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改革行政管理

2024-10-08

行政机关改革行政管理(精选12篇)

行政机关改革行政管理 篇1

摘要: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我国亟需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过程中,需要遵循主要的改革基本要求,因此,本文从改革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行政管理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民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推动着我国上层建筑,尤其是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在政治体制改革背景下,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1.1 改革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

近几十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成功的经验就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立足实际,走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添砖加瓦。我国当前的实际是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时期,各阶层的矛盾突出,这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既要符合我国政治体制的总体要求,又能协调好各方的利益,解决好各种矛盾。这就要求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国情的整体“大数据”,将大数据与改革的政策相融合,并运用于指导改革的过程,推动改革的发展与完善。

1.2 坚持党的领导,统筹兼顾

党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领导者,更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坚力量。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改革的大方向不动摇,将改革稳步推进。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对政府机构进行合理配置,对政府部门的职能进行科学分配,加强政府运营制度的建设,革新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作风建设,共同推进政府体制的整体改革。

1.3 重视民主的基础性作用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政府出台重大改革决策前,必须发扬民主的基础性作用,要深入到群众中,深入到基层,将来自群众和基层的创新思路和改革方法实践到改革中。忽视甚至反对民众的心声,闭门改革是注定会失败的。同时,要约束政府改革的权力,严禁个人和部门的利益影响改革政策,保证改革过程的规范化和改革成果的制度化。

2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方法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仅需要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更需要注重科学的办法,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在方式方法上注重以下个方面的统一。

2.1 统一系统思维与问题意识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改革各项行政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妥善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改革筹划者具有统一的系统思维与问题意识。规律是客观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必然要求。而行政管理体系的发展规律就是一种矛盾论,是一个问题与另一个问题的衍生与解决,将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推动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的发展。改革筹划者在筹划整个改革体系时,应当将在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或即将遇到的问题进行规划,同时也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思维,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看表面不看实质地去解决问题。

2.2 统一近期重点目标与长远目标

行政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需要坚持的任务,贯穿于整个社会化进程的始终。因此,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非常重要,只有将目标明确、把方向把握好,才能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少走弯路。同时也应注意到,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也不同,改革具有阶段性。将每一个阶段五年一规划,十年一计划,将每一个规划与计划完成好,一步一个脚印地使改革有序推进,最终实现改革的深化。

2.3 统一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只有注重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提高。行政体制改革更是如此,每一届政府都是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的一颗螺丝钉,看似渺小,却是必不可少。只有每一届执政者针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一定的举措,才有为改革最终的成功作出保证,否则只能是保持不变甚至是向更糟糕的方向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行政体制改革并不要求执政者大刀阔斧地改革,声势越大、动作越大,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改革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需要有一个缓慢的适应阶段,而“大改革”恰恰只注重了改革这个行为,并没有将成果进行巩固,最终可能导致旧习、陋习卷土重来。

2.4 统一上下的参与和推进过程

纵观古今中外,每一次改革的成功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进和百姓的积极参与。行政体制改革不仅需要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使被动改革变为主动改革,减少改革的阻力,将鸡蛋由内打破爆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样的改革才能成功,才能使我国的行政体制更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为百姓做更多的好事与实事。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过程,并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相协调,最终推动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完善,实现政府管理体制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王澜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法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9(3).

[2]薄贵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J].中国行政管理,2009(7).

[3]袁曙宏.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方法[J].人民论坛,2007(z1).

行政机关改革行政管理 篇2

[摘要]深圳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主要涉及职位分类和聘任制两方面内容。作为制度层面的创新,它有独特的改革背景,它的实施既有积极意义,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

[关键词]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职位分类;聘任制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11)04-0034-03

[收稿日期]2011-07-12[作者简介]蔡冬峻(1980-),男,广东普宁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8级博士研究生。

深圳市是因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城市,也是以改革而著称的城市。近期,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率先实行了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它主要涉及“职位分类”和“聘任制”两项内容。依据《深圳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按职位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将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职位划分为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三大职位类别。”①其中,综合管理类公务员仍沿用传统的公务员管理模式,而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则适用“聘任制”这种新型制度。因此,在深圳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政府管理中,行政执法类与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比重将逐步提升,对这部分公务员管理的有效性将直接决定深圳的政府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本文拟对深圳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的背景和影响进行探析。

行政机关改革行政管理 篇3

摘要:行政生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公共行政的交叉性学科,自创立以来对世界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公共行政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行政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开始阐述,从行政生态学的新视角来分析中国的行政环境现状,试图探寻我国进一步深化行政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行政生态学 公共行政 行政改革

1 行政生态学基本理论阐述

最早将行政学与生态学联系起来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的高斯教授,他在1947年发表《政府的生态学》一书中,提出政府组织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必须要考虑行政生态环境。而真正让行政生态学成为一门学科并且在公共行政学领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的,是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里格斯。他在1957年发表的《农业型与工业型行政模式》与1961年发表的《行政生态学》被评为行政生态学理论的典范。他的主要贡献是利用比较,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公共行政问题。按照里格斯的观点,行政生态学应该是:“研究自然与人类文化环境与公共政策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形的”学科[1]。他研究美国的公共行政主要探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一国所特有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是否会影响到该国的公共行政以及会如何塑造该国的公共行政模式;第二个问题是一国的公共行政模式形成后又会如何反作用于该国的社会文化,这就是“行政生态学”。

下面从三个方面阐述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的具体内容:

首先,影响各国行政生态的要素。里格斯在对美国行政管理研究的过程中总结了会影响到公共行政的五个关键因素,被称之为行政组织赖以生存的“行政环境”。行政管理涉及的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是经济、社会、沟通网络、符号体系和政治制度,这五个方面的行政环境要素都对公共行政都有重要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要素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是居于首位的,经济结构与经济的市场化程度都会深刻影响行政模式。在里格斯的研究中,现代工业化社会中的各大利益群体及社区也对政府和公共行政有着重要影响。网络沟通在信息化时代到来后也显得愈来愈有影响力,这包括社会舆论的力量,公众使用和理解语言的能力和公众的整体文化水平。符号系统实际上则是关于政治意识层面的问题,政治与行政本就联系紧密,一国的政治结构直接影响该国的行政管理。这五种要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国家的行政生态环境。

其次,三种社会形态和三种行政模式。在里格斯的研究当中,人类历史上共存在过三种基本的社会形态,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行政生态环境,而每一种行政生态环境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行政模式。第一种是传统农业社会,融合型行政模式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此时以农业生产力为经济基础,土地的分配与管理是政府的最重要事务,官僚的职位重于行政政策,政治与行政不分。第二种是现代工业社会,衍射型行政模式与现代工业化社会相适应。现代工业化社会政府职能明确,各行政机构分工精细,各司其职,讲求行政效率与科学性,行政的主要问题是谋求专业化基础上的协调与统一。界于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之间的是第三种,里格斯称之为过渡型社会,棱柱型行政模式与过渡社会相适应,这种社会形态有着独特的生态特色,高度异质性、重叠性和形式主义。

最后,重点讲解过渡型社会的行政生态问题。发展中国家处于过渡型社会,战后西方国家试图让发展中国家效仿西方的行政制度,均宣告失败,于是开始对发展中国家行政生态进行研讨。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转型期或过渡期,一切都处在“失范(注释为:‘一种准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2]状态。旧文化被西方思想和文化打破甚至颠覆,新文化没有真正的形成,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出现了严重不协调,引发很多重大的社会难题。里格斯认为过渡型社会中,存在三个重要特征:异质性、重叠性和形式主义。

高度异质性。所谓异质性就是指一个社会在同一时间里,同时存在着不同的制度、行为与观点,而多元社会、多元经济、多元价值导致公共行政的多元性[3]。不协调、不完善、不彻底是此时社会的变革的突出表现。重叠性。过渡型社会中行政机构的重叠现象严重存在,即行政机构不一定产生其应当功能,行政行为往往受非行政标准所主宰,而非由行政标准决定。形式主义。在过渡社会形态中,虽然各种法律制度都在不断的完善,但是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和法令往往不能付诸实施,形同虚设,徒有虚名,传统的思想和理念仍具有很大影响力。

2 行政生态学视阈下中国行政环境分析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环境是事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那么行政环境自然是行政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因此,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模式要和行政生态环境保持一致。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我国处在典型的过渡期,行政环境中的异质性、重叠性和形式主义的表现则尤为突出。

首先,我国行政生态环境的高度异质性。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仅有三十几年的时间。我们在基础差底子薄的情况下,要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同时摒弃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要摆脱计划经济的干扰迅速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并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要迅速提高我们的国民素质及其民主意识,使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个质的飞跃。从社会一般发展规律来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经济运行机制来看,特色的市场经济已经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但是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经济体制改革依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从行政技术上来看,中国政府在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由于行政层级过多,导致的行政不力、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其次,我国行政机构的重叠性。以上介绍的中国行政生态环境的异质性,决定当前我国政府必须承担大量的社会职能。众所周知,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我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所谓的“大政府”对一切的行政事务大包大揽,机构迅速膨胀。尽管我们从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数次的机构改革,但老是进入“膨胀-精简”与“再膨胀-再精简”的怪圈。政府部门较多,职能不清楚。行政审批的环节众多,机构重复建设严重,行政效率低下。

最后,我国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决定,大众的“人治”[4]思想和“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法治观念薄弱。再加上改革开放后近年来的拜金主义盛行,个人私利至上思想的影响,行政人员无视法律、知法犯法,于是出现权钱交易,寻租成风。法律只是一个口号性的东西而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普遍存在。

3 行政生态理论对我国进一步深化行政改革的启示

3.1 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按照行政生态学理论,我们应该由过渡型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而与现代工业社会相匹配的衍射型行政模式要求,市场经济应该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由国家所引导。这事关行政权力的界定,政府应该是“掌舵者”的而不是“划桨者”,在必要的时候实施宏观调控不可或缺,但是不要出现直接干预微观主体的行为。要想成功地让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政府必须避免依赖于严厉的行政调控手段。政府部门能不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真正的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是否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将行政权力关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笼子里,避免不必要的政府干预,“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才能有效防止政府机构膨胀及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才能使市场竞争充分有序发展,保证市场机制有效运转。

3.2 消除公共行政中的形式主义

根据行政生态学的观点,形式主义是指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和法令不能付诸实施,形同虚设,徒有虚名。宪法、法律、条例所产生的效果之间,组织、统计资料与政府和社会的实际、事实之间存在的差异的程度[5]。另外在我们国家,官员或部门通过做一系列表面工夫,而这些工作仅仅为了得到上级赞许,从而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也被认为是形式主义。我国目前处于典型的社会发展过渡期,公共行政同时受到新制度和旧传统观念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形式主义。这要求我们在下一步的深化改革中,将完整的科层制政府理念深入到每一位政府人员的实际行动上,要求公务人员真正做到“职业化”;在权力的实现上,充分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疏通和拓宽人民参与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的渠道,把权力真正的归还给人民。提高公务人员的素质的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实现法治达到规范与现实之间的统一,杜绝形式主义,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6]。

参考文献:

[1]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卉群.里格斯行政生态学与中国行政环境分析[J].当代经济人,2006.6.

[3]杰克·D·道格拉斯,弗兰西斯·C·瓦克斯勒著.越轨社会学概论[M].皮艺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4]彭文显.行政生态学[M].台湾:三民书局,1988.

[5]唐兴霖.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述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3.

行政机关改革行政管理 篇4

1 行政生态理论

所谓行政生态研究, 是指研究一国行政制度与行为时, 不可只从行政本身作孤立地描述和比较, 而必须进一步了解它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影响[1]。行政生态研究理论是19世纪中后期兴起的生态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应用到行政学领域的结果。因此, 行政生态研究的一般理论框架主要由生态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构成。首先, 有机体与其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次, 有机体与其外在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功能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当其中一方的功能发生变化时, 另一方的功能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都要受到影响, 并发生相适应的变化;再次, 有机体与其外在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关系, 即有机体与外在环境间信息交换过程, 呈现出来的一种动态连续性与均衡性状态;最后, 生态研究的泛学科性, 即指生态学研究与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乃至各种自然科学之间具有关联性, 往往要运用这些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才能对特定有机体与其外在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地理解和把握。

高斯认为, 行政生态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到个人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施加某种影响的新满足和新机会”, 因为“它将导致很多人对政府职能的根源、公众态度和管理问题所产生的不同环境做细致的观察”, “通过公共手段建立起某种新体制的基础”, 最终实现其研究目的。“只有以生态的观点才能了解这些国家的政治与行政, 亦即从非行政的因素去观察行政”。由此可见, 行政生态研究的直接出发点, 正在于要使“我们对官僚治体及其他社会制度的探讨上, 将可获得更佳地了解”, 即目的在于要对行政制度及其行为进行更系统、全面地掌握与理解。

2 我国基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

2.1 取得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以“下放权力、转变职能”为重点, 自上而下, 逐步向纵深推进, 取得了巨大成就。

(1) 地方基层政府机构简化有所成效。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从中央向地方政府逐步推进, 撤乡并镇, 精简基层政府规模和干部数量。

(2) 地方政府人事制度、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推进。随着公务员法的颁布, 基层政府机构在改革中能较大范围内推行竞争上岗和岗位轮换, 使多年来机关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状况得到了初步改变, 也促使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3) 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一定的成果。基层政府的角色转变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的建立开始, 在此之后, 基层政府积极鼓励群众学习创新, 从一刀切的管理者渐渐演变为推动发展的掌舵者。

(4) 基层政府管理逐步走向公开化、透明化、法制化。基层政府通过公告栏、广播、电视等媒介, 和基层群众一起学习有关法律、规章;积极传达行政管理活动的办理程序、受理条件、受理时限、收费标准等, 扩大公众监督政府的途径。

(5) 基层行政法制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基层民主选举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制定对于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以及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我国基层行政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进入21世纪, 随着我国加入WTO、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我国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1) 传统的行政惯性成为深化改革的阻力。在意识形态方面, 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形成的坚韧的“吏治—人治”传统, 以及以居于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为精神支撑的、缺乏现代法治精神的文化背景, 形成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文化, 至今仍然左右许多政府官员的思维方式和执政方式;而且, 更令人担忧的是, 在近年来的公务员制度改革中, 由于官员治理模式滞后, 使得与干部选拔制度密切联系的“官本位”文化不仅没有淡化, 反而有强化的趋势。

(2) 缺乏完善的社会沟通体制, 权利形式中存在致命的弊端。目前, 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基层社会中, 民主自治的推进依然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城市社区的自主管理模式中如何界定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农村推进村民自治中如何处理好村委会与党委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都还值得进一步探索。腐败官员的行为、制度导致的政府强权, 使社会的认同度大大降低。如果这种历史和现实早已证明

(下转第342页) (上接第334页)

的错误制度安排不能彻底纠正, 那么, 权利腐败、买官晋爵和“逆淘汰”趋势将无法遏制。长此以往, 其对政府的威信和法制信仰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2]。

3 行政生态理论对我国基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3.1 改革政治制度, 创造生态行政管理系统

针对我国目前的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在不断推进基层经济体制建设的同时, 必须进行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1) 基层政府要积极放权。基层政府部门要在实现近期目标的同时, 不忽视中、长期的战略目标, 避免因小失大;保持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保证地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 基层政府社会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运用市场机制来进行管理, 基层政府的使命是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搞好服务。在生态环境问题上, 要更多地运用市场规律从事行政管理, 减少环境污染的最有效方法是对污染排放者收取排污费, 而不是强制要求停产。

(3) 实现“政治生态”。所谓政治生态化, 就是把政治与生态有机辨证地统一起来, 最终促进政府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政治生态化要求基层政府以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教育方式等对环境保护进行直接干预, 同时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教育方式, 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公众行为的影响又间接影响地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许多基层政府曾因决策失误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这就要求基层政府必须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来维护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促进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3.2 积极落实国家公务员制度, 改造基层行政文化

基层政府要实现“善治”的目标就必须积极落实现有的公务员制度, 确保基层政府的各级官员真正由公民通过自由而公正的选举产生, 从制度上保证政府官员成为人民利益的真实代表。另外, 也必须建立和完善公民约束和监督政府的有效机制, 保证基层政府官员违背大多数选民的利益时, 公民能够按照法律和制度有效地剥夺违法或不称职的官员的权力。在此基础上, 推动现代行政伦理建设, 促进基层公务员观念的根本转变。

3.3 为基层企业创造优良的经济环境

基层政府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切实保护环境资源, 鼓励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 使经济活动的收益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包括资源环境在内的各种实际影响。例如, 政府可以用拍卖排放污染许可证的办法来控制污染量。政府根据人类对某一环境资源的生态需求状况, 先确定该环境资源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 然后通过科学计算和经验估算, 确定该环境的环境容量 (即污染物的排放量) , 这个最大纳污量就是向该环境资源排放某一类污染物 (如废水、废气、废渣) 的所有当事人允许的污染排放量总和。政府可以把这一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公开拍卖, 把排污许可证 (即污染权) 分配给消除污染费用最高的经济当事人[3]。

3.4 加强对可持续发展法规的执法力度

基层加强行政立法工作, 依法行政,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对于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案件坚决予以查处[4]。要把环境作为国家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和财产来管理, 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及收费制度,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同时要积极借鉴国外地方政府的先进环保管理经验, 提高自身的环境管理能力, 严惩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行为, 针对当前执法活动中的薄弱环节, 严格进行执法监督, 使基层行政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5]。

3.5 推进基层“公民社会”建设, 奠定基层现代法制基础

提高基层群众的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与自动性, 是培养成熟的公民社会也是改造行政生态的重要内容。由于公民社会是现代政府建立的基础, 宪政的实施、法治的有效推行, 必须深深根植于人民大众特别是基层农民的普法精神和法律信仰之上[6]。地方政府公共行政的现代化来源于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来源于法治的实践, 因此, 我国加快基层“公民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还权于民”、“还权于社会”, 在于为基层群众创造更多的参政议政的渠道和形式, 发展良好的基层社会组织和团体, 这不仅是现代治理的基本法则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也是我国社会培养成熟的“公民社会”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薛刚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彭文贤.行政生态学[M].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1988.

[4]郭济.中国行政改革的现状和趋势[J].中国行政管理, 2000 (9) :3-5.

[5]陈世香.美国生态行政理论的形成及其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8) :196-200.

行政机关改革行政管理 篇5

姓名:学号:班级:摘要: 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就必须以政治以及行政民主化为基础,同民主制度有机结合。比如在政府对即将解决的重大事务作出行政决策时,都应首先进行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实行社会公示和听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涉及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还要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决策评估,然后在广泛民主参与的基础上对各方加以集中,最后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以保证行政决策的客观公正、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法制化;民主行政;科学行政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已经先后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改革也是不断地深入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行政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改革的艰巨性、风险性加大,改革的环境更为复杂。

一路走来,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显著成效,政府职能转变稳步推进,中央与地方关系得到初步协调,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进一步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与完善,可以说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已经渐渐趋于完善,但是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一)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职责交叉重复,行政执法体制中的多层执法、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现象严重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法律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社会组织自治能力较低,许多本可以交由社会管理的事务仍需由政府承担。在中国行政体系内部,机构设置过细,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权责不清,推诿扯皮,多头管理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致使一些好的决策部署不能及时有效得到落实。上级政府部门出于种种动机往往通过指标考核、项目经费等方式要求下级政府设置与之对口的部门,政府层级过多,导致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多层执法、多头执法等,降低了政府行政执法的规范化程度和行政效率。

(二)受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政府职能转变仍未到位

政府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微观干预依然较多,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速而直接代替企业招商引资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实行行政垄断与地方保护,对不同经济主体实行区别对待政策,严重违背了市场开放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不少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仍习惯于计划经济的管理办法,官僚主义倾向严重,行政水平不高。政府管理透明度较低,往往通过内部会议和内部文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公众缺乏应有的知情权。

(三)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现今,中央与地方之间某些职权划分仍然不科学、不规范、合理化程度不高,使得当前既存在中央权威与统一性不够,中央宏观政策在地方难以得到很好执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问题,也存在中央管的过多过死,发挥地方自主性和积极性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地方权力下放不均等且已经形成梯度分权格局的问题,这种格局导致了地方与地方之间的不平等、不公正,从而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都产生了不利影响。[1]

(五)民主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确立

具体表现在:一是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受“官本位”思想影响,现实行政决策过程中仍然存有严重的不负责任倾向、盲目性和随意性,领导者偏好个人独断专行,忽视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致使行政决策易于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不少地方盲目攀比经济增速而不惜牺牲资源和环境,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屡禁不止等等;二是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任务还没有完成,虽然行政审批事项得到大幅削减,但仍存有大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行政审批项目,在行政审批工作过程中,行政人员行政道德普遍缺乏,官僚主义倾向严重,动辄拖办、不办时有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三是行政问责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还很不健全,一方面,现实中的行政问责与监督往往局限在政府内部,排除了公众和社会的参与;另一方面,也存在政府预算、审计、财务监督不到位,权责不明确,权责不清,有权无责等问题。最终导致了行政执行过程中问责无力和失职、渎职、滥用权力的大量发生并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针对以上列举的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尚存的问题,我认为,我国未来的行政体制改革应该紧紧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一)强化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法制化建设

行政体制改革要真正推进,必须同步进行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也就是运用相关法律机制来规范政府机构设置、职能、央地关系、行政权力等。一要处理好政府机构设置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可以考虑修改行政预算法,规定政府、政府各部门的一切收入,均应进入财政预算内统一管理,政府行政、执法机构不得随意设置收费和罚款项目。同时对党政公务开支严格加以限制,从而有效限制政府随意收钱以扩充机构和乱养人;二要处理好政府职能转变与依法行政的关系,魏建一认为,中国的政府职能应当顺应依法行政的要求,将科学合理的政府职能用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确定和履行政府职能,从而真正做到由法律授权,实现 “职能法定”;三要处理好央地关系调整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寇铁军认为,应从宪法和法律等层面上划分清楚中央与地方各自的事务,规定各自的税收,并以此来规定各自的支出责任,建立一种中央向地方科学、公正和透明转移支付的规则和程序;四要处理好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应把群众参与、专家咨询、集体决策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和行政审批程序的规范化、简约化采用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涉及行政问责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问责和监督应

[2]由人民、人民委托的人大、以及新闻舆论来进行。

(二)强化民主行政,加强行政民主化建设

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就必须以政治以及行政民主化为基础,同民主制度有机结合。比如在政府对即将解决的重大事务作出行政决策时,都应首先进行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实行社会公示和听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涉及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还要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决策评估,然后在广泛民主参与的基础上对各方加以集中,最后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以保证行政决策的客观公正、合理性和可行性。比如在健全行政问责和制约监督机制时,应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韦朋余认为,可以“创造条件让人民有效地监督政府”,一是创造让人民知情的条件,推行行政透明化;二是创造让人民参与的条件,建立真正的“公民社会”;三是创造让人民表达的条件,广开言路,加速推动行政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三)强化科学行政,进一步明确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

更高要求,迫切需要专家学者在深刻总结以往改革经验教训,研究借鉴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经验基础上,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为行政体制改革提供科学理论指导。首先要科学制定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现实目标,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总体上应尽快实现向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转变,加快推进公共行政的民主化,公共部门

行政机关改革行政管理 篇6

“十一五”规划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指出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一个法制的国家,离不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什么中央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个关键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政府的特殊地位和改革的实践来解读。

首先是政府的特殊地位。在200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范恒山强调指出“政府本身所拥有的权力和作为经济社会管理者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政府在发展和改革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必须把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推进改革的关键。”

其次是改革实践发展至今的必然要求。因为改革正处于全面深化和攻坚阶段,攻坚阶段要攻克很多难关,例如金融体制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以及医疗、教育、科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资本市场发展等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连接社会体制改革,又连接政治体制改革,处于中心环节。所以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关键就可以把社会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把全面深化改革带动起来。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制政府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把无限的政府变成有限的政府,使政府成为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力履行相关职责的责任政府;成为致力于为市场主体排难解忧和创造良好环境的服务政府;成为全面依法行政并受法律严格监督的法制政府。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缩小政府事权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缩小政府从事事务的范围。把与政府性质及职能不相符的事务都交给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其中特别是涉及到企业投资、人事管理等方面的事物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方式,继续缩小行政审批范围,能通过核准和登记备案方式管理的一律实行核准和登记备案制度。与此同时,规范行政审批程序,使之尽可能简单快捷、公开透明、科学严谨;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和完善从事经济调节和社会管理的机构,撤销那些直接从事和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机构;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政绩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推行重大决策失误引咎辞职、经济赔偿等制度进一步健全政府管理法律体系,强化对政府行为的监管。做到权责一致,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

专家指出,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重点抓好四个方面:首先,政府不该管的事一定不要管,坚决放开。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其次,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而且要管好。必须明确政府的管理权限,全面履行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包括管理内容、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等,再次,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核心是建立“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最后,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公正、透明的工作制度,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强化行政问责制。

行政机关改革行政管理 篇7

1、行政生态学。

行政生态学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 是指用生态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行政问题, 它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都是借鉴了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学, 行政生态学的启蒙者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 而夏威夷大学教授弗雷得·里格斯将行政生态理论发扬光大, 1961年里格斯发表了《行政生态学》, 标志着一门新的、系统的学科体系的形成即使行政生态学, 同时也意味着行政管理仅限于行政系统内部研究的时代已经结束。根据行政生态学的观点, “任何经济、文化、政治和行政制度等皆为一有生命的个体, 是经过一段漫长的成长过程渐渐演进而来的。也就是说, 在生命的个体之间, 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都存在一种功能的相互依赖关系”。行政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行政生态系统与行政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他将行政生态系统视为一个“生命有机体”, 强调任何国家的行政体制和行政管理都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或有生命的组织系统。它主要研究行政现象、行政行为与行政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关系。

里格斯指出:“在叙述环境对某种主体的影响时, 应同时指出主体对环境的影响, 唯有把两方面相对的交互作用都察看明白, 才算真正建立了生态模式。”彭文贤亦在《行政生态学》一书中提到:“行政生态学应该包括两个面向:其一是探讨各国所特有的社会文化以及历史等诸因素如何影响并塑造该国的公共行政;其二是反过来研究各国的公共行政又如何影响该国的社会变迁与发展。”根据以上理论我们不难看出, 我们在研究公共行政行为时要关注一下行政环境对于行政行为的影响, 行政生态理论为我国的政府行政和行政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一个新颖的模式。

2、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一直把行政体制改革作为一个重点, 以“权力的下放和职能的转变”为重点, 政策自上而下, 逐步向纵深推进, 加强政策执行力度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府行政管理呈现出公开化、透明化、法制化的特点。随着网络飞速发展, 政府的制度政策体制越来越透明化, 各个方面都公开化接受扩大公众监督。扩宽了我国公民参与公共社会行政管理的渠道。基层民主选举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制定对于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以及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以及政府机构简化取得一定的成果。现在我国政府的角色逐步向掌舵者转换主要进行社会的宏观调控, 减少对经济主体的微观干预。在政府机构的改革中, 我们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完善我国政府科层设计, 努力朝着韦伯理论论述的科层发展。

(3) 政府人事制度、公务员制度以及干部人事制度不断完善。随着公务员法的颁布, 我国政府在机构设置以及选材用人方面, 推行竞争上岗和岗位轮换, 初步改善了多年来机关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状况这样也有利于年轻一代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二、我国基层行政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自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体制改革一直作为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 随着我国经济总体水平的不断增长, 我国市场经济外部建模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关键阶段, 同时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1、新旧两种行政形式并存, 传统的行政惯性阻碍了行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由于中国经历了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统治, 这使得“吏治—人治”传统深刻的印记了我们的意识形态。长久以来, 儒家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就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中缺乏现代的法治精神文化背景, 造成形成“官本位”文化根深蒂固, 导致许多政府官员的思维方式和执政模式都受到了官本位文化的影响;更令人担忧的是, 在近年来的公务员制度改革中, 由于官员治理模式滞后, 使得与干部选拔制度密切联系的“官本位”文化不仅没有淡化, 反而有强化的趋势。

2、社会沟通机制不健全, 政府职权行使制度中存在严重的弊端。

就目前来看不管是在城镇还是在乡村基层管理中, 民主自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镇各社区社区的自主管理模式中各级政府职能的界定以及乡村居民村民自治中村委会和党委会之间关系的处理都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然而, 政府官员的腐败以及造成政府强权的制度都会使居民对于政府的社会认同感大打折扣。如果这种历史和现实早已证明的错误制度安排不能彻底纠正, 那么, 权利腐败、买官晋爵和“逆淘汰”趋势将无法遏制。长此以往, 其对政府的威信和法制信仰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

3、政府在做出行政决策时不能充分

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 忽略行政生态的特征。行政决策是指政府为有效地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根据实际需要在可能的范围内对国家公共事务做出分析判断选择和决定。行政决策作为行政管理的核心其正确与否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行政生态学理论认为在进行行政决策时必须考虑到众多的因素诸如人民、地区、科学技术、社会希望及人的性格等。然而, 我国在进行行政决策时往往仅仅关注单一目标忽视了行政生态是一个大的系统这一特征, 存在着严重的单向度现象这就造成了决策在执行严重影响了行政生态系统。

4、国家赋予政府过大的行政权力。

目前, 我国政府仍然可以说是家长式政府, 尽管已经实施市场经济但是对市场经济过渡干预, 使得我国的市场经济中仍然存在计划经济的影子, 这就造成我国市场内商品的价格机制不能够充分地接受市场的调控, 总体来说也就是在我国经济的过热现象中主要是政府操控过热。

三、行政生态理论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根据之前所讲述的行政生态理论, 结合目前我们国家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所存在的弊端, 笔者认为我国在加强经济体制建设的同时必须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继续将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精简政府机构,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 缩减机关工作人员, 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政府科层设计努力朝着韦伯理论论述的科层发展。扩大政府权力下放力度。运用市场机制来进行管理, 使政府认识到它的使命是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搞好服务工作加强宏观调控, 而不是过渡干预微观经济主体。

2、实现“政治生态”。

所谓政治生态化, 就是把政治与生态有机辩证地统一起来, 最终促进政府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政治生态化要求基层政府以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教育方式等对环境保护进行直接干预, 同时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教育方式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公众行为的影响又间接影响地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许多基层政府曾因决策失误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这就要求基层政府必须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来维护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促进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3、解决政府企业不分家、政府过度用力。

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分离, 减少行政对政治相互间的干预, 在完善的责任保障机制的基础上保持权力的必要集中、精干、廉洁、高效并充满活力。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分离, 减少行政对政治相互间的干预, 保持权力的必要集中, 精干、廉洁、高效并充满活力。既要保证单个经济主体利益的实现, 又要保证不损害社会整体利益;要控制环境污染、防止生态恶化、保持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保证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从行政生态的角度来看我国实行行政体制改革是需要各个政府系统相互配合的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它受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制约, 所以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需要与其他社会影响因素相结合来推行与实施。

摘要:行政生态学是行政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它的提出对发展中国家的行政体制发展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介绍行政生态学基本理论, 继而分析我国现阶段行政体制改革现状, 指出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最后运用行政生态学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生态学,行政体制改革,对策

参考文献

[1]彭文贤.行政生态学[M].台湾:三民书局, 1992.

[2]唐蓉.行政生态学视野下的大部制改革[J].湖北社会科学, 2009.2.

[3]张超群.公共行政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6.

[4]赵颖.单伟.论行政生态与基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J].现代农业科技, 2009.24.

[5]薛刚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6]李莉.西方行政生态学理论及其对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启示.理论月刊, 2006.

行政机关改革行政管理 篇8

一、巩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 (财政部35号令)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36号令) , 科学地建立健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资产处置、资产使用、资产调剂、资产评估和资产管理信息化制度,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预算管理, 为解决资产预算管理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应从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以及外部监督上着手加强管理。

1. 加强事前控制, 科学编制资产预算

科学编制预算内容, 关键是要正确把握资产预算的编制依据。增量资产配置应当建立在存量资产的使用和利用上, 因此, 合理的预算编制依据应当充分考虑增量资产配置与存量资产使用情况的匹配关系, 以增量资产激活存量资产。一方面, 编制预算时要改变增量资产配置和存量资产使用无关的状况, 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存量资产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 掌握包括各类资产的数量、分布、使用和利用状况等重要信息;另一方面, 编制预算时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工作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确定单位各类资产的配置标准。最后, 将存量资产使用状况与资产配置标准进行合理匹配后, 提出增量资产的配置方案。

2. 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

资产配置标准, 是指对资产配置的数量、价格和技术性能等的设定, 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预算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迅速制定《松滋市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松滋市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维修和装饰装修标准》、《松滋市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家具和设备配置标准》和《松滋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 对单位的办公用房建设及装修、办公家具和办公设备、公务用车配置进行详细规定.必须强调的是, 国有资产配置标准一旦制定颁布后, 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主管部门应对其资产配置情况加强监督和管理。但同时, 随着经济的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数量和配置标准应有所调整, 以适应其单位履行职能所需物质条件或手段的变化。

3. 细化预算内容

编制资产预算时, 要尽可能的细化预算内容, 以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力。单位预算编制部门应对资产配置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 提出各单位资产预算的具体内容和计划。资产预算应包括资产项目的具体技术参数, 如各项资产规模、类型、构建或处置方式、资金来源等。

4. 严格进行事中控制,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仅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始, 更重要的是预算的执行和落实。为了确保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资产预算一经审核批准, 预算单位就必须严格执行, 这是深化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预算执行必须严格遵照预算内容和项目进度计划, 预算单位要接受财政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 及时对预算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审核。预算执行过程中, 如发现行政事业单位擅自改变资产用途, 或者挪用资产购置资金的, 应立即减少或停止财政拨款, 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同时, 必须强调的是, 预算执行内容一般不得随意调整, 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由于国家政策、单位职能或其他环境因素发生变化, 有时也需要对预算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预算的科学性。预算调整必须遵循严格的审批程序。一般而言, 预算单位需要调整或追加国有资产预算的, 应提前报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 方可按程序调整或追加预算。

5. 加强预算考核和事后绩效评估

资产预算执行结束后, 主管部门应对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考核。预算结果考核既是对此次预算项目执行情况的评价和总结, 也为此后预算项目的编制和申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主管部门应参照预算对资产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考察是否存在预算超支或结余, 并对预算资金使用效果, 资产运行情况和配置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同时, 为了督促单位各部门认真对待预算编制和执行, 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结果应指明责任单位或个人与其业绩进行挂钩。

6. 订制度, 把“三关”, 力求资产收益“颗粒归仓”

对经营性资产管理, 应改单位过去“大头截留, 小头上交”的弊端, 制定办法, 约法三章。一是把严合同关。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出租房屋、商业门面等经营性资产和单位对外投资持有的股权和经济实体由财政部门和单位共同管理, 所签合同, 必须签订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合同文本。二是把好处置关。所有资产处置一律进入荆州市产权交易中心松滋代办处公开交易, 做到资产处置公开透明。规定1万元以下的资产处置由主管部门审批;1万元至10万元以下的资产由财政部门审批;10万元以上的由市政府审批。三是把紧资金关。对于资产变价收入、资产报废和报损的残值收入、资产租赁收入、资产出租和出借收入以及用资产兴办经济实体所取得的收入都必须缴入国有资产收益财政专户,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行政效能

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向管理要质量, 向管理要效率, 不断在管理上下功夫, 内抓机关管理, 抓工作作风, 健全和完善了相关制度。

一是通过总结多年来机关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结合实际对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和补充, 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机关管理控制体系, 使全局形成了“工作有标准、做事有规则、管事有规章、办事讲程序、干事讲效率、考核讲绩效”的良好局面。该制度分别是学习制度、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廉政制度、文件资料收发归档管理、财产财务管理、接待用餐管理、车辆管理、微机及电器管理、信息报道管理、保密制度、环境卫生管理、文明和计划生育管理目标责任制、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

二是全体人员都签定《内部管理责任状》, 加强各科室业务的管理和监督, 规范工作程序、不断健全内部约束机制, 保证各项工作过程严谨细致, 保证全体人员廉洁自律。与每位科室负责人签定《工作目标考核责任状》, 促进执法水平的提高, 确保国资监管的落实。

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篇9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已经历了六次较大规模的行政管理体制方面改革。1982年的改革, 主要是出于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的需要, 着力改变机构臃肿、层次繁多、人浮于事等状况, 明确行政、事业、企业的界限, 精干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1988年的改革, 首次提出转变职能这个概念, 裁减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设专业机构, 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1993年的改革, 是在适应十四大提出的市场经济建设要求的背景下, 提出进一步改革计划、投资、财政、金融管理体制, 撤并了一些专业经济部门和职能交叉的机构, 将一部分专业经济部门转化为经济或服务实体, 将综合经济部门的工作重点转到宏观调控上来。1998年的改革, 在转变职能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实行政府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以及直接管理企业的脱钩, 同时为适应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的财政困难, 大幅度裁并国务院组成部门, 精简人员编制。2003年在加入WTO的背景下, 着重对国有资产管理、宏观调控、金融监管、流通管理、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体制进行了调整。2008年的改革着力从完善宏观调控体制、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改革等方面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这次改革取消、下放、转移了中央的2 400多项审批职能。可以说, 经过这六次行政体制方面的重大改革,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 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 从国内、国外两个层面看, 在当前国内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对行政管理体制提出更高要求, 以及国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改变对中国在世界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大环境下, 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仍具有较多问题,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已经到了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

就政府结构而言, 行政部门的设立仍然以经济管理部门多、社会管理部门少为主要特点, 残留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子, 导致了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社会服务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就政府的职能来说, 对市场干预多仍然是突出问题, 既限制了市场的活力, 又为腐败铺就了温床;就政府的管理手段而言, 行政手段仍然作用突出, 对经济手段、法治手段的使用比例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 一方面限制了市场的活力和运作效率, 约束了市场经济能量的进一步释放, 浪费了大量的经济、社会资源, 另一方面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影响了政府的公众形象和公信力。

2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内涵

美国学者蒙哥马利认为, 行政改革是一个过程, 是指调整行政机构与社会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或者行政机构内部的关系, 改革的目标和所提出的各种弊病都随着政治情势的不同而改变。在新时期, 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根据当前经济社会的焦点、矛盾, 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点确定在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继续推动大部制改革上。

所谓转变政府职能, 即建设服务型政府, 将政府职能定位于提供公共服务, 转变过去对市场等领域的过多干预、对社会公共领域的关注不足等问题, 使政府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维护者, 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而职能的转变, 重点是减少审批, 理顺事权, 需要进一步的简政放权, 解决权利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把行政管理中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适当放开, 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相互制约、监督有力的局面。要实现这种局面, 一方面需要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另一方面需要推进大部制的改革, 形成部门间既协调统一又相互制约的扁平结构。

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 需要注重两个规律, 一是尊重执政规律, 即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使政府按照行政权力运作特点科学运行, 忠实执行党的决定和意志, 尽量避免以行政形式干预行政权力运行, 以防止陷入行政事务繁乱、弱化行政能力的局面;二是尊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 深刻把握人民群众这一执政基础, 在行政管理改革中, 继续发挥善于利用群众路线加强和深化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的优势。

3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与举措

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简政放权, 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需要从优化政府部门结构, 向市场、社会、地方放权, 以及完善监督机制3个层面入手, 这3个层面相互关联又相互促进。政府部门的放权, 需要进一步地理顺和优化各政府职能部门, 同时良好的监督机制才能保证简政放权的顺利进行。

1)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完善政府职能。组织结构决定政府的机构、职责、编制等行政资源的配置形式、相互关系及运行效率。针对当前政府结构中存在的职能交叉、权责脱离等问题, 在政府组织结构改革上, 需要进一步简化职能部门, 优化机构设置, 继续推动大部制改革, 改变管理过散、分工过细的机构, 对职责交叉重复、相互扯皮、长期难以协调解决的机构进行整合调整,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在政府的职能方面, 需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和责任, 理顺上级部门、垂直管理机构与下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职责关系, 强化决策机关、执行机关与监督机关之间的制约协调关系, 建立适合各级政府、各地区、各部门的绩效管理与行政问责制度。

2) 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地方的关系, 明确政府职能边界。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来看,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价格的决定性作用, 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对市场的直接干预, 减少行业进入的前置性审批, 加强质量、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标准等方面的一线监管, 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来看, 在目前民政部门、主管部门双重管理体制下, 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渐渐成了与主管部门“合署办公”的半官方机构, 行政部门权利外延的“二政府”“养老院”“小金库”等问题, 将行业协会这类社会组织从行政部门完全剥离出来, 加快实施政社分离, 从政府治理向政府管理转变, 推动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 以向社会购买服务、加强监管和引导、建立完善适合公众参与的制度性框架等方式, 调动社会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 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从各级政府的关系看, 关键是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尤其是实现事权与支出责任之间的匹配。

3) 完善监督机制, 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一方面完善相关责任、监督体制。建立人民银行、统计部门、审计部门向全国人大定期汇报制度, 凡不涉及国家安全的统计数据及计算方法, 应及时公开;总结有关经验, 完善地方政府定期向人大汇报工作机制, 推行电视、网上直播等做法, 有效提高政府运行透明度;在公务人员的监督方面, 要提高政府运行的透明度, 扩大各级政府在三公经费、转移支付等领域的公开内容, 详细公布各级政府财政收支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完善相关的司法保证制度,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行使行政诉讼手段, 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选取“民告官”典型判例, 进行适当宣传;鼓励公益诉讼, 允许集体诉讼, 以减少上访和群体性事件。

从大部制改革谈行政改革发展 篇10

一、大部制的内涵及背景

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 即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 将那些职能相近的部门、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 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 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 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大部门体制改革始于2008年, 中央及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大部制改革。2012年11月,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提及大部制。2013年2月, 新一轮“大部制”改革方案起草已基本完成, 将在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上提交讨论。

十七大报告提出“大部制”改革的思路, 是对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举措;它可以化解政府部门中存在的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矛盾以及权限冲突, 有助于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简化公务手续和环节, 提高政策执行效能;也是国外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

大部门体制是大部门体系和机制的有机统一, 缺一不可。大部门体系是一种由核心化的行政决策中枢及其办事机构、综合化的政府组成部门、专门化的执行机构三个要素形成的政府组织架构。大部门体系应采取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大部门体制的实质是一种政府治理模式。大部门体制改革应该是政府组织架构调整与政府运行机制再造的统一。

美国联邦政府在2003年前, 内阁长期保持14个组成部门。英国是发达国家中较早实行大部门体制的国家。部门数量维持在18个左右。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如俄罗斯、阿根廷、印度、印尼、埃及、巴西和南非等国家, 中央政府组成部门的机构数量相对较多。实行大部门体制的有俄罗斯和阿根廷, 其他几个国家中央政府组成部门都在20个以上, 印度最多, 超过40个。

二、大部制改革的由来分析

大部制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它的由来应追溯到改革开放,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 政府对市场的管理职能也发生重大调整, 从微观控制转变为宏观调控, 在这个调整中, 政府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部门设置从多到少, 从少到多, 经历过反复的尝试期, 国务院部门最多时达到100个。权力过分细分, 部门职能出现交叉重叠, 为部门之间推脱责任提供了借口。

从1982年政府机构改革提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实现干部年轻化”到2008年第一轮大部制的正式实施, 部门在合并, 人员在年轻化、知识化, 可是人员编制一直处于冗余状态。那是什么因素正阻碍着行政改革。威尔逊认为重要的是人民主权。无法否认, 在任何地方当尊重舆论被当作政府的最高原则时, 其实际改革必然是缓慢的, 并且一切改革都必然是充满妥协的。在美国一个提倡自由和民主权利的国家, 或许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在达成一项协议或制定一条律法的过程中充斥个太多利益体的自身利益, 问题到最后不外乎妥协和流产两种可能性。在我国呢?一个完全不同制度的社会形体, 行政改革一直都是高调呼吁的课题, 而实际效果并未如我们所期待般的发生。这其中的原因必然是多方面, 如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改革的力度不到位、执行的决心不足等等, 但在我国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应该是人民主权的不到位, 平民阶层很少关注政治或者说没有能力与资格参与到政治领域, 如果可以获得安身立命的可能, 那么政治几乎与他们无关。渐渐地就出现这样一些群体事件——城管打伤老人引发围观群众暴动、江苏“7.28”事件以及近日的四川泸州市的“10.17”事件。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大型暴动事件, 是因为我们的行政执法者触动了普通民众的心理底线, 他们危害了老百姓的生命权甚至可以说是生存权利。此时, 人民的主权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 呼吁开展行之有效的行政改革, 但并未达到质变的要求。普通大众依然只是三分钟热度, 随着事件热度的下降也慢慢回复前一阶段的状态。

当社会发展中出现种种不和谐的声音, 行政改革的步调必然要求加速, 改革的力度也有必要加重。在向服务型政府的发展中, 实现大服务, 小政府的转变。借鉴国外诸多国家的改革经验, 大部制改革应该是实现小政府的职权集中、职能调整的有效路径。

三、行政改革的应然道路

行政改革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很多为实现国富民强梦想的改革。有的国家成功了, 使他们的国家走上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也有的国家失败了, 导致他们的国家走上分裂亡国的路程, 国家因为改革反倒后退很多年, 进而与改革成功的国家的差距越发拉大。20世纪80年代, 世界上出现了两场引人注目的改革:一是邓小平同志领导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高速发展的30年, 中国经济从世界末端走进前三, 人民物质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一个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民主化, 人民高唱民主让整个国家走向分裂。

改革必然有成有败,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改革是一场比革命更加艰巨的进程。革命目标明确、政治问题简单, 敌我双方阵线很明了。相较之下, 革命是一种比较简单明了的行为方式, 但是, 暴力革命并不符合现实的环境。和平年代的中国, 自下而上的变革是一种非常缓慢的变革过程。因为在一个社会中, 一方面, 来自下层的非主导意识形态的变革会遭到主导意识形态的压制和破坏, 另一方面, 变革的效应渗透到主导意识形态之中会遭到层层的阻碍,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推翻旧有制度需要一个适当的契合点, 这个契合点换一种说法应该就是“质变”的时机。尽管缓慢, 但一旦变革的时机来临, 其速度和频率的加快将是十分显著的。社会形态的固态化受到不断发生的突发事件所影响, 必然导致形态发生结构性的调整。

就目前的国情而言, 我们更多只能采用自上而下的自我更新方式。它通常由控制统治权的团体成员通过对官方意识形态的改革, 使改革影响扩展到民间的意识形态, 从而实现整个团体中意识形态的全面转变。这种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存在外来的强大威胁, 在我国能够引发自上而下改革的外在因素频频显现, 诸如社会公平、贫富两极化、地区差异、房地产泡沫等等。贫民大众的仇富心理得到极大的膨胀甚至社会大众普遍出现心理扭曲的情况, 种种事件的发生加剧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从公共危机视角来看待已然发生的事件, 这明显是在触动预警行为的前兆。换一个视角来看这些问题, 我们希望当局能看到群众人民心中的恐慌, 然后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来过渡社会发展的阵痛期。

推进政府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 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难以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作为老百姓虽也深知改革需要过程, 但是作为人民大众期望在每阶段的改革中都能切实感受到变化中的受益。因为任何变革, 如果仅仅是上层结构进行调整, 仅仅是上层利益团体的利益重新分配, 那这样的改革, 人民是不会接受的。只有在明确改革目标后, 重在创造条件, 积极稳妥地推进, 成熟一项推进一项, 由此真正释放出强劲的改革红利。

摘要:大部制改革在十七大召开后走进大众的视野, 一度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推行大部制, 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成熟先行, 把职能转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纵观行政改革发展路程, 由注重管理向注重服务转变、由注重意识形态向注重发展效果转变过程中, 其转变有诸多原因组成, 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原因, 也有人民主观诉求的原因。不论何种理由, 这些都指引着我国行政改革的逐步实施。

关键词:大部制,行政改革,行政效率,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睿, 沙蓉.大部制:缘起、挑战与前瞻[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8 (04) .

[2]吴永, 刘飞.关于我国大部制改革的理论探讨[J].理论导刊, 2008 (05) .

[3]蔡曦亮.中国大部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3) .

[4]朱向东, 朱峻.日本的大部制改革[J].党政论坛, 2008 (03) .

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改革 篇11

摘 要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加速政府信息化建设,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一种世界性潮流,也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电子政务的建设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它不只是信息技术在政务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是政府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最终实现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目标。

关键词电子政务 行政管理 改革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革命不仅引发了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变革,带来经济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还将导致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也正在影响和改变政府的管理方式,在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务”被列为第一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政务在政府管理变革中作为核心技术理念在政府部门广泛应用,而电子政务的发展也正对政府管理的技术、公共舆论的引导、公共话动的参与以及公共部门的形象等方面提出挑战。在公民社会不断发展壮大的背景下,社会公共问题的解决已不再局限于政府这一唯一的行为主体,而更多地向多元治理主体转变。

互联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给当今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发展、公民生活以及政府管理等方面,互联网络正在逐渐改变以往的政府管理模式和社会公民参与政治模式。从世界范围来看,对信息的管理正在取代对生产的管理而成为管理的重点,而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政府作为国家的组成及各种信息的交汇点,既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主导因素。

自20世纪90年代电子政务产生以来,政府管理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等在电子政务发达的国家得到了革命性的改变及推崇。对于政府管理而言,由韦伯所推崇的“官僚制”范式在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向现代社会管理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困境与挑战,网络技术的变迁,尤其是电子政务的发展使得官僚制组织形式、形状、性质和活动规则等不得不发生改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政府信息化处在关键和核心的位置。这是由政府在推动国家信息化中的主导地位和特殊角色,以及政府管理对信息的广泛依赖所决定的。

二、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就是政府及其他公共管理主体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和其他先进技术,对自身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以提高内部协调与管理的效率,以及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从上述的电子政务的内涵中,我们可以看出电子政务的特征是具有网络性、技术性的新型管理,电子政务的顺利实施,不仅是个全新的技术概念,而且是一种崭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电子政务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观念,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政府管理流程进行不断改造和完善的过程,从而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了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务的实施,对于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带来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影响: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对内外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上得到充分的应用,推动政府管理现代化,变革政府组织决策方式,使行政系统建立在外界的互动基础上等等。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由传统府职能向现代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的转变。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网络的智能化、联结性和超时空等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信息网络一方面把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地域联结成一个整体,产生网络聚合和扩散的双向作用,使信息的沟通方式、资源的配置途径发生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信息网络还可以消除时空的距离,使信息资源能够在同一时间传输到世界各地。这此本质特征决定了基于信息网络的电子政务的各种社会效应以及政府管理的改革创新发展方向。

三、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

电子政务视角下的政府管理则是一个上而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顾客导向和结果导向,主张以多元的、民主的、协作的行政模式管理公共事务。政府治理的实质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合法性认同基础上的合作。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改革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几方面:

(一)电子政务的实施有利于管理观念发生变化

电子政务的应用、实施,将使政府管理观念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使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的特质就在于是服务型政府,即透过电子媒体创新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引人市场机制,推行公共管理社会化和公共服务市场化。

电子政务的实施有利于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建立一个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传统政府的工作模式是以政府为中心,而电子政务的实施将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即以公众为中心,以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把公众作为客户来管理和服务。通过电子政务的实施,政府将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对公众意见和要求的反映速度也大大提高。所以说,电子政务的实施叫以强化政府的公仆意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二)电子政务的实施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

电子政务将大大降低政府传统办公设备的开支以及公务处理成本。虚拟办公、无纸办公的出现,无疑将减少办公楼宇的建设和维修费用,减少购置办公设备的财政支付,以及为组织成员提供交通工具或交通补助的费用。同时电子政务可以快捷地进行跨部门甚至是跨地域的电子交换作业、公务活动的连线输送、电子邮递、办公自动化、公文电子化处理,并做到用固定的软件进行公务统计、整合不同政府部门的资讯、政策能够迅速下达、信息能够做到动态收集和动态处理,将大大的降低管理和服务的成本。

电子政务使得组织内外资源连为一体,降低管理活动和社会活动成本。电子政务中网络把全国或全地域的行政机关联接在一起办公,达到众多资源如信息、人力、知识、创新方法等的共享,也减少了有形资源如机构组建、会议设施以及在不同部门和地域的来回奔波等的重复建设和浪费,真正达到“大而全”而不是“小而全”和条块分割。

(三)电子政务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政务实际上是一种粗放管理方式,以高成本、低效率为标志。粗放的管理常常导致官僚主义现象,这种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单纯地用缩编进行遏制是不可能完全成功的。与之相比,电子政务则是一种集约管理方式,它的应用将大大减少管理的中间层次,使中间层次的机构与人员失去存在价值,将改变传统的人海战术,使行政组织规模大大缩小,精简机构与人员的力度会更容易达成。电子政务使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最充分地利用,这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以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大的产出。

另外,电子政务还使得相似部门、层次之间的办事规则标准化和程序化。对出于本位主义、地方主义、部门主义的一此烦琐规定则加以废除,使政策保持更人程度的统一性。同时,电子政务要求增加工作人员的自主性 ,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决策,从而使职员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四)电子政务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政务公开与信息公开

电子政务不仅可以确保行政系统内部的信息共享,更主要的是可以实现行政系统与社会各界乃至全世界的信息共享。政府通过自己的网站提供大量的公共信息,在网上发布公告,公布政府的法规和政策,领导人的基本情况,政府的行为倾向,特别是重大问题做出决定前在网上公布,让公众广泛参与讨论,经过反复酝酿,最后作出决策。公众通过政务信息上网,社会各界和公众可以便捷地得到政府的有关管理法规、政策和各种便民服务信息,政府组织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得到关于管理活动的信息反馈,并利用有关的社会信息资源改进管理。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实现了政府行政系统与外界的信息共亨。使实现政府相关信息以及政府业务流程处理的公开化,从而可以加强对政府行政过程的监督,减少传统政务工作的暗箱操作,实现政务的公开化。

(五)电子政务的实施有利于决策民主化

电子政务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在组织内部,层层参与决策、人人参与决策,智囊团和专家人员的意见得到及时反应,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会人人提高。在组织外部,公民和利益群体可以通过网络有更多机会了解政府在做什么,在怎么做,并叫以通过多种方式,如电子民意调查、电子公民投票、电子选举、电子邮件等,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可以及时反馈自己的要求。电子政务推动了政府与公民的直接对话,方便了政府能听取各方面意见,从而集思广益。另一方面政府在网上开放的姿态与方便的技术手段促进公民了参政的兴趣,使公民山顺从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从而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绳丽慧,姜晓华.浅议电子政务与管理改革.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王守炳.信息网络发展对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和冲击重庆行政.2001.

[3]杨世运.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对策.中国科技论坛.2001.

简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 篇12

现代公共行政, 作为核心主体的政府开始全面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 注意防治垄断, 对关系到公民切身利益的产品进行质量监督, 对市场进行有力监管。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应着眼于提高政府合法性地位以及在社会管理中的恰当定位, 扩大公共服务的范围。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只有深入到政府职能这个核心层面, 才真正改变计划管理体制的运行方式, 实现体制的创新, 使政府成为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全面履行相关职责的责任政府, 成为致力于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和创造良好环境的服务政府, 成为全面依法行政并受法律严格制约监督的法治政府。

第一, 科学配置职能, 优化、精简政府结构。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分开。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要改进政府经济调节方式, 彻底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以及主要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方式, 要坚决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市场、企业、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 在市场失灵时通过“看的见的手”实施宏观调控。着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第二, 转变市场监管职能, 形成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重要资源、国有资产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 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竞争秩序。

第三, 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 强化社会管理职能, 完善社会政策,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 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加强应急管理系统, 协调社会利益和化解社会矛盾, 培育和规范社会组织。

第四, 继续加强和规范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采取得力措施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需求。把保障人民群众必须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科技服务、社会保障、公共文化、基本生活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作为各级政府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能的切入点, 建立有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加大政府对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 合理分配中央和地方的公共服务职能, 实现人人享有公共服务的目标。

第五,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遵循有利于调动和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 坚持配套改革, 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 加快培育社会中介组织, 将大量技术性、经办性职能交由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承担, 为政府机构改革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 法律的路径

以法治化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 有效消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人治因素的影响, 将原则的要求落实到现实生活的实处,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行政机关应该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秘、诚实守信、严格遵循、权责一致等六项基本要求。

第一, 完善立法。加快编制立法进程, 实现机构设置的法治化, 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行政立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必须以人为本, 必须符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 必须遵循并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定期清理法律法规, 提高法律质量。

第二, 严格执法。法律法规一旦生效, 必须得到全面、正确实施, 违法必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起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度;建立行政执法案卷制度;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继续抓好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工作, 继续搞好综合执法试点;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认真贯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

第三, 完善法律监督, 改善法治环境。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予以监督, 保证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制度, 规范行政复议程序, 提高行政复议功能, 健全行政复议的激励机制, 保障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3 管理的路径

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创新, 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 体现在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了适应内外环境变化所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而对自身的管理方式、运行机制、业务流程、工作方法、技术手段等诸多方面所做出的创造性调整和变革。要依照公共管理要求转变政府管理模式, 立足国情, 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经验,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家政府理论, 确定管理和服务方式创新, 提高政府绩效。

第一,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 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政府文件公开, 行政会议公开, 行政程序中对当事人的公开, 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等四个方面。实行政务公开应坚持民主性、规范性、广泛性、彻底性的原则, 完善政务公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 围绕行政主体基本情况和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的程序、方法、结果等事项, 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内容。编制政务公开目录, 丰富和规范公开形势, 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 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

第二,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管理和服务方式。深化电子政务的应用, 进一步扩大电子政务公开范围和内容, 及时准确的发布政务信息;推动利用系统互联互通, 充分发挥电子政务效能;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政府网络, 统筹规划, 整合资源;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贯彻“积极预防, 综合防范”的方针;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人才培训;建立有利于电子政务合理建设、科学管理、有效运行及维护的良性运行机制。

第三, 规范和发展行政性服务机构, 提高政府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效率。对行政服务机构进行合理的法律性质定位;明确行政服务机构的职、权、责;理顺行政服务机构的管理体制;创新行政服务机构的组织文化建设。要加强对行政性服务机构建设的政策指导,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加强管理规范和监督检查。

第四, 推进政府流程再造。打破以部门职能和分工为导向的公共服务流程设计模式, 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 围绕公共服务的绩效与结果进行政府流程设计, 推动政府组织再造;推动公共服务岗位与程序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不断优化公共服务的流程;运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公共服务流程的有效整合, 推动公共服务的信息化。

第五, 运用现代行政管理方式。利用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现代行政管理方式, 降低管理成、提高工作效率。明确行政计划的法律依据, 完善行政计划的程序, 重视对行政计划的救济, 充分利用行政规划指导协调行政管理;完善行政指导立法, 转变传统观念, 确立行政指导的基本原则, 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 完善行政指导的制定程序, 提高行政指导的效能, 完善行政指导的救济途径, 保障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重视发挥行政指导的柔性化行政调控作用;正确认识行政合同的性质, 完善行政合同的立法, 加强对行政合同的监督, 在行政合同制度中引入诚信原则, 完善行政合同的救济机制, 通过行政合同实现政府与社会良性发展。

总之,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要从国情出发, 遵循渐进性、适度性、关联性和合理性的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 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 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分类指导, 因地制宜;注重学习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 不断探索, 大胆创新。

摘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新形势下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因素和中间环节, 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前提,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

上一篇:全资子公司下一篇:汽车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