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背影

2024-07-10

绿色的背影(精选7篇)

绿色的背影 篇1

在江苏省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 (以下简称小学苏教版教材) 中, 经典散文《背影》被归入“至爱亲情”这一单元, 其字里行间渗透的父子亲情令人感动。可是, 我们可别只顾着感动。在我的教学过程中, 有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儿子也太懒惰了吧!年纪轻轻、手脚灵活, 为什么自己不去买橘子, 非得让上了年纪的父亲去冒险?”

这个问题一提出, 我和其他学生都怔住了。静默片刻, 学生们哄堂大笑, 我尴尬无比。之后, 学生们则把这突然出现的一幕看成那位同学的笑柄, 过后还念念不忘, 开了他很多玩笑。

其实, 那位学生的提问引发了我的思考:经典散文《背影》中的“我”, 当时做得是不是欠妥呢?很多教师都在讲这篇课文, 很多学生都在听这篇课文, 大家都在努力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可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像那位学生一样看出这其中的问题并大胆地说出来呢?

在西方, 父亲和儿子就像朋友, 彼此平等, 儿子对父亲可以直呼其名, 但父亲对儿子并不溺爱, 而是让儿子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人生责任, 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 对儿子力所能及的事绝不包办代替。在中国, 父亲往往是严厉的、谨慎的, 父子之间沟通不多, 貌似隔膜, 但是, 父亲对儿子的爱是含蓄而深沉的。几乎没有哪个儿子敢对父亲直呼其名, 不过, 父子之情就在那里, 深重之至, 只是不善于表达。这种无法言说的爱, 有时可能会成为一种溺爱, 一如经典散文《背影》中的父亲, 依然像对待小孩子一般地关爱自己那已长大成人的儿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以校歌形式鼓励学生:

走自己的路,

出自己的汗。

靠天靠地靠父母,

不算是好汉。

我觉得, 这首歌有很强的针对性, 似乎在对中国的父母或子女进行婉转的批评。

中国的父母对子女的溺爱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客观事实。例如, 每天早上, 我们能看到很多父母送孩子上学, 书包都要替孩子背着;每天下午, 学校门口肯定聚集着众多父母, 他们来接孩子放学, 见到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的书包接过来自己背上。又如, 有的家长会代替孩子到学校做大扫除。再如, 大学生报到的时候, 一个学生报到, 八个家人送行。总之, 家长代替儿女做了太多本该儿女自己做的事。父母爱孩子, 那是肯定, 但这样做, 学生是否会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懒得动手?对此, 父母和孩子都应该反思。

当然, 也有与上述事例截然相反的事例。一个农村学生, 他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 虽然他从未去过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但在报到之前却坚定地声明:一个家长也不许陪同!连报到这点小事我都办不成, 以后还怎么闯天下?这样的学生真是值得鼓励和表扬。

总之, 站在家长的角度讲, 应该懂得爱的艺术。爱不仅是一种本能, 而且是一种艺术。如何去爱, 爱到何种程度, 需要仔细研究。归根结底,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家长不必代替, 孩子未来的路需要他们自己去走。站在孩子的角度说, 树立自立的意识、享受独立的快乐和理解家长的苦心则是必不可少的。

长长的背影 篇2

在这些日子,人们频频提到朱自清的《背影》:与朱先生合作了二十年的开明书店在挽联里写着“长向文坛瞻背影”。一位北大学生在悼文里说他仍然看见“一根手杖支持着那一个瘦矮的背影”。小说家沈从文写了《不毁灭的背影》,诗人唐则赋予“背影”以象征的意义,他说:“我更爱把朱先生看成这时代受难的到处给人蔑视的知识生活的代表,从他身上看出人类的受难里的更深重的知识的受难,他的‘背影’是很长的。”

许多人都谈到朱先生晚年“表现得十分年轻”,最有力的证明自然是一九四八年元旦的“扭秧歌”;但朱先生身边的余冠英却提到先生偶然写作的旧体诗里出现了这样的诗句:“圭角磨堪尽,襟怀惨不温”,“分明见出他心境的阴黯,沉重”。朱自清的至交叶圣陶也谈到“他近年来很有顾影亟亟的心情”。但他们都认为这种内在精神上的忧郁、沉重,怕不是为国事,也不见得是为生活,而是他因病而常常想到死。据说他曾谈到过这样的想法:“人生上寿百年也还嫌短,百年之内做不出多少事来”。凡事认真的朱自清对待“死亡”也是如此认真:他要抢在死神降临之前,思考与探索还能够为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与人类做什么。在这个意义上,诗人唐把朱自清看作是这个时代的人类的受难的知识者的代表,不失为一个深刻的观察:搅动着晚年朱自清内心的,正是在变动的大时代里他自己,以至同类知识者的命运、责任与选择。

其实,早在二十年代末,也即一九二八年二月七日,朱自清写过一篇题为《那里走》的文章,就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在朱自清看来,一九二八年的中国正面临着由“思想的革命”向“政治革命”与“经济革命”的转折。如果前一阶段(也即人们通常说的“五四”时期)“要的是解放,有的是自由,做的是学理的研究”,新时期则是“一切权力属于(领导革命的)党”的时代,“党所要求个人的,是无条件的牺牲”。知识者于是面对着“那里走”的困惑:一面看清革命是“势所必至”,一面又深怕革命将“毁掉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促进自己的灭亡”——其实这也正是当年德国诗人海涅所面临的两难选择。在二十年代末,朱自清和他的朋友最后的选择是:“躲”到“学术,文学,艺术”里去,“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就是将来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舒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二十年过去了,一九四八年的朱自清发现他重又面对这个恼人的“那里走”的问题,而且在这个新、旧政权交替的时刻,“躲”进象牙塔已不再可能。这时,朱自清对问题的思考又有了一个新的方向:他更多的是从知识分子自身进行反省。于是,在一篇题为《论气节》的文章里,他对“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与现实处境作了这样一番总结——

知识阶级开头凭着集团的力量勇猛直前,打倒种种传统,那时候是敢作敢为一股气。可是这个集团并不大,在中国尤其如此,力量到底有限,而与民众打成一片又不容易,于是碰到集中的武力,甚至加上外来的压力,就抵挡不住。而且一方面广大的民众抬头要饭吃,他们也没法满足这些饥饿的民众。他们于是失去了领导的地位,逗留在这夹缝中间,渐渐感觉不自由,闹了个“四大金刚悬空八只脚”。他们只能保守着自己,这也算是节吧。

与同时期一些夸大知识者作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相比,朱自清的自我估价是冷静与客观的。他不仅看到了知识分子在拥有强大的物质力量的中外反动势力面前的软弱,更正视知识者不能满足广大民众基本生存要求的根本局限。他也因此有足够的勇气直面知识分子在现实中国已经失去了“五四”时期曾经有过的“领导的地位”的事实。在破除了对知识者自我的迷信与神话以后,朱自清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被“悬空”的危机。在另一篇文章里,他又提出了“自己是世界的时代的一环,别脱了节才算真好”的警告。——人们很容易要联想起哈姆雷特的那句名言:“时代整个儿脱节了;啊,真糟,天生我偏要我把它重新整好!”但此时朱自清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已经失去了他们的英国精神兄弟重整乾坤的自信,他们更担心着被时代抛弃。这种缺乏自信与担心,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朱自清这样的知识分子的软弱之处;在前述那篇《那里走》里,朱先生就有过这样的反省:“在性格上,我是一个因循的人,永远只能跟着而不能领着;我又是没有定见的人,只是东鳞西爪地渔猎一点儿;我是这样的爱变化,甚至说是学时髦,也是可以的,这种性格使我在许多情形里感着矛盾”。朱先生的宽容在另一面也使他易受时代风尚与他人(包括自己的学生)的影响。不能简单地把这仅仅归结为“谦虚”的美德,追求“进步”的表现;恐也不纯粹是攻击者所说的“趋时”:这其实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直线思维所不能把握的、相当复杂的精神现象。而其结果是“人民”进入了朱自清和他的朋友的视野,出现了被人们着意强调的所谓朱自清的“转变”。以下这段话是经常被引用的:“知识分子的既得利益虽然赶不上豪门,但生活到底比农民要高”,“要许多知识分子每人都丢开既得利益不是容易的事,现在我们过群众生活还过不来。这也不是理性上不愿意接受;理性上是知道该接受的,但习惯上变不过来。所以我对学生说,要教育我们得慢慢地来”。这里,要向“下层人民”靠拢,以寻求新的支撑点的趋向是明显的(以知识者的境遇与农民相比的思路显然与传统的“悯农”思想有关),但也仍然充满了矛盾,表现出既想改变知识分子“自己”,又害怕失去“自己”的困惑。于是又有了“调整”之说。朱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了在“动乱时代”三种人的选择,在作为社会的消费(浪费)者的“颓废者”与“时代的领导人”的“改造者”之外,还有一种“调整者”,他们“只是大时代的一些小人物”,“谨慎的调整着种种传统和原则,忠诚的保持着那些”,“可以与改造者相辅为用”。既“调整”又“保持”,正是这一时期朱自清先生的基本思想文化原则与选择,也许比前述“转变”之说更切合朱先生的思想实际。

朱先生在这一时期所写的一篇文章里,谈到他自己曾是新文学的“言志派”;在学术上,他是一直被视为“学院派”的一个代表的。用当前人们常用的概念,朱自清的基本文化取向是一种“精英文化”的立场。他正是从此出发,进行他的文化调整与坚守的。于是人们注意到,在《论标语口号》这篇文章里,朱自清先生一方面站在他固有的“爱平静爱自由的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立场上,批评代表集体力量的标语口号往往对“个人”构成“压力”,“足以妨碍自由”,是一种非理性的“起哄”与“叫嚣”;但他同时又“设身处地”地为之辩护:“人们要求生存,要求吃饭,怎么能单怪他们起哄或叫嚣呢?”他提醒人们,在反感仅“用来装点门面”、毫无诚意的标语口号时,不要将“有意义可解的”、真诚地表现着一种集体意志的、作为“战斗武器”的标语口号也一概否定,“这是不公道的”。他的结论是:“我们这些知识分子现在虽然还未必能够完全接受标语口号这办法,但是标语口号有它存在的理由,我们是该去求了解的。”这是一种跳出了“知识分子本位”的,更为宽容的文化态度:竭力去了解异己者的立场、处境,理解(并非认同)其“存在的理由”。正是基于这种“理解”的立场,他指出,曾经是“五四”新文学对立面的“鸳鸯蝴蝶派的小说意在供人们茶余饭后消遣,倒是中国小说的正宗”,在过于沉重的生活中,“文学带着消遣,似乎也是应该的”,他进而对文学史与现实创作中的“雅俗共赏”、“通俗化”倾向进行了学理的研究与充分的肯定。在《论朗诵诗》等文章里,他对具有强烈政治性、群众性、战斗性的作品,也表现出一种“理解”:他指出,坐在书斋里看,会觉得这些作品充满“野气,火气,教训气”,只是“宣传品”,而不是文学艺术;只有“参加集会,走进群众里去听,才能接受它”,承认它的“独立的地位”与价值。对赵树理等解放区作家所进行的“文艺大众化”的努力,他也给予了足够的理解与肯定。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看作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种自觉的努力:将他(及同类知识分子)所熟悉的“五四”个性主义话语与正在发展中的集体主义的革命话语沟通,将他(及同类知识分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精英文化与在他看来颇具生命活力的平民文化沟通,或者如吴晓铃先生在悼念文章中所说,他试图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使“学院和民间不再保存对立式的分野”。这种努力自然是反映了在中国颇有影响的学院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重要动向,为时人所注目。冯友兰先生在朱自清先生逝世以后,曾沉重地表示:“对于中国文艺的过去与将来有一套整个看法底人,实在太少了。”朱先生的以上文艺(文化)思想、立场的“调整”,正是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对中国文艺(文化)“将来”的发展提出某些设想。他作过这样的概括:“所谓现代的立场,按我的了解,可以说就是‘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强调对“人民(俗人,常人)”的“偏重”,自然是表现了一种时代的倾向,但对“雅俗共赏”的注重,对文学“现代性”的坚持,仍然是“兼容并包”、多元发展的思路。因此,朱先生一再提醒人们,他强调“朗诵诗”、通俗化、大众化作品“应该有独立的地位”,绝不是主张它们应有“独占的地位”。朱自清先生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即使会有(罢黜百家)这一个时期,相信诗国终于不会那么狭小的。”这表明,他对“将来”中国文学、艺术、学术发展道路的设想是宽阔而非狭窄,多元而非一元的,而他对“将来”历史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不是没有思想准备的。看来二十年前那个“新时代将导致文化毁灭”的阴影并没有完全从他心上拂去,只是较少涉及罢了。

朱自清的文化“调整”,具有明显的折衷色彩,在那个要求建立革命话语绝对权威的时代,自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在悼念朱先生的文章中,当有人预言“如果他活到将来,在新的社会中,将更有他的大用”时,只能看作是与他同类的知识者的一个善良的愿望。但历史的戏剧性发展,却使朱自清先生的名字在新中国有了意想不到的“大用”:他成了一位“民族英雄”,一个知识分子的典范,一个高耸于云端的“历史巨人”,甚至“革命烈士”,这样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是怎样产生的呢?

其实在朱先生逝世以后,就已见端倪。开始是自发的悼念,集中于对“人”的朱自清与“知识分子(学者、文人)”的朱自清的追思。人们赞扬他“蓄道德,能文章”(俞平伯),是“最有良心的好人与学者”(郑振铎),具有“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近于“历史中所称许的纯粹君子”(沈从文),哀叹他活得“太累”(沈从文),“致命”于“太认真”(余冠英),等等。透过这一声声泣血的哀哭,人们看到了一代知识者的苦苦挣扎:在这混乱的时代,身处风雨飘摇之中,他们却始终渴望着坚守住自己的精神阵地,坚守住自己的道德、情操、人格与价值。朱自清的死,使他成为这种知识群体的意志与愿望的代表。

在这些回忆中,许多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谈到了朱自清晚年思想、文化选择上的某些变化。但人们同时强调“他没有突变,他怕忽然落了空,他是一步步地变”。吴晗的文章最早公布了一个事实:朱先生曾签名拒绝接受美援物资,在临终前两天,他又重申此事,郑重嘱咐夫人“千万别忘记”;吴晗认为这可以视为朱先生的遗嘱,但他仍然强调朱自清“是独立的、自由的、进步的作家、学者、教授、人民的友人”。有的文章里也出现了关于朱自清是一个“斗士”的说法,这也是由朱先生曾称闻一多为“诗人、学者、斗士”而引发出来的,也有文章把朱自清(以及闻一多)晚年的选择提升为“知识分子的道路”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杨晦的文章,他尖锐地批评了二十年代中后期与三十年代“清华”时期的朱自清“退守”于“纯文学”,是背离“五四”的“一股逆流”,并因此而高度评价晚年朱自清向“人民立场”的“转变”。他认为,许多悼念朱先生的文章其实是在“称道”朱先生的“弱点”,因此,必须强调朱先生“转变”的意义,并明确“提出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可以说,杨晦的文章第一次把革命话语的时代主题与阶级分析的观念、方法引入了对朱自清的悼念中。

于是,顺理成章地出现了冯雪峰的纪念文章。冯文有一个颇为特别的说明:“我得到了朱先生的逝世消息以后,就被有些沉重的悲哀的茫然之感和回忆的怅惘情绪所纷扰,几次想写一点更为私人的纪念文字都没有写成,使我觉得我们都很容易表露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因为我越回忆就越感到怅惘的情绪”。那么,写出的这篇就是克服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非私人的,也即代表集体意志的了。文章以更鲜明的阶级观点,指明前期朱自清“所缺乏的”,“就是革命的阶级立场和思想”,但他终于克服了这一前进道路上的沉重包袱,“把爱从小资产阶级移向广大的工农大众”,“走向人民革命”,成为一个“民主战士”。作者的结论是:“对于知识分子,现在走向革命的道路是畅通的,在这一点上朱先生也还是个引路人”。——这显然是一次将晚年朱先生的思想文化选择纳入革命话语模式的自觉努力,径直说,冯雪峰用革命话语的观念、思维,以至语言,将朱自清彻底“改造(改塑,改写)”了。如果说在冯雪峰这里,还算是个人行为;那么,当《大众文艺丛刊》第四集以“同人”的名义,发表《敬悼朱自清先生》一文,就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改造”与“引导”了。文章强调的是作为“自由主义作家”的朱自清的转变的意义,把他的晚年思想概括为“有社会责任感,为大众服务,向群众学习”三点,显然也是要与革命话语“接轨”。而文章结尾将朱先生之死,归之于国民党“惨无人道的法西斯政策”的“迫害”,赞扬朱先生拒绝美援的遗言“将象炸弹一样震栗着马歇尔、司徒雷登和一切美帝国主义的反动头子”,以及“乞怜于美帝”的胡适“之流”,更是将朱自清彻底地政治化,并纳入国内与国际激烈的政治斗争之中。

悼念朱自清的最后一笔,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未来的新中国的导师、统帅、舵手毛泽东来完成的。这确乎出人意料。时间是一九四九年八月,正是朱自清离世一周年。时机选在美国政府公布对华政策“白皮书”,毛泽东连发数篇评论,借以讨论“(中国)革命和内外各方面的关系”,以说服与争取对新中国持有疑虑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这场为新中国成立作舆论准备的宣传战中,毛泽东注意到了朱自清与闻一多,挥笔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这确实是大手笔!这是将革命话语与民族主义话语相统一的成功努力;正是通过对闻一多、朱自清的歌颂,毛泽东(及他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更高地举起了民族主义的大旗,并因此而争取了不少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比起冯雪峰、邵荃麟等文艺理论家,毛泽东显然更高一筹,掷地有声的二百余言,就将朱自清(和闻一多)“盖棺论定”了。

但是,在“论定”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个更为丰富、远为复杂的朱自清呢?

背影读后感 再读《背影》 篇3

王宏愿

说句实在话,我在初中读到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今天看到一位父亲带着将上大学的儿子来教育局办助学贷款,事情办妥后看着他们逐渐远去的背影,突然有了再读这篇文章的冲动,读了一遍,意犹味尽,再读一遍,感慨颇多。

《背影》记写的事情非常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官吏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情是很平常的,这种社会虽然早已不存在了,但记写的情景,对我们今天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依然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什么时候看见背影?自然是分别之时,人生不就是一出出的悲欢离合?文章开篇即定下了灰色的基调,为整个作品设置了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有人认为“背影”贯穿了全文,有人认为“眼泪”贯穿了全文,我却认为是浓浓的亲情贯穿了全文始终。

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全篇文字平平实实,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话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读者都有这种生活经验,因此也容易引起联想,由此发现人世间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增进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名人也好,伟人也罢,背后都有平淡的故事,朱自清却能于平淡中见神奇。祖母死了,父亲失业了,接二连三的打击,父亲还安慰“我”:“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位饱经沧桑、坚强、家庭的中流砥柱的父亲形象就跃然纸上。

父亲送儿子去车站一段,父亲考虑再三,觉得非亲自送儿子不可,儿子却不以为然,他想的是自己“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对父亲的送行并不怎么在意,并没有懂得父亲的心思。所以,父亲和脚夫讲价钱,儿子“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父亲嘱托车上的茶房,儿子又暗笑他的“迂”。父亲饱经世故,不会不比儿子更清楚“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真是白托”,但知不可为而为之,正是爱子心切的缘故。然而儿子却认为父亲的举动讨厌,以致腹有所诽。这自然并非儿子不爱父亲,而是做儿子的毕竟不理解父亲。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特写镜头,作者没有静止地描绘父亲的背影,而是通过白描的手法,层次分明地先描摹他的形态:身体肥胖、穿着臃肿、步履蹒跚,这简朴的形体素描,不仅给背影提供了实感,而且写出了父亲老态、憨厚。接着作者深情地写出了父亲的一系列动作,字里行间充溢着父亲对儿子的慈爱。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两手攀着”,“两脚向上缩”,“身子向左倾”……父亲艰难的举动,儿子清楚地看到父亲竞为自己做着力不胜任的工作时,终于完全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那颗仁爱的心,以致流下泪来。这是交织着感激、悔恨、惭愧的泪。为了照顾好儿子,什么灾祸、劳累,父亲什么都置之度外r。

接下去又写了一段,写父亲近年老境颓唐的苦况。父亲晚年,境况不好,待儿子有时不如往日,年老体衰,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为儿子奔走操劳,但他那颗疼爱、关心儿子的心并没有变,“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结尾的这一段也写出了儿子对父亲未来生活深深的忧虑——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活,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

于是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父母。想着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们却乐观幸福的笑容;想起二老已年届六十,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想起他们占铜色的脸上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一丝丝清晰的白发……想到此处,我便忍不住泪眼蒙蒙。

背影的写作启示 篇4

班级: 二班

县区(学校): 焦作市 武陟县进修学校 姓名:史麦青

课题:《背影》对作文的启示

教学目标:学习《背影》开头、结尾、选材、详略安排的基本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 教学步骤:

一、开头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点题)启示一:作文开头方法::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二、结尾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头)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结尾)启示二:作文结尾方法: 照应开头、画龙点睛

三、选材:

文章中四次提到父亲的背影。<1>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3>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4>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所有内容紧紧围绕背影这一主题。所以它给我们的 启示三:选材要突出文章中心,四、主体部分

在写作过程中,朱自清除了写父亲买橘子看到的背影这件事情外,还写他为儿子做了哪些事?

还写了:照看行李、送我上车、叮嘱儿子、讲定价钱、拣定座位、嘱托茶房,但这些都是一笔带过 非常简略。所以它给我们的 启示之四:叙事详略得当

五、以情动人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 两脚再向上缩 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 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 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 起橘子走。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作者用朴素的语言写出内心真实的感受:感动于父亲的背影 写作启示之五:写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六、小结:

作文开头方法: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作文结尾方法:照应开头、画龙点睛 选材要突出文章中心 叙事要详略得当

写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七、随堂作文,1、欣赏《背影》朗诵

2、听音乐:《父亲》

父亲的背影作文 篇5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父亲的背影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父亲的背影作文1

父亲的背影,或许如一座高山,高大巍峨;父亲的背影,又或许是矮小的、平凡的。但不管是高大或者平凡的,他总用他的坚韧默默地诠释着父亲的伟大。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的背影是矮小的、平凡的,甚至是模糊的。因为我觉得父亲从来没有关心过我,甚至连我生病他也不闻不问,在我心里,感受不到任何来自父亲的爱。因此和父亲沟通变得越来越少。

直到那天,我才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默默地在爱着我。那天,我吃完早饭后,跟往常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走到半路,突然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倾盆大雨,我赶紧跑到路边的店铺前躲雨。心想:“下那么大的雨,妈妈去上班了,爸爸肯定不会来接我,那我该怎么办呢?”就在这时远远地看到爸爸打着一把黑伞,朝着我的方向走来。我不敢相信,揉揉眼睛,只见爸爸一手撑着一把黑伞,一手正用力地朝我挥手。我激动得跳了起来,不顾大雨,冲了过去。爸爸赶紧跑过来,一把把我揽入怀中,此时我脸上已经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了。我高兴极了,爸爸撩起衣角擦擦我淋湿的头发和脸颊,然后我们一起撑着伞走向学校。爸爸把雨伞大部分遮在我的头上,他却淋湿了大半身。这时,我感到幸福极了,我知道了爸爸原来是爱我的,只是他不善于表达。

爸爸把我送到学校后,就往回走了,望着父亲的背影,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觉得,我从来没有好好看过父亲的背影,那身影,是疲惫的,是忙碌的,是憔悴的……爸爸在时光的摧残下显得比他年龄更苍老,爸爸的背影甚至有点矮小,但,爸爸的身影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是高大宏伟的!

父爱如山,像一座大山一样,在我疲惫不堪时,给我依靠,在我的心目中,他是最高大的!

父亲的背影作文2

父亲也老了。现在面对着父亲的背影,我看见的不再是过去那个充满力量的青年了,我的父亲也有了爷爷的模样,背着手站在那里的样子,让我再也不忍心去气他了。

也许是因为过去父亲的形象过于有力了,让人看着了就想要跟他讨论。讨论家事,讨论国家大事,讨论宇宙里一切值得讨论的事情。一开始是我说不赢父亲他,后来我长大了,父亲开始说不赢我了。过去我说不赢父亲的时候,他喜欢吹着牛笑话我,后来我也学着他的模样笑话他,他说不赢后的那些力气,全变成了生我气的气,成天在那嘀咕着:“反了反了,翅膀硬了就反了!”我也还是笑,谁让他以前总是吹着牛笑话我呢,我这是以牙还牙而已。

现在面对着父亲的背影,我已经没有一点儿想要去气他的想法了。父亲老了。虽然父亲还没有老到走不动道,但他特有的那股劲儿已经不复存在了。背着手站在那里的样子,已经开始像爷爷了,我知道,像爷爷了之后,父亲就开始要进入中老年了。还记得最后一次气父亲,是和他讨论科技。过去的父亲,头脑清晰的无人能比,现在的父亲,我稍微说一点超前的思想或者科技,父亲就摆出一副别跟我将这些没用的东西的表情,让人没办法再跟他讨论先进的一切了。从那一刻起,父亲的举动告诉我,他已经正式老了。

现在面对着父亲的背影,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他再进行沟通了。他是在什么时候老的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还是喜欢过去那个有气力跟我讨论宇宙奥秘的父亲,我多想把那样的父亲留住啊,可惜我不是神,我只是一个人,一个父亲的孩子,没办法拯救他。

父亲的背影作文3

在所有我对父亲的记忆中,父亲的背影是最让我难忘的。每次回想起父亲的背影,我都忍不住的鼻子发酸。父亲的背影里充满着不舍,可又带着坚强的伟大。

每一年里,面对父亲的背影,大都是年后父亲与我们分别之时。父亲高高瘦瘦的,一张消瘦的脸庞在面对我们的时候,始终都带着温暖的微笑。小时候我喜欢与父亲比高,是的,就是比高。不过是父亲用双手将我举起,然后两人来一番不对等的比高。

被父亲举得高高的我自然是笑得合不笼嘴的,父亲一直说我的笑声清甜,每次听到我笑的时候他也会感到高兴。

现如今,虽然我长高了不少,但是比起父亲来,我还是矮了不少。不过,现在我已然不会想着去与父亲比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记忆中那个高高大大的父亲似乎矮了不少,这之中并不全是因为长高了,而是父亲的背愈渐驼了。

父亲的背影正在从以前那个高大笔直的模样变成了弯腰驼背的形象,尽管还不太严重,但是几乎家里所有的重担都压在父亲的背上,我都似乎能想象到不多久后父亲背影的模样了。每次想到父亲的背影,我都恨不得自己快些长大,最好今天我睡一觉,然后第二天我就长大了。这样我就能够帮助父亲,让父亲不再那么的辛苦。

如今,又到了与父亲分离的时刻,我与父亲并肩走着。父亲沉默不语,但是我能感受到从父亲身上散发而出的不舍。我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落后于父亲的我再次面对父亲的背影,我的心里眼里一致发酸,这一刻,我多希望自己长大了,多希望能够分担一些压在父亲背上的重担。真希望自己早点儿长大!

父亲的背影作文4

在我印象中,“父亲”这两个字是神圣而不可侵犯。因为我从小就很怕我父亲,甚至在幼时更多的是怨恨,我怨他总是喜欢弟弟却忽略了我;我恨他在生意场上总是马马虎虎,惹得母亲生气。但,当我长大后才慢慢发现,扮演“父亲”这个角色却是那么不容易。

天边还挂着几道残霞,我和父亲走在落日的余晖中的回家路。我一直在他背后低着头慢慢地走着,我不敢与他并肩同行,也不敢去跟他搭话。直到天边的小鸟滑过时,我才胆怯地抬起头默默地注视着父亲的背影。为何,与我之前所看到的父亲的背影不一样,曾经的背影是那么年轻有力,而如今为何……为何那么沧桑,是岁月偷走了他的英俊强壮?我顿时好恨时间,恨它为何如白驹过隙那样快,但更多的是很我自己……我强忍着泪水,继续打量着他的背影。这时我才明白,原来所有人都会变老,没有人会像神仙一样长命百岁,总有一天你最亲爱的人会离开你,飞到那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我继续凝望着他那早已有些许白发的头,终于……我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父亲转过身来,问我:“你怎么了?”“没什么,父亲,我好怕我失去你!”我边说边冲过去,挽起他的胳膊,父亲则用那饱经沧桑的双手擦去我脸颊的泪水。我们一起哼着小曲一起走回家去。

父亲,在我记忆的长河中,从来没有向您说一声“我爱您”。如今在我眼里,父亲的背影是沧桑的,也是伟大的!

父亲,让我悄悄告诉您:“我爱您”!

父亲的背影作文5

父亲老了,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今年我最后一次看见他是这个暑假。

爸爸是一个和气的人,与街坊邻居们相处得很好,待人宽厚仁慈。去年夏天,也是和今天一样热,我放了暑假后到哥哥他们那里玩,也就是这个城市。

我本打算和堂哥、侄儿他们一起先到成都再让哥哥来接我的,可是爸爸还是不放心。其实我那年已十二岁,遂宁我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儿,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坐车到了客运站,进了车站,他忙着买票,我照看行李。接着他送我到了门口又忙着给哥哥打电话让他赶快上火车到成都来接我。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站外看了看说“我去给你买些吃的,待会儿在车上你饿了就拿来吃”。父亲身高不足一米六,体型较小。我本来想跟着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他穿着一件土褐色的外衣,在人群中挤了出去,这时我看见了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差点儿就落出来了。当他抱着一大堆零食回来的时候,我连忙跑过去帮他拎着”。我见零食好多好多,我刻意拿了几袋好吃的薯片给他吃。他说:“我不吃,我专门给你买的,待会儿在车上饿了就吃,千万别舍不得吃”。

他把我送上车对我说:“再见。到了成都给我打电话。”我随口说了一句:“好。拜拜。”我上了车,在窗子边上向他挥了挥手就走了。当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我再也找不着了,我便坐下来,眼泪终于落下来。

父亲老了。当我长大成人的时候,他已年过半百。我会一直爱着他!

父亲的背影作文6

父亲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用双手撑起我们这个家。他不怕劳累,早起晚归。他工作一丝不苟,他知识渊博,面对困难不退缩,是我学习的榜样。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在逐渐长大,他在慢慢变老。

父亲在平时生活中十分的勤俭节约,比如或牙膏,都可以看出里面完全没有了,但是他非要拿剪刀去剪开一个口子,然后使劲儿挤才挤出一点点。

我十岁的时候,父亲才39岁。那年父亲陪我去外婆家摘梨。早晨,我们兴致勃勃的提着篮子去外婆家。一看到梨树我们不禁惊讶了起来,梨长满了树梢,一个个金灿灿的,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的耀眼。于是,我们二话不说拿着梯子就开摘,不一会儿,树中间的梨已经别我们父子俩摘的个精光,然而,树周围的才是重点。可能是以为太阳晒得多的原因,它们一个个比中间的梨大得多,饱满的多,我们就更加小心翼翼的了。摘的时候我仿佛都闻见它们淡淡的香气,让我都忍不住流口水了。就在摘其中一个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一条裂缝,我看着很小我也没多注意它,还是把梯子搭了上去。过了不久,我们听见了树枝断裂的声音,于是那条树枝无情的断了,父亲也就摔了下来。我连忙的跑过去扶起他问:“你没事吧,摔倒哪里了没有,摔倒哪里没有……”父亲一下子从地上站了起来,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似的。他就说:“我的脚崴到了。”果然,走起路里一瘸一拐的,这是,我看见了父亲的背影,由于常年的的搬重物,腰已经变形了,还隐隐约约的看到了白发,这个年纪不应该有白发的!我想了一想,才恍然大悟,父亲整天的压力如山,为很多事情所烦恼,我不能体会到父亲一路走来的艰辛,自己感到十分的心酸……

感谢父亲对我的付出。父亲,您辛苦了。

父亲的背影作文7

转眼间,暑假将要过去,母亲正在忙碌的为我准备上学所需的衣服。还不到一会儿,就整整装满了一大皮箱。我一看见装的满满的一皮箱,就发愁。因为这么远的路程,还拿这么多东西,简直是煎熬。

正在我发愁时,父亲看得懂我的内心,父亲对我说:“明天我去送你,你早点睡”。我被这个惊喜吓住了。父亲几乎从来不主动送我,就连期末开学也不例外,这会竟主动来送我,真是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二天我们很早的起了床,还吃了母亲为我亲自做的早饭。父亲帮我拿着行李包,我背着书包。父亲看到我背着书包一步一步的走着,他突然对我说:“把书包个我吧”。我回道:“不沉,没事,我背着吧”。“别废话了,快给我!”我把书包给了父亲,我在原地呆呆的看着他前去的背影,眼睛稍稍的湿润了。父亲对我说:“还不走,车该误了”。我缓过神来,大步跑向父亲。

到了车站,父亲为我买好了车票,然后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到了那儿给我打个电话,好好学习,不要太贪玩”。我点了点头,没有发出声音。父亲慢慢的走下去。我起身要下车送他,他却说:“快回去吧,一会儿人就多了。”看到他离开的背影,渐渐稀疏,在拥挤的人群中一点一点的消失,直到完全看不见时,我才回到座位上。这时我的泪水情不自禁的流了出来。

父爱如山,带给我们温暖;父爱如山,给予我们希望;父爱如山,告诉我们真理。

父亲的背影作文8

今天,你要出远门了,我们现在其实已经分开了。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我一直在看着你的背影呢?

时间在我的身上,总是很快又很慢的流着。

那时候,我是如此年幼,你牵着我的手,于是我就跟着分开好久的你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小的时候,我调皮得坐不住,每天往外跑,你拉着我,叫我小心,不要摔跤,我甩开你的手就走,你一直在后面注视这我的背影,直到我消失了背影还是不肯回去。

后来,我终于到了上学的年级。背着小小的书包,欢呼雀跃往学校跑,你在后面嘱咐我要当心啊,要努力学习啊。我头都不会,就跑走了。我不知道,你是否还是会想以前那样一直一直注视这我,直到用力睁开眼睛也看不到背影了。

我的桌子上书越堆越多,握笔的时间越来越长,睡觉的时间越来越短。书桌放在窗口,我的背就对着房门,我的房间对面是你的房间。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每天晚上和那时候初三的我一样熬夜,很困了还是逼自己睁开眼。只是我盯的是书本,那你呢?

这么快的时间啊。我现在都已经高三了。离家在外,一个星期有六天的时间在学校。每次我提着包包去学校,你总是在后面看着我。

我都知道。可是我不敢回头看。

妈妈,你知道,我已经很多年没哭过了。我很害怕,一回头,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你现在要走了。我什么都说不出口。

我就只是看着的的背影,看着本来就瘦小的你的背影,变得越来越小。可是,它怎么会越来越模糊呢?

我看了一次你的背影,我的世界就变得模糊不清了。那么,这么多年了,你一次又一次看着我远去的背影,你的世界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我亲爱的妈妈啊!

父亲的背影作文9

我的父亲是普通的农民,常年在工地打工。我很爱父亲,父亲也很爱我。我一直都想对父亲表达谢意,但不知如何表达。

父亲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他黝黑的脸庞,满头的白发,一双手长满老茧,每当我看到这双手,内心如针扎般疼,仿佛看到他在工地上汗流浃背工作的情形。

父亲小时候只读了几个月的书便辍学了,他认不了多少字。父亲热爱读书,却没有良好的家庭条件让他读。父亲长大结婚后就有了我,他把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希望我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以弥补他没读书的遗憾。父亲对我的爱胜过爱他自己。

一个大雨倾盆的早晨,我起床去找父亲,我走到他工作的建筑工地,我看到他正冒着大雨工作,他全身都湿透了。旁边有人劝他:“停下来歇会吧,等雨停了再做吧。”父亲微笑着说:“我要多赚点钱让我的女儿过得好一点,吃得好点。”站在一旁的我听到父亲的话,在大雨中哭起来,雨水与泪水融合在一起,父亲一听到我哭,就冲过来:“怎么了,怎么伞也不打,感冒了怎么办?”父亲急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擦干眼泪对父亲说:“父亲,我爱你。”父亲流下感动的泪。他对我说:“乖孩子,站在那边等父亲好不好?”我对着父亲点点头。他将我抱着走到一个棚子下,将我放下,又走到大雨中干活去了。我站在棚子里面观看父亲劳作的背影:他穿着一身蓝色的工作服,脊背有点弯曲,雨水顺着头发衣服直往下淌……这像特写镜头一样印在我的脑中,永远也忘不了。我想对父亲说:“父亲,你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长大以后要让你过得更好。”

我会把您期望的礼物送给您,您的关心和呵护是我前进的动力,我将用全力回报您,我爱的父亲!

父亲的背影作文10

父亲今年40岁,身材瘦小,看起来却像一个50多岁,饱经沧桑的老头。今年8月25日报名时,我被父亲高大的背影震撼了。

那天,我们在公鸡还没报晓时就起床收拾行李,父亲要送我到学校报名。出门时,父亲用他那瘦弱的肩膀扛着装有被套的蛇皮袋,他用那粗糙的大手紧紧地提着我的书包和背包,我两手空空走在后。父亲走得比较慢,不知是东西太重,还是父亲身体不舒服。我低着头慢慢地走,无意间看到了父亲的鞋。父亲的鞋上面黑乎乎的,还有一些已经干硬的泥巴,袜子口还破了一个洞,再往上看,我看见父亲的裤子都褪色了,上衣也补了两个补丁,我再看看自己一身新,不由得脸发起烧来。我没有想到父亲为了我,为了这个家竟节约到这个地步。我真混!父亲什么时候变成了50多岁的老头我都不知道,有时还向父亲提出过分的要求,我真不孝呀!

走到前面一个拐弯处,父亲转过头来看了我一眼,便又转过去了。我看着父亲不禁一颤:父亲脸上刻着一道道皱纹,深邃的双眼布满了血丝,已经不再炯炯有神。我好久没有这么近距离地看过父亲,我甚至不敢相信,走在前面的这个人就是我的父亲。

我怔住了,我停下脚步。父亲离我越来越远,背影越来越模糊,原来是我那不争气的眼泪模糊了双眼。我擦干泪水,眼前出现了一个高大的背影,他扛着东西不停地向前走去。我突然意识到我落在后面了,立即箭一般冲过去。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每当遇到挫折总会想起父亲那高大的背影,那个扛起一家人生活重担的巨人。

父亲的背影作文11

我的父亲,很严肃,虽然每件事都得做得很好。可我觉得爸爸太严肃了,总是责怪我。三年级的春游,使我看到了爸爸的另一面。

那天,下着小雨。我和爸爸打着一把伞,一言不语地走着。我一路上东张西望,这看看,那看看。爸爸说道:“走那么快干嘛,时间还早。”我只好放慢了脚步。

我和爸爸一声不吭地走到了种树的地方。雨停了,地湿漉漉的,一不小心就会摔一个大跟头。我兴奋地拿着小铲子跑到伙伴身边,和她们一起玩儿。爸爸板着脸,看着我玩。

我正玩得开心,爸爸对我说:“你玩着吧,我就先回去了,一会儿再来接你。”我正要回答爸爸,就摔了一个大跟头,鲜血正在流了出来。我觉得伤口并不是很疼,我却装作很疼的样子来引得爸爸注意。可爸爸还是那张严肃、冷漠的脸。我感到很失望,心想:哼,我摔伤了也不关心关心。

爸爸看了看我腿上的伤口,说道:“不要紧,过两天就好了。”说完,就头也不回的.走了。我气愤地望着爸爸的背影,身旁的伙伴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跟我说:“我赌你爸会回头的!”“我敢说他一定不会回头的!”“等着瞧吧!”我虽嘴上说着不想,心里却很希望他回过头来。出乎意料的,爸爸回头看了我一眼,正好被我瞧见。看着爸爸那担忧又带着鼓励的目光,我的心一下子明亮起来,像阳光一般耀眼。爸爸穿着黑色单薄的上衣,默默地走着。我看着爸爸高大的身影,我十分感动,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我这才明白,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好!

父亲的背影作文12

父亲的背影时而高大,时而忙碌,时而温暖。

父亲给我总是带来一种温暖而又安全的感觉,仿佛像是清晨的那一缕阳光,总是在不经意间给我一种无限的力量和自信,指引我走向正确的方向。

小学时期,即将期中考试,我便赶紧临时抱佛脚,开始背书并复习,这种方式在我的试验下屡次成功,这让我屡试不爽,在经过短短几天的复习之后,我就可以轻松的拿到好成绩。

晚上,当父亲回家的时候,我正在玩手机游戏,当我看到父亲时,父亲询问我复习的怎么样时,我低下了头,心里打起了小鼓,也不知道能否可以考出好的成绩,因此不敢吱声,父亲见状也猜出了一二,父亲苦口婆心的教育着我,无疑是那些老生常谈,我有点不耐烦,父亲没有责备我,默默转过身,轻轻地摇了摇头,那一刻,我看到了父亲的背影是那么的高大,却又那么的结实,我的心为之一颤。父亲常年在工地里上班,岁月和生活的压力压的他喘不过气,他总是希望我可以出人头地,不用像他一样辛苦。看到父亲背影的那一刻,我明白了父亲对我的爱,他用他的包容暖化了我,从那以后我开始认真学习,因为我想看到父亲看到成绩单时,那骄傲而又明朗的笑容,不想再看到父亲失望的背影。

父亲的爱时刻环绕着我,给予我力量和自信。

父亲的背影作文13

父亲的背影是模糊不清的。

我家住在大山里,父亲在生下我不久后就外出了,我见到父亲的次数很少,每年就只有过年短暂的相处几天。

那一年,大山里面的白雪还装饰在山头上,乡村的泥泞地上铺满着炮竹的红残,家家户户的大门都贴上了迎新的对联,对联是乡里的长辈用毛笔写的,墨色的大字后面是红色的背景,喜庆就从这些字里行间跃了出来。

可是就在这么一天里,父亲又将告别了。

那天,我们一家人帮着父亲提着行李走在这条铺满红残的小道上,泥泞的道路上留下了我们大大小小的脚印,就像是在挽留。山间里交通不便,我们要走出很远才能到达坐车的地方,父亲沉默不语的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的是爷爷奶奶,是哥哥和我,我手上没有提东西,但是我的小短腿还迈不开,落在最后头的我只能小跑着跟了上去。

当我有些喘气的抬起头,一眼望到的就是父亲的背影。父亲的背影就好像比远处的山峰还要伟岸,那些还带着白雪的山峰比爸爸还要矮。那一刻爸爸穿着一件褐色大皮衣的背影根深蒂固的钉在了我的脑海里。

许多年过去了,这个存在我脑海里的背影也被时间销蚀,渐渐的模糊了起来。

那时候,我们将爸爸送上了车,爸爸似乎不敢看向我们,一路上他都少有回头,等到终于上了车后,我才瞧到他那双抑制着泪水,发了红的眼眶。

车无情的急速驶走,带过的风飘起了枝叶上的积雪,我们站在雪地里,好像又迎来了一个寒冬。

记忆中的背影越发的模糊不清,可是今后的日子里,再也不会出现这么一个背影,那一年爸爸走后……

父亲的背影作文14

窗外的雨依旧下着,蝉鸣像累了一样不再吵闹,望着床头的小小的却包含浓浓父爱的创可贴,我心中不由泛起暖意。

那是七月最火的夏,蝉鸣声恼人。我和父亲好似也因这夏日的燥热点燃了怒火。他对差点被车撞到的我怒声道:“这么大了,过马路怎么还不记得看车!”由于太突然,父亲虽然拉住了我,但是也都摔在了马路边上。我的胳膊有点擦破,父亲却因为保护我,膝盖和胳膊都擦破了。父亲赶紧在最近的药房买了创可贴,给我贴上。我看着父亲的伤口沁着血珠,心里也是特别难过父亲看着我委屈、愧疚的样子说:“我是男人,这点小擦伤一点问题都没有,小女孩的皮肤娇嫩,以后可是要注意安全的”

回到家,父亲便去做饭,我赶紧给他的伤口也贴上创可贴。他摸摸我的头,什么也没说。吃饭时父亲把我爱吃的菜夹给我,还自言自语的说着:“宝贝正是长身体的阶段,多吃点,多吃点,一会还要去上课。”

七月的天真是让人捉摸不定,下课回来的路上,天空竟然下起雨来。豆大的雨点落在地上,欢快的溅起水花,惊得行人们加快了回家的脚步。可父亲却不急,我们慢悠悠的到了家。见他被雨水打湿的近一半的身体,明白了父亲不急的原因。原来是虽然父亲的伤口还在,也不会让我淋湿一点点,因为雨伞是倾斜的。我默默的看着父亲的背影,体会到了真正的父爱,只是我现在才发现而已。然后悄悄的取来毛巾,帮父亲擦干身体,不经意间发现父亲眼里竟然泛着泪花。

睡觉前,看到我的床头放着一个创可贴和字条:谢谢你,宝贝!在灯光的映照下心里感觉到浓浓的暖意。

父亲的背影作文15

夜幕降临,我闭上双眼,一个熟悉的背影悄然出现,越来越近……

小学一年级第一天报到,父亲把很不情愿的我领进陌生、冰冷的教室,微笑着弯下腰对我说:“别怕,好好学习,我走了,下学来接你。”便直起腰转身走了,我孤独的坐在那,看着他高大的背影走出教室,我握紧拳头追了出去。我一直朝父亲跑去,没有叫住他,直到他走出校门,我才站住。许多家长、学生匆匆忙忙的往里走,我的视线穿过他们,用渴望的眼神盯着父亲,此时此刻仿佛周围一片空白,我多么希望父亲能回头看一眼,只让我看他一眼就好,看他炯炯有神又略带沧桑的眼神。可是,父亲的背影已经消失在了人群中……我当时特别失望,也特别讨厌父亲冰冷的背影。

我第一次去学游泳,因为听说教练很凶,再加上我怕水,所以就非常害怕。父亲把我送过去,也只是叮嘱几句,便转身离开了。我站在那,望着父亲的背影,希望他能再回来安慰我几句,或转头朝我微笑一下,可希望再一次破灭,他终究没有回头,只有一个背影留给我。我很伤心,我恨那个熟悉为而又无情的背影。

我终于忍不住问了父亲为什么每次都不回头,他的回答我永远都不会忘,他说:“我不希望你依赖我,依赖别人,有时候你要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一切困难,与其给你微笑,不如给你背影,让你一个人独立、有勇气地面对一切。我希望你能这样,加油!”我十分感动,我一直误会父亲,我感到很惭愧,也不再讨厌父亲的背影,反而特别喜欢。

现在,我每次望着父亲离开时的亲切背影,就好欣慰,不禁露出微笑。原来那个熟悉的背影是父亲,它也逐渐清晰,埋藏在我心底最美的地方。

绿色的背影 篇6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的名篇, 也是多年来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此文最早在1930年便入选赵景深主编的《初级中学混合国语教科书》第三册 (北新书局出版社) 。进入21世纪, 新课程改革以来, 它更是相继被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的语文教材收录, 可谓是大陆语文教材中的“常胜将军”。然而, 就是这样一篇经典文本, 多年来却一直被教师误读着, 教师的“从众”解读不仅遮蔽了文本的真实也遮蔽了师生情感的真实。从这篇课文的教学史, 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语文教育的“真相”。本文不仅试图呈现和正视这种“真相”, 更希望让这篇经典文本从被遮蔽的乱象中走出来, 回归本真, 真正成为被师生们接受的经典。

一、两个极端:文本解读的浅层面与过度解读

对这篇经典课文的“经典”解读, 教师耳熟能详, 课文以四次背影、四次流泪为脉络, 以细读买橘背影为重点, 让学生深入体会所谓纯粹而伟大的父子之情。的确, 从《背影》的显在意象和显性内容来看, 这篇散文似乎只传达了这些信息, 这些信息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一望而知。但, 这毕竟是一篇经典, 既然是经典, 肯定有其深刻之处、特别之处。那么《背影》的深刻和独特体现在哪里?教师们解释:情感深刻, 聚焦“背影”的写法很独特。这种解释看似合理, 其实无效。试问, 按照教师们从文本中解读出的表层信息, 《背影》的情感比其他同题材作品更深刻在哪里?再者, 不写外貌表情唯独刻画背影, 有其特别之处, 但教师不应点到即止, 更具价值的问题是, 作者刻画背影仅仅是父子相处的偶然所得所感, 还是潜藏着更深的隐意和情愫?

叶圣陶先生曾经对《背影》的主旨做过权威而“经典”的概括:“把父亲的背影作为叙事的主脑, 从其间传出父亲爱惜儿子的一段深情”, “父亲始终把作者看做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 而那时的儿子却“不能够体贴父亲疼爱儿子的心情”。[1]这种定位一直以来被普众教师视为典范, 大家没有质疑、超越它的勇气。“典范”为我们提供的现成话语遮蔽了我们的思维, 阻碍了教师探究文本的欲望。于是, 教师对《背影》的解读一直停留在这个显而易见的层面, 几乎没有变化和拓深, 至多有一些修正意见 (如不应只强调父亲一方的爱, 而应关注父疼子、子爱父的双向情感) , 也并未改变其根本主旨。渐渐地, 父亲的形象被定格:这是一个无微不至关心疼爱儿子的伟大父亲的形象;儿子的形象亦被定格:这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能深刻理解到能够深刻理解父爱的儿子形象。最终的结论是:这是一篇深刻、完美展现父子亲情的典范性的散文。应该说, 这个结论隐含着一个悖论:对文本解读的非经典化和对文本定位的经典化。解读文本的浅层面与这个文本被经典化的过程完全错位, 所以多数学生无法对所谓“经典”做出相应的反应, 其期待视野与文本解读的召唤结构也完全错位。

然而, 语文教学中还是有一点“创新”的诉求, 有些教师总希望能在经典解读、典范叙述的缝隙里有所发现和发掘, 于是, 所谓的“创新”就出现了。为了深化学生对父子亲情的认识, 为了深化学生对父亲伟大形象的认识, 有的教师可谓在文本的细节处、不起眼处下足了“细读”的功夫, 进而发现:儿子穿的是紫毛大衣, 而父亲呢, 是棉袍马褂———这说明父亲爱“我”;再者, 父亲为何为儿子买橘?因为“橘”之谐音为“吉”, 暗含吉祥之意———这说明父亲希望我一路平安。教学设计中类似这样对文本的过度解读不仅存在于《背影》的教学中, 也普遍地存在于其他文本的教学中。所谓过度解读, 就是没有立足文本 (包括文本语言、背景、语境等) 、不尊重文本“事实”的解读, 或者是对文本过深过细的分析。当然, 教师尽可以去抠字眼, 在文本的不起眼处去发掘亲情, 但这种“发现”对理解文本主旨又有多少意义呢?父亲对我的关爱已经显而易见, 再于细节处去反复力证毫无意义, 解读仍然是在浅表滑行;至于对“橘”的“另类”解读则更是对文本的随意曲解。至此, 我们会发现, 对文本的浅层面解读和过度解读这两个方面看似处于极端两面的现象其实正是同一种解读习惯的两种表现形式。正因为对文本解读停留在一个浅层面, 才会有抠字眼的需要, 才会有在文本细节处、不起眼处有所谓“发现”的企图;而过度解读一旦在教师的意识中合法化, 教师就会慢慢丧失对文本隐性层面探究的欲望和能力, 而将浅层面解读变成一种习惯。

二、“升华”情结:情感导向的完美主义

不论是浅层面解读抑或是过度解读, 其最终指向都是本课的情感目标:体会父子深情。当然, 必须说明, 这里的父子情是一种非常纯粹、圆满的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爱很纯粹, 儿子对父亲的情感也很纯粹, 偶尔的不理解、不耐烦只是至真至纯亲情主流中的小小插曲, 昙花一现, 一闪即过。教师有意无意地在给学生树立一对父子关系的典范, 引导学生向着这个标准看齐。于是, 对文本最大的遮蔽和误读就出现了。

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散文中要表达的情感并非那么简单纯粹, 而是极其复杂深刻的。并且, 他确实流露出来了。且不论散文中作者为什么有对父亲关爱的不领情, 而从不领情到领情又显得如此突然 (父亲曾因娶妾之事丢了职务, 债台高累, 这些行为自然会让朱自清有看法。他既深爱着父亲, 但又不认同父亲的一些思想和行为, 所以才会出现“不领情”的同时又为父亲流泪的矛盾表现) 。另外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也有一些一笔带过却暗含深意的叙述, 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为何作者这么久没见过父亲?) , 结尾又说“……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 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 (父亲如此疼爱儿子, 为何有此改变?既有隔膜或矛盾, 我们又该如何审视父子间的感情?) 这些文本中真正的缝隙和暗示, 却几乎被所有老师忽略了。事实上, 文本显性内容下的隐性情感, 也即散文的真正意脉正隐含在这些容易被忽略的表述里。朱自清与父亲两年多不相见是有原因的, 这是因为父亲做了一件让儿子无法接受的事:凭着与朱自清工作单位校长的私交直接领走了朱自清的工资。[2]此事在父亲看来是小事, 但在曾受过西方民主思想熏陶的儿子看来则是对自己人权的侵犯。朱自清一气之下带着妻小离家出走, 于他处定居。父亲则把儿子的出走看成是对自己的彻底否定和背叛, 伤心失望至极。这便是朱自清在散文中所说的触父亲之怒的“家庭琐屑”。在父子不相见的两年多里, 作者一直很自责。因此散文中他在回忆往事时对自我“聪明”的反讽表面看来是就事论事, 其实更是他内心潜藏的自责和忏悔情结的借题发挥。显然, 这对父子有代沟、有隔膜, 矛盾的激化源于二者思想思维上的差异。但他们毕竟是父子, 一旦矛盾带来的情感隔膜和负面情绪随着时间被冲淡, 真情就会显露。作者爱父亲却又不敢或不愿正面父亲, 只能满怀深情地注视着父亲的背影, 也只有对着父亲背影的时候, 他的感情才能得以迸发。这是一对并不默契、缺少沟通、羞于表达却深爱对方的父子。因此, 作者只能写出来, 《背影》是朱自清写给父亲的表白信、“忏悔录”、“陈情表”。应该承认, 这种有隔膜的爱 (钱理群、孙绍振先生在解读《背影》时都曾提到父子间这种“有隔膜的爱”) [3], 更加真实也更为感人。由此, 我们似乎应该重新定位这篇散文的主旨:作者通过描写对父亲背影的无法忘怀, 表达自己对父爱的感念, 对父亲行为的谅解, 对自己行为的忏悔。作者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纠结的、矛盾的。这才是这篇散文的真实情感———一个虽不圆满但却真实完整的亲情世界, 同时也是现实中很多亲子关系的真实写照。正基于此, 《背影》才无愧于是经典之作。

然而, 我们的教师似乎并不愿意去接受这个“事实”。关于朱自清和父亲关系的背景资料早就被个别专家或教师挖掘出来[4], 却并未引起多少人注意。更无奈的是, 笔者曾经建议我系实习生试教本课时, 联系朱自清父子隔膜的背景来引导学生体会父子亲情和作者情感, 却遭到所在班级语文老师的强烈反对, 反对的理由是“这样讲必然有损朱自清父亲的形象及亲情的美好”, 这种情感教育的“完美主义”让我深感无助。大概是受了早期语文教育道德化倾向的“遗传基因”影响, 教师不约而同都喜欢将课文的情感进行所谓的“纯化”、“美化”、“深化”、“升华”处理。从《背影》的教学来看, 教师美化、升华父子情感的意图非常明显。例子不胜枚举, 笔者曾看到不少教师在教授《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喜欢这样定位此课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生活的情感。这种“以小见大”的情感目标提炼方式在当下的教学设计中随处可见。老舍先生曾在济南生活和任教多年, 正像我们所有人都有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对某个城市产生特殊感情一样, 这只是“我”和这个城市之间的情感关系, 无关国家也无关“我”是否热爱生活, 这样的“提炼”和“升华”既不合时宜也不合“情”宜。这种情感导向会遮蔽文本的真实情感和价值, 将学生引向一种习惯性的虚假阅读和虚假感受, 贻害无穷。

三、文本“去蔽”, 重读《背影》:一种全新的理解和设计

剥去文本解读强加给文本的层层遮蔽, 笔者希望引导学生对《背影》作一种全新的解读, 将《背影》背后的亲情世界真实、完整地展现出来。

教学设想:《背影》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的专题是“爱”, 而《背影》正是一篇饱含父子亲情之爱的经典散文。鉴于一直以来《背影》教学中对亲情的浅层解读和误读, 本设计以父子关系为线索, 重新聚焦和解读“背影”, 向学生完整呈现《背影》背后真实而感人的亲情世界, 从而让学生认识、理解、接受“有隔膜的爱”。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 学会捕捉文本重要信息, 发现文本缝隙, 进而理出文本意脉。

(2) 体会文中的父子亲情和作者复杂的感情, 进而理解、接受“有隔膜的爱”。

(3) 领悟作者聚焦“背影”进行写作的缘由、隐意和作用。

(4) 体会散文语言风格与散文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重点:目标 (1) , (2) 。

教学难点:目标 (3) , (4) 。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问答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黑板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 带情导引

父亲读《背影》:1928年秋日的一天, 在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 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 忙奔上二楼父亲卧室, 送给父亲朱鸿钧先睹为快。此时的父亲已行动不便, 就挪到窗前, 倚靠在小椅上, 戴上了老花镜, 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朱自清的文章《背影》。诵读时, 父亲的两眼老泪纵横, 手不住地颤抖, 但读完后, 昏黄的眼珠却放射出光彩。

2.初读文本, 感知父爱

(1)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浦口送别)

(2) 作者想表达什么? (我对父爱的感念)

(3) 文章通过什么来表达我对父爱的感念? (我对父亲背影的无法忘怀。提醒:文眼和线索)

(4) 父爱表现在哪里? (送我, 买橘等) 说说你的感受 (是否感动, 说真话) 。

补充材料:父亲和小时候的朱自清

朱家是书香门第, 朱自清是家中长子, 父亲朱鸿钧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希望他将来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所以从小就对朱自清既格外宝贝, 又严加培养, 一方面尽力保证小朱自清的生活无忧, 同时对他的学习督教甚严。朱自清小时候, 科举初废, 新学刚兴, 父亲对新式学校的教学方法和读书效果很是怀疑, 便把他送到秀才或举人那里学习古文和诗词。放学回来, 父亲总要过目小朱自清的作文, 经常是在晚饭时分, 小朱自清搬个小板凳坐在父亲身旁, 父亲一边喝着老酒, 一边摇头晃脑低吟着儿子的作文。看到先生给予好评, 就点头称好, 欣然喝酒, 顺手奖给儿子几粒花生米或一块豆腐干;看到文章所评不好、字句被删改太多, 父亲就毫不留情地训斥儿子, 即使小朱自清泪眼汪汪也不放过, 甚至一把火把他的作业烧掉。在父亲的严格督促下, 小朱自清在古诗文和经史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对他以后成为一代散文大家影响巨大。

对于小朱自清, 父亲朱鸿钧既有严厉的一面又有慈爱的一面。朱自清在散文《冬天》里回忆童年和父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冬天的夜晚特别的冷, 父亲便起了炉子, 煮上白水豆腐。但‘洋炉子’太高, 父亲得常常站起来, 微微地仰着脸, 觑着眼睛, 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 夹起豆腐, 一一地放进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都喜欢这白水豆腐, 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 等着那热气, 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1) 作者把父爱聚焦在“背影”里, 到底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让作者在许多年后依然清晰记得并为之流泪?

细读买橘背影 (自读完成) 。“背影”的背后, 是什么?“背影”意味着什么?

预设:背影的背后, 是儿子一双感念的泪眼, 这双眼睛在随着父亲蹒跚移动…… (请体会作者看着父亲背影时的心情、感受。) 背影意味着暂时或者长久的离开, 所以伤感;背影不是表情, 却能传递出一个人的沧桑和老态, 所以感伤。看着父亲又不愿正面父亲, 作者的情感得以迸发。

(2) 教师小结:父母对子女的爱就散落在每一个细碎的日子里, 每一句简单的话语里, 每一个不起眼的动作里, 相信每个人记忆中都有关于父母的一些特写镜头, 像电影画面一样定格在我们脑海中, 以后会不断在我们脑中重放, 甚至可以将它保存一生, 这些镜头里饱含的深情、深意, 也许未必能打动他人, 却让我们在感动和体悟中走向成熟。

(3) 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作品, 有没有这种刻画得好的细节。

举例: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慈母情深》里的一个镜头。

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

这是一份珍贵的记忆, 是我们人生得以充实的色彩, 也是我们精神里的一份财富。

两个经典片段的共同点 (师生共同讨论并总结) :

都是没有语言参与的特写镜头、慢镜头, 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都成功刻画了父 (母) 亲的一个细节, 让读者印象深刻。

身影的背后, 都是一个儿子的一双注视的眼睛, 两双眼睛都饱含着爱、感恩、感动、伤感、愧疚、自责……这个身影、这个镜头令他们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3.再读文本, 感受深情

(1) 再次读课文, 站在作者的立场和角度, 体会作者的情感 (尤其是望父买橘时的心情以及看到父亲来信时的心情、写散文时的心情) , 并试着用一些词语来表达。

预设:感动, 感伤, 愧疚, 自责……

(2) 依据在哪里, 在课文中找。

预设:四次流泪, “聪明”的反讽。

第二课时:

4.走出文本, 体会反思

(1) 故事导入:有个父亲, 很爱儿子并对之给予厚望, 可是父亲做错了一件事…… (引入朱自清父亲在徐州因娶妾之事丢去官职, 债台高累的背景资料。)

(2) 谈谈你的感受, 如果你是“儿子”, 会有什么想法, 会谅解父亲吗?

(3) 继续讲故事, 这个父亲又做错了一件事…… (引入朱自清父亲因经济紧张而代领朱自清工资的背景资料。)

(4) 谈谈你的感受, 如果你是“儿子”, 会有什么想法, 会原谅父亲吗?

(5) 解释:故事中的这个父亲叫朱鸿钧, 儿子叫朱自清。结局:父子相互谅解, 冰释前嫌。

5.回到文本, 理解感悟

(1) 再次读全文, 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心情, 并试着用一些词语表达。

预设:内疚、感恩、矛盾、悲伤、忏悔……可谓五味俱全。

(2) 讨论并回答课后练习四的第2小题。

6.体味情感, 品位语言

(1) 请学生尝试总结本文语言风格。

(2) 教师总结:这篇散文的语言朴素到没有任何修饰, 就像我们那平淡的日子。这种朴素、平淡的风格不仅体现在文中的叙事语言, 更典型地体现在父亲简短的话语中。此风格非常适合表现这对不善沟通表达的父子间的爱:用最平淡的文字书写最真挚的感情。

(3) 《背影》与《春》的语言风格截然不同。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7.总结, 感悟, 提升

(1) 回应开头。1928年秋日的一天, 在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 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 忙奔上二楼父亲卧室, 送给父亲朱鸿钧先睹为快。此时的父亲朱鸿钧已行动不便, 就挪到窗前, 依靠在小椅上, 戴上了老花眼镜, 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朱自清的文章《背影》。诵读时, 父亲朱鸿钧的两眼老泪纵横, 手不住地颤抖, 但读完后, 昏黄的眼珠却放射出光彩。他明白儿子读懂了自己过去对儿子的关心, 也明白自己错怪了儿子, 他谅解了儿子。从此, 朱自清父子矛盾得以缓解并消逝。父亲朱鸿钧是在看到《背影》以后去世的, 但他是带着满足的微笑去世的。

(2) 学生自由总结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3) 教师总结。作者选择“背影”这个写作角度, 恐怕主要不是技巧上的考虑, 而是父子间虽有深情却并不默契、虽想表白却又不善表达或羞于表达的情之所至的必然结果。看似偶然的一次送别、一个背影, 其实是父子间有隔膜的爱的必然表达和表现形式。这种写作视角在客观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人无完人, 也许父母有很多缺点, 有不能让我们满意的地方, 也许父母曾经让我们失望, 让我们烦恼。但我们要明白, 他们爱我们。也许你觉得你和父母有很多矛盾, 甚至不可调和, 但请相信:有隔膜的爱是普遍性的规律, 爱可以化解而且最终会化解一切误会和矛盾。

陈思和教授在探讨如何细读文学作品时曾指出:“我们过去对文学名著的很多解释都是从教条出发的, 我们不相信文本背后还有一个更加完整的世界, 我们只相信显文本提供的东西。”[5]笔者希望能在新的教学设计中将文本背后那个“更加完整的世界”呈现出来, 不是从教条出发, 不是从功利出发, 而是从文本出发, 从语言出发, 将文本的真实和秘妙呈现给学生, 让他们认识经典、正面经典、接受经典, 进而批判经典, 在经典的学习中实现精神和思想的真正升华, 回归本真。

摘要:语文教学要回归本真, 必须由教师自己去完成一个从“遮蔽”到“去蔽”、由解构到重构的过程。《背影》的教学史很典型地反映出语文教学被遮蔽的历史及误区:文本解读的浅层面和过度解读、情感教育的“美化”、“升华”情结等。教师应以一种全新的、真实的解读为《背影》“去蔽”, 还它以“经典”的真面目。引导学生捕捉文本重要信息, 发现文本缝隙, 进而理出文本意脉, 关注《背影》背后那个虽不完美但却真实完整的亲情世界, 体会并接受父子间那种“有隔膜的爱”, 结合自我和生活重新理解、解读亲情。

关键词:《背影》,语文教学,遮蔽,去蔽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文章例话——叶圣陶的二十七堂作文课[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5-6.

[2]张树军.《背影》背后的故事[J].语文知识, 2006 (7) :34.

[3]钱理群, 孙绍振, 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0:199-215.

[4]董水龙.只说不懂的, 不教已懂的——《背影》教学案例[J].语文学习, 2006 (6) :29-30.

剪刀王的背影 篇7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制作过程是一个又苦又累的活计,在人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传承人守着苦、累的文化遗产过清贫的生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延续和发展,就需要国家和商业组织进行长远的规划和财力上的支撑。

“剪刀还是张小泉的好。”这是若干年前不少主妇对“张小泉”的评价。即使是如今,在众人眼中,具有344历史的“张小泉”,不仅仅是中国剪刀的代名词,而且也成为一种品质的象征。

我国的剪刀历史很是悠久。据有关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剪刀已成为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唐时,在并州(今河北、山西一带)剪刀生产已盛名于世。后来并州剪刀渐为杭州剪刀所取代。南宋时,杭州剪刀已相当有名。虽生产剪刀的铺作不少,但品牌尚未形成,直至清初出了“张小泉”以后,杭剪开始名扬大江南北,成为后来闻名于世的杭城“五杭”(杭剪、杭扇、杭粉、杭线、杭烟)之一。

344年的背影

在沉沉浮浮的岁月里,“张小泉”剪刀已经延续了长达344年的历史。

明朝万历年间,皖南黟县有一位叫张思家的铁匠,手艺十分精良,与其子张小泉开出一家“张大隆”剪刀铺。

明崇祯年间(约公元1628年),为躲避兵祸,张小泉带着儿子张近高逃难来到杭州,在当时繁华的商业中心——吴山脚下现大井巷,搭棚砌灶,锻打剪刀,重开“张大隆”。

张小泉非常重视剪刀的材料和打造技术,打出的剪刀远近闻名。而当时大井巷、清河坊一带正是杭州的商业中心,南北商贾云集,市井繁华。这一切,为“张大隆”的声名远播打下了基础。

据传当时乾隆皇帝二下江南时,也看中了张小泉剪刀,并定其为御用宫剪。从此,张小泉剪刀更是名声大噪。仿冒者打出“张大隆”牌号做剪刀的,最多时曾达到86家,“青山映碧湖,小泉满街巷”的盛况,正是当时杭州剪刀业发达的生动写照。

然而,假冒的多了,“张大隆”的牌子就垮了。为打击假冒伪劣,在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张小泉以自己的名字替代原“张大隆”牌号,这才有了现在的“张小泉”。

1909年,传至张祖盈时,其为张小泉剪刀注册商标,并加上了“泉近”字样。之后,张小泉近记剪刀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从此剪刀远销南洋、欧美一带。门市平均每月销售大小各种剪刀计10000余把。当时师傅、徒工、店员人数已达80多人。

正当张小泉发展势头蒸蒸日上时,日寇侵占了杭州,张小泉剪刀尽管在剪刀业中遥遥领先,但仍遭受重创,濒临破产。到解放前夕,张小泉制剪工业也日渐衰落。

直到1953年,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相继成立了剪刀行业的5个加工厂,生产品种各有不同,但都自称是张小泉嫡系。1955年,5个加工厂正式合并为杭州张小泉制剪合作社,职工有600多人。

1956年,毛泽东在《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文中特别指出:“……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来一个恢复,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这个指示,在张小泉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同年,制剪社正式恢复张小泉称号。在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国家拨款下达整整40万元,统一筹建杭州张小泉剪刀厂。

1958年,地方国营杭州张小泉剪刀厂正式成立,员工达816名。

“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裁剪江山成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我国杰出的剧作家田汉1966年走访张小泉剪刀厂时写下了这首赞美诗。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张小泉剪刀厂的经营又受到重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张小泉遭受了西方先进管理理念和多种业态的冲击,作为国有企业,当时的张小泉内部机制老化,技术落后,产品单一,品牌意识薄弱,而且生产规模小、设备落后、观念老化、科技含量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发展。

2000年,张小泉企业整体改制,转变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宣告成立。至此,张小泉剪刀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如今的张小泉剪刀厂,是中国剪刀行业里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它已成为我国剪刀行业中产量最大,品种最全,质量最好,销路最广的一家企业。产品形成了工农业用剪、服装剪、美容美发、旅游礼品、刀具系列等100个品种500多个规格。最大的剪刀1.1米长,重28.25公斤;最小的旅行剪只有1寸长,4钱重,可放入火柴盒内。

72道工序的苦活计

今年74岁的施金水老师傅,作为张小泉剪刀锻制工艺的两个传承人之一,刚刚出现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中。早年家贫,迫于生计,被迫进剪刀铺做伙计的他,如今已是张小泉近60年沉浮史为数不多的见证人之一。

老话说,世上三般苦:打铁,摇船,磨豆腐。若非万不得已,父母绝对不会让儿女从事这三种职业。但是为了糊口,也为了母亲“男伢儿学好技术才有饭吃”的嘱托,年仅14岁的施金水就走上了制剪的道路。

剪刀作坊,分学徒、三肩、死下手、活下手、钳工5个等级。施金水从最底层的学徒做起,“听听一个名称,实际上掌握每一个名称都要学会好多道工艺。有的人,可能学十年都不上钳工。”而施金水算是“聪明的”,做到钳手也用了3年时间。

“一台炉灶一把锤、一只风箱一把钳、一柄锉刀一条凳,一块磨石一只盘”,张小泉剪刀这个流传了300多年的老字号虽数易其主,仍留下了试钢、拔坯、嵌钢、凿眼、拷剪刀、淬水、拷油等精湛的传统72道工序。施金水老师傅连说带比划,向记者介绍了当时试钢、拔坯、嵌钢等重要工序的制作过程:

试钢试铁

打剪刀第一道就是试钢。炉灶、铁墩、榔头、水都是试钢所需的工具。

方法就是用小铁锤敲击钢条,听声音,发闷的钢性太软,发出“当当当”声音的才是好钢。还要用手扳一下,看有没有弹性。

而“把握断口粒子粗细。是辨别钢材好坏的关键。”把钢放在火里烧红,放在水里淬一下,用榔头敲一下,断的是钢,再看断面粒子粗细,太粗的不好,太硬,而粒子细一点,颜色有点灰白是好钢。

拿凿子凿一下铁,留一小半,用榔头在墩头上敲断,折弯的是铁,敲断飞出去铁性太硬不能用。

看铁断面是否碎铁,碎铁打下脚,会裂开。断面呈皮蛋青色是最好的,不会有杂质,铁越软,打好剪刀后钢铁越分明。

拔坯

将铁按所需剪坯长度,放入炉灶内烧红,如一号剪12公分,在12公分处烧到红透,拿出来放在墩头上用凿子凿,留一丝相连,用榔头将凿断大部分的铁勾过来,两段铁并在一起。“这道工序要注意坯料的长度,凭经验判断,既不能太长也不要太短,凿断所留的连接部位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开槽敲断

将拔坯敲弯的料,先用榔头敲一下,使它偏平用钢凿在一端剖开一条轴向长槽(视剪刀规格大小规定槽的长度、宽度、深度尺寸),再翻转180度在相粘连另一段的端部如法炮制,然后敲断成两段,成为一把剪刀的剪体钢材料。

嵌钢

在嵌钢之前,还要经过炉温800度的“打钢”程序。“一手剪坯,一手榔头,要不断地打,这个活非常辛苦。”之后,把坯料冷却,将刃口钢料镶嵌于剪体钢料槽中。“这个时候,一定要严格控制钢料顶端与槽口的距离,否则打剪刀时会出现纯钢头和缩钢头。”

出头

施金水强调,该工序至关重要,一把剪刀的好坏在此定型,要注意缩钢头、夹灰、脱根钢、骑马口铁等病疵。

将嵌钢后的坯料经红炉加热,使刃口钢发火(接近于钢的溶解温度),出炉后在铁墩上敲一下,将煤屑等杂质去掉,然后将竖着的钢块轻敲一下,使钢铁粘合在一起,然后快速锤击,使钢铁粘合,然后锻击剪头的坯料。

当剪刀头部毛坯打好后就用装在铁墩上的凿子将剪尖部位刻掉一小部分,用制剪行业俗语就叫“刻纯钢头”。因为钢性很硬,如果剪头部分是纯钢头,后期加工时很容易产生断裂。

搁弯

当剪刀头的雏形出现后,就要把原先直的形状敲成90度直角弯,在直角弯的外延出现了剪刀屁股的位置。在传统张小泉民用剪刀生产过程中,剪刀屁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当宋朝出现有销钉的剪刀以来,这个屁股就承担了杠杆原理中借力点的重任。

蹬屁股

烧红的毛坯平放在铁墩上,用钳子钳住直角,把剪头朝上,铁锤垂直敲击坯料,就会使剪刀头整体向下运动,从而使剪刀屁股出现。一般来说,不要蹬得太多,露出半颗毛豆那么大就可以了。

之后,还要经过决定剪刀外观美观与否的圆壶瓶和装壶瓶,锻打成剪头爿的理头,打制剪刀屁股的挖屁股,清除表面黑疤的改里口,将剪刀屁股锉平整的锉屁股,标明做者的刻记号,将锻好剪头壶瓶的毛坯锻成上粗下细呈鼠尾状剪股的锻剪股(俗称打下脚),将剪刀坯下脚过长部分凿去的凿下脚,将锻好的下脚中端敲弯的敲克膝,在剪根部中心用冲头凿出装剪刀销钉的通孔的凿眼。

拷剪刀(排平、敲缝道)

剪刀能剪切,主要靠剪刀两爿之间刃口相交不断移动,从而分断物体,刃口之间点接触不能间断,不能使剪刃里口任何部位与剪刃接触。这就给剪刀生产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要使剪双刃相交必须使剪刃有一弧度,这一弧度必须依靠手工敲打,把剪里口靠背部分压下去,把剪里口刃部抬高,屁股保持水平,这样当两爿剪刀合在一起时就会在中间形成一条空隙,业内称“鹅毛缝”(平直起缝)。由于要使两爿剪刀密切配合不容易,刀只要管住一条刃口线,剪却必须达到两刃一致。拷剪刀的作用就是通过多次敲打,使剪体钢的金相组织更进一步达到细密,千锤百炼更能增加钢的韧性,能使剪切效果更佳。

接下来,要进行用冲头对剪孔重冲以防止剪孔有可能变形缩小的复眼工序,之后配剪刀、冲剪刀(用大锉刀锉出剪刀外口的初步形状)、锉外口、锉核桃肉(用锉刀对剪刀坯核桃肉部位进行加工)、锉头、刻记认(在剪刀背上刻下相同的一组记号)、粗磨外口、淬火、细磨外口、细磨里口、光泥砖(在泥砖上仔细磨削剪刀里、外口,使剪刀钢铁分明)、烫干上油(防生锈)、检验。

以上的36道工序,涵盖了作为钳工的施金水的全部工作。

回忆完这36道工序,施金水长长地吁了口气。而听完施金水的介绍,记者不禁疑惑:这么复杂而繁琐的工序,用手工怎么能做出来的?要做多久?施金水说,当时他们一个炉灶5个人,半个小时就能锻造完一把剪刀的“毛坯”。而后的36道工序,就会交给白工“精装修”了。

接下来的工序依次是,上油捆扎、拷下脚、锉毛坯头爿、锉下脚(横丝)、绕壶瓶、锉下脚、挨头爿、挨下脚、挨壶瓶、合脚、直缝、戤头爿、串剪刀、除油、浓盐酸除锈、镀三元合金铜、软布抛光、镀紫铜、镀镍、软布抛光、镀铬、检验整理、宕磨、拖锋、烫干上油、检验、凿销钉、冲眼线、相配、钉眼、拷油、刻花、检验、揩清爽、上油、扎藤、扎丝、包装入库。多重繁琐工序之后,一把剪刀才算真正完成。

46位老师傅的叹息

如今,纯手工的完整72道工序在张小泉剪刀厂已经看不到了,唯一留住这些画面的就只有张小泉博物馆中的多幅照片和手工陈列品以及剪刀锻制师傅们的遥远回忆。

如今传统的剪刀手工锻制逐渐被遗弃,手工锻打技艺更是渐行渐远。在现在的张小泉剪刀车间里,弹簧锤已经取代了手工锻制,已有90%以上的工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落料车间、磨削车间、热处理车间、电镀车间、装配工段……在机床间的隆隆鸣声,工人手间的轻巧运作中,一把把剪刀诞生了。

对于现在的剪刀,施金水有诸多的不满意。“在缝打和热处理上,现在工业化生产出的剪刀仍是不如我们自己手工做的。”对于工业化剪刀是否真的不如手工剪刀,记者没有深究,但被这位传统制剪技艺传承人话语中流露出对老手艺的自豪和不舍深深感染了。

据了解,现在,仍健在的手工锻制钳工,仅有46人。这群人当中,年纪最轻的有73岁,最大的都已经85岁。如今,即使他们有心把一块铁做成一把剪刀,但可能也是力不足了。

“张小泉要保住名牌,传统工艺肯定不能遗失,一定要流传下去。”施金水对即将面临文化缺失的张小泉剪刀的未来颇为忧虑,他认为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现有的张小泉剪刀厂工人里培养一些能懂这些锻制工艺的年轻人,不让老祖宗的传统工艺遗失。

但是,按照施金水所说,锻制工艺复杂,制剪速度慢,而且现在自动化的工厂还缺工人,愿意学手工制剪的人又能有几人?

失去了传统工艺的张小泉,如何能保住百年品牌呢?

而且,问题还不止一个。

在政府规划,除了张小泉博物馆之外,占地74亩的张小泉剪刀厂现在正面临着即将搬迁的命运。

在施金水的记忆里,1957年10月7日,是他们张小泉剪刀厂的1000多名职工搬入这个新厂房的日子。然而,2007年的今天,政府规划里就只剩下了一个博物馆。

上一篇:铁路法试题及答案下一篇:在懦弱中的坚强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