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024-10-07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通用7篇)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篇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3)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张为波 zhangwb@max.book118.com 张为波@健身 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

一、思考题:1.试分析影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因素。2.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当前应对行政体制改革阻力的措施?

二、重点:

1、行政体制改革的环境系统阻力

2、应对行政体制改革阻力的措施。

三、难点:应对行政体制改革阻力的措施。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以机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行政体制改革一直是十多年来中国行政发展的主轴。行政改革的发生,有其客观的“动力系统”。新时期中国行政发展的推动力有两个层面,从浅层看,是政府财政的压力,庞大的干部队伍使得财政收入的近一半变成“人头费”,财政变成了“吃饭财政”,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不改革将难以为继,此所谓“穷则变,变则通;” 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从深层看,行政改革的最深刻的原动力来自于经济发展所引发的政治要求:“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没有动力,就不可能确定改革的目标和路向,行政体制改革便无从发生,但另一方面,行政改革的速度、质量、效果乃至成败取决于动力和阻力这两种力量的对比和相互作用。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改革开放以来历次行政改革收效甚微甚至不了了之的原因,我们都可以从阻力的角度得以解释。因此,分析和克服阻力,从而扩大和增强动力,对保证目前正在进行的行政改革取得预期效果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行政体制改革的环境系统阻力政府行政是一种“生态现象”。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任何行政组织和行政体制都是在一定的行政环境中生成、运行和变革的。所以,行政改革的阻力可

以从行政环境和行政系统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从行政环境方面来看行政改革阻力来自三个方面的制约:(1)经济体制模式模糊性的制约。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行政系统作为上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功能、排列组合方式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模糊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行政改革的具体操作和具体的目标选择、认定。在经济改革尚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进行时,要让为其

服务的政府机构脱胎换骨显然是不可能的。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的确立,无疑为行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但创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毕竟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探索,无论

我们再解放思想,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全新的市场经济模式,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是必然的。这不能不对行政改革产生制约作用。(2)市场经济

发展不充分性的制约。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一般认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体制,必须正确处理执政党与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之

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政府的职能范围,把属于政

府的职能交给政府,把属于企业的自主权还给企业,把属于市场调节的职能交给

市场。而实现这样的目标,重要的前提条件是自主市民社会的成长和市场机制的完善。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但对中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封

建社会和计划经济体制“母体”的社会来说,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也很不

平衡,因而,具备上述前提条件需要进行长期的努力。一方面,我们要求企

业“不找市长找市场”,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产权市场、技术市场、资

本市场等不发育不完善,企业又找不到市场。在此情况下,行政改

革出现反复和回潮是有其合理性的。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市场经济发展的这种不充分性还制约行政环境对分流公务员的接收能力。(3)配套程度的制约。行政组织机构是上层建筑体系中的一个小系统,同时它

又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结合部。它的变革必须与党的领导制度、工

资、人事管理制度、企业制度改革等协同进行,如果机构改革与相关各部分的改

革不能上下左右联动进行。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光改行政

机构或只在行政系统的某一层次(中央或省级、县级)进行,其结果必然是各种

矛盾在不同系统之间或系统的不同层级之间上下左右转移,行政改革虽

可取一时之效,但难有长久之功。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应该说,来自行政环境的阻力是一种“客观”的力量,它与来自行政环境的动力

相比,对改革的影响不具有实质性的和决定性意义,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自发减弱。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2、行政体制改革最大的阻

力来自于行政系统来自于政府及其公务员。从理论上看,20年来,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在政府的领导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但这些变革的内容和范

围主要是非行政系统的行政环境或者是在行政系统自身的非核心、非框架部分。

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的改革逐渐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在继续推进社会经济文化系统改革(这种改革仍由政府设计、领导、发动和操作)的同时,必须对政府自身或自身的核心部分进行改革。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1)基于利益和权力的调整而产生的阻力。如前面所指出,改革是权力和利益的再调整、再分配。这种调整和分配的任何举措均会涉及到现存的权力格局和利益格局。公务员是国家行政权力的载体,权力

是能为局部和个人带来利益的条件之一。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尤其中国社会是一个“行政化的社会”,行政权力对社会生活进行广泛深入的指导、协调及干预和控制,社会现象、社会关系无不围绕行政权力而呈现、形成、展开,即便是在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条件下,政府权力在社会生活中也将扮演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公务员属于社会中权力和利益的既得者阶层,任何改革的大动作无疑会使他们相当一部分既得利益丧失,产生抵制是必然的。(2)基于习惯和官本位意识产生的阻力。改革本身就是对既定模式和习惯的一种否定,因此,它必须要受到习惯势力的阻挠和影响。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对公务员,尤其是对可能被精简掉的公务员来说,行政机构改革意味着自己现存的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行为模式等的重大改变。这可能导致留恋目前状态,死抱毫无希望的习惯不放的阻力的出现。另一方面,官本位意识在中国国民意识和社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官”被看成是身份和地位的最好体现,官职级别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价值与成就的最主要标尺,且各项福利待遇与官职紧密关联。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因此,为官只能上不能下,机关只能进不能出,一旦离开官场便人走茶凉,事事难办。这种社会思想氛围,是广大公务员走出机关,下海分流的一大思想障碍和阻力。(3)基于对不确定性的忧虑而产生的阻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确定性因素使人产生紧张和忧虑。对公务员来说,本次行政改革,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存在许

多不得不忧虑的不确定性因素。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如本职能部门能否被撤消?精简人员时,自己是否属于被分流之列?若被精简,自己的出路是什么?前途如何?这些忧虑使公务员产生压力,如不能持正确的态度,就会使他们对改革产生怀疑,进而形成消极态度和抵触性行为,妨碍和制约改革的顺利进行。(4)基于依赖性而产生的阻力。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我们管理体制的高度集权性,造成下级机关和下级人员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事无巨细依靠上级的指示、指导和推动,而且这种依赖性有时被看成是稳重老练的表现。因此,面对矛头针对自己权力和利益的行政体制改革,大家更是不能也不愿为天下先,“不推不动”,互相观望和等待,可能造成“上动下不动,越动越被动”的局面,坐失良机。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5)基于曲解而产生的阻力。一个人一旦确立起自己的态度体系之后,就必然对外部输入的信息在既定的态度体系框架内做出反应。每个公务员对当前行政改革的目的、机制和前景是怎样理解看待的,出入会很大,其结果可能导致基于理解不清或理解混乱而抵制、干扰改革。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如许多人对市场经济无非又是换汤不换药,重走“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的老路。因此,就用前几次改革的“经验教训”对待这次改革,以不变应万变,对改革持消极、应付和观望的态度。这种因曲解而产生的阻力一般比较持久,具有顽固性。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从行政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行政改革之所以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正是行政系统自身的阻力。指出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设计良好的改革方案在实际的操作中走形变样,出现只放包袱不放权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强化创收弱化服务,实功虚做,隔靴搔痒,玩数字游戏,换汤不换药,该加强的职能得不到加强,需要撤并的部门反倒不断壮大等等现象,导致改革走过场。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

二、应对行政体制改革阻力的措施组织的任何变革都存在着两种力量,即推动变革的力量和阻碍变革的制约力量。根据辩证法,对阻力的克服即是对动力的增强。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规,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注意,千万不可粗心大意。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这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时关于革命策略的至理名言。在今天,行政体制改革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为提高这场“革命”的绩效,必须采取恰当的策略来减少改革的阻力。1.树立起阻力意识,正确对待阻力。从大的方面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行政改革阻力的存在并发挥作用是具有一定客观必然性的。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尤其是行政改革中的悖论,使得我们一方面要实现对行政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让其适应市场经济;另一方面不仅要依靠它来实现对当前社会经济的调控,而且要依靠它实现对其自身的彻底变革。这是一个充满阻力和矛盾的过程,甚至是一种两难选择。因此,我们最好把这场行政改革理解为一种复杂的博弈过程,在各种动力和阻力的相互作用中渐进实现目标。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从小的方面讲,任何一项具体的改革措施和方案,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内在的阻力和风险,不仅要把阻力的大小作为确定改革目标的依据之一,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而且要把阻力作为评估改革措施和方案现实可行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在决策时,就应把行政改革的阻力大小作为决策方案本身的因素加以考虑,要研究阻力的大小和范围,预测阻力对方案实施效果的影响,并加以控制。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忽视阻力、不敢

正视阻力,如果不是讳疾弃医,也是自欺欺人,可能将使改革重蹈覆辙。2.大力加强宣传,营造一种推动改革的社会氛围。有了正确的思想认识,才会产生正确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倾向。所以,要大力宣传行政改革的迫切性、必要性。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使广大公务员认识到市场经济向行政体制提出的全新要求,认识到行政改革在目前改革全局中处于“瓶颈”地位,认识到在机构改革上我们已别无选择,认识到“这场革命不搞„„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要涉及到亡党亡国的问题。”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通过宣传,使这次深刻、艰巨的改革获得公务员最大限度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也要让他们看到,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成功的评价已经多元化,经济领域正成为最具吸引力、最能实现人的价值和理解的热火朝天的战场。当然,宣传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要有艺术性。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3.要妥善安排分流人员的出路和利益补偿。“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自己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91页)这次行政体制改革,人员分流量大面宽,因此,李景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篇2

国库现金管理是在国库资金归集管理的基础上, 围绕资金的时间使用成本, 通过明确每笔现金的支出和收入情况, 合理预测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量, 以最大程度降低国库中闲余资金的库存率, 最大程度提高国库资金的利用效率, 充分发挥国库闲余资金额外增值作用, 有效降低财政赤字等一系列财政资金运作与管理活动的总和。

从发达国家的做法来看, 虽然各国国库财政资金管理方法迥异, 但是不管是哪个国家都建立了单一的国库账户体系, 以提高财政资金归集统一性。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由多个子账户组成, 例如零余额账户、专项财政资金拨款账户、特别调拨资金账户等。通过归集管理国库资金, 能够在宏观层面提高国库资金的综合利用效率, 有效避免一些部门存在大量闲散资金, 另一些部门却要发行高息国债募集资金的情况发生。

从我国具体情况来看, 随着国库体制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库资金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改革之前, 我国财政资金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账户上, 由部门自行保管、财政主管部门审批使用。由于缺乏资金节约意识和考核制度, 各部门对资金管理存在严重浪费和低效使用行为。这必然会导致国库资金利用效率严重偏低, 造成巨大的资源损失。1998年以后, 我国开始启动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 我国国库资金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国库现金管理逐渐受到了政府财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国库管理体制对国库现金管理的影响

(一) 传统国库管理体制对现金管理的影响

1. 传统国库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国库管理体制是指政府为加强国库资金管理, 有效提高国库资金资源利用效率而专门制定的管理制度, 它包含国库管理人事编制、部门设置、职责范围以及监督管理等内容。国库主要管理业务和职责有: (1) 归集国库资金, 主要有三种归集方式:本地入库, 统一入库, 自取汇缴; (2) 国库资金主要来源有:中央财政收入专户、地方财政收入专户, 央地两级财政征收账户; (3) 国库资金的调拨; (4) 国库资金明细的调整:出现工作失误需要修正, 改变财政征收方式或对象, 调整上缴税收额度, 对超出计费款项代征附加费, 以及财政部规定的其他专项工作和管理职能; (5) 财政资金的给付和拨付, 即“财政拨款”, 它是根据不同的政府部门资金使用计划, 拨付流程和管理规定, 将财政资金支付给申请部门。

当前, 财政资金管理部门缺乏资金效能管理动力, 职责缺位, 使得财政资金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产生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亟待解决: (1) 国库运行的效率比较低。传统国库管理体制下, 由于制度设计存在诸多缺陷和漏洞, 直接影响了公共产品的综合利用效率, 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浪费。 (2) 不利于财政监督。在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上都有所体现。 (3) 国库的宏观调控职能弱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国库作为财政资金的直接管理者, 应该不断增强资金节约利用观念。但是在传统国库管理制度下, 由于没有体现出这个要求, 直接削弱了宏观调控功能效应。

2. 传统国库管理体制对现金管理的影响

传统国库管理体制存在诸多漏洞与缺陷, 导致国库现金管理效率十分低下,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不利于分析预测现金流

在传统的国库管理体制下, 财政资金由不同的部门分割管理, 零散分布在多个商业银行财政专户中, 这类财政账户中的资金与国库账户没有直接联系, 也没有设置余额管理制度。因此产生了一系列财政资金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例如财政资金周转效率偏低、资金调拨速度较慢等问题, 从而降低了对财政资金运动预测准确性。

(2) 不利于加强现金流管理

传统财政资金入库和拨付方式, 是通过税务、海关等征收机关开设的财政专款账户来进行的。在这种资金调拨模式下, 财政资金周转较慢, 大笔资金滞留在各部门在商行开设的财政专用账户上, 严重影响了资金综合利用效率的提高。

(3) 不利于国库现金余额的投资和缺口的弥补

在传统国库管理体制下, 各部门掌握了一定的财政资金周转权力, 为了赚取时间差带来的利息收入, 许多部门倾向于延迟资金支付时限, 导致财政资金运动存在较大粘性;另一方面, 在各部门专项账户里滞留大量财政资金的同时, 政府国库中经常会遇到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 只得寻求发行国债来募集资金缓解财政资金支付压力, 显著增大了国库管理成本, 也增大了国家财政赤字。

(4) 不利于与货币政策协调一致

传统国库管理制度下, 财政主管部门很难全面掌握各部门财政资金支付、周转和库存量等信息。在信息不全面的情况下, 财政主管部门很难审时度势制定各种财政资金政策, 这直接影响了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

(二) 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对国库现金管理的影响

1. 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现状

当前, 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逐步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拨付资金为主的财政管理体制。2001年, 我国启动了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中国人行、财政部等多个部门在充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 出台了一套完善的改革配套计划, 包括: (1) 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2)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规划和措施已经出台, 并且得到了执行。 (3) 建立高度统一的财政资金归集利用管理制度。

2. 对国库现金管理的影响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制度得到落实之后, 财政资金账户设置以及收支缴纳和拨款形式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大幅度变化, 对传统国库管理体制的弊端进行了合理修复。首先, 包括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等所有的政府资金统一进行管理, 提升了资金使用的效率和灵活性, 降低了闲散资金的搁置成本损失;其次, 政府资金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国家不必像以往一样提升国债的发行量来募集所需资金, 降低了利息支出。第三, 通过严格的部门预算制度, 有效控制财政支出在中间环节的过渡, 提升资金调拨的透明性, 保证国库现金流得到科学预测。

三、目前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目标模式以及开展国库现金管理的制约因素

(一)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目标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目标一共有六个内容:第一, 对政府资金收支的现金流进行控制, 降低闲散资金量。第二, 严格展开对闲置资金头寸的管理。第三, 现金管理工作围绕当期货币政策目标展开。第四, 严格展开对政府资产负债表和风险的管理。第五, 现金管理工作与债务管理政策协调。第六, 支付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需要保证, 以维持政府的稳健形象。

(二) 目前我国国库现金管理模式对国库管理的影响

1. 财政存款计息是我国目前国库现金管理的模式

财政存款计息这一模式的建立是受现代国库投资管理原则推动的。现代国库投资管理原则首先强调资金的安全性, 其次追求资金的流动性, 再次追求资金收益。国库资金有政府性质, 其来源包括国家向全社会征收的税收以及发行的国债。国库资金的最终归属是政府各类预算项目, 资金的安全性自然要放在首位。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存在时间差, 临时性沉淀的国库资金因此而形成, 由于是短期资金, 因此资金的流动性亦是重点需要保持的要求。只有国库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得到了保证, 才能够追求资金的赢利性。

2. 对国库管理的影响

中央银行将利息支付给各级财政, 这种现金管理形式将对国库现金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 增强了各级财政部门对资金利用率的敏感性, 加强了理财意识。其次, 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顺利实行的基础和保障。再次, 现有财政体制对国库管理有一定的制约性。由于人们银行利息低于商业银行的利息, 导致部门财政资金脱离国库, 资金流向商业银行, 并且政府部门能够对这部分资金自由支配, 国家预算无法对其进行约束, 加强了他们维持原状的行为倾向。

(三) 开展国库现金管理的制约因素

1.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尚在建立与完善之中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 将财政资金集中起来, 是国库现金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初始条件。当前,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处于发展和变化过程中, 各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尽相同, 有的地区甚至还没有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整个体系尚需完善。

2. 财政国库部门短期现金流预测机制尚未建立

国库进行现金管理, 其效率建立在科学而准确的现金流预测上。现阶段, 我国还缺乏可靠的短期现金流预测机制, 当天收入的资金第二天又划拨出去, 资源配置和管理上的成本较高, 应付未付的现象较多, 严重阻碍了国库现金管理的效率。

3. 征收机关和商业银行数据集中的优势未能有效发挥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 全国大部分省市的国税、海关、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等机构都达成了地 (市) 级的征收和退付数据集中的要求, 现阶段, 地税机关也在朝这一目标努力。然而, “一级财政、一级国库”的构筑模式依旧是国库会计核算系统运作的原则, 导致数据信息离散性较高, 而征收机关和商业银行数据集中的优势未能有效发挥。

4. 我国开展国库现金管理还存在一些政策、法律、法规障碍

自1981年相关规定出台以来, 对于国债而言, 始终采用的是年底发行规模管理, 人大对发行额度进行审核并批准, 其指标具有强制性, 既不能减少也不能超越。这一制度要求限制了短期国债发行机制的实施。另外, 我国法律法规没有对国库资金进入商业银行或货币市场获取利益的行为予以准许, 实际上是财政部门资金管理和监督权体制不完善表现。由此可以得知, 国库现金管理工作要顺利开展, 法律、法规和政策上的障碍必须尽快扫清。

四、结论

(一) 注重货币的时间价值和现金的机会成本, 开展国库现金管理

现阶段, 我国应投入相关的人力、物力, 尽快建立国库现金预测、预警分析模型以及动态分析模型, 保证其可操作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为国库现金管理全面开展打好基础。中央银行和各级财政要重视国库现金流统计和分析工作, 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并做好预测工作, 提升现金管理的效率和融资的准确性。

(二) 畅通国库资金运行渠道

为推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 我们应当吸纳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去粗取精, 推动金融电子化的目标尽快实现, 以中央银行支付系统为主体, 各级各地银行网络系统为协调配合的庞大计算机网络管理体系, 确保数据集中目标的实现, 纳税人能够自由决定将税款注入不同的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将这一部分资金存入中央银行国库单一账户;国库综合考虑用款单位的要求, 能够实时将资金划拨到相关地点的用款单位, 整个过程具有高度的畅通性。

(三) 进一步规范零余额账户管理

《国库集中支付零余额账户管理办法》顺利推出之后, 将加强对零余额账户的管理力度。定位零余额账户的性质, 保证其能够在《支付结算办法》、《人民币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则制度的有效管理之中, 提升合理性、科学性。另一方面, 孝义市规划的国库直接办理财政资金支付的创新模式, 同样具有一定的操作意义。这种创新模式减少了支付流程, 国库部门直接和单位对接, 消除了国库部门和代理行“零余额账户”开展清算的环节, 精简了操作流程;其次, 大额支付系统上线之后, 提升了异地支付的便捷性;再次, 对于资金的支付和流动, 国库能够实施全程监督, 降低资金运作的风险和压力。

摘要:我国在未改革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之前, 国库资金不是统一管理的, 而是分散在不同政府部门财政账户上, 这就导致国库资金流经常出现断流的情况, 为了缓解资金周转压力, 政府只能通过发行国债券的方式来募集资金, 这又会显著增大国库资金管理成本, 违背了政府理财基本原则。国库制度改革之后, 原来分散保管的财政资金全部归集到国库, 国库闲散资金规模显著增大。一方面存在大量闲散资金, 一方面各地政府还在发行高息国债券, 这种资源严重浪费的情况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有效提高国库闲散资金利用效率, 首先要理清楚国库现金管理与国库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国库管理体制对国库资金的影响机制, 并全面分析了目前国库资金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篇3

当前,行政体制改革在全世界都十分的重视,世界各国都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我国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也的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尤其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就更加重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重要性,对于改革的组织结构优化也进行了较为科学的论证与分析。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

1.行政体制的改革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撑。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高个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据现实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盲目性较大,对于改革缺乏足够的预见性,常常出现有什么问题改什么问题,而不能进行预见性的改革,避免问题的出现,导致改革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做指导。另外,改革还带有明显的缺乏系统性。在过去的多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部门的设置随意性较大,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做支撑。在很多的地方政府机构设置中,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特设机构、事业单位等的设置没有科学的、合理的分配标准,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这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混乱直接影响了改革的效果与发展,使其不能充分改变现在的状况,是改革仅仅停留在形式主义,不能真正解决实际的问题,影响了后续改革的进行。

2.新旧体制间存在冲突,冲击改革效果。在行政管理体制的高个中有许多的政策与规定是与以前的体系相违背的,在改革的背景下,就的体系在短期内会给新的改革让路,但改革的浪潮一过,旧的体系仍将发挥原有的作用,使其取代或影响改革的效果。同时,由于许多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都是要求精简部门,这就使政府的部门在改革的一定时间内进行了整合,但当改革的大势一去,原先的部门机构又将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恢复到机构庞大、效率低下、经费开支巨大的现状,这种新旧体制对撞的难题是改革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执法缺乏规范性。有力的执法是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是改革成功的前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前进,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也日渐增多,许多需要法律或其他部门来协调管理的事物都需政府来处理,这就大大增加了行政管理的难度与业务量。由于市场的不断开放与发展,经济活动的手段也在不断的发展,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适应市场改革的需求,不断满足市场的需要,用强有力的执法手段保证经济、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

4.在改革中,服务性政府的理念还没有得到真正贯彻。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社会的发展需要改革来完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推进,政府的角色也在不断的转变。有统治型政府向管理型政府转变,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又会由管理型向服务性政府转变。这是时代发展的规律也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这就需要在改革时,充分贯彻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不能以王者自居,企图管理所有人。在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中,要逐步提升服务能力,使服务型政府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与标语。

二、优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1.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的各项要素建设。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要素是保证改革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改革中,首先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决策系统。正确的决策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只有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才能使改革有意义。有力的决策系统一旦建立就要制定科学的决策程序,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良好的反馈系统也是保证改革顺利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才能给决策者实时准确的决策所需信息,这对于决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有效的监督机制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任何改革都离不开监督机制,没有监督的改革是不会有成果的。完善的监督机制能够保证改革的各项措施得到认真地执行与贯彻,良好的监督机制还可以奖惩分明,使正确的导向得到深入弘扬,起到引领发展的作用。

2.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规范化管理。规范的管理是指在进行改革中规范改革内容,加大改革的执法力度,加强改革的理念建设等,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科学、顺利的进行。坚持政企分开是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充分转变政府职能,使其不参加经济利益的划分,规范经济活动行为。其次,要加快市场化的建设,逐步引入竞争机制,使改革增加动力,重点建设生产、销售的系统性机制,保证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3.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来保证实施。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改革创新的动力,是改革高效率的基础。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中,首先要加强人才引进的管理机制,确保优秀的人才得到重用,选拔的原则也应是择优录取。

三、小结

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还存在还多的不足,这是在改革当中不可避免的,因此,面对这些问题与不足,应该选择科学、正确的道路去引领改革的发展,保证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1]郑国,王慧.中国城市开发区研究进展与展望[J].城市规划,2005(8).

[2]杨军剑.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探析[J].学习论坛,2011(4).

行政体制改革研究论文 篇4

【摘要】:在一个国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行政体制在不断地发展,它规范着市场主体的行为,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个标准,并对此进行监督管理,同时提供公共服务。我国的行政体制发展到今天,已经进行了多次改革,本文将通过交易费用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历次的行政体制改革。

【关键词】:交易费用;行政体制;改革制度

一、交易费用的概念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不管进行哪一种交易行为,我们得花时间了解与我们交易者的信息,并且要掌握即将要承担交易损失的风险程度。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些必要的信息,我们才能在尽可能地保证自己的权益。在经济学上,我们把进行这些交易所要付出的成本称为为交易成本。

科斯是第一个提出“交易费用”这一概念的经济学家。科斯首先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原因,从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市场的运行是付出成本的,通过建立一个组织体系,并把统筹资源的配置权集中到某个管理者手中,从另一方面来说就缩减了产业经营费用。科斯还指出,企业要想扩大规模,就要使企业在公开市场上所需的交易费用与在内部达成交易所需的额外成本相同。当企业想要扩张时,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成本随着企业内部每追加一笔额外的交易而递增。这是因为当企业内部交易增加时,企业家所面临的未知性增加,企业家凭自我感觉、经验和判断对资源进行配置,这就降低了资源的使用率,也使得企业不能无限制地扩大最后完全替代市场的作用。

二、交易费用的划分

我国行政体制执行过程中能够所需要的成本划分为:行政成本、协调成本、决策成本、信息成本与寻租成本这五类。

(一)行政成本

行政成本是在政府进行某项行政活动过程中对资源的占有和利用时产生的损失。这是政府为维持行政工作所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却不会直接地产生经济效益。有人曾把庞大的政府机关称为“吃饭财政”, 政府结构不合理,职能不清晰会造成行政成本偏高,政府人员过多,职能分工不明确,不能高效率地工作,但这部分人却仍然拿着国家给的工资,这些行政人员凭借自身的特权对这部分资源进行消耗,但同时却无所作为。当政府把过多的支出消耗在行政成本上,本来用于公共建设的预算外资金被挤占了,但公共财政支出并不能因此减少,政府官员为了自身利益,必然会出现行政效率的局面。

一直以来,我国行政支出就是财政支出的主要方面,这不仅加大了政府财政压力,而且使得行政人员不能高效地工作,在物力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出现了人力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的局面。因此,降低行政成本可以直接推动行政体制改革。

(二)协调成本

在市场上,交易双方在进行交易行为时必然要进行沟通和协调,以满足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把这一行为放到政府层面上,政府在履行其职能时必然会涉及到各组织、各人员之间的合作,这就必然会产生协调成本。而政府办公的效率受到协调成本的直接影响。因此,降低协调成本是行政改革的主要动力。

(三)决策成本

中央和地方在制定政策、审核批准决策都直接影响着决策执行的成本。政府执行效率都受到决策制定的经济性、准确性、合理性与可行性等方面的影响。因此,降低决策成本,减少决策失误,使决策更具有科学化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四)信息成本

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政府在与外部对象交易的过程当中,将会导致交易成本过高。因此公开信息利用新技术,降低信息的获取与共享成本是行政改革的新兴动力。

(五)寻租成本

寻租成本是政府官员凭借自己的特权对产权进行强制干涉,形成了非公平性、非竞争性的重新分配局面,满足了自身和一部分特定主体的利益,但同时也产生了交易成本,并造成社会资源配置低效和社会总福利损失。那些行为当中有的甚至是不合理、不合法的,会极大地造成了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因此,制止腐败现象,降低寻租的成本,提升政府形象是当前行政改革面临的急切问题。

三、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七次行政体制改革。我国进行第一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在1983年,其主要内容是精简机构和撤销闲置的工作岗位,提高行政效率,以此来缩减行政费用。1988年,我国进行了第二次机构改革,核心工作是促使政府同市场经济发展相配套,于是要求实现政府职能转型。这次改革还明确了个政府部门的职务,极大地促进了政府的执政效率。 1993年,我国又进行了第三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对宏观管理部门和专业管理部门的关系进行协调,以此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在进行了第四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得投资管制、金融准则、外贸体制等领域更加规范化。,又进行了第五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次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国有资产的管理能力。,我国进行了第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实行大部制的改革,将原来冗杂的机构进行了统一合并,完善民生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以此来提高社会管理能力。,政府换届的同时也进行了第七次改革,核心任务是政府政权的进一步简放,使大部制改革稳健运行,逐步形成职能明确、各司其职的行政体制,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建设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政府。

国家的行政体制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地不断增长逐步制定的。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它划分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了一定的利益格局,当这种利益格局不能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时,便需要进行变革。人们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权衡利弊,当这种制度的变革能够带给自己的利益大于所要付出时,他才会有所行动,若是这种变革所要付出的费用过大,不能满足自己的利益,他便不会去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多重社会群体和阶层逐渐形成,多元利益需求不断涌现。在改革当中,会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与调整。受益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对改革加以阻挠。,他们将会通过非正当竞争手段维持其特权优势地位,挤占市场自由竞争的空间,这在无形之中增加社会的交易成本,但同时也使得社会总福利受到损失;而改革中利益受损者一般处于劣势地位,由于组织比较松散、力量薄弱还尚不能形成利益集团,缺少必要的发言平台。因此,各阶层间的利益冲突与权益纠纷增加了社会治理的成本和难度。这些利益既得者和利益受损者会对改革造成正面或负面的效应,使改革达不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颖.中国政府机构改革30年回顾与反思[J].中国行政管理 ..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篇5

摘要:林权就是森林资源的产权。我国森林资源产权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用权。集体林权改革放活了经营权,激发了林农生产积极性,促进林业和经济的发展。本文围绕灵川县森林资源现状,森林资源管理问题及解决途径等展开论述,期望探索出一条适合灵川县林业资源发展的可操作模式,更好地促进灵川县林业的发展。

关键词:林权改革;森林资源管理;灵川县

中图分类号: F 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9-79-1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态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林业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大林业资源研究意义深远。

1灵川县森林资源现状

灵川县地处漓江上游,森林资源丰富,根据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全县林地面积为171579.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0.22%,林木绿化率为73.2。全县活立木总蓄积为7592190立方米。毛竹、银杏是重要的林业资源,其中海洋银杏之多为全国乡级之冠。林业专家评价灵川为“四地”,即:“用材林基地、经济林宝地、水源林重地、旅游观赏胜地”。绿化程度居桂林地区第三位,较好地促进了灵川县社会、生态、经济的发展。

2灵川县林权体制改革概况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出台,灵川县也开始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据桂发〔2010〕25号文件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订灵川县集体林权改革专项管理办法,在县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进一步明确,较好促进了林权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至2012年全面完成了林该工作。

2.1林权改革的主要措施

2.1.1完善机制,强化服务意识 为确保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开展,灵川县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制度,做到明确分工、目标责任一致。强化了服务系统建设,实现与市、省联网信息共享,完善林权登记、评估、交易等一体的综合服务大厅,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

2.1.2做好源头水资源保护 为确保森林用水的需要,县境内积极筹建青狮潭和思安江水库及小溶江水库,充分发挥这些大中型水库蓄水、防洪、供水的功能。

2.1.3始终坚持以法治林 该县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以法治林,对乱砍滥伐、乱采滥挖等涉林违法犯罪活动,始终采取综合整治措施予以严厉打击,对森林资源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3灵川县林权改革管理问题及解决途径

林权制度改革,促使林农生产经营观念,初步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良性模式,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得到改善,深化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和良性发展机制,较好促进了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但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而生。

3.1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

3.1.1小规模经营与产业化发展间的矛盾 林权改革的目的要使经营者有利益。但要确保高水平的覆盖率不下降,就必须控制采伐量,资源管理处在“两难”的尴尬境地。林农自主经营小块山林,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生产模式,很难与现代产业化发展结合,严重阻碍林业产业化发展。

3.1.2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有些基层林业单位管理存有缺陷。如林木采伐行政审批把关不严,采伐管理中不认真履行职责,管理流于形式,甚至出现“管林吃林”现象。有的出现审批与管理脱节,对木材经营加工监管不到位,常规管理与台帐建立不对应等问题,以罚代法、白水条收费,不按程序进行林政处罚等现象时有发生。

3.1.3林业安全亟待解决 森林资源容易受到自然和人为危害,如有害生物、火灾、乱砍滥伐等。病虫危害具有流行性和扩散性,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森林防火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薄弱,现代化的防控技术和处置能力应该进一步加强,人为乱砍滥伐林木和非法征占林地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些严重影响到林业资源发展。

3.2解决的途径

3.2.1转变思想观念 一是转变管理者意识。林权改革后管理部门的角色逐渐发生转变,由“单纯管理者”转变为“管理与服务并存”。不仅是形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行动中的转变,从而逐步建立起以管理、执法、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管理服务体制;二是转变林农意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林农管理和保护意识,由于产权得到明晰,由“集体地”变成了“自家地”,权利人对山林有了自主经营权,只有从思想深处的观念发生转变,才会最大限度减少各种破坏行为的发生。

3.2.2规范森林体系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要求:“健全产权交易平台,加强流转管理,依法规范流转,维护交易各方合法权益”。林权改革新形势下的森林资源保护,要有配套的科学体系,结全县域实际,切实制定监督管理、市场流转、疾病防治、安全预防、行政执法等系列配备的科学运行机制,才能有效地保护好全县的森林资源。

3.2.3多措并举推进科学运行 有计划地依法将部分条件好、对生态平衡危害小,区位重要或生态脆弱区域划分为商品林或公益林。多渠道筹措生态林专项资金,实现生态效益的最优化发展,既保证生态效益优先,又能兼顾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

3.2.4积极推进林业合作建设 积极筹建新型林业合作,走规模化、科学化的发展路子。充分发挥在技术培训、合作交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实现森林资源规范化管理、林业发展产业化经营。

林权制度改革还利于民,不断深入,充分调动了全县林农参与森林资源的积极性,促进了当地林业经济发展,在看到成绩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应明白会有新的问题产生,我们要不断转变观念,实施配套改革,积极探索管理新路子,才能更好地促进灵川县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篇6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财政分配关系的制度,也是划分预算权限、管理职权及收支范围的制度。 由于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中之重, 同时财政又归属于政治的经济内容范畴,因此政府的预算管理体制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重大影响, 它的出现受财政分配关系的影响且直接反映了经济基础的情况。 政府的预算管理体制存在有其必然的意义,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划清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经济预算的收支限度及收支范围, 另一方面能够界定和规范预算管理权限及制衡关系。 确保各级政府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 同时使国家财力在有限度的范围内有计划的使用,在保障各级政府有效行使职能的必须资金之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财政管理,防止资金的不合理使用或被恶意克扣。 由于我国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商品经济秩序, 加之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因此近些年来,政府预算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与之前大有不同,预算管理本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为求面对当前形势制定出有效的预算管理策略调整,规范政府行为,打造责任政府,进一步深化政府预算管理体制,需要在编制、监督与执行等多个方面都要逐步建立预算框架, 因此要求政府预算管理体制进一步发生变革, 尽管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 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特征及改革的必要性

(一)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特征

首先,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相对的资金与事权统一,在不同的规定及方法面前,这种统一并不完全一致。 这就要求财政的收支权限需要被合理界定,对财政进行分权,同时对事权实行责任制,先明确支出责任, 再进行收入权限设定。 因此面对一级政府因资金问题使政府职能无法行使,正确而理性的方法应是上级政府给予资金调转使其资金、事权相统一。 其次是财政分权与政治因素统一, 外国的经验我们可以拿来借鉴,但最主要的是应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决定财政分权的状况,不应一味追求体制过新过快发展导致架空,使财政的预算管理成为空谈。 最后是具有稳定性及法制性, 政府的预算管理体制无论改革还是执行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 同时由于这种体制建成之后辐射范围非常广,涉及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保证其稳定性,若预算管理体制经常变动,会导致各级政府无法明了其责权范围,掌握不好行使职权的尺度,也不利于本地区发展目标的确定,因此政府预算管理体制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实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及时作出调整,有利于体制与当前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形势更好的结合。 同时在经济发展体制性的传统问题及结构矛盾上给予解决。 首先,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能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问题除了需要必要的市场因素影响之外,政策的推动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法制化的市场经济决定了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发生。 另外,政府的经济理念转变也促使了体制改革的发生,最后,为了给市场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设定一个公平的基础,需要进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三、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 一)改革的当前形势及方向

当前我国也不断的进行财政预算体制更新与改革, 但是到目前为止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具体表现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全面、法治化水平较低、预算编制制度不完善、预算的审批、执行、 监督方面出现问题等许多方面, 因此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从体制运行的结果和社会反映上看,当前问题主要有预算缺乏完整性,一些重要的资金出现漏洞,没有加入预算之中。 预算的过程透明度不够,甚至专门机构也不能悉知预算管理的具体情况,这就导致人大的监督审查及预算的通过等诸多问题缺乏科学性。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预算资金不够科学,经常会出现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等情况,使资金的流向出现巨大漏洞。 因此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改革开始逐步尝试以结果为导向,以预算管理结果作为出发点、以绩效预算为主要考量,这种方向更加适合我国当前的经济政治状况, 同时对改革前的诸多问题都有很好的缓解和抑制作用。

(二)改革的思路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采取 “引进来、走出去”的态度对待国内外两种市场,因此我国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而在国内经济发展角度看,整体发展是关键,面对当前财政事权及政府职能未能有机统一的局面,若想真正改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因此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首先从政府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开放的国际环境,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化环境,依法治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另外要创新管理机制、决策机制及财政体制,注重改革的民主性、绩效性,在监督及编审环节要更加严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改革后的预算管理体制更加完美,使预算更加精确高效。

四、结束语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是改革的突破点, 也是政府制度改革的先锋,从预算管理角度下手,正确的改革方法及方向是关键,如何获得有效扼住这一经济发展的咽喉,政治改革命脉的方法,则需要在不断借鉴及长期的学习实践中进行总结。

摘要:政府的预算管理是关乎经济及政治发展的大事,若政府预算失灵,政事善治将无从谈起。近一个世纪以来,经济局势风起云涌变幻多端,因此为有效把握好财政的预算,政府的预算管理体制发生一系列的变革,本文围绕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及其改革展开探讨。

关键词: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彭健著.政府预算理论演进与制度创新[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李红凤.我国财政预算改革制约因素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

研究型大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篇7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本科管理;教学管理;学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318-02

一、关于研究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的创建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以及经济建设上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它是我国高等教育参与世界竞争,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排头兵;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人;是构建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实践者、先行者。

(一)研究型大学的定义

关于研究型大学的定义,各界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描述。本文引用王战军在《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一书中对研究型大学的定义: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

该定义从三方面来界定研究型大学的内涵。首先,从社会职能方面看,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的大学;从组织目标方面看,研究型大学是“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的大学;从办学水平方面看,研究型大学是“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从职能、目标、水平三个层面解读了研究型大学的内涵。然而,随着大学的内外部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的不断变迁,研究型大学实际上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必将不断的被赋予丰富的时代特征,打下不同时代的烙印。当然无论我们如何界定研究型大学,其目的和功能都是肯定的,就是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研究型大学的特征

第一,研究型大学汇聚学术精英

研究型大学汇集了一流的学术人才,拥有很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在学校的特色学科和专业领域中有大师级的学术带头人。我们从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就能看出,研究型大学获奖人数占所有获奖人数的76%,而占大学获奖人数的lOO%。(资料来源:据诺贝尔基金会公布的统计资料,统计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经济学4大学科得到,同一人署名两个单位时,每个单位计0.5人次。)

第二,研究型大学能够吸引高质量的生源

研究型大学注重吸引本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学生来校就读,一般都是在众多的申请人当中,经过相当严格的选拔和考核,最后录取很少一部分人,录取率是很低的。但是一旦被录取,学生便可以享受非常优厚的待遇。

第三,研究型大学拥有完善的教学和科研设施

研究型大学这方面的优势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图书馆藏书数量,一是實验室的条件和数量。综观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其图书馆的藏书都相当丰富,数量繁多。美国50个最大的高校图书馆,其中有49个在研究型大学内。在实验室的条件和数量方面,美国研究型大学大都拥有享誉世界的实验室,如MIT的辐射实验室、德雷珀实验室,加州大学的劳伦斯国家实验室等。

第四,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充足

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个人对研究型大学的关注都格外的偏重,在经费的投入方面更是会有所偏重。这里还以美国为例,从美国1999年研究型大学的联邦科研经费表中便可一目了然。而我国在财力和物力都不及美国的情况下,对研究型大学的经费投入比例也较其他普通院校要高出很多倍。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现行管理体系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管理体系应是一个由校长负总责的副校长、各院院长、各系系主任目标具体、职责明确的网络体系。如图1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国研究型大学的管理体系体现了世界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同时兼顾了中国的国情。尤其是强化了评价体系的功能,就更体现了该体系的现实性。该体系突出了以校长为主导,以团队组织、学科建设、资金筹措为主体,以院长、系主任和学校发展战略为龙头的管理体系主体结构,辅以高水平的基本建设、生源组织、毕业生互动工作。为促进和保证上述功能日{示的实现.同时建立了科学的内部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对校长的评价则是一套内外结合的独特机构山学校最高权力机构、高校最高管理机构和相关学术机构共同完成,以保证校长对其业绩负责。

三、完善管理体系,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本文着重论述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和学术管理两个方面。因为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管理与其他普通本科院校管理最为鲜明的区别便在于此。

(一)强化教学管理

研究型大学就像知识的海洋,学校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天地。我国能够堪称研究型大学的综合性大学一般专业范围都较广泛,能够开出几千门不同的课程,如果把几千余门课程进行组合,就可以形成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知识结构。所以说,我们不能够将自己局限于单一的学习路径之内,更没有必要将学生限制在单一的专业范围之内,须知创新行为一定来源于与众不同的知识结构。只有与众不同的学习路径才能构造出与众不同的知识结构。因此,在学习路径方面,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

所以学分制管理势在必行。学分制是一种灵活的教育形式和管理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自主选修课程,以取得所选课程的总学分来衡量其学习的总量,并以取得一定的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取学位的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实行自由选课制、导师制及弹性学分制等。其中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状况(如经济状况、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等),对学习内容、授课教师、学习实践及进度,跨专业、跨系、跨院甚至跨学校自由选择。学分制较好地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课程。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学生将由学习的被动者变成学习的主动者。

除了实行学分制管理以外,还有分层次教学制度。分层次教学制度主要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而设立。分层次教学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课程梯队进入课程体现,完成自己所想达到的课程深度。这种制度能够为具有较大发展潜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较为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予以重点培养,挖掘其优良个性和创新品质,拓宽成长通道,促使其更快成长。同时还可以建立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制度、特殊人才选拔、培养与评价制度、第二课堂制度等教学管理制度,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研究型大學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更有效的实现。

这里以浙江大学的教学改革为例:目前浙江大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学分制模式,(见表6.4.2)目前正在尝试:实施学分制:宽、专、交的阶段模式,即一、二年级为宽基础培养,三、四年级为专业培养,四年级第二学期为交叉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并重(KAQ)的培养模式;学生管理以住宿区为主,同时条块结合;为学生出国进行跨文化学习提供条件;鼓励学生自学,基于网络和R&D的学习;加强教学评估,在部分课程实行教师竞争择优上岗。我们希望这些尝试会有助于建立起一种激励学生主动性的教育管理模式。浙江大学的这种宽学分制的教学改革模式符合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需求,也符合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值得借鉴。

除了实行学分制管理以外,还有分层次教学制度。分层次教学制度主要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而设立。分层次教学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课程梯队进入课程体现,完成自己所想达到的课程深度。这种制度能够为具有较大发展潜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较为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予以重点培养,挖掘其优良个性和创新品质,拓宽成长通道,促使其更快成长。同时还可以建立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制度、特殊人才选拔、培养与评价制度、第二课堂制度等教学管理制度,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更有效的实现。

(二)突出学术管理

把科学研究置于中心地位,不仅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也是研究型大学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显著标志。所以,学术管理理应成为研究型大学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我国的研究型大学,是学科多元化的学术研究和拔尖人才培养的学术组织机构。在中国研究型大学办学理念的指引下,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发展越来越复杂,科学技术及社会合作越来越多,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支撑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服务设施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的功能日益多样化、组织日益复杂化。所以,我国研究型大学首先就要改变过去以行政管理为主线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严重束缚首先要明确教授在研究型大学学术管理中的主导地位。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直属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再次指出:“为了长期稳定地进行重大科学研究,形成先进的科研、教学基地,高等学校可以有重点地设立相对稳定、确有特色而又精干的研究机构,或与校外单位合办研究机构”,同时指出:“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以进行科学研究为主,同时承担教学工作,不断增强承担重大科学研究任务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既出成果,又出人才”。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是离不开大学教授的。在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应该力行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让本科生参与到科学研究当中去,为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打基础。

其次要不断整合不同学科的力量。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上,各学科的科研项目存在十分分散的局面,原因在于各个学科的教授人员整合起来较难,科技力量分散,而且很难实现资源共享,这就导致了重复投资,设备利用率低下,院系之间、实验室之间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整合各学科力量是研究型大学提高科研成果的重要方面。

上一篇:实验小学与纸浆街小学爱心手拉手活动简讯下一篇: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