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的心理健康关系

2024-06-01

师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共12篇)

师生的心理健康关系 篇1

咨询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 尊重、热情、真诚、共情与积极关注等咨询特质对有效咨询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为实现良好的咨询效果而建立的双向关系。在一般教 育教学活动中, 固然不能简单地将教师和学生等同于咨询关系中的咨询者和来访者。但就教师和学生之间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及其影响意义来看, 师生关系和咨询关系的现实意义同样巨大, 都是直接影响主体双方有效对话与交流的重要因素。鉴于此, 从咨询关系建立所需要的基本咨询特质或态度出发, 探讨教育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特征,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同类研究中心理学理论基础相对不足的问题, 同时又能够促进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主体自我意识的发展, 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具体而言, 基于咨询关系特质的和谐师生关系特征主要有五个基本方面。

一、师生双方以人格上的平等、互相尊重 为关系的生长点

师生关系应当从何处建立, 以何种方式建立才能够使其不断有机生长, 良性发展呢?首先, 师生双方应当做到对彼此人格的尊重, 而这种尊重建立在师生双方对彼此人格地位平等的承认之上。在教师成为教师之前, 在学生成为学生之前, 作为最普通的生命体, 个体与个体之间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需要对彼此的合理性存在持有基本的认可。当教师和学生有了教育主体这一身份后, “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的教育观念同样适用于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之间互相尊重的要求。教育主体之间的互相尊重是师生关系建立的起码条件, 这也正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生长点。其他一切美好的师生关系特性都是建立在这个生长点之上的。

心理咨询关系强调咨询者对来访者的尊重, 而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建立的尊重, 强调的是双向的精神互动和尊重, 即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 同时学生也要充分尊重教师。和谐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彼此的尊重可以从三方面理解:第一, 教师和学生彼此接纳。所谓彼此接纳, 是指教师能够接纳学生的既有知识水平、价值观、未完善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等;学生能够接纳教师的教学设计、接纳教师的劳动特点和工作风格等。第二, 教师和学生彼此体谅。所谓彼此体谅, 是指教师能够谅解学生作为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比如偶尔的淘气, 偶尔的犯错甚至是偶尔的厌学; 与此同时, 学生也要能够体谅教师作为教师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足, 例如偶尔的倦怠, 偶尔的失误甚至是偶尔的“沉默”。第三, 教师和学生彼此信赖。所谓彼此信赖, 是指教师相信, 而且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 或者借助教师的力量改变缺点, 发现优点, 实现发展目标;学生也相信自己的教师能够为了自己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方法和路径, 信赖教师愿意为了自己的发展而付出努力。

二、师生双方以充分的教学热忱为关系的 催化点

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 如何进一步完善师生关系, 这是和谐师生关系建构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和谐师生关系的催化点在于教师具有足够的教学热情, 学生具有充分的学习热忱。“教”和“学”是教师和学生教学身份的标志, 教师如何对待“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 而学生如何对待“学”也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因而, 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对彼此教学身份的认可以及情感和态度的充分投入。首先, 教师能够积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 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教师的教学热情不仅表现在其能完成教学设计, 做好教学安排方面, 更应表现在教师对待学生任何时刻出现的学习问题都能及时把握并给予建议性反馈。这一点对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动态性建构具有促进意义。其次, 教师能够将教授知识、培育道德和解决困惑等不同教育目标有机结合。再次, 学生能主动关心自身理智感的发展, 愿意为学习中所遭遇的困境付出努力, 实现突破。学习热情的最显著体现在于学生对待学习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意志力和学习斗志。最后, 教师和学生愿意为彼此的教学成长提供精神帮助和智力支持。“教学相长”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更是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内涵之一。教师和学生如若能理智对待自己在教学中的投入以及教学结果, 并且能够理性分析彼此的态度对双方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 实现教师和学生教学的互相激发与激励就是可能的。

三、师生双方以真诚的精神对话为关系的 核心点

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机发展始终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有机沟通。所谓教师和学生的有机沟通就是指师生双方以真诚为品质要点实现的精神互动。师生双方真诚的精神对话正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要义。在教 育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彼此能以“真面目”示人, 不伪装, 不做作, 不刻意, 不虚伪, 这是教学应当追求的自然真谛, 也是师生关系应当维护的天然品行。因为, 真诚的精神对话能够建立相对自由和宽松的教学氛围, 帮助教师和学生形成支持性的教学秩序。同时, 教师真实的教学示范和个性展示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 能够激发学生相应品质的形成和完善。最后, 真实的教学对话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直面教学问题, 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真诚的精神交流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在实际的师生对话中, 应当注意两点。一是谨防教条化地理解真诚。教条化地理解真诚容易导致教师和学生不加分析、不加辨别地对教学事件做出评价和处理, 进而导致消极的教学氛围和否定性的教学情绪。予以“真诚”灵活性的释义很有必要。例如, 学生犯错时教师直接批评固然有其合理性, 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个人特点和心理素质而苛刻指责, 其效果肯定不佳。将直接批评转化成委婉性建议或是鼓励性批评, 效果更好, 这也是“真诚”的内涵之一。二是谨防师生个体化的自我暴露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真诚不等于个性化、个体化的自我暴露, 即教师或学生毫不考虑对方、毫不考虑情境的自我发泄。真诚的精神对话, 其目的是促进师生的互相理解、互相进步, 并不是简单地完成自己的吐露而不考虑这种吐露的教育影响。

四、师生双方以适度的“社会视角转换”为 关系的疏导点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不仅需要科学的起点、有效的催化点和关键的核心点, 同时还需要灵活的疏导点, 而师生双方适度的“社会视角转换”正是和谐师生关系的疏导关键所在。师生双方的“社会视角转换”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能够彼此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 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 解决矛盾, 满足彼此的发展需要。具体来说, 教师能够做到以学生的实际需求考虑自身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发展方向;学生能够换位思考, 从教师的立场理解教学中的问题和困境。师生因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互相关照而实现自由的教学表达、自觉的教学探究和自发的教学激励。

要实现师生双方有效的“社会视角转换”, 需要几个具体的现实条件,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 教学主体, 即教师和学生, 具有豁达的教学人格。所谓豁达的教学人格就是指师生双方能够不以彼此的“有色”眼镜度量双方的教学动机, 既能做到真诚地展现自我, 又能做到不以己度人。第二, 师生双方了解彼此的教学需要, 尤其明确教学的差异性需要, 并以此为社会视角转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和学生都希望对方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教学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同样的“教”的需求, 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同样的“学”的困惑。也就是说, 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要、教学问题很可能是不同的。例如, 有的教师更希望学生体谅他的教学倦怠情绪, 并给予其充分的时间以调整其不良教学状态。有的学生则更希望教师理解他的厌学情绪, 并给予其适当的帮助, 让他走出困境。鉴于此, 将社会视角转换建立在师生差异性的教学需求之上则将会更具实效性。第三, 师生双方的“社会视角转换”应当建立在对彼此心理特点的认知和成长背景的把握之上, 且具备理性特征。教师和学生虽然都是教育教学主体的重要构成, 但是由于其承担的社会职能的不同, 双方难以实现完全的、真正的相互理解。如果要实现自然且有效的“社会视角转换”, 就需要教师和学生能够一定程度地淡化自己的角色认知, 一定程度地投入到对方的角色期待中, 即学生需要了解教师“教”的心理和教学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教师需要把握学生“学”的心理以及学生学习发展的动机和期望。师生双方能够充分把握彼此心理成长的特点以及双方认知的既有缺陷和可能完善的空间, 就使得双方的“社会视角转换”具备了理性的特点, 即不是为了转换而转换, 而是为了和谐的沟通、互动和发展而转换。

五、师生以可持续的积极关注为关系的发 展点

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建立到发展, 整个过程应当以师生双方对彼此的可持续的积极关注和关照为发展点, 这也是和谐师生关系得以最终确立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学生之间对彼此的关注可能是一时的, 也可能是持续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追求师生双方对彼此的可持续关注, 而且这种关注是积极的。所谓积极关注是指教师和学生对彼此在教育教学中的言谈举止能够给予回应, 而且这种回应是正面的, 且师生双方能够通过彼此的正面回应建立适宜自己的教学价值观。教师和学生对彼此的积极关注建立在这样一种教学信念之上, 即无论何时何地, 相信彼此能够通过努力向着更好而不是更差的方向发展。

师生双方的可持续积极关注并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 还包括以下几个维度:首先, 师生双方能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彼此的教学成长, 而且将教学本身视为一个动态而非静止的事业。其次, 师生双方具有即时反馈的行动力。具体来说就是指师生双方能够针对彼此教学中的进步给予最及时的肯定, 同时对彼此的教学问题给予最直接和迅捷的意见和建议。最后, 师生双方积极关注的参照点是彼此真正的教学需要和成长需求。当然, 对于师生双方的积极关注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教师和学生切记不能将积极关注等同于盲目关照。教师对学生过分关注容易助长其不合理的学习期望, 最终导致学习疲劳或是倦怠。学生如果对教师投入过多不理性的关注, 也会容易助长教师的教学敷衍情绪, 致使其缺乏必要的教学努力, 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简言之, 积极关照应当建立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需求之上。

总之,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当围绕教育教学主体之间人格的平等、教师教育的热情与学生学习的热忱、教师和学生之间真诚而信赖的沟通与对话、教师和学生理性而有效的社会视角转换以及教师和学生彼此 可持续性的积极关注等方面展开建设与建构。纵观教育教学实践中不良师生关系的特征, 往往不具备以上某一点甚至是某几点, 而使得教学关系出现被动、消极甚至是否定的问题状况, 进而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既要考虑教师的心理需要, 也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和学生同样需要成长和关怀, 只有充分承认双方的平等地位以及愿意信赖对方的存在对自己的促进意义, 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彼此的关系质量, 进而改善实际的教育生活。文中所涉及的五方面特征, 每一点都是合乎师生关系正面发展需要的特征要求, 但在实际教育关系的建设中, 这些方面又很难被真正落到实处。和谐师生关系特征要求的落实乃至最终实现, 需要教育管理者的耐性监管, 更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信心、耐心与恒心。

师生的心理健康关系 篇2

时代呼唤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价值要求我们研究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师生关系是指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这是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教师作为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与心灵的抚慰和支持,使其健康成长。因此,研究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既是迫切的现实需求,也是长远的历史使命要求。

一、职业院校师生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一)职业院校师生关系现状

我们针对“师生关系存在哪些问题”,对本校58位教师和100名学生分别进行了调查,接受调查的教师和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调查情况汇总如下:

1、对教师调查的主要问题:

(1)思想工作难度大。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这些学生思想不稳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搞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一项系统过程,操作难度较大。

(2)学生厌学情绪高。初高中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大部分选择了高中或高校,职业院校差生集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3)行为养成教育难。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主动性差,把教师的批评当成是刻意的挑剔,师生间常常产生矛盾。

2、对学生调查的主要问题:

(1)教师不信任学生。98%的学生认为教师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对于差生有排斥心理,没有信任感,导致师生关系僵硬。

(2)教师不和学生沟通。教师只是严厉要求学生,对学生不热情,学生也不敢主动亲近教师。师生间存在隔阂,缺乏交流,相互不够理解。

(3)教师把情绪带进来。教师往往由于事务繁杂,情绪多不顺畅,总是以批评的眼光来看学生,以责怪的口气来训话,师生关系缺乏和谐因素。

由以上调查表明,职业院校的师生易产生矛盾,一旦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相关的事情上不够恰当时,学生便会产生不满和抱怨,出现逆反心理,不配合教

师的工作。

(二)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观念是以就业为主,更早的面临严峻的择业、就业等问题,更容易影响心理健康。采用SCL-90、LES、16PF、SSRS、CSQ这几种量表和问卷调查来测查职业院校08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学生心理问题首先表现在学习方面,存在厌学情绪和厌学心理;其次表现为:对立、焦虑、强迫、抑郁、偏执、恐怖等,其中对立、焦虑、强迫表现较为突出。学生一旦产生了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就会干扰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最需要有人能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刺激,恢复正常状态。

二、原因分析

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职业院校师生关系紧张和学生心理素质令人担忧的状况进行了深刻剖析,主要表现为:

1、现在的职业院校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生长的家庭往往造成他们心理发育不完全。

2、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强制学生学习、遵守校规校纪,而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产生更深层的压抑,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

3、“应试教育”使得职业院校学生心理上产生失败感和自卑感。在生活中,他们表面要强,但实际上对自己丧失信心,吸烟、喝酒、打架等现象往往在他们身上出现。

4、职业院校毕业生在面对就业出现的困难时,缺乏适应能力,表现出对出路的渺茫,磨灭了自信,在理想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5、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复杂的人际关系,造成关系紧张的原因有多种,但根源在于家长和教师教育方式的陈旧,思想观念偏差,行为方式不当,不是通过耐心的心理教育使学生的态度达到的根本转变,而是用简单的命令、指责甚至变相体罚对他们进行约束,使得那些学生心理受到压抑,更进一步产生了烦学、厌学、逃学,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

三、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思想形成阶段,师生关系时时刻刻都潜移

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把和谐思想应用到教育教学上来,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下面就围绕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来探讨。

1、要有合作意识。要创造宽松的氛围,有效地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自主学习的过程。

2、要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对学生充满热爱,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3、要了解学生。要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只有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特点,才有了与学生相处的基础。

4、要尊重学生。师生关系是支撑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它不是主从关系,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要求师生人格平等,彼此尊重。教师应做学生的引路人,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以自身优良的素养去感染学生,以广博的知识与学生沟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发学生的潜能,带着真诚、信任做学生的朋友。

5、要赏识学生。教师要学会发现学生的亮点,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并赞赏学生,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精神。学生从赏识中感受到师生关系的平等,自尊的存在,得到一种安全感,产生无穷的力量去克服困难,更轻松愉快的去学习和生活。

6、要关心学生。教师要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尤其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的关心,付出更多的努力。教师真心的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真心的回报。

7、努力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养,扩展知识视野,提升教育艺术和教学能力,增强敬业精神,不断完善自己。

8、让学生做主人。在素质教育中,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应是伴奏者,教师的任务不是监督学生,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要

主动参与实践,使得个性得到全面展示。

9、多与学生谈心交心。谈心中要注意保持对学生尊重、平等的态度,注意自己的姿势和神态,要注意学生所表现出的复杂心理,如逆反心理、恐慌心理等,对学生有独立见解的谈话持认真倾听的态度。

综上所述,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尊重,依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在心灵的互相接纳中形成真挚的情感,要本着学生自主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师生的心理健康关系 篇3

事例1有一位表现积极、工作负责的班长,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斑主任没有认真听取他的合理化建议,武断地自我决定,挫伤了这位班长的工作积极性,使他对班主任产生了对抗心理。具体的行为表现是:情绪低落、孤僻、对工作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负责了。班长的这些变化未引起班主任的重视,致使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班长不光是消极对待工作,还偶尔故意犯些小错误。每次犯错误后,班主任都采用简单的方法处理,有时是粗暴的批评,有时是不闻不问,后来干脆撤消了这位同学的班长职务。职务被撤消后,这名学生的情绪更是一落千千丈,迟到、旷课、打架斗,几次受到学校处分,后因偷盗电缆被劳动教养。

事例1分析师生关在学生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是一种纵向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和管理者。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必要的,但严格并不代表“一言堂”、“家长制”,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从工作关系来讲,班主任与班长接触较多;从对待班集体的态度来讲,班长对集体的关心程度要比其他同学多一些。作为班主任应认真听取班长的意见,提高班长的工作积极性。在事例1中,当班长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后,心理上产生失落感,班主任应及时与其进行交流,特别是当学生有反常行为时,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粗暴批评。学生故意犯些小错误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投石问路的过程,是想引起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从速名学生内心来讲,他并不想犯错误,只是想试探一下自己在老师心目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若教师能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时进行心量疏导,一定会让该生从堑时的“失落”中走出来,他仍会是一名负责任的班长,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事例2一位责任心极强的数学教师,“望生成龙”心切,为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经常用测验的方法督促学生学习,每次测验后都认真进行总结和评价,并且在课堂上公布考试分数在前几名和后几名的学生名单。一名学生连着两次没考好,均被老师在课常上点名,从此这名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厌烦心理,一上数学课就打盹儿。有一天,这名学生偷偷带了一台录音机,把数学老师的上课内容录了下来,在睡觉前,只要一放数学课的录音,他就会马上入睡,且把此“催眠法”当做“经验”向其他同学介绍。

事例2分析任何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学好自己所教学科。通过学科测验和测验后的考试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确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方法对部分学生来说,不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压力,特别是对成绩不佳的学生来说,在班上多次点名批评无疑是把他们“一棍子打死”。所以,教师应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多用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多给学生一些关爱,了解学生成绩不佳的原因,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

就师生关系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有助于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去面对学习与生活,否则会让学生对学校和学习产生恐惧,学生会用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与生活,严重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所以教师必须要爱护、尊重与理解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尊重与理解,表现在学习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渗透在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中,特别是对犯了错误或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教师更要在师生的相处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语、眼神、动作,在细微之处对学生付出真挚的爱。

若由于师生关系处理不当,使学生产生忧郁、冷漠、孤僻、厌学、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消极心态时,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其消极心态产生的原因,必要时还要争取学生家长、其他任课教师及其他学生的帮助,及时“对症下药”。

例如,由事例2引发的心理问题,由于教师在考试后的总结、评价方法不当,使学生对数学课厌烦到把数学课当催眠曲的地步。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改变考试评价方法,特别是对考得不好的学生,应帮助其寻找原因,热情鼓励,对知识掌握中的薄弱环节应进行个别辅导,充分肯定其长处。当发现学生在行为上有异常表现时,要立即引起高度注意,把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异常行为尽可能控制在萌芽状态。

师生的心理健康关系 篇4

“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立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 ”[2]反观我国师生关系的研究史,大致经历了20 世纪30 年代学习苏联的“ 主导主动说”、80 年代初我国学者提出的“ 主导主体说”、80 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倡导的“ 师生双重主体说”、“ 师生复合主体说”等三个阶段,其内容很少涉及师生心理关系。 然而,“ 师生心理关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渗透于一切师生关系中”[3],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师生心理关系研究十分必要。

一、师生心理关系的本质:哲学与心理学的双重探究

1.哲学认识

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列宁指出,承认这个规律,就是“ 承认( 发现)自然界( 精神和社会都在内) 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有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倾向。 要认识世界上一切过程的‘ 自己运动’、自身的发展和蓬勃的生活,就是要把这些过程当作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由此,与发展理论相适应,“ 自己运动是客观世界及对其认识每一个过程的条件和基础,是一切发展的主要的、决定性的推动力、源泉、动机及动因”。[4]师生心理关系的发展以及良好师生心理关系的建立需要自身矛盾的运动与发展,即教师心理与学生心理的对立与统一。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教师心理与学生心理的“ 张力”,即教师心理与学生心理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同时在对立面上又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过程。

2.心理学认识

心理学研究认为,“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异常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成认知、情绪、能力和人格等四个方面。 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收外界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认知的过程;情绪则是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产生的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而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的特有模式。 ”[5]因此,师生心理关系的本质就是教师心理与学生心理在个体心理即认知、情绪、能力、人格等维度的对立统一,而这种“ 张力”的平衡则是师生心理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但这种和谐并不意味着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和谐状态。 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因而,师生心理关系的和谐是在矛盾着的师生心理发展中的一种动态的、平衡的良好状态。

二、师生心理关系的内涵:四维结构“ 张力”解读

师生心理关系的内涵就是教师心理和学生心理在认知、情感、能力、人格等维度的对立与统一,以及在这些维度上的“ 张力”。

1.认知维度的“ 张力”

心理关系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师生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一般认识过程一样,都要遵循认识论的原理和过程,即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作为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教育者,接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训练,精通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而且教师都有着一种“ 教育情结”,大部分教师能够正确公正地看待学生。 当然,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背景和行为表现等也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看法。 总的来说,教师在对学生的认知过程中,由于其丰富的阅历,因而能够很好地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把握学生。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学生阅历尚浅,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年幼天真,易凭一时的印象对教师做出武断的结论。 因而,在认知维度就存在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以及认识程度,学生对教师的了解以及了解程度等方面的矛盾。 因此,在师生双方相互认知的矛盾“ 张力” 的过程中, 即要设身处地地以一种同情态度,站在学生的角度深入细微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活动。 当然,建立良好师生心理关系也需要学生的努力,需要学生与教师的主动交流。 同时,师生之间的认识具有相互反馈的特点。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反之,亦如此。 师生间积极肯定的认识,可以促进教育过程的良性运行并取得好的效果,“ 罗森塔尔效应”就证明师生间相互积极期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此外,师生在认知维度上的“ 张力”还体现在教师、学生与知识三者在地位上的“ 张力”。 在“ 教师中心论”的观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教授知识给学生, 学生和知识都成为了教师认识的客体;在“ 学生中心说”观念中,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教师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起中介桥梁的过度作用,学生通过教师而获取知识;在“ 师生双主体说”理论指导下,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客体;在“ 师生主导主体说”理论中,学生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获取知识。

从上述教师、 学生与知识的关系的演变中,发现三者之间一直处于动态发展中,这种矛盾的发展也体现出教师与学生的地位、 作用等方面的“ 张力”。 教师是知之较多者,因而教师是知识传授的主导,而这种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为前提,即学生的学是目的和归宿。 这就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在知识方面的“ 张力”。 所以,师生心理关系在认知维度方面的“ 张力”,不仅体现在师生双方相互的认知过程中,而且也体现在认知中教师、学生与知识的矛盾以及该矛盾的解决,从而实现良好师生心理认知关系的建立。

2.情感维度的“ 张力”

情感关系是师生之间心理关系在情绪体验和情感上的联系,它是师生心理关系的重要方面并对师生的心理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种影响好比诗人杜甫的诗“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6],是正常的师生交往、工作关系所达不到的,这种情感的作用能成为一种有利的关系机制,消除在正式交往和关系中由规章制度等所形成的外来压力的副作用,从而缩短由外来因素所形成的心理距离,促进良好师生心理关系的形成。

从师生之间情感关系的建立中可以看出,师生心理关系在情感维度方面的“ 张力”主要体现为教师对学生情感的一个动态的变化以至逐渐稳定的过程和学生对教师感情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而良好师生心理关系在情感维度的建立,则是实现这种“ 张力”的动态协调和师生心理在情感上的相融。 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来看,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关系,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生疏—熟悉—亲近—热爱;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关系,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接近—亲近—共鸣—信赖。 从师生之间情感关系相互建立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在这样一个动态发展的不同阶段,师生间的情感关系所达到的水平是不同的,而正是师生情感的“ 张力”,在日常生活交往、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沟通、交流、倾心相谈等实现师生情感的发展。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关系必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所以,只有创设良好的条件,充分调动一切因素, 才能有助于实现师生情感关系在“ 张力”的矛盾过程中的和谐,实现师生心理在情感上的共鸣,直至相融。 从教师的视角而言,教师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 都把他们视为发展中的、渴望完美的、具有无限潜能的人,同时要主动的和学生交流、沟通,缩短心理距离。 从学生的视角而言,学生要尊重教师、爱戴教师,同时也要学会主动和教师沟通、谈心,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 总而言之,师生良好情感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师生心理相融。

3.能力维度的“ 张力”

所谓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是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在能力这一维度上的“ 张力”中,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支配的一方。 教师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人生阅历方面都要优学生一筹。 在这一矛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能力上的差异是肯定的、现实的、不可否认的。 因此,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甚至人生经验等,而这种传授或者说培养学生能力的活动的进行必然要以学生的现有基础为前提。 这就涉及到一个“ 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维果茨基将其定义为:“ 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7]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时要以学生的现有基础为前提,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有效地提高自我能力,达到师生心理关系在能力维度上的和谐。

4.人格维度的“ 张力”

所谓人格,“ 它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5]。 此外,也有学者从人格的内涵角度来定义,认为“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 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8]。 师生心理在人格维度上的“ 张力”就表现为教师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整体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而学生亦如此。 这样,这种“ 张力”就体现在师生双方实现自我独立、完成整体自我、形成独特个性的过程中,而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师生双方的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制约,从而导致师生双方心理在人格维度上的冲突,产生人格矛盾问题。 那么如何缓解这种冲突,实现师生双方心理在人格维度上的协调并在动态中相互发展呢? 首先,在人格上师生都要认识到二者是平等的关系, 应相互尊重,认识到双方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都是有独立人格价值和尊严的人,都是有着丰富内心世界和独特情感表达的人。 其次,正是这样一种师生双方在人格上的不断发展以及发展的差距,从而形成的矛盾才促进了双方在人格维度上的不断提高。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毕竟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在人格上的完善要高于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师生心理在人格维度上的和谐与发展。

摘要:师生心理关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渗透于一切师生关系中。良好师生心理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推进师生关系的建立、完善和发展,从而逐渐形成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论为理论依据,基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揭示出师生心理关系为教师心理与学生心理之间以对立与统一的方式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与和谐发展的复杂关系,表现为师生心理在认知、情感、能力与人格维度上的张力。

关键词:师生心理关系,张力,心理过程,和谐

参考文献

[1]周海涛.基于师生视角的大学课程实施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2009(2).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苏沃洛夫.唯物主义辩证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5]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杜甫.春夜喜雨.唐诗三百首精选[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7.

[7]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余震球,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师生的心理健康关系 篇5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英语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健康、重新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有以下举措: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素质;改善教学方法与技巧,促进师生情感交流;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注意评价方式,多予表扬和鼓励,保护学生自尊心.

作 者:孙作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济南,250014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7) 分类号:G645 关键词:构建   新型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   英语教学  

调适心理,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篇6

80后教师正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年轻,有创新意识,能够接受新思想,但是,他们也开始扛起家庭的责任,承受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不适。这些不适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轻如耐心缺失、烦躁易怒,重如职业倦怠、内向孤僻。因而,80后教师在构建师生关系过程中的心理调适非常重要。

笔者作为80后教师群体中的一员,结合自身实践和身边同事的经验,列出了以下心理调适方法。

建立“第一印象”。教师在学生心中的“第一印象”对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很大的影响。在第一次接触新班级时,学期初第一次见面时,第一次接触转入学生时,我们应该抓住这些建立“第一印象”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当清楚自己的性格、气质类型,根据自己的性格、气质类型在第一次交流中选择合适的措辞来表达愿望,提出要求,给出回应。此外,还可以通过恰当的表情和精心的装扮来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性格开朗的教师并不一定比性格内向的教师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喜爱,学问很高的教师也并不一定比知识有限的教师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肯定。但是,如果在“第一印象”的建立过程中,能表现出基本的自信不自满、求实不浮夸、大方不做作,无论你是哪种类型的教师,都容易获得学生的“第一印象”认可,从而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清理“每日任务”。当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来临时,很多80后教师不能游刃有余,生活学习处于“打乱仗”状态:备不完的课,批不完的作业,写不完的教学反思……回家后又有做不完的家务活。这种状态下,教师容易陷入烦躁无奈的状态,并倾向于把这种情绪带入师生相处的过程之中。因此,安排好自己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就就显得尤其重要了。给自己定下每日任务清单,完成一项,勾画一项,让自己的工作进展得不慌不乱,不把学校的压力带入家庭之中,也不把家里的不愉快情绪发泄在学生身上。

“生活—工作”资源互借。80后教师的社会人际交往逐渐丰富,在不同的人际交往圈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处理着不同的人际交往事务。这些人际交往事务的处理过程,可以丰富我们对人际交往的认识,帮助我们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这种认识程度的加深和能力的提升有益于我们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80后教师大多已为人父母,在经历养育孩子的过程后,更容易理解家长的不易,更容易以宽容之心对待成长中的孩子。把这种理解与宽容带入到师生交往中,对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非常有利。

保持良好的心态。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够以更好的状态进入到师生交往中。由于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很高,所以教师承担的压力很大,有时候甚至到了不堪重负的程度,损害教师的身心健康。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放下盲目的期望,拾起更多的理性认识,在认真对待工作的同时,学会“偷懒”,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来转移工作的压力,放松疲劳的身心,调节不适的情绪,以正面积极的形象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通常,我们希望通过改变自己的“所思”达成心理状态的调节,从而影响行为表现。但是,很多时候,仅仅通过“想”无法完成心理状态的变化,必须要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来达成良性循环,从而获得积极的心理状态,建立良性的师生关系。

(作者单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吴泗小学)

师生的心理健康关系 篇7

一、新课标下师生关系的认识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它不仅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且影响师生双方的心理与个性的发展。它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其独特的身份和主体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1]。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的内容和任务。而现在,教师与学生这两大主体间显然不仅仅是教育与被教育、规范者与被规范者的关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目的是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它提供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在师生平等相待的情境中,师生共同面对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教材,而是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新课标下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以体育教育与接受体育教育和自我教育、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为核心的发展关系,它决定了体育教育活动的规定性。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并促进学生增长知识才干的同时,还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塑造人格品质的方法和技能。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师生关系承担的教育不是一种单向影响,而是双向的相互作用;不是纯粹知识性的,而是和人的完整发展紧密相连的;不是教师凭借自己的优势把学生看作是外在于自己的存在而进行的心灵隔离活动,而是师生对知识、经验、精神、价值等共同的感悟与体验。在以前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片面追求高分,一味对学生进行机械性的强化训练,毫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学生形同知识的接受器,机械地接受我灌输给他们的知识,学生在我的强制下被动地学习,有时甚至是很不情愿地学习。一些学生对我,对体育学科,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不满甚至是抵触情绪,这些学生因此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得不到提高和培养。面对旧体制下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给教学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与体育教学关系。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基础。

由于体育课程是一门户外实践性课程,因而教师必须突出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体育课程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如果离开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体育课程就会沦为认知性的课程。突出学生主体,意味着把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意味着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锻炼热情和积极交往的情感,同时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的良好形象和威信,靠自身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教育学生、鼓励学生;切实做到尊重、关心、爱护、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才能保证体育教学和育人活动的正常进行。长期以来,体育课堂教学大多忽略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师生情感阻隔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与教师缺乏有效的沟通,学生认为教师很少与他们认真交换看法,甚至对学生的意见不理不睬。这大大影响了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发挥,更谈不上互动师生关系的构建。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有利于构建互动师生关系的情感氛围,让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

(三)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的硬件设施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然而一些教师的职业素质并未随之提高。体育教师应特别注意自身的修养,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自身的素质。体育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不能拘泥于教材,应适当引进一些新鲜的资料,传递一些新科技信息,增加体育教学的“磁性”,以吸引学生。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不断融合其他学科的新信息,在教学活动中充实新内容,应用新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转变单一教师身份,塑造多重身份角色。

“三人行,必有我师。”现在一些学生的运动技能不比体育教师低,甚至还有超过,因此教师应放下“身架”,甘愿做一名虚心求教的学生,这样不仅不会降低身份,反而能更强烈地激起学生展示的欲望,获得学生的信任。新课标下,体育教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教师与学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善于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尤为重要。教师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就必须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不断改进。另外,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尽快从“教书匠”变为“研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的各种问题。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投入研究,行动起来,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研究更明确、更扎实、更持久。

三、结语

总之,师生之间不应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关系而应带有温馨的色彩。在综合、实践、开放的情境中,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必然要求。因为只有平等对话,才能真正引导;只有平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平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师生平等对话意味着对学生作为大写的“人”的一种尊重,意味着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欣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活动积极性,是体育教师做好体育工作、取得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师生关系和谐, 对体育教学有积极的意义, 对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体育教师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加强自身学习, 积极创造这种和谐关系。

关键词:体育教学,和谐师生关系,构建

参考文献

[1]邹宇.浅谈新课程活动中的师生关系[J].教育科研, 2008, 5.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

[3]戈柔.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J].江苏教育研究, 2001.10.

师生的心理健康关系 篇8

本研究对象为沈阳市10所学校的初中体育教师和学生, 为了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严格设计了师生两种调查问卷, 并回收有效问卷1613份, 其中体育教师和学生的有效问卷分别为41份和1572份, 有效回收率为95.2%。经效度和信度检验, 符合研究要求。

一、体育教师对师生人际关系的认识

1. 体育教师对师生人际关系的认知

在人际关系认知方面, 主要从体育教师对学生个性特点的了解程度、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作用的看法等三方面来考察。调查结果表明, 只有17.1%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非常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比较模糊;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程度的调查中也只有22.0%的体育教师认为很密切, 而78.0%的教师认为还可以, 可见体育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深入了解, 更关注学生的成长;从师生关系对体育教学作用的调查中发现, 有85%以上的体育教师能达成共识, 认为建立亲密型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由此可见,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对自己的学生要做到细心观察、热心指导、贴心沟通, 与学生成为朋友, 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感。这样体育教师才能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清楚他们在学习兴趣、志向和要求方面的差异, 了解学生各自面临的不同学习难点。只有熟知自己的学生, 体育教师才能把客观的运动技能学习与学生主观的条件很好地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

2.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行为倾向

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共同完成的双边教学活动, 它既需要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也需要学生主体性的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 体育教师和学生在智力、体能、情感、交往等方面实现着自己的不同需求, 并使自己的潜力不断地发展。要使体育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个重要保证。调查结果表明, 在体育指导方面, 有80%以上的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指导很满意, 可见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指导较好;在对学生要求和期望方面, 有58.5%的体育教师能经常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 而不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师只占4.9%;在创造教学气氛方面, 有68.3%的体育教师能有意识地采取措施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 可见大多数教师在体育课上的教学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倾向从侧面可以反映出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 也可以体现出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体育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时刻都进行着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一个纠正的动作, 一个目光交汇的眼神, 一句肯定、鼓励的话语都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育习得, 影响着学生情绪和行为的转变。所以, 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创造严格要求与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 是构建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重要前提, 也是获得体育教学成功的关键。

3. 体育教师的接纳水平

在接纳水平方面, 调查数据表明, 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 有95.1%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生是喜欢体育课的, 其中男教师占96.4%、女教师占92.3%, 这个结果与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喜欢上体育课;从处理学生违反课堂教学纪律方面看, 有80.5%的体育教师能够宽容学生、接纳学生, 其中男教师占85.7%、女教师占69.2%, 女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更高, 对学生违纪现象的容忍度不如男教师。教师对学生的接纳水平可以体现出教师在心理和情感上对学生的认同与肯定程度。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 对待事情都充满着好奇, 他们的年龄特点会使他们产生尝试做任何事情的欲望, 难免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 体育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波动, 通过交往与沟通, 尽量包容学生的一些缺点和不足, 使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与潜能, 从而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出师生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关爱, 当然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接纳并不是无理的迁就, 也不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纵容。

4. 体育教师对教师角色的认知

在教师角色认知方面, 主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身份、教师参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状况来考察。调查结果发现, 体育教师对自身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认识是多元化的, 41.5%的体育教师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 有31.7%的体育教师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促进者, 有19.5%的体育教师认为教师应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 这与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理念是相符的。以往的体育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新课标提出当前的体育课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 注重学生参与。因此,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指导学生, 又要与学生形成互动, 这样就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地沟通和交流, 形成合作关系, 同时也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从教师参加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况看, 有46.4%的体育教师会经常与学生共同进行课外体育活动, 但也有超过50%的体育教师还不能通过经常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来指导学生。体育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不仅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 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 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在与学生的交往中, 有利于发现体育特长生, 为培养体育骨干提供便捷的途径。

二、学生对师生人际关系的自我感受

1. 学生对体育教学中人际关系的认知

在学生关于人际关系的认知方面, 主要从体育课中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 体育课上教师是否有打骂和训斥学生的现象, 当自己学习动作正确时是否得到教师的表扬, 当自己学习动作错误时是否受到教师的批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解。从调查结果中得知, 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的态度是非常热情和比较热情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85.7%、86.6%;认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基本没有和从来没有打骂、训斥学生的现象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63.2%、74.0%;认为经常和偶尔有打驾、训斥学生的现象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36.8%、26.0%。出现这种结果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学生本身对体育课存在逆反和偏见, 主观上不喜欢或不愿意上体育课, 或体育课上表现不尽人意, 受到过老师的批评;另一方面, 说明体育教师的师德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 体罚和变向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认为自己能得到体育教师表扬的男女学生比例分别为69.5%、67.5%;认为自己很少受到老师批评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60.1%、70.8%。由于男女生性格上的差异, 他们在体育课堂上会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 男生相对活泼、好动、顽皮, 对于新事物愿意主动去尝试, 而且往往不太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何, 他们敢于挑战的精神往往要优于女生, 因此教师在讲授同一个内容时, 对他们的要求可能会相对严格, 对男生的批评要多于赞扬;而由于女生害羞、内敛的性格, 她们在体育课堂上不乐于表现, 同时考虑到自身的形象, 不敢做出大胆的尝试, 因此教师会相对降低对她们的要求, 而且教师为了调动她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女生的正面肯定和激励要大于批评。

2. 体育课堂上学生的交往意向

在学生的交往意向方面, 有超过87%的学生喜欢和同学一起进行活动和练习, 说明学生有较强烈的交往意向;学生在练习活动遇到困难时有47.5%的人请求教师的帮助, 所占比例最大, 可见学生对体育教师的信赖程度较高;有29.2%的学生请求同学的帮助, 这与学生的年龄发育特征相符。当前青少年一代多为独生子女, 个人意识、自我意识较强, 与父母的交往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交往需要, 所以去寻求与同龄人的交往, 希望通过同龄伙伴之间的交往而建立心理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 更希望自身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为满足青少年学生的交往欲望提供了独特的舞台。体育教学中, 集体学习和集体思考也是加强师生、生生互动沟通,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因此, 体育教师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为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而创造条件, 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3. 体育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程度

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反映着学生活动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也反映着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交往主体的地位。调查中发现, 有43.5%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很少或没有参与学生共同讨论教学内容;与此相应, 有53.6%的学生没有主动向教师提过建议。这一情况说明体育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 进而影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提高。学生在完成了必要的知识学习以后, 还要将各种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 形成与认识能力相连接的“知识板块”, 并能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到体育实践中去, 而这种能力的形成是以探究性和自主性的学习方式为基础的,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导航”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 使他们能够灵活地、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体育学习。因此教师应多设计注重发展学生主动性的体育教学模式, 比如“自主式教学”、“自练式教学”、“学导式教学”等模式。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思考,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这样师生的人际关系自然能得到改善。

4. 体育课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倾向

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倾向可通过学生喜欢体育课的程度, 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是否感到孤独, 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是否感到高兴愉悦等问题反映出来。调查统计结果表明, 有83.2%的学生是喜欢体育课的, 其中男女生比例分别为84.1%和82.3%;有62.5%的学生在体育课上经常有愉悦的感受, 其中男女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3.3%和61.8%, 都是男生略好于女生。但也有35.1%的学生在体育课上经常或有时感到孤独, 其中男女生比例分别为38.8%和31.6%;尤其是有4.2%的学生在体育课上有不愉悦感, 其中男女生的比例为4.5%和3.8%, 恰恰也是男生略多于女生。说明有部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人际沟通和交流是缺乏的。心理学研究认为, 人与人之间是通过情绪和情感的交流而相互影响的, 它与人们之间进行的语言交流一样可以产生对对方情绪的共鸣而受到感染。新课标指出,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要求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待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更要关心和鼓励, 提高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体育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一种交往活动, 它集中反映在师生之间知识和情绪两方面的传递与交流上, 师生间的情绪交往直接制约着师生间的人际关系, 进而影响和制约着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态度。

三、结论与建议

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师认为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体育课上能与学生相处融洽、密切, 并且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 在学生违纪时, 能够宽容和接纳学生, 但女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要高于男教师;而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体育课中的指导是积极热情的, 并且对学生的正面肯定与激励女生要好于男生;有半数以上的教师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 并且能有意识地采取措施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超过4/5的学生有较强烈的交往意向, 并且对体育教师的信赖程度较高;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在体育课上师生互动不够, 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能动性和自主性重视不够;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喜欢上体育课, 并且从中能收获快乐,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缺乏人际沟通和交流。

由以上论述,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各学校之间的体育教师交流与学习,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优化教学设计, 促进师生的互动, 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为他们提供适合其运动能力的学习内容, 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 使所有学生都热爱体育活动。体育教师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 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 对每个学生抱有积极的期望, 同时不断地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2]毛振明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

[3]季浏.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王秋艳.试论体育教学环境的创设与应用.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4 (4) .

[5]单龙.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教资料, 2005.

师生的心理健康关系 篇9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这种氛围能够激发教师教学的热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潜能,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教师只有充分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才能建立起平等、互助、融洽的师生关系。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女学生。她是先天性唇裂,虽经手术治疗,但相貌上还是有点缺陷,平时的她给人感觉就很邋遢,就连交给教师的作业本也是皱巴巴的。学习成绩不佳的她被其他学生冷落。我希望能带她走出心中的阴影,希望用我自己的行动改变学生们对她的看法。我曾多次试图接近她,为她梳头,帮她整理衣服,可是她总是很自卑,躲着我。看着她落寞的身影,我很难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其实她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例如,对于用丝带做幸运星,用管子做小星星,用绸带做花篮等手工,她只要看上一遍,就能学会,而且做得很好。于是,我略带点夸张地说:“哇,做得这么好,你教教老师吧!”我紧挨着她,拿起一根塑料管子也跟着学做幸运星。或许是谈到了她最爱的手工,这次她没有排斥我。其他学生看见了,都过来凑热闹,呼啦一下全围了上来。我看见她有点局促地看看大家,手里的动作也顿了顿。我连忙伸出手臂,轻轻地搂了搂她的肩膀,低声说:“看,大伙都来向你学习了。你真了不起啊!”腼腆的她低下了头,嘴角溢出的笑容顿时让她生色不少。她手把手地教我和其他学生做幸运星,还不时地指出大家做得不对的地方。看到学生们赞叹地看着自己的作品,她开心地笑了。从这一刻开始,我知道我走进了她的世界,她也开始愿意与我交谈了,虽然话不多,但这总是一个好的开始。以后的日子里,我总是挑些好看的头饰为她梳小辫子,悄悄地递过一块手帕给她擦擦脸,或是在体育课后给她整整衣衫。在我潜移默化的带领下,学生们也不那么排斥她了,而她也能把自己打扮得干干净净来上学了。有一次,我提出希望她的仪容、仪表和她做出来的作品一样完美,希望她的作业本和她杰出的手工作品一样令人刮目相看。我知道,虽然这些要求要她马上做到很困难,但是自从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教师对她的赞赏后,她的信心在逐渐回归。

我认为,尊重学生,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不能厚此薄彼,应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关怀。尊重学生,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想法,以及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欣赏学生的才华,不低估他们的能力,给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自由舞台。尊重学生,还应该理解他们,学会宽容,学会不吝啬自己的赞赏和鼓励。其实,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难点就在于和“问题生”的交往。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问题生”当成“坏学生”,这些“问题生”比一般学生具有更强烈的自尊心,当他受到某种伤害,为了自我保护,往往就像刺猬一样,竖起满身的硬刺。他们中有的和教师存在对立情绪,故意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甚至负气离家出走。因此,在对“问题生”的教育中,教师必须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心,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宽容他们。事实上,无论是学生还是我们成人都喜欢听到表扬和鼓励的话。过多的责备和批评换来的是学生自信心的丧失、自暴自弃,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所以作为教师,在解决这类学生的问题上,更应充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学会换位思考。

师生的心理健康关系 篇10

1 师生沟通的障碍因素

教育实践表明, 师生之间怎样沟通, 关系如何, 直接决定教育活动的效果。而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 师生沟通却常常因多方面因素而导致沟通障碍。

1.1 地位和角色的差异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 教师是知识和真理的化身, 对学生有绝对权威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控制者和主宰者, 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教师在沟通中享受着话语的主导权和优先权, 居于沟通的核心地位。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现代技术为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师生的角色和作用相对于传统教学过程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双方建立平等、双向乃至多向的沟通模式。平等、双向的沟通意味着学生应该拥有与教师平等的话语权。具体体现为师生之间建立价值平等的对话性关系。

1.2 年龄和性别的不同

师生之间年龄上存在着差异、成长背景和社会阅历又截然不同, 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同, 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易使师生之间形成“代沟”。此外, 现代研究表明, 男性和女性的交流风格是有差异的, 由于教师性别的不同也会对一部分师生间的沟通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增强自我意识, 自觉调整自己的角色形象, 克服由年龄、性别障碍导致的师生沟通不畅, 提高沟通能力。

1.3 教师的能力和授课方式

教师知识渊博、专业精通、语言诙谐幽默、讲述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多彩, 就会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学生自然愿意参与教学过程、乐于交流和回应。相反教师过于呆板拘谨、讲述内容陈旧空洞缺乏逻辑性、语言枯燥无味或“填鸭式”教学, 无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难以实现师生的有效沟通和共鸣。

1.4 个人魅力和人格特征

一个人是否善于沟通、如何沟通, 与人的人格特点密切相关。外向、活泼、热情、直率、善解人意的人易于他人沟通;相反, 内向、固执、冷漠、拘谨、孤僻保守的人, 很难与人沟通和相处。教师的个人魅力也影响学生沟通的意愿。举止端庄、风趣幽默、开朗大方、思维开阔、具有亲和力的老师往往能吸引学生, 容易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

1.5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 对待学习的态度是“乐学”。在学习时专注投入, 善于发现问题, 积极进行思考和探索, 有强烈的沟通欲望和需求。这样的学生往往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而那些学习态度消极被动, 对所学内容毫无兴趣, 迫于考试和校规的压力才来到课堂的学生, 不可能与老师积极主动进行沟通;也有少数成绩差的同学因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则拒绝与老师沟通。

1.6 学校的工作制度和班型

一些高校实行教师不坐班制, 导致师生接触机会少、交流时间有限;而采取大班型上课制度的学科或学校, 老师通常要面对一大群学生, 无法一对一的交流, 客观上影响了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2 教学活动中师生沟通技巧

良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 是实现教育效能的关键。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掌握科学的沟通艺术, 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条件。

2.1 善于捕捉沟通时机

教师应用心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 了解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要, 充分利用课上和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适时的交流。对学生而言, 老师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与学生进行沟通,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说话的语气声调、面部的表情与眼神, 都是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也就是说, 师生之间的沟通随时随地的都在进行。除了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通过有声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外, 还每时每刻都在通过非语言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这种非语言沟通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 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理解和信任, 从而建立起彼此接纳、相互理解、心灵相通的师生关系, 实现良好的沟通效果。

2.2 认真倾听积极共情

沟通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在沟通的各项功能中, 最重要的莫过于倾听的能力”。倾听是教师将学生发出的信息整体接收、感受和理解的过程, 也是了解学生的第一步。当教师全神贯注的倾听和感受来自学生的倾述时, 实际上就是在向学生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我很关注你的讲话内容, 请你畅所欲言吧, 学生就会在老师认真倾听的氛围中敞开心扉, 实现师生的心理交融。因此, 师生在沟通过程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说, 才能产生有效的互动。

2.3 真诚的与学生分享经验

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需要师生双方坦诚交流、共同参与互动。然而现实情况是, 许多教师往往只着眼于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而自己的人生经验、成长之路较少与学生分享, 造成沟通的不平等。现代的教育观, 要求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有心理活动、有个性特征、并与教师有着平等人格的对话主体。因此, 教师要破除传统的教育理念, 主动打开心灵之门, 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经历体验、情绪感受、观点态度等适时适度、自然真实的与学生分享, 让学生看到角色之外、具有人格魅力、鲜活的个体, 从而达到双方真正的心灵互动和平等沟通, 并可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宝贵的人生经验。

2.4 严肃幽默并举

教学中的严肃认真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而风趣幽默可一改心理学教学中抽象、沉闷的气氛,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角色。严肃与幽默并举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第三章“情绪的调节与控制”时, 笔者对同学们说:如果说, 情绪是奔腾的“洪水”, 那么, 理智就是一道坚固的“闸门”, 让情绪听从理智的安排, 而不是放任自流。这样的教学, 既生动形象, 又不失风趣幽默。在讲到如何“认识自我”时, 巧妙地引用了大家都熟悉的流行歌曲, 即《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中的一句: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告诉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就应该这么全方位的看, 学生哄堂大笑, 然后不失时机地紧追问一句:“为何要这样看?”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全面”。接着趁热打铁, 分析为什么要学会全面认识自我。使严肃的课堂内容变成轻松话题, 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又融洽了师生关系。

2.5 恰当赞美学生

每个人都需要赞美, 学生更是。在师生交往中, 要想在善意和谐的气氛中形成高潮, 就要设法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地肯定, 让他觉得自己的价值所在并好好珍惜, 从而创造出一个崭新的自己, 这样, 教师就等于扮演了鼓励他、帮助他的角色。这就是赞美的意义所在。恰当的赞美, 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关怀、受到鼓舞、催人奋进;同时可以消除隔阂和成见、调整师生关系。但是赞美学生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不牵强附会、不张冠李戴, 不分亲疏、不存好恶。在给学生莫大力量的同时, 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2.6 巧妙的批评技巧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成长发育中的青少年学生。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是教师应尽的职责。诚恳善意的态度、客观公正的批评会使学生认识缺点, 看到不足, 从而改正错误, 完善自己。在方式方法上, 提倡建设性的批评。即除了让学生自己知道错了, 还要知道如何改进。可先让学生谈及自己的行为及看法, 确定学生的心情, 然后针对学生具体的行为和可改变的部分给予批评。批评时应注意对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的维护, 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如此善意的批评, 让学生感到温暖友好和值得信任, 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现代教育倡导理解性师生沟通, 强调师生双方的相互尊重与平等, 强调双方的相互影响、共同参与和分享的互动关系[3], 这就要求在沟通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在沟通观念、技巧及态度等方面, 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 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师生沟通方式, 从而保证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成全.师生的沟通艺术[J].教书育人, 2009 (7) :77-78.

[2]曾美华.在护理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有效沟通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4) :67.

和谐师生关系促学生健康成长 篇11

一、微笑创设和谐氛围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觉得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用心积聚对学生的爱,才能建立现代师生关系。在学习生活中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爱,教师只有完全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全体学生,学生的那种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缩短师生关系的心理距离。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学生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在家里了。”作为一名教师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相信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才智就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我们班有个叫王富强的学生,新学期刚开始,作业就每天拖拉着不做,单元测试的成绩总是不理想。怎么办呢?刚开始,我没少教训他,结果不起作用,好了伤疤忘了痛。怎么办呢?我就采取找优点的方法,在教学中的确发现他有不少优点,比如,他比较爱劳动,每次教室里的饮用水喝完,他总是自觉拿起水桶,找一个同伴去把水给换来了;他虽然学习不好,但他非常懂礼貌,每次见了老师总会笑呵呵地打招呼。于是只要一发现他做了好事,我便在课上表扬他,然后瞅准时间悄悄地微笑着问他:“作业好了吗?要抓紧一点哟!”这时他总是一边憨憨笑着,一边不好意思地挠着头对我说:“不多了,快了。”接着我就趁机笑着对他说:“等一下我就要检查的哦。”这时,他会坚定地向我点点头,打个手势,“保证做到!”这样久而久之,他也找到了自信,后来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我现在感觉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学会用微笑去赞扬;当学生感到失落时,也用微笑去鼓励;当学生犯了错时,我会送给他们宽容的微笑。所以,我的微笑教学有了明显的成效。是啊,微笑是一把闪光的金钥匙,不仅能开启教育成功的大门,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公正评价促学生均衡发展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必须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还要树立公心,以自身的素质影响学生。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要用新的教育观念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在公平的评价中塑造美好的灵魂,使师生关系健康成长。

在我的教学中,出现过这样一件事:吴小杰在班里是最不让人喜欢的学生。有一天早上,我来到教室里,一学生向我报告,吴小杰打他,我还没等询问吴小杰,接着又有几个学生向我诉说吴小杰打他们,我立刻火了,“吴小杰,过来!”我大声喊道。吴小杰一脸的疑惑走到我的跟前,“什么事?老师?”“什么事?你不知道吗?”“我不知道!”我气得什么话也没说。拉着他到了办公室,狠狠批评了一顿,他居然哭了,对吴小杰来说,哭是很少见的,我想一定有什么原因,就让他回去了。我把今早上向我告状的学生叫到办公室,询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在我严肃的目光中,他们吞吞吐吐地道出了原因,第一个学生说吴小杰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但说自己很讨厌他,就告状了,其他学生说也很讨厌他,也跟着添油加醋。他们都承认了错误。我来到教室,把吴小杰叫过来,诚恳地向他说声对不起,老师错怪他了,请他原谅,这时吴小杰,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从心理学来讲,学生正在可塑期,在教育中,我們往往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创造出一个个奇迹,然而我们更多的却是给学生以心理定位,让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感到总是自己不如人家,从而失去了信心。这是评价中最大的失误。所以要让学生在失败中感到老师的鼓励,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得对自己的认可,增强对自己的自信心。只要公正评价学生,才能师生关系和谐的发展。

三、理想课堂促学生素质提升

一位专家说:“理想之教育,应扎根于课堂,对一所学校而言,没有理想课堂的追求就没有教育的理想。”

现在都在提倡理想课堂,怎样才能实现理想课堂?我觉得不仅教师要练好基本功,还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学形式活泼多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真正参与其中,学生与教师才能和谐的交流。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我为了与学生和谐的交流,常常采用讲故事、表演、师生对话等多种形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上好语文课堂的基本形式,充分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

如:在学习《找骆驼》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并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同时我积极参与活动,时不时地导演一次,增添点色彩。于是先让一名学生当商人,一名学生当老人,一名学生当旁白。进行对话复述,学生们热情很高,就在娱乐中,学生们明白了如何去观察,才能是个有能力的人,因此,多种形式的教学,不仅利于学生学习,还增进师生的关系。

在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到,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才是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之根本。让我们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每一个同学在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师生的心理健康关系 篇12

关键词:古代师生关系,高校,和谐,启示

1 关于中国古代师生关系的理论思想

1.1 尊师爱生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古代教育家把师视为父,师就是师父,孟子也曾说:“师者,父兄也。”(1)教师不仅担负着教给学生知识的重任,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2)正是由于教师担负着“开我之蒙蔽”,“化我之私狭”(3)的重任,所以在我国古代,也把师与君并尊,《学记》就明确提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因此,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了从君到民全体“尊师”的传统。但是,古代的教育家并没有因为自己地位尊贵而显得高高在上,他们从仁爱的原则出发,主张“仁者爱人”、“大爱无私”的教育智慧,孔子就曾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4)意思就是爱他,能不为他操劳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吗?古代师生之间表现出来的这种互尊互爱之情正如《吕氏春秋·诬徒》所言:“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矣。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

1.2 师友之情

古代教育家认为,交友即是择师,师即友,友即师。李贽曾说:“学道人脚根未稳,当离不得朋友;脚根既稳,当尤离不得朋友。何者?友者,有也。故日道德由师友有之,此可见朋之不可离矣。”(5)这里的“友”就是教师,可见,古代教育家早就意识到在教学中教师作为朋友与学生平等交流的重要性,正所谓,“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6)教师愿作学生的良师益友,一方面表明古代教育家承认学生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强调“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7)只要谁掌握了“道”就能够成为“师”;另外一方面认为学生学有所成之后还有可能超过教师,正所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8)教师不必以自己先“闻道”而凌驾于学生之上。师生间以朋友相待,自然就会消除原本心理上的顾虑,彼此之间交流学习就会更加顺利,交往就会更加亲密无间。所以,古代的师生关系就是处在这样一种自由、平等、融洽的气氛之中。

1.3 教学相长

《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说,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彼此交往后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然后再继续学习,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古代教育家十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提高,认为这也是促进师生关系的一种方式。被誉为“圣人”的孔子就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可见其谦虚好学的态度。并认为“当仁不让于师”,肯定了“后生可畏”,韩愈进一步提出了,“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10)这充分证明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不仅能增加彼此的知识,更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

1.4 为师之道

中国古代教育家“师者,人之楷模也”。要想成为“人之楷模”,首先他必须得通晓真理、知识渊博,这样才能使学生敬仰;其次,古代教育家主要是道德教育家,《周礼》说:“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教师的使命就是“传道”,师就是道的化身,所以,为人师者必须还要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再次,《学记》上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说明为人师者还应该知道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作教师的最起码的责任。只有先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称其为师。但仅仅是具备了这些条件还不足以成为一名好教师,古代教育学家还特别强调教学的艺术。比如老师在讲解时要做到“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另外,老师还应该要懂得教学规律,在教给学生知识时,不能用灌输,压抑的方法,而是要启发学生,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正如“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的变化,以防止“学者四失”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使得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2 古代师生关系的理论思想对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启示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校完成育人使命的基础。它作为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促进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高校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1 民主、平等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双向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中的主体,尽管他们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大学生应该尊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高校教师也应该承认大学生有其独立的人格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民主与平等不仅表现在师生之间的关系上,还体现在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民主且平等的。民主要求教师尊重个体的多样性,使他们的需要、利益、价值、意见得到充分的保障,并保证个体民主的多样性不受外界的侵犯。而平等并不等于平均,更多的是对弱势群体提供的一种补偿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待弱势群体时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不因以自己的私人情感来破坏师生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应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这样的教师也值得学生爱戴,高校和谐师生关系也就有了建设的前提。

2.2 交往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

师生之间的交往主要表现在教学上的交流和情感上的沟通。但无论是哪一种的交往首先都必须建立在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上,只有在此基础上,交往才能无拘无束,师生之间才能畅所欲言。师生之间的互相交往不仅可以使彼此更加了解,更加亲密,更重要的是可以互相学习,促进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如今,大学生的思维都十分活跃,师生应该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一方面通过交流可以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汲取更多的智慧,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一些新的思想。除了教学上的交流外,教师和学生之间还需要情感上的沟通,师生之间情感上的沟通属于一种非正式关系,据研究,“师生之间这种非正式关系可以消除在正式关系中由规章制度等所形成的压力”。所以,师生之间也可以因相同兴趣或爱好加强彼此在感情上的沟通,使师生间心灵上的沟通更加亲近。

2.3 互相关爱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纽带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高校师生关系也应该遵循这种互爱的原则。前苏联著名的教育评论家索洛维依契克认为,师爱是维系和谐师生关系的纽带,他认为好的教育应该遵循如下公式:“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向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学生取得成绩—学生更信任、尊重老师—老师更热爱学生”。教育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爱的基础之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首先就应该要尊重他,这点对大学生来说很重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再去了解学生,只有先了解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着想,教师真诚地、全身心地为学生投入之后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而信任是教育的基础,大学生受到教育后,再以感恩的心态回报教师,而爱永远是相互的,受到学生的爱戴,教师也会备感欣慰然后更加热爱学生。爱的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能真诚付出,彼此为对方多投入一点,师生关系自然就会好起来。

2.4 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保障

高校教师无论是在生理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无论是在知识技能方面还是在经验阅历方面,总体上还是优于学生,所以,在构建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承担起主要的责任,因此,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反之,就会造成师生之间的信任危机,导致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同时,高校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一个道德崇高的教师,不仅自己可以做到恪尽职守、真诚守信、认真负责,而且他这种崇高的道德情操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与形成也是十分有帮助的,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另外,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还应懂得教学的艺术和充分考虑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材施教”,这样既不违背教育规律,又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因此,高校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保障。

上一篇: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下一篇:不对称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