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动物防疫科学决策

2024-10-25

推进动物防疫科学决策(共6篇)

推进动物防疫科学决策 篇1

农业部召开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 副部长高鸿宾出席大会时强调, 成立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是推进动物疫病防控科学决策和科技进步的重大举措。

高鸿宾指出, 当前, 动物疫病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人民群众对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畜牧业生产方式, 以及畜产品加工、流通方式的逐步转变, 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任务。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和畜牧业发展趋势, 农业部研究决定成立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措施;是适应当前形势, 进一步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重要任务;是保护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成立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 有利于动物疫病防控科学决策, 促进决策过程的理性化, 决策方法的科学化, 完善动物防疫决策机制, 整体提高动物防疫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整合各方面兽医力量, 使动物疫病防控科研、教育以及防控实践有机结合, 有效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 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有利于不断培养动物疫病防控专家队伍, 强化防控科学技术储备, 提高防控工作科技水平, 为疫病防控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高鸿宾指出, 近年来,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确定的24字防控方针, 切实落实动物疫病防控各项措施,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2009年以来, 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和抗体水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周边国家疫情频发、病毒不断变异等极其困难的条件下, 重大动物疫情继续保持稳定, 为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 当前动物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亟须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 全面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一是提升战略性重大技术储备, 重点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重大人畜共患病以及外来动物疫病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性技术储备。二是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科技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 改变动物疫病防控科技人才总量不足, 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三是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高鸿宾要求, 专家委员会要结合当前形势, 立足国情, 放眼国际, 及时掌握本领域疫情动态和最新科研进展, 提出动物疫病防控科技储备战略构想, 提出完善动物疫病防控科技支撑的建议, 推进动物防控科技成果转化, 推进动物疫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一要顾全大局、客观公正。要站在国家和全局的高度, 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研究分析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二要尊重科学、作风严谨。依靠科学、尊重科学是专家委员会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委员会提出的政策建议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有翔实的实验室数据支撑。三要依法工作、有章可循。要认真学习《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特别要认真学习《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四要勇于创新、超前谋划, 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最后, 高鸿宾强调, 冬季是动物疫病高发季节, 也是防控的关键时期。要继续集中精力, 突出重点, 加强督导, 狠抓落实。切实抓好免疫、检疫监管、疫情监测报告等各项防控工作, 特别要抓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猪肉产品消费安全。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农业部兽医局、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等单位的负责同志, 以及全国180多个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专家。

推进动物防疫科学决策 篇2

一是切实按照强制免疫与自防自控相结合,坚持“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的原则,逐村逐户地对牲畜进行防疫,确保春防工作各个环节做到技术、物资、人员“三齐全”。

二是明确镇主要负责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干部为主要责任人,与各村动物规模养殖户签订养殖疫病防控责任书,坚持“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推进动物防疫科学决策 篇3

1 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现状分析

1.1 工作任务重, 责任大

我国国情决定了畜禽散养仍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就现实情况而言, 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任务远非“打打防疫针”那么简单。概括起来, 其主要工作任务包括:承担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 建立养殖户免疫档案, 给动物佩戴二维码耳标并进行相关信息录入, 疫情普查和疫情报告, 承担重大动物疫情的扑灭、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承担动物疫病的诊疗及畜牧兽医科技推广等等。在很多地区, 一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常常是身兼数职, 既是防疫员、检疫员 (协检员) , 又是乡村兽医、畜牧推广员。尤其在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期间, 时间短, 任务重, 要打疫苗, 挂耳标, 建档案, 有的疫苗还不能同时注射, 工作量成倍增加, 任务繁重, 劳动强度非常高。同时, 随着免疫病种的增加, 免疫要求的提高, 村级动物防疫员必须依照动物防疫法执行, 由于工作不到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的, 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而责任重大。

1.2 工资待遇低, 无保障

村级动物防疫员属于临时聘用人员, 尽管工作任务重, 但报酬很低。一份资料显示, 不少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级动物防疫员收入微薄, 最低的只有600元/年, 平均每月只有50元;多数地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年收入在2000~6000元不等。这与他们承担的繁重的工作任务相比, 收入明显偏低。而且, 因为属于临时用工, 社会地位低, 没有养老、医疗等保障, 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严重影响了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带来人员更换频繁、队伍不稳定等后果, 直接影响到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

1.3 人员年龄大, 文化低

随着现代科技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不断应用, 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文化和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如识读器的使用、免疫电子档案的建立等, 都需要从业者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但现实情况恰恰相反, 因为待遇低等种种原因, 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大都不愿从事这一行;畜牧兽医科班出身的年轻人宁愿到大型养殖场去打工, 也不愿担任村级动物防疫员。村级动物防疫员总体文化水平较低, 不少地区小学以下文化的占到了一半, 有的地区甚至更高;年龄普遍偏大, 有的地区50岁以上的人员占到了一大半, 显然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需要。

1.4 工作环境差, 风险大

首先, 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在第一线, 直接与动物接触, 进猪圈、爬鸡窝, 穿梭于农户之间, 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 而且村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差, 绝大多数防疫员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其次, 大多数地区因为经费原因,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足, 而许多动物疫病为人畜共患病, 严重威胁着防疫员的健康, 加之没有医疗保障, 一旦感染后果极其严重;第三, 在从事强制免疫的过程中, 由于群众接受程度不一, 个别养殖户无理取闹甚至大打出手的事时有发生, 同时一些动物如犬、大家畜等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防疫员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 增加了落实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难度。

2 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2.1 加大财政投入, 切实提高工资待遇

早在2008年, 农业部就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意见, 明确要求各地要“把村级动物防疫工作所需的各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建立村级动物防疫员经费保障机制”, 并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经费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 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从落实情况来看, 除中央财政的补助资金外, 省一级的财政资金基本都已到位, 但市、县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并不理想, 有些地区配套很少甚至根本没有配套。因此, 建议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制定村级动物防疫员补助管理办法, 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三级政府按一定比例承担。具体补助标准, 可以参照当地实际收入水平以及防疫员实际工作量, 以平均稳定在每月1000元左右为宜。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调防疫员的

调查报告

祁连县白藏羊资源调查报告

孔庆莲 (青海省祁连县野牛沟乡兽医站810400)

中图分类号:S82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733 (2011) 07-0065-03

祁连白藏羊完整地保留了高原型藏羊的各项生产性能和体貌特征, 尤以品质优良的“祁连大白毛”著称于世, 且肉质鲜美, 风味独特, 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对这一优良地方品种数量、分布、品种特征、生产性能、繁殖性能进行全面调查, 有利于开展白藏羊本品种选育, 制定品种资源保护, 开发利用政策发展现代高效特色畜牧业经济。

祁连县以久负盛名、市场销路广阔的“祁连大白毛”为主打产品。祁连藏羊的整体生产性能和养羊业经济效益、畜牧业基础设施和经营管理都有一定优势。2010年, 祁连藏羊存栏达99.28万只, 占海北藏族自治州藏羊总数的43.3%。它完整地保留了高原型藏羊特有的体形外貌, 遗传基因稳定, 群体质量好、毛色整齐、生产性能好、肉质鲜美、风味独特, 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为搞好本地区白藏羊选育工作, 进而为制定藏羊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政策提供参考和发展现代高效特色畜牧业

工作积极性, 才能吸引一部分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这支队伍当中来。

2.2 加强培训管理, 切实提升素质水平

一方面, 要不断加大对现有防疫员的培训力度, 切实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培训内容应以动物防疫法律法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基本知识和技能、动物防疫人员职业操守等为重点, 尤其要注重在免疫新技术、新要求等方面的培训, 使他们能尽快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另一方面, 要不断加大选聘力度, 逐步把好进人用人关。通过公开考试等形式, 选拔一批年纪轻、懂专业的技术人员上岗, 同时取消和淘汰一批不合格、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防疫员, 整体提升防疫员队伍的技术水平和战斗力。

2.3 加强基础建设, 切实改善设施装备

加大财政投入, 大力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参照卫生部门的做法, 尤其要注重添置乡镇和村一级的设施设备, 不断经济服务, 祁连县畜牧兽医站自2010起组织开展了祁连县白藏羊调查工作, 现报告如下:

1基本情况

1.1自然概况祁连地处青海省西北部, 北纬37º25′16"~39º05′18", 东径98º05′35"~101º02′06”;东与门源县接壤, 南与海晏、刚察两县为邻, 北壤甘肃省肃南、民乐、山丹等县。南北跨185km, 东西长207.44km, 呈一长条形, 平均海拔3500m;土地总面积1.48km2, 境内草原总面积117.6万hm2。祁连地处高寒牧区, 属大陆性气候, 日照充足, 水源丰富, 适于牧草生长, 是藏羊理想的栖息地。1.2社会经济状况全县共辖三镇四乡 (八宝镇、牧勒镇、峨堡镇、扎麻什乡、野牛沟乡、央隆乡、阿柔乡) , 44个村 (牧) 民委员会, 153个生产合作社。祁连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 2010年底共有人口4.6万人, 其中农牧民3.72万人。主要有藏、蒙古、回、汉、土、撒拉、裕固等15个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占79.03%, 是全县发展畜牧

改善基层兽医的工作环境, 提高动物防疫的装备水平。建立村级兽医卫生室, 做到有办公地点、有牌子、有人员, 并配备必要的设施和器械如小型冰箱、冷藏箱、消毒喷雾器、注射器、耳标钳、保定器以及简单的办公用品;为防疫员统一配备工作服、防护服、雨靴、应急灯、听诊器、体温计等, 使其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2.4 加强制度建设, 切实保障应有权益

镇推进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汇报 篇4

加强宣传,及早启动。该镇针对目前疫病防控形势,制定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方案,提早启动春季动物防疫工作,避免春耕农忙时期与动物防疫在时间上的冲突。通过宣传画、明白纸、村广播、微信平台等形式宣传《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例》等相关法规知识,加强群众对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营造群防群控的氛围。

加强培训,提高技能。该镇积极组织畜牧站技术人员、防疫员、各村养殖户进行动物防疫技术培训,了解主要疫病的防控技术,使每位防疫员的专业技术得到提升。同时,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总体要求,由专人发放动物疫苗,责任到人,做到防疫操作程序规范,保证免疫质量;建立健全防疫档案,实现春防全覆盖。

推进动物防疫科学决策 篇5

关键词:大关县,动物防疫,工作实践,探索,总结

动物防疫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及省市要求, 有效应对国际国内动物疫病多发复杂的严峻形势, 结合大关县情, 积极探索, 创新动物防疫工作思路, 转变动物防疫方式, 全面实施“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地毯式免疫, 确保了全县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现将情况介绍于下。

1 基本情况

大关县位于滇东北乌蒙山区, 地处昭通市腹心地带, 幅员1692km2, 辖8镇1乡, 80个村 (居) 民委员会;总人口28万余人, 有苗、彝、回等15个少数民族。境内山高坡陡, 沟壑纵横, 最高海拔2785m, 最低海拔492m, 是云南北大门和滇、川、黔三省经济、文化交汇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原通南必经之地, 是连接东南亚的重要通道, 是有名的“南丝绸之路”之要冲。“213”国道、内昆铁路、昆水公路穿境而过, 距昭通市机场60km, 距云南省昆明市480km, 距四川省宜宾市210km, 公路、铁路、航空组成的交通网络已初具规模, 交通十分便利。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5℃, 资源丰富, 是发展畜牧业的热土, 但动物防疫也面临严峻挑战。自2011年以来, 全县采取“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地毯式免疫, 其主要方式是以乡镇为单位, 按“政府保密度, 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 集中人力、财力、物力, 逐村对畜禽进行免疫, 取得明显成效, 全县至今无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2 主要做法

2.1 创新机制抓落实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 在保证必要的财力投入情况下, 成立了以县委常委、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 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高位推进工作。同时, 在认真督查总结的基础上, 每季防疫工作均由县人民政府召开专题工作会进行总结部署, 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签订动物整村推进责任书, 实行风险责任和一票否决制管理, 即乡镇长、分管副乡镇长、畜牧兽医站长和县畜牧局领导每人每年向县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指挥部办公室交纳2000元风险金, 一般职工缴纳1500元, 按照《大关县动物防疫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评分细则》进行年度考核, 达到80分以上的全额退还风险金, 达到85分及以上的同时再进行等额奖励;若达不到80分, 每不足1个百分点扣100元, 直至扣完为止;如发生疫情, 则一票否决。在县级强化管理的基础上, 各乡镇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 层层分解落实严格的考核责任制。形成了政府保密度, 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防疫工作局面。

2.2 创新方式保质量

大关县不断总结动物防疫经验, 创新思路和转变方式, 确保防疫质量。即以乡镇为单位, 由县乡镇技术干部、乡镇、村社行政干部和集中乡镇村兽医组成至少7人以上的免疫工作组, 制定免疫日程, 明确行政人员主要负责农户的动员、组织, 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免疫注射、信息录入、挂标和规范建档等工作, 分两轮实施逐户逐头逐只的地毯式免疫。同时, 在免疫注射期间, 县政府办督查股和畜牧局组成督查组, 定期、不定期以不打招呼的方式对乡镇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情况进行随机访问农户、采取血清检测的抽查, 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乡镇政府进行整改, 真正实现了职责明确、目标具体、措施有力的防疫整村推进新路子, 保证了家家户户、头头畜禽均得到有效免疫, 实现了免疫密度真正达到100%, 免疫质量和水平达到要求。

2.3 创新投入保防疫

整村推进工作, 是集中县、乡 (镇) 、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和村兽医一并开展的一项社会性工作, 需解决必要的统一工作所需的生活、交通费及部分人员误工费, 投入相对较大, 但密度、质量确实能达到相关要求,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因此, 大关县在充分用好中央、省市相关动物防疫补助资金的同时, 县乡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入整村推进工作, 如2011年, 共投入整村推进动物防疫资金42.8万元, 比2010年增加12万元, 其中县级财政32.8万元, 乡镇财政10万, 主要用于村组防疫员的免疫补助、务工及交通、生活补助等开支。同时制定《大关县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注射反应治疗及反应死亡补偿暂行办法》, 明确了在整村推进工作中发生的反应及死亡补助标准, 反应治疗费实行每季按村兽医人均150元/人/季包干, 并对治疗无效死亡的牲畜视其畜种、用途、大小, 及时给予补助, 从而消除防疫员怕注射反应的顾虑及解除了农户后顾之忧, 保护了防疫员及农户的积极性, 促进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2.4 创新管理保安全

为进一步强化防控效果, 切实提高畜牧产业和产品质量安全, 大关县着力在规范化管理上下功夫。一是规范免疫及疫情信息管理, 确保产业发展。为准确掌握各类动物的免疫状态和入栏、出栏时间, 充分发挥免疫档案在防疫注射工作中的作用, 大关县利用有限的防疫工作经费, 为各乡镇畜牧兽医站配置了电脑, 各乡镇按工作进度实行纸质档案与电子免疫档案同步建立, 实现了全县动物免疫底子清, 情况明, 管理方便, 全县动物免疫档案规范化管理程度达95%以上。其中规模场、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100%, 散养户免疫户口册90%以上;整村推进示范乡镇兽医站电子免疫档案建立达100%。同时, 强化村社干部和乡镇村兽医人员两条腿监测疫情机制和规范开展产地、产品检疫、检验, 及时处置疫情, 确保产业健康发展。二是强化疫苗管理, 确保疫苗效价。县、乡 (镇) 、村配齐了各项疫苗冷藏设备, 并进一步完善了疫 (菌) 苗领用及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疫 (菌) 苗说明书保管, 建立疫 (菌) 苗领用台帐, 保证了疫苗效价, 保证了防疫质量。三是强化业务培训和宣传, 确保免疫质量和社会氛围。为规范防疫注射操作, 提高防疫人员专业技能, 提高防疫质量, 层层开展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 从不同动物、大小的针头选用、疫苗保存、剂量、注射部位及深度、反应治疗等内容进行全面讲解和操作演示, 印发了《大关县动物免疫技术操作规程》, 防疫人员熟练掌握防疫注射的技术要领, 进一步提高了防疫能力和防疫水平, 提高注射质量。同时, 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云南省动物防疫条例》, 编制了《大关县动物防疫知识明白卡》和《大关县畜牧兽医局致全县养殖户的公开信》发放到广大养殖户手中, 提高了养殖户对动物防疫的知晓度, 由过去的被动防疫变为主动防疫。四是强化投入品市场监管, 确保产品质量。对兽药、饲料等投入品市场实行常态化、制度化监督管理, 并与大户、基地农户签订不使用违禁物品承诺书, 随时抽查、检测有无使用违禁物品现象, 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在流通、生产环节营造了良好环境, 确保了无畜产品安全事件发生。

3 取得的成效及启示

3.1 成效

从2011年以来, 大关县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情况来看, 整村推进工作, 因人力集中阵容大, 责任具体, 分工明确, 减少了工作中磨嘴皮子的现象, 防疫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3.1.1 防疫密度明显提高

2013年整村推进村的口蹄疫、蓝耳病、禽流感、猪瘟、鸡新城疫的免疫密度分别达104.6%、103.1%、109.6%、99.1%和87.7%, 与未开展整村推进的2010年相比, 分别提高8.96、5.76、12.05、6.5和11.5个百分点。

3.1.2 抗体合格率明显提高

2013年通过对全县9个乡镇704头、只 (其中:猪190头、牛80头、羊94只、禽340只) 畜禽的采血检测, 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的抗体合格率分别达90.3%、95%、84%, 比2010年分别提高20.2、24、14.3个百分点, 远远超过了省市要求。

3.1.3 疫苗利用率明显提高

2013年全县口蹄疫、蓝耳病、禽流感、猪瘟疫苗利用率分别达94.54%、93.7%、93.89%和94.3%, 比未开展整村推进的2010年相比, 分别提高13.7、24.1、22.3和9.8个百分点。

3.1.4 防疫时间明显缩短

全县开展每季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时间共计50d, 比未开展的减少30d, 免疫工作时间明显缩短, 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3.1.5 免疫应激反应明显降低

2013年全县免疫反应牲畜共4036头。免疫反应牲畜占免疫总数的0.15%, 比2010年下降0.9个百分点, 免疫反应共死亡牲畜316头, 反应死亡牲畜占免疫总数的0.01%。比2010下降0.82个百分点。

3.1.6 防疫物资成本明显降低

通过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的开展, 减少了防疫注射时间, 提高了疫苗利用率, 避免了免疫效果不佳等现象, 减少了注射器、针头、消毒药品及反应治疗等投入品开支。

3.1.7 畜禽病死率明显降低

2013年对全县9个乡镇27个村民委员会860户畜禽死亡率调查, 与2010年相比, 生猪:总死亡率为1.3%, 下降1个百分点, 疫病病死率为1.1%, 下降0.5个百分点;牛:总死亡率为0.06%, 下降0.05个百分点, 疫病病死率为0.04%, 下降0.05个百分点;羊:总死亡率为0.08%, 下降0.19个百分点, 疫病病死率为0.06%, 下降0.12个百分点;禽:总死亡率为1.8%, 下降0.48个百分点, 疫病病死率为1.4%, 下降0.5个百分点。

3.2 启示

3.2.1 加强领导是前提

动物防疫工作具有社会性、统一性和强制性等特点, 只有在县乡党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 组织参与, 层层落实防疫目标责任, 才能整合各部门资源和社会力量, 才能形成部门协同作战, 社会积极参与配合的防控合力。

3.2.2 经费投入是保障

“整村推进、集中免疫”, 由于人员参与多、集中, 生活、交通必须统一开支, 增大了支出, 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极为显著。因此, 省、市、县、乡多渠道加大经费投入非常关键。

3.2.3 创新机制、转变方式是关键

针对大关县免疫工作的具体情况, 顺应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要求, 面对复杂的动物疫病防控形势, 必须及时创新机制、转变工作方式才能提高免疫密度、免疫质量和防疫工作水平,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2.4 强化培训、规范管理是重点

动物防疫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必须加强县、乡、村兽医技术人员培训, 才能规范防疫操作, 提高免疫质量;强化疫苗管理, 才能提高疫苗利用率, 保障疫苗注射效果;强化免疫信息电子化管理, 才能确保免疫家底清、情况明。

3.2.5 检查督促是核心

“整村推进、集中免疫”工作既是一项经济工作, 更是一项政治任务, 必须有严格的政治纪律加以约束, 必须有严格的检查考核措施加以规范和落实, 才能保障防控目标的实现。

3.2.6 群众参与是基础

推进动物防疫科学决策 篇6

1 新时期动物疫病防控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在2015 年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班上,农业部兽医局局长冯忠武解读兽医工作: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兽医工作也有了新定位。兽医工作关注领域必须从家畜家禽向人、动物、自然环境转变,兽医的职责也应从保障养殖业安全向保障粮食、食品、公共卫生、生态共同安全转变。当前兽医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兽医立法、动物疫病防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兽药行业监管、屠宰行业监管。”纵观国内,动物疫病预防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向广大兽医技术人员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动物疫情形势日趋复杂,病毒变异和新的病种不断增加,造成防控难度越来越大; 二是由于新增疫病的复杂,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的任务越来越艰巨; 三是由于监测任务的不断加大,对疫病检测人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四是由于动物疫病涉及面广,全社会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关注越来越凸现; 五是基层经费物资保障有限,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

2 当前隆德县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 1 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少数村组干部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视不够,群众工作做得不扎实,防疫工作未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另外,部分散养户防疫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重治轻防,认识不到动物疫病的危害性,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增加了防疫工作的难度。

2. 2 动物防疫经费投入长效机制仍不健全

尽管较之以往政府在动物防疫经费投入上有了大幅增加,但经费投入长效机制仍未建立。尤其在动物疫情监测、动物卫生监督、兽药监督等常规工作经费的投入方面仍然不足。这种经费投入机制已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疫情形势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需要。

2. 3 村级动物防疫员业务素质与工资待遇亟待提高

众所周知,村级动物防疫员处于疫病防控体系的最末端,承担了主要的动物强制免疫工作,同时部分村级防疫员还承担了疫情报告员和产地检疫协检员的工作。然而他们的工作环境较差,任务艰巨,工资待遇相对不高,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村级防疫员队伍普遍年龄较大,文化水平偏低,培训难度大。

2. 4 乡镇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亟待补充

目前隆德县乡镇站工作人员数量普遍不足,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技术水平不高。近年虽然公开招聘了部分兽医专业应届毕业生充实到了乡镇站,仍然与日益严峻的动物防疫任务不相适应,无法满足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需要。

3 推进隆德县动物防疫适应新常态的建议

3. 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新时期动物防疫工作已转变为社会管理、执法和政府行为,是一项社会公共卫生事业。职能也由过去对饲养过程的动物疫病防治向全社会、全过程的畜产品安全管理转变。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负总责,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动物防疫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和各类人员,需要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否则,要搞好防疫工作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观念必须转变,认识必须提高,要把重视的着眼点从发生疫病时的扑灭转变到预防疫情发生上来。要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讲清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认识再提高。

3. 2 落实经费,稳定队伍

要严格按照国发( 2001) 14 号文件要求,将动物防疫经费足额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别要保障县级兽医实验室运作经费,增加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兽药监管和饲料投入品检测工作经费; 加快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公环境,增加人员编制和岗位设置; 保障村级防疫员应有的工资福利,考虑当地用工报酬增长的因素,合理调高工资标准,探索建立防疫员准入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感。

3. 3 强化学习,依法治疫

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是动物防疫的主力军,要更加注重提高业务技能,拓展知识结构,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播和普及; 要加大对《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2012—2020 年) 》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提升执法水平,增强他们快速识别以及应急处置疫情的能力; 同时要加大对管理相对人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法律法规的知晓率,依法依规推进动物防疫工作。

3. 4 部门协调,联防联控

隆德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应进一步加强领导和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应按照指挥部的要求,积极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农牧部门要认真落实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和饲料兽药监管工作; 财政部门要积极落实动物防疫经费; 工商部门要加强对动物及其产品市场流通监管; 商务部门要规范畜禽定点屠宰管理; 公安部门要协助疫情处置、强制免疫; 卫生部门要开展重点人畜共患病高危人群的监测工作; 林业部门要积极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特别是候鸟疫病的监测工作; 交通部门要积极配合农牧部门做好堵疫工作; 民政部门要积极做好动物疫情受灾群众救助; 科技、宣传部门要做好动物防疫科研、宣传工作。

3. 5 综合防控,把好五关

新时期的动物防疫工作需要贯穿于整个动物饲养、经营过程的始终,因此,业务部门要切实抓好免疫关、监测关、检疫关、监管关和消毒关。紧紧围绕免疫质量这一核心,强化免疫接种,注重质量监测,全面开展产地检疫,严格执行外来动物及其产品的查验和运载车辆的消毒制度。此外,还要加强对动物所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监管,加大药物残留和违禁药物的查处力度,严格控制抗生素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保证上市动物及其产品的安全。

3. 6 完善应急,保障有力

要及时修订完善《隆德县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调整充实应急预备队,经常开展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健全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库管理制度,按照自治区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宁夏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规定,及时储备相应种类和数量的应急物资,为防控重大动物疫情提供有力的物资保障。

3. 7 规范处置,保护环境

上一篇:缺陷产品召回策略研究下一篇: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