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决策体制(精选7篇)
行政决策体制 篇1
1 行政决策体制改革的目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进程的加速, 行政体制改革, 尤其是行政决策体制的改革逐渐提到日程上来。从行政决策体制目标演变的过程来看,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已成为新时期行政决策体制的总体目标, 民主化是基础, 科学化是主导, 法制化是保证。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及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基本任务,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2 行政决策体制改革的现实背景———行政三分制
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行政三分制”。“行政三分制”的主要内容, 是将行政管理职能分为决策、执行、监督三部分, 在相对分离的基础上, 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协调, 其目标是建立“现代公共型政府”。在这一管理体系下, 政府职能将从全能型转为有限型, 从权威行政转向服务行政, 从人治行政转向依法行政, 从“部门性”转向“公共性”。
3 行政决策体制改革的途径
为了实现行政决策体制改革的总目标, 需要在组织结构和运行规则两个方面进行合理规划, 在具体辅助手段的实施和再决策中不断进行精心设计。
3.1 合理配置决策组织结构, 合理分配决策权力, 对决策权力和决策过程进行监督。
3.1.1 下放权力, 实现职责与权力对等的分级决策体系。
要完成决策权力在各级行政管理层之间纵向或横向的合理划分, 实现事权划分、明确责任、明确决策权的归属, 并相应划分决策收益和决策风险。为了提高决策效率, 应该对需要决策的问题进行严格的分类。凡是能够交由下一级政府或部门决策的事情, 就不要提请上一级政府或部门决策;凡是能够由一个部门处理的事情, 就不要提交多个部门处理。凡是领导个人能够决策的事情, 就不要提交集体讨论。
3.1.2 强化监督, 实现对决策权力和决策过程的有效制约。
现代政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进行必要的监督制约, 以权力的多元和对权力的监督, 防止对权力的滥用。强化监督机制, 把党内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法律监督和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结合起来, 专门机构的监督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 形成严密有效的监督网络, 大力推行政务公开, 增强决策的透明度, 这样才能有效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进程。
3.1.3 实现决策机构设置的科学化。
从决策科学化的角度看, 决策机构设置合理, 组织运行顺畅, 将对决策的科学化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因此,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 科学规范部门职能, 合理设置机构, 优化人员结构, 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
3.2 规范决策程序, 实现决策过程的制度化、程序化, 提高决策的透明度。
3.2.1 按照科学决策理论的要求严格规范决策程序, 实现决策过程的制度化。
一方面, 要强化“按程序决策”的意识。虽然程序本身没有实质内容, 但不可否认的是, 严格按法定程序决策会大大减少决策的随意性, 从而有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另一方面, 要加快行政程序立法。就整体而言, 行政程序的立法严重滞后, 绝大多数行政行为的程序没有法律化。应该按照先分散后统一的原则加快进行行政程序立法。就当前来说, 可以先分散地制定新时期的程序法, 如行政收费程序、行政许可程序和行政审批程序等, 在条件成熟之时, 再形成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从制度上杜绝长官意志和拍脑袋决策。
3.2.2 把专家咨询及各种咨询研究机构不断纳入决策过程, 实现决策过程的民主化。
行政首长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 需要经过一定的咨询程序。这种咨询主要有两种:一是在行政系统内部, 二是在行政系统外部。行政系统以外的决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公众咨询, 采用“听证”的形式, 咨询社会各界对有关公众事务的意见, 吸取其合理的民意, 这是决策民主化的具体体现。二是专家咨询。由于行政决策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我们的决策者常常需要就自己不熟悉的问题进行决策。因此, 必须在决策前广泛咨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 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3.3 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体制改革的具体辅助策略。
3.3.1 转变观念, 进一步明确决策者的自身定位。
决策子系统作为行政管理体系的核心, 虽然在决策过程中居主导地位, 拥有对各种决策方案的最终裁定权, 但它在整个决策系统中还必须依赖更大范围的智力协作。因此, 要充分发挥对决策的主导作用, 决策者必须转变观念, 重新明确自身的定位。全面掌握宏观情况, 充分听取各方意见, 对方案进行严密的评估论证, 是决策层最应注意的环节, 也是科学决策过程的核心。决策层应少介入具体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保证决策的效率性、民主性和稳定性。
3.3.2 逐步推进谋 (参谋) 、断 (决策) 与行 (执行) 的适度分离。
首先, 要实现谋 (参谋) 与断 (决策) 的适度分离。参谋与决策是行政决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职能, 应相对分开。决策者的主要职责是断, 而不是谋, 必须坚决杜绝“独断专行”“长官意志”, 充分发挥参谋咨询机构, 特别是党政研究室、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人大政研机构等的作用, 强化其参谋咨询功能。其次, 要实现断 (决策) 与行 (执行) 的适度分离。我国政府部门既是决策的制定者, 又是决策的执行者, 导致了政府部门内部职责混乱, 效率不高。在政府内部, 可尝试一部分人专门研究和制定政策, 另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政策的执行, 直接为公众服务。当政府收缩战线, 不再无所不包的时候, 它就“开始转向一种政策制定 (掌舵) 同服务提供 (划桨) 分开的机制”。当然, 所谓分离只能是“适度”的, 在分离中必须保持决策环节与执行环节的有效沟通。
3.3.3 加强体制外和民间政策研究组织建设, 完善行政决策机制。
政府要不断提高决策研究过程的开放度, 充分利用体制外的政策研究组织所具有的更大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让其参与公共决策过程, 与体制内政研组织相辅相成, 形成优势互补, 形成强大的决策参谋后盾, 建立起一种交互式的决策研究模式和开放性的决策成果评价体系。
3.3.4 加快决策过程的法制化进程。
政府应当是责任政府。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过程中, 由于错误决策而导致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良后果, 侵犯了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决策者必须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给以应得的处理和制裁的制度。建立追究制度, 就是从法律的角度规范和约束政府决策者, 以提高政府的责任性和效率。
3.3.5 建立健全信息子系统。
行政决策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信息流动和处理的过程, 准、全、快的信息是正确决策的前提。针对目前行政决策子系统存在的信息机构不全、信息处理技术落后、信息反馈迟缓、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 着手完善情报信息系统, 建立健全信息机构, 形成信息畅通网络实现信息系统的现代化。
3.4 完善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机制。
由于政策环境, 主要任务、目标、路线的变化、人们认识的深化及政策偏差和负效用的产生,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及执行任务完成后, 需要根据信息反馈对原政策方案作必要的补充或修正, 即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是行政决策体制改革和完善的一个必要延伸和补充。这既有利于纠正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 也有利于后继政策的科学制定。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们必须深入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优化或改善行政决策系统及其运行, 提高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质量, 加速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律化, 由决策体制改革带动政府体制以至整个政治体制的改革,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参考文献
[1]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张志坚.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3]张志荣, 徐功敏.行政体制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行政决策体制 篇2
第九章行政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A、临时方案B、追踪方案C、应变方案D、积极方案
2、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
A、积极方案B、追踪方案C、临时方案D、应变方案
3、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
A、应变方案B、临时方案C、积极方案D、追踪方案
4、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
A、专家咨询系统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C、信息支持系统D、领导决策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
1、从决策的风险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确定型决策B、理性决策C、风险型决策 D、直觉决策 E、不确定型决策
2、从决策主体的行为方式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直觉决策B、经验决策C、理性决策D、个人决策E、集体决策
3、从决策对象的结构性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理性决策B、直觉决策C、非程序性决策D、科学决策 E、程序性决策
4、从决策主体采取决策的方法上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经验决策B、集体决策C、理性决策D、科学决策E、个人决策
5、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应该包括()。
A、领导决策系统B、行政评估系统C、专家咨询系统D、信息支持系统E、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6、决策方案一般有()。
A、长期方案B、临时方案C、追踪方案D、应变方案E、积极方案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B8、C4、D
二、多项选择题
1、ACE2、DE3、CE
4、AD5、ACDE6、BCDE
第十章行政执行
一、单项选择题
1、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A、准备阶段B、总结阶段C、协调阶段D、实施阶段
2、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A、协调阶段B、实施阶段C、准备阶段D、总结阶段
3、行政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A、确定控制标准B、衡量成效C、纠正偏差D、行政指挥
4、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
A、网上沟通B、横向沟通C、无反馈沟通D、纵向沟通
5、()沟通不宜采用命令或指示的沟通形式,而只能通过协商、合作的办法。A、上行B、网上C、下行D、平行
6、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A、确定评估对象B、选择评估标准C、明确评估目的 D、培训工作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
1、行政执行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A、准备阶段B、控制阶段C、实施阶段D、协调阶段E、总结阶段
2、行政实施阶段的环节主要包括()。A、行政协调B、行政控制C、行政沟通D、行政评估E、行政指挥
3、根据控制的范围划分,行政控制分为()。A、微观控制B、分散控制C、集中控制D、宏观控制E、分级控制
4、通常有四种信息被领导者用来衡量和评估实际工作效果,它们是()。A、口头汇报B、集体汇报C、个人观察D、书面汇报E、统计报告
5、行政控制的控制对象有()。A、行政工作人员B、组织绩效C、信息 D、工作E、财务
6、工作控制是对具体执行工作的各方面的控制,它包括()。A、质量控制B、标准控制C、成本控制D、程序控制E、计划控制
7、按沟通的线路划分,行政沟通可分为()。A、单向沟通B、非正式沟通C、双向沟通D、网上沟通E、正式沟通
8、按沟通的信息流向划分,行政沟通可分为()。A、上行沟通B、平行沟通C、下行沟通D、双向沟通E、单向沟通
9、行政组织中的沟通存在的障碍主要有()。A、信道障碍B、组织结构障碍C、心理与语言障碍D、职位与专业障碍E、接受障碍
10、行政组织内部的协调可以分为()。A、层级结构的协调B、横向部门之间的协调 C、人际关系的协调D、转变政府职能E、各种资源的协调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B3、C4、B5、D6、D
二、多项选择题
1、ACE2、ABCE
3、AD4、ACDE5、ABCDE6、ABCDE7、AC8、ABC9、BCD10、ABCE
第十一章行政监督
一、单项选择题
1、非执政党和非国家机关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称为()。
A、社会监督B、事前监督C、事中监督D、法制监督
2、事中监督是指对监督对象在执行法律或实施决策、计划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也叫()。
A、现场监督B、专案调查C、工作报告D、跟踪监督3、1987年颁布实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地方性法规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备案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于批准之日起的()日内报送国务院各十五份。
A、十五B、三十C、四十五D、六十
4、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制定和发布的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等规章应于批准之日起()日内将其文本、起草说明、备案报告等有关材料一式二十五份报国务院备案。
A、十五B、三十C、四十五D、六十
5、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
A、事中B、事后C、事先D、全面
6、对监督对象未构成犯罪,仅构成违反政纪的案件,由()调查处理。
A、党的纪律检查机关B、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C、行政监察机关D、检察机关
7、对监督对象构成犯罪的案件,由()追究刑事责任。
A、党的纪律检查机关B、检察机关
C、行政监察机关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8、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给予处分。
A、检察机关B、行政监察机关
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9、对涉及非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国家公务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给予政纪处分。
A、检察机关B、行政监察机关
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10、对涉及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给予党纪处分。
A、党的纪律检查机关B、行政监察机关
C、检察机关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监督的主体是()。
A、公民个人B、各民主党派C、各社会团体D、新闻机构E、政协
2、依照公共行政管理的过程,行政监督可以分为()。
A、事中监督B、法制监督C、社会监督D、事后监督E、事前监督
3、事中监督的主要形式是()。
A、侦查监督B、职务犯罪监督
C、跟踪监督D、专案调查E、现场监督
4、下列属于一般行政监督工作报告的有()。
A、临时报告B、综合报告C、专题报告D、报告E、工作简报
5、一般行政监督中,审查的形式主要有()。
A、独立审查B、事中审查C、事先审查D、联合审查E、事后审查
6、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基本职权包括()。
A、检查权B、建议权C、调查权D、行政处分权E、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时的请求协助权
7、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辅助职权包括()。
A、对监督事项涉及的单位和个人的查询权
C、对违反行政纪律取得的财物的处置权 D、行政处分权 E、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时的请求协助权
8、权力机关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A、工作监督B、法律监督 C、侵权犯罪监督D、政治监督E、渎职犯罪监督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D
3、B4、B5、C6、C7、B8、D9、B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DE3、CE4、ABCDE5、BCE6、ABCD7、ACE8、ABD
第十二章 公共财政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市级预算B、县级预算C、省级预算D、中央预算
2、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税率B、纳税人C、税法D、税种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生效的日期是()。A、2003年1月1日B、2003年5月1日 C、2002年10月1日D、2002年1月1日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照不同的政府级别,公共预算可分为()。A、经费预算B、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C、公共投资预算D、地方公共预算 E、中央公共预算
2、预算草案审核的主要内容是()。A、政策审核B、体制审核 C、指标审核D、技术审核E、经费审核
3、税收的基本特征有()。A、服务性B、无偿性C、政治性D、固定性E、强制性
4、按照税制结构的单一性与复杂性来划分,可分为()。A、单一税制B、增值税 C、个人所得税D、复合税制E、农业税
5、按照税收的征收办法或税额的确定方法,可分为()。A、印花税B、定率税C、房产税D、配赋税E、耕地占用税
6、按照税收管理权限,可将税收分为()。A、中央税B、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C、农业税D、地方税E、个人所得税
7、在我国,根据国家职能的区别,将财政支出区分为()。A、国防费B、行政管理费C、经济建设费D、社会文教费E、其他支出
A、签订采购合同B、选择采购方式 C、确定采购需求D、履行采购合同 E、效益评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C
3、C
二、多项选择题
行政决策体制 篇3
(一)国有企业的“新三会”与国有企业投资决策
国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投资支持。重大投资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生死存亡。重大的投资失误,可以将一个好端端的国有企业拖垮。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如何理解以内涵式扩张“做大”国有企业?如果单纯地追求资产的膨胀,一味地增加对国有企业的投资规模,而忽视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是非常片面的,甚至是危险的。必须指出,在做大国有企业的同时,更应追求做强国有企业,即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增长要同步,做到“大”而“强”。大量国有企业有资产没利润,是国有资产“泡沫”,迟早会被市场淘汰;资产上规模,作为利润重要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高于同期银行利率,当然越高越好,这对于国有企业是“固本之道”,惟此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一步发展自己。
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区域经济,十分重视上新项目,上规模较大的项目,客观上给投资者创造了投资扩张的理想环境。从企业的外延扩张分析,这对国有企业扩张投资所积极促进作用。但是,许多地方政府急功近利,违反经济法规干涉国有企业合理的投资行为,往往造成投资者利益的损失。公司化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在“新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领导体制下,董事会直接对国有企业投资行为负责,在遵守国家政策法令的前提下,董事会首先要考虑经济上获利,而不是其他(包括地方政府的政策偏好)。国有企业进行投资决策前,需多方征求意见。对各种意见,要坚持辩证分析,不可不听,也不能全听,换言之,对于既符合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又有利于社会效益的投资建议,必须加以采纳。对于不能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投资建议,则应进行慎重分析和论证。
(二)国有企业投资决策体系的制度创新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投资决策体系,需要进行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的制度创新:
1建立国有企业项目开发人力资源储备体系。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只有广泛吸收企业项目开发所需的多门类专业人才,在多层次储备项目开发人才,才具备企业经营上的主动性。建立企业内的项目开发人才资质认证制度。由人力资源部门建立项目开发人才评定系统,负责对企业项目经营管理者及其他相关人才进行定向培养,通过严格考核、鉴别,并负责向股东大会、董事会推荐,每一年重新进行一次投资项目开发人才资质认证。
2建立国有企业项目调研信息管理体系。总经理班子要深入细致的开展市场调研,选准具有广阔市场潜力的产品和投资项目。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及投资方案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决策方法以什么样的形式产生、形成投资方案,直接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
3建立以投资项目效益和投资保值增值为主要标准的投资项目考核评价制度。从宏观层次分析,应当在地方党委领导下,由地方组织部门牵头,吸收国资委、国监委、资产评定机构定期对国有企业投资项目进行考核。对投资项目效益良好的,给予相应的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对考核不合格者,给予相应的物质处罚,或免除国有企业相关投资管理责任人职务。
4建立国有企业投资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国有企业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对项目投入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要充分估计到失败的可能,项目万一不成功或者一时不出经济效益,国有企业也有承受风险能力,不至于上一个新产品或新项目,而拖垮整个国有企业。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要建立投资否决程序,杜绝人为的“拍脑袋”工程,坚决推行理性的市场研究。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及投资方案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决策方法以什么样的形式产生、形成投资方案,直接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上新项目,一般要由专业人才提出可行性报告,然后提交经理班子进行讨论,再提交董事会讨论,重大项目必需报股东大会决定,其中每一个层次都有否决权,这样,才能使决策更为科学合理。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做出的正确的项目否定,可以避免国有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实际上是创造了财富。
5以法律形式保证国有企业投资决策方法的科学性。在方法选择方面,一般考虑以下几点:企业决策层的知识水平、投资项目的繁简度、投资规模的大小、投资项目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国有企业对不同投资均可选择不同的决策方法,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1)市场需求法(以市场需求为主导,适用于短期内见效的投资项目);(2)专家团决策法(智囊团决策);(3)技术状况法(以现有技术水平为基础,以技术定项目)。
二、以推行投资收益向人力资源要素倾斜的企业分配战略为突破口,有序改革国有企业领导体制
(一)国有企业的投资收益分配与人力资源要素
转换国有企业投资决策机制,是一个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管理创新过程。配合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改革,国有企业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在企业投资决策机制的改革领域,要勤于思索、敢于实践。有投资决策机制的改革思路才有国有企业投资体制改革的出路。“小富即安”,安于国有企业投资决策机制的低效率现状,在经营管理中只想困难,不会有管理创新,也没有出路。国有企业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在投资收益分配方面应该坚持强调有作为,有贡献,才有收益和地位。只有改制后的国有企业抓好领导体制与投资决策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不断探索和实践,巩固成绩,修正错误,坚持不懈,才能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有的地位。
投资项目要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投资项目从环境中获得必要的人力和物力,同时向环境交换它的信息时,该项投资才是成功的。部分国有企业盲目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因缺乏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致使设备难以投入运营,造成投资浪费。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者应以此为鉴,充分考虑与项目相关的配套要素的要求,如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人才,即稀缺人力资源,是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公司化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在“新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领导体制下,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应该讲求实际,制定具有特色的企业人力资源法规,倡导只要有某一方面特长,能为国有企业发展作出贡献,就是有用之才。在此,没有年龄大小和学历高低之分。推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在投资收益分配方面向人才倾斜,关键是要求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以企业法规的形式使企业员工在投资收益分配上拉开收入差距。国有企业有用之才的收入应当具有市场竞争力,应该明显高出一般人员的收入。对于急需人才,薪酬要高到使他们不愿意离开这个国有企业,否则,就有人才流失的可能。许多国有企业在这方面是有过深刻教训的。特殊人才的收入,不应受不高于企业员工平均工资几倍的人为限制。
(二)“双重组织制约机制”与分层管理的组织制度
国有企业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在投资收益分配方面实行向人才倾斜,要推行“公平、公正”的目标模式。公平,就是按照企业员工在投资项目中的业绩来决定收入。不管有无业绩,收入相差无几,就失去了公平。公正是指国有企业在投资项目中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避免奖惩的随意性,杜绝片面凭个人好恶来决定企业员工在投资项目中的收入。要在投资收益分配方面实现“公平、公正”的目标模式,国有企业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应该在领导体制方面采取以下改革对策:
1建立国有企业外部与内部相结合的投资项目的“双重组织制约机制”。
配合国有企业在“新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领导体制,在国有企业内部,坚持投资项目决策与经营分离,董事长与总经理分别承担不同职责,党委会参与投资项目的重大问题决策和监督推行投资项目的民主公开管理,形成有效的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内部组织制约机制。同时,加强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外部组织制约。具体而言,可以由国监委根据投资项目开发进度,向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派遣稽察特派员,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向国有企业委派监事会主席,实行对投资项目和相关负责人的定期考核审计,从而形成对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外部组织制约。
2建立职责明确的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分层管理的组织制度和组织法规。
围绕国有企业投资决策机制的转换和优化,可以探索依据产权关系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实行组织上的分层管理,即地方各级党委主要管理同级政府授权的国资委和国监委主要领导成员;国资委党委主要负责管理授权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大型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监事会主席等主要成员;资产经营公司主要负责管理授权国有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监事会主席和财务总监;国有企业党委会、董事会负责管理总经理。
三、实现国有企业投资决策领导机构的多主体化
论行政决策的法制监控 篇4
关键词:行政决策,依法行政,行政程序
1 行政决策的特征
(1) 行政决策具有公益性和非营利性。
行政决策同其他决策、特别是经济决策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行政决策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而是以社会公共事务和人民的利益为决策的对象和出发点, 其目的是贯彻执行统治阶级意志。
(2) 行政决策的内容具有重大性、广泛性。
行政决策是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管理的重大公共事务进行的决策, 只是在为实现较重要的行政目标时所进行的, 其直接面对的是公共利益, 而非具体的个人或组织权益, 作出的是影响到不确定对象利益的决定, 并非所有的行政决定, 因而不公正、不合理产生的危害性也非比寻常。
(3) 行政决策具有复杂性。
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行政决策的对象日益庞大、复杂、多变, 决策目标日益多样化。行政决策决定着价值分配, 因此, 各种社会政治力量都会对它施加影响, 所以行政决策过程必然是权力运用的政治过程, 有交易、有妥协、有针锋相对的冲突, 甚至有战争, 这种复杂性决定了行政决策一定要谨慎从事。
2 法律监控的必要性
(1) 从决策主题来看, 我国法律对决策主体和决策机构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 使之成为法律盲区, 从而导致决策主体的决策机构条块分割。现代行政决策理论认为, 行政决策系统包括信息、咨询、中枢、执行、反馈五个机构。我国的行政决策系统还不完善, 特别是信息系统和反馈系统, 以至于行政决策机构也不成熟。另外, 政策研究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也尚不合理。在知识结构方面, 有相当部分的政研人员掌握的知识结构单一, 缺乏现代决策研究者所应具有的综合素质, 缺乏现代公共决策理论、方法和技术。官僚主义工作作风也是阻碍行政决策科学化的一个因素。
(2) 我国行政决策程学缺乏法律保障, 使得程序成了走过程。
一是不重视调查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行政决策的目标应该是尊重客观规律, 合理运用政策, 使政策更好地为调整对象服务。然而,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行政决策行为很多都不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使方案的产生缺乏充分的依据。二是行政决策程序不健全。在我国行政决策实践中, 一些重要环节往往没有受到重视, 甚至被忽视。行政决策程序尚未真正实行, 不经过长期调研、理论探讨和专家论证, 少数领导光凭经验甚至按主观设想决策的现象仍不少。
(3) 行政决策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有法可依是推进领导依法决策的前提, 也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目前, 我国决策监督机制不健全, 自上而下的监督由个人好恶左右, 随机性很大, 一旦决策失误, 没有或很少追究责任, 监督权受制于执行权, 专门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地位和独立性, 造成不少环节弱监或者虚监, 形成了决策失误和权利滥用的危险地带。
3 完善法律对行政决策的监控方式
(1) 塑造权力行使的合理结构。
①无论是何种体制的国家, 国家权力配置和运行方式大都呈现一种相互配合, 相互约束, 彼此控制的格局。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各自的权限范围的划分, 在当代多数宪政国家, 都体现出一种相互“节制”的状态, 即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相互尊重, 同时也相互监督。三权的谨慎行驶的格局, 最终是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 就是用制度从客观上控制人性的弱点, 使权力的运行促进社会的发展, 私权的保护, 最终实现人权的最佳保障。
②立法从授权方面对行政权力的行驶进行有力监督。在我国, 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合理控制, 是人民授权政府管理社会的体现, 从而法律对行政权力的某项禁止和控制就显得合理与必要。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决策正确与否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利益的保护。对行政决策的有力监督, 是限制行政权力, 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不可或缺的保障。
③立法机关通过预算等决策机制对行政决策进行有力监督。代表人民享有立法权的机关, 可以通过决议来监控行政部门相关决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从而为政府决策预设一有效机制, 使其在决策时就要考虑是否可以被通过。预算在行政活动中扮演了双重角色, 一方面它能激发行政官员的工作动机, 另一方面它为行政机关完成既定任务提供了资金基础。这样可以使行政决策更加谨慎有序的进行, 以使其结果最优, 最大程度上避免失误的发生。
(2) 完善权力行使的程序构建。
①完善以听证程序为核心的行政程序监督。
结构上的安排强调在授权之时对行政机关的实体权利进行控制, 而行政程序则强调对行政决策过程的控制。行政机关在作出一个重要的决策时, 往往需要根据法律的授权范围, 遵循一定的方式、步骤、时间和顺序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结果, 从而发挥行政程序的强大作用。在构建我国法治国家的当代, 许多学者和法律事务人员对法律程序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行政决策中, 完善和严格实施行政听证程序, 扩大行政决策的参与人的范围, 给予利害关系人参与的机会, 听取他们的申辩和建议, 可以使行政决策更趋近于合理性与科学性。
②完善行政决策程序中相关制度的法律化。
行政决策程序的立法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基本制度实现的, 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决策的实践, 在一般行政决策程序中应当包括咨询制度、论证制度、听证制度 (上已论述) 、公示制度等。咨询制度主要用于解决行政决策中某些专业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 政府利用咨询机构的智力支持进行行政决策的做法已被纳入法制轨道。根据美国行政程序法的要求, 政府重大事项的决策必须经过咨询程序。公示则是指行政决策方案拟定之后, 应当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或互联网等方式向社会发布, 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制度。公示制度是行政公开的重要方式, 在行政决策中坚持公开原则, 有利于人民群众发表意见, 进行监督, 帮助政府作出正确的决策。
(3) 加强权力行使的法律审查。
我国所有行政机关都由权力机关选举产生, 既然如此, 就要对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在我国走向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 权力机关授予行政机关权力的同时还颁布了相应的法律, 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必须忠实地执行法律, 在这里对法律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是一致的。反映到行政决策问题上, 决策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 不得与之相抵触。法律禁止的事项, 政府不能做出许可的决策, 法律鼓励的事项, 政府不能做出禁止的决策。决策的程序必须符合法定的步骤和方式, 超越法定权限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做出的行政决策应归于无效, 同时行政决策主体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对于违法决策的行政决策主体, 按照“谁决策, 谁负责”的原则, 责令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之,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要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 必须首先做到真确的决策。在我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 其他机关由其产生, 受其监督。我国的法律是由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 所以权力机关监督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一个主要方式就是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并使其有效的实施, 从而对其他机关进行有力的监控。完善政府监督方面的法律制定, 使行政决策的授权范围, 决策过程, 决策实施都有严密的法律规定, 确定起自由裁量的空间, 全面实现对行政决策的有效法律监控。
参考文献
[1]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5.
[2]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行政决策体制 篇5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促进市场经济更好地发展,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建设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的五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然后论述了创新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改革;行政管理;发展
当前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方面仍存在弊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深化。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其价值取向应当是,建立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构建服务型政府,提高行政管理绩效,促进平等公正。从路径选择上,改革要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注重行政权力的制衡和监督,进一步转变政府行为方式,以及适度仿企业化的管理模式。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我国政府一直在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了五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一次改革始于1982年,当时党和国家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但由于行政权力的过于集中,严重的影响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此外,革命队伍已老化,机构臃肿等不能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改革,下放经济权限、财政收支权限和人事管理权限,精简干部队伍并开始建立了干部离退体制度。但是这次改革不是很彻底。1988年的第二次改革的重心是理顺党政关系;按照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行政效率和克服官僚主义、逐步理顺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目标。这次改革中,首次提出转变政府职能要求,这对以后行政体制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第三次改革在1993年,这次改革最大的特点是,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作为改革的目标。重点为转变政府职能,中心内容是政企分开。经过这次改革,把行政管理的职能转为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和提供服务及监督检查,各级政府普遍精简了队伍和机构,并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第四次改革是改革。这次改革是以实现政企分开、转变职能为中心进行的改革,把政府的职能转变为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给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行政改革。调整政府机构,加强宏观调整,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督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划分、部分之间职能分工,加强行政体系法制建设。这次改革的重点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适应改革的要求,对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也同时进行了调整。第五次改革是改革,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坚持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和依法行政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通过这几次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我国的行政管理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二、创新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虽然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充分肯定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并没有到位,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政府管理越位、错位和缺位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在机构设置、行政体制、管理方式、廉洁勤政、依法行政等方面还存在着诸
多的问题。在行政改革设计和实施方面还存在着改革的理论准备和指导不足,视野不宽、缺乏主动性、前瞻性和整体性等方面的问题。行政体制改革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笔者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不断深化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确立政府角色,建设服务型政府。
现代市场的发展要求政府转变角色,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不能仅仅是市场经济的管理者。服务型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服务型政府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完善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服务型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政府管理本质的概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同时要求政府在管理方式上从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转向主要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上来,从对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过多的管制转向为他们的服务上来。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的政府就是一个能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优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服务型政府。
2.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制改革。
政府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就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基本适应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但是,这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如政府管了不少不该管的事,有些该由政府管却没有管,或没管好的事。以审代管、直接干预经济活动、代替招商引资的事情依然存在;有法不依、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的现象依然存存在;社会管理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职能薄弱,部门权力和利益挂钩,权责脱节等问题尚未解决。这些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必须通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以解决。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将由政府管的事真正管好,管到位,将不该管的依法交给市场、法人、社会组织,切实减少对微观经济领域的干扰。形成定位准确,关系顺畅、责权对称的完善政府职能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3.全面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各个环节的改变。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是单方面的,是一个整体复杂的结构体。政府机构是政府职能的载体,是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紧紧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主动改革政府机构,协调推进政府职能与机构的配套改革,注重政府组织体制和制度创新,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当前由于我国政府职能存在着缺位、越位、错位的问题,政府职能在机构中的配置不合理,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现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一是因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而引起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机构设置薄弱或是存在空缺,而且人员编制也比较薄弱;
二是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机构依然存在,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依然过多,有的综合职能部门出现宏观职能与微观职能并重现象,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现象屡禁不止;
三是负责决策、执行、监督职能的部门设置不科学,存在决策、执行于一体的现象,监督又流于形式;
四是机构设置过细,管理对象域管理事务重叠,出现多头管理,协调困难现象,成为我国政府职能与机构配套改革的难点与重点问题。因此,为解决以上政府机构问题,配合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从根本上做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颜廷锐.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
试论行政决策听证的功能 篇6
关键词:行政听证;行政决策;功能
行政决策听证的功能是指该项制度设计并运行时能达到的效果目的。可以说不同听证制度的定位及设计的不同的,因此其功能和作用也是不相同的。
一般听证分为三种类型:即立法听证、司法听证和行政听证。立法听证的目的主要在于保证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保障社会公益,其已具备了民主的前提,听证的形式是保障这种民主的实现。司法听证主要涉及争议当事人双方,其功能更倾向于保证争议的解决,保障当事人双方矛盾的化解,这都是在公正的程序中实现的。
行政遵循首长负责制,行政决策必然也与立法不同,其决策机关不是人民代表机关,这使其民主性天然不足。行政决策听证属于行政听证,但仅仅是其中的一种,这使得行政决策听证的功能不能仅用行政听证的功能涵盖。行政决策类与决定类相比,有着一定的会议制度使其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性,针对范围广泛的特点也使得决策会具有更大的裁量范围,从而用来协调更广泛的各方利益。比如,属于行政决策类的价格听证与属于行政决定类的行政处罚听证在功能上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同。通过二者比较,更能理解行政决策听证的功能区别与其他行政听证的特殊性。决定类听证的首要作用在于保障依法行政,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在这种前提下,只有其本身权益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关的人才能申请决定类听证,与具体行政行为无关的人不可能申请此种听证,而且行政相对人申请听证的目的自然主要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在行政决策听证中,行政决策听证的功能一方面在于为公民提供参与机会,使行政决策尽可能广泛反映民意,另一方面在于防止行政专制,使行政决策尽可能合理,包括平衡社会各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人们的不同利益,以及尽可能避免决策可能带来的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可见它们的功能是有所区别的,具体而言,可以将行政决策听证的功能分为四个方面来讨论。
第一,实现行政民主化的功能。“为了給予不同利益和力量以制度性的表白途径,使利益冲突能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现代民主国家均设立法规听证制度,以公共和理性的沟通途径来化解冲突,尤其赋予利害关系人参与表达意见之机会,使人民能直接参与决策机制,实现人民直接民主。”①这一点是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首要功能及设置目的,也是整个行政听证制度的最重要功能。民主的本质就是由人民当家作主,凡属人民自己的事,由人民自己决定。这是民主的最直接表达方式,也是一个充分民主的国家所应追求的目标。但是在现代的社会中,利益群体不断增多,各种需求日趋多元化,仅仅依靠民选的立法代表已经越来越难以充分反映公众的不同利益要求。建立一种能够更加准确反映公众意愿和要求的制度,即以代议民主与公众直接参与相结合,以公众的直接参与弥补立法代表在反映民意方面不够充分的不足和缺陷,这才使得立法听证制度应运而生。随着现在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各种相互间活动的高速化,有时通过立法机关立法的严格程序耗时过长,难以满足行政管理灵活高效性的需求,因此行政机关依议会的授权立法和依职权立法迅速发展,行政立法迅速增长。但从一方面来说,行政机关有关的人员不是民选代表,创建者们往往易于从职权行使的便利性和有效性来考虑,而对权力运行的法律规制的考虑似嫌不够,难以保持公平的心态。行政机关的决策机制是首长负责制,不是民主表决,追求的是行政效率优先兼顾行政公平。因此,在行政立法过程中,建立行政立法听证制度可以使民意得到充分而直接的表达,有利于实现直接民主,防止行政立法专断。这种状况成为行政听证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也促使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在行政听证制度下不断受到重视,体现出自身独有的特性。由于行政决策听证涉及的事项重大,涉及面广泛,可以说,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比行政决定类听证更能体现出其行政民主化的功能。
第二,决策信息的收集功能。行政决策的做出首先必须建立在完备的信息收集及分析的基础上,这也是行政决策信息准确的原则要求。而现代社会又是一个信息社会,决策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种不同的重要信息来源。行政决策听证程序正是一种全新的、高效的信息收集方式,并具有自身特殊的优势。第一,它大大扩展了对决策信息的获得途径。行政决策听证为不同利益群体代表提供了一个不同意见正面交锋的场所和机会,决策者可以同时获得两种以上反映不同利益群体的对立信息;而且由于不同意见间的辩论,有可能在交锋意见深化过程中激发更多的不同意见,使得决策者获得更多的信息。第二,它还有助于提高收集信息的质量。听证代表都是听证组织者按照一定标准选择产生的,不仅具有表达意见的自觉性,而且往往具有较强的表达意见能力,其综合素质往往高于其他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者。因此,他们所表达意见的质量有可能较高,而且各方代表(包括专家)所表达的意见有可能在交锋意见深化的前提下,提高所传递信息的质量,是各类决策信息中更有价值的决策信息。第三,它有助于决策者的采纳。行政决策听证程序是一种制度化的决策信息的收集方式。按法律规定,组织机关负有将听证会上表达的各方意见整理并提出正式处理意见的义务。因此,行政决策听证程序的建立不仅仅是增加了一种收集信息的途径,还为这类意见进入决策方案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第三,协调平衡利益的功能。行政决策因其特殊性,涉及范围程度广泛,是一种涉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不同利益群体间利益的平衡与倾斜的公共决策问题。又加上现在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各种利益群体增多,利益间的矛盾冲突也随之增长。而行政决策的过程要求其必须是一种各方利益协商与协调的过程,决策的结果应当是一个各方利益平衡与妥协的方案。行政决策听证程序在制度上为各种利益群体提供了一个表达群体利益的场所和机会。听证参加人基于其所代表的利益群体的利益,通过阐述自己的观点,反驳他人的主张,使决策者充分了解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为决策者在决策最终形成时如何协调、平衡各方利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第四,决策宣传及接受功能。行政决策听证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宣传手段,通过听证参加人和旁听人员的参与,以及大众传媒的报道,有助于社会公众了解即将发布的重大决策的内容,争取更多的社会认同。在行政决策听证的过程中,公民广泛参与其中,充分发表意见,不仅宣传了该项决策的内容,而且增强了公民的认同感,使他们感觉到该决策是自己直接参与制定的,是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别人强加于自己,因而,也就会更加自觉地遵守,并且促进将来决策结果的推行,从而减少了将来决策执行中的成本及阻力。
【注释】
论行政决策法治化 篇7
一、行政决策法治化的界定
在我们对行政决策法治化进行界定前, 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什么是法治。法治作为一个动态的或能动的社会范畴, 其基本含义是指, 在制定了法律以后, 任何个人和组织的社会性活动均应该受到既定法律规则的约束, 人人平等地依法办事[2]。它的核心则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美国法学家福勒就曾说:“法治的实质必定是:在对公民发生作用时 (比如将他投入监狱或宣布他据以主张财产权的证件无效) , 政府应忠实地运用预先宣布的应由公民遵守并决定其权利和义务的规则, 如果法治不是指这个意思, 它就毫无意义。”[3]
行政决策法治化就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进行决策。它是法治原则在行政决策领域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它特别强调法律在行政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它要求决策者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决策, 并要求其接受监督并对违法的决策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意义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背景下, 倡导行政决策法治化具有以下重大意义:
(一) 行政决策法治化有利于促进行政决策科学化
通常来说, 法律是能够体现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从而是具有科学性的, 因为只有这样的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才易于被遵守与适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涉及行政决策的法律、法规基本反映了决策的科学规律, 并使它们更加明确, 更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既然相应的法律、法规是具备科学性的, 那么只要决策者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与方法进行决策, 就应当可以防止违反科学规律的决策出现。
(二) 行政决策法治化可以保障行政决策民主化
为了实现决策的民主化, 必须推行行政决策的法治化。因为只有法治化, 人民群众才能依法定程序选择决策者;才能依法定程序依法撤换不合格的决策者;才能通过各种法律规定的制度参与政府决策;才能通过法律的途径保证政府决策符合自己的利益;才能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 运用法律手段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救济[4]。可以说, 离开法治化, 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就很难实现。
(三) 行政决策法治化有利于预防与控制行政决策腐败
实践表明,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容易受眼前利益或某些利益集团的影响, 从而使其作出不利于公众的决策, 也就是说, 在行政决策权的运作过程中是易于产生腐败现象的。由于行政决策法治化既可以规范决策程序, 还会提供健全的决策监督机制, 因此它有利于规范行政决策权的运作, 防止其偏离法律宗旨, 从而起到预防与控制行政决策腐败的作用。
三、我国行政决策法治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有的行政决策体制基本上是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党和国家一直在不断地探索适合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的道路, 但现行的行政决策体制仍存在诸多缺陷, 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行政决策法治化方面, 我国尚存以下问题:
(一) 决策者的法律意识薄弱
许多决策者缺乏“有权力就有责任”的法律责任意识。长期以来, 他们一直以为行政决策失误既不是政治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 更不是法律问题, 而仅仅是工作问题。决策失误不过是交一次“学费”, 所以只须“批评教育”, “责成有关方面纠正”即可[5]。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 决策中出现了大量的“三拍”现象———先拍脑袋决策、再拍胸脯保证、后拍屁股走人。这些不计后果的决策给人民和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二) 行政决策权限的划分较为粗糙
行政决策权限划分既包括政府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级之间的权限划分, 也包括政府与人大的决策权划分。就前者来讲, 由于我国尚未制定《国务院组成部门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1) 已有的相关法律又不够完善, 致使政府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级之间的权限划分不够明确, 经常会出现交叉决策或是相互推诿的现象, 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就后者来说, 尽管我国宪法和政府组织法规定了人大及其常委会与政府的职权范围, 但这种划分只是初步的,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还有许多不明确之处。
(三) 行政决策程序缺乏严格的法律规制
行政决策应按照严格的法定程序进行, 杜绝个人的任意决策, 这是保证决策质量, 减少决策失误的前提。在我国, 行政决策虽有其步骤与程序, 如确定问题和目标、拟定决策备选方案、选择和决定决策方案等, 但其中最重要的步骤与程序如调查程序、可行性论证程序、听证程序等并没有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在实践中, 决策者的自由度很大, 他们往往凭自己的经验来决策, 而不是根据决策程序进行科学规范决策。
(四) 行政决策法律监督尚显不足
我国行政决策法律监督不力的现象相当严重。目前, 行政决策法律监督乏力的主要表现有:一是监督滞后。我们对决策的监督往往是问题出现以后, 或等到问题堆成堆才进行监督, 很少有事前和事中监督。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是行政决策事前、事中的监督办法不多, 从而导致监督滞后。二是监督缺位, 就是指许多的决策监督形式只是徒有虚名, 未能发挥其实际的效力。比如社会舆论就未能全面发挥其有效监督作用。三是监督缺威, 即在许多形式的决策监督中, 由于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和对权力的有效监督手段, 使得这些监督没有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五) 对违法决策者责任追究不力
“在公共行政和私人部门行政的所有词汇中, 责任一词是最为重要的。”[6]权责一致是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权力与责任要成正比例, 权力越大, 责任也越大。若有权无责, 必将导致权力的滥用;有责无权则目标不能达成。如今我们的行政决策体制中却存在权责脱节的现象:要么有权无责, 要么责任模糊[7]。在现实生活中, 决策者很少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 贪污几万元要坐牢, 但决策失误造成几千万、几个亿的严重损失时, 他们却很少受到法律的制裁, 照样作他们的太平官。
四、促进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具体措施
我国已经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治国方略。为了践行这一治国方略, 实现我国行政决策法治化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针对我国在行政决策法治化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 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实现:
(一) 提高决策者的法律意识
实践证明, 即使有了比较健全和完善的法律制度, 如果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 再好的法律制度也会因为得不到遵守而不起作用。因此, 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行政决策法治化来说, 决策者必须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特别是法律责任意识。决策者要知法, 应经常学习和研读法律, 分清楚哪些可为, 哪些不可为, 为依法决策奠定坚实基础。另外, 决策者还必须守法, 即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 严格按照法定的行政决策程序进行决策, 决不能超越法律, 凌驾于法律之上。
(二) 通过完善行政组织法等法律, 明确行政决策的权限
为了更为明确、细致地划分政府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级之间的决策权限, 我国应制定《国务院组成部门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并完善现有的相关法律。这些法律应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拥有的职权和权限, 并应明确哪些职权应该上收, 哪些应该下放, 或是交由社会中介组织承担等。我们要实现政府与人大的决策权划分清晰, 则必须完善宪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 尤其要清楚地界定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
(三) 将行政决策程序法律化, 使行政决策程序受到法律规制
行政决策程序立法越不完善, 就越容易产生不良决策和违法决策。我们应根据决策法治化的要求, 使行政决策程序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得以体现。然而, 我们没有必要把行政决策程序的各个方面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而只需将那些最为重要的程序制度法律化。这些行政决策程序包括:公开程序、决策规划程序、可行性论证程序、听证程序、咨询程序、审议和批准程序等。
(四) 完善行政决策监督体制, 强化对违法决策者的责任追究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强化对违法决策者的责任追究: (1) 完善人大审议和追究制度, 使各级政府能够切实做到重大决策必须提交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讨论和审议。 (2) 修改《行政诉讼法》, 将行政主体制定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的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增强司法机关对行政决策的监督。这是行政决策法治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3) 强化决策主体问责制度, 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提出的“谁决策, 谁负责”的原则, 使责任明确化。所有参与决策活动的主体, 诸如信息提供者、方案拟订者、参谋咨询者、决策决断者、执行者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摘要:行政决策法治化是法治原则在行政决策领域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它对于促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预防与控制行政决策腐败有重要意义。我国在行政决策法治化方面存在决策者法律意识薄弱, 行政决策权限划分比较粗糙等问题。为了促进我国行政决策法治化进程, 应提高决策者的法律意识, 完善行政组织法等法律制度, 将行政决策程序法律化, 完善行政决策监督体制, 强化对违法决策者的责任追究。
关键词:行政决策法治化,行政决策权限,行政决策程序,行政决策监督,行政决策责任
参考文献
[1]杨海坤, 李兵.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行政决策的法律机制.政治与法律, 2006, (3) :20.
[2]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333.
[3]L.L.fuller, The morality of law (revised editio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209.
[4]许文惠, 张成福, 孙柏瑛.行政决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341.
[5]顾海波.现代行政决策的法律责任制探析.理论探讨, 2005, (3) :84.
[6][美]特里·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张秀琴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2.
【行政决策体制】推荐阅读:
公共行政决策10-12
行政决策的特征06-11
重大行政决策制度09-03
行政决策西安财经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考试08-03
论行政决策科学化毕业论文09-28
行政监督体制07-21
行政体制创新07-26
行政管理体制建设05-31
行政管理体制问题08-07
行政效能监察体制研究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