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共12篇)
文化体制改革 篇1
一、文化体制改革:大众文化发展的新机遇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 文化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一方面, 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可以给国家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 在国际关系中, 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兴衰的象征和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 (下简称《决定) , 提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这项战略的提出既顺应世界发展趋势, 又适应我国现实的国情,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 通过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但在文化发展领域, 文化发展水平与综合国力还不相适应, 没有在国际社会中展现出中国的独特魅力与形象, 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不相适应, 从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看, 还没有完全满足人民的需要。因此,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实现党在文化领域的执政能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成为党和国家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完成的历史任务。
《决定》指出:“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应继续“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 在全社会营造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 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大众文化是我国当代重要的文化形态,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 进一步发展大众文化, 才能很好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 使人民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大众文化优秀成果, 使人民充分享受自己创造的文化成果。
二、人民大众: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主体
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在我国, 由于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培育了社会消费大众。他们在经济上追逐正当的个人利益, 在文化上思想更加自由开放, 彰显独特个性, 在都市中共同酝酿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而人民大众就是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主体。
第一, 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是大众文化的创作源泉。中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人民大众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居于主导地位。在文化领域, 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实践, 包括他们的学习、工作、理想、爱情和家庭皆是大众文化作品创作的题材。毛泽东提出, 我们的文艺作品中不能只表现帝王将相, 还要把普通大众作为主角。他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群众观密切结合起来, 用于分析文化问题, 指出“民众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 离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艺术。毛泽东文化大众化理论堪称是中国大众文化的基本指导理论。中国大众文化反映了大众生活实践和生活感受, 人民大众在这种文化中真正看到了自己生活的文化再现。
第二, 大众文化适应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 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向。毛泽东提出, 文化是属于人民, 并为大多数人民服务的。他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角度明确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 是一个根本问题, 原则问题。”他大力提倡文化民主化, 号召文艺工作者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 创造出适应大众需求的, 大众欢迎的文艺作品。中国大众文化的宗旨是为社会大众服务, 这不仅反映在文化政策的引导、文化市场管理、文化创作的意向、文化形式的语言的运用等方面, 还表现在大众文化适应社会大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需求, 致力于为大众创造适合他们品味的作品。
第三, 人民大众直接参与大众文化之中。人民大众是大众文化作品的创造者也是其享用者。作为大众文化的消费者, 文艺作品的内容来源于他们的生活, 他们对文艺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总之,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把我国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作为反映对象,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向, 吸引并推动了社会大众的文化参与, 人民大众成为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的主体。当代大众文化适应了我国人民个性解放和人的主体性发展的现实需要,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目的性的体现, 使人民群众在参与大众文化的活动过程中, 充分感受到了个性解放和精神的自由。
三、和谐价值:大众文化的必然追求
大众文化繁荣发展的宗旨和目标是促使社会和谐、文明和进步, 和谐价值是大众文化的必然追求。
第一, 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建设中和谐价值的实现要以科学的理论做指导, 确保大众文化正确的发展方向。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为核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 这就要求大众文化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结合起来, 以确保大众文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大众文化的发展给我国人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满足和享受, 大众参与的热情和参与规模远远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种文化形式, 大众文化的繁荣可谓是空前。但大众文化自身的商业性质, 不可避免地也带来诸多的负面效应。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而忽视社会效益的现象;在利润的驱动下, 文化产品中充斥着庸俗、低俗和媚俗的元素, 不仅降低了文化品位, 也误导甚至毒害了大众的思想。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认真研究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探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众文化中的转化途径, 重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文化领域的“话语权”。我们认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与大众文化相结合, 必须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消费活动之中, 发挥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也就是说, 客观上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适时转化为“意态形态商品”, 在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这些“文化商品”的过程中, 完成社会的整合功能。通过对大众文化和意识形态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努力克服大众文化的消极成分, 使大众文化朝着有利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方向发展, 把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内容融入大众文化的娱乐活动之中。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在群众中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大众文化的发展起到控制和引导的作用。
第二, 大众文化内在和谐是实现和谐价值的基础。实现大众文化的内在和谐, 一方面应加强传统文化的研究, 使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大众文化的灵魂;另一方面, 要正确借鉴国外大众文化的优秀成果, 中西互融, 传统与现代相辅相成。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积淀而成的文化民族心理和文化价值意识是大众文化发展繁荣的文化土壤, 因此, 加强传统文化研究, 展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保持和延续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价值意识十分重要, 对增强人们的历史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同时, 构建传统文化对大众文化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方式就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另外, 积极借鉴国外大众文化的优秀成果, 扩大对外合作, 是发展壮大中国大众文化的必要途径。在全球化浪潮中, 外来的大众文化产品强烈地冲击着我国文化市场, 即便如此, 我们也不能关闭开放的大门, 正确的选择应是在保护本国文化知识产权的前提下, 继续加强文化的引进力度, 使我国大众文化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成熟起来。在引进优秀大众文化作品同时, 还要借鉴他们的制作技术、宣传策略, 把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恰当地应用到我国大众文化发展中, 推动中国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第三,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和文化发展同样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 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是人民大众, 以人为本彰显的和谐价值是大众文化的必然追求。人民群众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是大众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应把人民大众的发展和需要放在首要的地位。从倡导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的角度出发, 提倡大众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 社会更应关爱人, 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 实现人和人、人和社会的和谐互动, 从而构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关系。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更是民主和宽容的文化, 大众文化的繁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力和利益, 在社会成员的主体地位的彰显、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各社会阶层的利益的协调方面实现大的进步和发展。在思想上, 引导人们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 培养人们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 避免大众在思想认识上走向极端, 本着求同存异, 互相包容的理念, 实现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是进步的文化, 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众文化的发展弥补了社会分工带来的局限和不足, 大众文化不同于以往的文化形式, 它通过现代媒体为人民大众提供了展示才华和能力的公共空间, 通过文化发展, 给人们提供机会学习和研究, 以提高自己的智能、技能, 使人的各种潜能得到全面而合理的发展和实现。
摘要: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为大众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大众文化是当代中国主要的文化形态, 人民大众是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主体。和谐价值是大众文化的必然追求, 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 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 保证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效。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大众文化,和谐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吴世彩.大众文化的和谐价值[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3]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文化体制改革 篇2
——灵石县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和思考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我县从2010年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省、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有关精神上,按照“合并局、组建队、改公司、转院团”的要求,紧密结合我县文化工作实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全县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圆满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各项任务。目前,我县电视台与广播电台已完成合并,制播即将分离;影剧院已新组建公司并制定公司章程和进行工商注册;县晋剧团已被县编委核销事业单位编制转为企业,并及时进行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为进一步做好我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结合我县实际,我县推出了领导决策、政策保障、舆论造势、督导检查“四轮驱动”办法,使文化体制改革在快速、稳步地向纵深推进。
一、领导决策驱动。改革难,难在这是一场涉及数名“文化人”身份之变的革命。我县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进。县委、县政府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对文化体制改革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适时作出了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的战略决策。在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把中央和省、市的重大决策和指示精神作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特别是在改革的关键时刻,更是2-
会进步,更不会简单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县经济领域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县文化领域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压力也就成为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
长期以来,我县的文化单位由国家投资、建设和管理。文化单位按照政府财政拨款的多少划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种,“多给多干,少给少干,不给不干”。其事业职能和企业功能也混淆不清。本属公益的,公益属性模糊;本属市场的,市场属性不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有文化、无市场”,构成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一面是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强烈,一面是国有文化单位缺乏活力。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增强我县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复兴的迫切要求,成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大课题。
二、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文化生产力的必要举措
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不仅仅是生机勃发的文化产业和一大批活力四射的文化企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更是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思想基础的过程。
从理论层面看,文化体制改革的价值是实践、丰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深化了人们对于文化生产力的认识;从实践层面看,它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创造和培育了良好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满足了人4-
己的方向。占领市场就是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市场份额越大,服务的群众就越多,正确导向就越能落到实处。
三、文化体制改革是建设文化强县的必然途径
建设文化强县的最终目的在于文化惠民、文化富民、文化强民。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政府、市场、人才的共同作为。在建设文化强县的过程中,政府要大有作为。文化体制改革既是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同时也是政府自身的改革。政府需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从一个以发展为导向的政府转变为一个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政府自身的角色应该定位于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市场秩序的监管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在建设文化强县的过程中,市场要大有作为。一个发达的文化消费市场固然会让不会游泳的文艺团体呛水,而一个不发达的文化消费市场如同一个没有水的游泳池,再好的健将也无法施展拳脚。因此,政府必须把培育需求旺盛、体系健全、运转健康的文化消费市场,作为推动文化强县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抓紧抓好。
文化体制改革 篇3
近几年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文化体制改革实现重要突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文学艺术创作成果丰硕。在这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和要求相比,我省文化建设上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四个不相适应”:文化产品和服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文化体制机制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相适应,文化实力和竞争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不相适应,文化人才队伍与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需要不相适应。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建设文化强省,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建设文化强省的总要求和总目标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坚持政府投入和文化体制改革“两到位”,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分开”,坚持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两结合”,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建设“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文化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的文化强省。今后三年,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工作重点是抓好“五个一批”:实施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建设一批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基地,培养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打造和推出一批受群众和市场欢迎的文化品牌和精品力作。到2010年,全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到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到位,实现文化体制改革从“盆景”走向“百花园”,从“试验田”走向大面积“丰收田”;到2012年,建成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
目标就是工作任务,目标就是努力方向。全省上下要有一种使命感,按照省委制定的路线图时间表,坚定扎实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我们要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由省级向市县全面展开。一要全面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着力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把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转企改革过程中,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二要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着眼于发挥国有文化资本在文化市场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调动和保护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有序引导外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三要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贯彻“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内在活力。四要加快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分割、城乡分割的格局,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五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继续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转变。更好地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9大门类,使文化产业尽快成为江苏的支柱产业。要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做大做强骨干文化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購重组,支持重点文化企业通过上市融资、跨地区、跨行业整合资源,实现低成本扩张,加速做大做强.打造一批“航母型”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要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大力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提升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方式,着力提高新兴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积极鼓励各类文化创意活动,催生新的文化业态。要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加强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高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快培育富有活力、形态多样的文化产业集群.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水平。
我们还要适应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坚持把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进一步提高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水平。要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健全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继续加大各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做到“两个高于”:财政文化事业支出增幅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十一五”时期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高于“十五”时期。重点增加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投入、对直接面向基层公共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文化服务,切实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广大群众更多地分享到文化发展成果。进一步扩大向社会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的范围,完善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文化强省建设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优秀文化人才是先进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骨干力量,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第一战略。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认真贯彻“双百”方针,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包容失败,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要加大文化领域各类人才培养力度,尤其是要把培养和引进拔尖人才、领军人才作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任务。要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要建立科学的文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引导文化工作者面向群众、走向市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多出受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多生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秀文化产品。
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要求,制定具体规划,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做到懂文化、会管文化,努力提高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支持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用足用好其他领域与文化相关的各项优惠政策,及时制定出台新的配套扶持政策。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要求,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文化建设新格局,把提高文化软实力变成推动科学发展的硬任务。只要全省上下一致行动起来,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就一定能够开创出江苏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文化体制改革 篇4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队伍是基础, 人才是关键。目前文化馆大多存在馆员老龄化严重、青黄不接、专业不对口等现象, 难以满足基本群文活动, 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更需思想好、业务精、善组织、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着重做好三个方面:一是自身锻炼培养。每年组织馆员进修学习, 制定考核标准进行自我检验与考核, 鼓励馆员抓创作、创品牌, 要多下基层辅导和调研, 从民间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 在实践中磨练自己, 不断总结和提高。二是社会资源培育。积极协调发动相互合作, 与企事业单位、学校、政府机关举办文化活动, 提高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坚持在活动中发现人才, 及时提供辅导和帮助, 使之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中的骨干, 逐渐帮助他们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坚。三是人才数据库储备。与学校建立友好单位, 将专业文化教师编入人才数据库。平时, 为学校提供辅导和相关创作, 关键时刻是群众文化的后备力量和骨干, 达到共建和互赢的目的。
二、完善机制深化体制改革
(一) 组织机构管理
将现有的群文、文艺、舞蹈等部门以及担负的非遗保护任务, 整合为综合艺术部、创编部、非遗办、综调办等部门, 系统规范各部门编制体制、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 要突出综合艺术部的群众文化引领作用, 创编部利用新理论、新文化、新题材编撰新节目的创新作用, 非遗办公室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宣传作用, 综调办深入基层及时掌握群众文化需求的桥梁纽带作用等, 通过调整组织机构, 做到文化馆编制结构精干高效、文化活动紧跟时代、服务群众导向鲜明。
(二) 制度管理方面
建立符合文化事业特点的管理机制是文化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内部管理上, 可参考现代企业化管理模式, 坚持制度规范, 量化管理, 出台《文化馆考勤制度》《文化馆考核标准》《馆员行为规范》等制度和标准,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文化馆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准则, 做到有章可循。在奖惩问责上, 出台《文化馆工作人员奖惩制度》《专业人员按劳分配制度》等规定, 明确奖惩内容、奖惩时机、奖惩权限和实施程序, 做到能者多奖、庸者自戒、失者必罚, 在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中, 激发馆内人员主动创作、用心演出、积极服务的工作热情, 逐步形成自我提高、自我创新、自我生存的发展模式。
(三) 人事改革方面
综合运用聘任制、责任制、合同制等多种形式, 精选馆内各职各类人员, 实施岗位管理制度, 强化竞争机制, 精简富余人员, 科学人事分配, 进一步优化馆员年龄结构和岗位专业, 给“老人”设定适合自己的岗位, 如保护和挖掘非遗工作, 调研、创编和后勤保障工作等;让“中人”负责群众文化的组织, 辅导、培训, 为公益性演出服务, 如下乡演出、慰问演出等;让“新人”在第一线负责演出, 为馆里创收, 以及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有效人事分配改革, 提高工作运行效率, 完善以素质选人、以效益养人、以政绩用人和专业人员“能进能出”的良性竞争机制, 真正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充分发挥前沿阵地作用
文化馆是发展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和引导群众文化活动的专业机构,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方面, 兼顾全局突出时代性。由于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多面性, 要求文化馆建设兼具多样性。公共文化服务要做到全面兼顾, 与时代同步, 具有现代品格, 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这样才能发挥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引导人、影响人、感染人的作用。另一方面, 搭建平台突出群众性。以企事业单位、学校、政府机关等作为基点, 向外辐射开来, 搭建不同文化展示平台。注重向偏远乡镇开展文化活动, 提高对下级文化站点的奉献服务意识, 通过文化下乡、研讨辅导、艺术交流、活动比赛等形式, 加强各级各类文艺骨干联系, 促进高质量文艺作品创作, 多出优秀的精品力作。切实把文化馆办成人民群众向往与喜爱的场所。
四、大力挖掘保护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普查、搜集、立项和申报保护工作逐渐上升为文化馆的一项核心工作。要不断挖掘本地历史、民族文化特色, 持续深化开发、宣传和创新,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迸发出新的活力和影响力。今年以来, 珲春市文化馆成立洞箫对外演出团, 负责对外演出及参赛等任务, 打破传统民间表演项目和传统工艺在人们心目中的老化陈旧形象;在文化馆办公楼里成立珲春洞箫艺术发展展览馆, 通过文字、照片、实物、影视展示厅等, 展示和记录我市洞箫艺术发展历程。下一步, 将通过成立非遗办公室, 系统完善的保护非遗艺术, 加大宣传力度, 弘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
文化体制改革 篇5
——陈加元同志在全市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2年8月21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文化产业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省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努力加快我市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全面推进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建设。
这几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宣传文化部门,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贯彻党的文化工作方针政策,围绕建设江南水乡文化名城这一目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是文化活动活跃,文艺创作不断繁荣。各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组织了“演出队伍下基层,文艺戏曲进万家”活动和专场、广场演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生活。同时,创作了一批文艺精品,不少作品在全国获奖,取得了较大反响。特别是围绕庆祝建党八十周年主题,举办了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演出、中国文联“公仆赞”艺术团演出、南湖船文化节等一系列在省内外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活动,提升了嘉兴的城市形象,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建设。二是保护开发并重,两个效益逐步提高。中共一大会址、马家浜文化遗址等5处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桐乡乌镇、嘉善西塘已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正式清单;做好城市建设中的历史遗存保护,对桐乡新地里遗址、吴家浜遗址等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完成了全市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加大了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革命文化、古镇文化、山水文化等的挖掘工作正逐步走上资源保护和产业经营相结合的轨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文化投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文化设施投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全市涉及文化的投入近30亿元。市区相继建成了嘉兴画院、广电中心、南湖市民广场等一大批文化设施;还将投入10多亿元投资兴建嘉兴报业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等与现代化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各县(市、区)加强历史遗存保护开发和文体场馆建设工作,去年以来开工在建或今年准备建设的文体、旅游设施项目78个,总投资达19.44亿元。四是文化市场活跃,民办企业发展较快。各类文化单位发展到3500多家,其中社会办3300多家,涉及文体、传媒、网络信息服务等20多个类别。三年来,社会力量投入文化产业的资金达2.4亿元。五是进行改革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行分类管理、分级指导,部分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了改制和内部改革。广电系统实施了“两台合并”、“局台合一”等改革;嘉兴日报社积极探索集团化运作路子,实施了市县联办。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市广大宣传文化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宣传文化战线的同志们,以及支持文化工作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根据市委常委会讨论的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也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先进文化在全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先进文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发展先进文化,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根基所在。一个政党是否先进,不仅在于它的阶级基础是否先进,而且在于它所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是否先进。建设先进文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内源动力。发展先进文化,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并为先进生产力发展提供内源动力。同时,文化本身的商品属性也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壮大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发展先进文化,还是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只有不断发展先进文化,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的繁荣,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因此,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增强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1、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是顺应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
文化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方式。人的经济活动,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虽然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直接功利目的,但在其全过程及全方位的联系中,无一不体现着文化。在经济和文化的相互协调和良性互动之中,社会持续有序向前发展。因此,从本质上说,文化和经济与生俱来、相伴而生,而且相互影响、互为促进。要研究经济,就不能不讲文化;要研究文化,就必须考虑经济。
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进一步加速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就经济而言,由于人们已从重点追求物质需求转向更多地追求精神需求,精神文化消费在整个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同时对物质产品中的文化内涵要求也越来越高,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文化的因素,现代经济正走向文化化。就文化而言,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借助于高科技的运用,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传播力越来越强;而且,与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知识经济,它的内涵就是文化。因此,现代文化具有了明显的产业属性,即文化的经济化。
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进一步作用于经济活动。一是经济增长中文化的推动力越来越突出。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人文资源比原料、能源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更为突出。二是经济效益中的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明显。物质商品的文化内涵、文化附加值与文化特色在经济效益中所占的比重直线上升。特别在服装、建筑、食品、汽车等行业,文化对经济的贡献率更大。三是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新的增长点。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发端于美国的文化产业方兴未艾,近年更是挟新经济之势而成为朝阳产业。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美国的文化娱乐产品是第一大出口产品;英国文化产业年产值近60亿英镑,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日本的娱乐业产值也仅次于汽车工业。四是经济竞争中文化资源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个社会能否快速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这个社会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创新程度。谁能充分释放文化力的作用,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客观趋势,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必然也会走向全球化,文化的竞争也将是全球性的。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们在面临经济领域严峻挑战的同时,同样面临着文化领域的挑战。有美国学者曾提出: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主动适应经济与文化融合的客观趋势,进一步发展文化经济,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任务,历史性地摆到了我们的面前。
从国内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被纳入了国家“十五”规划纲要,成为我国下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也早在两年前就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在今年召开的全省文化工作会议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把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
可以预见,一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全新时期、新一波发展的高潮即将到来。
2、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回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其根本原因,就是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建设发展的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提高。也就是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党历来非常重视文化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就要受破坏、走弯路;如果风气坏下去,经济的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认真总结国际国内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后,对建设有中国特色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论述,用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反复强调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精神文明的建设,必须紧密联系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在当前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形式、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我们以新的观念和手段来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党中央在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精神文明。这是站在新世纪高度而提出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思路。如何理解这个新思路?首先,文化产业顺应和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大众化。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要;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使文化通过市场广泛而有效地传递给市场的主体——人民群众。其次,文化产业顺应和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机制的社会化。精神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是全社会的事业;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使文化资源能有效配置,通过市场之手把各部门、全社会联系在一起。再次,文化产业顺应和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手段的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借助各种先进传播教育手段,才能广泛地影响人、教育人;文化的产业化与科技的高级化联系在一起,必将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注入现代化的内容和动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文化产业的发展来推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进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3、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市争当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必然选择。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往往与这个地方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江总书记视察嘉兴并发出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号召后,我市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加快推进经济重镇、港口新市、文化名城的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出现了快速、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经济活力、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安居乐业。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从我们自身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特点来分析,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嘉兴特有的灿烂文化和人文精神与时代发展的有机结合,文化力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嘉兴人温文尔雅、谦恭包容,使我们可以吸纳各种先进的东西,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一拿来就形成了我们的杂交模式;嘉兴人崇尚礼仪,讲求理性,顺应了市场秩序走向规范、社会治理倚重法律这样一个健康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使嘉兴成为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放心之地,成为全省招商引资的一个高地。正是嘉兴的文化品质催生了被经济界和新闻界一些人士所称道的“八大经济现象”和“浙北现象”。也正是这种人文精神的支撑,使我市的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企业经济蕴含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进而增强了嘉兴经济的竞争能力。
现在,市委从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自身发展水平出发,发出了要争当我省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号召。争当排头兵实际上就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要求我们努力保持领先优势,并确保有一个更快的发展速度。联系嘉兴的发展实际,分析当今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已经成为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企业之间、产品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竞争。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认真研究文化经济,发展文化经济,为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的,也包括对文化的、人的素质的要求。一个城市没有自身的特色文化,这个城市就没有个性和品位,更谈不上现代化。因此,我们也只有通过加快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以先进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建设,不断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凸现城市的文化品位;不断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恢复和显露江南水乡的风貌和神韵;不断提高人民的文化修养,加速推进人的现代化,才能全面实现江南水乡文化名城的建设目标。
伴随着经济建设进入新阶段,我市的文化建设正在掀起新高潮。快速增长的经济、日益富裕的生活、安定祥和的环境、日趋完善的设施、不断开放的市场,加上丰富的文化资源,使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面对这样的态势,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发挥优势,不失时机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进一步推进我市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现阶段,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还是相对滞后的,与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不适应,与丰富的文化资源不适应,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不适应。我们要站在战略的高度,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扎扎实实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1、要明确发展目标。
按照全省发展文化产业目标要求,联系我市发展现状,今后3-5年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可概括为“四个显著提高、三个基本形成”,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能力有显著提高,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有显著提高,增长速度快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生活中的比重显著提高,文化消费增长速度快于消费总支出的增长速度;文化产业的就业贡献率显著提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增长率快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长率。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文化产业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文化产业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市区在全市的文化中心地位,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2、要明确指导思想。
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牢牢抓住市场这根线,从政府做规划开始,面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来制定战略和规划;通过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文化资源,调整产业布局。要注重壮大文化产业的主体,积极培育文化产品的消费市场。二是必须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必须着眼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速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要着力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精简、规范、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要着力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区分性质,分类指导,尽快完成国有文化企业的改革,尽早释放体制能量,为企业走向市场、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争取时间,争创先机;要着力推进文化运行机制改革,尽快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积极探索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办法与途径。
三是必须坚持以品牌创特色。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需要树品牌、创特色;一个地方的文化要有吸引力、渗透力和竞争力,更需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创出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产业的品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比物质产品品牌更丰富的内涵、更强的竞争力和更显著的带动效应。嘉兴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含量极高的品牌,要以我市的历史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资源和水乡文化资源为基础,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结合现代人的消费特点和各类消费群体的审美情趣,进行特色资源、优势资源的挖掘和开发,要塑造全新的产品概念和产品形象,推出一批文化名牌,一批文化名人,形成一批名牌企业,从而不断提升产业层次。
四是必须坚持以人才作保障。高素质人才是文化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第一资源。名品、名城的背后是名人。要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的人才培养计划,打破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身份的界限,促进文化人才在不同地区、部门、行业之间有序、有效流动。既要努力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中的文艺人才,还要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文化产业类的经营管理人才。
3、要突出发展重点。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要按照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品牌优先的要求,以文化旅游业、现代传媒业、演艺娱乐业、体育健身业等为重点,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努力形成具有鲜明嘉兴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具体来说:
一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嘉兴是多种文明、多种文化的交融之地,文化资源丰富,不仅有以南湖红船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乌镇、西塘为代表的水乡文化,还有以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元代画家吴镇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海宁钱江潮、海盐南北湖、平湖九龙山为代表的山水文化。我们可以丰富的水乡和人文资源为基础,充分发挥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按照“大嘉兴”的思路,加快旅游资源的整合,加快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融合,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业的附加值,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同时,要注重培育壮大与此有密切联系的会展业和艺术品业,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随着嘉兴知名度的日益提升,积极发展节会经济,做大会展业。要以一大批大型文化设施启用为契机,主动接轨上海、杭州等周边大城市。要依托我市在书画、工艺品、摄影、雕塑、艺术设计方面的相对优势及旅游业的兴起,努力开发富有嘉兴特色的艺术品业。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传媒业。以广播电视业、报业、网络等行业为主要内容的传媒业,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传媒业发展十分迅速,无论是经济总量、相对比重还是经济效益,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下一步,这一行业的发展要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走集团化经营的路子,加快行业内部的资源整合。要探索新型的领导体制和组织框架,在健全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上有新突破。要以资本为纽带,以业务为联结,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努力实现宣传报道与经营“双赢”目标。广电、报业还要注重传媒手段的优势互补,努力壮大我市传媒业的整体效应。要进一步拓展产业经营领域,注重开发广告策划业、图书发行业。
三是大力发展演艺娱乐业。演艺娱乐业是嘉兴文化产业颇具活力的部分,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性消费支出的增加,城市化的推进,流动人口的增加,嘉兴演艺娱乐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我市娱乐业的发展,关键是要实现产业规模、档次的升级。要抓住市文化中心“一院三馆”即将投入使用的机遇,以此为主要载体,把演艺市场进一步繁荣起来,从而带动整个演艺娱乐业的发展。对目前全市分散的、单个的、小规模的文化娱乐场所,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逐步引导他们走规模化的道路,并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断提升整个演艺娱乐业的产业层次和经营水平。艺术培训业要抓住人们消费需求中艺术消费不断增加以及青少年艺术培训市场日益升温的机遇,重点做好市场开拓、规范管理等文章。要大力发展有规模的专项培训和综合性培训;在进一步培育发展城市居民培训业的同时,积极拓展农村市场。
四是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业。这个行业是我市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行业,市场有需求,经济有基础。目前,主要是强化场馆资源、人才资源的整合,通过公司化运作,走规模化道路;要注重体育与教育、文化与教育的联姻,通过俱乐部的形式,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业。目前主要是加大开发力度,除了要大力发展竞技体育(赛事)、健身休闲以外,还要延伸体育产业链,发展体育彩票、体育旅游、体育用品、体育咨询、体育培训等行业。
4、要把握“四个关系”。
发展文化产业,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文化产业又不同于其他产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弘扬主旋律,充分发挥文化所具有的教化和导向作用,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同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更加紧密。文化产品是特殊的商品,具有商品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双重属性,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效益。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重视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激发文化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文化发展的综合实力,有利于推动社会文化的全面繁荣和发展。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从事生产和经营,在市场运作中获得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竞争力,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是承传历史与创新发展的关系。传统文化是“根”,我们不可能割断历史;文化创新是“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嘉兴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这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丰富宝藏,值得我们好好地开发利用。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精华和力量,使嘉兴的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又不能拘泥于传统,还必须坚持文化创新,在优秀历史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尤其要把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作为文化创新的源泉。同时,要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兼容并蓄,吸收和消化一切先进的外来文化。
三是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建设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发展文化产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重要的是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办事。既要立足当前,增强紧迫感,抓住主要矛盾,从最迫切、最关键、对全局工作带动最大的事情抓起,力求重点突破。又要着眼长远,充分考虑到现阶段发展文化产业的各种受制因素,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而不能急功近利,使工作陷入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
四是依法管理与促进繁荣的关系。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坚持依法管理,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坚持正确导向,净化文化市场,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有效的管理,弘扬先进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摒弃落后的、封建的、愚昧的文化。但是,管理是手段,繁荣发展才是目的。必须坚持科学管理,树立管理是为了更快更好更健康发展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坚持依法管理和促进繁荣的有机统一。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面开创我市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明确了工作目标和总体要求,当前关键的是要把发展的任务落到实处。要站在新的高度,以全新的理念和工作手段,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
1、要象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
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要求我们科学地把握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文化和经济同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要象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摆上应有的位置。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文化产业的发展本身就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面和内容,要树立抓文化建设、抓文化产业发展也就是抓经济建设的观念。文化名城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样要求既要在文化领域中推进,也要在经济领域中建设。
要进一步树立文化经济的观念。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产业意识、市场意识和效益意识,切实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破除文化是纯事业的观念,树立文化既是一种事业、也是一种产业的新观念;破除文化产品是纯精神产品的观念,树立文化产品不仅是一种精神产品、也是一种特殊商品的新观念;破除文化工作是纯赔钱的观念,树立文化不仅需要投入也能够产出的新观念;破除把文化与经济相对立、相隔离的观念,树立文化经济一体化的新观念,从而在全市上下形成一个有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思想氛围。
要增加经济工作中的文化内涵。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含量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要重视企业的文化内涵,以文化铸造企业品牌,以文化形成先进管理模式,以文化培育企业人才队伍。要重视产业的文化内涵,以高新技术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要重视区域经济中的文化内涵,利用区域特有的文化优势,树立区域文化形象,开发区域文化经济。要在文化工作中更多地运用经济的手段。既要使文化在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中,实现自身的繁荣与发展,又要用发展经济的思路和办法推动文化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善于运用市场经济观念,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在文化建设中真正树立起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效益意识;善于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文化事业的社会化,尤其在文化设施建设上应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投资一个设施,培育一个主体,发展一个产业”;善于运用经济的手段,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等杠杆的作用,加速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
2、要象抓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抓文化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基本完成了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的改制,个私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90年的不足1%发展到目前的三分天下有其二。相对于经济领域的改革,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进展较慢。从管理体制看,行政机构交叉重叠,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责不清;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府部门既管文化,又办文化,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管理和职能上严重“错位”,既有“越位”的问题,也有“缺位”的地方。从文化主体看,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现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单位绝大部分是国有性质的事业单位。从单位内部看,大锅饭、铁饭碗、终身制还没有真正打破,新的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
在政府管理体制层面上,当前要重点转变文化行政部门的职能,理顺关系,实行政事分离、政企分开,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把工作重点放在抓统筹规划,抓主体培育,抓法规完善,抓市场监管上,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文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在企业层面上,要区分不同性质,积极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主要有三类:其一,对一些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如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属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能完全推向市场,财政要养起来。当然,也要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二,对具有一定面向市场能力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可保留事业单位性质,实行企业化管理,财政给予专项补助和定额补助;对于可以面向市场的部分,可以按照国有控股、参股、职工参股等形式组建法人实体,开展经营服务,积极创造条件改制为企业。其三,对经营性的文化单位,必须尽快改制为企业,推向市场,参与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在文化单位内部管理上,要引入竞争机制。事业单位要全面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国有文化企业要逐步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同时,要尽快建立健全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机制,将其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大、难点多。要认真借鉴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功经验,按照企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政策。要处理好改革的速度、力度和职工的承受度之间的关系。既要有改革的紧迫感和改革的勇气,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又要考虑文化单位的特殊性,稳步推进,做过细的工作。市里要有一个统一的政策意见,以避免矛盾和不平衡,保持改革的有序和社会的稳定。
3、要象扶持民营经济一样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文化。
民间力量应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如同民营经济是“老百姓经济”一样,发展文化产业也应该发展“老百姓文化”。虽然我市社会办的文化企业数量不少,但存在着单个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的问题。所以,要象扶持民营经济一样,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与我市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要降低门槛,放宽文化产业市场准入条件。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除新闻媒体由国家主办经营外,其余文化产业都可以采纳市场方式吸收多种投资主体。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经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流通。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吸引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民营文化企业。要把民办文化企业和产业项目纳入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统一规划,在土地使用、规费减免和财政扶持等方面与国办文化企业一视同仁。
要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和壮大以社会力量为主导的市场主体。一是转出一批,在国有文化单位中,除不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属于提供公共产品性质的以外,其他的单位要积极面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二是扶持一批,对现有的社会办企业,要鼓励其做大做强,政府部门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引导其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三是引入一批,对行业外的潜在投资者要引导、鼓励其进入文化行业,尤其要鼓励引导一些大企业进入文化产业领域,进行高起点、大手笔的开发建设。也可以整合出一定的项目对外进行招商引资。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充分肯定民营文化企业近几年来的积极探索,总结和宣传民营文化企业的成功经验,在全市形成一个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的良好舆论氛围。要改革审批制度,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为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和帮助。要加强引导,有关部门要编制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投资指南”和“政策指南”,引导社会力量把资金投入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行业。
4、要象检查考核经济工作一样检查考核文化工作。
要强化措施。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无论是从规模上看,还是从竞争能力看,文化产业还是个弱势产业,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引导和培育,研究制定产业规划和政策措施。近年来,中央、省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市委、市政府也初步拟定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在会上已发给大家,广泛征求意见。这个《意见》对我市下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作了具体部署。文件正式下发后,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要根据各地实际进行细化,提出更具操作性的实施办法。
要强化考核。发展文化产业,不单单是哪个部门的工作,而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经常研究文化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把文化名城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任务列入任期目标,并分解到各个部门。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实施。要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重点考核政治方向对不对,工作措施实不实,发展速度快不快,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大不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各部门要结合各自的职能,象服务于经济工作一样,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要强化责任。加强和改善对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要管住政治原则,始终掌握对宣传文化工作方针政策和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对宣传业务的审核权,对宣传文化系统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对媒体资产配置的控制权。要始终牢记新闻广电业是党的宣传思想阵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能变,党管媒体不能变,党管干部不能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变。要坚持改革取向,努力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宣传文化工作领导体制、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要加强对文化工作的协调,充分发挥党委宣传部门的牵头作用、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主体作用,广泛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发展文化产业的整体合力。
文化体制改革 篇6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改革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040-02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从2003年6月起开始试点,2006年起由试点转向全面推开,目前正处于攻坚阶段。当前,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将直接影响文化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
党的十六大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明确划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确立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下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目标和内容,我国文化的文化体制改革在创新中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之所以取得明显成效,关键在于明确划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由公益性文化事业解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由经营性文化产业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就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性质相混淆,事业的职能和企业的功能相混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个体制弊端,一方面通过政府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方面通过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二、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近年来,在“政府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指导思想下,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投入逐年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也在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方面改革,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2011年3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承担公共文化基本公益服务的文化事业单位,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划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文化事业单位,划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对公益一类,根据正常业务需要,财政给予经费保障;对公益二类,根据财务收支状况,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本文所要讨论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主要是指公益一类文化事业单位。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根本任务,是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公益性文化事业应该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就是政府要切实履行在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职能。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就是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公益性文化单位,建设基本文化设施,购买文化产品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就是要积极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提高公益性文化单位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以基层为重点,就是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切实提高基层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三、当前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1.财政投入不足。按照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资金全部或主要由财政负担。但目前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投入只能保证机构的运行,而用于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是连基本的人员经费都不能保证,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弱化,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多年来全国财政投入的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不足0.5%。“十一五”以来,尽管文化事业费总量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但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基本维持在0.36%和0.4%之间。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323.0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0.36%,比上年降低了0.02个百分点。
2.占有国有资源规模不同导致收入不同。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文化事业单位“各显神通”,多渠道筹措资金。但由于各单位占有国有资源的规模和种类不同,导致取得的国有资源收入苦乐不均,职工收入差距过大等现象。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具有公益性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例如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等。由于垄断性使然,如果让这些单位参与到市场经营的话,便会产生背离公益性的后果。公益性、垄断性与经营性纠缠在一起,导致一些公共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为取得更多的收入而出租场馆或者利用国有资源搞经营创收,有的更是采用了一些引起争议甚至不合法的方式。如承德避暑山庄内建私人会所、故宫建福宫被质疑开设私人会所、国家博物馆路易威登箱包展引质疑等一系列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也有悖于单位的公益性属性。
3.内部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推进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改革工作进展情况不均衡,内部机制改革工作还不深化、不全面,还没有完全到位,继续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很繁重。如普遍存在组织管理上比较松散,分配上还没有完全摆脱平均主义,激励机制不足;与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还没有到位。实践证明,体制机制障碍已经成为文化事业单位繁荣进步的最大障碍。
四、当前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
1.增加财政投入。对于定位为公益一类的文化事业单位,财政应加大对其资金支持力度,要根据其发展目标、规模和标准,核定此类文化单位正常运转和实施项目的支出,并予以必要的经费保障,重点支持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内容建设、功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同时要按照“政府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把加大投入力度与改进投入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规模定岗位、定人员,以向公众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确定财政补助数额,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逐步提高具有激励性质的经费投入比例。针对财政投入的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偏低的现状,要采取多种措施,力争“十二五”期间文化事业费有较大幅度增长,力争到“十二五”末,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翻一番,达到1%左右。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还应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严格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规范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收入管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根本目标是为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财政足额保证经费,除国家鼓励社会力量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外,不鼓励单位自己搞创收。所以,对于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房屋场馆等资产出租收入、捐赠收入等收入应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全部上缴同级财政部门,财政在核拨经费时可以将收入全额返还,但相应减少等额财政拨款,从根本上抑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创收冲动。使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上。
3.深化内部机制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就是要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不搞产业化,但也要转换内部机制,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探索建立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转换运行机制、强化服务职能、增强发展活力,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增强活力,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长春.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J].求是,2010(12)
2.高书生.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9)
3.王美玲.当前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10)
4.龚政文.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新湘评论,2009(2)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究 篇7
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是克服旧有文化体制弊端的需要。
建国以来, 我国对于社会文化事业的管理, 长期实行的是由国家统包统管的体制。这种体制在历史上的一定时期起过积极的作用, 但是, 随着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日益增长, 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文化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越来越不适应群众的需要, 迫切需要改革。进行文化体制改革, 是为了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出路。只有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创新, 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我们才能繁荣和发展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 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的需要。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该目标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方面, 体现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三位一体。邓小平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这表明, 我国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至少也应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方面, 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统一,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 我国的改革都是不完整的。并且, 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其中, 经济是基础, 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政治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又制约或促进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是促进面向世界的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不仅适用于经济建设, 也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国文化体制改革, 要积极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做法, 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博采世界各国文化之长, 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才会使我们在文化建设上有一个高的起点, 尽快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文化水平, 抢占科学文化的制高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 要促进面向未来, 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建设。世界在变化,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 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 迫切要求我们顺应历史的要求, 反映时代的呼声, 总结实践的新经验, 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建设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只有这样, 文化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国文化体制改革, 是立足中国、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的文化的需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体系中最具创造性和生命力的文化体系之一。江泽民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 曾经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精辟地概括为“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传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 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 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 批判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做到古为今用。
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对策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继续向深度推进, 文化体制改革在实践层面遭遇的困难和障碍的增多, 在理论层面寻求文化体制改革的对策和思路成为客观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与时俱进, 形成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 尽管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给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影响。但是在思想认识、文化观念、管理体制、工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不改革现有的文化体制,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就不能发展, 要从体制、机制上保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是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 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市场, 提高文化竞争力。以下就是笔者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几点对策建议。
1. 创新理论, 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要寻求文化体制改革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就必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理论, 为国家文化制度创新提供合法性依据,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 关于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理论, 是我国文化管理的基本理论。国家文化管理的功能和职能设计, 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这一管理理论基础上的。无论是文化建设形态还是文化发展道路, 无论是公共文化管理还是文化产业管理, 我国文化管理理论都面临着一个全面创新的任务。如果不能在关于国家文化管理目的、政府文化职能、公共文化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之间建立起科学边界, 在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道路等根本理论问题上取得文化理论的突破, 不能为我国全面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全新的合法性依据, 文化体制改革会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2. 深化人们对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与时俱进, 形成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 尽管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给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影响。但是在思想认识、文化观念、管理体制、工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文化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现行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文化发展与我国入世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文化发展现状与世界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普及的形势不相适应, 诸多不适应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3. 强化政府在文化宏观管理领域作用。
加强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文化具有的意识形态特殊性, 应该体现在政府应始终注意把握社会舆论导向, 建立保证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管理, 调控适度、运行有序的文化宏观领导体制。文化的产业属性也要求对于文化的发展应该加强整体规划, 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与结构。因此, 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适应水平和文化市场信息, 制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长期、近期发展规划和阶段性发展目标, 通过科学规划, 运用综合手段, 促进文化产业集聚, 培育文化产业区块, 支持高新技术的开发运用, 发挥文化产业的联动效应, 以减少市场失灵的不利影响。号:10C012]
总之,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历史条件下, 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课题,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前途光明, 任重道远。
摘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显得相对滞后。十七届六中全会上, 国家对文化体制改革高度重视, 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明确要求, 这必然对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关键词:文化,改革,基本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怀亮.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花建, 巫志南, 郭洁敏, 王国荣, 吴文娟.文化产业竞争力[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谢名家.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浅议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特色 篇8
一、文化体制改革所坚持的道路特色
文化体制改革坚持的道路是先进文化之路, 注重强基固本。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体现, 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先进文化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的文化,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文化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
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在九十多年的奋斗历史中, 始终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结合, 引导人们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种建设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与文化统一起来, 把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统一起来, 把对外来文化的主动引进吸收与积极防范抵御统一起来, 这一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它代表着中国文化前进的方向。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必须走先进文化之路, 强基固本。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国际关系更趋复杂、多变, 难以把握和预测。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和凝聚力等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使原有的区域经济、民族经济发展的相对平衡被打破, 国际市场一体化和经济运行规则统一化, 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积极推动和挤压程度明显加剧。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 给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深刻变化。面临如此的形势, 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改革, 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以便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否则, 就会逐渐丧失自我, 最终被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所吞噬。所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坚持的道路具有先进性, 注重强基固本这一特色。
二、文化体制改革贯穿的理念特色
文化体制改革贯穿的理念是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改革创新。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中,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均和文化体制有关, 要想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就必须进行文化体制改革。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是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 指明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坚持的道路;以人为本体现的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与我们党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的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一致的。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 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始终是最紧要的。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文化体制改革为谁改革、靠谁改革、改革成果如何分配等一系列问题, 标明了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改革目的。
文化体制要改革就要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坚持创新能不断增强文化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能使我们我们的文化永葆生机和活力。人类历史要进步, 就必须不断创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
文化体制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灵丹妙药, 在改革创新中永葆其先进性。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才能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在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中, 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保证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推动中华文化真正走向世界, 再创辉煌。因此,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始终贯穿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改革创新是一大特色。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特色
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为基础的, 正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指导下, 我们党才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 变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中国。
共同理想就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所确定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所概括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一种民族价值观, 其价值主体是中华民族, 价值目标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价值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 其实质内容是社会评价标准和个体自我评价标准的体现, 反映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价值反思。
纵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我们不难看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指引文化体制改革的航灯;共同理想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价值追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展现的是文化建设任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文化建设的评判标准。只有进行文化体制改革, 有了繁荣、强大、先进的文化, 这些目标才会实现。而在当今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下, 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制改革必须结合国内外形势, 才能把握规律性, 体现时代性, 永葆先进性, 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实现科学发展。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又一特色。
四、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特色
文化体制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人民利益至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人民群众决定着社会的变革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主义国家文化的根本宗旨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我国的文化体制是否先进, 其检验标准应该是看其是否把人民利益作为核心, 是不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是不是一切向人民群众群众负责, 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我国的文化体制就目前来说, 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如对文化价值、规律的认识, 文化自身的体制机制建设, 文化和市场之间的正确关系, 文化体制和政府职能之间的关系, 等等。归纳来说, 就是还有一些方面不能很好地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这就需要去改革, 去创新。特别是我国现在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 一些和文化体制有关的矛盾已经凸显, 适时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这样才能更好地彰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 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宗旨。这也就使我们的文化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具有人民利益至上这一特色。
参考文献
[1]刘云山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上讲话.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党建, 2011, 12, (5) .
[2]李道中.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文化.科学社会主义, 2005, (3) .
[3]岳彬, 廉武辉.文化建设与制度创新.石河子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1) .
[4]刘同舫.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1, (6) .
[5]乔申颖.2012文化产业五大看点.决策探索, 2012, (2) .
[6]周蓉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 2011.
文化体制改革 篇9
一、“用手投票”与“用脚投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分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涵义, 既是文化活动大的类别, 也是文化活动的组织形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主要有四个方面。
1. 两类活动生产的产品不同。
从经济学理论上讲, 文化事业生产的是公共产品, 文化产业生产的是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具有效用不可分割性、消费非排他性和供给非竞争性三个特征。公共产品受益人是不特定的。任何人消费公共产品不排除他人消费。在现有供给水平上, 新增消费者不需增加供给成本。博物馆、图书馆的收藏和服务, 是公益性文化产品, 属于公共文化产品。公众基本文化需求具有动态性, 由公众普遍的知识文化程度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目前, 通过报刊电视了解时政新闻和国家政策、欣赏国家重大庆典的影视作品、学习基本的音乐和美术以及体育技能、在公园进行休闲娱乐健身活动, 是公众基本文化需求, 也属于公共文化产品。私人文化产品与公共文化产品相反, 它满足个人直接受益的多样化、多层次、情感表达、休闲娱乐和健身服务的文化需求。比如, 有深度的时政评论、娱乐性较强的影视、戏剧、音乐、美术、文学、旅游、网吧、棋牌、台球和观赏体育比赛, 属于这类私人文化产品。
2. 两类活动的主体不同。
公共产品生产的主体是文化事业, 私人产品生产的主体是文化企业。由于公共产品的受益人是不特定的个人, 很少有人愿意个人购买, 因此是由公共财政来支付其成本的。我国的做法是政府设立国有的文化事业单位来生产这种产品, 政府财政支付其成本。西方国家除政府公立文化机构外, 更多是私立的非营利文化机构。比如, 目前美国拥有1.5万个博物馆, 都是非营利机构, 其中:各级政府兴办的公立博物馆约占40%, 私立博物馆约占60%。美国博物馆的运营经费主要靠社会捐助。联邦政府管理的国立博物馆, 财政拨款占费用的70%左右, 州立博物馆自筹经费占的比例更大些, 私立博物馆则主要靠自筹资金和社会捐助来维持运转和发展。捐助形式包括资金、文物、房产和志愿者无偿服务。私人文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有市场需求, 就必然有企业以盈利为目的生产这些产品。
3. 两类机构的宗旨不同。
企业的宗旨是出资人 (股东) 利益最大化, 企业有义务为出资人分红, 撤销后清算财产需返给出资人。事业有特定的“公共”目标, 不以营利为目的, 不得给出资人分红, 私立非营利机构撤销后的清算财产也不得返还给出资人。
4. 两类机构设立和撤销的决策机制不同。
事业机构设立、运转和撤销是由公众直接或间接投票决定, 可称为“用手投票”。企业的兴衰是由消费者通过是否光顾企业和购买产品来决定, 可称为“用脚投票”。
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应当并行不悖
文化产业是文化市场活动。文化产业是满足公众文化娱乐休闲需要的基本途径,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居民收入和休闲时间越多, 对休闲娱乐性文化产品需求越大。只有市场才能满足这种需求。只有培育充足且合格的文化市场竞争主体, 才能真正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 才能创造与国家民族软实力相称的大文化。高水平物质产品生产需要文化产业, 文化创意无形资产是物质产品价值的重要内容。
文化事业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发展先进文化的主要途径。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发展具有统一价值观和艺术形式的力量。我们的文化事业不发展, 民族文化不扶持不保护, 就会在文化产业全球化过程中萎缩或消失;国家意识形态不宣传, 社会思想文化和精神信仰就会受到大破坏, “西化”“分化”阴谋就会得逞, 部分娱乐性的精神文化生产就会失去正确方向。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 两者并不完全对立, 其作用相互渗透, 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文化事业是培育艺术观众欣赏能力的摇篮;文化事业铸就艺术观众价值观的基础;文化事业赋予文化产业民族的、本土的、先进的思想内容, 主导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文化事业具有的知识和信息等文化资源也是经营性文化产品生产所依赖的重要养料;文化事业还曾是文化产业工作者艺术能力的启蒙教师。
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事业发展的手段和途径。本民族和本国的先进文化需要借助文化产业所具有的生动感人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不断创新的高科技传播手段来弘扬光大。文化产业发展规模越大、效益越好, 表明本民族和本国的软实力越强, 先进文化传播得越多。公益文化产品可以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来解决, 产品由企业生产, 由事业向公众提供, 费用由政府支付。实践中, 还可以通过学习借鉴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经验, 创造出更多事业与企业合作的形式。
三、事业与产业界限模糊导致“两难选择”
过去,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们对文化产品的娱乐性、私人属性和商品属性缺乏认识, 片面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 不区分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在管理上不加区分地一律实行事业体制, 把几乎所有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垄断起来, 经费支撑由政府财政包揽, 产品由政府设立的机构来生产提供, 结果是群众需要的文化娱乐产品供不应求, 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整个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远低于居民收入应有的水平;另一方面, 也导致文化事业由于公共财政经费被挤占而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目前, 工作中把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相互关系, 有两方面问题值得关注。一是要避免把一切文化都产业化。过去在教育改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时出现过忽视公益属性、盲目产业化的问题。二是实际工作中,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分还存在困惑和难点。比如, 媒体和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 一些人留在事业单位中, 所谓经营性文化与公益性文化“一套人马两个牌子”或“两套人马两个牌子”, 在集团中“经营性返哺公益性”, 事业和企业财产关系没有分割清楚。产权不清, 会增加合作伙伴市场交易风险, 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 也必然增加兴办人和出资人的风险, 如, 高校银行贷款偿还难的教训就是前车之鉴。再如, 作为国有事业单位的艺术院团受制于“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的体制束缚和思想禁锢, 业务发展缺乏活力, 组织形态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改革成本高、阻力大。
此外, 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一些障碍难以破除。其一, 类似美协、剧协这样的群众组织或行业协会, 能否“去行政化”, 弱化“官办”色彩?其二, 如何有效地利用政府政策扶持公立公益文化事业发展, 怎样鼓励私立非营利文化机构设立和发展?对公益文化机构的门票收入、捐赠收入和盈利, 可否免征减收营业税和所得税?怎样鼓励企业和个人向公益文化机构提供捐助?其三, 旅游、公园和娱乐性体育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有内在联系, 却分属不同的行政机关管理, 怎样打破行政壁垒,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些问题表面上是区分问题, 实质都涉及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四、坚持体制创新和政策设计的市场导向
中央在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中指出,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 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 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 是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发展需要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 进行新的体制创新。
1. 改革现行法人制度, 逐步取消文化事业单位称谓。
根据国际经验, 通过完善各类法人制度, 区分和规范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是完全能够做到的。我国现行法人制度和法人登记机关设置, 都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有必要进行重大改革。建议立法机关采取公法人、私法人;社团法人、财团法人;公益法人、非公益法人的分类, 规范公立非营利机构和私立非营利机构, 以逐步取代“文化事业单位”称谓, 规范公立营利法人 (国有文化企业) 和私立营利法人 (民营文化企业) , 避免中间法人的概念, 逐步废弃“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称谓。法人制度健全完善后, 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在法人注册登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薪酬制度、劳动保险制度、税收制度和财政制度等各方面, 都能够依法明确区分。
2. 重要媒体也要逐步推向市场, 但方向要管住。
将重要媒体即广播、电视、报刊、出版由国有文化事业完全改制为国有独资或控股的文化企业 (公立营利法人) 。不再保留事业部分, 使机构财产关系更为明晰, 权责更加明确。为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 实行四项制度。一是建立公司党委对时政新闻评论等政治内容的终审权, 把握文化发展方向。二是在公司章程和合同中规定, 国有股东享有宣传内容否决权。三是党委和政府对时政频道和版面实行独占采购制度, 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四是授权党委宣传部担当重要媒体国有资本持股人, 行使机构高管任免权、宣传内容终审权、重大事项决策权、资产配置控制权。
3. 艺术院团改革兼顾艺术性和商业性, 实现演出和经营相分离。
借鉴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经验和做法, 对演员创作、中介联系和演出经营, 采取不同组织形态。艺术院团改革兼顾演员终身专业技能的职业特点和娱乐性文化产品经营性特点, 实行演出与经营相分开的体制。演员剧团机构的非营利性, 有利于保障演员职业稳定性和收入平衡性, 有利于其专心艺术活动。演出公司机构的营利性, 能够激励文化商品经营者紧贴市场需求, 获取与市场风险相同的投资回报。原国有事业单位的演员, 通过个人自愿选择, 实行加入表演剧团演员和自由演员体制。前者经考试、试用两年合格后, 与演员剧团签约成为终身制演员。经演员工会集体与剧团协商, 确定基本工资和演出津贴的薪酬制度。演员剧团实行公立非营利机构体制, 所需经费来源由政府资助 (保证基本工资) 、社会捐助和票房收入分成构成。后者, 自由演员由经纪人向演出公司介绍, 协商确定临时演出的合同和薪酬。
4. 公益文化服务行业实行非营利法人体制。
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公园、公立大型文化体育场馆免费向公众提供公益文化服务, 实行非营利法人体制。公立机构要按与时俱进和实效原则, 进行机构整合, 对因历史局限没有价值的予以撤销;对力量薄弱、职能相近的予以合并。在整合基础上, 改革内部管理体制, 转换机构运行机制, 改变部分机构占有资产、消耗经费、没有服务的“瘫痪和半瘫痪”状态, 提高机构运行效率。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 积极发展会员, 争取企业和个人捐助。多数职员实行合同制, 只给少数经较长时间考查, 爱岗敬业、技能强、贡献大的职员以终身职务。改革分配制度, 强化激励机制, 增强公立文化非营利机构活力, 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益性文化产品。
鼓励企业和个人捐助设立私立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等非营利机构。
5. 多数文化行业组织应当“去行政化”。
文化领域的协会、联合会是文化行业组织。现行行业组织大多实行事业体制, 职员是事业干部身份, 有行政级别, 兼有技术职称, 既当运动员, 又当裁判员, 行业服务监督职能发挥不够理想。机构改革应实行三种体制。一是行政体制。负责行业管理监督职能。取消技术职称待遇, 完全实行公务员待遇, 逐步废除“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称谓。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学会就是这样的机构。它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 职能是领导、改革和支持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工作, 负责向政府申请预算并将其拨给博物馆和图书馆。二是公立非营利机构体制。应为政府设立的、经费政府提供为主、社会捐助为辅的业余文学艺术家的社团组织。机构办公人员享有技术职称待遇, 主要职能是组织评选优秀作品、组织业余作者生产公益文化产品。三是私立非营利机构体制。系文化企业兴办的、经费捐助为主、政府资助为辅的文化企业的社团组织。职能是推动行业立法、反盗版、培养人才、交流经验、反低俗产品生产。
6. 推进大部制改革, 成立文化委员会。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休闲娱乐情感表达的非物质产品的生产服务活动, 包括广播、电视、报刊、出版、电影、演艺、网络、动漫、会议展览、博物馆和图书馆及艺术馆、美术、音乐、文学、公园、植物园、旅游、休闲健身体育等内容。目前行政体制是分属不同行政机关管理, 形成了束缚发展的体制壁垒。建议按大部制改革原则, 推进文化行政体制改革, 撤并机构成立文化委员会。
7. 完善财税政策及相关制度, 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发展经费支持体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转变文化发展投入机制, 建立社会化的经费支持体系。为了鼓励个人和企业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 对以现金和实物资产捐助私立和公立非营利性文化机构和公益性文化基金的, 要凭税务局备案认可的、受助机构开立和提供的非营利文化机构收据, 全额扣减捐助人所得税计税基数。对各类非营利文化机构 (不向出资举办者分红、也不将盈利分配给经营者和雇员) 的营业收入 (门票收入、捐赠收入和商品收入) 免收营业税, 对机构盈利免收企业所得税。对非营利文化机构薪酬等开支, 建立政府调控和社会公示制度, 防止公共财政和社会捐赠经费被挪用。财政可以通过预算建立公益性文化发展基金, 扶持符合条件的公益文化事业:可以向公立和私立非营利文化机构拨款资助其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可以向公立和私立营利性文化机构拨款采购公益性文化产品;可以向国有独资或股份制文化企业拨款, 增加国有股权, 由企业在规定范围内使用资金。
按受益人层次区分, 建立相应的公立非营利文化机构级次和财政供养体制。若受益人属于整个民族和国家, 机构应确定为中央直属机构, 经费主要由中央财政保障 (比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应改为中央文化事业机构) ;若受益人为地方, 机构应归属地方, 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保障。对地方文化机构的开支, 中央也应给予补助, 因为从国际角度看, 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国家的。
文化体制改革 篇10
一、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
文化要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很重要一点就是如何处理好“一元化”和多样化和关系。所谓“一元化”, 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这是指导思想, 是主旋律, 必须坚持“一元化”。所谓多样化是指各种各样的有益社会思潮, 在这两个关系的处理中, 历史上有过深刻的教训。改革开放前的一个时期, 我们只强调“一元化”, 只强调统一, 而排斥多样化, 结果造成了思想上的疆化、体制上的固化、文化萧条的局面。改革开放后, 各种思潮涌了进来, 甚至泛滥, 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宗教的、现 代的、后现代的、西方的、传统的、先进的、落后的等等在中国社会并存, 人们思想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多变性产生了。在这种情况下, 有的人强调多样性, 甚至多元化而排斥“一元化”, 淡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谈化党的领导, 淡化理想信念。在思想认 识上比较 混乱, 甚至产生 了“拜神主义”、“拜金主义”追求名利, 物欲膨胀, 思想上呈分化状态。由此可见, 只强调“一元化”排斥多样化, 结果就会产生疆化;过于强调多样化而否定“一元化”, 结果社会产生分化。无论是疆化还是分化, 都不能带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因此, 要把“一元化”和多样化有机结合起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主旋律是指引、引导民众的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多样性是“适应”和“适合”, 适应就是适应民众的需要, 适合就是适合中国国情, 用多样化来丰富“一元化”,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倡导主旋律就是大发展, 追求多样性就是大繁荣。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 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纵观世界另几大文明古国和文化, 有的消失了, 有的断裂了, 没有延续下来, 只有中华民族的文化, 不仅延续下来, 而且还不断地发扬光大。历史证明、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 辉煌灿烂, 说明其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有深厚的民族根基。我们要有强烈的文化自信,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 古为今用、发扬光大。比如在处理国与国, 人与人的关系上, 中国古代主张“和为贵”、“和而不同”等原则, 这时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乃至和谐世界都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国家之间, 都有自己的利益和战略考虑, 有时差异很大, 完全按一个模式肯定不行, 必须尊重差异, 承认不同。但也不能过分强调不同, 一定要找到契合点和共同处, 没有共同的纽带连接, 事情就会分裂。要求同存异, 这就是“和而不同”。类似的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厚。当然, 我们对民族文化充满自豪, 不断挖掘的同时, 还要坚持文化创新, 尊古不是复古, 而是不断地赋予它新的内涵。
但同时也要看到, 中国的传统文化, 毕竟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农业文明时代背景下产生出来的, 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的局限性, 并且有一些是糟粕, 是毒素, 在继承民族文化时要加经批判和扬弃。要根据时代要求, 反映时代精神, 创新文化理念。例如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官本位”、“权力本位”等必须加以批判。在社会主义社会要建立起新型的干群关系, 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平等就不会有和谐, 就不会有民主, 就不会有公正。要坚决反对当官做老爷的封建思想和官僚主义、享乐主义, 使各级官员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三、社会效益与经济资效益的关系
文化产品具有双重属性, 一是商品属性, 这是文化产品的一般属性;二是意识形态属性, 这是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实际上无论强调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 把文化单位分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还是经营性文化企业, 二者之间是互不可分的两个方面, 就象一张钱币的两个面, 单独一面都不能表现出全部价值。文化产品一旦进入市场, 它的商品属性马上会体现出来, 因为既然是商品, 就要进入流通, 就要考虑它的成本, 就要计算利润, 市场经济注重的是经济效益, 而不是社会效益。而文化产品从意识形态方面要求, 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二者之间常常互相矛盾、冲突。如当前电视上一些情感类、相亲类的节目, 存在低俗、庸俗、媚俗等现象, 文化内涵很低, 广受抨击。但电视的编导则认为, 一方面是观众水平决定的, 这样的节目有市场, 有观众。另一方面是经济效益决 定的, 这类节目因为收视率高, 广告收入也高, 电视台要考虑生存问题, 因为它是企业, 市场竞争激烈, 必须要有经济效益才能维持发展。如果只考虑社会效益、考虑公益性, 经济效益就受到影响, 二者经常处于矛盾当中。公益性的事业单位, 可不可以搞一些开发性的经营, 以补充经费不足和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一些地方也作了偿试和探索。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的决定中强调,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加强文化法制建设, 一手抓繁荣, 一手抓管理,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应是我们在文化体制改革中长期追求的目标。
四、文化产业化与产业文化化的关系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正是由于文化的双重属性, 过去很长时间内只把文化看作意识形态, 没有按照产业对待, 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 推动文化产业跨跃式发展, 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中, 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优势。一是它改变了单纯依赖消耗物质资源的方式。文化产业主要利用文化资源, 因为它的主体是人的智慧、创意、设计, 是人的文化创造力, 这样的文化资源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的。这就改变了工业经济的生产特点, 文化产业是无烟工业。二是它改变了主要依赖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中国是世界第 二大经济 体, 是名副其 实的“世界 工厂”, 但作为经济支撑点的加工制造业。在国际产业的链条上处于低端的环节, 附加值很低。发展文化产业, 使“中国制造”, 变成“中国创造”, 可以改变这种经济增长的格局。三是改变了主要依靠物质消费拉动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使精神消费、文化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杠杆。基于这样的认识, 让文化以产业、产品的形态走向市场, 让更多的人接受文化产品的熏陶, 满足各种精神文化消费, 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使文化产业化。
同时, 产业也要文化化。有很多产品。它本身不是文化产品, 是工业产品, 如何让工业产品增加文化的附加值, 提高产品的文化品位, 创造更多的财富。工业社会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做为特点, 消费社会则满足人们对意义的追求。比如同样的电子产品, 苹果公司电脑的实用性不比其它知名品牌强多少, 苹果手机也一样, 之所以创造出巨额利润, 就是它的产品蕴涵一种意义, 这就是时尚, 许多年轻人把拥有苹果手机作为时尚的标志。意义决定产品的价值, 决定生产和消费需求。这种意义就是文化的范畴, 已超过了产品本身的实用价值。又如百达翡丽手表, 已不只是看时间的价值, 而成了一种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很多产品就是一个实物的东西, 但它的品牌、商标是文化, 广告是文化。因此, 产业要文化化, 各种产业、产品都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文化内涵。
五、传统媒体与网络文化的关系
传统媒体, 通常指报纸、杂志、广播等, 连刚问世几十年的电视, 也有人把其归入传统媒体。因为世界已进入网络时代, 数字时代。面对信息时代的冲击, 传统媒体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尽管许多传统媒体也依靠自办的网络加以应对, 但就其媒体本身的影响力还在减退。传统媒体反映滞后性的问题在网络的冲击下逐渐显现出来。对重大事件的报道, 中央的报纸不如地方地方报纸反应快, 地方的报纸不如都市的报纸反应快, 而各种报纸不如电视和网络快。近几年几个大的突出事件如汶川地震、温州列车出轨等事件, 都是网上先发布, 各种媒体才后续报 道。电视虽然比较快捷, 但电视观众发生了很大变化, 电视观众以中老年人居多, 年轻人大都盯在网络上, 网络已成为传媒的主渠道, 网络文化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不可低估。
领跑在文化体制改革之路 篇11
新闻出版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阵地,是改革创新的排头兵,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文化建设的领跑者。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三加快一加强”的指示精神,根据李长春同志提出的“三改一加强”的要求,按照中央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狠抓落实,稳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各项工作,新闻出版工作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三大国有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格局初现
2011年,出版传媒企业“三改一加强”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联合重组取得了新成效。根据《关于加快建设中央国有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公司的意见》,在继续做好进一步加强建设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和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同时,新闻出版总署积极推进组建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公司的工作。在各方努力下,2011年7月19日,以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参股共同组建的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这标志着我国出版业在国家层面上的人文、教育和科技三大国有出版传媒集团公司的格局已经形成。
国有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在中国出版行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体现着文化交流、教育传播、科技传播这三大文化工作中的重要元素。在改革中,他们一方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出一系列代表国家意志和水平的出版物,撑起中国出版的大旗;另一方面勇于进取,加大企业制度建设,旨在通过改革实现下一个腾飞。
“中国出版集团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文化产业的本质是文化,不是产业。出版企业的本质不是数字增长,是内容创新。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企业做大做强,但是我们的战略眼光始终是文化贡献。”
——谭跃(中国出版集团总裁)
在过去10年里,中国出版集团“走出去”工作成效显著,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出版集团版权输出总量由2003年101项增长到498 项,同比增长393%;出版物进口由2003年9027万美元增长到17116.16万美元,同比增长89.61%;出口由2003年702万美元增长到1080.94万美元,同比增长54%;海外分支机构数量由2003年23家增加到29家,初步形成跨国、跨所有制海外出版发行网络,为集团国际化战略奠定良好基础。这些工作成效恰好符合中国出版集团长期研究的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区分好现代西方对于中国文化特殊需求和普遍需求;第二个做好充分的内容准备,能在普遍需求来的时候有所贡献;第三个人才问题大于产品问题。
“我始终认为做大做强的世界出版传媒业的力量有三种。第一种力量就是资本的力量。第二种力量是资源的力量。第三种力量是技术的应用。中国为什么没有这种有影响力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个人觉得这几个方面都还做得不够。”
—— 李朋义(中国教育出版集团总经理)
中国教育出版集团重组的目的在于上市融资,然后做强主业,做大主体,真正做到拥有资本的力量、资源的力量和技术的应用,这个发展的方向是按照“有利于发挥整体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构建集团化管理体系,增强集团管控力;有利于企业稳定和持续发展,提升综合效益水平”的原则,它对推进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工作起着积极的意义。中国教育出版集团上市后的主要目标有:第一,开发优质教材,进一步加强建设教材国家队的地位,主要是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打造一系列的精品教材;第二,技术改造,重点打造数字化的图书,开发多媒体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电子书包、资源数据库等产业,成为利用多种媒体为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提供解决方案的综合教育服务商。
“和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相比,我们的人已经走出去了,我们的版权走出去步伐也很快,但是我们的产品走出去、服务走出去、资本走出去这些方面应该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柳建尧(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总裁)
2011年,中国科学出版集团出版图书超过一万种,大概占全国图书出版总数的3%左右。中国科学出版集团输出的版权大概三千种,主要集中在我们国家比较擅长或达到先进水平的自然科学领域,例如数学、新材料、化学化工,这些学科大多都是我国跟国际水平差距不大,甚至在某些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但是国际科学热点,例如纳米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科学这类图书却很难吸引外国的出版商引进版权。从国民经济其他领域来看,中国总是在产业达到国际水平以后,才有能力通过产品和服务实现资本走出去,实行本地化经营。由于目前中国出版业面临西强我弱的局面,其发展蜕变的过程不是短时间能改变的,中国科学出版集团坚持着:一方面,出版企业承担着振兴中华文化,传输中华文化的使命;另一方面,不仅仅要把中国的作者、中国科学家所创造的知识传输出去,也要实现本地化经营,投资到国外企业。
从上市中做大,在上市里做强
2011年,长江出版集团、凤凰传媒、浙报传媒、中原出版传媒等4家出版传媒企业成功上市。其中,2011年11月30日,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正式挂牌,募集资金44.8亿元,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中国出版集团传媒股份公司、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中央出版传媒集团也正在积极进行上市的筹备工作。中国南航集团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半岛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知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出版传媒企业已经递交了上市申请,有望于近期实现上市目标。目前,全国出版传媒在境内外上市企业已达49家,拓展了投融资渠道,壮大企业实力。
2011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后,国内A股市场文化传媒产业板块涨势凶猛,业绩喜人。其中,2011年10月,天舟文化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股价从13.75元飙升至20.13元。
“企业有各种类型和各种标准,在中国受到大众普遍关注和接受的一个标准是上市。我们通过股份制改造,首先是为了把这个企业打造成一个上市企业,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它成为发展规模比较好,中国公认的知名企业。”
——龚曙光(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中南传媒刚刚发布的2011年度业绩快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57亿元、利润8.6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34%,总资产达108.90亿元。中南传媒的母公司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2011年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比上年分别增长20%、37%,总资产达142亿元。在过去的2011年里,中南传媒还入围全国文化企业30强,跻身《财富》中国最大企业集团500强,图书、报刊、网络、新媒体各板块和印制、发行各环节全面发展。上市之后,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最大的收获主要集中有两点:第一,把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打造成为不仅有良好的知名度,而且还需要有美誉度的企业,把它推向了业内、业外,特别是推向广大的读者市场。第二,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获得了跟世界传媒企业平等合作的机会和可能。
“作为上市公司,它既有拿到这些钱的快感,同时必须考虑如何把这些钱用好,包括怎样建设一个真正有效的、高效的新的企业制度?对于凤凰来说也是在思考当中。”
——周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
2011年11月30日,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控股的凤凰传媒成功上市,成为六中全会后文化产业IPO第一起案例。此次IPO发行5.09亿股,融资44.79亿元,超募17.17亿元,扣除中介费用等发行费用,实际融资43.18亿元,创下业界多项纪录。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通过成功上市,并对集团资产、业务、人员进行整合,产业链得到了梳理优化,战略目标得到了进一步明确,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继续朝着向“总量翻一番,市值五百亿”的目标前进。
“我们利用资本平台来获得资金,获得资源,目的不是钱,而是为了把我们企业做得更规范、更优质,为了把我们的主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周文(江西出版集团董事长)
2009年4月,江西出版集团在全国率先启动“转企、改制、上市”“三步并作一步走”工作;同年7月,集团与江西信江实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重组鑫新股份的战略合作备忘录,并在年底全部完成集团所属企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2010年4月,经过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委审核,江西出版集团重组“鑫新股份”获得有条件通过;同年10月,江西鑫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4月,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ST鑫新”正式更名为“中文传媒”。至此,江西出版集团转企改制、重组上市工作全部完成。经过一年的运行,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挺拔主业,完善了编、印、发、供产业链,生产经营活动已经步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和后劲。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中文传媒”总市值93.14亿元,集团持股市值68.92亿元,占74%,“中文传媒”股票价值、市盈率等主要指标表现良好。
“我们看一下在世界五百强企业里,没有一家是出版企业,世界五百强最后一家企业,它的规模要比世界出版前五十强还要大得多,但是文化是个大产业,如果要做强做大出版,一定要实现出版的产业升级,也就是说要跟整个文化产业发展联系起来。”
——李学谦(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简称中少总社)是由有61年历史的中国少年报社和有57年历史的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合并组建的出版社。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中少总社为新中国的少年儿童新闻出版事业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进入21世纪以后,中少总社的发展滞后,甚至落后于有的地方少儿出版社。中少总社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发展需要完成两个转变。第一,由传统少儿出版事业单位向现代少儿出版集团转变,这个转变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二,由少儿出版传媒集团向少儿文化产业集团来进一步转变。中少总社在“十三五”期间会有一个自主发展目标,即以传媒为基础骨干的一个少儿产业集团。少儿阅读体验就是中少总社为“十三五”下的一步棋,其目的就是构建少儿发展的渠道和品牌。
“我们在资源整合前提下提出来走专业化出版之路。所谓的走专业化出版之路,我们把它定位成三大板块,就是人才、劳动社会保障、安全生产。”
——张梦欣(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出版集团的总经理兼党委书记)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和中国人事出版社两社合并转企成立集团后,原有资源得到充分整合、优化,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业务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两社合并后,中国人事出版社在人事人才专业图书领域的出版优势,与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在劳动社会保障、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教材及安全生产图书领域的出版优势有机融合,使集团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的出版资源更为雄厚、完整和优化,产品定位更为清晰,特色更加突出。二是机构全面整合、人员配置优化。其中,综合部门重新规划设置,生产部门适当归并,编辑部门合理调整,组建了4个分社,形成一套专业分工更为清晰,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组织管理更加有效的组织架构。三是品牌资源得到优化。集团成立后,仍然保留中国人事出版社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原有品牌,在“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出版集团”这一新品牌下整合,形成母品牌与子品牌的良性互动。
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全面推进
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是继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后党中央交办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是2011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核心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600多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登记或转制为企业;省级党报发行机构已经全部完成转企改制,正在整合区域报刊发行资源。
为进一步引导和推动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更好地完成体制改革任务,加强典型经验的示范和借鉴作用,新闻出版总署认真总结并精心选编了中国科学杂志社、中国电力报社、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公司、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湖北知音期刊集团、中国汽车报社、环球时报社、体坛周报社、辽沈晚报社等10家报刊出版单位改革典型经验,并以简报形式集中刊发,供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借鉴参考。同时,通过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等中央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扩大影响。
“人民日报社下属报刊的改革确实也走了很多弯路,我们现在的编委会领导班子对社属报刊的改革应该说毫无保留,不留死角,凡是经营性的报刊我们现在已经慢慢改口叫社属企业,不再叫社属报刊。”
——郑德刚(人民日报社企业管理部主任)
人民日报作为中央机关报,它的政治意义不言而喻。这样一张报纸走向市场,下属的报刊市场运转难度很大。因此,人民日报社下属的非时政类报刊,在成立的时候,就是按照企业注册。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的话,绝不仅仅是到工商局登记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在转企改制的过程中,人民日报编委会专门出台有关文件,让所有参与转企改制处级以上的干部,在注销他们编制的同时,出台一个文件,如果将来报社内部需要调用干部的话,可以按同级职安排。这样的做法,很好地解决了在转企改制过程中的身份问题。
“改革不可怕,不要等,不要怕。电力报等的时间比较长,为后人就留下了很多痛苦和困难。我们经过这几年改制,中电传媒确确实实取得不错的成绩。”
——白俭成(《中国电力报》总编辑)
《中国电力报》在改革中属于典型成功案例。以前《中国电力报》有电力部的背景,在电力部的扶持下生存状况很好,但是没有任何的固定资产,这样的结果就是职工收入比较高,改革前职工年收入平均十万。2002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电力报社所依托的行业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新媒体、新技术对传统纸媒产生巨大的冲击,电力报社面临着创刊以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经过几年改制,《中国电力报》的利润从改革前的10万,到2011年已达3500万;改革前固定资产约三千多万,现已达三个亿;职工也从70多人发展到400人。《中国电力报》在改制过程量两个特点尤为突出:一是,改革不要在职工身上算账。二是,改革最核心的是管理。
“知音始终吃的是改革饭,走的是创新路。知音从创办时起就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湖北省最早实行这一经营体制的文化事业单位。”
——胡勋璧(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总经理)
早在1992年,知音就建立了将主要负责人的收入与杂志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的目标责任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知音管理模式”,推动了集团经济效益的迅猛增长。面对市场生存的巨大压力,知音的改革力度一直走在全国期刊界的前列,如实行全员聘用制,建立工资奖金与业绩挂钩的分配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考核竞争机制和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知音产业的每一次腾飞都伴随着一次管理体制或制度、机制的改革创新。2011年1月18日,湖北知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并向证监会上报在国内A股主板IPO上市的材料。现今,知音的目标已不再是做大做强,他们渴望能在期刊界的大改革中再一次走在前列。
浅议文化体制改革的税收政策支持 篇12
一、国家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过程中, 为帮助转制企业轻装上路, 扩大文化体制改革成果, 国家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关财税优惠政策。
(一) 105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对税收优惠规定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相关配套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2003年12月31日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 (国办发[2003]105号) , 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对试点地区和单位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并原则规定“一定时期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出口退税”、“境外收入不征营业税”等内容。为进一步贯彻落实105号文件, 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于2005年3月29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后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5]1号) , 对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税收问题作了详细规定, 主要内容包括: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 免征企业所得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 原有的增值税优惠政策继续执行;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 对其自用房产、土地和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文化产品出口按照国家现行税法规定享受出口退 (免) 税政策;对在境外提供文化劳务取得的境外收入不征营业税, 免征企业所得税;对生产重点文化产品进口所需要的自用设备及配套件、备件等, 按现行税收政策的有关规定, 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财税[2005]1号文件指出, 以上税收优惠政策适用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的所有文化单位和不在试点地区的试点单位 (试点地区包括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浙江省、深圳市、沈阳市、西安市、丽江市, 不在试点地区的试点单位名单由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分批发布) 。据统计, 2004年~2007年全国共有238家文化转制试点单位被核准享受105号文件规定的财税政策, 所获得的减免税额总计68.34亿元。
(二) 114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对税收优惠规定
国办发[2003]105号和财税[2005]1号都明确规定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期限为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通过五年的实践证明, 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激励文化单位加快转制或改制步伐, 发挥十分重要作用。从2009年开始, 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展开, 为进一步发挥税收优惠政策作用, 适应文化体制改革的新形势, 国家对原来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延续、修订和完善, 再次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 (国办发[2008]114号) , 以及其配套文件《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34号) , 明确规定税收优惠政策如下: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 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 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党报、党刊将其发行、印刷业务及相应的经营性资产剥离组建的文化企业, 自注册之日起所取得的党报、党刊发行收入和印刷收入免征增值税;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中资产评估增值涉及的企业所得税, 以及资产划转或转让涉及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等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虽然新的文件也规定政策期限为五年, 但是在原有基础上探索出来的一套较为成熟的税收优惠政策, 扩大到全国所有文化单位转制适用, 将产生更为深远的促进作用。综观整个税收优惠政策, 结合文化单位的自身经营情况, 并对比国家现行税率, 企业所得税为25%, 增值税为17%, 房产税为1.2%, 营业税为3% (文化体育类) , 可以发现争取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是转制企业的首要重点。
二、国内报业集团转制享受税收优惠情况
当前国内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工作主要集中在出版、发行、电影和文艺演出团体, 一般都实行整体转制。而对于报业单位, 特别是时政类的报业集团, 转企改制的过程要艰难和复杂得多。报业集团如要全面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需要在转制工作中大胆创新和突破。从国家政策设计来看, 享受税收优惠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转企改制, 注册成立相关企业实体, 而不管是整体转制还是把有关经营性资产剥离转企。浙报集团、新华传媒、中南传媒等就是剥离经营性资产 (包括非时政类的经营报刊) 转企, 实现税收优惠目标的不同类型的典型代表。
(一) 浙报集团7年累计减免所得税逾5亿元
浙报集团2003年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通过改革把经营部门和单位改制成为公司。将当时下属的17报3刊1网站, 按照“一媒体一公司, 两分开一本账”模式, 从机构、人员、业务、分配等方面将采编与经营分离开来, 经营部门组建为媒体公司。公司依托媒体独立开展经营, 统筹运用媒体资源, 通过协调采编、印刷、发行和广告等环节, 统一在其战略思想之下, 形成整体营销。在组织设置上, 媒体总编辑兼任媒体公司董事长, 即, 媒体一把手要对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负总责。在集团层面则组建集团公司, 对于经营性资产, 通过有限出资形成产权纽带, 把集团的产业职能分离出来, 对下属子公司全部以出资方式理顺产权关系, 实行专业经营、分级管理。通过这些措施全面实施转企改制后, 浙报集团不仅增强成本意识和效益观念, 盘活集团资产, 提高行业竞争力, 而且得到政府支持, 申请享受文化体制改革税收优惠政策。从2003年起7年内, 浙报集团累计减免所得税超过5亿元。
(二) 解放报业集团部分转制企业获免税
新华传媒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2007年成功借壳后的上市公司。在上市过程中, 解放报业集团注入了属下的申报传媒、晨刊传媒、人报传媒、房报传媒和教育传媒等报刊经营性资产, 实现转制。根据上市公司公告, 2009年4月10日, 税务部门同意新华传媒全资子公司上海申报传媒经营有限公司、上海晨刊传媒经营有限公司、上海人报传媒经营有限公司、上海解放教育传媒有限公司和上海房报传媒经营有限公司自其转制之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止, 免征企业所得税, 五家公司2008年合计免所得税1580万元。2010年3月20日, 新华传媒再次收到税务部门的通知书, 同意对上述五家子公司自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止, 免征企业所得税。
(三) 中南传媒每年税收优惠超过2亿元
2010年10月发行上市的中南传媒, 是一家“多介质、全流程”的传媒企业, 主营业务有出版、印刷、发行、报业 (潇湘晨报) 、新媒体 (红网) 等。由于中南传媒的控股股东——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转企改制较早, 2007年以来, 中南传媒每年税收优惠超过2亿元 (见表1) 。
综上所述, 文化体制改革的启示表现在: (1) 传媒转企改制是大趋势。目前, 国家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正在分类进行, 深入推进。按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 出版发行类企业须于2010年底完成转企改制工作;时政类报刊将推行“两分开”改革, 非时政类报刊计划于2011年年底前完成转企改制工作。对报业来说, 此轮改革主要解决如下问题:一是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二是培育和重塑新型的报刊市场主体;三是打破行业和区域壁垒, 推动报刊跨地区、跨媒体经营, 培育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此轮改革意义深远, 传媒转企改制将是大势所趋, 迟早都会面对。 (2) 转企改制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当然, 传媒集团要争取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 需要付出成本代价, 最主要的是在转企改制中对人员身份转换的合理补偿, 这将是资产剥离划转的最大阻力。另一方面, 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样重要, 传媒集团的转企改制工作需要地方主管部门审批同意, 对税收优惠政策规定不明确的地方, 也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3) 早转企改制, 早受益。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税收优惠政策被纳入到文化发展长期规划层面, 既表明政府决策者对该政策的重视, 也有利于今后的贯彻落实。这次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且时限较长, 若能积极争取, 特别是争取免征企业所得税项目, 会对传媒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较大效益。一些报业集团在争取税收优惠的过程中, 一方面保留集团的事业主体, 将其虚化, 另一方面成立集团层面的企业法人, 将经营性资产与业务注入企业主体, 以此不仅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而且能为今后发展带来体制与机制方面的活力, 为今后资本运营、改制上市搭建有利平台。 (4) 转企改制有关文件和资料准备。在办理税收优惠申请过程中, 很多转企资料遭到退回。一方面, 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新政策, 很多地方税务部门第一次经历, 对有关政策把握不够熟悉, 出于对所得税和增值税减免申请审批的谨慎性, 不敢轻易受理;另一方面, 地方主管部门发文不够规范, 又缺乏足够沟通协调, 改制文件没有完全按照财税要求, 申请文件和相关资料不齐备, 审批困难。因而, 在实际办理过程中, 先充分领会税收优惠政策应具备条件和办理程序, 收集齐备政府改制文件, 整理和补充转制单位的有关资料, 争取早转制, 早受惠。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31号) 。
【文化体制改革】推荐阅读: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07-12
文化产业体制改革08-24
文化体制改革学习心得07-21
文化体制改革任重道远06-02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综述06-10
读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体制改革有感11-05
十七届六中全会学习心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08-08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昨天在京召开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