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建设金融管理(精选10篇)
体制建设金融管理 篇1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 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稳步前进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 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加快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民间金融和谐发展, 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推进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 以农村金融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一、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金融有效供给不足, 这个不足既包括结构上的不足, 也包括数量上的不足。要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首要任务就是要构建一个全方位供给、多层次服务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第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增加农村金融的资金供给。要进一步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 采取差异化策略鼓励产业资本和民营资本在农村兴办对应不同层次金融需求的农村金融机构, 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金融供给;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立法和培育工作, 调动并尊重农民参与农村金融交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保护民间金融合法利益的基础上, 引导、规范其科学发展。第二、激励扶持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 满足农村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范围应有所侧重, 使农村的金融需求都有对应的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来满足, 避免出现金融机构扎推利润高的金融项目而利润低的项目无人问津的现象, 其中, 政策性金融应侧重为农村中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性质的融资需求提供金融服务, 确保农村公共产品的稳定供给。第三、要逐步建立起覆盖全部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与金融网点体系, 确保农村地区金融全覆盖。根据我国各地的地理环境、人口密度、经济水平等条件, 因地制宜的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农村金融网点体系, 确保农民能就近获得存储、信贷等金融服务, 切实消除部分农村地区金融零机构零网点零服务的现象。
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与农村金融运行发展交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社会、经济、法制、文化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 是农村金融良性发展的首要条件。
第一, 在统筹城乡、以工促农的大背景下, 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增强农村经济实力, 夯实农村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 发展规模农业和效益农业, 延伸产业链, 提高农业科技的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大对农业生产设施的投资力度, 加大对农业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 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城镇建设, 提高城市化水平,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第二、健全农村金融法治体系, 建设农村金融的法制环境。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金融机构自愿交易、平等竞争的农村金融法治体系, 以完善农村金融产权制度为中心, 突出农村金融机构的主体地位, 切实保护农村金融机构作为股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 完善农村金融稳定机制, 督促农村金融机构稳健经营, 保护储民、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处理好政府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关系, 强化依法行政和合法竞争意识, 为农村金融机构营造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第三、建立健全农村征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通过协调工商、税务、财政、审计、银行、公安、法院等职能部门开放数据, 组织建立基础数据库和检索平台, 形成大规模的征信数据共享网络;推进信用法制体系建设, 为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搜集、保存、评级、服务等业务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修改和完善涉及信用方面的法律的有关内容, 特别要强化其中的惩罚性条款, 建立社会失信惩戒及守信激励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农村居民商业信用意识的宣传和培养, 强化有偿金融服务意识, 采取金融联结等方式培育发展乡村征信中介, 建立以生产小组、队、村、乡为平台的农村居民征信系统。第四、积极推进农村担保方式创新, 扩大有效抵押品范围, 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合法流转, 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农业保险等物品的抵押方式, 扩大有效抵押物范围;积极创新担保模式, 探索建立由政府出资组建的政策性的、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商业性的、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合作性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 探索建立以农业保险为抵押载体的保险抵押模式。
三、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企业制度
金融企业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村金融资金和服务的供给主体,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和支持作用。现代金融企业应具备明晰完善合理的产权结构、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创新型的人力资源机构, 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健康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也是现代金融企业应有之义。
第一、现代农村金融企业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具有明晰完善合理的产权结构。在国家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金融的大背景下,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国外战略投资者参与农村金融机构, 不仅有利于动员资本和扩张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实力, 而且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保持灵活的经营机制, 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第二、现代农村金融企业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内部要具备完善的治理结构, 拥有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金融企业内部要设置权力制衡机制, 使控制权处于均衡状态, 形成良好的约束机制, 使农村金融机构的决策行为不至于扭曲。第三、现代农村金融企业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拥有良好的、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结构, 使之不仅能够满足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竞争要求, 而且要满足未来金融创新的要求。第四, 现代农村金融企业还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在财务上必须具备可持续性。农村金融机构通过自身业务结构的合理调整、不断的金融创新、提供各种符合农村需求的金融服务, 实现财务上的盈利, 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第五、现代农村金融企业还要求农村金融机构拥有健康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 借助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四、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我国农村金融经过三十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但是, 农村金融机构持续不断的创新与风险管理要求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与时俱进, 规范并引导农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
第一、构建以控制风险为核心、适度监管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以控制风险为核心, 构建由农村金融监管机构、政府、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和中介组织构成的外部监督与管理, 金融机构自身的内部控制以及辅助监管相结合的立体式、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监管组织网络体系, 分别从行政规范、社会指导、自我约束和市场约束四个层面构成正常、有序运行的农村金融监管网络;监管当局应根据被监管的农村金融机构潜在影响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 并赋之以不同的关注程度, 合理分配监管资源;适度监管, 在监管原则和监管规则之间寻求平衡点, 避免过渡监管抑制农村金融机构的创新。第二、构建与金融混业经营相适应的农村金融监管模式。混业经营是当前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证券、保险在我国农村的快速发展, 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势必被混业经营模式所替代, 构建我国农村金融混业监管模式, 协调、整合、共享各个监管主体的信息和资源, 避免政出多门所导致的政策不一致和监管中的重复与遗漏。第三、建设农村金融监管的外部大环境。金融监管能否取得成效不仅仅取决于监管者的主观意愿, 它还取决于一些外部因素或前提条件。当前要做的主要是培育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环境, 减少直至杜绝行政对农村金融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涉;修定与完善有助于公平解决争议的长期实施的商业法律体系;建立有效、独立的司法部门和接受监管的会计、审计和律师行业;建立安全、有效的农村金融支付和清算系统, 确保农村金融交易的清算;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 培育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培育适度的系统性保护机制, 建立与完善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 对农村金融机构在出现经营危机时进行适当保护, 避免发生金融风险。
五、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扶持政策
为弱势产业和弱势经济主体提供金融服务, 势必决定了农村金融的弱势金融地位, 内生决定了政府对其必要的政策扶持。
第一、政府要继续完善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投入, 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增加农业产出和生产者劳动剩余, 确保农业收入稳定增长, 从而提高农业的信贷效益。各级政府要承诺保证财政对真正惠农而非惠全民的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政府要本着公共服务城乡公平的原则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事业的投入, 尤其是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 提高农民创造财富的素质和能力, 降低其因病致贫返贫的概率和风险。第二、政府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 对真正的涉农贷款实施税收减免、费用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只针对涉农贷款项目实施, 不管发放涉农贷款的金融机构是否为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继续完善农村金融的统计政策, 完善农村金融绩效激励相容机制, 加大对涉农贷款的统计和监督, 确保该项政策的有效运行。第三、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的普责制。农业和农民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低效益, 低效益的金融服务由农村金融机构独自承担, 有悖于金融公平, 也不利于农村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 其结果必然造成农村金融机构的离农和远农, 因此, 要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的普责制, 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全部金融机构的金融支农责任, 规定金融机构必须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农, 金融机构可以直接发放涉农贷款, 开展涉农金融项目, 也可以通过购买发放涉农贷款的金融机构的股票或债券等方式间接发挥金融支农作用, 这既有利于实现金融公平, 又有利于农村金融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有利于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吴晓灵:建设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促进农村金融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 2009 (1)
[2]甄朝党: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建立现代金融制度[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
[3]王 朴: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探析[J].特区经济, 2008 (8)
[4]李 林:中国金融监管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5)
[5]蒋定之: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8 (1)
体制建设金融管理 篇2
一、我国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
1996年12月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对资本项目外汇进行严格管理。
二、外债管理
(一)外债与外债管理的概念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定义,外债是指在任何特定时间内,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责任的债务,包括本金的偿还和利息的支付。
外债管理是指一国政府对外债及其运行加以控制和监督。
(二)外债总量管理与结构管理
1.外债总量管理
外债总量管理的核心,是使外债总量适度,不超过债务国的吸收能力。外债的吸收能力取决于债务国的负债能力和偿债能力两个方面。前者决定债务国能否将借入的外债消化得了,使用得起;后者决定债务国对外债能否偿还得起。
目前,世界各国用来监测外债总量是否适度的指标(债务国控制外债总量的警戒线)主要有:
负债率≤20%
债务率≤100%
偿债率≤25%
短期债务率≤25%
(1)负债率,即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其公式为:
负责率=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当年国民生产总值×100%
(2)债务率,即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与当年货物服务出口总额的比率。其公式为:
债务率=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当年货物服务出口总额×100%
(3)偿债率,即当年外债还本付息总额与当年货物服务出口总额的比率。其公式为:
偿债率=当年外债还本付息总额/当年货物服务出口总额×100%
(4)短期债务率,即当年外债余额中,一年和一年以下期限的短期债务所占的比重。其公式为:
短期债务率=短期外债余额/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
2.外债结构管理
外债结构管理的核心,是优化外债结构。外债结构是指外债的各构成部分在外债总体中的排列组合与相互地位。
外债结构的优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外债种类结构的优化。
②外债期限结构的优化。
③外债利率结构的优化。
④外债币种结构的优化。
⑤外债国别结构的优化。
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的思考 篇3
【关键词】金融管理体制;监管真空;风险意识
及时完善扩充金融管理体制的内容有利于保障动态化的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从而稳定金融市场。“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要深化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金融的监管改革和地方政府对金融的管理,从而加强政府对新兴金融机构的监管,避免监管盲区。所以,金融体制改革要在社会经济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才能实现对各种新生的金融机构的全面监管,引导金融市场稳健持续的发展。
一、地方金融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管理体制从无到有,并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2004 年,省级政府开始接管农村信用社,2006 年,地方政府以国务院批准为前提,开始负责处置地方的金融风险工作,2008 年,爆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各地方政府更加重视对金融机构的管理,地方经济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更多的依赖性。为了挽救金融危机带来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动荡破坏,2009年到2010年底,国家陆续投资“4 万亿经济计划”和相关刺激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带动了经济的复苏与发展。随后,民间资本开始崭露头角,并开始规模化的发展,快速发展中的民间金融给经济带来许多隐性的金融风险,从而爆发了2011年的多个民企老板跑路的社会现象,再次震荡了市场金融。当前,网络经济普遍存在,催生了网络金融市场,网络金融的虚拟化的交易方式普遍存在,很多金融诈骗隐藏其中。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鼓励下,网络微商交易也普及开来,它是一种无地域限制的网络经济交易,自然会有一些发展弊端,例如网络交易的监管问题。因此,政府在金融方面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就显得尤其必要。
为了加强对地方金融的管理监督,2009年,各省区开始设置金融办,以负责金融管理方面的工作;然而这些“金融办”只有少数发展较好,是真正为地方金融服务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政府所赋金融办的行政权利有限,从而不具备对地方金融机构的足够的约束监管能力。设置金融办这样的协调机构的初衷是:为地方企业的体制改造提供便利,配合监督部门,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以维护市场金融秩序,做好金融机构的协调管理工作,配合国家实施货币政策。
2.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问题体现
(1)政府信用缺失问题
当前各地的融资平台都显示出许多的不规范性问题,主要原因是国家最高职能部门尚没有制定出可行的、统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例如,当前地方性的贷款主要用于:第一,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日常流转方面;第二,此贷彼用,贷款合同上的贷款用途及其贷款人和实际的贷款用途和贷款人不一致;第三,地方性的很多企业长期占用短期贷款,以新贷款还旧贷款的方式占用贷款金,而政府却不能有效地进行进行谈判或监管,这就提高了地方金融风险,减弱了企业的偿债能力。
(2)管理质量、管理效果问题
地方性的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资产质量偏低、内部组织结构的不科学情况。据2013年有关数据统计,对于地方性的商业银行多数是由地方政府来参与管理的,约有120多家。在2014年以后,各地又新增加了一些商业性银行,在2015年底,根据银监会所公布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是12744亿元,不良贷款处于非常高的水平。对于金融机构来讲,问题体现在管理、组织结构上,对于政府来讲,则体现在监督工作上。当前,各地商业银行都建立了与担保公司、担保部门的合作关系,银行通过担保公司非法担保行为为地方企业提供大额贷款,从而加大了对贷款工作的治理难度和影响了金融贷款秩序。
(3)政府对金融机构的阻碍限制问题
为了促进本地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进行各种形式的限制,例如利用政府机构的权威和行政职能,影响金融机构做出相关的判断,导致金融决策的不科学。原本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而设立的金融机构,由于在政府体制下设定有限制的贷款目标对象,还建立了相关的贷款指标考评标准,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家金融政策的实施,阻碍了市场金融资源的配置。
(4)监管难度、漏洞问题
在政府金融体制的管理模式下,金融监管部门以及金融分支机构的信息交流受到阻碍,很难将金融信息进行共享,从而产生出弊端。当前金融市场中的金融网点、机构数量正处于扩大增长高峰期(表1为部分地区的金融机构与金融网点的数据统计表),这加大了对金融网点的监管难度。到2015年初,我国的银行金融机构网点数已经达到了21.71万个,2014年增加了约6800个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覆盖了50多万的行政村。但是银行与银行之间缺乏信息共享机制,这无疑加大了对金融机构的管理难度,容易出现金融监管漏洞。
(5)地方金融管理部门权责模糊问题
在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权责模糊,各管理部门将责任与权利相混淆,一些部门滥用职权,责任意识较为模糊、管理范围界定模糊等因素势必带来管理漏洞和管理空白,非常不利于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就此埋下了金融风险。
二、建议措施
1.规范地方金融机构管理职能和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地方政府要赋予地方金融办足够的职权,同时规范金融办的管理工作,通过多方努力,加强政府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抵御隐匿的金融风险。加强对进行风险的防范意识,稳定金融市场发展秩序,具体对策是建立完整的金融风险监测应对体系,以保障能及时检测出金融风险,必须对滥用职权现象和相应的人进行严肃的惩处,并采取有效的应对风险的措施。对于金融风险是由于管理和监管问题引起的,因此,地方政府应对金融监管不善的现象有充分的认识,要加强对监管制度的建立,监管手段、相关人才等和培养。
2.合理引导和严格约束管理行为
政府对财政管理的权限要明确,并以律法的形式限制规定权限范围;对存款业务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针对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必须严格管控,限制发行规模,以免出现货币化的债务危机;国家和地方都要出台确切的民间金融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引导民间资本有序发展。政府还需要指导和控制信贷规模,促使经济的平稳和谐发展。
3.加强风险抵御能力
根据当前金融市场中的主要风险来源:第一是民间资金的借贷。第二是地方性融资平台,应加强地方政府在金融风险方面的抵御能力,建立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具体措施:第一,上级政府来监测地方性的融资平台,对地方政府的信用规模进行有效的、合理的控制,重点关注平台的债务偿还能力和偿还的状况。第二,加大监管民间资本的动态,强化对其的管理和引导,设立民间资本的借贷预警机制,当民间资金超过上限值,就必须提示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各地均建立一个完善的民间借贷交易平台,以引导民间资本流向,为实体经济服务。
4.建立明确的管理权责
明确的金融管理权责的制定要以地方的市场经济为中心,利用好政府宏观调控的手,发挥对地方金融市场的管理调节作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金融管理措施,根据市场经济和金融机构共同做好地方的融资贷款工作,科学分配地方有限的金融资源,以便金融资源能够流向市场经济需要的领域,刺激当地的经济。对于贫困落后的地区,要适当地进行经济政策指标的倾斜,从而构建、发展和谐社会。科学制定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划,以维护、稳定地方金融市场为第一责任,创建良好的地方金融体系服务功能。
三、结束语
综述,金融管理体制对国家和地方的经融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作为地方金融市场的重要监管部门,对地方的社会经济起到了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必须强化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市场的管理职能,在有关法律规范的保障下实施权责分明的管理,以稳定市场金融秩序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俊,洪正. 央地分层金融管理体制构建研究——基于金融分权视角[J]. 贵州社会科学. 2016(05).
体制建设金融管理 篇4
一、甘肃省农村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境
农村金融机构担负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及时和成本较低的金融支持的重任, 但是, 从甘肃省农村金融的现状来看, 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 面临着许多困难。
(一) 农村金融组织的职能定位不清, 金融发展的主体不明
目前的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之间的职能分工存在错位, 表现为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承担政策金融业务。农村金融发展的主体不明, 表现在农村金融体制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长期滞后, 农村金融形式基本上限定在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上, 农村金融机构不仅受到中央银行的管理, 还受到行业自律性组织和地方政府的管理, 各个管理主体之间的目标不同, 有的甚至相互冲突, 缺少必要的协调和沟通, 致使管理上存在矛盾和差异, 金融机构难于适应。农村合作基金会由最初正常发展到最后扰乱金融秩序, 农村信用社甚至成为了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 都与政府的过度干预有关系。
农村金融机构的控制主体不明确, 农村金融机构中既有信用合作社这样的体现合作互助的合作性金融机构, 也有农业发展银行这样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一般的商业性金融机构, 它们的控制主体应该不一样, 政策性金融机构由国家控制, 合作性金融机构由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控制, 商业性金融机构由社会公众控制, 这是由金融机构的性质决定的, 但是目前全省的农村金融主要由政府控制, 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农民的利益, 更无法保证农民参与对金融机构的管理。
(二) 甘肃省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不足, 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金融的需求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与它相适应的应该是农村金融机构在数量上的增加和金融业务量和业务范围的增加, 但与此相反, 全省农村经济在发展的同时, 农村金融却出现了萎缩。影响全省农村金融供给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广泛存在于农村地区的邮政储蓄, 它分布的密度超过了信用社, 在农村金融发展中, 邮政储蓄充当了“吸款机器”, 它只存不贷, 利用自身网点密集的优势, 已经成为四大国有银行之后存款数量最大的机构, 把大量的农村资金转移到城市, 加剧了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匮乏。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处于“一农难支三农”的境地, 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 随着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的加快, 农民的生产性投资规模加大, 资金借贷的周期变长, 农村金融机构减少, 信用社的贷款利息高、周期短、难度大, 降低了农民借贷的意愿,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各地方农村地下金融发展的很旺盛。
(三)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不清, 管理水平有待改善
全省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不清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产权主体缺位, 致使委托-代理制度失灵。二是产权不清晰, 导致了管理上的混乱。正是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在产权上长期不明晰, 直接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无法建立, 管理落后的局面很难扭转。无论是国有独资的农业银行还是社员入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 都需要进行管理制度的改革, 改革的方向就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 使委托代理制度能发挥出更好的作用。除此之外, 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者对农村信用社的定位和发展思路不清也为信用社的发展带来系列问题, 表现在管理上是信用社业务重点和范围的错位, 争向工业项目贷款, 忽视农村和农业范围的业务, 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质越来越弱。
(四) 全省农村金融的外部环境差, 金融创新不足
从目前全省农村金融机构反映出的情况看, 一方面农民金融需求比较强烈, 但农民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意愿并不是特别大, 部分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村信贷呈现出萎缩的趋势, 这既有金融机构的原因也有农民自身的原因, 更涉及到农村金融的外部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是作为目前农村金融主体的信用社的贷款利息比较高, 期限比较短,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 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和生产周期, 这与传统的以农作物生产周期为贷款期限的农村肥料、种子等小额贷款相比, 目前的信贷品种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对融资的需要。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创新, 金融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对金融的需求。
二、适应甘肃省新农村建设需要, 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全省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农村金融机构也只有紧紧把握和抓住新农村建设这样的历史机遇, 勇于改革和创新, 才能在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展和壮大自己。为适应全省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农村金融机构要通过业务范围、规模、结构、服务等各方面的改革, 真正使自己参与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去, 为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各方面提供充足有力、成本合理、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一) 提高农村金融的供给水平, 满足新农村建设对金融的需求
甘肃省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还很落后, 财政投资能够解决部分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 但是, 农村的生产性投资和很多生活消费所需的资金还很缺乏, 需要通过政策性或商业性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来满足需求。加快全省农村金融机构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供给, 要求各农村金融机构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转化服务和经营理念, 确实着眼于扩大农村信贷规模, 把从农村吸收的存款转化为农村信贷资金, 支持农村建设, 在县城或乡镇设立分支机构的其他商业银行也要优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信贷支持, 把信贷对象的重点从工业项目转向农村项目和农民, 把农村金融机构真正建设成为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融资渠道。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的信贷更多地要从政策支持角度考虑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配合金融机构的行为, 从税收、政策等方面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优惠, 以此补偿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信贷带来的收益上的损失。要想办法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等手段, 扭转农村邮政储蓄对农村金融的负面影响, 使邮政储蓄资金部分转化为农村信贷资金, 这需要金融主管部门来进行有效的协调和运作。
(二) 加快农村金融环境建设,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 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信用社要采取主动措施, 创新金融服务体系, 扩展农村金融业务, 特别是信贷业务。如发展存款业务种类一样, 积极地根据建设新农村的需要, 创新和发展针对农民个人的信贷业务, 在贷款的种类、期限、利率、抵押和担保等方面进行创新, 有效增加对农村和农民的信贷数量和品种。信用社在创新过程中要从农民需求的实际出发, 通过创新来发展自己。在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也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从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民之间互利共存的大局出发进行创新, 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的效率, 减少农民贷款的中间环节、简化手续, 吸引更多的农民到金融机构贷款。
(三) 理顺各种管理关系, 促进金融机构功能的发挥
目前, 全省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各种问题和困难,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关系的混乱造成的, 理顺各种管理关系:一是要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明确的分类管理, 把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义清楚, 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要分清楚。二是在分类的基础上要对不同性质的农村金融机构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比如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就要采取补贴和优惠等措施, 来补偿它们因提供廉价的农业信贷而造成的损失, 对信用社既要它们按照商业银行来运行, 又要求它们提供政策性服务, 这就让信用社运转很困难。三是在管理的主体上要把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机构和政策性机构分开管理, 确立明确的管理主体, 减少交叉管理和重复管理, 按照各自的性质建立单一的管理主体。四是要减少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过度干预, 在理顺管理关系和分类的基础上, 县域农村金融机构就能按照各自的功能分类建立起相互补充、各尽所能的农村金融体系结构, 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四) 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 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农村信用社是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 也是与农村和农民贴的最近的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互影响, 相互依存。农村信用社改革要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 按照合作经济的要求, 充实信用社的资本金, 鼓励社员增加股份。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确立委托代理和监督管理制度, 为社员参与信用社的监督和管理提供必要的渠道, 尤其是要充分落实社员对信用社的监督权力, 信用社管理机构要对社员负责, 接受社员的监督。农村信用社就是要通过改革, 真正成为合乎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和管理要求的农村金融合作组织, 改革的目的是要提高信用社的竞争能力, 改变目前效率低下的状况。农村信用社服务新农村建设, 增强自身竞争力还需要在业务和服务上进行充分的改革, 主要是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服务水平, 改善服务态度。
(五) 引导和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 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甘肃省民间存在数量很大的非正规金融活动, 主要是因为现阶段农村大量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正规金融的满足, 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着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建立、利率过高等问题,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农村非正规金融在解决信息不对称、贷款抵押担保困难、借贷交易成本高等方面存在的优势。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也要区别对待, 要打击那种高利贷、地下钱庄等非法活动, 对民间非正规金融活动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规范, 给它们一个合法的活动平台, 民间金融就有助于弥补农村金融体系的不足, 和正规金融组织一起成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它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参与, 由于受到地理条件、气候、交通、观念等的制约, 全省农村长期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财政投资主要解决农村的基础设施, 更多的资金需要通过金融机构来给予保障, 这就对全省农村金融机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 全省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远远不法适应新农村建设对金融的需要, 这就要求全省农村金融机构认清新形式、抓住新机遇, 开拓创新, 通过改革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许圣道.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路径依赖”问题[J].金融研究, 2009 (2) .
[2]、李新彬.转型期金融制度区域化创新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
[3]、杨东营.甘肃:小额贷款艰难“破冰”[J].中国经济周刊, 2009 (20) .
完善社会建设管理体制机制 篇5
健全和完善社区自治体制
当前,北京市社区自治体制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社区组织行政化、机关化倾向依然严重——由企业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需要街道社区承接,党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也要经过街道社区组织落实,致使社区组织行政化。机关化的倾向严重,社区组织忙于应付上级交派的任务,没有精力抓好社区建设,其自治功能也弱化了。
社区居民构成更趋复杂——一是老年群体日益庞大,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二是外来人口租房户明显增多。三是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加大。这是构建和谐社区,维护社会稳定的新问题。
社区居民需求多元化——富裕型、准富裕型阶层需要社区环境优美,物业管理周到,家政服务便捷,低收入阶层则急需低保,救助和再就业服务;而多数小康型居民特别是其中的老年人需要社区文体娱乐健康服务等。同一阶层居民也表现出个性化需求趋势。这对深化社区服务,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内容服务的要求加大了。
居民利益社区化凸显——主要为:一是救助工作社区化。现有救助机制和方式的转变,使贫困阶层只有通过社区组织才可能享受到低保等救助,其利益诉求转向社区。二是退管和老龄工作社区化。随着企业退休人员移交街道社区管理,多数老年人的利益诉求转向社区。三是业主利益管理社区化。住房商品化使业主利益诉求在一定程度上转向其房产所在小区。社区组织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成为深化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理顺政府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减轻社区居委会的负担,发挥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构建资源整合机制,促进共驻共建,完善居(村)民自治,建立健全居民代表大会制度、居委会工作制度、利益诉求机制,民主监督机制,居委会对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的协调监督机制,真正使社区成为居民自治的生活共同体,建立福利服务、便民服务,卫生服务,环境服务、就业服务等公共服务委员会,由居委会牵头,吸纳社区范围内的政府,市场,社会资源参与,引入项目管理和准市场机制,形成社区层面的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社会服务体系是包括科教文体衛等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整合的有机体系。在既有优势的基础上,经过持续的努力,北京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但也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体系内部缺乏高度的协调和整合,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等有待完善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地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在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方面作出新的探索。
在政府社会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 政府不再直接提供部分服务项目,而是通过市场竞争选择社会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有四种方式第一,政府业务对外承包。第二,特许经营。第三,向使用者收费。这是指政府向获得某种社会服务的公众收取一定费用。实行收费旨在通过价格机制显示民众对社会服务的真实需求,克服免费提供社会服务所导致的资源不合理配置和浪费。第四,发放凭单。它是指政府部门向有资格消费某种服务的公众发放优惠券,公众持凭单在政府指定的社会服务组织中消费,然后由政府用现金进行兑换。
充分发挥志愿者对政府社会服务的补充作用 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可以考虑筹备成立社区公益慈善救助会,整合社区公益资源,完善社区义工,社区志愿者队伍。市各级政府和社会机构在为社会提供社会服务中,应注重充分调动和保护志愿者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措施,为志愿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政策上支持和鼓励民众参与志愿者服务。如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志愿者服务的引导和支持,对志愿者参与的社会服务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等。
依法加强对社会服务的监管和绩效评估 社会服务能够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的一个重要基础在于拥有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各项社会服务内容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各社会服务主体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政府部门依法加强监管,并形成一套“以结果为本的”绩效评估办法。具体说,对社区社会服务委员会的考核办法,由社区群众考评。
实现社会服务的资源共享社会服务的资源共享是社区社会服务委员会建立的基本出发点。社会资源的共享是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市各级政府和社会机构要通过社会资源的共享,努力为公众提供更广泛和全面的社会服务。如实现政府公共信息的共享建设电子政府为公众提供便利的网上服务实现公共设施的资源共享,如公园,博物馆,展览馆等向公众免费开放,加大政府对公共设施维护费用的补贴等。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北京市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积极探索,新型合作医疗改革试点正在加快推进。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北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将长期面对全球化、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挑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这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分立,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城市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还不够宽,二是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困难,特别是历史陈欠基本养老费问题难以有效解决,逃缴拖欠保费现象严重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不够对中央财政依赖性较大,一些补充社保基金
的渠道还没有落实,三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离退休人员的增长快于参保人员的增长,基本养老金,医疗保险金支付总量逐年提高,社保基金将承受较大压力,资金积累和保障服务功能还不适应,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日益拉大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 四是医疗保险扩面任务较重,难度加大,困难群体的医疗尚未得到有效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对工伤保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是农村和小城镇社会保障推进缓慢,大部分地区还是空白,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务农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亟待破解。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总的思路是要从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统筹公平和效率、统筹政府作用与市场效率的高度,以确保发放,扩大覆盖为重点在完善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加快制度创新,初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全市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鉴于此,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和完善与北京实际相符合的社会保障体系。
大胆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的前提下,分开设计企业的补充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的附加养老保险。企业的补充养老保险水平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机关,事业单位的附加养老保险主要由财政供款,同时个人也缴纳一定的保费。
认真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建立多层次、供选择、灵活多样的外来工社保制度,分类解决外来工参加工伤、医疗、养老保险问题,加快城乡社保制度衔接,确保将来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实现统一。首先要强制所有企业为外来工办理工伤保险手续,加快建立外来工的医疗保险制度,重点解决重大疾病的保障问题。第二,要研究建立适合外来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完全个人账户的保障方式。同时,加大执行力度,加快擴大外来工参保规模。第三,调整缴费政策办法,实行以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的缴费政策通过省际联动解决社保关系转移难问题。
认真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迅速逼近,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支出也必然增多。巨额的社会保障支出需求,将对财政收支形成较大的压力。对此,必须抓紧采取应对措施。继续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多渠道筹措老年社会保障基金,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逐步建立广泛覆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其他保障制度相衔接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在城市,要将贫困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在农村,将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老年人纳入救助范围,给予定期定量生活救济,并逐步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过渡。
建立健全社会调解机制
北京市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必须以完善的公众利益表达沟通机制和利益实现机制,保障不同社会主体间的利益平衡,以科学的制度、方法来配置资源,分配利益,化解社会;中突源。在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上,建设和完善下面的政策和机制是迫切而重要的。
建立和完善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第一,努力创造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使各利益群体在利益分配上机会均等。过分强调优惠政策,不仅使国家税收大量流失,还造成本地企业与外来投资者的不平等竞争。因此,应该对不平等的利益加以有效遏制,使社会利益得到合理的分配。第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分配作用。用市场信号向经济主体提供资源信息,调整他们对资源的占有和利用,从而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使经济主体各自合理、合法的利益得以实现。第三,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克服体制性障碍,减少行政干预,打破垄断突破地区、城乡,部门间的市场分割使资源能自由流动,使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功能得到发挥。
建立和完善公正的利益约束机制法律和道德是利益需求和利益行为的调节器和控制器。人们获取利益的行为应受到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双重约束。一方面,加强法制建设。防止在社会利益的取得过程中出现权钱交易等非法行为,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减少社会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加强道德约束。引导人们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来获取社会利益,使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增强自己的精神需要,努力摆脱金钱至上和享乐主义的束缚。
我国金融体制潜在风险的管理对策 篇6
(一) 旧有体制潜藏着的风险
从现状看, 我国现有的金融体制, 历经着转轨;新旧两个类别的体制, 凸显了交错态势。新颖的管控体制, 脱离于惯用体制, 因此, 它还没能发觉到可用的运行路径。在惯用体制下, 经由直接路径或间接路径的政府干预, 银行能维护好稳固运行。然而, 这一干预主体, 并没有担负特有的经济责任。
经由这样的行政干预, 各类别的银行, 很难依循固有的信贷规则, 以及固有的价值规律, 去决定应有的运行路径。资金没能被适宜配置, 资金结构还凸显了劣势。在惯用的规制框架下, 企业能否经由信贷, 获取到足量的贷款, 取决于这一企业获取到的政府支撑。国有属性的那些商业银行, 没能提升原有的防控认识, 也缺失了管控必备的知识。
(二) 缺失必备需求
我国现有的金融改革, 把国家当成主体, 归属于整体情形下的、强制变迁的特有模式;这样的改造, 也带有边际性, 归属于渐进的更替。在这样的状态下, 若要维护好改造的顺畅, 就应供应各类别的补贴, 包括隐性的那种补贴。这样做, 才可弥补耗费掉的偏多成本。
银行产出的部分风险, 经由政府, 予以化解。因此, 现有的管理体制, 缺失了必备的建构动力。这是因为, 只有把国家看成外部情形下的强制力, 以此来担负偏多的成本, 才能助推现有金融体制的渐渐改造。在这一机制状态下, 现有的管控机制, 没能与整体情形下的改造契合;也没能发觉到足量的需求, 去促动新颖机制的创设。
(三) 缺失可用资源
若缺失了可用的金融资源, 那么建构出来的管控机制, 就缺失了管控根基。从现状看, 我国现有的产权制度, 缺失了必备供给。产权制度没能全面去发育, 因此, 很难辨识出银行与各类别企业的清晰关系。那些效率偏低的企业, 占压了数目偏多的信贷金额, 这造成不佳的贷款膨胀, 累积了金融层级内的风险。
金融机制现有的信用资源, 也不足量。存款带有硬约束这样的特性, 到期时, 银行要去偿付本金, 并偿付特定数额下的利息。然而, 对各类别企业的现有约束, 却归属于软约束;即便届期, 企业也存留着不偿还的潜藏危险。这一非均衡情形下的机制, 添加了存贷领域带有的道德风险。银行现有的不良债权, 会凸显递增态势, 这也增添了担负着的风险, 关涉到总体情形下的金融安全。
(四) 技术层级内的风险
伴随金融市场延展, 各类别的衍生工具, 正在不断产出;在现有的银行业务以内, 创新类的业务, 占到了偏多的比值。与此同时, 金融市场带有不确定的特性, 这样的状态, 也增添了管控难度。国有银行潜藏着的管控技术, 没能与市场更替相契合。查验风险的那些手段, 也偏落后, 缺失精准的量化路径。损失率偏高、没能抵挡住多样风险, 这些弊病, 限缩了风险管控的进步速度。
金融体制带有的潜藏矛盾, 若在很长时段内, 没能予以化解, 会干扰到这一机制运转, 缩减消费者应得的那些福利, 并缩减应有的管控收益。这就表征出:完善现有的管控机制, 应被着力强调。
二、管理对策的探讨
(一) 创设出优良环境
管控机制带有的供给制度, 会依赖现有的制度架构, 在这样的根基上, 寻找到可用的目标, 以及管控用到的知识。由此可见, 要利用好现有的机制环境, 整合起财政类、货币类的多样政策, 建构出市场机制。要让风险管控的现有水准, 与机构带有的管控水准相契合, 创设出最佳情形下的制度环境。
建构出来的金融机制, 应涵盖着特有的金融部门、金融活动能用到的工具、特有的监管主体。在这之中, 各类别的金融机构, 能为市场现有的、非金融特性的那些主体, 供应可用服务。企业特有的融资行为, 要接纳融资工具, 以便调和参与者的现有利益。建构出来的金融机制, 不是单一路径下的累加, 而要凸显出协调关系。这样的关系, 关涉到管控路径、管控手段, 也约束着现有的管理范围、管理程式。
要许可多样化路径下的所有制, 接纳成熟的管控经验。要着力去完善现有的货币市场, 延展现有的资本市场, 建构出实效凸显的、统一情形下的完备体系。创设出新颖的调控规制, 制备出科学及前瞻的新机制, 助推利率这一领域内的市场改造。总量调和, 应当整合起构架的调和, 接纳间接路径下的体制规制。汇率这一层面内, 要建构出自由兑换这样的新机制, 培育起汇率带有的市场框架。
(二) 修补现有漏洞
修补现有的体制弊病, 就应着力去创设信贷责任, 提升现有的风险管控水准。要接纳新颖的组织架构, 凸显各类别的管控职责;创设出风险评判用到的办法, 管控好经营程序内的信用风险, 以及特有的市场风险。在信贷这一层面内, 应凸显台账体系带有的价值;创设出客户经理这一新机制。经由信贷责任的安设, 去提升原有的资产质量。
金融管控用到的规则, 应被完善。严格执行好现有的规制, 以便防控潜藏着的危险。不断延展盈利空间, 从而累积足量的风险储备。
(三) 凸显出创新特性
凸显这一体制带有的创新特性, 就应依循协议, 去增添这种机制带有的全面性。创设新颖的交易工具, 以及关联着的衍生产品, 回避掉新交易潜藏着的风险。监管类的主体, 应把足量的空间, 还给交易者。动态情形下的审慎监管, 要侧重查验银行配有的风险管理;对各类别的风险, 在很短时段内, 测定并管控。
三、结束语
我国现有的金融管理, 信息还没能对称, 也存留着监管不适宜的弊病。伴随国际层级内的风险递增, 以及潜藏着的危险延展, 我国应着力去改造惯用的、带有封闭特性的管理路径。只有这样, 才可衔接起国际金融。要接纳金融体系的固有规则, 在现有协议的根基上, 防控多层级的金融风险, 修补潜藏着的体制漏洞, 供应可用的监管办法。
参考文献
[1]张淑艳.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 2010 (04) .
[2]吴晓雄.金融风险管理基础与前沿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4) .
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策略探析 篇7
1 对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作出改革与完善的意义
对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作出完善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对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作出改革与完善有助于推动金融管理成效的提升。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与人民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管理的重要主体, 但是由于地域金融差异的存在, 所以仅仅依靠这些主体难免会出现信息失真等问题。因此, 重视地方金融管理能力的提升, 可以有效提高我国金融管理成效, 而这需要依靠于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完善;其次, 对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作出改革与完善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经济发展是地方政府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但是如果金融管理权集中于中央, 则地方将会欠缺发展金融的信心与动力。而通过对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作出改革, 能够有效地激发地方发展金融的能动性与积极性, 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
2 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策略
2.1 重视效率与安全的兼顾
在地方金融管理工作中, 效率与安全是必须要做出强调的问题。但是从当前地方金融管理实践工作来看, 在效率与安全之间关系的处理中存在两种亟待修正的倾向。
首先是为了提高金融管理效率而轻视金融监管工作。在金融管理效率的提升中, 创新是十分重要的动力。虽然地方金融管理为了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而追求创新并没有错, 但是如果过度重视效率而推崇创新至上, 那么就容易产生金融危机现象。换而言之, 如果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对金融创新的发展以及金融机构的竞争持有完全放任的态度, 则很容易造成金融秩序的紊乱以及金融体系的动荡, 并最终让地方金融管理工作毫无效率可言。在金融危机产生过程中, 许多国家都在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方面达成共识。只有兼顾地方金融管理的效率和安全, 才能够缩小金融监管效率与安全之间的不适应性。所以以维护地方金融稳定为出发点的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应当重视在制度方面实现平等的竞争, 同时要在鼓励创新的基础上强化监管。
另一种倾向表现为为了提高地方金融管理安全性而对金融市场开展过度监管。良好的金融安全状态能够确保地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并且能够预防和抵制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从而确保地方金融得以健康的发展。从确保地方金融市场安全的策略方面来看, 地方金融管理部门需要指导市场经营者制定审慎经营制度, 如保险赔付的构建、客户资金分户的管理等。同时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要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从而降低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虽然这些监管措施能够有效确保地方金融管理工作的安全性, 但是如果过度重视监管也会制约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 从而让金融投资者无法获利, 这种作用即是金融监管的“金融抑制”作用。然而事实上, 地方金融管理工作中的效率与安全并不存在绝对的冲突。为了实现效率与安全的均衡, 地方金融管理部门有必要开展适度的监管, 从而确保金融机构具有较高的创造性与积极性。综上所述, 在地方金融管理工作中, 无论是过分追求效率还是过分追求安全, 都会导致金融资源配置难以实现最优化的问题, 只有确保监管力度的适度性, 才能够让地方金融管理使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收益, 并更好地推动地方金融市场的发展。这要求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能够对金融管理效率和金融管理安全作出科学的衡量, 并在确保金融市场竞争有效性的基础上对金融风险做出有效控制。
2.2 完善地方金融各项管理机制
当前地方金融管理部门需要重视通过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来实现度不良资产市场的健全、地方政府自我约束能力的提升以及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完善。从管理机制的完善来看, 地方政府部门要强调监管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以及信用制度等内容的完善。
从地方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方面来看, 地方金融管理部门首先要重视对监管主体缺失这一问题的解决。针对这一问题, 需要对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作出正确的定位, 为了确保地方金融监管工作的全面性, 地方政府也应当处在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范围之内。同时地方金融管理部门需要具备独立性, 这种独立性不仅体现在监管权力的独立方面, 同时也应当体现在责任承担的独立方面;其次, 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应当对金融监管方式作出变革。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对地方金融市场情况作出精确的调研和判断, 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金融问题制定有效的预警机制与应急策略, 从而有效避免金融危机的产生与扩大。
从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方面来看, 由于地方金融机构相对于国家金融机构而言具有更小的规模和抗风险能力, 所以投资者容易因受到金融市场负面消息的影响而产生集中挤兑现象, 并由这种现象产生支付风险。针对这一问题, 地方金融管理部门首先应当以提升投资者信息为出发点来构建存款保险制度, 在确保投资者利益的基础上提升金融机构的信誉度与市场形象。在保险制度的设计实践中, 地方政府需要对自身职责做出明确, 即在资金设置方面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比例, 并按照设定的比例由地方政府和存款结构来共同承担相应资金。
从信用制度的完善方面来看, 良好的金融市场信用体系是确保地方金融资产不受侵害以及确保金融市场信用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础。所以在地方金融管理工作实践中, 要重视信用等级系统建设, 并在开展信用行为监督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惩治措施。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中, 地方政府有必要发挥领导与协调的作用, 通过组织工商税务、银行、公安等部门之间开展信息共享来为信用机制的完善保障。在此基础上, 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不仅能够对自然人或者企业的信用情况作出了解, 同时也能对金融市场中的失信行为做出控制, 从而避免地方金融机构因为恶意逃废债务而承担过大损失。
2.3 实现中央与地方的制衡
在地方金融管理工作中, 实现中央与地方的制衡目的在于对地方金融管理权力模式做出变革。开展这项工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为, 如果地方金融管理工作紧紧以中央或者地方为唯一主体来开展, 则十分容易产生权力滥用现象的产生。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论述的那样, 人所具有的欲望会让人具有权力的同时变为一头野兽, 即便是多美优秀的人物, 其情感都会受到欲望的影响甚至腐蚀。因此, 在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中引入制衡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在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中, 权力制衡一直被当做避免权力腐败的重要手段, 并且这种手段在社会发展过程与国家权力的完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地方金融管理工作同样涉及到了管理权力问题, 并且无论是由何种部门或者哪个个体来开展管理工作, 都难以排除产生权力滥用现象的可能性。从地方金融管理所具有的实质来看, 权力分配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而地方金融管理权力的分化则是为了实现权力的制衡。当前国外在金融监管方面的许多内容都具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 如美国在金融管理工作方面所使用的双重多线体制就具有明显的分工与专业化优势, 这种模式不仅是美国在联邦制度中所作出的重要要求, 同时也是在金融管理以及金融危机中进行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并通过不断修正来完成的。由于这种金融管理体制中的监管权利比较分散, 并且具有着多个不同的金融管理主体, 所以能够形成制约局面, 从而有效提升金融监管成效。在金融管理实践中, 美国的各个监管主体可以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合作, 同时在工作内容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重叠, 这对于更好地发现金融管理问题具有着重要意义。另外, 由于不同的金融管理机构能够开展相互的监督与制约, 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权力滥用问题的产生。
当然, 美国所施行的金融管理体制即便是有再多的优点, 也仅仅能够适应美国本土金融管理工作的开展, 这要求我国在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中认识到国情与金融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并在对美国金融管理体制作出借鉴的基础上避免对美国的金融管理体制进行照搬。从当前我国地方金融管理工作开展的实践来看, 权力的分配更加强调上下级之间所具有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这让我国上下级之间制衡的实现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但是在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 不仅要认识到横向分权与制衡的重要性, 同时要认识到实现纵向分权与制衡的必要性, 因此, 在上下级之间开展有效的权力分配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地方与中央在政治地位、权力范围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 特别是地方对中央的制衡属于弱势对强势的制衡, 但是这些实际问题的存在并不会对制衡效用的有效性产生过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制衡效用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制衡关系的形成与维持, 而并不完全取决于政治地位与权力范围。并且, 无论是在人事管理还是机构设置方面, 我国的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之间并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 所以也不会因为制约效用而产生报复现象。综上所述, 地方金融给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应当重视中央与地方的分权, 并且不仅要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监督, 同时要重视地方对中央的制衡, 只有如此, 地方金融管理单位才能够在监督工作与自省工作中提升地方金融管理成效。
3 结语
总之, 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对于地方经济乃至国家经济而言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 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应当协力推进金融市场的和谐发展, 特别是要重视效率与安全的合理处理、金融管理多项机制的完善以及制衡机制的实现, 从而确保地方金融市场能够在稳定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游波.我国现行金融管理的特点[J].时代金融, 2011 (20) .
[2]刘冰, 周晓冬.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17) .
[3]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花象清, 李容德.央行加强金融管理的现实考量与路径选择[J].金融与经济, 2011 (11) .
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研究 篇8
1 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的重要作用
对金融管理体制进行完善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 同时完善金融管理体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有助于维护金融安全及减轻金融风险所造成的危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金融行业中潜藏着许多风险因素, 如非银行机构无法按时偿还债务, 金融担保机构担保贷款的风险性较高, 商业银行中存在大量不良贷款, 部分金融机构非法对外放贷或集资, 证券市场频繁出现违规及违法行为等。诸多潜在风险随时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因此只有地方政府不断对金融管理体制进行完善, 才能维护金融安全与避免经济秩序遭到破坏。 (2) 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2]。市场经济具有优化及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避免金融危机及周期性低迷现象的产生。而地方政府加强金融管理及完善管理体制可以有效结合市场调控与行政调控的优点, 从而为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 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现状
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现状如下: (1) 中央与地方的管理权责存在不对等的情况。地方政府管理金融业务的主要权限包括一行三会的委托、中央政府授权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地方政府在管理金融时普遍存在权、责不对等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的权力极为有限, 但需要承担多种管理责任, 如防控及处理金融风险、金融行业的突发事件等, 而地方政府的执法权及相应的管理权相对缺乏, 因此当风险发生时往往显得较为被动。 (2) 同时存在监管缺失及重复监管的问题。监管缺失表现为农村金融无法得到地方政府的有效监管, 重复监管表现为银监会与地方政府存在管理职能交叉的问题, 如农村信用社同时受到银监会与地方政府的监管等。 (3) 管理工作的侧重点被放在了金融发展方面, 金融风险防控则被忽视。地方政府在管理金融体制时主要倾向于对金融机构进行扶持及组建融资平台, 在商业银行数量及融资平台大量增加的同时, 潜在的金融风险也会变得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已达到了11亿元左右, 县级政府、市级政府及省级政府债务余额在总债务余额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6.53%、43.51%及29.96%。为避免债务余额过多, 大量融资平台被清理, 但在清理后地方性的融资平台还是大量存在, 这就可能埋下金融风险。此外, 管理不畅的问题也较为普遍, 包括多头管理、政府与银监会职能定位协调性较差等。
3 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的对策分析
3.1 协调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金融管理工作关系
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金融管理关系是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机制的基本前提, 同时也能够使地方的金融管理工作在高效协作中顺利完成。 (1) 应对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管理职能进行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宏观性调控措施, 如金融产业规划、金融政策等, 同时监督大型金融机构的运作情况;而地方政府则在金融管理中承担制定地方性金融发展规划、执行中央制定的金融政策、培育地方性或区域性金融企业、金融市场的责任, 并对地方性中小型金融机构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与处理等[3]。 (2) 根据实际情况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监管机制进行有效协调, 同时建立起协作机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金融管理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 因此中央、地方之间应定期通报金融信息, 沟通金融监管方面的工作, 当地方性金融风险出现时, 中央、地方则进行协作处理。另一方面, 可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建立条块指导与管理组织体制, 以方便对金融事务进行长效协同管理, 从而有效完善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机制。 (3) 确保权、责的相互对等性。地方政府负责管理杠杆率较低、经营范围受限且不会引发金融系统风险的小型金融机构, 具体职责包括风险处理、监管及准入等, 而杠杆率较高、经营范围较大且极容易引起金融系统风险的中型或大型机构, 则应将其风险处置、监管及准入等工作交给一行三会, 以增强地方政府对于金融风险的应对能力。
3.2 强化地方性金融组织的内部监管
为了有效完善金融管理机制, 则地方政府应注重强化地方性金融组织的内控能力: (1) 建立法定金融监管机制, 将人民银行作为监管机制的中心机构。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宏观监管金融体系得到了各国的重视, 因此地方政府在完善管理体制时也应注意制定法定监管机制, 并由地方分行或支行负责对金融风险进行化解及防范, 从而维护地方金融秩序的稳定。保监会、证监会及银监会则在分行或支行的领导下有条不紊地在各自的领域中开展金融监管工作。实践证明, 由各地支行与分行负责对金融监管机制进行协调有利于弥补地方政府在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不足。 (2) 地方政府可制定相应的政策对地方性中介机构的发展予以支持。发展中介机构, 如信用评级服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及会计事务所等可以有效弥补地方政府在金融监管工作中的不足, 确保地方金融市场内部可以得到有效监管, 并同时为金融机构实现规范化发展提供外部约束力。此外, 应注重对法人金融组织的内控力进行提升。如适当放宽法人金融组织的准入条件, 使部分民营资本能够与法人金融组织相融合, 以便使金融资本来源变得多元化, 同时增强金融组织资本实力, 从而为法人金融组织内部监管结构的完善提供有利条件[4]。 (3) 发展地方行业协会。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及小贷公司等准金融机构的发展虽然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但同时可能引起金融风险, 为了使新兴的金融机构得到规范化的管理, 则地方政府可组建金融行业监管协会, 如证券协会、基金协会、信用联社、担保协会及小贷协会等, 同时制定规范行业发展的内部自律准则, 以便有效改善地方政府监管缺失与重复监管的问题。
3.3 健全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
在健全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1) 地方政府应注重强化组织与领导地方性金融管理工作。如可设立地方性金融管理研究机构, 同时对地方人才资源进行整合, 并重视研究地方金融管理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从而做出对应的金融发展及金融管理改革决策。 (2) 地方政府在对金融管理体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县域、基层管理力度进行强化。首先, 可以将直接接受市政府或省政府中金融办领导的管理机构设置于县域政府中, 并确保管理机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同时要对基层金融管理人员进行强化管理, 保证其专业素质达到要求。此外, 要重视明确相关人员的风险处置及防范责任。其次, 应注意对县域民间的非正规、正规性金融服务及管理工作进行强化, 如成立民间融资管理机构、金融借贷服务机构等, 以便能够根据金融信息及时防范、处置金融风险。第三, 注重构建和谐的农村金融环境, 向基层群众普及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 同时建立起征信服务系统。 (3) 地方政府应对地方性金融管理体制、模式及方法等进行统一[5]。可以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改革的有利契机, 对政府顶层组织设计结构进行完善, 从而使金融管理工作中分散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及利益至上等问题得到解决。同时要对金融办的主导地位进行强化, 确保金融办可以在金融管理工作中起到主导作用, 并将地方性金融机构的行政管理权、监管权、执法权及准入权等交给金融办, 由金融办统一管理金融事务。此外, 地方政府还应注重建立起全方位的金融管理机制, 使金融机构的内控工作、金融行业自律工作与金融监管工作可以实现相互配合, 对于金融管理的职能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细分。例如, 地方信用联社负责指导行业协会发展与强化行业自律, 国资委则作为出资人, 金融办主要负责对金融监管职能进行审批。
3.4 提高地方政府的金融风险防范、处置能力
在对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机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提高风险防范、处置能力, 在提升风险防范、处置能力时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1) 在增强地方政府风险管理意识的基础上稳定风险防范职能。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不但包括促进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还应强化金融风险防控职能, 以便能够维持金融秩序的稳定。在维护金融稳定时, 地方政府应配合专业金融监管机构一行三会的相关工作, 以便对一行三会处置、化解或防控金融风险等工作进行有效协助。 (2) 重视防控地方性金融风险。民间借贷与地方政府建立的融资平台是引起地方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 因此地方政府在防范金融风险时应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第一, 应注意对地方财政性金融风险加以防范。要对地方政府的信用规模进行合理控制, 并对融资平台发展状况及债务偿还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监测, 同时强化监管负债冲动。此外, 还应根据当地金融行业发展情况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与规模管理制度, 同时在财政预算管理中纳入债务收入及支出方面的内容, 从而通过强化债务管理有效防范风险。第二, 地方政府应注意强化监测及管理民间资本可能引起的金融风险[6]。民间借贷具有隐蔽交易、流动性快、随意性大及季节性强等特点, 因此地方政府可以在扩大民间借贷监测范围的基础上建立民间融资风险监控体系。同时根据民间借贷的特点建立预警指标, 以便使社会上的借贷人群能够了解到民间借贷所具有的风险性。此外, 也可以对民间资本加以引导, 使其成为实体经济当中的一部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为了适应金融管理与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已经初步建立了管理金融业务的相应体制。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且外部经济环境正在不断变化, 再加上金融业务本身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因此目前地方政府所采用的金融管理体制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不足之处, 为了有效完善金融管理机制, 则应注意根据现状综合采用有效的对策。
摘要:在经济多元化发展的现代社会, 金融资源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经济增长要素, 因此要发展地方经济, 则必须充分重视有效利用金融资源。要确保金融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应重视对金融管理体制进行完善。本文分析了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的重要作用及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的现状, 并同时探讨了完善金融管理体制的对策, 包括协调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金融管理工作关系, 强化地方性金融组织的内部监管, 健全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 提高地方政府的金融风险防范、处置能力。
关键词:金融管理,地方政府,体制
参考文献
[1]朱子贤, 徐培文.政府担保、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安全--基于道德风险模型的分析视角[J].浙江金融, 2011 (10) :25-29.
体制建设金融管理 篇9
一、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革及其对农村金融结构影响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需要投入大量的金融资源, 但是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偏差已无法保证当前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 而且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优势也难以正常发挥出来, 所以探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 考察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对农村金融结构的影响非常有必要。
(一) 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革的目标探索时期
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后, 面对我国当时社会经济的混乱局面, 党中央决定仿照前苏联模式, 实行政治上的高度集权、经济上的计划控制、战略上的重工业化和产权上的国家垄断等一系列制度。与此同时,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体系也开始逐步建立起来。
1950年12月, 中国人民银行讨论通过了《筹设农业合作银行的提案》, 明确提出了筹设农业合作银行, 1951年7月农业合作银行建立, 但没在全国建立各级分支机构, 基层农村金融工作仍是由各级人民银行管理, 由于农业合作银行对各级农村金融部门没有直接隶属关系, 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故1952年被撤销。1951年5月, 第一届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则 (草案) 》和《农村信用互助小组公约 (草案) 》, 明确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民自己的资金互助组织。1955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再次成立, 但在1957年2月, 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农业银行两行并存出现了一些矛盾,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将农业银行重新和人民银行合并的请示报告》, 同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撤销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 农村信贷工作交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统一管理, 各级人民银行内部相应增设管理农村信贷工作的部门, 这个仅存了两年时间的中国农业银行在新中国金融舞台上又仅是昙花一现。在此期间, 农村信用社一直保存着, 基本保持了合作制的性质,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1958年开始, 我国经济进入了曲折发展的时期。1962年, 中共中央在《关于建立中国农业银行, 统一管理国家支援农业资金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从上而下建立中国农业银行的各级分支机构, 并同时统领着农村信用合作社工作。1963年11月, 中国农业银行在北京成立。但由于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体制在农村基层的矛盾和冲突, 1965年12月又不得不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并。1966年开始的“文革”使我国农村金融事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二)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 农村金融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由于国家对农村金融管制有所放松, 该期间非正规金融机构得到了发展, 并对我国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成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中提出正式恢复中国农业银行。1979年, 根据《关于建议修改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试行草案) 中有关信用社问题的报告》, 国家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定位进行了调整, 将其变为“集体金融组织”。1982年, 为稳定我国农业生产状况, 国务院决定恢复农业保险业务。1984年,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允许农民和集体的资金自由地或有组织地流动”, 由此农村合作基金会开始在少数地区试办。同年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 恢复了农村信用社先前的合作性质。
1993年12月, 国务院颁发《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标志着国家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1994年4月,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通知》和《关于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省级分行有关问题的通知》, 自此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开始在全国进行组建。1996年6月, 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农村信用社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国务院于1999年1月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工作小组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工作方案的通知》, 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工作全面开始。到2000年底, 农村合作基金会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在此期间经历了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别与商业性金融分离的过程, 国家成立了赋予政策性质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农村信用社从中国农业银行分离出来, 中国农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 逐渐从农村市场撤离,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出现反复和停滞, 农村合作基金会受到整顿并被取缔, 农业保险发展逐年萎缩。总而言之, 该期间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被弱化。
十六大以后, “三农”问题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心, 相对应的农村金融市场也得到了完善和发展。为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国家加大了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加快了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2003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此次改革我国农村信用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大批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相继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2006年12月, 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放宽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 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7年3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提出要“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的口号。2009年12月中央银行发布《金融机构编码规范》, 将小额信贷公司纳入金融机构范围, 赋予其正规金融机构的地位。2011年,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 拓宽民间资金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渠道, 提高民间资本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投资比例。同时, 花旗、渣打等外资银行先后以不同的形式进入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 我国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陆续在农村发达地区增设分支机构。近年来, 伴随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 农村金融已形成了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其他金融组织等共同构建的农村金融体系, 如图1所示。
二、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
过程, 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的变迁过程, 可从中发现其有着自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 这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息息相关。以分析这种特殊性和规律性为基础, 我们能更好地探索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路径。
(一) 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革是渐进式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并存
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历史变迁进程已表明, 不管是目标探索时期还是框架构建时期, 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都遵循着渐进增量式和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模式, 但渐进式的制度变革并没有解决制度深层次上的问题, 从而使整个农村金融风险不断堆积。而以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则很少考虑到农户个体及农村企业的实际需求, 没有把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洞化考虑进去。导致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各级政府致力于通过管理体制的强化变革和掌握的金融资源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而且政府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潜在利润也比农村地区其他经济主体大得多, 从而在推动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革中其动力也就最强。
(二) 农村金融管理体制与有效需求之间缺乏创新激励机制
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由于农村金融在法律关系中主体地位不明确, 农村金融行为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 尽管政府凭借其行政力量的干预影响并控制着农村金融体制发展的方向, 但总体来说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却与农村金融需求者的方向相背离。这种非需求导向型的制度变迁, 导致了农村金融管理体制与有效需求之间缺乏创新激励机制, 从而造成农村金融工具单一、手段落后、业务萎缩以及渠道狭窄等局面, 而反过来, 该局面最终又进一步制约着创新激励环境的形成。因此,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首先必须建立起相适应的创新激励机制, 而且该机制需正视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 从而不断引导农村金融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相适应的局面。
(三) 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革重视对正规金融机构宏观方向的指导
通过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历史变迁的过程可知, 国家一直重视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以及其相关配套制度的制定, 如《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等。虽然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足形成了有益的补充, 但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法律性质, 也没有将非正规金融服务纳入法制化轨道, 这无疑给农村金融的正常运行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而且也给我国农村金融的监管增加了难度。同时, 在国家颁布的各种关于农村金融机构法规中, 主要是指导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宏观方向, 而对于微观制度建设尤其是在产权与治理结构等问题上却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及管理体制的“缺位”现象。但是, 从宏观角度来看,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是清晰的, 法律把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所有权界定为国有股份制、国家所有、社员所有和股东所有四种形式。然而产权除了所有权, 还包括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索取权和控制权等其他各种约束权利, 由此看来, 我国农村金融产权制度仍然是比较残缺的, 相对应的产权结构安排也不太合理。
三、当前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障碍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前后涉及了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等多个金融机构, 逐步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中央银行等各层次权力部门卷入其中, 导致了在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面临其方案难以实现的各种障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不同类型农村金融机构已经演化为一定既得利益主体, 故要制定满足多方需求的方案较难
从农民或中小企业、农村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三个层次来看, 国家要解决农民或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 都不能绕过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 但农村金融机构利益与国家利益往往并不一致, 如果国家出台的政策未能考虑到这一点, 经过金融机构这一层次后, 政策效果将会发生扭曲。
2.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未能建立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在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持续变革过程中一直维持着这样一个事实: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总体上一直围绕着改变外部管理体制这一思路, 未能从内部制度上建立起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从而使得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不管表面上如何变化, 本质上却与传统经济体制下典型国有企业的一般特征——所有者缺位、软预算约束和内部人控制等没有多大区别。农村金融机构官办色彩越浓, 离农民就越远, 导致农民对金融需求不得不转向非正规金融组织。
3.政府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准确定位和有效干预
目前我国政府对各个农村金融机构的有效干预存在不足, 这就导致较多农村金融机构同时肩负着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等功能, 从而出现了功能错位以及身份不明确等现象。与此同时, 政府对农业信贷支持主要还是以发放农业补贴的方式, 忽视营造一个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 无法达到让金融市场与“三农”进行有效的衔接。这种后果则是农业信贷的成本高而效果差, 农村金融机构仅针对农业生产的短期增长而忽视了农村收入的长期提高, 导致农村地区形成了不良的信贷文化, 如信贷目标与预期相比出现偏差、各正规金融机构排挤非正式金融形式等, 从而最终影响了农村金融体制的正常构建与运转。
4.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难以兼顾区域差别和缺乏前瞻性
在时间上, 随着城乡一体化水平逐步提高和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金融服务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在空间上, 由于各地区农村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呈现出区域差异, 如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开始出现专业化合作组织, 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则相对缓慢, 使得不同区域之间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广度与深度也不尽相同。而且, 由于这种金融服务需要存在梯度特征, 经常会导致政府当局出台的金融决策面临着超前或滞后等问题, 难以与地区实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金融需求情况相匹配。比如, 过去十多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粮棉收购资金的封闭管理, 在时间上滞后于粮棉流通体制改革, 在空间上也不适应东部地区农产品市场化发展;再如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适用于我国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 但不适用于城乡一体化地区。因此, 我们必须结合时间和空间梯度来考虑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并且由于全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 无法套用统一的政策模式。
四、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体制的创新路径
过去几十年我国金融改革基本上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村金融的整体格局, 具体体现在政府控制农村金融局面没有改变, 金融机构的商业化仍然面临低利率和政策性贷款的双重制约;农村金融市场的构成没有根本改变, 信用社和中国农业银行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垄断着信贷市场;农村金融机构绩效也没有根本好转, 这与过去30多年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极不对称。从而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对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机构, 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服务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农民, 其意义和作用都非同小可。
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 其辅助机制障碍主要有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村金融担保限制过度、信贷信息不对称等。从而, 在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法律制度的过程中, 除对农村金融要有直接性立法之外, 还需要完善如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农村金融担保体系等相关配套制度。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核心是设置合适的管理机构, 但优化农村金融管理体制首要问题应该是重视农村金融监管机构。目前, 我国建立了以银监会为中心的监管体系, 人民银行在业务上进行指导, 各省市政府建立金融管理办公室, 但是这种监管方式在很多地方来讲是非常薄弱的。从而需优化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并加强监管执行力度以及监管过程中的独立性, 正确认识对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价值定位, 加大对农村金融监管的资源投放以促使监管力量分布均衡, 对符合条件的农村民间金融使其合法化并实施有效监管。
最后, 从我国农村金融管理制度的变迁历程可知, 农村金融机构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产权制度特征, 而且在中国也没有真正存在过正规的合作金融机构。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产权关系模糊、产权主体缺位等问题, 只有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股份制和商业性改造, 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建立, 才能革除农村金融机构的各种弊端。在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治理结构上, 应以我国“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为基准, 各经营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按照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 建立起一个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共同组成的农村金融治理结构, 且各职能部门需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并在此基础上, 构建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通过系统性农村金融机构治理框架作用的发挥, 稳步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
摘要:管理体制是现代金融发展的基石, 要建立农村金融创新的长效机制, 需加快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建设进程。文章在回顾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历史变迁及其对农村金融结构影响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与改革障碍, 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体制创新路径。
关键词: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历史变迁,路径创新
参考文献
[1]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模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175.
[2]张世明.四起三落话农行[J].中国金融家, 2004 (05) .
[3]方金兵, 刘荣茂, 张富友.浅谈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历史变迁[J].财经视线, 2009 (13) .
[4]高伟.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8 (09) .
[5]Arestis, P.Demetriades, P.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assessing the evidence[J].Economic Journal, 1997 (107) .
[6]刘明康.刘明康谈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J].财经, 2007 (20) .
[7]王煜宇.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演进逻辑与路径创新[J].法学论坛, 2009 (05) .
[8]刘民权, 等.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21—24.
[9]崔西营.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创新[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 2007.
[10]陈前鹏, 江山.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J].知识经济, 2011 (07) .
体制建设金融管理 篇10
关键词: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保值增值,金融体制改革,信托制度
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整体成绩显著
一直以来, 国有、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公司是国有资产的重要载体, 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长远目标。十六大以来, 中央和地方遵循了科学的国有资产管理方法, 我国各级国有资产管理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02年至2012年, 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收入由8.53万亿元增长到42.38万亿元, 年均增幅超过18%;实现利润由0.38万亿元增长到2.19万亿元, 年均增幅超过23%; 上缴税金由0.69万亿元增长到3.35万亿元, 年均增幅超过1.9%。其中, 地方国有企业营业收入由5.17万亿元增长到15.82万亿元, 年均增幅超过11%;实现利润由0.22万亿元增长到了0.58万亿元, 年均增幅超过9%;上缴税金由0.4万亿元增长到0.82万亿元, 年均增幅超过8%。由此可见, 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能够促进税收收入和资产保值增值, 对GDP的增长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 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增长模式, 避免了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此消彼长的矛盾。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资产性质, 决定了我国国有资产的巨大存量, 加之快速发展的国家经济, 使得国有资产流量快速集聚。盘活国有资产,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不仅是政府代为管理国有资产职能的发挥, 更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源源动力。
二、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存在弊端
国有资产管理的整体成绩, 不能掩盖我国地方国有资产管理的弊端, 地方国有企业收入、利润和税收的增长速度, 远远低于中央国有企业和我国国有企业的整体增长速度, 降低了地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实践表明, 由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 相关的法律规范不完善, 各类型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 并不能实现资产增值保值的最终管理目标。国有资产委托代理机制不健全, 导致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主体缺失, 委托管理人职权不分, 责任不明, 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普遍存在的制度不稳定和不健全、地方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挑战等原因, 导致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混乱、甚至出现管理空白, 降低了我国国有资产的整体运作效率。现阶段, 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 地方国有资产主体缺位, 代理问题日渐凸显
从中央到地方, 国有资产管理都普遍存在主体缺位的问题。从1993年至今, 我国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施国有资产战略性改组, 把国有资本和法人资本、社会个人资本有机结合并合理搭配, 以发挥各类资本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下的优势, 实现企业发展壮大, 从而确保资本保值增值。全国各省市的重点国有企业, 成为了地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重要载体。但国有资产战略改组和金融改革, 地方国资委代表本地区政府履行出资和经营管理职责, 淡化了地方国有资本全民所有的性质, 混淆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主体, 属于全民还是属于地方的权属冲突得不到协调,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缺少有效监督。现实中, 社会群体都不清楚自己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地方资产主体缺位, 代理问题日渐凸显, 资产所有者和资产管理 (代理) 者的角色定位不清楚, 职能划归不明确, 管理目标不具体, 缺少委托者的有效监督, 国有资产代理效率必然低下。
(二) 地方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普遍存在
经营性国有资产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 是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重点和难点。但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 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往往是比较困难和效率低下的, 原因在于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较为普遍。一方面, 部分地方国有企业还具有较为强烈的行政色彩, 企业高管往往是地方政府委派或指定, 但经营业绩并不是考核的重要指标, 从而降低了国企高管提升经营业绩的动力, 企业缺少活力和动力, 经营亏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另一方面, 普遍存在于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国有资产成分, 原本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和动力, 但现在已经成了国有资产管理的盲区, 地方政府很容易在缺少民主决策的情况下, 对国有资产不合理的划拨、低价作价出售或转让,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相对于中央而言, 地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更困难、资产流失情况更普遍。
(三) 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 行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虽有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的法规体系、财经委员会和国资委的管理经营机构, 但整体上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并不科学, 管理重点不突出, 许多地方性实践性问题经常被忽视。部分地方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部门过于单一, 不能突出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许多地方国有参股公司中, 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占, 往往也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地方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但金融行业国有资产的比重依然很大, 这些行业很难真正实践“国退民进”的资源配置模式。以银行业为例, 国有银行改制后形成的四大商业银行, 国有资本依然超过整个商业银行资本的40%, 并广泛分布于地方。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 仍然创造了可观的利润, 但这些利润主要是借助行政垄断来实现的。过高的国家资本比重会增加资本市场去行政化的困难性, 阻碍法人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进入。此外, 地方政府有为了政治利益而改变国有资产配置的冲动, 人为造成国有资产行业分配不合理。
三、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效率低的原因分析
目前,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地方国有资产出现了管理效率低的困境,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 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受到金融体制改革的冲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工作的重心, 去行政化的金融改革使我国金融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特别是银行体系改革, 国有银行逐步转化为国有控股银行, 在吸引战略投资者、法人股和社会股的同时, 国有资本也做出了让步, 实践经验表明, 国有资本股权作价是吸引其他性质股份的重要手段, 股权作价让步使得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而且,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还失去了原本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等重要无形资源。
另一方面, 地方国有资产形成机制淡化了全民所有性质。现阶段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 从其诞生至今经历了较为长期、曲折的过程, 而为了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和全民利益, 国有资产的形成机制刻有深深的行政烙印, 在政府强制掌控之下的国有资产, 全民所有的性质容易淡化, 使得原本的政府代为管理变成了政府自我管理。由于委托主体地位的淡化, 很容易出现诸多代理问题。特别是代理监管问题, 缺少监管就缺少了管理职能履行的动力, 降低了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此外,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和各级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效率低下等原因, 也造成了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漏洞。
四、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代理问题与信托制度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一个主体不完整和多层次的委托代理机制, 由于国有资产主体缺失, 最终权利人并不参与国有资产管理的委托过程, 政府代表人民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 而国资委等具体管理机构则成为了二级代理机构, 这样一个主体不完整和多层次的代理关系, 国资委管理国有资产的效率, 缺少有效的外部监督, 从而使得国资委的管理工作缺少了动力。地方国资委更是如此, 完全受任于本级政府, 缺少平衡监督力量, 自然使得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效率低, 应在坚持国有资产性质的基础上推行更完善的信托机制。
信托业已逐步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助于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 实现委托人私有财产的完整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根据英美法系的司法解释, 产权转移是信托的本质, 在整个信托关系中, 涉及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但就实践经验看, 这种产权转移基础上的信托机制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特征。就我国国有资产的性质、规模、产权关系和管理目标而言, 我国国有资产产权关系并不为大多数实践工作者所知晓, 国家管理者和所有者的身份往往重合, 第三方群众利益并未真正得到体现, 因此, 西方意义上的信托也难以有存在的基础, 我国应完善信托制度, 从我国地方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出发, 结合提存制度的本质意义, 建立适合我国的信托制度。
五、完善我国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地方政府在坚持金融体制深化不动摇的基础上, 创新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对遏制地方国有资产流失, 提高地方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方国有资产管理, 必须切实做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 依据法律规范、制度设计、权责明晰、人员配备等多种措施, 提高地方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
(一) 完善地方国有资产立法
我国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所有者与管理者彻底脱离, 这种极端的现象使得委托代理机制难以确保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目标的实现。造成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中委托代理矛盾的, 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法律规范不健全, 全民所有的资产性质难以在平等的法律体系中得以体现, 国有资产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法律的认可与保障, 因此, 在整个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 就缺少所有者的外部监督。
(二) 科学设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实践表明, 我国地方国有资产管理还没有一套科学、高效的制度, 国资委的代理管理权力难以平衡, 地方国资委或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各自为阵, 缺少协调, 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经验交流。因此, 应该以国资委为中心, 以具体管理部门为依托,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从中央到地方, 采取民主集中的原则, 设置相对独立的监管机构, 监督国资委代理职能的发挥, 提高国资委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效率。
(三) 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许多问题, 直接原因还是管理机构和人员的问题。结合我国地方国有资产现状, 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以国家信托的方式改善地方固有资产管理模式。地方政府尝试创新现有信托机构的服务模式, 以信托和保险为基础, 科学吸收战略投资者, 组建新的信托机构和经营模式, 增加其独立性, 在不发生产权转移的基础上, 开展信托服务, 提升国有资产的金融创新能力,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 精简机构, 落实责任
现行地方国有资产的管理, 以国资委为主体, 同时依托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最终完成地方国有资产的管理。这就使得机构繁多、人员臃肿, 国资委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权责难以落实, 相互推诿。因此, 在充分发挥国资委管理职能的基础上, 精简各企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由国资委委派全职人员, 权责明确, 落实到人, 杜绝人浮于事、做事拖沓, 从而提高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勇.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N].经济日报, 2012-11-19.
[2]刘渝阳.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几种方式[J].西南金融, 2008 (12) .
[3]徐德超, 杨志东, 何毅等.对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对策研究[J].西南金融, 2002 (11) .
[4]席月民.我国国有资产信托监管制度研究[J].法学杂志, 2006 (2) .
【体制建设金融管理】推荐阅读:
行政管理体制建设05-31
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08-29
审计体制建设11-18
财政体制建设08-30
创新体制机制建设10-14
社会保障体制建设09-14
制度建设与体制创新11-30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07-21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06-25
金融体制创新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