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化(精选12篇)
散文诗化 篇1
一、引言
散文诗, 一种不同于传统诗歌样式, 兼具诗歌与散文所长, 自由灵动, 融会贯通, 并无十分教条的韵律规定却又有鲜明的旋律美和韵味性的文体, 散文诗化电影则是指在剧作结构上具有散文诗的结构原则, 艺术审美中兼备散文诗意美的电影样式。在中国, 因电影有商业艺术之分。散文诗化电影属艺术电影范畴。
二、意象的外延———散文诗化电影韵律的构成
中国古典文论中讲求“言外之意”、“象外之象”, 而散文诗是中国传统诗歌演变发展而来的文体, 自然也受到这一思想的重要影响。当然, 散文诗化电影创作亦是如此。
我们以《城南旧事》、《小城之春》、《台湾往事》、《我的父亲母亲》等散文诗化电影的叙事与抒情为基, 分析散文诗化电影节奏形成过程中的艺术情调与审美品格。大致有以下特点。
(一) 叙事方面
1非传统的电影化叙事结构
在叙事结构中不讲求剧作的“起”、“承”、“转”、“合”和“一人一事”贯穿到底的“整一性原则”。淡化戏剧冲突, 淡化情节, 注重情感走向。
散文诗化电影不把情节表达作为首要任务, 它注重细枝末节的生活表达。如《小城之春》中玉纹和志忱的四次见面, 玉纹的衣着从素色的黑旗袍, 到夹衫的搭配, 再到飘逸的黑纱巾, 最后是色泽明艳的旗袍。她的一次比一次艳丽, 行动一次比一次大胆, 没有情感的转折, 而是层层递进的情感波动。
2形散神聚的“自由”框架
所谓形散神聚在散文诗化电影的主要表现在外部所述故事本身相对松散, 而内在情绪节奏却紧密有力, 并非完全散状无序, 无重轻, 高潮平淡之分。
《我的父亲母亲》中母亲对父亲的“等”、“追”、“找”、“看”描写, 很明显人物性格情绪变化大于情节走向, 母亲追求爱情的勇气远远大于我们对情节发展的需求。
3无重大利益冲突的人物关系
散文诗化电影所选择的主要人物常常是时代大环境中微小而平凡的小人物。没有较为直白的政治等意识形态的渗入, 人们思考到更多的是大时代环境中的小人物的命运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城南旧事》里可爱的小英子是平凡的儿童, 是全片的中心人物, 她用纯洁、干净的视角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我的父亲母亲》里儿子用回顾的方式讲述父母平凡而伟大的爱情……
没有敌我、善恶关系的对立, 影片传达出的宁静与圆融无不凸显世俗的关怀, 人性光辉的力量。
(二) 抒情方面
5画外音的引入
这里的画外音, 主要是指旁白。《城南旧事》里年华老去的小英子回忆的旁白;《小城之春》中女主人公揭示心理活动的旁白;《我的父亲母亲》中我讲述父母故事的旁白……旁白, 成为最直接的讲述手法, 让我们更深刻的感知真实的存在。值得一提的是, 这些旁白都具有优美的文笔, 舒缓的节奏, 具有丝丝诗的韵律, 又点点滴滴道出真挚的情感。
旁白, 在散文诗电影中作为一种“在场”的存在, 让我们既更加肯定的故事的真实, 又让我们与影片中人物的距离进一步拉进。它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 丰富人物的性格内涵, 表达人物的情感体验, 更重要的是可以较为直接有效的把握节奏韵律的快慢。在每一个情绪上升阶段蕴积情感的冲击力, 在高潮之后又将视角拉回到客观, 让人的情感与剧中人物的心理情绪协调一致, 为建立起观众与创作者间有利的情感沟通提供了条件。
2意犹未尽的音乐
音乐可以煽动人的主观情绪, 加深电影影像视觉的感触映像, 增加电影缺少的感识维度, 给人一种话虽尽, 意无穷的情感体验。
《城南旧事》中那悠扬动听的“长亭外, 古道边……”道出了对曾经岁月的留恋。《小城之春》里戴秀为志忱演唱的“一朵玫瑰花”, 暗示了戴秀对志忱的情感。《我的父亲母亲》中跌宕起伏的伴奏暗合了父母爱情艰辛与坎坷……这一切在电影中既是情感的补充与增加, 也是情绪的讲述, 给人以余音绕梁的感觉, 为影片声画的和谐统一, 情感的升华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3故意消减 (激烈) 的情境营造
通常, 散文诗化电影以温润、舒缓的节奏吸引观众, 给人以平和细腻的美学体验。因此消减激烈、消减矛盾是其在情境营造上的必然需求, 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不会有两极镜头跳接、人物对话语言含蓄委婉。志忱与礼言重逢的喜悦、激动只用了喃喃的两句“十年了”, 道出岁月沧桑的变化, 人事的改变。
(2) 注重琐碎细节的积累, 在细腻自然的积淀中表情达意。散文诗化电影就如中国人煎中药慢慢的文火, 慢慢的熬。《城南旧事》里小英子对于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从好奇、关心到倾听、了解、理解、同情。在无数循序渐进的细节中, 让人思索并体会到人性的光辉和引发那些对故事的原因所在的思考。
(3) 内心情绪通过物、景、人调度与结合外化为叙事的情节驱动力。《小城之春》这种志忱到来后为其接风的那场戏, 后景是戴秀和志忱, 左边靠后是礼言, 前景是正在为礼言倒药的玉纹。志忱用余光看着玉纹, 而戴秀用歌声和细微的动作提醒志忱注意她……人物的关系和心理的矛盾在这样的画面中彰显无疑, 表面看来并无冲突, 可观众却早已心知剧中人的心理已是波澜起伏。
5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的渗入
在电影中, 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往往是为深化影片主题, 提升影片内涵的制胜法宝。
“象”是在视觉刺激反复强调的情况下, 在一定的叙事机制中层次深入, 在语言和外部形体结合的情况下而产生的表“征”意义。比如, 散文诗化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的“发卡”、“青花瓷”都形成了对女主人公细腻的情感内心活动的象征, 是父母那荡气回肠、动人心魄的爱情的宝贵见证。
隐喻, 则是导演不通过直接抒情说理, 而借助电影运动的声画影像在一定的条件下, 形成的画面内容之外的意义的延伸, 它是隐藏在影片内部中的。比如《小城之春》中那些残缺颓废的城墙, 就隐喻了那个时代的风雨飘摇, 冰冷与隐晦, 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特色。
三、情感的升华———吟诗唱晚的韵律之美
散文诗化电影为何拥有强有力的韵律之美也在于它特有的情感升华方式。
(一) 平和打响震撼人心的力量
有人说, 散文诗化电影就是淡化故事情节, 重情感而不叙事。这种说法在笔者看来是有些唐突的。电影的首要任务还是叙事, 散文诗化电影之所以给我情感上以淡化了情节的感受, 是因为电影中情感韵律的表达更为吸引人的注意力。《城南旧事》中那一个个的故事都是活生生的悲剧, 妞妞的生世之谜, 疯女人秀英与进步学生间的爱情, 宋妈孩子的夭折……这些情节段落, 当我们单独提取出来用平常的视角去看时, 都会为之悲恸。但在电影中小英子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讲述淡淡的掠过。让人感受到平静故事背后暗藏这不可轻视的力量:每一个生命的死亡、哀痛、无奈……都会化成面对生命无常时坦然的微笑, 这平和的一笑将撼动你的心灵, 让那些关于同情、博爱的普世价值自然生长。
(二) 温婉中的静谧与希望
《小城之春》中的小城暮气沉沉、荒芜颓废, 仿佛锁住了一切鲜活的生命, 阴郁而冷寂。玉纹是活在小城中的女人, 她温婉文静却孤独无助。芳华的年龄没有爱情的滋润, 昔日情人的到来让她不得不面对情感的断裂与彷徨。情人最后离, 一切又归于平静。
尽管如此, 玉纹还是喜欢每天到城墙上走一圈, 因为哪里有相比小城拥有更广阔自由的天地, 喜欢在妹妹那充满阳光的房间里刺绣……这些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鼓励人性解放的希望。
(三)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悟”
在中国传统的古典文论中常常讲到“体悟”、“顿悟”、“感悟”、“参悟”等, 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学创作中特殊的感知方式, 皆突出一个“悟”字。的确, 悟到的东西才是内在的而非皮象的, 才是有生气、有灵气、有生命力的。就如, 散文诗化电影中给人以质朴与朦胧感一样, 质朴是因为我们感觉到了故事的真实, 朦胧则是因为我们观影时常常能意会到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散文诗化电影的主题一般是没有刻板的规定和硬性的标志。主题, 本身是一种理念性的东西。而散文诗化电影追求的是一种诗意的美感, 每个人的感悟不同, 所思所想自是不同。如果我们刻意的要求作品主题鲜明, 态度鲜明, 这就容易图解作品, 如此消减吞没艺术感的存在。
“悟”到的东西往往是说不情、道不明的。这恰恰是作家、艺术家的特别之处。无数流传不朽的作品一再证实, 主题明确未必胜于主题朦胧。“悟”得的是一种情感的境界, 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宝贵财富。
综上所述, 散文诗化电影的韵律蕴藏于电影情感叙事过程中。它是为一种艺术精神的体现, 是创作者通过运动的声画影像系统与受众达到的情感共鸣, 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摘要:散文诗化电影是一种具有散文元素和诗歌意趣的艺术电影。因其独特的影像风格它较其他类型的影片更求节奏韵律之美, 故散文诗化电影的节奏韵律对此类影片的整体艺术风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将梳理散文诗化电影的韵律特征, 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创作和认识散文诗化电影。
关键词:散文诗化,情感,韵律
参考文献
[1]李渔.闲情偶寄[M].华夏出版社.2006
[2]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3]罗伯格.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黄琳.影视艺术——理论·简史·流派[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5]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6]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7]夏衍.电影论文选[M].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8]骆平.中国电影:从《小城之春》到《城南旧事》[J].四川戏剧.2006
[9]朱恩彬.中国文学理论史概要[M].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
[10]吕益都.闪烁在诗意的长河——中国文人电影的叙事特征[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2
散文诗化 篇2
诗化散文:杨朔、刘白羽、秦牧
杨朔《雪浪花》(1961)、刘白羽《长江三日》(1961)、秦牧《花城》(1962.2)
在六十年代初期,抒情散文空前繁荣,散文几乎成为狭义的抒情散文的一统天下,大量的意境隽永、文体优美的抒情散文涌现出来,以“寻求意境”为核心的诗化现象,构成六十年代初期散文创作的主要倾向,作家们将发现诗意、创造意境当作散文构思的灵魂,评论家将诗意与意境当作散文审美的重要标准,一个作家散文风格的成熟与否也往往以诗化的成就为依据,在那一时期,读者中广为流传的散文大多是以诗意取胜的作品,标志着50年代以寻求意境为内核的当代散文审美建构的完成。当代散文,尤其是1957年反右以后,散文创作几乎形成了一统的歌颂性的思维模式:只能歌颂,不能暴露,只能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不能暴露生活中的假丑恶,更不能触及时弊,揭露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尖锐深刻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作家不能全面地、正确地反映表现真实的生活,也就不能真实地抒写对生活的独特的理解和新鲜的发现,只能按照一个既定的思想表现模式去反映与表现生活。基于这一种一统的、定向的思维模式,散文在情感的活动的表现方面,形成了“豪言壮语”式的抒情定势,说大话、空话、假话被认为是昂扬的格调,时代的抒情;表达作家个人真实的忧乐之情,则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感情或小资产阶级情调。这样以左的共性消融作家的个性,以时代的豪言壮语代替个人情感抒发的具体性、真实性和特殊性,作家的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真情实感大为减弱。这种诗化现象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与现实背景。
散文创作上的诗化现象有其历史的渊源,中国抒情文学发达,叙事文学不发达。我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中国文学追求的意境,也就是情景交融的境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文学最擅长的表达方法。“天人合一”,“物我同构”,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哲学追求与思维方式。古代散文的这种构思模式与审美风范,作为中国文化的深层积演,一代又一代影响着中国散文的创作,借景抒情也成为中国当代散文最基本的构思与表现模式。
散文创作上的诗化现象,不仅有其历史的渊源,而且有着现实的背景。
首先,诗化是颂歌主题抒情散文的必然的审美选择。
在散文创作中,诗化,更具体地说,即意境创造,并非一切散文样式的最佳审美选择。比如说随感录、序跋、书信、日记,就不一定要有意境。但一般而论,写景抒情散文,因表现方式除直抒胸臆外,便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往往写得情景交融,意境隽永。我国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的“散文复兴”运动,并不意味着散文原来的政治功利观念和以阶级以及群体意识为核心的审美格局的变化,那时,散文依然被看作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歌颂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光明面,依然是散文家所恪守的大主题。这样,既要保持颂歌的基调,又要克服前期散文创作在艺术上所存在的那种直露、粗疏的弱点,提高审美价值,于是散文便选择了托物言志、创造意境的艺术传统作为构思与表现的格局。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也是一种象征手法的运用。范希文在《对床夜语》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不直接道出,而借用其它事物来间接暗示,这样,就能够突破那种平铺直叙所带来的表达意义的过分确
219017077.doc 2
定、局限和直露,从而使其表达的意向与内涵趋于广阔、丰富和含蓄,读者的想象活动也会变得活跃,获得更多的审美趣味。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的散文,主要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抒情散文。这些散文往往从宣传与张扬“时代精神”出发,思索、提炼自己散文的主题,然后寻找到表现这一主题的载体,寄托物,象征物,于是,构思的主体工程就大功告成。这实际上是古已有之的“赋体”散文。在古代散文中,存在着大量优秀的托物言志散文:柳宗元《愚溪诗序》、刘禹锡《陋室铭》、白居易《养竹记》、范促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苏轼《喜雨亭记》、龚自珍《病梅馆记》。由于这类散文有着深厚的传统,写法又容易掌握,易见功效,所以在六十年代初的抒情散文的创作高潮中,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风格流行,涌现了大量佳作:杨朔《雪浪花》、《茶花赋》、《荔枝蜜》,刘白羽《日出》、《长江三日》,秦牧《土地》、《花城》,吴伯箫《歌声》、《记一辆纺车》等。
其次,是时代对诗意的触发。
当代抒情散文第一个创作高潮正是出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面临严重困难的时期。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对于散文创作发生着重大的影响:一,严峻的现实生活使人们的头脑开始从大跃进的狂热中冷静下来,对极左思潮的遏制,文艺政策的调整,使作家的心灵获得了一定的解放。1961年,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3月在广州会议上所作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对于排除左倾思想,发扬艺术民主有重要作用。这对于抒情散文题材与写法上的进一步开拓与丰富是有作用的。
二、艰苦的生活唤起人民对革命战争岁月的回忆,迸发出许多美好的诗意与情思。这一时期,一方面是国民经济遭受严重困难的时期,另一方面又是全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致,满怀信心,去克服困难的时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振奋精神,战胜困难,便成为当时时代精神的主旋律,自然也成为抒情散文创作的时代主题。特别是散文作家队伍中的骨干,大多经历过革命战争。所以,在这一时期,我们看到,缅怀革命战争生活,歌颂革命传统,抒写战斗情思,已经构成当时抒情散文的重要主题。比如吴伯箫对延安生活回忆的散文。菡子在《诗意和风格》中说:“人生经受严峻的生活的考验,最能产生诗的情绪。”
三、严峻的生活与美好的心灵将作者的审美引向诗化的境界。在当时,一方面是经济上的困难,物质生活的匮乏,另一方面则是精神世界的净化与升华。党和政府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的传统,共产主义精神。受着传统散文观支配的作家,自觉地使自己的审美观照避开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阴暗面,而移向崇高的心灵和美丽的自然,并且常常将二者加以融合,寓情于物,借景抒情。所以,这一时期写景抒情的文字,在建国以来空前增多。
那一时期,在散文观念上,坚持革命的功利观,强调散文的教育功能与战斗作用,反对“纯美文”的散文观。因此,在散文创作上,要求作家“深入到工农兵群众的斗争生活中去”,“发掘充满诗意的题材”。(刘绍明《散文的诗意》)同时,对散文的诗意和意境的理解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即始终将政治内容、革命激情作为“意”的核心。那一时期的散文创作,几乎所有作家都是从政治和时代的要求出发,确定自己写什么、怎么写。力求有“充实的政治内容”,主题思想是某一政治内容的结晶,而“抒情”、“诗意”、“形象”则不过是表现这一政治内容的手段。
219017077.doc 3
意境形成的三部曲:动情--思索--意境
在六十年代发生的散文的诗化运动中,杨朔(1913-1968),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杨朔的散文创作,努力追求“诗的意境”,“拿散文当诗一样写”,“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然后写成文章。”(《东风第一枝》小序)他“寻求意境”的主张,影响极为深远。他说:“我在写每篇散文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我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练的古典诗章。这些诗差不多每篇都有自己鲜明的意境、思想、情感,耐人寻味,而结构的严密,选词用字的精炼,也不容忽视。”他提出:“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海市》小序)。诗是杨朔孜孜以求的美的目标和最高理想。他的散文创作往往是“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时代人物,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片断,迅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海市》小序)
杨朔将“寻求意境”的思维活动概括为“动情--思索--意境”三部曲。关于一篇散文的意境形成的过程,杨朔曾这样自我总结:“凡是这样动情的事,我就要反复思索,到后来形成我文章里的思想意境。”(《东风第一枝·小跋》)杨朔所总结的这一意境形成的公式:动情--反复思索--形成意境,可以看作是对于那一时期抒情散文意境创造的基本概括。
动情,这有可能是意境的萌芽,它属于灵感活动。动情可能是触景生情,也可能是情投射于物。总之,是情与物的撞击。
反复思索,这是意境形成的关键环节。这既是主题思想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情与物相融合的过程。
形成意境,这是“反复思索”的结果,是意境创造的最后完成。
杨朔《雪浪花》意境的形成:作者坐在北戴河海滨的礁石上,看着那云起云飞,潮涨潮落,浪花冲击礁石的情景,不禁“动了情”:“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我有时爱坐在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月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激着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像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紧接着,便进入“反复思索”,使原来的“动情”经过理性的思索得到深化与升华,发现浪花冲击礁石的现象,同千百万普通劳动者齐心协力、长年累月改造山河的壮举之间的联系,从而提炼出散文的主题,同时通过对“老泰山”这个形象的设计和描写,使作品的思想境界不断深化,并且努力使景物、人物,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相互交织,组合成一个优美的意境。最后“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地点出主题:“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
很明显,在五六十年代将革命功利观念放在首位的抒情散文创作中,上述的“反复思索”在整个意境的创造、形成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是因为这种“反复思索”,作者将复杂的生活加以筛选、过滤和提炼,将“小我”融于“大我”,将“个性”融于“时代”,提炼出具有积极意义的主题,并且从这一主题出发,去选择、加工、创造思想感情的载体--象征物。由于作者所抒写的是“人民情”、“革命志”,所以所选择的载体一般都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能唤起人民对崇高、纯洁、坚强、前进、无私等美好精神境界的联想,杨朔以童子面茶花象征祖国欣欣向荣的面貌(《茶花赋》),以赞美小蜜蜂来歌颂普通劳动者的无私奉献精神(《荔枝蜜》),刘白羽借灯火抒发其深刻思索:新生活是从那“暴风雨历史深处”发展而来的(《灯火》),借长江夜航表达“激流勇进”之情(《长江三日》),219017077.doc 4
吴伯箫对对延安生活的缅怀、对艰苦奋斗传统的歌颂寄托于一辆纺车(《记一辆纺车》),袁鹰将革命的井冈山精神赋予那青山翠竹(《青山翠竹》)。总之,那时被选作思想感情载体的,通常都是如红日、朝霞、大海、急流、青松、翠竹、高山这一类的事物,作者很容易从这一类事物上寻找到感情的结合点,情景交融,形成意境,而这种意境又总是体现出一种崇高美。
意境的结构模式:入境--通幽--显志
在以载道为传统的中国古代散文中,一直把命意和布局当作构思和行文的关键。所谓命意,即立意,也即主题的提炼和确立。所谓布局,即思想、形象的组织和结构。
六十年代初的抒情散文,是载道之文,所以它也十分重视散文的命意和结构布局。
一般来说,敞开心灵,不避个性,写偶然的片断的感觉或情绪的散文,其行文随感觉和情绪流动,结构比较随意、自由。而载道之文,往往是“因情造文”,讲究剪裁、布局、结构、谋篇。所以六十年代的抒情散文,在结构上显然继承了古代载道散文的传统,在开头、结尾和行文的开阖起伏上颇具匠心,形成了一种所谓“三大块”的结构模式。
一、在开头上,或“开门见山”,或“设置悬念”,旨在引人入胜。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很多优秀作品开头都有这种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开门见山,看似简单,但要写好,尤其令人一见不敢弃去,则要具有技巧。直接切入,意向明确,而又不失含蓄,于平易中见深刻。它便捷而巧妙地将读者引入散文佳境。如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峻青的《秋色赋》,其开头都属于“开门见山”的写法,写得简洁而精彩,读之渐入佳境。然而,另一种“设置悬念”的开头方式,在六十年代初期的散文创作中似乎更为作家所喜用。这与托物言志写法有直接关系。作家常从所托之物写起,渐渐推出文章的思想意境,这样,开头就构成一种悬念,起到为正文铺垫的作用。不仅杨朔深谙此道,屡屡用之,他的散文如《雪浪花》、《茶花赋》、《荔枝蜜》、《泰山极顶》等,都是开头设置悬念。其他作家也常用,如刘白羽的《灯火》开头说:“多少年来,在我的心中有一个隐秘的喜悦的诗句,这就是:‘灯火„„’”为什么呢?只有读下去才见“分解”;他的《一幅红色的画》,其构思同杨朔的《茶花赋》有异曲同工之趣,均以寻求一幅画为悬念,最后终于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开头写自己“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但是“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这同刘白羽《日出》的开头--从小就向往日出景观,但“却没有机缘看日出”的设计极为相似,这种描写自然成为后文的铺垫。
二、中间的行文精心布局,力求波澜起伏,开阖顿挫,严谨中求自由,统一中有变化,大有苏州古典园林“曲径通幽”之趣。如杨朔的“转弯子”。杨朔在行文上,努力像我国古典诗词那样精心剪裁、布局,以曲致深,以无限写有限。他常常在文章中设置种种障碍,像筑山叠石的园林障景那样,造成“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变化。如《荔枝蜜》,不喜欢蜜蜂--由荔枝林想到荔枝蜜--由荔枝蜜想到小蜜蜂--蜜蜂的劳动和奉献精神--农民的劳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泰山极顶》,登泰山看日出,适逢天气晴好,料想次日早晨“准可以见日出了”--一路从山脚往上爬时所见所闻--晚宿青帝宫,山头上忽然
219017077.doc 5
漫起云雾,又浓又湿,挤进屋来,落到枕边,还听见零零星星几点雨声,不免使人焦虑--次日果然云雾消散,只是天空阴沉沉的,看日出的宿愿已难实现--但作者却心情“异常晴朗”,毫无惋惜的情绪,极目远眺,指点那山河的壮美,建设的蒸蒸日上,“分明看见另一场更加辉煌的日出”。波澜迭起,千回百转,足见其“转弯子”的艺术。
刘白羽《长江三日》
《长江三日》(1961)是刘白羽的代表作,他用浓艳的画笔,制作了一幅五彩缤纷的长江的油画,热情洋溢地抒写了深邃的革命哲理。第一日,文章叙述江轮由重庆开出而未入三峡的一段历程,着重突出长江千姿百态的美。水天风雾、浩浩江流是作者的感触,从沉沉黑夜中冲破惊涛骇浪、昂首奋进的江轮,是作品捕捉的而又贯穿始终的主体形象,作者把它们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了:“我觉得这是我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起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由于这一思想的熔铸,江轮已经成为整个革命事业的诗意象征了。“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哲理思考,也便成为贯穿全文的内在思想红线。第二日,作者叙述了江轮穿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惊险情状,以及三峡的雄伟壮观、妖娆绮丽。其中,突出渲染江轮与狂风恶浪、暗礁险滩的搏斗,并穿插对两岸层峦叠障的精描细刻及山川历史、优美传说的叙说,初看起来似乎全是实写,但读者从“看起来这青滩的声势十分吓人,但人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途径,也就战胜了大自然了”数句,便能够领会哲理思索的“神”:领航人只有用智慧和胆量征服暗礁险滩,才能开辟一条无往而不胜的道路。显然,这一部分含蓄地把“战斗、航进、穿过黑暗走向黎明”的哲理思索引向深处,这种含蓄弥漫着一种诗的气氛。第三日,作者叙写长江“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边”的清丽景色和作者穿过三峡后的恬淡心情。巧妙的是,其间穿插了卢森堡《狱中书简》中的两段话,用以表现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定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这把“战斗、航进、穿过黑暗走向黎明”的哲理思索推到新的境界。作者说:“我不能不意识到,今天我们整个大地,所吐露出来的那一种芬芳、宁馨的呼吸,这社会主义生活的呼吸,正是全世界上,不管是在亚洲还是欧洲,在美洲还是在非洲,一切先驱者的血液,凝聚起来,而发射出来的最自由最强大的光辉。”作者启发读者去思考,无产阶级在开辟道路的过程中,必须具备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前仆后继,百折不挠,以生命和热血去“凝聚”“最自由最强大的光辉”。至此,文章的哲理思索进入高潮和顶峰。不难看出,哲理思考是作品立意和构思的聚光点,文章虽然落墨于山河画卷,却处处着眼于哲理的诠释,因此气势壮阔、格调高昂,诗意浓烈,诗情、画意与哲理交融而浑然一体了。假如没有这个凝光点,这篇作品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激动人心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优美的散文总是在鲜明的形象中包含着一种哲理的诠释,它们可以通过写人、叙事、绘景、状物等文学手段,来蕴含曲包内在的思想和哲理。
刘白羽散文的哲理思考的特点:常常命意于光明、纯洁、壮美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从中寄托着无产阶级的崇高理想和抱负。因此在他的笔下,被描写的具体事物,就成为贯注生气、充满诗情、富有战斗美的艺术形象了。刘白羽善于把对客观事物的哲理思索,凝成一两句诗句或一首诗,这是他哲理思索的特点,也是他在散文中创造意境的特点。这一两句诗或一首诗,是创造意境的焦点。
感情奔放,雄壮豪迈,是刘白羽散文在抒情上的基本特色。刘白羽很注意发
219017077.doc 6
挥散文抒情的特长。他认为:“如果作者不把血、感情流注到文章里,文章又怎能有燃烧的热情、有光彩呢?”(《论特写》)《长江三日》中,作者抒发的是为祖国壮丽河山而讴歌的激情,是“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哲理豪情。这种感情的抒发,是随着山河画卷的逐层舒展而逐渐吐露的。结尾描绘了这样一幅壮阔的景像:“夜间,九时余--从前面漆黑的夜幕中,看见很小很小几点亮光。人们指给我那就是长江大桥,‘江津’号稳稳地向武汉驶近,从这以后,我一直站在船上眺望,渐渐的渐渐的看出那整整齐齐的一排像横串起来的珍珠,在熠熠闪亮。我看着,我觉得在这辽阔无边的大江之上,这正是我们献给我们母亲河流的一顶珍珠冠呀!„„再前进,江上无数蓝的、白的、红的、绿的灯光,拖着长长倒影在浮动,那是无数船只在航行,而那由一颗颗珍珠画出的大桥的轮廓,完全好像升在云端里一样,高耸空中,而桥那面,灯光稠密的简直像是灿烂的金河,那是什么?仔细分辨,原来是武汉两岸的亿万灯光。当我们的‘江津’号,嘹亮地向武汉市发出致敬欢呼的声音时,我心中升起一种庄严的情感,看一看!我们创造的新世界有多么灿烂吧!”作者用色彩明丽的语言,从远近上下不同的角度,描绘大桥、江面和武汉两岸的亿万灯火,摹写各种灯火变幻的情状,组成一幅迷离惝(chang)恍、色泽飞逸的灯火世界,给人以开朗、奇伟、辽阔、壮美的感觉,是诗,也是画。杨朔的散文一般是围绕叙写一个人物、一件事情而层层展开的。刘白羽的散文则迥然不同。他以“意”为帅,以抒情为牵引线,散文中的人、事、景、物、情、理,是随着感情的发展变化而摇曳铺陈的。
作者的哲理,往往通过鲜明的形象来展示,并作有层次的诠释,把哲理思索步步引向深入。《长江三日》,作者在第一天捕捉住江轮这一主体形象后,首先注入革命哲理:“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行、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第二日,作者重点描写江轮与狂风恶浪、暗礁险滩的搏斗。在江轮战胜险情后,作者写道:“看起来这青滩的声势十分吓人,但人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途径,也就战胜了大自然了”,把哲理思索引向深入:领航人只有用智慧和胆量征服了险滩暗礁,才能开辟通往胜利的道路。第三日,作者在描写穿过三峡后的情景时,巧妙地插入卢森堡《狱中书简》里两段话,用以表现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把哲理思索推进到高峰。总之,作者把哲理融入鲜明的形象里,随着画卷的渐渐舒展,哲理思索也步步深入地获得了诠释。
刘白羽散文的结构艺术,常常用对照和反复的手法,将历史与现实,今天和未来,战争和建设,疾风暴雨和风和日丽,进行鲜明的对比,起到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作用。刘白羽的今昔交织和顺逆转换,由于他常常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接处思考:展示今日生活怎样来自“暴风雨历史深处”,歌颂“激流勇进”精神,在结构上,也常常表现出今昔交织和顺逆转换的波澜起伏。《长江三日》,“江津号”航船,在雾中启航,过夔门,穿三峡,进入水面开阔、碧波雪浪、天水柔和、江船宁静的境界。从上述思路中,不难看出刘白羽散文结构的基本模式:现实(顺境)--历史(逆境)--现实(顺境)。他的散文篇幅较大,句子较长,善作铺陈,恣意挥洒,造成一种磅礴的气势。
刘白羽的散文继承了古代散文语言的音乐性和绘画性。他的散文在炼意的同时,讲究炼句炼字,注意语音的轻重长短、抑扬顿挫,很有音乐感。刘白羽是长于写景的,《长江三日》,作者在江轮上刻画扑面而来的青山、险滩、暗礁等等,采用移步换形的手法挥洒点染,眼前的山岩是“倒影如墨”,远处的山峦是“碧绿如翡翠”,红艳艳的霜草是“满山的杜鹃”,江面上的帆篷就像“一束一束雪白的花朵在蓝天下闪光”,浓淡相宜,十分传神。其次,刘白羽恰当地从古今中外
219017077.doc 7
作家和诗人的作品中旁征博引,为他的散文润色添辉。《长江三日》引用许多诗人的名句、民谚、民间传说以及卢森堡的文字等,兼有制造气氛、烘托环境、抒发感情、画龙点睛的作用,与全文格调相和谐。此外,刘白羽的散文经常运用排比,以壮抒情气势,运用大量譬喻,形象地去描摹事物,以引起人们的深思和联想等。
秦牧《花城》
秦牧的《花城》是一篇写景状物、即景抒情的作品,全篇宗旨是歌颂劳动人民创造历史文明的业绩,赞美他们欢乐幸福的生活。同时,又传播知识,陶冶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像花会上热情的讲解员,把各种鲜花指点给你:“牡丹、吊钟、水仙、大丽、梅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向你介绍花的情趣:“吊钟显示着异常旺盛的生命力,插在花瓶里不仅能够开花,还能够发叶。这些小钟儿似的花朵,一簇簇迎风摇曳,使人就像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铃铃铃的钟声。”秦牧笔下的鲜花,细腻逼真,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
知识渊博,趣味盎然,是秦牧散文的突出特点。他善于把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熔为一体,并使之成为自己的艺术风格。在谈天说地、论古道今的知识趣谈中寄寓着深刻的思想性。《花城》,“农历过年的各种风习,是我们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的。我们现在有些过年风俗,一直可以追溯到一两千年前的史迹中去。这一切,是和许多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巧匠绝技和群众的美学观念密切联系起来的。在中国的年节中,有的是要踏青的,有的是要划船的,有的是要赶会的„„这和外国的什么点灯节、泼水节一样,都各各有它们的生活意义和诗情画意。过年的时候,一向我们各地的花样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耍狮子、玩龙灯、跑旱船、放花炮„„人人穿上整洁衣服,头面一新,男人都理了发,妇女都修整了辫髻,大姑娘还扎上了花饰。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一顶新毡帽’的北方俗谚,多少描述了这种气氛。”
秦牧的“滚雪球”(或叫红线串珠)式结构。我们知道,引类取譬,是秦牧知识性抒情散文的主要表现方法,因而在行文结构上,他常常围绕散文的主旨,用一根思想红线串起一个个生动事例(或故事),娓娓道来,层层演进,形成他的文章的波澜,人们将这样的结构称之为“红线串珠”法,或“滚雪球”法。如《土地》写了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公子重耳在亡命途中发生的故事,古代中国皇帝把疆土封赠给公侯时的仪式,漂流海外、离乡别井的人们珍藏家乡泥土的事例,沿海一带保留下来的深含着保卫土地的抗敌爱国的历史内容的风俗以及地名,历史上农民为土地而作的悲壮斗争,土地在人民手里发生的巨大变化等等,以唤起人们建设和保卫祖国土地的热情。秦牧散文结构上的这种波澜,既不像杨朔那样的曲折,也没有刘白羽那样的“坎坷”,它似湖中微澜或涟漪,一环一环地向四周荡开,平缓而自然。
那一时期散文的结尾,大都具有两个特征,一是与开头照应,二是“卒章显其志”。这两点也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传统。六十年代初,我国抒情散文创作,在结构上对于首尾照应,特别是对“卒章显志”法那样看重,其根本原因 在于散文的“载道”功能,如果说“托物言志”、“寻求意境”,是为了避免载道的直露,那么,篇末点题,“卒章显志”,则是为了强化教育功能。杨朔《雪浪花》,前面描写了浪花冲击礁石的情景,描述了老泰山这一人物的言行及身世,作者在结尾特意加上一段直抒胸臆的文字:“我觉得,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
219017077.doc 8
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再如《泰山极顶》,在前面描写了登泰山看日出的沿途见闻,以及在泰山极顶因天气阴沉没有看到日出,却看到如“齐烟九点”一般的钢铁工业建设情景,作者在篇末加上了这样一段抒情文字:“有的同伴认为没能看见日出,始终有点美中不足。同志,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其实我们分明看见另一场更加辉煌的日出。这轮晓日从我们民族历史的地平线上一跃而出,闪射着万道红光,照临到这个世界上。伟大而光明的祖国啊,愿你永远‘如日之升’!”
杨朔的散文有时失之“太做”:在命意上,主题的提炼,感情的升华,有时显得不太自然,让人有拔高之感;结构上,为达到曲以致深的效果,有时就未免过分雕琢,开头结尾,以及中间“转弯子”的模式,常出现雷同;在文字上,也“微露人工斧凿的痕迹”,缺乏自然、朴素的真味。杨朔散文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风格,但是他的散文具有明显的缺陷。从内容上说,他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仅作田园牧歌式的赞颂,过分理想化。从情感而言,他虽无封建士大夫那种寄情山水的淡泊和超脱,也无表现自我的闲情逸致,但在某些篇章中,存在着虚情假意的失误,特别是当他无节制地让情感向诗的概括化方面发展时,这种情感就显得更加虚假。从艺术上看,杨朔强调散文的抒情个性,主张把散文当成诗来写,这是对散文审美价值的呼唤,但是,当他极端地“把每篇散文当成诗来写”时,导致他的艺术手法的单一化和雷同化。同时,由于他过分追求诗一般的构思、结构和语言,其作品往往有斧凿痕迹,给人以削足适履之感。
在现代作家中,朱自清对杨朔的影响最大,他们的风格非常接近,都是文求简约,意求深藏的诗的风格。朱自清散文从创造诗的意境出发,以缠绵的抒情、细致的纹络、缜密的结构、清新的笔致,并通过艺术辩证法的精心组织与安排,构成意境的高度和谐的美,是一种自然、真切、清新、缜密的美。
六十年代初散文的诗化现象对当代散文的贡献:它所探求并完成的诗化的审美结构,提高了散文的艺术质量和美学价值,比起五十年代来,散文创作在题材、品种、形式、技巧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与丰富。同时,由于时代的局限,左倾影响,对诗意的片面理解,使作者往往重于抒发虚假的豪情,回避尖锐矛盾,过滤悲剧因素,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作田园牧歌式的赞颂,所谓时代色彩并不能得到真实多彩的反映,大跃进等事件在当时花团锦簇、百鸟朝凤般的散文里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散文的真实品格受到削弱。
历史的诗化 篇3
作家计划将系列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分四卷写完,《张居正·木兰歌》是其中的第一卷,长江文艺出版社将其作为继长篇历史小说《雍正皇帝》之后推出的又一部重头作品。这部小说的中心历史事件是张居正“附保逐拱”、由次辅到首辅的政治历程。作家对文学和历史采取双重尊重的态度,在写作之前他数年如一日地潜心研究明史特别是有关张居正的历史典籍。他是在练好了深入历史的内功之后再开始写作的,因而《张居正·木兰歌》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把握既富于艺术意味又显示出厚重的历史感。小说中的“附保逐拱”不仅是高拱一人的去就问题,而是隆庆、万历两朝交替之际朝廷上下多重恩怨矛盾、各种权、势、术交错的总爆发。作家抓住“附保逐拱”这一中心事件,透辟地写出了明代中叶以来政治上层复杂的内部斗争,将阁权与皇权的斗争、内阁与司礼监的争权夺利、阁臣与阁臣之间的明争暗斗三大矛盾扭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包含艺术容量极大的艺术锁结。主人公张居正就是在这样激烈争斗的政治漩涡和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演出他的性格和命运。另外一方面,这三条情节线又通过不同的方式辐射至吏、绅、民、僧、道、侠、妓各种阶层,形成一个广阔深邃的历史背景,使题材本身所蕴含的复杂历史内容得到富有深度和广度的、立体式的揭示。
作为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张居正·木兰歌》必须服从整体艺术构思的需要,在情节安排、性格刻画上要有整体观念,因而从局部来讲,必然有所笔墨上的节制。但即使这样,主人公已经是一个颇有深度和文化内蕴的人物形象了。历史上的张居正是个颇受争议并且本身非常复杂的人物。一方面,张居正从隆万时期变化莫测的政局中脱颖而出,利用皇帝幼弱的特定时机大兴改革,使土崩瓦解、国将不国的明王朝在很大程度上挽回颓势并且由乱入治,形成显赫辉煌的“江陵柄政”历史阶段,另一方面,在其政治生活中,特别是其后期,也确实暴露出一些“志行”上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久为中外史家、文学家所关注、所争论的历史人物,作家尊重其复杂性,并且打破伦理中心主义的评价准则,力图撩开历史的雾幔,尽可能地还原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且有文化内蕴的张居正。小说中,张居正具有高远的政治识见和政治才略,他之所以参加政治角逐,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实现中国传统士人“兼济天下”的人文理想。但是,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和自己权欲的满足,他又不惜在明枪争斗之外使用诡谲倾轧的阴谋心术,甚至与政治魔鬼冯保结伴。张居正出生于楚,而楚地自古以来“狂人”辈出,楚人文化心理中有着一种狂放、执著和超群轶伦的精神气质。身为楚人的熊召政不仅有着深刻的体悟,而且本身就有着楚人血气的遗传。因此,作家笔下的张居正有着“虽万死而不辞”的“楚狂人”的气质,敢于蔑视清流、挑战皇权,在政治斗争中立足于变,以时势和民生利害作为判断的准绳,能够突破传统格局和陈腐规章,体现出地域文化的色彩。
小说中的一些次要人物如隆庆皇帝、高拱、朱翊钧等也都既具历史感且形象鲜明。隆庆皇帝迷溺声色、惰怠苟安,但他也有一个长处,能信任高瞻远瞩、器度恢宏的高、张二位重臣,放手让他们做事,这也是这位懒皇帝的知人善任了。高拱躁急于外而实际上城府甚深,朱翊钧小小年纪就知道天子威权的显赫,因而对权力产生兴趣。这些都体现了作家将死的史料点化为“活的历史”和“诗化的历史”的艺术力量。
整部小说还氤氲着诗性的悲剧感。小说结尾出现的《木兰歌》,实际上从民间的视角和历史哲学的高度揭示出这场政治角逐的悲剧内涵。斗败丢官、削籍回乡的高拱是一个悲剧人物,而问鼎首辅的张居正又何尝不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胜利只是相对的和暂时的。不管怎样位高权重、权倾一时,他终归不过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他的荣辱毁誉和经天纬地的政治抱负只能系于皇帝一人的意志。生前秉政,举朝争颂其功;死败之后,举朝争索其罪,而操纵和玩弄着这一切的,正是他罄竭忠悃地为之报效的皇帝。因而当他荣登首辅之日,即是读者可以瞥见其身后悲剧的影子之时。况且大明王朝的气数趋尽,纵有张居正这样的铁腕改革家也无可奈何于国脉的日渐衰危,他的出现只不过是延缓了危机的爆发而已,小说中用天寿山皇陵地气已尽来隐喻这个王朝的悲剧。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张居正为挽回这个王朝的颓势而付出的一腔热血注定了是悲剧性的。作家正是从“大历史”的视野中来反思这段历史,在明朝即将“中兴”之时就点染出其悲剧性的结局,令读者深深的叹喟。
《张居正·木兰歌》是熊召政历史小说创作的一个成功的起点,而后面三部怎样更上层楼,这是作家留给读者的一个悬念。欲知后事如何,毕竟要听下回分解。我们在期待着……
散文诗化 篇4
朱自清最初是以诗人的姿态步入现代文坛的, 早期的成熟的诗歌创作、古城扬州的绮丽风光及浓郁的崇尚文化风气的熏陶, 对他后来的抒情散文创作有直接的影响, 所写散文自然不失诗人本色。在朱自清的全部散文中, 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写景抒情的篇什, 凝练明净、细腻秀丽、构思精美缜密, 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郁达夫称赞他的散文“贮满着那一种诗意”。《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之一, 无论是自然景物的描写, 还是意境氛围的渲染和语言的运用都是散文作品之中的一篇上乘之作, 《荷塘月色》形式上虽是散文, 但作者淡化了时间, 突出了空间, 将诗歌的写法渗透在散文创作之中, 文中处处展现着诗画之美, 为我们品读与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诗化特色提供了经典的素材。
一、第一人称叙述角度, 真情实感, 感染力强
在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中, 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注意书写自己的真切感受。因此, 常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 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
第一人称叙述, 是写作者站在说话人的角度, 在文章中以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们”的口吻来叙述。这种叙述方式, 真实而有感染力, 易于产生感应和共鸣, 拉近读者与作者的心理距离, 增强作品的抒情性和表达效果。在《荷塘月色》一文中, 朱自清以“我”的角度描写了作者在一个夏夜独自到荷塘赏月的情景, 因使用的是第一人称, 写的都是作者眼中景, 心中情, 可充分展现作者的内心世界, 更具真实感。阅读时, 连读者也变成了文章的“我”, 文章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叙事人、人物重合, 叙事、议论、抒转折灵活自由, 进退自如。透过细致的景物描写, 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景物, 让作者向往自由宁静生活及自然美, 在黑暗现实中寻求暂时的超脱、安宁而终不可得的真实的内心感受有了可靠的依托, 这种毫不矫饰地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抒情手法与诗歌常用的直抒胸臆一脉相承, 深深地吸引和打动读者, 成为人们百读不厌的美文。
二、情景交融, 构建意境, 富有诗意美
着力于意境的构建, 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意境本为诗的要素, 同时也是东方艺术诗意美的灵魂。朱自清以此融入写景散文创作中, 使作品具有诗一般的意境。所谓“意”是指诗人的思想与情感;“境”是指用以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与环境, 即把情感客观化、对象化。意境的建构需要意与境两方面的结合, 建构的途径很多, 情景交融就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要求作家的主观情感和客观物境的高度统一与交融, 正所谓“景无情不发, 情无景不生”, 这句话道出了意境这一诗学的真谛。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于中国陷入空前黑暗的1927年。当时作者十分彷徨, 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 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两条路他都不愿走, 于是走中间道路, 以求暂时逃避现实。这篇作品借月色掩映下的荷塘景色, 反映作者自己体味的“独处的妙处”, 追求刹那间的宁静以求摆脱现实烦恼。
作者在文中将“意”与“境”紧密结合起来, 构建出情景交融的意境。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 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 种种景物, 色彩是多样的, 情态也各不相同, 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 是画意的设置, 也是诗情的安排, 这就不仅使画面色彩均匀悦目, 富有立体感, 而且透出一股神韵, 蕴含着一种浓郁的诗意。淡淡的月光, 薄薄的青雾, 象牛乳中洗过了似的花叶, 隐隐约约的远山, 斑驳稀疏的树影, 淡淡的云, 微微的风, 缕缕清香, 这些都是轻淡的;“蛙声”“蝉声”的衬托, “酣眠”“小睡”的比喻, 情态交融在一个“淡”字上。声、光、影、色、香都是轻淡的, 共同形成静美淡雅的韵味, 如烟一般轻、梦一般美的荷塘月色, 则浸透着作家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幽静的小路、亭亭玉立的荷叶, 袅娜开放的荷花, 飘香的荷塘、脉脉的流水、不能朗照的月光与同作家意欲摆脱人世间烦恼而偷得片刻逍遥的情怀融洽无间, 交织成一曲和谐的旋律, 令人自然而然地想象出作者在描绘这一切时的深情、诗意的目光和欣赏、陶醉的感情。在朱自清散文里, 借助景物衬托、抒发心中的思绪, 又赋予景物生命的性格和情感, 和谐地创造出使人沉醉的意境, 深邃幽远, 使作品有了诗的韵味。
三、生动绝妙的语言艺术, 富有极强的表现力
朱自清的语言艺术是最为人称道的。他对语言是十分讲究的, 注重语言本身的精致、准确和神韵, 具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的写景散文, 语言凝练明净, 细腻秀丽、典雅, 巧妙运用比喻、叠字、通感等手法, 以精雕细刻的工夫, 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 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
在《荷塘月色》一文中, 比喻的运用修辞手段琳琅满目, 比比皆是, 使语言生动形象至极。“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把月光比作流水, 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 既有视觉形象, 又有听觉形象, 动静结合, 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 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月色下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博喻的运用, 使句式整齐, 气势贯通, 给人以美的享受;而通感这种常人难以使用的修辞手段, 在朱自清笔下也是运用娴熟, 产生出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是以听觉来沟通嗅觉方面的感受, 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清香”似有似无的缥缈感觉, 多方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使人感受如浴荷塘月色之中, 进入诗一般的美境。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还富有音乐美。他特别偏爱运用叠字叠词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荷塘月色》全文不到1500字, 32处用叠字叠词, 第四自然段的叠字词达9处之多, “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 “隐隐约约”的远山, “曲曲折折”的荷塘, “亭亭玉立”的荷花, “缕缕”的清香, “静静”的花叶, “薄薄”的青雾等都是作者力求“音美以感耳”的具体表现。叠字叠词的使用加强了语意, 舒展文气, 使文章行文从容不迫, 节奏明朗、流畅, 音韵和谐, 与作者缓慢柔和的抒情语调相吻合, 令人赏心悦目, 心旷神怡, 充满诗情画意。
四、借古抒怀, 写作手法富有变化, 具有古典韵味
在文章中, 自然贴切地引用古典诗文, 能够使文章内涵意蕴深长, 语言上增加诗意, 具有浑然天成之美。朱自清在运用古典诗文时, 仿佛信手拈来, 毫无斧凿之感。看《荷塘月色》中下面两段: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 荡舟心许;鷁首徐回, 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 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 迁延顾步;夏始春余, 叶嫩花初, 恐沾裳而浅笑, 畏倾船而敛裾。”
《西州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
从文章的构思角度看, 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是文章的结尾部分, 不仅把文章的“神———情感, 也就是不宁静的心情, 无法解脱的愁绪”抓得牢牢的, 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 而且与开头所写的作者的内心情感起着呼应的作用, 在结构上给读者以完美的感受;在写景的手法上, 写完荷塘月色以后, 作者掉转笔端, 由空间转向时间溯历史长河而上, 出其不意地把人们带入了六朝采莲的风流季节, 带到了古代“妖童媛女”荡舟采莲的境界, 通过“我对“热闹”而“风流”的采莲情景的向往和无福“消受”的惋惜之情, 把古代江南生活的自由美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与现实的黑暗恐怖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冲突才凸显得更清晰;写景从今到古, 从北到南, 手法富有变化, 不仅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或共鸣, 使文章波澜起伏, 而且字里行间渗透着古韵和典雅的色彩, 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 充分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最有韵味的写景散文作品之一作者在文中着意创造一个诗意盎然、情景交融的境界, 作品中满贮诗意的是风采绮丽的荷塘月色。无论是情景交融的意境还是生动绝妙的语言艺术, 处处流淌着诗画之美, 较为典型地体现了他的写景散文创作的诗化特色。因此, 通过对作品的赏析, 不求能达到十足的境界, 但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朱自清的写景散文的艺术风格与魅力: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创造情景浑然一体的自然和谐、诗情画意艺术境界, 真挚的情感, 高超的语言技巧, 严谨精巧的构思使文章呈现着清丽、隽永的诗意美, 这种运用诗化的笔触抒写自然与生活抒发内心的真挚情感, 使散文具有诗化的风格特征, 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殿林.荷香月色独我赏一赋一曲蕴情思.语文月刊, 2010, (5) .
[2]张彩云.有己.有画.有诗———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J].文史博览 (理论) , 2007, (7) .
[3]张剑.朱自清文艺思想论[J].中国文学研究, 2010, (3) .
[4]韦晓军.朱自清散文语言的色彩魅力[J].学术论坛, 2006, (6) .
[5]朱自清.荷塘月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
诗化作文 篇5
总是禁不住沉溺于那奇幻而美妙的文字,不顾时间那无声无息的流逝。尘世的联系已断,心早已与另一端连接。
甘守一份清静恬淡,忘却所有尘世喧嚣,用心灵谱写人世最美的篇章——这就是沈从文,是醉心于人性之美的闲人,是将“人性”供奉于庙宇的使者,是“人性”的浪漫理想的追求者!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是沈从文先生对妻子张兆和书写的散文,亦是我对沈从文先生内心的钦慕。
是啊!沈从文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呀。从不吝啬于将自己的情思挥霍,只为追寻内心的梦。
“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自己却老了。”沈从文先生彷徨却义无反顾,诗人老了,女子却不老,担心着自己会被年岁消磨,越来越靠近不了心中的梦,但仍然要将最美的一面展现,即使触摸不到,却依然展望。
《边城》是我和沈从文先生的初次交流。
翻开书页,心中的圣地便开始展现:“小溪流下去,绕山鳎既锉慊愠闪瞬栳嫉拇蠛印“平凡的语句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化为了山清水秀,天人合一的画卷。
在川湘交接的茶峒里,特有的民俗风情,淳朴善良的人性人情在这里生根,发芽,与自然的神力交织,长成了了参天大树,藏匿于沈从文先生心中,也藏匿于我们心中。
有了沈从文先生,那心田的阳光便更灿烂一分,尘世的浮躁便减弱一份,存在于内心的纯净便永不会被玷污。
去寻梦吧,不要畏惧前方。当你迷失于花红酒绿,渴望挣脱时,请回头,那名叫“初心”的灯塔还在原处,照亮你走过的路。
被诗化的权力 篇6
2008年7月21日,作为诗人、小说家的卡拉季奇在白胡子和眼镜的层层伪装下,放松了革命警惕,恢复了喜欢抛头露面的本性,终于在塞尔维亚被捕,并于30日从塞尔维亚移送到前南刑庭。有着相当深厚文学功底的卡拉季奇喜欢把自己称为诗人,在幼年时,母亲就教他识字和背诵诗歌。上中学时,文学特别是诗歌就成了他的道德容器,早在1966年卡拉季奇就发表了名为《荒唐的旗杆》的首本诗集,并在以后陆陆续续出了五本诗集。被赶下政坛之后,他又重操旧业,陆续撰写了儿童系列图书。
这样的新闻,倒是让我联想起多年前偶然想到过的一些命题,比如“诗人专权者”。如果说“诗人哲学家”的命名,是着眼于哲学乃是最有诗意的东西,我们可以在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海德格尔、加斯东·巴什拉等哲学家身上寻找诗的灵魂和言路,那么,我认为,“诗人国王”、“诗人独裁者”一类的命名似乎不大妥当,因为这两个职业中,前者是终生的,是属于灵魂的事业,后者总显得短暂、波诡云谲、刀光剑影,以厚黑学为运行特征的马基雅维里主义往往是后者的精神胎記。但权杖不可能在狐步舞带起的石榴裙红云中坐怀不乱,权杖乃是剑杖,它立定生根,以木质化的外表与民同乐,唱和之作成为了“传帮带”的N年之痒。权杖枝叶袅娜,立刻就是诗会的中心。
诗人与专权者在历史上的确有不少雌雄一体化的表演,而且诗人与封建君主、极权者、后极权主义均有千丝万缕的亲密关系。印度笈多王朝第二任君主海护王(335—380年在位),文治武功,写有大量诗作,与乾隆皇帝近似,在日进斗金之余,也挥诗万首,获得了“诗人国王”的雅号。有鉴于西方学者往往用权威主义人格来表征那种反民主的专制性的人格特征,广义的权威主义涵盖了这个领域的手舞足蹈与口沫,但不全面,全权主义是用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全面控制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天宇和地界,并命令、动员全体成员积极参与支持其权力运动。从表面上看,如此与诗完全无关的领域,口号、标语、巨幅画像、向日葵、文件、编者按、特约评论员、语录、黑体字、万人歌舞、人阵、排山倒海的掌声,才是全权主义的肢体语言。但诗人可以是个人化的、忧郁的、冥想的,但谁也不能阻止那种翱翔宇宙、让历史随意改变流向的气概进逼文学,那也是一种诗。就是说,至少存在一种诗化的可能。这种诗的挥写固然可以使用“愿大海为墨、愿蓝天为纸、愿森林为笔”的大手笔,但“海水用干、蓝天写满、森林写秃”都不足以把神的大爱写完时,权杖就逶迤回环,天生一个仙人洞,一笑百媚生。我们可以把这些匍匐的文字视为权杖的精神体操,权杖可以硬如勃起的枪刺,可以蜷身如芒果,也可以柔情似丝带,比如流行的黄丝带、红丝带,拧成一股绳,编织出大红绳结之类的迷宫。
对于曼德尔施塔姆的杰作《颂歌》,布罗茨基指出:“对于俄国文学,他抓住了永恒的主题——‘诗人与沙皇’。最后,在这首诗里这个主题在公认的程度上决定了下来。”〔1〕布罗茨基进而认为:“诗人与暴君有很多共同性。首先,两个人都想成为统治者:一个统治身体,另一个统治精神。诗人与暴君互有联系。”〔2〕其实,他们心性上都痴迷于“惟我独尊”,前者是内在精神的,顽固自执,一意孤行,乃诗人之本色,优秀的诗人哲学家往往是精神独裁者;后者是渴望权力辐射到社会所有角落之余,以诗兴再做思想动员,并愉快地启动顺口溜大集会、赛诗会、批判会一类形式,娱乐人民、开启民智之后,再立新功。一般的说法是,好的诗、好的哲学,就这样容易成为专制的传道工具,但更上层楼的全权主义者,口舌生辉,自己就是这漩涡的主心骨啊。
今天,我又观看了一遍十几年前“海湾战争”的资料录像带。片子长达几个小时,看着萨达姆·侯赛因慷慨陈词的硬汉模样,发现他不但颇有演员的天赋,也是优秀的雄辩家。以前我看过一些有关两河流域的书籍,指出当地文化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语言华丽,辞藻纷繁,形容词以罕见的高频率广泛修饰着情绪,就好像繁华都市高楼大厦的外观,彩色陶瓷、玻璃幕墙在阳光或射灯下折射着“诚招天下客”、“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物欲与激情。
网络上四处可见《萨达姆语录》这一帖子,点击率极高。诸如——“我一点也不担心被判处死刑,死刑对我来说还不如伊拉克人民的一只鞋子。我不怕被处死。”“即使他们把我放进地狱之火,真主原谅我,让他们把我连同用来烧亚伯拉罕的木柴,放进火里,我会说:‘好,为了伊拉克’,我不会哭,因为我内心充满信仰。”“打倒叛徒!打倒叛徒!打倒布什!伊拉克万岁!伊拉克万岁……”
萨达姆是很有诗人情绪的,有诗人的胡子、诗人的微笑、诗人的肢体语言,举手投足,俨然是身着军装的谦谦自由知识人士。《星期日泰晤士报》2006年5月14日以《诗人萨达姆做好赴死准备》为题,报道律师哈利勒在接受采访时披露了最近一次与萨达姆长达五小时的谈话内容。萨达姆在会谈中“慷慨激昂”地对哈利勒说:“我并不怕死,我出庭不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而是为了捍卫伊拉克。”萨达姆告诉哈利勒,他正在撰写一本新的“史诗”。萨达姆说:“以往我没有时间写诗,但是现在我有充足的时间成为一名诗人。”这部“史诗”现在看来一个字也没有写,但萨达姆需要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口语把这个信息发布出去,然后,一切就结束了。在他“百分之百当选”伊拉克最高领袖的期间,他写作的几部小说据说很“畅销”,其语言组合方式与那位醉倒中学生的诗人纪伯伦是一个路数。
翻译家郑体武在《诗人斯大林》一文里指出,斯大林与学画不成的希特勒不同,他不是一个失败的效颦者,而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他从未指望过得到诗坛的承认,却在初出茅庐时即得到普遍的认可。格鲁吉亚的许多刊物一度心甘情愿地为他提供版面,他的诗句在读者中争相传诵。格鲁吉亚经典作家恰夫恰瓦泽(1837—1907)曾将斯大林的作品列入中学生必读书目,这对一个初登诗坛的青年诗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也是绝无仅有的〔3〕。
至于具有忧郁面相的卡扎菲上校,则有更上层楼的趋势。谁能说,这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标本呢?卡扎菲著书立说颇多,既有政论性文章,也有短篇小说和散文。有一次,当有记者问卡扎菲西方人为什么对他充满敌视时,卡扎菲回答说:“他们根本不了解我。在他们的头脑里,我的形象被扭曲了。例如,他们不知道我还是一个诗人,不知道我是一个小说家,不知道我是大学里的哲学、历史和社会学教授。”〔4〕
我们自然无从得知卡扎菲的诗歌、小说、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的真实造诣,从这些领域着眼,“打通”壁垒的全方位的才华似乎昭然若揭。看了一些他的讲话稿,再听听萨达姆的各种宣言,总觉得耳熟,直听到这些包裹着形容词的企图和阴骘的智慧被沙漠风暴当头痛击,我才恍然醒悟——我发蒙阶段就背诵过类似的词语!后来我写课堂作文,到了提笔即来的“默化”程度。
全权主义的话语诗学
着眼于现代全权主义话语系统,我们不应该只是关注政治术语,还应该包括古典的人心/道德御术。不应该只是现代政治学话语,还应该包容后极权话语诗学。极权话语同样也在“与时俱进”,我认为,它转换成为现代化话语的标志,乃是在经济成为权力的主语之后。所以,全权主义所倾心的话语诗学,应该得到重视。我们应该充分掌握古代集权者的诗学表述和现代极权者的权力诗化特征,并着眼于后极权时代经济欲望对权威主义的粉饰,从而使全权主义的语言研究既能够有效地顾及权力诗化现象,又能够有效地发现皇帝新衣的“莱卡化”。
中国古代以来的文学艺术其实都处在诗化思维的笼罩之下。在此荫庇下,口语、庙堂文学、民间文艺乃至政令和整个意识形态,无不对诗化方式予以倚重。有关“文革话语”以及暴力语言及思想对今天的影响,有关其语法、词性、修辞、宣传话语、戏剧话语等角度的研究日益深入和细化。纳粹德国解体后,德国思想家恩斯特·卡西勒于1945年逝世前不久就表示:“今天,如果我去读过去十年间出版的德国书,我会惊讶地发现到,我已经不再能了解德国的语言了。我发现许多未曾闻知的词汇;至于许多以前就知道或熟悉的词汇,则有了不同且怪异的意思。许多普通字、词都承载着感性及强烈的情绪。”而谈得更清楚的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教授简·托马兹·格罗斯在《社会控制论文集》对所有集权国家的语言特性所做的研究,并提出如下综合式的结论:
(一)它的语言高度诡辩与修辞,语言中充盈着各种两极化的图像。
(二)它的语言具有刚硬、严肃的指令形式,经常是口号或一连串口号组成句段或句子。
(三)它的语言既不“描述”,也不“规范”,一切只有强迫式的“定义”。
当代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说过:“语言表示价值判断,语言中的定义乃在于区别善恶,如语言中只有定义,那就是语言中的每个字、词都附带价值,这等于说,语言的过程已被切断,在指谓与判断之间没有了时间因素。”它已成了一种绝对性的语言〔5〕,没有丝毫的挪移。
一切独裁者总喜欢使用一种先验话语,对自己的处境进行无休止预测。当噩梦般的泡沫汹涌于大脑达到不可遏制的状况时,他们虚拟出来的敌对势力,虚拟出来的强大对手,虚拟出来的叛徒集团,虚拟出来的崇高理想,用虚拟的现实镜子来歪曲历史走向,这不但是阴谋理论的具体反映,落实在语言上,它虚构一个永恒的所指,以未来承诺的名义,以个人/终极的名义,确定一种乌托邦式的“香格里拉之眼”。现实中的所有能指都必须指称这种所指,所指的单面性使其本身成为彻底的虚构,掏空了意义,当一切成为指称的时候,被指称就是世界本身。能指的无所不在、无所不有的普遍性,使能指和所指之间变成了毫无逻辑,也正因为此,权柄的每一次“说出”,就是一切。
从格罗斯的三个结论来看,还可以发现,笼罩在权力话语中的“理想主义”浓云,已经不再是切实的意义话语,而完全是一种理想的无政府状态,以及权力者的难以遏制的精神漫游。往往都是口语而非传统意义的书面语,成为全权主义的主流话语,口语唤起的亲切与“在场”意义,与古代圣贤们的“语录”往往让听众产生文化心理上的勾连,但对口语的关键词进行高度修辞,他们尤其喜欢进行各种动词、形容词叠加。在关键词前后煞费苦心地大量使用具有细微的区别的、煽动力极强的形容词和动词加以修饰。这是考虑口语冲口而出的快感的负效应,猛踩刹车,左和右的、骑墙主义的、历史和未来的,既要马儿跑又不要马儿吃草的,既要又要还要特别要尤其要关键要,均体现了这一语言系统的吊诡。这就类似于对一栋田野中的圆木建筑进行豪华装修,实木难以承受装修材料之重,吱呀作响,跑冒滴漏,最后与都市的厕所和垃圾库在外观上没有区别。
虽然各国历史、文化、语言、民族等不同,极权者、全权主义在行为模式、思想理论、语言风格、组织形式上却惊人一致,这肯定将导致他们大结局的相似性。他们简略的、或语焉不详的口语一当发布,在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连锁效应。就其语言风格来讲,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些“通吃”的语汇。
比如:莺歌燕舞、锦绣河山、战鼓、波澜壮阔、走狗、叛徒、丑恶的胸膛、丑陋的撒旦、帝国主义的代理人、鲜血洗亮战刀、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健步登上主席台,巨人、巨手、巨臂,以致那时的我就猜测,这些庞大的词汇—定是指—个美丽的大人国。不然,常人的身材好像根本穿不进这套皇帝的新衣。当然,凡事都有极端,还有一种权力话语,就是干脆连形容词的糖衣也免掉了,直接了当、不讲道理。比如,—首曾经被广为传唱的革命歌曲:“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啊就是好就是好……”这么多重复不外乎就是为了强化从结果到命题的一步飞跃。这样的权力话语,具有很深的当代性,现代汉语里,直截了当的领袖口語成为红头文件、成为“编者按”之后,口语以前所未有的鲜活,呈现出战天斗地的气概,这极大地改造了现代汉语的走向。
当沙漠军刀把萨达姆的精锐部队如砍瓜切菜一般分解,迫使其从科威特撤军时,萨达姆豪迈地指出:我们英雄的武装部队从真主赋予我们的土地上英勇返回,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神圣主权的无上尊严。撒旦布什及其帝国主义走狗不要忘记,胜利注定是属于英勇伟大的伊拉克人民的……听听,如果作为他的臣民,处在每天几十遍的温故知新式的复习中,能不相信吗?当然了,这又回到“谎言重复千遍就成真理”的老话了。值得重视的是,这句名言不是约瑟夫·戈培尔的原话,他的原话是:“如果你撒了一个大谎并且不断重复,人们最终会相信它。但是……真理是谎言致命的敌人,也正因为如此,真理是这个国家机器致命的敌人。”这不但亮出了诗意掩盖下的底牌,也揭示了一切秉权者的高宣佛号、口灿莲花的舌苔底色。
反过来看,在权威话语的进逼下,“很多人没有判断力”,其实是一个永恒的正确判断。即便是以冷静著称的德意志人,理性的堤坝也在希特勒的演说下尽数溃塌。人不可能不对事物使用判断力,但大多数人的判断力局限在感官的范围内,这个范围不轻易扩大,倒是有可能不断缩小,小到一个点,突然又成为构建巴别塔的基地,自己必须投身于工作。工作就是奋斗,奋斗就是理想和现实。因此,被一些耳熟能详的权力话语“导引”着思维的方向,自然就成为安稳生活的重要前提。这一群体心理态势,一再为秉权者洞悉,并玩弄于股掌之间。苏珊·桑塔格指出:“希特勒像尼采和瓦格纳一样,认为领导就是对‘阴性的’群众的性征服,就是强奸(意志的胜利中群众脸上是一种极度欢愉的表情;领袖使人群达到性高潮)。”〔6〕从这个结论出发,我们可以找到太多可以印证的例子〔7〕。
我读过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的汉语简体版,这本标示为“西藏自治区文艺出版社1994年8月一版”的“假书”,翻译得一塌糊涂,但发行量惊人。希特勒可能从维多利亚的夸饰文风与狂飙突进运动的浪涛里,无师自通地掌握了写作的技术:利用华丽的形容词、副词述说民族的苦难和命运,然后直指辉煌的胜利硕果——肯定是属于日耳曼人民的。应该说,这种状况的膨胀很容易营造一种诗化气氛,近似浪漫主义与乌托邦幻彩的奇异效果。作为诗人,这些人无一例外洋溢着激情和煽动力。这种诗化的后果又分两种:一种类似中国古代的不少皇帝,成天写诗,寄情于女人风情与山色风光,并未把诗思用在朝政上;另一种状况是灵感奔至,雷鸣电闪,天地为之变色。就像希特勒欲纵横天下,就像萨达姆点燃油井看着浓烟在蓝天自如挥写梦幻,就像宣布亩产十万斤粮食,要把红旗插遍地球或月球,就像汪国真曾经宣称要勇夺诺贝尔文学奖,就像大家都会背诵的—副对联,至今在有些老建筑、老水库处清晰可见:“指山山让路,指河河水清!”
中国几千年超稳定的传统文化是诗化权力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儒、法、墨、道是构成传统文化体系的主要支柱,又以儒学为最,而儒学士大夫又无不以诗词歌赋来包装自己,来修养陶冶其秉性、气质和风格。那些饱食传统文化而臻于“内圣”、“外王”的人物,其诗化的秉性、气质、风格与其毕生的权力实践已经融为一体了。
“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著名的“白纸论”的确唤起纯朴百姓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一穷二白”的现状,不但不是社会发展的负担,而且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的条件。因为越穷越革命,越能激发巨大的意志力量。
如今,在一张彩色照片上继续规划出最新最美的油画,浓墨重彩,对诗人、权力者来说都是最具诱惑力的事情。
诗化了的现实蛋糕
对诗化与权力的渴望好像每个人都有,只不过大小有别罢了。比如,一些男人在家庭日趋美满、妻子越发能干、银子越来越多的时候,开始了把诗化与激情进行结合。这样的诗化之欲,其结局不难预料——与男人诗化的女人又与别人诗化去了。当你从醉意中醒来时,发现太阳升得已经很高了。我的—些朋友诗化起来就更神经质了,认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遍地是黄金,辞职下海,偷渡不成,最后被押运回籍,差点落个叛国罪名。一些人在官位上坐久了,成为“马桶效应”的实践者,上半身西装革履,下面一丝不挂,门户大开。欲望在经济大潮中不断升华着对金钱的巨大感情,其结果不难预料。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似乎就能明白统治巴基斯坦二十年的贝·布托,站在绞刑架上发布遗言的真切性:“这些年我一直是一个革命诗人,并且会一直做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口气。”〔8〕
学人刘小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版过一本《诗化哲学》,讲的是德国浪漫派自席勒、费希特等人以降的罗曼蒂克式的美学思潮,即把诗不只是看作一种艺术现象,而更多的是看作为解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的重要依据,并把美学视为人的哲学的归宿和目的,成为一种泛美学化的哲学。如此看来,作为一种思想系统,诗化哲学的终极,恰恰是人生的非“诗化”,它作为反抗单边权力与铁幕的操纵术,显得是那樣柔性。全权主义宰制的国家有它操控及摧毁语言及思想的模式,扎米亚京在著名小说《我们》中,描绘过那首每天必唱的圣歌,就成为绝妙的注脚。现代美国文学及文化评论家、《党派评论》创始人菲利浦·拉夫(Philip Rahv)就指出:“奥威尔式的双重思考,并不只存在于俄国,它也同样地出现于纽约的大众媒体上,它的叙述之邪恶与荒唐,也让人想起奥威尔的故事。”让对终极的关怀与对物质的欲望强行结合,其结局必然是荒谬的。它除了将人和一个制度推向一个欲壑难填的绝境外,不可能为这个操作者之外的任何人提供有益的东西。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为我们留下了一大堆形容词扎结而成的纸花,以及被权力者草菅的无数生灵。
在这个崇尚技术与机遇的时代,后者为诗化权力者提供了超越前者的动力。作为理性世界日益强大的反动者,这种小丑或撒旦不但不会绝迹,反而还会更多。像美国的人民圣殿教、日本的奥姆真理教等等,都是在华美的真理话语包装下,大肆危害人类社会的。
布罗茨基认为,诗人的作用不在于“瞬间的改变”,诗人用间接的方式改变社会,“当诗人的作品被接受,他们讲的是诗人的语言而不是国家的语言”。比如但丁之于意大利语,比如普希金和涅克拉索夫之于俄语,“今天的俄国人民不用社论的语言讲话。我认为他们不讲。苏维埃政权为所有方面而得意洋洋,除了一点——语言”〔9〕。这是否是布罗茨基过于乐观的估计呢?他也许不明白,连如今的社论和口号,也被诗化了。
眼下,兰花指翻飞,日破云涛万里红。被日益诗化的现实里,就结出了累累硕果:农民得了“富贵病”;各大城市“幸福感”的评选;王兆山“纵做鬼、也幸福”的阴间抒情;一个诗人写道:领导一讲话,连“废墟里的亡灵也听得有了呼吸”;重庆一大学生发现了团结的力量,发出了“我们祈祷:让地震来得更猛烈些吧!”的高呼;出现了余秋雨“在全民悼念的汽笛声中我暗暗自语:/如果能有十个轮回,/即使再有地震海啸,/我选择投生的土地,/一定不会改变”之类的誓言……
徐友渔在《对当代科学知识的臆断》一文里指出:“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引入外来学理的努力一直绵延不绝,但从来都有一种不良倾向,把坚实的东西软化,把理性论证的东西文学化、诗化,把所有的理论、学说都变得空灵、飘逸,一切为当下的生存方式和心态服务,表面上大肆喧嚷西方学理,实际上少有理解和把握。”这个说法太温和了。诗化的因子汹涌在人们的血脉中。敢于诗化权力与世界,诗化的权力实际体现了“极权修辞学”的某种语法,是秉权者板结的铁幕上婀娜多姿的褶皱。自己被自己的真诚谎言所感动,诗化历史之余,诗化现实却是权力者最为着迷的现实劳作。他们确实在诗化着什么,当他们诗化完毕现实以后,诗化未来,就很自然地成为一件顺手牵羊的工作。每当他们的诗性不可遏止的时候,正如蛊虫成蛊,相互吞噬,我们就该明白,是到了权力彻底被诗化为泡沫的时候了。那时候,再来诗吧。
注释:
〔1〕〔2〕(美)所罗门·沃尔克夫:《布罗茨基谈话录》,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17~18、92页。
〔3〕《译文》2002年第二期。
〔4〕见《卡扎菲传奇》,《重庆晨报》2002年11月3日。
〔5〕南方朔:《语言是我们的居所》,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9~240页。
〔6〕(美)苏珊·桑塔格:《在土星的标志下》,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7〕参见拙作:《就像左手握右手》一文,刊于《书屋》2006年六期。
以诗育人,诗化人生 篇7
我是一个多年从事小学毕业班工作的教师,在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中我常用诗来感化学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奇效,最令我陶醉。
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不知道时间的珍贵,只顾贪玩好耍,不思读书做学问。为了启发学生惜时,我与学生一起学习流沙河的诗:“少年时代 / 遥想未来/ 前头是慢悠悠的岁月 / 就像衣兜里的许多钱 / 该怎样才使用得完呀……”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了世界上最多而有最少, 人生中最拥有而又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紧迫感。
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年上期临考前的一天。早读课前,天刚下过一阵雨又出了太阳,已到校的好些学生在操场上玩水、踢毽子、放纸飞机,还不时传来“纸飞机,有志气,飞得高,飞得低……”的喝彩声。我见了默不作声地走进教室,学生见我进了教室,也忍痛割爱陆续跟进了教室,但个个仍然是一副玩相。我见了没有发火,也没有发话,而是触景生情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清明时节初露阳 / 父母耕忙我贪玩 / 腹内空空无学问 / 哪有脸面见爹娘。”学生见了个个收起了玩态,一脸羞愧,都马上掏出书来读。从此以后,同学们一早到校,不等上课铃响就自觉进教室读书了。
学习贵在不懈地追求和拼搏,有了这种进取精神才能不断攀登,不断进步。 为了鼓励学生的拼劲,我给学生写了一首关于月的诗:“月儿的秉性是 / 终生追赶太阳 / 哪怕赶来赶去 / 总相隔一夜之遥 / 但你,一个天生的赶者 / 总是一把镰刀劈进 / 一只木轮追赶 / 一个亿万年不变的主题 / 把太阳感动得露出火的笑……” 通过这首小诗,坚定了学生的信念,扬起了他们远征的帆船。
小学语文教学,以作文教学最难,要想作文教学有所突破,关键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欲,让他们写出贴近生活、属于自我的作品,我想方设法寻求蹊径。譬如,一年一度的春游和秋游,让学生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让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给学生订报订杂志,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行不同形式的作文练习,以便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尤其是我忽发奇想创办了班级小文学社,办起了刊名为《雏燕》的优秀作文选刊,受到了学生们的青睐。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在作文选刊刊首写了一首名叫《雏燕》 的卷首诗:“不要说我们羽翼未丰 / 不要说我们窝巢太小 / 一个个并排探出的小脑袋 / 在观看妈妈飞翔、唿哨……// 一次次稚嫩的试飞 / 一声声奶声奶气的鸣叫 / 我们练呀,练呀 / 早已将时空拥抱……// 天空是我们的家乡 / 大海是我们的练场 / 我们总有一天 / 写上蓝天,飞得高高……”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诗的感召下,学生们跃跃欲试,人人努力学作文,个个认真写作文,优秀作文如雨后春笋不时迭出。如1993年黄湘秀同学写的《春游斋公洞》发表在《小学生作文》上,1995年朱正光同学写的《珍惜方寸土,留给子孙耕》在道县国土局举办的“土地”征文中获一等奖。
学生到了毕业期,往往被考卷上的分数所左右,有的学生因考得好而兴致勃勃,有的学生却由于一时的失败而泪水涟涟,甚至一蹶不振。为了使学生正确对待分数,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我写了一首题为《星》的诗来鼓励:“不因冷眼而暗淡 / 不因太阳宠爱而热汗潸潸 / 遥远的夜空里 / 一块湛蓝的帷幕上 / 那是星之乡……”我通过联系学生实际及自己的人生道路来解释,学生大都明白了考分的意义,懂得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使他们能正确对待每一次考试,特别是点燃了那些被失败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学生心中的希望,使他们重振精神,再度崛起。
另外,六年级到了毕业之际,因相互竞争还会出现许多不良现象。如因相互妒忌而闹不团结,在这种情况下,我又以诗来融洽学生之间的感情。“碧云天 / 青草地 / 叽叽叽 / 两只小鸡 / 为了一条蚯蚓在争来争去 / 啊,要珍惜儿时的友情 / 要珍惜儿时的欢聚 / 要知道将来长大了/ 各奔东西……”通过这首《小鸡》的诗,教育了学生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团结向上,共创辉煌。
学生要毕业了,每一位教师无不对学生寄予厚望,希望学生在升学考试中考出优异成绩向父母汇报。怎样才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在这关键时刻教师必须慎之又慎,如果表达不恰当,则适得其反,这时我仍然选择了诗,因为诗是最有灵性的了。在学生赴考前两天,我往往给学生开个毕业联欢会,让学生唱歌跳舞, 畅说欲言放松身心,让学生带着愉悦、带着希望走进考场。这时,我往往用一两首诗来勉励学生。如,我在一届毕业联欢会上题赠给学生一首题名为《守望》的诗: “一天 / 我来到一块荒地上 / 环顾四周 / 这里土地肥沃 / 水草长满 / 于是,我如饿汉遇上了面包 / 又似将士恋上了沙场 / 从此,我以日月为箩 / 担走了砾石和荒芜/ 以汗水为种 / 播下了一年的希望 / 汗滴土哟,银锄落 / 背朝天哟,汗水扬……// 现在我什么都不像 / 倒成了一个地道的农者 / 在这青黄不接的季节 / 希望小麻雀不来偷嘴 / 小耗子也不要嘴馋 / 坐在田埂上 / 静静地,守望,守望……”也许是这首寄予厚望的诗的作用吧,这一年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个丰产年,合格率、优秀率均在学区第一,考入重点中学八名,在学区功压群芳,为学校乃至整个学区创下了新纪录。
在生活中我爱诗,我写诗;在教学中我用诗,我解诗。诗就像一枚小小的太阳,亮丽我多姿多彩的人生;诗就像一条感情的长河,温润着学生干涸的心田;诗就像一把金色的钥匙,开启学生智慧的华门;诗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莘莘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教育教学中由于我不失时机地运用诗,将诗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流程中,学生不仅受到艺术美的熏陶,而且在道德情操和学海泛舟的地平线上,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诗化教育的魅力探讨 篇8
关键词:诗化教育,沟通,宽容,控制
作为学生的教育者, 班主任首先得成为一个拥有诗意情怀的智者, 对学生开展诗化教育。
一、学会沟通的教育
师生之间缺乏沟通、理解或沟通方式不当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教师应与他们建立平等和谐的沟通关系, 而非以居高临下的威压式谈话方式交流。波瓦洛说:“只有真
二、学会宽容的教育
宽容是一种很伟大的教育力量。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我越来越体会到宽容的力量。教育学生学会宽容别人, 首先班主任必须学会宽容。班主任要宽容学生的错误, 宽容学生的无理, 宽容学生错误的反复。教会学生对人宽容, 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对学生宽容, 不仅是一种美德, 更是一种教育艺术。如有一个学生给我印象很深, 他很聪明, 但很懒, 贪玩, 不守规矩, 谁要说他, 他就找谁的岔, 有时还骂人, 打人。班上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说过他, 也管过他, 他就一一给人家起绰号, 搞恶作剧。
针对这种情况, 放学前我布置了一份实践性作业:让每个学生找一个袋子, 里面装上土豆, 每个土豆上写自己最讨厌的人的名字。讨厌的人越多, 那口袋里的土豆的数量就越多。学生均觉得很新鲜、很好玩。第二天, 每个孩子都装着或多或少的土豆来了。我留心了一下, 那个学生装了足足六个, 都写着班委的名字。我告诉学生:“从现在开始, 我们一起玩个游戏, 规则是你无论走到哪里, 土豆袋子就带到哪里。几天之后你们会有新发现。”我故作神秘, 不出所料, 孩子们对我的这个游戏充满好奇, 都想知道最后有何新发现, 接连几天, 他们都不厌其烦地把袋子随身带, 那个学生也不例外。但是, 日子一天天过去, 土豆开始腐烂、发霉, 发出难闻的味道, 学生开始抱怨、不耐烦。
我马上宣布游戏结束, 问学生:“你们对随身携带的土豆有什么感觉?”孩子们十分沮丧:“土豆天天带在身边行动不方便。”“太沉太难受了。”听着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话, 我认真地说:“那如果卸下它们, 扔了它们该多好啊!”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长吐一口气, 纷纷附和。“那样游戏、做事都很轻松。”“像卸下了一份重担, 心情十分舒畅。”……我引导道:“同学们, 我们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过像土豆这样讨厌的人或事吗?你们如果揪着不放, 就等于天天背着发臭的土豆, 多蠢啊!最聪明的做法是?”学生议论纷纷:“和同学发生矛盾时, 把烦恼扔掉, 像扔土豆一样。”“遇到不开心的事时, 也像扔土豆一样, 把它抛到脑后。”孩子们越说越兴奋, 笑容越来越灿烂, 那个学生也不例外。我抓住时机, 总结:“同学们, 刚才大家谈的就是我们这次游戏的发现, 收获可真不少。生活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令人不舒服, 不愉快的事缠绕着我们, 让我们学会把这些不讨人喜欢的东西都卸下, 这就是大人们平常说的宽容!我们也可以做到的, 不是吗?我希望大家能跟名字被你写在土豆上的同学握手言和, 让我们都学会宽容, 好吗?”班上马上热闹起来, 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真诚的笑容, 忙着与自己曾经讨厌的同学重修于好。那个装着六个土豆的学生也在其中忙得不亦乐乎。我知道, 他已学会扔掉包袱, 学会宽容。
三、学会控制的教育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不可能任何事都心遂人愿, 一帆风顺, 当我们处于人生谷底之时, 才是真正锻炼自己意志之时。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能走向成功, 而有些人却半途夭折的原因之一。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不容忍退让, 就不会大刀阔斧, 一往直前;不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 就不可能厚积薄发, 翱翔天宇。学会容忍是取得成就的必修课, 也是现在孩子的立志之本。
四、学会爱书的教育
书, 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一个人如果爱看书, 他就必定会成就一番事业, 而小学生的教育必须从爱书开始。开学了, 快发新书了, 他们兴奋得小脸发红。可我偏偏慢腾腾地扫视一下教室, 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洗”字。孩子们不约而同地伸出小手互相检查, 不过关的都自觉地从后门溜出去洗手了。
发完语文、数学书后, 我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摸”字, 并提示学生可以用干净的小手仔细摸封面、封底, 感受新书。“特别光滑, 特别舒服, 摸了还想摸。”几个口齿伶俐的学生马上脱口而出。孩子们一个个都小心翼翼地抚摸自己的新书, 一脸陶醉。
摸完后我又写了个“闻”字, 告诉学生:“新书是有味道的, 你们可以翻开书, 闭上眼用心闻一闻, 看看新书是什么味。”这下学生闻了半天没吭声, 好久才有学生迟疑地说:“是水果味, 鲜花味?说不出来的一种味。”我又让他们反复闻了几次, 说:“其实, 书是香的。新书上有油墨的味道, 对于爱书的人来说, 就是油墨香, 也就是很多人说的书香, 你们能闻到吗?”孩子们恍然大悟, 争先恐后地说:“闻到了。”不管他们是否真的闻到书香, 孩子们的回答已告诉我他们十分愿意做爱书的人。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土壤, 诗意的班级应该是立体构建成的多维度的心灵绿色环境。班主任运用诗化教育, 影响的是学生的道德和品质, 要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错误, 让学生在笑声中改正缺点, 让学生在班主任的智慧中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雷国山.新书的味道.班主任之友, 2008.10, 295, 30-31.
[2]方州.孩子的好性格是这样培养出来的.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7.4, (第一版) :78-94, 98-125.
诗化语言 营造本性语文课堂 篇9
一、平等交流, 是学生课堂语言能力培养的前提
新课程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构成了教学过程。平等课堂下的教师不再“高高在上”, 而是担当着“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 教学是师生之间双方合作探究的活动。学生也是一个个有感情、有尊严的个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改变以往那种居高临下、简单粗暴的家长作风, 学会与学生互相尊重, 平等对待, 让学生成为自己的朋友, 和学生一起学习、提高。真诚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以平等对话的角色参加到教学过程中, 和学生一道认真思考, 阐述见解, 分享解决问题的快乐。通过课堂语言的交流沟通彼此之间的情感、观念, 学会用赏识和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 让学生有畅所欲言的欲望, 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改变过去学生“学习被动者”的角色, 让学生“既听又说”, 营造一种“群言堂”的气氛。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见解, 赏识学生在发言中的“闪光点”, 让学生自信、快乐地面对老师、面对同学, 而不是仅仅只相信老师的“标准答案”。
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氛围, 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陶冶学生的情感、构建学生的完美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建立在对学生爱的基础之上。教师内心的愉悦、表情的和蔼、动作的亲切、语调的温和, 无不让课堂充满一种轻松、活跃、平等、和谐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 学生可放开手去学会自主学习, 发挥主体作用,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尽情展现儿童语言的魅力, 从而建立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使课堂处处绽放智慧的花蕾, 使学生的语言丰富而美丽。
二、营造氛围, 设立课堂语言培养的情境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 教师的嘴, 就是一个源泉, 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语文课堂教学展现的不仅仅是科学的美, 也是艺术的美, 其而展示的途径就包括教师丰富的课堂语言。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设置教学的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有助于学生加强对文本的深刻理解, 培养正确的情感和态度。
下面是课文《柳叶儿》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师:今天, 老师给咱同学们带来了一样特殊的礼物, 可能大家都没有吃过, 老师也没有吃过, 大家想尝一尝吗?生:想!
师:那好, 老师就把它送给同学们, 谁来帮一帮老师? (学生分发柳叶) 师:这可不是一般的柳叶儿, 老师专门用开水煮了好几遍, 泡了一整天, 希望同学们都能亲口来尝一尝, 品味一下这经过加工后的柳叶儿到底是什么味? (学生品尝柳叶) 生:苦, 不好吃。生:涩……
师:虽然柳叶经过了加工, 但我们感觉仍然很苦涩, 不好吃。那假如有一天, 让你拿柳叶来当饭吃, 又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宋学孟写的《柳叶儿》, 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的62页。 (板书课题)
师:首先老师给大家讲述一个有关吃柳叶的故事。其实, 这个故事就曾经发生在你的爷爷、奶奶甚至你的爸爸、妈妈的身上。 (《二泉迎月》的旋律响起, 教师选取文中作者回忆的部分, 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述) 师:好!故事就给大家讲完了, 下面给同学们一个自由阅读的时间, 你再次去朗读这个故事, 再次去感受作者当年的生活经历, 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找出来, 待会儿我们一块来解决! (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进行阅读指导)
教师那富有情感性的语言, 如涓涓溪流, 滋润着学生的情感, 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有感情的的语言可以吸引学生, 振奋学生的情绪, 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 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轻松地掌握文本知识, 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 课堂从来不是一潭死水, 它像大海, 永远变幻, 就是在宁谧的时候, 也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波澜, 创造性思维的浪花随时跳跃奋飞、奔腾四溅……语言交流、信息交流、情感交流始终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着。以语言激活兴趣, 以兴趣激活思维, 以思维激活能力, 这诸多的练习活动, 使学生把语文看成最可信赖的朋友, 从而敞开心扉, 以一种亲切轻松的态度与它对话、畅谈。
三、尝试实践, 有效地积累语言
学生通过语段的朗读, 直接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 并在自己的大脑皮层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阅读经历中, 学生可利用这种印象分辨出优美的句子, 生动的词语, 从而获得语感, 对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语言学习的趣味和效率, 改变了过去简单、机械的抄写式的语言积累,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文本语言, 指导学生鉴赏语言的的方法。优美的语言总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 让学生一生受益, 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在语言学习和实践中的兴趣, 利用初中学生的直观感和模仿能力, 运用仿写等操练方式提高学生语言的鉴赏能力。
下面是《济南的冬天》课堂实录片段。
师:文章为什么能够把济南的冬天写得如此生动形象?生:因为文中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法。
师:观看一段冬天的画面, 仿照《济南的冬天》课文语言, 写一段相关的文字描述一下冬天的美景。 (学生观看画面) 师:写景时, 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周围的景物, 可以运用丰富的想象来描述。漫天大雪的时候, 你可以把飞舞的雪花比喻什么呢?雪后放晴时, 你会把整个世界比喻成什么?凝着雪的树枝像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力, 好好想一想。同学们想想, 可以用哪些比喻表现冬天的景色呢? (学生先各自思考, 然后交流讨论) 生:周围的小山被大雪覆盖了, 好像一个慈爱的母亲在抚慰着自己的儿子。多伟大啊!
师:你说得很好, 你还可以说:“它们好像对自己的孩子说:‘宝贝, 安心睡吧, 这儿准保暖和。’”生:透明的冰柱似水晶一般, 在阳光照耀下, 发出璀璨的光芒。
师:你还可以说:“这些美丽的冰柱在阳光下仿佛闪耀着奇异的色彩, 营造出了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
…………
此部分是对全文的拓展延伸, 要求学生运用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句子仿写练习, 教师在此过程中指点学生使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课堂词语、恰当的修辞方法, 学生的语言表达精彩不断。通过教师的评点, 学生不但能够更好掌握这些修辞手法, 同时也提高了课堂语言能力。
语文教学语言的诗化 篇10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语言,诗化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教学语言的诗化是语文教学审美个性的显现,它指的是语文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文雅优美、富有情趣,教师讲解富于灵动性、形象性和情感性,充满诗意,通过诗化的表述使学生感知形象、体会旨趣,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审美视角去再现文旨、表述见解,从而避免语言表达的呆板、枯燥与僵化,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情感和灵感尤为重要。考试制度变革后,如何使课文的审美性不被理性分析的逻辑化与程式化所冲淡,便是亟需探讨的问题。教学语言首先要规范化,但是缺乏艺术性的“讲”与“练”,只能是知识点的机械化的加工与储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不断地探索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使学生乐学,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若在“讲”与“练”两个环节中适当采用诗意化的语言操作,则可缓解因过多的知识点的整合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学语言的诗化一方面是“精讲”的具体体现,着重强化“讲”的质量和魅力,另一方面也使“练”更富于情趣,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运作。课文分析一般是理性的,富于严密的逻辑,而教学语言的诗化扬弃了理性语言的非情因素,使表情更为贴近学生的接受实际。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是我的语言干巴巴的,人家决不会承认我的思想好像刚开的花朵,因为语言干巴巴的,就是思想干巴巴的。”所以,讲授语言在对课文理性分析的同时,适当加以诗化的点缀,便于传达对文意的丰富理解,易于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而训练语言的诗化则利于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学语言的诗化可以是以诗歌形式解析文章或进入境界,或者用抒情性浓烈的语言强化文段的重点与难点。它借助诗的押韵、节奏、抑扬和张弛来调动学生情绪,又依赖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比拟和生动的排比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讲授语言的诗化要求教师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文学素养,打开思维空间,精心设计语言的表达技巧。同时,要善于抓住课堂时机、学生情绪,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其有与作者、教师同频共振的情趣,进入文章意境。比如我在分析《荷塘月色》艺术特色时,随口吟出几句:月色迷蒙“用平平仄仄的脚印”“将月色溶进荷塘”“荷香便琴声般自那夜”“漂游至今一片心境”“洗濯着少年的梦呓”短短几句,再现了《荷塘月色》的美学氛围,课堂十分寂静,课后不少学生找我来索要诗稿。对文章分析的诗化表述是感性的,因此它要求渗透着教师的真情实感,不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只要对文章领悟得透彻,把其中的情思化为教育的灵魂,有意识地启动教师个人的情感体验,达成教学语言的诗化,操作难度并不大。不但可以用诗化语言对文意切入、渲染、暗示或拓展,而且常可直接用诗化语言表述课文解析。我讲《雷雨》时,对鲁侍萍形象的局部分析是:她一面向周朴园求情见萍儿,一面又要保护大海救四凤远走他乡。眼看一个儿子打另一个儿子却不能道出真情,这是场难解难分的感情角斗,是两败俱伤的灵魂厮杀,它留给侍萍的必然是五内俱焚的巨痛和绝望,悲剧意识在这里得到了强化。这里不仅通过分析使学生明晰了人物形象,并且借助诗的激情使学生产生了震撼。
诗化语言表达的信息必须是与原文有关联的,不能有太远的游离,而且信息的集中指向应是原文文意的再现与深化。讲《背影》时,我这样表述其影响:先生俯首凝思,父亲的背影便化作一剂又苦又涩的中药,以至几十年后的今天还闹得孩子们泪水莹莹。
讲授语言的诗化表现在课堂教学的诸多环节,既可在导入时用,也可在课文分析进程中用,亦可用于课堂小结;既可用来介绍背景、整理思路,也可用来表现主旨、分析人物;既可使记叙、描写充满灵气,也可使说明、议论生动形象。
不是只有讲授语言可以诗意化,平时,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增强思维的灵敏度,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语言训练题,体现“练”的诗化。学习《雨中登泰山》前,我出一道题“若让你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来推荐这篇课文,你该如何表达呢?”学生回答的很全面,而且效果甚佳。其中一位同学写道:“人都说泰山日出气势磅薄,蔚为壮观,我道雨中泰山更有新美,别有情趣。不信,请跟李健吾先生一起到雨中登泰山。”另一位同学这样写道:“从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姚鼐的泰山观日出,到杨朔的泰山赞挑夫,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向泰山敞开了自己的情怀。不同的人登泰山有不同的感受,让我们来看看李健吾先生是如何发掘雨中登泰山的乐趣吧。”这两位同学的回答可以说是既切合预习提示的指令,又较好地使用了诗化的语言表述。
诗化教育,育诗意少年 篇11
“诗化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励志教育和创新教育。
“诗化教育”是什么?是教诗歌的教育吗?是提高孩子审美能力的教育吗?不,绝没有那么简单,“诗化教育”其实是一种历久弥新的教育理念:用诗歌来兴发、引导孩子的志趣,开拓孩子的眼界,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两届诺贝尔奖得主居里夫人在她的自传中这样写道:“我的父亲特别喜欢文学,对于波兰和外国诗人们的诗歌都能够熟记,并且自己也能作诗赋词,他还经常将外国的优秀诗篇翻译成波兰文。他以家庭琐事为题材所写的短诗常使我们赞叹不已,佩服至极。每个周末的夜晚,我们都围在他旁边,听他为我们朗诵波兰的著名诗歌和散文。这样的夜晚其乐融融,并且在不知不觉中使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愫日益增强。我从少年时起就对诗歌十分喜爱,并且能够将波兰著名诗人们的大段诗篇背诵下来,这些诗人中,我最欣赏的就是密茨凯维奇、克拉西茨基和斯沃瓦茨基。当我日后开始学习外国文学时,这种爱好就更加明显了……”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如果当初没有父亲的熏陶,就不会有后来居里夫人的人文情怀和创新思维,正是这些后来支撑着居里夫人在异国他乡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完成艰苦而卓越的科研工作。
浅谈高中语文诗化课堂的建设 篇12
一、教师是诗化课堂的种子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师的丰富情感,昂扬激情是实现诗化语文课堂的基本要求。在课堂的导入和课堂小结两个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能够用自己丰沛的情感能量引发学生的潮水般的激情。
教师在授课环节中必备可少的是诵读和写作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的时候,要学会调动学生对文本语言的体悟,用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受诗人情感的流动,进而实现对语文课堂灵魂的把握。如果说情诗化是语文课堂活动的灵魂,那么教师的诗情就是种下课堂灵魂的种子。教师要使学生有感悟、有体验,教师首先要有感悟和体验;教师要使学生在文本的解读中受感动,教师首先要挖掘文本的情感促发的。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的交流的手段是语言交流。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在感染着学生,让学生不自觉的投入到教师激情洋溢的课堂对话中。例如教师在解读《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琼珊患肺炎病危的时刻,医生为什么既不判她“死刑”,又不肯定她可以治愈,而说一切看她自己呢?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明确:因为在活着与死去,抗争和屈服之间,需要信念,用自信来克服困难,做出自己的选择,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其实人们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是看自己有没有信心,是否勇敢的去面对,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厄,我们从琼珊的苦苦挣扎中感悟,信念对一个人是何其的重要!坚强的信念是生命主体赖以存在的支柱。这样的语言交流就像一股清泉,滋养着学生饥渴的心田。可以说教师在课堂上都是颗粒饱满的种子,在学生的辛勤培育下,长出茁壮的禾苗。
二、学生是诗意的土壤。
教学激情调动课堂气氛,教师要把握住学生学习情绪,做学生情绪的引导者,“以情传意”是高中语文诗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入情入境了,学习效果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思绪也会被教师的激情所引领,因而学生这块土壤就会更加肥沃,诗化课堂建设的根才会扎在每位学生的心头。
语文是通过言语教育来实现学生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成长的。每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都是有鲜活的生命。打开文本,就为学生打开一条焕发激情的通道。文本里的一扇窗都剪切着春的暖意、秋的清爽。学生听、说、读、写、思、悟在言语流动中,学生就会把文本言语作品内化自己的情感世界里去。
俗话说“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因而更要让语文课堂主体通过个性化的言语实践,使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文本积累、独特的语言感受,从而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换句话说,也就是使学生拥有自己的优雅言谈、生动文笔和审美个性。教学的本源是在为学生的不断成长、优美而健康的生命垫底。为学生终生发展和幸福秀出一篇锦绣华章。
我们深信,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的热情的土壤上拿出自己的激情的种子,用诗情画意的言语,唤醒自身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文本的思想情感,让学生用自己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此时此刻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处在一种高度亢奋的激情状态当中。他们的主体意识被激发出来,他们学习的内动机得到有效的强化。
三、挖掘文本诗情
李白的《蜀道难》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优秀诗歌。诗人李白用蚕丛鱼凫、五丁开山、六龙回日的神话传说写出历史上蜀道曾经不可逾越之险阻。还用了侧面映衬、反复咏叹、借景抒情、运用夸张等手法来摹写神情、动作来表达蜀道的步履艰难、神情惶恐。最后诗人从现实的角度来写战祸的惨烈,让学生深刻的感知到汇聚在诗人内心深处的家国愁思,而对那一段历史的了解,更激发起与诗人与文本之间的共鸣。
这样抓住文本的抒情方式来对文本的精神内涵进行挖掘,走出了语言、知识点的琐碎归纳和总结的教学模式,注重对诗歌情感本身的梳理。因此就更容易搭建文本和学生,文本和现实之间的桥梁。教师自己首先挖掘文本的诗意,品味诗歌中的内蕴,引领学生深思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夯实学生文化素养和丰富学生的情感。运用诗歌情感和抒情方式的角度来对文本进行解读,让学生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浪漫主义馨香的课堂。
四、课堂活动诗情洋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的诗意表达还在于课堂活动的本身,尤其是师生的课堂互动。这是一个情感的共同,思路拓展和知识能力互补的过程。教师对互动活动的巧妙设计,让诗歌的跳跃性以及情感特征的连贯性融入到互动环节的设计中,既让学生有了思考的空间,又给了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当然,高中语文诗化课堂建设还有很长的时间、很多的路,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在不断前行的过程,教师始终应当注意对诗意的课堂的营造,即便是高中语文课堂的诗意,需要长时间的滋养,才能结出累累硕果。
诗意的语文课堂,既是课改这个时代主题给我们的重任,更是我对课堂教学境界的崇高追求。
摘要:高中语文诗化课堂的建设应当具有诗意,涌动着诗人性情,洋溢着读者的浪漫,迸发出诗行间激情。高中语文诗化课堂,其要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用诗样的激情澎湃着课堂,用诗样的情怀感受着课堂。本文从教师、学生、文本、课堂活动等四个角度来探讨诗化语文课堂的建设,用唯美的诗歌语言来调动学生彩玉课堂的积极性,用诗歌的感情来给学生更多的人生启迪。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诗化,情感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臧乐源编.《教师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散文诗化】推荐阅读:
诗化教学05-24
诗化教育06-03
诗化06-04
诗化特征07-07
诗化人生10-22
诗化电影10-23
《诗化教育》读书笔记08-22
诗化的语言__美妙的意境06-27
【优美散文】抒情散文09-25
【散文专题复习】先秦说理散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