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听课笔记

2024-10-12

背影听课笔记(共11篇)

背影听课笔记 篇1

听课笔记

(六)一、听课时间:2006.4.4

二、授课教师:谢巧靖

三、授课学校:南宁沛鸿民族中学

四、授课年级:

五、授课题目:《背影》(第一课时)

六、授课过程:

(一)导入(从我们身边的父母对我们的爱谈起,引入朱自清与他父亲之间的感情)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父母对自己爱的表现的事例。

(二)检查预习情况,授生字

1、使用多媒体显示出课文的生字,要求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差使 交卸 奔丧 狼藉 赋闲 簌簌 妥帖 颓唐 琐屑

蹒跚 踌躇 惦记 举箸提笔

2、请学生逐行读,每一个词语读两遍

3、出示生字的拼音,请全班齐读

4、请学生根据相应的意思说出对应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保留自己的第一印象。(2)出你觉得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哪些地方写得不够好?(3)有必要,可以做批注。

2、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感受,老师评点。

3、老师总结

(四)深读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1、本文写的是父爱,为什么却用“背影”做题目?

2、文中一共写了父亲的几次背影?其中最感人的背影是哪一次?(4次/买橘子)

3、学生回答浏览课文时的注意的问题,并且在课文中找答案。

4、请学生说说每一次背影的作用。

5、请学生说说课文中的背影哪一个最着力刻画、写得最细致、最感人。

(五)研讨作者最着力刻画

1、听朗读磁带。要求:找出这一段里描写背影的具体语句,并且说明是哪一方面的刻画。

2、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

3、学生相互分享交流

4、老师总结写法(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体态特点)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分析段落中的动作来刻画父亲的背影,来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分析朴素的语句为何能表达动人的情感?

7、全体同学朗读课文感受其中的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8、分析描写作者自己对父亲的感觉,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分析作者流泪的细节,分析作者对父亲情感的变化。

9、通过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来关注爱的涵义。

(六)课堂小结,主体升华

八、授课评价:

1、老师的教态自然大方,课堂组织比较的严谨,课上得很流畅。

2、老师很善于引导学生。开课导语,老师就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开始引发到课文内容上,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同时,同学在讲她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其他同学的倾听,可以很好地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3、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的学习任务明确。学生可以说,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师生的配合默契。

一、听课时间:2006年3月30日

二、教课教师:谢巧靖

三、授课学校:南宁沛鸿民族中学

四、授课年级:八年级

五、授课题目:

7、《背影》(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师生问答形式,指出上节课主要是了解课文中父亲对作者的父爱,从而导出这节课 的内容是让同学们关注一下享受这种父爱的作者。

(二)、细细感悟课文中的父爱。

1、老师请同学们看课文在文中找出什么地方作者是写自己的?作者又是怎样看待父亲的爱?

学生回答,老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予以一定的引导,总结。

2、老师提出“作者对父爱的感受是经历一个过程的”,请学生讨论总结。(并根据同学回答板书)

刚开始:不解 认为父亲是迂腐、罗嗦的↓

后来: 顿悟 感受到博大、深沉的父爱

最后: 感(思)念

3、对课文中儿子对父爱的感受过程总结。

(1)、老师提问学生,《背影》是什么时候创作的?

老师根据同学们回答总结:作者在28岁才回写20岁时,做为儿子对去世的父亲的回忆。这个时候,作者也不觉得自己的父亲迂腐的、罗嗦的、言行守旧的、多余的人了。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能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才能不去计较父母用什么方式去表达他们的爱。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一个普通孩子对爱的顿悟过程,不仅能感受到爱,还要回感恩。(2)、总结:如果一个人感受不到爱,他的良知是苍白的;如果一个人只会索取爱、享受爱,他的情感是自私的,所以我们要懂得感受爱,也要会回报爱。

(三)、联系同学日常生活谈谈生活中,自己感受到爱的故事(包括:别人对你的情和你对别人的感受。)

同学们各自谈论了自己的感受。说明同学们都是一个会感受爱和回报爱的人。

八、教学评析:

1、通过导入教学法,让学生有一个对父母关爱自己的各种行为来认识父母的爱。

2、谢老师的教态自然大方,亲切,精神状态比较好,衣着打扮端庄亮丽。

3、普通话表达正确流利,对课文比较熟悉,有简明的板书,书写工整。

4、运用到了启发式的教学法,通过提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

5、运用到了教具,为加深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熟悉,通过注音,字词的意思认识字词,就算是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谢老师都能够给学生更正读错的字读音。听录音,了解课文,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感人的句子。

6、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了比较民主的学习,谢老师讲得比较少,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谢老师起到了牵引的作用,不断引导学生认清课文的内容。每一个问题环节联贯得比较紧密。学生的个体阅读感受得到了很好体现。例如学生对儿子对父亲的感情的变化的认识。这些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7、谢老师一点不足之处在于没有什么肢体方面的语言。

8、谢老师对重点的句子都是通过学生的感受加上老师的引导而完成的。谢老师很注重重点的把握。

9、在最后,通过学生了解爱的社会,爱的故事,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爱,父母的爱,开始是学生对身边的同学互相说,然后是学生对全班同学讲,让学生认识爱。这个方式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把德育放入到语文教学当中。

八、教学评析:

1、沟通情感导入法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沟通情感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入对课文的学习。

2、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教师在讲授课文时,注意对课文生字词的积累。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巩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

3、重点突出,目的明确,点拨到位

在讲解课文时主要抓住文中4次描写“背影”的地方,有的放矢,选出描写最精彩的部分,指导学生进行探讨学习。

4、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互动热烈

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有较强的教学驾驭能力,应对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

(2)教会学生边读边做标记、记录,加深理解。(3)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边读边思考,找重点句等。

背影听课笔记 篇2

作为校长,我也是检查队伍中的一员。看着一本本整洁的听课笔记,心里真的很舒服。这些,都是一线教师们的汗水与心血呀!有些教师独具匠心,在扉页留下自己的教育名言,感人肺腑;有些教师审美能力强,在某一页不经意的地方,画一两幅精美图案,赏心悦目;有些教师用红笔标注一些注意点,鲜明醒目;还有些教师,评课意见一页又一页,发人深省……面对这样的听课笔记,领导怎能不感动?大会上又怎能不浓墨重彩加以表扬?

有趣的是,我想到,如果魏书生教师的听课笔记放在这儿,会怎么样?我是亲耳听他做报告时说过,他的听课笔记,很多时候就是批注在教科书上的;如果于永正教师的听课笔记放在这儿呢?他说他的听课笔记龙飞凤舞,只有他和他的老伴能看得懂。遮起名字来查,估计他俩都会成为领导的谈话对象。

名师这样听课,是缘于不拘小节,还是其他?我想,主要区别应该在于:以上两位名师听课笔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普通教师听课笔记是写给领导查的,所以要会“巧干”,要善“包装”。剥开形式的外纱,走进听课笔记的内容中去,你不得不惊讶:其一,面容相似,似姐妹篇,而且是同胞姐妹。有时为避嫌,只是这儿省略些,那儿详细点。这些听课笔记其实就是上课教师教案的“手抄本”!其二,有补听课笔记的痕迹。一线教师太辛苦,要完成的资料很多,学生中会有偶发事件,学校里会有各种活动,身后还有一个家,整日忙得很。好多时候,来不及去课堂听课,为了应付检查,只好抽空补听课笔记。这类听课笔记其实就是替别人写“回忆录”。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当内容如此不堪入目时,美的形式又有什么意义?透过现象看本质,我突然觉得自己的表扬虚了底气。听课笔记,到底是为了给谁看?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我说的这些,其实也是对自己的检讨,我经常也是这类检查的组织者、发起人,我可以把责任推到“不得已而为之”“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之类,但是反省总是必要的。根据长期教学和管理积累的经验,我以为不妨通过督察以下三个方面,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教师做点实事。

1. 查课堂。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为了印证课程理念,推进改革,公开课面目发生了变化,一批教师在磨炼中脱颖而出。曾几何时,公开课背上了表演、作秀的骂名。领导经常听一些随堂课,尝一尝“家常菜”,能掌握教育教学和公开课实际情况,把听课看作发现问题、改进教学的土壤。从领导到教师只有真正抛弃功利心态,不把公开课视为学校、教师成名得利的手段,一切行为为了师生发展的真正需要,才能消除形式化倾向,还公开课一个清白面目。

2. 查随感。

这里的随感是指质疑、释疑、金点子这样的听课记录。每位听课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触:有时上课教师在课堂上会碰上一些棘手的问题,教参上找不着答案,学生也说不出所以然,于是糊里糊涂就过去了,成为悬念;也有时,上课教师在课堂上灵感上来了,有些环节的处理十分精妙;还有时,听课教师自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想法。如果把课堂上遇到的疑问、精妙之处、新的发现和想法捕捉住,细心地记录在听课笔记中,供大家交流、商讨,长期保存,将是一份价值无比的资料。

3. 查评课。

领导听完课及时参与交流,不要听完就怀着领导的深沉走开,留给上课教师的是满腔惶恐与不知所措。如果听完觉得这个教师的课不错,就让其来个亮相,为全校上节示范课;反之,存在的问题较大,就发挥一下备课组的力量,发动本组全员来听课。大家不是抱着批评的态度而来,而是多提宝贵意见,旨在相互提高。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更多次;直到行为止。长期下来,这位教师得到了提高,备课组得到了提高,整个学校的素质同样也在提高。

听课笔记:我成长的摇篮 篇3

身为普通的一线教师,外出听课的机会不多。因此,我很珍惜身边的听课机会。这些年,我潜心研究自己的听课笔记,尤其是校本教研公开课的笔记,从中摸索出了一些教学的门道,感受到了边教边研的教育幸福。

一、用心听课,感受幸福

每次听课时,我都会用红、黑两支笔齐上阵。红笔记录大的条条框框、板书以及听课中自己的一些想法。黑笔记录课堂教学的细节,小到学生的反应,教师的过渡语、课堂评价及一些精彩的课堂生成。笔记越详细越好,因为这是我今后研究教学的第一手资料。通常我听课时比较专注,记录的速度也很快,让笔记尽可能地展现课堂的原貌。

如徜徉于我校的“窦桂梅”——张红萍老师的课堂,真是令人身心愉悦。她的校本教研公开课《葡萄沟》《盘古开天地》《颐和园》等,都让我赞叹不已。她那灵动的课堂评价浸润着学生的心田,饱满的教学激情点燃着学生的智慧,巧妙的语言训练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真实的教学情境启迪着学生的思维。我想:做张老师的学生真是幸福!孩子们那一张张自信满满、笑容灿烂的脸,就是课堂上最美的风景。

二、课后回味,回望幸福

每次听完课后,我会习惯性地翻一翻听课笔记。对于一些比较精彩的课例,尤其是校本教研公开课的课例(如艾芳菲的《小动物过冬》《笋芽儿》《蜗牛的奖杯》,徐海燕的《卖木雕的少年》,姚璐的《渔歌子》等),我都会反复研读,体会其设计的精妙,并沉下心来思考:为什么会想到这样设计?这样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什么帮助?并在笔记中做上批注,以便我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迁移运用。对于部分课例中有待商榷的环节,我也会反复思量:课堂上效果为什么不够好?怎样改进可以让效果更好?如果是我,这个环节会怎样处理?之后,再诚恳地向执教老师提出自己的建议。如被采用且效果不错,我会倍感欣慰。听课笔记经过如此这般的整理,虽说没有亲自上阵,但似乎也在公开课上走了那么一个来回。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收获良多。

三、研读笔记,分享幸福

每个学期快结束时,我都会将自己的听课笔记进行整理,在每本封二的位置编个目录,写上序号、课题及执教者,并在比较精彩的课例序号上做上记号,便于以后查找。每次写论文前,我都会翻看自己近几年的听课笔记,反复研读其中的精彩课例,从中捕捉到一些写作灵感,文思便如泉涌。我的多篇省、市级获奖论文都是立足于课堂,尤其是校本教研公开课的课堂,在听课笔记的启发下写成的。我觉得多年积累的听课笔记是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促我成长,给我启迪。

四、反思借鉴,展望幸福

由于所听课的课型不同,执教者的风格迥异,因而我在借鉴的过程中经常反思,有所选择。我始终推崇一句话:“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闲暇时,我也会上网看一些名师的教学视频,并做好记录。我很欣赏窦桂梅老师的激情四射,王崧舟老师的诗情画意,但我更愿意迁移薛法根老师的朴实高效,因为这比较适合我的风格,学起来就得心应手。

当然,我研究得最多的还是身边精彩课例的听课笔记。教师是熟悉的同事,学生的情况也相差无几,易学适用。有时备课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某节课上的做法,立即查找笔记,看此处是否可用。课中,我有时学习别人灵动的教学评价,有时借鉴他人扎实的教学方法,有时巧妙捕捉精彩的课堂生成……在反思听课笔记的过程中,我选择适合自己的,并力求在借鉴中创新。

如近几年我执教的几堂市、县级公开课《小鹿的玫瑰花》《秋天的雨》《女娲补天》,在开始的几次试教中,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经过领导、同事们的帮助,我一遍遍地反思,查找可供借鉴的听课笔记,一次次地修改教案、试教,终于取得了成功。我的这些课例得到了市、县教研室专家的好评。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不仅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而且细心汲取笔记当中的营养,享受着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幸福滋味。

“追求教育解放,增值教育幸福”是我们余江一小的办学理念。十几年研究听课笔记的经历,促使我不断成长,让我享受着教育的幸福。

背影散文阅读笔记 篇4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你知道写散文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背影散文阅读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背影散文阅读笔记1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不长,写得很平朴,却以情动人,感人至深。

文章讲的是多年前朱自清先生父亲在浦口车站送他乘火车北上念书的情景,虽然只一千多字。去让人深受感动。纵观全文,文章写得十分朴实,但时时处处流露着一种动人的情感:父子间深厚的感情,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和无限的感激。

作者对父亲的关爱十分感激,情抑于中,诉之于笔,让人感同身受。文章以情动人,父子深厚的感情洋溢于纸上,然而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文章只是用不加粉饰装点的平常话语来打动读者。

文章写父亲的背影,正是不加形容和修饰,用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记写出来,给读者以身临目击之感。

作者用平朴的文字描述了父亲去给我买橘子时的情景,他写了父亲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这些都是如实的描述,洗尽铅华,保寸本色,至真至朴,细细道来,将人、事、情、感,原态原貌地呈现于读者的面前,让人感同身受。

《背影》以情动人,感动了无数的读者。我想这除了因为作者用了平朴的语言写出了真实的情感外,还在于文章里头蕴涵着一种“淡淡的哀愁”,而这种哀愁是时世给作者的影响。作者的心境是哀愁的,这种哀愁也加深了读者对父子情深的理解。

文章一开头就定下了“哀愁”的基调,“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家中的光景很是惨淡”。这对作者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那个时候作者的家庭景况是悲凉,作者的心境是哀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里,父亲为作者送行,而其时年老的父亲还要去找工作,作者在那里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作者在描述这个背影的时候,不仅仅融人了对父亲的深深感激之情,也融人了一种辛酸和悲凉的情绪,正是再一种情绪加深了读者对父子情深的体验,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

全文虽然没有运用过于华丽的`词藻,可是却给人一种心灵上的震撼,引起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共鸣。让人能够深深的感受到父亲的爱是如此深沉,如此温柔,如此伟大。

背影散文阅读笔记2

读完此文,我脑海中总不时浮现出父亲在月台上攀爬着的那副笨拙的背影......故事描述的是作者回徐州为祖母办丧事。办完丧事,父亲去南京谋事,作者返京念书,父亲去车站送行的情景。

作者把描述的焦点凝聚在一个极其普通而又典型的细节-----父亲的“背影”上,表达的感情却极为真挚深沉。一开始,作品开门见山地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而后由远及近地描述了祖母的丧事、父亲的亏空及对我的慈爱,为下文重点描述父子离别作了铺垫;第二次是为给儿子买橘子,父亲艰难过铁道。作为重点,作者饱含深情,具体细腻地勾画了父亲的背影,体现出浓浓的父爱;第三次是父亲离开车站时一刹那的背影。虽只是轻轻带过,这淡淡的一笔却极妙地刻画了父亲不忍分离的悲酸惆怅;结尾是引用父亲来信说明其晚年心境的凄凉,仿佛又一次见到父亲的背影,首尾呼应,并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作者先是层次分明地描摹父亲的形态:身体肥胖、穿着臃肿、步履蹒跚…写出了父亲的老态、憨厚;之后详尽地描述了父亲的一系列动作:“探身下去”、“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两手攀着”、“两脚向上缩”、“身子向左倾”…字里行间充溢着父亲对儿子的慈爱,也自然而然地使作者从不理解到自责,到情不自禁地多次热泪盈眶。

背影读书笔记 篇5

这是一种最为真实的心灵状态。读这本书,我忽然很感动,热烈的泪水不期然落下。也忍不住对从无一面的张鸿的旅行充满了猜测。从文字当中,我似乎张鸿是个绝为可爱的人,以至于冲动着想把自己的读后感命名为《“亲爱”的张鸿》。这或许就是这本书的力量所在,它给我们的是一种莫名的感动,是一种精神的契合和心灵的体贴;是一个人在远处看着另一个人在风景环绕的路上穿行,是一种远距离的张望和想象。

所有这些,是《香巴拉的背影》带给我的。读她的这些文字,我总是会想起沈从文的《边城》、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和阿尔多.李奥帕德的《沙郡年纪》等著作。需要说起的是:我和张鸿最初是陌生的,一直自觉地以为她是一位男士,后来还知道她和我一样,曾寄身军旅,后来转业地方。直到后来,我才得知张鸿原来是一位(生性好侠,不拘小节)女士。读她的《香巴拉的背影》,我能够觉察出,这是一位贴着大地旅行,在山川风景中不倦的游走者、发现者和体悟者。我读到她在中甸因为胃疼四处买药的细节的时候,忽然觉得文字中的张鸿是犹豫的,意志被身体控制,情绪在慌乱中呈现出一种本真的生命状态。

或许,我阅读的感动大抵由此肇始。在很多时候,一个人在路上本质是孤单的,再多的繁华和应酬也只能是身外之物。尽管张鸿在云南一路上都有很多朋友,但个人身体的疼痛和发现却无人替代。从张鸿的《香巴拉的背影》一书当中,我更看重的是她一个人在路上的那种发现的心灵和行走的个体生命的状态。风景和地理是不可更改的,唯有浏览、发现和体悟它们的人,才能够从相同的物事之中看到大同中的不同之处。正如我在书中看到的,每到一处,张鸿的发现除了宏大的历史、人文和自然背景之外,更多的是一个人贴近自然和人文事物的思维颤动和内心情绪。

比如她的《松赞林寺的转经筒》、《碧色寨:时空遗忘的角落》、《众神汇聚卡瓦卡布》、《“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个土司”》、《静雨版纳》、《四月走云南》等文章,都是极具个性,在大同的风景中呈现个体的色彩的。记述旅行文字,不自觉被大风景笼罩和统辖,忘我趋同的多,局部和细节呈现往往是凸显作家个性的必由之路,张鸿是深谙其道的,她在个体的穿梭和瞻望中,以个人的独特性情和趣味关照大地风景与人文遗迹,以灵性和智慧的文字说出了自己(一个人)在恒久之物面前的生命和心灵痕迹。

这些痕迹是明亮的,光芒内敛而又令人温暖和感动的。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生命温度和品行素质。在这本书中,张鸿的个人形象是朴素的,是不动声色的大气和极致的收敛。她的一些在旅途中写人记事的文字,如《夜有一张脸》、《文面的喃奶奶》、《洛克:卓越的行者》等文章,显然是对他人的一种精微发现和立体刻画,是陌生的混合,也是熟悉的参阅。读这些文字,我甚至想到了张鸿一个人在云南境内独自行走的步伐和表情,她的看到和想到,说出和未说出的那些,或许比现在的这些文字更为丰富和博大。

我不是说张鸿没有用文字很好地说出自己在云南的物事,而是一些事物本身是不可被说出的,文学写作应当有着对本真的隐藏和疏离的品质和要求。而隐约于文字之后的那些,是留给阅读者的。我在读她的《“自由岁月”》一文的时候,被张鸿引用的波德莱尔:“让我们好好爱自己”和她一个人在束河游走的心灵姿态所感动,柔软的河流,犹如柔软的情感和内心,一个人在自然之中,被更多的水和草木,蓝天和光线所包容,被自由的个体生命释放成为一种简朴的生活与生命愿望。正如张鸿所说:“耳在风中,目在景里,心能达到的地方也许就是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所及,读后感《张鸿、正雨、周闻道的散文集评》。让我们好好爱自己。”

背影读书笔记作文 篇6

那是个下雨天,母亲答应我在上班前带我去买书,但是我看到窗外的大雨后,认为这回的买书计划要泡汤了。

就在我心灰意冷之际,母亲来到我身边,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在这傻站着干什么,快点穿好鞋子,再慢些,可不带你去买书哟!”

我听到母亲这番话,一下子心中充满了希望。我三下五除二地穿好鞋子,与母亲一起在大伞下去买书。

我在伞右边,母亲在伞左边。这时我到了伞左边,恰巧被母亲看到了,有点严肃地对我说:“儿子,到伞右边去,左边是大人站的地方。”

听到母亲的呵斥,我只好慢悠悠地回到了伞右边。

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书店,我买了几本书,在结账时,我惊喜地发现母亲左半边的衣服湿了。我当以为是进来的时候时候湿了,毕竟刚才看见进来时有些水流在母亲的衣服上。

回去的时候,我再次来到了伞的左边,突然几滴顽皮的雨珠滴在我的衣服上,这时我突然间明白了,母亲用她的身躯为我遮挡着斜飞的雨滴,为的是我不着凉,我不生病。

这时母亲才发现我到伞左边去了,伸出手把我推到伞右边了。

我们回到家,母亲火急火燎去上班。

雨还是很大,母亲越走越远,那个撑着伞的背影也越来越模糊,我在屋内一直望着这个背影,一直等到消失。

关于《背影》读书笔记1500字 篇7

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是很慢,即使是在扁担上加上许多沉甸甸的物品。当我们轻快地或气喘吁吁地从他们身边穿过,觉得有“挑战”了自己,超越了一个人,以为把他们甩在后面很远了。殊不知,你在什么地方饱览山水间的美景与诗情画意,或许在品味山间自然事物的奇特与韵味,或许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诗句,挑山工却已悄然无声地从你身旁经过。无声无息,让你不经意间忽视了他的存在,但是他的背影却不止一次地从你脑海中,视线中浮现。

虽然也没有登过几次山,可其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经历和美景,但是挑山工在我的印象里依旧记忆犹新。也曾对于挑山工是怎样登山还做过一个研究。他们肩上总是搭着一根扁担,两头垂下绳子,挂着物品。登山时也很特别,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垂着,伴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也是保持身体平衡。并且是曲折向上登,但是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线加长。他们的身躯是那么的矮小,但是背影却显得无限的“宽大”。但肩头的重物是让一般人都吃不消的,挑山工常常被压弯了腰,却依旧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走着,

他们也需要休息,每每我们在一步步地登山时,正在感叹这台阶的无穷无尽时,回头一看,背影依旧坚定,仿佛从不停歇。我们在登山的过程中,时常会找一处角休息一下,可是你瞧,碰巧的是,在那株姿态奇特的古松下整理挑儿的便是他,整理好之后,也会在大石头上歇歇脚,舒展一下身体,但不到一会儿便会在挑起扁担,开始踏上新的征途。有时也会不禁惊异于他为什么在负重的情况下也会比我们登的稍微快些,但渐渐地,也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也太留恋于途中的风景,才会走走停停,并且也没有坚毅的耐力,才会羡慕于他人的速度。在登山的过程中,也会时常去抱怨,为何自己必须要登上山顶,过程中的景色也别有情趣,但有了他们凝重的背影,仿佛给了自己一些力量,可以在接下来的旅途中继续奋斗。而在此过程中,也会发现挑山工在走路时并不会太在意周围的边景,只顾埋头,一步一步,继续走下去。台阶是宽窄不一的,只要在下山时一不留神,就肯定会摔得狗啃泥。并且这样的台阶从山底一直蜿蜒到山头,可见挑山工是必须小心翼翼,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当我终于来到山顶,可以鸟瞰那些景色,总会想起挑山工的背影。没有这些来激励着我,我也不会去在几个小时内登上山顶,但也在想,我们只是在此登了一次山,便开始怨声载道,不想去坚持自己原先所坚持的理想,也没有像他们一样的心性。若是他们如我们,那么这项工作也几乎是“销声匿迹”。

不难看到他们要在台阶下休息时看到我们旅客的笑容。他们身上密密的汗珠是他们辛苦时见证,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对此也已经习以为常了。他们的笑容蕴藏着什么呢?只有靠着我么自己去体会吧!

肩膀上扛起的是责任,对于挑山工来说,这不仅仅是他们的工作。在那背影中,我们能读到的是他们坚持不懈与乐观的心情。我们对于自己刚刚所面对的困难便有着十足的理由去抱怨,两者相较,我们就如沧海一粟。

初中生背影的读书笔记 篇8

这一本书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背影,第二部分是三家书店,第三部分是你我,第四部分是独白,收录了朱自清最具代表性的散文杰作和诗歌名篇。

其中让我最感动的是《背影》,那是在作者二十岁的冬天的一天,

祖母去世后,父亲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父亲还不放心儿子而要自己去送;从寻找座位、反复叮嘱;亲自去买橘子。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十年之后,想起来,那背影就出现在晶莹的泪花中。

我读后被这情景深深感动,它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表现了人间真挚的父子之情,朱自清描写细腻、真实、深刻,在这极其平常中表现出的感情,却是极其珍贵的。父母之爱是伟大无私的,不仅使人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每一天都对我无微不致的照顾和关心。记得有一次冬天,外面下着大雪,我发高烧了,这可就急坏了爸爸和妈妈,他们急忙送我到医院,因下雪打不到车,没办法爸爸只好骑自行车,妈妈抱着我坐在自行车左边的后座上,由于雪大路面太滑,爸爸一不小心连人带车的倒向右侧,可是妈妈抱着我的手丝毫没有松开,直挺挺的后背着地摔倒在地上,把后脑勺都擦破了,妈妈摔倒前明明可以伸出手撑住,不至于摔成这样,但为了我没有伸手撑一下,而我却躺着妈妈怀中安然无恙。到了医院直奔急症室,而她却没有自己先看。我看病回到完家,妈妈不顾自己

背影听课笔记 篇9

“背影”是最让我感动的一篇。也许就在于作者用普通人的眼睛去发现普通父亲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动作。而这恰恰触碰到了我心里某个最敏感的部分,让我想起我的父母,细腻的情感绵绵不绝,汇集成了一条温柔的小溪,在我心中缓缓流过。

于是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我的父母。想着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们却有着乐观幸福的笑容;想起当我放假时在家里帮他们做一些小事时,看见他们孩童般的喜悦;想起他们日渐加深的邹纹,愈加清晰的白发······真的,想到此处,我便忍不住泪眼蒙蒙。

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感恩,并不只是口头上的一句空话,它需要我们付诸于实际行动,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诠释。感恩,是在父母疲惫的时候为他们捶捶背,揉揉肩;是为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为父母分担;是努力学习,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父母。点点滴滴,都是感恩,感谢父母的辛劳,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初中数学听课笔记 篇10

上课内容:七年级数学 《有理数的加减混和运算》 上课时间:3月9日 星期四 第一节 上课地点:初一教师

听课参加人员:初一级数学老师 评课过程:

1、上课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目的,2、各位领导及教师点评

(1)

对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培养较好,重点把握好,学生都掌握好了,难点突破自然

(2)

本节课难点在于正确进行计算,课堂环境好,使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做、思考方法

(3)

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到位,整节课贯穿其中

(4)

学生对出错的地方能及时找到并谈一下,教师即发现了学生知识的薄弱点,也使学生总结了错误的原因,吸取教训

(5)

整节课关注学生,题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急不躁,教师具有亲和力,师生的交流融洽

(6)

与小学时比较,学生的精力集中了,跟着教师思路走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严密的数学思维,解题习惯好了

(7)课堂驾驭能力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时保证了学生能够参与课堂,学生主体参与是提高课堂实效性有了保证。

如何写听课笔记 篇11

作为一名教师,听同行教师的课,既是一项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又可以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如果听上一节好课,常兴奋不已,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的精彩画面常萦绕在眼前;如果听上一节不好的课,常不住叹息,理出个“一、二、三”。做好听课笔记也是教师的基本功,因此,每次听课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真真实实的学习。记听课笔记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记教学流程。

每一节公开课,都是执教老师经过了周密细致地思维实践的结果,从多角度体现了不同的闪光点,有一定的科学性。从课堂开始的准备,到课堂过程的组织,到课堂结束的收尾都做了认真地记载。“会看的看门道。”听课时,力求熟悉课文内容,思维随执教人的思维转,记清楚执教人的讲课环节。教学准备、教学新课、教后积累与延伸等包含的大标题、小标题都要清晰地在听课笔记中显示出来。这一点是听课人应该记的最基本的内容。

二、记课堂的画面。

课堂体现的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因此,课堂上常有教师的精彩与学生精彩的和谐场面。记下教师的精彩设置,哪怕是一个问题,一个教学的处理片段,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成功的肢体语言。教师的这些精彩表现引发了学生哪些成功的展现,记下学生的精彩回答,精彩动作,精彩朗读,甚至是精彩的表演。记的时候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教学流程中。

三、记课堂的疏漏。

再好的课堂总有一些疏漏。听课时除了有一个认真学习的态度外,还应有一种辩证、客观的思想进入课堂流程中。在师生双边活动出现不协调或遇到障碍时,听课时不能无动于衷,要思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不和谐,假如是你,如何调整这种不和谐的状态。简明地做一下记载,这样的话,就可以让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如“明镜高悬”,步步前进。

四、记课堂的反思。

在反思中了解他人,看清自己;在反思中进步与提高。听了一节课,成功的地方,令人欣赏的地方记下来,不足的地方找出来,在听课笔记中补出来,这样的结果除了让自己在教学中做个明白人以外,还及时地扬长避短,做个谦虚好学的人,慢慢地,自己的教学课堂就会得心应手。

要指出的是笔记要记得清楚醒目。在记听课笔记的过程中,不要吝惜纸张,行距稀疏些,便于做及时的添补与评论。如果方便的话,精彩、添补、评论等引人注意的地方可用色笔做上记号,让人一目了然。

知道了做听课笔记的几种形式后,我们就可以注意在记听课笔记时从六个“面”上记录了。我们听课时,一般来说,可以从六个方面动手。第一,划步骤。即记录全课教学环节。如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后的预备知识,按照几个层次逐层讲授新课,总结全课,提高升华或交代规律等。

第二,抓转换。就是记录教学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转折和衔接。这种转换,既有对前面讲课内容的小结,又有对下面要讲内容的启发和开端。因此,教学环节转换时,教师关键性的话,要记上一两句,千万不能放过。

第三,加备注。就是对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以外,而又有记录必要的东西,用加备注的方式记载下来。如教师使用教具,进行演示、实验、板书,学生活动次数、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听课反应等。

第四,记时间。听课过程中,对教师主要教学步骤,各用了多少时间,要计算记录,以考察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突出重点。

第五,勤评点。听课过程中,对讲课教师的教学步骤环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反应等,听课者要及时进行思考、整理,迅速做出反应,用随堂短评形式记录下来,从教育教学理论角度,对讲课教师的做法或加以肯定或提出建议,或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对点评最好用另一种色笔记录。

第六,录板书。一堂课结束时,一个完整的板书也就出来了。如认为板书设计有可取之处,可在最后将板书主要内容、形式记载下来。

关于如何做好听课笔记的若干问题

一、为什么听? 目前,教师互相听课已经成为各学校进行教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形式,也是老师借鉴学习的一个主要途径 了。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解决认识和态度问题。备好课、上好课是教师最基本的底限,会听课、会评课 是目前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更为重要的能力和基本功。每位教师的头脑里多装几部他人上课的“电影”,可以增加若干参照坐标,使自己学有方向,及时改进教学。因此,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已经是教师一项必不 可少的经常性任务,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重视,正确对待。

二、怎样听? 听,谁都会,但会听不容易。想听课真正学点东西,那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

首先听课要有备 而来,提前熟悉教材,构思教学设计,先行考虑如果自己来上这节课,该怎样上?这样听课时,才会抓住 重点。

其次听课时要集中精力,坚持“四到”:“耳到”――仔细聆听师生对话;“眼到”――认真观察 教师教态、表情、肢体语言、板书、所用教具及学生反应与表现;“心到”――边听边认真思考,把授课 者的理解、感悟及教法与“我”作比较;“手到”――记录教学流程、重点、难点、板书、师生交流情况、教学“亮点”及自己触景生情碰撞出的“火花”,及时将点评记录在听课记录的相应位置中。

教学点评的 内容一般包括①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②教学重点、难点、关键;③课堂结构设计;④教学方法选 择;⑤教学手段的运用;⑥教学基本功;⑦教学思想;⑧教师本节课教学发展点。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 点评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点评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三、如何记? 听课记录是听课的第一手资料,是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交流的材料和依据,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 高教学水平的极其宝贵的财富。我们知道要想把一堂课中的每一细节都详细的记录下来,是很难办到的。因此,听课时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做好记录,一是记(基本的)听课的日期、节次、班级、学科、执教者、课题、课型;二是记教学的主要过程,包括主要的板书要点;三是记本节课在教学思想、德育渗透、教学 内容处理、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值得思考的要点;四是记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情况;五是记对这堂课的简要 分析思考。值得一提的是,听课记录不需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只要记录的内容有利于课后的思考。关键是 记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以便课后及时与执教教师进行交流切磋,取长补短。总之,教学,是一个不断提高、成熟的过程。有效地做好听课笔记,长期积累,必有益处!正如一位 教师所言――老师的教学理念在听评中升华,教研能力在听评中加强,技能技巧在听评中产生,业务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NO.2 我们怎样做听课笔记听课对教师,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来说,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无论是听专家的课,还是校、校之间的听课交流,甚或是学校内教师之间的听课,教师从听课中都能够或多或少地习得己之需,择善而从,以更好地提升自己。伴随听课始终的是做记听课笔记,其初衷是为了让教师更好的回忆当时上课的场景,以反思课堂之用。可综观学校老师的听课笔记,大都一式地以课堂流程为听课笔记的线路,即导入、教授新课和复习结束课 堂三大块,所记内容大都为上课老师的提问语言和教师精彩的讲解、点拨。有的听课教师把学生的回答语 言也做了记录,可由于听课教师在记录过程中会顾此失彼,所记的不一定有用,有用的却又没能记录下来。因此,听课笔记就的低效就显而易见了。

如何做好一节课的听课记录呢? 做好听课记录不仅是对课堂进行过程观察和记录,其实,对课堂的记录在教师走进教室之际就已开始,课后还有所值记载之处。所以,听课笔记的记录就包括课前的记录,课中的记录和课后的记录三部分内容。

1.课前的听课记录 . 听课者一般要提前五分钟进入课堂,使学生听课教师进入课堂后要做如下听课记录:(1)记录学生的状态。课前观察学生用以对比其在上课时的表现。如果学生的课前状态很好,思维处于活跃阶段,可在课堂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就可以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原因致使学生的这种差异 表现,是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本身不感兴趣,还是由于课前学生消耗了过多的体力,还是由于教师对课堂 的调控不到位等等,这是对课堂进行分析的前提性因素。对学生情况的记录还要包括学生对这堂课的相关 方面的知识的储备情况等。(2)记录上课老师的状态。此种状态应为教师的课堂准备状态,包括上课教师的紧张度以及为此课所做的 准备,由此,可以与课堂中教师的表现来作对比研究并分析其原因。(3)记录的物理环境。教室的物理环境包括教室的布置,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听课前应该把教室的桌椅、讲台的大概位置简单勾勒一下,用以记录上课学生的发言情况,以及教师的走动情况,这样的一张示意图 更容易我们清楚地回忆当时的情况。

2.听课过程中的记录 . 在听课过程中,听课老师大都采用实录式、第三人称叙述描绘式、分类系统式、图式记录等不同的记 录方式,根据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听课教师不同的需要来进行合理选择。(1)实录式。采用实录式的听课教师出于尽可能把课堂中的真实情况全面地记录下来,用以课后全面地反 映当时的课堂情况的目的。使用实录式听课记录方式的教师要注意尽可能使用上课教师实际使用的语句,而不要自己加工,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课后对回忆课堂产生障碍,还可了解上课教师真实的心理状态以及 师生对话交流的言语状况,从而可以更真实地掌握和评判这堂课的本质。然而,使用实录式作为听课记录方式,记录人为了越发完整地记录课堂中所发生的一切,可教师只能 够埋头苦记,没有时间甄别据自己的所需,更无法及时地对课堂中的行为进行思考。所以,他们对课堂只 能是大概的认识,而这种大概也只能在课后翻阅自己的听课记录时才存在。使用实录式的听课方式,除了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甄别、考虑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缺陷,听课者只记 录下上课者的言语行为,而没有能力关注上课者的其它行为方式,从而错过了很多有效信息。(2)第三人称叙述描绘式。第三人称叙述式同样是客观式的一种记录方式,然而,这种客观地记录方式和 实录式不同,这是第三人称的口吻客观的描述教师的行为。记录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叙述课堂,探悉课 堂中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问题可供研究。这一记录方式,其优点如下:一是记录者无需较快地判断出记录的内容,其可从容地判断自己所记的内容; 二是这种以叙述的方式来记录课堂,可以很容易地把握住上课教师的各个环节,甚至可以把握住内容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的处理;三是与实录式不同,第三人称叙述式的记录方式不仅可以简单记录下教师的 上课用语,更重要的是听课者可以全面地,轻松地捕捉到课堂中各方面的信息,如课堂上学生的气氛,课 堂环境的布置,学生与教师的众多的非言语行为等,而这些信息的获得对全面把握课堂是有着很大的作用 的;四是听课教师可以随时明确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等。(3)图列描述式。图列描述主要是通过对课堂中课堂桌椅的环境描述,主要用于师生的言语交流即教师提 问,学生作答的情况观察,这样听课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课堂中的情况,如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是否有固 定的倾向,从而,可以看出教师的提问的图列,集中于哪一块。(4)分类记录式。这是听课者走进教室之前的就在心中具有的带有问题而走进课堂的,因此,听课者对课 堂中教师的表现是有类别的记录的,比如,听课者着重来研究课堂中教师的体态语言,则主要记录教师的 体态语言的运用,而做相关的研究。

3.课后的记录 . 课后,教师依旧可以观察到一些有益的重要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对课堂的理解和把握具有重要的参考 价值。如:与学生攀谈,了解学生掌握课堂内容的情况,从而了解课堂目标的达成情况,与哪些学生交谈,则要依据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来看,课后还可以看学生是否依旧对这堂课饶有兴趣地谈论,如此,这堂课的 教学效果如何有怎能不知呢。掌握听课记录的有效方式,既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助于教师自身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不断向专业化程度和科研型教师的方向迈进。

NO.3 写好听课笔记摘要:

摘要:教育事业在飞速发展,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 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已成为教科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就如何写听课笔记提出时 一些粗浅的观点。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为教师互相学习提供很多机会。在教学观摩课及公 开课中,授课教师是展现、检查自己教学经验、教学手法的一次机会,也是在众多同行中对自己教学能力 的一次亮相,其目的是通过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外,还要在课后畅所欲言,向授课教师提 出不足,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评课中要做到有的放矢,中肯不俗,详尽而科学的听课记录就是主要依据。所以,记好写好听课笔记是教科研活动中的一个主要环节。长期坚持,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 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育理论水平,无疑是大有益处的。那么,究竟怎样写“听课笔记”呢?听课笔记除了课堂上的重点原始记录外,还应具有概括性、思考 性、延伸性。下面就写听课笔记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写教学过程 写教学过程是听课记录中必不可少的,应记录教学环节、教学思路、教学设计等方面。在记录这些的 同时,应注重记录教学中的精华——即课堂中的高潮,别出心裁的手法,优秀的教学设计及特色。要记录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取精去粗,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新颖的情节、重点的细节,这样才能为后面的分 析、思考及评课积累依据。

二、写教学高潮 所谓教学高潮,就是师生配合默契的同时,课堂达到一种热烈的氛围,师生精神高度集中,从而取得 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时许多教师也被感染,进入角色。这时就要求我们把课堂高潮记下来,要记下授课教 师用什么方法将课堂引入高潮?如何巧设悬念?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发争论等。这就要边听、边思考、边记录。例如:笔者在听一位小学英语教师讲数字 13 — 20 时,他利用多媒体设计了一个情景,小兔子拔萝卜,画面展示了 12 只兔子拔一只萝卜,让学生数了这 12 只兔子,从而复习了 1—12,为后面的 学习打下了基础。在教师教完 13、14、15、16 之后,总结了这几个英文数字的特点,让学生想想后面的17、18、19 该怎样说,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处于“跃跃欲试”的求知状态,使课堂教学进入高潮。这 位教师除了教会学生知识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策略,这也就是这节课的精华所在。

三、写教学闪光点 一堂好的公开课,凝聚着授课教师的许多心血和智慧。一旦配合得当,进入角色,灵感便会一触即发,课堂气氛异常浓郁,高潮迭起,一波波的浪花和闪光点便会接踵而来,好比黑夜中的一颗颗流星,既使课 堂丰富多彩,又会一逝而去。这时我们要抓住这闪光的一刻,将它记录下来,它是授课教师难得的瞬间机 灵,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料,甚至会启迪、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深化自己的教学层次。这样持之以恒,并 把他们进行归类整理,对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将大有益处。

四、写教学特色 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也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及独特的教学特色,即使同一教学方法也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有的教师运用情景交融法、活动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有的偏重情感教学;有的发挥 民主教学;有的教师在情景教学中使学生如临其境,自如发挥;有的在兴趣教学中让学生笑声不断,波浪 迭起。在教态上有的教师和蔼可亲,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有的教态温柔、细致,使课堂秩序井然,教学结构井井有条;有的教态大方活泼,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课堂气氛浓郁。所有特色,不一而足,听课 时记下这些难忘的镜头,有机融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受益匪浅。

五、写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感知教师提供的信息。而视觉又是主要的、效率最高的感知通道,若能够在每堂优质课中,把 授课教师脉络清晰、有条有理、整齐美观、生动形象、一目了然的板书记录下来,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六、写教学不足 在听课后评课中,作为前来听课的教师,除了吸取好的教学方法外,也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的目的。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客观恰当地指出授课者的缺点和不足,这就要求记听课笔记时抓 住重点,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结构,教学环节。在教材处理,课堂调节,课堂节奏等方面找出成功中的 不足,如“结构松散”“节奏平淡”“过度生硬”“层次不清”等等。前车之鉴,自当铭记。、、、七、写教学感悟 教学感悟即教学体会,也是我们听课、评课、进行教学教研交流的终极目标。每一堂课总有成功之处,或是教法得当,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或是例证精辟、生动、形象,对某问题阐述得深入浅出;或是双边 活动开展得很成功。每一堂课或有不足之处,或重、难点不够突出;或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后把这些感 悟及时记录下来,体会听课后的收获,感悟是吸取、吸收,是改革自己固有教学方法的动力和源泉,对提 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研理论水平起着重要作用。结束语 写好听课记录,是教师对教学负责的表现,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积累。让 我们都来做有心人,为提高教学质量,认真记好听课笔记,用好听课笔记吧。

NO.4 关于听课笔记的几个问题 关于听课笔记的几个问题 笔记的几个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该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使听课者 依据听课记录,通过合理想象与弥补,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实况。听课记录既有别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又与课堂的教学实录有所不同。它应该是对课堂教学一种简要、合理的再现,又是对课堂教学环节、方法、效果的一种记录和思索。

⑴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 在我们的听课记录簿上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实录(包括:听课时间、学校、班级、科目、内容、执教、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三种形式: ①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例: 《走一步再走一步》 ②是详录,即以第三人称记录课堂情景,这种做法较易把握教学的重要环节,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 下来。例: 《紫藤萝瀑布》 ③是实录,尽可能地将课堂情况全面记录下来,较“忠实”地反映原貌。这种做法可以让听课者从全局的 角度分析课堂的设计和流程,对提高自身的课堂设计能力和整体把握能力有帮助。但这种记录没有经过筛 选,也缺乏比较深入细致的思考,更多的是师生的言语记录。

二是教学过程右侧的评议(对教学各环节的评议)和最后的总评。评议,是记录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写教学评议分两种 形式: ①是简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教师的讲述照本宣科太死板,缺少趣味性,因而学生们没情绪。说得再多,讲的再细不如动笔一画。一画 见效,一画生趣。*读例题读得声音响亮清晰,全都是众口一声的唱书 ②是总评,就是对简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待课后与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课堂节奏慢、密度小,这样的课很容易把学生上懒,上散漫。*总体来说,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老师最大限度的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动口、动脑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了一片自由发展让思维火花任意点燃的空间。而且可以看出,学生的习惯养成非常好,回答问 题积极、思考认真,语言表达规范。因此可以看出老师的确是进步了。*本节课尽管最大限度的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但这还仅仅是一种形势,实质上一些问题并没有深入学 生心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教师偏于记课堂实录或简录,而不做评点。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 值是不太大的。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记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 析往往比实录更重要。以此记录为档案,长期积累,必有益处。

(2)好的听课记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一堂课的内容很丰富,但并非要面面俱到地去关注课堂的每个方面,事实上,我们要非常详细地记录 每一细节,是很难办到的。因此,应该有选择地做好记录,着重点应放在体现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 指导等方面,避免记成“流水帐”。①记教学的各个环节。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任课教师、不同的课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只有把 教学的各个环节用标题式记好,听后才能对一堂课有一个整体感受。②记执教者情况。执教者对课文重难点、详略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是如何处理的;执教者如何处 理课堂上生成的东西以及课堂应变能力;执教者的教学艺术、体态、语言;执教者在面向全体学生、面向 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创新方面是如何做的?这些都是值得记录的。例如,教师的导 入和过渡语体现了教师对教学的设计和构思,经验丰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课的导入以及不同教学活动之间 的过渡和衔接,力求流畅、自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再如,记录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完成情况 的反馈,可以看出教师是否贯彻了有效教学的一些原则。③记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程度,如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及在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写)方面表现如何。记录学生的回答和表现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记录上课开始的时间和各项活 动实际占用的时间则有助于了解教学结构和时间分配。④记对这课的简要分析。在听课的过程中,听课者要善于及时地将课堂教学分析和听课心得简要地记 于听课内容之侧,以备后查。听课的目的不是听课之后,照搬照抄,而是在于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接受 别人失败的教训,用别人的方法指导自己教学。听课记录不需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只要记录的内容有利于 课后的思考。(3)整理听课记录)整理听课记录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理清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思路。整理听课记录的同时也是听课者 集会教师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活动安排的过程,听课结束后,作为听课者,虽然说出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和 基本思路不成问题,但是重新看一遍课堂记录,对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思路进行再次梳理仍然是必要的,有 利于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结构安排作出统筹考虑和评价。

二是把重要的细节补充完整。听课时,由于来有 及把细节记录下来,只是大概地记

一、两个擦去雾水性的关键词,所以听课结束后要及时整理,时间一长 就回忆不起来了,就会损失很多有意义的内容。尽管各学科各有特征,但毕竟有一定的统一性,受共同的教学规律制约,有相通、相融的共性。倘若 跨入多门学科听课,就能从多种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领悟教学的普遍规律,并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获取 改进自己所教学科教学的方法。实例: 实例:时间:2002 年 10 月 31 日 8:35-9:15 地点:江滨小学 执教老师:吴庆红 语文园地一(综合性学习)

1、教师介绍自己的姓。

2、让一组小朋友到黑板上写自己的姓。并用姓说一句话。生)学生说的都不一样,相信学生,他们会做(8 得很好。

3、给自己认识的姓圈上圈。(教师课前把全班同学的姓打印在纸上,每位学生都一张)让学生们自主地学 一学,他们学得很认真。而且因为是自己身边的知识,所以学生兴趣很浓。

4、把学生的练习纸投影出来,让他读一读。生)(2

5、四人小组合作读一读,认识还不认识的姓。

6、小组合作还没有认识字,请这个姓的小朋友帮助他。

7、如果你还有不认识的姓,请你课后找到该姓的小朋友,请他帮助。关注学生个体,并向课外延伸。

8、你还知道哪些姓?/8:50

9、放录音儿歌《百家姓》(课间操)。

10、导出“骆宾王”(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收集也还真知道不少呢!

11、你知道骆宾王的哪 些事?

12、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咏鹅》(2 生)

13、有感情地朗读。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价。齐读,背诵。

14、想象当时骆宾王写诗时看到了什么呢?(10 生)/9:06 学生说:骆宾王看到“咏鹅”说明他不懂这个 题目的意思。老师应加以引导。

15、做一做,玩一玩。让学生自己选择,有些写诗,有些配图,有些既写以画。

16、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送给他人。9:15/ 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教育。总评:

1、充分挖掘了本地、本班的课程资源。把学习姓氏与本班学生的姓氏相结合。并适当补充本地名人骆宾王 的信息。

2、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学本班 同学的姓氏。自己去 学骆宾王的诗。注重 学生自己的体 验。

3、关注 学生的个体发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帮助他。

4、综合性学习的形式比较 多,让学生从身边学起,通过 读、画、找、玩、唱、写、收集等多种方法,学习语文。希望大家能对此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提出建议。怎样做好听课笔记

上学期期末,教科室对教师的听课本进行了一次检查,结果发现,不少老师的听课笔记空洞无物,毫无意义,只有简单的教学框架,没有一点自我。

我们认为,做好听课记录,是听课者基本素质的体现,它反映了听课人的态度、能力、水平等各方面的基本素质。为了使课堂教学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文就如何提升听课笔记的质量,做一点简单的提示。

听课笔记一般来说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教学实录写什么,如何写不用多说,关键在于教学点评。

一份真正有价值的听课记录,既能从中看到这节课的大体框架和教学特色,也能观照听课者在这节课上自己的思维流程。从某种意义来说,听课笔记更看中的是教学点评。

教学点评也相当于听课随笔,它是建立在边听边想的基础上的。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学研究中的听课也应是双边活动。对于听课人来说,真正意义上的听课,必定会激起许多智慧的碰撞。听课时他会不断地置换自己的位置,不时地从教者的角度去思考,或从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

如:① 教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

② 对教者成功和不足或有错的地方,想想其原因在哪里,对学生将产生哪些相关的影响;

③ 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 ④ 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这些内容;

听课时随手将自己这些扑朔的思绪,简要地记录下来,以便课后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这便是听课、写听课笔记的真正涵义。

听课笔记所呈现的应是原始风貌,字迹草乱,涂涂画画,并无关系,但听课人应该养成整理听课记录的习惯。整理听课笔记主要用力在两个方面:一是重新看一遍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思路,把重要的细节补充完整;二是把自己的随笔点评进行梳理、归纳,并将所形成的意见和建议记在听课本上,作为听课总评或小结。其实,整理听课笔记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它也是一项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常规作业。

上一篇: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姜经验交流:谈谈如何备战司法考试下一篇:会计事务所毕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