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暴力犯罪与暴力亚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2024-09-29

青少年暴力犯罪与暴力亚文化论文文献综述(通用6篇)

青少年暴力犯罪与暴力亚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篇1

一、国外学者对青少年暴力犯罪与暴力亚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

国外学者关于青少年暴力犯罪与暴力亚文化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而且成果颇丰。现阶段关于暴力亚文化对青少年暴力犯罪影响的相关研究大多是以各种普查性资料为依据,加以分析或辅以其他类型的研究试验,得出暴力亚文化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社会影响效应。他们提出的暴力亚文化影响青少年暴力犯罪理论主要有:

1、美国学者沃尔夫冈和费拉柯蒂所著《暴力亚文化》一书提出了暴力亚文化对暴力犯罪的诱发作用,其主要观点是阐述了暴力亚文化的表现形式,发展过程以及对人的影响。而暴力则是一些群体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已渗透到这些群体成员的心理品质之中,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在暴力亚文化氛围下生活的人群在遇到问题时,一般选择使用暴力作为手段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理论证实了暴力犯罪与暴力亚文化有关,也成功的解释了暴力犯罪突出的现象。而且青少年作为特殊的群体,在暴力亚文化的影响下他们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们崇尚暴力,将暴力作为自己的价值观,且好奇心和模仿力强,易受此诱惑,为达到刺激的目的,不惜进行犯罪。此理论主要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2、科恩《少年犯罪:帮伙亚文化》一书中提出“亚文化理论”,认为少年犯罪是下层社会少年中亚文化发展的结果。下层社会的青少年渴望达到中上层社会的生活目标,但是由于本身种种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在学校或社会上的竞争中经常遭到失败或挫折,但是又无法忍受或妥善处理这些挫折,因而逐渐形成了不同于普通社会的价值观念,以此来克服社会适应中的失败与挫折,并且逐渐认为他们不属于正常的社会。于是,这些青少年自己结合起来,形成亚文化群,共同用反社会的行为来应付社会适应中产生的问题,这样的亚文化群常常被称为“帮伙”。

3、在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所著的《犯罪人论》中,对暴力亚文化之一的大众传媒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进行论述。龙勃罗梭认为:报纸总是报道一些关于犯罪的新闻,有时候这些新闻特别容易刺激对犯罪人的模仿,而且新闻媒介与犯罪相互作用、恶性循环,报刊对犯罪的报道扩大了发行量,也便使更多的人进行模仿,导致犯罪的发生。总而言之,大众媒介对犯罪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其产生的方式就是模仿。

4、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的模仿规律理论认为犯罪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学习犯罪的具体形式或寄至就是模仿,即一种就其本来意义上的社会运动方式,借此一个人的思想传播给另一个人。他认为大众传媒缩小了人们心中的空间距离,为人民模仿犯罪创造了条件,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显著。塔尔德的理论为后世研究暴力文化的另一种传播途径----人际传播提供了基础。

5、美国学者贝尔森对传媒与犯罪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实证研究,结论认为,暴力行为在电视上的频繁出现增大了孩子们卷入严重暴力活动的程度。学者c.格伯纳对电视画面上的凶杀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关系也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点是暴力对青少年暴力犯罪有明显的诱发效果,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遭遇犯罪和暴力侵害的概率)的判断,而且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这种社会不安全感越强。强烈的不安全感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事物、对社会的态度和行为的选择,有些青少年以暴力的方式去处理一切矛盾和纠纷。

6、美国学家彼得森和瑟斯顿通过实验对电视暴力给儿童带来影响进行研究,认为电视暴力镜头与儿童寻衅行为存在一定关系,还可以改变他们对社会的态度,同时也对电视与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关系做了说明。在m.莱弗科维茨主持的研究中发现,一些爱看电视的青少年比一般的青少年更具有寻衅滋事的倾向,爱看电视的青少年更具有好斗的特点。

7、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认为犯罪行为不但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交往而获得,而且也可以通过对别人意见、态度及行为方式的认同获得。美国心理学家a.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聆听周围社会环境中人们的言行或直接体验犯罪活动获得的。获得犯罪行为的外部条件是家庭成员的示范和鼓励,亚文化群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中言语、文字、图像等符号的示范;犯罪行为由于得到外部强化而得以保持;犯罪行为由于模仿、不利处境的逼迫、诱因的作用、命令与强迫、妄想、酒精作用等因素而被激发。

英国作家伊冯.朱克斯所著《传媒与犯罪》一书,从传媒在犯罪原因系统的位置、传媒与犯罪的关系和传媒对犯罪发生作用的机制都有详细的论述,探讨关于传媒对犯罪和暴力的影响,探究包括文化犯罪在内的、总体上可以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正在形成的新理论。而且对传媒与犯罪的关系和传媒对犯罪发生作用的机制都有详细的论述。

二、国内学者对青少年暴力犯罪与暴力亚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

李锡海《暴力文化与暴力犯罪》一文,从暴力文化和暴力犯罪的表现形式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来论证暴力文化对暴力犯罪的影响,证明暴力文化是诱发暴力犯罪的机制。从文章中知道暴力亚文化和暴力犯罪的概念,表现形式,两者的关系、发展趋势,最后提出遏制暴力犯罪与暴力文化的措施。

吴宗宪所著的《西方犯罪学》作为国内第一本西方犯罪学教材,本书不仅详尽介绍了西方犯罪学的基本问题,而且全面论述了西方犯罪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和学说观点,还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西方犯罪学研究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理论成果。从塞林的“文化冲突论”到巴伦的“犯因性社会理论”都是有关亚文化与犯罪的相关理论,除了表述学者的理论,同时也学除了学者理论所存在的缺陷,让读者可以根据所提出的理论或者对照理论中的缺陷来完善自己的观点。

吴鹏森《大众传媒与犯罪》一文中,对大众传媒诱发青少年暴力犯罪做出了分析,他认为,大众传媒中渲染暴力行为的内容不仅损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还对青少年暴力犯罪具有重要的有因作用。

梁莉和甘泽华《暴力文化与青少年犯罪模仿》从青少年心理方面分析暴力文化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青少年由于人格尚未定型,思维批判性差,模仿性强.特别是对暴力文化中的黑道人物、犯罪方式、人物矛盾的暴力解决方式等,进行有意或无意地模仿,酿成暴力犯罪行为,重视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的危害,也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姜川的《美国暴力文化何时了》一文,他认为,八十年代出生的青少年享受资讯带来的便利,他们在电脑、网络等环境下成长,但是在网络背后却是他们骚动的心态和浮躁的人生态度,并且养成了他们自我中心的孤傲,慢慢地缺乏同情的心理,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更注重于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需求。在今天的美国社会,大众传媒处处充斥着暴力,在耳闻目染间使青少年形成一种扭曲的价值体系,再加上美国的家庭暴力,校园暴力日益增多,把青少年推向暴力犯罪的边缘。

在国内既有的文献研究中,笔者发现目前,国内研究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文献,对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方面的研究比较丰富,在暴力亚文化方面的研究文献相对来说比较少,学者之间互相借鉴的现象比较突出,而且观点都大同小异,没有新的论点,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

青少年暴力犯罪与暴力亚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篇2

关键词:暴力文化,青少年,犯罪,预防

犯罪学总结了犯罪产生的原因, 其中包括了文化原因。良好的文化能从一定程度上抵制犯罪, 相反, 一些“恶”的文化却成为了犯罪滋生的温床。针对这些“恶”的文化, 有学者提出了“越轨亚文化”的概念。所谓亚文化, 是指“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和价值体系, 它独立于社会上主导的行为和价值体系而存在, 但仍然是这一主要体系的一部分。生活在亚文化中的群体分享主导文明的因素, 但也保持某些独特的行为榜样和价值观念。”[1]而只有当亚文化沿着其负向走向极端, 越出社会主导文化体系, 并与之相对抗时, 才形成越轨亚文化。越轨亚文化往往与犯罪有着直接关系。

暴力文化可以说是越轨亚文化中的一种, 它是反映暴力行为发生过程、后果及暴力行为规范的文化。[2]其往往衍生出暴力型犯罪。暴力文化倡导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残忍的, 用暴力的手段解决问题的理念, 其所包含的暴力内容常常带有热血、刺激的因子, 这些因子让人在实施暴力的过程中产生快意和成就感, 这对于思想不成熟、易受引导的青少年来说, 无疑极具吸引力。

一、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他们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 思想上的不成熟以及其特有的叛逆心理使他们极易受到暴力文化的影响。

当今社会, 暴力文化赖以传播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如小说、报刊、影视、互联网等等, 尤其是与当今社会密切联系的互联网, 其传播信息的迅捷性使得暴力文化迅速席卷了整个社会, 包括我们的校园。暴力文化的蔓延甚至产生了暴力美学,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开始崇尚暴力美, 这很明显地折射在艺术创作中, 如影视暴力、绘画暴力、文学暴力等, 具体来说, 就是在影视、绘画、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各种血腥、打斗、暴力的场面, 创作者们为了使作品夺人眼球, 甚至不惜用极端化的手法来表现这些场面, 于是我们看到的影视作品不仅视人命如草芥, 且血腥、暴力程度呈现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 如《电锯惊魂》、《死神来了》等, 绘画作品也带上了血腥、阴暗的气息, 甚至于文学也对暴力、武斗场面的描写乐此不疲。虽说一些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多以暴力来渲染“忠义”、“义气”等, 但却在不知不觉中暗示着一种英雄主义思想, 并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学习作品中人物的行为, 这种引导在思想还不成熟的青少年群体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甚至于成为青少年犯罪的诱因。除了艺术作品带有暴力因素之外, 现今流行的各种网络游戏更是充斥着暴力。当代青少年们沉迷于网游的不在少数, 在网游中, “杀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当沉迷于此的青少年们在网游中快意“杀人”时, 暴力因子也在他们体内快意的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 不难见到上述原因引起的青少年犯罪。各种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报道充斥着网络, 青少年打人视频更是频频出现。在如今校园里, 特别是一些初、高中以及中专类学校, “拉帮结派”可谓盛行, 校霸之类的人物“叱咤”校园, 在他们看来, 做一个好学生远比不上成为校园里人见人怕的人物来的威风。他们推崇如《古惑仔》系列电影中展现的所谓“江湖义气”, 惯以暴力的方式解决矛盾, 如青少年聚众斗殴事件, 大多源于其中两人之间算得上鸡毛蒜皮的矛盾, 却因为所谓的“面子”和“哥们义气”演变成群体斗殴, 罔顾他人生命, 罔顾社会道德, 甚而罔顾法律。

暴力文化腐蚀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烙印, 充满了暴力有理的隐喻,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的价值观取代了宽容的品质, 使青少年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并暗示他们这个社会盛行暴力, 增加了其对他人和社会的不信任度, 因此, 青少年们很容易产生“以暴制暴”的逻辑, 惯以暴力证明自己的价值。这种逻辑投射到平时的行为中, 使言行举止带上暴力色彩, 极易引发暴力犯罪。

二、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于如何预防青少年因暴力文化而起的犯罪, 笔者有以下几点意见:

(一) 加强青少年法律知识教育

青少年阶段学习的主要途径是在学校, 而学校所教授的多是课业知识, 极缺法律知识教育。法律知识的缺乏是青少年犯罪的重大原因之一。因此, 学校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律知识教育, 条件允许的话甚至可以设立法律基础课程。如此, 才不至于使青少年成为“法盲”而诱发犯罪。

(二) 遏制暴力文化的泛滥, 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生活环境

首先, 加大对文化市场管理的力度。对宣扬暴力和暴力文化的产品进行管理。其次, 加大对传播媒体的控制力度。对传播媒体关于暴力文化的传播进行限制。再次, 要强化大众媒体自律。[2]加强媒体传播者的职业素质, 严格节目审查, 减少含有暴力内容节目的制作和播出。

(三) 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暴力文化

首先, 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现代教育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转变思想道德教育形式, 使其直观、生动、易于被青少年接受。

其次, 对暴力文化进行深刻剖析, 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暴力文化, 有助于防止青少年深陷暴力文化的泥潭。

(四)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 双方形成互动, 共同关注青少年的成长, 及时发现青少年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纠正青少年的不健康思想。

参考文献

[1]李锡海.文化与犯罪的概念研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5, (1) .

暴力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篇3

不良的生活背景是指压抑个性、妨碍人格正常形成和发展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如贫困、缺乏母爱的人生早期经验,缺乏理解与友爱的人际关系等。在这种不良的生活背景下,极易形成一种反社会人格。尽管这种不良生活背景是作为人的直接环境而发生影响的,但它常常是社会矛盾的折射。不难理解,一个在非暴力环境下成长的少年,比在一个充满暴力的环境下成长的少年更少暴力倾向。

2、民事纠纷

民事纠纷常常作为一种强刺激而导致杀人、伤害等犯罪行为的发生。当纠纷中有过错的一方未受到应有的批评与处理,而无过错的一方也未得到适当的救济抚慰时,后者可能会采取过激行为用以泄愤报复。纠纷一方或双方心胸狭窄,报复心重,更易发生暴力行为。因此在处理民事纠纷过程中,官僚主义、不依法办事或者不能秉公处理,都可能导致矛盾的激化而引起恶性案件的发生。

3、婚恋挫折

婚恋的挫折常常导致厌世、自杀或杀人。而易于导致婚恋挫折和纠纷的情况主要有:包办婚姻;一见钟情,草率结婚;喜新厌旧,第三者插足;未婚同居,三角恋爱;恋爱中断,人财两空;以及现在的一夜情等等。

4、暴力渲染

有研究表明,暴力渲染具有一种心理暗示作用,看到过别人实施攻击性的儿童或成人,比没有看到过的人更易采取攻击性行为,并且具有较大的强度。如果他在某种场合下被激怒,那么暗示的影响就会被激发出来。因此报刊、影视对暴力事件的宣传报道,哪怕它无意于教唆人去实施暴力行为,但可能实际上起着暴力犯罪的渲染作用。众所周知,在美国9.11时间发生后一段时间,电视镜头曾多次播放基地组织劫持飞机撞向世贸中心的图片,后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美国就禁止了这种实际上可能起到暴力渲染的行为在电视上的播放。

5、被害人的积极作用

暴力犯罪常常是在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中产生的。个人品行不端、生活作风不严肃,首先实施挑衅行为等,往往成为个人被害的诱发因素。通常人们认为被害人只是犯罪行为的被承受者,在暴力犯罪中则远非如此。有些暴力犯罪是被害人的行为激发的:最近几年有些黑心的老板恶意 拖欠民工工资,党民工索要工资时甚至对民工兄弟动辄使用暴力,引起民工的反感,以致引发老板被害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5月11日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讯:南京建邺区金马郦城C区建筑工地民工多次讨薪未果激愤之下用电焊机砸死工头。

6、暴力犯罪人的个性缺陷

暴力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篇4

暴力犯罪的个体原因主要包括生理因素以及心理因素。

生理因素:生理因素只是为是个体的身体结构、特征、生物活血特点及其外在指标,比如智力水平、性格、年龄等。强奸犯罪就是典型的生理因素导致的暴力犯罪,有研究显示男性的荷尔蒙与人类的攻击行为存在正比关系。另外,治理水平也影响着犯罪行为的发生,虽然它并非绝对能够触引犯罪,但它对个体如何实施犯罪行为以及实施怎样的犯罪肯定是有影响的。

心理因素:严格来说,犯罪心理的产生都是后天环境影响的结果,不良的情绪、情感是诱发暴力犯罪的重要原因,这些在心理学中称为变态心理。这种心理促使人做出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暴力犯罪产生的心理因素。

青少年暴力犯罪与暴力亚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篇5

一、恐怖活动犯罪涉及的相关罪名

(一)涉及恐怖活动犯罪的主要罪名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第一百二十条 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犯前款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资助恐怖活动罪】第一百二十条之一 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洗钱罪】第一百九十一条 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一)提供资金帐户的;

(二)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

(四)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二)涉及恐怖活动犯罪的其它罪名

1.故意以危险方法实施恐怖活动的犯罪,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2.以破坏公共设备、设施实施恐怖活动的犯罪,包括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等。

3.以劫持交通工具,危及飞行和运输安全的方式,实施恐怖活动的犯罪,包括劫持航空器罪,劫持船只、汽车罪,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等。

4.以危害他人的人身安全和制造公众心理恐慌的方式,实施恐怖活动的犯罪,包括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绑架罪,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

5.在计算机网络领域实施的恐怖活动犯罪,包括非法侵人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破坏计算机系统罪等。

6.准备和帮助恐怖活动的犯罪,包括传授犯罪方法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等。

(三)利用网络进行恐怖活动涉及的相关罪名及法律依据

1.利用网络部署和协调恐怖活动、招募、培训恐怖主义分子并对恐怖主义提供融资。涉及罪名: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资助恐怖活动罪,洗钱罪。

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二十条、第一百九十一条。

2.利用网络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涉及罪名: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3.利用网络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涉及罪名: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九条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4.利用网络诽谤他人,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涉及罪名:诽谤罪。

法律依据:《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5.利用网络传授恐怖活动犯罪方法的。涉及罪名:传授犯罪方法罪。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

【传授犯罪方法罪】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6.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的网络恐怖活动犯罪中,涉及到侵犯相关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涉及罪名 :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二百八十六条。

(四)利用网络进行恐怖活动涉及的相关违法名称及法律依据

1.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2.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虚假危险物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三)项

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3.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九条

(一)违反国家规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危害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

刊载名族歧视、侮辱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七条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或者在出版物、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刊载民族歧视、侮辱内容的。

5.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传播违法信息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

1、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2、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3、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二、打击恐怖犯罪相关法律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为了加强反恐怖工作,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特就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作如下决定:

一、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坚决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严密防范、严厉惩治恐怖活动。

二、恐怖活动是指以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为目的,采取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以及煽动、资助或者以其他方式协助实施上述活动的行为。

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集团。

恐怖活动人员是指组织、策划、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和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

三、国家反恐怖工作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和指挥全国反恐怖工作。

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依法做好反恐怖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以及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

四、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由国家反恐怖工作领导机构根据本决定第二条的规定认定、调整。

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公布。

五、国务院公安部门公布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时,应当同时决定对涉及有关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的资金或者其他资产予以冻结。

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对于涉及国务院公安部门公布的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的资金或者其他资产,应当立即予以冻结,并按照规定及时向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和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平等互惠原则,开展反恐怖国际合作。

七、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冻结涉及恐怖活动资产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制定。

八、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选录

第一条 〔资助恐怖活动案(刑法第一百二十条之一)〕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应予立案追诉。

本条规定的“资助”,是指为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筹集、提供经费、物资或者提供场所以及其他物质便利的行为。“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包括预谋实施、准备实施和实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选录

第四条任何组织和个人进行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本法所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指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下列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一)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二)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三)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

(四)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

(五)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选录

第八条 下列行为属于《国家安全法》第四条所称“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

(一)组织、策划或者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恐怖活动的;

(二)捏造、歪曲事实,发表、散布文字或者言论,或者制作、传播音像制品,危害国家安全的;

(三)利用设立社会团体或者企业事业组织,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

(四)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

(五)制造民族纠纷,煽动族分裂,危害国家安全的;

(六)境外个人违反有关规定,不听劝阻,擅自会见境内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或者由危害国家安全行为重大嫌疑的人员的。

《刑事诉讼法》选录 第二十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

(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

(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第三十七条 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上述案件,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

第六十二条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二)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

(三)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

(四)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五)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采取保护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第七十三条 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适用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第八十三条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第一百四十八条 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第二百八十条 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公安机关认为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应当写出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应当提供与犯罪事实、违法所得相关的证据材料,并列明财产的种类、数量、所在地及查封、扣押、冻结的情况。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扣押、冻结申请没收的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暴力恐怖案件均与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有直接关系,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依法惩处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防止暴力恐怖案件的发生,根据《刑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现就依法办理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正确把握办理案件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全面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动机,主观目的、客观行为和危害后果,正确把握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的界限,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及时、全面收集、固定证据。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特大、敏感案件,坚持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做到既准确、及时固定证据、查明事实,又讲求办案效率。

(二)坚持宽严相济、区别对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处理,要结合主观恶性大小,行为危害程度以及在案件中所起的作用等因素,切实做到区别对待,对组织、策划、实施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骨干成员、思想顽固、罪行重大、危害严重的,利用宗教教职人员身份实施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的,以及曾因实施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受到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又实施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的,要依法从重处罚,对情节较轻、危害不大、未造成严重后果,且认罪悔罪的初犯、偶犯、受裹胁蒙蔽参与犯罪、在犯罪中作用较小,家属明确表示愿意做教育工作的,以及其他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可以免予刑事处罚的,按照“教育为主,管教结合”的原则,采取教育转化等措施矫正挽救。

(三)坚持执行宗教、民族政策,要严格区分宗教极端违法犯罪与正常宗教活动的区别,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宗教、民族政策,保护正常宗教活动,维护民族团结,严禁歧视信教群众和少数民族群众,严禁干涉宗教信仰自由,尊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格尊严、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力争使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处理过程成为打击、分化“三股势力”的过程,成为促进宗教和谐发展,各民族团结的过程,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坚持政治问题非政治化处理,除极少数与境外“三股势力”有直接联系的犯罪分子,以及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目的明确、煽动分裂国家罪行严重等不属于普通犯罪的犯罪分子,以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定罪外,对于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原则上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定罪处罚,对于其他可以作为普通犯罪处理的,原则上以普通犯罪罪名定罪处罚。

二、准确认定案件性质

(一)以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为目的、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以煽动分裂国家罪定罪处罚:

1、组织、纠集他人、宣扬、散布、传播宗教极端思想的;

2、出版、印刷、复制、发行载有宣扬宗教极端思想内容的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或者制作、印刷、复制载有宣扬宗教极端思想内容的传单、图片、标语、报纸的;

3、通过建立、开办、经营、管理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群组、聊天室、网络硬盘、手机应用软件等,或者利用手机、移动存储介质、电子阅读器等登载、张贴、复制、发送、播放、演示载有宗教极端思想的图书、文稿、图片、音像制品宣扬、散布、传播宗教极端思想的;

4、制作、编译、编撰、编辑、汇编或者从境外组织、机构、个人、网站直接获取载有宣扬宗教极端思想内容的图书、文稿、图片、音像制品等,供他人阅读、观看、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传播的;

5、设计、生产、制作、销售、散发含有宗教极端思想内容的标识、标志物、徽章、服饰、器物、纪念品的;

6、以其他方式宣扬宗教极端思想的、不具有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目的,实施上述行为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以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定罪处罚。

(二)通过宣扬宗教极端思想,招募、发展组织成员、发起、建立恐怖活动组织或者以从事恐怖活动为目的的训练营地,或者在恐怖活动组织成立以后,利用宗教极端思想控制组织成员,指挥组织成员进行活动的,以组织、领导恐怖组织罪定罪处罚,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其训练,出境或者组织、策划、煽动、拉拢他人出境的,以参加恐怖组织罪定罪处罚,出境或者组织、策划、煽动、拉拢他人出境,但没有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其训练的目的的,以实施的具体犯罪行为定罪处罚,为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行为提供或者煽动他人提供资金、物资、场所的,以资助恐怖活动罪定罪处罚。

(三)通过收取宗教课税募捐,为宗教极端犯罪活动筹集资金的,以相应犯罪的共同犯罪定罪处罚;构成资助恐怖活动罪的,以资助恐怖活动罪定罪处罚。

(四)明知图书、文稿、图片、音像制品、移动存储介质、电子阅读器中载有宣扬宗教极端思想、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内容,而提供仓储、邮寄、投递、运输、传输及其他服务的,以煽动分裂国家罪的共同犯罪定罪处罚。

虽不明知图书、文稿、图片、音像制品、移动存储介质、电子阅读器中载有宣扬宗教极端思想、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内容,但出于营利或其他目的的,违反国家规定,予以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传播或者提供仓储、邮寄、投递、运输、传输等服务的,按照其行为所触犯的具体罪名定罪处罚。

(五)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群组、聊天室、网络硬盘、手机应用软件等的建立,开办、经营、管理者明知他人散布、宣扬的是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宗教极端思想,允许或者放任他人在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群组、聊天室、网络硬盘、手机应用软件上发布的,以煽动分裂国家罪的共同犯罪定罪处罚。

(六)以“异教徒”、“宗教叛徒”等为由,随意殴打、迫逐、拦截、辱骂国家工作人员、爱国宗教人士和其他人员、扰乱社会秩序,情节恶劣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实施上述行为过程中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

(七)通过宗教极端活动传授、传播暴力恐怖或者其他犯罪技能、经验,依法不能认定为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以传授犯罪方法罪定罪处罚,为实现所教唆的犯罪,教唆者又传授犯罪方法的,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八)对实施本意见规定行为但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治安管理、宗教事务管理以及互联网、印刷、出版管理等法律、法规、予以行政处罚或进行教育、训诫、责令停止活动,对其持有的载有宗教极端思想内容的物品依法予以收缴。

(九)对虽接受他人宗教极端思想宣传,煽动或者个人阅读、浏览、观看、收听、非法持有载有宗教极端思想内容的图书、文稿、图片,音像制品及移动存储介质、电子阅读器等,但没有传播其他犯罪行为,或者出于狭隘的宗教,民族情绪或轻信谣言,错误理解党和国家宗教政策,发表错误言论,但没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不以违法犯罪论处,采取教育转化等措施矫正挽救。

三、明确认定标准

(一)宗教极端思想,是指歪曲宗教教义,宣扬“宗教至上”、“迁徙敁怪战”、“消灭异教徒”,“建立政教合一的哈里发国家”等,主张、煸动以暴力等极端手段,破坏现有法律秩序、危害他人生命和公私财产的思想。

(二)对涉案宣传品的内容由公安机关全面审查并逐一标注或者摘录,与扣押、移交物品清单及涉案宣传品原件一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因涉及宗教专门知识或者语言文字等原因无法自行审查的,可商请宗教、民族、新闻出版等部门提供审读意见,经审查后与涉案宣传品原件一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需要对涉案宣传品出版、印刷、制作、发行的合法性做出鉴定的,由公安机关委托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出具鉴定意见,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全面审查作为证据使用的涉案宣传品的内容,对公安机关审查意见,有关部门审读意见认识、理解有分歧的,应及时沟通,必要时报请上级协调。

(三)对是否“明知”的认定,应当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坚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以行为人实施的客观行为为基础,结合其一贯表现,具体行为、程度、手段、事后态度,以及年龄、认知和受教育程度、所从事的职业等综合判断。曾因实施该违法犯罪行为受到行政、刑事处罚,或者被责令改正后又实施的,应当认定为明知,其他共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他知情人供认、指证,行为人不承认其主观上“明知”,但又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依据其行为本身和认知程度,足以认定其确实“明知”或者应当“明知”的,应当认定为明知。

四、依法确定管辖问题

(一)对利用宗教实施违法犯罪的案件,一般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管辖,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也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对案件管辖有争议的,可以由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情况特殊的,上级公安机关可以指定其他公安机关管辖,跨省、区、市以及涉外案件需要指定管辖的,由公安部指定管辖。

(二)上级公安机关指定下级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由侦查该案件的公安机关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需要移送审查起诉的,由侦查该案件的公安机关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三)人民检察院对于审查起诉的案件,按照《刑事诉讼法》的管辖规定,认为应当由上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同级其他检察院起诉的,应当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检察院。

五、加强协作配合

(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要充分评估办案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加强与宣传,外事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慎重选择起诉、审理、宣判时机,按照内外有别、适时、适度的原则,提前研究宣传报道方案,正确引导舆论。加强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工作的有机衔接,充分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依法打击犯罪,制止非法活动。

(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办案中要坚持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对于疑难、复杂案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共同就案件定性以及证据收集等方面进行沟通协调,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符合批捕、起诉条件的,要依法尽快予以批捕、起诉;对于确需补充侦查的,要制作具体、详细的补充侦查提纲。人民法院要加强审判力量,准确定性,以利案件处理取得最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各地公安机关以及公安机关内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对需要异地公安机关协作的,委托地公安机关应当办理有关法律手续,协作地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高效完成有关协查、追逃、调查取证等工作

公安机关办理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2012年8月1日公通字[2012]37号)

第一条 为明确公安机关办理恐怖活动犯罪案件职责,规范办案程序,加强协作,及时有效打击恐怖活动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恐怖活动犯罪案件是指以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为目的,采取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害、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犯罪案件,以及煽动、资助或者以其他方式协助实施上述活动的犯罪案件。第三条 根据公安机关各有关业务部门机构设置及办案力量等实际情况,涉及新疆“三股势力”的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由反恐怖部门管辖。涉及国际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由反恐怖部门协助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地(市)级及以下公安机关未设反恐怖部门的,由承担反恐怖职责任务的部门管辖、办理,并要逐级向省级公安机关反恐怖部门报告案件办理情况。

涉及其他犯罪集团或个人的恐怖活动犯罪案件,仍由相关业务部门按照现有分工管辖。

第四条 侦察部门办理恐怖活动犯罪案件时,发现涉及其他犯罪活动的,应当及时通报有关业务部门;需要移送有管辖权的业务部门的,应当及时移送;发现涉及国际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的,应当及时通报国家安全机关;需要移送国家安全机关的,应当及时移送。

侦察部门在办理其他刑事案件时,发现涉及恐怖活动犯罪的,应当及时通报有关业务部门;需要移动有管辖权的业务部门的,应当及时移送。

第五条 对有犯罪现场的爆炸、放火、投放危险物质、劫持航空器等涉嫌恐怖活动犯罪的案件,刑事侦察等业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先期开展侦察,反恐怖部门应当及时掌握情况。案件性质确定为恐怖活动犯罪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三条的规定确定管辖。

第六条 在办理恐怖活动犯罪案件过程中,技术侦察、网络安全保卫等业务部门应当根据案件侦察工作需要和管辖业务部门的请求,按照有关程序规定及时采取技术侦察、网络侦察等措施。

对利用互联网、电话等教唆实施恐怖活动犯罪,传授恐怖活动犯罪方法,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技术侦察、网络安全保卫等业务部门应当在及时搜索、固定犯罪证据的基础上,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封堵删除有害信息。

第七条 公安部负责协调指挥办理跨国、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恐怖活动犯罪案件,以及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重特大恐怖活动犯罪案件。

省级公安机关负责协调指挥办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跨市(地、州、盟)的恐怖活动犯罪案件。

第八条 对涉及新疆“三股势力”的恐怖活动犯罪,犯罪地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立案侦察。如遇语言不通或者其他侦察困难情形,可以请求有关地方公安机关派员给予协助配合。如遇特殊情况,需要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的,由公安部反恐怖部门协调解决。

第九条 办理恐怖活动犯罪案件需要异地公安机关协助采取强制措施的,立案地公安机关应当办理有关法律手续,有关地方公安机关应当积极予以协助。第十条 跨区域实施的恐怖活动犯罪案件,应当由立案地公安机关统一组织实施案件办理工作。多个地方公安机关立案侦察的,必要时由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一个地方公安机关管辖。

第十一条 在上级公安机关作出指定管辖决定前,原立案地公安机关不得停止侦察。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的公安机关,不得自行将案件移送其他公安机关管辖。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部分:“反恐处突”现场处置 及相关法律依据

在突发的恐怖活动犯罪现场,公安机关可以视情迅速实施以下措施:

一、管制措施

(一)实施现场管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十七条第一款、《公安机关警戒带使用管理办法》第五条等有关规定,封闭中心区域,设置警戒带、隔离设施等,划定警戒区和新闻采访区,隔离围观人员。

法律依据: 《人民警察法》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五十条

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公安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1)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

(2)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控制;

(3)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4)加强对易受冲击的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在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附近设置临时警戒线;

(5)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必要措施。《公安机关警戒带使用管理办法》

第五条: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时,可以根据现场需要经公安机关现场负责人批准,在下列场所使用警戒带:

(一)警卫工作需要;

(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的场所;

(三)治安事件的现场;

(四)刑事案件的现场;

(五)交通事故或交通管制的现场;

(六)灾害事故的现场;

(七)爆破或危险品实(试)验的现场;

(八)重大的文体、商贸等活动的现场;

(九)其他需要使用警戒带的场所。

(二)实施区域性交通管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十五条,封闭进入中心区域的路口,在封闭区域外围放置交通管制牌、反光锥筒,实施限制通行的交通管制措施,同时实施路口封控、远端分流。

法律依据: 《人民警察法》

第十五条 县级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和区域,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可以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

第五十二条 遇有雾、雨、雪等恶劣天气、自然灾害性事故以及治安、刑事案件时,交通警察应当及时向上级报告,由上级根据工作预案决定实施限制通行的交通管制措施。

第五十七条 交通警察遇到正在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或者根据指令赶赴治安、刑事案件现场时,应当通知治安、刑侦部门,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以下先期处置措施:

(一)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控制违法犯罪嫌疑人;

(二)组织抢救伤者,排除险情;

(三)划定警戒区域,疏散围观群众,保护现场,维护好中心现场及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确保现场处置通道畅通;

(四)进行现场询问,及时组织追缉、堵截;

(五)及时向上级报告案件(事件)性质、事态发展情况。

(三)人员管制。根据《人民警察法》、《居民身份证法》、《公安机关警戒带使用管理办法》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处置紧急治安事件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可以查验现场人员身份证件和随身携带的物品,查验证件,盘问、检查和阻止在事件现场进行录音、录像、拍照、采访、报道、演讲等活动。

法律依据: 《人民警察法》

第九条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

(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

(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

(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

(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五条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

(一)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

(四)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五)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分别不同情形,采取措施予以处理。所谓“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主要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主要分别以下不同情形,采取不同措施予以处理:(1)对于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暴力抗拒人民警察依法查验居民身份证的,可以妨碍公务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对于构成治安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处罚;(3)对于有违法犯罪嫌疑而身份仍然不明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对其继续盘问;(4)对于在管制现场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等。

《公安机关警戒带使用管理办法》

第七条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使用警戒带设置警戒区时,在场人员应当服从人民警察的指令,无关人员应当及时退出警戒区;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跨越警戒带、进入警戒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处置紧急治安事件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办发[1994]5号)

第五条 在处置紧急治安事件时,可以采取下列现场管制措施:

(一)封闭现场相关地区,未经检查批准,任何人不得进入;

(二)设置警戒线,划定警戒区域;

(三)实行区域性交通管制;

(四)查验现场人员身份证件,检查嫌疑人员随身携带的物品;

(五)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在事件现场进行录音、录像、拍照、采访、报道、演讲等活动。

(四)守护重点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条等有关规定,加强对易受冲击的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在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附近设置临时警戒线。

二、强制性措施

(一)对超过限定时间仍滞留现场、强行冲越警戒线的现场无关人员,经警告无效的,根据现场情况,依法可以使用驱逐性警械强行驱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第七条 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1)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2)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3)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4)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5)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6)袭击人民警察的;(7)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

第二十三条

公安民警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所列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公民人身安全等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喷射器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二)对经强行驱散仍拒不离去的人员或者进行煽动的人员及对破坏、冲闯警戒带或擅自进入警戒区的,经警告无效,选择有利时机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第八条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拘留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公安机关警戒带使用管理办法》

第九条 对破坏、冲闯警戒带或擅自进入警戒区的,经警告无效,可以强制带离现场,并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第1款第4项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

(三)对非法携带的武器、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和用于非法宣传、煽动的工具、标语、传单等物品,可以扣押、收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十一条:办理治安案件所查获的毒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赌具、赌资,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以及直接用于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应当收缴,按照规定处理。

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追缴退还被侵害人;没有被侵害人的,登记造册,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

第八十九条: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对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可以扣押;对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财产,不得扣押,应当予以登记。对与案件无关的物品,不得扣押。

对扣押的物品,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二份,由调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给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备查。

对扣押的物品,应当妥善保管,不得挪作他用;对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按照有关规定处理。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及时退还;经核实属于他人合法财产的,应当登记后立即退还;满六个月无人对该财产主张权利或者无法查清权利人的,应当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

(四)盘问、检查,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特殊情况下,可以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第九条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

(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

(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

(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

(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对于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对于不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经继续盘问,公安机关认为对被盘问人需要依法采取拘留或者其他强制措施的,应当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作出决定;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不能作出上述决定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

《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

第七条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表明执法身份后,可以当场盘问、检查。

未穿着制式服装的人民警察在当场盘问、检查前,必须出示执法证件表明人民警察身份。

第八条 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1)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2)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3)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4)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八十七条 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

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第八十八条 检查的情况应当制作检查笔录,由检查人、被检查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被检查人拒绝签名的,人民警察应当在笔录上注明。

(五)使用警械和武器。为制止严重违法犯罪活动的需要,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规定可以对违法犯罪嫌疑人使用警械和武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第十条 遇有拒捕、**、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

第十一条 为制止严重违法犯罪活动的需要,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警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第七条 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三)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

(四)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五)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六)袭击人民警察的;

(七)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

第九条 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一)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二)劫持航空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

(三)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四)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犯罪的;

(五)破坏军事、通讯、交通、能源、防险等重要设施,足以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紧迫危险的;

(六)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

(七)国家规定的警卫、守卫、警戒的对象和目标受到暴力袭击、破坏或者有受到暴力袭击、破坏的紧迫危险的;

(八)结伙抢劫或者持械抢劫公私财物的;

(九)聚众械斗、**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十)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十一)在押人犯、罪犯聚众骚乱、**、行凶或者脱逃的;(十二)劫夺在押人犯、罪犯的;

(十三)实施放火、决水、爆炸、凶杀、抢劫或者其他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跑的;

(十四)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十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六)拘留。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拘留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青少年暴力犯罪与暴力亚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篇6

一、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可定义为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 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美国学者C.R.赖斯在1959年发表的《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提出的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之一:解释与规定。即大众传播并不是单纯的“告知”活动, 它所传达的信息中通常伴有对事件的解释, 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其含义与拉斯韦尔的“社会协调”及施拉姆的“决策”、“教导”是一致的。

拉扎斯菲尔德提出大众传播有着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一般来说都是表层的信息和较为娱乐通俗的信息, 受众在获得这些信息的过程中往往失去甚至是降低了自我参与实际社会的热情, 满足于听、读、看, 认为在接受信息的同时, 加以简单的思考就是在参与社会实践。若任这种麻醉作用泛滥, 会不知不觉地使受众失去社会行动力, 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最终伤害的是整个社会的肌理。

二、暴力信息的来源

(一) 电视新闻

在所有媒介之中, 青少年与电视媒体的接触较多, 可称为“在电视中长大的一代”。在二十多年前, 美国的研究者估计, 一般儿童到16岁时在电视机前度过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坐在教室里学习的时间, 并且已经从电视上目睹了超过1.3万个杀人事件, 没有证据表明这个数字有所下降。日本NHK有一项更加具体的调查:儿童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上课时间为15000小时, 而他们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看电视的时间却高达18000—24000小时。在最近的一个调查中估计, 一个美国儿童在成年前会在电视机上看到超过10万个暴力情节和2万起杀人事件。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和父母变成了陪伴他们更多的电视媒介, 电视媒介所传达的暴力信息也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实际上很多的新闻媒体对那些针对妇女和儿童暴力的报道并没有被用来教育公众, 而是用于吸引和娱乐公众。节目噱头的着重刻画在获得收视率的同时, 也同样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二) 暴力美学、犯罪电影

暴力美学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理解。狭义上的暴力美学指在中国香港发展成熟的一种艺术区位和形式探索。它的内涵是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 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炫目的程度, 忽视或弱化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果。广义的暴力美学主要特点是展示攻击性力量, 展示夸张的、非常规的暴力行为。

(三) 影视剧作品

许多影视剧作品也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暴力信息的传播, 当然, 同样是以弱化社会规范功能而突出其他艺术效果为前提的。像曾经风靡的《流星花园》、《斗鱼》这一类的青春偶像剧, 都包含了许多的暴力信息, 其中的打斗、凶杀情节, 还有武侠片中的江湖义气、救世主的心态以及历史剧中出现的皇宫、妓院、后宫争斗等, 都透露着浓烈的暴力信息。

三、暴力信息的影响力及其因素分析

(一) 青少年对暴力信息的人内传播

指的是个人接受外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青少年在接触了各种暴力信息之后, 通过人内传播处理信息后可能产生两个效果, 一个是模仿, 另一个是警醒。暴力信息具有刺激性和新奇性, 促使青少年有意或者无意地去模仿其中的任务、情节及其他行为方式, 从而产生错误的道德行为;而另一部分青少年能够正确地处理暴力信息, 从而以它为反面教材对自己进行教育说服, 起到警醒的作用。

(二) 暴力信息影响力的不同观点

1. 负面影响。

(1) 传染效应。传染效应这一概念出自经济学, 指的是货币危机在国际社会中的一种扩散现象。暴力信息传播也如同传染效应一般成为连锁性青少年暴力事件的导火索。近年来, 美国校园里的枪声此起彼伏。1999年4月20日, 两名16岁的中学生在科罗拉多州的特尔顿市拜恩中学持枪射击, 致13人死亡、23人重伤;一星期后, 一名15岁的学生在亚特兰大市郊区的一所中学射杀了4名同学;2000年2月29日, 在底特律市莫里斯山小镇上, 一名6岁的女孩被同班一名7岁的男孩开枪杀死;2000年5月11日, 亚利桑那州一名12岁的学生与警察展开枪战;2000年5月23日, 一名佛罗里达州沃斯湖中学的学生开枪杀死老师……暴力信息的传染效应相当可怕。

(2) 盲目模仿效应。当媒体描述的行动被某些人认为是好的想法并加以模仿时, 传染效应就产生了。例如1997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校园枪击案, 在相隔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发生了三起校园枪击案, 这些少年罪犯们从不同的渠道接触到了暴力信息, 或者是通过新闻报道了解了他人的犯案过程, 因而进行了有意识的模仿。2012年7月20日,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举行的《蝙蝠侠3》首映现场, 有一名男子对剧院的观众进行了扫射, 造成10人死亡。之后, 有人被其母亲发现并举报, 他准备在《暮光之城4:下部》的首映式上如法炮制一场枪击案。这就是青少年对暴力信息的盲目模仿效应, 是犯罪者在暴力行动上的一种复制行为。

(3) 错误引导。第一, 青少年的价值观被扭曲异化。在一些记录破案的警匪片中, 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渠道谋取不义之财, 过着富豪的奢侈生活。判断力不强的青少年就很容易受到这种财富的吸引, 追求另类,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另外, 在一些综艺节目中, 主持人大谈特谈品牌的精致和所谓的品位, 宣传消费奢侈品等行为扭曲了青少年的价值观念, 对于青少年树立价值观也起到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第二, 道德行为模式的建立错误。青少年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暴力信息的传播和吸收对他们观念的形成影响巨大。很多警匪片把犯罪分子塑造得神通广大、风流倜傥、义薄云天, 误导了青少年崇尚义气、拉帮结派, 模仿影视作品中的团伙称号等, 进行打架斗殴、抢偷敲诈, 从而对社会治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 犯罪技能的培训。纪实类的节目对作案细节的再现, 对有关“作案策划、杀人灭口、逃窜流亡”描述得生动详细, 透露了很多的作案过程和细节, 成了一本犯罪指南, 青少年在观看时, 不自觉“学习”到了犯罪的“本领”。

2. 正面影响。

(1) 警醒。在获得暴力信息之后, 青少年自己对信息进行了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的吸收。有一部分青少年能够在吸收了大众传媒传播的暴力信息之后, 用自己原有的正确、正义的价值观来批判此暴力信息, 并且对自己产生一种暗示和警醒的意识, 这种意识促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避免自己产生负面的情绪和不当的行为, 达到了暴力信息的警醒作用

宣泄暴力情绪和分散暴力。有一部分专家认为, 暴力电影所传达出来的暴力美学并不能够诱导人们进行暴力犯罪, 而是在暴力电影上映的时候, 大脑中的暴力情绪在观看电影时得到了宣泄, 从而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将这种暴力情绪付诸行动。

(2) 心理学家解释, 血腥、暴力的场面转移了人们的暴力情绪, 短期内暴力场面会让人的侵略性增强了, 但是当人们走进现实, 因为暴力的情绪得到释放, 反而不愿意去找事了, 暴力就被分散了。

(三) 决定暴力信息影响力的因素分析

暴力信息所产生的并不是一边倒式的影响, 而是有着不同的正负两面。这种正反两面极端的影响的决定因素又是什么?同样的年纪, 不同的行为方式又是如何产生的?在对湖南长沙少管所的青少年进行访谈之后, 提出了三个决定暴力信息影响力的决定因素。

1. 访谈内容简述。

在湖南长沙少管所对20名青少年进行简单的提问采访, 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 整理之后的结果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到, 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暴力电影, 在访问过程中90%的孩子都表示曾经对《古惑仔》里的陈浩南、《流星花园》里的道明寺等角色有着很大的兴趣, 认为那样的斗殴砍杀是很帅气的事情, 并且也效仿电影里同其他的同伴称兄道弟, 万事以义气为重, 最终在义气的蒙蔽下同伙他人犯罪。在家庭方面, 父母外出务工或者是父母有赌博、嗜酒等不良嗜好的家庭比例也较高, 这样的家庭对青少年的成长明显是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厌恶学习、沉迷网络有着相当大的比例, 这说明学校教育背景对青少年规范道德行为的形成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2. 三个决定暴力信息影响力的因素。

根据上面的小范围调查, 再加上对其他相关文献和书籍的参考和分析, 提出三个决定暴力信息影响力的因素, 分别为: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同辈群体背景。

(1) 家庭背景。家庭的日常生活、父母的品格、特性、行为方式都可能在孩子的思想深处留下深深印记, 使孩子逐渐形成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看法。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幸福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认知和价值观的建立有着积极的作用, 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吸收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暴力信息时, 能够用自己的判断力来批判那些不道德行为和暴力行动, 为自己的行为作修正, 避免类似的事情在自己的身上发生。

没有父母的管教和约束, 因父母服刑或离异而愤世嫉俗、玩世不恭;或在父母的赌博、酗酒等恶习的直接影响下, 青少年在思想上种下了犯罪的种子, 加上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无法对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暴力信息进行正确的处理, 从而在暴力信息的诱导下进行犯罪。

(2) 教育背景。随着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 许多儿童在较小的年纪就进入学校学习, 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与学校教育的紧密性又提升了一个台阶。一个好的受教经验对青少年的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成绩不如意的学生被划归到所谓的“坏学生”行列时, 他们便开始接受各方面给予的进行不同程度的软暴力。自尊心极强的青少年, 在“坏学生”这个异端化的名词面前产生了极强的叛逆心理, 开始逃学甚至是辍学, 失去了学校的禁锢, 过早地踏入社会, 他们便开始在各种暴力信息的诱导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 同辈群体背景。同辈群体指的是在背景、地位、年龄、志趣等方面有着很多重叠的人。该群体的成员常常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关系较为紧密的小群体, 一同从事一些活动, 他们对事物有着共同的意见和价值观。

带有黑社会性质的青少年犯罪团伙就是一种是同辈群体, 这样的群体在价值观和自我认识方面都有缺陷, 因此群体内所传达的错误价值观驱使他们进行一些违法的行为, 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同辈群体背景决定了群体成员的道德行为。

四、暴力信息传播的建议措施

针对减少青少年犯罪, 提高青少年对于大众传播中出现的暴力信息的判断力和免疫力, 有三条建议性的措施。

(一) 运用主流文化进行正确引导

暴力电影代表的是一种亚文化, 我们必须采用正确的方式让青少年接受主流文化, 正确引导青少年的行为。

(二) 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干预

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干预, 从偏执走向平和。青少年发育期间心理变化快, 容易迷茫, 分不清多元的价值观。一个人烦恼或者通过其他媒介寻求安慰并不能够解决问题, 而是更加容易在这种探索中受到某些传媒的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成年人对其进行心理的沟通和干预, 扭转其偏执和叛逆情绪, 通过这种方式消除青少年在叛逆时期的迷惘和矛盾。

(三) 加强青少年自我组织的引导规范

加强青少年自我组织的引导规范, 从个人走向健康的群体。青少年的某些心理特征很容易使他们排斥主流社会团体, 走向个人封闭或成立自己的非主流团体。做好青少年自我组织的引导是避免青少年走向非主流团体的重中之重, 拥有一个健康的同辈群体背景是青少年能够健康发展、完成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Curt R.Battol, Anne M.Batrol.犯罪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

[2]凤四海.恐怖主义与打杂红传媒:心理学的角度[J].中国报业, 2012 (5) .

[3]申存慧.犯罪青少年的社会化基础[J].中国青年研究, 2005 (5) .

上一篇:在工贸总公司2004年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法治扶贫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