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决策科学化毕业论文(共6篇)
论行政决策科学化毕业论文 篇1
浅议行政决策科学化
论文关键词:行政决策 科学化 构想
论文摘要:文章从分析我国行政决策的现状入手,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行政决策科学化的一些构想。
一、我国行政决策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级决策层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决策观念有了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动决策观念的转变,中央政府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积极鼓励软科学研究,结合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建立起新的决策理论,形成支持科学决策的知识体系。二是普遍进行干部培训,以普及决策科学为重点,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强化决策者的科学决策意识和技能。三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宏观决策中注重程序化的多方案论证, 把决策科学化付诸实践。当今的许多重大决策,如三峡工程建设、农村改革与发展、沿海开放、价格体系改革等都是在集中专家及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权衡利弊,最终决策的。
2.决策制度逐步完善。决策制度的完善既包括建立健全属于决策体制内部的具体制度,也包括从制度层面上改善决策的大环境,如废除干部领导终身制,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和权力下放等。许多重大的基建、技改项目一般都要先经过有关专家组或专门机构审查、评估,再由政府部门批准立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制定了议事规则,对同级政府提请审议的议案有明确的审议程序和时限,以前极少有过的“否决”现象,现在则时常可以见到。大量的行政事务,过去长期由党委包揽,现在则由政府决策,还政于政,随着各级决策层逐步推行政务公开,决策制度日趋完善。
3.决策辅助机构开始建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就普遍恢复或建立了政策研究机构和信息处理中心,为决策层提供信息收集、咨询建议以及方案论证等,以此来辅助决策。另外,由于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化,信息的流通越来越通畅,社会上的各种信息、调查、咨询机构也纷纷出现,加入了辅助决策的行列。
4.决策手段走向现代化。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一批新兴理论为决策行为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推动决策科学向高层次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为科学决策开拓了更广泛的信息渠道。问卷调查、模型分析等方法也在决策过程中普遍采用。
二、我国行政决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纵观决策科学化发展进程,可以发现我们已经实现了由经验决策为主向科学决策为主的转变。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偏低。决策科学化首先要求民主化,但不少决策者仍然以自己的倾向为决策依据,专家智囊和政策研究人员只能按照领导的意图做“命题文章”,给领导的意见披上“科学”的外衣,由以前的一个人说了算变成一个人替大家说了算。
2.辅助决策机构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有些机构名为研究所、信息中心,实际功能却蜕化成起草文件和报告的秘书班子。另外,由于行政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部门所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研究机构,制约着他们作用的发挥。
3.战术研究多,战略规划少。一些官员总想为自己增加政绩。在决策时视野狭窄,缺乏宏观考虑,忽视长远目标和总体规划。造成这种状况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现行干部体制存在弊端,使一些干部为追逐利益而发生许多短期行为。
4.决策机构内部结构不尽合理。表现之一是决策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政府部门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影响效率的最大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政府部门内部职责含混,责任难以追究。表现之二是决策多,执行少。形成了一种新的结构失衡,影响决策的整体质量。
三、改革我国行政决策制度的建议
1.明确决策主体的自身定位。从决策主体的形式特征看,公共行政决策主要是政府的决策。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的决策主体已经包括政府决策层、各类智囊机构和专家系统以及各种社会组织。政府决策层作为决策主体的主导部分,拥有对决策方案的最终裁定权,但它在整个决策系统中的地位已由唯一变成部分。在科学决策中要提高对专家系统的重视程度,发挥专家学者的特殊作用,不断提高公共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政府决策层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供决策需求,二是参与方案论证,三是做出最后决断。由于不能事必躬亲,所以,全面掌握宏观情况,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对方案进行严密的评估论证,是政府决策层最应该下功夫的环节,这个环节也恰恰是科学决策过程的核心。
2.准确把握决策内容,努力提高公共行政决策的质量和水平。一是明确决策指导思想,把握决策方向。公共行政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本质追求,是最直接和最能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思想的政府执政行为。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决策议题。公共行政要协调和解决的公共事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在选择决策议题时,要准确把握决策内容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位置,综合考虑所制定公共政策和工作方案的相关联系,认真分析这些政策、方案实施的制约因素及其积极和消极影响,还要科学评估公共政策和工作方案对各社会群体利益的影响及其能否有效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更好地体现公共行政对公共利益的追求。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完善决策方案。通过深入科学的调查研究取得准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提出有针对性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3.严格规范决策过程,不断完善公共行政决策的制度程序。一是尽快实现决策程序法制化。从促进决策者的观念转变,实现决策层的重新定位,到规范决策过程,完善决策的方式方法,再到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健全对决策的监督,都应当建立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二是必须坚持民主原则。坚持公共行政决策的民主原则,首先要在决策方案提出和选择过程中充分调查和反映民意,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方案需要经过公众听证,在条件成熟时,可逐步推行重大决策公民表决。三是要有完善的程序制度。关于公共行政决策的程序制度很多,其中特别需要强调“多方案选择”的程序制度,管理学经常讲: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就是选择。而选择的基本条件就是多方案的提供,因此,在决策的程序上明确规定必须提供多种方案才能够讨论和决策,是非常必要的。
4.现代手段和传统方法有机结合。互联网使决策者可以获得大量决策参考信息,但社会调查仍然是重要的决策手段,社会调查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了解客观实际的一种基本手段。所以不能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就忽略社会调查。社会调查和系统分析是同一决策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两种不同的方法,应该综合应用。
5.认真抓好决策执行,落实决策的责任追究。决策的执行对决策本身乃至整个管理过程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政府机构对社会行使广泛的公共权力,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政治、行政、道德责任。对于政府公共行政决策来说,既然享有决策权力,也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决策责任追究制的核心在于落实责任,而判断有无责任,关键要看决策实效。决策是不是正确,应依据决策执行的结果做出评判。如果确因决策本身失误造成执行失败,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带来损失,参与决策者就必须承担责任。只有建立了以结果为导向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才能使所有公共行政决策者认真负责地行使决策权。
论行政决策科学化毕业论文 篇2
关键词:行政决策,依法行政,行政程序
1 行政决策的特征
(1) 行政决策具有公益性和非营利性。
行政决策同其他决策、特别是经济决策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行政决策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而是以社会公共事务和人民的利益为决策的对象和出发点, 其目的是贯彻执行统治阶级意志。
(2) 行政决策的内容具有重大性、广泛性。
行政决策是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管理的重大公共事务进行的决策, 只是在为实现较重要的行政目标时所进行的, 其直接面对的是公共利益, 而非具体的个人或组织权益, 作出的是影响到不确定对象利益的决定, 并非所有的行政决定, 因而不公正、不合理产生的危害性也非比寻常。
(3) 行政决策具有复杂性。
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行政决策的对象日益庞大、复杂、多变, 决策目标日益多样化。行政决策决定着价值分配, 因此, 各种社会政治力量都会对它施加影响, 所以行政决策过程必然是权力运用的政治过程, 有交易、有妥协、有针锋相对的冲突, 甚至有战争, 这种复杂性决定了行政决策一定要谨慎从事。
2 法律监控的必要性
(1) 从决策主题来看, 我国法律对决策主体和决策机构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 使之成为法律盲区, 从而导致决策主体的决策机构条块分割。现代行政决策理论认为, 行政决策系统包括信息、咨询、中枢、执行、反馈五个机构。我国的行政决策系统还不完善, 特别是信息系统和反馈系统, 以至于行政决策机构也不成熟。另外, 政策研究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也尚不合理。在知识结构方面, 有相当部分的政研人员掌握的知识结构单一, 缺乏现代决策研究者所应具有的综合素质, 缺乏现代公共决策理论、方法和技术。官僚主义工作作风也是阻碍行政决策科学化的一个因素。
(2) 我国行政决策程学缺乏法律保障, 使得程序成了走过程。
一是不重视调查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行政决策的目标应该是尊重客观规律, 合理运用政策, 使政策更好地为调整对象服务。然而,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行政决策行为很多都不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使方案的产生缺乏充分的依据。二是行政决策程序不健全。在我国行政决策实践中, 一些重要环节往往没有受到重视, 甚至被忽视。行政决策程序尚未真正实行, 不经过长期调研、理论探讨和专家论证, 少数领导光凭经验甚至按主观设想决策的现象仍不少。
(3) 行政决策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有法可依是推进领导依法决策的前提, 也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目前, 我国决策监督机制不健全, 自上而下的监督由个人好恶左右, 随机性很大, 一旦决策失误, 没有或很少追究责任, 监督权受制于执行权, 专门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地位和独立性, 造成不少环节弱监或者虚监, 形成了决策失误和权利滥用的危险地带。
3 完善法律对行政决策的监控方式
(1) 塑造权力行使的合理结构。
①无论是何种体制的国家, 国家权力配置和运行方式大都呈现一种相互配合, 相互约束, 彼此控制的格局。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各自的权限范围的划分, 在当代多数宪政国家, 都体现出一种相互“节制”的状态, 即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相互尊重, 同时也相互监督。三权的谨慎行驶的格局, 最终是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 就是用制度从客观上控制人性的弱点, 使权力的运行促进社会的发展, 私权的保护, 最终实现人权的最佳保障。
②立法从授权方面对行政权力的行驶进行有力监督。在我国, 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合理控制, 是人民授权政府管理社会的体现, 从而法律对行政权力的某项禁止和控制就显得合理与必要。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决策正确与否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利益的保护。对行政决策的有力监督, 是限制行政权力, 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不可或缺的保障。
③立法机关通过预算等决策机制对行政决策进行有力监督。代表人民享有立法权的机关, 可以通过决议来监控行政部门相关决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从而为政府决策预设一有效机制, 使其在决策时就要考虑是否可以被通过。预算在行政活动中扮演了双重角色, 一方面它能激发行政官员的工作动机, 另一方面它为行政机关完成既定任务提供了资金基础。这样可以使行政决策更加谨慎有序的进行, 以使其结果最优, 最大程度上避免失误的发生。
(2) 完善权力行使的程序构建。
①完善以听证程序为核心的行政程序监督。
结构上的安排强调在授权之时对行政机关的实体权利进行控制, 而行政程序则强调对行政决策过程的控制。行政机关在作出一个重要的决策时, 往往需要根据法律的授权范围, 遵循一定的方式、步骤、时间和顺序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结果, 从而发挥行政程序的强大作用。在构建我国法治国家的当代, 许多学者和法律事务人员对法律程序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行政决策中, 完善和严格实施行政听证程序, 扩大行政决策的参与人的范围, 给予利害关系人参与的机会, 听取他们的申辩和建议, 可以使行政决策更趋近于合理性与科学性。
②完善行政决策程序中相关制度的法律化。
行政决策程序的立法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基本制度实现的, 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决策的实践, 在一般行政决策程序中应当包括咨询制度、论证制度、听证制度 (上已论述) 、公示制度等。咨询制度主要用于解决行政决策中某些专业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 政府利用咨询机构的智力支持进行行政决策的做法已被纳入法制轨道。根据美国行政程序法的要求, 政府重大事项的决策必须经过咨询程序。公示则是指行政决策方案拟定之后, 应当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或互联网等方式向社会发布, 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制度。公示制度是行政公开的重要方式, 在行政决策中坚持公开原则, 有利于人民群众发表意见, 进行监督, 帮助政府作出正确的决策。
(3) 加强权力行使的法律审查。
我国所有行政机关都由权力机关选举产生, 既然如此, 就要对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在我国走向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 权力机关授予行政机关权力的同时还颁布了相应的法律, 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必须忠实地执行法律, 在这里对法律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是一致的。反映到行政决策问题上, 决策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 不得与之相抵触。法律禁止的事项, 政府不能做出许可的决策, 法律鼓励的事项, 政府不能做出禁止的决策。决策的程序必须符合法定的步骤和方式, 超越法定权限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做出的行政决策应归于无效, 同时行政决策主体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对于违法决策的行政决策主体, 按照“谁决策, 谁负责”的原则, 责令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之,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要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 必须首先做到真确的决策。在我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 其他机关由其产生, 受其监督。我国的法律是由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 所以权力机关监督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一个主要方式就是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并使其有效的实施, 从而对其他机关进行有力的监控。完善政府监督方面的法律制定, 使行政决策的授权范围, 决策过程, 决策实施都有严密的法律规定, 确定起自由裁量的空间, 全面实现对行政决策的有效法律监控。
参考文献
[1]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5.
[2]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网络技术与行政决策科学化研究 篇3
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决策是管理的中心,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行政决策是现代行政管理的核心,行政决策的科学化直接关系到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的行政效率和效果。所谓决策科学化是指在决策过程中,依照科学合理的目标,由专业人员工成智囊团,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按照合理的程序,依靠健全的体制进行决策。随着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化生产的迅速发展,行政决策科学化的问题显得日益重要。
首先,行政决策科学化是实现整个行政管理活动科学化的重要保证。行政管理活动是各级政府为实现其行政目标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过程。行政决策其于行政管理活动的首要环节,它又贯穿于行政管理的每个层次、每个方面、每个环节,渗透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管理的其他步骤、环节都有赖于决策确定的目标。因此,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将为行政管理活动提供正确的方向,保障整个行政管理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
其次,决策科学化是政府工作适应新形势的客观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入世”的新形势,各级政府的职能和管理方式、运作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在当前经济和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马加和改革的深化,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任何一项决策都会触动多方利益。这对政府的执政能力特别是决策能力产生了新的挑战。只有实现决策科学化,才能适应新的复杂多变,利益多元的社会形势。
再次,决策科学化是促进政府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来临,政府治理模式和管理方式正强调对政府运作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不断推动政府职能简化、组织结构优化、作业流程电子化,实现政府成本更少而运转更好,公共服务的质量更高和效果最优。要实现上述转变,很重要的就是要求政府实现决策科学化,制定科学的公共政策,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社会进步。
二、网络技术对行政决策所提出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类迈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它与行政决策相结合,也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行政决策带来一系列的挑战。
1、对决策方式的挑战。经验决策主要指领导者根据个人的直觉判断、经验、知识、感情等进行决策。经验决策是一种传统的决策方式,它一般具有直观感知性、认识表面性、分析情况的非定量性等特点。在生产还不发达、科技比较落后、事物发展变化速比较缓慢的条件下,领导者凭借个人的经验进行决策,有它的合理性。但是,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后,这套“经验决策”的方式就远远不够了。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一方面,网络使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项决策所带来的影响是以前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由于决策者面临的信息量的剧增,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使决策变得格外复杂和困难。如果仍然只凭老经验,搞“拍脑袋”决策,十有八九会造成失误。全球化的网络时代迫切要求我们转变决策方式,将科学技术运用于决策分析。
2、对决策者的挑战。首先,网络技术要求决策者转变观念。一直以来,成为一种决策定式,决策缺乏必要的透明度。随着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对透明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政府纷纷建设电子政务,实施“政府上网”工程,一项决策从提出到最终制定的过程将越来越透明。这必然要求决策者转变观念,用好决策权,克服在决策问题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其次,网络时代要求决策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互联网出现后,不再需要中介,直接在网上发布,不再有信息发布者和接收者的区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新闻媒体的有机融合,高科技在其中占有很高的比例。网络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要求决策者要学习计算机知识,避免成为新时代的“文盲”,在一些决策的技术性问题上束手无策,另一方面要求决策者必须全方面地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资讯,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网络技术为实现决策科学化所创造的机遇
网络技术的运用与发展,也为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带来了机遇,为科学决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为决策才全面占有住处提供了条件。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要作为一项正确的决策,必须有大量的信息,诸如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法案、分析评估、方案选择、普遍实施、信息反馈等环节,无一不需要充分的信息支持。决策时信息的不完备必将影响决策者进行理性渠道,帮助行政决策者广泛了解决策相关信息。其次,决策信息传递速度的快慢,往往直接影响到决策效果,应用网络技术使决策信息更加迅速、及时,可避免因信息姗姗来迟而导致的决策滞后或决策失误。
2、提供了先进的决策分析手段。网络的发展离不开电子计算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计算机的技能日益增强,这也在客观上为科技介入决策领域提供了方法和手段。现代决策问题越来越复杂,决策模型中包含的数量关系也非常复杂,单靠人工是难以处理的。几乎在决策数学化,模型化验的同时,也出现了决策分析手段的计算机化。
3、能强化对行政决策执行的监督。在中国早已建成一套相对完善、内外结合的行政监督体系。但其效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尤其弱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则有利于实现并强化这一监督机制的效用。因为:第一,网络具有开放性,透明性,民众可以从网上获取各种有关决策的信息,决策者很难避开人民的监督而进行暗箱操作。第二,网络技术简化了监督信息反馈的传输渠道。现在的行政监督信息主要经过烦琐的行政流程输往决策层,监督者与决策者被人为阻隔。这解决这一问题,各级政府采取了开通“市长专线”等做法,以利于民众的监督。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这些“市长专线”将逐步为“市长主页”所替代,并相应会出现“县长主页”、“省长主页”,直至“总理主页”。这些行政首长的个人主页,直接与广大民众的网络终端相连,只要民众能拥有一个网络终端,便可以通过网络与行政首长进行直接“对话”。
4、使决策者之间,决策者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更畅通,有利于集思广益,作出科学决策。在传统社会,行政信息的传送(比如:提供决策建议、讨论决策方案等)具有间接性,这种间接性往往容易造成行政信息在传送过程中噪声多、损失重、失真大、灵敏度低、正负反馈严重失衡等弊端。在网络化社会,公民可以通过网络同行政决策者直接对话或向他们发送电子邮件,就行政决策的事项、方案选择等充分地发表意见和想法,在为行政决策的真实可靠的信息源。决策者也可能通过网络公布决策方案,就相关决策方案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讨论,使决策方案和利弊得以充分显露。这样就有助于决策活动集思广益,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从而形成最佳决策。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将给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较大工业冲击,也会经历一些挫折和反复,但人类最终都会品尝到甜蜜的果实。网络技术也不例外,它应用到决策领域,给行政决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带来了空前的机遇。行政决策者应把握好网络技术给我们创造的机遇,积极面对挑战,并以挑战为动力,采取相应的措施,真正实现决策科学化。
论行政决策科学化毕业论文 篇4
摘 要:在推进政府行政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过程中,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经常发生矛盾,能否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衡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效果的重要标准。必须把握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的深刻内涵,把群众利益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以民主决策作为基础,保证决策的合法性,以科学决策作为导向,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关键词: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 增强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但现实政府行政实践常常发生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的矛盾和冲突,出现决策的困境。处理好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关系,就有助于实现政府的决策目标,否则就会因决策失误造成混乱,甚至引起重大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
一、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内涵及其矛盾
1.决策民主化的内涵。行政决策民主化是指行政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与社会公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参与决策,使人民群众能够通过各种有效的信息渠道,充分表达对各种行政决策供选方案的意见和建议,达到决策目标符合民情、决策过程尊重民意、决策结果顺应民心,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行政行为。简言之,行政决策民主化就是指行政决策在制定的过程中充分保持广大公民的参与度,力求使决策的达成融入人民的力量,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行政行为。
2.决策科学化的内涵。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也可称为科学决策,是指行政决策在科学的决策理论指导下,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进行决策。包括决策体制的科学化、决策程序的科学化、决策方式的科学化。行政决策科学化的本质内涵是决策的内容必须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要求,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拥护。它是和决策的随意性、人为因素以及浪费等相对应的概念。为此要建立一整套决策的程序、体制、方法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化。简言之,所谓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就是指决策的正确属性,以及是否能够最大程度的契合当时的环境,强调的是决策的做出是否既考虑到了降低成本,又考虑到了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或是否很好的处理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协调了各方的利益格局。3.两者之间的矛盾。一般情况下,行政决策的民主性并不能兼容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反过来,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也不是完全能兼容其民主性,在行政决策实践中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决策民主性强调的是合民意性,而决策的科学性强调的是合规律性,有时候往往行政决策的民主化以失去决策的科学性为代价,或者是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以失去决策的民主性为代价。
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日趋多元化,特别在社会转型期,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政府一项行政决策的出台涉及的不仅仅是民生问题,还有生态问题、发展问题等。也不仅仅是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而是在更大范围、更多的主体之间利益的整合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有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等。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决策便会带来巨大的成本与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新时代对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的要求便显得更为迫切。
在决策实践中,政府决策存在着草率决策、随意决策、决策的经济导向和政绩导向,出现了大量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现象。归结起来,就是没有把决策的科学性与决策的民主性统一起来,把民意与科学结合起来统筹谋划,要么在某项决策偏向于科学性,要么在某项决策中偏向于民主性。大多数情况下是偏向于注重行政决策的科学性而忽视了行政决策的民主性。行政决策的出台主要是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而并没有考虑人民力量的参与。其实,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是可以统一起来的,一个正确合适的决策是可以把科学性寓于民主性之中的,同时把民主性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既在民主过程中寻求科学性,又在遵循规律性的基础上追求民主性。在这样一种模式下既能充分地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合法性,又能保证决策的质量,降低决策的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这样一种决策模式或许才是我们现今急需要的一种决策模式。
二、以民主作为决策的基础,保证行政决策的合法性
1.民主决策要以人为本。建立人本的理性权威,体现对人的真正尊重和敬畏,而不是把以人为本作为一个口号。在政府实践中把人本的终极价值当作评价一切制度和规范,以及政策措施优劣的最高标准、终极标准。“执政效果问民意”,重庆在行政实践中,注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这个做法就是很好的例证。要把所有人都当作人看,正视、尊重他们的需求、兴趣、爱好、宗教信仰,以及觉悟层次的差别等,不能采用单一的高标准要求所有人。遵循帕累托最优与帕累托改进原则。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帕雷托最佳配置,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并且在经济学、工程学和社会科学中被广泛应用。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换句话说,就是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的情况下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帕累托改进是通过持续改善,不断提高社会的公平与效率,从而使社会和事物发展达到“理想王国”,简而言之,各方都有利、都同意的事情或制度安排,一定是帕累托改进,即政府要最大限度地改进和增加民众的福利。
2.扩大行政决策民众参与的途径。目前我国民众参与行政决策的主要途径就是参加听证会。听证会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为人民参政议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现在的听证制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例如确定听证代表的遴选程序、标准和数量不透明;缺少听证代表意见的信息反馈制度;缺少规范化的听证程序,听证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听证笔录对行政机关缺乏约束力;缺少听证权利的救济途径。正是由于听证制度存在着如此之多的弊端,所以不能满足人民对参政议政的需求,因而扩大行政决策参与的途径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应该在建立听证制度为核心的情况下积极发展和完善公众其他参与的途径,让公众有更多的选择。比如说发展和完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3.决策效果由民众评价。民主的主动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把握着,政府又是由政府官员组成,所以说,政府官员充分掌握着决策是否民主的主动权。官员如果想推进民主,再大的代价民主也能顺利开展下去,官员如果没有民主的意识,成本为零的民主也付诸不了实践。所以要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官员的主观意识是关键,要帮助官员树立正确的民主观。首先,要让干部真正明白自己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作为权力的所有者当然在权力的行使过程中要参与进来。其次,要树立民众作为决策的评价主体。这就必须靠制度创设,政府的政绩真正由老百姓来评。以往决策效果都是由上级领导评价,上级说决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你就有升官的可能。这样的决策评价机制,使得官员在进行决策时都特别去迎合上级的意思,而不考虑群众的意见。而由百姓来评价政府的政绩就改变了行政决策评价的主体和导向,政府必须满足了群众利益诉求,才可能得到好的评价。重庆的实践就十分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4.决策的执行过程中要有民众的参与。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偏离了最初制定的决策方案,不仅使决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挫伤民众参与决策的积极性。所以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必须有人民的监督,以便及时纠正决策执行中出现的偏差。真正的民主不是花钱让民众坐在一间空房子里高谈阔论,然后由工作人员把人民谈话的过程记录起来,而是应该把记录起来的东西付诸实践。实现决策民主化要从转变观念、完善体制等方面入手。一是从转变观念入手,提倡民主精神,破除各种不适应于改革开放新形势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旧的决策观念,树立重视民众参与的决策观念,专家咨询观念,集体决策观念,决策权力分散、下放观念,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观念,重视决策跟踪评价观念等。同时,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协商的公共政策环境,形成一种人人能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并积极提出政策建议的局面,促进多种公共政策方案的优化与选择。二是理顺决策子系统中各种决策主体的关系。既要保证党对公共政策工作的领导,又要保证人大和政府的决策权,充分发挥它们作为公共政策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三是完善体制内的公共政策研究组织,从法律上保障其应有的地位,赋予这些研究机构相对的独立性、主动性及工作的灵活性,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对公共政策问题进行跟踪研究,主动提供咨询、建议,提高其权威性,而不是被动地作政策调研论证。四是大力发展体制外或民间的政策研究组织,让其充分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全过程,形成强大的决策参谋后盾。
三、以科学作为决策的目标,保障决策的正确性 科学决策不能唯科学主义。科学主义是一种主张以自然科学技术为整个哲学的基础,并确信它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哲学观点。盛行于现代西方,它把自然科学奉为哲学的标准,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成果简单地推论到社会生活中来。如美国新实在论者要求哲学家效仿科学家。美国哲学家W·奎因则说,认识论就是生物学对自身的运用。唯科学主义在国外是一个贬义词,是对那种把自然科学看做文化中价值最高部分的主张的一种贬称,但在我国有一些科学主义者,却把这当做一个美称来加以提倡。科学决策要注重政策过程,保证决策方法和程序的科学性,这就是: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策制定-政策执行-评估修正。把握科学决策的标准:效益(effectiveness)标准;效率(efficiency);充分性(adequacy)标准;公平性(equity)标准;回应性(responsiveness)标准;适当性(appropriateness)标准。
1.专家咨询是保证决策正确的保障。现代社会面临的决策问题与传统社会迥然不同,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加快,各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社会关系、利益矛盾十分复杂,而且关联性日益增强,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微博使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社会和环境的快速变化又要求公共决策者及时地作出回应。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少数几个管理精英的知识和经验已远远不够,必须依靠“智囊团”、“思想库”这样的“外脑”来广泛集中“民智”,着力集成各部门、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智慧,才能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降低决策的风险。真正有效解决有效决策能力与职责不对称的矛盾。同时专家咨询还体现了决策的民主化。专家咨询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精英决策的模式,然而咨询机构和咨询人员对公共问题的思考角度往往具有社会化和公众化的倾向,再加上专家来自于不同的科学和职业领域,具有多元的价值取向,体现着不同的政策目标,因此对于同一个公共问题就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决策方案。专家咨询的过程就是一个集思广益、民主集中的过程。政府需要做出的决策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而政府的管理人员很难在每个领域精益求精,这就使得专家的咨询成为必要和必须。
2.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非政府组织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可以说基本上反应他们这一类群体的利益诉求。但是由于这一类组织的广泛性和专业性,政府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 NGO 参与进来。比如政府要出台一项关于教育方面的政策,就应该邀请这方面的非政府组织参与进来。这些组织不仅涵盖了来自民间可贵的声音,而且由于这种组织的专业性往往能为政府的组织带来科学合理的意见。
3.尽可能地收集整理信息,信息完备性是决策科学性的必要条件。任何重大的决策其实就是信息的输入、加工转换和输出的过程,信息时代更是如此。决策的科学性与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基本上是成正比关系。毛泽东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在社会利益格局的多元化,一项决策可能涉的对象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于是信息的重要性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政府在决策前必须收集到充分的信息,了解到各个对象的利益诉求。然后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满意的决策。尽量使对象之间的利益损害与获得达到平衡。具体是要在信息收集方面采取正确的手段、正确的途径;收集过程中,切忌以偏概全,保证信息的完整性,防止信息失真;积极努力做好信息收集前的工作;要对资料或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尽量从反映事实的全部和全方位的角度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论行政决策科学化毕业论文 篇5
(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重庆401120)
[摘要]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不仅是法院对哪些行政案件可以受理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得以救济的范围,在行政诉讼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相关法律在监督行政权力和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情况新形势的不断产生,行政法制建设的要求,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过窄这一问题日益突出。怎样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以适应我国行政法制化的要求成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涵义、确立方式、影响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制约因素等基本问题,然后,从我国的立法现状及法律规定问题及其原因出发,逐步提取出我国现行立法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提出将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建议。
[关键词]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发展历程;立法模式;完善
一、行政受案范围的一般理论
(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概念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又称“行政审判范围”或“可诉行为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界限,即法律规定的法院受理审判一定范围内行政案件的权限①。有的学者认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裁判行政争议的范围②,即可以受理什么案件,不能受理什么案件,哪些行政活动应当由法院审查,哪些不能被审查。具体来说,它不仅确定了人民法院对哪些行政行为享有司法审查权,同时也圈定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哪些权利受到行政主体的侵犯后,可以要求法院依法进行审理的范围。受案范围是司法权与行政权的界限和关系的标志,也反映着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的范围和程度。
(二)确立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原因
几乎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的行政诉讼法中都有关于受案范围或类似的规定。从中可以看出,受案范围的普遍存在并非偶然,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行政行为的性质决定了行政诉讼应当有限制。近代法治国家基本都以分权来制衡公权力,因此司法权制约和监督行政权,便符合国家职权分权制约的原理。但这对于行政权的制约和监督不可能是无限度的,因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不同于民事行为或刑事行为等其他行为,行政行为有它特殊的地方。例如,涉及到公共利益,有的行政行为需要保密,通过司法程序很有可能泄露出来;有的行政行为含有非常强的政治性,需要配合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形势的变化,法院的法律标准衡量和评判可能会使国家职权分工造成混乱,同时可能导致许多重大国际、国内问题的不当或错误处置等。③
第二,司法权性质决定了行政诉讼应当有限制。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但司法权是一种判断权,它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享有的将法律适用于具体案件,并对具体案件作出具有终局性、中立性和权威性裁判的权利;其实质是通过判断来进行社会矫正、社会救济性质的权力,其更多的强调的是程序正义。而行政权是法律赋予国家行政机关服务和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其在处理行政事务时更多考虑的是效率。由于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国家权力,如果行政诉讼没有范围的限制,将导致行政机关无法正常的行使行政权,同时也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因此行政权和司法权之间不能相互代替。
为此,司法权在对行政权进行监督和制约时应当有自己的权力边界,如司法权不能代替行政权对行政事务的管理,而且还应当尊重行政权在自身权限内的自我裁量和判断。因此,行政诉讼应在保持司法权和行政权平衡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范围限制。
第三,司法权、行政权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就如翁岳生教授所言:各国的行政诉讼制度允许具诉权者起诉之广狭,考虑确保行政诉讼之灵活、法的安全性、避免滥诉所生之诉讼过量殃及司法之功能。主动、合法、及时地行使行政权,可以使法律得到良好的实施,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现实生活中行政权的滥用,使得行政权要受到充分的监督和制约。可见,行政权的行使是一把双刃剑,行政权的强大,显得公民权利的弱小,让其需要受到保护,也应当保护公民的权利免受行政权的侵害。但是过分的强调权利可能会使权利的滥用,导致中断行政过程,从而妨碍行政机关履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职责,降低行政效率,最终使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另外,法院因人员素质、判案质量、效率等方面的问题限制了解决行政争议的能力。因此,为了让司法权、行政权、公民权利的关系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存在的重要因素。
第四,行政机关的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的水平。行政诉讼范围与行政机关的法治意识、依法行政水平等关系是正比例关系:即行政机关的法治意识越强,依法行政的水平就越高,越能自觉接受法院的司法审查,诉讼范围越大;反之则越小。西方从近代开始,行政权就在法律的约束之下,不管其怎么扩张,行政机关都能自觉接受司法权的监督,这源自于西方悠久的法治传统;而我国行政权的强大有着悠久的历史,直至今日也是如此。行政机关的法治意识差,使得其自觉接受和尊重法院司法监督的意识也就不强。在这不乐观的现实下,行政诉讼范围的扩大是很难的。这也印证了上述的观点,所以,受案范围的存在也与此相关联。
第五,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公民没有一定的法治意识,就很难对行政机关提出依法行政的要求;没有一定的权利意识,就不会在权利受到行政机关侵害时积极要求权利救济,而只能选择一味的忍让退缩,不会提出维护自身权利的诉求。这样看来,某种程度上,公民维护权利的诉求是行政诉讼范围存在的社会基础。
第六,行政诉讼目的。所谓行政诉讼目的,就是以观念形式表达的国家进行行政诉讼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是统治者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基于对行政诉讼及其对象固有属性的认识而预设的关于行政诉讼结果的理想模式。行政诉讼目的是行政诉讼程序的出发点和归宿,行政诉讼程序是行政诉讼目的的手段,同时诉讼程序是保障目的的实现而使用的手段和方式。如果保障行政权的行使被作为行政诉讼目的,那么势必会为了追求行政效率而尽量削弱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导致受案范围变小;反之,将行政诉讼目的定位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则受案范围就会尽量的扩大,以尽可能的将所有的行政违法行为置于司法的监督之下。只有受案范围适应权利保障的需要,才能坚持保护相对人的行政诉讼目的,实现宪法规定的保障人权之目的。
二、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现状之评价
(一)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现状
在《行政诉讼法》制定之前,我国行政诉讼理论和司法实践对于行政诉讼的探索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2年3月《民事诉讼法(试行)》颁布以前,这一时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第二阶段是《民事诉讼法(试行)》以后到1986年10月全国第一个基层行政法庭建立之前,这一阶段处于依附于民事诉讼的状态;第三个阶段是第一个基层行政法庭的建立后,这一时期处于相对独立的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的发展从没有到依附于民事诉讼,再到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此同时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也逐步变宽。直到1990年,我国才正式建立系统的受案范围制度。
1990年我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标志着行政受案范围的正式确立,虽然在立法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争议,但最终立法者考虑到一些现实因素,做出了妥协,取代理想主义的务实作风在立法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在确定受案范围上基本采用混合的方式。《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就是以概括方式确立了行政诉讼的基本范围。以肯定列举的方式列出了应当受案的一些列具体行政案件。《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一款具体列出的典型的八种行政案件。但这八种案件并不意味着能穷尽行政诉讼范围的规定,为此《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二款又概括性的规定: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刑政案件,也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最后又以否定列举的方式对不属于行政受案范围的事项作出了排除规定。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也随之发展起来。1989年至2000年间,经济上,我国开始确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上,政府提出“依法行政”并在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深刻变化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法律及司法实践对受案范围发展推动了其发展。如《行政复议法》间接的扩大了行政诉讼的范围,使得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只有两种:一是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二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为终局裁决的案件;1996年《行政处罚法》第八条对行政处罚种类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这使得司法实践中一些非典型的处罚方式如没收非法财产、没收违法所得等也被纳入到受案范围中了,拓宽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行政监察法》的实施,把监察机关采取的行政监察措施纳入到行政诉讼范围之内,但其作出的涉及公务员权利义务的处分决定除外;此外,最高法院的个案答复函与批复逐渐明晰并拓宽了受案范围。如关于公安机关行政执法行为和刑事侦查行为可诉的问题给出了明确答案,将监视居住,搜查行为排除在行政诉讼的范围之外,而将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留置措施、收容审查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将确认经济合同无效及财产损失的处理决定纳入;扩大了企业资产纠纷受理的范围,将行政机关强制作出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分立决定不服的、侵犯企业经营决策权销售权和投资决策权等案件、企业在符合政策导向下载本行业内或跨行业调整经营范围而工商管理机关拒不变更或不答复的案件纳入等。
我国在新世纪里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首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按照其相关要求,我国还应提高司法对行政行为的审查。其次,“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更加注重权利和权力的平衡、权力与责任的平衡、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必然强调对政府行为的司法审查。④第三,依法治国的进一步贯彻实施。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废除了一些不合法、不合时宜的法规等。第四,行政法律制度的日益完善。颁布了大量的行政法律,填补了以前的空白。如《行政许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
在此良好的条件下,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这是在《行政诉讼法》颁行十余年的司法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总结。该解释对行政诉讼受案制度作出了相对更宽的解释。如从宽界定了可诉行政行为,将可诉的行政行为从只涉及人身财产权扩大到关涉其他权益的行政行为;对不的起诉的行政行为的范围作了严格的解释。
最高法院还颁布了关涉WTO的三个“规定”,最高法副院长李国光强调《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是我国行政审判发生重大转折的标志,它是我国行政审判开始全面调节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关系的里程碑。和另外两个《反补贴规定》《反倾销规定》一起比较好的反映了WTO对司法审查的要求,将WTO司法审查内容移入到我国行政诉讼中,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考虑国内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⑤
通过对我国行政受案范围现状的分析得出:首先,我国受案范围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其次,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多个渠道合理发展,在政策的指引下、在法学理论界的讨论和批评以及典型个案的推动了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完善;最后,把保护人身财产权利放在优先地位。
(二)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缺陷
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虽有长足的发展,但与现实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不足之处主要包括:
第一,《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不利于受案范围的扩大。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将三个主要的主体均列为其保障对象,而一部法律的立法目的是该部法律其他制度的基调、方向,这样不能分清其主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行政诉讼范围制度的扩大,不能更好的完善我国行政诉讼范围,更不利于实现保护人权的崇高目标。要想打破这一禁锢,只有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益”作为行政诉讼的唯一目的。
第二,立法模式的混乱。虽然立法模式并不是受案范围的实质,而是其表现形式。不管采取何种立法模式都会出现遗漏的现象,但受案范围有大量模糊的区域就会影响行政诉讼的正常进行。我国行政诉讼范围在立法模式上存在逻辑上的混乱,违反了逻辑中的排中律要求。⑥
第三,以具体行政行为作为可诉标准不够全面。在行政诉讼法的解释中虽将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行政行为中的具体删除,但其第二款排除了抽象行政行为,换句话来讲,还是以行政对象是否特定来区分可诉性,忽略了抽象行政行为也可能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把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联系起来,混淆了两者是不同问题的实质。⑦
第四,可诉行政行为范围过窄。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和其解释第四条对此的解释,它们将内部行政行为完全排除在行政受案范围之外,因国家工作人员有两重身份,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公民。在这种情况下其就享有了两重权利和义务,而行政机关对其管理的行为在涉及该工作人员的职务权利义务的同时还涉及了起作为公民的权利义务如《监察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监察机关有权责令违反行政纪律的人员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做出解释和说明。这一规定毫无疑问是行政行为,但其其也是强制行政措施,这就涉及到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作为公民时的人身自由权。所以类似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的内部行政行为不可诉,这样让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没有了得到司法救济权利的机会。
三、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完善
(一)立法模式的完善
有些国家则主要以制定法来明确规定受案范围,大多数的大陆法系国家都采用这种方式。以制定法来明确规定受案范围也有不同的方式,主要可分为概括式、列举式和混合式等几种: 1.概括式,概括式规定是指由统一的行政诉讼法典对法院的受案范围做出原则性的概括规定。2.列举式,列举式规定有肯定列举和和否定列举两种方式。肯定列举是指行政诉讼法或其他法律、法规对于法院能受理哪些案件,一一具体加以列举,被列举的行政案件属于受案范围,未列举的,法院不得受理。否定列举也称排除列举,是指法律对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事项,即法院不能受理的事项,一一具体加以列举,凡被列举的事项都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而未作排除列举的则都在受案范围之内。3.混合式,又称结合式,即采取列举式和概括式相结合的方式规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行政诉讼的实际情况,我国行政诉讼范围的确立方式应采取混合式即概括式加否定列举式。概括式规定是指以可以审查的鉴定为原则,对受案范围做出概括性的规定,假定除了列举的行政行为均属受案范围。我国《行政诉讼法》及其解释虽也采用了混合式,但前者的列举建立在审查法定的原则基础上,而后者忽略了肯定列举的方式,因此应当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新构建受案范围的立法模式。否定列举式即排除性列举,将某些暂时没条件列入司法审查的行政行为及不适合审查的行政行为明确排除受案范围。这样综合了概括式和列举式的优点,避免了不足。
(二)修订可诉标准
应以行政行为作为可诉标准,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抽象和具体行政行为区分的标准是其针对的对象是否特定。而由于抽象行政行为针对对象的普遍性,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导致同样的侵害要比具体行政行为更具破坏性和危险性。且从我国行政诉讼的司法实践来看,抽象行政行为不入诉讼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司法对行政的有效监督和有效保护个人权益作用的实现。因此,对其合法性的审查也更具迫切性和现实性。
(三)适当拓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1.将部分内部行政行为纳入受案范围
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奖、惩、任免决定等行为不包含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内。这实质上是对人事的管理,因其双重身份:一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公民。这意味着享有双重权利和承担双重义务,既有作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权利和义务,也有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⑧如果这内部行政行为是针对其作为公民的法律地位时,就会影响到其作为公民的合法权益,应该让其享有诉权。2.将部分行政终局裁决行为纳入受案范围
行政终局裁决是对公民行政诉权的限制,不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但在特殊情况下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提高行政效率,允许其存在。我们给与这种特殊情况严格的规定:首先,其依据的必须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其次,某些行为涉及国家重要机密;第三,某些行为不可能或极小可能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第四,某些行为专业性极强且复杂,司法审查徒具形式;第五,某些行为已有几乎司法保障的行政程序保障。⑨
3.将部分行政指导行为纳入受案范围
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许多变相的行政指导即名为行政指导,实际却通过其他方面的压力来使其具有强制力或要求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将其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符合保护相对人的利益。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不是新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总是出现新的问题。我们因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的改进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促进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大步迈进。
参考文献:
[1]应松年.行政诉讼法 [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51-64.[2]皮纯协等.行政法学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54-461.[3]姜明安.行政诉讼法 [M].法律出版社,2007.138.[4]马怀德.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历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81.[5]于安.掌握WTO司法审查的法宝[N].法制日报,2002-12-11
[6]王麟.重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基本问题[J].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4,(4):70.[7]杨晓军.行政诉讼范围之反思[J].法商研究 2009,(4):85.[8]杨晓军.行政诉讼范围之反思[J].法商研究 2009,(4):85.[9]江必新.行政诉讼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60.On Scope of Accepting Cases of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论行政决策科学化毕业论文 篇6
电子政务是一个产生于20世纪的新生事物,虽然其发展历程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迅速地成长了起来。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电子政务系统,而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把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系统,推进政务电子化作为行政改革的一大重要目标。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08年度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与2005年179个电子政务网络化国家的数量相比,2008年的总数上升到了189个国家。
对电子政务这样一个新生的并且还在不断变化的事物,人们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一般而言,电子政务可以理解为政府部门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服务型和企业型政府为核心,借助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理念,以实现政务信息化、公开化、高效化和服务网络化等目标的过程。
可以预见,在电子政务发展的不断作用下,行政组织将向着网络化、扁平化、知识化发展,行政管理活动将向着电子化、知识化、动态化和灵活化发展,向着科学和民主方向发展。可以说,电子政务的继续发展将带来传统行政模式的变革,一种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及手段的电子政务模式将替代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
2 电子政务的发展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行政人员为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处理国家公共事务而进行的一种决定政策、对策和方案的行为和活动。行政决策与行政管理一样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行政决策的主体、体制、方式、手段、内容以及环境都将发生变化,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呈现出如下变化和特点。
2.1 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的变化和特点
作为行政管理活动中重要的内容的行政决策,电子政务的发展对其也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行政决策表现出如下变化和特点。
(1) 行政决策理念向服务型、责任型、效能型转变。
电子政务的发展将会改变行政决策主体的决策理念,在电子政务的行政管理模式下,服务型政府、企业型政府、责任型政府等新的行政管理理念深入人心,这些管理理念也势必影响到行政决策主体的决策理念。受这些新的公共管理理念的影响,行政决策主体将改变以决策主体为中心的理念,转而更多地从公众的角度出发,更多地考虑公众的利益和需求,考虑公共政策对公众所产生的影响。服务、效能、回应性等概念将成为决策主体在作出决策所坚持的基本价值取向。
(2) 行政决策主体多元化发展。
电子政务的开放性使得公民、企业、政党、社团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决策变得更加容易,方式更加灵活,领域更加广泛。例如,企业或者公民通过网络BBS、领导信箱等将自己的需要、意见直接或者间接地向行政决策者反映,以要求决策者作出回应,甚至直接通过网络投票和网络视频、网络电话、网络听证会等方式直接参与决策的过程。公民、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决策参与改变了以往决策主体的单一化,使行政决策主体趋向多元化发展。例如2009年4月23日,我国法制办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草案)》全文通过网络投票方式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3) 行政组织结构形态的扁平化。
作为行政决策的承担者,行政组织的结构形态将随着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而加速扁平化。信息技术的运用改造了传统政府的行政流通模式,打破了原有政府部门之间的物理界限。电子政务使各级政府的各个部门拥有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在这个网络平台上信息共享,互动管理,做到了信息传递的高速度、全方位、大负荷、交互式,这将改变过去以行政组织纵向结构式的信息传递方式,因而管理层次将大大减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传统行政组织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等级森严的格局,使行政组织的结构形态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型转化。这种转化将使行政决策主体能够迅速地获得决策信息,从而对迅速变化的环境作出及时而有效的反应。
(4) 决策信息更加发达和复杂。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行政决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决策信息的发达,这主要集中在行政信息系统的发达。作为行政决策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信息系统在行政决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信息社会时代,行政信息系统的作用更是日益突出。
(5) 行政决策手段和技术现代化。
电子政务环境下行政决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决策手段和技术的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将更多地引入到行政裁决的过程中来,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决策支持系统(DSS)。DSS等决策支持系统的引入,将能为决策者迅速而准确地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背景裁量,帮助决策者明确目标,建立和修改模型,提供备选方案,评价和优选各种方案,通过人机对话进行分析、比较、判断,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6) 行政决策过程公开化、透明化。
受电子政务开放性的影响,电子政务环境下的行政决策也将比以往更加开放、透明。在传统行政体制下,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只有政府甚至是个别行政长官知道,制度运作为某些人操纵,行政相对人只是被动地服从政府的决定,其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而通过发展电子政务,政府在互联网上可提供面向社会、方便人民群众的高质量的政府服务,公众既可以通过互联网快捷方便、及时准确地了解到政府机构所制定和颁发的与公众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一些重要的信息,也可以了解政府部门的机构组成、职能、办事程序等,甚至通过网络等其他方式直接监督决策的过程。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工作的透明度,方便公众行使政府工作的民主监督权利,杜绝“暗箱操作”,促使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
2.2 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正面影响
电子政务的发展将给行政决策带来许多正面影响。首先,电子政务的发展将极大地提高行政决策的效率和质量。其次,电子政务的发展将促进行政决策效率的提高和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最后,电子政务的发展将有利于行政决策的民主化。
(1) 电子政务的发展将有利于行政决策效率的提高。
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决策信息收集、决策信息分析以及决策方案的设计和评估。这就使得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在决策信息的收集、决策信息的分析以及决策方案的设计方面较之传统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有了很大的进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等技术在处理信息方面具有速度快,准确度高的特点,这有利于决策者在决策时节省时间和减少失误。另外,网络通信技术的运用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时空的限度,减少了由于时空限制而产生的行政决策成本,从而提高了行政决策的效率。由此可见,电子政务模式下行政决策辅助手段的进步将有利于决策者在决策时节省时间和成本,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行政决策的效率。
(2) 电子政务的发展将促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通过以上对电子政务模式下行政决策变化和特点分析可以看出,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在决策理念、决策技术、决策方式等方面都具有传统行政决策所不具备的优势。在电子政务环境下,行政决策主体具备现代行政管理的理念,能够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决策;电子政务下的决策信息的发达能够为决策主体在决策时提供快捷、准确、完备的决策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决策信息的缺陷而产生的决策失误;另外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主体可以利用决策支持系统(DSS)为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模型,延伸了人的决策能力;最后行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将使得行政决策主体能够及时有效地纠正决策失误,使决策失误产生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3) 电子政务的发展将促进行政决策民主化。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电子政务环境下的行政决策是一种开放型的决策,公众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行政决策,公众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方式直接向行政决策主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或者提供决策方案,这使得行政决策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取群众的智慧,也在一定程度上使间接民主向直接民主转化,这使得行政决策将能够真正代表大多数公众的利益,体现决策的民主价值取向。此外,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是一种开放的透明的决策,对于大多数不涉及到国家秘密的决策,其决策过程都将公开化,这无疑有利于促进决策的公正公平,防止决策过程中暗箱操作等腐败行为。最后,公众通过网络等方式可以大量获取国家法律、政策以及决策信息,避免了传统封闭式行政管理模式下的政府和公众信息不对称的缺陷,从而有利于公众及媒体等主体对行政决策进行强有力的监督。2009年,云南省的“躲猫猫事件”发生后,政府通过网络方式与公众共同探寻“躲猫猫事件”的真相就是一个说明电子政务的发展有利于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的有力例证。
2.3 电子政务给行政决策带来的挑战和新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电子政务的发展将促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促进行政决策的质量的提高和满意度,但是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将给行政决策带来一些挑战和新问题。这些挑战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对行政决策主体传统的决策思维的挑战。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将是一种全新的决策,决策的理念、决策的模式和手段、决策的环境以及公众对决策的要求都是全新的。虽然决策的手段和技术都有了提高,但是由于决策环境的复杂、公众价值观和利益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公众对决策的要求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都将加大决策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保持传统的决策思维,势必难以适应新的决策要求。因此,行政决策主体必须要革新,这对传统的决策思维无疑是一种挑战。
(2) 对行政决策主体的决策能力的考验尤其是决断能力的考验。电子政务是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信息化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行政决策所面临的环境也正是一个信息量巨大,信息瞬息万变的环境;同时在这样的环境里,各种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分。这就使得行政决策所需要的决策信息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是信息量非常大并且变化快。二是信息的质量很难确保,真假难分。因此,行政决策在利用决策信息进行决策时,就需要能够有效地处理好决策信息,分辨真假信息。而其中更重要的是,由于事务的复杂变化,不可能在获得完全信息之后来进行决策,因此要求决策者有较强的决断能力,不能优柔寡断,畏缩不前,而要敢于决策、敢于承担责任。
(3)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行政决策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问题。电子政务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网络来实施,网络既是强大的又是脆弱的,强大表现在其功能的强大上,脆弱是因为网络隐藏着很大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系统稳定问题。电子政务对系统的稳定性要求很高,但是互联网的互联性、开放性、虚拟性却对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威胁。
(4) 数字鸿沟可能导致行政决策参与的非均衡状态。“数字鸿沟” ( digital divide) 又称电子鸿沟, 是指基于掌握和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差别而催生的,横亘于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客观差距。由于社会信息化水平在社会各地区各行业各阶层各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人们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参与行政决策的能力也不相同。有些掌握信息技术能力差或者根本不懂信息技术的人群很可能因为这种“数字鸿沟”而无法参与到行政决策中来,或者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从而在行政决策中处于劣势地位;而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人群则更有机会在行政决策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在行政决策中处于优势地位。这就造成了行政决策参与的非均衡状态,这对于行政决策公平公正可能会带来影响。
(5)行政决策可能遭到技术官僚的操控。由于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决策者往往依靠于专业的技术人才来做收集决策信息、分析决策、设计和评估决策方案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拥有专业技术的行政官僚有可能依靠技术垄断向决策者提供带有倾向性的决策信息和决策方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技术官僚对行政决策的操控。
3 应对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挑战的对策
电子政务的发展对行政决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如何趋利避害,利用电子政务所带来的积极因素,应对其所带来的挑战,提高行政决策的水平和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的水平和质量。
(1) 提高行政决策主体的决策理念,转变行政决策主体的决策思维。行政决策主体在行政决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而行政决策主体的决策理念显得十分重要。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是一种全新的决策,需要决策者提高决策理念,转变决策思维。具体来说,与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的理念相适应的是一种科学化决策、民主化决策、服务型决策、责任型决策的理念。行政决策主体应本着科学民主,为公众服务,勇于承担责任的理念进行决策。此外行政决策者应该转变传统行政管理模式下的行政决策思维,培养电子政务模式下理性决策、快速决策、人机结合进行决策的决策思维。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决策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行政决策主体从根本上适应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从而确保行政决策的效率和质量。
(2) 提高决策主体的电子政务水平以及决策能力。要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行政决策者必须具备较强的电子政务水平,这包括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和利用两方面。一方面,行政决策主体必须对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有足够的了解和理解,熟悉其程序和性质并懂得如何操作,即掌握较强的电子政务技术和意识;另一方面,行政决策主体必须具备较强的决策实践能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行政决策主体必须培养较强的决断能力,这是由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环境的复杂多变和决策信息量的大而真假难分所决定的。因此必须提高决策主体的电子政务水平和决策能力,从根本上确保行政决策的质量。
(3) 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系统。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必须要有功能强大、运转协调、稳定安全的电子政务系统作为后盾,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电子政务系统为决策主体提供强大的支持,以及确保决策信息的安全。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系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二是积极开发和引进各种决策支持软件。三是完善各地区政府和政府内各部门之间的网络连接和沟通。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应该综合考虑,统筹兼顾,使各级政府、各地区政府、政府内各部门建立可以互相沟通和协助的比较统一的电子政务系统。四是重视电子政务系统中安全问题和系统稳定问题的建设。
(4) 要确保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的科学民主还必须发挥公众的作用。电子政务的发展为公众和媒体提供了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决策和监督决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公众能够积极参与和监督行政决策。受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公众对于行政决策的参与能力和积极性都还不够高。因此有必要加大公民权力意识的教育,同时为公众参与决策提供更方便的渠道,使公众参与决策具备良好环境,真正发挥公众在行政决策中监督作用。
(5) 加强对行政决策的监督。如前所述,技术官僚可能以其技术优势地位对行政决策进行操控,使决策更加有利于技术官僚,这势必破坏行政决策的公平与公正,因此必须加强对行政决策尤其是对行政决策中技术官僚的监督。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督要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行政决策的主要负责人掌握较高的信息技术,从而能够对技术官僚实施直接监督;其次,在必要时,聘请外部专业技术人员对技术官僚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最后,完善决策问责制,明确决策者的决策责任,对因决策者的失误造成严重后果进行严查严惩。
(6) 继承传统行政模式下行政决策的优点。传统行政管理模式下的行政决策具有一些电子政务模式下行政决策所不具备的优点,应该予以继承,以克服电子政务模式下行政决策的缺陷,比如行政决策主体深入实际进行各种实地访谈和调查,以了解实际情况和收集民意,这能够弥补电子化手段获取信息的不足,防止行政决策目标与民意的偏离。总之,应该继承传统行政模式下行政决策中的优点,以弥补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的不足。
摘要:电子政务的发展对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行政管理活动的核心的内容,行政决策受到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从总体上来看,电子政务的发展有利于行政决策效率的提高,有利于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但是其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从分析电子政务的涵义及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活动的影响入手,分析了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各方面影响,并就如何应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对行政决策带来的挑战,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和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子政务,行政决策,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杨路明.电子政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金江军,潘懋.电子政务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张永桃.行政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张霞,陈志.电子政府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电子政府建设的启示[J].华东经济管理,2005(12):46-48.
[7]徐晓日.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运行机制转变[J].中国人民大学报,2007(6):94-99
[8]张敏聪.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变革[J].决策借鉴,2004(6):54-56.
【论行政决策科学化毕业论文】推荐阅读:
行政决策体制08-27
公共行政决策10-12
行政决策的特征06-11
重大行政决策制度09-03
行政决策西安财经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考试08-03
论安全投资决策05-30
决策科学化06-15
论投资策划与投资决策05-31
决策科学09-07
管理与决策科学化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