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片断教学

2024-07-25

背影片断教学(共9篇)

背影片断教学 篇1

教学评价

教学片断:讲解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授课人:XXX 教学过程:教师展示了一对父子坐火车的图片,请大家讨论回答那些属于运动,哪些属于相对静止。同学们讨论回答后教师进行了总结:人相对于座位,座位相对于火车是静止的,两个人之间也会是相对静止的。而人相对于窗外的景色、火车相对于铁轨当然就是运动了。讲解了静止两个方面的表现的第一方面是静止是指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接下来通过发问而车上的人会不会下车后就变成另外的人显然不成立,过渡到讲解静止的含义的第二个方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从而说明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接着在讲解否认运动谈相对静止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时,教师通过列举师大校园的银杏树是不是真的没动过的说法是否正确,同学回答说这句话不完全正确而且否认运动谈相对静止会造成会造成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明显回答错误。而否认静止谈运动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的讲解时,教师通过请两位同学课堂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绎了大家看教材32页诡辩家欧布里德借钱不还的故事来更好地让同学们理解这个荒谬的故事背后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会陷入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最后,教师与同学们通过表格共同总结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教学评价:

在举例方面,教师所列举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较为符合教学内容。比如在讲解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时,教师列举的是最近同学们都喜欢的校园银杏树形成的靓丽风景。贴近了同学们的实际生活,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增加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在课堂氛围方面,进行课堂角色扮演,增加互动,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师能够走下讲台,走到同学们中间随机请两位同学对诡辩家欧布里德借钱不还的小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学生事先进行了自主预习工作,将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在课堂上老师进行了答疑。最后同学们一起讨论总结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但是在本教学环节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在提问方面,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回应。在提问同学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时,同学回答的是会造成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明显回答错误。但教师并没有说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的回答是否正确或者还有其他同学有不一样的答案吗?”而是直接进行接下来的教学。没有进行及时的评价。

背影片断教学 篇2

师:读读诗歌第二小节, 你从这一小节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船特别多?

(学生自由朗读, 汇报交流)

师: (随机将课件中的“千”“万”“飘满”“片片”变红色) 水乡的船儿这么多, 你们想当一回水乡的孩子吗?拿出你们的小帆船, 让我们驾着帆船, 驶进碧波荡漾的水乡吧!赶紧把你们的小船划过来, 让它们停留在这美丽的水世界上, 好吗? (生争先恐后上台, 在水乡板画上贴小帆船)

师:瞧, 现在水面上怎么样啊?

生:水碧绿碧绿的, 一阵微风吹来, 水面上荡起一层层波纹。白色的帆船在水面上飘啊飘啊, 多得数也数不清, 真是太美了。

师:船儿飘在水面上, 像什么呢?

生:船儿飘在水面上, 就像蓝色的绸缎上绣着一朵朵白色的花。

师:是呀, 一片片白帆多像天上飘着的白云。水乡的孩子们, 让我们在这美丽如画的水面上划起船来吧! (播放《采菱》的背景音乐) 划呀划呀…… (师生陶醉在水乡的情境中, 双手划浆, 身子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 水乡的孩子们, 你们划着船去干什么呀?

生:我用船把我们水乡种的水果、蔬菜、稻米运到别的地方去卖, 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师:水乡的船儿真多, 水乡的人们真勤劳, 谁来读读这一小节。

(生读第二小节)

师:听了他的朗读, 你感受到船多了吗?

生:他读得挺有感情的, 如果把“千”“万”“飘满”“片片”这些词再突出一点就更能让人感受到船多了。 (生再读, 有进步)

师: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生入情入境地读着, 其余的同学听得陶醉了)

师:太美了, 听你朗读真是一种享受。 (掌声) 刚才你一边读, 一边想到什么画面了?

生:我一边读, 一边想到水乡的船真多啊, 多得放眼望去水面上飘得满满的。真是人间仙境。

师:是啊, 你们瞧, 蓝蓝的水面上白帆点点, 像天上飘着的朵朵白云, 水、船、云组成了一幅多美的画面呀。这么美的景色, 这么美的课文, 读它真是一种享受。我来问, 你们来答, 好不好?

(师生一起投入地对读)

评析:阅读教学, 要积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为了让学生领略“船多”, 教师通过舒缓的音乐、素雅的画卷、优美的语言, 把学生带入水乡的情境中去感受那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独特意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担当水乡孩子这一角色, 想象划着船儿, 在水乡看到了什么, 去干什么……使学生陶醉在“亲历”水乡的快乐中, 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画面、想象、朗读, 运用已有的生活积累, 读中悟、悟中读, 领悟诗文语言的优美, 体验诗文内在的情感, 享受读书的乐趣。学习的过程就成了体验的过程。

[片断二]以歌传情, 激荡心灵

师:水乡水多、船多、歌也多。读读“歌多”的部分, 看看自己能读懂吗?有什么问题可以先用笔在书上做个记号, 待会儿提出来。

师:有什么问题吗?

生:“新生活”是什么意思?

生:歌怎么能装满一箩又一箩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有水平。你们见到过萝筐吗? (出示图片) 瞧, 这就是箩筐。水乡人的箩筐里会装什么呢?

生:箩筐用来装稻子、蔬菜。

生:用来装鱼、虾, 还装莲藕。

师:水乡鱼很多, 可以这么说:千条鱼, 万条鱼, 装满一箩又一箩。水乡除了鱼多, 还有什么也装满一箩又一箩?

生:千只蟹, 万只蟹, 装满一箩又一箩。

生:千根藕, 万根藕, 装满一箩又一箩。

生:千斤米, 万斤米, 装满一箩又一箩。

师:是呀, 水乡不仅水多、船多、鱼虾多, 池塘边上的稻田也特别多, 水乡还有一个美名呢, 叫“鱼米之乡”。水乡人打了这么多鱼呀、虾呀、蟹呀, 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越来越甜密。这样幸福的生活, 就是“新生活”。你们听, 水乡人正在用歌声表达他们新生活的快乐呢 (播放剪辑的歌曲《美江南》《太湖美》《水乡曲》等片断, 学生入情地听着这些原汁原味的水乡歌曲)

师:水乡人的歌声多么甜美啊!水乡的孩子们, 让我们随着歌声把我们的浆划起来吧!……我们划着船, 捕捕鱼……采采菱……听了这么多的歌, 水乡的孩子们, 你们也想唱歌吗?好, 亮开歌喉来唱起来吧!

(师生再次一起划桨, 唱《采菱》曲)

师:水乡人真是太快乐了。水乡人唱的歌儿太多了, 简直可以用箩筐来装了。这真是——— (引读) 千首曲, 万首歌, 装满一箩又一箩, 唱咱水乡新生活。多甜密, 多幸福啊!请同桌小朋友来合作读读第三小节。

评析:“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鼓励学生质疑, 既能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 及时调整授课计划, 使教学更灵活紧凑;又能启迪学生思维, 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学生的质疑“歌怎么能装满一箩又一箩呢?”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师紧扣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箩里装的是什么?还有什么也装满一箩又一箩?”学生想象、感受, 并通过聆听一组水乡歌曲, 把静态的文字变成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 体会到了诗歌蕴藏的内涵, 感受到了水乡人们喜悦的心情。这样有情趣、有滋味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 把课文的语言、思想感情、表达方式逐渐内化,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

[片断三]积累运用, 创编诗歌

师:你们有赞美家乡赞美生活的诗歌吗?谁愿意响亮地背给大家听听。

(学生有声有色地背诵《忆江南》《渔歌子》《江畔独步寻花》《江南》《秋天到》等诗歌)

师:这些诗真美!小朋友们想不想做小诗人?水乡水多、船多、歌多, 水乡是个美丽的地方。咱们家乡———海门也是个美丽的地方, 小诗人们, 海门还有什么多呢?学着课文的样儿也来作一首诗《家乡歌》。请小诗人们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学生小组合作创编)

生:海门什么多?房子多, 这一座, 那一座, 座座高楼平地起, 家家户户笑开怀。

生:海门什么多?路多, 千条路, 万条路, 条条马路通四方。

……

师:这一课, 我们学习了《水乡歌》, 知道了水乡水多、船多、歌多, 水乡很美。其实不仅水乡美, 我们的家乡海门也美。下课后, 仿照课文插图, 画一幅题为《家乡海门图》的画, 并给画配上诗歌。

《春》教学片断 篇3

片断(一):

师:在人们的急切的期盼中,上天派来了四位春的使者悄临我们课堂。大家瞧,他们来了!

(甲、乙、丙、丁分别头戴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饰帽相继上台)

甲:(躲在讲桌下,慢慢伸出双手,作小草钻出土地状)

(师在旁朗读“小草偷……绿绿的”)(表演完毕后作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春草使者,我的兄弟姐妹可多了,“园子里、田野里……是的”。我浑身软绵绵的,不信你们来坐一坐,躺一躺,或打两个滚,或踢几脚球,或赛几趟跑,或捉几回迷藏。我们都将敞开心怀,欢迎大家的到来。请听我的独白。(朗读第3自然段,将文段中的“小草”全部改成“我”)听了我介绍,你们知道我的特点了吗?谁来告诉我?

生:春草是嫩嫩的、绿绿的。

生:还有“软绵绵的”特点。

生:从“满是的”可以看出春草很多很密。

甲:对,我们春草具有“嫩、绿、软、多”的特点。感谢大家!(下)

乙:(翩翩起舞,边舞边唱上)大家好,我是春花使者。在我们的大家庭中,我们的种类可多了,有桃花、杏花、梨花……还有杂样的,有名无名的,数也数不清。颜色更是五彩斑斓: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往往逗得蜂拥蝶绕,是我们装点了大自然,是我们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我们花的世界吧!(引导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读了这段内容,现在你们了解我了吗?我的颜色有……?(生举手回答)

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乙:我有味道吗?

生:你的味道是甜的。(众生笑)

乙:看来,我和大家能做朋友了。因为你们都了解了我。(下)

丙:(背剪双手,昂首吟着志南和尚的《绝句》诗上)大家好,我是春风使者,(手罩在嘴唇上方,作夸张地吹风动作,从左吹到右)面对我的到来,大家是不是觉得像母亲的手在抚摸着你?(再作吹风动作,从右吹到左)大家能不能闻到新翻的泥土的气息,还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别看我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其实,我的作用可大了,没有我,草儿不会发芽,花儿不会开放。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欣赏春风片段。(领读第5自然段)学了这一自然段,大家知道了我哪些秘密?

生:你给人的感觉是像母亲的手在抚摸一样。

生:你能带给我们新翻泥土的气息,里面还夹杂着青草味儿,各种花香。

生:你还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声音。

丙:有哪些声音呢?

生:比如鸟儿呼朋引伴唱出的宛转曲子,还有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声。

丙:不错,在春天我是最温和的,不是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嘛,“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我既能带给你们温暖舒适的感觉,也能带给你们鸟语花香的温馨,大家可别忘了我春风使者哟!(下)

丁:(打着一把小花伞)悄悄地我从云里来,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因为我的到来,树更绿了,因为我的到来,空气更清新了,大家猜一猜,我是谁?

生:(齐答)春雨。

丁:对,我就是春雨使者,有关我的介绍全在课文第6 自然段里,我请一个同学来代替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请一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听了有关我的介绍,我想现场抽查一下,大家对我了解得怎么样。请大家关上书,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我的外形如何?

生: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丁:很好,我的第二个问题是:我当时的情状如何?

生: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丁:不错。第三个问题是:我来到之后自然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树叶儿绿得发亮,小草儿青得逼你的眼。

生:我补充一点,就是傍晚时,灯光发出黄晕的光。

丁:非常感谢大家,大家这么快就把我的特点了解得这么清楚,说明大家与我的交情不错呀!(下)

[点评]因为这节课不是活动课,所以不少教师习惯于亲自驾驭课堂,即使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也不会把手放得太开,甚至不敢完全放手让学生反串角色。但在本教学片断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武之地,将讲台完全让位给了学生,教师只起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画面是《春》一文中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完全放手让学生引导学生学习能行吗?实践证明,只要事先准备充分,设计新巧,同样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四位使者的设计正体现了教师的课改创新性,将常规课以活动课的形式处理,往往能出奇制胜。四位使者既充当了活动中的主角,又扮演了教师角色,每位使者负责引导学生学习一段内容,形式上大致相似的前提下又各具风采。仅四位使者的出场就毫不雷同,春草是通过表演“长”出来的,春花是边歌边跳“舞”出来的,春风是和着诗“咏”出来的,春雨则是伴着谜语“猜”出来的。《春》是一篇美文,美文是离不开咏读的,“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读的飞跃?本教学环节在“读”功上面颇具特色,可谓别出心裁,花样翻新。有改读,如春草部分;有齐读,如春花部分;有诵读,如春风部分;有代读,如春雨部分,而在四位使者的独白词中又何尝不是对文段的一种绎读呢?

片断(二)

师:有了春风的吹拂,有了春雨的滋润,春草、春花都争先恐后地来到人间,尽情吐绿,互展芬芳。为了表达我们对天使的爱意,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对这四位使者,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位,请你用最恰当的或是最喜爱的方式(比如朗读式、背诵式、对话式……)来表达对它的爱。

生:……(有的朗读、有的背诵、有的对话、有的咏诗,不一而足)

[点评]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阅读和表达方式,我们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给他们充分自由,让其表达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很巧妙地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表达情感的舞台,学生自由地选择表达方式,有的采用朗读形式,将自己喜爱的某段内容融入自己的情感,声情并茂地读出来;有的采用对话方式,来与文本一次亲密接触;有的通过咏诗来借诗抒情;有的当堂背诵,一展背功。这些方式既有对文本的感悟,又有对文本的积累应用,看似不起眼的一个环节,却能收到一石三鸟的奇效。

[总评]本课的教学设计独特新巧,富有创新,充分体现了“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课标理念。

1、师生易位 开而不乱 将讲台让位给学生,将教学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教师的这手似乎放得太开了。但本节课却开而不乱,活而不散,学生几乎包揽了课堂。然而,各环节仍然井然有序,如同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精神。

2、同中求异 异中求新 草、花、风、雨四个部分的内容在课文中的比重无轻重之分,四位使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各部分时体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新的特点。不同形式的出场,不同形式的朗读、不同形式的串词,都让人耳目一新,整节课都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3、多元互动 尊重个性 本教学片断采用师生、生生、生本、师本等多元互动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思维,激励他们抒发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让其自主选择抒发对象和抒发形式,学生真正体味到了作学习主人的滋味。

精彩教学片断 篇4

师:你从文章的哪些句子体会到小巴迪在焦急地等待着父亲回来的?

生:我从第四小节的“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看出他在焦急等待。(出示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学生齐读句子。)

师:老师注意到这几句话表达方式很特别,你发现了没有?自由读读这段话,仔细体会一下。(学生读书,体会)

生:这段话让人觉得等待时间很长。师:你怎么感受出来的?

生:作者把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一个个写出来,没有直接说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生: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让人感觉时间过得慢慢的。

师:你有一双慧眼。能把自己的感觉读出来吗?(生朗读,注意延长词之间的停顿)

师:读出了时间过得很慢。一刻钟并不长,但对巴迪来说却是一段漫长的等待。此时,你想到了哪些形容时间过得很慢的词?

生:度日如年。望眼欲穿。望穿秋水„„

师:是啊,巴迪感到了“度日如年”的滋味了。继续读书,体会一下这个句子的表达形式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每一个时间后面都用了句号,也表示巴迪等的时间很漫长。生:一个个句号就表示巴迪一段段漫长的等待。

师:讲得真精彩,语言很有诗意!这句话除了让我们感受到巴迪等的时间很漫长之外,还有什么感受? 生:还让我感受到巴迪等得很着急,好像在不停看表。

师:想想,望眼欲穿的巴迪在这个短暂而又漫长的等待中,会做些什么呢?

生(纷纷回答):在屋里不停地来回走着。打开大门,伸长脖子张望。打开窗户,探出身子眺望„„

(教师出示经重新组合的句子: 七点

父亲还没有回来

七点一刻

父亲还没有回来 七点半

父亲还没有回来)

师引:巴迪就这样整整等了一个下午,一直到——(生读)七点,父亲还没有回来。师引:巴迪在屋里不停地走来走去,都已经——(生读)七点一刻,父亲还没有回来。师引:此时的巴迪迫不及待地到门口张望,一直到——(生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师:等待使心情更加焦急,等待让人感觉时间更加漫长。正是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才产生出了强烈的表达效果。这种表达方式多么妙啊。大家可以在作文中把这种方法“偷”过来。请把这段读一读,再体会一下。

〔评析〕节奏和标点都是言语形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都能在文本中参与文本意蕴的表达,并能增强表达的效果。本片断教学,教师以“老师注意到这几句话表达形式很特别,你发现了没有?”为话题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先引导学生咀嚼看似平淡的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通过咀嚼,学生不但体验到了巴迪等待父亲时望眼欲穿的心理感受,还领悟到读这几个词语时应把握住特定的节奏才能把时间过得很慢表现出来;接着,再引导学生推敲标点符号,“一个句号就表示巴迪一段漫长的等待”是学生揣摩出来的个性化的感悟,再以对标点的感悟为基础让学生围绕“焦急的等待”来展开想象;最后,巧妙地结合重新组合的句子进行引读,在读中深化对文本蕴含情感的领悟,感受言语特有的句式和节奏所产生的表达效果,成功地将言语成长点植入到学生个体的言语系统中,为学生在日后言语运用中模仿这种言语形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创设情境,引导自悟——二下《2008,北京》精彩教学片段

生:(读句子)“四面八方的人们像潮水一般涌来……”

师:读懂这句话的同学站到前面老师这儿来。

生:(教室里约一半学生上)

师:老师这里就是天安门广场,你们应该站在什么地方?

生:(顿了顿,学生便有的站在黑板左侧,有的站在黑板右侧,有的站在学生中间,作四面八方状。)

师:现在老师读句子,看同学们表演得对不对。(师读句子:四面八方的人们像潮水一般涌来……)

生:(纷纷上)

师:(问一个跑得特别快的小朋友)你为什么跑得这么快啊?

生:因为我是潮水,是非常快的,非常猛的,所以跑得这么快。

师:不错,潮水是涌来的,是一浪――

生:是一浪跟着一浪的。

师:对了。老师再来读这个句子,看看下面的同学有没有理解了。(师又读这句话)

(下面学生也纷纷跑到老师身边去。)

师:好,都理解了,下面老师继续读,同学们继续表演。(师读:人们欢呼着,跳跃着……)

(个别学生跳了起来。)

师:你们欢呼了吗?跳跃了吗?

(学生都跳了起来。)

一生:老师,我们欢呼什么?

师:你说呢?

生:我们赢了!

师:对呀。(又问另几个学生):你欢呼什么?

生:中国赢了!

生:我们胜利了!

生:我欢呼:“耶!”

师:好,现在我再读,你们表演。

(师读句子,生一边跳跃一边欢呼。)

…………

此文为同学龚文娟老师在无锡市骨干教师培训班华士片上课的实录,听完后对老师在课堂上运用表演来创设情景,渲染气氛,促进对诸如潮水一般涌来欢呼雀跃等词句的理解的方法感触还是较深的。语文课归根结底是姓语的,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美统一,抛弃或忽视任何一方都是语文教学的缺憾。以前经常在听课或自己上课的时候,也经常用一些诸如表演等形式的非语文的活动。我认为应该正确的认识这种活动。达成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目标的途径是多通道的,像表演,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体验中获得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语言文字后包含的人文因素,这种表演是有效的表演,是促进人文性工具性统一的表演;这种表演当然是应该精心的设计的表演,有着非常清楚的语文课目标指向的表演,而在教学中与语文教学的目标风马牛不相及的表演、对话等非语文活动应该少之又少,留给学生以真正语文活动的时间!

徐悲鸿励志学画精彩教学片段

师:(板书课题时故意将“励”写成“厉”)生:(纷纷举手)老师‘励’字写错了!师:哦,还差一个“力”哩,这是“严厉”的“厉”、“厉害”的“厉”,这里应该是“鼓励”的“励”、“激励”的“励”。(随手用彩色粉笔在“厉”后的空白处加上了一个“力”)

生:(笑)老师是故意写错的。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励志”是什么意思? 师:对呀,“励志”是什么意思呢? 生:“励志”就是“立志”的意思。

师:你们觉得“励志”和“立志”意思一样吗? 生:(齐答)一样。

师: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把题目中的“励志”改成“立志”,这样更容易理解一些。(教师边说边把“励”改成“立”)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徐悲鸿为什么要“立”志学画呢?是怎样“立”志学画的?结果怎样?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寻找答案。(生读课文)师:同学们在阅读课文以后有什么发现? 生:徐悲鸿立志学画是因为受到一个外国留学生的侮辱。

生:徐悲鸿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后,学画更加刻苦了,每逢星期天就到博物馆去临摹名家的作品,/article/一画就是一整天。

生:徐悲鸿生活十分俭朴,把钱省下来买绘画用品。

生:徐悲鸿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毕业考试,创作的油画在法国引起了轰动,为中国人争了光,那位傲慢的外国学生也来向他道歉。

师:还有什么发现没有? 生:(迟疑地)老师,我觉得不应该把“励志”改成“立志”。师:为什么? 生:因为徐悲鸿到法国留学,拜达仰为师,已经立志成为一个画家了,不是因为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之后才立志学画的。

师:有道理。大家的意见呢? 生:我也觉得不应该把“励志”改成“立志”,“励志”的意思比“立志”更深一层,含有“下定决心”的意思。

生:对!徐悲鸿原来就很刻苦;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后,为了给中国人争气,他更加“奋发努力”了,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师:那么,“励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与“立志”有什么区别呢? 生:“立志”的意思是立下志向,而“励志”是志向更加坚定的意思。生:“励志”还有行动更加刻苦努力的意思/soft/。

师:同学们讲的都不错。“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投影出示词义)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呢?当然是成为一名画家。是什么力量激励他呢?是因为他受到了外国学生的侮辱,他要为中国人争气,让别人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可见,是“爱国”的力量驱使着他“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所以,题目中只能用“励志”而不应该用“立志”。点评:《徐悲鸿励志学画》题目中“励志”一词较难理解,而理解这个词又是教学本文的关键。教师在板书课题时故意留下破绽,让学生“发现”,不动声色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识破了教师的“阴谋”,领会了教师的用心,在会心一笑中认清了字形。此举虽为雕虫小技,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老师采用“三改课题”的办法,巧妙地化解了这一难点,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该词的意思,并串起全篇的教学。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教师没有简单地否定,而是把它“演示”到黑板上,让学生循着自己的思路去读课文,引导他们发现错误,从错误中探得“真知”,这里既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同时也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的错误理解有时也是“教学资源”。“立志”与“励志”意思相近,教师因势利导,利用它帮助学生建立“励志”的意义坐标,在相互比照中找准了“励志”意义的位置。由此可见,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而不是驾驭他们,“顺水推舟”永远比“力挽狂澜”来得有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教学片段

【案例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6课,哪位同学来读课题?

(一生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不好。

师:谁再来读一读?

(指名一生读)

师:读得好不好?

生:(齐说)好。

师:那我们一起读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案例二】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6课,哪位同学来读课题?

(一位同学读,“花瓣”两个字读得轻轻柔柔的)

师: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那一片片美丽的花瓣。

(第二位学生读,将“香”字读得甜甜的)

师:同学们,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感觉到什么?

生1:我仿佛闻到淡淡的香味。

(第三位学生读,突出了“飘”字)

生2:我感觉到花瓣的香味飘到很远很远。

(第四位学生读,读得特别高兴)

生3:我仿佛看到花瓣张开笑脸,使劲散发着它的清香。

(第五位学生读,读得很陶醉)

生4:我仿佛看到小女孩被淡淡的花瓣香深深地陶醉了。

师:是啊,每个人的朗读都会让我们有不一样的感觉,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读出你的独特感受。

【评析】

一、说说“再”

案例一中,一名学生读完课题后,教师对这名学生的朗读并不满意,却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请另一名学生“再”朗读一遍。第一遍的读与第二遍的读之间有没有递进作用呢?学生的朗读水平是不是有所提升呢?教师似乎忽视了一个问题:读得不好,问题在哪里?该怎样引导?教师的提问过程其实是启发与诱导的过程,教师通过自己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一名学生读完以后,教师没有评价,其他学生只知道不好,但说不出哪里不好,该怎样读好。当老师说“再”读一遍时,学生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去读。如果毫无目的地机械性重复,只会消磨孩子的个性与积极性,助长孩子的应付性。

案例二中,五名学生的朗读却让人一直有新鲜感,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老师只以一个问题贯穿了整个朗读的训练过程:“同学们,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感觉到什么?”这个问题不仅针对听的学生,也针对读的学生。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读的学生只有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才能让别的同学听完后有所感受;听的学生也会侧重听这位同学在朗读中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说说“好”

听课中,我们也经常发现类似于案例一中的问题,老师会问学生“写得好不好?”“读得好不好?”……学生听到类似的问题便会条件反射地回答:“好!”好在哪里呢?学生并未体验出来。接下来,未能体验出“好”的集体朗读,也只能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个性朗读更是无从说起了。

案例二中,老师没有说一个“好”字,却指导学生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读出花瓣的美、香和发自内心的深深陶醉。开始老师指名读课题,学生对“花瓣”两个字读得特别轻柔,“飘香”两个字读得很平淡,老师并没有批评这位同学,而是将他读得特别轻柔的“花瓣”二字指出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那一片片美丽的花瓣。”接下来,老师放手让学生去体验,用主要问题“同学们,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感觉到什么?”引领下面的朗读。虽然接下来还有几名同学读,但侧重点各不相同,因此,并没有重复、雷同的感觉。个性化的朗读让学生听得入迷,评得巧妙。五位同学的朗读分别通过“花瓣”一词展现了花瓣的美:通过读“飘”字,体现了花瓣散发香味的动态美;通过读“香”字,让听者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花瓣那淡淡的清香;通过学生高兴地读,体现了花瓣散发香味的愉快;通过学生陶醉地读,表达了小女孩闻花香时发自内心的深深陶醉,这些都源于主要问题的引领。

《燕子》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

众生:认识,您是宋老师。

师:在马路上能认识老师吗?(生点头)那么你们是怎么从这么多人之中认出老师的?

生:因为我看过您,您和别人长的不一样,我记住了您的样子。

师:对,因为你们平时观察过老师,并记住了我外貌特点所以不会认错了。我们平时观察周围的事物,最重要的是抓特点。你们会抓特点观察事物吗?(生点头)我来来试试你们的眼力。老师带来一幅画,猜猜是什么季节,看谁最先抢先说出来。(师出示一幅描绘春天的图画)

众生:(抢答)春天。

师:好眼力!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这幅画上画了刚刚发芽的柳树,所以我看出是春天。

生:另外,画上还有正盛开的桃花,草是谈绿色的,通过这些特点我们也看出是春天。

师:观察事物一方面要抓特点。另外还好要按一定顺序观察,这样才能看得细,品出其中美的神韵。这回同学们在仔细地按照一定顺序看一看,品品画中的美景。

(生观察讨论)

师:你看到了什么?按你刚才看的顺序说一说。

生:春天到了,庄稼长出了小芽,小草变绿了,小溪里的水哗哗地流着。柳树的枝条变绿了,桃树的枝头开满了红色的小花。蓝天上飘着雪白的云朵。

生:春天来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大地更美了。桃花红了,柳树绿了;清清的河水泛起了波纹;小草也探出了绿色的头,田野里的庄稼发出了嫩芽,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你们看得真细,说得也好。同学们会观察欣赏美的事物,那么怎样把你感受的美与别人共享,也就是表达出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看这幅图学习一篇课文。

(师板书小燕子)

师:看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发现或疑惑?

生:我们今天看图学文是“燕子”可老师拿的画中没有燕子。

生;我也有同样的疑问,画上没有燕子,燕子到底什么样?

生:看了课题和图画我在想春天和燕子有什么关系?

生:春天这么美,作者是怎样写的?

(生质疑,教师归纳板书)

师:老师给同学们拿来的是一幅未完成的画。老师觉得燕子太可爱、太有灵性了,怎么也画不好,一会你们参照课文内容和提供的图片帮老师画只小燕子好吗?我选几只最漂亮的帖在画上。

众生:(兴奋地)好!

师:刚才老师把同学们的想法归纳成四个问题,我们把要解决的问题排排序。

(生议论教师在提出问题上标上序号)

师:问题出来了,大家读课文先自己试着解决好吗?如果你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如果小组都不明白可以派代表写在黑板上,请其他小组同学帮助解决。

(生小组自学、讨论、质疑)

……

师:最漂亮的小燕子我们选出来了,可是他们应该在画中哪呢?按照书中的语句给他们找位置。

(生读书中语句,老师帖画:天空中、稻田上、柳树下、湖面上、电线上)

师:现在看看这幅画完美吗?

生:老师,我觉得现在这幅画是完整的的画了。

师:画是美的,可我觉得他是一幅没有生命的画,而文章写的是活生生的小燕子,我们也让画动起来好吗?

生:(兴奋地)我们来扮演燕子让他们动起来,我先扮演一只。

师:(示范)我是一只成熟勇敢、骄傲的老燕子。我渴望自由,我向往蓝天和白云,看我的翅膀用力一拍,身子轻轻一斜,便飞得无影无踪。你们能学着老燕子的样子,也能表演一下吗?自己先试一试。

生:我是一只聪明活泼的小燕子。看,我一会儿掠过天空,一会儿飞过稻田,一会儿轻轻擦过湖面,观赏湖中嬉戏的小鱼。

生:我是一只漂亮的小燕子。看我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一样的尾巴多么讨人喜欢。我有时飞累了便落在电线上梳梳羽毛,理理头发。

评析:

1、教师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再到组织学生自读交流,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平等参与者,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

2、教师巧妙地引发了学生提出问题,但不是就问题而解决问题,而是通过讨论、整理、归纳问题,使问题有价值,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自主解决。

3、注重了阅读的实践。通过角色的表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体现了课程的人文精神。

《庐山的云雾》片断赏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

(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准备以导游员的身份向游客们介绍庐山的云雾。)

师:谁来向我们介绍介绍你眼中的庐山云雾?

生:(自读)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生:(自读)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生:其实写庐山云雾的还有很多,只是课文用省略号代替了。

师:是啊,庐山的云雾千奇百怪。它们有的像绒帽,有的像玉带,有的是大海,还有的是四蹄生风的白马。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它们还会像什么呢?

生抢着为云雾起名:一条金蛇、一只白羊、一块飞碟、一个仙人瓶等等。

师:真能干!这些云雾多有个性呀,让我们来当小画家,把它们画下来吧!

生兴致勃勃地作画,相互合作,互帮互学。

师:下面请小画家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把你笔下云雾的神奇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生分小组交流后,主动上台解说。

师:光说还不过瘾,要是能把它写下来,那就妙极了。我们来比试比试,看看谁的写话本领强。

生开始动笔写话。

思考:这则课例集“读、说、画、写”于一体,可谓形式多样。首先教者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回读、悟读,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情绪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接着,教者引导学生在既定的情境中进行了很好的口语交际活动。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驾驭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又帮助学生积极内化文本中规范的语言。而画的练习,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而且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最后的写话比赛则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从阅读中学到的语言,借鉴文本中的写作方法进行自我练习。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不断的提升。

信息技术片断教学 篇5

学生常常会问老师:“老师,我们下一节电脑课学习什么?我们想玩一下游戏啦!”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头头是道地讲解基础知识或操作要领,一部分孩子却在座位上偷偷地玩游戏。

【分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具有一定冒险性、刺激性、趣味性、娱乐性的游戏,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天性。另一方面,一些孩子在平常生活和紧张学习中较少感受成功的快乐,游戏恰恰能够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一味禁止孩子玩游戏,他们会上演“猫与老鼠”的游戏对付你,而且可能扼杀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应对策略】发挥游戏的积极作用,索性把它引进信息技术课堂。1.寓学习于游戏之中

只要有心,我们便能发现对电脑的许多基本操作完全能够通过玩游戏逐渐熟练起来,而且与传统的教与学比较,这种方法效果好得多。如学习鼠标、键盘的操作,我就让孩子们玩拼图、两位数加减法、赛车、魔王迷宫、绿娃传奇等富有童趣的游戏。这些游戏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他们在忘情地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鼠标的单击、双击和移动、拖动等操作,把指法也练熟了。特别是其中有些游戏巧妙地设置了一些障碍和关卡,这会激励孩子去尝试使用键盘上回车键、空格键、换档键、光标移动键、退格键及Esc、F1等功能键,并大胆操作,从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些功能键的基本作用。要是仅凭老师讲解、示范,让孩子们模仿操作,不但较难理解,单调的模仿也会使他们兴味索然。2.把游戏作为孩子们的奖品

既然孩子们是那样地热爱游戏,不妨把游戏当作奖品,促使他们更努力地学习信息技术。我从网络上搜集了一些健康的、益智的游戏,如五子棋、推箱子、绿娃传奇等,把它们作为奖品奖给课堂学习表现优良、取得成功的孩子,或有进步的孩子。每一节课,我都会布置一些任务,完成任务出色的孩子,剩余时间就由他自由安排,当然可以玩这些游戏。原来基础较差的孩子完成与其他同学相同的任务往往会力不从心,如果教师对这部分孩子的要求与其他孩子一样,他们就没有玩游戏的希望了。与其让他们“被迫”偷偷地玩,不如适当降低任务要求,只要他们达到了这样的要求,有了明显的进步,就让他们得到一些玩游戏的时间。对于在学习态度上有进步的孩子,我也适当给予玩游戏的奖励。

问题二:孩子们上课不听讲解

孩子们走进电脑教室,大多会情不自禁地敲敲键盘、摸摸鼠标,要求他们静下来比较难。尤其是上操作课,他们往往自顾自操作,全然不知老师在说什么。轮到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却又不知从何入手。【分析】少年儿童大多喜新、好奇、爱动。喜新、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爱动的原因,爱动是喜新、好奇的外在表现。老师的讲解如果满足孩子解决当前问题的需要,他会认真听,否则便会表现出不耐烦。孩子与成人不同,心里怎么想,行动就立刻表现出来。特别是当老师讲得过多、针对性不强、语言缺乏亲切感时,很难使他们听进去。

【应对策略】讲解要吸引孩子、选择时机、提高艺术性。1.讲解要力求吸引孩子

教师要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使讲解既符合教材要求,又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孩子们“跳一跳能够得着”,才会乐于听,乐于付出努力。另一方面,“有用”和“好玩”一样,也能激发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吸引他们认真地听,学会了则会给他们带来愉悦。我常常去了解孩子们语文、数学课学习的内容,结合语文、数学课上布置的作业,设计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这样做迎合了孩子们的要求,他们听讲也会认真得多。

2.讲在学生渴望时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之中,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实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困难,生成问题,必须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他们自己的努力难以奏效,又渴望解决问题之时,就是教师讲解、点拨的最好时机。这就是说,讲解选择在孩子们“愤悱”情绪产生之时,他们必定听得最专心、最认真。

如教学“画图”中的曲线工具,我设计的一系列任务是“用曲线工具画一个红心”“改善红心的模样”“用红心设计出一幅美丽图画”。尝试用曲线工具画红心不难,即使个别孩子不会,通过小组内互相帮助就能成功,因此不必我来讲解。但是“改善红心的模样”就不容易成功了,盲目尝试效果差、效率低,“愤悱”情绪就自然产生了。我选择这个时机讲解并示范图像的“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孩子们的耳朵就竖起来了。在完成第三个任务时,当我用“填充”工具为“心”形外廓填上鲜红颜色的一刹那,不少孩子竟“哇”地叫了起来。3.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一个有乱扔垃圾习惯的人走在整洁的大街上也会收敛一些,这就是环境的对人的影响,教育也一样。即使是原来学习态度不好、不守纪律的学生,进入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也能受到积极的影响。

赏与罚都是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的需要,但必须赏罚分明。

教师对孩子最好的“赏”就是由衷的赞美,赞美的指向必须具体明确、名副其实,这对孩子有极大的激励作用。而“罚”得让孩子明确规则,让他们知道在课堂上,自己的行为不能够对自身或对全班的教学活动造成损害,否则就要受批评。心中有规则,做事情才不会无所顾忌。

问题三:孩子们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很大

同一个班级的孩子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以键盘输入为例,四年级孩子同样用五分钟,快的可输入近二百个汉字,而慢的只输入十多个字母。这给教学造成一定困难,尤其是五六十人的大班。

【分析】造成孩子们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的原因很多,有兴趣、家庭背景、使用电脑的机会等。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水平差异大使孩子们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学习产生不同的需求,教师对特殊孩子的个别指导“鞭长莫及”,越是水平低的孩子操作机会越少,差异有扩大的趋势。

【解决策略】小组合作学习。

分组的原则是“异质组合”,就是将全班孩子依照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分类,然后搭配组合,每小组4-6人。这样,既使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比较容易进行,更有效,有利于改变教师指导“鞭长莫及”的状况,又由于“组间同质”,适于开展小组之间的学习竞赛。

教师向各小组布置任务,对任务给以必要的说明,提供必要的资料和网络资源,然后由各小组自行研究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由于小组每个成员都承担一定的任务,迫使水平较低的孩子也积极参与,遇到困难基本上可以在组内获得帮助;水平较高的孩子则愿意为任务完成得更完美而一显身手,与其他小组一比高低。这自然有利于组内所有孩子的发展。

林海教学片断反思 篇6

师:读了花这一部分,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想问老师一个问题:花的特点是什么?

师:他问的这个问题,谁能帮助他解决?

生:我觉得花的特点有两个:第一个是多。第二个是美丽。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我的问题是,还穿绣花鞋这里的绣花鞋指的是什么?

师:(课件)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轻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请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生:(读)林海教学片断反思

师:他问的这个绣花鞋指的是什么?

生:我觉得绣花鞋指的是兴安岭的.花。

师:对。/下面听老师读这个句子,边听边想象,作者把兴安岭当怎样的人来写的。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生:他这里写花,为什么还要写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呢?

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因为这些小红豆是花的果子。

生:因为这些小红豆不仅装扮了兴安岭,还可以酿酒,为人类作贡献,所以写了小红豆。

生:我还想问老师一个问题:/article/为什么说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却说不出那些花的名字来?

师:这个问题相信你能解决,这说明了什么?

师:说明这儿的花多。

师:对了!你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也是读书的一个好方法。

以上是我在教学《林海》一课时出现的小片段。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是教学观念的更新。过去是教师问学生,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现在是学生问老师,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思维得以发挥。师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课堂氛围宽松,学生想说就说,想问就问,大胆的探索,体现了教育的人文性。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天文、地理、自然、社会、伦理、道德等,可以说无所不容。语言文字的通俗性也最能激发学生思维,唤起学生想象。学生个性的需求不同,想探究的问题也不同,课堂上,学生的许多问题是不可预测的,既然鼓励学生问,学生什么都可能问。有些问题看似古怪,其实是必然。因为,孩子对新事物的发现,永远是好奇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复韵母发音教学片断与反思 篇7

师:小朋友们,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新的韵母……

生:老师, 老师, 我知道, 是ɑi ei ui。

众生:ɑi ei ui, ɑi ei ui……

师:出示ɑi ei ui的卡片, 请会的同学一起读, 再指名读。

师:出示ɑi的卡片, 再出示ɑ的卡片, 引导学生比较, 大家动动脑筋, 看看韵母ɑ和ɑi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ɑi比ɑ多了一个i。

生:ɑ是由一个字母组成的, ɑi是由两个字母组成的。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啊!以前我们学的单韵母就只有一个字母, 特别孤单。今天我们学的ɑi是由ɑ和i组成的, 它们是好朋友, 非常友爱。这样有朋友的韵母, 就叫复韵母。请看清老师的口型, 跟老师读:ɑi。

生跟读三遍。

师:小朋友们, 复韵母跟单韵母不仅样子不一样, 发音方法也不同呢。不信你观察一下老师的口型。师范读ɑ——ɑi。

生:老师, 我发现了, 你在读ɑ时, 口型是不变的。在读ɑi时, 口型是在变化的。

师: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读单韵母时, 口型保持不变, 读复韵母时, 口型是要变化的。

生:老师, 那读复韵母时口型是怎样变化的呢?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也许做完游戏你就知道了。

一听说要做游戏, 孩子们都兴奋了起来。

师:小朋友们玩过“滑滑梯”吗?

生纷纷表示玩过, 喜欢玩。

师:滑滑梯的时候怎样才能滑得快呢?

生:开始的时候要用电力, 这样才能滑得快。

生:穿运动服, 裤子滑溜, 这样也能滑得快。

师:滑的时候, 怎样才能不摔跟头呢?

生:滑到后来就不能再用力气了。

生:顺着它滑, 什么也不动, 就不会摔跟头。

师:小朋友们真是滑滑梯的高手啊!老师明白了, 就是开始的时候要“用力”, 中间要“快”, 到最后就要“轻”。那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玩滑滑梯吧。

生疑惑。

师:滑梯在哪呢? (出示字母滑梯图)

师:哪位高手来滑一下?

几生试滑。

师根据学生发音做出相应评价:

你滑得太慢了! (两个字母发音间隔长)

糟糕, 你摔了个大跟头! (后一个字母发音太重)

滑得真好!又快又稳! (准确地发出了复韵母的音)

师:请那些滑得好的同学带着我们一起滑, 好么?

生:ɑi—— ei—— ui——

师:小朋友们, 现在你知道读复韵母时口型是怎样变化的了吗?

生:老师, 我知道了, 读复韵母时, 要先做好前面一个字母的口型, 然后快速滑向后面一个字母。

师:说得真好, 我们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来记住它:前字定口型, 后字定收音。

【教学反思】

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 学习汉语拼音相对抽象枯燥。要想提高汉语拼音的教学效率, 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使学生喜学乐学。

一、尊重基础,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上课开始, 我才刚开口要引入课题, 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直入课题了, 这说明他们对这几个复韵母的读音已经有所了解了。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我还按部就班地照“出示图片——引出发音——学习发音方法”的预设来教学, 孩子们是不会感兴趣的。于是, 我直接出示复韵母, 让会读的孩子一起读, 又分别找了几个孩子单独读, 我留意观察, 发现孩子们虽然对这几个复韵母的读音有所了解, 但发音却不到位, 存在着熟而不透的现象。所以, 发音教学过程还是不能简化的。

课堂不只是老师的“讲堂”, 更是学生的“学堂”。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来组织教学, 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真正把“课堂”变为“学堂”。

二、迂回变通, 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上课伊始, 老师才刚开口, 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一方面, 说明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需要我们尊重;另一方面, 也表现出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但是, 如果教师处置不当, 学生的求知欲就可能被扼杀。

对这些熟而不透, 完全不听老师指挥的孩子怎么办呢?呵斥一顿?当然不行!告诉他们读得不标准, 要虚心学习?学生不一定服气, 而且读音上的细微差别学生是难以察觉的。这样做, 还可能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采用的是迂回战术, 先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当学生七嘴八舌地念课题时, 我就直接出示3张字母卡片, 这时, 学生就整齐地读起来了。然后, 我又指名读, 一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二来也顺便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这时, 我并没有评价他们读得好还是不好, 而是让他们找单韵母与复韵母之间的不同, 继而从找形的不同引导到找发音方法的不同, 从而把学生的兴趣点迂回引导到发音方法上来。

《火烧云》教学片断及评析 篇8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云叫“火烧云”,找到这句话用波浪线画下来。

(生默读、勾画。)

生:在第2自然段的开头,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完全正确!还有谁找对了?

(学生纷纷举手。)

师:大家都找对了!谁再来读一读?

生: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为什么这样的云,叫它“火烧云”呢?

(学生纷纷举手。)

生:因为这种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你只是把这个句子又读了一遍,刚才咱们读过了,你怎么知道它叫“火烧云”?

生:因为这句话中说,这个云好像是天空着了火一样,所以就叫它“火烧云”了。

师:你看天空的云从西边烧起来,一直烧到东边,就好像整个天空着了火。这是一个原因,还有吗?

生:因为天上的云是红彤彤的,一般燃烧着的东西会是红彤彤的,所以才会得名“火烧云”的。

师:我想,这一句话,你一定能读得更好。请你试试。

生: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读得多好!你突出了火烧云的什么?

生:颜色,红彤彤的。

师:红彤彤是火烧云的基本颜色,对吧?这是第二点,还有吗?

(板书:颜色。)

生:就是它变化很多,比如说,变化的形状很多,一会儿变成马,一会儿变成老虎,一会儿变成狮子。

师:你已经从这一句话中,想到了后面的有关内容去了,不急,待会儿我们再讨论你说的这部分内容,好吗?同学们,“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请把“一直”这个词语圈下来。想一想:为什么要用这个“一直”呢?

(老师边读边做“一直”的手势。)

生:只有火烧得很大,它才能烧得很快,从西边一下子就烧到了东边来了。这个火烧云烧得这么红,它就像一团熊熊烈火一样,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去。

师:对呀,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你看,时间之——

生:短。

师:速度之——

生:快。

师:景色之——

生:奇(美)。

师:火烧云时间之短,速度之快,景色之奇,由“一直”这个词语可见。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叫它“火烧云”了吧,你觉得“火烧云”这个名字怎样呢?

生:这个名字很形象,让人能想象出火在天上燃烧的景象。

生:“火烧云”很生动,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

生:一般我们见到的云的名字有“白云”、“乌云”、“红云”,这里叫它“火烧云”,很特别,也很有意思。

师:是呀,对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火烧云”真是太神奇,太特别了。让我们再来一起朗读——

生: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你看,就这一句话,我们通过读读,画画,圈圈,品品,就体会到了火烧云的特点。

……

总评:卢雷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断,紧紧扣住了一个重点句子——“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反复凸显了一个名字——“火烧云”,通过引导学生读读,画画,圈圈,品品,展开了一段有声有色的阅读对话。课上,卢老师着力引导学生围绕“火烧云”这个名字,品出了其中的三重味道。

一、发现的味道——什么样的云叫“火烧云”?

“火烧云”是什么样的?这是学生阅读中的第一问题,也是阅读这篇课文的兴趣点所在。而这个问题,作者已经在课文的第2自然段开头写得明明白白。卢老师抓住了学生的这个阅读兴趣点,引导学生回到文中,静静的读书,感受发现的味道——“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云叫‘火烧云’,找到这句话用波浪线画下来”。你看,这样的教学简洁明快,容易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下面的语言品味奠定基石。

二、探究的味道——为什么会叫它“火烧云”?

如果说“什么样的云叫‘火烧云’”,这是一个读书发现的问题,那么卢老师接下来提出的“为什么会叫它‘火烧云’”,则是一个颇值得咀嚼回味的探究性问题。课上,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云的形态像火在燃烧,云的颜色像火在燃烧,云变化的速度之快像火在燃烧。是的,当我们的阅读课堂上,学生一旦能潜入文本之中,每一字词的内涵,都会被开掘出来,此时的文本解读,将会变得格外饱满。而学生也正是在这样饱满的解读之中,充分经历着文本言语的探究之旅,从而品味出文本中的独特味道。

三、欣赏的味道——“火烧云”这个名字怎样?

“火烧云”这个名字在卢老师的课上,可谓是一咏三叹。“你觉得‘火烧云’这个名字怎样呢?”卢老师的这一问题设计,把学生由刚才的探究之旅中点拨出来,转向了对“火烧云”这个名字的欣赏品味之中。这时学生所发表的看法——很形象、很生动、很特别、很有意思,不是一种概念式的空泛欣赏,而是紧紧地附着在文本的具体言语之中的深刻认识。或许一开始,学生们是被“火烧云”的形态、颜色吸引着,而现在他们正在回味着“火烧云”这个贴切传神的名字呢。

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必也不可能对所有的语句作一咏三叹的解读,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不可以像卢老师这样抓住重点词句、扣住有特色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品味,品出文本中的几重味道。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领着学生,在文本言语世界中穿梭,体验发现的味道,经历探究的味道,分享欣赏的味道。若如此,则我们的阅读教学,将是有香有色、有滋有味的。

(卢雷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小学

《月光曲》教学片断分析 篇9

(一)回读探究

《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1)贝多芬先生为什么会弹出这么美妙的琴声?自读感悟,讨论合作交流。

原因一:触景生情。

原因二:出于对穷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

原因三: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是贝多芬先生的知音。

〖自新课改以来,“自主合作”这种学习方式是提得最响的,也是我们在课堂上最经常见到的,但是在实践中,合作交流体现得很充分,而自主学习的时间往往被挤占被忽略,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感悟能力是极大的不利,在课堂上必须充分保证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在学生充分自学、感悟的基础上,全班交流,碰撞思维,统一认识,让学生在读文后的一些疑问消解在无形之中。〗

原因一:触景生情。

师:在这条原因上,我们分析的重点应是什么?

生:景。

师:课文中具体的描写是什么?默读课文,迅速找出来。

指名读。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这是作者特设的环境。我们说创作是要有灵感的。正是这样的月夜给了贝多芬创作的激情和灵感。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我们继续!

〖在学生读文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对或错都会产生一些自己的阅读感受,但在交流的过程中却总是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积极地肯定学生的见解,不断地鼓励学生,步步为营引导学生始终饶有兴致地参与阅读分析的过程,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原因二:出于对穷兄妹俩的同情。

师:在这一点中你觉得那个词语是关键词?

生:同情!

师:这种同情又是源自什么?自读课文,组织自己的答案,并在文中找出证明你观点的相关语段。

〖我们必须向学生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无论是平时学习课文还是考场上的阅读分析,还是平时的阅读积累,我们都不能脱离课本凭空地去感知,去分析。尤其是在做阅读分析时,最忌讳浅尝辄止,务必要让学生在接触题目之前,熟悉文章,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了然于心。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又会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从本质上无所谓对和错,但是与文本主旨联系起来的时候,总有贴切与否的分别,为了后面做题的正确率,我们的理解有必要和文章的中心保持一致。为此我要求学生在形成自己的观点后,必须在文中找出能证明自己的相关语段。这种做法加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诊断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巧妙地强迫了学生多次感知文本。我想更重要地是强调前者。〗

第3自然段:兄妹俩的对话

贝多芬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这使得他一定要走进茅屋,为兄妹俩弹琴。

①理解:“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过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贝多芬的曲子难弹,这位姑娘也弹不好。(从“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可看出)

盲姑娘很喜欢贝多芬的曲子,只要能听一听贝多芬的演奏就是很高兴、很满足的事情;同时,也说明她很喜欢音乐。

②理解:在姑娘说话以后,哥哥的态度怎样?

哥哥很清楚妹妹的心情,但是由于家庭条件的影响,不能满足妹妹的要求。他很愧疚,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内心很矛盾。

③姑娘的话是什么意思: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意思是:

a.哥哥,我和你说着玩的。()

b.哥哥,你不要伤心,这音乐会对我来说可听,可不听,你别在意。()

c.姑娘在安慰哥哥,不想让哥哥着急,其实,她很想听音乐会。()

〖祖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然而要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必须训练学生的阅读敏感性,教会学生感悟文字背后的深意。具体的办法就是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上下文,抓住关键字词。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敏捷又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思想。〗

(4)你觉得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话,会怎样想?

小结:贝多芬曾经这样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正是由于兄妹间的谈话,使得贝多芬深受感动,为了哥哥的矛盾心情,为了了却姑娘的心愿,为了这位懂事的姑娘,他决定进去为姑娘弹曲子。

〖贝多芬是本文的主要人物,而作者在文中却没有他的一句语言描写,我们在感知的过程中要准确地把握这些阅读的空白点,继而准确地填充。这个过程对学生个体而言是走进贝多芬内心的过程,也是整合这一小节感悟的过程,对整体而言是交流碰撞的过程,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对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予以充分的肯定,这既是对学生积极思维的肯定,也是对下一步学习进行加油打气,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强烈的自信投入到下一步的感悟分析中。〗

原因三: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是贝多芬先生的知音。

(1)第六七自然段:盲姑娘与贝多芬的对话.引导感悟:“多纯熟”,“感情多深”等。

请学生读姑娘的话,体会。

“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①这段话,标点很重要,连用了两个叹号,说明姑娘说话时的语气很坚定,而且感情非常激动。

②“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可看出,姑娘在听过曲子之后,马上做出了判断,而且心情是异常的激动。

③姑娘说“多纯熟啊!”“多深哪!”说明姑娘很懂音乐,很爱贝多芬的曲子,因为只有贝多芬本人,才能把自己创作的曲子表现得淋漓尽致,姑娘虽然看不到贝多芬,但她可以用心去感受,这对于一个家境贫穷的小镇上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

〖这一处描写是非常经典的细节处理,“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作者巧妙地运用一些标点,却将人物的心理感受表露无遗,真的是不着痕迹。要引导学生识破作者的“良苦用心”,感知语言表达的魅力,引导学生逐步透过文字本身,深刻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内涵。唯有细节能传情!无论在写作辅导还是阅读分析过程中,我们都应该引导学生注意感知一些细节,在细细地体会之后,让学生明白精彩往往源于细节,并教会学生在今后的习作过程中,慢慢学会细节描写。〗

思维补白:贝多芬没有回答,其实他的心理是怎么想的?

师讲述“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正是由于姑娘对音乐的热爱与理解,使贝多芬感到找到了知音。他很激动,所以要再弹一曲给盲姑娘听。当时的环境也使贝多芬触景生情。)

小结:贝多芬深为兄妹俩的情而感动,又为找到了这样一位知音而感到兴奋。这又是一个和谐、幽静的夜晚,茅屋的一切是那样地打动人,月光是那样的轻柔,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激起贝多芬的创作灵感呢?贝多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即兴创作了《月光曲》。

(二)回归整体:

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这个环节看似可有可无,却是对学生在上一阶段学习效果的及时检查。一来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灵活地调控我们下一阶段的教学环节和方法,二来也是对这一环节的适时回顾和小结,随即进一步肯定学生在感知课文时的优佳表现。承前启后,不可小视。〗

三、能动

1、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写了些什么?理解“陶醉”、“飞奔”的词义。

它说明贝多芬也被自己所弹奏的乐曲激动着。《月光曲》倾注了贝多芬对盲姑娘的深厚情意和对大自然的爱。再次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回顾,疏理思路

回忆我们在这节课上整体的学习过程,是怎么样解决了一个个问题的?学生思考交流,归纳如下。

1、多读课文

2、提出问题

3、拟定答案

4、找出语段,证明观点

你认为哪个环节最重要?

第一条和第四条。

上一篇: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部分资料下一篇:2018银行秋季校园招聘笔试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