 渐进式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路径的实施
首先, 一切从实际出发调整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战略, 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作为我国整体改革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必须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其次, 整体上继续推进渐进式的行政改革, 要做到这一点政府要做好以下的工作。第一, 注意改革的连续性, 制度政策缺乏连续性和承接性就是失去了实施的意义。第二, 坚定地以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基础。在进行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时要考虑到中央和地方、地区与地区的差异性, 不能所有情况一刀切。第三,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相互协调。一方面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另一方面, 大力改革地方各级政府行政机构, 精简行政人员, 对在编在岗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 从根本上解决政府机关人员臃肿、效率不高的问题。此外, 要依法严厉打击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现象, 依法对行政人员的腐败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再次, 强化政府部门的法律意识, 以制度性的监督保证行政效率和洁净度。广大的领导干部和人民公仆要实实在在的为人民办实事, 办好事, 在法律的许可范围内尽量多的为民服务。最后, 要勇于学习借鉴国际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经验。所谓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国际上的一些政府工作经验以及行政体制创新的经验, 都可以拿到我们国家试一试, 则“其善者而从之, 取不善者而改之”。要在立足中国国情基础上, 以我为主, 吸收国外有益成分, 为我所用, 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
摘要:在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中, 政治文明的建设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家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创新在新时期需要面对更多的新情况, 解决更多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 国家的新常态不断形成, 政府部门的改革应该在适应新常态的同时继续深化。顺应时代要求, 选择符合国情民情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路径, 以渐进式的改革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的全面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和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创新,渐进式,政治文明
参考文献
[1]吴欣欣.从渐进决策理论看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山东行政管理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5) .
[2]郭锐.科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理论与实践创新——研讨会暨第20届年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 2010 (03) .
行政体制创新 篇9
行政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个不断推进的过程,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分别标志着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这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设置、理顺部门职责、创新管理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 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使政府行政管理呈现出新的风貌。
二、我国基层组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组织体制与机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基层组织机构设置基本上套用或照搬县级机构模式, 过分强调一一对应, 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这样就使基层机构设置与基层组织体制、基层组织现实情况不相符合, 逐渐形成了乡镇组织体制的一体化和机构设置的繁杂化。近几年来, 我国虽然对基层组织进行了合并机构进行了精简, 但是, 许多基层组织干部并没有精简而是一个不少地合并到了新的单位里, 照样吃着财政饭, 办事效率没有因此提高、行政成本没有因此降低。
2、发展政策与规划布局不科学。
上级政府对广大基层组织的发展规划、政策指导、机构职能等方面缺乏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 致使许多基层组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规划落后, 资源难以整合, 要素难以集聚, 影响了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同时导致城乡、产业、地区、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及公共设施建设的多种失衡。
3、职能范围与财政保障不匹配。
我国基层组织承担了大部分基层事务, 同时这些事务都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 如计划生育、学生教育、群众优抚、征兵退伍等等。在与上一级政府合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时, 基层组织承担了较大的财政份额, 而基层组织的资金来源又十分有限, 既不能放弃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的发展, 也不能放弃资源节约, 环境保护, 生态平衡, 如何在不影响辖区居民需求的情况下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各项任务是广大基层组织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三、我国基层组织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创新
1、加强基层组织的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
广大基层组织要结合社会主义特色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按照地区实际情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构建科学的管理思想、制度、方法。以便更好的获得理想的执政效果, 推动国家、社会和基层组织的跨越式发展;要坚持和完善民主管理, 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基层组织民主政治, 健全基层组织民主制度, 丰富基层组织民主形式、拓宽基层组织民主渠道、依法实行基层组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基层组织的管理活动要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 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促进权力有序运行, 使基层组织的管理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2、基层组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要注重吸收民意。
我国基层组织的权力应用来为人民服务, 体现人民的意志, 实现人民的利益, 每一项决策、每一项管理必须保证民意的充分表达和吸收。基层组织处在群众工作的第一线, 更容易听到群众的真实声音和诉求, 基层领导要利用这一有效优势, 加强民意调查活动, 并继续探索和创造一些适应新形势的有效地反映社情民意的新的形式和制度, 起好上传下达的作用, 保证广大群众的意见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到上级组织中来, 为上级部门行政决策、行政体制改革创造基础。
3、调整组织结构, 合理配置职能, 创新行政协调机制。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调整基层组织结构, 合理配置基层组织职能, 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基层组织在保证实现行服务目标前提下, 合理设置行政机构, 同时, 要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明确基层组织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细化分每一个行政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明确工作人员的积极作为和禁止作为, 使行政人员自觉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自觉地接受人民监督, 做人民的好公仆。
四、结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广大民众日益迫切地要求政府能够为大众提供有效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 而基层组织又是面对广大群众的第一线,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基层组织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时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改革的关键:三是必须要坚持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以保证决策、执行、监督职能的科学性:四是必须坚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五是必须按照统一领导的原则.分级负责.分步实施.从实际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黄铁苗.建立节约型行政管理体制问题初探[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9, (6) .
[2]黄挺.要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南方经济, 2009, (12) .
行政体制创新 篇10
关键词: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服务型政府
前言
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行政机构, 其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服务水平, 也影响到政府的发展。要想获得人民的信赖, 政府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有效的创新策略, 不断的对行政管理体制及机制进行有效的创新, 增强政府的发展动力, 将政府的效能发挥到最大, 进而建立人民信赖的服务型政府。下面针对于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 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行详细的分析。
1. 转变职能, 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
在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中, 首先需要转变职能, 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政府缺乏服务意识, 在日常的工作中较为被动, 并且工作较为机械, 主要是按照上级的指示进行, 影响到政府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针对于此种情况, 政府需要从政治统治的职能转变为服务的职能, 切实的做好为人民的服务工作, 解决人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 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 加强制度建设, 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
政府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 切实的为人民办实事, 需要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及机制的创新, 而在创新的过程中, 应该加强制度上的创新。在行政管理制度中, 应该明确规定政府的职能, 并且强调政府的服务内容, 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 并且将政府的服务制度化、法制化, 这样才能为政府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1]。在制度中, 还应该强调公务员的职责, 并且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建设, 使政府的行政管理方式能够向着公开、公正、便民的方向改变, 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 使政府真正成为人民拥戴信赖的政府, 实现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此外, 在进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 还应该建立科学的行政监督制度, 通过有利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提高政府的办事能力, 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2]。
3. 加强行政机构改革, 提高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效率
政府应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需求的变化, 对行政机构进行改革, 确保行政工作的灵活性, 切实的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及效率。具体应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①对现有的行政机构进行分析, 了解目前行政机构是否存在着已经不起到任何作用的部门, 也就是说, 存在着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部门, 将这些落后的部门剔除掉[3]。②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以及结合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增加一些部门, 例如, 民意反馈部门。该部门主要是对民意进行收集和整理, 使政府了解到人民的需求, 进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服务, 能够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 切实的解决人民在生产及生活中的难题, 真正的做到想人民之所想, 及人民之所急, 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有效构建。此外, 政府还应该成立一些与服务紧密相关的部门, 切实的将为人民服务做到实处, 提高人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4. 创新财政体制, 加大公共服务投入
政府还应该进一步创新财政体制, 建立适应服务型政府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 加大对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 进而人们的公共需求在不断的增加, 例如, 市容的美化、城市道路的通畅、公园绿地的建设等等[4]。而这都需要公共服务的投入。在未来的发展中, 政府需要将公共服务的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主体, 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支出, 切实的为人民建立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及生产环境。此外, 政府还应该加大教育、医疗等财政的支出, 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 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 实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5]。
结论
综上所述,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也需要紧跟社会的发展潮流, 积极的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的问题, 并且对行政管理体制及机制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 这样才能够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真正的建立服务型的政府, 实现对人民的良好服务, 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卓君, 万玉, 李阳, 李辉.和谐社会与构建服务型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01) .
[2]高小平.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成就和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11) .
[3]高小平.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8 (07) .
[4]孔青.我国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谋求人民的利益[J].中州大学学报, 2001 (04) .
行政体制创新 篇11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 行政管理 宏观调控 经济活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调整国家与市场之间的经济运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可以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盲目性。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不仅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而且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出了部署,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部署的重大意义。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要通过宏观调控,调节经济运行,完善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的平衡和协调。
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要求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做,按照做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总要求,进一步调整各级政府机构,深化经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同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必须根据市场经济制度改革和完善市场机制的实际情况,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积极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职能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要在国家监管与协调过程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市场上的经营者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者,其权利的义务的关系大都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相协调。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要求必须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观念,懂得如何依照法律从事经济活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其要求原则是在其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时候在特定的范围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要求原则的具体表现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要求国家适度的干预制度,即使国家通过宏观调控,调节经济运行,完善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的平衡和协调。最重要的是,要有彻底的革命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样,行政管理体制才能够早日完善,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工程中要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部署的重大意义,自觉地加快、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行政体系,以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第一,要建立市场经济效率公平的运行机制,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为重要的辅助,坚持提高效率与维护公平相统一的原则,用法律的形式使公平和效率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以利于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第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管理体制必须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不能为眼前的利益而牺牲长远的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在运行的过程中要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第三,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经济权益。当消费者的合法经济权益与经营者方式冲突时,要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通过与经营者协调和解,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放在重要的地位。
总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最重要的是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样,行政管理体制才能够早日完善,实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结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调整国家与市场之间的经济运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要通过宏观调控,调节经济运行,完善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的平衡和协调。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划方向,是我国在新设计一项重要的发展国策,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部署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瑞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转型[J].中国乡镇,2009(6).
行政复议管辖体制 篇12
(一) 行政复议立法的欠缺
1、在共同管辖条件下, 如果行政相对人既向本级政府又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的, 应由谁受理, 复议法没有明确规定。根据法理, 参照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有关共同管辖的规定, 在立法上应明确, 如果申请人同时向本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由最先收到复议申请书的行政机关管辖, 后收到申请书的行政机关对该案的管辖权即行丧失。
2、关于半垂直机关复议管辖规定, 存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冲突及规范冲突。在行政复议中, 对工商、地税、质量监督等所谓半垂直管理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 向谁申请复议, 由于《行政复议法》没有明确规定, 基于不同的理解, 对此也有不同的意见:其一, 有些地方政府认为, 应适用《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 由申请人选择, 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二) 行政复议机构设置有待改革
1、没有统一的复议机构体系, 违背了行政机关的精简效能原则, 造成机构臃肿, 加重了各级各类行政机关的负担。“条块相结合”的复议管辖体制, 造成多机关、多层次共同管辖的格局, 导致行政复议机构重复设置和复议工作人员增多。
2、复议机关缺乏自主权, 行政复议机构形同虚设。现行的行政复议管辖机构是从属于现行的领导体制的, 复议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与人格。
3、办案质量水平堪忧, 效率低下。行政复议作为一种行政内部监督和自我纠错方式, 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法律素养和专业知识的人员来主持。
4、责任追究机制欠合理, 使行政复议流于形式。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 相对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 以原机关为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 以复议机关为被告;复议机关在法定限期内没有作出复议决定, 相对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 以原行政机关为被告;对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的, 以复议机关为被告。
二、现行的行政复议管辖体制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一) 行政复议公正性的缺失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管辖体制是与行政隶属关系相一致, 有可能出现“官官相护”的现象。一般情况下, 复议案件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管辖。行政隶属关系与行政复议这种“准司法”活动的中立性、公正性是不相适应的。
(二) 背离法制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针对不同行政相对人的同一行政行为, 因行政相对人选择不同, 导致本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都将受理复议案件, 并可能出现复议结果的迥异, 造成复议结果迥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行政事务的多样性、灵活性及专业性等特点决定了行政管理活动中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但在实际运用中, 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导致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其二是出于某种“利益”的需要, 这种“利益”既可能是部门的, 又可能是地方甚至是个人的。
三、重构行政复议管辖体制的建议
《行政复议法》的基本立法宗旨应是及时公正地解决行政争议,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然而现有复议管辖体制加重了各级各类行政机关的工作负担, 不利于其原有的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履行, 也影响了相对方诉权的实现。因此, 需要重构我国的行政复议管辖体制, 主要建议是:
(一) 扩充现有的政府法制办为专门的行政复议委员会
考虑到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工作的特殊性, 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产生的争议, 可以提高复议管辖的级别, 规定由市级以上 (含市级) 政府设立的复议委员会管辖。也许有人会担忧, 这是否会无法解决行政复议所需的专业性问题呢?但行政复议首要考虑的不是专业性问题, 而是法律监督问题。复议机关解决行政纠纷与人民法院解决行政纠纷一样, 实质上是法律问题, 而不是其它专业问题, 它更需要丰富的法律知识和较高的法律水平, 以实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二) 建立高素质的行政复议人员队伍
行政复议人员素质的高低, 也影响到行政复议决定的公正性。设立了统一的行政复议委员会后, 就要配备高素质的行政复议人员, 并进行专门立法, 以为建成一支优化、精干、廉洁、稳定、高效的行政复议队伍提供制度保障。
(三) 理顺行政复议委员会与相关主体的关系
在设置了专门的行政复议委员会后, 还应理顺其与本级人民政府、本级政府各工作部门之间的关系, 以及理顺上下级行政复议委员会之间的关系, 以保障其能正常有序地开展复议工作。
四、结语
重构行政复议管辖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1、能够更好地体现便民原则。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统一的行政复议委员会后, 线条清楚, 关系明了,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 可直接向与该行政机关对应的行政复议委员会申请复议, 对复议不服的, 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2、更好地体现了公正原则。行政复议委员会独立的法人资格和案件处理中合议制、听证制度的采用为复议委员会公正地审理复议案件提供了保障;3、有助于精简机构、裁撤冗员。
参考文献
[1]刘恒、陆艳:《我国行政复议条条管辖制度缺陷分析》, 《法学研究》, 2004 (2) :15-16。
[2]杨小君:《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02:105。
[3]方军:《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实施现状与问题》, 周汉华:《行政复议司法化:理论实践与改革》,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行政体制创新】推荐阅读:
行政监督体制07-21
行政决策体制08-27
行政管理体制建设05-31
行政管理体制问题08-07
行政效能监察体制研究08-13
行政监督体制的完善07-09
教育体制行政化08-20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06-12
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11-14
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