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的背影散文

2024-05-23

伫立的背影散文(通用9篇)

伫立的背影散文 篇1

伫立的背影散文

清晨的炮声响彻云霄,仿佛一条巨龙,欢腾雀跃。又是一年新景象,明月不改旧时欢,篱下却失旧时人。细数着每一个年岁,额头上那一条条渐渐深刻的痕迹,便开始愈显得苍白。

曾经,年轻的我们,也曾漫步在樱花下,感伤着缤纷的美丽瞬间,那却只是一种属于年轻时仅有的伤感,淡淡的,轻描淡写的笔端之下的那一点春红。当一切涣散,当真实的发梢被涂上岁月独有的色泽之时,却是少了许多言语,感叹。

伫立于某个黄昏,只觉得心里不在撞击,一口气仿佛就停留在空气中,反复的盘旋。看着地上的影子,被拉得瘦长纤弱。而这纤弱,可谓嶙峋佝萎,真的不再可能拥有曾经的光芒。此刻,已是安全的.,安全到除了黄昏穹端云霞之外,再不会有任何的伤害。

她就那样伫立着,久久不曾动过。而我,就那么静默的望着,望着她所望的方向,一片苍茫之外,总有看不透的心情。那是她的心情,是我用尽生命挤奶也挤不出的一种心情。看着她苍老的背影,令人有种无法逃离却又不敢面对的仓促。

其实她只是我的外婆,只是一个孤寡及其普通的老人。不知从何时起,我常会看到她独立的背影,我努力解开她的忧郁,想替她重获青春般的释然。可是却总不是我所想象中的那张脸,虽然过于苍白,铭刻着我们一家人所都知道的故事,可是她的皱纹却常常转过来挤给我一个笑脸,那双背影中绝对的沧桑仿佛真的未曾存在似的。我想她是欺骗了我,一定是这样的,只是这世上总有太多的欺骗,都是令人伤感疼痛的。我越是揭开那隐藏于她心中的念想,越是发现自己好像揭开了更深层的伤疤,疼痛的除了我的心之外,会不会有更多的人明白。

抬头,清窗外,已是一片灿烂的云霞,腾空铺染着大地的每一寸角落。年轻的人们,我们是否也在这寸寸光阴之中,踱步着重复生命之中的每一天。昔年之后,黄昏下伫立的我们,将有谁来注解,否有人为作白。

伫立的背影散文 篇2

“我是个国文教师”

朱自清先生有一篇《写作杂谈》, 对他自己的散文写作作了一个总结性的回顾, 一开头就说:“我是个国文教师, 我的国文教师的生活的开始可以说也就是我的写作生活的开始。这就决定了我的作风, 若是我也可以说是有作风的话。我的写作大体上属于朴实清新一路。一方面自己的才力只能做到这一步, 一方面也是国文教师的环境教我走这一路。我是个偏于理智的人——我的写作大部分是理智的活动, 情感和想象的成分都不多。”

这对我们理解朱先生其人其文都是一个重要的提示:他的写作和他所从事的语文教师的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甚至可以说,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是语文教师所写的散文。他写作的对象、写法、风格, 都受到语文教师的环境、素养、眼光、职业习惯……的制约与影响。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集《欧游杂记》的序里, 曾有过这样的申明:“本书绝无胜义”, “用意是在写些游记给中学生看”。在某种意义上, 可以说, 朱先生的散文都是写给中学生看的, 中学生至少是他的隐性读者。这就有点像今天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 写作是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的:既是亲身体验学生作文的甘苦, 更是对学生作文的指导, 这是一种“示范性写作”。这样看来,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成为中学语文的经典课文不是偶然的:这正是他的自觉追求。

由此, 就决定了朱自清散文的两大特点。首先是——

“有意的尝试”

朱先生曾把自己的散文分为两类, 一类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举出的例子是《背影》和《给亡妇》, 都是在感情喷发时, “不曾怎么费力写出”的:“《背影》里引了父亲来信中的一句话。那封信曾使我流泪不止。亡妇一生受了多少委屈, 想起来总觉得对不起她。写《给亡妇》那篇是在一个晚上, 中间还停笔挥泪一回。”另一类, “却是费了力琢磨成的”, 是“一个有意的尝试”。举出的例子, 有《儿女》《笑的历史》, 我觉得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绿》《春》都是这样的“有意的尝试”。而据朱先生说, 即使是《给亡妇》这样的“自然流露”, 或许还有《背影》, 也都有所“尝试” (《写作杂谈》) 。就总体而言,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都是程度不同的“有意的尝试”之作。

所谓“有意的尝试”, 主要是进行文体、语言、写法、风格的试验。就拿我们讨论的这三篇来说, 《背影》是在尝试“写人、记事”, 《春》是典型的“写景”之作, 而《绿》则显然是在试验“写景与抒情的结合”。在语言试验上, 我们已经说过, 《春》是自觉地追求口语化, 即所谓“用笔如舌”;《绿》显然更多地糅进了文言成分;《背影》则兼容口语与古语, 是一次自觉的现代白话文的试验。就文字风格而言, 《绿》艳丽, 《春》漂亮, 《背影》平实, 都是有意为之的。

这自然有语文教学试验的意义。比如, 朱自清曾写过好几篇文章, 提倡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如收入《国文教学》一书的《论朗读》, 《标准与尺度》里的《论诵读》《诵读教学》《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等;他的《春》一文的写作, 显然是要为这样的朗读教学提供范本。

这样的试验更有文学史的意义。朱自清先生在《〈背影〉序》里, 讲五四散文的成就时, 就特意谈到文字表现上的多种试验:“或描写, 或讽刺, 或委屈, 或缜密, 或劲健, 或绮丽, 或洗练, 或流动, 或含蓄。”鲁迅则指出:这写法的“漂亮和缜密”, “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 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 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小品文的危机》) 。在我看来, 鲁迅的这一评价, 是特别适用于朱自清的散文的:他正是五四散文“漂亮、缜密”这一路的一个代表。像《绿》这样具有“古典美”的散文, 或有可议之处 (我们在下文会有讨论) , 但其在现代散文史和现代文学语言发展史上的历史贡献, 却是不可否认和忽视的。

“不放松文字”

这也是朱先生一再强调的:“我做到的一件事, 就是不放松文字。我的情感和想象虽然贫弱, 却总尽力教文字将它们尽量表达, 不留遗憾。我注意每一个词的意义, 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 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 想多少可以补救一些自己的贫弱的地方。已故的刘大白先生曾对人说我的小诗太费力, 实在是确切的评语。但这正是一个国文教师的本来面目。” (《写作杂谈》) “ (我) 写作散文, 很注意文字的修饰。语句的层次和词义、句式, 我都用心较量, 特别是句式” (《关于写作答问》) 。

“不放松文字”,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括, 它集中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语文教师的工作、作家的工作, 以及语文教学、散文写作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这首先是朱先生的“语文教育观”。他说自己在中学教过五年国文, 最感困难的, 就是在阅读教学中, “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 字句的修饰, 篇章的组织, 声调的变化等”。在他看来, “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 字句, 篇章, 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 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 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 (《〈文心〉序》) 。这就是说, 语文教学中, 如果“放松了文字”, 就不但不能丰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且以学生“原有的语汇”去理解课文的思想, 也只是“浮光掠影”, 甚至会歪曲、变形。因此, 他强调, 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 是要下“咬文嚼字”的工夫, 对学生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不止于要了解大意, 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 字里行间的话——也便是言外之意” (《〈国文教学〉序》) , “从词汇和比喻的选择, 章句和全篇的组织, 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 去体会, 去领略, 才是切实的受用” (《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 。

这也是朱先生的“语文教师观”。在他看来, “不放松文字”, 对语言文字的特殊敏感, “咬文嚼字”的能力与习惯, 这应该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本来面目”。而传授汉语言文字, 捍卫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做“汉语家园”的守护者, 更是语文教师的天职。语文教师个人或有这样那样的局限, 如朱先生自谦地说自己情感、想象的贫弱, 但只要“不放松文字”, 就尽职尽责了。

这更是朱先生的“散文写作观”。散文写作也必须“不放松文字”, 这不仅是因为作家就其本质而言, 就应该是一个语言艺术家;而且如前所说, 中国现代散文家, 尤其是朱自清先生这一代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作家, 他们的散文写作更担负着一个特殊的历史使命, 即创造现代汉语文学语言, 成为现代汉语的范本, 通过中小学语文教学, 将现代汉语扎根于民族下一代心灵。朱自清先生的写作, 始终“不放松文字”, 不放松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创造试验, 这显示了一种历史责任感。

在我们懂得了朱先生散文的“现代汉语范本”意义以后, 我们也就清楚应该如何欣赏他的散文, 并如何教学了:也必须“不放松文字”, 具体地说, 就是要抓住朱先生自己所强调, 他自觉追求、特别注意的那几个方面:“每个词的意义, 每一句的安排, 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 即文章的用词法、用句法、章法, 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 去体会, 去领略”。

就以《绿》为例。这一篇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显然是这一个“绿”字。因此, 首先要注意的, 自然是有关“绿”的词:“油油的绿意”“闪闪的绿色”“醉人的绿”“满是奇异的绿”“女儿绿”, 这都是全文的关键词。这里, 自然有可琢磨之处。比如, 声调的选择:“油 (顿) 、油—— (拖长, 扬) 的绿 (顿) 意 (顿) ”;“闪 (顿) 、闪—— (拖长, 扬) 的绿 (顿) 色 (顿) ”。词语的配搭:以“醉人”与“绿”, “奇异”与“绿”相连, 都出人意料, 引起疑问与好奇。

而这样的词语又都存在于一个句子里, 就更可寻味。比如这一句:“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前文已经交代, 作者是坐在梅雨亭观看的, 而“三面都是山”, “人如在井底”。这样, 这一句里就有了两个视角:先是仰视, 但见“微微的云”;然后低看, 只见“油油的绿意”:这样的蒙太奇镜头组合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诗意。

而句子是存在于段落之中的, 段落的安排, 又另有讲究。“油油的绿意”出现在文章第二段, 整体渲染梅雨潭周围的环境, 是一个远眺, 因此, 突出的只是一种“绿意”。第三段, 才具体写到潭水之绿, 这才有“闪闪的绿色”和“汪汪一碧”。而写绿水, 也有两个层次:“闪闪的绿色”, 是写直接的感官的客观观察;到“醉人的绿”“奇异的绿”, 就变成内心的主观感受了。而主观感受又有两个层次:先是主观的联想 (“少妇”“处女”“碧玉”等等) 和比较 (“太淡”“太浓”“太明”“太暗”等等) , 然后, 进一步发展为“可爱的, ……你……”的对话, 不知不觉发生了人称变换, 以至“舍不得你”“手拍着你”“抚摩着你”“掬你入口”, 又突然改换成“吻着她”, 最后是“我送你一个名字, 我从此叫你‘女儿绿’, 好吗?”把全文的文气推到了高潮, 但又十分自然, 因为前文“少妇”“处女”, 以及“舞女”“盲妹”这一系列比喻, 已经作了铺垫, “女儿绿”早已呼之欲出了。然后, 第四段, 戛然而止:“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 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这是对第一段的重复, 仿佛一个回环, “不禁”一词的加入, 又显然加重了语气:经过二、三段的反复渲染, 读者也已经有了“惊诧”之感。

如此苦心费力地经营词、句、段、章, 确实是“不放松文字”了。

“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也不尽然”

同样是“不放松文字”, 不同的文章, 会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处理。

关于《背影》的写作, 朱先生有这样的说明:“似乎只有《背影》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也不尽然”, 尽管并不费力经营, 但因为有“平日的训练”, 也就自然有章法, 仍然有对文字的“控制”——朱先生说:“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 也是一种本领”, 有了这种本领, 不有意为之, 也自会表现出来。总之一句话:“我不大信任‘自然流露’, 因为我究竟是个国文教师” (《写作杂谈》) 。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应该从这“情感的自然流露”与“不尽然”两者的张力中去解读《背影》这篇文章。

前文已经介绍过, 朱先生是因为父亲的信深受感动, 以至泪流满面, 这才触发了《背影》的写作。但在文章里, 却把这封信引在最后一段;而我们要理解《背影》里“自然流露”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就需要从最后一段读起。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 自然是父亲信中所流露的老年心境的“颓唐”,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一句, 确实催人泪下。问题是, 父亲并无大病, 只是“膀子疼痛”, 为什么竟如此感伤?于是, 我们又注意到这一段开头的交代:原来父亲是因为“少年出外谋生, 独立支持”, 创下了家业, 到晚年却“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触目伤怀”, 这才如此颓唐的。尤可注意的是, 在作了这样的交代以后, 朱先生又特意写了一笔:“他触目伤怀, 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是全文的一个关节点, 需要细加体察。首先, 它告诉我们, 父亲原来并不是这样什么事都替儿子办妥帖, 呵护有加, 心细得甚至超过母亲的;相反, 他因心境不好, 经常为家庭琐屑而“怒”, 并“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大概父亲的“怒”也经常发泄于“我”吧。于是, 我们又注意到了前面一句交代:原来“我”近几年来, 也和父亲一样“东奔西走”, 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好心境吧。朱先生只把话说到这里, 就不往深处说了。但我们读者却不难想象, 或者不难理解, 由于家道中落, 造成彼此心境不佳, 父子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冲突, 以至于形成了深刻的隔膜。这正是理解《背影》“自然流露”的“情感”的关键。

抓住了这一点, 前面的许多文字就容易懂了。父亲的种种看来似乎有些过分的呵护 (“再三嘱咐”“甚是仔细”“不放心”“怕”“颇踌躇”“忙着照看”等等) , 固然是父亲的爱的天性使然, 却也显然有对曾有过的感情伤害略作弥补之意。而“我”的种种“聪明过分”的不理解 (“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等等) 其实也都是隔膜未解的表现。这样, 在琐细的叙述中, 就隐含着一种紧张。这是需要我们在阅读、讲解时, 细加体会的。

而这样的隔膜的打破, 这样的紧张的消解, 就发生在“我看见他的背影”的那个瞬间。“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不仅是为父亲的爱所感动, 更为自己曾有过的对父亲的误解, 为父与子的隔膜, 而悔恨、悲哀!

情感的冰块一旦消融, 就露出了真情。“我”“赶紧”拭干了眼泪, “怕”父亲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我”“赶紧”去搀扶:这“赶紧”, 这“怕”, 都把儿子急于回报, 又竭力掩饰自己情感的心理, 写得惟妙惟肖, 又恰到好处。而并不知道儿子情感、心理的这一变化的父亲, 依然一往情深 (“一股脑儿”放下, “走了几步”又“回头看”) , 却有了几分“轻松”——其实, 我们读者也有了几分轻松, 为父子间隔膜的终于消除而欣慰。

最后, 是一个长长的镜头:儿子在远望——父亲的背影逐渐“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儿子泪流如注——

这又是一个永恒的瞬间, 这里所传达的, 是天地间最真纯的父子之爱;但又不是一般的父子之爱, 而是在人世艰难的年代, 父子间曾有过深刻的隔膜, 终于被天性的爱的力量所消解、融化以后, 显示出的父子之爱的伟大与永恒。——这就是《背影》一文“自然流露的情感”, 这情感因其丰厚与深刻而具有极大的震撼力。

而且这情感是超越时空的, 也就是说, 它是能够引起生活在另一个时间和空间中的我们, 以及今天的中学生的共鸣的:因为“父与子”的关系与感情, 是一个具有永恒性的生命命题, 但却是容易被忽略的, 人们一谈到血缘之爱, 更容易想起的是母亲;而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生命, 中学生, 特别是高中学生, 在他们要“告别童年”时, 更容易和父母, 特别是和父亲发生某种冲突, 这样的父与子之间的隔膜, 是一个深深困扰着中学生的生命命题。我们正应该抓住朱先生的生命体验和当代中学生的生命困惑之间的联结点, 通过本文的阅读, 引导中学生重新审视、思考“父与子”的关系和情感, 并因势利导, 让孩子也来写写“我和父亲”, “自然流露”他们的“情感”:或许这正是将《背影》引向中学生心灵之路。这大概也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吧。

但“也不尽然”, 因为无论是朱自清先生的作文, 还是我们的语文教学, 关注的不仅是“写什么”, 也还有“如何写”的问题。其实, 从我们前面的分析中, 已经不难看出, 朱先生在自然流露其情感的同时, 对词句的选择、文章的布局, 还是大有考究的, 尽管如他自己所说, 这都是出于写作习惯。比如, “怕”字的重复运用 (先是父亲“怕茶房不妥帖”, 后是儿子“怕”父亲和别人看见自己流泪) , “赶紧”一词的连用 (“赶紧”拭干眼泪, “赶紧”去搀他) , 近义词的一再使用 (“嘱咐”“嘱”“嘱托”) , 等等。而将触发自己写作的父亲的信, 以及相关背景的交代, 置于文章最后, 从而给前面的叙述留下一些悬念, 这更显然是精心的布置。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就应该引导学生注意琢磨作者如何选择与“控制”文字。记得叶圣陶先生在所编《开明新编国文读本 (甲种) 》里选了《背影》, 其中有这样的“提示”:“当时作者与父亲同行, 到南京站上分别, 彼此说的当然不只那几句话, 而写在文字里的只有那几句。这就叫做‘取舍’的功夫。”并因此提出要求:“篇中的对话, 看来很平常, 可是都带着感情。试逐一体会, 哪一句带着哪种感情。”——这样的“提示”, 就把“自然流露的情感”和“不尽”自然的对情感表达方式的着意经营统一起来了。

类似的提示, 还可以有许多, 总之, 要找到“自然”流露与“不尽”自然的刻意追求之间的契合点。

“费力太过, 繁了却也腻人”

朱先生说“我只是一个老实人”, 因此, 他在坚持自己的追求的同时, 也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可能有的局限。比如, 他一面说“我还是费力”, 如前所说, 在他看来, “费力”经营文字, 是“国文教师的本来面目”;但他又说, “费力太过”就可能有问题。他还有“繁了却也腻人”的自我警戒 (《写作杂谈》) 。

自己的背影散文 篇3

每个人的背影都有一个神秘而又沉重的故事。

记得在我刚刚懂事时,我就特别害怕自己的影子。夜晚在外贪玩,黑黑的归家路上,连头也不敢回,一溜儿小跑,故意把脚步踏得噼啪响,借此壮胆儿似的。但到了家门口,却是带着哭腔儿叫门…… 这与一些老年人的荒诞之谈有关。 有人说每个人的肩上都有两盏灯,照着你的夜路,护佑你的平安。但只要一回头,就会把肩上的灯吹灭,这时就会有神鬼尾随着你。如果你的火力不旺,轻则会闹一场大病,重则魂魄要被摄走。还有告诫:小孩子不能吃猪的尾巴,吃了会在走夜路时后怕的。听起来既可笑又够吓人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自己的背影(或曰影子),那是自己种下的,而且还费了很大的功夫。笨拙沉郁的影子,经风沐雨,逐渐长成初具规模的人形。卡赛尔曾说过:千万不要怕当人。这说明当人是世界上最难的一个工程了。其实,我并不想让影子长大,可它还是长大了。 这是我现在才想到的, 当时是多么希望自己早些长大成人啊!

自从背影把我笼罩,我才意识到,撩起青春的门帘,便有了真正光中的背影和背影中的光。从此,我摆脱不了它,永远地摆脱不了。大概要等到有那么一天“折骨为玉,飞魂成霞”(我把自己想得多么美好)?其实这是一种自不量力,当我站在令人晕眩的阳光下,我不能不闲适而审慎地审视一下自己,这时会发现影子竟像贼一样蜷缩在我的身后。我尽力挪动位置,调整所有角度,但影子歪一只眼,咧着嘴,冷笑着跟在我的后面,使我在人群如潮的地方,或是在空无一人的地方,都会产生一种极为强烈的不安全感。

有人开始用血淋淋的手指,戳点我的背影了。我的脊梁上留下了尖利指甲深入的印痕。 我神色慌张地寻找影子被谋杀的地方,影子在我的身后拖曳一条阴沉的道路。我进入灯光昏暗的屋子, 把门死死关住。 可是影子趴在墙上, 我木然地注视它,看着它像被刺客盯梢一样地在角落里颤栗。我狂怒地向它走近,它随距离的变化而减小, 它恐怖的内在力量随着那些刺客的凶狠程度而逐渐呈现出来。影子是一个巨大的黑色十字,那些盯视影子的东西,像一个个没有实体的恶少和无赖,从各个方向阴森森地逼近了我。

开始时,我还心安理得,或说没太在意更为准确些。再后来,我深知我已经有了缺点和毛病,甚至还有错误,不然怎么会有人这么热心地关注我的背影呢?戳点者大多不怀什么恶意,只有少数人别有用心,爱在背地里把别人的背影当做一种嗑牙的小料,然后再嚼自己的舌头根子。我渐渐走进成熟, 才知道这是属于小人一类的人才有的兴趣和嗜好。我也可能就是一位不大不小的小人,有时也曾指点别人的背影去说三道四。但我要借此告诫诸公,小人有时并不是最可怕的,最为可怕的倒是那些伪君子。君子可敬,有人做不来,就装上一副假面具,这就可怕了。多了一个伪字,就让你坠入十里云雾之中,轻易识别不透他的庐山真面目。

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语: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怎么能完全身正呢, 又怎么能看到自己的.背影?这不是“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的痛苦和悲哀么。我已无法独自相处。因为总有一种东西跟随在我身边,似乎比影子更可怕。它明里暗里监视、恫吓我,以它一言不发的巨大的力威胁我。它粗硬的手指无时无刻不在拨动我紧绷的神经,从那上面发出一串串呻吟的声音。当我的目光被它的手指拽过去,在一条光线昏暗的胡同里,它依然跟踪我,奸笑着晃动一张张手纸一样的纸片,那上面记载着我为了活下来所犯的全部罪恶,精巧地绘画着我全部惨不忍睹的伤口。

其实,前边说的似乎有些荒唐。我自己的背影有如我的伴侣,我再清楚不过了。尽管有人指指戳戳,背影仍然是小鸟天堂里的国王,那些能歌善舞的无名鸟,殷勤地站立在辉煌的背影中鸣叫。背影虽然可以随风飘逝,但它铁骨铮铮,生活无论怎样沉重,都压不弯摧不垮这磊落的背影。黄昏的雨,是晚霞的眼泪,雨中的背影也挂着泪珠。昼夜的重合,就是背与影的重合。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只有背影能把他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这解释的文字,也只有自己才能够读懂。

一枚月亮松软地悬吊在天空上,那些星星,像无数往昔的日子,闪着一个略显弓起的背影灿烂而惨痛的光辉。我脸色苍白,身体摇晃,记忆像蛇一样在里面穿梭蠕动,我的背影里千疮百孔,仍然迅速地生长出一丛丛荆棘。背影毕竟是一个巨大的黑色十字,我必须背着它步履蹒跚地走下去。我跪下来叩问自己的背影,我怎样才能摆脱你,摆脱那些无端指责别人背影的人?背影嘴角上照样挂着一丝冷笑,扬起手臂对我说:你必须彻底坠入黑暗!我茫然了……

俯身的背影散文 篇4

佝偻的那个熟悉的满头银丝的身影,剪纸一样单薄,蹒跚的脚步每挪动一下,都显得非常吃力,似乎一阵不大的风就能把她吹倒,使她永远不再起来。

那就是我已经84岁的母亲。从20岁起就与病魔抗争(患过肺结核,淋巴结核,子宫瘤等),直到84年回城后,母亲的身体才逐渐好起来。不知什么时候起,母亲情有独钟地“爱”上捡破烂。父母住在职教中心校园内。父亲整天忙于买菜做饭,下棋,拉琴;母亲忙于校园内捡破烂,说是“破烂”其实是学生们丢弃的书本及矿泉水瓶。职教中心是由几所中等技校合并而成的,有几千名学生,假若半数学生丢一只矿泉水瓶,可想那数量是何等庞大惊人。

先前,母亲是不捡的,见校园内那些老年人天天捡,既锻炼了身体,又美化了环境。况且,那时价钱比较合理。于是,母亲便加入了捡破烂的行例。自从母亲加入捡破烂行例一发而不可收。从此,与父亲为捡破烂的事而经常喋喋不休,父亲不让捡,认为丢面子而母亲坚持认为看电视听不见,内容都是蹦蹦跳跳的没意思,不如在校园内转转捡捡破烂有意思。

有几次回家,未见母亲在家里。父亲说:“刚才还在,一转背又去捡破烂了”。已傍晚时分,我在校园内到处找,远远地看见在操场那边母亲那熟悉的身影,弓着背,背着手,手上拎着一只塑料袋,蹒跚地走着,走几步,俯身去捡什么东西……远看母亲俯身的背影,正一样一样往袋子里装,不免有些心酸……好多老师让说说母亲。多次劝母亲不要捡了但无济于事。

当我走近母亲身边发现是我时,忙说:“你跑来干嘛?蚊子多,快回去”。我说:“妈,天快黑了,回去吧”。母亲一边走一边告诉我秘密,一般这个时候他们不出来捡,而这时操场上的.学生最多,抛得杂七杂八的东西也多,有的学生直接送到我的手里,还有个别学生直接送到我院子门口。母亲不让我牵她的手回家,好发现东西再捡,让我拎着塑料袋跟在她的后面走。

回到家中,父亲倾诉着“她天天如此,准备吃饭了喊不到人,你说气不气人?”母亲强硬道:“别答他乱说东经的”。“我乱说东经的,下小雨都往外跑”。“你们两个好好的,我就放心,80多岁了还在外面捡什么破烂,如果摔倒了,那不害我吗?”父亲气愤道:“你还不晓得吧,捡回来的废纸,弯着虾子背,俯身在院子里将废纸一张张抹得干干净净,晒干。如遇雨天,放在电火桶里烤干,我要是不帮忙就发脾气,你说呆不呆”?母亲也不示弱“卖得钱不都给你买烟抽了吗?”母亲笑着对我说:“我捡的时候他骂,卖钱的时候他笑”。就为这事经常伴嘴,父亲居然说要离家出走。

我笑着对父亲说:“你真的愿意离开家吗?结婚几十年了,如果没有母亲在旁边叨唠你会感到寂寞的,会感到孤单的;如果每天早上不为母亲做早餐,你会感到空虚的,只有不为油盐的争吵,你才会感到充实”。父亲转移话题道:“下棋吧”。一个星期日的下午,我回家推开院子门,见母亲正俯身忙着整理满院子晒着的废纸和矿泉水瓶。生怕惊吓着母亲,轻手轻脚地进门,望着母亲佝偻的背影,一丝不拘地忙着自己的“事业”。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母亲分门别类,一层层一件件地装在纸箱里或网袋子里,待父亲打包过秤打码,等收破烂上门收购。收破烂见母亲厚道,书报理得一层不染,干干净净,省多少事,总让称给母亲。

一次,母亲在理书报过程中,不慎戒指滑落书报中,四处找尽均未找到,懊恼不已。过了一段时间,收破烂又上门收购。过秤上车时,收破烂的发现戒指掉到车上,于是,问戒指是不是母亲的,母亲感激不尽,送了两捆破烂给收破烂的是以感谢。还一次回家,院子门大开,见姨娘一人坐在客厅沙发上而不见母亲。姨娘苦笑着告诉我:“你妈妈把我一个人撂在这里,我好心好意来看她。她却独自捡破烂去了。望着她远去的佝偻的背影,真不知为哪般”。是啊,母亲为何呢?条件不算太差,我无数次劝母亲不要捡了,当着我的面答应得非常干脆,可我一走,她转身又拎着塑料袋,佝偻着身子,挪动着蹒跚的步子出门了……

散文《背影》的配乐朗诵 篇5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倾听着诗一般的句子,你的心会随着他的句子一步一步的升腾,像是终于走出了严冬,眼前充满了春意、充满了希望。朱自清的抒情散文在现代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他所描写的景物独具魅力,显示出驾驭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荷塘月色》宛如一幅色调朦胧的水墨风景画,文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喜悦和忧愁;《绿》又仿佛一组颜色明丽的水彩画,描绘的是鲜丽之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勃勃的生机和作者对生命的由衷赞美;

他的叙事散文《背影》在读者中影响尤大。至今作品中刻画的在车站上父子相送的场景,仍在我们眼前闪现。文中那平易的文字描写父子间的真情,以至朗诵艺术家张家声在演播中三次流下了充满真情的泪水。

《背影——朱自清散文名篇欣赏》配乐朗诵专辑遴选了朱自清的七篇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分别由张家声、方明和林如朗诵。

《背影——朱自清散文名篇欣赏》曲目列表:

背影【朗诵:张家声】

给亡妇(节选)【朗诵:张家声】

荷塘月色【朗诵:林如】

儿女(节选)【朗诵:方明】

匆匆【朗诵:林如】

绿【朗诵:林如】

春【朗诵:林如】

朗诵者简介:

张家声:(1935.7.1—),回族,河北承德人,国家一级演员、导演,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话剧表演艺术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兼职教授。

主演过曹禺的《北京人》、莎士比亚的《温莎的风流娘们儿》等几十部话剧,并获全国话剧演员“金狮奖”。主演过《武士敏》等电视连续剧和电影《党小组长》等。导演过多部话剧、歌剧、电视剧、广播剧,在全国广播剧大赛中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执导的歌剧《刘胡兰》在全军文艺会演中获演出一等奖、导演一等奖。解说了大量的电影、电视专题片,如电影《大决战》、大型专题片《孔子与中国》等作品。解说的电视散文《梦中的哈纳斯》获全国一等奖。应邀为全国多家电视台主持栏目、晚会。赴台湾讲学,反映热烈。从50年代便涉足广播,1984年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列为十大演播艺术家,1991年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评选为“全国听众喜爱的演播艺术家”。演播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土》、《超越自我》、《复活》、《毛泽东的故事》、《抉择》、《十面埋伏》、《中国金融黑洞》等数十部长篇小说,其中《毛泽东的故事》、《抉择》获“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一等奖。

方明:(1941.4.6—),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本名崔明德,北京人。中共党员。1956年10月入中央广播事业感技术人员训练班学习无线电发射专业,1958年4月调至中央控制室录音科任录音员,1960年4月调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1961年,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肄业。历任中央台播音部副组长、副主任、主任播音员。曾被推荐为第五届全国青联特邀委员。近年来,参加了反映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深度报道《重唱创业歌》、《民族正气歌》、《煤海之魂》、《我看林业这十年》的播音。他参加播音的许多节目曾获得各种奖励,如:介绍交响音诗《流水操》,获得1986年亚广联“放送文化基金奖”;介绍望恢与萧组曲《清明上河图》,获得1987年亚广联“放送文化基金奖”。1985年曾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系统优秀工作者。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林如:(1935—),天津人,高中学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播音指导,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兼职教授,曾任莫斯科广播电台华语部播音员。

1952年10月起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播出过大量新闻性节目及文艺性节目,其中系列性节目有《音乐漫谈》、《通俗交响乐讲座》、《交响乐世界》、《二胡讲座》、《钢琴欣赏讲座》等。1954年调到莫斯科广播电台工作四年。1986年后曾为许多电视专题片、系列片担任解说,如10集系列片《长征——生命的歌》、大型系列专题片《长征——英雄的诗》、12集系列片《让历史告诉未来》、8集系列片《共和国之恋》、13集系列片《绿色长城》、10集系列片《中流眼柱》、大型电视艺术系列片《百年恩来》等,专题片有《竹》、《墨舞》、《西藏的诱惑》等。另外为日本电视连续剧《阿信》、《生命》旁白。还为中央电台文艺部历年参加亚广联评比获奖节目《流水操》、《清明上河图》、《雪域大法会》作讲解录音。1990年退休后被中国儿童音像出版社聘为顾问。

回忆里的背影散文 篇6

岁月如斯,平静的心湖留下一丝碧波残痕,是什么能在我心中萦绕不散?在脑海中苦苦寻觅它的芳踪。原来,是MissD远行的背影,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那一天她说她想去看看新图书馆里有什么好书看,叫去过那里的我带路,我们一路走过长长的走廊,我不是和你并排而行的,稍稍走的靠后了些,见到走在前面的她高梳云髻,行走间流光溢彩,甚是有一种道不出的韵味,久久萦绕心怀。

去年的夏天,风轻轻地吹着,穿过我们的头发,抚摸我们耳朵。那天,我们高中毕业,烈阳早已高高挂起,同学们都已经收拾行装,准备回家去了。就在那一刻,我遇上了她,或许是参加前一晚的毕业聚会过于疲劳,她的脸上带着倦容,但是她还是友好地答应了和我合照留念,那是我和她唯一一张两个人的正式合照,到现在,我仍然好好收藏着。接着,她离开与我们相伴了一年的教学楼,我在阳台上目送她远去的背影,直到她消失在校门口,直到我视线模糊。这时侯我却感到有一丝丝的惆怅,我想,我是有点喜欢上这个女孩子了。

七月流火,准大学生们的假期才刚刚开始,我的高四补习也奔袭而来。改掉几米一句话,就是别人的的快乐才刚刚来临,我的挑战已经潜伏而来。补习间隙,有几天假期让我们喘一下气,之前我和她有约定,我想请她吃饭。那晚她特地从很远的家来到这里,她比我早到,在咖啡厅的门口等我,姗姗来迟的我,看到灯光下她恬静的背影,想起>中“闲静时如鲜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恍若梦中的琉璃。

那天,我再次见到她,她依旧是来得比我早,我把她喜欢的《海贼王》的小礼品送给她,跟她简单说上几句之后,我都忘记我们说了几次再见了,可是谁也没先走,我知道,我不走,是因为我不舍得,她不走,却是出于礼貌。最后我还是让她先走,我说我开车的样子很狼狈的.,不想让你看见。于是,她转身,轻摆的摇裙从我眼角闪过,日光像深秋的落叶,撒落了一地,我就站在那里,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消失在巷陌之中。

下次相见会在什么时侯?我不知道。爱她的一颗心,永远深深藏在她身后,她幸福就好,痛了,请记得告诉我。

古树下一道苍老的背影的散文 篇7

一棵树,一个人。

树是古树,就在公园的转角。叶片苍绿,树皮斑驳,虬曲的老干上突一个树瘤,中心开裂,瘪瘪的,像一张缺了牙的嘴。

人是老人,就在古树的边上。银丝飘拂,皱纹纵横,佝偻的身子靠着一根拐杖,她那青筋突突的右手,正按在虬曲的树干瘪瘪的树瘤上。

好些日子了,太阳落山的时候,这样的场景总在我的眼前。最后一道落晖,投在古树干上,投在老人身上,暮色初起的天空下,古树、老人、斜阳……

远远地我看着,一种莫名的感动漫上心头。这样的意象意味着什么呢?天已暮,树已暮,人已暮,生命已暮,一切都将在暮色中消融。而行将就暮的人、树、天,在进入暮色的那一刹那,竟然那么和谐、默契,人与自然,人与天,共同留下了这永恒的剪影。

这永恒常在我的心头。

常常这样对着剪影,痴痴地不敢上前。我怕什么呢?人世间有太多太多的偶然,永恒往往只在你的想象之中。如果我上前,如果我了解了老人的一切,如果我洞悉了所有的秘密,我的心中,还会有这样令我动容的剪影吗?

远远地我看着,看着斜阳把老人与古树镀上一层亮色。转角处只有老人和古树,只有斜阳。进进出出的人总是匆匆而过,没有人在这里驻足哪怕片刻。人来了,我看见老人的头转了过来,人走了,我看见老人的头又重新转向树干。晚风起了,老人的银丝飘了起来,古树的枝叶动了起来。路人,为什么没有人留意这样的剪影呢?

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蹒跚着走向老人,一边“唔唔”地叫着,孩子的母亲,一个穿着入时的女子,笑笑地跟在后头,目光追随着孩子的脚步。快到转角了,孩子的手扬了起来,我看见老人转过身来,头一点一点,嘴一张一张,看样子就要弯下腰来,同这小小的生命对话了。忽听一声呼喊,孩子的母亲三步两步冲了过来,一把抱起孩子,瞬间就离开了转角。老人半弯的腰仿佛一下子凝固了,就那样一动不动,脸上刚刚舒展开的笑纹也似乎凝固了,就那样雕在脸上,像哭。

我终于忍不住走了过去,笃笃的脚步声中,老人似乎回过神来,并不看我,略显迷茫的目光越过我的头顶,望着远方。好一阵她才直起身来,慢慢地重又转过身去。那满布蛛网一般的皱纹的老脸,正对着树瘤上斑驳的树皮。我看见她的瘪嘴,一张一合,一张一合……

老人,古树,人的`瘪嘴,动的生命与静的生命,这是一种怎样的诉说与交流啊!

我想起了我的曾祖母。在她96岁驾鹤西去的好些年前,她就这样总是张着瘪嘴,逮着谁都要好一通诉说,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好啰唆哦!”有一回也是这样,当小侄儿从她身边经过的时候,她弯下腰,绽开笑纹,头一点一点,嘴一张一张。没想到“哧溜”一下,小侄儿从她的身下穿过去了。她……那个时候,她的腰也是这样凝固了一动不动吧?她的笑纹也是这样僵在脸上吧?当她终于直起腰来,转过身去,她面对的甚至不是老人此刻面对的古树,只是一个与她形影相伴的枕头。可我们竟埋怨她:啰唆……

泪静静地漫了出来,遥远岁月的曾祖母,遥远的枕头,遥远的曾祖母的瘪嘴啊,在遥远的我无法感应到的那个世界,是不是还在一张一合,一张一合……

一步一步,我离开了转角,一步一步,就要走出公园的时候,终于忍不住,我重新转过身——

天渐渐地暗下来了,渐浓的暮色中,我看到,古树的轮廓开始迷蒙,古树下,那一道苍老的背影,渐渐迷蒙……

苍老的面庞,佝偻的身躯,茫然的眼神,寂寞的心灵……这难道就是人老迈的样子?

咀嚼了岁月的艰辛,饱尝了生活的酸甜,将青春与激情奉献,最后留下的只是干瘪的皮囊,枯涩的心灵,未免过于凄惨。

人,都会变老。谁会想到自己的晚年寂寞凄清呢?

背影经典优美散文 篇8

那年,我读高中,姐姐读电大,二人每年的学费就要几百元。而母亲的单位由于效益不好,每月只发几成工资,也就只有30多元。父亲的.工资也不高。沉重的经济负担笼罩在我家头上。为了我和姐姐的学业,我的母亲,我的年过半百的瘦弱的母亲毅然在工余时间挑着沉重的担子匆匆奔走于大街小巷送货,然后又急急地赶回家,抓起饭盒连走带跑地上班去了。

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在家学习,母亲在外面叫我。我走出去,看到瘦小的母亲正弯着腰,脸弊得通红,汗水滴滴答答地往下掉,竭尽全力地要把担子挑起。见我出去,母亲高兴地说:“妹,帮我把担子托起。”我用力把扁担往上一托——至今,我仍不能原谅自己:那时,我怎么不把货物拿少一些——母亲就佝偻着腰,摇摇晃晃地挑着担子走了。看着母亲的背影,我潸然泪下。

伫立词语的解释及同义词 篇9

亦作“伫立”。久立。 《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唐 孟浩然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诗:“衡门犹未掩,佇立望夫君。” 泛指站立。 《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计 河南 诸军,朝夕北向, 恒 魏 之亡,可佇立而须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壁》:“倾耳佇立,若有听察。”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愫芳 佇立发痴。” 柯云路 《三千万》:“ 丁猛 凝视着窗外伫立了一会儿。”

上一篇:关于实习单位教师评语下一篇:湫头乡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