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2024-06-02

文化体制改革任重道远(精选10篇)

文化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篇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从九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发展繁荣的方向道路和具体的目标任务, 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纲领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因此, 深入研究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 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 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通俗地说, 文化的发展繁荣, 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建设, 一是文化的硬件建设, 一是文化的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就是提供精神文化生活所需的载体建设, 包括场地、设备、媒介等基础设施建设。当前硬件建设的最迫切的任务, 就是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软件建设的范畴比较宽泛, 内涵比较丰富。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思想道德风尚的弘扬、公民素质的提高等等, 着力点应是公民素质的提高。

基于这个视角, 要完成《决定》提出的远大目标任务, 真正使文化得到大发展大繁荣, 不是短期内能做到的容易的事, 关键靠进一步深化改革, 这个任务异常艰巨, 可谓任重而道远。《决定》用“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三个关系”集中阐述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决定》鲜明回答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这个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提出的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要方针都是围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重大问题展开的。从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状况和要求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4个方面取得突破;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看, 文化产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对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决定》从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4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进一步改革开放, 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是《决定》的核心内容,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科学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 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 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这一切都有赖于我们的实践和探索。

《改革与开放》杂志算是文化方阵的一员, 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我们义不容辞, 我们愿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鼓与呼, 也许这个声音非常微弱, 但这许多微弱声音的积聚必将形成强音。

央企改革任重道远 篇2

有人说,央企上市公司的症结在于自我定位的模糊,又要对政府和全体国民负责,又要对股东负责。试问:央企的老板是谁?当然是全体国民(实际上由政府代为管理)。上市公司的老板又是谁?当然是股东。那么问题就来了:上市央企究竟是应该对政府(国民)负责还是对股东负责呢?正是由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央企当前的困境。这在解释央企运作机制的弊病上的确有理,但在解释亏损央企高管薪水不降反升的现象上却是说不通的。因为无论央企高管是对全体国民负责还是对股东负责,都应该把所有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面对亏损首先要做的都应该是尽可能降低成本,减少亏损,而不是给自己加薪以提高成本,增加亏损。这无论如何都是解释不通的。

近年来,老百姓对央企的不满有增无减,归结起来无外乎两点:一是央企靠垄断获得超额利润,严重挤压了民企的生存和获利空间,同时也增加了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二是央企经营管理者的风险收益严重不对等。当央企盈利时,大部分利润被截留在了企业内部,源源不断地转化成了其员工高薪酬、高福利,亦或者变成了中石化的天价吊灯和天价茅台;但当央企亏损时,则一个劲向政府哭穷,伸手向国家和人民要补偿,将企业亏损转嫁给全体纳税人,而央企人——无论是高官还是普通员工,薪水照加不误,这种旱涝保收的薪酬机制显然与市场经济精神相悖,也是老百姓深恶痛绝的不公平现象。这两点也成了年报中上市央企业绩出现严重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那些垄断央企成了A股中赚钱最多的公司,那些非垄断却旱涝保收的央企则成了A股中亏损最严重的公司。

如果央企这种政企不分,企业经营者同时又是官员的复杂局面无法从根本上打破,那类似亏损央企高管薪酬不降反升的怪相今后必定还会频频上演。只有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打破行政垄断格局,让央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对央企高管能够做到该赏就赏,该罚就罚,该辞就辞,经营成绩和个人收入正成比,那么外界的质疑声自然就会平息。

政府会计改革任重道远 篇3

政府的财政行为具有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应以公共性、公平性、公益性和法制性为价值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明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和要义: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指出,要以改进预算管理、完善税收制度、明确事权和支出责任为重点,建立法制规范、公开透明、运行高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的现代财政制度。

建立和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实现公共财政的价值目标,需要有相应的会计体系对政府履职过程中耗费的资源、取得的成效,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有效的政府会计体系是提供信息的控制系统,能够界定政府的公共受托治理责任、诱导政府的公共选择,是政府高效治理、廉政透明和实现相应政治效应与经济效率的基石。

建立现代预算制度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体系。现代预算制度包括建立透明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等方面。这些迫切需要从会计角度夯实标准基础,科学完整的预算编制、规范有效的预算执行、公开透明的预算信息,均以政府会计准则和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作为支撑;需要夯实信息基础,如果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不及时,就影响财政年度预算控制、预算编制、执行与绩效评价;需要夯实会计监管基础,如果监管失之于散、失之于粗,财经纪律、监督问责将难以落实。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体系。理顺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合理划分中央事权、地方事权和共同事权,与会计工作息息相关。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与预算、税收、会计信息质量和涉税鉴证质量直接相关,特别是涉及共同事权和共同支出责任时,会计工作的基础支持作用更加凸显。

建立和完善现代财政制度,担当着深化改革、助力经济转型的重任。会计工作是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基础,继修订企业会计准则之后,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已拉开帷幕。日前,财政部已公布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国务院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步伐。

中国跨文化教育任重道远 篇4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理念;实践;挑战;方向

一、中国跨文化教育集中于

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和外语教学

《世界教育信息》:张教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您是何时开始进行跨文化教育研究的?您接触这项事业的原因是什么?

张红玲:中国的民族大学通常会进行少数民族研究,中国早期的跨文化教育以民族志研究为主。我们中心有几个来自少数民族大学的博士,也在做族群研究。美国与欧洲的跨文化教育起源不同,与中国的研究也不相同。目前,对于我所指的跨文化教育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鲁子问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到的跨文化教育,官方更多地用国际理解教育这个说法。

我对跨文化教育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许多外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只进行服务于外语教学的文化教育,没有将其上升至育人的层面。在外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育,主要是为了扫除学生因为背景知识的缺失而造成的理解障碍。我的博士论文是在1999年完成的,当时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新鲜和另类的事情,而我的论文就是以此为主题。在我进行论文答辩的时候,答辩委员会的教授对跨文化教育持有很大的质疑。他们认为外语教师原本就是在从事文化教育,而我认为教授所指的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和我所提倡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直至20世纪末期,我国能够真正进行跨文化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人依然很少,鲁子问博士的论文是国内较早研究跨文化教育的文献。

我最初关注的是跨文化外语教学,近年来开始更多地关注外语教学以外的、更高层面的公民素质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UNESCO相关文献和项目的影响。UNESCO在1992年发布的《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The Contribution of Education to Cultural Development)对跨文化教育的相关概念和意义进行了阐释;1996年发布的《跨文化教育指南》(Guidelines o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对跨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教师培训、教材开发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2014年10月30-31日,我有幸作为中国大陆唯一受邀专家,参加了UNESCO开展的“全球化与教育”工作会议,对UNESCO有关跨文化教育的理念、项目,以及对全球能力测评计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世界教育信息》:跨文化教育与国际理解教育有什么区别?

张红玲:国际理解教育和跨文化教育实质上是异曲同工,只是用词不一样而已。目前,上海市的中小学在市教委的指导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国际理解教育,试图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我作为专家顾问参与了几所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项目,发现这些项目的实施推动了各个学校的跨文化教育。但是,由于缺少专门的课程和教材,这些项目的影响力和实际效果有限。

《世界教育信息》:有人说中国尚无正统的跨文化教育,中国的跨文化教育仅停留在跨文化外语教学层面,对此,您是怎么看待的?

张红玲:跨文化教育涵盖的内容很广,跨文化外语教学只是跨文化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平台。只要教师有跨文化教育意识,具备一定的素养和能力,跨文化教育就可以在各类人文课程和社科课程中进行。除了日常的课程教学以外,我认为跨文化教育还应该融入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的课外活动,也应该延伸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曾在论文里提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实施跨文化教育的模式。

二、从纵横两方面理解跨文化教育

《世界教育信息》:对于非移民国家的中国来说,其跨文化教育是如何体现的?

张红玲:中国幅员辽阔,虽不是移民国家,却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国家,其文化既可以有狭义概念,又可以有广义概念。它的文化多元性不仅限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地域文化等亚文化都可体现文化的多元性。在中国,地域文化的差异是很大的,比如,东北人和上海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就属于跨文化交际。以上是从横向来看中国的跨文化交际。从纵向来说,人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经历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的转变,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未婚到已婚,都会伴随着相应的转变,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转变也需要跨文化适应,因为人们在转变的过程中也会经历一些不适和冲突。通过跨文化教育,我们可以帮助人们从跨文化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人们学会尊重、包容和理解文化差异,学会灵活应对跨文化冲突。

《世界教育信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些人的跨文化能力是不是也会自然而然地提升?

张红玲:很多研究表明,并不是在跨文化环境中停留的时间越长,人们的跨文化能力就越强。跨文化能力的提升不是必然的事情,而是需要一定的自我意识和教学干预。很多学生出国留学之后,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一定会自然提升,我们有必要对留学进行设计,并通过行前培训、留学过程中的跟进、返回之后的反思和分享等手段,帮助他们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跨文化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职业素养,学会因材施教

《世界教育信息》:根据您的经验,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跨文化教育是否应采取不同的方式?

张红玲:不同人群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有差别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认知能力往往比较成熟,对事物的理解也更深入、透彻,对于此年龄段的人,应该采取与其认知能力相对应的跨文化教育方式。对于年龄较低的孩子来说,过多的理论阐述并不适合,应该采取体验式和发现式的方法,在他们遇到问题时,适时地给予提醒,鼓励他们进行比较和对比。对于这些孩子,我们常常使用的方法是角色扮演和模拟游戏。

《世界教育信息》:中国教育的“公平问题”对跨文化教育的推广和实施有何影响?

张红玲: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待跨文化教育是西方的概念。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其实是为了让少数民族和移民融入主流文化,让他们的孩子和主流文化下的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最终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世界教育信息》:在您看来,成为一名合格的跨文化教育者需要具备哪些素养?

张红玲:首先,要认识到跨文化教育的意义,不能抱有功利思想,要对社会公平、稳定和美好怀有较高的期待。其次,跨文化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是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年轻人,要有深厚的专业技能,热爱教育事业,从跨文化的角度帮助年轻人。再次,要有个人魅力和丰富的阅历,教育不只是说教,很多时候需要案例展现和现身说法。

四、跨文化教育重视本国文化,

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世界教育信息》:目前,跨文化教育是不是对文化本身的关注度还不够?

张红玲:不是不够,是就事论事。跨文化教育也曾做过学生对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了解情况的问卷。但当我问他们学生为什么需要知道类似于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美国的首都是哪座城市这样的文化知识时,大家都面面相觑,答不上来。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年轻人来说,学习本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他们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目前,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都越来越重视国学和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这样做的意义。

《世界教育信息》:在您看来,跨文化教育会不会对个体和民族的身份认同感产生削弱作用?

张红玲:跨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美国20世纪50-60年代的多元文化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少数民族文化尽快融入主流文化,当时的美国移民或许不在意保持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身份。跨文化教育并不主张让人们摆脱本民族文化的身份认同,而是在基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的基础上,去理解别人、尊重别人,与别人相处与合作。在我看来,这才是跨文化教育的真谛。

我上课的时候常常举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中国人若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很少,当他置身于一个多元文化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中时,即使外语说得非常流利,生活方式也和当地人一样,在和他人交流时,如果他不能讲述自己的文化故事,通常会难以受到他人的尊重,因为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一定会把他看做是中国文化的发言人,希望从他那里了解中国。人们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足够的认知并充满自豪感,才能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同一个层面进行交流。

《世界教育信息》:在您看来,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张红玲:与其说跨文化教育和跨文化培训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某一具体文化的文化信息和文化知识,不如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其从文化差异的视角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学会观察、判断问题,并基于身份的认同,选择适当的交际方式是至关重要的,而跨文化冲突的相关理论就可以指导人们应对在沟通的过程中出现的误会或冲突。跨文化教育和跨文化培训更多的是在意识、情感、态度和能力层面帮助学生,教会人们按照文化的普遍规律,通过观察和有意识的体验去探索新环境。所以,跨文化教育和跨文化培训的主要目的不是了解新的文化习俗,而是通过学习新文化,学会探索陌生文化的普遍规律,最终成为一个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有了跨文化能力(包括意识、情感、技能等),才能比别人更快、更好地适应陌生文化,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有效合作、和谐相处。

《世界教育信息》:跨文化教育的作用是什么?如果跨文化教育对多元文化包容度太大的话,会不会影响社会和谐?

张红玲:我认为接受过跨文化教育的人,学习过跨文化交际的人,应该是一个善解人意、拥有包容心、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的人,是一个好人。我们的跨文化教育就是要培养利于社会和谐的人,能够成为社会润滑剂的人。

五、中国跨文化教育时不我待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目前跨文化教育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有哪些?

张红玲:欧洲的一些国家已经将跨文化教育上升到了公民教育和国家战略的层面,大部分采取的是学校教育的形式。美国的跨文化培训做得比较多,更多的是跟企业、组织人员的流动、培训有关。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在中国推广跨文化教育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张红玲:目前,国家还没有给予跨文化教育足够的重视,顶层设计还不够,中层实践主体的作用也不明显,国内缺乏有这种意识和理念的人,人们对跨文化教育只是片面的了解。

《世界教育信息》:在中国,是不是人们总是把跨文化教育当成一个研究领域,而不是独立的学科来看待?

张红玲:目前在中国,跨文化教育还没有落脚点,也没有一个学科归属。人们往往以为跨文化教育没有回报,所以还没有靠近它的意识。我认为,跨文化教育可以成为国内教育学刊物的重要内容。我们不应该因为它的学科定位不明确就不去关注它。目前,跨文化教育虽然尚未经过国家层面的认可,但我认为它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域,我会继续关注,这也是我2015年博士招生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志成.跨文化教育——未来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N].中国教育报,2009,01(3):2.

[2]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2012,(2):2-7.

政策性银行改革任重道远 篇5

点评:三家机构改革的获批, 标志着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实质性进展。批复中, 明确三家政策性银行定位。其中国家开发银行明确定位为开发性金融机构, 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进一步明确了政策性银行的定位。

为什么会改革?首先要回顾下政策性银行“前世今生”。1994年, 我国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 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以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等。随着政策性银行面临的市场环境、任务和经营条件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农业、基础建设等需要政策性扶持的行业或企业的融资问题凸显, 许多原有的政策性业务实际上已经逐步成为商业竞争的目标。到2008年, 三大政策性银行改革总体方案获批, 开启改革之路, 而且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一行一策。之后, 国开行首先试水, 向商业化转型, 脱离政策性。不过业界对于国开行向商业化转型存有争议。此次深化改革最大的不同是国家开发银行明确定位为开发性金融机构, 定位清晰了。

对于开发性金融机构, 大家普遍比较陌生。简单地说就是既开展政策性金融业务, 又开展商业性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国际上属于单独的一类机构, 有专门的立法和运行模式, 比如德国KFW、美国进出口银行和世界银行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具有自己的特点, 不能简单地套用国外模式。这也意味着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摸索之路, 任重道远。

2014年自贸区改革任重道远 篇6

对目前的改革, 市场还有一些更加迫切的期待。例如负面清单管理, 在去年已经出台了相应的负面清单, 但市场的满意度不高, 认为政府的管制仍旧较多。所以, 上海和中央都已经发出声音, 将在今年出台更短的负面清单。这需要各方利益的协调。

除了负面清单之外, 市场对于自贸区税收的改革更为期待。在自贸区改革方案出台之前, 市场一度认为会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措施。我认为, 在今后也不应有税收优惠。改革开放初期, 为了吸引外资、扶持新兴产业, 国家有针对性地对一些行业或企业进行税收的减免, 目前外资企业投资西部地区或者高科技产业, 还会有一定的优惠措施。但是, 上海自贸区落户的企业是在东部发达地区, 而且多是金融和服务业, 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扶持措施。从国民待遇的角度出发, 无论是外企还是国企, 都应该享受同等的竞争环境和税收政策。

自贸区的目的是通过改革, 逐步形成可以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但是, 有些元素只能局部复制, 不能全国复制。例如境内关外的监管模式, 只能选择符合条件的港口、沿边城市和重点内陆城市。可全国复制推广的是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等方面。但这些方面涉及到的管理部门利益非常复杂, 而且需要重新建设监管体系, 短时间内在全国复制推广难度很大。

在全国复制推广的另一个难点是其他区域的市场环境远远不如上海。改革开放以来, 上海一直是改革的前沿, 市场经济体系比较健全, 而一些内陆城市政府职能转化较慢, 对于市场的管控过多, 要想与上海一样简政放权, 难度更大一些。此外, 自贸区的改革重点是服务业, 而各地对于服务业的认识有差距, 这就造成了发展服务业的理念和动力不一样。有些地方已经确立了要加快服务业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 但也有些地方仍然强调制造业发展, 对服务也缺乏重视。这就增加了上海经验复制的难度。

目前各地申请自贸区的热情比较高涨, 包括天津、广东、厦门、青岛, 甚至乌鲁木齐等内陆城市, 但目前还不能确定能否通过审批。从政府的表态上来看, 即使未来有些城市的自贸区方案不能通过审批, 类似的改革措施和改革方案也要推进。但是, 改革方案一定要和当地实情结合起来, 不可盲目推进改革, 避免出现不稳定现象。

文化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篇7

西方发达国家有从医院护理向家庭护理转型的趋势,护理类型包括孕产期护理学、婴幼儿青少年护理学、成人护理学、老年人护理学、临终护理学等。更需要在医院、家庭、社区等不同场所为服务对象整个生命过程提供包括预防疾病、恢复和促进健康、减少痛苦的整体护理的人才。而在此方面东方传统医学有其独特的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突出,中国也必将面对护理观念的转变问题,首先要从医院护理向家庭护理转型,其次要从医疗向预防转型,再次要从老人向各年龄段的人群转型,还要从重视疾病的治疗向身体和心理健康同步发展转型,使各国人民因东方传统医学而受益是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历史使命。

我国领导人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普通护理人员应该学习东方传统医学中的健康知识和观念,并传播给普通人,通过正确的生活方式、饮食、身体和心智锻炼达到“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的目的。普通涉外护理人员除了要加强语言学习之外,还必须对东方传统医学文化进一步了解。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进行了跨文化视角的涉外护理专业东方传统医学英语课程建设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建设涉外护理专业东方传统医学英语课程体系。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种族间不同文化差异的英语课程、东方传统医学养生观念英语课程、东方传统医学的饮食与健康英语课程和一些东方传统医学健身法,以及一些简单可行、见效较快的东方传统医学疗法的英语课程和东方传统医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关理论的英语课程。

2.使学生了解各种族间不同文化差异的英文课程。

3.通过不同种族文化视角理解并用英语阐述东方传统医学及其文化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多元医学文化间相融合的英文课程。

4.对比东方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之间的异同,分析东方传统医学有无现代医学或科学理论基础,研究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融合的英文课程。

5.东方传统医学护理与现代医学护理对人体的疗效与副作用对比、生态环境与健康等英语课程内容。

6.现代科学有助于理解东方传统医学的原理性知识内容,以及使学生形成更为科学、全面的健康观、自然观、宇宙观,更深刻地认识自身价值及专业使命的英文课程。

跨文化视角的涉外护理专业东方传统医学英语课程建设研究对于许多领域和层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中国的发展相当迅速,但由于急功近利思潮还有市场,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还达不到应该具有的高度,造成了有些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是以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为代价的,这不但影响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潜力,还造成了人们价值观的混乱。从国家角度来说,通过东方传统医学英语课程学习能加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摆脱浮躁和功利的心态,促进身心健康,摆正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

从全球角度来说,涉外护理专业学生不仅是白衣天使,还应成为传统文化的使者,在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的同时发挥东方传统医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分享东方文化与文明。中国向国外输出的应不仅是商品和劳务,更应该输出我们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促进各国之间文化交融、理解和信任。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不仅应掌握东方传统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就此内容同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通过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分享东方传统医学文化,促使世界人民身心健康,降低因生活节奏加快而带来的焦虑,减少人们向自然索取的欲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篇8

[探索4]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课改的成功既要有教研员的理性思考、科学的指导, 又要有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与实践。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和关键, 而且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与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

在实践新课程的8年中,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新课程打开了我们大连每位教师的视野, 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因此, 我们在准确分析我市小学英语教师现状的基础上, 通过教研活动形式的改变, 进行教师专业培训和指导的形式与方法的研究, 分层次、分目标地推进, 促使教师队伍日趋均衡发展。

1.目标中激励, 教师成长的切入点

几年来, 对三个层次教师成长的基本目标定位是:年轻教师, 使他们站稳讲台, 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成为合格教师, 逐步走向成熟化;对于年长 (教龄长) 教师, 让他们不断总结和深化自己的教学经验, 凸现自己的教学思想, 逐步走向风格化;对于骨干教师, 加大培养与扶植力度, 加强对他们的跟踪听课, 多压担子, 让他们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 同时也为他们搭建不断发展的平台, 使他们逐步走向审美化。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加强交流与合作, 以强带弱, 以点带面, 促使我市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日趋均衡发展。

2.学习中充实, 教师成长的支撑点

在实践新课程中, 综合性加强已成为明显的课程特点, 尤其我们使用的《英语·新标准》小学教材, 其多元化、立体化的教材结构, 丰富的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就更需要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 还要广博其他学科知识;既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又要掌握学科的最新动态与前沿信息。因此学习已成为我们大连一线教师必须的生活。我们要求教师们把自身的学习提高视为计划内的工作目标, 以一种“学进去”的意识, 一方面继续深入学习新课标, 阅读有参考价值的与学科有密切联系的专著, 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学习和经验借鉴, 在学习中感悟, 在感悟中创新, 并结合课改与教学的实际需要重新审视自己, 从而进行深层次的自我完善与自我更新。另一方面, 我们也提倡教师在读书之余要注重实践, 因为实践根植于丰厚的理论之中, 也是一种学习, 也是读书的一种效果反映, 因此提出加强团队学习。现代知识观表明, 知识是在合作与分享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 所以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在一种开放的、对话的教师团体中实现。每学期我们都会围绕全市的教研主题, 结合教师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先后通过案例分析与现场指导、远程网络培训和网上视频互动等形式, 安排两次由名师工作室教师主持的全市130多名市级骨干教师的专题培训学习与研讨, 使骨干教师在一个由不同才能、理念和经验构成的优秀名师团队的带领下, 通过相互质疑、头脑风暴等形式充分调动思维, 碰撞出新的火花, 创造出新的思想。还组织大家分享骨干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史, 通过分享, 使教师产生共鸣和感悟, 从而对个人的成长带来促进与帮助。再次, 加强研究性学习。我们认为教师的学习也和学生的学习一样, 不能靠外部的灌输, 而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实践、研究、发现、吸收、内化, 从而建构自身的教学理念, 形成教学技能。

3.实践中提高, 教师成长的立足点

瑞吉欧的创始人马拉古齐曾说:“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必须在工作的过程中同时进行, 除了在职培训, 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所有智慧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坚固, 而教师的角色、知识、专业和能力在直接的应用中更强化。”我们认为, 教师具有的教育理论只有在引起自身经验、情感的共鸣, 融入到自身的教育实践之中, 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基于此, 围绕大连课改不同阶段的任务, 根据市内、农村的英语教学环境及教师实际情况, 我们扎实有效、有的放矢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专题、不同形式的研训活动, 解决教师所需, 提升教师水平, 促进教师成长。

4.反思中超越, 教师成长的着眼点

对教师来说, 反思无疑是让教师“留一只眼睛给自己”, 在不断反馈、不断矫正的过程中缩小实践与正确认识之间的距离, 实现真正地超越和自我发展。我们坚持让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反思, 不仅注重行为前、行为后的反思, 更注重行为中的反思。例如:

A.教研活动中的反思

在课改的实践中, 要想把英语课程理念全面落实在教学行为上, 就必须将观念的不断更新聚焦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 聚焦在对课堂教学的反思上。我市以“在实践中尝试, 在反思中研究”的教研思路, 通过采用“集中与分组反思、专题与交流反思、自我检测与自我反思”三结合的方式, 开展此项教研活动。不仅可以使教师们通过反思, 进一步改进教学、完善教学, 而且还可以使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 提升自己对教学实践的新认识, 从而达到借助别人这面镜子, 使自己教学观念的转变、具体教学问题的解读、个人实践知识的更新获得内在的启蒙。

B.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我们提倡每位教师在上一堂课前后, 要能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 从容地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 理清自己的教学行为, 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 捕捉课堂教学的某个细节, 及时记下课堂中精彩的小插曲或忽然而至的灵感, 并建议教师在进行反思时要把握好课前反思和课后反思两种时机。

困惑反思中前行:曲折之路

有能力辨别正确与错误;有勇气摒弃错误的行为, 走出误区;有信心坚持正确的观点, 付诸实践。这是任何改革的实践者都必须具备的素质, 课程改革也不例外。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我们开始反思新课程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

【问题1】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之间存在着落差

虽然我市小学英语教师不断地学习新课标, 课堂教学中努力地实践新的理念, 然而, 透过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些现象, 仍能折射出部分教师对课标的理解与教学行为还存在着落差, 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仍有一定的偏差, 教学行为某种程度上仍缺乏理性的支配。

(1) 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 教学方式没有转变

虽然现在有了新的课程理念, 使用新版本的教材, 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淡化了语言知识的讲解, 但是课堂上有的教师还是“穿新鞋走老路”, 知识的传授占主导, 教学方法单一, 讲解过多, 一味地把课文的全部内容、词汇、语言结构、语言形式全部灌输给学生, 死抠语法, 让学生机械记忆, 反复强化。

(2) 存在着“教书”的现象, 课堂教学缺乏创造性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通过英语学法的指导, 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如今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受教材、教参的限制, 教材怎么写就怎么教, 教材写多少就教多少, 教参如何设计就如何遵循, 这样做, 教师会对“教材的容量大、课时有限”的教学现状非常紧张;同时也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尤其是“吃不饱”的学生, 限制了他们的视野扩展, 导致课堂教学缺乏弹性和创造性, 也无法体现出教师个性的张扬。

(3) 存在着“重活动、轻过程”的现象, 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

有的教师课堂上活动频繁、热热闹闹, 教学形式多样, 这种教学思想其出发点是好的, 但综观整个教学过程, 却缺少语言知识的呈现、讲解、操练、巩固的学生学习过程, 没有指向语言, 没有指向运用, 教学活动偏离了主题, 教学收效甚微。新课程理念确实提倡“任务型的活动教学”, 但完成任务的教学过程不是一个个活动的堆砌, 活动要为内容服务, 我们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问题2】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新课程的发展不一致

1.数量不足, 质量不高, 成分复杂

按照教育部2001年下发的文件, 大连市全面启动小学英语新课程时, 绝大多数的农村小学没有英语教师, 而师范院校在此之前的招生也无专门计划, 结果造成全市统一在三年级和一年级开设英语课时, 师资准备严重不足, 英语教师缺编严重, 专业教师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因此在农村出现了英语教师学历达标、专业不达标的现象。总体情况是, 科班出身的老师少, 专职老师少, 兼职老师多, 甚至有的乡镇还有“走教”现象。

2.工作量多、课时过满、压力过大

我们意识到, 小学英语教师的总体特点是年轻, 悟性好, 精力充沛, 爱岗敬业;不足之处是英语专业水平偏低、教学理念不明确、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欠佳。教师的压力更多的是来自自身教学能力与新课程的要求存在差距, 迫切需要获得专业技术上的支持。

【问题3】教学理念与评价行为不吻合

虽然教师的评价观念有一定的转变, 评价的行为亦发生了变化, 但评价目的不够明确, 评价方法单一, 缺乏深层次的评价。具体表现为:有的教师没有把评价作为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流于形式;课堂评价好声一片, 流于形式;教学内容与评价工具不能有机结合;终结性评价的形式、内容与方法不够合理。

理性思考中迈进:希望之路

在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需要不断地梳理、总结、提炼和交流实践中积累的一些创造性的经验, 因为它们是课程改革的财富, 更需要我们在全面剖析所获得的鲜活经验与启示的基础上, 进一步思考, 理清方向, 找准“突破口”, 深入探索能解决出现在课改过程中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1.几点关注

(1) 理念与行为的关系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新教材实验的推进,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 但教师教学理念与行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越来越明显, 教师们常常困惑于以往惯性教学与新课程教学之间。在教学实践中, 当遇到问题时, 许多教师或寄希望于专家的指点、寄希望于现成的经验和操作的程序, 或自觉不自觉地走回老路。从中我们可以感到教师还缺乏对新课程理念和学科教学的深入思考, 新的教育理念还没有真正落实, 还没有变成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

(2) 时间与效率的关系

很多研究表明, 直接接触外语的时间是取得外语学习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Vilke (1988) 估计, 要使一门外语达到一定的水平, 1000小时的学习时间是必要的。因此, 将外语提前到小学开设, 尽管小学与中学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不同, 但就有可能使学习的时间有所增加。这里的时间有两种概念:一种是指国家课程规定的周课时, 另一种是指课堂开展学习的时间, 即课堂时间是否得到高效利用的问题。这种时间概念受教师因素的影响, 即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技巧、语言的能力、教学条件、教材设计等都会对时间的有效使用产生作用。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后者, 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

(3) 创新与基础的关系

语言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 小学英语教学不仅应当体现开放、创新的特点, 还应注意其学科的科学性。学生对英语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由感知到理解到熟练、再到运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体现在教学结构上则应该是一个由呈现操练到归纳巩固到交际运用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有序的过程, 从时间和空间上来说应当是可以缩短但不能跨越的过程。教学中, 如果教师在呈现新的语言知识后没有组织学生进行足够的操练就过渡到运用阶段, 那么课堂上学生就不可能有积极正确地反应, 教学目标就不可能得以实现。同样, 如果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上的机械技能训练过多, 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很难形成。

(4) 教师素质与课程推进的关系

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是新课程的实施者, 还是新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在课程决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学中教师决定着课程内容的呈现顺序, 决定着删减什么, 强化什么, 采用怎样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师就是课程。教师的素质、教师的教育哲学思想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的效益水平。

(5) 差异与不均衡的关系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和中小学之间的差异。我们应该关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教育不平衡, 应当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使城乡之间课程改革同步均衡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 特别是教师的培训与提高;市一级教研部门应当针对农村地区的需要, 采取具体可行措施提高农村教师专业水平和课程实施能力。如, 加大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将课程改革成功的经验和优秀教师的示范教学通过教学光盘、远程网络、“空中课堂”等多媒体形式送到农村教学第一线。区 (市) 县教研部门应针对当地小学的特点与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特别是解决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遇到的困惑、难点问题。

2.几点启示

(1) 小学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还是在课堂教学。

(2) 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科研和对课程进行评价时, 要注意克服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弊病, 应注重对态度和动机的发展性评价。

(3) 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的语言能力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4) 校本研修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5) 在开展学科校本研修的同时, 教学研究部门应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 推动研究向更高的层面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篇9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选拔性考试,高考改革的每一个动向都牵动整个社会的神经。从“3+2”到“3+X”,从全国统一考试到各省自主命题,从统一招生到高校自主招生,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试形式,抑或招生方式,高考改革的步伐一直都未停止。但历来每次改革都受困于顶层设计,而未从根本上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窘境,反而使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进一步凸显。

此次教育部门推出的高考“双轨制”——“学术轨”与“职业轨”,是历年高考改革中相对较为彻底的方案。以学术与职业为标准,根据学生的学历、兴趣、人生规划等,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因材施教,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从而促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此次“双轨制”高考改革方案,旨在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为学生提供多次考试选择,以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方式增加学生成才概率。

其实,现行高考制度受诟病颇多,要完全破除应试教育之弊端,唯有触及问题根本。对于一份积极的高考改革方案,我们可以粗线条地勾勒改革图景,但要将其付诸实践,如此素描式的概述却不足以囊括改革全部内容。学术与职业如何区分,学生如何分流,高校如何定位……摆在改革面前亟须商榷的难题还有很多。然而,无论新的改革方案选择哪一个环节作为突破口,都必须把握全局,长远规划;确保公平,合理配置;广泛参与,齐抓共管,这样才能减少方案推进过程中的阻力,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第一,把握全局,规划长远。高考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它无法依靠考试内容或考试模式任一单方面改革来完成,而是需要打破现行考试招生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人才选拔培养模式。然而,高考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其涉及面广,多方利益主体、教育模式、招生模式、考试内容等都必须纳入系统,统一规划。这就要求决策者站在更高层面,把握全局,统筹各方资源,重新设计一套能够良性运行的高考机制,打通学术与职业之间的通道,而不只是将现行高考模式简单地人为分割,让考生在涉世未深之时进行非A即B的选择。此外,高考改革应该谋局长远,重视方案的可持续性,务必使改革方案中的每一个环节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先进性,对高中教育改革及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引领作用,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与磨炼,避免因朝令夕改而造成无谓的浪费。

第二,确保公平,合理配置。现行高考制度中的教育不公平及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历来是人们抨击的重点。新的改革方案只有确保教育公平及资源配置平衡,才能取信于民,减少推行阻力。高考改革应充分考虑绝大多数利益主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以此为出发点,制定改革方案及执行细则,将考试与招生置于阳光之下,避免暗箱操作或“潜规则”,重新配置失衡的教育资源,以免因改革引起更大的不公平。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由于政策倾斜力度不同、社会观念有失偏颇、企业招聘学历歧视严重等多重合力,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极其不均衡。要使“双轨制”高考改革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破除“厚此薄彼”的不平衡状态,对职业教育体系加大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转变观念,消除学历歧视,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置于同一天平上,均衡发展,和谐共进。

第三,广泛参与,齐抓共管。高考改革,体系庞大。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部门只是统筹各方资源,制定完善的改革方案并努力推行。然而高考事关千万家庭,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因此,家庭、学校、企业都应积极参与,齐抓共管,共同促进高考改革取得卓越成效。其一,高校应配合改革方案革新教育理念。高考“双轨制”改革方案,其实就是从高校培养方式改革倒逼整个教育体系综合改革,它要求高校依据自身资源,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学术底蕴厚的院校专注学术人才培养,而应用型院校则主推职业技能培训,术业专攻。其二,社会及企业应彻底转变观念,树立健康的用人理念,不唯学历重能力,不唯资历重业绩,消除学历歧视,打破“名校崇拜”,既尊重学术,又尊重技能,给予不同类型的人才同样的成才机会。其三,家庭也应从旧的教育观念中跳脱出来,避免用有色眼镜看待职业教育,而是依据孩子特质选择合适的成才途径,教育孩子学有所用、用有所长。

文化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篇10

《现代企业文化》:近年来, 全国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频发。作为一名煤炭行业的管理者, 您对安全生产问题有着怎样的见解?

赵德毅: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广泛复杂的工作。我认为, 多年来积累沉淀的大量安全问题, 短期内不可能全部解决。因此, 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危态势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自觉把安全生产置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上来思考。

社会在发展进步, 随着煤炭行业经济基础的不断增强, 矿工生活的逐渐富足, 伴随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逐步实现, 煤炭行业和矿工群众的安全需求、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 客观上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转变观念, 开拓创新, 统筹规划, 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做到未雨绸缪, 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现代企业文化》:一套完善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基础, 对企业的健康发展, 长治久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您对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是怎样理解的?

赵德毅: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珍惜生命、珍惜健康为前提来实现人类的价值。安全文化应包含安全意识、安全素养、安全责任、安全制度、安全设备、安全技术、安全监管等。排除自然隐患, 人的行为是煤矿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 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及安全意识是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现代企业文化》:您认为目前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存在哪些问题?

赵德毅:由于受环境因素、管理水平和职工自身条件的影响, 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有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据历史管理经验显示, 我认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目前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未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二是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三是安全教育方式缺乏人性化;四是安全管理模式过于生硬;五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不严。

《现代企业文化》:安全理念一直是企业积极倡导并推进的, 但是为什么有些企业在执行上却常常存有偏颇?

赵德毅:的确如此。心态安全是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最能体现安全意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 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 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追求健康是人皆有之的基本需求, 可是为什么一些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屡禁不止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 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如一些企业盲目追求效益, 迫使或诱发本单位职工拼设备、拼体力, 违章冒险蛮干;又如上级组织安全大检查是帮助下级查出隐患, 预防事故, 这本是好事, 可下级往往百般应付, 害怕查出什么问题, 若查出问题便想方设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如“我要安全”本来应是职工本能的内在需要, 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如果上述错误观念不破除, 正确的安全理念不树立, 那么, 安全生产建设就永远是一座“空中楼阁”。

《现代企业文化》:宣传教育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避免对员工安全教育的空洞与单一?

赵德毅: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 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位员工, 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 如何认真地确立起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 使之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 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要完成好这一任务, 宣传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在, 大多数的煤矿企业对安全教育的宣传仅停留在简单的规章和说教上, 形式单一, 不能有效激发员工主动参与的热情。煤矿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 营造“人人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 必须拓宽宣传教育形式, 建立起整体性的, 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通过电视、报刊、板报、标语、读本等媒体和安全知识竞赛、歌咏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攻势, 做到寓教于乐, 才能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 安全知识广为传播, 从而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 培养人的安全心态。

从理论上讲, 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内在需求, 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但是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是“你说我听, 你打我通”, 不是大道理满堂灌, 就是家长式的训斥。要解决安全意识入心入脑的问题, 还应注重情感投入, 可采用亲情教育法, 如在宣传栏设立“全家福”牌板, 把每个家庭对亲人的安全企盼写在照片的下面, 时时提醒职工牢记亲人的嘱托;定期为职工发送安全知识短信, 温馨提示职工时刻注意安全;还可以开展安全共保活动, 定期向职工家属发出安全承诺书, 号召家属发挥好安全第二道防线作用, 真诚地邀请家属参加到安全共保活动中来。

《现代企业文化》:现在, 企业十分注重以人为本, 如何避免安全管理模式过于生硬?

赵德毅:职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法是有直接联系的。过去, 管理者抓安全生产问题更多依赖的是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不可否认, 批评和罚款能使违章职工的思想受到触动, 但仅仅通过经济手段控制安全事故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个别管理人员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方法简单粗暴, 很容易使职工感情上受到伤害, 进而对安全管理人员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使经济处罚的有效作用大打折扣。为了增强管理效果, 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 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如经常组织职工开展经验交流活动, 让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者讲清违章经过及危害, 促使其自我反思, 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企业管理人员要发挥示范作用, 当生产条件达不到安全标准、危害员工健康时, 不得盲目指挥、违章指挥。尤其当威胁到员工生命安全时, 要把保障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此外, 要为员工创造优美, 舒适的工作环境, 确保员工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地去工作。

人既是安全工作的受益者, 又是安全事故的受害者,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目前, 由于受到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 很多企业存在制度落实因人而异, 致使一些好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的问题。我认为, 好的制度形成了, 那就重在落实, 而落实的关键在人。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规范人的行为对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极其重要。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抓好制度的教育和落实, 使广大员工懂得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是经过多少人的鲜血和生命及沉痛教训写成的, 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运作就是珍惜生命、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 珍惜家人和儿女的情感。教育员工自觉用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 把执行规章制度变成大家的自觉行为。另外, 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规范人的行为要狠抓一个“严”字, 要“严”当头, 要严制度、严标准, 严明劳动纪律。特别是对那些日常违章人员, 在对其做到教育的基础上, 利用评比考核、经济重罚等措施, 督促本人增强安全意识和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同时, 还要坚持好各级管理人员现场值班制度, 如不能做到, 不论涉及到谁, 都按规定进行考核及处罚, 从而增强各级管理人员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现代企业文化》:鉴于上面谈到的这些问题, 您认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赵德毅:对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首先要从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出发。据调查显示, 我国的煤矿行业事故大部分是人的违章作业和人的违章指挥造成的。例如2011年11月18日凌晨, 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塬林煤矿发生顶板塌方事故, 7人获救, 5人遇难, 1人逃生。此次事故是由于煤矿空顶距离超过规程标准, 造成采空区大面积垮落, 摧毁工作面的责任事故, 如果管理人员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不会出现如此的惨剧, 5条生命就此付出惨痛代价。由此, 我们可以深思:同样被困, 为什么有的活下来而有的遇难?当然不排除个人自身的体质原因, 但是, 同样的遭遇, 结果却不同。这就需要管理者应在岗前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结合实例去引导员工怎样才能在危险中求生。而管理者应时刻地注意工作现场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环境是否适合作业等等。管理者在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可以通过海报宣传、举办讲座以及电视宣传等方式, 让安全意识稳扎员工的心中,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完善的安全制度体系。

其次要增强职工的工作责任心。增强职工的工作责任心是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 而要想增强职工的责任心就必须要有一套制度去约束员工,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特别是对于管理者, 其责任心应比普通职工都强, 自己有工作责任心才能在作业时及时发现问题, 果断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 而不会为了逞一时之利造成不良后果。漠视安全问题的企业管理者一方面是对企业不负责;另一方面是对生命不负责。煤矿企业本身的不安全因素复杂, 基于本身行业的自身特点, 更应实施一套完善的安全制度以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在各个岗位设立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以随时提醒操作者按照标准操作。严格遵守国家安监局的规定, 实施领导带班下井制度, 及时排除隐患, 整改不良作业习惯。定期地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 在对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上, 鼓励员工主动汇报以解决。只有这样, 职工在满怀工作责任心的状态下, 才能对安全隐患发现得早、整治得早, 从而更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了以上所谈注重人的因素外, 更重要的是要增强物态文化建设。在职工人文素质提高的基础上, 增强作业环境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必须要为员工创造一个稳定的、良好的工作环境。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即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再强, 事故发生的几率也是相当大的, 可以说, 在不安全的环境下工作, 活着就是侥幸。好的工作环境是安全生产的保障, 只有全方位质量达标, 才能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生产。

《现代企业文化》:您认为目前进行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存在怎样的困难?如何克服?

赵德毅:安全文化建设在树立员工的自信心、增强员工的责任心、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及时排除事故隐患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煤矿企业自身的特殊性, 其安全文化建设的开展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企业员工的学历、文化修养、专业水平、性格品质各不相同, 管理起来很不容易。所以, 安全文化建设的开展,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 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要逐步使其成为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桥梁和纽带。相信通过我们不懈地努力, 将来一定能形成一套适合本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安全文化制度体系, 以促进企业安全、健康、稳步、快速地发展。

上一篇:海底监测网下一篇: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