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片断

2024-06-02

《观潮》教学片断(共13篇)

《观潮》教学片断 篇1

《观潮》教学片断

片段赏析一

师:自己读读3、4自然段,你觉得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的,勾出出来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

生:(自由读)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学生读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也更加有兴趣。)

生:我特别喜欢这一句。“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师:人群又沸腾起来。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怎么沸腾的咱们来演演看,好吗?

生:(跳着,叫着,挥舞着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来啦!

师:沸腾了!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

生:(齐答)人声鼎沸。

师:(老师抓住这个契机,)来,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

生:学生如临其境地(齐读)

(让全体学生用具体生动的表演来体现对“沸腾”这个词的理解,然后又从这一情境中巧妙地引出另一个词语“人声鼎沸”,从概念到形象,又从形象到概念,这样学词语学生印象深刻,理解正确,也便于今后运用。)

生: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师:(老师和蔼地说,)你欣赏他读的哪些地方?

生:流利、正确,有点感情。(实事求是地评价。)

师:你能比他读得更有感情吗?

生:(自信地说)能。学生读“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生:读出了从远到近的感觉。

师:他是怎样读出了从远到近的感觉的呢?

生: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语气逐渐加重,他读出远到近的气势。

师:(问读的那个学生)你自己觉得呢?

生:刚才读得还不够有气势,我相信我还能读得更好。(学生自发地为他的自信喝彩。)

师:你很自信,那就请你再读一次,我们再欣赏欣赏。(可以看出老师非常尊重学生,学生有表现的欲望,老师就给他提供空间)

生:(生读)

师:我也欣赏这句,但我更欣赏他的勇气和自信。

我也想来读一读,可以吗?老师声请并茂地读,还带上了动作表演读。(老师读后学生自发地鼓掌。)

(老师很谦虚地问)有没有你欣赏的地方呢?

生:您的字音很准。

师:谢谢你,你很有礼貌,对长辈称呼“您”。

生:老师带上了动作。

师:做动作有什么好处呢?

生:让我们感受到了潮来时的气势越来越凶猛,感觉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生:很直观,让我们加深了理解。

师:那谁来说说,横贯江面是什么意思?

生:占满的意思。

师:你用什么方法理解到的?

生:从你读到“横贯江面”时做的动作体会到的。

师:一边观察,一边动脑筋理解,这种学习方法很好。

你们也做做动作读读这句话。老师全面巡视,适时帮助,参与学生的读和评议(学生读得铿锵有力,似乎要把整个江面占满,可以看出学生都理解了),两个学生带上动作读后互相评议对方,老师加入其中一组评议时说:“我欣赏这样的孩子,互相读后纠正,评议,这样能帮助我们把书读得更好。”

(学生读得有滋味,激发了老师读的愿望,老师也参与他们的朗读。在这个读的片段里郭老师让学生先当老师,自己当学生!学生读之后自己再读,把自己当作了学生参与到学生朗读中,学生再反过来评老师的朗读,从学生的评议中,老师巧妙地指导了学生的朗读。这样教师转变角色,作为学生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这种改变一种形式进行朗读示范,使学生感到亲切,融洽了师生感情。加上老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愿读、乐读、爱读,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在和谐的气氛和环节设计中学生很自然地又学到了朗读和理解课文的技巧——带上动作表演读能理解词语的意思。这种别出心裁的形式,得到的效果远远胜过常规的读法。这样做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角色变换,而是从深层次分析,反映了教师对主体意识的深刻认识。这样匠心独具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观潮》教学片断 篇2

师:读读诗歌第二小节, 你从这一小节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船特别多?

(学生自由朗读, 汇报交流)

师: (随机将课件中的“千”“万”“飘满”“片片”变红色) 水乡的船儿这么多, 你们想当一回水乡的孩子吗?拿出你们的小帆船, 让我们驾着帆船, 驶进碧波荡漾的水乡吧!赶紧把你们的小船划过来, 让它们停留在这美丽的水世界上, 好吗? (生争先恐后上台, 在水乡板画上贴小帆船)

师:瞧, 现在水面上怎么样啊?

生:水碧绿碧绿的, 一阵微风吹来, 水面上荡起一层层波纹。白色的帆船在水面上飘啊飘啊, 多得数也数不清, 真是太美了。

师:船儿飘在水面上, 像什么呢?

生:船儿飘在水面上, 就像蓝色的绸缎上绣着一朵朵白色的花。

师:是呀, 一片片白帆多像天上飘着的白云。水乡的孩子们, 让我们在这美丽如画的水面上划起船来吧! (播放《采菱》的背景音乐) 划呀划呀…… (师生陶醉在水乡的情境中, 双手划浆, 身子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 水乡的孩子们, 你们划着船去干什么呀?

生:我用船把我们水乡种的水果、蔬菜、稻米运到别的地方去卖, 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师:水乡的船儿真多, 水乡的人们真勤劳, 谁来读读这一小节。

(生读第二小节)

师:听了他的朗读, 你感受到船多了吗?

生:他读得挺有感情的, 如果把“千”“万”“飘满”“片片”这些词再突出一点就更能让人感受到船多了。 (生再读, 有进步)

师: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生入情入境地读着, 其余的同学听得陶醉了)

师:太美了, 听你朗读真是一种享受。 (掌声) 刚才你一边读, 一边想到什么画面了?

生:我一边读, 一边想到水乡的船真多啊, 多得放眼望去水面上飘得满满的。真是人间仙境。

师:是啊, 你们瞧, 蓝蓝的水面上白帆点点, 像天上飘着的朵朵白云, 水、船、云组成了一幅多美的画面呀。这么美的景色, 这么美的课文, 读它真是一种享受。我来问, 你们来答, 好不好?

(师生一起投入地对读)

评析:阅读教学, 要积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为了让学生领略“船多”, 教师通过舒缓的音乐、素雅的画卷、优美的语言, 把学生带入水乡的情境中去感受那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独特意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担当水乡孩子这一角色, 想象划着船儿, 在水乡看到了什么, 去干什么……使学生陶醉在“亲历”水乡的快乐中, 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画面、想象、朗读, 运用已有的生活积累, 读中悟、悟中读, 领悟诗文语言的优美, 体验诗文内在的情感, 享受读书的乐趣。学习的过程就成了体验的过程。

[片断二]以歌传情, 激荡心灵

师:水乡水多、船多、歌也多。读读“歌多”的部分, 看看自己能读懂吗?有什么问题可以先用笔在书上做个记号, 待会儿提出来。

师:有什么问题吗?

生:“新生活”是什么意思?

生:歌怎么能装满一箩又一箩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有水平。你们见到过萝筐吗? (出示图片) 瞧, 这就是箩筐。水乡人的箩筐里会装什么呢?

生:箩筐用来装稻子、蔬菜。

生:用来装鱼、虾, 还装莲藕。

师:水乡鱼很多, 可以这么说:千条鱼, 万条鱼, 装满一箩又一箩。水乡除了鱼多, 还有什么也装满一箩又一箩?

生:千只蟹, 万只蟹, 装满一箩又一箩。

生:千根藕, 万根藕, 装满一箩又一箩。

生:千斤米, 万斤米, 装满一箩又一箩。

师:是呀, 水乡不仅水多、船多、鱼虾多, 池塘边上的稻田也特别多, 水乡还有一个美名呢, 叫“鱼米之乡”。水乡人打了这么多鱼呀、虾呀、蟹呀, 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越来越甜密。这样幸福的生活, 就是“新生活”。你们听, 水乡人正在用歌声表达他们新生活的快乐呢 (播放剪辑的歌曲《美江南》《太湖美》《水乡曲》等片断, 学生入情地听着这些原汁原味的水乡歌曲)

师:水乡人的歌声多么甜美啊!水乡的孩子们, 让我们随着歌声把我们的浆划起来吧!……我们划着船, 捕捕鱼……采采菱……听了这么多的歌, 水乡的孩子们, 你们也想唱歌吗?好, 亮开歌喉来唱起来吧!

(师生再次一起划桨, 唱《采菱》曲)

师:水乡人真是太快乐了。水乡人唱的歌儿太多了, 简直可以用箩筐来装了。这真是——— (引读) 千首曲, 万首歌, 装满一箩又一箩, 唱咱水乡新生活。多甜密, 多幸福啊!请同桌小朋友来合作读读第三小节。

评析:“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鼓励学生质疑, 既能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 及时调整授课计划, 使教学更灵活紧凑;又能启迪学生思维, 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学生的质疑“歌怎么能装满一箩又一箩呢?”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师紧扣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箩里装的是什么?还有什么也装满一箩又一箩?”学生想象、感受, 并通过聆听一组水乡歌曲, 把静态的文字变成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 体会到了诗歌蕴藏的内涵, 感受到了水乡人们喜悦的心情。这样有情趣、有滋味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 把课文的语言、思想感情、表达方式逐渐内化,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

[片断三]积累运用, 创编诗歌

师:你们有赞美家乡赞美生活的诗歌吗?谁愿意响亮地背给大家听听。

(学生有声有色地背诵《忆江南》《渔歌子》《江畔独步寻花》《江南》《秋天到》等诗歌)

师:这些诗真美!小朋友们想不想做小诗人?水乡水多、船多、歌多, 水乡是个美丽的地方。咱们家乡———海门也是个美丽的地方, 小诗人们, 海门还有什么多呢?学着课文的样儿也来作一首诗《家乡歌》。请小诗人们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学生小组合作创编)

生:海门什么多?房子多, 这一座, 那一座, 座座高楼平地起, 家家户户笑开怀。

生:海门什么多?路多, 千条路, 万条路, 条条马路通四方。

……

师:这一课, 我们学习了《水乡歌》, 知道了水乡水多、船多、歌多, 水乡很美。其实不仅水乡美, 我们的家乡海门也美。下课后, 仿照课文插图, 画一幅题为《家乡海门图》的画, 并给画配上诗歌。

《春》教学片断 篇3

片断(一):

师:在人们的急切的期盼中,上天派来了四位春的使者悄临我们课堂。大家瞧,他们来了!

(甲、乙、丙、丁分别头戴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饰帽相继上台)

甲:(躲在讲桌下,慢慢伸出双手,作小草钻出土地状)

(师在旁朗读“小草偷……绿绿的”)(表演完毕后作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春草使者,我的兄弟姐妹可多了,“园子里、田野里……是的”。我浑身软绵绵的,不信你们来坐一坐,躺一躺,或打两个滚,或踢几脚球,或赛几趟跑,或捉几回迷藏。我们都将敞开心怀,欢迎大家的到来。请听我的独白。(朗读第3自然段,将文段中的“小草”全部改成“我”)听了我介绍,你们知道我的特点了吗?谁来告诉我?

生:春草是嫩嫩的、绿绿的。

生:还有“软绵绵的”特点。

生:从“满是的”可以看出春草很多很密。

甲:对,我们春草具有“嫩、绿、软、多”的特点。感谢大家!(下)

乙:(翩翩起舞,边舞边唱上)大家好,我是春花使者。在我们的大家庭中,我们的种类可多了,有桃花、杏花、梨花……还有杂样的,有名无名的,数也数不清。颜色更是五彩斑斓: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往往逗得蜂拥蝶绕,是我们装点了大自然,是我们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我们花的世界吧!(引导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读了这段内容,现在你们了解我了吗?我的颜色有……?(生举手回答)

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乙:我有味道吗?

生:你的味道是甜的。(众生笑)

乙:看来,我和大家能做朋友了。因为你们都了解了我。(下)

丙:(背剪双手,昂首吟着志南和尚的《绝句》诗上)大家好,我是春风使者,(手罩在嘴唇上方,作夸张地吹风动作,从左吹到右)面对我的到来,大家是不是觉得像母亲的手在抚摸着你?(再作吹风动作,从右吹到左)大家能不能闻到新翻的泥土的气息,还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别看我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其实,我的作用可大了,没有我,草儿不会发芽,花儿不会开放。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欣赏春风片段。(领读第5自然段)学了这一自然段,大家知道了我哪些秘密?

生:你给人的感觉是像母亲的手在抚摸一样。

生:你能带给我们新翻泥土的气息,里面还夹杂着青草味儿,各种花香。

生:你还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声音。

丙:有哪些声音呢?

生:比如鸟儿呼朋引伴唱出的宛转曲子,还有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声。

丙:不错,在春天我是最温和的,不是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嘛,“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我既能带给你们温暖舒适的感觉,也能带给你们鸟语花香的温馨,大家可别忘了我春风使者哟!(下)

丁:(打着一把小花伞)悄悄地我从云里来,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因为我的到来,树更绿了,因为我的到来,空气更清新了,大家猜一猜,我是谁?

生:(齐答)春雨。

丁:对,我就是春雨使者,有关我的介绍全在课文第6 自然段里,我请一个同学来代替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请一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听了有关我的介绍,我想现场抽查一下,大家对我了解得怎么样。请大家关上书,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我的外形如何?

生: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丁:很好,我的第二个问题是:我当时的情状如何?

生: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丁:不错。第三个问题是:我来到之后自然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树叶儿绿得发亮,小草儿青得逼你的眼。

生:我补充一点,就是傍晚时,灯光发出黄晕的光。

丁:非常感谢大家,大家这么快就把我的特点了解得这么清楚,说明大家与我的交情不错呀!(下)

[点评]因为这节课不是活动课,所以不少教师习惯于亲自驾驭课堂,即使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也不会把手放得太开,甚至不敢完全放手让学生反串角色。但在本教学片断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武之地,将讲台完全让位给了学生,教师只起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画面是《春》一文中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完全放手让学生引导学生学习能行吗?实践证明,只要事先准备充分,设计新巧,同样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四位使者的设计正体现了教师的课改创新性,将常规课以活动课的形式处理,往往能出奇制胜。四位使者既充当了活动中的主角,又扮演了教师角色,每位使者负责引导学生学习一段内容,形式上大致相似的前提下又各具风采。仅四位使者的出场就毫不雷同,春草是通过表演“长”出来的,春花是边歌边跳“舞”出来的,春风是和着诗“咏”出来的,春雨则是伴着谜语“猜”出来的。《春》是一篇美文,美文是离不开咏读的,“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读的飞跃?本教学环节在“读”功上面颇具特色,可谓别出心裁,花样翻新。有改读,如春草部分;有齐读,如春花部分;有诵读,如春风部分;有代读,如春雨部分,而在四位使者的独白词中又何尝不是对文段的一种绎读呢?

片断(二)

师:有了春风的吹拂,有了春雨的滋润,春草、春花都争先恐后地来到人间,尽情吐绿,互展芬芳。为了表达我们对天使的爱意,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对这四位使者,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位,请你用最恰当的或是最喜爱的方式(比如朗读式、背诵式、对话式……)来表达对它的爱。

生:……(有的朗读、有的背诵、有的对话、有的咏诗,不一而足)

[点评]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阅读和表达方式,我们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给他们充分自由,让其表达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很巧妙地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表达情感的舞台,学生自由地选择表达方式,有的采用朗读形式,将自己喜爱的某段内容融入自己的情感,声情并茂地读出来;有的采用对话方式,来与文本一次亲密接触;有的通过咏诗来借诗抒情;有的当堂背诵,一展背功。这些方式既有对文本的感悟,又有对文本的积累应用,看似不起眼的一个环节,却能收到一石三鸟的奇效。

[总评]本课的教学设计独特新巧,富有创新,充分体现了“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课标理念。

1、师生易位 开而不乱 将讲台让位给学生,将教学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教师的这手似乎放得太开了。但本节课却开而不乱,活而不散,学生几乎包揽了课堂。然而,各环节仍然井然有序,如同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精神。

2、同中求异 异中求新 草、花、风、雨四个部分的内容在课文中的比重无轻重之分,四位使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各部分时体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新的特点。不同形式的出场,不同形式的朗读、不同形式的串词,都让人耳目一新,整节课都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3、多元互动 尊重个性 本教学片断采用师生、生生、生本、师本等多元互动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思维,激励他们抒发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让其自主选择抒发对象和抒发形式,学生真正体味到了作学习主人的滋味。

观潮教学反思 篇4

一、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发展多种能力。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通果学生实践活动“习得”,不是老师教会的,在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跟随作者一起去钱塘江大堤上去观潮,激发每一位学生参与的兴趣,然后图文并茂,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文中优美词语,重点句子学生在“激情、互动、思辩、表达”中得到理解,如:学生读“潮来时”这部分时,我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然后再来用心朗读课文,把自己观察到的情景读出来,这样很快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理解句子,领悟文章美的蕴意。使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二、以课文为本,教会学生写作方法。

教材作者的观察顺序及从哪些方面去描述潮水在学生理解课文后相当明了。因此,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写作方法,继承传统的“引用贯通”的教学方法,并用动作演义“人生鼎沸”的场面。再结合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知道如何描述场面,这一环节在整节课堂上看上去是“重复”的导教,但间接的让学生加深了记忆,落实积累到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调查学生学习情况延伸到课堂外继续学习知识的求知欲望。

阅读课外书籍,积累课外知识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必要途径。但对学生提出强硬的要求他们盲目的去读背,我想这样做是事倍功半的。教完本课后问学生: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然后照应课前设计,大力表扬课堂上表现不错的“小记者”,并鼓励他们进一步为亲朋好友当好“小导游”作准备,给学生自信舞台,让学生把课堂上的学习热情真正落实到生活中去。

总之,这节课整个教学流程是“感受——理解——运用——延伸”。我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努力达到自己设想。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遗憾很多:如果课堂上把学生已经激发的情感通过不同方式的诵读训练表达出来,课文思想情感将更深化;如果老师提出问题更精确化,课堂效率会更高一些;如果让学生学会在读思中去自发的发现问题,不始终围绕老师一问一答的形式套教材,老师将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愉快;如果教学环节中细微处弘扬学生个性,教师大胆放开,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将会真正落到实处。今后教学中我会从这些不足之处进一步摸索求进,找到与孩子们共创造的愉快课堂。

观潮教学反思2

《观潮》是一篇写景记叙文。作者通过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训练上,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方法,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读字当头,一切都在其中。而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情境,让学生的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因此,在教学三、四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并谈一谈读了之后的感受。谈完感受后再鼓励并引导学生把这种感受带入自己的朗读中,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读出大潮的壮观。为了帮助学生感悟自然美和语言美,我还组织学生比赛读、轮流读、表演读等,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二、充分感悟。

只有在充分理解了文本内容,并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个人感受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文本,读出真情实感。因此,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到了钱江潮的雄伟气势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增加对钱塘江大潮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熟读的基础上,出示课文中描写江潮的四字词语,然后让学生用这些词语复述潮来时的情景,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

三、加强指导。

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情感的基础上,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基本技巧。如重音、停顿、语速等。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一句,为了突出钱江潮的壮观气势,应该读得稍快,强调出“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颤动”等词语。以学生跟读的方式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

1.《观潮》教学反思 篇5

《观潮》是一篇写景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培养留心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在教学设计中应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八月十五是最佳观潮时间。其实,钱塘江涌潮变化是有规律的,潮汐的大小受天文、地理、河床高程、径流的大小、主槽(航道)的走向和气候等许多因素制约。其实阴历每月的月半、月初均是看潮佳期,不必一定选在八月半。但是秋潮要比春潮大,因为钱塘江流域降雨主要集中在3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的梅雨和台风季节;10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相对较少。这些知识如果在课堂上全部灌输给学生是不可能的,那么,只能是学生在课前自己收集、整理,教学在课堂上给他们一个交流的平台,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更活、知识面更广。所以,课前可以适当的给学生布置一些收集资料的作业对于课堂教学是很有帮助的。学生收集的资料毕竟不会很全面,这样在课堂上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带着问题和兴趣去学习,这样才能够学出效果。

观潮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积累文言词语,领会本文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

2、学习本文结构得当,语言精练的特点。



3、体会钱塘江大潮伟大壮观的景象。

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了解背景资料。

2、诵读法、讨论法、抢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钱塘潮的壮丽景色中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2、体会吴中弄潮儿敢向潮头立的精神,从民俗风情感知传统文化的美。教学重点:

1、生字和常用词语的积累。

2、了解作者是怎样写景记事的。

教学难点:

1、对钱塘潮形成直观印象。

2、了解南宋的都城临安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和风俗民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视频导入。(学生认真看视频资料,积极思考。)

二、了解背景

学生充分感知背景资料,产生阅读兴趣。

三、感知过程

1、听读课文。

学生在听读过程中纠正读音,划分停顿。

2、学生读课文,分小组解决读音、词语和句子翻译。

学生独立思考后,分组提出疑问并交流,解决不了的全班讨论。

3、检查预习。(学生抢答)

雷霆艨艟如履平地倏尔一舸无迹僦赁

方其远出海门吞天沃日乘骑略不相睹披发文身江干......

4.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

5、请同学翻译句子。

四、深读文本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请找出相关语句。

2、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从哪些语句中可看出?

3、第三段哪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4、第四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作答。

明确:

1、作者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由远及近地写出潮,刻画了海潮的雄奇壮观。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仅用简单的“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把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前时海潮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明确:

2、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

明确:

3、“披发文身”、“手持大旗”、“争先鼓勇”,写出了壮士形象;“溯迎而上”“腾身百而旗尾略不沾湿”,更突出了勇士的绝技。

明确:

4、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吸引人心,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5、归纳每段内容,拟小标题。

江潮图

演习图

弄潮图

观潮图

五、延伸拓展



1、欣赏了如此壮美的钱塘潮、精彩的水军演习和弄潮表演,你有什么感慨想说一说?

2、假设你是浙江海宁的小导游,请为钱塘江潮这一奇观写一段导游词,字数不限。

六、总结全文

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人群如潮,但在文中,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构思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的结果。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研讨与练习。

板书设计:

28、观潮

江潮图

演习图

弄潮图

观潮图

长丰县陶湖中学陈海波

复韵母发音教学片断与反思 篇7

师:小朋友们,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新的韵母……

生:老师, 老师, 我知道, 是ɑi ei ui。

众生:ɑi ei ui, ɑi ei ui……

师:出示ɑi ei ui的卡片, 请会的同学一起读, 再指名读。

师:出示ɑi的卡片, 再出示ɑ的卡片, 引导学生比较, 大家动动脑筋, 看看韵母ɑ和ɑi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ɑi比ɑ多了一个i。

生:ɑ是由一个字母组成的, ɑi是由两个字母组成的。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啊!以前我们学的单韵母就只有一个字母, 特别孤单。今天我们学的ɑi是由ɑ和i组成的, 它们是好朋友, 非常友爱。这样有朋友的韵母, 就叫复韵母。请看清老师的口型, 跟老师读:ɑi。

生跟读三遍。

师:小朋友们, 复韵母跟单韵母不仅样子不一样, 发音方法也不同呢。不信你观察一下老师的口型。师范读ɑ——ɑi。

生:老师, 我发现了, 你在读ɑ时, 口型是不变的。在读ɑi时, 口型是在变化的。

师: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读单韵母时, 口型保持不变, 读复韵母时, 口型是要变化的。

生:老师, 那读复韵母时口型是怎样变化的呢?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也许做完游戏你就知道了。

一听说要做游戏, 孩子们都兴奋了起来。

师:小朋友们玩过“滑滑梯”吗?

生纷纷表示玩过, 喜欢玩。

师:滑滑梯的时候怎样才能滑得快呢?

生:开始的时候要用电力, 这样才能滑得快。

生:穿运动服, 裤子滑溜, 这样也能滑得快。

师:滑的时候, 怎样才能不摔跟头呢?

生:滑到后来就不能再用力气了。

生:顺着它滑, 什么也不动, 就不会摔跟头。

师:小朋友们真是滑滑梯的高手啊!老师明白了, 就是开始的时候要“用力”, 中间要“快”, 到最后就要“轻”。那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玩滑滑梯吧。

生疑惑。

师:滑梯在哪呢? (出示字母滑梯图)

师:哪位高手来滑一下?

几生试滑。

师根据学生发音做出相应评价:

你滑得太慢了! (两个字母发音间隔长)

糟糕, 你摔了个大跟头! (后一个字母发音太重)

滑得真好!又快又稳! (准确地发出了复韵母的音)

师:请那些滑得好的同学带着我们一起滑, 好么?

生:ɑi—— ei—— ui——

师:小朋友们, 现在你知道读复韵母时口型是怎样变化的了吗?

生:老师, 我知道了, 读复韵母时, 要先做好前面一个字母的口型, 然后快速滑向后面一个字母。

师:说得真好, 我们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来记住它:前字定口型, 后字定收音。

【教学反思】

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 学习汉语拼音相对抽象枯燥。要想提高汉语拼音的教学效率, 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使学生喜学乐学。

一、尊重基础,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上课开始, 我才刚开口要引入课题, 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直入课题了, 这说明他们对这几个复韵母的读音已经有所了解了。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我还按部就班地照“出示图片——引出发音——学习发音方法”的预设来教学, 孩子们是不会感兴趣的。于是, 我直接出示复韵母, 让会读的孩子一起读, 又分别找了几个孩子单独读, 我留意观察, 发现孩子们虽然对这几个复韵母的读音有所了解, 但发音却不到位, 存在着熟而不透的现象。所以, 发音教学过程还是不能简化的。

课堂不只是老师的“讲堂”, 更是学生的“学堂”。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来组织教学, 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真正把“课堂”变为“学堂”。

二、迂回变通, 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上课伊始, 老师才刚开口, 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一方面, 说明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需要我们尊重;另一方面, 也表现出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但是, 如果教师处置不当, 学生的求知欲就可能被扼杀。

对这些熟而不透, 完全不听老师指挥的孩子怎么办呢?呵斥一顿?当然不行!告诉他们读得不标准, 要虚心学习?学生不一定服气, 而且读音上的细微差别学生是难以察觉的。这样做, 还可能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采用的是迂回战术, 先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当学生七嘴八舌地念课题时, 我就直接出示3张字母卡片, 这时, 学生就整齐地读起来了。然后, 我又指名读, 一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二来也顺便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这时, 我并没有评价他们读得好还是不好, 而是让他们找单韵母与复韵母之间的不同, 继而从找形的不同引导到找发音方法的不同, 从而把学生的兴趣点迂回引导到发音方法上来。

《火烧云》教学片断及评析 篇8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云叫“火烧云”,找到这句话用波浪线画下来。

(生默读、勾画。)

生:在第2自然段的开头,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完全正确!还有谁找对了?

(学生纷纷举手。)

师:大家都找对了!谁再来读一读?

生: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为什么这样的云,叫它“火烧云”呢?

(学生纷纷举手。)

生:因为这种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你只是把这个句子又读了一遍,刚才咱们读过了,你怎么知道它叫“火烧云”?

生:因为这句话中说,这个云好像是天空着了火一样,所以就叫它“火烧云”了。

师:你看天空的云从西边烧起来,一直烧到东边,就好像整个天空着了火。这是一个原因,还有吗?

生:因为天上的云是红彤彤的,一般燃烧着的东西会是红彤彤的,所以才会得名“火烧云”的。

师:我想,这一句话,你一定能读得更好。请你试试。

生: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读得多好!你突出了火烧云的什么?

生:颜色,红彤彤的。

师:红彤彤是火烧云的基本颜色,对吧?这是第二点,还有吗?

(板书:颜色。)

生:就是它变化很多,比如说,变化的形状很多,一会儿变成马,一会儿变成老虎,一会儿变成狮子。

师:你已经从这一句话中,想到了后面的有关内容去了,不急,待会儿我们再讨论你说的这部分内容,好吗?同学们,“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请把“一直”这个词语圈下来。想一想:为什么要用这个“一直”呢?

(老师边读边做“一直”的手势。)

生:只有火烧得很大,它才能烧得很快,从西边一下子就烧到了东边来了。这个火烧云烧得这么红,它就像一团熊熊烈火一样,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去。

师:对呀,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你看,时间之——

生:短。

师:速度之——

生:快。

师:景色之——

生:奇(美)。

师:火烧云时间之短,速度之快,景色之奇,由“一直”这个词语可见。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叫它“火烧云”了吧,你觉得“火烧云”这个名字怎样呢?

生:这个名字很形象,让人能想象出火在天上燃烧的景象。

生:“火烧云”很生动,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

生:一般我们见到的云的名字有“白云”、“乌云”、“红云”,这里叫它“火烧云”,很特别,也很有意思。

师:是呀,对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火烧云”真是太神奇,太特别了。让我们再来一起朗读——

生: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你看,就这一句话,我们通过读读,画画,圈圈,品品,就体会到了火烧云的特点。

……

总评:卢雷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断,紧紧扣住了一个重点句子——“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反复凸显了一个名字——“火烧云”,通过引导学生读读,画画,圈圈,品品,展开了一段有声有色的阅读对话。课上,卢老师着力引导学生围绕“火烧云”这个名字,品出了其中的三重味道。

一、发现的味道——什么样的云叫“火烧云”?

“火烧云”是什么样的?这是学生阅读中的第一问题,也是阅读这篇课文的兴趣点所在。而这个问题,作者已经在课文的第2自然段开头写得明明白白。卢老师抓住了学生的这个阅读兴趣点,引导学生回到文中,静静的读书,感受发现的味道——“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云叫‘火烧云’,找到这句话用波浪线画下来”。你看,这样的教学简洁明快,容易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下面的语言品味奠定基石。

二、探究的味道——为什么会叫它“火烧云”?

如果说“什么样的云叫‘火烧云’”,这是一个读书发现的问题,那么卢老师接下来提出的“为什么会叫它‘火烧云’”,则是一个颇值得咀嚼回味的探究性问题。课上,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云的形态像火在燃烧,云的颜色像火在燃烧,云变化的速度之快像火在燃烧。是的,当我们的阅读课堂上,学生一旦能潜入文本之中,每一字词的内涵,都会被开掘出来,此时的文本解读,将会变得格外饱满。而学生也正是在这样饱满的解读之中,充分经历着文本言语的探究之旅,从而品味出文本中的独特味道。

三、欣赏的味道——“火烧云”这个名字怎样?

“火烧云”这个名字在卢老师的课上,可谓是一咏三叹。“你觉得‘火烧云’这个名字怎样呢?”卢老师的这一问题设计,把学生由刚才的探究之旅中点拨出来,转向了对“火烧云”这个名字的欣赏品味之中。这时学生所发表的看法——很形象、很生动、很特别、很有意思,不是一种概念式的空泛欣赏,而是紧紧地附着在文本的具体言语之中的深刻认识。或许一开始,学生们是被“火烧云”的形态、颜色吸引着,而现在他们正在回味着“火烧云”这个贴切传神的名字呢。

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必也不可能对所有的语句作一咏三叹的解读,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不可以像卢老师这样抓住重点词句、扣住有特色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品味,品出文本中的几重味道。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领着学生,在文本言语世界中穿梭,体验发现的味道,经历探究的味道,分享欣赏的味道。若如此,则我们的阅读教学,将是有香有色、有滋有味的。

(卢雷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小学

观潮教学反思 篇9

我以“天下观奇”为线索,并围绕它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以读为本,感悟文章的语言魅力。教学中紧扣一个“读”字,让学生置身于文本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对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使得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我还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在进行分段训练的同时,也复习了分层的知识,使旧知识与新知识较好地进行衔接。

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2.我们以“潮来前”为例,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我们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宽阔的钱塘江静静地横卧着,江面上笼罩着一层雾气,江边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在晨光中屹立着,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这样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我想,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潮来时”“潮头过后”的壮观景象一定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读后不禁令人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心里的爱国情怀也会油然而生。

《观潮》教学设计 篇10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④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2分钟)。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 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师生共同评价

七、全课小结

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推荐:

梅花魂优秀教案 鸟的天堂优秀教学设计

由渔父教学片断所引发的思考 篇11

案例一:“游”字何解?

教师:“屈原既放,游于江潭”中的“游”如何解释?

学生甲:游荡

学生乙:漫游

……

教师:你们解释都错了,应当是“徘徊”。

思考一:注重结果,忽略过程。学生答错了,不应当简单地说出正确答案,重在引导学生对错误的进行分析,推演出正确答案来。首先让学生利用工具书独立查阅“游荡”和“漫游”的含义。“游荡”有“闲游放荡,不务正业”和“闲游;闲逛”的意思;“漫游”有“随意游玩”的意思。接着再让学生再读课文,同时结合屈原的处境和他的思想倾向。学生马上通过“屈原既放”和屈原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两个方面的思考,认为“游荡”和“漫游”的解释都不准确,应该解释为“徘徊”更为准确。“徘徊”是指犹豫不决,心事重重。

通过对错误根源的探究过程,学生不但知道了自己学习结果的错误之处,而且知道了学习过程的不科学之处,由此找到由已知到达新知的正确结合点,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学习过程。

案例二:高亢乎,轻缓乎?

缘起于教师让两个学生起来分角色朗读,一个是屈原,一个是渔父。读屈原的同学声音极为高亢和愤激。读完后,掌声一片。谁知,就在此时一个女生,连忙站起说:“我认为读屈原角色的没有把握准感情基调,应当是轻缓的。”此时教室顿时静了下来,都把目光转向那位大胆的女生。而此时老师一时也紧张起来,不知所措。沉默片时,灵机一动,又点名让一名男同学给予回答。那位男生说:“我认为感情基调就应当是高亢激越的”。刚说完,老师连忙给予肯定的表扬。此时,那位大胆的女生很失望地坐下。

思考二:过程缩水,草率定论。我想这位大胆的女生,一定很失望的。她的诉求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我不妨假设一下,教师要是这样处理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教师:很好,请你谈谈理由,好吗?

女学生:你看,此时的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已经精疲力竭了,还能有哪么高亢激越的声音吗?

学生甲:这有什么不可以,楚王不重用,人到了绝境,还有什么可怕的;更何况遇到这个不理解自己的渔父,更加失望,当然要发愤激之言了。

女学生:屈原是一个文人,文人的气质都是文质彬彬的,不可能这样高喊大叫的。

学生乙:不能以这个来下断论,文人也有愤激的时候。谭嗣同也是文人,最后也不是高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吗?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的手枪,不也是拍案而起吗?

学生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是屈原的伟大精神之表现,也表达了屈原宁死不屈的决绝态度。他说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教师:是的,为了理想,为了气节,宁赴湘流,又何屈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虽然英雄末路,但不失气节。只有高亢激越,才能显示其伟大人格。这位同学,你认可我们的解释吗?

教学中加上这一思辩过程,既走进了文本,又加强了对话,体现了新课程注重“过程和方法”这一理念。此时,我想那位大胆的女生一定会会意地点点头,放开紧锁的眉头。

案例三:生存还是死亡?

用英国莎士比亚在名剧《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台词,引出第三个案例。

教师:同学们,这篇文章虽然很短,却给我们塑造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不同的人生态度。你们能具体地说一下吗?

学生甲:屈原表现出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学生乙:渔父代表了世俗的一种生活态度,写他是为了突出屈原。

学生丙:渔父是隐者化身,代表着一种避世的人生哲学。

学生丁:写出了渔父的玩世不恭,衬托出了屈原的勇敢。

教师:是的,同学们,谈得非常好,文章写出了屈原由于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不愿意同流合污,以死来表示他对现实的反抗,是一种勇者的体现。而渔父则逃避现实,玩世不恭,是一位懦者的表现。文章用渔父的懦弱衬托屈原的勇敢。

思考三:囿于文本,拓展不足。学生的回答固然不错,但是教师的点评引导没有进一步地拓展,屈原的死和渔父逃避现实的生活态度,不是用“勇敢”和“懦弱”两个词就能说得清楚的。应当做到缘于文本,再跳出文本,让学生对生存与死亡的价值取向进行理性的思考。人生在世,不可能没有困难,在“生”与“死”的矛盾中,在困难中求得生存,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常见的人生选择。中学课文中涉及的“隐”,尤其是渔父的“隐”,就是一个比较复杂问题,教师有责任讲透这种文化精神,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体悟。文学说到底是传递一种生命体验。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协助完成这种传递。

有的“隐士”并不是真隐,如陶渊明,他虽隐,但未必忘怀世事。他在《归去来兮辞》中有“抚孤松而盘桓”、“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耐人寻味的几句诗。他感到“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的困境,于是自己找到了解决的方法:“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所以文中渔父的形象和人生态度,也不是一个“玩世不恭”就能表达完的,文尾的“莞尔一笑,鼓枻而去”也并不含有贬低之义。再说“为义而死”吧,并不是都像孟子所说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司马迁就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就强调了人要死得有价值。宋代的文天祥出使北营,元人逼文天祥同他们一起走,但文天祥不在使者之列。而他说:“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通过以上的拓展延伸,学生一定会对人的“生存”还是“死亡”的认识,有一个比较全新的解读,对人生观的认识一定会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

《观潮》教学片断 篇12

一、教学片断

因对长方形、正方形认识的不准确而出现错误师:你用6根相同长度的小棒最多能摆出几个长方形.

(学生自由拼摆.)

生1:我用6根小棒拼成了这样的图形 (展示:) , 其中单个的小长方形有3个, 用两个小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有2个, 一共有5个.

生2:我拼成的和他差不多.我把中间的两根竖放的小棒横过来摆 (展示:) , 我也拼出了5个长方形.

(绝大多数学生认同这两种摆法.)

师:是不是最多只能摆出5个长方形呢?能不能摆出更多的呢?

(在我的“鼓动”下, 有学生举手了!)

生3:能!我能摆出8个!

(学生们闻言不由地“哇”了一声, 惊异的目光“唰”地聚焦到这个孩子身上.)

生3:我摆的像写汉字的田字格, 为了好数, 我把里面标上了序号 (展示:) , 1和2, 3和4, 1和3, 2和4都能拼成一个大长方形, 再加上4个小的长方形, 一共8个.

(生3话音刚落, 教室里像炸了锅似的, “不对!”“不对!”……)

生4:他摆的只有4个长方形, 那4个小的不是长方形, 是正方形!

师:是呀, 标上数字的这4个小的是正方形.可如果咱们顺着生3的思路大胆地猜想一下:把这4个小正方形想办法变成4个小长方形, 那就真能摆出8个长方形啦!你们想不想试试呀?

(学生蠢蠢欲动.)

师:那就请各学习小组都先用6根小棒摆成这样的田字格图形, 然后动手移一移, 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学生或移、或小声地争论、或挠额默想, 我走到他们中参与了讨论, 适时予以点拨.)

生3:我们小组经过拼移, 发现只要把刚才我摆的图形中间横放的这根小棒向上或向下平移一点后 (展示:) , 真的把4个小正方形变成了4个小长方形, 这样就能摆出8个长方形啦!

(生3急不可耐地抢先汇报, 欢快的情绪溢于言表.)

生5:我们是把图中竖放的这根小棒稍微地向左或向右直直地移 (展示:) , 也把4个小正方形变成了4个小长方形, 一共拼成8个小长方形.

(学生们豁然开朗.)

二、反思

有时错误离正确只一步之遥.正如窗纸, 不点不明生3将正方形当成长方形, 确实有些“离谱”.倘若就此一棒打死, 学生们绝不会有后面的“意外”发现.教学中, 我注意到生3的思路中潜藏着不容忽视的合理性, 即如果田字格图中的两根小棒将图分割成了4个小长方形, 就能拼成8个长方形.我正是发现并利用了这个合理因素, 引导学生想办法“变”.结果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在错例的基础上自己经历了这个探究的过程, “发现者”终获成功的惊喜之情油然而生, 对知识的领悟的深度以及由体验所产生的情感的丰富性是简单回避或直接告诉所无法企及的.

三、小结

《观潮》教学反思参考 篇13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在生活经验上的不足,可以借助情景模拟,情景再现,让学生的各个感官得到满足,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与理解,也能运用自己所获得的这种经验感受,去理解作者当时的感受,情感。

在教学《观潮》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我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借助多媒体展现大潮,体味它的壮观。

常言说,“百闻不如一见”,真实画面会带给学生真切的感受,学生的想象毕竟狭窄。语言文字能不能在头脑中生成画面,生活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生来说,特别是农村的孩子,见识少,缺少那种生活的体验,想象对他们来说就困难了。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钱塘江大潮是陌生的。光从文字中去感悟显得有些空洞,因此,在教学开始,我先播放多媒体让学生随我一起观看大潮,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形成对大潮的第一印象。之后在教学重点段落“潮来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录像片段,然后再来用心朗读课文,把自己观察到的情景读出来,这样很快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理解句子,领悟文章美的蕴意,使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学生也真正感悟到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

当然,上课的问题也不少。比如,课文读得不够,有些地方学生读得不好,没有气势,教师范读效果不佳。我想当时如果利用多媒体进行范读,让学生体会大潮的气势效果会好得多。

上一篇:高中《孙权劝学》的教案设计下一篇:察布查尔县奶业现状与发展对策