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背影

2024-06-04

母亲的背影(共8篇)

母亲的背影 篇1

母亲的背影

加入时间:2011-7-4 9:19:00点击:300次编辑:方文

谢军

因为下棋,10岁时我就离开家,住到了北京棋院。我的棋手生涯是从母亲转身的背影中开始的。

小时候,父亲在部队服役,是母亲和姥姥把我带大。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有几年甚至不得不休假在家吃劳保。那时候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过得不宽裕,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日子过得更是捉襟见肘。

在我幼小心灵的回忆中,母亲从来没有抱怨或者羡慕过别人什么,难得有空闲时总见她拿本书看呀看呀,对我这个独生女儿也没有显出什么特别的宠爱。童年模糊的记忆像天边飘着的云时淡时稀,我六岁时父亲复员到地方工作,全家团聚在一起。但在我的心中,母亲的位置没有谁能够代替。

因为下棋的特长,十岁的时候我离开家去北京棋院开始了集体生活,只有周日才能回家。小孩子的脑袋瓜里装不了多少事情,现在的我早已经忘记,当年是什么原因促使自己决定离开家去陌生的环境生活。当然不是父母有什么远见,指望我练那种当时99.9%的人都不知道的国际象棋,能出点儿名。我只是一个十岁的小丫头啊!父母怎么舍得我离开家?长大后忍不住,向母亲提出这个问题,母亲只是淡淡地答道:“当然舍不得,可是你张罗着要去,要是当时你自己说了半个不字,我怎么会同意呢?”

记忆里最深刻的是自己十二岁时与母亲的一次单独对话,某种意义上讲,那次对话影响了我的一生。当时北京棋院希望我走专业运动员的道路,如果父母接受了棋院的建议,便意味着我不能像同龄孩子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而是要选择一条以运动员职业为特点的竞争性更强的人生道路。

“我认为你应该去专心上学。”母亲很严肃地对我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北京会下国际象棋的人应该超不过一百人吧,清华大学毕业的母亲当然无法接受自己学习成绩优异的独生女儿去当什么专业棋手。

“我想下棋。妈妈,我答应你今后一定会上大学。”像个大人一样,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当然,说话的时候我不懂“答应”二字意味着承诺,更不知道既做棋手又当学生意味着什么样的人生旅程。母亲静静地看着我,直到今天我都能回想起那一刻——一个十二岁的女孩站在母亲面前,一颗悬浮在半空的心怦怦地跳动着的感觉。

闻言,母亲没说什么,只是又静静地看着我好大一会儿,然后长舒了口气站起身开门,母女间的谈话就这样结束了。应该说,我的棋手生涯是从母亲转身的背影中正式开始的。

母亲不是学教育的,客观地讲也谈不上什么教女有方,但是她用母爱,用平等和尊重让年少的我感受到了充分的信任,这份信任中传达了一个母亲对子女无条件的支持。

在所有职业当中,运动员这碗饭恐怕算得上最不容易吃的,竞技体育的职业特点便是残酷的竞争,毕竟冠军只有一个。与母亲谈话后的二十二年里,自己一直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打拼;当然,我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年在母亲那里作出的上大学的承诺。

今天,当自己回首往事的时候,不禁感叹这些年前进旅途中的风风雨雨。再细想,每一个前行的脚步中都饱含着母亲的牵挂、信任和支持。不管前行的路上品尝到的是哪种滋味,我知道自己从来不会孤单。

母亲至今都看不懂我下棋时到底谁赢谁输,更逗的是,当我提起小时候的那次对话时,母亲总是笑笑,然后淡淡地说一句:“是吗?我早忘了。”

母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有母亲在身边,日子过得很幸福,前行脚步才心安。摘自《北京晚报》 2011年5月8日

母亲的背影 篇2

在江苏省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 (以下简称小学苏教版教材) 中, 经典散文《背影》被归入“至爱亲情”这一单元, 其字里行间渗透的父子亲情令人感动。可是, 我们可别只顾着感动。在我的教学过程中, 有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儿子也太懒惰了吧!年纪轻轻、手脚灵活, 为什么自己不去买橘子, 非得让上了年纪的父亲去冒险?”

这个问题一提出, 我和其他学生都怔住了。静默片刻, 学生们哄堂大笑, 我尴尬无比。之后, 学生们则把这突然出现的一幕看成那位同学的笑柄, 过后还念念不忘, 开了他很多玩笑。

其实, 那位学生的提问引发了我的思考:经典散文《背影》中的“我”, 当时做得是不是欠妥呢?很多教师都在讲这篇课文, 很多学生都在听这篇课文, 大家都在努力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可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像那位学生一样看出这其中的问题并大胆地说出来呢?

在西方, 父亲和儿子就像朋友, 彼此平等, 儿子对父亲可以直呼其名, 但父亲对儿子并不溺爱, 而是让儿子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人生责任, 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 对儿子力所能及的事绝不包办代替。在中国, 父亲往往是严厉的、谨慎的, 父子之间沟通不多, 貌似隔膜, 但是, 父亲对儿子的爱是含蓄而深沉的。几乎没有哪个儿子敢对父亲直呼其名, 不过, 父子之情就在那里, 深重之至, 只是不善于表达。这种无法言说的爱, 有时可能会成为一种溺爱, 一如经典散文《背影》中的父亲, 依然像对待小孩子一般地关爱自己那已长大成人的儿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以校歌形式鼓励学生:

走自己的路,

出自己的汗。

靠天靠地靠父母,

不算是好汉。

我觉得, 这首歌有很强的针对性, 似乎在对中国的父母或子女进行婉转的批评。

中国的父母对子女的溺爱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客观事实。例如, 每天早上, 我们能看到很多父母送孩子上学, 书包都要替孩子背着;每天下午, 学校门口肯定聚集着众多父母, 他们来接孩子放学, 见到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的书包接过来自己背上。又如, 有的家长会代替孩子到学校做大扫除。再如, 大学生报到的时候, 一个学生报到, 八个家人送行。总之, 家长代替儿女做了太多本该儿女自己做的事。父母爱孩子, 那是肯定, 但这样做, 学生是否会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懒得动手?对此, 父母和孩子都应该反思。

当然, 也有与上述事例截然相反的事例。一个农村学生, 他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 虽然他从未去过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但在报到之前却坚定地声明:一个家长也不许陪同!连报到这点小事我都办不成, 以后还怎么闯天下?这样的学生真是值得鼓励和表扬。

总之, 站在家长的角度讲, 应该懂得爱的艺术。爱不仅是一种本能, 而且是一种艺术。如何去爱, 爱到何种程度, 需要仔细研究。归根结底,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家长不必代替, 孩子未来的路需要他们自己去走。站在孩子的角度说, 树立自立的意识、享受独立的快乐和理解家长的苦心则是必不可少的。

母亲的背影 篇3

小时候,父亲在部队服役,是母亲和姥姥把我带大。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有几年甚至不得不休假在家吃劳保。那时候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过得不宽裕,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日子过得更是捉襟见肘。

在我幼小心灵的回忆中,母亲从来没有抱怨或者羡慕过别人什么,难得有空闲时总见她拿本书看呀看呀,对我这个独生女儿也没有显出什么特别的宠爱。童年模糊的记忆像天边飘着的云时淡时稀,我6岁时父亲复员到地方工作,全家团聚在一起。但在我的心中,母亲的位置没有谁能够代替。

因为下棋的特长,10岁的时候我离开家去北京棋院开始了集体生活,只有周日才能回家。小孩子的脑袋瓜里装不了多少事情,现在的我早已经忘记,当年是什么原因促使自己决定离开家去陌生的环境生活。当然不是父母有什么远见,指望我练那种当时99.9%的人都不知道的国际象棋,能出点儿名。我只是一个10岁的小丫头啊!父母怎么舍得我离开家?长大后忍不住,向母亲提出这个问题,母亲只是淡淡地答道:“当然舍不得,可是你张罗着要去,要是当时你自己说了半个不字,我怎么会同意呢?”

记忆里最深刻的是自己12岁时与母亲的一次单独对话,某种意义上讲,那次对话影响了我的一生。当时北京棋院希望我走专业运动员的道路,如果父母接受了棋院的建议,便意味着我不能像同龄孩子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而是要选择一条以运动员职业为特点的竞争性更强的人生道路。

“我认为你应该去专心上学。”母亲很严肃地对我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全北京会下国际象棋的人应该超不过100人吧,清华大学毕业的母亲当然无法接受自己学习成绩优异的独生女儿去当什么专业棋手。

“我想下棋。妈妈,我答应你今后一定会上大学。”像个大人一样,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当然,说话的时候我不懂“答应”二字意味着承诺,更不知道既做棋手又当学生意味着什么样的人生旅程。母亲静静地看着我,直到今天我都能回想起那一刻——一个12岁的女孩站在母亲面前,一颗悬浮在半空的心怦怦地跳动着的感觉。

闻言,母亲没说什么,只是又静静地看着我好大一会儿,然后长舒了口气站起身开门,母女间的谈话就这样结束了。应该说,我的棋手生涯是从母亲转身的背影中正式开始的。

母亲不是学教育的,客观地讲也谈不上什么教女有方,但是她用母爱,用平等和尊重让年少的我感受到了充分的信任,这份信任中传达了一个母亲对子女无条件的支持。

在所有职业当中,运动员这碗饭恐怕算得上最不容易吃的,竞技体育的职业特点便是残酷的竞争,毕竟冠军只有一个。与母亲谈话后的22年里,自己一直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打拼;当然,我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年在母亲那里作出的上大学的承诺。

今天,当自己回首往事的时候,不禁感叹这些年前进旅途中的风风雨雨。再细想,每一个前行的脚步中都饱含着母亲的牵挂、信任和支持。不管前行的路上品尝到的是哪种滋味,我知道自己从来不会孤单。

母亲至今都看不懂我下棋时到底谁赢谁输,更逗的是,当我提起小时候的那次对话时,母亲总是笑笑,然后淡淡地说一句:“是吗?我早忘了。”

母亲的背影 篇4

记得小时候,我上幼儿园时,天逐渐转凉,母亲让我加衣服,我不加,便穿着单薄的衣服出门了,接下来一天都冷的发抖。

等到放学,我看着秋风瑟瑟的街道踌躇,不知该如何踏上去迎接风的洗礼。

这时,母亲出现了,她看了看我,眼中溢满了心痛和责备。她不由分说地给我套上外套,然后转身,叫我回家。

我慢慢地走在她背后,去不经意地瞥见她绷直的背像在隐忍着什么,直到如今才明白,那是对挚爱之人忍不住的责怪和心痛在作斗争。

待我稍长一些,知道如何与她闹脾气了,便日日如长齐了指甲的猫般,见谁都张牙舞爪,而闹完了脾气,就雄纠纠气昂昂、十分壮烈地趴在桌子上泪流成河。

每到这时,母亲总是找到我,用纸巾轻轻地拂去泪珠,好像那是珍珠一般的人间珍宝般轻柔。她的动作伴随着一股清风,夹杂着母亲身上特有的栀子味的清凉,就像大兴安岭的冬,让人并不觉得冷,而是炎热中吸进一口清凉的风,在肺中荡着。

母亲转过身去,肩膀微微在抖动,我突然发觉,哦!那时的我真的太聪明了,居然总觉得母亲是不需要关心的,她是可以任由我撒气的。然而,母亲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啊,如何经得起如此激烈的反抗?

白驹过隙,转眼我已上初中了。最近,我留在学校写作业,母亲发短信催我下楼,我却听老师说有吃的而迟迟不肯下去。

待吃完了,已过了20分钟许,我冲下楼,看到了在楼下等待已久的母亲,她沉默着看向我,一言也不发。

我坐上车去,盯着那令我感动至深的背影,惴惴不安,害怕这暴风雨前的湿闷。

母亲终于开口了,却都是温柔的:“都这么晚了,我们都在等你吃饭呢。”

我因为贪吃,全然不顾母亲饥饿的胃。我的泪刹那就同断线的珍珠般滚落,被吹散在风中,原来,击垮人心的,从来就不是什么伤痛化作的枪林弹雨,而是在长途跋涉中突然伸出的一只手,对你说:“回家吧!”

我抱住那令我落泪,却已日渐苍老的脊背,却抱不住那钝刀子般的时间,它已经在这背影上刻下了抹不去沟壑。

母亲的背影作文 篇5

——题记

我忘记带练习册,妈妈总是责怪几句,但总是会送来的。今天也是如此。隔着学校的大门,她把练习册递给我。她望着我,笑着,絮絮叨叨地叮嘱我:天冷了,别生病了。我呆呆地盯着她,一声不吭。

她似乎意识到我要上课了,于是不再多说,“你,回去吧。”她说,一边用自己温暖的大手抚摸着我冰凉的脸。“去,回去吧。”她自己是这么说的,却也不放手。

她退后几步,转过身,向前走着,我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凛冽的寒风,似乎想要夺走人身体里最后的温暖。妈妈的头顶上露出了一小片白发,那是岁月逝过的影子。她淡灰色的大衣在一片渺茫的大街上,渐渐的模糊了……我想起那年夏天,我偷偷翻开了妈妈的相册——妈妈以前多么漂亮啊!我只有擦干泪,控制着自己不哭出来。

而这个背影,又让我回到了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天。酷热的七月天,我去上声乐课,年幼而任性的我,坐在地上,闹着:“我再也走不动啦!”妈妈回过头无奈却又温柔地望着我。那一天,是我记忆中瘦小的妈妈第一次背我。到了,妈妈放下我,走了,只留下一个背影。她的棕色发中夹着几根白丝,低着头,沉默着,缓缓地走着,还不时回头来看我;而我,望着她的背影渐渐消失。

这样小小的分别总会有的,只是在一次一次的分别中,时光逝去,我的个子高了,妈妈的头发白了……

时光逝去,回首往事,每当我生病时,第一个拥我入怀的人,总是妈妈;每当我晚归时,第一个四处找我的人,总是妈妈;每当我跌倒时,第一个为我涂药的人,总是妈妈。我的随口一提,在母亲心中,便是一个诺言;我的一份快乐,在母亲心中,便是整个春天。我望着母亲的背影,心想,母亲啊,不是您,谁是我心灵停靠的港湾?

母亲的背影的散文 篇6

记得小时候生产队经常开会,玩够了,就去寻找妈妈,我进会场,把会场一环视,看看背影,就寻找到了妈妈。

妈妈的背影在我的心中是一把保护伞,一座房子,冬天的温暖,夏日的凉风,伴随着我一天天的成长,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妈妈也是什么都能做的人,担水,打柴,的确是啥苦都吃了,现在我们养一个孩子,觉得这样不顺心,那样不顺心,两个人为一个孩子,忙忙碌碌,除过吃饭,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孩子的身上,这还不算爷爷奶奶的心血投入,想想过去,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要比现在大的多,那时候一个吃饭问题,是生活中最大的问题,那时候母亲为了支撑这个家,可以说把农村能吃的野菜都寻遍了,为了让我们能吃好,可以说把粗粮的做法,点子想尽了,现在到大酒店吃的什么环保菜,营养菜,山野菜,什么高档菜,我一点都稀憾,三十年前我就吃过,过去家里穷,吃的肉都是猪蹄,猪头,猪下水,三十年后这些成了最时髦的食品,对我来说一点也不稀奇,我的身体好,大概吃的都是没有污染的环保食品,和山野菜,我曾给妈妈说,妈妈,我们啥时候能不吃些东西,妈妈说:“咱家穷,不吃这吃啥,粮食不够只能吃山野菜”。时代发展到今天都以吃野菜猪下水为高雅,其实三十年前我就享受了如此的待遇。

过去人是穷点,人小没有什么忌讳,心情特开朗,一切都由妈管,吃喝拉撒睡,那儿用自己操心,可现在富了,仍然以山野菜为生,猪下水为主菜,有时候觉得好笑,那时候人穷吃这个,现在人富了,还是这个,足以证明三十年前我就步入到时代的现代化之中。

现在每年回家看望妈妈,妈妈的形象在儿子们的心中是不变,好象凝固了一样,说是回家看望妈妈,其实是给母亲增添麻烦,从电话到家,妈妈就开始准备,直到我们回家,可以说,一分钟都不停的做各种菜肴,可以说回家是看望妈妈,不如说是享几天清福,只要说啥好吃,妈妈就给做,上街给买,这时候我才看到母亲的头发全白发,白的如雪一样。妈妈的背影让我忽然有了几缕酸楚的泪水,妈妈怎么头发都白了呢?日子怎么过的这样快呢?掐指算五十多岁的人了,孙子都多大了,想想自己的过去,不就三四岁,妈妈不过三十,今日的我都三十多了,妈妈还能再年轻吗?

看着妈妈的背影,还是过去那个样子,头发一白,显得走路比过去稳了许多,速度没有过去快了,过去的我,是没有长翅膀的,象小鸟一样,当翅膀长成了,羽毛丰满了,就飞向了远方,当妈妈的命都苦,孩子小的时候,盼孩子长大,真正大了有飞走了,天天思念,头发不白不行呀。

现在出差几天不见娃心里想的瞒失眠,那种感受只有当父母的才能感受到,当父母的把我们从一尺五寸的拉扯大,那是何等的不容易,饥了饱了,吃着了,热着了,每时每刻都牵动着父母的心,真正到了儿子大了,父母的真情依旧,只是儿女不去想父母了,觉得挣脱了牵系的缰绳,没有人束缚了,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其实这时候确空荡了父母的心。父母在困难面前不流泪,打击面前能忍着痛苦,当儿女们一个个飞走了的时候,期盼能有一天过上宁静,没有打扰的日子,当鸟儿一个个飞走了,只剩下父母的时候,他们到是夜夜流泪,日日失眠,天天思念。觉得人活着没有什么意思,不就是为儿女活着吗?一窝鸟似的儿女,一天打打闹闹的,睡到父母身边踏实,睡的香。

妈妈最得意的时候,也就是孙子亲脸的时候,妈妈的笑意,象是春天的花一样,当我们要离开这个家的时候,妈妈就睡不着了,准备些这样,准备些那样,说这个是给孙子准备的,那个特产是媳妇爱吃了,还有我爱吃的,你说那一样不拿,妈妈可能就流泪,只能说拿上,但我们给妈妈拿的什么呢?就这个吃饭的嘴,千里之外给妈妈打个电话,也是草草的应付几句,就这父母高兴的地说,我儿打电话了,还是我儿孝顺。

母亲的背影 篇7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的名篇, 也是多年来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此文最早在1930年便入选赵景深主编的《初级中学混合国语教科书》第三册 (北新书局出版社) 。进入21世纪, 新课程改革以来, 它更是相继被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的语文教材收录, 可谓是大陆语文教材中的“常胜将军”。然而, 就是这样一篇经典文本, 多年来却一直被教师误读着, 教师的“从众”解读不仅遮蔽了文本的真实也遮蔽了师生情感的真实。从这篇课文的教学史, 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语文教育的“真相”。本文不仅试图呈现和正视这种“真相”, 更希望让这篇经典文本从被遮蔽的乱象中走出来, 回归本真, 真正成为被师生们接受的经典。

一、两个极端:文本解读的浅层面与过度解读

对这篇经典课文的“经典”解读, 教师耳熟能详, 课文以四次背影、四次流泪为脉络, 以细读买橘背影为重点, 让学生深入体会所谓纯粹而伟大的父子之情。的确, 从《背影》的显在意象和显性内容来看, 这篇散文似乎只传达了这些信息, 这些信息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一望而知。但, 这毕竟是一篇经典, 既然是经典, 肯定有其深刻之处、特别之处。那么《背影》的深刻和独特体现在哪里?教师们解释:情感深刻, 聚焦“背影”的写法很独特。这种解释看似合理, 其实无效。试问, 按照教师们从文本中解读出的表层信息, 《背影》的情感比其他同题材作品更深刻在哪里?再者, 不写外貌表情唯独刻画背影, 有其特别之处, 但教师不应点到即止, 更具价值的问题是, 作者刻画背影仅仅是父子相处的偶然所得所感, 还是潜藏着更深的隐意和情愫?

叶圣陶先生曾经对《背影》的主旨做过权威而“经典”的概括:“把父亲的背影作为叙事的主脑, 从其间传出父亲爱惜儿子的一段深情”, “父亲始终把作者看做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 而那时的儿子却“不能够体贴父亲疼爱儿子的心情”。[1]这种定位一直以来被普众教师视为典范, 大家没有质疑、超越它的勇气。“典范”为我们提供的现成话语遮蔽了我们的思维, 阻碍了教师探究文本的欲望。于是, 教师对《背影》的解读一直停留在这个显而易见的层面, 几乎没有变化和拓深, 至多有一些修正意见 (如不应只强调父亲一方的爱, 而应关注父疼子、子爱父的双向情感) , 也并未改变其根本主旨。渐渐地, 父亲的形象被定格:这是一个无微不至关心疼爱儿子的伟大父亲的形象;儿子的形象亦被定格:这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能深刻理解到能够深刻理解父爱的儿子形象。最终的结论是:这是一篇深刻、完美展现父子亲情的典范性的散文。应该说, 这个结论隐含着一个悖论:对文本解读的非经典化和对文本定位的经典化。解读文本的浅层面与这个文本被经典化的过程完全错位, 所以多数学生无法对所谓“经典”做出相应的反应, 其期待视野与文本解读的召唤结构也完全错位。

然而, 语文教学中还是有一点“创新”的诉求, 有些教师总希望能在经典解读、典范叙述的缝隙里有所发现和发掘, 于是, 所谓的“创新”就出现了。为了深化学生对父子亲情的认识, 为了深化学生对父亲伟大形象的认识, 有的教师可谓在文本的细节处、不起眼处下足了“细读”的功夫, 进而发现:儿子穿的是紫毛大衣, 而父亲呢, 是棉袍马褂———这说明父亲爱“我”;再者, 父亲为何为儿子买橘?因为“橘”之谐音为“吉”, 暗含吉祥之意———这说明父亲希望我一路平安。教学设计中类似这样对文本的过度解读不仅存在于《背影》的教学中, 也普遍地存在于其他文本的教学中。所谓过度解读, 就是没有立足文本 (包括文本语言、背景、语境等) 、不尊重文本“事实”的解读, 或者是对文本过深过细的分析。当然, 教师尽可以去抠字眼, 在文本的不起眼处去发掘亲情, 但这种“发现”对理解文本主旨又有多少意义呢?父亲对我的关爱已经显而易见, 再于细节处去反复力证毫无意义, 解读仍然是在浅表滑行;至于对“橘”的“另类”解读则更是对文本的随意曲解。至此, 我们会发现, 对文本的浅层面解读和过度解读这两个方面看似处于极端两面的现象其实正是同一种解读习惯的两种表现形式。正因为对文本解读停留在一个浅层面, 才会有抠字眼的需要, 才会有在文本细节处、不起眼处有所谓“发现”的企图;而过度解读一旦在教师的意识中合法化, 教师就会慢慢丧失对文本隐性层面探究的欲望和能力, 而将浅层面解读变成一种习惯。

二、“升华”情结:情感导向的完美主义

不论是浅层面解读抑或是过度解读, 其最终指向都是本课的情感目标:体会父子深情。当然, 必须说明, 这里的父子情是一种非常纯粹、圆满的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爱很纯粹, 儿子对父亲的情感也很纯粹, 偶尔的不理解、不耐烦只是至真至纯亲情主流中的小小插曲, 昙花一现, 一闪即过。教师有意无意地在给学生树立一对父子关系的典范, 引导学生向着这个标准看齐。于是, 对文本最大的遮蔽和误读就出现了。

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散文中要表达的情感并非那么简单纯粹, 而是极其复杂深刻的。并且, 他确实流露出来了。且不论散文中作者为什么有对父亲关爱的不领情, 而从不领情到领情又显得如此突然 (父亲曾因娶妾之事丢了职务, 债台高累, 这些行为自然会让朱自清有看法。他既深爱着父亲, 但又不认同父亲的一些思想和行为, 所以才会出现“不领情”的同时又为父亲流泪的矛盾表现) 。另外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也有一些一笔带过却暗含深意的叙述, 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为何作者这么久没见过父亲?) , 结尾又说“……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 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 (父亲如此疼爱儿子, 为何有此改变?既有隔膜或矛盾, 我们又该如何审视父子间的感情?) 这些文本中真正的缝隙和暗示, 却几乎被所有老师忽略了。事实上, 文本显性内容下的隐性情感, 也即散文的真正意脉正隐含在这些容易被忽略的表述里。朱自清与父亲两年多不相见是有原因的, 这是因为父亲做了一件让儿子无法接受的事:凭着与朱自清工作单位校长的私交直接领走了朱自清的工资。[2]此事在父亲看来是小事, 但在曾受过西方民主思想熏陶的儿子看来则是对自己人权的侵犯。朱自清一气之下带着妻小离家出走, 于他处定居。父亲则把儿子的出走看成是对自己的彻底否定和背叛, 伤心失望至极。这便是朱自清在散文中所说的触父亲之怒的“家庭琐屑”。在父子不相见的两年多里, 作者一直很自责。因此散文中他在回忆往事时对自我“聪明”的反讽表面看来是就事论事, 其实更是他内心潜藏的自责和忏悔情结的借题发挥。显然, 这对父子有代沟、有隔膜, 矛盾的激化源于二者思想思维上的差异。但他们毕竟是父子, 一旦矛盾带来的情感隔膜和负面情绪随着时间被冲淡, 真情就会显露。作者爱父亲却又不敢或不愿正面父亲, 只能满怀深情地注视着父亲的背影, 也只有对着父亲背影的时候, 他的感情才能得以迸发。这是一对并不默契、缺少沟通、羞于表达却深爱对方的父子。因此, 作者只能写出来, 《背影》是朱自清写给父亲的表白信、“忏悔录”、“陈情表”。应该承认, 这种有隔膜的爱 (钱理群、孙绍振先生在解读《背影》时都曾提到父子间这种“有隔膜的爱”) [3], 更加真实也更为感人。由此, 我们似乎应该重新定位这篇散文的主旨:作者通过描写对父亲背影的无法忘怀, 表达自己对父爱的感念, 对父亲行为的谅解, 对自己行为的忏悔。作者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纠结的、矛盾的。这才是这篇散文的真实情感———一个虽不圆满但却真实完整的亲情世界, 同时也是现实中很多亲子关系的真实写照。正基于此, 《背影》才无愧于是经典之作。

然而, 我们的教师似乎并不愿意去接受这个“事实”。关于朱自清和父亲关系的背景资料早就被个别专家或教师挖掘出来[4], 却并未引起多少人注意。更无奈的是, 笔者曾经建议我系实习生试教本课时, 联系朱自清父子隔膜的背景来引导学生体会父子亲情和作者情感, 却遭到所在班级语文老师的强烈反对, 反对的理由是“这样讲必然有损朱自清父亲的形象及亲情的美好”, 这种情感教育的“完美主义”让我深感无助。大概是受了早期语文教育道德化倾向的“遗传基因”影响, 教师不约而同都喜欢将课文的情感进行所谓的“纯化”、“美化”、“深化”、“升华”处理。从《背影》的教学来看, 教师美化、升华父子情感的意图非常明显。例子不胜枚举, 笔者曾看到不少教师在教授《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喜欢这样定位此课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生活的情感。这种“以小见大”的情感目标提炼方式在当下的教学设计中随处可见。老舍先生曾在济南生活和任教多年, 正像我们所有人都有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对某个城市产生特殊感情一样, 这只是“我”和这个城市之间的情感关系, 无关国家也无关“我”是否热爱生活, 这样的“提炼”和“升华”既不合时宜也不合“情”宜。这种情感导向会遮蔽文本的真实情感和价值, 将学生引向一种习惯性的虚假阅读和虚假感受, 贻害无穷。

三、文本“去蔽”, 重读《背影》:一种全新的理解和设计

剥去文本解读强加给文本的层层遮蔽, 笔者希望引导学生对《背影》作一种全新的解读, 将《背影》背后的亲情世界真实、完整地展现出来。

教学设想:《背影》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的专题是“爱”, 而《背影》正是一篇饱含父子亲情之爱的经典散文。鉴于一直以来《背影》教学中对亲情的浅层解读和误读, 本设计以父子关系为线索, 重新聚焦和解读“背影”, 向学生完整呈现《背影》背后真实而感人的亲情世界, 从而让学生认识、理解、接受“有隔膜的爱”。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 学会捕捉文本重要信息, 发现文本缝隙, 进而理出文本意脉。

(2) 体会文中的父子亲情和作者复杂的感情, 进而理解、接受“有隔膜的爱”。

(3) 领悟作者聚焦“背影”进行写作的缘由、隐意和作用。

(4) 体会散文语言风格与散文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重点:目标 (1) , (2) 。

教学难点:目标 (3) , (4) 。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问答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黑板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 带情导引

父亲读《背影》:1928年秋日的一天, 在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 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 忙奔上二楼父亲卧室, 送给父亲朱鸿钧先睹为快。此时的父亲已行动不便, 就挪到窗前, 倚靠在小椅上, 戴上了老花镜, 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朱自清的文章《背影》。诵读时, 父亲的两眼老泪纵横, 手不住地颤抖, 但读完后, 昏黄的眼珠却放射出光彩。

2.初读文本, 感知父爱

(1)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浦口送别)

(2) 作者想表达什么? (我对父爱的感念)

(3) 文章通过什么来表达我对父爱的感念? (我对父亲背影的无法忘怀。提醒:文眼和线索)

(4) 父爱表现在哪里? (送我, 买橘等) 说说你的感受 (是否感动, 说真话) 。

补充材料:父亲和小时候的朱自清

朱家是书香门第, 朱自清是家中长子, 父亲朱鸿钧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希望他将来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所以从小就对朱自清既格外宝贝, 又严加培养, 一方面尽力保证小朱自清的生活无忧, 同时对他的学习督教甚严。朱自清小时候, 科举初废, 新学刚兴, 父亲对新式学校的教学方法和读书效果很是怀疑, 便把他送到秀才或举人那里学习古文和诗词。放学回来, 父亲总要过目小朱自清的作文, 经常是在晚饭时分, 小朱自清搬个小板凳坐在父亲身旁, 父亲一边喝着老酒, 一边摇头晃脑低吟着儿子的作文。看到先生给予好评, 就点头称好, 欣然喝酒, 顺手奖给儿子几粒花生米或一块豆腐干;看到文章所评不好、字句被删改太多, 父亲就毫不留情地训斥儿子, 即使小朱自清泪眼汪汪也不放过, 甚至一把火把他的作业烧掉。在父亲的严格督促下, 小朱自清在古诗文和经史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对他以后成为一代散文大家影响巨大。

对于小朱自清, 父亲朱鸿钧既有严厉的一面又有慈爱的一面。朱自清在散文《冬天》里回忆童年和父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冬天的夜晚特别的冷, 父亲便起了炉子, 煮上白水豆腐。但‘洋炉子’太高, 父亲得常常站起来, 微微地仰着脸, 觑着眼睛, 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 夹起豆腐, 一一地放进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都喜欢这白水豆腐, 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 等着那热气, 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1) 作者把父爱聚焦在“背影”里, 到底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让作者在许多年后依然清晰记得并为之流泪?

细读买橘背影 (自读完成) 。“背影”的背后, 是什么?“背影”意味着什么?

预设:背影的背后, 是儿子一双感念的泪眼, 这双眼睛在随着父亲蹒跚移动…… (请体会作者看着父亲背影时的心情、感受。) 背影意味着暂时或者长久的离开, 所以伤感;背影不是表情, 却能传递出一个人的沧桑和老态, 所以感伤。看着父亲又不愿正面父亲, 作者的情感得以迸发。

(2) 教师小结:父母对子女的爱就散落在每一个细碎的日子里, 每一句简单的话语里, 每一个不起眼的动作里, 相信每个人记忆中都有关于父母的一些特写镜头, 像电影画面一样定格在我们脑海中, 以后会不断在我们脑中重放, 甚至可以将它保存一生, 这些镜头里饱含的深情、深意, 也许未必能打动他人, 却让我们在感动和体悟中走向成熟。

(3) 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作品, 有没有这种刻画得好的细节。

举例: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慈母情深》里的一个镜头。

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

这是一份珍贵的记忆, 是我们人生得以充实的色彩, 也是我们精神里的一份财富。

两个经典片段的共同点 (师生共同讨论并总结) :

都是没有语言参与的特写镜头、慢镜头, 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都成功刻画了父 (母) 亲的一个细节, 让读者印象深刻。

身影的背后, 都是一个儿子的一双注视的眼睛, 两双眼睛都饱含着爱、感恩、感动、伤感、愧疚、自责……这个身影、这个镜头令他们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3.再读文本, 感受深情

(1) 再次读课文, 站在作者的立场和角度, 体会作者的情感 (尤其是望父买橘时的心情以及看到父亲来信时的心情、写散文时的心情) , 并试着用一些词语来表达。

预设:感动, 感伤, 愧疚, 自责……

(2) 依据在哪里, 在课文中找。

预设:四次流泪, “聪明”的反讽。

第二课时:

4.走出文本, 体会反思

(1) 故事导入:有个父亲, 很爱儿子并对之给予厚望, 可是父亲做错了一件事…… (引入朱自清父亲在徐州因娶妾之事丢去官职, 债台高累的背景资料。)

(2) 谈谈你的感受, 如果你是“儿子”, 会有什么想法, 会谅解父亲吗?

(3) 继续讲故事, 这个父亲又做错了一件事…… (引入朱自清父亲因经济紧张而代领朱自清工资的背景资料。)

(4) 谈谈你的感受, 如果你是“儿子”, 会有什么想法, 会原谅父亲吗?

(5) 解释:故事中的这个父亲叫朱鸿钧, 儿子叫朱自清。结局:父子相互谅解, 冰释前嫌。

5.回到文本, 理解感悟

(1) 再次读全文, 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心情, 并试着用一些词语表达。

预设:内疚、感恩、矛盾、悲伤、忏悔……可谓五味俱全。

(2) 讨论并回答课后练习四的第2小题。

6.体味情感, 品位语言

(1) 请学生尝试总结本文语言风格。

(2) 教师总结:这篇散文的语言朴素到没有任何修饰, 就像我们那平淡的日子。这种朴素、平淡的风格不仅体现在文中的叙事语言, 更典型地体现在父亲简短的话语中。此风格非常适合表现这对不善沟通表达的父子间的爱:用最平淡的文字书写最真挚的感情。

(3) 《背影》与《春》的语言风格截然不同。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7.总结, 感悟, 提升

(1) 回应开头。1928年秋日的一天, 在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 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 忙奔上二楼父亲卧室, 送给父亲朱鸿钧先睹为快。此时的父亲朱鸿钧已行动不便, 就挪到窗前, 依靠在小椅上, 戴上了老花眼镜, 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朱自清的文章《背影》。诵读时, 父亲朱鸿钧的两眼老泪纵横, 手不住地颤抖, 但读完后, 昏黄的眼珠却放射出光彩。他明白儿子读懂了自己过去对儿子的关心, 也明白自己错怪了儿子, 他谅解了儿子。从此, 朱自清父子矛盾得以缓解并消逝。父亲朱鸿钧是在看到《背影》以后去世的, 但他是带着满足的微笑去世的。

(2) 学生自由总结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3) 教师总结。作者选择“背影”这个写作角度, 恐怕主要不是技巧上的考虑, 而是父子间虽有深情却并不默契、虽想表白却又不善表达或羞于表达的情之所至的必然结果。看似偶然的一次送别、一个背影, 其实是父子间有隔膜的爱的必然表达和表现形式。这种写作视角在客观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人无完人, 也许父母有很多缺点, 有不能让我们满意的地方, 也许父母曾经让我们失望, 让我们烦恼。但我们要明白, 他们爱我们。也许你觉得你和父母有很多矛盾, 甚至不可调和, 但请相信:有隔膜的爱是普遍性的规律, 爱可以化解而且最终会化解一切误会和矛盾。

陈思和教授在探讨如何细读文学作品时曾指出:“我们过去对文学名著的很多解释都是从教条出发的, 我们不相信文本背后还有一个更加完整的世界, 我们只相信显文本提供的东西。”[5]笔者希望能在新的教学设计中将文本背后那个“更加完整的世界”呈现出来, 不是从教条出发, 不是从功利出发, 而是从文本出发, 从语言出发, 将文本的真实和秘妙呈现给学生, 让他们认识经典、正面经典、接受经典, 进而批判经典, 在经典的学习中实现精神和思想的真正升华, 回归本真。

摘要:语文教学要回归本真, 必须由教师自己去完成一个从“遮蔽”到“去蔽”、由解构到重构的过程。《背影》的教学史很典型地反映出语文教学被遮蔽的历史及误区:文本解读的浅层面和过度解读、情感教育的“美化”、“升华”情结等。教师应以一种全新的、真实的解读为《背影》“去蔽”, 还它以“经典”的真面目。引导学生捕捉文本重要信息, 发现文本缝隙, 进而理出文本意脉, 关注《背影》背后那个虽不完美但却真实完整的亲情世界, 体会并接受父子间那种“有隔膜的爱”, 结合自我和生活重新理解、解读亲情。

关键词:《背影》,语文教学,遮蔽,去蔽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文章例话——叶圣陶的二十七堂作文课[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5-6.

[2]张树军.《背影》背后的故事[J].语文知识, 2006 (7) :34.

[3]钱理群, 孙绍振, 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0:199-215.

[4]董水龙.只说不懂的, 不教已懂的——《背影》教学案例[J].语文学习, 2006 (6) :29-30.

一个“帝国”的背影 篇8

上午9:00,以德隆前掌门人唐万新为首的7名被告人在法警的押送下进入一号大法庭,对德隆主案的审理正式开始。

和唐万新同为被告的,有德隆的三家核心企业:上海友联管理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友联),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隆国际),新疆德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德隆),还有6名前德隆高管——杨利、李强、王恩奎、董公元、洪强、张龙。

今年42岁的被告人唐万新拥有三项头衔:新疆德隆总裁,德隆国际董事、总裁,上海友联总裁。

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单位上海友联及被告人唐万新、杨利、李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从2001年6月5日到2004年8月31日,变相吸收公共存款450.02亿余元,至今未兑付172.18亿余元);被告单位新疆德隆、德隆国际及被告人唐万新、王恩奎、董公元、洪强、张龙涉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从1997年3月至2004年4月14日,被告单位和被告人通过操纵证券交易价格,非法获利98.61亿余元);被告人杨利还涉嫌挪用资金3万美元。

据了解,该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金融证券案,涉及20多个省市区的2500多家机构和32000多人。

在公诉人宣读长达12页的起诉书的过程中,唐万新等7名被告人表情平静。但毋庸置疑的是,“德隆帝国”从此崩溃,从1992年以来在中国金融证券市场上异军突起并盛极一时的“德隆神话”就此破灭。

从个体户到掌门人

作为德隆的发起人和“精神领袖”、战略设计者的唐万新,1964年4月3日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一个支边干部家庭。1983年,他从华东石油学院退学后考入新疆石油学院,1985年辍学经商,先后从事电脑、彩扩、服装、饲料添加剂、出国咨询等行业,7年的经商生涯,有起有落,但都未成“正果”,基本上处于“小打小闹”的个体户状态。他真正的事业起点,是1992年5月的西安之行。

那一年,唐万新在西安法人股交易市场以低价收购了精密合金、西安民生等10余家公司的法人股,转卖至新疆、深圳等地,不到一年即赚得“第一桶金”,积累下数千万元财富。同年,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乌鲁木齐德隆房地产公司相继成立,唐氏德隆初见端倪。

1993年5月,新疆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筹建,德隆参股,并于1994年承包了该公司在武汉证券交易中心的席位,开始涉足金融业,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以该公司的名义先后在北京、武汉等地融资3亿余元,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操作平台。

1996年年底,德隆骤然面临危机,资产总值3亿余元,负债却高达4亿余元。为渡过危机,唐万新不仅没有收缩,反而选择了扩张,他决定通过掌握更大的金融机构来控制更多的金融资产,于是通过其全面控股的新疆屯河集团,收购了金新信托30%的股份,随后以金新信托名义迅速融资近3.6亿元,使德隆安然脱险。

但这只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数字游戏,为了应付资不抵债的隐患和年增长过亿元的亏损,唐万新盯上了股市。而1996年至1997年的中国股市,正是人人眼热的“大牛市”,其间巨大的利润空间使他决定在股市坐庄,通过左右股价来获得巨额利润。

从1997年5月开始,唐万新率领德隆干将以各种手法全面控制湘火炬、新疆屯河、合金投资这3个股票,通过内部交易、市场操纵等方式,绝对控盘并持续推高股价,使得这3个股票的股价在1997年到2003年始终坚挺不倒,高峰时期的总市值竟达到了200多亿元。由此,德隆赢得了“股市第一庄”之名,“德隆神话”诞生了。

然而,这种神话只能意味着德隆今后的灾难,因为要维持居高不下的股价和各种开销,德隆的年成本已经高达数亿元乃至10亿元。但唐万新不这么想,这时的他有了更大的计划:1999年,他将总部从新疆迁至上海,并成立了德隆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次年8月,他将德隆体系进行整合,形成了产业以上述3个股票为核心,金融以金新信托为主、新疆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为辅的格局,陆续控制了数家金融机构,炒作多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成为引领证券市场的风向标。

随着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首个“监管年”的到来,唐万新及其“德隆帝国”接近了地震的边缘:2001年金新信托发生挤兑风波三四起,到年底需要兑付的资金缺口高达41亿元。就在当年4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在《新财富》杂志上发表《德隆模式——类家族敛财模式》一文,详尽分析了德隆系的结构及其运作模式的脆弱性,并预言投资德隆的股票者最后会“血本无归”。

这无疑点中了唐万新及其德隆体系的“死穴”,但唐万新的坚定“信念”和涛涛辩才最终说服了董事会,他坚持以不断秘密控制新金融机构来保证资金链不断,试图像1996年那样救德隆于水火之中。

2001年6月,作为取代金新信托的融资机构上海友联正式成立,唐万新亲任总裁。成为新的融资平台后,上海友联具体负责德隆对金融机构的收购、整合旗下金融机构的委托理财业务,通过控制金融机构,挪用其资金,维系德隆“捧高”的股票。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上海友联将全国近1.9万家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作为重点客户,按地域分配给7家证券金融机构负责。唐为德隆下达的2003年的融资计划达250亿元,并要求包括董事会在内的所有人到一线融资。这样,德隆的分崩离析在2004年年初便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2004年1月,在德隆高层在海南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再也撑不住了的唐万新提出了股价“软着陆”的方案,即到当年6月把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这3个股票的价格先降三分之一,到年底再降一半,亏损约120亿元。他自己还做好了自己“18年全部白干”的准备。

然而,此时的形势已不是唐万新和德隆所能控制了,这3个股票持续下跌,接着掀起了疯狂抛售大潮,十几个交易日中,近200亿元市值灰飞烟灭,德隆资金链四分五裂。

2004年5月28日,焦头烂额的唐万新出走海外。7月18日,重新回到北京。8月3日,被北京市公安局监视居住。12月10日,唐万新被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此后,从2005年6月开始,德隆体系中的数家企业——德恒证券公司、南京大江国投、南京国投、南京国信、中富证券公司、伊斯兰信托、金新信托及其相关高管先后走上了被告席,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2005年12月13日,武汉市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送达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唐万新及德隆主案面临着法律的裁决。

唐万新及德隆涉嫌两宗罪

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武汉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称:1997年,新疆德隆通过新疆屯河等企业控股金新信托后,即组织金新信托采取承诺保底和固定收益率的方式对不特定社会公众开展委托理财业务。2000年年底,金新信托的委托理财业务开始出现兑付危机。为应付兑付危机,德隆国际在唐万新等人的决策下,决定收购新的金融机构,加大委托理财业务量,并决定在德隆国际金融管理部的基础上成立上海友联,由上海友联对其所属金融机构实行统一管理。

2001年6月5日,上海友联注册成立后,组织金新信托以开展委托理财的方式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同时,为扩大委托理财业务,上海友联、德隆国际先后重组、收购并控股了德恒证券、恒信证券、中富证券、大江国投、伊斯兰信托等金融机构,指挥这些金融机构继续扩大委托理财业务规模,向社会公众变相吸收存款。唐万新先后指派被告人李强担任上海友联副总裁,负责下达下属各金融机构的年度吸收存款计划;指派被告人杨利负责对各金融机构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后部分资金的管理使用。

从2001年6月5日起至2004年8月31日,上海友联组织金新信托、德恒证券、恒信证券、中富证券、大江国投、伊斯兰信托等公司,采取承诺保底和以22%至1.98%不等的固定收益率与不特定社会公众签订委托投资协议及补充协议35890份,变相吸收公众存款450.02亿余元,至今未兑付172.18亿余元。

起诉书指出,上海友联成立后,唐万新对上海友联执委会的决策起决定性作用。2002年1月,唐万新又亲自担任总裁,是被告单位上海友联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决策者和指挥者。

涉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

武汉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称:1997年3月,唐万新组织被告人洪强及唐万川等人,利用金新信托上海宁武路营业部作为操作平台,集中买卖新疆屯河股票。同年5月,唐万新又在北京达园饭店主持召开新疆德隆董事局会议,确定了集中持有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股票的操作方案,并继续组织被告人洪强及唐万川等人,集中买卖已被他们收购的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这3个股票。

1998年8月,唐万新又在上海主持召开新疆德隆董事局扩大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集中持股”的方案,并将操作上述3个股票的地点移至上海证券大厦16楼。

2000年1月,唐万新等人注册成立了德隆国际,通过控股新疆德隆,采取向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三家上市公司委派高管人员,继续对三家上市公司实施控制和管理。同年3月,德隆国际委派被告人洪强等人到德恒证券担任高管,被告人董公元担任金新信托投资部经理。6月,操作上述3个股票的平台由金新信托扩大到德恒证券。

2003年10月以后,金新信托投资部与中企东方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企东方”)的证券投资研究部合并,德隆国际安排中企东方统一负责操作上述3个股票。唐万川任中企东方证券投资部经理,负责总操盘;董公元任副经理,协助唐万川管理中企东方证券投资部买卖这3个股票;王恩奎协助唐万川管理统计人员,负责对这3个股票买卖数据的统计。

正是利用这种方式,在1997年3月以后的7年中,新疆德隆、德隆国际先后以金新信托、德恒证券、中企东方为操作平台,利用自有资金和部分委托理财资金,使用24705个股东账号,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采取连续买卖、自买自卖等手法,长期大量买卖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造成这三个股票的价格异常波动,至2004年4月14日,共非法获利98.61亿元。期间,这3个股票的最高持仓比列全部高达91.5%以上,持股优势明显;自买自卖量占总交易量的最高比例全部在99.83%以上;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的复权股价最高涨幅分别为984.02%、1941.21%、1736.16%,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秩序。

起诉书认定,唐万新作为新疆德隆、德隆国际的总负责人,组织召开系列会议,在会上提出集中持股理念,确定进行操纵的这三个股票,对操作的总体运作模式作出决策,下达操作指令,因此,唐万新是上述犯罪行为的决策者和指挥者,其行为分别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6条、182条,应当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追究刑事责任。上海友联、杨利、李强应当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新疆德隆、德隆国际、王恩奎、董公元、洪强、张龙(操盘手)应当以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追究刑事责任。杨利还应当以挪用资金罪(曾挪用3万美元供其女友留学)追究刑事责任。

德隆主案庭审实录

德隆主案,作为建国以来最大的金融证券案,公开审理工作相当庞大,案卷有800余本,涉及证人有300余名。为节省正式庭审时间,从2006年1月6日至9日,进行了每日6个小时的庭前交换证据工作。据有关人士透露,参与庭前交换证据的法官有3名,律师则多达20名。

1月19日,庭审时刻终于到来。虽然阴雨连绵,天气酷冷,但众多媒体记者仍然蜂拥而至,早早地等待在座落在武汉常青路上的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门外。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庭审没有允许任何一家新闻单位进入庭审现场,甚至于通往法庭的走道,也为防止记者的远距离偷拍照片而进行了相关处理。法院明显加强的警戒,入口处均有两名保安人士值勤,进入院内的车辆均需检查相关证件,大门前的常青路上还有交警维持秩序。即使是获得旁听证的人员,也要经过安保人员核对身份证姓名后方可进庭旁听。这使得整个庭审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经上级机关依法指定,此案由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19日的庭审主要是举证。

上午9:00,以高勇审判长为首的3位合议庭成员端坐于审判席。有5名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另外,以“沪上名嘴”陶武平为首的被告德隆旗下三家单位的诉讼代表人、辩护人以及7名被告的辩护人共17人也参与了诉讼。

开庭后,公诉人用了40分钟左右的时间宣读了长达12页的起诉书,为方便旁听者,法庭还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的同时,将起诉书影像通过电子幻灯片进行放映。

9:40左右,起诉书宣读完毕,审理进入调查阶段。

记者注意到,被告席上的唐万新没有了八字胡,戴着黑色宽边眼镜,身形略有消瘦,但神情平静,思路清晰。

对唐万新的提问一直持续了1个多小时,将近11:00时,法庭宣布休庭半小时。

11:30重新开庭之后,对唐万新的提问又进行了将近10分钟。随即,唐被暂时带离法庭。上海友联的诉讼代表人王世渝、原友联执委李强、德隆国际资产管理二部总经理杨利依次接受调查。

中午12:30左右,庭审结束。休庭1小时后于下午1:30继续进行。新疆德隆、德隆国际、王恩奎、董公元、洪强、张龙等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和被告人依次接受了调查。

至下午6:20,审判长宣布首日庭审结束。

在20日上午开始的法庭辩论阶段,辩论的焦点是适用法律的问题和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辩护律师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指控作了无罪辩护,对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的指控作了轻罪辩护。所有的被告对事实都予以认可。

10:15,辩护律师开始就3家被告法人单位的罪名是否成立展开第一论辩护。德隆国际和新疆德隆被控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上海友联被控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但律师认为,这三家单位的罪名均不成立。德隆国际的辩护人武汉律师柳平、张剑认为,控方指证的德隆国际操纵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的一些数据事实不清,不足以支持所控罪名。新疆德隆的辩护人认为新疆德隆的作为未构成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

由于双方观点阐述都较为充分,对3家法人单位的一轮辩护就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至11:45,上午的庭审结束。

下午1:15,法庭继续开庭,开始对唐万新的罪名进行辩论。

此后的1个半小时里,律师为李强、杨利等被告人依次辩护。其中,对李强、洪强、张龙等人做了有罪辩护,对杨利否认了挪用资金罪,对王恩奎、董公元做了无罪辩护。

又经过半个小时休庭之后,公诉人开始答辩。公诉人再次强调,只要委托理财许诺有固定收益、保底,就应当属于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下午5:10,辩论进入最后阶段,控辩双方在短短的45分钟时间里,又进行了两轮辩论,从不同角度对己方观点做了补充。由于辩护律师团为多位被告做了无罪辩护,公诉代表人提出,做无罪辩护后,唐万新等人的自首情节在量刑时应不再予以考虑。对此,辩护律师与公诉人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律师认为,做无罪辩护是律师的独立辩护观点,不应对当事人产生权益的损害。

综观两天的庭审,焦点集中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否成立上。由于委托理财究竟属于刑事范畴还是民事范畴,法律界一直存在争议,辩方由此着手,努力洗脱唐万新及德隆的此项罪名。

19日的庭审一开始,唐万新即表示,愿意服从法庭判决。“起诉书所指控的两项罪名的基本事实和我在德隆所起的作用都属实,我愿意服从法庭判决。”

即使到了法庭辩论阶段,唐万新在为自己辩护时态度也比较低调,他表示“只为自己做几个对情节的辩护”。称其集中持股是一个组合投资的方法,明显不同于庄家,并强调德隆的产业整合是成功的,而且德隆从来没有把收益放到自己的腰包里,全部给了客户。友联后期已经变成了危机处理机构,做委托理财是为了拯救金新信托,这样做的结果是延缓了危机,是“以毒解毒”。对于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的最后崩盘,唐表示“我个人非常痛惜”,并把责任归咎于投资者的挤兑,并感叹“如果不是挤兑,不至于此”……

他还特别强调,自己从海外归国,应当算作自首归案。

陶武平律师在1小时零5分的陈词中,对唐万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做了无罪辩护,对其操纵股价的罪名做了罪轻辩护。陶武平说,指控唐万新犯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按照“法无明文不为罪”的原则,违规委托理财应当属于民事范畴。

20日下午在庭审结束前,唐万新等7名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都表示“认罪服法”。下午5:40左右,原计划3天的庭审提前休庭。法庭宣布将择日宣判此案。

此后,身着武汉市第二看守所囚衣的唐万新,面带微笑,向上海友联、德隆国际、新疆德隆的诉讼代表,向其他被告人,招了招手。记者突然想起,就在12年前,正是武汉证券交易中心,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唐万新以后的辉煌。12年后的今天,唐万新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据法律专家分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期不高于10年,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刑期不高于5年。如果唐万新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名成立,将可能是10年左右的刑期,如果仅是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名成立,就只能是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加上一个投案自首的情节,最低可能只判3年。

这是唐万新预测中的结局。但人们在追问,德隆非法吸收的至今未兑付的172.18亿余元资金,背后数量巨大的受害人,他们如何追讨自己的损失?在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的崩盘中遭受损失的投资者,如何索取赔偿?人们更在思索,为何对德隆的监管姗姗来迟,直至“黑洞”形成?

上一篇: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下一篇:小学生寒假:校园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