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片断教学”有感

2024-06-12

听“片断教学”有感(共16篇)

听“片断教学”有感 篇1

听“片断教学”有感

11月4日,晋江市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的第一环节“片断教学”如期在实验小学举行。来自全市的30名优秀选手分别带着各单位的期盼、各学校教研团队的智慧和教师个人的良好素养前来参加比赛,他们虽均显年轻,但个个都不可小觑,令人叹服。

综观30节课,可圈可点的地方有很多。每个参赛选手都能以《课程标准》(2011版)的理念为指导,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重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重视归纳问题解决的过程,凸显数学思考。下面谈几点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注重渗透思想方法

本次比赛活动的课题共6个,其中就有3个属于综合实践领域的“数学好玩”中的内容,分别是三年级的《时间与数学》,五年级的《图形中的规律》,六年级的《比赛场次》等。执教这三节课的老师都能有意识、有方法,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在《比赛场次》中大多能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借助画图、列表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从简单情形开始寻找规律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有的还能让学生感悟到变与不变思想。又如《时间与数学》,大多能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数学信息蕴含的规律,寻找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几乎每节课都能渗透有序观察、一一列举、集合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而在《图形中的规律》中,更加让大家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及化归方法的充分运用。除此之外,在其余的三个课题中,同样也有很多渗透数学思想的影子,如实小的周婷婷在《温度》一课中能渗透极限思想……由此可见,新课标下,老师们已由关注数学知识的教学,转向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二、注重渗透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次参赛的很多课都能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二小孙娟娟老师的《温度》中就很善于渗透学习方法,如:观察、比较是学习的好方法;懂得利用其他信息来迁移、推理,也是学习的好方法;在比较温度大小后提问:“回顾这一过程,我们是怎么比的?……又如:在《比赛场次》中就第五实小的洪背清老师、东石的蔡丽圆老师等引导学生“知难而退”,从而让学生感悟到遇到复杂问题要“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凤竹小学的陈巧莹老师的“回想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再如在《时间与数学》中,磁灶梅里的张娜红老师能在课中渗透将一个较难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的解题策略;灵源的王雅玲老师能在课中渗透借助日历这直观手段,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

三、注重渗透人文教育

通过片断教学,同样也看出很多老师很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在新课标下,现在的课堂教学行为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将关注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提高作为一种理念、一种价值取向体现在数学教学的设计中,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如中和的吴婷婷老师在《认识厘米》中能向学生介绍古人的测量单位以及厘米的由来;在《温度》一课中,安海陈萍玉老师能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时间与数学》中梅里的张娜红老师能通过《时间都去哪儿》的歌曲来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而龙湖阳的陈明珠老师在《时间与数学》中则通过《常回家看看》的歌曲来渗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教育……

除此之外,善于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主动探究,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是本次片断教学的一大亮点,还有精美有创意的板书设计也令人赞叹……

听“片断教学”有感 篇2

学校的教学中,有幸听到孙霞老师执教的“识字7”。孙老师的识字教学以文本为依托展开,学文与识字紧密结合,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原则。

一、文本与图画结合,激发识字兴趣

在“识字7”的教学中,孙老师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给字配“画”,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让学生主动识字,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亭”“停”。

1.(出示字卡“亭”)这个生字宝宝,谁来和它打打招呼?指名1+1+1,齐读。

2. 你知道它躲在公园的哪个角落吗?

3. 咦,是个小亭子,老师把它请出来。请你仔细看看图,再看看右边的字,哎,你发现了什么?

4. 生交流:“亭”字和亭子图的相似之处(课件出示)“点、横”就是亭子的“顶”,“口”就是亭子的“阁楼”,“穴宝盖”和“丁”就是亭子的“门”和“梁”。

5. 古人真聪明,能根据亭子的形状创造出一个字。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个有趣的“亭”字。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亭”。

6. 诗人也被这个有趣的亭子吸引了,瞧,他来到小亭边不走了,这个人和亭子又组成了一个新字———“停”。(显示“人来小亭边”图)

7. 联系生活识记“停”字。人来小亭边不走了就是“停”。

根据图画,依托文本进行识字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更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二、依托文本拓展识字,提高语文素养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每个生字都有其自身的特质,如果把它放入不同的语言环境将会呈现不同的风格。因此,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依托文本进行拓展识字,更能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练习区分“亭”和“停”。

“亭”和“停”的读音一样,字形也差不多,但意思完全不一样。出示题目:亭停

()止()子岗()报()凉()()留()车场

孙老师根据生字特点,出示词语选择填空。把两个容易混淆的字放在一起教学,通过朗读,复现词语,记住字形;通过朗读,体会词语的用处,比较发现词语的差异。在诵读中,字的音、形、意在学生的头脑中越来越明晰,越来越深刻。

依托文本展开识字教学,是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解决识字教学“枯燥无味”的问题,学生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为以后语言文字知识、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黄果树听瀑》教学片断之浅思 篇3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选学课文《黄果树听瀑》教学片段:

师:有关“听瀑”的句子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已经按照顺序找出来了。但是简简单单的瀑布声,作者为什么能把它们写得如此生动?

(生沉默)

师:同样表示声音响亮,作者用了“渐近渐响”“人喧马啸”“响遏行云”“如雷轰鸣”“訇然作响”等不同的词语,可见作者的用词是多么——

生:丰富。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一下子就发现了作者的第一个写作手法——用词丰富。(板书:用词丰富)那么谁发现了作者的第二个写作手法呢?

生:作者多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那么作者都把这些声音比作了什么呢?

(生答略)

师:在不同的地方听不同的瀑布声,把不同的瀑布声比作不同的场景,可见作者的比喻用得多么恰到好处。(板书:恰用比喻)。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除了恰到好处的比喻,作者还展开了恰到好处的联想。

师:你真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太棒了。

(在“恰用比喻”补充上板书“联想”,并指导学生朗读作者联想的内容。)

师:作者妙笔生花的寫作手法还有吗?

(生沉默)

师:让我们再来看第一句话,听老师读一读,边听边思考在我的朗读中,哪些词引起了老师的关注。

生:刚才老师在朗读时,关注了“飘来、拂过、涌漫、盖过、只存下”等一连串的动词,而且读得越来越有力量,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的渐近渐响。

师:你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那么从这些词语里,你感受到作者用词除了丰富还有什么吗?

生:准确。

(师表扬,在“用词丰富”补充上板书“准确”。)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交流,我们发现了作者能把文章写生动的主要原因在于用词丰富准确,恰用比喻联想。谁能用今天所学的写作方法来评一评这一句话。(出示句子)

生:我感觉作者用词重复单一了。

师:你一下子找出了它的问题,那么你能用上我们刚才所学的几个表示声音的词以及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曾经学过的表示声音的词语试着来改一改吗?(出示词语)

(生答略)

师:你听听,刚才同学们用上了不同的表示声音的词语,使句子一下子听起来也变得生动了,可见用词丰富是多么重要啊。

师:这句话又有什么问题呢?(出示句子)

生:比喻不恰当。

师:一下子找出了问题所在,谁来帮助修改一下?

(生答略)

师:这位同学改的句子不但使比喻更恰当了,还加了自己的联想,太有文采了!

师:同学们,通过修改刚才的两句话,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用词丰富准确,恰用比喻联想的重要性。让我们再看以下几张图片,这是老师上星期去爬山的时候拍到的一组图片,请问你看到了什么呢?

(生答略)

师:看着这些图片,你又听到了什么呢?(稍停顿)回到家的时候,我也以听的角度写了几句话。(出示句子,老师配乐诵读。)能评价一下老师写的这一段《听枫》吗?

师:同学们,其实习作一点都不难,只要你牢牢记住“用词丰富准确,恰用比喻联想”的诀窍,你也定能妙生花。接下来,请大家选取屏幕上其中的一幅或多幅图,来写一段《听雨》。

【浅思】

上述案例,是我执教《黄果树听瀑》的核心,是基于读写结合这一教学思想而设计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围绕听瀑的五句话,找一找,读一读,特别是把五句话整体呈现,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感受瀑布的气势恢宏,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关注作者为什么能把简单的声音写得如此生动。当我刚把问题抛出去的时候,学生的沉默显然表明他们不明白我提问的意图。在我做了适当引导之后,学生的思维马上就集中到课文的表达方式上并且说得很好,可见我的预设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次次总结作者的写作手法之后,我出示了两句病句,让学生修改,目的就是巩固作者的写作手法,边修改边进步,为读写结合做好进一步的铺垫。之后,我出示一组图片,由老师配乐深情诵读自己所写的文字,让学生评一评,学生的确很好地运用了课堂所学的习作手法进行了回答,既达到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又因教师自己的例子激发起习作的兴趣。

但是,通过观察学生《听雨》的课堂习作,大多数学生能运用课堂学得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但少有精彩文笔。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基于读写结合的教学思想没错,但既要让学生习得作者用词丰富准确,又要让学生感悟作者恰用比喻联想,这一教学目标是不是过于宽泛了,以致学生在写《听雨》的时候,被太多的目标条件束缚,反没了目标,乱了思绪。可见,寻找最佳的读写结合点,要做到要求明确且集中。

其次,反思自己布置的《听雨》习作训练点,这个训练点的设计本身是不是一个错误?它或超越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或因《听瀑》到《听雨》的迁移过快了。因此,寻找最佳的读写结合点,要建立在孩子已有生活与学习经验之上。

再次,就算我布置的《听雨》习作训练点可行,就算明确且集中地要求学生运用联想习作,我也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展开恰当的联想,我们可以联想雨的大小,雨的声音,雨的颜色,雨的温度,雨的心情,相信当时如果我再做一下适当的提醒,或许学生的习作会有更出色的精彩。所以,寻找最佳的读写结合点,要给予学生仿写的样本或足够的引导。

听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论坛有感 篇4

博爱县实验小学王红芸

星期天,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论坛活动,有幸目睹吉春亚教授和杨德伦大师的风采。大师就是大师,他们的课听起来轻松、自在,就是一种享受!不用作秀,不见疲于应付学生,不为显要教师自身,只有引导孩子们并和孩子们一起进入语言文字的学习。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课堂,崇尚这样的语文课堂。

最有收获的是吉春亚老师的报告。吉老师信手拈来,上了两节课:《笠翁对韵》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课轻轻松松却耐人寻味,语文味很浓。大师的风范今天着实让我领略了一番,面对突发的问题应对自如:来到大会现场才知道学生们的课都已经上完了,只好换成五年级下册的课文《笠翁对韵》,可孩子又都没有带书。几分钟内,吉老师就立马定了三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1、先上这节课的第一课时,如果书来了就上第二课时;

2、如果书没有来,再上另外一节课;

3、还可以上一节作文课。就这样,在没有书的情况下,吉老师带领学生上了一节《笠翁对韵》,到下课前,几乎人人都能看着提示把课文背诵下来。整节课,吉老师应对自如,没有一点慌场的表现,这也只有真正的教授能做到的。上完课,正好打印的资料来了,可算有书了,吉老师就又接着上了第二节课《“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节课更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自主找出了作者描写人物的句子,而且,在吉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是学生很自然地知道了,在读名著时,不光要读出表面的意思,还要读出背后的内涵。她把她语文教学的要义传授给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老师-----我被吉老师那富于诗情画意的语言和课上浓浓的语文味所深深吸引。

吉春亚教授的报告更是精彩。语文教学的目标要定在外显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能力上。是呀,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职能,才能给成长的孩子带去点什么。把课堂交给孩子们,老师的语言就要简练,更多的时间用在孩子们的听说读写上。可惜,时间不够,吉老师的报告没有讲完,没有讲彻底,实在是在场老师的一大损失!

通过学习杨德伦专家的讲座《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我知道了在进行语文探究性学习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语文探究性学习只是一种学习语文的方式。将这种学习方式引入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促进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教给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组织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须格外重视教学生学会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方法,如,结合题目、课文重点、课后练习发现并提出问题,抓住文中情节矛盾处、前后对比处、艺术空白处发现并提出问题。

3、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具体的、过程性的学习方式,三者间不是孤立的、独立的。其中,“自主”是前提,“合作”“探究”是关键。没有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就会流于形式,就失去了根本,就无实效可言;而缺少有价值的“合作”“探究”过程,“自主”的质量又往往只会停留在一般水平上。

听“片断教学”有感 篇5

一、教师引导精准,学生善学、乐学,想说、乐说

比如戴世倩的《只有一个地球》,教师通过地球知识抢答来导入新课,一下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课堂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的讲解,通过举例、数字等让学生深有体会到地球太容易破碎以及地球的渺小,学生想说、乐说怎样去保护我们的地球,文章的体裁、写法的指点到位,有效的强化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及环保意识。

二、教师课文拿捏到位,深入浅出,学生学有所得

比如魏明霞的《少年闰土》,教师通过讲述“我”和闰土的四件事,来感受闰土的机智勇敢,教师讲述有详有略,语言精练,不拖沓,语言的艺术美与情境融为一体,通过品读悟境,感受当时月夜看瓜的刺激,有趣,条理清晰,有张有弛,不紧不慢,是一节令人享受的课。学生不论是从品读,还是悟境都学有所得。

三、教师语言准确简练,学生思维活越清晰

比如代红的《垂直与平行》由两根细细的小棒来引入两条直线的相互关系,强调相交不相交、同一个平面等重点概念,导入清晰,语言精准,把演示和概念结合在一起讲解,自然清楚,能有效的引导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并且回归到本课的重点上,是一节知识点明晰,讲解到位的课。比如戴明星的《称赞》整堂课紧紧围绕着称

赞,不论是师程赞生,还是学生互相称赞,刺猬称赞小獾,教师语言亲切,收放自如的完成了本课的重、难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教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学生学有所悟

比如张恩庆的《慈母情深》,有创意点的是教师让学生以慈母情深,捕捉哪些镜头,拍一部微电影,学生配合着一个个感人的镜头写起了画外音。千言万语汇成了对慈母的情深。教学方式用拍微电影来感受体会,新颖,教学用语不断地强调更加加深了这份情,使学生对自己母亲的爱得以升华。比如蔡霞《长相思》教师通过对作者的了解去品读此诗,意中求境,境中悟情,情景交融,重点对“千帐灯”的理解感悟,让学生感受到这是怎样的一种思乡的梦。具有画面感、层次感,有趣的是古诗词出现在“中国风”的歌曲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五、教师善于探究延伸,学生触类旁通

比如杨克法的《用字母表示数》,从英语特色学校唱26个英文字母歌,到扑克上的字母表示数,再到把学过的运算定律用字母来表示,教师拓展延伸,不断探究,精炼的讲解使学生学得触类旁通,整个课堂节奏紧凑,环环相扣。王芸芸的《地球的形状》,从人类开始有思想开始研究,古代的,中国的、外国的对地球的认识的观点认识研究,到麦哲伦航行去证明地球是圆的吗?以及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教师又用数字去展开想象,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提高,课件制作精美,引导层层递进,举例、演示论证,讲解清晰。

六、教师善于归类拓展应用,学生学以致用

听“片断教学”有感 篇6

——感悟于名师课堂

2011年3月,在市教研员的带领下,我有幸参加了在长春吉林大学岭南校区举行的为期两天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及观摩活动。领略了李卫东、王文丽、吴琳、张学伟四位小语名师的课堂教学风采,并听取了他们的教学理念介绍,受益匪浅。值得我思考和学习的很多,以下几点感受颇深。

一、背景——写作背景是理解文本的良好开端,也是整篇文章的情感基石

课文的文本有许多名家名作,特别是中高年级,了解写作背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写作背景是理解文本的良好开端,也是整篇文章的情感基石。如:李卫东老师在讲《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时,先和学生一起了解了季羡林先生的生平简介及写作背景,这对学生在课上理解文本、挖掘文本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词语——词语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不同文本要有不同的设计

字词教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不可不讲,也无需一一细讲,要善于选择形式,有侧重,根据不同语境和文本选择不同的形式。如:王文丽老师在解决《桂林山水》这一课的词语时是这样做的,她先出示“大海、西湖、泰山、香山”,接着出示“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让学生进行词语搭配,学生回答“大海波澜壮阔、西湖水平如镜„„”,王文丽老师启发到:能不能换一种搭配方法。学生马上想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这样的训练,既不枯燥,又让学生得到了锻炼,轻轻松松掌握了词语。

三、朗读——用老师的朗读热情点燃学生的朗读热情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受到情感熏陶。在听的这几节课中,课堂上先后采用朗读、默读、自由读、指名读、范读、引读等多种形式,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读出感情,品出味道。比如:张学伟老师在《景阳冈》一颗的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武松的心里变化,反复体会,反复引读,示范,让学生在读中品味了文章中的人物。

四、标记——课堂动动笔,重点轻松记

学生在读文的时候,多引导他们动笔划划、写写、记记,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内容与重点都更能掌握。

五、练笔——练笔是锻炼学生写作的小平台

课堂练笔是发展学生写作的一个良好的小平台,以少基多,每课写那么“一点儿”,那怕一两句话也好。不会写怎么办?吴琳老师在给了一定的启发。她在讲完《生命 生命》一课后,请学生写一两句学习课文的感受,并告知,如果没有,就从文中摘抄一两句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吧!适当的摘抄也是一种积累,一种锻炼,一种好习惯的养成。

六、拓展——拓展是理解文本的重要环节

拓展是理解文本的重要环节,但有时候,我会找不到拓展点,这和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与挖掘有直接关系。几位名师的拓展,让我很是佩服。如:李卫东老师讲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但结尾作者却写到“多么奇特的民族!”李卫东老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奇特”一词可褒可贬,是个中性词,为什么不说“多么‘高尚’的民族”、“多么‘善良’的民族”?结合课前对写作背景的了解,二战期间,德国军队曾屠杀犹太人600万之多,这样的民族能称之为“高尚”吗?这一拓展,加深了对文本的认识与理解,也体会了作者用词之斟酌。

听“片断教学”有感 篇7

一、重视一课一得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因此, 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在对文本解读时, 往往面面俱到, 觉得这个不能丢, 那个也不能少。于是乎, 眉毛胡子一把抓。到最后, 往往是适得其反, 教师教得累, 学生学得累。而余老师的这一堂课, 对文本的解读主要从文意理解与美段细读这两方面入手, 达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从而达到“一课一得”。

二、设置一个“主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式的课堂提问, 不仅是每个有心于语文教学的教师的追求, 也是广大莘莘学子的渴望。语文课堂的优质生成, 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最关键的还是执教者投向课堂的“一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主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老师经常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在提问学生时, 喜欢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问。思维活跃的学生能跟着教师的思路来, 可一些思维不太灵活的学生就有点无所适从了。在这课的第一个环节“文意理解”中, 余老师是这样设置问题的:“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和短语中, 哪一个最适合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生1:宝地。因为课文的第一段结尾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生2:理想的境界。因为课文这样说:“这算不算个理想的境界?”

生3:慈善。因为课文中说:“这样慈善的冬天, 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面对此景, 很多老师可能会着急了, 因为这些答案并不是老师课前所“预设”的。而余老师却不慌不忙, 微笑着说:“任何一个事物, 有因才有果。概括文意要注意因果关系和在全文中的位置。”然后, 教者从第一段去引导学生去读、去品, 进而联系课文的第二、三、五段中的一些句子去品味, 从而明确:因为“温晴”, 所以才是“宝地”;因为“温晴”, 所以才是个“理想的境界”;因为“温晴”, 所以才是个“奇迹”, 所以济南冬天的特点是—— (生答) “温晴”。通过对这一“主问题”的设置, 给了学生以思考的空间, 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意。

三、引导学生有效朗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 长久以来, 老师或者没有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无法通过考试检测的朗读教学上, 或者只注重朗读教学的形式, 而没有思考这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朗读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在余老师上课的第二个环节“美段细读”中, 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初读时, 教师提出了一个热身活动:用朗读表现课文的层次。要求:要同起同落。先各自为阵, 划分层次, 然后集体朗读。对这一要求, 学生一开始不能领会, 一直读下去, 没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后来, 余老师说了“要注意层次”后, 学生迅速理解并加以实现。再读时, 教师要求学生带着情感去朗读。学生以为大声朗读就是有感情的朗读。于是, 声势浩大起来。接着, 老师点拨:这一段文字应该表达喜爱、赞美的情感, 所以不适合大声, 适合轻声、陶醉式的, 接着, 老师模拟了一下。于是, 学生很快就能领会老师的用意。最后一读时, 老师设置了几个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 从而让学生理解了文段的美。相信, 通过余老师的引导, 学生的朗读, 学生对文段的层次、内容、情感和写作方法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也就是说, 老师的引导是有效的, 学生的朗读是有效的。

四、自主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余老师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 有一个题目是这样设置的:说说你发现了这段文字在写作上的一个美妙之处。学生立即投入到这一美妙的过程之中了。

生1:层次清晰。由山上到山尖到山坡到山腰。

生2:文章中动词运用很恰当。如:顶、镶、穿。

生3:作者写作时, 运用了想象的方法。如: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在此基础上, 老师明确:1.多角度反复。2.化静为动。3.以虚写实。4.段末点题。

这样通过一个精彩的语段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 告诉他们“横看成岭侧成峰, 只要你去发现, 你就会发现精彩”。当然,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方法很多。余老师在这一节课中, 着重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凸显语文综合素质, 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听“片断教学”有感 篇8

宿豫曹集学校赵菁

2013年3.15日宿豫教育局邀请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委会培训部主任、原鼓楼区文教体局副局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高林生老师来宿豫实验小学为全区语文老师做讲座。

听讲座有感 篇9

通过这次的专家讲座培训,我感受的自己的渺小与不足,刚步入教育事业的大家庭,在教书育人的这条道路上,我还有很多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逐步的完善自我。

感悟一:读书能育己、育人

孔子曾经感叹过儒冠误身,说是自己做事不成的原因是读书太多了。而汪洙在《神童诗》中反驳到: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我理解的是:别说读书耽误人,读书不会对人有负面的影响。我认为读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从自身狭隘的范围走向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这样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讲起课来才会字字珠玑、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我们身为教师都不能认真地读书,渊博的知识从哪来?开阔的视野从哪来?又如何能够教书育人?

感悟二: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

就像《老子》中所说的一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的重点不在于教学,而在于如何教学生去学。教学应该如陶行知先生主张的那样,加强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好奇的特点,让学生能跳出文本,在生活中学习与提升,在观察和探究中学习,从而,在探究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掌握学习策略,获取新的知识,对学习有更多的领悟与体会。

感悟三:让学生在玩中学

品味朗朗——听《梦幻曲》有感 篇10

朗朗也是自幼开始学琴师从过很多名师, 连续二次获沈阳钢琴比赛第一名, 9岁获全国星海钢琴比赛第一名, 11岁获德国第四届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 并获杰出艺术成就奖。13岁获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 (金牌) 。2002年在施坦威公司150周年庆典上, 郎朗获得了该公司颁发的首枚艺术金牌。郎朗同时也是施坦威艺术家。

2002年8月31日, 由已故著名指挥家伯恩斯坦命名的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在德国汉堡颁布。这项大奖旨在奖励全世界“对艺术最有贡献的艺术家”, 郎朗是其第一位得主也是该年唯一得主, “一部钢琴的发电机”、一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中国的莫扎特”、“中国的名片”看看这些殊荣, 最先映入眼帘的应是“首枚”“唯一”这些字眼了。首枚荣获大赛一等奖啊!某某比赛第一名啊!这些都是每年都会应任而生的, 我想“首枚”“唯一”才是一名钢琴家、艺术家最大的荣耀!

说到朗朗可能会想到同样是青年钢琴演奏家的李云迪, 可是, 朗朗和李云迪的音乐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李云迪的音乐中是透出的是一种高贵、典雅的贵族气

质, 太多的理智, 而朗朗的音乐是透漏的是欢快, 是不羁的风格。这从他们推出的专辑的曲目中就已经明显看出来了。李云迪演奏的梦幻曲, 优雅中给人一种如梦的感觉。可是过理性的演奏束缚了音乐的发挥。而我认为朗朗的演奏则超脱了现实, 引人无数遐想!

朗朗演奏是舒曼的《梦幻曲》----选自“童年情景”

听朗朗的演奏远不如边看边听来的过瘾, 似乎一个无法听到音乐的人看到他演奏的表情与表现都能体会并被带入那个世界, 有人说朗朗的演奏太过外在, 可我认为音乐重在表现, 而表演也是一名演奏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正如小提琴家梅纽因所指出的:“演奏家的任务是什么?他处在作曲家和听众之间, 把活的因素传给写在谱表上干巴巴的音符, 把它们的生活脉动恢复起来。”表演的活化机制一方面体现在使符号形式转化为活生生的声音动态, 使欣赏者感受到具体可感的听觉意象;另一方面表现在优秀的作品都是经过一代代的演奏家们不断地传播 (也依靠录音手段) , 才使之得到保存、并在社会音乐生活中有持久的生命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 音乐作品的发展史就是作品的演奏史, 每一次演奏的再创造都是音乐作品生命存在与发展的一部分。反之, 有些杰作被演奏家忽略而渐渐失去影响成了保存于博物馆的档案, 在演奏家的挖掘整理后, 才得以复活。因而表演是演奏者诠释作品的直接途径。

都说表演要抓住作品本身, 吃透作品, 了解作品;可有时弹出自己的风格与气质也是出色的演奏。朗朗你在演奏的过程中, 表情投入而专注, 听众受他感染, 与他一起如痴如醉, 几乎他的每首乐曲都得到听众发自内心的赞叹, 一位佛科院的教授对记者说:“他不是用手指演奏, 而是用心与观众交流。”霍洛维茨在莫斯科个人音乐会演奏舒曼的《梦幻曲》很感人, 但人们是在感叹这位80多岁的老人对童年的回忆、对童年的向往。而听朗朗演奏梦幻曲像是把每个人都带入自己的童年回忆中, 能触碰到每个人的内心而产生共鸣。

下面, 我谈谈我个人听后对乐曲的理解

一开始的音乐中有些许沉重, 有些犹豫似乎不愿去碰触那些回忆。旋律略带迟缓, 而此时朗朗的表情也很凝重, 一些重音的突出也表现出心里的矛盾。

第二遍主题重复, 此时心情已不再矛盾, 顺着回忆的小路一步步去重温那点点滴滴。

第三遍主题再次出现, 旋律放松, 在高音时出现延迟, 然后放开, 就像是洒落一地的玉珠般, 若然释怀, 情绪豁然开朗, 像是想起某些甜蜜温馨的事情又会然一笑。

随着主题的不断出现, 时而像是勾起某些淘气的神色, 时而又流露出认真的表情, 时而释怀微笑, 时而又叹声摇头, 这些丰富的表情变化都在他的手底慢慢流出……

有时一个音的出现会带动众多面部表情的跟随, 这不是做作的表现而是情到深处吧, 举手投足间他在自己的梦幻回忆中玩的不亦乐乎!

这段上行后又缓慢下行的旋律, 共出现了8次, 而每次起句的末尾都有所变化是这段美妙的动听的旋律更加的细腻化乐曲中的支体和声并不复杂但听起来很丰满, 给这充满儿时憧憬的乐曲增添了丝丝温情, 而且旋律与和声时而呼应, 时而对比给人无限想象!

就这样听他的演奏就像是看一场电影, 他是编剧而自己是导演般, 可以随心去刻画想象中的场景。

音乐, 无疑是郎朗的毕生追求。

郎朗认为弹奏乐曲其实就是一个探索、寻找人生的过程, 音乐是高级的语言交流。“必须在不失传统和灵魂的情况下加入新的见解, 音乐才会有生命力。”他每天都在探索这个世界, 尝试从新的角度看待同样的事情, 他到各国去演出, 把他的所感所思都融入到他的琴声中去。他的每一次演奏都充满激情, 富于想象力。

探索人生、诠释音乐是没有止境的, 目前郎朗在柏林师从巴伦博依姆, 还定期去巴黎向埃森巴赫求教。他说:“我练琴时, 会把今天所想的东西包括所有的内容弹进去, 把自己融化在其中, 这需要非常仔细和投入, 完全按照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时的标准在练琴。”“把所有感情都倾注到琴键上, 你就能让音乐很自然地流入观众的心中。”他相信, 成功的秘诀就是做任何事都要用心去体会它, 热爱它。

参考文献

[1]帝姆-道雷.《舒曼》,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2]李斯特.《李斯特论肖邦和舒曼》, 音乐出版社.1962.

[3]张前.《音乐美学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4]龚妮丽.《音乐美学论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听百家讲坛有感 篇11

平时只要有空,都有听百家讲坛,最近几天讲武则天,我听后非常的失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一个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公主的夭折有三种版本,蒙曼教授说她个人认为武则天杀女这一版本最可信。我感觉她像以前的评话先生,为吸引观众,说得有声有色。似乎她亲眼看见武则天杀了她的亲生女儿一样。

蒙曼的推断:

皇帝的女儿很多人照顾,自然死亡可能性很小 → 他杀(武则天,王皇后有机会)

王皇后是个端庄、沉稳的人,且没有杀人动机→只剩武有机会,且有动机,也符合武性格。然后说武如何建情报网,知道皇上什么时候来,皇后什么时候来,她如何打时间差,等皇后来时她故意走开,然后跟皇上一起进来,先做高兴样——惊呆——嚎啕大哭·····这简直是在编电视剧。

不管是武则天、还是王皇后去杀公主都是一件愚蠢的事。事实证明:公主死后,至少说明帝不认为是后所为。否则一个杀人犯怎么可能再让她坐在皇后位。那如果是武所为,岂不是白杀。武如果这么蠢,她日后根本不可能成大业。

人可欺,天不可欺

武泰山封禅,她如果是连女儿都杀的人,神明是不会让她封禅的,我相信一句话:“头上三尺有神灵”。动杀念、终有报。她治理的天下连男人都心服口服。什么样的人才会服众——有德。人都不是傻子,你是服有德之人,还是服使计之人。

说武打时间差,你以为她是神仙啊,能算得那么准,帝、后什么时间来,皇后来了,她一个昭仪还敢溜出去,想造反啊。

害人者终害已

后为除潇,引进武,这个行为足见后不是善类,她以为武有一个庶母的身份可以牵制。就不顾皇家的脸面。只为自己解恨。足见没有公心。说武身份不好时等于害皇帝的脸面。让武和帝成了共同体。后又“压胜”,这下给帝找到更充分的理由废后。这是天意。

红楼梦中有句话:“一个家败了,通常不是外头打进来,而是内部腐烂掉”

同理:后位的失去,不是武太厉害,而是后自己太无道、太无德。厚德载物——她载不动。

如果皇后,静静的,什么都没做,根本不会出现武则天,充其量让潇淑妃得瑟一下而已。人生终归没有如果。这还真是天意。

丫鬟一大堆,怎么也不可能只有皇后和小公主单独见面的机会。那是电视剧夸张的写法,谁也不会去计较,你一中央台讲历史的都这么说,这可不是什么正能量。直接的后果是:

百家讲坛后面有一读书节目。一个小男孩说他看了很多历史书,其中就有关武则天的书。主持人问他:“在你印象中武是什么样的人呀”答:“她为了权杀死了亲生女儿”。甚至连词都被改成了“无毒不丈夫”。真正的应该是“无度不丈夫”。在那男权社会,王皇后的支持者,为解恨,完全有可能让人写些不利武则天的书。我想武的无字碑,兴许她早知不可能保住百年千年后的舆论。

听国学演讲有感 篇12

10月21日下午,有幸与全镇教师一起聆听了汪清四中马殿军老师的“走进圣人孔子”、东光小学崔吉范老师的“弟子规—入则孝与八德的关系”、汪清三小李慧老师的“千字文之分享”、复兴中学张国刚老师的“三字经”国学演讲。通过四位老师的演讲,我对国学有了新的认识,对国学精髓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三字经中,注重仁义诚敬孝。我印象最深的是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了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在千字文中,注重仁义礼智信。

在弟子规中,聆听了入则孝与八德的关系。

以上三个演讲内容中,都突出了“孝”的讲解。百事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泉和精华。讲演者通过一个个事例告诉我们,孝是道德的根本。它告诉我们:

1、爱惜自己,自重自爱,就是对父母的孝道,就是对父母的珍爱。

2、立下远大的志向,让父母因为自己而自豪乃大孝也。

3、兄弟姐妹团结,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就是对父母的孝道。

4、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纪守法,让父母放心,也是大孝。它告诫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5、“不爱其亲而爱别人者,谓之悖德”。一个不爱父母的人,一个不孝的人,一个与兄弟姐妹不团结的人,无法让人相信他会对你有多好,也不可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领导的重用。

大孝子王希海二十年如一日照顾已经是植物人的父亲,他一句话“回头一看,父亲还活着,所有酸甜苦辣就没有了”,让我感触最深。尽孝的过程是长久的,不是你逢年过节送点钱或好吃好喝的。它要求我们,工作中要尽职尽责,做出成绩让父母自豪。与兄弟姐妹团结互助,让父母欣慰。抽时间多陪伴父母,不让他们孤单寂寞,听听他们的“唠叨”。他们的“唠叨”,包含着对子女的期望,包含着对子女的关爱。听着他们“唠叨”是幸福的,他们的“唠叨”将是你最珍贵的回忆和财富,会是你将来回忆中最美的歌。在老师们演讲过程中,不少老师眼中含泪。之所以眼中含泪,因为演讲触动了人们的心底,引发了共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不要到后悔时,才想起父母恩。父母会渐渐老去,尽孝需趁早。

我们已到中年,要以身作则,教育好子女如何尽孝,让中华美德源远流长。

听“片断教学”有感 篇13

《家园》,依然秉持着刘欢音乐中风格的大气与浓烈感情,但其中的流行元素却感受的十分清晰,可以说,眼下对于音乐的言说十分纷杂,连刘欢这样的老板级的音乐人,也不免受到流行元素的影响,采用原自国外流行音乐的说唱形式,但同时,十分具有中国特色。我们常听到的rap是这样的,打击乐作为节奏的背景铺垫,人声的rap挂在上面,然而在这首《家园》中,作曲家运用民歌《摇篮曲》铺垫,摇篮曲属于中国音乐调式体系范围,怎样将其与这首非常具有西方音乐特征的歌曲结和在一起,听起来是费了一番功夫,作曲家也颇具匠心,rap是不具有音高的,只具备节奏律动,不会干扰民歌声部,含有多声部思维的意识,我想这正是当代作曲家一直在追求的“中西合璧”吧。

作曲家如何将民族音素插入到音乐创作中,使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常常出现的情况是这样的,采用民族乐器,例如,琵琶,二胡,或者采用民族唱法,例如,用京剧唱腔,,戏曲唱腔。这首乐曲就是采用后者,东北民歌《摇篮曲》质朴,纯真,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就像回到了童年一般,正能够体现出《家园》这个主题,意义悠远。

乐曲开始,由弦乐与钢琴以一种宽广的姿态引入,并且弦乐声部渐发展为高低声部两个线条,给人宽广,博大的情绪渲染,后打击乐色彩乐器进入,音色层次拉宽,再渐退,使得刘欢演唱者人声的出现十分具有对比,立刻显示出人声的温暖与凝聚力,伴奏声部的钢琴与吉他干净清澈,无杂质,更烘托出男性声音包容,温暖,丰满,宽厚的魅力,对内心情感的召唤,也就只有男声才能将这其中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了。同时,这里运用男生音色也为与之后插入的民歌对比,众所周知,中国的民歌向来是由女性来演唱,以表现民歌的甜美婉约,当然也有例外之作,像陕北民歌信天游,就是男性音色,蒙古的长调也运用男声。之后弦乐进,弦乐的音色在乐队中是最具有表现力的。就其音色本身来说,它可以在瞬间变化,十分具有戏剧性,所以也在影视音乐烘托气氛中最为常见。这首歌曲中,弦乐的出现与人声形成呼应,加宽了音乐的丰满度。

民歌部分是这首曲中的一个亮点,众所周知,几千年来中国的音乐一直都是横线条的,直到欧洲大小调和声体系传入我国,这首民歌被配以了欧洲和声体系,

第一部分结束,插入了rap与民歌唱段的混和,随即产生一种“混合音色”的效果,这里的“混合音色”是借用管弦乐队创作中的一个名词。选用《摇篮曲》这首东北民歌,正与电视剧的题目《闯关东》吻合,通常情况下Rap的说唱节奏要求较快速的,但民歌的节奏却是缓慢轻柔的,如何将两种节奏结合在一起,在力度上,民歌声部较弱,像从远处传来的悠远琴声,在这里,为配合民歌的节奏律动,rap的节奏被调整了了,依附于民歌节奏,并同时吻合整首乐曲的律动。后音乐突然休止两拍。这静止是意味深长的。时间上的空白使听者的注意力更期盼与渴望之后的音乐发展,不负众望,音乐在瞬间被推向高点,高潮的张力被拉到最大宽度,音乐再次回归男声,令人心为之一振。像哥特式建筑一样,我们只能不断仰望它的博大。词里唱出“漂泊者的家到底在哪一边”带有诉说的,疑问的,无助的,徘徊的伤感情丝。这也正是刘欢最擅长表现的音乐情感,在他所有的音乐作品中,我们都可以听到他的情感,这情感是他独有的特质。

Rap的念白都是一种述说,平静的述说,而人声唱的部分每次将音乐推向高潮。让人欲罢不能的听了一遍又一遍。直呼过瘾!

高潮部分的旋律线条高低点安排的十分合适,高潮部分四句,每一句的高低点没有重复,很符合听者的审美期待,并且情绪最激动的片断安排在了“黄金分割”处,同样,伴奏声部不断拉宽,铜管的进入显示出音乐造型的立体感,构造出十分丰满的音响效果,纵向音高关系

第二次插入rap与民歌的混唱,后并没有空拍就直接用乐队推上高潮,首先,没有空拍是避免与前段一样,其次,由于之前的情绪已经被带到高潮了,这里惟有用乐队不断递增音乐运动过程中的层次感,所以作曲者很巧妙的安排。这里也是全曲最动人的地方,与之前对比,开始处,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歌者是十分控制的在唱,唱的比较内敛,集中。而在这里,歌者的感情被放大到最大极限,我们听到的是他在用全心表达歌中情。后,有一段尾声,创作者并没有顺着高潮的情绪在高潮上结束整首乐曲,而是采用弱结束收拢了,带有渐行渐远的气质,让人不断的思索与回味。

声乐曲与器乐曲的区别在于,声乐曲由歌词作为载体,因而情感的传达有一部分时交由歌词负担了。所以它更通俗易懂,可以说是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了。

听名师课有感 篇14

严 振

上周末有幸听王崧舟等语文大师的课,心里一下子敞亮起来。给我留下印象深的是王老师《学情视野下的语用教学》的专题讲座。谈点自己的一点体会:

语文教学不能为语用而语用。好多的示范课、观摩课把“是否有语用”作为评议一堂的重要标准,这是不正确的。这说明我们对“语用”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偏差。王老师告诉我们:组成语用学大厦的,有三个支点,就是“语用、意义和语境”;抛开“意义和语境”去谈“语用”就会陷入“单调的语言文字训练”的空白;我们提倡的“语用”是在“特定的语境下的”。

语言学习要和语境紧密融合。王老师说:教材的处理要言辞语境、文本语境和文化语境。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要“打开”能看到每一个文本赖以存在的土壤和文化背景的“第三只眼”。任何一个文本三类语境都是同时并存的,老师在心目中牢牢地树立语境的视野之后,语文教学的策略和路径就会有所调整。另外,语用学习必须要和内容理解相融合、与情感陶冶相融合、与学法指导相融合,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骑马中学会骑马”,这就是未来语用学习改革的基本方向。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任重而道远。“语用”这个概念表面意思好理解,但对一线教师、对于基层的教研员来说“语用”的内涵却难以把握,对学习“语用”所涵盖的内容、范围等都处在模糊状态,如果不能弄清楚这些问题,语文教学改革的就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我有这样一个担心,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语用”的教学方法,不是每一个教师,或者说大部分教师都不能运用自如。因为从王老师的讲座中,我体会到: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语用,需要教者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有良好的教学素养,还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这些恰恰是大多数教师所缺乏的。而且仅凭几个案例、几次培训都是难以奏效的。

听《法制讲座》有感 篇15

我们的学校召开了一次法制讲座,从讲座的开头到结尾都有充满深刻意义的案例和总结,总之,在这次讲座中,我受益匪浅。

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自己还小,谈不上法律,更不需要去了解这些知识,其实不然。我们青少年是更应了解法律知识的,这样才不会无意间触犯法律或受到伤害时不知如何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因此,这次的法制讲座是非常必要的。

杨律师给我们讲解了很多个经典案例,以及涉及到中学生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法律知识。不过,我认为给我感触最深的则是异性交往问题。

早恋是中学生中常有的现象,其实,对异性有好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随着正常的发育,我们也逐步踏入青春期,因为某个领域的意识开始增强,所以异性之间发生好感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现在应以学业为主,好好学习,保持异性间正常健康的交往。首先可以说,我们现在的主要经济来源都是靠父母供给,这样一没资本,二没经济来源,谈感情是十有八九不会成功的。其次,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才之外还有人才,在今后的交往中,才色辈出的人可谓之数不胜数,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如此目光短浅呢?所以,现在谈感情是一种幼稚且不理智的行为。此外,我们还要多有自知之明,珍惜生命、健康,不自作多情,为了一点点小事或感情方面的事大打出手,是极其

不理智的行为,劳精伤神不说,还有害于我们的健康,严重时,甚至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随着上面的观点又可以引出另一个重点——我们离犯罪到底有多远?正常情况下,在别人不情愿的情况下,无论是抢东西还是分赃;抢到了还是没抢到;物品的价值高还是低,都构成犯罪,一经发现或抓获,都将依法处置。

其实,我们应该远离犯罪,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为了不应该的感情而犯罪是极为不值的。

杨律师还给我们讲解了多方面问题,例如网络游戏、交通安全问题、毒品问题等,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

听“片断教学”有感 篇16

一、学生提的问题可以是预设的而不是预定的

在语文教学中, 提倡学生预习。制发的预习案体现出基础知识、课文感知、延伸拓展这样的内容与环节。但在本课教学中提出的问题都是教师预先设置好的。例如:为什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创造性思维需要哪些要素?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创造力?这些问题来自课本, 答案也需从课文中寻找。学生回答问题也就是照书读。所以, 在本课教学中, 问题是预先设定的, 问题的答案是固定的, 甚至回答问题的同学也是指定的。显然, 问题的预定最终会限制学生思维灵性的发挥。

许多老师由于长期受到专业的限制, 形成了以“语文解构语文”的授课方式, 在这样一节以创新为主题的新课学习中, 未免就显得不合时宜了。本节课既没有授课方式的创新, 也没有学生的奇思妙想, 执行的仍是从课本中来再回到课本中去的教学原则, 教学双方仅仅是从语文的角度完成授课任务。

问题是探究的先导, 它既是探究学习的资源, 也是探究学习的推动力。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因此,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这就是教学的精髓所在。那么, 如何设置问题就成为教学的关键所在。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 跳出语文教学的框框, 既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 实现教材心理化, 贴近学生生活。不仅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还要善于挖掘素材, 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问题, 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 启迪学生智慧, 帮助他们不断挑战自我, 享受到探索问题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从而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 将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层次。

二、解读文本的途径应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

本课教学以分析问题为主线的思路是对的, 但在分析课文、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时, 却总是无法脱离课本。所有设置问题的答案都是从课文中找出, 用课本原话回答问题, 有老师认为这是基于文本教学, 不至于脱离教材。实际上教学方法是多样的, 照搬文本的做法是单一的。在本课教学中, 这样的做法既没有体现创新思维, 学生也没有真正搞懂创新的含义。

诸如创新思维的要素以及如何培养创造力这样的问题, 不能单单依据文本, 完全可以通过列举事例, 让学生自己学会归纳总结, 同样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正确答案, 这也反映了本课的论题——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

在讲授本课时, 教师不妨穿插学生学过的知识与内容, 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 《列子》中的《两小儿辩日》。教师让学生谈谈对这两篇诗文的理解, 建构与本课教学内容的关系。同时它又给我们这样的启迪: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 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这样做既帮助其理解课文, 又能复习旧的知识, 前后呼应, 相互佐证, 从而达到融会贯通。

再如, 人大附中王君老师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时, 让学生从分析于勒家信中的破绽入手, 逐步还原现实生活中的菲利普一家, 人性教育贯穿始终, 听者耳目一新, 受益匪浅。当然, 这篇文章可以有多种教法与学法, 有多种角度去解构文本, 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另辟蹊径, 如果能做到这点, 教学就富有活力, 就能引发共鸣, 就是成功的课堂。

三、文本中的材料是“西瓜”而不是“芝麻”

文本中有许多引述材料, 但在讲述课文时, 许多教师认为学生自己看过了, 再拿过来讲已经没有意思了, 于是会补充些课外材料以丰富课堂内容。

例如, 在课文开头有一个图形分析案例, 意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得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结论。但大多数老师在导入新课时都抛弃了这一材料。有老师将其换成赵本山小品中1+1≠2这样脑筋急转弯的话题导入, 即使具有戏剧效果但缺乏说服力。那么, 对于学生已经预习过的材料, 要不要讲, 如何讲?答案是肯定的, 但处理方式必须有创新。

再如, 课文中有两个案例, 许多老师也都是一带而过, 没有引导学生深究。一是讲述约翰·古登贝尔克使用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 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二是讲罗兰·布歇内尔发明游戏机的由来。可否在现场设置简单装置, 简单演示制作出印花, 或让学生发挥想象力, 简单说明其原理?也许这样做的效果会更好, 更能体现文章主题。

这几个材料要不要讲, 教师有疑虑。如果讲的话, 是否会有走题或借题发挥的嫌疑, 是教师最担心的事情, 故而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就束缚了教师创新思维的发展;另外, 教师可能会这样想:我自己都搞不懂, 学生就更不懂, 演示或讨论这部分内容超出学生所能理解的范围。其实, 作为教师就应该挖掘教材, 领会这两种器物的原理,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不管学生回答的对与错, 都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只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好处的部分, 就应该多讲, 即使教参没有这样的规定。

杜威说过:教师能否够得上艺术家称谓, 就要看他是否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教学促使年轻人或儿童也具有艺术家的态度。所以, 教师还须以追求艺术完美的精神研究文本、研究学生, 不能因为学生懂了就不讲, 更不能因为自己不懂就认为学生也未必懂就不讲。

四、知识是自我建构的而不是灌输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者的活动是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用自己的理解解读文本的内容, 从而在自己头脑中建构出一个新的认知。所以,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 知识都是学生自己建构的, 而不是老师灌输的。

多年来, 在应试教育的主导下, 学校、社会、家长关心的是分数的高低, 因而, 分数便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为提高考试成绩, 教师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方法, 布置大量的作业与练习, 课上讲, 课后补, 学生学习毫无自主性, 但这种学习方式对于提高成绩往往是有效的, 因而受到社会、家庭、学校领导的欢迎。但他们从来没有考虑到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感受。在这种背景下, 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 教师的教是单向的, 学生的知识是靠灌输积累的, 而这种学习方式是低效的。怀特海就曾评论说:“一个人可以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 所有关于空气的知识和所有关于地球旋转的知识, 但他却看不到日落的光辉。”同样, 语文教学如果在背课文、分层次、分析句子与段落大意的层面上徘徊的话, 那么, 学生即使能取得高分, 也未必懂得欣赏、学会生活。

五、教学模式应该是灵活的而不是格式化的

目前, 在新课程改革的强力推动下, 全国各地区、各级学校在教学模式上求新求异。本课教学以杜郎口模式 (学生分小组就座, 开展讨论、互助学习) 为蓝本, 教学流程上实施“三案六环节” (三案即教案、学案、巩固案;六环节即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质疑、精讲点拨、迁移应用) 。全新的模式, 格式化的教学流程, 看似紧凑、流畅, 一环紧接一环, 但短短的45分钟被生硬地分割成若干个小模块, 其整体效率并不高, 貌似面面俱到, 实则囫囵吞枣。如在质疑阶段, 学生又把前面分组讨论看似解决的问题又拿出来, 这说明部分学生要么是注意力没有集中, 要么是没有真正搞懂, 这也说明新的课堂与教学模式未必就是万能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但一味照搬照抄他人的做法则欠妥。陶行知先生说过:“夫教育之真理无穷, 能发明之则常新, 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 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者就必须敢于打破常规,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用生活解构文本, 创新课堂, 教会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美国〕杜威著, 彭正梅译《民主·经验·教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美国〕多尔著, 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 教育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角斗士 镜头分析下一篇:小学三年级班级管理公约-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