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2024-06-01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精选12篇)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篇1

据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在此背景下,利用互联网进行创作的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一种大众语言。不过,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它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网络语言暴力就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网络语言暴力的定义与特征

语言暴力,泛指一切对他人产生了某种支配力或者仅仅是影响力的言语。而网络语言暴力作为语言暴力在互联网时代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指的是在网络这个媒体上,用不合逻辑、不合法律规范的词语,通过不讲逻辑、不守法度的语言风暴,以语言霸权的形式,孤立和剥夺他人的某种权利,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

网络语言暴力是网络语言比较极端的部分,但也属于网络语言的范畴。总体而言,网络语言暴力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网络语言暴力具有低语境特征。爱德华·T·霍尔在跨文化研究中提出了高语境和低语境的概念,低语境的讯息绝大部分都清晰直接,容易理解。网络语言暴力所运用的低语境语言使绝大多数网民在理解上没有困难,因而更易造成普遍的传播,影响力度和范围也更广。

第二,网络语言暴力具有口语化特征。网民在使用网络语言暴力时,往往不会使用严肃的、书面化的语言,而更倾向于使用偏口语化的、非正式的语言,语句一般比较简短。

第三,网络语言暴力具有侵害性特征。网民在使用网络语言暴力时,经常使用偏激的、侮辱性的、肮脏的词汇和语句,针对事件中的某一人物或某一方面进行曲解、辱骂。借助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个体的网络语言暴力能够很快汇聚成群体的网络语言暴力,对事件中的当事人造成实质性的身心伤害。

第四,网络语言暴力具有隐匿性特征。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信息平台,人们的言论受到的约束比现实生活中减少了很多,因而人们在发表言论时内心的顾虑也减少了。

二、网络语言暴力的现状

如今,网络语言暴力在互联网上发生率很高,参与其中的人数众多,影响巨大,尽管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监督和管理,但至今仍未能找到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措施。观察网络上的热点话题,不难发现,几乎每一个事件被推上网络之后,针对该事件的相关评论中都会出现非理性、偏激、低俗的,甚至具有侮辱性和攻击性的话语。

以2016年5月5日发生的广州医生被袭事件为例,疑似患有精神病的患者对医生实施攻击,致其抢救无效死亡。这一悲剧性事件传到网上后,竟有不少人发表了诸如“砍得好,该杀!”之类的偏激言论,并且这两条评论都获得了不少网友的点赞。这不由得让人发问:到底是什么让原本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自我约束力的人们在网络世界中成为网络暴民?

三、网络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

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并非偶然,究其原因,是社会、网络传播和个人三个方面相互影响产生的结果。

(一)社会层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科技水平迅速提升,短短三十多年,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然跃居世界前列。快速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物质利益,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道德文化教育的脱钩。社会风气变得浮躁,矛盾日益加剧,人们追逐名利和金钱,迷失在物欲洪流之中。同时,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也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和公众内心的不平衡。

这些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并未被掩盖,反而被无限放大。网络语言暴力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是对现实社会中公民素质的虚拟投射。

(二)网络传播层面

首先,由于网络传播具有隐匿性特点,网民使用虚拟的身份在网络上进行信息活动,会比在现实中进行活动更有安全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网络上的信息活动不会直接对其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在进行网络信息活动时,网民所受的心理约束会比在现实中小很多。

其次,尽管网民作为一个个体参与到网络活动之中,实际上他也通过网络成了网民群体的一份子,他的言论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他网友的影响,并有意无意地与网民群体的意见保持一致。古斯塔夫·勒庞在其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中提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当我们观察网络语言暴力的实行者时,我们会发现,他们具有盲从、非理性和情绪化等特点,与勒庞对于群体的叙述相近。

再者,尽管网络监管部门一直在管理网络舆论,并不断进行积极的引导,但就目前来看似乎收效甚微。对于网络言论的管理至今缺少一种成熟可行的监督和管理机制,这给网络语言暴力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个人层面

从个人层面而言,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首先源于其实行者在现实生活中累积的压抑和不安全感。从网络语言暴力中体现出的社会戾气,来源于这些网民对现实生活缺乏安全感与基本信任。人们在生活中长期累积了压抑感和负面情绪,在现实中无法宣泄,就选择到约束少、匿名,看似相对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发泄情绪。而一系列包含冲突、社会矛盾的网络新闻信息常常成为引爆他们负面情绪的导火索。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是非理性、失控和盲目的,一旦在网络上遇到可以借来宣泄压抑和情绪的机会,就立即对相关事件和人物实施语言暴力。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十分普遍,对社会和网民群体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减少网络语言暴力现象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当面对一个网络事件时,每个人都应以冷静和审慎的目光去看待,用客观理性的语言去评价,形成良性的舆论监督。

摘要:网络语言暴力是随着网络语言兴起而出现的一种不良现象,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对网络语言暴力的定义、特征、现状和产生原因进行探究,发现网络语言暴力具有低语境、口语化、侵害性、隐匿性等特征,它的产生是社会、网络传播和个人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网络语言暴力,特征,原因

参考文献

[1]金君俐.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和对策初探[J].新闻实践,2009(04):63-65.

[2]戴静静,王婧.网络语言暴力的传播学分析[J].青年记者,2010(08):96-97.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篇2

摘要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我国使用网络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网络渐渐成为了我国国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一些问题也在网络的迅速发展中不断地显现出来,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网络语言暴力问题。本文从网络暴力语言的特点,表现形式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同时对于如何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网络语言暴力,暴力特点,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建议

1.现象分析

近日,又一起少年微博直播自杀,无救而亡成为网络热门话题。除了事件主人公自己对生命的抉择外,关注的网友也有意无意地成为其中的幕后推手。除了这些自杀者的推手,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暴力让互联网的环境变得肮脏不堪。无论是打开明星的贴吧微博,还是浏览时事热点的网友留言,随处可见“脑残!”“变态!”“去死!”等辱骂语言。

随着网络传播手段的推陈出新,互联网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也出现了更多的网络语言暴力。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网络语言暴力专指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中发生的以语言为媒介、对特定对象的辱骂攻击行为。

2.网络语言暴力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由于语言暴力是虚拟环境的攻击行为,因此具有故意性、伤害性、虚拟性和传递性的特点。目前网络语言暴力最主要的表现形态有谣言、谩骂、人肉搜索等。

2.1.谣言。谣言是指通过对不真实消息的恶意散布,使当事人的人格受到极其严重的贬损。如“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停车场上“我爸是市长”事件,“新疆滴血食物传播艾滋病”和“碘盐能防核辐射”等谣言,这些不仅侮辱了当事人名誉和人格,损害了网络公信力,甚至成为触发某些公共事件以致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一份有600名在校大学生参与的调查显示:41.6%的大学生曾被微博上的虚假信息误导过,而微博信息被官方辟谣之后,也仅有16%的同学愿意主动转发辟谣。

2.2.粗暴的谩骂和攻击性言论。不明真相却表达情绪,或将自己生活中的受挫感通过侮辱和谩骂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网络语言暴力。“禽兽不如”、“丧尽天良、灭绝人性”等极端语言的攻击,或“垃圾学生”、“变态”、“伪君子”等咒骂都被用在不同的人群身上,不管是非真伪。

2.3.恶意滥用的“人肉搜索”。所谓“人肉搜索”,是指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通过网民互动完成的问答式搜索。某些情况下,“人肉搜索”发挥了积极的舆论监督作用。但是,不可回避的是,“人肉搜索”的恶意滥用确实产生了不少严重的后果。

3.网络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

熟悉了表现形态后,会发现网络语言暴力的盛行不是偶然,而是盘根错节的各种因素造成的。从网络文化自身的特点、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殊性、网站的商业动机、现实社会矛盾在虚拟世界的反映以及社会心理机制等多个角度都可以深入地分析这一社会现象。

3.1.网络文化具有大众文化那种娱乐、戏谑的特征,因此,网络语言也具有夸张、游戏化、情绪化的成分。这一特点正没有节制朝着粗暴龌龊的方向发展,偏激、情绪化、攻击性的语言大行其道。“张嘴”就是“看帖不回帖,全家死光光”、“不是人是畜生”之类的语言暴力就形成了。加之网络世界匿名的特点,人们可以不负责任地宣泄,使人性中阴暗的一面膨胀性地暴露出来,满足自己的窥私欲,等等。

3.2.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互联网可以给每个人自由发布信息、发表见解的平台,大大拓展了公众的言论空间。加上网上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审核,网络世界本身又存在着非理性的盲从心理,导致大量虚假陈述以讹传讹,在相传过程中虚假成分还被不断放大。

3.3.网络虚拟世界是现实矛盾的反映。在我国社会这样一个高速的转型期,剧烈的社会变迁和利益格局的迅速重组,造成了社会上焦虑不安和浮躁心态的弥漫,形成一些人强烈的“仇富”、“仇官”心理,并通过网络语言暴力表现出来。

3.4.网络语言暴力是社会心理的揭露。它反映了社会舆论形成机制中非理性的一面,突出表现在社会心理形成过程中的情绪化的盲从心理。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对个人在群体中的盲从心理有非常深刻的剖析。很多网络语言暴力的实施者正是鲜明地表现出这样的特征:盲从、情绪化、缺乏正常的判断力。

4.有关网络语言暴力的结论和建议

保障民众的表达权和言论自由,既是现代民主的基本准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但是无端侵犯他人隐私权,公然诽谤他人、侮辱他人人格,用谣言混淆公众视听,这样的“噪音”当然必须努力加以控制、清除。不能再让网络语言暴力成为个人或社会的隐形杀手,社会需要一个干净文明的交流环境。

因此,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营造一个良好文明的网络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以下便是一些建议。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篇3

摘 要:目前,教师的“隐性语言暴力”呈上升趋势,对学生心灵造成的伤害已不可小觑。本文结合实例,对中职教师存在的“隐性语言暴力”现象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职教师 隐性语言暴力 应对策略

近年来,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明显减少,而教师采用语言暴力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和“心灵施暴”的现象却呈上升趋势,由此引发的学生厌学、逃学、行为偏差、自残甚至自杀等现象屡见不鲜。教师采用侮辱、谩骂、恐吓等手段,是显性的校园语言暴力,还有一种语言暴力相对隐蔽,人们对此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常常忽视,这就是教师的“隐性语言暴力”。

一、中职教师“隐性语言暴力”概述

我国学者孙彩霞把教师的语言暴力定义为:“教师凭借制度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优势地位,使用讽刺挖苦、贬低歧视等侮辱性语言或冷漠孤立的眼神、态度,对学生进行超越教育规定性的批评或评价,从而使学生受到人格和精神伤害的言语行为。”本文论述的中职教师“隐性语言暴力”是从教师“话语霸权”的角度,对上述教师“语言暴力”概念的发展,指行为发出者主观上非故意、言语行为的内容和形式上不明显,但具有“教师语言暴力”的两个核心要件:“利用制度赋予教师的话语霸权,控制师生间的话语的内容和形式”“同样产生伤害学生人格和精神的效果”的教师言语行为。这种言语行为内容上(还停留在教育的范畴内,不表现为直接攻击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和形式上(选用语词的意义暴力性质不明显,不伴有激烈严厉的音调)都不引人注意,容易同教师的工作话语混为一谈。虽然这种语言暴力的表现更为隐蔽,产生的后果烈度较轻,伤害的显现时间更为延后,但正因它具有的这些属性,所以更值得社会关注。

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第一个心理转型期,敏感、偏激、任性,往往存在畏难、厌学情绪,不良行为的纠正具有长期性、反复性,中职教师面对中职学生,易产生“隐性语言暴力”。中职教师隐性语言暴力的成因,既有传统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也有教育智慧的欠缺;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原因,若把教师“隐性语言暴力”单纯看作教师沟通艺术的问题,掩盖了教师话语霸权的实质,就无法切中问题要害,不利于解决问题。

二、中职教师“隐性语言暴力”的类型及分析

1.涉及人格的评价话语

案例:下课后,中职学生张某送来了迟交的机械识图作业。老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这个很难吗?”学生愣住了,没有回答。老师等了一阵,自顾自往下说:“我们以后要吃这碗饭的,饭碗都端不住,以后哪个老板敢用你?”后来,这位同学即使作业没有及时交,也不再到办公室补交了。

在这个案例中,评价是教师话语霸权的一个体现,评价话语是教师的一时冲动。教师认为评价能鼓励和督促学生,认为评价是自身地位和专业的体现,有一种一语论定的自负心理。教师的评价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否定性评价会让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妨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评价否定了学生的人格,更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对抗情绪,使其走向教师评价初衷的反面。肯定性评价也存在弊端,如果评价不够客观、全面、准确,就会遮蔽、扭曲事实,教师会被自己的评价误导。学生的行为是长期积累的,并掺杂着很多因素,简单的评价和教育可能使生理、心理还不成熟的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和自卑感,使部分学生隐藏自我或者放弃自我。

2.以人为对象的比较话语

案例:在实训课上,教师反复对某学生进行一对一讲解操作技能时,学生始终一片茫然,教师一气之下说:“给你辅导太累了!你跟人家一比,真是不开窍!”

将学生的表现同其他人做比较,也是教师话语霸权的表现。相对于评价话语的以点代面,比较话语一般只针对学生的某一点展开,似乎是就事论事。教师把学生的某一缺点同其他学生比较,潜在的意思就是“你不如他”,这就超出了就事论事的范围,涉及人格层面。教师如果将学生的某一优点同其他学生比较,就会在无意中伤害其他学生。比较话语直接摧毁了学生的自信心,伤害远远超过教师的想象。

3.对学生的指责话语

案例:一名学生的财务处理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对他说:“这次考试,大多是财务基础知识,假如你认真对待考试,就应该考出好成绩。”学生说:“我当时状态不好。”老师一脸严肃地说:“你不应该像初中一样学习不认真,考试马虎。”学生脸一红说:“我考试是认真的。”老师说:“你如果学习认真,就不应该考这么差。”

就事论事的指责也是一种“隐性语言暴力”。在大量的指责话语中,有一个词汇经常出现:“应该”。潜在意思是学生没有完成他必须完成的,必须受到指责。还有另一个潜在意思:这是正常人都能做到的,做不到或者不做到,就等于承认自己不如正常人。这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学生自我提醒与普通高中学生对比,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应该”背后还隐含着一种话语霸权:没有达到“应该”程度的,都必然处在对话的弱势地位。指责还有更大的危害:它会扭曲指责者内心的真相。深入思考每一个指责就会发现,教师不自觉地用指责掩盖内心的真实想法。在案例中,教师真正想说的是“我希望你考好”,但教师错误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把自己的意愿当做一个事实强加给学生,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无法接受,有受伤的感觉。指责的效果经常达不到指责者的预期,甚至会导致对方做出违反期待的行为。

4.强人所难的命令话语

案例:语文模拟会考前,老师对学生说:“这次模拟考试你们必须考到B级以上。”学生纷纷嚷着说自己做不到。老师把脸孔一板说:“B级以下的同学罚抄10遍试卷。”学生们一下子哑了。

强人所难的要求也是一种隐性语言暴力。强人所难包括两个含义: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和用威胁的形式提出要求。案例中,教师提出过高要求的原因是只从自身或教学需要出发,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威胁的形式提出要求,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过高的要求会导致学生放弃努力,甚至自暴自弃,还会遭到学生的抵制和厌烦,无法实现教育目标。中职学生会敷衍、拖拉、回避教师的要求,或者不假思索地按照教师的要求行动。经常敷衍老师,会不断降低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不假思索地执行要求,会导致学生缺乏观察、分辨和反思能力。无论哪一种,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伤害。

三、中职教师“隐性语言暴力”的预防与化解

1.转变教育观念,警惕自身的话语霸权

评价、比较、指责和命令都源自教师的话语权力,是教育工作必需的,但是任何权力都有被滥用和异化的可能。社会中存在这样的观念:通过教育控制天性,主张人们接受外部世界的训练,习惯于被评定是非,习惯于追随权威,以外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是教师话语权力被滥用和异化的思想基础。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性,慎用教师的教育话语权力。

2.正确面对愤怒,准确表达自己的需要

教师滥用自己的话语权,大多数是由于教师跟学生相处时情绪波动,简单地把自己的情绪宣泄到学生身上,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教师产生的激烈情绪,在短时间里加以控制是必要的,长时间的自我控制却是有害的。教师正确的做法是直面自己的愤怒,分析原因,发现自己的真实愿望,并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益的。例如,笔者曾所教汽修班的一个学生,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尽管想了很多教育他的方法,但是依然无效,笔者非常愤怒。有一次该学生再次被笔者批评后,他说:“老师,你怎么总是针对我呢?”笔者冷静思考后,觉得自己愤怒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希望这位学生遵守纪律的愿望过于强烈,于是决定找他长谈一次。谈话之前笔者说:“你觉得我针对你,这可能是事实。原因主要不在于你,而是因为我非常在意你的表现。” 在那次谈话中,他讲了很多进中职学校以前的学习状况,最后他说:“老师,我有时真管不住自己,请你多多提醒,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虽然以后他还是不时违反纪律,但笔者感受到了他的很大变化,仿佛师生双方达成了一种默契。

3.提高语言修养,加强沟通的艺术

(1)评价学生时,改用陈述事实的方式。

一是将“你很勤奋”改为“你这么快完成练习,我认为你很勤奋”。用特定时间和环境的叙述代替绝对化的评价,同时注意词汇的选择。二是将“你总是改不了你的老毛病”改为“你最近有三次重复以前的错误,我希望你不会有第四次”。“总是”“从不”等词语具有明显的评价意味,应慎用。而具体的时间和次数则是确定的事实,尽量多用这些词语。三是将“你继续这样自我放弃,你的未来将不堪设想”改为“你继续这种状态,我担心你的未来” 。叙述时要注意区分意愿和事实、预测和事实。

(2)指责学生时,改用表达自我感受的方式。某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师说:“对于你这次考试成绩,我感到很吃惊。”既然指责是自我感受的扭曲表达,在指责前就应控制情绪,明确自己的感受,把话语的主题从学生改为自己,既正确表达自己,又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没有听到对他激烈批评的言语,又了解了老师的感受,一般不会马上反驳老师的话,接下来双方就可以融洽地讨论了。

(3)命令对方时,改用具体请求的方式。学生越感到自己被命令时,不服从的意愿越强烈。改用请求可以淡化命令色彩,增加学生的接受度,内容越具体,请求越有力量,越有效。与加强命令的威胁性,不如把请求进一步具体化。例如,数学老师对一学生说:“这次考试的解答题中有一道题是对二项式定理的考查,最近这种题型你做错了三次,做对了一次。我分析你做错的原因主要是没有理解二项展开式中的通项。对于这次考试,你要及时整理错题,把问题理解透彻。我想这对你一定会有帮助的。”

教师的“隐性语言暴力”普遍且经常发生,又不易为人察觉。对中职教师“隐性语言暴力”的关注、研究、反思,乃至自觉抵制,是教育进步、文明的必然,值得中职教师深思与自省。

参考文献:

[1]孙彩霞.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

[2]桑青松.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7(7).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篇4

一、“语言暴力”的现象和危害

教师对学生使用“语言暴力”的现象由来已久。北京师范大学康健教授曾在已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中进行过几次主题是“回忆自己最难忘的教育经历”的调查。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写下“曾经是个孩子, 曾经渴望尊重”的年代, 被老师侮辱和语言中伤的痛苦经历。

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在1万多名中小学教师中征集文明用语和文明忌语, 老师们列出了两千多句文明用语和一千多句教师忌语。区教委筛选公布了40句教师忌语, 如“你无药可救”, “你真笨, 你真傻!”“白痴!”“闭嘴”、“低能”等, 这些“忌语”令许多家长大为震惊, 他们没想到孩子在学校里会遭受这样的心灵伤害, 而孩子们却声称已

经习惯了。

《“教师职业语言”中的批评教育口语研究》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先利用访谈法对8所城市、城乡结合和农村中学的部分学生、教师、校长及家长进行交流访谈, 调查教师平常使用的批评语言, 为问卷调查征集了典型的情景和语言材料, 再对8所中学的部分初、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统计显示, 36%的初中生和33%的高中生认为老师有时使用暴力语言, 9%的初中生和5%的高中生认为老师经常使用暴力语言。80%初中生认为, 教师的暴力语言使他们“学习压力更大”, “同学往往学老师这些语言去讽刺挖苦他们”、“不能专心听课”、“与老师关系不好, 害怕老师”、“人格造成伤害”、“厌学”、“自卑”、“引起逆反心理和过激行为”、“离家出走”、“自残, 自杀”。许多学生表示, 这种影响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89%的高中生认为, 教师的暴力语言使他们“很没面子”、“心里难受”、“造成严重打击”、“情绪很低沉”、“师生之间有矛盾”, “伤自尊”, “厌倦学习”, “师生关系不再融洽, 学习不再快乐, 只会认为是负担”, “有可能自杀”等等

可见, 校园里“语言暴力”现象非常严重。这种“语言暴力”造成的伤害也是多方面的。首先“语言暴力”侮辱了学生人格, 摧残学生的心身健康。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 有自信, 有自尊, 他们幼小的心灵更为敏感和脆弱。“笨蛋”、“白痴”、“弱智”, 这样中伤的话可能让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毁于一旦, 给他们的心理蒙上很大的阴影, 甚至造成心理疾病。有的甚至使学生“感到沮丧”进而“离家出走”、“自残、自杀”, 他们厌学、逃学, 丧失前途和生活信心,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或自杀等严重恶果。据媒体报道, 重庆市渝中区初三女生丁某因为上学迟到, 班主任汪老师当着同学的面赤裸裸地贬损:“你学习不好, 长得也不漂亮, 连‘坐台’的资格都没有。”丁某遭此侮辱, 一时想不开, 写下遗书后跳楼自杀身亡。其次, “语言暴力”恶化了师生关系, 影响了教学效果。学生“讨厌老师”, “学习不再快乐, 只会认为是负担”。经常听到有孩子说在学校里和老师关系不好, 书念不下去了, 要转学或辍学等等。

二、“语言暴力”的根源探究

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奉行“师道尊严”、“玉不琢不成器”, 因此封建社会的各类学校中, 教师可以手拿戒尺任意责罚和打骂学生。这种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 是教师体罚学生和使用“语言暴力”的历史根源;教师职业素质、心理健康、应试教育制度和学生自身表现问题是“语言暴力”的现实原因。

1. 应试教育制度造成的心理压力

在应试教育和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的情况下, 考试是老师的法宝, 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子, 考试结果、升学率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也是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指标。学校、社会、家长对教师期望越来越高, 教师心理压力太大, 恨铁不成钢, 而“差生”便成了少数教师的“眼中钉”, “笨蛋”、“白痴”等语言遂成了家常便饭。

2.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低下

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 是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工作, 因此, 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和语言修养, 要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和学生的心。但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低下, 没有深刻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有些青年教师, 缺乏教育经验和耐心, 喜欢以语言暴力取代循循诱导;有些教师人文精神缺失, 在处理师生关系时, 要显示自己的威严, 把骂人当做一种管理手段;有些教师为了追求个人快速评优晋级, 把学生当做急功近利的工具, 因此, 加剧了校园“语言暴力”的产生。

3. 教师心理不健康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 教师承受巨大压力而形成不良心态是教师“语言暴力”存在的罪魁祸首。首先, 教育体制中的激烈竞争, 如评优晋级、按绩取酬等, 使教师工作压力很大。其次, 从心理学角度看, 他们选择了这个职业, 就要扮演为人师表的角色, 不得不常常掩盖和压抑一些真性情, 从而造成心理状况的失调。再次, 教师工作是一种持续紧张的脑力劳动, 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因此, 易造成孤独、乖僻和感情抑郁, 进而导致心理问题。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调查发现教师存在多方面的心理问题, 如自卑心态严重、妒忌情绪突出、焦虑水平偏高等, 约有5成教师存在心理障碍。这些“语言暴力”倾向, 正是教师在一种不自觉的状况下转移自己的这些心理情绪。

4. 学生表现不良

受社会大环境影响, 每个学校和班级里, 总有一些无心向学、调皮捣蛋、有不良行为的学生, 他们学习比较差、纪律松散, 影响了整个班风和学风, 无论教师怎么苦口婆心教育, 他们都没有改变, 进步也不大, 因此, 教师就失去了耐心, 出现了急躁、反感、厌恶等情绪, 批评时粗暴之言就会脱口而出。

三、“语言暴力”的解决办法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教书育人, 使学生健康成长, 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因此, 要对教师的“语言暴力”进行矫治、监督、引导, 提升教师品格修养和批评艺术水平, 使教师真正在各方面都做到“为人师表”。

1. 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在现代教育思想中, 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塑造者、学生心灵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教师职责定位是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新一轮教学改革指出,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 教师要牢记新时期的教育使命, 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 在生活上热爱、尊重、信任和宽容学生, 做学生真正值得信赖的朋友;教学上, 建立和谐的教与学关系, 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 杜绝任意责罚和打骂学生, 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2. 践行“爱”的教育,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教师要常带微笑, 多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 热爱、关心学生, 营造宽松、快乐、和谐的空间, 师生情感交融, 学生才能“亲其师, 信其道”, 才能快乐学习、生活与成长。柯瓦列夫说:“儿童从小就把自己的老师看成是他们要努力学习的道德模范。”因此, 教师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形成高尚的人格, 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进取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以适应教育领域和学生思想的不断变化;不断学习专业知识, 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做到依法从教。这样, 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高超的教学水平、良好的修养与人格魅力去感化、影响学生,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3. 缓解教师压力,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当前教育体制中的激烈竞争和社会、学校、家长给予教师的极大压力, 使教师的心理产生许多不健康问题。因此, 教育行政部门要调整现行的某些不合理的考核制度, 降低教师的压力, 还要健全教师心理教育机制, 为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让教师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 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释放, 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 平和稳定的健康状态。

4. 重视“语言暴力”问题, 加大查处力度

学校应重视“语言暴力”问题, 建立保护学生的监督机制, 加大对教师和学生的宣传教育力度, 设立学生投诉信箱, 及时处理出现的“语言暴力”问题, 以起到警戒的作用, 避免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或是不了了之, 以至于“语言暴力”问题在校园里肆意横行, 学生们只好默默忍受。

5. 研究批评艺术,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批评在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 但要注意批评的承受力和效果, 避免“语言暴力”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 这就需要教师研究批评的艺术和策略, 达到最佳的批评效果。多使用如: (1) 开玩笑式批评, 开玩笑是一种积极的礼貌策略, 可以使老师在达到批评目的的同时, 避免威胁被批评学生的面子。例:别以为老师是猜字专家呀, 我可猜不出是什么字。 (2) 表扬式批评, 表扬别人在某一方面取得的成绩, 来含蓄地提出要批评的人在这一方面存在的不足。例:前面几位同学的课文背得多熟练, 要是其他同学也这么熟练该多好啊! (3) 先扬后抑式批评, 在批评他人时, 老师常常尽量做到礼貌, 避免唐突。例:你一向都很准时, 今天怎么了? (4) 借用规章和道德规范批评, 老师不直接提出批评, 而是通过陈述规章或道德规范来达到批评之力。例:学校规定乱丢垃圾是要被罚打扫卫生的哦。 (5) 非人称指向批评, 把重点放在学生所犯的错误或错误造成的后果上而不是直言不讳地批评学生, 从而保留了对方的面子。例:这两份试卷怎么错得一模一样呀。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篇5

——以陈赫“劈腿”事件为例

“网络舆论暴力”作为一个新兴词汇,目前还没有专家给出权威性的解释。只有简单的为其下一个定义:网络上每当出现一件焦点型事件后,部分的网民通过网络来发表自己对这一事件的态度、看法并与其他人在意见上达成一致而形成一定时期内的主要舆论;在此过程中,网民会针对特定的个人或是意见不同的声音进行抨击、谩骂甚至人肉个人,造成对其人身及精神上的伤害。

2015年初在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莫过于在《爱情公寓》中一直以“好男人”形象示人的曾小贤的扮演者陈赫“劈腿”事件了,网民对此事的态度也从此事件刚开始爆出时的不相信,可惜怜悯再到攻击与自己持不同意见的个人,舆论的转变每一秒都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网民卷入其中,以至于遭受到人肉搜索、人身攻击,网友@软柿子就是受害人之一,此事件中舆论暴力展现了威力。

一、离婚事件始末

根据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关于陈赫出轨事件得以下综述,1月14日至20日出现个别有关陈赫可能已经离婚的微博,但是并未受到广泛关注,其大多数粉丝认为是有人黑陈赫并对原帖博主进行谩骂。21日微博名为@娱乐圈揭秘的博主发帖称:“风行工作室声明已拿到陈赫出轨某女星的照片,预计“下周一见”;这如同一个重磅炸弹,网民开始关注,微博众多大V也开始进行分析转发同时向网友普及关于帖子中提到的风行工作室在娱乐圈中的影响力,缘由即是2014年文章“周一见”事件是此工作室所为;到了22日晚间陈赫发表长微博“我错了”但此贴中陈赫未提及自己劈腿事件,只是强调与妻子许婧因工作繁忙而和平分手,并提出离婚在14年7月就已结束,这使网友们再次联想到此前的“阴谋说”,事件更加扑朔迷离。同时又有消息爆出早在2014年11月,陈赫与女星张子萱在横店拍完《医馆笑传》就有工作室摄影师拍到陈赫的照片。起初该记者倒也没有发现女主角的身份,不想陈赫发现被拍,居然追着摄影师满机场跑。后来,男女主角还都曾找到他们公关,希望拿钱解决问题,遗憾的是,都被他们拒绝了。直至劈腿内幕爆出,陈赫与张子萱同游、同居的照片视频公之于众,众多之前相信“阴谋说”的网民大跌眼镜,转而开始将攻击对象转为陈赫及女星张子萱。而处在此次风暴中心的除了上述二人还有陈赫的妻子许婧,网友们除了去她微博下评论安慰,还挖出关于两人的相关新闻,有网友发现早在去年年底就爆出许婧已怀孕8个月,预产期是今年2月;这使得网友们的怨愤更深一层。

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幕曝出,陈赫在粉丝心中一直以来的好男人形象濒临幻灭。据说在这紧要关头,陈赫在粉丝群中上传了一段道歉语音,称真的很对不起大家,“我真的希望你们每一个都能开心和快乐,我让你们每一个人都失望了”。录音虽不长,但陈赫语气激动,声泪俱下那叫一个感人。一些粉丝听了陈赫带着哭音的道歉后很是心疼,呼吁外界不要再伤害陈赫,也不要再妄自评论了。而正当此时网络上出现了谩骂陈赫“不负责任、人渣”与“他也很难、原谅他吧”等两种主要言论后;一位名叫“软柿子jampasg”(以下简称@软柿子)的网友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立即让事件升级,部分网民中开始出现极端化的言行举止。

二、人肉搜索@软柿子事件

此前有消息称陈赫将继续参加《奔跑吧!兄弟》第二季录制。当其微博发文承认离婚后,一位名叫“@软柿子”的网友留言:“你退出跑男这个正能量的节目吧,我不骂你,但是退出节目好吗?”陈赫随即回复:“好,对不起。”被陈赫疯狂粉丝人肉谩骂。仅仅四个字,软柿子被人肉。话题由#陈赫退出跑男#一边倒的变成了#陈赫不要退出跑男#。大概这个时间段,浙江卫视发表声明,从侧面支持第二期陈赫继续参加。劈腿事件渐渐退出公众视线。软柿子瞬间爆红,舆论分为了多个方向,一边是认为此网友的言论不合适,一边是认为网络暴力太可怕,让陈赫向网友道歉。

在网络上被每天谩骂攻击的网友@软柿子在顶不住压力之后再23日发表了自己的言论发表了道歉信,当众多网友心中的怨气日渐减小之时,同日陈赫妻子许婧发表微博:“求放过,爱情转为亲情,我不允许他受到任何伤害与委屈”事件到达一个高潮,大家在怀抱着和平分手的美好憧憬的同时惋惜这一段爱情童话,这也让之前“陈赫出轨”的有关报道再次被质疑,而此时网友们将矛头又对准此前的网友@软柿子身上,更有极端的网友人肉搜索了“@软柿子”发现该网友其实是一位高三学生,但网友对其的人身攻击并没有停止,直至@软柿子删除原博,此事才告一段落。这次事件不仅展现了网络的强大力量而且还赤裸裸的为社会呈现了网络舆论暴力对一位高三学生的伤害。同时也引起了在当今信息高速传播、人信息传递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待网络暴力、舆论暴力态度的反思。

三、“舆论暴力”成因

1、公众在网络上的匿名身份加速了舆论暴力的形成和发展。

2、公众自由表达意见的渠道单一。传统媒介受自身特征限制,很难为公众提供一个自由的信息发布和意见表达平台。

3、部分网友通过网络宣泄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表达的情绪。

4、部分网友缺乏理性判断,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很多网友缺乏独立判断,容易人云亦云。

5、网民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群体极化”,即“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6、部分个人或网站的故意炒作。“网络舆论暴力”是网络公众的集体行为,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个人或网站的故意甚至恶意的炒作。

四、反思及对策

1、反思

受到影响的是引发这些舆论的事件当事人,他们不仅要遭受网络世界中声势浩大的声讨,甚至还要遭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谴责甚至是人身和财产的伤害。这是“网络舆论暴力”产生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与此同时,参与到“网络舆论暴力”中的很多网民本是真心地打抱不平,但在得知事实真相或是事件结束时感觉被欺骗和利用。他们的合理表达在某些人的操纵下或是在某种环境中也变得无序无理起来。“网络舆论暴力”同时对其实施者也造成了伤害。

在网络舆论暴力中,恶意的谣言往往刺激了网民的神经。加剧了网络舆论的暴力化程度。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网民则通过散布谣言来刺激网民。而由于多方的原因,主流媒体却总是姗姗来迟或是缺席“ 由此,谣言四起,网络舆论也烽火连天,难以控制,从而走向暴力” 在网络舆论暴力形成过程中,意见领袖起着关键的作用。虽然具体什么人充当意见领袖并不明朗。一般来说是获得网民信任的人,诸如网络的斑竹,或是某领域的专业人士,或是网民喜爱的某公众人物。毫无疑问的是在网络舆论中存在着这样的意见领袖,他们对于网民意见的态度存在巨大影响力意见领袖的误导,则使得网民在追随中!逐步偏离理性的轨道。

2、对策 法律具备权威性和强大性是控制网络舆论暴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网络舆论暴力往往是以侵犯当事人的隐私,甚至是骚扰当事人的生活为主要特点。无论是言语上的暴力还是行为上的对于个人人身和隐私的侵害,都已经构成违法,政府应该加强对于个人隐私权的立法保护!特别是要有针对网络媒介的立法。让网民意识到即使是在虚拟网络中的言行!只要侵害了个人隐私与生活,同样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受到相应的惩罚;同时网络的监管不仅要依靠外部力量的监管,也要寄希望于网络受众的个人自律。让网络成为意见公平公开交流的市场,净化网风。由此看来,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势在必行。

五、参考文献

[1] 《反思网络舆论暴力的成因》 陕西师范大学 熊欣 李玲

[2] 《反思网络舆论暴力的成因》 长沙理工大学 聂亮 其它:

[3] 《微博意见领袖初探》 上海交大 刘锐 [4] 《网络舆论暴力产生模式探究》 重庆交通大学 温洪全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篇6

关键词:网络语言;传播效果;语言暴力

中图分类号:G2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1-0017-02

每一天,每一个论坛,都有可能产生新的网络语言,它们以爆炸式的速度传播和扩散。尽管网络语言来源自由多变,却保持着一定的语言传播规律,在不同的文化生态动力驱使下产生了不同的传播效果。

牛津大学的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出版的著作The 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中首先提出模因的概念。模因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话语流传的规则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解释了语言的演变动态,也为研究语言的交际和传播特别是网络时代言語行为交际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1]。无论是词义等量传播的基因型模因,还是词义增量传播的表现型模因,时尚新奇式的构词法则让网民感受到言简意赅下的风趣,他们强烈认同并自发地模仿,创造了“被”、“酱紫”、“某某哥”等字词的用法。

如果说模因论决定了网络语言产生的形态规律,那么网络语言的流行则是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成熟,以及网络表达的自由舆论空间的基础之上。网络语言的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虚拟向现实世界渗透引发的一系列文化与心理纠葛,其研究价值甚过传播形态的本身。

从聊天平台流行的“斑竹”,到论坛“门事件”的追踪报道,再到《人民日报》的“给力”新闻标题[2],无一例外地驱使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网络语言究竟改变了什么?

一、网络语言培养了人们模仿与被动式的思维习惯

思维控制着语言的组织和再现,语言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思维方式。网络语言所在的互联网环境信息让人们应接不暇,信息饥饿式的快速切换浏览不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长时间接触势必降低其感知能力;另外,与依靠字母线性构词的印欧语系国家不同,中国等东方国家使用具有图形和象征意义的内容复杂的文字,更擅长类比、联想。外界的信息环境与内在的文字天赋共同培养了人们的思维习惯,在享受模因复制网络语言乐趣的同时,人变成了模板人,思维变得被动和僵化,趋于碎片化,浅层化,形成模仿的、狭隘的、被动式的思维习惯,在不经意间远离了纸质媒体那个崇尚思辨和理性的“阐释时代”,步入尼尔波兹曼描述的“娱乐至死”时代。

二、网络语言拉远了空间距离原本狭小的对象间的亲情与友情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延伸的虚拟世界,处于该共同体内的成员创造并使用着特定的符号和标识,以新奇的网络语言维系非物理环境下的群体交流。不同年龄层次对文化的认知感差异导致了网络语言在家长与孩子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旧网民与新网民之间产生语言认知的不平等。网络语言类似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源于网络,却由于网民人数庞大,不可避免地被带入现实社会生活中,这时不同群体就产生了交流、沟通、理解上的交际障碍,也即“语言代沟”现象。

(一)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语言代沟

在网络语言忠实的拥护者中比例最多的是青少年,他们喜欢用网络语言写日记、上网聊天,用网络语言或代号去表达自己心底的秘密,随心所欲地发泄自己的情感。密电文式的作业记录,张口就来的“偶”、“稀饭”,让父母一方面为孩子当前的语言活动感到担忧,害怕影响他们规范语言的习惯与成绩,另一方面为不能及时准确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而感到忧虑。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语言代沟

教师与学生之间本身构成教与学的关系,靠语言为中介来达到知识的传承与反馈,网络语言的使用造成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困难。这一现象在中小学生中特别突出,小学生开始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常常看到 “GG”、“286”等不得不让他们皱起眉头猜测的词语,深为学生的用语规范感到担忧。一些教学研究者曾进行抽样调查,显示被调查学校每个班级都存在学生或多或少使用网络语言进行规范作业的书写。每年关于高考作文和网络语言扣分的关系问题,惹得众议啾啾。

(三)旧网民与新网民之间存在语言代沟

即便双方都是网民,网络语言认知的多寡也会造成旧网民与初生的新网民的交际困难,违反了话语交际的平等原则。

三、网络语言激发了网民的政治与社会参与的执着与热情

政治是一个日渐利用电脑中介沟通的领域[3]。传播学理论认为,政治因为传播才成为政治。现代传媒社会中网络因其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交互性好,以及可以超越特定时间和空间达到跨领域、跨国界的传播,使得政治信息在第一时间得到“解释”和“扩音”,让国家的制度和政治意识以及网民的意志与话语权紧密联系在一起。网络语言成为参与政治的有效工具。李普曼的《公共舆论》等著作中曾提到拟态环境的概念,网络语言创造的拟态环境,政治信息广泛流通,公众在通过网络平台了解信息、政治参与的同时,提高自身政治敏感性和政治素养,使用网络语言表达政治意识,其中不乏偏激之词。一旦现实社会事件具备激起民愤的“导火索”,网民的狂热会演变成无休止的攻击,从线上到线下,暴力的语言追问带给当事人严重的身心影响,“捐款门”、“四大名爹”等便是很好的例证。其结果,政府及相关部门实行舆情监测和引导舆论导向,以期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当事人公开道歉或网络辟谣,以期给网民一个满意的交待。

毋庸置疑,网络语言构筑的热闹景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语言暴力的规模和贡献分不开的。

在交互和拟态双重因素影响下,网络语言有时会让网民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发生改变,在遭遇到某些网络事件时,由被动的关注转变为主动的语言发生,涌现出一些网络暴力现象,通常是包括侮辱、谩骂、网上围攻、诽谤、恶意暴露个人隐私等人身攻击、严重践踏网络文明的网络事件。从博客、BBS与QQ里“BT”等谩骂字眼的文字暴力到“某某门”事件的道德审判,演绎了一场场如洪水猛兽般的全民参与,以至全民狂欢的网络暴力景观。网民的语言超越了正常的理性范围,也超越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一般来说,论坛、博客上的网络语言暴力具有四个明显特征:

(一)审判的意识

网民以道德的名义审判并制裁当事人,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从个人意识出发,完全忽略法制的行为,抑或打着威胁法律公正的存在旗号,散发着“多数人”暴政的狂热气息。在网络上,人人都是政治狂,正直的审判勇士。从“我爸是李刚”到“药家鑫”事件,网民推动和监督着审判的正义,以舆论狂潮宣泄对个人权利得不到保护的高度关注,刺激更多网民本身嫉恶如仇的攻击性情绪[4]。

(二)匿名的环境

网民在使用网络语言的声讨时,确保自己身份的“匿名性”[5]。身份的“匿名性”,一来给网民提供了不会受到实质性惩罚的保护伞,二来也助长其行为的自我“不约束”和集体看客的心理。如果在现实的面对面环境中,这种集体行为就会变得沉默和文明起来。“郭美美事件”中,新浪对实名认证有误致歉,网民与媒体的抽丝剥茧,匿名线索爆料与人肉搜索,彰显了民间调查力量的威力。

(三)放大的视觉

网络信息过量带来的超负荷需要某些重点关注的信息浮出水面,为了点击率,网络媒体一向热衷于争议性很强的议题。他们用吸引眼球的超大图片配上惊心动魄的大标题,将原本新闻价值不大的事件置顶或放在醒目位置,有时用夸大事实的标题吸引受众,甚至将未经核实或无法判断事实真相的报道内容置顶。这种放大的视觉感受完全是以效果作为衡量依据,缺失了语言在新闻事件中的真实可信度,版本层出不穷的“艳照门事件”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四)传统媒体的被动

传统媒体在网络语言的熏陶下有时也会“煽风点火”,称为媒体融合也好,称为拓展信息渠道也好,传统媒体有时将网络上高点击率的帖子或博客当作新闻源。从行为角度来看,传统媒体表现出了信息的被动,是被网络事件牵着鼻子走。传统媒体在网络语言暴力中扮演着若隐若现的角色,多数时候网络和传统媒体会交织在一起,互相印证。与其说是传统媒体的被动,不如说是媒介意识的波动。“舟曲泥石流”、“高铁门”事件很多消息从微博发布或爆料,作为中国互联网第三大舆情源的微博让每个普通网民拥有个人通讯社,实现人人皆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的新闻源[6]。

网络语言作为一门特殊的语言变体发源及存在于虚拟化的语言媒介环境中,影响着汉语规范化,关系到社会道德与政治,只有科学地堵疏结合,才能使得网络语言中的精华得以保留,糟粕得以剔除。我们须重视加强媒体教育,发挥网络媒体把关人的作用,以深入细致的调查与报道维护公众的知情权,遏制网络语言暴力,净化自媒体时代的语言环境,引导它走向科学、文明、健康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曹文.模因化之后的取舍:网络中的语言认同——从“门”字语言谈起[J].科技信息,2011(2).

[2]赵京安.江苏给力“文化强省”[N].人民日报,2010-11-10.

[3]Abramson, Jeffrey B., Artertone, F. Christopher and Orren, Cary, R.The Electronic Commonwealth: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Technologies in Democratic Politics,New York:Basic Books,1988.

[4](美)多米尼克著.蔡骐译.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李宁.网络语言暴力的再思考[J].文学界,2010(8).

[6]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艾利艾咨询.2010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R].2011-03-24.

网络暴力现象探析 篇7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

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体现与延伸。网络暴力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的暴力行为不同,它是借助互联网的虚拟空间,利用语言和文字等表达方式对他人进行的声讨与攻击。

在“史上最毒后妈”事件中,网友对没有任何过错的“后妈”陈彩诗进行了愤怒的声讨,有说“这是我见过的最没人性的事”,有骂“后妈禽兽不如”,各种恶毒的语言铺天盖地。人言可畏,这些指责和谩骂令陈彩诗备受折磨,几度欲自杀。网络暴力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必须加以规范。

在网络暴力中,最直接和常见的表现方式就是语言暴力,表现为网民对事件当事人的恶语攻击、谩骂、侮辱和诅咒。在匿名和自由的保护下,人们不再谨言慎行,“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败类”等词汇经常出现在网民对事件的评论中。同时,网络暴力走下网络,渗透到现实生活中,成了行为暴力。网民通过“人肉搜索”将当事人的私人信息,如年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私人电话甚至网络聊天记录等在网上曝光。当这些隐私被公布后,当事人的现实生活就会被扰乱,有的当事人遭遇匿名电话恐吓,也会遭遇敲诈勒索。这些所谓维护正义的言论和行为,却是以暴力的方式展现。

二、网络暴力的成因与危害

(一)形成网络暴力的因素

网络具有匿名性、开放性,为人们提供了平等自由的表达通道。当人们处于匿名的状态时,可以逃脱法律和道德等有形的约束,因此容易做出超出社会规范的行为。

在“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中,个人因为惧怕孤立而选择沉默,但网络的匿名性使个人不再选择沉默和从众,而是大胆地表达意见。网民在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中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或是支持多数意见,或是选择沉默或附和。

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使法律的控制作用降低。一些人怀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参与网络事件,制造事端,催生暴力。与此同时,道德的约束力也在减弱。无论何时,道德规范失去效用都会对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造成危害,危及社会大众。

(二)网络暴力的危害

网络暴力严重伤害当事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在“人肉搜索”之下被无情曝光,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攻击和侵扰,所承受的压力和遭受的伤害是人们难以想象的。铜须被“人肉搜索”后,他的姓名、学校、家庭住址、电话甚至QQ聊天记录都被公布在互联网中,这给铜须本人及其家人的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和伤害。

网络暴力的起点是所谓的维护正义,但这种本身就充满着暴力色彩的行为常与原本的出发点背离,将自己标榜的道德底线远远抛在脑后。“人肉搜索”将当事人从现实拉到网络,各种隐私信息在网络上大面积曝光,给当事人造成了巨大的精神伤害。这种恶意的信息传播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行为。

网络暴力在虚拟的互联网中发生,但事件却来自于现实社会中的具体事件,尽管它不像现实社会的暴力事件那样极端化和暴力化,但它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艾滋女事件”中,少女患病信息及被公布的279名男性的电话号码,既对当事人本人造成了伤害,也给现实社会造成了一定的恐慌。

三、应对网络暴力现象的策略

(一)提高公众媒介素养

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整体水平偏低,无论成年人还是青少年,几乎都没有接受过媒介素养的专业教育。绝大多数人通过“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身外世界,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作出的反应,而是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产生脑海图景。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加强媒介素养教育,能够使上网者尤其是未成年的上网者和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不容易在网络世界里迷失。

(二)加强政府监管职能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贫富差距大,加剧了社会认同的分化,致使社会情绪不断郁积并涌向网络空间,最终发泄。处于弱势的群体仇富仇官,常常是各种社会不公的信息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再加上网络推手的造势,就成了一个又一个热点事件。治理网络暴力,政府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维护普通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取代暴力的沟通方式。

(三)加快网络法制建设

网络的有序发展需要法律的保障。“道德审判”“人肉搜索”“微博骂战”“恶意评论”等网络暴力行为缺少法律的制裁,施暴者不被惩罚,受害者不被保护,促使网络暴力愈演愈烈。法律在现实生活的权威不应在虚拟世界里失去效力。应该完善立法,促使人们理性地对待网络事件,防止网络暴力的发生。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信息把关不严格,杂乱、歪曲和虚假的信息很容易使网络舆论产生畸变,滋生流言。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对于网民的评论要及时把关,删除带有淫秽暴力色彩的评论,以技术手段遏制网民的不道德行为,绿化网络环境。

网络暴力现象具有极强的危害性,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网络暴力的发生,是规范网络环境、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人与人之间需要最起码的尊重、信任和关爱,杜绝网络暴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摘要:现代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网络暴力产生的真实或潜在的影响,已超越了虚拟社会,波及现实社会中的各方面,它不断地拷问着公众的良知、道德的底线与法律的权威。我们必须警惕网络暴力的肆虐,分析其发展规律,采取措施,防范疏导,尽量避免网络暴力的发生,创造和谐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网络,网络暴力,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戴光年,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99-105.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篇8

随着《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现代课堂教学中, 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不受到体罚、辱骂、性侵等暴力行为。而语言暴力的发生较为隐蔽, 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 逐渐呈上升趋势。教师的语言暴力对学生的影响并不亚于体罚, 严重的甚至导致学生抑郁、自杀等后果。这与教育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理应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充分重视。为了具体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师语言暴力情况, 笔者选取了长沙市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 各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问卷300份, 其中有效问卷287份 (小学94份, 初中96份, 高中97份) , 有效率为96%。

1.1 中小学生遭受体育教师语言暴力基本情况调查

从表1中可以看出:小学和初中有一半学生曾受到过体育教师的语言暴力, 高中生的情况相对好一些, 但也有超过1/3的学生受到语言暴力;调查显示, 男生受到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人数要比女生多得多, 主要是由于性别特点的影响, 女生比男生更文静、乖巧, 自尊心更强, 更乐于遵守课堂纪律, 因此遭受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女生很少。

1.2 中小学生对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态度

从表2中可以看出:仅有极少数的学生对体育教师语言暴力“没感觉”, 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语言暴力对自身造成的心理影响很严重;从年级上来看, 高中生比初中与小学生对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看法更深刻, 这与学生的年龄和见识的增长有关。

1.3 中小学生对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反应

从表3中可以看出:小学生中有54%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语言暴力是老师为同学好”, 中学生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语言暴力会伤害学生人格尊严”, 并且有一部分中学生认为“体育教师没有权利对学生使用语言暴力”。可见, 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对于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认识也逐渐增加。

2 中小学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分析

2.1 心理问题

体育教师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引起的, 由于中小学的体育课没有得到学校领导应有的重视, 导致学校对体育教学方面的经费投入不足, 还出现很多主课教师占用体育课的上课时间去“补课”。在这样的氛围下让体育教师感到同为教师, 学校的重视及对待的程度区别很大, 造成了体育教师的失落感。由于经费上面的不足加上教育体制本身的问题, 体育场地、设备、器材没有得到更新和添置, 体育教师也很少有机会出去进修、培训, 体育教师无论在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还是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上都得不到充分满足, 这种种因素都可能加重体育教师的心理压力, 这一系列压力带来了负面情绪, 而这些情绪得不到有效缓解时, 学生就成为了他们释放压力的对象, 语言暴力也就随之产生了。

2.2 话语权失控

话语权从狭义上来说就是说话权, 即控制舆论的权力。从广义上来说就是指人们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权力。后现代哲学家福柯在《关于语言的话语》中这样论述话语和权力之间的关系, 他说:“在任何社会里, 话语一旦产生, 立刻就会受到若干程序的控制、筛选、组织和再分配”。在体育课堂上, 体育教师具有“话语权优势”, 更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这是因为在体育教师与中小学生的交往过程中, 学生是处于知识和智慧都基本上弱于体育教师的劣势方, 而体育教师掌握着课堂上的主动权, 在对待学生的行为上就更加随意。当体育教师认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之后, 学生的表现仍不如意时, 就难以掩饰自身的不满情绪, 嘲笑、谩骂、贬低等语言暴力现象随之发生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对教师的语言表达方面的制约不够多,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语言应当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双重约束, 以确保学生免受来自教师方面的心灵伤害。

2.3 课堂管理能力不强

在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能力方面, 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明显高于其他文化课教师。这是由于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活动场所基本上都在室外, 环境较为宽广, 体育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管理, 而每项运动都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 可见体育课无论在教学形式、教学过程还是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是与其他文化课大不相同的。体育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既要注意学生的安全, 同时还要把课堂秩序管理得有条不紊, 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 这就对他们的教学组织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部分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缺少相应的管理经验和能力, 在面对失控的课堂秩序时, 先耐心地说教, 但是发现这种方法不管用后, 便使用非理性的语言暴力来“教育”学生。而中小学学生本身就处于活泼好动时期, 体育课上的好动表现更加强烈, 大部分学校历来不重视体育课, 学生大多数也只是把体育课当成一门娱乐放松的课程, 在课堂上表现也因此更加随意, 无论对体育教师还是体育课程都丝毫不放在心上。在这种状态下, 体育教师一味地使用语言暴力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只会使学生更加地排斥体育教师和体育课, 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

2.4 自身口语素养欠缺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 语言是教师与学生最重要的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体育教师教学用语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为了符合教学需要而逐步形成的, 作为一种职业语言它遵循与该职业相关的语言规律。部分体育教师不注意加强个人的学习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学识不够、修养不足、人格不够完美。这样就导致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责任心和爱心, 脾气也会相对急躁。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不能以相互平等的心态处理与学生间的关系, 经常扮演权威者的角色,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说话过于随意, 不考虑学生的感受, 也不考虑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随口便对学生进行厉声斥责或尖酸刻薄地讽刺和挖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做到示范动作准确到位, 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口语水平, 掌握一定的口语技巧, 所以体育教师的语言修养相对于一般人的语言修养而言, 显得更为重要。体育教师的语言修养对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它可以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成败。尖酸刻薄的语言会抑制学生的思想与思维,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消极、厌烦的情绪, 进而影响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3 防止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对策

加强体育教师对语言暴力的危害意识是防止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首要任务, 体育教师应当自觉约束自己在课堂上的言行。可以通过宣传讲座等形式向体育教师展示语言暴力给学生带来的严重后果, 运用社会各界的力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加强学校对体育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重视, 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采取相应的监督手段或者举报措施, 对违反规定的体育教师予以相应的告诫或处罚, 为维护安定和谐的教学环境做出努力。

学校应当加强对于体育教师的培训, 并且不能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培训, 更应加大对于体育教师个人道德素养方面的倡导。

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在对待体育教师与其他文化课教师上应一视同仁, 在对待体育课与文化课上也应保持相同的态度, 保障体育教师应有的工作待遇, 尽量减少体育教师可能受到的工作压力。

完善法律法规对教师语言暴力的制约制度, 使体育教师意识到自己没有权利对学生使用语言暴力, 从法律的角度维护学生的权益, 减低学生可能受到的心理伤害。

参考文献

[1]李长庚, 白素英.中小学教育“软暴力”现象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 2005 (11) :32-34.

[2]李秀娟.“教育惩戒”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 2005 (22) :31-32.

[3]耿振勇.从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看教师口语素养的提高[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 :80-81.

[4]轰桂兰, 张霭云.对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理性思考[J].修辞学习, 2008 (1) :64-67.

[5]范运祥, 吴鹏, 马卫平.对体育教师课堂语言暴力的探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 (1) :82-86.

[6]辛学伟.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对策浅析[J].当代教育科学, 2010 (23) :35-36.

[7]鲁晓平.教育语言暴力问题探究[J].当代教育科学, 2007 (12) :47-49.

[8]邢思珍.社会学视角下的教师话语权[J].当代教育科学, 2004 (7) :36.

[9]王红.对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8 (8) :49.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篇9

关键词:社交媒体,网络暴力,产生根源,解决方法

一、相关概念界定

(1) 社交媒体的概念。社交媒体 (Social Media) 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1967年,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论被认为是社交网络的理论来源, 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 也就是说, 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 也称社会性网络服务, 是利用P2P技术建立的基于个人的社会性网络服务技术, 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的网络关系。社交媒体依托于社交网络而存在, 可以说, 社交媒体是社交网络的具体运用。

(2) 网络暴力的概念。目前来看我国学术界对于“网络暴力”还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概念界定。有学者给“网络暴力”下的定义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 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暴力”不是指现实中受害人流血受伤等肉体上遭受的摧残, 而是指无理由或者基于一定的原因, 由网民中的个体或群体实施的, 在网络上对别的网民或者某一事件的当事人采取诽谤、谣言、诬蔑、骚扰、侮辱等方式进行攻击, 并造成恶劣影响或形成威胁的一系列言行的总称。

当然以上定义都只是一家之言, 要更深入地了解到底什么是“网络暴力”, 必须从网络暴力事件本身出发进行分析研究。

2006年4月, 一位叫“锋刃透骨寒”的网络游戏玩家在“猫扑网”上声称自己的妻子“幽月儿”有了外遇, 并且公布了妻子和情人“铜须”的QQ对话并加以痛斥。随后网名为“铜须”的魔兽玩家遭到网友的人肉搜索以及恐吓和骚扰。为了平息事端, “铜须”用长达六分钟的视频来否认桃色事件, 而那位“受害者”丈夫也承认对其妻红杏出墙的说法多有不实之处, 从而请求网民取消追杀, 但还是无法平息这场惊天动地的网络骚乱。

分析上述事例, 笔者认为网络暴力根植于社交网站, 来源于网民对现实生活中人或事的极大不满, 发生于网络空间如社交网站、论坛等平台, 事件在社交网站、论坛中情绪化、非理化、极端化的传播, 形成一边倒的舆论, 最终产生“暴力”行为。

二、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

(1) 网民未能正确利用社交媒体所赋予的主动权。社交媒体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和信息时代发展趋势, 但任何事物都有着两面性, 信息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以及社交媒体的社会特性决定了网络暴力的产生。不管社交媒体的形式和特性将会随着科技如何改变, 赋予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是社交媒体最大的特点。社交媒体正是基于网民获得更多的主动权这一重点才得以迅速发展, 也是源于这一点, 网络暴力才有机可乘。有的网友为了追求刺激, 用煽动的言辞发布信息, 引起网络上的骚动, 其中不乏虚假信息和言过其实的表达, 使得部分网友在表达意见时很偏激, 由此产生了网络暴力。

(2) 社交媒体背后的管理者不作为。就以演员邓超的“出轨门”为例, 首先是微博网名为“圈内老鬼”的博主当日发布的两条微博:“哎!又一跑男出轨了”、“明天10点, 约?”引发众人猜测, 随后, 多名微博主纷纷跟进, 邓超的名字被点出。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 “邓超出轨”话题迅速在微博平台上形成热潮, 话题阅读量达6.1亿, 26万人参与讨论。而最后这位名为“圈内老鬼”的博主并未拿出邓超出轨的证据, 并表示是自己收到了错误的消息才导致此次事件。这次事件对邓超及其家人都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仔细分析这起事件, 不难看出除了虚假信息发布者本身的问题外, 是社交媒体背后的管理者未能对虚假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才导致事件不断升温, 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三、解决途径与方法

(1) 社交媒体管理者要当好信息把关人。社交媒体海量信息良莠不齐, 其中夹杂着许多虚假的或是充斥暴力、色情的不良信息。作为社交媒体的管理者应该在不良信息出现后及时进行处理, 防止它们广范围地传播而造成严重后果。对一些经常性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虚假、暴力、色情等信息的网民, 应将其账号封锁或禁止其发布信息和发表言论。

(2) 权威媒体要有效引导舆论。在开放的互联网中, 每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同, 在接收信息的时候, 人们往往会遵循“权威法则”。例如, 对同一事件的报道, 新华社持某种观点, 而地方小报持另一种观点, 人们大多会偏向于新华社的观点。权威性在社交媒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 纵观之前的网络暴力事件, 有些网民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相信了错误的信息, 有些是被某些极端言论所刺激成了网络暴力的施暴者。所以, 当网民被海量信息冲击得无所适从时, 权威媒体应当站出来将网络舆论引向正确的方向。

(3) 网民要提升网络素养。社交媒体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趣, 能更快速地获取信息, 这本是件好事, 但是部分网民却利用社交媒体对他人造成伤害。网民是网络暴力的主体, 要解决网络暴力问题, 网民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迫在眉睫。首先, 网民不应该随意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其次, 网民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 在官方确认之前要保持冷静, 不随意评论。在面对网络暴力的时候, 网民需要提高自身的传播素养的同时提高辨别事情是非曲直的能力。

四、结语

网络暴力本身和社交媒体并没有必然联系, 但不可否认的是, 社交媒体给网络暴力提供了存在的空间,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解决网络暴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希望随着制度的完善、管理的到位和网民网络素质的提升, 在不久的将来, 网络暴力会彻底消失。

参考文献

[1]唐子茜, 汪先平.试论网络暴力的形成、危害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11, 23 (1) .

[2]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7 (05) .

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分析 篇10

一、网络语言暴力的概念

语言暴力,即为使用谩骂、侮辱、嘲讽等言语去诋毁他人,致使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受到无法弥补的伤害,属于精神伤害的范畴。网络语言暴力则在此定义上延伸,指的是“在互联网络上,以话语霸权的形式,采取诋毁、蔑视、谩骂、侮辱等手段,侵犯和损害他人人格尊严、精神和心理的行为现象。”[1]

网络语言暴力发展至今,其形态完整,自成系统,主要的表现形式有四种:谩骂及人身攻击、散布谣言、人肉搜索和文革式语言。在网络语言暴力的环境中,某些网民的暴力语言剥夺了他人在网络平台上,参与平等交流的机会,进而扼杀他人的话语权,打破了网络自由、平等的特性。网络语言暴力不仅引发多次社会事件,危害当事人,还会影响司法对事件的判断,造成社会秩序混乱。网络语言暴力并非一人之力,而是一种集体行为,任其发展,后果极其严重。

二、互联网狂欢下的网络语言暴力

(一)互联网的狂欢本质

狂欢理论是对两种世界和生活的划分。第一世界是秩序世界,这个世界等级森严,统治阶级具有绝对的权利和地位, 平民大众在其统治之下,小心翼翼地生活。第二世界是狂欢广场式生活,它打破了绝对权利与阶级,等级束缚被冲破,人们在此享受平等与自由,它是属于全民的世界。网络具有与此相同的狂欢本质,从正面意义看,它的本质精神是冲破等级束缚,打破绝对权威,建立一个全民平等自由的虚拟世界,但是,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网络语言暴力泛滥。

网络如同广场狂欢一般,人们换好服装,戴上面具,彼此的身份都是隐匿的,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彻底抛开正常生活中的行为约束。在这样的前提下,谩骂、戏谑、恶搞变得放肆无忌,现今网络流行语“撕B”、“XX婊”、“屌丝”正是狂欢本质最真实的写照。这种狂欢式的网络语言暴力带给网民的是一种自由的快乐,“完全是欢快的、无所畏惧的、潇洒不羁和坦率直白的言语,与种种言语的禁忌、限制和客套不同,它自由地唱响在节日的广场上。”[2]

互联网的狂欢本质还体现在网络语言暴力“碎片化”的特征上,这与以往的语言暴力有着明显的区别。曾亚军指出: “在网络环境中,语言的碎片化表现在文字只是零碎意象的堆积,甚至只是无意识、偶然的大杂烩式的复制和拼凑”。[3]网络中的暴力语言多呈现出这一特征,它们往往是无意识、偶然拼凑而成的,例如用“恐龙”形容丑女,用“撕B”描述争吵。 网民在使用这些词汇的时候,其谩骂的本质被新奇所掩盖, 容易给人带来感官上愉悦。这一传播特点为网络语言暴力提供了温床,网民更容易参与其中,长此以往,必会阻碍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互联网的传播力度大

传统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时空、地域等因素的极大限制,而互联网在此有了明显的突破。现今,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在时空、地域、固定终端设备等方面变得更为自由。网络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图像、声音、文字等信息内容,与此同时,网络语言暴力也借此加速、加大了传播的力度。

目前,网络语言暴力已呈现出明显的“病毒式传播”特征,这是一种高效率的“面面传播”方式。网络语言暴力这一 “病原体”,借助互联网快速发布信息,网民便有可能成为接受者,接受者再以自己为中心向四周传播,如同病毒爆发一般,呈几何递增。由于网络语言暴力病毒式传播从一点到多点的发展速度极快,且网络信息量庞大,想要实现实时、精确监测实有难度,想要在短时间内过滤网络语言暴力的可能性较低,加大了管理和疏导的难度。

三、网络语言暴力形成的文化动因

(一)传统文化影响下的道德批判

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我们就可以在文字记载中发现语言暴力的痕迹。例如《孟子》—书中记载了孟子对杨朱及墨翟的批判,孟子在“辟杨墨”一节里称:“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孟子的批判是为了发扬儒家学说,维护君权与封建纲常,但仔细分析, 其话语全无逻辑可言,仅仅是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上,做出颐指气使,大放厥词的姿态,批判的内容践踏人格尊严,而这种辩论方式和措辞,在当时是相当风靡的。再看今日之网络,举着道德批判大旗而行语言暴力之事比比皆是。

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网民容易出现道德虚高、道德膨胀的现象。当网络语言暴力披上了道德的外衣,会变得无可辩驳,也更容易获得网民们的支持,这会给语言暴力使用者带来一定的“成就感”。例如“小悦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市一名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相继被两车碾压,肇事司机并未下车施救反而逃之夭夭,在车祸发生后的7分钟内,18名路人对女童视而不见,漠然离去,最后女童被拾荒阿姨陈贤妹救起,后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离世。 此事件见光于网络后,网民情绪激愤,开始了毫无忌惮的辱骂,辱骂肇事司机及路人,“垃圾”、“畜生”、“王八蛋”、“人渣” 等词语不断袭来。网民们的情绪可以理解,但是对待类似事件,以语言暴力的方式做道德批判,以道德批判掩盖语言暴力的实质,而不去寻求其内在原因,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滋长了网络戾气。

(二)“文革思维”后遗症

“文革思维”是对理性思辨环境的一种破坏,它混淆了 “批评”与“批斗”之间的差别,不断强化人与人之间的极端对立,然后以各种方式来实现这种对立,表现在网络上的、最明显的方式就是语言暴力。文革式的语言暴力的典型表现就是,不听道理,不讲事实,动不动就搞人身攻击,例如有网民维护政府,立马被戴上“五毛”的帽子,有人说一句别国政府好的话,“美分”、“日奴”的标签一下子贴上来。甚至有一些网络语言暴力,直接照搬了文革时期大字报的文句,除了辱骂、 威胁式的暴力词汇外,一些词语被不断极端化,例如“最最最”、“超级”等,被用以加强暴力的语气程度。

“文革式”的网络语言暴力是一种典型的语言霸权,它完全违背了互联网自由、平等的精神,容易将信息接收者的理解引向发布者的一元性解说。这样的网络暴力语言逐渐破坏了整个语言系统,使社会产生出一种非正常的心理倾斜,进而危害社会的稳定性。

(三)网络文化的低俗倾向

网络所营造出来的整体文化氛围带有强烈的“大众性”、 “娱乐性”和“消费性”,为了更加适应这三种特性,吸引受众的眼球,网络文化在低俗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网民长期被这种文化所包围,产生了“赫胥黎式”的退化,理性思维被扼杀,文化底蕴被分化,道德素养被瓦解,只有一些新鲜、刺激的东西才被网民所接受、喜爱。

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卡尔曾指出,互联网在改变我们阅读方式的同时,正在重塑我们“浅薄”的思维方式。[4]这种浅薄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推动着网络语言暴力的发展,它刺激着网友们的感官感受,削弱了网民对内容的思考和判断,进而变得只会被动接受。网络人肉搜索一直不能断绝,正是因为它满足了部分网民窥探隐私的欲望,这种网络语言暴力正是网络文化低俗倾向的典型表现。而一些带有严重侮辱性的词汇也出现在网络广告中,例如,淘宝网用“提高逼格”这样的广告语来进行产品宣传,网民对此并没有提出任何疑义,反而觉得时髦有趣。这一倾向任其发展,必会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四、网络语言暴力形成的现实动因

(一)仇富与仇官

仇富与仇官在网络上表现由来已久,近年来可谓越演越烈。从2007年杭州“胡斌案”开始,富二代为富不仁,践踏法律法规、道德准则的新闻报道不断,富二代也成为引爆网络仇富的导火线。网络中的仇官范围更为广泛,“官”不仅指公务员,甚至还包括了国企、学校、医院等大多事业单位里的员工,这些人拥有相对稳定的收入,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令人遐想的“灰色收入”,成为部分网民仇恨的对象。在互联网中, 只要涉及这两类人群,污言秽语定会不绝于屏幕,尤其是一些别有目的的“网络水军”,不断制造谣言,刻意描黑,加剧社会矛盾冲突,而一些不明就里的网民,为宣泄现实生活中的不满,很容易卷入其中,以各种网络语言暴力形式,加入骂战。

(二)炫富与虐贫

与上面一点相比,网络炫富与虐贫往往同时出现,所引发的网络语言暴力有些非常娱乐化,有些则披着理性的外衣,对社会的危害性却很大。例如,网络上流行已久两组词汇:“白富美”对照“土肥圆”,“高富帅”对照“矮矬穷”。这两组词汇以炫富对应虐贫,虐贫中带有明显的网络语言暴力痕迹,它表现得很娱乐、很隐秘,但是,对网民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的。再如,当我国逐渐开放“二胎”后,不断有网民刻意表达出类似“穷就不要生孩子”的观点,更可怕的是,他们刻意夸大穷的范围,甚至直接表示“没有一百万存款就不要生孩子”,并举出生活、学习、工作等种种例证,证实他们观点的正确性。这种虐贫的现象在网络里越演越烈,对人们正常的价值观、生活态度有着明显的影响,并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五、结语

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然而互联网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诋毁、谩骂、 侮辱、嘲讽等网络语言暴力现象。网络语言暴力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而这些原因相互交错影响,使得我们的网络环境日益变得复杂并且不堪。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研究其动因, 并建立和完善一种网络表达规则,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看到一个公开文明的网络空间。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语言借助了互联网以极其迅猛的传播速度席卷了人们的生活,而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其成因由多种因素造成,只有多角度地对其成因进行探究,才能对网络语言暴力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篇11

摘 要:近年来,网络语言虽大量产出,但大部分网络语言缺乏生命力却是不争的事实。当下网络语言缺乏规范的束缚、媒体在网络语言传播中片面追逐关注度与热度、网络语言使用中存在的年龄断层,以及网民在网络语言使用中的心理与网络语言在现实中所遭遇的壁垒等都对网络语言的传播造成阻碍,从而使得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愈演愈烈。对网络语言朝生夕死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的探讨是对网络语言生存现状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关键词:网络语言 朝生暮死 省力原则 规范化 使用心理

网络语言学是在互联网传播的大背景下生成的一门新兴语言学分支,这方面的研究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在此背景下,展开对网络语言的相关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朝生暮死”是网络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试图以近五年网络语言的发展状况为例,挖掘当下绝大多数网络语言缺乏生命力现象背后的原因。

一、网络语言的朝生暮死

从网络诞生之初,网络语言便是信息流通的重要媒介。时至今日,网络语言所创造出的流行文化更是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与追捧。然而,网络语言可以在一夜之间破空而出,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却也极易在短时间内丧失热度。

(一)产出量大

网络语言的产出速度之快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密不可分。互联网诞生至今,已成为信息社会的灵魂,更是每一次网络文化变革的沃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

中国巨大的网民基数也可以从活跃于中国互联网的各类媒体平台的用户数据反映出来。外向型的自媒体平台如微博,数据显示,2015年9月微博月活跃人数已达到2.22亿;而以内向型新媒体微信为例,截止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月活跃使用者也达到了5.49亿。随着网络的普及与上网门槛的逐年降低,网民数量急遽上升。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与传播速度也因为网民基数的扩大而产生了质的变化。各行各业以及各个阶层的网民均用自己的眼界与偏好塑造着形式多样的网络语言,而无处不在的网络则将这些语言传播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以互联网为基石,网络语言呈现出了爆炸式增长的态势,并具有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规模扩大的发展趋势,影响力不断扩大。网络语言的发展模式也因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从最初的少数创造、多数传播演变成了全民创造、全民传播。

(二)存活率低

与网络语言的产生速度和产生规模相对应的是网络语言生存率低下的问题。大部分网络语言在经历短暂的荣光后,都无法避免被网民遗忘的命运。要说明这一现象,我们选取了2011年到2015年五年间的部分年度网络热词,用它们在搜索引擎百度上搜索量的变化来举例。如“伤不起”“hold住”主要流行于2011年,“屌丝”“基友”主要流行于2012年,“不明觉厉”“中国大妈”主要流行于2013年“逼格”“萌萌哒”主要流行于2014年“主要看气质”“吓死宝宝了”主要流行于2015年。由此可见,网络热词在一定时间段内声势极高,但热度容易消退。且网络热词的热度褪去以后,鲜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网络语言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然而大部分网络语言缺乏生命力的现实也不可否认。网络热词通常在媒体推动下吸引受众目光,成为一种流行文化,但在热度褪去以后,相当一部分网络语言的使用率并不乐观。只是网络语言处在更迭产出的状态,以至于老旧网络语言的淘汰不易引起关注。网络语言的朝生暮死现象是网络语言区别于传统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其背后的原因无法一言蔽之,需要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

二、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的原因

网民的基数扩大以及网民参与网络的积极性提高,直接形成了网络语言的创造与传播的空前盛况。年轻网民作为网络文化创造与使用的主力军,他们所推崇的幽默、娱乐与随意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文化中展露无遗。而网络语言作为网络媒体中的一个重要表达工具,则将这一特质体现得更加完整。纵观近些年来的热门网络语言的传播,其中的泛娱乐化现象已经并不新鲜。过度泛滥的娱乐化精神导致的最直接的一点就是网络语言成词构句的不规则性。我们认为,这种不规则性是大部分网络语言难以汇入传统语言,最后不得不逐渐消亡的主要原因。网络语言的不规则性既源于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为求爆点的刻意炒作,也是网民过度追求个性化和娱乐化的必然结果。

(一)修辞活动趋向无序化

汉语从古至今就十分重视字句的雕琢,修辞行为是对语言进行修饰的一个重要手段。不同于早期网络语言较为温和的变异方式,近些年来网络语言愈发往标新立异的道路上偏离。为了达到个性化的语言特色,对修辞手法改头换面的使用成了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这也导致网络语言脱离了现代汉语原本的使用规范。

首先是谐音滥用。传统汉语中存在大量的谐音现象,既有传统上的数字迷信(如“六六大顺”“八八大发”等),也有文学上的双关使用。使用谐音的修辞手段,多是为了追求艺术性与趣味性原则。网络语言对于谐音手段的运用也十分广泛。如早年的谐音以“斑竹”指代“版主”,“大虾”代称“大侠”等。部分商业广告也为了吸引网民的眼球,将原本中规中矩的四字成语利用谐音手段改造成与商品内容契合的广告词。如在酒水类广告中,将“久负盛名”改造成“酒负胜名”等。发展至今,网络语言中的谐音现象却更加无章可循,许多谐音只为追求个性化,如用“神马”指代“什么”,“四不四”指代“是不是”等。此类谐音的滥用不仅表明了网络语言正在往一条更加松散无序的道路上发展,也使得网络语言中的汉字规范化比较困难。

其次是借代难以捉摸。不同于传统汉语,网络语言中对于借代的运用因其随意性而显得更加难以理解。如“自来水”一词,现实生活中义为“自来水是指通过自来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相应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但在网络语言中,“自来水”则是“自发来的水军”之义。此词来源于2015年国产动漫电影《大圣归来》,因其制作精良,使得许多网友重新看到了国产动漫的希望,故而自发组织宣传,并调侃自己为“自来水”。这其中还涉及到网络用语“水军”,“水军”即为网络公关公司雇佣的灌水大军,而“灌水”一词又指在网络中发表大量无意义帖子的意思。我们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网络语言发展至今,早中期的网络语言已经无法单独表达出复杂概念,但“自发而来的水军”又不符合网络语言所格外偏好的语言的经济原则,故用汉语中已经存在的“自来水”来指代“自发而来的水军”之义。网络语言中借代手法的使用,往往与被借用的汉语词汇本身没有太大的联系,更无法根据汉语词汇的表面意义来理解其指代的网络词语的意思,十分容易造成对网络词语的理解困难,在传播上形成阻碍。

(二)偏好省力原则

在网络语言的产生与传播中,存在大量不遵循传统造词手法,一味追求省力原则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网络词语的造词规则还不够完善之时,极易对现代汉语造词规则产生负面影响。

第一,造词缺乏规律性。网络语言具有强大的创造力,造词时热衷于对网络词语进行改造,更偏好在词汇造词手段与传统汉语风马牛不相及时,使词汇单纯在外形上与传统汉语词汇趋向相似。网络语言在网络流通时为了快速与便捷地表达,对省力原则的追求常常表现得极致。如网络语言将“十分感动,然后拒绝”缩略成“十动然拒”,将“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缩略成四字词“不明觉厉”。这类词语存在对四字格成语的刻意模仿之嫌,极易混淆视听,对词汇的规范和使用都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第二,词义难以从字面体现。无论是符号型、数字型还是字母型的网络语言也都是从省力原则出发,追求用最简省的表达来进行信息传递,此类网络用语则更难从字面理解词义。如现在流行于网络的“233”,一串数字本身与它所代表的大笑含义相去甚远。它来源于猫扑论坛的第233号表情符号,原表情符号是一个捶地大笑的图片,因此在论坛回复消息时,常常会有人用“233”来表达大笑的意思,传播至今,即便不知道它的来源,网民也都习惯于以此来传递大笑之义。

第三,省力原则对受众使用的影响。网络语言中对省力原则的追求往往是从说话人的角度着手。姜望琪(2005)指出:“如果说话人只想自己省力,可能会试图用一个声音表示所有的意义。这样听话人的负担就会大得惊人,以致根本听不懂说话人的意思。”为了了解省力原则对于受众使用网络语言情况的影响,我们在自己设计的问卷“网络用语使用调查”中,设计了问题:“您在了解到一个新的网络用词时,有过不能从字面了解其含义的经历吗?”截止撰文前,共有272人填写了这份网络问卷,近九成的受调查者表示在接触网络词语的过程中有过这样的经历。

网络语言构词方式的缺乏规律性以及对省力原则的过度追求,会对受众理解网络语言造成障碍,进一步对网络语言的传播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三)媒体对热点的炒作

Kurt Lewin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提出了“把关人”理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媒体即承担了“把关人”这一角色。特别是在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媒体取代了传统媒体“把关人”的角色,然而网络媒体在对信息的把控与流通中的严谨程度却无法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以吸引受众目光为目的,当一个新闻事件中存在吸引受众的特质或者公关宣传的需要时,媒体往往会抓住这个焦点,对其进行大肆渲染,将事件推向舆论高峰,在事件失去炒作价值后,又随之将目标转向下一个热点事件。因此,经由媒体推动而产生的网络语言就有了大起大落的命运。以2010年的网络热词“我爸是李刚”为例:2011年初,因媒体介入使得新闻事件不断发酵,“我爸是李刚”成为热词;随后由于媒体关注点的转移,事件的热度便一直处于下降状态,“我爸是李刚”也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网络语言的一个特点就是更迭迅速,故而网络语言的热度会因为不断产生的新事件、新热词而被代替、被遗忘。许多网络语言的热度源于某一事件或者某一现象也可能是某一电视广播的节目内容,经由媒体的推广而盛极一时,然而现今的网络世界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新的资讯、新的信息涌出。各种信息传播渠道被拓宽,信息流通速度加快,以及以受众口味的变化与营销为目的,都会促使媒体塑造新鲜的资讯与热点内容。这些热点资讯与内容所塑造出的崭新的关注点,毫无疑问会对前一个热点造成冲击,夺取原本集中在前一个热点身上的关注目光。因此,原本火热的网络语言在网络文化永无止境的发展中逐渐式微,这也是意料当中之事。

(四)年龄断层对网络语言使用的局限

互联网的普及与上网工具的多样化,使得网民的数量不断增多。沉浸在科技高速发展时代里的年轻人,呈现出了对网络文化的高度包容性与接受力。年轻人更乐于创造网络文化,也更加倾向于传播流行文化。就这一点来说,以八零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所代表的年轻人,无疑已经成为当今网络文化的主力军。世界卫生组织将青年人界定为45周岁以下的人群,依此看来,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青年人口都是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人群。

受众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中,存在明显的年龄的隔断。网络语言使用者泛低龄化,不同年龄所偏好使用的词语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如语气词“呵呵”的意思,已经从和善的笑意转变成了冷笑或者嘲讽的笑。但这种意义的转变只存在于年轻的网民群体当中,较为年长的网民对这种意义转换则存在着广泛的接受不良的现象。

网络文化在以年龄为参考数据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的断层现象,使网络语言的传播遇到了一堵无形的墙。由于不同年龄段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同,实质上对网络语言的传播造成阻碍。形成了墙内人群对网络语言热情拥护,而墙外人群则冷淡待之的现实。

(五)受众使用心理对网络语言的影响

网民是网络语言的使用主体,他们在网络语言的使用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影响着网络语言的传播,直接决定了对网络语言传播行为的继续或终止。使用者对网络语言的娱乐性与幽默性的追求,让网络语言愈发脱离规范化发展,而这种追求也使得网络语言的更新频率加快。在网络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从众心理进一步影响着网络语言的兴衰。而在网络中的正式场合或者脱离了网络的现实中,避俗心理对网络语言的打击更加巨大。

第一,追求娱乐化与个性化。青年是网络语言的使用主体,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追求特别、崇尚独特,都是年轻一代性格标签,这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以八零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与接触的人事物是全球化的、开放的。许多中国传统文化里羞于启齿、遮遮掩掩的事物,他们能百无禁忌地表达出来。这种个性化的思潮在网络语言的创造与使用过程中显露无疑。

第二,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在个体行为中普遍存在,这一心理在网络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同样有所体现。在网络词汇的使用中,相当一部分使用者具有从众心态。大家用的我不妨也用,大家抛弃的我也该抛弃,这样的心理是会对部分网络语言的存亡造成一定影响。从众心理不仅推动了网络语言在热度达到高点时的进一步发展,也会对网络语言热度消逝以后的使用造成影响。不难推测出,因为从众心理的存在,在媒体传播力度减小,周围人逐渐将目光投掷到新的网络热词之后,受众也会因为从众心理而减少对部分网络语言的使用。

第三,现实中的避俗心理。网络文化具有全民性、草根性,这表明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潮流文化的创造者,加之对个性化的追逐,有些网络文化逐渐向低俗化发展。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一种直观体现,将这一趋向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屌丝”“屌炸天”“逼格”“蛋疼”“卵用”等并不雅观的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这类娱乐调侃中带有一丝粗俗的词语,因其低俗不雅的特点注定了其在使用范围上的局限性。离开了对网络这一虚拟环境的依附,在丧失了隐秘性的现实生活里,往往只有少部分的人愿意将这类词语挂在嘴边,从而使这类网络词语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正式场合中受众对网络语言的自发规避,是网络语言短板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网络语言的使用领域。作为一种由自由松散的网络文化塑造出的潮流,网络语言本身具有许多不可规避的短处,这是它天然的弱点。

(六)现实环境中网络语言处处碰壁

除去网民在对网络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避俗现象,现实生活中对于网络语言的限制也是网络语言前后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网络语言的无序化、不规则化、泛娱乐化现象的加重,使得它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壁垒越来越多。媒体的各类报道中对网络语言低俗化现象的担忧屡见不鲜,如《报告称中国网络语言低俗化问题突出》[1]、《网络语言低俗化严重:有素质的人干不出来》[2]、《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刻不容缓》[3]等新闻报道。而国家有关部门下发的通知与规定中,则更明确地限制了网络语言的使用范围。“教育部《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中,明确要求‘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4]为响应教育部的这一规定,各地高校在高考,甚至日常的学习生活里,都明确禁止了网络语言的使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曾在2014年11月下发通知《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通知表示“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等”[5],这对图像化传媒中网络语言的使用进一步做出了严苛的规定。2015年6月,“由国家网信办传播局指导,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主办的净化网络语言主题座谈会在京召开”,[6]座谈会主要批评了网络语言的低俗化倾向,并批驳了网络传媒中语言低俗化向纸媒传播的现象。这一系列举措都有利于网络语言的传播的规范。

三、结语

网络语言的朝生暮死是网络语言的自我筛选过程。网络语言被淘汰是网民选择、媒体推动以及相关禁令之间互为因果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大批网络语言被淘汰,但我们依然不能忽略那些良性的、有利于丰富现代汉语体系的网络语言。总之,我们在对网络语言的不规范与低俗化保持警醒的同时,从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的另一面来看,网络语言亦有其自身的淘汰机制,对优质的网络语言秉持宽容的态度也十分有必要。

注释:

[1]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sh/2015/06-02/7316618.shtml,2015年06月02日。

[2]南方日报:http://news.mydrivers.com/1/433/433328.htm,2015年06月05日。

[3]长城网:http://news.ifeng.com/a/20150818/44459596_0.shtml,2015年08月18日。

[4]扬子晚报:http://news.sina.com.cn/c/2012-05-18/024524434829.shtml,2012年05月18日。

[5]京华时报: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1128/c40606-26109239.html,2014年11月28日。

[6]人民网-舆情频道: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5/0602/c392404-27093108.html,2015年06月02日。

参考文献:

[1]姜望琪.Zipf与省力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2]李军林.网络谣言的成因及对策[J].传媒观察,2008,(12).

[3]李丽群.从谐音现象看汉民族的语言文化心理[J].语文建设,2016,(05).

[4]屠筱茵.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的“把关人”理论[J].西部广播电视,2015,(14).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探析 篇12

一、网络语言暴力

从较早的“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最毒后妈事件”开始, 到近期的何炅“吃空饷”、“成都女司机被暴打”、“陕西高考作文原型女孩遭指责”等事件都是网络语言暴力的典型事件。此类网络语言暴力事件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第一, 网络是人们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平台。第二, 语言是伸张正义、讨伐网络事件当事人的重要手段。第三, 网络语言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 它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肢体冲突, 而是在网络平台上发生的语言冲突。第四, 这些讨伐活动带有浓厚的暴力色彩, 尤其是“人肉搜索”的出现, 使批判网络事件当事人和维护正义超出了正常的范围, 成为一种软暴力。

在上述事件的舆论声讨风暴中, 出现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暴力色彩越来越浓, 对事件当事人造成的伤害越来越大, 对社会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在较早期的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 网民只是在网络上对事件当事人进行声讨, 谴责他们的不道德行为, 对当事人的现实生产、生活没有产生直接的威胁。但在近年的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 由于人肉搜索的加入, 事件当事人的邮箱、电话、照片及家人信息都被直接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据成都女司机的父亲表示, 其女儿遭受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最终选择道歉, 正是因为畏惧网络暴力。何炅“吃空饷”事件举报人也表示, 迄今已收到420多页私信, 每页大概20条, “内容多是辱骂和威胁”。有时还会有人发来骚扰短信和电话, 给其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在近几年的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 因为网民的舆论压力而失去工作、精神抑郁, 甚至选择自杀的当事人都不在少数。

根据上面的分析, 笔者认为, 网络语言暴力是指在网络平台上, 部分网民直接或间接使用带有暴力性质的语言对网络事件当事人进行攻击, 以致当事人在身体、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伤害的一种软暴力。直接使用攻击性语言对网络事件当事人进行攻击的网络语言暴力行为, 已经引起社会关注, 但转发、转载他人的攻击性语言, 或对他人的攻击性语言点赞并累计形成一定规模, 也会给事件当事人的身心造成伤害。所以, 笔者认为这种间接使用带有攻击性语言攻击他人的行为, 也属于网络语言暴力的范畴。在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 当事双方的行为多少存在一些错误 (“成都女司机”事件双方、“云南导游”事件双方) 或当事人的行为存在“槽点” (“高考作文女孩”事件) , 网民正是抓住了当事人的错误或“槽点”, 在网上展开了“吐糟”和纠错行动。但是这样的“吐槽”和纠错行动, 明显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反而在失去理智的网民的推动下形成一股舆论声讨风暴。在这股声讨风暴的推动下以道德的名义对当事人进行舆论审判和过度的舆论制裁, 给事件当事人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因此, 更确切地讲, 网络语言暴力是一种以错制错的私刑。

二、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表现及成因

(一)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表现

(1) 肆意谩骂。在当前的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 网民的态度总体来看, 都是骂声一片。而参与到这场道德批判中的大学生, 也会采用一些带有讽刺性、攻击性的暴力语言来辱骂当事人。这样的暴力语言包括“脑残”、“你是猪吗”、“没有人性”、“变态”等显性攻击语言和“键盘侠”、“何弃疗”、“去年买了个表”、“WTF”、“然并卵”等隐性攻击语言。无论是显性攻击语言还是隐性攻击语言都对事件当事人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攻势, 给事件当事人带来了严重的心理伤害。

(2) 散播谣言。当前, 80%以上的大学生在转发、转载或分享他人消息时都没有核实消息内容准确性的习惯, 只要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视频、图片就会选择转发。正是因为没有核实文字真实性的习惯, 大学生往往会成为谣言的传播者。一旦一条虚假消息被一位同学传播, 虚假消息就会被该同学的同学、朋友转载, 这些人转载后又会被他们的同学朋友转发。就这样, 一条虚假消息只要经一个人发出, 经千千万万人的传播, 就会使虚假消息成为可怕的网络谣言。大学生不核实消息内容真实性的习惯, 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语言暴力, 却用他人的语言文字无意中伤害了事件当事人, 如“最毒后妈”、“东北大妈摔倒敲诈外国小伙”经千千万万人的转载, 让事件当事人瞬间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成为全民唾弃的对象。

(3) 网络恶搞。随着大学生图文处理能力的提升和网络环境的不断恶化, 大学生网络恶搞越来越严重。如前几年在网络上非常流行的恶搞《新闻联播》、恶搞《舌尖》、恶搞考试周、恶搞“小笼包”等视频及图片资料都在网络上引起了轰动。在恶搞流行的网络环境中, 恶搞无疑也成为了网络语言暴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前段时间的高考作文举报爸爸事件中, 准大学生将举报爸爸恶搞为一出爸爸出轨、女儿忍受不了而举报爸爸的家庭伦理剧, 严重歪曲了事情本身, 超出了道德底线, 给事件主人公造成了恶劣影响。

(4) 滥用人肉搜索。在近年的网络热门事件中, 人肉搜索的运用, 一方面加速还原了事件真相, 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另一方面, 人肉搜索却在被滥用。在近年的张殊凡事件、女高中生被怀疑偷衣服事件、举报爸爸等事件中, 只要有人肉搜索的参与, 事件当事人的出生年月、手机号码、所在学校、所受奖惩, 甚至是家人信息都会被公开。所以, 不仅是事件当事人会受到网民的攻击恶搞, 他们的家人也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和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很大程度上来讲, 网络暴力事件中的悲剧是由人肉搜索引发的。

(二)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

(1) 网络自身的放纵。网络是一个不同于现实社会的开放空间。在现实社会中, 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角色, 每个角色都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每个人拥有的自由都是相对的自由。但网络却是一个高度开放的虚拟世界, 网络具备了几个方面的特性:第一, 网络具有自由性、开放性和平等性。在网络世界中, 人们可以抛开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束缚, 运用一台能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计算机, 突破单纯的地理空间限制与世界近距离接触, 也可以突破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界限, 实现人与人的自由交往。每个人在网络上都是平等的个体, 现实生活中的学历、职业、收入都不会影响自己的网络行为, 用网民的话来说, “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条狗”。第二,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没有年龄限制、没有性别差异、没有身份差别, 每个人在网络世界中的表现也不会直接干扰到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和学习。每个人都可以卸下自己的现实身份, 以一个匿名者的身份随意地参与到网络世界中。第三, 由于网络监管和治理难度大, 网络世界缺乏强有力的他律, 网民的行为更多地只能靠自身的自律。而缺乏强力他律的自律, 有时往往是苍白无力的。对于那些自律能力较差的网民, 他律的缺乏, 会助长他们做一些违背道德与法的事情。所以, 一定程度上讲, 正是网络自身的特性, 放纵了网民的言行, 网络给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提供了“场所”。

(2) 社会负面信息和心理不成熟的共同驱动。当前的90后在校大学生关心他人、关心时事、热爱生活, 对社会焦点事件具有较强的兴趣, 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他们疾恶如仇, 面对不平之事也喜欢打抱不平。但他们的心理也明显不成熟, 如因为年纪尚小、性格情绪化严重, 他们往往会把网络当作宣泄个人不满的出口, 不顾他人感受在网络上出言不逊;因为思想不够成熟、分辨能力较差, 他们很难分辨某些消息的真假, 一定程度上会成为媒体炒作的工具;因为社会经验的缺乏、阅历的不足, 他们不能理性看待社会、不能正视社会发展中的代价, 容易在网络世界中发表一些过激言论。正是这样的心理、行为特点, 使大学生非常容易在社会负面消息的冲击下参与到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例如, “虐猫”女主角蔑视动物生命的做法、“最毒后妈”的“残暴”行为、成都女司机的路霸行径都触怒了大学生的神经, 并在这些负面信息的诱发下, 最终引爆了一场场网络语言暴力事件。

三、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应对策略

在当前, 网络语言暴力给人带来的伤害已远远超过了传统暴力, 其对社会道德准则的冲击, 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应对这样的状况,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大学生应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做到自律、慎言

首先, 大学生在校学习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 更要注重修德。大学生应把提升自身道德素质放在一个重要位置, 争做一个自律自制的网民, 即便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形下, 也要自觉地用社会道德标准严格约束自己, 坚决不做违背道德、损害他人的事情。其次, 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 更要学会理性看待社会。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 部分教师强调理论内容太多, 但对社会的理性剖析、对认识社会能力的引导不够。因而, 部分大学生对社会缺乏理性认识, 不能够正确看待社会阴暗面, 一旦看到或接触到一些社会负面消息, 就会忍不住抨击社会、抨击政府。再次, 大学生要学会辨别消息。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 有些网络媒体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会发布一些假消息来博人眼球。因辨别消息的能力不足, 大学生被此类假新闻欺骗情感而恶语中伤新闻事件当事人, 给当事人带来身心伤害。

(二) 高校应关注大学生思想状态, 引导大学生理性上网

首先, 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据笔者调查, 85%以上的大学生网龄在一年以上, 约60%的大学生每天都会上网两小时左右。无论是读书娱乐, 还是购物交友, 大学生都越来越喜欢在网络环境中进行, 网络已经俨然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但部分大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很难做到文明上网, 在很多大学的贴吧、BBS里, 都有大学生使用暴力语言、传播虚假信息、讥讽社会等不当行为。所以, 针对大学生接触网络多、网络信息复杂、大学生自制能力较差的情况, 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引导。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 开展网络教育的专题讲座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上网行为进行引导。其次, 高校应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 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一方面,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 帮助学生排解负面情绪, 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引导大学生积极看待社会;另一方面, 高校应组织趣味强、质量高的文体活动, 让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放松身心, 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

(三) 政府应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建设, 加强网络舆论监督

为网络舆论立法、惩治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的不法分子是解决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关键所在。与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相比, 网络立法还有待加强, 对网民不理性行为的追究更是相对有限。因此, 首先, 应加强网络审查力度。虽然网络“把关”工作困难重重, 但网络“把关”仍极其重要, 如果能在“把关”环节屏蔽、删除一些煽动性不良言论, 网络语言暴力就会从源头上得到一定的遏制。其次, 加强网络立法, 利用法律来规范网民言行。我国网络安全立法、管理立法工作都已如火如荼展开, 但是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网络状况, 网络法制建设仍有些滞后, 甚至在网络犯罪的处罚上仍有不足。所以政府应加强立法, 使网络执法、网络处罚都有法可依。最后, 加大网络犯罪惩处力度, 对那些恶意传播谣言、侵犯他人隐私、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不当行为予以严肃处理。对于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问题, 予以法律制裁。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已经成为一个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应对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 既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撑, 也需要高校的积极配合, 更需要大学生的自律自持, 只有三者有效配合, 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

参考文献

[1]毛婷婷, 梁昌莲.山西省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调查及分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27 (4) :470-472.

[2]田娟, 宋元林, 李贺刚.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现象透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4 (02) :25-26.

上一篇:样品预处理方法下一篇:师生的心理健康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