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发展

2024-09-18

关注发展(精选12篇)

关注发展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大家好!

一年一度的聚会, 我们又相聚在这里。住宅设施委员会之所以能够发展得这么好, 就是因为拥有很强的凝聚力。我们的委员会有几个特点:一是规格高、领导重视程度高;二是阵容强, 能够把业内顶尖的知名企业都邀请过来;三是内容实在, 每次年会都有着丰富的内容, 能够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并且还能提出新的课题。

厨卫应该说是住宅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我国的房地产业历史虽然只有一、二十年, 但发展却很快。目前, 住宅约占房地产业的70-80%, 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80-90%, 而住宅的核心就是两房, 我们不但要研究两房的政策、发展趋势, 还要研究其中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问题, 如污染的问题、标准的问题、模数的问题。现在已经出台了许多标准, 委员会和各地的建设部门、行政部门、专家一起来研究关于标准编制的问题, 非常实用, 对行业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这次年会举办得也正合时宜, 今年的国际金融风暴到底能够对国际的金融和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有的是灾难性的, 例如对欧美国家的分析;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沿海发达地区, 特别是广东一带的出口业、制造业、玩具业、服装业, 大量的企业停工、工人失业, 厨卫也是制造业的一部分。那么, 影响到底有多大, 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分析形势、研究我们需要的应对策略, 使厨卫在整个住宅设施行业、在房地产行业做出新的贡献。

房地产业要实实在在的发展下去, 就要被广大业主接受,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的业主主要分两大类, 一是建筑商、开发商, 我们要研究适合他们的建筑图集, 我们的模数标准也要与之匹配, 还包括生态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二是将来使用住宅的业主, 他们是否满意、是否愿意使用我们的产品, 他们有什么问题和要求, 这也是我们所关注的, 更是需要了解的。

全国两会闭幕以后, 各地、各部门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而住宅是民生的重要部分。我相信通过这次年会, 大家将会对形势的发展看得更清晰, 对国家的政策领会得更准确, 对我们自己所从事行业的信心更坚定, 我们的事业也一定会在这次应对危机中找到更好的发展机遇。

最后, 预祝本次年会成功, 预祝各企业有更大的发展, 谢谢大家!

关注发展 篇2

(北京市顺义区石园北区幼儿园 杨海君)

担任园长职务已4年,我一直在追求成为一名有思想的领导者。近年来,我坚持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把管理中感触最深的行为记录下来,为的是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专业敏感度,同时也为了记录自己管理过程的足迹,不断调整自己的管理思路与行为,不断提升自身的实际管理能力。每当回味以前的案例我都会产生新的认识,一点一点地认识管理、感悟管理,同时让我感受到职业的魅力,享受到工作的快乐。总结以往的经验,我一直坚持着尊重人、关注人、培养人、发展人的管理理念。

1.尊重人从了解教师做起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影响这个人的力量。而人内心最深处的需要是价值和尊严,管理者一定要从内心深处给予教师最大的尊重,甚至包括尊重教师一时犯错误的权利,以维护教师的尊严。但尊重之后,还要有帮助,就是要最大可能地帮助每一位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我价值,从而提升其做人的尊严感。要实现这点,表面、肤浅的沟通无法做到,需要平时细致人微的观察,需要沟通中耐心地倾听和同感地表达。所以,无论多忙,我都不放弃和教师在一起的机会,也不拒绝任何教师想和我谈心的愿望。

管老师是刚刚转岗到幼儿园的一名保育员,原来从事中学英语工作。一天早晨我刚上班就接到她的电话,想请假去平谷接昨晚出工伤事故的爱人回家疗伤。下午返园后她向我倾诉了自己的苦恼:“我昨天晚上听后手都抖了,我当时就想去.又担心没有公交车,作为妻子我必须了解他的情况。”“我每天下班先买菜,然后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我爱人每天晚上8点多钟才回来,吃完饭就困了。”“我几次想跟您提给我换一个只干活不用动脑筋的岗位,但第二天一上班就忍住了。”

我听了很感动,不由得走近她与她坐在一起,由衷地说:“你真是一位贤妻良母,你的丈夫和孩子真幸福。”对于一个家庭,丈夫是一座山,妻子是一条河,我能够从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她对家庭责任的感受。其实倾听教师的诉说也是一种享受,因为教师信任你,才会把自己的感受毫无保留地向你倾诉,我感到每一次沟通都是心灵与心灵的真诚对话。

园长经常要面对两摊工作――人和事,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家都在喊.但我们却习惯了对事不对人的思路,遇到事后总是忽视人的存在。如何先人后事?只有真正走近教师,走近教师的家庭,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以教师为本。

在以后的进班指导中,我关注工作的同时更加关注管老师的生活,了解她的家庭背景、性格爱好。原来.她的爱人长期出差,上小学的孩子没有人照顾,中午要为孩子做饭;老母亲长期卧床不起,周末需尽一下孝心:对自己的老本行还不放弃,经常参加北京市英语联谊会:对转岗到幼儿园从事保育员上作感到面子不好看,并从心里看不起保育员工作。通过了解可以看出,管老师是一位热爱生活、对工作认真的人,只是来到幼儿园后未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我与班子成员一起寻找其闪光点并当面给予肯定:“你今天的衣服穿起来显得真年轻!”“你看,今天孩子们都追着与你说话,知道什么原因吗?是你和孩子们坐在一起活动,缩短了与孩子的距离。”慢慢地,我与管老师拉近了心理距离,而管老师也悄悄改变着,她的服饰从制服改为颜色鲜艳的便服了.与孩子们说话亲切了,班内的工作积极参与了。管老师逐渐融人到了幼儿园集体中,从她脸上荡漾的笑容就能看出.她已经在大家的肯定与鼓励中体验到了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的快乐。

2.关注人从关心教师生活着眼慢慢走进教师,我才真正理解了教师。教师们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她们舍小家顾大家的敬业精神,她们想做好工作的迫切心情……这些往往影响着她们成长的方向、工作的成效。于是,我在管理中尝试不针对人或事,而是从教师的幸福和幼儿的发展出发不断调整管理策略。

“教师也是母亲,作为母亲也想参加孩子班级的新年庆祝活动。作为孩子,多想同其他小朋友一样让母亲陪同自己庆祝新年啊。但作为幼儿教师,她不能因为自己的.孩子而放弃班级的幼儿,为了班级的孩子,只有让自己的孩子失望。”这是在一个班组长会上教师们发出的心声。教师的话提醒我:要关注教师的工作,更要关注教师的家庭。我当即在会上宣布:今年的新年庆祝活动,分三个时间段进行,让每位教师母亲都去参加自己孩子班上的活动,也让其他的教师都有机会走进别的班级,体验不同班级的教学风格。

教师作为班级的“家长”,只是班级的几十分之一;但是对于自己孩子来说,却是百分之百。教师为了自己班级的幼儿,放弃作为母亲的责任,多么可敬、可爱的老师们。作为管理者,我及时调整了幼儿园制度,让教师的孩子也能体验亲子活动的乐趣。教师在享受亲情的同时也在分享同伴新年主题的奇思妙想,同时也增强了自我发展的意识。因此,关注教师的情感、关注教师的家庭,就等于关注教师的工作。

3.培养人从研究教师开始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的摇篮,同时也是培养教师的地方,作为园长要善于发现和帮助教师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的增长点。

我园有幸分来一位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本科生,我迫切希望她搞科研,能在课程实施方面有所创新。实习两周后我就问她在课程实施方面有什么想法,准备在哪个方面进行研究。新教师开始很茫然,不知怎么说。思考片刻后回答说:“我最想实施的就是绘画,可是,新生活开始的这段日子,我觉得很迷茫,想拿4年来学到的东西应用在教学中,可在现实中才发现自己的实践经验太少了,在过渡环节时我不知让孩子做什么,当孩子不听我的时候,我不知怎么说。”她的回答令我深思,原来新毕业的她面临着的困惑是这些!她还没有能力把在大学期间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教师还迫切地表达了希望自己进步更快的愿望。要求“快”表明了学习的急迫性、积极性,但同时也隐含着些许急功近利的心理。而作为管理者,我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我开始反思,对于一个刚毕业的新教师,她最需要园长给予她的是什么呢?应该是园长耐心的等待和对实践的指导。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伴随整个教育职业生涯的终身学习。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这是一个强调过程的“慢”功夫。于是,我安排了最出色的骨干教师与她一起带班,引领她思考日常教育工作,把每日教学工作中感触最深的方面记录下来,一同与她联系同类事件、情景作分析,以小见大、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慢慢帮助她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期末,她把自己的反思笔记整理为成长录――《走出大学校园的我》。在成长录中,她这样写道:对自己的选择我感到幸福,因为在老教师身上有我永远学不够的经验,在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眼里有我一直追求的、永不枯竭的荣耀与幸福。

4.发展人要让教师有事做

关于管理的定义有这样一句最朴实的话:管理就是让人做事并取得成果。园长管理的关键是创造机会,带领、鼓励大家做事,从而成就教师的发展。于是,我在管理中大胆尝试给教师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思考的权利。

全国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计划倡导自下而上地制定计划。经过一年的学习,我园在制定计划时,大胆尝试教研组长带领教师讨论下学期教研计划、管理者再与教研组长一起讨论计划形成的方式:教研组长与本组教师一起寻找困惑――查找相关资料――聚焦问题――组长制定研究框架――全园交流、完善。经过这样反复修改形成了教研组计划。业务园长根据教研组计划再分析整理全园教师聚焦的问题制定全园教研计划。这个过程体现了以教师发展为主体,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真正做到了全园计划来自于教师,实现了协调、支持、服务的管理职能。

关注主体发展 篇3

【教学设计及评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投影显示:体育课中,体育老师设计了一个套圈的游戏。体育老师为了让全班同学能在同一时间公平、合理地参加比赛,因此,设计了以下几种队形。但是不知道哪一种是最公平的,请你帮助体育老师选择一下,并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是正方形的队形最公平,因为它四条边都相等,四面到中心的距离都差不多。

生2:我认为菱形的队形比较公平,说不出理由。

……

生n:我认为圆形的队形最公平,因为好像圆上每一点到中心的距离都相等。

师:老师也赞同这位同学的观点,那圆上每一点到中心的距离是不是真的相等呢?今天我们就来证实一下……

(评析:这一环节在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情景,通过让学生解决一堂体育课中发生的现实问题,来复习正方形、正三角形和菱形的一些特征,同时引出“圆有定长”的特征,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以主人翁的角色,进入教学过程。)

二、创设活动情境,强化学生对学习的过程体验

师:同学们请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纸片,今天我们就从这张圆纸片中找一找圆的特征。

投影出示: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几个问题:

1.把圆对折,再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2.如果换个方向对折,你还能发现什么?

3.量一量折痕,你能发现哪些规律?设想一下,这样的折痕有几条?

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实验结果:

生1:我发现,不管我怎样对折,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点,真是奇怪!

生2:我发现,这样的折痕可以折很多条。

生3:我发现,这些长折痕都相等,这些短折痕也都相等。

……

生4:我还发现,长折痕的长度是短折痕的2倍。

师:同学们请结合你刚才的实验结果,仔细地阅读课本内容,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句用铅笔画出,然后在小组中讨论一下你的发现。

学生阅读课本教学内容后,讨论学习心得。

生1:原来这些折痕相交的一点叫圆的圆心,用字母O表示。

生2:那些长度相等的短的折痕叫作半径,它是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用字母r表示。

生3:那些长度相等的长的折痕原来叫作直径,用字母d表示。

……

生:我们还发现圆的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

师:原来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圆的特征,真聪明!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板书:

教师在黑板上用圆规演示画圆,并指名学生给圆画出半径和直径。

师:同学们,老师黑板上的这个圆的半径与你手上圆的直径相比,你认为谁大?

生:黑板上的圆的半径大。

师:那刚才那同学说,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对吗?

生:不对!

师:如果要使他的说法正确,我们应该给其加个什么条件?书上是怎么说的?

指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本内容。

生:加上“在同一个圆里”。

师: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拿着自己的圆纸片答:我这个圆里的直径就是半径的2倍,因为它们是在同一个圆里。黑板上的圆的直径也是黑板上圆的半径的2倍,因为它们也在同一个圆里。

师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学习也很认真,很细心。圆有一个圆心,用字母O表示;从圆心出发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就是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经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二分之一。

教师板书: d=2r r=

投影出示:找一找,下面线段中,哪些是直径?哪些是半径?

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名板演,并说明理由。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一练”4、5两题。

(评析: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折圆纸片的活动,亲身体会了圆的一些特征。再结合阅读课本内容,相互交流讨论,以及教师的引导和指点,巧妙地掌握了圆各部分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巧妙地运用了语文阅读技巧和数学体验感悟的知识整合,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运用数学原理,体验操作过程,感悟数学真谛

师:现在你能用半径的特点,解释一下体育课中圆形队列最公平的原因吗?

生:因为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因此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是一样的,所以圆形队列对于每位同学来说都很公平。

……

师:不错!同学们的分析都很透彻,很清晰。下面我们就用圆的这些特征来解决一些问题。

教师出示圆规,指导学生感悟画圆的数学原理。

师: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后,会用圆规画圆吗?

生:会!

师:请用圆规在你的纸上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然后,小组讨论圆规画圆的工作原理。通过讨论,你们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动手画圆。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后发言。endprint

生1:我们小组讨论出,画圆时圆规两只脚尖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生2:我们发现,画圆的时候,圆规针脚的一端就是圆的圆心,另一端是用来画圆的。

生3:我们还发现,画圆的时候,针脚的一端不能动,针脚原来是用来做固定用的。

生4:我们小组发现,画圆的时候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也不能改变。

生5:我发现,原来圆的大小与画圆时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有关,我们把脚张得越大,画出来的圆就越大。

生6:不错!我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们还发现画圆时圆的位置,与圆规针脚一端的位置有关,就是和圆心的位置有关。

……

师:现在我真的越来越佩服你们了,原来你们这么有本事,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如此的厉害,你们已经把老师这节课想讲的内容全部找出来了。下面请一位同学,把上面同学们讨论出的几个问题,综合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小结学习内容。

(评析:教师让学生联系圆的特征,结合实践操作,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真正理解了用圆规画圆的工作原理,以及画圆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在学习中,学生运用数学原理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学生感悟数学、认识数学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激发。)

四、创设训练空间,科学、巧妙地展示学习成果

(一)投影出示:圆是一个美丽而普通的图形,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有圆的影子。人们对圆的理解,也有了相当长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就对圆有了“圆,一中同长也”的论断。请你结合我们今天所学的圆的知识,解释一下“一中同长也”的含义。

学生朗读题目后,相互讨论。

生1:我们认为,一中指的是半径,同长是指都相等,所以“一中同长”是指所有半径都相等。

生2:我们不同意他的观点,我们认为一中是指直径。

……

生n:我们认为“一中”是指圆心,因为,圆心在圆的中心,而且只有一个;“同长”是指半径,从圆心出发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师:刚才那位同学分析得很透彻。

(二)投影出示:比一比、赛一赛,哪个小组最厉害!

用d=2r r= 的公式,开展小组口算比赛。例如:A组成员1问:已知直径6厘米,半径几厘米?B组成员1答:已知直径6厘米,半径3厘米;B组成员1问:已知半径10厘米,直径几厘米?A组成员1答:已知半径10厘米,直径20厘米。看哪个小组回答得最快,错误率最低。

学生按次序开展比赛,最后教师小结比赛结果。

(三)请用圆规画大小不同的圆,并要求设计成一幅画。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把学生的作品一一公布在教室展览框内。例:

……

(四)结合课本“练一练”第6题,帮助小林设计画圆方案。(课后作业)

(评析: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使圆的特征和圆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知识点,在无形中得到了落实,而且还巧妙地在数学的学习中融入文言文等相关知识,使数学、语文和美术的知识得到巧妙的整合。这不仅能锻炼学生即时反应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评析】

笔者设计的“圆的认识”一课,是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的个体发展,通过主体化、体验化、合作化、情境化的教学过程,巧妙地落实了该课的知识要点。

一、以学生参与为前提,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体验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学生真正懂得知识产生的原理,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并通过此过程,启迪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就必须让学生动起来,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例如,笔者在设计教学圆的特征时,根据圆的半径是定长的特征,让学生通过对圆纸片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充分体会圆的特征,再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参考课本等方式,更加完整、科学地理解了圆的特征。

二、以学生认知为基础,巧妙安排教学策略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原有的认知与新知识相互作用产生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只有立足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和兴趣,才能激发学习者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在设计本教学过程时,笔者适当地对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进行了调整。把原有“用圆规画圆的环节”调整到教学内容的最后。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圆的半径”的认识,去感悟和理解用圆规画圆的工作原理,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感悟数学、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其次,笔者还巧妙地对语文与数学的知识进行了学科间的整合,设计了让学生运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方法,结合自己操作体验,自学课本内容的环节,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和理解,从中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体现了教材的教学价值。

三、以学生生活为根本,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则离不开数学。因此,笔者在教学的开头就设计了一个学生在体育课上发生的典型的生活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通过生活常识也能比较容易地发现最好的队形,却说不出科学的数学原理,笔者及时抓住了这个学生学习情绪高涨的契机,巧妙地把学生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中。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不同大小的圆组成一幅画,并帮助小林设计画圆方案等,这些都可以说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关注发展张扬个性 篇4

一、动手实验,激活创新

小学生具有喜欢动手、善于动手的特点。动手可使人的大脑发达,可使小学生变想象为现实。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为了完成实验,学生自然而然会主动学习书本中抽象的语言文字,当他们通过实验得到结果时,会感到无比喜悦和自豪,同时激起他们不断创新的兴趣。比如中年级教材中的《捞铁牛》这一课,捞铁牛的整个过程,每一步的实施,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抽象的,教师费多少唇舌的讲解,他们也只是被动接受或一知半解。于是,在预习时,我就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办法找替代品做实验,在实验中遇到困难自觉读书,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带进课堂与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并在课堂上演示自己的实验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可高呢!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学生明白了怀丙捞铁牛方法的妙处。此时,我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思考“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有其他更好的捞铁牛方法吗?”一下子,课堂像炸开了锅似的,学生们畅所欲言。他们不仅积极的探讨新方法,还对怀丙的方法进行改进。瞧,他们认为把船上的泥沙铲到黄河里去,会导致黄河底泥沙淤积。而且捞八头铁牛,人们就得准备八船泥沙,这样太费事。于是,他们建议准备四条一样的船,每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把准备捞铁牛的两只船上的泥沙铲到另外两只空船上,这样轮换船只捞铁牛,既可以节省时间,又不伤害黄河。在这个环节里,同学们的思维被有效地激活,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融入角色,心灵交流

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个动人的情节时,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为什么?那是阅读者带着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的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从而使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有同感:这个小女孩太可怜了。这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与自己对比,说说小女孩的可怜之处。说着说着,好几个小组的孩子声音颤抖了,眼里含着泪花。此时,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这合家欢聚的大年夜,仍然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多么的孤苦伶仃啊!接着,我让学生继续以小组为单位,以“如果我是文中的这位卖火柴的小女孩,此时,我期盼着什么”为话头展开说话,各抒己见。此时,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描绘了小女孩的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愿望。这样学生也就顺理成章地理解了蜷缩在墙角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的幻觉。这时候再让学生进行朗读实践,学生自然能把小女孩伤心、忧愁、期盼、激动、无助等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三、积极探究,思维碰撞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我们应该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发现、质疑、讨论、争辩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师生思维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课堂,变成学生体验成长快乐的课堂。

如学习了《草船借箭》《将相和》《景阳岗》《猴王出世》这四篇我国古典名著中的精彩故事后,我让学生来说说自己喜欢的人物以及原因。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当大部分同学都说自己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或蔺相如时,一位同学却站起来大声地质疑:“老师,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我可以喜欢曹操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很快就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部分,他们唇枪舌战、争论不休。认为曹操是坏人的这一方有的说:“课文最后讲‘曹操见手下的兵丢盔弃甲,无心应战,只得带着他们从华容道逃跑。’‘丢盔弃甲’‘逃跑’这两个词是用来描写坏人的,所以曹操是坏人。”有的甚至回忆《赤壁之战》这篇课文的开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说他是战役的发动者,是坏人。认为曹操是好人的这一方更是理直气壮,有的说:“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使那里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样的人怎么能是坏人呢?”有的说:“曹操爱兵如子,军纪严明。”有的说:“曹操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多少人崇拜他。他怎么会是坏人呢?”保持中立的班长站起来说:“依我看,曹操有功也有过,有是也有非。”这时,我问质疑的同学:“现在,你认为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他答道:“我认为曹操是好人!《三国演义》这本书我看了三遍,我记得,有一次,曹操带大军外出打仗时,正赶上小麦成熟的季节,田野里一片金黄。为了保证老百姓的丰收,曹操下了一道命令:‘全体将士务必注意行军时不准践踏麦田,损坏麦子者斩。’后来,他的马踩坏了一大块麦田,他以身作则,割发代首。由此,我认为他是好人。”

听着大家有理有据地争论,我为孩子们有这样的思辩能力感到欣慰。猛然间,我想起了一句话:“必须把思考、发现和评论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才敢于谈出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和观点。”要培养独特而优秀的人才,就必须创设宽容、民主的气氛,鼓励孩子们积极探究,强化思辩意识。于是,我竖起大拇指说:“你们好学善思,老师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目前我们对曹操的了解还不够,所以曹操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暂时不好作过多的评论。请同学们课后积极搜集有关资料,认真分析研究,继续探讨曹操的是非功过,写一篇小论文,题目可以是《我看曹操》,也可以自拟题目,写出自己的观点,还要有理有据。下一堂语文活动课,我们再来相互交流,好吗?”“好!”好响亮的回答。此时,我忽然明白,其实新的学习方式孕育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

关注发展 篇5

晓之以理:从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事物并不比成人少,并易受社会习气的影响,导致学校教育常常在社会不良气氛中显得苍白无力。要抵制这些消极影响就必须要注重从学生的日常小事入手,润物细无声,在小事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首先,从听到的小事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其次,从看到的小事进行安全防范教育。眼睛是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看到的许多小事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学校防范于未然,组织学生寻找发生在身边的安全事故及藏于身边的安全隐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编成小报张贴于班级或学校的公告栏,让学生得到警示教育,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动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有研究表明,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径。教师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是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是无法形成良好的技能的。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及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首先,在小事中利用各种机会去丰富学生的自我保护体验,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共同体验自救、互救的过程,感受自救、互救体验。这样,真正遇到危险的时候就学生可以比较镇定地处理。其次,在小事中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之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沉着对付突发事件,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也可说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如消防演练、模拟疏散等,在创设的情境中,通过体验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是一种捷径,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

导之以行: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安全行为,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学校是公共场所,学习是集体性生活,学生是未成年、缺乏责任感的人群,安全隐患不可避免,要做好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防范于未然,重中之重是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以安全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学校注重导之以行,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

大坝小学安全教育材料

注重个人安全及身心健康是我们正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同时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这次乘元旦放假之际,大坝小学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应当遵守以下安全要求:

(一)交通安全:遵守“交规”,严禁骑摩托车,不乘坐无牌证车辆及超载客车。横穿公路时要一看,二慢,三通过。不抢道,不搭肩骑车,不猛拐弯,不攀爬机动车辆。

(二)游泳安全:不私自下溪、河、池塘、水库等水域游泳、洗澡或游玩,不在水边戏水。

(三)消防安全:不接触易燃易爆物品,不玩火,不得在野外使用明火,不准上山野炊,不损坏消防设施。

(四)饮食卫生安全:不随便吃零食,野果,不买“三无”产品。不吃过期和霉烂变质食品,防止食物中毒。

(五)用电安全:不准随便接触电源和带电电器,不得在教室,宿舍私接电源,使用电器。不在雷雨时躲避于树下,电线杆下或其他容易引发雷电击伤的地方。

(六)校内活动安全:不翻越围墙,不攀爬树木或建筑物,不在教室,走廊嬉闹或进行不安全的戏闹(如互相追逐,奔跑,动手动脚),不开不文明或过激玩笑。不往楼下投掷杂物。

(七)运动安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应注意场地,运动设施,器械是否安全,注意安全保护,体弱或有疾病的同学,应向老师请假说明,不要做激烈运动。

(八)劳动安全:参加劳动,遵守劳动纪律,注意安全防范,擦拭玻璃窗时,勿将身体探出窗外,以免坠楼摔伤致残或死亡。擦拭灯管、灯架、电扇等电器时,要有人保护,切断电源,以防摔伤或触电。

(九)校外活动安全::未经家长同意不得私自外出。外宿和远游,防止绑架,拐骗和走失,不到危险地域游玩。要特别注意节假日安全。

(十)注意自我安全防范,保护生命安全:时刻记住“生命第一”的宗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首先保护生命为第一。

(十一)遵纪守法,慎重交友,不与社会闲散人员来往,遇到人身,财物受到侵犯时,记住对方特征,及时报警。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铁棍)。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

所(包括网吧)。

引领探究 关注发展 篇6

一、学会尊重学生,关注原始想法

在一节实验课上,我让学生做热对流的实验并观察茶叶沫在水中的运动状况;一个女孩欣喜地看到茶叶沫在水中翻滚的情景,情不自禁地说,水沸腾了!“太没有知识了,还没有加热一会儿就能沸腾,那是水在循环流动”我心里这样想,嘴上这样说:“水沸腾了吗?!”我就是想要告诉她,她错了。相反,教学中学生失去了研究的动力和兴趣,是我大错特错了,我没有关心“沸腾”在女孩心目中是什么概念,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个现象,我只是拿我的已有的知识来判断学生的描述。沸腾在她的心目中就是茶叶沫在水中上下翻滚,我没有理由来否定她的看法。

探究活动中,学生在自己的感性认识中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虽然有些想法受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现有知识经验的限制而显得有些不成熟,但这些想法和感受都是学生积极投身和亲历探究实践之后所获得的,学生正因为有这样宝贵的“原始想法”,才会产生更大的探究欲望和动力,然而我却过早地扼杀了学生应该珍视而不是不遐思索地否定。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心个别差异

新学期开始,学生高兴地捧着书本进入实验室。“大家一起来给我们班分组,选派小组长!”这是我课前的第一句话,许多自认为平时表现不好的同学听到这句话后就低下了头,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当不了小组长的,只有“好学生”才能担当此任。

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

在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时,我很注意观察学生们的行为,防止一部分“积极探究者”控制并把持着局面,注意引导同学们让每一個人都对探究活动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和义务,彼此在协助探究活动中学会团结、合作的科学品质。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公式般的课堂教学模式早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只要有学生回答,教师庆幸环节通过了,殊不知个别同学的含糊理解甚至不理解的答案都能在更多学生的自由回答中找到,我们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的思想都放出灿烂的光芒。

三、充分倾听学生,酿造自由时空

一节课上,我让学生分析陆风与海风的形成原因,学生能踊跃举手。我选择了一个学生到讲台上来做一回讲解。学生高兴地蹦到台前,支支吾吾地说出了一些根本不算“通顺”的话。为了避免让这个学生尴尬,我自以为是地说:“能找一个人来帮助你吗?”学生脸一红,意识到谁都能听出来的一句话,“你失败了”。不是他失败了,而是我犯了一个大错,我连学生表述自己想法这种起码的权力都没有授予。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倾听是一种境界,倾听是一种素养。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首先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给学生创造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强调不仅要让“学生倾听教师”,更要学会做到“教师倾听学生”。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能准确地判断学生是否已充分交流了他们所能想到的或所理解到的一切,从而理性地决定在何时介入讨论,以何种方式介入。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还能对各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判断由教师的补充分析深入到什么程度是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的。正是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教师才能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正确的决策。

四、重视学生提问,丰富探究内容

刚刚上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学生意犹未尽,利用下课的时间学生不知疲倦地寻找身边常见的小昆虫。学生的议论可有意思了:

“蚂蚁怎么摔不死呀?就知道爬,不知道跳。”

“看我抓到的蚂蚱跳得又高又远,还会磕头,它们会思考吗?”

“西瓜虫总是喜欢缩着身子,难道它们不喜欢运动吗?”

马上就要开始上另外一节新课了,我招呼学生快回教室,按计划来学习新的内容,学生的议论也就到此为止。

新课程标准赋予教师充分的教学决策权,不应当只停留于教学计划或教科书。学生课间开展的探究应该源于学生自发的探究,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首先关注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并允许学生对问题先自主进行一些非指导性探究。而不应该对学生说:“把你们的那些问题放在一边,在学校里你们应该探究这样一些问题。”也不应该总是对学生说:“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你们刚才提到的那个问题以后再说。”学生的提问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让学生的探究领域永远都充满着新鲜和好奇。

总之,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良好的教育能使学生内在的潜力因素得到惊人的发展,科学能力的能创造出多个科学小巨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用不恰当的方法去教育他,他的良好因素就会被抑制,天才的火花就会被扑灭。

关注发展 篇7

推进村级小学均衡发展步入法制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法律赋予的使命。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将推进教育公平提升为教育的基本政策, 则给定了政策实现的时间表和总体步骤, 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列为第九条, 明确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到2020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 是教育规划纲要的明确目标, 也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指出:我国义务教育尚存四大不均衡, 其中城乡不均衡, 主要体现在“农村教育仍是短板”。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 “县城内中小学、乡镇间中心校、村级小学教学点”的大体均衡, 是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的紧迫任务, 当务之急要依法有效实施与运作, 在“时间表”与“路线图”的框架下, 加快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治理同质化

1. 突破教育配置“二元体制”。

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与影响下, 义务教育同样存在着“二元体制”, 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县域教育发展“人、财、物”的配置, 按照首先城内学校, 其次农村中心校次序分配资源, 农村中心校再次分配到农村教学点的“二元体制”。优质的教 育资源装 备了“迎 检”“达标”等形式主义的“门面”, 到村级教学点的资源已是杯水车薪、捉襟见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升到法律地位, “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 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保证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生活资源配置基本均衡, 实现区域内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给处于教育系统最末端的农村教学点带来了曙光, 扭转教学点边缘化生存困境, 农村娃“上好学”的愿望已近在咫尺。

2. 创新村级小学管理“一体化”。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马敏建议, 实施“农村教学点振兴计划”, 创新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将教学点视为与其他学校具有同等法人地位的学校, 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同等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农村教学点均衡配置, 制定“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标准”, 将农村教学点发展好坏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问责的重要依据。确保每一所村级学校, 无论学生人数多寡, 都应达到基本均衡的办学标准。

推进弱势群体管理人性化

关注和谐 促进发展 篇8

和谐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和谐的教学氛围需要师生间共同努力营造。课堂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 但只要师生间彼此配合默契, 就能提高教育效果, 才能让彼此有所发展, 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和谐。结合女生实际, 笔者尝试着从以下三方面谈谈对和谐理念的理解与认识。

一、多模式教学, 创造了课堂的和谐

女性是感性动物。少女的情感更是十分的强烈, 遇事很容易动感情, 易冲动, 这种冲动性和她们的生理发育, 特别是神经活动场所的兴奋过程强, 抑制过程弱有一定关系。在单性的女子中学, 我们可以提供女生更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女性的细腻、敏感, 在少女阶段逐渐显露, 女生多思、多虑, 比相同年龄段的男生要想得多, 更爱猜想, 结合女生成长发育规律, 进行互动教学, 开发其思维。

刚步入青春期的少女, 年轻的心渴望太多, 在这充满困惑和希望的年龄, 她们憧憬未来, 渴望友情。根据女性内在的、丰富的情感意识, 我们在学习必修1 Unit 1 Friendship可以通过女生对友情的依恋, 忠诚进行课堂设计。我利用课间时间, 将事先安排好的6句英文谚语写在后黑板上, 每句谚语分别有5个英文单词组合而成, 接着再把每个单词写在小纸条上, 分给学生, 利用课间10分钟的时间, 彼此间找朋友, 心有灵犀者则会被上帝安排在一起。此举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真理名言, 同时也结交了朋友。然后5人为一桌, 分成6组, 大家可以围成一个圈, 这样会觉得有亲切感。因为是新生, 彼此间都还陌生, 围坐在一起的学生可以借此机会增进了解与认识。接下来做一个Brainstorm的活动, 抽其中的两组人, 派一人为代表进行介绍她人活动, 利用In my opinion/I think/She looks like...等句型和一些描述人物特征的词汇, 比如kind, pretty, tall等等, 时间控制在2至3分钟内, 紧接着投入到Warming-up和Pre-reading, Using Language的学习中去, 可以进行开放式教学模式, 通过多媒体, 将问题和选择项展现给学生, 根据事先安排的小组进行互相讨论, 选出哪个答案才是最佳答案, 同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热烈讨论时, 我可以走近她们, 聆听她们的声音, 遇到胆小的女生可以贴近她们, 并做一些适当的指导, 有利于学生减少压迫感, 同时教师也会少些恐惧感, 师生之间可以真实而坦率地交流。讨论结束后, 在没抽到过的组里找代表发言, 阐述其选择理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不仅自身得到了锻炼, 而且也学到了知识。最后十分钟将整堂课所接触到的新词汇、词组、个人表达记录下来, 有利于记忆与运用。笔者运用了情感教学、对话教学、小组协作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它们交错在一起, 不仅达到了教学方式方法的和谐统一, 更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展示了语言学的魅力, 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

二、优雅的师生形象, 创造了师生的和谐

“优质的女生教育, 优雅的教师形象”无疑对作为教师的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并能不断充实、提高, 与时俱进;另一方面, 又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内在修养和素质, 塑造优雅的教师形象。优雅是一种气质, 是一种由内而外所散发的魅力。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源泉, 而且是传承文明的导师, 教书育人的园丁, 以身作则的楷模。“为人师表”不仅表现在课堂上, 而且表现在生活中, 表现在无数细节中。根据我校实情, 学生在校服饰要求统一, 更能体现女中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比如, 穿着空乘服, 显得青春靓丽, 精神抖擞;穿着形体服, 充分展示了形体美;穿着运动服, 展示了矫健的身姿……我们在教育孩子体现女性美的同时, 自己也理应做好带头示范作用。教师文明的素养、亲切的态度、丰富的学识也将使教师更有魅力、更有力量, 有时候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 甚至一颦一笑, 都蕴含着教育的力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女性美越来越成为人类美的主峰。”作为教师, 只有尊重学生形象, 女生才会增强自信, 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 我们才能更好地贴近她们的生活, 进入她们的精神世界, 那么师生之间的关系才会达到和谐。

三、尊重性别, 促进人格的和谐

社会文化环境是造成男女生心里差异, 特别是女生非智力因素较差的重要原因。作为一个施教者, 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和看待男女生的性别差异, 尊重女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正确的性别意识和行为, 女生的性别角色应当是刚柔并存的, 具有弹性化的特点。因此, 我们特别需要加强对女生性别角色的重新学习, 使咱们的女生在建立自立、自强、自尊的基础上, 形成健全的人格特质。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同学间良好的感情, 健全其人格。

1. 优雅、清新的教学环境, 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暗示性, E.Jones曾在环境的冷硬与柔和中指出:明度高或暖色系的环境使人较容易放松心情、从事动态学习活动, 反之, 寒色系低明度, 使人安静, 从事思考性的活动。我们在布置教室时也需要巧思。在教室的窗台, 角落放些绿色植物, 净化室内环境, 也增添了一些绿意。在白色的侧墙上贴一些卡通型的英文海报, 激励性的英文警示语。后黑板可以出英语有关的黑板报, 并在右上方留出一块园地, 每天让一个学生表达情感, 必须也要用英文书写, 可以是原创, 也可以是书中学到过的优美语句。通过一定的环境布置,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 也有利于人格的完善。

2. 利用业余时间, 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例如英语角、单词大比拼等活动, 不仅培养了她们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记忆思维能力, 而且让她们体会到自身的力量, 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聚焦全国“两会”关注金融发展 篇9

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指出, 中国的国有银行今后要把做强放在第一位, 就跟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制一样, 要从又快又好, 向又好又快转变。实现银行又好又快地发展壮大, 离不开金融信息化的支持和推动。在此, 让我们将目光再次聚焦“两会”, 关注与金融信息化建设联系紧密的各种提案和建议。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改革, 坚持金融创新, 建立现代化的金融体系, 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

尽快出台银行卡案件司法解释

马蔚华

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两会提案中表示, 目前, 银行卡欺诈交易频频发生, 引发了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大量民事纠纷。法院在对银行卡欺诈交易案件作出民事判决时, 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

对此, 马蔚华建议, 应尽快出台关于银行卡欺诈交易民事纠纷应用法律问题的司法解释, 明确如下事项:

(一) 确认密码交易视为本人交易的原则

密码交易视为本人交易原则已被法律所确认, 根据《电子签名法》第九条规定, 收件人按照发件人认可的方法对数据电文进行验证后结果相符的, 该数据电文视为发件人发送。

从密码的设置和使用的私密性看, 密码由本人私自设置生成而且在保密状态下由本人持有和使用, 如果不是本人的原因, 他人无从得知。如果密码被盗取, 均是本人的行为所致, 与交易对方无关, 因而应由本人承担凭密码进行交易的责任。

从社会成本效益的角度看, 在凭密码交易的情况下, 持卡人对密码保护的经济成本几乎为零, 只要妥善保管密码, 即不会发生损失。若要求银行证明相关交易为持卡人本人交易, 则将非常困难, 经济成本也难以估量。

(二) 合理确定银行和持卡人的责任边界

1.银行应当承担银行卡交易系统的安全保障义务, 以及核对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一致性的义务。

2.持卡人负责妥善保管其银行卡信息及密码。在银行未违反上述应承担的义务时, 只要凭密码进行的交易相关责任均由持卡人承担。

3.公正分配银行卡交易密码泄露的证明责任。交易密码的泄露存在多种可能性。从交易密码的保密义务来看, 银行负有保护客户个人信息的义务, 持卡人也应承担保护交易密码的义务。

(三) 在第三人侵权的情况下, 持卡人应向第三人主张侵权损害赔偿

1.在第三人通过盗取等方式非法获取持卡人个人信息、交易密码并使用, 从而导致持卡人资金损失的, 如银行并无违反与持卡人之间合同的行为, 则持卡人应通过司法机关刑事追赃方式追索损失资金, 或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侵权人承担资金损害赔偿责任。

2.在部分案件中, 由于侵权的第三人无法抓获, 公安机关往往以未破案为由长期冻结涉案资金, 导致持卡人蒙受损失。建议在此情况下, 如持卡人不能通过民事诉讼要求第三人返还资金, 司法解释应规定在事实清楚、第三人经公告不出现、持卡人作出相关承诺的情况下, 公安机关可申请检察机关先将涉案资金退回持卡人。如将来第三人出现主张权利并经司法判决其对涉案资金享有正当权利的, 则持卡人应依法将有关资金退还第三人。

“有必要出台司法解释, 明确银行卡交易中各方所处的地位和权利义务, 公平、合理界定银行与持卡人的责任边界和举证责任分配, 从而实现银行卡交易关系中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

发展网络银行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邵志清

“两会”期间,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接受采访时, 对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并对网络银行这一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贷款模式予以了充分肯定。

“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 就有代表提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邵志清在采访时表示,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目前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在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 提到对不同经济所有制的企业, 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要特别关注。其中主要讲到几个层面, 一是服务平台, 二是资金的支持, 三是其他环境的营造。”

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问题, 邵志清举了一个网络创业的例子:“大学生、下岗工人等群体的创业, 没有太高的门槛, 通过网上经营一些零售的东西, 获得一些自己的收益, 也能解决就业的问题。但是当他们有一定的规模以后, 将怎么样对他进行资金的支持?”

在传统借贷模式下, 中小企业贷款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回顾2009年度, 国家相关部门发放巨额贷款救市, 以帮助困境中的企业顺利度过危机。数字显示, 仅2009年6月份, 国内新增贷款就达到了2 240亿美元;上半年贷款总额达到1.08万亿美元, 超过2008年中国各大银行发放贷款总额的50%。然而, 在这场救市资金密集入市的潮流中, 小企业并没有获得与大中型企业同等的融资便利。据了解, 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还不到贷款总额的5%。

邵志清在接受采访时谈到, 要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扶植全新的银行形式。“我们有传统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发展银行等。现在我们在互联网时代, 提出一种网络平台上面的银行形式, 我觉得这种也是很好的。”

关于网络银行的具体含义, 邵志清认为, 它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 就是通过网络这种方式和载体, 进行资金的流动。在网络上面, 比如说电子商务的平台企业, 它本身集聚了一批资金, 怎么样用好这批资金?这就要借助网络这个载体。

第二个层面, 是以网络为载体的电子商务企业, 既可以是零售商, 也可以是其他的物流、配套企业。实施新的产业形态需要积极的扶持, 要创新体制机制, 解放思想, 创新理念, 设立一种新的银行形态, 邵志清认为这个值得进一步探索。

至于网络银行具体的实施形式, 邵志清认为, 可以通过一些大的网络平台, 比如淘宝网。通过它和一些中小企业合作, 来提供一些金融的支持, 比如说一些小额的贷款, 这样就形成了网络银行的形式。

网络银行如何在降低门槛的同时, 避免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问题?据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介绍, 网络贷款不需要任何抵押, 但需要由3家或3家以上企业组成一个联合体共同来申请贷款。这样便打破了原本横贯在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鸿沟, 从而使企业不单纯依靠固定资产、企业担保等来突破资金层面的束缚, 为实现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

“网络贷款打破了原本横贯在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鸿沟, 将网络信用度作为贷款的参考标准之一, 从而使企业不单纯依靠固定资产、企业担保等来突破资金层面的束缚, 为实现进一步成长提供了可能。”

规范和发展电子支付服务产业

贺强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在两会期间针对电子支付产业提交了提案。他指出, 支付系统是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础设施, 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支付服务极大地降低了电子商务进入门槛, 为各个行业量身定制了各种支付解决方案, 引导传统行业开展电子商务, 对发展内贸、拉动消费、创造就业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子支付服务产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可有效减少资金在途时间, 提高企业资金效率和经济效益。不仅如此, 电子支付服务能很好地整合资金流和信息流, 可跨银行监管企业的交易资金流及信息流, 将市场经济行为最大限度地纳入监管范围, 有助于辅助控制国家货币发行, 控制通货膨胀。

据统计, 我国已经有各类电子支付企业300多家, 这些企业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业务覆盖网上支付、电子货币发行与清算、银行卡和票据跨行清算及集中代收付等。其中较优秀的综合性电子支付公司已经获得了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国内和国际企业以及广大用户的普遍认可, 充分地说明了这一行业的生命力。

(一) 发展难题

目前, 我国电子支付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支付服务企业在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金支持等相关政策方面仍然没有得到相应的优惠。

2.国内尚未形成电子支付服务企业聚集的产业基地, 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支付服务企业。

3.信息安全问题对电子支付服务带来不利影响, 如盗卡、网络钓鱼、诈骗、涉黄涉毒网站等现象层出不穷, 影响了电子支付产业环境。

4.产业缺少具有信息技术知识、金融业务知识、风险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 特别是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5.电子支付行业监管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行业规则和标准的缺乏将会阻碍这个行业的发展。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 部分电子支付公司的经营风险有可能产生传导, 导致社会风险。

(二) 对策建议

为了保证我国电子支付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贺强提出以下建议:

1.出台支持电子支付服务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 包括给予高新技术企业优待、设立电子支付发展专项基金、设立国家电子支付服务创新试点示范、在政府采购及公共事业缴费中优先使用电子支付服务、为创新型电子支付平台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2.配合上海市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及天津市滨海新区创建国家现代电子商务创新基地建设, 重点扶持特色鲜明、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支付服务龙头企业, 实现区域电子商务产业资源的集聚和协同。

3.加强电子支付信息安全环境建设, 加大对盗卡、网络钓鱼、诈骗、涉黄涉毒网站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4.完善有关法规, 加大监管力度, 加强引导, 防止电子支付企业的无序化发展及违规运作导致的风险。同时要加强对电子支付公司的资金风险管理, 杜绝信用卡套现等非法行为, 防范电子支付的传导性风险。

“电子支付 (第三方支付) 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支付服务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这一空白, 电子支付服务产业和银行合作有利于建立完善多层次、市场化的支付服务体系。”

逐步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

胡平西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胡平西建议, 应及时总结经验, 逐步扩大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范围。

曾任央行上海总部党委副书记的胡平西指出,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 人民币国际化从长远来看是大趋势。他表示, 在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 近几年来外贸出口占很大比重, 且持续顺差, 沉淀了不少外汇储备, 不断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过快, 会产生其他负面效应, 所以通过采取间接的途径,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个很好的选择。

他指出, 2009年央行已经试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将会逐步扩大范围和总量。

整体而言, 中国对于试行人民币跨境结算是谨慎的, 这与我国目前多重的货币政策目标有关, 必须考虑到诸多因素。

谈及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意义, 胡平西说, 人民币跨境结算所带来的效应是多方面的, 一是可以提升人民币的信誉, 扩大人民币的接受度;二是可以为试点企业锁定成本, 减少汇率风险;三是可为未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创造条件。他认为,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逐步扩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急需建立我国碳交易市场

张红力

全国政协委员、德意志银行 (中国) 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力在接受采访时认为, 国内的碳交易市场机制还十分落后, 中国还没有一个发达的国际碳交易市场。目前我国碳资源业由于专业能力和交易经验不足, 没有及时掌握碳市场的交易动态, 在合作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未来欧美国家很有可能制定严厉的气候变化政策, 对进口的高碳产品设置种种障碍, 以维护本国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 张红力建议, 我国应考虑建立一个统一的由国家政策规定、法律保障和金融系统支持的全国性开发碳交易市场体系。具体计划和实施可由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牵头,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参与。

交易系统可由主交易市场和交易所相结合的形式组成。交易市场的交易主要通过直接交易市场或者交易所来实现, 包括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配额和项目交易、与国际交易的CD M项目等。“交易业务从交易现货市场开始, 然后可以发展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 从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开放性碳交易市场。”他还指出, 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产品设计安排, 将碳强度转化为可以在企业间进行交易的商品, 来达到减少其碳强度的目标。

董文标:鼓励银行向小企业发放贷款

全国政协委员、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提交了《关于鼓励加强小企业贷款融资》的提案。他认为, 为使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向小企业发放贷款显得尤为必要。他提出, 应实行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经济资本耗用差异化计量与监管。对于大中型商业银行单笔500万以下, 城市商业银行单笔300万以下, 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单笔100万以下的小企业贷款按现行风险资本权重0.5倍的系数进行计量。此项政策可以促使各类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将更多经济资本消耗于小企业贷款融资。

闫冰竹:为中小银行创造公平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在两会提案中高度关注给中小银行健康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他建议, 应尽快取消现行政策中不利于中小银行发展的歧视性规定, 并且完善与中小银行服务特色配套的财税政策。

闫冰竹建议, 对风险管理较好、监管评级较高的中小银行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为中小银行创造更加宽松的经营环境。同时, 完善与中小银行服务特色配套的财税政策, 包括适当减免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营业税, 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出台和落实有关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的特殊政策, 以降低中小银行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成本。

吴焰:推进银保互动促进农村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董事长、总裁吴焰在提案中建议, 应通过保险机制, 尽快提升农村再发展能力。

吴焰建议, 为尽快提升农村再发展能力, 首先应进一步推进农村信贷与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建设;其次, 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保险发展;此外, 要进一步拓展农村政策性保险的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吴焰还建议, 应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 充分利用保险公司网络化技术优势, 借鉴保险公司代办新农保业务的成功模式, 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资源的配置和运作效率。

民革中央:重视人民币跨境流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交提案指出, 人民币跨境流通可以有效促进边贸和跨境旅游,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双边交往中结算手段的不足, 有利于推动和扩大双边经贸往来。但人民币跨境流通也对边境地区金融安全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因此, 建议完善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制度建设, 加强部门间协调和沟通, 建立健全风险监管体系;加强对银行非居民人民币结算账户的管理和监管;搭建以支付结算体系为核心的金融服务平台, 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加强正规金融体系对汇率形成的引导权;培育银行风险意识, 强化风险管理。

遵循认知规律关注学生发展 篇10

(甲课) 研究磁铁的性质

1. 认识南北两个磁极。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看桌上的这些磁铁, 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的磁铁一端是红色, 另一端是蓝色。

生:我们的磁铁一端是白色, 另一端是红色。

生:这些磁铁两头都有字母, 一头是“S”, 一头是“N”。

师: (拿起一块条形磁铁塑料底座) 现在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在塑料底座里, 再将它放在水槽的水中, 让它慢慢地旋转起来, 等到静止后, 看看有什么现象。 (强调这个实验反复做2~3次。)

生:一端指南, 另一端指北。

生:“S”的那端指南, “N”端指北。

师:磁铁都有两个磁极。我们把指南的一端叫南极, 也叫S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 也叫N极。[老师板书:指南 (S极) , 指北 (N极) ]

师:这个实验还可以怎么做?

生:用一根线系在条形磁铁的中间, 然后把它吊起来, 当磁铁静止 (平衡) 后也会一端指南, 另一端指北。

(老师示意学生做这一实验。)

2.比较磁铁不同部分磁力的大小。

师:既然磁铁能吸铁, 下面我们就来玩一玩磁铁吸回形针的游戏。

(学生实验。)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回形针都被磁铁的两极吸去了, 中间好像没有磁力, 因为一根回形针也没吸上。

生:磁铁越往两极靠近, 磁力越强。

(老师板书:两极磁性强, 中间磁性弱)

3.研究磁极间的关系。

师:刚才玩磁铁吸铁的游戏, 同学们做得非常成功。那么磁铁会吸磁铁吗? (会吸) 想研究一下吗? (想!)

师:下面用桌上的材料来研究一下磁铁两极之间的关系。

(学生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两块磁铁靠近的结果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遵循对磁铁性质认知的层次性和逻辑顺序, 即先认识磁铁能够指示南北, 有南北两个磁极, 再比较磁极的磁性与其他部分相关性的强弱, 继而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这一教学设计注重认知上的先后顺序和知识的前后衔接, 即前一个知识点的破解是引入后一知识的基础和前提。研究思路清晰、明朗。但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显得被动, 学生的思维受到很大束缚, 没有发挥自身的潜能和创造性, 活动面小, 思维空间窄, 认知浅薄, 对磁铁的整体感受不全面也不深刻。

(乙课) 研究磁铁的性质

师:想专门研究一下磁铁的特性吗? (想!) 这节课我们就来痛痛快快地玩一玩磁铁, 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但是“玩”的时候不要忘记动脑筋想问题。比比看, 哪些小组玩的花样多, 发现的问题多。

在学生玩磁铁的过程中, 老师不是放手不管, 而是有针对性地点拨。这里, 老师的点拨和指导不是外显的, 而是有机渗透在参与学生的活动过程之中, 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相机指导, 是一种隐性的活动引领。这种隐性的指导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在参与活动中, 教师作为平等中的一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顺着学生玩 (探究) 的思路, 及时拓宽学生“玩”的方法和视野, 并在学生探究的“淤塞”处及时提供帮助和智力支持。

2. 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方法, 尽情玩, 反复玩, 待学生玩透后再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小组互动, 彼此交流玩法和研究成果。

此次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前后持续25分钟, 学生玩法新颖, 花样迭出, 认知鲜明, 感受深刻。以下是学生汇报的内容节选 (省去学生具体做法的汇报) 。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磁铁两端磁性强, 越往中间磁性越弱。

(老师板书:两端强, 中间弱)

生:磁铁两端有时相互排斥, 有时相互吸引。

生:相同的两端互相排斥, 不同的两端互相吸引。

师:你怎么知道哪两端相同, 哪两端不同?

生:磁铁两头分别标上红颜色和蓝颜色。

生:也有的两端分别是白色和蓝色。

师:有没有统一的更好的认识办法?

生:磁铁的一端标有“S”, 另一端标有“N”。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生:“S”和“N”接近会吸引, “S”和“S”接近会排斥;“N”和“S”接近会吸引, “N”和“N”接近会排斥。

(老师依照学生的说法板书:同端相斥, 异端相吸)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S”端指南, “N”端指北。

师:我们把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 也叫S极, 指北的一端叫北极, 也叫N极。

[老师板书:指南北南极 (S) 北极 (N) ]

生:被磁铁吸取的回形针下面还可以吸许多回形针呢!

师:上面的回形针为什么还能吸其他的回形针?

生:回形针也有磁性。

师:它原来有磁性吗? (没有) 我们把原来没有磁性, 现在有磁性的这种现象叫磁化。

(老师板书:磁化)

师:看看黑板上的这些内容, 你有什么要改动的?

(学生即刻看出, 并把“两端磁性强, 中间磁性弱”和“同端相斥, 异端相吸”中的“端”改为“极”。)

比较两种教法和教学思路, 有四点不同:

1.“教”磁铁与“玩”磁铁的不同———不同的教学理念。“教”磁铁近似于教教材, 注重事物内在认识规律, 把知识结构有序地呈现给学生, 其间虽有探究活动, 但多是按老师的指令做, 每一项研究活动都有教师“牵”的印迹, 活动单一, 学生思维束缚较大, 缺乏足够的自我发挥空间。“玩”磁铁一个“玩”字, 意味着一切知识点都在学生的玩中化解。其义有二:一是学生尽兴为之, 不受时空的限制, 凡有所想之即有所玩之, 研究全面、彻底、深入。二是学生既然是“玩”, 就没有任何指令性的要求和心理上的定向牵引, 也就玩得自由自在, “随心所欲”, 研究磁铁也就成了轻松愉悦、自我享受的过程。

2. 显性的牵引与隐性的参与———不同的引导方法。甲课“牵引”太多, 对于磁铁的每一个性质的研究, 老师都加以干预并在研究的先后顺序上也作了安排和分配, 学生的研究活动和认知心理完全跟着老师的思路转, 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学生失去了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自我探究机会。相反, 乙课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 想怎么研究就怎么研究,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教师是课堂的“智力场”, 是学生深入研究的“助推器”, 只是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的, 不是外显的, 教师的潜在作用体现在参与学生的研究, 并在研究中适时点拨, 拓宽学生探究的思路,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 使学生的认知逐步丰富、全面、细致、深入。

3. 小组交流与大组互动———不同的研讨形式。如何使探究成果在课堂互动中得到全面的展示, 小组交流与大组互动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形式。课堂上常用的交流方式是汇报, 即学生完成研究任务后, 老师点名学生汇报, 不同的汇报使不同的学习成果得以共享。但由于汇报人数有限, 汇报内容就不全面。相比之下, 实行小组交流与大组互动, 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在同组交流和组间观摩中, 表面看来整个课堂互动显得无序, 实则对某一学生而言, 认知和交流的每一环节都是严谨有序、务实高效的, 时时刻刻, 学生都在依据自身的认知需求进行必要的交流与互动, 针对性强, 互动面广, 交流的内容丰富。

关注估算 促进发展 篇11

一、激发估算的活力

伊德认为:“每一种人都有一种冲动意识,渴望伟大。”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估算中体验成功,不断地争取新的成功,为成功注入生生不息地活力。如在学习两位数笔算乘法时,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探求计算结果:一箱苹果25千克,18箱苹果有多少千克?先让学生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千克,再算出实际结果。这样学生对算出实际结果充满信心,充分激发了估算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做题前先估算的习惯。

二、创设估算的机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加强估算和估计教学,培养学生猜测、推理和判断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估算的机会。如在教学实践活动课“小小采购员”时,结合“六一”班级联欢会要采购物品的情况,让学生设计一个采购计划,先要了解物品的单价,了解学校允许的班费数量,然后确定买什么物品,买多少,最后估算出拿多少钱去才够用。通过创设这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激起了学生估算的兴趣,在活动中也学会了估算,体会到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了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三、留足估算的时空

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提倡思维无禁区,学生的思维才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如:让学生进行估测与实测相结合的方式算校园绿化总面积或人均绿化面积的活动中,学生能估算与实测出有规则绿地的面积,而对无规则的绿地面积的估测与实测感到棘手。这时我充分留足时空,让学生充分讨论、探索,直到找出许多估测与实测无规则绿地面积的方法。这样给学生留足尽可能多的时空,让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也提高了估算能力。

四、教给估算的方法。

法国著名学者贝尔纳认为:“良好的方法可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天赋与才能。”说明正确的方法是走向胜利的桥梁。因此,教师应教给正确的估算方法,让学生学会估算。

1.根据数学规律、性质进行估算

在小数乘法中,根据“一个不等于0的数乘大于0而小于1的小数,积小于被乘数。”这一规律进行估算,就可以知道6.35€?.12的积小于6.35,能快速检验出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2.引入中间量进行估算

根据式题的一些特征,引入一个与它接近的数做中间量进行对比或参考,从而找到最简捷的解题思路。如比较和的大小时,在中间引入一个做中间量进行估算,因为﹥,﹤,因此可以迅速估算出﹥。又如计算3434€?4时,引入3400€?4=100这个算式,估算出3434€?4的商肯定是100多一些,这就避免商中间忘了商0而等于11的错误。

3.“捏大数”法进行估算

用“捏大数”法进行估算,一般采用“头碰头”的方法。如我们到商店买东西,买一台彩电要1560元,一台微波炉要812元,在付钱之前,通常会用“头碰头”捏大数的方法估算出大概价钱是2300元;再如买一千克猪肉要18.4元,买3.1千克要多少钱?我们用捏大数的方法可知应付54元左右等。捏大数的方法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数学计算中,也有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作用。

4.找基准数法进行估算

估算不仅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对帮助审题、检验计算结果、促进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有显著作用。如在解答求几个数的平均数的应用题时,就可采用找基准数的方法,找出这几个数平均数的范围,这样就不至于出现结果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如在一次数学竞赛中,获前五名学生的成绩分别是94分、90分、88分、85分、83分,从这些成绩中,我们找出基准数88分,就可以估算出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在88分左右。这样可以对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进行判断。

5.应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四舍五入法是进行估算时最常用的方法。对于比较复杂的乘法或除法,可先把各个已知数四舍五入,变为近似的整十、整百、整千或整万的数,就可以估算出粗略的值。如估算886€?3,由于886约等于900,73约等于70,900€?0﹦63000,所以886€?3大约等于63000。又如4532€?8,被除数、除数四舍五入后分别为4500和50,4500€?0﹦90,所以4532€?8的计算结果约等于90。

五、养成估算的习惯

培养良好的估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要持之以恒。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教学中不但要为学生创造估算机会、留足估算时空,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灵活应用估算方法,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促其思维向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发展,随时培养学生养成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总之,让学生学会估算将使他们受培养益终身,教师应为学生的估算创设心理自由、行动自由和思维自由,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为他们进入现实社会开辟道路,让他们不断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李翔)

关注学习行为促进主动发展 篇12

一、营造教育教学情境

学生在校期间大约75%的时间是在教室度过的。在教师、学生、教室等因素组成的环境中, 师生关系、教师行为、环境布置的优劣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首先, 师生之间应体现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卑之分, 教师要消除师道尊严、“恨铁不成钢”、“朽木不可雕”等陈旧错误观念,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让学生作为独立的、有人格尊严的人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在与教师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合作中发展自己, 获得成就感。其次, 教师的行为要有助于学生进入一种轻松、放开的状态, 教师要以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 以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 以清晰而富有激情的语言调动学生, 以工整、精辟的板书指导学生, 以公正的评价鼓励学生, 以灵活的教学机智组织学生……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第三, 教室环境的布置要体现教育思想, 组织方法要利于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索。如开辟“相信我们能行”专栏, 学习之窗里展示优秀作业及学生自己发现、探索的成果等, 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节奏, 选择适合自己兴趣与能力的活动。

二、注重指导学习行为

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要靠教师的关注、指导。为此,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

1、发现各种问题, 激发主体参与

我国古代文人郑板桥把“学问”拆成“学”和“问”, 他认为有学无问, 只是一条“钝汉”。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大胆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同样一个问题, 是教师提出还是学生提出, 价值大不一样, 要把课堂教学的起点放在学生提出问题上。例如:在学习《鸟岛》时, 我设计让学生首先针对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生经过思考提出:鸟岛在哪儿?为什么叫鸟岛?鸟儿在鸟岛上干什么?……提得多好啊!二年级的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 说明他们完全有能力从自己的读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这正是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体现, 主体参与能力锻炼的过程。

2、引导主动探究, 获取主体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并设法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 创设机会, 就会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学生就会以探索者、研究者的心态在学习。如在学习《鸟岛》时, 我巧借绘画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表现自己的理解, 学生果然兴趣大增, 读书、思考、想象、绘画、交流, 成了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自主探索的乐趣, 学得孜孜不倦、情趣盎然。

3、加强互助合作, 启发主体完善

由于个体间的差异, 每个学生总是呈现出不同的智力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以及认知风格, 而合作学习可以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与互补, 能把学习知识、技能和交往能力的锻炼熔为一体, 能把积极的互相依存和个人的责任感高度统一起来。小组合作、大组交流为形式的合作学习, 使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既优化了学习过程, 又培养了团结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有利于学习主体逐渐趋于完善。

4、增加成功体验, 促进主体发展

上一篇:日常教育中的信息德育下一篇:网络成就的语言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