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背影》

2024-05-22

散文《背影》(共9篇)

散文《背影》 篇1

散文是初中语文阅读的重要文体之一, 其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无论形式多么多样, 材料多么丰富, 事情多么繁琐, 终有一根主线贯穿始终, 文章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在阅读散文时, 如果抓住一点, 带动一线, 那就可以通读全文, 以此剖析文本, 从而领悟文章主旨, 感悟真情。

朱自清的《背影》 (苏教版八年级上) 是一篇典型的叙事记实散文, 语言朴实, 情感真挚, 充满深情, 动人心弦, 感人至深, 感动了几代人。明里以“背影”为线索, 暗地里以“父子深情”为线索, 而“背影”又是“父子深情”的寄托与浓缩, 全文紧紧围绕情感的触发点和聚焦点———“背影”, 展现了一幅感人的亲情画卷。

因此, 教学这篇文章我的设想是“突破一点, 以点带面”, 从而达到辐射全篇的目标。

“突破一点”, 就是紧扣精彩的“背影”部分做文章。

“以点带面”, 就是通过分析、学习“背影”部分, 顺藤摸瓜, 理解全文。

教学预计一课时即可完成。

实际教学过程中, 首先以感人父爱故事导入, 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还可以与学生一起畅谈各自的父亲) , 播放一首关于父亲的歌曲, 以拨动学生的心弦, 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然后明确本文的体裁———叙事记实散文, 并通过朗读课文 (或听录音, 看课文录像) , 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的叙事。

接下来, 便进入本文的正题———“背影”这个关键的点。

我们知道《背影》中描写背影的部分, 也是最感人的地方是以下部分: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要过渡到这个关键点, 可以要求学生品读课文, 找出相关的句子。为了能够准确找到这个句子, 可以要求学生找不仅要特别感人, 而且写得也特别出色的句子。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快进入预先设计的情境之中, 找到这个句子。

找到这个句子后, 我们可以重点利用好这个句子。

首先可以进行初步的分析, 可以提问:作者从几个方面刻画背影的?

学生通过阅读分析, 可以明白这段主要通过外貌和动作来刻画背影。

在分析外貌时, 可以让学生去发现外貌中隐藏的东西———“布”, 并启发学生这其实是交代了什么?学生能够想到, 布其实代表了“我”的家境的变化, 也就是说写外貌其实再次交代了写作的背景, 呼应了上文。教师可以因势利导, “我”的家境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此时还可以补充“我”的家境曾经的美好。学生可以找出“我”的家境的惨淡, 这里可以通过品味一个词语———“祸不单行”来解决。教师还可以因势利导, 顺势让学生思考写“我”的家境的惨淡对于现在刻画背影起什么作用?可以得出为写背影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使笔下的背影更加感人的结论。

在分析动作时, 可以让学生分层次推敲词语的妙处。包括“走路”时的动作、“过铁道”时的动作、“爬月台”时的动作。在分析“走路”时的动作时, 不仅要能够读出“走”, 更要体会“走”的修饰语“蹒跚”所体现出来的父亲走这个动作之艰难;在分析“过铁道”时的动作时, 不仅要让学生细细琢磨“探”的情态, 更要体会修饰语“慢慢”一词的表现力;在分析“爬月台”时的动作时, 一方面要让学生找出三个主要动作“攀”、“缩”、“倾”, 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清楚这三个动作的施动对象分别是“手”、“脚”、“身体”, 从而更加容易想象当时的情形。通过这一系列动作的分析, 让学生彻底体会父亲动作的艰难, 进而思考艰难的原因。结合上下文可以知道, 父亲动作艰难的原因在于其身体肥胖、年老体衰等。再联系当时的家境, 启发学生思考这些艰难的动作的描写的作用, 进而体会背影的感人力量。

这个背影中提到“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可以让学生品味流泪的原因, 在于此时此刻“我”已经彻底理解了父亲对我的爱, 因而流泪是感动的泪。而本文中先后写到我四次流泪, 在此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比较。

这个背影说明我已经理解了父亲对我的爱, 还可以进行对比理解, 可以将上文的“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两句中的“聪明”与下文的“他和我走到车上, 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中的“轻松”列出来, 让学生对比理解、品味关键词句的内涵。

而“背影”这个关键词全文也先后提到四次, 在学习了上文内容后, 还可以比较四次写“背影”的作用, 进而明确本文的线索, 结合题目体会本文的另外一条线索, 也就是暗线———父子深情。

至于“背影”中的深情可以通过赏析父亲对我说的五句话来体会, 进而体会本文平实、充满深情的语言。

至此, 整节课基本通过一个点辐射到了全篇, 目标已经实现。

古人云:“牵一发而动全身”、“动其全身不如动其一指”。学生在阅读时, 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就像抓住了文章的突破点、激发点、动情点, 找出了文章的线索, 就如有了行进中的导航仪, 学生阅读文章需要抓住主线, 来解剖文本、揭示主旨。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要教会学生运用“突破一点, 以点带面”的阅读方法去阅读文章, 不断探索、掌握规律, 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散文《背影》 篇2

时空,你为何推涌瞬间的疾驰,让我来不及告诉你,我很想驻留在这个安静小城。在这个安静此刻,你让我带着惆怅的感伤,带着离别的钟爱,带着离去的伤痛背影。湘江的水呀!你灌溉着潇湘这片土地,你蕴藉着北去的欢腾。舞动波涌,激起千层浪;沙洲绿荫,撒落相思情。

一缕情愁,走在烟波风雨中;一丝怀恋,奈何猛然回头的痛楚。任泪水狂跌,任思绪放纵。我闯进人生的孤寂天空,惟有湘江之水懂得我的尘起风潮,给我敷上痛觉淋漓的创伤。走在你的世界里,说不清冷热交融的冬飘雨雪。只有风里,雨里,雪里,寒冬里,依然感受潇湘冬季,那绿萌强劲的生命所独有的气息。

我走了,带着思念的泪别;我走了,带着夜色阑珊的美丽;将一个孤独背影炯炯了望。岁月的长河,涌起滚滚思潮,只有寥廓长夜,留下难诉相思的城市孤影。这一刻,心似凝重,低头思咐,那饱受离别之痛的狂乱思绪,任凭情感闸门狂泻,任凭瑟瑟抖动的寒风吹打。拥抱,人间的情感它有多真;紧紧地相拥,声泪俱下。那一刻,只有湘江北去的滚滚江水依此倾诉衷肠。

曾经,我失去一个无法挽救的东西。失去了,心好痛;失去了,永远也找不回它的本源。曾经,我很小气,甚至用极端吝啬也无以论及。忽然间,一夜风雨呼啸,狂风肆虐枝叶残落。将一个未被发觉的人性得以曝光于天明。我变了,变得包容,变得可溶性,变得如此风范大度,变得神态可鞠。当自由天空制约着理性的狂热真谛,爱,得以升华;爱,得以真实;爱,得以狂飙。

我走了,步履如此艰难;我走了,让醉意留下余香。当孤寂与苦闷似潮水悄悄袭来,一个人,你要承受躁动忽现的不安;一个人,还要让自己深陷难过?行于潇湘,感受湘西北的瑞雪突降。雪,包围了张家界风景小道,封锁了我的心路历程。山峦雄姿,银装素裹降幅人间。惟独有我,一个背包族,在冬雪风雪迷漫的张家界,深深地感受着“满山孤行独一人”的旅行壮举。

一个人,何以孤独?那是我的情怀,释然在魅力的风景名胜;一个人,何以落寞?那是我的独钟,微醉在纵欲灵仙的境界中。你带着我靠近湘江之畔,趁着夜风吹来沉醉。你带着我坐享迷离之夜,趁着和煦感怀酒中豪情。酒,醇色以香之雅,人,境中以品之味佳。

临风送别,吻和泪岂止何从。望着寒风里沉降撒落的夜幕,你落泪了。可我真的很无助。泪水,让碰撞的心灵在冬季的潇湘尘封;泪水,将一句不变的诺言激起沉寂的生命。我忍着即将离去的痛楚,孤奈何从离别的站台。心痛痛的,痛的如此想你,痛的如此绝望。依此送别,铸成一道这个冬天靓丽的人生风景。猛然间我转过身来,不忍再去看到你的流泪。却带着感伤,带着忽然涌出的泪水走进即将离去的车厢。

散文《背影》 篇3

“我是个国文教师”

朱自清先生有一篇《写作杂谈》, 对他自己的散文写作作了一个总结性的回顾, 一开头就说:“我是个国文教师, 我的国文教师的生活的开始可以说也就是我的写作生活的开始。这就决定了我的作风, 若是我也可以说是有作风的话。我的写作大体上属于朴实清新一路。一方面自己的才力只能做到这一步, 一方面也是国文教师的环境教我走这一路。我是个偏于理智的人——我的写作大部分是理智的活动, 情感和想象的成分都不多。”

这对我们理解朱先生其人其文都是一个重要的提示:他的写作和他所从事的语文教师的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甚至可以说,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是语文教师所写的散文。他写作的对象、写法、风格, 都受到语文教师的环境、素养、眼光、职业习惯……的制约与影响。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集《欧游杂记》的序里, 曾有过这样的申明:“本书绝无胜义”, “用意是在写些游记给中学生看”。在某种意义上, 可以说, 朱先生的散文都是写给中学生看的, 中学生至少是他的隐性读者。这就有点像今天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 写作是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的:既是亲身体验学生作文的甘苦, 更是对学生作文的指导, 这是一种“示范性写作”。这样看来,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成为中学语文的经典课文不是偶然的:这正是他的自觉追求。

由此, 就决定了朱自清散文的两大特点。首先是——

“有意的尝试”

朱先生曾把自己的散文分为两类, 一类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举出的例子是《背影》和《给亡妇》, 都是在感情喷发时, “不曾怎么费力写出”的:“《背影》里引了父亲来信中的一句话。那封信曾使我流泪不止。亡妇一生受了多少委屈, 想起来总觉得对不起她。写《给亡妇》那篇是在一个晚上, 中间还停笔挥泪一回。”另一类, “却是费了力琢磨成的”, 是“一个有意的尝试”。举出的例子, 有《儿女》《笑的历史》, 我觉得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绿》《春》都是这样的“有意的尝试”。而据朱先生说, 即使是《给亡妇》这样的“自然流露”, 或许还有《背影》, 也都有所“尝试” (《写作杂谈》) 。就总体而言,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都是程度不同的“有意的尝试”之作。

所谓“有意的尝试”, 主要是进行文体、语言、写法、风格的试验。就拿我们讨论的这三篇来说, 《背影》是在尝试“写人、记事”, 《春》是典型的“写景”之作, 而《绿》则显然是在试验“写景与抒情的结合”。在语言试验上, 我们已经说过, 《春》是自觉地追求口语化, 即所谓“用笔如舌”;《绿》显然更多地糅进了文言成分;《背影》则兼容口语与古语, 是一次自觉的现代白话文的试验。就文字风格而言, 《绿》艳丽, 《春》漂亮, 《背影》平实, 都是有意为之的。

这自然有语文教学试验的意义。比如, 朱自清曾写过好几篇文章, 提倡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如收入《国文教学》一书的《论朗读》, 《标准与尺度》里的《论诵读》《诵读教学》《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等;他的《春》一文的写作, 显然是要为这样的朗读教学提供范本。

这样的试验更有文学史的意义。朱自清先生在《〈背影〉序》里, 讲五四散文的成就时, 就特意谈到文字表现上的多种试验:“或描写, 或讽刺, 或委屈, 或缜密, 或劲健, 或绮丽, 或洗练, 或流动, 或含蓄。”鲁迅则指出:这写法的“漂亮和缜密”, “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 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 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小品文的危机》) 。在我看来, 鲁迅的这一评价, 是特别适用于朱自清的散文的:他正是五四散文“漂亮、缜密”这一路的一个代表。像《绿》这样具有“古典美”的散文, 或有可议之处 (我们在下文会有讨论) , 但其在现代散文史和现代文学语言发展史上的历史贡献, 却是不可否认和忽视的。

“不放松文字”

这也是朱先生一再强调的:“我做到的一件事, 就是不放松文字。我的情感和想象虽然贫弱, 却总尽力教文字将它们尽量表达, 不留遗憾。我注意每一个词的意义, 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 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 想多少可以补救一些自己的贫弱的地方。已故的刘大白先生曾对人说我的小诗太费力, 实在是确切的评语。但这正是一个国文教师的本来面目。” (《写作杂谈》) “ (我) 写作散文, 很注意文字的修饰。语句的层次和词义、句式, 我都用心较量, 特别是句式” (《关于写作答问》) 。

“不放松文字”,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括, 它集中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语文教师的工作、作家的工作, 以及语文教学、散文写作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这首先是朱先生的“语文教育观”。他说自己在中学教过五年国文, 最感困难的, 就是在阅读教学中, “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 字句的修饰, 篇章的组织, 声调的变化等”。在他看来, “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 字句, 篇章, 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 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 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 (《〈文心〉序》) 。这就是说, 语文教学中, 如果“放松了文字”, 就不但不能丰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且以学生“原有的语汇”去理解课文的思想, 也只是“浮光掠影”, 甚至会歪曲、变形。因此, 他强调, 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 是要下“咬文嚼字”的工夫, 对学生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不止于要了解大意, 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 字里行间的话——也便是言外之意” (《〈国文教学〉序》) , “从词汇和比喻的选择, 章句和全篇的组织, 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 去体会, 去领略, 才是切实的受用” (《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 。

这也是朱先生的“语文教师观”。在他看来, “不放松文字”, 对语言文字的特殊敏感, “咬文嚼字”的能力与习惯, 这应该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本来面目”。而传授汉语言文字, 捍卫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做“汉语家园”的守护者, 更是语文教师的天职。语文教师个人或有这样那样的局限, 如朱先生自谦地说自己情感、想象的贫弱, 但只要“不放松文字”, 就尽职尽责了。

这更是朱先生的“散文写作观”。散文写作也必须“不放松文字”, 这不仅是因为作家就其本质而言, 就应该是一个语言艺术家;而且如前所说, 中国现代散文家, 尤其是朱自清先生这一代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作家, 他们的散文写作更担负着一个特殊的历史使命, 即创造现代汉语文学语言, 成为现代汉语的范本, 通过中小学语文教学, 将现代汉语扎根于民族下一代心灵。朱自清先生的写作, 始终“不放松文字”, 不放松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创造试验, 这显示了一种历史责任感。

在我们懂得了朱先生散文的“现代汉语范本”意义以后, 我们也就清楚应该如何欣赏他的散文, 并如何教学了:也必须“不放松文字”, 具体地说, 就是要抓住朱先生自己所强调, 他自觉追求、特别注意的那几个方面:“每个词的意义, 每一句的安排, 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 即文章的用词法、用句法、章法, 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 去体会, 去领略”。

就以《绿》为例。这一篇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显然是这一个“绿”字。因此, 首先要注意的, 自然是有关“绿”的词:“油油的绿意”“闪闪的绿色”“醉人的绿”“满是奇异的绿”“女儿绿”, 这都是全文的关键词。这里, 自然有可琢磨之处。比如, 声调的选择:“油 (顿) 、油—— (拖长, 扬) 的绿 (顿) 意 (顿) ”;“闪 (顿) 、闪—— (拖长, 扬) 的绿 (顿) 色 (顿) ”。词语的配搭:以“醉人”与“绿”, “奇异”与“绿”相连, 都出人意料, 引起疑问与好奇。

而这样的词语又都存在于一个句子里, 就更可寻味。比如这一句:“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前文已经交代, 作者是坐在梅雨亭观看的, 而“三面都是山”, “人如在井底”。这样, 这一句里就有了两个视角:先是仰视, 但见“微微的云”;然后低看, 只见“油油的绿意”:这样的蒙太奇镜头组合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诗意。

而句子是存在于段落之中的, 段落的安排, 又另有讲究。“油油的绿意”出现在文章第二段, 整体渲染梅雨潭周围的环境, 是一个远眺, 因此, 突出的只是一种“绿意”。第三段, 才具体写到潭水之绿, 这才有“闪闪的绿色”和“汪汪一碧”。而写绿水, 也有两个层次:“闪闪的绿色”, 是写直接的感官的客观观察;到“醉人的绿”“奇异的绿”, 就变成内心的主观感受了。而主观感受又有两个层次:先是主观的联想 (“少妇”“处女”“碧玉”等等) 和比较 (“太淡”“太浓”“太明”“太暗”等等) , 然后, 进一步发展为“可爱的, ……你……”的对话, 不知不觉发生了人称变换, 以至“舍不得你”“手拍着你”“抚摩着你”“掬你入口”, 又突然改换成“吻着她”, 最后是“我送你一个名字, 我从此叫你‘女儿绿’, 好吗?”把全文的文气推到了高潮, 但又十分自然, 因为前文“少妇”“处女”, 以及“舞女”“盲妹”这一系列比喻, 已经作了铺垫, “女儿绿”早已呼之欲出了。然后, 第四段, 戛然而止:“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 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这是对第一段的重复, 仿佛一个回环, “不禁”一词的加入, 又显然加重了语气:经过二、三段的反复渲染, 读者也已经有了“惊诧”之感。

如此苦心费力地经营词、句、段、章, 确实是“不放松文字”了。

“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也不尽然”

同样是“不放松文字”, 不同的文章, 会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处理。

关于《背影》的写作, 朱先生有这样的说明:“似乎只有《背影》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也不尽然”, 尽管并不费力经营, 但因为有“平日的训练”, 也就自然有章法, 仍然有对文字的“控制”——朱先生说:“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 也是一种本领”, 有了这种本领, 不有意为之, 也自会表现出来。总之一句话:“我不大信任‘自然流露’, 因为我究竟是个国文教师” (《写作杂谈》) 。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应该从这“情感的自然流露”与“不尽然”两者的张力中去解读《背影》这篇文章。

前文已经介绍过, 朱先生是因为父亲的信深受感动, 以至泪流满面, 这才触发了《背影》的写作。但在文章里, 却把这封信引在最后一段;而我们要理解《背影》里“自然流露”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就需要从最后一段读起。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 自然是父亲信中所流露的老年心境的“颓唐”,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一句, 确实催人泪下。问题是, 父亲并无大病, 只是“膀子疼痛”, 为什么竟如此感伤?于是, 我们又注意到这一段开头的交代:原来父亲是因为“少年出外谋生, 独立支持”, 创下了家业, 到晚年却“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触目伤怀”, 这才如此颓唐的。尤可注意的是, 在作了这样的交代以后, 朱先生又特意写了一笔:“他触目伤怀, 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是全文的一个关节点, 需要细加体察。首先, 它告诉我们, 父亲原来并不是这样什么事都替儿子办妥帖, 呵护有加, 心细得甚至超过母亲的;相反, 他因心境不好, 经常为家庭琐屑而“怒”, 并“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大概父亲的“怒”也经常发泄于“我”吧。于是, 我们又注意到了前面一句交代:原来“我”近几年来, 也和父亲一样“东奔西走”, 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好心境吧。朱先生只把话说到这里, 就不往深处说了。但我们读者却不难想象, 或者不难理解, 由于家道中落, 造成彼此心境不佳, 父子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冲突, 以至于形成了深刻的隔膜。这正是理解《背影》“自然流露”的“情感”的关键。

抓住了这一点, 前面的许多文字就容易懂了。父亲的种种看来似乎有些过分的呵护 (“再三嘱咐”“甚是仔细”“不放心”“怕”“颇踌躇”“忙着照看”等等) , 固然是父亲的爱的天性使然, 却也显然有对曾有过的感情伤害略作弥补之意。而“我”的种种“聪明过分”的不理解 (“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等等) 其实也都是隔膜未解的表现。这样, 在琐细的叙述中, 就隐含着一种紧张。这是需要我们在阅读、讲解时, 细加体会的。

而这样的隔膜的打破, 这样的紧张的消解, 就发生在“我看见他的背影”的那个瞬间。“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不仅是为父亲的爱所感动, 更为自己曾有过的对父亲的误解, 为父与子的隔膜, 而悔恨、悲哀!

情感的冰块一旦消融, 就露出了真情。“我”“赶紧”拭干了眼泪, “怕”父亲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我”“赶紧”去搀扶:这“赶紧”, 这“怕”, 都把儿子急于回报, 又竭力掩饰自己情感的心理, 写得惟妙惟肖, 又恰到好处。而并不知道儿子情感、心理的这一变化的父亲, 依然一往情深 (“一股脑儿”放下, “走了几步”又“回头看”) , 却有了几分“轻松”——其实, 我们读者也有了几分轻松, 为父子间隔膜的终于消除而欣慰。

最后, 是一个长长的镜头:儿子在远望——父亲的背影逐渐“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儿子泪流如注——

这又是一个永恒的瞬间, 这里所传达的, 是天地间最真纯的父子之爱;但又不是一般的父子之爱, 而是在人世艰难的年代, 父子间曾有过深刻的隔膜, 终于被天性的爱的力量所消解、融化以后, 显示出的父子之爱的伟大与永恒。——这就是《背影》一文“自然流露的情感”, 这情感因其丰厚与深刻而具有极大的震撼力。

而且这情感是超越时空的, 也就是说, 它是能够引起生活在另一个时间和空间中的我们, 以及今天的中学生的共鸣的:因为“父与子”的关系与感情, 是一个具有永恒性的生命命题, 但却是容易被忽略的, 人们一谈到血缘之爱, 更容易想起的是母亲;而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生命, 中学生, 特别是高中学生, 在他们要“告别童年”时, 更容易和父母, 特别是和父亲发生某种冲突, 这样的父与子之间的隔膜, 是一个深深困扰着中学生的生命命题。我们正应该抓住朱先生的生命体验和当代中学生的生命困惑之间的联结点, 通过本文的阅读, 引导中学生重新审视、思考“父与子”的关系和情感, 并因势利导, 让孩子也来写写“我和父亲”, “自然流露”他们的“情感”:或许这正是将《背影》引向中学生心灵之路。这大概也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吧。

但“也不尽然”, 因为无论是朱自清先生的作文, 还是我们的语文教学, 关注的不仅是“写什么”, 也还有“如何写”的问题。其实, 从我们前面的分析中, 已经不难看出, 朱先生在自然流露其情感的同时, 对词句的选择、文章的布局, 还是大有考究的, 尽管如他自己所说, 这都是出于写作习惯。比如, “怕”字的重复运用 (先是父亲“怕茶房不妥帖”, 后是儿子“怕”父亲和别人看见自己流泪) , “赶紧”一词的连用 (“赶紧”拭干眼泪, “赶紧”去搀他) , 近义词的一再使用 (“嘱咐”“嘱”“嘱托”) , 等等。而将触发自己写作的父亲的信, 以及相关背景的交代, 置于文章最后, 从而给前面的叙述留下一些悬念, 这更显然是精心的布置。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就应该引导学生注意琢磨作者如何选择与“控制”文字。记得叶圣陶先生在所编《开明新编国文读本 (甲种) 》里选了《背影》, 其中有这样的“提示”:“当时作者与父亲同行, 到南京站上分别, 彼此说的当然不只那几句话, 而写在文字里的只有那几句。这就叫做‘取舍’的功夫。”并因此提出要求:“篇中的对话, 看来很平常, 可是都带着感情。试逐一体会, 哪一句带着哪种感情。”——这样的“提示”, 就把“自然流露的情感”和“不尽”自然的对情感表达方式的着意经营统一起来了。

类似的提示, 还可以有许多, 总之, 要找到“自然”流露与“不尽”自然的刻意追求之间的契合点。

“费力太过, 繁了却也腻人”

朱先生说“我只是一个老实人”, 因此, 他在坚持自己的追求的同时, 也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可能有的局限。比如, 他一面说“我还是费力”, 如前所说, 在他看来, “费力”经营文字, 是“国文教师的本来面目”;但他又说, “费力太过”就可能有问题。他还有“繁了却也腻人”的自我警戒 (《写作杂谈》) 。

脚印与背影散文 篇4

路上几多辗转,无数山川河流留下我们的足迹,直达最后一站,青岛。北方的冬天异常寒冷,感觉到凌厉的北风似要将双耳撕裂,过耳寒风呼啸,顺带一个轻快灵透的声音响起,“老公,我们到了。”她的声音变得柔和,一个寒冷的心被人用双手捂热般温暖。“来,把行李给我”我微微笑了笑,心中却倍感温馨。天阴沉沉的,加上那股不间断呼啸而来的寒风,我们便察觉到,要下雪了。她跑到我的面前,鼻间被冻的通红,虽然在到来之前有所准备,御寒的衣物也都齐全,但寒风是无孔不入的,暴露在外的皮肤,已变得有些麻木。“冷吗?”她低声问道。“冷”我的话不多,但表情却比较丰富,一个微笑便是我们之间传递感情的方式。“傻瓜”也许幸福,就是面对自己最爱的人,被她甜腻的叫一句傻瓜。我笑了笑:“我们先在附近找家旅店住下吧。”她轻轻“嗯”了一声,但眼神却充满了期待,因为她喜欢雪,期待雪的到来。

短短几句对白让温馨将阴沉天气遮挡起来,说起浪漫,对于我们来说是俗媚,因为爱,所以浪漫,热恋本身就是浪漫的,也不需要刻意追求,有爱便好。她轻轻踮起脚尖,吻在我的脸颊,看到她惹人怜爱的模样,真想扔下所有行李,将她紧紧抱起。车站附近有许多旅店,找了一家环境好些的便留宿了下来。“老公……”刚进房间放下沉重的包袱,暖暖的气息便将我们团团围住,她轻轻勾起我的手臂,倚靠在我的怀抱,这一刻才真正体会到陶醉的意境,心被浓浓的爱意与温馨填的满满的,很满足。嗅着从发梢传来的余香,唇贴在她的耳畔:“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估计就要下雪了,咱们耐心等待几天吧。”我的声音很柔和,与环境很好的融入,以免破坏这温馨的气氛。“我们认识多长时间了,还记得吗?”她的脸颊贴在我的胸口,声音却显得有些疲惫,路途上的困乏显现无疑。“一年三个月零六天,再有两天就是你的生日了”我不假思索的回道。“你还记得?”她轻轻从我的怀中逃脱,深情看着我的眼睛,一切似乎在此刻停止了。“嗯,我记得,我还记得与你第一次相遇是在去呼伦贝尔的路上,我们在同一辆车,你就坐在我对面,我呆呆看向窗外,你也同样如此……”“之后我们在呼和浩特相遇,去往陕西终南山的路上才注意到你,和你说第一句话,后来我们又从云南一路走走停停,经过许多地方……”我有条不紊的说着,回忆一路之上的趣事与见闻。“是啊,短短一年,可以说我们是在路上相遇,相知相爱的……”看得出她有些留恋与不舍,但无论怎样,我们彼此心中都清楚,这段感情不会长久。

青岛是我们的最后一站,确切的说是我的最后一站,我的旅行只是不为人生增添遗憾,而她,似乎天生就是一朵云霞,她的路没有规律,她的形没有固定形状。她是南方女孩,天生就透着南方女孩独有的江南韵,如水墨般清雅,芙蓉般灵婉,水一般的透彻。喜欢她,爱她,虽然路途很长,有她的陪伴却感觉时间在飞逝,流沙在消失。她喜欢雪,喜欢北方的雪,可能是家乡很少见到雪的缘故吧,对于这种特别的情愫无法说出感觉,因为喜欢是没有理由的。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但唯独没有爬过泰山,也没有见过泰山的雪景,我和她说,北方的冬天是比较苍白的,只有特定的地方才会看到特别的事物,但总显得那么荒凉。而她,只简简单单说了一句:“只要没有人的介入,即便荒凉,也能让我心中畅然。”我没有问她原因,更不知她有何经历,但我知道,她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她的眼中,充满着神秘与成熟。

一路之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经历别人的故事,不同的环境下却只有一个目的,远行与逃避。也许我读懂了她,所以我们之间便没有过多的情话与娇情,爱是难能可贵的东西,天长地久的爱情不见得是爱情,海枯石烂也不见得会白头,爱就是一瞬间的相知相许,之后才会结合,但想想即将要分别,心中却莫名的酸痛,也许爱情最折磨人的便是分离。

第二天,天气变得更加阴沉,若不是随身闹钟将我从梦中吵醒,兴许我将永远无法看到她的另一面,她就在我身边,侧脸面对着我,熟睡的样子充满无助,像一个永远不会醒来的公主,早晨的阳光似被她的阴郁所覆盖,随着梦境消失。我不知道该如何将她从梦中唤醒,让她脱离愈渐沉迷的苦海,却又不舍打扰她的梦,或许只有沉睡才能解除她心中的疲惫。一只大手轻轻划过她的脸庞,第一颗雪花也随着瞬间的怜爱疼惜而掉落,终于下雪了。“小雅,快醒醒,外面下雪了”轻轻将她唤醒,她那朦胧的眼眸比雪花还要晶莹。“老公……”轻轻唤了一句她便向窗外望去,“真的下雪了,下雪了……”她没有想像中的兴奋,只是深深看着窗外。“在想什么?”双手环住她娇瘦的身躯,随她的眼神望去。窗外已是白雪茫茫,高耸的建筑物被完全覆盖,像一张白纸,等待那个深情描绘的人。“老公,我们今天能出去吗?”她的眼神带着一丝渴望。“嗯,雪下的很大,不知公交能否正常通行。”“嗯……”她没有再说话。

散文《背影》 篇5

倘没有三十年以上的 人事裹挟,终归会对朱自清笔下的背影视而不见,见而无感。而事实上,我们的人生,正是若干背影的叠加与消逝。当他出现时,我们多不以为意;当他消逝时,我们多心怀恻隐而不细究;只有当自己也渐成他人的背影时,才始知这其间的深创巨痛。无论仇怨,无论爱恨,无论寡淡,无论复杂单纯,我们每个人终归只是他人生命中的背影,直至成为自己的背影。只有当我们明白这一点时,我们才能对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他人背影心怀怆然,难以言说却又不能不有所言说。

人生总是如此:只有在历尽千山万水之后,我们才明悟了自己只是他人生命中的背影,而后才能经由他人的背影而抚慰开解自身的渺小存在,如此才庶几可堪直面自己的背影。明白这个道理,朱自清才能在父亲车站送别的背影消失两年之后,才能在父亲人生的背影即将永久消失之时,写下父亲的“背影”;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能进入朱自清《背影》,才能明白,为什么是背影!

这不只是朱自清父亲的背影,也是朱自清本人日渐清晰的深刻但也终将如父亲一样淡褪消逝的背影。所以,必须是背影!而且,必须是回忆中的背影!只有经由回忆,我们的背影才能与他人的背影重合,才能明白他人与我们在彼此生命中的意义。而生命存在的一切内涵与况味则尽在其间。

其次,为什么朱自清说 自己“那时真是很聪明过分”,“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忏悔吗?经由自我的嘲讽通常会抵达忏悔。然而,朱自清做错了什么需要忏悔呢?首先,他对人性苦毒的观察与认识并没有错,他忏悔什么呢?其次,他和父亲之间多有龃龉,那是五四之子与末世遗民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他也不需要忏悔。然而,他终归还是自嘲了,从全文看也似乎的确深有忏悔,他莫非是在否定他作为五四之子的人格与思想追求?然而,他又怎么可能去做父亲一样的人呢?但,这的确是自嘲与忏悔,只不过他不是面向父亲的忏悔,而是面向生命本身的忏悔。

当生命历尽沧桑之后,一切观点之争其实都是可以自然放下的,尽管观念之间水火不容。一个人无论践行什么样的价值与道德,终归逃不过人情冷暖、世事无常,其间的喜怒哀乐、老而伤颓、死亡阴影,其实是一样的。所有的生命都笼罩在如此魔咒之下,那些争端与此相比,固然不能说无足轻重,但可不可以更缓和一些,更平淡一些,更豁达一些呢?为什么要让终有一死饱经苦难的生命还要如此窘急迫切紧张呢?当朱自清看到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矣”的书信时,他已饱尝人事,时代的灰暗、理想的无着、责任的沉重,早已让他窥见了自身背影的落水狗形象,此时回看自己与父亲之间的矛盾与父亲逐渐下行的一生,生命本质的荒芜与无奈水落石出,穷形尽相,面对如此人生的真相,一切的争执与背叛、冲突与抗争,都不免显得苍白与无意义,人除了自嘲与忏悔还能做什么?然而,当人在自嘲时,他就在试图与自身和解,生命也因而泛起暖意吧!

其三,主题。这并不是一篇关于亲情的文字,更不是写父子情深,父爱如山;这实际上是一篇关于生命本身的文字,它只不过借亲情的瓷杯、父子二代的纠葛以装载存在的实像、生命的沉重与无奈。其间的人生况味,未经世事者,难以抵达。既如此,我如何向学生传达这样复杂的生命情绪,如何让学生抵达如此深沉幽隐的人生情怀呢?

第一,经验的补白,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第二,诵读。反复的诵读,会将文字的音韵显象为生命的节奏。

第三,细节的体会与联想。经由细节,抵达自身的生命经验,以求通感同情。

第四,抓住“我”的 叙述视角,把“我”放在时间的流里,这流里,有“我”的人生历程,有父亲的音容与背影,有无数交叉而过的他人 , 力求学生 把握今日 之“我”,面对昔日之“我”时的情绪,让自己也分身于时间的流里,慢慢捕捉到自己的背影。人只有看到自己的背影,才能抵达真正的存在。

散文《背影》 篇6

在江苏省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 (以下简称小学苏教版教材) 中, 经典散文《背影》被归入“至爱亲情”这一单元, 其字里行间渗透的父子亲情令人感动。可是, 我们可别只顾着感动。在我的教学过程中, 有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儿子也太懒惰了吧!年纪轻轻、手脚灵活, 为什么自己不去买橘子, 非得让上了年纪的父亲去冒险?”

这个问题一提出, 我和其他学生都怔住了。静默片刻, 学生们哄堂大笑, 我尴尬无比。之后, 学生们则把这突然出现的一幕看成那位同学的笑柄, 过后还念念不忘, 开了他很多玩笑。

其实, 那位学生的提问引发了我的思考:经典散文《背影》中的“我”, 当时做得是不是欠妥呢?很多教师都在讲这篇课文, 很多学生都在听这篇课文, 大家都在努力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可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像那位学生一样看出这其中的问题并大胆地说出来呢?

在西方, 父亲和儿子就像朋友, 彼此平等, 儿子对父亲可以直呼其名, 但父亲对儿子并不溺爱, 而是让儿子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人生责任, 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 对儿子力所能及的事绝不包办代替。在中国, 父亲往往是严厉的、谨慎的, 父子之间沟通不多, 貌似隔膜, 但是, 父亲对儿子的爱是含蓄而深沉的。几乎没有哪个儿子敢对父亲直呼其名, 不过, 父子之情就在那里, 深重之至, 只是不善于表达。这种无法言说的爱, 有时可能会成为一种溺爱, 一如经典散文《背影》中的父亲, 依然像对待小孩子一般地关爱自己那已长大成人的儿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以校歌形式鼓励学生:

走自己的路,

出自己的汗。

靠天靠地靠父母,

不算是好汉。

我觉得, 这首歌有很强的针对性, 似乎在对中国的父母或子女进行婉转的批评。

中国的父母对子女的溺爱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客观事实。例如, 每天早上, 我们能看到很多父母送孩子上学, 书包都要替孩子背着;每天下午, 学校门口肯定聚集着众多父母, 他们来接孩子放学, 见到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的书包接过来自己背上。又如, 有的家长会代替孩子到学校做大扫除。再如, 大学生报到的时候, 一个学生报到, 八个家人送行。总之, 家长代替儿女做了太多本该儿女自己做的事。父母爱孩子, 那是肯定, 但这样做, 学生是否会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懒得动手?对此, 父母和孩子都应该反思。

当然, 也有与上述事例截然相反的事例。一个农村学生, 他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 虽然他从未去过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但在报到之前却坚定地声明:一个家长也不许陪同!连报到这点小事我都办不成, 以后还怎么闯天下?这样的学生真是值得鼓励和表扬。

总之, 站在家长的角度讲, 应该懂得爱的艺术。爱不仅是一种本能, 而且是一种艺术。如何去爱, 爱到何种程度, 需要仔细研究。归根结底,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家长不必代替, 孩子未来的路需要他们自己去走。站在孩子的角度说, 树立自立的意识、享受独立的快乐和理解家长的苦心则是必不可少的。

散文《背影》 篇7

《背影》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叙事纪实散文。本单元的文章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家是生命的港湾, 家是人生的避风港, 家由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元素组成。正是这些元素组成了无数个家, 这些无数个家庭组成了整个社会, 我们要学会体会父母兄弟的至爱亲情, 爱我亲人, 爱我生活, 爱我社会。朱自清的《背影》, 记叙了作者在浦口车站和父亲分别时的情景, 表现了父子深挚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 针对这篇感情深挚的美文, 我在教学中重点研读文中父亲说的“五句话”, 出现的“四次背影”, “三处情感的跌宕”, 两个“聪明”, “一声长叹”的语言实例赏析, 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 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理解语义与家庭生活的关系。

2.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 欣赏优美的句子、段落。

3.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4.体会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珍爱亲情, 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重点难点

1.抓住人物特定情境下的“背影”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感受理解父子深情。

2.体会朴实的语言所包含的深情。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

教学流程

一、朗读课文, 文本解读

父亲的“五句话”

提问: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 谈谈你的体会。

a.“事已如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体会:担心儿子过分悲痛, 宽慰儿子。

b.“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体会:放心不下, 爱子情切。

c.“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体会:担心儿子旅程口渴, 眷眷深情溢于言中。

d.“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体会:临别嘱咐, 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

e.“进去吧, 里面没人!”体会:担心儿子, 细心关照。

小结:这些简短的话, 含义丰富。有离别的愁苦, 有对儿子不谙世情险恶的担心, 有对未来的忧虑, 也有经济拮据的难言之隐。我们似乎听到了那位父亲拳拳的爱子之音, 多好的父亲啊!

四次“背影”

提问: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并在文中标注, 文中共有几次写到“背影”?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次?

学生朗读课文, 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加以总结:

a.“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四次,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结尾思念———照应背影。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 把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 表达作者感情的同时反复照应标题, 使文章贯穿一气, 浑然一体。

b.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

提问:有感情的朗读买橘子的背影, 分析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的?你认为用得最生动的动词有哪些?

a.朗读语气:舒缓、深沉。

b.买橘子时的背影的刻画: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c.生动的词语:蹒跚、探、攀、缩、倾。

小结:父亲年纪大了。但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 不顾掉下月台的危险, 艰难的“攀”着、“缩”着, “体现父爱坚如山”!这份浓浓的爱子之情, 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得落泪呢?

提问:面对这样浓重的父爱, 儿子自始至终都能理解吗?

学生浏览全文, 并在文中勾画有关句子。

重点分析, 文中有几处作者的泪在无声地流, 请找出来细心品味。

a.第一次流泪:家境惨淡, 悲哀的泪。

b.第二次流泪:望父买橘子, 感动的泪。

c.第三次流泪:“背影”消逝, 惜别的泪。

d.第四次流泪:思念父亲, 伤心的泪。

小结:“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是未到伤心处”, 作者四次流泪, 感情是丰富真挚的,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四次“流泪”, 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这四次流泪, 造成感情上的波澜迭起。《背影》之所以成为百读不厌的名篇, 原因恐怕就在这里吧!这四次流泪, 让我们看到了朱自清先生对父亲深深的挚爱和他那颗思念父亲的心。

三处情感的跌宕

提问:找到文中的情感跌宕之处, 并体会其中的深意。

a.不送与送是第一处跌宕。

这里动词“踌躇”使用了两次。“颇踌躇了一会”, 时间较长;“踌躇了一会”, 时间较短。表现父亲是经过深思熟虑, 最后做出的决定。说明父亲关爱儿子胜过关爱自己。

b.走与不走是第二处跌宕。

父亲上车后帮“我”忙前忙后, 将诸事安排停当, “我”却让他走, 但他还不想走, 还想跟“我”多待一会儿。

c.颓唐与惦记是第三处跌宕。

父亲少年外出谋生, 独立支撑家庭, 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如此凄凉、颓唐!还要惦记“我”在北平现在过得好不好?咋不来封信呢?

两个“聪明”

提问:作者先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又说“我现在想想, 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这里“聪明”的含义是什么?两句话是针对什么事情说的?表现了“我”怎样的感情?

关于对两个“聪明”的理解:这里两个“聪明”都是糊涂的意思。这是针对父亲和脚夫讲价钱, “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父亲嘱咐茶房好好儿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迂;认为自己已经长大, 完全能料理自己, 父亲大可不必过分小心。表现了“我”对自己当时不理解父亲深情的自责。

“一声长叹”

课文结尾, 作者一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的长叹, 叹出的是对往事的自责, 对父亲的思念。一个“再”字蕴含了无限的情意, 令人回味无穷。

二、总结全文

《背影》是一篇优美的叙事纪实散文。作者截取了生活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 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文章语言朴实, 饱含深挚的情感, 只有细心玩味才能真正有所领悟。

文章精巧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 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学习的!《背影》之所以成为广为传诵的佳作, 是因为作者精巧的选材构思。作者以新颖独到的视角, 截取人物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希望同学们学完“背影”这课后能够从自己平凡的生活中摄取细小琐事, 用心去观察生活、观察你身边的人和事, 用心去体验生活、体验人生辛酸苦辣!

三、探究练习

1.课堂作业。

在生活中, 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动过, 也许是一次送别, 也许是一次谈话, 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 也许是……请你口头叙述一次让你最为感动的事。

2.阅读理解。

到南京时, 有朋友约去游逛, 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 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 本已说定不送我, 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 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 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 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 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 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 他只说:“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 进了车站。我买票, 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 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非自己插嘴不可, 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 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 夜里要警醒些, 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 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 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 我现在想想,

a.指出这段文字的记叙要素。

时间:到南京后第二日上午到下午。地点:南京, 旅馆到车站。主要人物:父亲。事件:父亲坚持送我到车站。

b.“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1) “迂”解释为:言行守旧, 不合时宜。

(2) 这三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衬托出父亲始终把作者看作是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

c.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散文《背影》 篇8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的名篇, 也是多年来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此文最早在1930年便入选赵景深主编的《初级中学混合国语教科书》第三册 (北新书局出版社) 。进入21世纪, 新课程改革以来, 它更是相继被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的语文教材收录, 可谓是大陆语文教材中的“常胜将军”。然而, 就是这样一篇经典文本, 多年来却一直被教师误读着, 教师的“从众”解读不仅遮蔽了文本的真实也遮蔽了师生情感的真实。从这篇课文的教学史, 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语文教育的“真相”。本文不仅试图呈现和正视这种“真相”, 更希望让这篇经典文本从被遮蔽的乱象中走出来, 回归本真, 真正成为被师生们接受的经典。

一、两个极端:文本解读的浅层面与过度解读

对这篇经典课文的“经典”解读, 教师耳熟能详, 课文以四次背影、四次流泪为脉络, 以细读买橘背影为重点, 让学生深入体会所谓纯粹而伟大的父子之情。的确, 从《背影》的显在意象和显性内容来看, 这篇散文似乎只传达了这些信息, 这些信息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一望而知。但, 这毕竟是一篇经典, 既然是经典, 肯定有其深刻之处、特别之处。那么《背影》的深刻和独特体现在哪里?教师们解释:情感深刻, 聚焦“背影”的写法很独特。这种解释看似合理, 其实无效。试问, 按照教师们从文本中解读出的表层信息, 《背影》的情感比其他同题材作品更深刻在哪里?再者, 不写外貌表情唯独刻画背影, 有其特别之处, 但教师不应点到即止, 更具价值的问题是, 作者刻画背影仅仅是父子相处的偶然所得所感, 还是潜藏着更深的隐意和情愫?

叶圣陶先生曾经对《背影》的主旨做过权威而“经典”的概括:“把父亲的背影作为叙事的主脑, 从其间传出父亲爱惜儿子的一段深情”, “父亲始终把作者看做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 而那时的儿子却“不能够体贴父亲疼爱儿子的心情”。[1]这种定位一直以来被普众教师视为典范, 大家没有质疑、超越它的勇气。“典范”为我们提供的现成话语遮蔽了我们的思维, 阻碍了教师探究文本的欲望。于是, 教师对《背影》的解读一直停留在这个显而易见的层面, 几乎没有变化和拓深, 至多有一些修正意见 (如不应只强调父亲一方的爱, 而应关注父疼子、子爱父的双向情感) , 也并未改变其根本主旨。渐渐地, 父亲的形象被定格:这是一个无微不至关心疼爱儿子的伟大父亲的形象;儿子的形象亦被定格:这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能深刻理解到能够深刻理解父爱的儿子形象。最终的结论是:这是一篇深刻、完美展现父子亲情的典范性的散文。应该说, 这个结论隐含着一个悖论:对文本解读的非经典化和对文本定位的经典化。解读文本的浅层面与这个文本被经典化的过程完全错位, 所以多数学生无法对所谓“经典”做出相应的反应, 其期待视野与文本解读的召唤结构也完全错位。

然而, 语文教学中还是有一点“创新”的诉求, 有些教师总希望能在经典解读、典范叙述的缝隙里有所发现和发掘, 于是, 所谓的“创新”就出现了。为了深化学生对父子亲情的认识, 为了深化学生对父亲伟大形象的认识, 有的教师可谓在文本的细节处、不起眼处下足了“细读”的功夫, 进而发现:儿子穿的是紫毛大衣, 而父亲呢, 是棉袍马褂———这说明父亲爱“我”;再者, 父亲为何为儿子买橘?因为“橘”之谐音为“吉”, 暗含吉祥之意———这说明父亲希望我一路平安。教学设计中类似这样对文本的过度解读不仅存在于《背影》的教学中, 也普遍地存在于其他文本的教学中。所谓过度解读, 就是没有立足文本 (包括文本语言、背景、语境等) 、不尊重文本“事实”的解读, 或者是对文本过深过细的分析。当然, 教师尽可以去抠字眼, 在文本的不起眼处去发掘亲情, 但这种“发现”对理解文本主旨又有多少意义呢?父亲对我的关爱已经显而易见, 再于细节处去反复力证毫无意义, 解读仍然是在浅表滑行;至于对“橘”的“另类”解读则更是对文本的随意曲解。至此, 我们会发现, 对文本的浅层面解读和过度解读这两个方面看似处于极端两面的现象其实正是同一种解读习惯的两种表现形式。正因为对文本解读停留在一个浅层面, 才会有抠字眼的需要, 才会有在文本细节处、不起眼处有所谓“发现”的企图;而过度解读一旦在教师的意识中合法化, 教师就会慢慢丧失对文本隐性层面探究的欲望和能力, 而将浅层面解读变成一种习惯。

二、“升华”情结:情感导向的完美主义

不论是浅层面解读抑或是过度解读, 其最终指向都是本课的情感目标:体会父子深情。当然, 必须说明, 这里的父子情是一种非常纯粹、圆满的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爱很纯粹, 儿子对父亲的情感也很纯粹, 偶尔的不理解、不耐烦只是至真至纯亲情主流中的小小插曲, 昙花一现, 一闪即过。教师有意无意地在给学生树立一对父子关系的典范, 引导学生向着这个标准看齐。于是, 对文本最大的遮蔽和误读就出现了。

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散文中要表达的情感并非那么简单纯粹, 而是极其复杂深刻的。并且, 他确实流露出来了。且不论散文中作者为什么有对父亲关爱的不领情, 而从不领情到领情又显得如此突然 (父亲曾因娶妾之事丢了职务, 债台高累, 这些行为自然会让朱自清有看法。他既深爱着父亲, 但又不认同父亲的一些思想和行为, 所以才会出现“不领情”的同时又为父亲流泪的矛盾表现) 。另外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也有一些一笔带过却暗含深意的叙述, 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为何作者这么久没见过父亲?) , 结尾又说“……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 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 (父亲如此疼爱儿子, 为何有此改变?既有隔膜或矛盾, 我们又该如何审视父子间的感情?) 这些文本中真正的缝隙和暗示, 却几乎被所有老师忽略了。事实上, 文本显性内容下的隐性情感, 也即散文的真正意脉正隐含在这些容易被忽略的表述里。朱自清与父亲两年多不相见是有原因的, 这是因为父亲做了一件让儿子无法接受的事:凭着与朱自清工作单位校长的私交直接领走了朱自清的工资。[2]此事在父亲看来是小事, 但在曾受过西方民主思想熏陶的儿子看来则是对自己人权的侵犯。朱自清一气之下带着妻小离家出走, 于他处定居。父亲则把儿子的出走看成是对自己的彻底否定和背叛, 伤心失望至极。这便是朱自清在散文中所说的触父亲之怒的“家庭琐屑”。在父子不相见的两年多里, 作者一直很自责。因此散文中他在回忆往事时对自我“聪明”的反讽表面看来是就事论事, 其实更是他内心潜藏的自责和忏悔情结的借题发挥。显然, 这对父子有代沟、有隔膜, 矛盾的激化源于二者思想思维上的差异。但他们毕竟是父子, 一旦矛盾带来的情感隔膜和负面情绪随着时间被冲淡, 真情就会显露。作者爱父亲却又不敢或不愿正面父亲, 只能满怀深情地注视着父亲的背影, 也只有对着父亲背影的时候, 他的感情才能得以迸发。这是一对并不默契、缺少沟通、羞于表达却深爱对方的父子。因此, 作者只能写出来, 《背影》是朱自清写给父亲的表白信、“忏悔录”、“陈情表”。应该承认, 这种有隔膜的爱 (钱理群、孙绍振先生在解读《背影》时都曾提到父子间这种“有隔膜的爱”) [3], 更加真实也更为感人。由此, 我们似乎应该重新定位这篇散文的主旨:作者通过描写对父亲背影的无法忘怀, 表达自己对父爱的感念, 对父亲行为的谅解, 对自己行为的忏悔。作者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纠结的、矛盾的。这才是这篇散文的真实情感———一个虽不圆满但却真实完整的亲情世界, 同时也是现实中很多亲子关系的真实写照。正基于此, 《背影》才无愧于是经典之作。

然而, 我们的教师似乎并不愿意去接受这个“事实”。关于朱自清和父亲关系的背景资料早就被个别专家或教师挖掘出来[4], 却并未引起多少人注意。更无奈的是, 笔者曾经建议我系实习生试教本课时, 联系朱自清父子隔膜的背景来引导学生体会父子亲情和作者情感, 却遭到所在班级语文老师的强烈反对, 反对的理由是“这样讲必然有损朱自清父亲的形象及亲情的美好”, 这种情感教育的“完美主义”让我深感无助。大概是受了早期语文教育道德化倾向的“遗传基因”影响, 教师不约而同都喜欢将课文的情感进行所谓的“纯化”、“美化”、“深化”、“升华”处理。从《背影》的教学来看, 教师美化、升华父子情感的意图非常明显。例子不胜枚举, 笔者曾看到不少教师在教授《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喜欢这样定位此课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生活的情感。这种“以小见大”的情感目标提炼方式在当下的教学设计中随处可见。老舍先生曾在济南生活和任教多年, 正像我们所有人都有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对某个城市产生特殊感情一样, 这只是“我”和这个城市之间的情感关系, 无关国家也无关“我”是否热爱生活, 这样的“提炼”和“升华”既不合时宜也不合“情”宜。这种情感导向会遮蔽文本的真实情感和价值, 将学生引向一种习惯性的虚假阅读和虚假感受, 贻害无穷。

三、文本“去蔽”, 重读《背影》:一种全新的理解和设计

剥去文本解读强加给文本的层层遮蔽, 笔者希望引导学生对《背影》作一种全新的解读, 将《背影》背后的亲情世界真实、完整地展现出来。

教学设想:《背影》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的专题是“爱”, 而《背影》正是一篇饱含父子亲情之爱的经典散文。鉴于一直以来《背影》教学中对亲情的浅层解读和误读, 本设计以父子关系为线索, 重新聚焦和解读“背影”, 向学生完整呈现《背影》背后真实而感人的亲情世界, 从而让学生认识、理解、接受“有隔膜的爱”。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 学会捕捉文本重要信息, 发现文本缝隙, 进而理出文本意脉。

(2) 体会文中的父子亲情和作者复杂的感情, 进而理解、接受“有隔膜的爱”。

(3) 领悟作者聚焦“背影”进行写作的缘由、隐意和作用。

(4) 体会散文语言风格与散文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重点:目标 (1) , (2) 。

教学难点:目标 (3) , (4) 。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问答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黑板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 带情导引

父亲读《背影》:1928年秋日的一天, 在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 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 忙奔上二楼父亲卧室, 送给父亲朱鸿钧先睹为快。此时的父亲已行动不便, 就挪到窗前, 倚靠在小椅上, 戴上了老花镜, 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朱自清的文章《背影》。诵读时, 父亲的两眼老泪纵横, 手不住地颤抖, 但读完后, 昏黄的眼珠却放射出光彩。

2.初读文本, 感知父爱

(1)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浦口送别)

(2) 作者想表达什么? (我对父爱的感念)

(3) 文章通过什么来表达我对父爱的感念? (我对父亲背影的无法忘怀。提醒:文眼和线索)

(4) 父爱表现在哪里? (送我, 买橘等) 说说你的感受 (是否感动, 说真话) 。

补充材料:父亲和小时候的朱自清

朱家是书香门第, 朱自清是家中长子, 父亲朱鸿钧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希望他将来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所以从小就对朱自清既格外宝贝, 又严加培养, 一方面尽力保证小朱自清的生活无忧, 同时对他的学习督教甚严。朱自清小时候, 科举初废, 新学刚兴, 父亲对新式学校的教学方法和读书效果很是怀疑, 便把他送到秀才或举人那里学习古文和诗词。放学回来, 父亲总要过目小朱自清的作文, 经常是在晚饭时分, 小朱自清搬个小板凳坐在父亲身旁, 父亲一边喝着老酒, 一边摇头晃脑低吟着儿子的作文。看到先生给予好评, 就点头称好, 欣然喝酒, 顺手奖给儿子几粒花生米或一块豆腐干;看到文章所评不好、字句被删改太多, 父亲就毫不留情地训斥儿子, 即使小朱自清泪眼汪汪也不放过, 甚至一把火把他的作业烧掉。在父亲的严格督促下, 小朱自清在古诗文和经史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对他以后成为一代散文大家影响巨大。

对于小朱自清, 父亲朱鸿钧既有严厉的一面又有慈爱的一面。朱自清在散文《冬天》里回忆童年和父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冬天的夜晚特别的冷, 父亲便起了炉子, 煮上白水豆腐。但‘洋炉子’太高, 父亲得常常站起来, 微微地仰着脸, 觑着眼睛, 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 夹起豆腐, 一一地放进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都喜欢这白水豆腐, 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 等着那热气, 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1) 作者把父爱聚焦在“背影”里, 到底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让作者在许多年后依然清晰记得并为之流泪?

细读买橘背影 (自读完成) 。“背影”的背后, 是什么?“背影”意味着什么?

预设:背影的背后, 是儿子一双感念的泪眼, 这双眼睛在随着父亲蹒跚移动…… (请体会作者看着父亲背影时的心情、感受。) 背影意味着暂时或者长久的离开, 所以伤感;背影不是表情, 却能传递出一个人的沧桑和老态, 所以感伤。看着父亲又不愿正面父亲, 作者的情感得以迸发。

(2) 教师小结:父母对子女的爱就散落在每一个细碎的日子里, 每一句简单的话语里, 每一个不起眼的动作里, 相信每个人记忆中都有关于父母的一些特写镜头, 像电影画面一样定格在我们脑海中, 以后会不断在我们脑中重放, 甚至可以将它保存一生, 这些镜头里饱含的深情、深意, 也许未必能打动他人, 却让我们在感动和体悟中走向成熟。

(3) 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作品, 有没有这种刻画得好的细节。

举例: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慈母情深》里的一个镜头。

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

这是一份珍贵的记忆, 是我们人生得以充实的色彩, 也是我们精神里的一份财富。

两个经典片段的共同点 (师生共同讨论并总结) :

都是没有语言参与的特写镜头、慢镜头, 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都成功刻画了父 (母) 亲的一个细节, 让读者印象深刻。

身影的背后, 都是一个儿子的一双注视的眼睛, 两双眼睛都饱含着爱、感恩、感动、伤感、愧疚、自责……这个身影、这个镜头令他们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3.再读文本, 感受深情

(1) 再次读课文, 站在作者的立场和角度, 体会作者的情感 (尤其是望父买橘时的心情以及看到父亲来信时的心情、写散文时的心情) , 并试着用一些词语来表达。

预设:感动, 感伤, 愧疚, 自责……

(2) 依据在哪里, 在课文中找。

预设:四次流泪, “聪明”的反讽。

第二课时:

4.走出文本, 体会反思

(1) 故事导入:有个父亲, 很爱儿子并对之给予厚望, 可是父亲做错了一件事…… (引入朱自清父亲在徐州因娶妾之事丢去官职, 债台高累的背景资料。)

(2) 谈谈你的感受, 如果你是“儿子”, 会有什么想法, 会谅解父亲吗?

(3) 继续讲故事, 这个父亲又做错了一件事…… (引入朱自清父亲因经济紧张而代领朱自清工资的背景资料。)

(4) 谈谈你的感受, 如果你是“儿子”, 会有什么想法, 会原谅父亲吗?

(5) 解释:故事中的这个父亲叫朱鸿钧, 儿子叫朱自清。结局:父子相互谅解, 冰释前嫌。

5.回到文本, 理解感悟

(1) 再次读全文, 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心情, 并试着用一些词语表达。

预设:内疚、感恩、矛盾、悲伤、忏悔……可谓五味俱全。

(2) 讨论并回答课后练习四的第2小题。

6.体味情感, 品位语言

(1) 请学生尝试总结本文语言风格。

(2) 教师总结:这篇散文的语言朴素到没有任何修饰, 就像我们那平淡的日子。这种朴素、平淡的风格不仅体现在文中的叙事语言, 更典型地体现在父亲简短的话语中。此风格非常适合表现这对不善沟通表达的父子间的爱:用最平淡的文字书写最真挚的感情。

(3) 《背影》与《春》的语言风格截然不同。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7.总结, 感悟, 提升

(1) 回应开头。1928年秋日的一天, 在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 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 忙奔上二楼父亲卧室, 送给父亲朱鸿钧先睹为快。此时的父亲朱鸿钧已行动不便, 就挪到窗前, 依靠在小椅上, 戴上了老花眼镜, 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朱自清的文章《背影》。诵读时, 父亲朱鸿钧的两眼老泪纵横, 手不住地颤抖, 但读完后, 昏黄的眼珠却放射出光彩。他明白儿子读懂了自己过去对儿子的关心, 也明白自己错怪了儿子, 他谅解了儿子。从此, 朱自清父子矛盾得以缓解并消逝。父亲朱鸿钧是在看到《背影》以后去世的, 但他是带着满足的微笑去世的。

(2) 学生自由总结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3) 教师总结。作者选择“背影”这个写作角度, 恐怕主要不是技巧上的考虑, 而是父子间虽有深情却并不默契、虽想表白却又不善表达或羞于表达的情之所至的必然结果。看似偶然的一次送别、一个背影, 其实是父子间有隔膜的爱的必然表达和表现形式。这种写作视角在客观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人无完人, 也许父母有很多缺点, 有不能让我们满意的地方, 也许父母曾经让我们失望, 让我们烦恼。但我们要明白, 他们爱我们。也许你觉得你和父母有很多矛盾, 甚至不可调和, 但请相信:有隔膜的爱是普遍性的规律, 爱可以化解而且最终会化解一切误会和矛盾。

陈思和教授在探讨如何细读文学作品时曾指出:“我们过去对文学名著的很多解释都是从教条出发的, 我们不相信文本背后还有一个更加完整的世界, 我们只相信显文本提供的东西。”[5]笔者希望能在新的教学设计中将文本背后那个“更加完整的世界”呈现出来, 不是从教条出发, 不是从功利出发, 而是从文本出发, 从语言出发, 将文本的真实和秘妙呈现给学生, 让他们认识经典、正面经典、接受经典, 进而批判经典, 在经典的学习中实现精神和思想的真正升华, 回归本真。

摘要:语文教学要回归本真, 必须由教师自己去完成一个从“遮蔽”到“去蔽”、由解构到重构的过程。《背影》的教学史很典型地反映出语文教学被遮蔽的历史及误区:文本解读的浅层面和过度解读、情感教育的“美化”、“升华”情结等。教师应以一种全新的、真实的解读为《背影》“去蔽”, 还它以“经典”的真面目。引导学生捕捉文本重要信息, 发现文本缝隙, 进而理出文本意脉, 关注《背影》背后那个虽不完美但却真实完整的亲情世界, 体会并接受父子间那种“有隔膜的爱”, 结合自我和生活重新理解、解读亲情。

关键词:《背影》,语文教学,遮蔽,去蔽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文章例话——叶圣陶的二十七堂作文课[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5-6.

[2]张树军.《背影》背后的故事[J].语文知识, 2006 (7) :34.

[3]钱理群, 孙绍振, 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0:199-215.

[4]董水龙.只说不懂的, 不教已懂的——《背影》教学案例[J].语文学习, 2006 (6) :29-30.

《背影》教学札记 篇9

一、可怜的父亲, 感人的爱心。

生活中经常听到读者抱怨, 很普通的一次车站送别, 作者竟多次流泪, 真让人难以理解。实际上作者并不仅仅写了车站送别, 也不是一开始就写车站送别, 而是先蓄势, 先交待不幸的家境——祸不单行:祖母去世, 债台高筑。当一个二十多岁的堂堂男子汉看到这“满院狼籍”的情景时, 竟然触景生情簌簌地落下泪来。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皆因未到伤心处”。作者之所以哭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怀念祖母, 悲伤家境, 可怜父亲。我认为后者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文中明确交待父亲“赋闲在家”, 并且详细说明“变卖家当, 还了旧债, 又贷了新债”, 就足以说明家中经济衰败到了极点。这副沉重担子的直接承受者就是父亲, 就是这位人到中年、摸爬滚打大半生却无钱葬母的可怜人。试想, 当祖母病危时, 囊中羞涩的父亲看着自己的母亲急需医治, 自己又无能为力时, 那是一种怎样的悲伤啊, 能不令人肝肠寸断吗?母亲不幸病逝后, 自己只得借钱葬母, 此时的家境已是变卖一空, 又没有经济来源。向谁去借, 谁又能借给呢?能借多少呢?能为母亲办一个像样的道场吗?中国人有着深厚的儒家渊源, 是很看重养生送死的, 但文中的父亲却无能为力, 他的心里能好受吗?最让人感动的是此时的父亲用乐观的语气安慰已成年的儿子:“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但是希望之路在哪里呢?非常渺茫。这坚定的劝慰语后面隐藏着一颗孤独无助凄苦的心。他是有苦无处诉说呀!好可怜的父亲!

但这位父亲拖着不便的身躯 (肥胖) , 忍着丧母之痛, 顶着生活的压力, 又要送别唯一的亲人———儿子, 他能不依恋吗?但可怜的父亲却将这份情感深埋于心底为儿子忙碌, 将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近乎愚昧的行动中———送行李, 找座位, 托茶房, 买橘子。要知道, 此时的被送者 (儿子) 已经二十多岁, 正值青春年少, 而且北京已来往过好几回, 根本没必要用人送 (文中曾多次点明自己拒绝父亲送行) 。但父亲却像对待未谙世事的七八岁的孩子那样无微不至、琐琐碎碎。这难道不愚昧吗?但正是这些迂的不尽人情的行为才更能体现父亲那颗感人的爱子之心。

二、朴素的叙述, 真挚的情感。

江淹《别赋》中说:“感人心者, 惟别而已矣。”《背影》恰是以一次惨淡情境下的离别为题材, 将父子亲情格外动人地抒写出来, 催人泪下。我认为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与明人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笔法上有很相似的地方。其一, 二者都写到了家庭的巨变;其二, 在萧条的背景中, 二者都展现了亲情的深挚、可贵。那个蹒跚而肥胖的背影与“儿寒乎?欲食乎?”的嘘寒问暖不都深深牵动人的情愫, 让人落泪吗?

《背影》中写我的哭有4次, 但父亲从未哭过。父亲的话很俭省:“事已至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进去吧, 里边没人。”完全生活化, 没有半点矫揉造作, 却使一个性格坚强的男人形象却真实地伫立在读者面前, 他会让我们想起自己的父亲、母亲———一些深沉、质朴、善良、坚韧的人。

《背影》中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语, 和《荷塘月色》等美文绝然是不同的文字, 作者用平易的语言, 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感, 在淡淡的笔墨中, 流露出一股深情。这种从心灵深处流露出来的喜怒哀乐之情, 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背影》非常注重细节描写, 如父亲亲自送我到车站, 找座位, 嘱咐人照看我, 特别是买橘子的过程写得最为细致。那段艰难的路程, 那个肥胖的背影, 在我的晶莹泪光中被定格, 父爱就以这样的方式被传递出来, 光彩四溢。

上一篇:美国城镇化发展的启示下一篇:有机碳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