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形式促进发展

2024-09-16

关注形式促进发展(共6篇)

关注形式促进发展 篇1

【案例】苏教版六年级《大自然的文字》

师:自读第6自然段, 看看作者是怎样生动形象地把花岗石介绍给我们的。

(生读后交流)

生1:说冰块“爬”过来, 把冰块当作人来写, 是拟人的方法。 (师板书:拟人)

生2:作者一连问了三个问题, 后面又进行了回答, 这是自问自答。

师:这种自问自答, 叫——

生2:设问。 (师板书:设问)

生3: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把花岗石上披着青苔比成“披着毛皮一般”。

师:在说明类的文章中, 这种说明方法叫“打比方”。 (师板书:打比方)

师:再浏览其他自然段, 看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把云比成铁匠的铁砧, 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生:把天上的星星、地上的石子说成是“文字”, 也是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

师: (总结) 本文正是运用了这些说明方法把大自然的各种文字介绍生动的。

【思考】

当今, 在各种公开课上, 我们时常能听到执教老师这样的课堂语言:“下面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教者引领学生在相应段落中匆匆游走之后, 总结概括出几种写作方法, 最后再以“课文就是通过这些……写出了……”这样的语言完美收场。然而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 不是数学公式, 不是只须理解、背诵便可运用自如的。教师企图用一两句总结语“点透玄机”、用一两处板书“指点迷津”, 无疑是隔靴搔痒。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途径是什么?于永正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范例。于老师在教《月光曲》时, 引导学生体会“联想”的表达效果, 先让学生阅读课文语段, 分辨哪些是联想中的事物, 哪些是现实中的事物;接着去掉联想部分, 让学生体会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充分体会到联想的魅力之后, 于老师进行了拓展训练, 提供一段文字, 让学生尝试补充联想的语句。由此可见,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不二途径便是“语言实践”。语言形式、表达方法的体会与习得, 不能过于抽象和概括, 更不能止于理性的提炼和总结, 而要重视感悟、涵泳, 重视积累和情境中的迁移, 使理解与运用和谐共生、相互促进。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 作者伊林是前苏联杰出的科普作家, 他擅长以简明活泼的语言介绍日常现象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大自然的文字》正是体现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运用诸多的修辞手法, 把科学知识说得浅显易懂, 可读性强。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亲近语言, 在品读对话、实践练笔中掌握这种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比如设问手法的运用, 可让学生思考:将这三个问句删去并不影响文章的意思, 还可以使文章结构更紧凑, 作者为什么还要“明知故问”呢?在学生领悟设问句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后, 可以让他们尝试就课文题目提出三个意思上相关联的问句, 以激发读者阅读全文的兴趣。再如, 作者把“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的云山比作“铁匠的铁砧”, 把树林中的花岗石披着青苔的样子说成“披着毛皮一般”, 以及拟人手法的运用都使原本刻板的科学原理变得生动、有趣。在情趣盎然的朗读之后, 我们同样可以创设语言情境:尝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介绍一种大自然的文字 (如鱼鳞云、树的年轮) , 让他们能读得懂, 记得住, 并喜爱上这些文字。这样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比教师生硬剥离出的写作方法要有意义得多。

写作方法可以从阅读中体悟, 但必须在实践中习得。脱离情境、理性教条的语文知识与语言能力之间并不能画等号。关注“表达形式”, 不仅要“知其然”, 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学其式”。

关注形式促进发展 篇2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读写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说到底就是让学生彻底地融入丰富的语言世界、语文生活,在自身的亲近、体验、感受和实践中,逐渐成长起自己的语文素养,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最近,笔者在不同地方三上《鞋匠的儿子》,一课三改,收获颇丰。

第一稿设计

一、理清文脉,感知“伟大”

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们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

二、品词品句,感悟“伟大”

1.第一段话:我非常感激你 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1)读一读第一段话,你觉得这段话中最有分量的是哪句?(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2)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小结:这三个“永远“,层层递进,道出了感激之因。这普普通通的话语却耐人寻味,每一句每一字都重重地敲击在每一个参议员的身上。林肯对这种羞辱,报以感激,而且自豪,这是一位宽容、谦逊的总统。

(4)启发想象:当林肯说完这番话后,参议院一片静默,当然也包括那位态度傲慢无礼的参议员,此时的他们在想些什么? 2.第二三段话。

(1)读了这两段话,你关注了哪个词?(伟大)

(2)小结:同学们关注到了“伟大”这个词,“伟大”在这儿出现了两次,让我们读读这两段话。3.引读这三段文字。

面对参议员的嘲笑,林肯这样说——

对那位傲慢的参议员,林肯坦然地说——

对所有的参议员,林肯动情地说——

小结:同学们,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鞋匠,给予了自己孩子仁爱、宽容、真诚、坦荡的胸怀,正是凭着这些,林肯总统领导人民打赢了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三、拓展延伸,升华“伟大”

1.学习第六节。林肯,美国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曾这样说过:“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段话读懂了吗?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2.介绍南北战争。林肯一生最大的作为就是解放了黑人奴隶,为推动美国社会向前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美国人民的崇敬,在美国人民的心中,他的威望甚至超过了华盛顿。

3.小结:这是林肯生前的一段演说词,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的成就征服了世界。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在林肯总统遇刺后说:“他的地位相当于音乐中的贝多芬、诗歌中的但丁、绘画中的拉斐尔和人生哲学中的基督。即使他不曾当选总统,他也将无可争辩地和现在一样伟大!”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名字——林肯!他是鞋匠的儿子!一位伟大的总统!

【反思】

语文是言语化的思想,形式化的内容,同时也是思想化的言语,内容化的形式。这个“化”,就是语言形式与思想意念的相似匹配与互构。如果说其他各科教学都是以获取语言文字所载荷的思想内容为主要目的的话,语文课程则是立足于探寻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方法。也可以更加直截了当地说,语文课程的目标指向和研究对象是言语现象或言语事实,而不是思想品德;其任务是教人学会破解语言文字,体验和品评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的思想感情,或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意识中酝酿的“思想观念”表达清楚,以便与人交流;而不是撇开语言文字,让人去接受某种外加的思想感情,或先向人灌输某种“正确”(甚至“高尚”)的思想,然后让人运用语言文字去表达别人灌输的思想。

在课堂浓浓的“人文”氛围中,笔者总感觉有点“悬空”,离“语文实践”四个字仿佛远了一些,与品德社会课似乎也没有本质的区别。于是在第二次公开课前,我对第一次的教学设计几乎推倒重来,力求简省、务实。

第二稿设计

一、初读文本

1.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得对,不但做到朱熹所说的不错一字、不少一字、不多一字、不倒一字,还要做到不读破句。认读生字词,让学生描红生字。2.理解生词“羞辱”、“尴尬”。方法是读读查查。即一边读一边查。3.把这两个新词带入课文,联系课文谈感受,并指导学生朗读一位参议员羞辱林肯的话。

4.在感悟的基础上,读好“羞辱”、“尴尬”,并让学生边听课文朗读,边思考这两个词语的后面可以续写哪三个词?

二、美读文本

1.启发学生读得好,即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把作品的感情读出来。要求是学生自己读得有滋有味。“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主要方法是读读比比,即一边读一边有选择有重点地通过对课文言语的增、减、换(包括字词、句子、短语等),与原文进行对比,以求在词语的层面上品味它的声音、分量,在句、段、篇的层面上品味它的情调、语脉、文势。2.导读,加深学生对林肯爱父亲的感悟,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三个“永远”所在的语句;抓住一个“好”字,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林肯父亲做鞋匠的“好”;在深入体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相关语句。

三、熟读文本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并抄写课文,自然而然烂熟于胸,使课文不知不觉间渗透进学生的心里。

四、课堂练笔

读题,如果你就是那位议员,一开始读课题,跟现在读课题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现在积淀在你内心的一句话是什么?动笔写写。

【反思】

教学时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把握准,给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探究的空间和

时间。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阅读、感悟、质疑、运用贯穿始终,听、说、读、写训练有序。语文课堂建立在扎扎实实的语文实践基础上的,纵观整堂课,老师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让学生畅游在自主阅读、自我感悟,听、说、读、写、训练扎实到位,课堂成了真正意义上学生的舞台。

但教学后我发现,许多学生把看起、看不起鞋匠看作议员与林肯之间矛盾冲突的焦点。殊不知,“知人论世”的标准,即“价值观”的不同,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议员们看人的标准是出身和地位;林肯看人的标准是做事和奉献。教师的“引导”之功,就在于学生的功力未到之处,点破迷津,促其得到认识上的飞跃。只有让语文的“情”与“理”和谐相容的课堂才是美丽的——既有情趣之美、文字之妙,也不乏理趣之魅。

第三稿设计

一、说故事,知选材

1.讲。读了一节课,故事里有谁?能不能讲讲什么故事?快速浏览课文,按顺序讲一讲。哪些词是必不可少的?

2.评。主要故事情节,关键词语,做到简洁明了,说清来龙去脉。议员是羞辱,林肯用演讲来回应。

3.小结。写一个大总统的一件名人轶事,一次演讲中刹那间的小镜头。

二、找变化,理文脉

1.承上:议员在林肯演讲前后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前:尴尬、羞辱、嘲笑——中:静默——后:赞叹)

2.点拨:表达顺序。在这个故事里有个针锋相对的矛盾,矛盾的双方一方是议员,一方是林肯;起因是“尴尬”,过程是一个“羞辱”,一个动员;一个挑事,一个回应;结果是化解矛盾,由羞辱变为赞叹。

3.林肯凭什么本事?说了什么大道理?让参议员的前后态度出现这么大的转变?我们还要细细品味课文。

三、悟原因,品词句

1.自主品味。这节课我们来讨论、研究矛盾双方这两种人的言行,看看是怎样造成的,如何发展的,最后怎样解决的?仔细读,抓住文中人物的言行,找到关键词,看看能透露出他们什么心理?这些话语什么意思?自己找一句话,一个关键词,哪些词句分量最重?我们待会交流。2.抓关键词,互动点拨。

(1)议员:是尴尬。“尴尬”懂多少?(字典意义)什么事使他“尴尬”?为什么“尴尬”?他们“尴尬”的是否有道理?究竟是什么使他们“尴尬”的?

板书:

名门望族——优越标准

鞋匠的儿子——卑微

——出身、地位

(2)林肯:

A.指读第一段演讲词,读后评价。在这个特殊时间,重要场合,面对这么多人,听了议员的话,如果是你会有怎样的态度?(勃然大怒)林肯呢?(感激)感激他羞辱自己?是真感激还是假感激?(感激他的提醒,不然的话真忘了,谁会把出身挂在心里呢?)“永远记住”参议员让他记住什么?(鞋匠的儿子)林肯“永远记住”什么?(鞋匠的儿子)

理解“忠告”:——你理解“忠告”了吗?什么是忠告?那么,参议员忠告林肯什么?这是忠告吗?(这不是忠告,是警告!是讽刺、挖苦、羞辱林肯的话!)

这段演讲林肯记住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做得好)最担心的是什么?(做不好)

B.是真伟大还是唱高调?理解“伟大”:一个鞋匠能不能用“伟大”来形容他?林肯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什么?指生说。师据说的情况小结:对工作尽心尽责、有责任心、力所能及地服务大众,这就是伟大。

伟大:做得好——无人能比、自己做总统自叹不如。

C.流泪:为何?佩服什么?还有什么原因?(惭愧、鞭策、做总统诚恳、发自肺腑、真诚、深情)3.领悟内涵。

议员:卑微——(标准)出身、职业、工种——做什么。

林肯:伟大——(标准)工作的好坏——怎样做。

看来,感激是真实的,伟大也是真实的。到此为止,你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做什么不是最重要的,做到最好才是伟大的。出身、职业也许我们无法选择,但干得最好才是衡量伟大卑微的试金石。)

所以,这简短的话语才有力量,才使傲慢的参议员改变了态度,发出由衷的赞叹。师生引读,齐读。

你觉得林肯用什么打动了参议员?(真情、诚恳、智慧——言语、生活、政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4.小结:同样说“鞋匠的儿子”,一个是卑微,一个说伟大,仅仅是用词不同吗?(知人论世的标准不一样。)

议员:出身 ——这是个人无法选择的。

林肯:做得好——这是个人可以努力达到的。

四、重朗读,巧内化

诵读体会。要想把课文读得有感情,就要必须把全身心投入到课文中去,一边读一边想,不光要注意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要注意每个人物角色的主要表现,言行态度,设身处地和他们面对面一起参加活动,这样才能打动自己。这就要集中精力抓住每一个关键词语,进行认真体会。

写文章的人,抓住人物的言行表现,动作、神态,就能把文章写得生动;读文章也要抓住描写人物言行表现、动作神态的关键词语,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想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同样必须处理好这些关键词语,让人听起来觉得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五、求验证,学表达

1.默读最后一段,写什么?演讲的故事叙述完了,可以结束了。不要行不行?(以上是口头上的,最后一段是行动上的。说明林肯不光是能言善辩,他做总统也是做得最好;不在于当不当总统,在于能不能做得最好。)2.最有用的是哪句话?(维护了国家统一)

3.最后一句话的作用:事实证明,决定一个人伟大的不在出身,没有因为鞋匠的儿子,而是做得好,成为有名的总统。

六、扣文本,促历练 1.“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你听到了什么?光有赞叹的掌声,但没有赞叹的话语。如果你就是那些议员,此时此刻你会写些什么?(可以忏悔,可以写一二句林肯的评语,联系最后一段的

林肯。)

2.小结:人不在于选择什么职业,关键在于选择的路怎么走。

【反思】

在语文课程诸多的矛盾关系中,最突出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或者说,在语文课程所具有的多种教育功能中,哪一种才是它所特有的、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功能?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成功从事人际交往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或“言语”能力)。教课文,就要扣紧字词句。只有扣紧了字词句,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只有扣紧了字词句,语言因素的教学才会落到实处。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从语言的角度看,就是要学会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离开了经典课文,离开了典范语言,离开了具体的字词句,谈何感受?谈何理解?谈何运用?因此,字词句是教一篇课文的“总抓手”,离开了它,语文教学就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成为“空中楼阁”。比如:“记住”一词,议员和林肯“记住”的是不一样的。“尴尬”:学生能懂多少?它的本义是下不了台,两难境地,情态不自然。他为什么尴尬?什么事让他尴尬?尴尬的是否有道理?究竟是什么使他尴尬?(文化传统、信仰、价值观)原因是出身?出身有什么尴尬的?总之,语文的“思想”、“人文”之魂,必须附于言语实践之体。通过丰富多彩的言语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特征所在。语文教学的关注重点本来就当是语言文字,重视精神感染,也要由文字来引发,由文字来贯穿,最终落脚于文字。即“着意于精神,着力于文字”。语文老师首先应是语言文字之师。他们应当有本事让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标点,都能在孩子的心灵中活起来、具体起来、生动起来。

语文课堂的特殊性在于要关注的教学内容和“研究对象”是:关注学习对象——学生,关注言语现象,关注语文事实。《鞋匠的儿子》的语文事实(事件)是要宣讲一个名人轶事,从名人轶事中汲取怎样对待人生、树立信仰和担当责任。它的语文手段就是借名人轶事对人产生喻示。学语文,究竟学什么?就是让学生更好地接触这一语文成品。要抓住两个核心:(1)课文写什么故事?写什么人?(2)这个角色是怎样言说的?言语行为是什么?由说什么转到怎样说是一个语文学习的飞跃。既要把握文中人物是怎样言说的?也要关注作者是怎样言说的?这才是与语文有关的东西。

分清具体类别 关注内容形式 篇3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有时也包括物象,如对文中出现的动物、植物的形象的鉴赏。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语言是文章的呈现形式,不同的文体、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感情基调需要不同的语言,如议论文讲求严谨周密,说明文讲求简明准确,记叙文有的讲求朴素自然,有的讲求生动形象,也有的追求新颖精美等。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一般从四个角度分析:①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去评价;②从艺术技巧的角度去评价;③从篇章构思的角度去评价;④从修辞的角度去评价。

复习备考首先就要结合往年的一些考题弄清各种考查点,然后针对不同考查点的设置,摸索答题方略。

1.鉴赏形象:概括特征,揭示意义。分析文学作品的形象包括对人的形象的分析,也包括对物的形象的分析。无论哪种,最终都是为了揭示形象的意义和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对作用的分析,一般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考虑。如2006年湖北卷第18题:

原文片段

在普鲁文斯省,当天气温暖起来时,把家畜送到阿尔卓斯山里去已经是习惯了。畜生和人在那里要过五六个月。夜间便睡在露天底下高齐腰际的草里……

但是最动人的是那些狗,那些忠于职务的牧羊人的狗。它们跟在羊群后边十分忙碌,在农庄上就只看到它们。

守夜的狗在它的窝里唤它们回来是徒劳的;井边盛满了新鲜的水的水桶向它们做手势也全无用处;在羊群进来以前,在粗大的门闩把小栅栏门关了以前,在牧羊人到低矮的小屋里坐在桌子周围以前,它们是什么也不要看,什么也不要听的。

而在这时候,它们才仅仅同意进到群狗的窝里去。在那儿,它们一边舐着它们的菜汤桶,一边同它们农庄上的同伴们谈论着它们在山里所做的事情:在那可怕的地方,有狼,有洋溢着露珠的大朵的紫色的毛地黄……

(都德《从阿尔卑斯山归来》)

本文最后突出写了狗的形象,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①表现狗的忠诚(或忠于职守)。②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写到动物与家园的亲密关系,最后以狗作代表写到动物与人的关系,使文章的内涵逐步深化。②③最后写狗与同伴谈论山里的事情,与文章开头形成呼应。

【分析】一般来说,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章塑造的形象的典型意义或社会意义;一是这种形象在文章内容、结构上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应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形象特征及它与周围形象之间的关系,概括出这种形象的特征,分析形象所具有的典型意义,理解形象在文章结构内容上的作用。

2.鉴赏语言:联系主题,切合形象。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要求。具体地说,包括鉴赏文中重要的词语(含标题),鉴赏文中重要的句子,鉴赏文中重要的段落,鉴赏文章整体的语言(风格)。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鉴赏重要词语、重要句子和“理解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有明显的不同,鉴赏的要求更高,可以简洁地阐述一下含义,更重要的是剖析这些语言在文中的作用。这个作用一般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阐述。对语言的鉴赏还要注意联系主题和人物(事物)形象。如2006年全国卷I第15题:

原文片段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作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

……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的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

……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林清玄《阳光的香味》)

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1)阳光的照射使稻埕和农夫的皮肤都显得更壮美;(2)“稻埕……光泽”一句,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农夫……铜色”一句,表现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3)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等内容前后呼应。

【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一句出现在本文第3段,具有为农夫造像的作用。本文虽题为“阳光的香味”,但主人翁却是这位“年轻的农夫”:不仅“阳光的香味”为他所发现,本文的主旨也是通过他的行动、经他之口说出的。作者在作品中给他塑像,让他披洒着耀眼的金色阳光,以闪耀着金色光泽的稻埕为背景,站立在天地之间,这委实是一个强者才能有的姿态。“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一句,说它意在渲染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是因为“金色”是华丽的色泽,农夫收获的稻子晾晒在场上,为金色的光泽所笼罩。有渲染、夸耀、为他自豪的意思。“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一句,说它意在突出农夫的阳刚之美,不仅因为“强悍”二字,还因为“铜色”二字带给我们的坚硬金属感。此外,同样是阳光的颜色,作者把前者叫“金色”,把后者叫“铜色”,从中也可见出他遣词造句的独特匠心。

造像既毕,作者开始描写晒稻谷的场景、对“阳光的香味”的感受以及农夫对自己选择务农“身世”的交代。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一切是非常惊奇,也是非常欣赏的,而前面为农夫造像的那一句话,也与后面描写的内容相呼应,使文章前后联结成为一个有机体。

3.鉴赏表达方式:分清类别,挖掘作用。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叙述主要包含:人称的变换和选择;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和作用。描写主要包含:按对象分有人物描写(肖像外貌、语言对话、行为动作、心理活动)和景物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按范围分有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的是一个点,场面描写的是一个面,以群像居多);按繁简程度分有工笔(又称细描、工描)和白描(相当于速描、勾勒);按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近景描写和远景描写;按状态分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按时态分有现实描写(实)和想象描写(虚);按技巧分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抒情主要包含: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议论的方法主要包含: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类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说明的方法主要包含: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判准类别之后,再要注意的就是挖掘使用这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作用的分析要结合主题和形象。如2006年湖北卷第19题:

原文片段

所有这一切,在我们面前快乐地排成行列,带着一阵急雨般的践踏声拥进了大门。

那时院子里是怎样的骚乱啊!金绿两色相间的大孔雀,戴着绢绒般的冠,从它们的栖木上认出了来者,并用一种惊人的号筒般的鸣叫迎接着它们。

沉睡着的鸡窝突然被惊醒了。所有的都站了起来:鸽子,鸭子,火鸡,竹鸡。整个的家禽场像是疯狂了一般,母鸡们谈着要玩一整夜……

……

在这样的骚动中间,羊群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住所。没有比这样的安置看来更可爱了,老公羊看到了它们的食槽,感动得流出了眼泪,那些在旅途中生出来而还从未看见过农庄的羊羔和极小的羔儿,惊奇地看着它们的周围。

但是最动人的是那些狗……它们一边舐着它们的菜汤桶,一边同它们农庄上的同伴们谈论着它们在山里所做的事情:在那可怕的地方,有狼,有洋溢着露珠的大朵的紫色的毛地黄……

(都德《从阿尔卑斯山归来》)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①场面描写、白描。羊群归家后,作者写院子里大孔雀、鸡窝动物的骚乱,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②细节描写。大孔雀金绿两色相间、戴着绢绒般的冠,高兴地用惊人的号筒般的鸣叫迎接羊儿归来,公羊看到食槽感动得流出眼泪等细节逼真地写出羊儿归来的欢乐。③拟人。本文把羊、狗、鸡等都人格化了,如写羊儿回家后,母鸡们兴奋地谈着要玩一整夜。这样描写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受,洋溢着朴实动人的生活气息,使文章更具有生动活泼的情趣。(三点答到两点即可)

【分析】解题的关键是找出描写的句子,然后归类,再结合全文来分析。这里抓住场面描写分析可以,抓住细节描写也行。比较容易看出来的是拟人,比较难看出来的是白描。对白描,一定要结合典型的片段从本质上认识清楚,这种描写手法还是容易考查的。

4.鉴赏艺术技巧:洞视本质,紧扣主题。常用的艺术技巧有:象征、想象、联想、渲染、抑扬、托物言志。如2005年全国卷I第15题:

原文片段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地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引了。(第二段)

天下事都是如此——(第三段)

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第四段)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地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第五段)

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第六段)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第七段)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第八段)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

(冰心《一日的春光》)

“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引。欲扬先抑,突出下文的“一日的春光”。

【分析】原文从第二段到第八段,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北平今年苦涩的春天。第二段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晚;二是春还未曾露面,就已悄悄地远逝了。第三段,以“天下事都是如此”表达出对今年北平春天的失望。第四段,先交代了去年冬天冷而长的特点,后表达了苦苦地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的心意。第五段,以两句“有一天看见”的内容。再现出了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击退的情景。第六段,“九十天看看过尽”,作者盼春春不至的焦急心情跃然纸上,难怪有“我不信了春天”这样的激愤之辞。第七段,寻春到大觉寺、管家岭等处,却发现春天已经远逝,再次表达对今年北平春天的失望之情。于是,在第八段里,作者表达出对春天再也不指望什么的“坦然”心态,再次重复强调“我不信了春天”。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明确看出“我不信了春天”的原因,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二是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三是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引。

从写作方法上看,作者这样写是为了欲扬先抑。有了这一抑再抑的描写,下文“一日的春光”才会扬得很高。

5.鉴赏谋篇布局:从形式人手,剖析形象和主题。常用的篇章结构、选材剪裁技巧有:立意(以小见大),开头结尾的特色与关系(呼应、照应),线索,过渡衔接,承上启下,点面结合,烘托铺垫,伏笔悬念,背景设置,一波三折,主次详略,材料典型、生动、真实、新颖。结构是内容的外衣,鉴赏文章的谋篇布局还是要归结到对内容和形象的鉴赏。如2005年北京卷第19题:

原文片段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史铁生《合欢树》)

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答案】①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②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③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

【分析】史铁生的这篇散文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他写出了一个不同于一般的独具个性的鲜活的母亲形象。回答本题要找到后面的对比的文字,对其所提供的信息加以筛选和整合,对其所包含的内容要点加以归纳。

6.鉴赏修辞手法:从句子入手,剖析形象和主题。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指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通感)、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等修辞格在语句中的体现和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大纲规定了修辞考查只有八种,实际上考查到的远远不止八种。如2006年湖南卷第18题:

原文片段

鲁迅先生在一篇《好的故事》中描写过: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生活本来应该是这样和平、美丽,而且光明。鲁迅先生所说“好的故事”,正是他所向往的好的生活。然而,在昏沉如夜的时代里,人们只能在朦胧的梦中见到。即使是梦,也被打碎!

今天,鲁迅先生在三十年前朦胧中看见的“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的“好的故事”,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水底,而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并将“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

(方令孺《在山阴道上》)

文中,作者引述鲁迅先生所说的“好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说明鲁迅所向往的好的生活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赞美祖国的今天。

关注形式促进发展 篇4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交际需要的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由此可见,学习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关注文章内容的理解,但这仅仅是理解语言的一个方面。理解书面语言应该是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语言表现形式的统一体。学生的阅读在经历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后,还应该从语言文字的运用角度,对课文作进一步的理解。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语言文字内容和形式的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形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展:

一、借助诵读,感受文本内容,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

1、在诵读中感受语言文字形式的美。

面对一篇新课文,先让学生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美,语言的美。通过朗读,可以掌握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情感色彩、情味气势等,表达作者蕴涵的情趣和意图,领悟课文的遣词用句和巧妙的布局,进而对课文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促进了其对语言的思考。

《安塞腰鼓》是一篇激情昂扬的散文。全文以饱蘸感情的笔触描写了安塞腰鼓的气势磅礴,震天动地,描写了安塞腰鼓舞姿劲健,节奏鲜明,赞美了安塞腰鼓艺术精湛,扣人心弦,散发着强烈的时代气息。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文章用词生动,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读上去感觉特别美。学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尽情享受由这种别样的语言文字形式带来的起伏跌宕的节奏美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领略语言中蕴藏的奥秘;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抽象的语言文字形式变成了形象的语言图式根植在了学生的心中。

2、运用准确的语言文字概括主要内容。

课堂教学中也要重视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提炼。在初读课文时,要训练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文字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可详可略,有不同的理解,但都必须训练用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二、抓关键词句,领悟词语作用,发现语言文字的秘妙

现在,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文章篇幅较长,我们不能面面俱到的把每一个词语都分析的透彻而是应该有所选择。在阅读教学中,把握重点字词并进行比较体悟,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语言魅力,并在比较中判断词句的内涵,领悟语言形式的魅力。从语言文字的细节入手,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反复推敲斟酌,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文字的真味。用朱自清的话说,就是“体会那微妙的咬嚼的味儿。”

如《草原》一课,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是怎样恰当地多次运用动词表达情感的。可运用换词、比较等策略,让学生抓住“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中“飞”,体会蒙古族迎接速度快,而此段连续运用“欢呼着,飞驰着”“车子跟着马飞过小丘”。抓住“飞”字,通过前后联系、对比,引导发现,我们的车先是“走”,再“飞”,急于到蒙古包和他们联欢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通过引导体会“飞”的用法,感悟一个动词连续反复运用更能很好地表情达意,透过三个“飞”,学生真切体会到蒙汉情深,能触到文章的情脉,这就是语言文字能传情达意的魅力。《理想的风筝》课后有一道练习,让学生读一读句子,体会带点词“泛”和“漾”的表达效果,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乐观、自信和坚强。

可以说,一词入口,百味皆生。有些词语,孤立地看,平淡无奇,但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下子变得别有情味,境界大异。抓住这样的字词细细品味,既能品出浓浓的语文味,又能品出淳厚的人文感觉。

三、剖析课文,体会表达方法,感受语言文字的艺术美

我们老师正是要关注到语言文字形式,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知道哪里是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式,哪里是精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哪里是精妙的比喻、拟人、排比句等手法,哪里是对比、反衬„„这样,教师让孩子把目光聚焦到积累、规范言语的范式上,并通过理解言语内容获得言语形式运用的规律,了悟语言运用之妙。

《安塞腰鼓》一文中作者运用了对偶工整的排比:“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一连串的比喻,写出了优美的舞姿,流畅飘逸,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这样既写出他们舞动中的形、神、貌,又写出他们的动感美、情感美、画面美,把安塞腰鼓的那种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又刻画得细致入微,尽善尽美,有极强的感染力。这种丰富的想象力实在令人赞叹。课文自始至终保持着跳动的节奏,一个排比接着一一个排比,一个比喻接着一个比喻,升腾着火热的激情,展现了生命和力量的神韵。反复和排比是制造节律、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的必要手段,课文中每一句“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出现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内涵、新的情景。本文短句多、感叹句多、排比句多,句子优美,充满情感。“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升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直抒胸臆,铿锵有力!

四、通观全文,把握写作手法,学习语言文字的文体美

阅读教学应该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写作手法,理解语言的形式,并融入最基本的写作知识,使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立意、选材、安排层次结构的。

我在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文章时,把教学的着力点不仅放在引领学生明白文章写了什么,还放在了文章怎样写上。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按照游览路线写的;接着通过阅读分析,在品赏美景中梳理出每一处景点都抓住了最具特色的地方进行描摹的;然后还重点学习进洞的一段,让孩子明白写景的文章可以把自己最有感受、印象最深的地方写的最详细。细心地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还发现了文章的明线(作者的游览顺序)和暗线(溪水流经的顺序)相互交替的写作方法。这样的教学让孩子弄清了写游记的基本方法。

五、学以致用,运用表达方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要先引领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领悟和挖掘出语言表达方法,再重点训练语言运用的能力,然后进行方法迁移运用,学生即可逐渐学会表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

如我在执教《夹竹桃》一课时,我出示夹竹桃的影子,引导同学们对月光下夹竹桃的影子展开想象,进行仿写。在讲授《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一课时,让学生展开想象,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去描写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与聂荣臻将军见面的情景。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既能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的积累,又能使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

语文教学要关注“言语形式”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言语形式;文本;文体;语感

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必经门户,比之言语内容,言语形式更为关键,更为重要,离开了具体可感的言语形式,语文教学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牢牢把住了“言语形式”这道槛,语文教学才能彰显本位意识。

一、细读文本,研究“言语形式”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在解读课文时,教师一定要把自己从“情节与情感的旋涡”里解放出来,去关注阅读教学的本真———言语形式。针对“典型”的言语形式,要去品味:这样的言语形式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这样写就能够突出特点,强调表达感情?

例如苏教版第四册第22课《猴子种果树》一文写了三个内容大致相同的段落:乌鸦劝猴子改种杏树;喜鹊劝猴子改种桃树;杜鹃劝猴子改种樱桃树。而每个段落在语言表达上都隐藏着相同的结构:鸟儿怎么劝,猴子怎么想、怎么做。而仔细推敲,鸟儿劝告的话语有隐藏着这样的语言结构:第一句“猴哥,猴哥,你怎么种呢?”这是“劝阻”。连叫两次“猴哥”是着急的表现,“你怎么种呢?”反问句又增强了劝阻的力量。如此,这一重点语段的教学,教师唯有致力于引导学生去“听故事,知结构”——“讲故事,用结构”——“续故事,化结构”这样的语言结构内化过程,学生才能创造性地运用文本中的语言及结构,发展语言能力。

二、比较文本,揣摩“言语形式”

智慧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保持对言语的敏锐感受和谨严态度,引导学生触摸、感知、聆听、体验、感悟经典作品是如何让心与手保持完全一致,如何将最恰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的。比较对照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

如苏教版第九册第18课《慈母情深》里有一段话:“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王崧舟老师进行教学时,格外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梁晓声所采用的独特的言语形式。他让学生想想:这段话跟我们平时的说法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一是倒装,二是反复。接下来让学生换比推敲——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写“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而要这样写?学生通过讨论,就体会出了这样描写就像特写镜头,强化、突出了母亲的动作,学生对母亲工作条件的恶劣,母亲为全家操劳的艰辛就有了更深的体验。“写什么”,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却是个秘密。王老师细心发掘语言因素,抓住这一个变式句,学生由此懂得了倒装的排比句式起着强调的作用。由此,语言形式和人文情感就水乳交融了。

三、挖掘文体,选择“言语形式”

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课文类型有:记叙文、小说、说明文、散文、诗歌,此外,还有教材编者编创的“诗词故事”和以叙事、说明的形式介绍语文知识的课文。在进行言语技能训练时,针对不同的文体,教师在教学处理上应有侧重。

如苏教版第十册第22课《大江保卫战》属于新闻报道。有位老师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在突出“言语性”教学思想的同时,兼顾了此类文体的特点,融入了自己的教学构想,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让学生感受解放军官兵铮铮铁汉的英雄形象时,点出了写狂风巨浪是侧面衬托,写战士行动是正面表现的写法。朗读第4自然段时,抓住连长一连串的动词,体会连长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后,提示学生:动人的细节令人难忘,是让人物在新闻中鲜活起来的生命力。然后,让学生前后连起来思考第4自然段在取材和表达方法上与第2段有什么不同。整节课,教师没有让学生给英雄“贴标签”,而是让学生潜心触摸语言文字,一面接受情感熏陶,一面揣摩作者写作思路,領悟新闻报道类文章的写法。

四、读写结合,运用“言语形式”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大都是精选名家的经典之作,其语言、格式、表达方法等都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典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课文的学习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时时受到写作的启示。

有位老师在执教苏教版第十二册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文章时,把教学的着力点不仅放在引领学生明白文章写了什么上,还放在了文章怎样写上,并以“读写结合”的方式设计教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他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按照游览路线写的;接着通过阅读分析,在品赏美景中梳理出每一处景点都抓住了最具特色的地方进行描摹的;然后还重点学习进洞的一段,让孩子明白写景的文章可以把自己最有感受、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得最详细;最后仿作。这样的教学让孩子弄清了写游记的基本方法。

总之,只有把语文教学的,像定位于“言语”二字,并抓住“言语形式”这一核心要素,才能使语感教学、语言知识教学和思想内容教学落到实处,从而提升语文智慧教学的价值追求,收到语文教学应有之功效。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李宏祥.言语性:语文教学的应然追求.江苏教育,2009(12).

[3]王尚文.言语形式四法.小学语文教师,2011(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

例谈关注言语形式的课堂转变 篇6

[关键词]言语形式 写什么 怎么写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65

【背景描述】

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以及对思想感情的理解等类似的现象并不鲜见,不少教师或无法、或无意去触及文本中那些精美别致的语言形式和别具匠心的表现手法。语文教学理应实现由关注“写什么”向关注“怎么写”美丽转身。

【案例描述】

(出示:“洛克机械师在哪儿?”……“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师:老师把这段对话改了改,同学们读一读,看看有什么感觉?

“洛克机械师你在哪儿呀?”

“船长,你是在叫我吗?我在这儿呀!”

“轮船上的炉子现在怎么样了?”

“炉子已经被海水淹了。”

“那么炉子里的火呢?”

“火也全部熄灭了。”

生1:改了后不是简短有力的,像是在平地上问问题,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当时情况的危急。

师:为什么要说得简短有力?

生2:最短的时间里把发生的事情全部都弄明白。

师:哦,人物的对话要符合当时的情境。这个时候情况万分危急,时间万分紧迫。那老师再这样改一下,可以吗?是否更节省时间了?

(出示:“洛克机械师在哪儿?”“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火呢?机器怎样?”)

生3:(笑)也不可以。船长像打机关枪似的一连问了这么多问题,如果我是洛克机械师,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师:是的,作者通过不加提示语的简短有力的对话把当时万分危急的情形表现出来了,一个充满智慧和勇气、镇定自若、指挥有方的船长形象跃然纸上,让人读了印象深刻。请大家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对话描写?

生4:记得《第一朵杏花》中有一段竺爷爷和小孩子的对话,也是没有提示语,而且简短有力的,表现了小孩子急切地想把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消息告诉竺爷爷的心理。

(出示相关片断,师生对话)

师:是的,为了表现危急的场景、急切的心情等情况,除了运用词语渲染、用标点符号突出外,简短有力且不加提示语的对话也是一种不错的形式。

师:课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生活中类似的场景,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种语言表达形式写一个片断。

【案例评析】

如何实现由“写什么”到“怎么写”的美丽转身,我们可以抓住“精妙传神的字眼、内蕴丰富的词句”细细品味,可以抓住“典范的、优美的句式、语段”仔细品读,可以抓住“新鲜的、独到的、个性化的语言”慢慢体味,可以抓住“精巧的构思、谋篇布局、精心的选材、命题”耐心咀嚼。

一、在对比阅读中感悟人物形象

课文中的对话,它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表现了船长的英勇果断。教学时,我适时采用了语言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比照阅读,在两次对比中,学生很自然地感悟到了当时情况的危急,船长的形象也跃然纸上,让人读了印象深刻。

二、在联系拓展中深化语言形式

毋庸置疑,一切教学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而展开。关于文本语言形式的习得与巩固,自然也离不开这样的规律。

我们当然期望多数文本语言形式的秘密通过一两次对某一段、某一篇文章的研读,就能使学生得以吸收并消化。但我们断然不能奢求其中的全部都如此。基于此,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加强语言形式感悟与习得的几率,中年段的文本解读时关注过的,高年段有机会复习时也不能轻易放过。如在上述教学片断中,在学生对比阅读之后,教师又追问:“请大家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对话描写?”这就是出于此考虑。

三、在练笔拓展中巩固语言习得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是叶圣陶老先生在几十年前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教材是学习文本内容的“例子”,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例子”,是陶冶学生情感的“例子”,更是学习语言表达的“例子”。

在教学片断中,我在进行完上述两个教学环节后,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布置学生进行课后练笔并适时讲评,既引领学生到文本中“来”,又带领学生从文本中“回”,在“来”到“回”的语言实践中巩固了课堂上习得的语言表达形式,真正地将书读“厚”了。

总之,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要恰当选择内容,在设计教学时应注意优化路径,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实现由“写什么”到“怎么写”的美丽转身。

上一篇:《北京农业》征稿启事下一篇:升本学生法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