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

2024-08-06

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共10篇)

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 篇1

信息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详情请登录网站进行查询

试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的行政执行力建设-月期刊网论文发表

摘要:行政执政力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和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令和公共政策的能力。提高行政执行力是当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国政府竭力追求的目标。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中,行政执行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提高行政执行力应该在党的十七大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从对行政执行力存在问题的分析入手,结合我国国情、政治环境和行政体制,从调整权力、利益和思想格局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加强行政执行力建设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执行力

一、我国行政执行力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行政执行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从权力运作角度来看,无视法律、滥用权力、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较多。例如郑州龙子湖开发区案、内蒙古新丰电厂案等都是滥用权力、乱作为的对抗执行的典型案例;与此相对的是行政不作为,如山西黑砖窑案、胶济铁路撞车案等,都是因为有关部门事发前期不重视不作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从经济角度来看,主要体现在“无利不作为,有利乱作为”的执政思维方面,出现了公权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合法化的不正常现象,并且大有形成怪圈之势。职能交叉的部门之间,“有利可图”时相互争夺、争抢执行,而“无利可图”时就推诿扯皮、推卸责任。除此之外,还体现在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的利益有差别,执行主体要维护或谋取本部门或本辖区的利益,对政策目标的认定产生歧义,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行事。从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角度来看,一些基层政府体现出明显的双重“治理脱节”,即干部素质与群众的需求和愿望脱节;治理手段与现代化进程、时代的发展脱节。信息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详情请登录网站进行查询

通过对影响我国行政执行力提高因素的梳理和对行政执行力中存在问题的概括总结,笔者现对我国政府行政执行力建设现状作如下分析:

(一)权益的博弈。强势利益集团向社会渗透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社会公正,它们甚至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俘获’政府而获得具有明显利益倾向性的政策。所以钱和权的纠葛、博弈成为了行政运行的症结。另外,利益集团与个别政府官员的暗箱“合流”或“勾结”,给政府决策造成严重后果,造成了社会成员之间严重的不公平竞争,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权法的混乱。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依法行政。我国古代历代王朝都是权大于法,并且这种思想成为了一种文化成了人们对待权力的思维定势。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这种思想得到消减,但行政本位和地方本位的意识还残留在许多党政干部的脑海中,以至于蔓延成为特权思想、以权盖法思想,无视党纪国法的存在最终导致了权力运作混乱而且失去透明,行政执行唯权而不唯法,法律、法规形同虚设,党政干部行为肆意妄为,造成行政与司法混乱,权责不明,行政效率降低。

(三)关系的错位。我党自成立以来都是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放在首位。但在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在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层中,官僚思想、本位主义依然残留,依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封建政权思想。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民本意识、公仆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置百姓的冷暖于不顾,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这种将群众与干部关系颠倒、错位的现象,必然对我国行政执行力的提高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加强和完善行政执行力建设的对策思考

通过对我国行政执行力建设的现状分析,从影响行政执行的主客观因素出发,信息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详情请登录网站进行查询

按照经济、文化和政治的格局,沿着党的十七大以及三中全会关于行政体制改革思路,探讨如何提高行政执行力,并尝试如何将党的科学发展观、民本政府的建设融入到行政执行建设中。

(一)理清利益分配关系,完善经济引导。在马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总结的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法令控制力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财政资源的最初分配状况。因为财政资源的最初分配是利用物质利益的分配去引导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最终形成特定的利益分配规则和利益分配份额,并形成特定的利益格局。首先,提高对社会公平问题的重视。加强社会民生建设关注社会公平问题,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的重大方针,也是国家政策、政府行政得以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其次,推进新形势下的政“企”分开,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的政“企”分开是指杜绝权贵经济和垄断经济,限制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要推进新形势下的政“企”分开,必须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样才能破除新形势下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商品化的格局,推进新形势下的政“企”分开,确保公平。

(二)加强社会控制力,提高对社会文化、政治文化的重视。一项决策如果与一般的社会价值标准相吻合,如果从社会角度来看其后果是可取的,就是正确的;一项决策如果与组织给决策者指定的参考框架保持一致,就是正确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样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效推进政府决策的实施。首先,要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合理控制社会舆论导向。其次,要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塑造良好政府形象。再次,信息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详情请登录网站进行查询

要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

(三)调整权力格局,加强行政监督、提高管理效率。行政执行力建设的归宿是管理的有效实施,而管理的起点是客体的需求,关键点是客体的认同感,手段是对客体的控制,并且认同感和控制程度是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权力的分配和运用最终要形成特定的力量格局、利益格局和思想格局,这三个格局所体现的权力和利益分配关系,最终决定了被管理者的认同感。首先,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其次,以权力监督、制约权力,促进权力有效运行。权力具有自我膨胀的天性,如果不对权力加以分割,这种政治制度就必然成为一种独断专行的制度。分割权力作为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前提,并不能保证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制约,必须建立制衡权力的制度保障和运行体制。所以,必须将对权力的分化、制衡确立成一种制度,并针对这种制度做出有效的运行机制加以保障"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三、总结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行政执行力建设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积极借鉴国外行政执行力建设的有益经验

汲取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华,开创我国行政执行力建设的新局面,使政令畅通、优质高效、全民认同。将行政执行力建设成为我党贯彻和落实“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平台,通过高质量的行政执行力,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植于民心之中。信息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详情请登录网站进行查询

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 篇2

1、良好的企业经营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首先, 企业通过改革股权结构, 推行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入股, 从而提高经营者和经营层的持股比重和责任意识, 把其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股权交易, 使员工股向经营骨干集聚, 形成股权流动机制, 为引进其先进的理念、经营机制和内部管理方式创造条件。其次, 通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进一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严格规范企业内部运作, 从而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最后, 通过建立合理分配制度, 体现绩效第一的原则, 奖勤罚懒, 奖优罚劣。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从而推动企业不断的发展。

2、完善的组织机构是企业经营机制有效运转的保障

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就是不断的创新企业的组织机制。通过调整组织机构和整合优势, 来推动经营管理体制上改革创新, 从而建立与市场化经营完全对接, 并同企业相适应的科学的经营管理体制。企业内部全面推行工作和经济责任制, 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来强化经济责任制, 并把职责目标细化, 以提高工作责任和工作效率。

3、提升企业经济实力途径, 创新管理制度

创新管理制度, 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为适应市场竞争形势, 建立符合企业发展新形势的管理制度, 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首先, 强调资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通过提高资金运用和管理的效益, 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和提升企业整体效益。其次, 通过制定成本管理办法, 形成一套完整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系统。加强了项目成本的监管工作。最后, 绩效考核和合同管理体制,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立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实行经营者资产经营责任制, 以资本收益率、经营规模、经营效益、安全质量为主要考核指标, 真正落实绩效作用。

二、完善企业经营战略机制的措施

1、完善市场需求的产品战略机制

首先, 要确立准确的市场定位发展战略机制。市场定位的经营机制的步骤有:进行市场调查研究、选择竞争优势、初步确定定位方案、调整定位方案、再定位、准确传播企业定位观念。采取的主要战略有:先入为主:率先在市场上推出独有品牌;填空补缺:即填补市场上的空位;针锋相对:把产品定位在与竞争者相似的位置上, 同竞争者争夺同一细分市场;另辟蹊径等。其次, 建立产品的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机制。技术创新则是人们为某一应用目的, 所做的方法、工具、系统方面的改进和革新。具体来说就是指与新产品的制造、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首次商业应用有关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其他商业活动。通过技术创新使企业始终具有竞争力,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完善灵活的企业联合竞争战略机制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的经营者, 具有市场联合与竞争的意识。目前, 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就要求企业家要善于参与市场竞争, 通过调查、分析来自竞争对手、市场、政府等各方面的资讯, 来为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并能根据自身企业实力和市场形势的变化, 来相机策划市场竞争与联合战略。

3、完善企业资本经营战略体制

在资本经营方面, 企业一方面需要不断融资, 另一方面实现企业资金的不断积累。首先是融资机制, 通过股份融资和银行信贷融资的方式来解决企业的资金缺乏问题。股份融资, 有见效快、风险小的特点, 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融资方式。债券融资以及银行融资都属于借贷融资的范畴。主要包括的方式:债券与股票、风险投资基金、合资或战略合伙、应收账款让售、购货定单预付款、设备租赁、银行信贷融资等等。其次, 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将企业利润转化为资本, 它是企业在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三、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内部措施

1、完善企业经营的人事管理机制

人是企业的关键, 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一个企业要发展、生存, 就要求企业领导者要能够发现和识别人才。在人事考核制度方面, 对非生产管理行政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实行定置管理, 包括定岗位、定责任、定人员、定指标。按照责任、职务、人员、分别绩效考核部门个人的工作业绩, 形成一种新的工作分配体系。在绩效奖金分配上拉开档次。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与市场接轨, 体现绩效第一的原则, 奖勤罚懒, 奖优罚劣。在人员任用方面, 通过公开招聘, 层层考核, 对中层以上的实行目标聘任制。对一般管理人员, 则打破工人和管理的界限, 平等竞争双向选择, 实现公平公开竞争的目的。

2、健全企业经营的新型财务运作机制

财务管理环节应充实新的内容, 建立适合现代经济的新型财务管理运行机制。首先, 在运行管理中提高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 完善科学的财务管理规划机制。财务计划是以财务决策确立的方案和财务预测提供的信息为基础编制的, 是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的具体化。其次, 完善财务控制方法, 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调节机制。完善财务控制的方法体系, 这一体系应包括防护性控制, 前馈性控制和反馈性控制。最后, 建立财务预警及信息化机制。以企业的财务报表, 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为依据, 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 向经营者示警。

3、完善培养企业文化的管理机制

商品经济的竞争, 也包含一种精神的对抗。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实践中, 由企业家大力提倡和亲自推行, 模范执行并为全体职工共同营建而形成的。通过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 把职工在信念上、意志上统一起来, 增强工人的向心力。引导员工在企业精神的凝聚下, 在对外经济竞争中, 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魏春侠, 《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性》,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0)

[2]、牛庆龙, 《完善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思考》, 魅力中国, 2009 (18)

[3]、梁燕君, 《世界著名企业经营管理独特招术》, 国际市场, 2009 (6)

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 篇3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建设行政管理思想组织结构经济发展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a)-0202-01

1 引言

行政管理体制的建设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使其能够配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国民收入的提高。

行政管理体制的建设不是朝夕之作,它具有长期性、持续性、反复改进性。只有通过科学的建设发展,才能使我们的政府行政体制符合现阶段的发展要求。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循序渐进,不急不躁;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统一思想,团结努力,稳定发展。

2 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思想,落实管理观念

行动的依据是思想,所以行政管理体制建设的第一步就是统一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思想,我们应该坚持三个代表思想,并且在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思想,落实统一作风。

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思想符合中国国情。古代儒家就有“本立而道生”的重要思想。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就是为人民服务、在政府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行政管理的落实过程中,我们应该以“为公共服务”为准则,循序渐进的将控制性体制转变为服务为公的管理体制中来。

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论以及中国社会发展历史主体潮流。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立足之本,这也是我们党性的综合本质体系。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告诉我们,只有以人民的利益为主体,这个社会才能够长期、稳定、快速的发展。

为了能够顺利的落实行政管理思想,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组织行政管理工作者、基层干部、工作人员贯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把这些思想作为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准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才能够团结、带领基层人民群众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 坚持科学发展观,科技管理新路线

行政管理部门科学管理、确立、统一管理思想,才能使社会稳定、快速、和谐的发展。为了能够使经济能够快速的发展,人民和谐生活,首先行政部门各组织结构就应该协调工作。管理科學水平的进步,提升了行政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素质。

社会是由各个要素有机的组合联系起来的,各要素处理不当,容易产生“蝴蝶效应”,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行政部门的各管理组织结构一般都代表了社会上某一要素的正面组织者与管理者。把这些组织结构联系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结构。由管理科学可以知道使用金子塔模式做为主体组织结构框架,而在金子塔结构的每一层以矩阵结构为子结构,通过二者组合,可以形成一中扁平式复合组织结构,而这种组织结构,适合目前这种复杂性的网络关系链结构。

本着“以人文本”的原则,快速、高效率的为人民服务这是行政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要建立一支高效率的行政领导班子,除了明确的组织结构分工外,还应该要有高效率的办公设备,网络化的发展已经使这种高效率办公不在是难题。各个行政机构应该利用高科技技术建立属于自己的信息系统,在各行政机构之间普及计算机技术,为行政管理工作实行电子化发展铺平道路。

4 完善体制管理制度,落实法治化管理

实践证明,小的团体可以靠团队组员的自律性来维持团队的发展,但是如果团队到了一定的规模,就需要规章制度去管理。国家治理就是靠法律法制去维护管理。行政管理部门是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和制造者。行政管理体制的建设,是对行政管理工作者的培养建设。

首先,行政管理部门是法律的制造者,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行政管理部门必须遵循这一准则,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作为掌握国家权力的行政工作者往往会牺牲在敌人的糖衣炮弹之下,他们抵达不了金钱、利益的诱惑,利用手中的职权,为图谋不轨之人打开方便之门,损害国家、人民的利益。为了让某些人冠冕唐璜的得到某种权利,他们常以地方政府的名义颁布损害国家、人民利益的违法条例。对行政管理工作的建设需要我们对行政立法进行有效的建设。(1)要做的是对立法人员的素质培养。(2)在行政部门宣传当前的立法依据。以人为本,法律法规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这是我国的立法标准。(3)建立严格的规则制度,健全行政管理工作者违法违纪处罚条例。

其次,行政管理部门是法律的执行者,作为行政部门的执法部门,必须要严格执法,对行政部门的建设也是对其的执行力的培养。对于违反违纪等事件的发生,一旦法律事实确定,必须严格执法,做到违法必究。对行政执法体制必须深化改革,以此来保障法律法规能够被顺利的实施。

最后,行政管理部门也是监督者,工作人员应该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行政管理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完善法律监督体制以及责任追究机制,规范法律复议程序,健全法律复议激励机制,大力宣传法制教育工作。

5 开拓新政策,努力搞好经济建设

行政部门必须深入到政府职能这个核心层面,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的协调发展来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一,科学配置职能。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分开。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要改进政府经济调节方式,彻底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以及主要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方式,要坚决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市场、企业、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在市场失灵时通过“看的见的手”实施宏观调控。着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第二,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完善社会政策,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加强应急管理系统,协调社会利益和化解社会矛盾,培育和规范社会组织。

第三,转变市场监管职能,形成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重要资源、国有资产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竞争秩序。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Z].2008-03-04.

[2]张江明,梁渭雄,天丰.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发展辩证法[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

[3]高小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转变政府职能[J].中国行政管理,2005(1).

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 篇4

试论独立学院学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为适应高等院校独立学院快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必须切实加强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本文在了解独立学院学生管理体制演变与发展轨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特点与管理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试图探索一种基于实践的新型独立学院学生管理体制.

作 者:任怡 Ren Yi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浙江,绍兴,31 刊 名: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 年,卷(期): 29(12) 分类号:G647 关键词:独立学院   学生管理   改革创新  

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 篇5

摘要:公共安全与公共治理密切相关。本文从公共治理和公共安全治理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增加公共安全治理投入、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安全治理体制的观点。

要害词:公共治理 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治理 投入

一、前言

公共安全是政府和百姓都非凡关注的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公共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公共安全,没有良好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与措施,这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人们的生存与生活就不可想象。因而维护公共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和发展的大事;是国家实施法律、治国安邦的重要职能;是加强公共治理、建设强大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目前国内外公共安全治理理念

21世纪,全球各地区公共安全事件更是接踵而至,韩国大邱地铁纵火事件、美国9·11恐怖袭击、2004年8月欧美一些国家先后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西班牙人质事件、印度洋海啸大灾难以及卡特里娜飓风横扫美国等各种公共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给人类带来沉痛的灾难,全世界也因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也不例外,2003年我国“非典”的爆发和流行,全国各地区煤矿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安徽阜阳奶粉事件、“苏丹红”搅乱食品市场安全等一系列有关社会安全、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引起许多研究公共安全的学者的关注。

为此,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日、美、俄、法等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日本的公共安全侧重于对自然灾难的防治和预防,美国侧重于维护其世界大国的地位,俄罗斯倾向于事故救援和技术性灾难的研究,法国则侧重于对城市功能的调整和公共政策的制订。健全法律制度、应急机构,加强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注重事前预防和事后总结,这些经验是对我国公共治理安全的启示。

我国正处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这是社会必将经历的转型时期也是一个事故灾难频发的时期,因此关于公共安全事件治理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6年1月8日,我国又颁布了《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已将公共安全应急治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1]。

三、公共治理与公共安全治理的关系

1.公共治理的内涵

公共治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治理的、法律的等多种方法,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治理,提升公共部门活动绩效,提供公共产品,从而达到增进公共利益目的的一种治理活动 [2]。

2.公共安全治理的内涵

(1)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往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

(2)公共安全治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各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各种行政活动的总和[3]。

(3)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

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卫生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信息因素、技术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国防因素 [4]。

3.公共治理与公共安全治理的关系

公共安全与公共治理密切相关,公共安全治理应该是公共治理的重要内容,公共安全也是公共治理的重要环境因素。强化公共安全治理,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公共安全观,需要公共安全治理系统自身的完善和公共治理体系的完善[5]。

四、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特征

1.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为:1)经济发展不和谐是造成众多公共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2)政府的不作为是安全事故屡屡出现的社会原因[6]。

2.公共安全事故的特征

影响和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和事件纷繁复杂,危害程度各有差异,但这些事件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综合专家的研究成果,可作如下概括:1)发生的忽然性;2)危害的灾难性;3)范围的广泛性;4)影响的关联性;5)原因的复杂性;6)演变的隐蔽性[7]。

五、完善政府公共安全治理体制建设

中国的GDP连续多年平均保持了8%的高位增长,却鲜有人知道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GDP损失高达6%,计6500亿元,这些问题每年夺去20万人的宝贵生命。其构成一是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损失共计2500亿元;二是社会治安事件造成的损失1500亿元;三是自然灾难造成的2000亿元损失;四是生物侵害导致的损失为500亿元。实际上,这还仅仅是直观的、表面的现象,公共安全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靠这两个量化指标是无法完全表达的。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死亡人数仅300多人,但对于人们心理的影响、社会动荡程度、旅游及经济活动的限制是有目共睹的。痛定思痛,建立科学、高效的公共安全治理体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加强公共安全治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要从战略高度对公共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制度设计。有的专家做出了具体策划,包括①建立预警机制。②建立分级制度。③建立和完善应急制度。④建立和完善非程序化决策机制。⑤建立公共安全基金制度及民间援助制度。⑥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和农民特点的各种组织和制度。

2.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行政治理体系

公共安全在公共治理中的强化,需落实到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治理体系中。要强化政府的公共安全意识、责任和体制。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应把公共安全当作大事,统筹全局,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起责任。应该把公共安全治理当作重要工作,既有日常安排,又有应急措施。很多措施的落实并不需要建立新的机构,而是需要落实到政府的相关部门。

3.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法规体系

发达国家拥有一整套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安排,形成了严密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目前我国仍未出台“紧急状态法”和相应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整个社会仅仅熟悉常态运行下的规则,遇有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社会和职能部门不可避免地陷入忙乱甚至恐慌状态中。制定公共安全应急法,依法规范政府行为,明确社会各类机构、组织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保障公共安全的应急体制和机制,规范各种制度,为公共安全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4.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机构

国内外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建立健全有关科研机构,可以为公共安全提供有力支撑。长期以来,公共安全是一个备受忽视的冷门领域,但随着近年来一系列问题的暴露,相关领域的研究才逐渐开展起来,清华大学于2003年底成立了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在这方面,需要国家组织力量进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科学技术的研究在诸多方面为公共安全提供支撑,比如风险的评估,灾难、事故的发生气理研究,针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要害环节的控制技术,生命安全的保障,灾难中人群的心理、行为特征的分析及研究等。

5.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人才保障体系

公共安全也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科学体系,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不同层次的治理和决策人才;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不同岗位的基层和一线人员。有关部门应该重视那些有实践经验,敬业精神强的人才,发挥他们的作用。

6.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物质和财政保障体系

预防为主和应对不同类型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需要不同的物资储备。需要把公共安全保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国财政预算中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预备金约有50亿元,一遇重大突发性事故经常显得捉襟见肘,需要增加各省市、自治区对突发事件的预备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捐赠为公共安全提供强劲的物质保障。

7.建立健全社区治安和公共安全体系

面对社会转型和社区兴起,社区治安日益成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工作的微观基础和主要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把社区治安作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基础,并且与社区的公共安全体系工作中突出了社区居民和当地社会组织参与和合作。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创造出一条公共服务体系与公共安全体系统一的社区治安体系和公共安全工作方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服务,维护社区治安,维护公共安全。

8.建立健全安全的教育、宣传、培训体系

教育部门应在大中小学开设公共安全知识课程;社会媒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手段对不同类型的公共安全预警预防制度和应急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和普及。各类公共安全指挥系统定期进行不同范围、不同级别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演。在高度重视专家和专业队伍建设的同时,建设公共安全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产业工人、在校大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等的重要作用,进行注册治理和定期培训,与专业化队伍相互补充,提高全民的公共安全意识、知识水平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5]。

六、结束语

近几年公共安全事故的频发,造成的社会危害巨大。笔者旨在从政府公共治理的角度出发,提出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治理体制,并从八个方面提出增加公共安全治理投入,确保城市公共安全。

参考文献

[1] 朱正威,张莹.发达国家公共安全理念述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1).

[2] 黄德林,田家华.公共治理学概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9.

[3] 张晓峰.浅析我国的公共安全治理与秩序行政.《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4] 雷仲敏.我国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模式构想[J].上海市经济治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11.

[5] 刘铁.公共安全与公共治理.学习与探索.2004,(5).

[6] 杨平,黄华.确保公共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5,(3).

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 篇6

综述

内容提要: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后,专家学者们围绕这一命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本文将这些观点加以梳理和综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服务型政府理论综述

十七大报告在谈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明确提出了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在2008年2月23日政治局第4次全体学习中,胡锦涛又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形成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还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这些都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各位专家学者也纷纷建言献策,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现综述如下:

1.行政体制改革中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定位

学者们认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根本目的是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要求的服务型政府。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有些专家概括得比较全面,有些从某一角度对其加以解析。

温州大学的吴玉宗教授的定义就比较全面。他认为: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指政府遵从民意的要求,在政府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开的方式给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帮助,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主体是各级政府,服务对象是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的宗旨是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服务的内容是由民意决定,服务的方式是公开透明的方式。

大连理工大学的王丽丽、徐军田则从服务型政府基本内涵所包含的几个要素入手加以概括:在政府的职能和宗旨上,政府应该把服务公众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根本宗旨,关注的是公民对政府公共服务的价值偏好,重视公民所反映的诸多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负责地加以解决;在政府的管理理念上,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主动地对社会公民的需求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公众的需求和利益;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政府应该实行民主管理,实施电子政务,做到政务公开;在服务内容上,政府应急公民之所需,为公民和社会提供及时、方便、周到和人性化的服务;在沟通渠道上,政府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公众回应反馈机制,以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监督约束机制上,政府应该首先自律,同时自觉接受公民社会的监督。

国家行政学院的刘熙瑞教授更从指导理念、政府职能、管理方式等多个角度对其加以定义。他指出: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大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中国人民大学的张康之教授从政府宗旨的角度出发,认为服务型政府是“把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根本宗旨的政府”。

北京大学谢庆奎教授从服务型政府的常态和最终目标的角度认为,服务型政府是民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绩效政府。

有学者从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认为:“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提供私人和社会无力或不愿提供的、却又与公共利益相关的非排他性服务的政府”。

从专家们对服务型政府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即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让政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公仆。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强调以人为本,恢复人民赋予的政府的本来意义。

对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服务型政府的定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郭台辉概括如下:1.服务型政府就是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地方政府当前或者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服务逻辑都应该是:首先听从于上一级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各项基本政策,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和政策法规的有效落实;其次是积极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公共服务,尤其以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

体系满足社会最弱者的基本生存需要;最后是服务于企业市场的有效运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生态环境。2.政府应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3.服务前提是勇于承担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服务性质是有效性和有限性、服务内容是公共产品。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是各级地方政府勇于承担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把以人为本和保障人的基本自由权利作为政府责任的具体实现形式,并且把这种权责关系以规范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为服务型政府树立稳定运作的主轴;服务型政府的性质是有效性和有限性。有效性是以效率、服务、责任和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为公共行政绩效的评价指标,以较低的成本来提供最有效的服务,有限性是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服务的内容是公共产品。

2.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和意义

综合专家学者们的观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适应社会公共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

2.2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2.3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严峻挑战、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2.4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推进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

2.5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提高政府管理效能的需要。

2.6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必将开启中国政府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有些学者还从理论层面解析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1.从社会学意义上说,服务型政府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先决条件,由于摆脱了经济上的利益之争,才可以处于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不仅保护精英阶层的利益,更强调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2.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服务型政府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将人民群众作为真正的建设者,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凸显了“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政府性质。

三、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与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比存在的差距

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必须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运行机制。学者们认为,与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比,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3.2政府职能转变仍然滞后。

3.3职责权限交叉、部门利益严重。

3.4运行机制不畅。

四、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围绕“如何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命题,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总的来讲,这些建议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4.1更新政府管理理念。

4.2转变政府职能。

4.3推进公共服务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4.4健全行政运行机制。

4.5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4.6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

5.结束语

总之,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现实来看,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加大行政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克服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全力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唐铁汉,李军鹏.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6 [2]吴根平.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十七大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J].管理科学文摘,2007.1

2[3]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J].每周政策献言,第44期

[4]褚添有.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N].广西日报,2008年1月15日 [5]韩永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状、问题与出路[J].理论视野,2008.1

[6]邵桂花.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与服务型政府建设[J].党政干部学刊,2007.3

[7]仲崇东.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7.3 [8]郭占辉.行政体制改革中的服务型政府定位[N].南方日报.2007.12.12

[9]杨国鹏.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中州学刊,2006.2

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 篇7

(一) 财务体制不顺, 财务管理制度不

健全在现行会计管理体制下, 行政单位的财务人员在业务上受财政部门领导, 在行政上受本单位领导, 会计人员有的随领导意志而变换, 导致财会队伍不稳定和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会计人员在行政权力的压力和一些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往往会做出一些违反财经纪律的事。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不能进行有效的考核和监督,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普遍较为薄弱。长期以来, 行政单位习惯于基数递增的预算, 预算观念不强, 即使在近年来新财政体制不断深入的情况下, 大部分行政单位的预算编制与执行还是粗放型的, 行政单位的理财意识普遍缺乏, 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较为薄弱。

(二)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操作性不

强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一般都过于笼统、定义较为模糊, 执行制度的人员往往无所适从。比如行政单位往来款清理时, 有一些确实不能收回的坏账如何确认问题, 无法办理产权证的房子入账问题等等。随着财政体制的改革, 职能分工的细化, 财务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直接影响到管理目标的实现, 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的提高。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修正滞后于财政体制的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后, 部门预算、政府采购、会计集中核算、国库授权支付等新名词层出不穷, 不仅仅带来了新的概念, 也给财务管理领域带来了新的管理课题。

(三) 财务公开度不够, 公用经费管理

不规范新财政体制要求各级行政单位为当地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 满足公共需要, 实现财政资金的配置, 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的提供有选择权与监督权, 这就要求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公开。目前, 行政单位的预算是通过人大大会的, 决算是通过人大常委会的, 没有公开行政单位使用财政资金的过程。新财政体制推行后, 财政对行政单位的监控加强了, 行政单位的公用经费预算使用定额标准, 下属单位、专项经费支出成了新的“挖掘点”。一些行政单位专项经费支出随意性较大, 经常有行政单位将正常的公用经费放在专项经费中开支, 核算中心由于不熟悉单位业务, 区分不了哪些是专项经费, 哪些是正常经费, 也就无法达到监督的目的。

(四) 财务分析缺乏新财政体制要求

行政单位加强本单位的财务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 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 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调查表明, 目前行政单位普遍缺乏适合本单位的财务分析制度, 财务人员往往用会计报表和年终决算的编报说明来代替行政单位的财务分析报告。有的单位的编报说明也就只有寥寥几百字, 不能客观、深入的反映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导致了财政部门和单位决策者不能全面了解单位的财务运行状况。目前单位的财务人员参与单位管理的机会少、意识不强, 对单位的业务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缺乏了解, 财务人员在做财务分析时, 只能根据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 从单纯的会计核算角度进行分析, 不能从全局角度看待财务收支的合理性, 因而做出的财务分析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与片面性, 找不准问题的要害, 难以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分析报告。

二、完善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 推广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理

顺财务体制会计集中核算的具体办法是集中办理资金结算, 单位不设会计、出纳, 现金、转账、汇兑等资金结算由报账员到核算中心办理, 预算经费由财政拨入, 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先就近交入财政专户, 再按规定划入单位账户, 单位经费支出和其他支出从单位的账户中核付, 不能透支。集中进行会计核算, 由核算中心统一发放工资, 审核各行政单位的原始凭证, 填制记账凭证, 登记会计账, 编制会计报表, 随时提供有关会计信息资料。集中管理会计档案, 行政单位档案全部在核算中心统一保管, 分单位、分年度装订成册;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进行编目、立卷、归档, 便于查账、审核、利用和管理, 单位资金情况及档案资料负责保密。建立单位支出审核制度, 单位报账的凭证必须有单位印章、主管领导签字必须与预留的印鉴一致。建立凭证审核制, 单位所有原始凭证都必须完整、真实、合法, 必须是合法票据, 有具体用途, 经过经办人签字, 并且写明具体用途。

(二) 强化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建

设财务管理制度作为单位内部的一种管理机制, 包括《原始凭证规范化要求》、《会计凭证审核制度》、《备用金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档案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制度。强化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对于规范各单位财务收支管理, 形成一套完整、全面、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 使行政单位在新财政体制下财务管理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同时, 推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增强行政单位参与预算管理的意识。

(三) 实行财务公开财务公开, 就是行

政单位办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财务开支, 在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前提下, 向干部群众和社会公开, 将财务开支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下。财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收入与支出情况;预算外资金的收入、上缴、开支、下拨情况;上级专项收支、下拨情况;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变卖情况;基建投资来源、所办经济实体及所有门店出租的管理费、利润及使用情况;招待费开支情况;医药费、差旅费、会议费使用情况等等。公开形式为在机关公开场合或单位电子政务内网上设立财务公开墙, 接受群众监督。

(四) 规范公用经费使用新财政体制

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 篇8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创新管理体制服务

与其他公益性、开放式的非营利文化单位不同的是,博物馆还兼具收藏、陈列、教育等三大功能,在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闪光点,承担着向人民传达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任。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能形成一股激励人民不断寻求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因此文化遗产可谓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由此可以看出博物馆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有必要积极探究可行对策来创新博物馆管理体制,使博物馆管理工作不断向完善化方向发展,使博物馆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一、博物馆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博物馆是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等方面研究的资料库,是人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我国社会文明和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博物馆建设,使博物馆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目前国家虽然重视博物馆的发展,并对博物馆给予了大量资金扶持,这些都促使博物馆获得了较快发展。然而伴随社会不断发生变革,新时期博物馆管理工作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就管理体制而言,博物馆由于受国家直接管理,对国家的依赖性非常大,导致管理体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博物馆的健康有序发展。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博物馆就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管理体制,科学地制定相关管理措施,使博物馆的管理实现新突破,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体现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二、博物馆创新管理体制的可行对策

(一)创新博物馆管理制度

针对博物馆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博物馆应当不断转变自身职能,创新管理体制,推进博物馆制度化、标准化、社会化。只有创新管理制度,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工作规程、工作条例,才可以使博物馆全体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制定并落实完善系统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包括文物接受、文物入库、文物分类、等级标准、定名标准、档案管理、文物编目、库房管理等等。其次,充分借鉴国外的捐赠制度,对现有的文物捐赠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在提倡精神激励的同时,也结合一定的物质奖励来鼓励社会个人或者团体将文物捐赠给博物馆,丰富博物馆的馆藏。虽然通常情况下,文物捐赠应当是一种无条件的资源捐赠行为。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是可以考虑在涉及少量资金的情形下,与捐赠人签订相关捐赠协议书。最后,对安全保卫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比如及时引进先进的安全设备以及安全技术,以此来充分保障博物馆藏品的安全。针对易损易坏的珍贵文物、一级文物还应当配以专库、专柜,并安排专人进行安全保卫,切实做好免破坏、防盗窃等方面的工作。

(二)创新博物馆管理方式

伴随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博物馆的管理方式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借助计算机信息系统传递网络化、资源共享等特点,博物馆可以实现管理方式的创新,进而有效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首先,结合博物馆内的藏品,建立博物馆藏品数据库以及通用网络平台,凭借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方式实现对藏品档案信息的快速检索和管理。而通用网络平台的建设对于博物馆信息化管理而言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后续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有着重大的意义。其次,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博物馆的建筑在建设之初也应当结合自身定位、地域特征,实施全面的规划,建成应用功能、设备节能功能、文物保护功能等众多优势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现代化博物馆。最后,博物馆还可以以数字博物馆为内容,立足网络这一基础,通过博物馆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公众平台等诸多传播途径构建一个网上传播体系,真正意义上使博物馆实现向数字化博物馆转变。让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可以通过博物馆构建的网上传播体系进一步增进对博物馆藏品的了解和认识,体味其中的历史文化。充分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三)创新博物馆人力管理

在影响博物馆管理的诸多因素中,人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博物馆的运营管理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工作都离不开人,人可谓是博物馆管理工作的原动力。因此博物馆创新管理体制还需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新时期的博物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虽然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着共性的地方,但同时也有着自身特点。因此博物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应当加强计划性,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首先,实行评聘分开,全面推行聘任制。博物馆应当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岗位的设置应当以精简效能为原则,并通过公开招聘、考试、考核等一系列方式来择优录用新型人才。其次,以积极为员工谋利为前提,对现有的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可以实现通过深入调查来了解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解决对策。如此才能使员工感到有展示自己和提高自己的机会,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促使博物馆提升其工作效益。最后,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制度。博物馆只有制定健全的人才培养制度,才能吸引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促使各个岗位形成良性竞争机制,从而促进员工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此外,博物馆还应当以现代管理理论以及现代服务理念为主导,对培训内容进行不断丰富,对培训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充分利用选题性培训、专题性培训、通识性培训等诸多培训,全面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而为博物馆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三、结语

伴随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博物馆事业也随之不断壮大。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博物馆作为继承和传播历史文化的重要机构,其运营和管理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尤其是伴随博物馆不断完善其管理体制。相信在未来,博物馆将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多、更富有实用性、教育性的精神文化产品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层次,从而使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真正体现出来。本文先分析了当前博物馆管理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管理制度、管理方式、人力资源管理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对策,希望能借此使更多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博物馆的管理有着更深刻、科学的认识,通过创新不断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

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 篇9

改革开放前的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格局

大家知道,建国以后,我国的基本建设是在前苏联的帮助和支持下起步的,基本建设管理也相应套用一整套前苏联的管理制度。表现在项目管理上,就是实行自营制的管理体制,实行设计——施工——运行分阶段分别负责管理,没有明确的单位对项目全过程负责。造成花钱的不管还钱、运行的不管建设,投资效益无人问津,政府作为单一投资主体对工程建设项目承担无限责任。在项目建设自营制的历史条件下,大中型项目往往以军事指挥的方式组织项目建设活动,设立工程现场指挥部,由政府直接组织管理生产,设立临时机构实行低水平管理,强调行政指挥,忽视经济手段,忽视质量、投资、进度目标的统一协调。这种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自身的先天不足,造成我国工程建设的水平和投资效益长期得不到提高。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前。

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逐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良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初具雏形,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逐步融入国际社会。与此同时,种种社会问题伴随而来:经济发展中缺乏科学发展理念,发展质量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民主政治建设中深层次矛盾难以解决;社会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尖锐,官员贪污腐败等等。这些给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社会管理中融入法治理念,用法律的强制性保障社会管理的有序进行,是推进社会管理实现科学化、法治化的必然要求。

一、法治能够清晰界定社会管理各主体职责,提升社会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加剧了社会分化,社会变得日益多样,政府面临更加复杂的治理环境。这种背景下,执政党和政府的管理主体地位受到冲击,必须依靠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来共同管理社会事务,社会才能达到稳定和谐的运行状态。为及时回应挑战,社会管理主体必须实现多元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了社会管理的总体格局,这就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从国家包办到国家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取得了明显进步。同时,各管理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不同,这在社会管理格局的表述中也有所体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管理起领导作用,是整个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指向标;政府负责,是国家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要求政府切实担负起应尽的职责,从而推动社会管理向前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社会组织能够有效配合政府行为,是连接政府和人民的纽带;公众是社会管理的对象,更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广大公众的参与能够从根本上减轻政府的负担。这种格局下,社会管理各主体各司其职,管理活动规范有序。但实际情况却是党委依法执政能力不足,在解决问题时权力至上、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公信力下降、社会组织得不到认可,管理活动得不到广泛支持、公众参与规范化程度不够。法治保障纳入社会管理体制,恰恰能够解决上面一系列问题,提高共产党治国理政、依法执政水平,明确界定政府的权利范围,促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形成,方便社会组织的管理活动,同时赋予和保障公众应有的权利。法律给予各主体不同的职责,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社会主体各居其位、各得其所,享有其应有的权利,也履行其应尽的义务,有效地避免了越权和失职现象的发生,大大提升了社会管理规范化水平。

二、法治能够保障社会在规范化、制度化框架内运行

规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我们总是在规与矩所形成的的范围内活动。世间万物,小到日常琐碎,大到国家大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社会有序的运行同样离不开规矩。规矩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障。法律法规是规矩,制度规范是规矩,伦理、习惯、道德都是规矩。正是由于规矩的约束和制约,社会才如此井然有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一方面,原有的单一的利益格局被新的多元化利益格局所取代,另一方面,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利益分化引起的利益矛盾和诉求多元化引发的冲突更加频繁,表现形式更为多样,为避免矛盾引发的社会混乱,必须采取必要的手段加以规范。伦理、习惯、道德在保持社会稳定上发挥的作用需要建立在人们拥有较高素质的基础上,事实的情况是人们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而素质水平却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这样一来,依靠伦理、道德的力量来保障社会的规范运行具有较大的难度。此时,社会急需能够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方式和途径,法治应运而生。作为衡量社会是否有序运行的最重要标尺,法治能够有效规制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借助法治的力量,人们的行为得以规范,通过稳定、明确的法律规范,社会得以有序、健康发展。

三、法治能够保证社会管理更具权威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治体现出国家的权威,这种权威来自于立法机关的权威性,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们拥有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的权利,它们所制定的宪法、法律、法规都是它们权威性的延伸,也是它们权威性的体现。法治的权威性得到了国家强制力的保证,任何组织和个人一旦触犯法律,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法治的权威得以彰显。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深入推进的今天,中国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许多社会矛盾。在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时,如果选择法治之外的手段,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矛盾和争端,更易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引发新的矛盾和争议,问题只能越来越多,社会管理停滞不前。借助法治的力量处理社会矛盾和冲突,回避了个别领导干部依权力办事的现象,提出的举措和建议也更具说服力,避免和减少了争议,社会管理的效果更加权威。

四、法治能够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法治能够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统筹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需要,是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更是我们党密切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的需要。在社会管理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得到切实维护,是判断社会管理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倘若我们取得的成就建立在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础上,那么成就再多再显著,社会管理都是失败的。为此,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确保社会的安定有序,是社会管理工作的重心和关键。事实和经验一再表明,法治是保护公民权利的最有效途径。当公民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法治为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有效的救济途径。

上一篇:司法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下一篇:学校行政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